绿化工程控制措施

2024-10-19

绿化工程控制措施(共9篇)

绿化工程控制措施 篇1

绿化工程控制措施

总监办将根据工程进展及时审批施工单位报审的绿化工程施工专项方案,重点审核施工方案与绿化施工工艺的协调性,要求施工单位对绿化植物按园林植物行分类并编制详细的有针对性的方案,确保施工方案能够真正指导绿化工程现场施工。总体控制措施:

1)地形构筑、测量放线质量控制

⑴在施工单位按施工图完成场地整形,自检合格后,现场监理人员对场边界、地形(高程)进行复核,确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⑵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场地整形报验单和测量资料,检查场地平整度和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合格后,现场监理人员给予书面认可。

2)种植前土壤处理质量控制

⑴种植或播种前应对该地区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化验分析,采取相应的消毒、施肥和客土等措施。

⑵种植地的土壤含有建筑废土及其他有害成分,以及强酸性土、强碱土、盐土、盐碱土、重粘土、沙土等。均应根据设计规定,采用客土或采取改良土壤的技术措施。3)种植穴、槽的挖掘质量控制

⑴种植穴、槽挖掘前,应向业主了解地下管线等埋设情况。⑵对种植穴、槽定点放线进行复核,检查其位置是否准确,标记是否明显,种植穴应标明中心点位置,种植槽应标明边线,定点标志应标明树种名称(或代号)、规格。

⑶挖种植穴、槽的大小、深度,应根据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和土壤情况而定,同时按《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验收。4)苗木种植质量控制

⑴种植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核对苗木品种、规格及种植位置。⑵规划式种植应保持对称平衡,种植的树木应保持直立,不得倾斜,应注意观赏面的合理朝向。

⑶种植株行距应均匀,树形丰满的一面应向外,按苗木高度、树干大小搭配均匀。

⑷种植带土球树木时,不易腐烂的包装物必须拆除。

⑸珍贵树种采取树冠喷雾,树干保湿和树根喷布生根激素等措施。⑹种植时,根系必须舒展,填土应分层踏实,种植深度应与原种植线一致。竹类可比原种植线深5~10cm。5)苗木种植后浇水、支撑质量控制

⑴种植后应在略大于种植穴直径的周围,筑成高10~15cm 的灌水土堰,堰应筑实不得漏水,坡地可采用鱼鳞穴式种植。

⑵新植树木在当日浇透第一遍水,以后应根据当地情况及时补水。⑶粘性土壤,宜适量浇水,根系不发达树种,浇水量宜较多,内质根系树种,浇水量宜少。

⑷秋季种植的树木,浇足水后可封穴越冬。

⑸干旱地区或遇干旱天气时,应增加浇水次数。干热风季节,应对新发芽放叶的树冠喷雾,宜在上午10 时前和下午15 时后进行。⑹浇水时应防止因水流过急冲刷裸露根系或冲毁围堰,造成跑漏水,浇水后出现土壤沉陷,致使树木倾斜时,应及时扶正,培土。

⑺浇水渗下后,及时用围堰土封树穴,再筑堰时,不得损伤根系。⑻种植胸径5cm 以上的乔木,应设支柱固定,支柱应牢固,绑扎树木处理应夹垫物,绑扎后的树干应保持直立。6)工程验收质量控制 ⑴中间验收工序

(a)种植植物的定点,放线应在挖穴,槽前进行。(b)种植的穴、槽应在未换种植土和施基肥前进行。(c)更换种植土和施肥,应在挖穴、槽后进行。(d)整地应在播种或花苗(含球根)种植前进行。

(e)工程中间验收,应督促施工单位分别填写验收记录并签字。⑵施工单位提供资料

(a)土壤及水质化验报告;(b)工程中间验收记录;(c)设计变更文件;(d)竣工图纸和工程决算;(e)外地购进苗木检验报告;(f)附属设施用材合格证或试验报告;(g)施工总结报告; ⑶竣工验收时间

(a)新种植的乔木、灌木、攀缘植物,在一个年生长周期满后可验收。

(b)地被植物应在当年成活后,郁闭度达到80%以上进行验收。(c)花坛种植的一、二年生花卉及观叶植物,在种植15d 后进行验收。

(d)春季种植的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应在当年发芽出土后进行验收,秋季种植的应在第二年春节发芽出土后验收。⑷种植工程质量验收规定

(a)乔灌木的成活率应达到95% 以上,珍贵树种和孤植树应保证成活。

(b)强酸性土、强碱性土及干旱地区,各类树木成活率不应低于85%。

(c)花卉种植无杂草、无枯黄、各类花卉茂盛,种植成活率应达到95%。

(d)草坪无杂草,无枯黄,各种花卉生长茂盛,种植覆盖率应达到95%。

(e)绿化整洁,表面平整。

(f)种植的植物材料的整形修剪应符合设计要求。(g)绿地附属设施工程的质量验收应符合《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的有关规定。施工各阶段控制措施: 1)施工准备阶段

(1)进行详细的图纸及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技术要求及施工顺序、工艺流程、操作方法等。

(2)认真进行技术复核。要在施工之前对涉及到标高、方位、间距等内容的施工项目,由技术人员对相关参数进行复核,以保证按设计意图和要求施工。

(3)在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时就充分考虑质量问题,从而要求施工单位制定出切实合理的、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的施工顺序、施工流向、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特殊项目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4)严格苗木,种子等施工材料物资的质量要求,不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材料坚决不予以采用。

(5)对施工机具进行全面检查,保证随时进入施工现场并正常运行。

(6)对劳动力进行培训和交底的检查。对进入该项目施工现场的所有施工人员,在施工前,针对不同岗位及其技术特点进行全面培训和交底,使之掌握必须的技术要求,对重要岗位的施工人员要求持证上岗。2)施工阶段

(1)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制订的工艺流程和施工顺序施工,对关键环节的工艺、工序、材料等实行验证制度,未按工艺流程顺序或工序施工,或材料质量不合格,不能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对完成的符合质量要求的工序应作验证记录,经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对隐蔽工程严格遵循验收验证制。在施工中凡涉及到被后序工作覆盖的内容,必须由现场管理技术人员和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并共同签署验证书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设立现场施工质检技术人员进行随时随地的质量监督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纠正。

(4)严把材料采购、验收、保管的质量关:

采购:凡工程使用的材料,品种、规格等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选择。对于主要材料,如苗木等,在采购时,要征得现场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必要时由双方共同就采购进行考察,经其同意后方可采购。苗木运输过程中要采取带土球、泥浆、包装、喷水、覆盖等措施防止苗木失水。

验收:对进入现场的所有施工材料必须按照设计要求的标准进行自行验收和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不符合要求的—律不予验收,验收合格的要尽快完善各种验收手续。

保管:对调入现场的苗木应及时栽植,超过24小时无法栽植时应及时假植。草种应保存于干燥避风处,防止霉变。

(5)严格控制各种外部因素对植物的影响。对不适应严寒的苗木,在冬季前采取包裹、涂白等措施,防止冻害。为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寒流对苗木的影响,可购草帘备用,监理工程师在期间将严格检查措施落实情况。

(6)苗木种植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要求施工单位尽量安排在最适合其种植的季节进行种植施工。3)施工工序监督与管理(1)种植前必须针对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施工图纸苗木品种、栽植数量,提前落实苗木,并做好苗木运输工作,有必要监理人员全程监督。

(2)栽植时对现场预留好施工作业及养护通道,由里而外合理组织施工,结合现场栽植进度,合理调度苗木,避免再次倒运对苗木造成伤害,影响成活率。

(3)栽植后养护尤为重要,监理人员全区域巡视监督及检查养护情况。

(4)对工程建设地段原来发生过的病虫害情况进行调查,对本地易发病虫害情况进行调查,对原有带病虫害苗木进行调查,形成病虫害防治报告,上报甲方单位,附解决办法。

(5)对每个品种,每个批次,每个车次的苗木全部检查植物检疫证,无检疫证苗木坚决退场,不予使用;

(6)现场检查苗木枝干树叶,对带有病虫害的苗木或从疫区来的植物坚决要求其退场并给其警告,情节恶劣者采取监理措施予以惩罚;

(7)对一些疑似病虫害症状,联系植保专家到场确诊;(8)苗木栽植后立即采取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相关施工组织计划,要经过监理单位审核。

(9)重点解决抗逆性差和修剪程度大的苗木发生病虫害的问题,可以采取选用长势良好的苗木,合理修剪,及时处理伤口,制定科学的养护计划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一旦发生,有科学的措施来紧急处理。

(10)使用对人畜无害或低害的药物,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减少杀害有益生物,破坏生态平衡。

(11)检查、登记施工单位备好除虫工具、药品,并监督落实使用。

4)竣工验收和养护阶段

(1)工程施工完成后进行预验收,施工单位对漏项和需修补的项目及早安排施工,保证工程在交建设单位初验时达到优良的标准,监理工程师将按照相关程序要求组织初验并积极协助建设单位做好准备工作。

(2)养护阶段

要求施工单位安排专门养护管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养护管理作业。严格按照养护管理技术规范进行养护作业,减少和防止竣工后的返工返修,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这期间监理工程师也要加强巡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处理。

绿化工程控制措施 篇2

目前, 工程管理的控制有着相对专业的指导性的方法, 并且在造价过程之中起到了综合的估测作用。可是, 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之下需要做出相对准确的评估与预测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在建筑工程之中, 需要增强管理的现状分析, 并且增大治理程度。对于定额这一定价的方法巩固强化, 在其地位相对减弱的情况下也不应该动摇其地位, 在此基础上增大一定的市场建筑经济方法, 增加过程流动管理, 对于定价的多元化进行协调性控制, 将整体的流程尽量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加大定额法的指导力度。

房建项目工程造价的管理现在是指一个造价的项目从开始到实施的所有项目工程的费用之和。具体体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工程管理开支、安装工作开支、采购的仪器与材料的开支、工程设施的开展中进行的动态管理费用、进行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评估活动以及项目工程的造价改变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费用。所以将一个工程的决策阶段进行大幅度统计评估是至关重要的。此外, 在工作之后, 要注意及时总结, 修正调节工作机制, 并展开项目的合理分析统计。

在此基础上, 做好系统的分析与采集工作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项目成功还是失败, 本质就在于资料是否详细、紧密、逻辑性强。对于目前而言, 加强管理与控制的协调程度, 将不同材料的价格、不同采购地点以及各种相同竞争行业的经济份额与市场能力相比较, 探讨行业最适宜的品牌方式是最为重要的, 这也是以后的发展趋势。即使做好的准备, 也需要做好估算的可靠性检验, 一旦估算的成果与实际的价值不相符, 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在出现问题之前, 应该做好一定的数理统计以及相应的概率统计, 相似的程度应该增强准确性计算, 在投资过程中也需要针对不同的层次增加不同的对策, 加快前进的步伐。

2 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需要系统管理的设计方案

建筑工程在造价控制过程中, 需要顾全大体。尽管设计过程在总工程的投资比例较小, 但是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尽量避免重视施工, 轻视设计的现象。需要从设计开始入手, 进行大量的统计分析, 将整体的方案尽量做到最合理。在审查的过程之中, 对于方案设计的优化也是非常必要的, 优化成功对造价设计的控制也有着绝对性的影响。在各种指标的影响下, 应该尽量顾全大局, 开展一系列分析与合理的探讨交流, 增大改进措施。

对于限额的设计在造价过程中更为必要, 将初步设计进行造价的设计。对于初步的设计开展, 也需要保证总体的影响程度不发生改变, 增加造价控制的改善, 就需要将目标最优化, 增加质量程度。在总体的质量上增加了施工设计的强度, 增强了一定的技术合理控制力度。对于优化结构的设计来说, 严格控制的步骤非常复杂, 这就需要我们将有效的途径尽量简化, 将无法简化的、多余的部分全部删去, 这样, 在一步一步分解的过程之中, 将设计规范, 工程批量的问题逐层深入全部解决。

3 多种方法相结合, 有效做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

在设计的过程之中, 还需要注意多种工程造价的控制手段相结合, 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是最行之效的办法。在组织结构的结合过程之中, 将计划逐步分开, 增加职能的数量, 从而将各个工程的不同类别逐步分解, 然后将整体的工程项目逐渐分解成为不同的子项目。在技术设计过程之中, 明确各个职能的解决要务, 包括将多个方案的线性规划重视与选择, 将各个区域的施工项目设计、监察监管设计、区域领域设计、资源节约设计, 以及各个地区的能源节省装置, 造价的改善与经济上的改善相互协调, 最后达到良好的效果。

应该可以看出, 对于建筑工程, 最好的手段就是把技术和效益合二为一, 但是对于我国目前的工程而言, 现如今两者是相分离的。对整体素质与国外相比有相同的认识程度, 但是对经济的认识是不同的, 所以对整体国际化的思想需要更加充足的认识。在开展过程之中, 还需要注重上下级之间的相互沟通, 一旦出现问题与矛盾就要加强解决方式, 展开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 并加以修正改善, 并开展一系列帮扶带活动, 提升业务能力, 加强技术修养, 在整体方面突出优秀的职业技能, 将工作效率最优化。对于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注重能力与思维的结合, 促进互帮互助, 对于业务上的问题加大全面思考力度, 相互协调, 开启新型的沟通局面, 用效益的最优化解决问题, 加大探讨思路的进展。

4 结语

建筑工程的造价取决于多种因素, 在多种因素之中, 我们可以找到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各种方法。对于其基础来说, 我们需要注重其监理的质量与有效控制, 要寻找良好的载体, 将多种工程造价的控制进行全面地稳定, 逐项控制, 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完美统一

摘要:对于建筑工程来说, 造价管理至关重要, 在整个工程项目之中, 可以起到压轴的作用。工程的造价控制归根到底在于“管理”二字, 有了合理的管理, 才会有合适的价格。拥有着良好的造价需要一定的控制能力, 对于整个项目而言, 在管理当中若是出现了问题, 就会在造价上出现秩序的混乱。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罗葵明.浅析深职院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低碳世界, 2013, 09.

建筑工程控制措施概括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成本控制;措施;

一、建筑工程中的安全控制措施

安全控制措施关系着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人的安全问题,所以尤其应该引起重视。安全施工控制针对的是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的全过程,设计到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每一个环节。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分别是管理因素,环境因素,技术工艺因素。根据我们对这三个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隐患,分别预先采取相应的措施。

1、针对管理因素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

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针对其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不仅要建立完全,而且还要落实在实际的操作中,要起到严格的约束作用。一套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应该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培训制度、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险作业专项管理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和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等。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施工开始之前,应该加强职工的教育培训,使他们树立了很好的安全意识之后再投入工作,这样,在出现事故时,职工也能有很好的自我保护能力。在建筑工程施工前,需要组织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并且在培训完成后组织考试考核,只有合格的人员才能进入施工现场。这样做,一方面是为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安全负责。在培训中,不仅要加强安全业务的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对一些高危险作业人员的培训更是要重视,除了学习相应的规章制度的同时,还有具备一定的应急知识,并且针对他们的紧急情况的处理预案要准备完善。最后,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落到实处。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权责分明,尤其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一定要明确,划分清楚。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和自查。在检查中一旦发现问题,一定要责令相关人员限期整改。对不能及时整改的予以考核,只有考核合格的才能过关。在建筑工程中,会出现各个区域,各个工种,但是无论是哪一区域,哪一工种,都需要确定安全管理负责人,对于负责人来说,他们应该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将负责区域工人的安全问题时刻放在心上。对每一个安全管理负责人都要明確相应的安全职责。

2、针对环境因素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

施工环境也是影响施工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施工之前,需要组织专业人员施工地点,对其地形、气候、地质、周围的环境进行考察。然后根据考察结果设计出一套合理的建筑布置。考虑到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安全事故或者是一些需要处理紧急事件,在布置施工现场的时候需要保证现场是畅通、有序的,一旦出现问题,能以最快的速度撤离现场或者与外界取联系。另外,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天候的管理。不论是任何时候,都应该保证施工现场是整洁、有序的,一定不能够将生产材料乱堆乱放。这样才能有条不紊的施工现场才能保证施工效率。施工现场的天气变化也与施工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的天气会对施工有不同的影响。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十分注重对天气的监控,将天气情况及时向施工人员进行通报、提供应对指导,根据天气情况合理的安排施工进度。关于天气预报和其他预报的工作,需要指定专人负责,接收、通报一定要及时。一旦遇到极端天气或者地质变化,比如说飓风、地震等,一定要马上启动紧急预案,最大程度的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3、针对技术工艺因素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

一个建筑工程在完工后,最后一步保证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是事后验收,这是对施工中出现问题的最后补救措施。在事后验收中,针对建筑的每一个方面都会进行仔细的检查,一旦发现存在质量问题或者是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那么,该建筑工程一定不能投入使用,而是责令其进行及时的整改。在施工的过程中,一些重要的部分需要画出施工工艺操作流程图,因为重要的部分往往是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的,有了施工流程图在验收时就可以更加容易的分析出事故原因。现场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时刻关注施工人员的技术工艺是否科学,合理,对于存在不当之处的应该及时纠正,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二、总结

建筑工程如今在中国的大地上是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基本上每个城市或多或少的都有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是近年来的社会热点,由此可见人们对“放心”的建筑工程是多么的渴求。在本文中,笔者提出了一些在建筑工程中控制质量安全的措施,希望能为我国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出一点力。笔者相信,随着各方面制度的完善,安全意识的增强,施工技术的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一定不会再成为困扰中国老百姓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钱萍.浅谈有效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J].科技信息.2008.(34).

[2]张辉.谈质量目标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J].陕西建筑.2007.(07).

监理大纲(工程进度控制措施) 篇4

工程进度控制是与质量控制、投资控制并列的三大监理控制工作内容之一,这项工作完成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业主方的经济效益或者其他方面的利益。

工程项目的进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必须事先对影响进度的各种因素进行调查,预测它们对进度可能产生的影响,编制可行的进度计划,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一般对施工单位所编制的进度计划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按计划执行。

审批施工单位提出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 审核施工单位报送的周、月进度计划及各阶段进度报表和分析资料,必要时督促施工单位予以调整;

审核设备供应商提出的供货计划,并检查督促其执行;

督促材料、设备与机具及时按计划供应;

对进度偏差进行分析其大小、对进行目标的影响程度及其产生的原因,以便研究对策,提出纠偏措施,必要时对后期进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

组织召开每周工程例会,不定期召开各种工程协调会;

审批进度拖延;

向建设单位提供进度报告表。随时整理进度资料,做好工程记录,定期向建设单位提供工程进度报告表;

审批竣工申请报告、协助组织竣工备案制验收;

在工程结算过程中处理有关的争议和索赔。

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新的情况,难以完全按照原

定的进度计划执行,这就需要我们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掌握动态控制的原理,不断进行检查,将实际情况与计划安排进行对比,找出偏离计划的原因,特别是找出主要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措施的确定有两个前提:一是通过采取措施,维持原计划,使之正常实施;二是采取措施后不能维持原计划,要对进度进行调整或修正,再按新的计划进行实施。通过不断的计划、执行、检查、分析、调整计划的动态过程来达到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监理工程师在进度控制的执行进程中,可以根据影响进度目标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1.组织措施

要求承包人建立健全进度控制的管理系统,落实进度控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责任制,经常对进度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使进度检查和调整工作始终处于动态管理之中。

2.技术措施

要通过及时分析进度计划执行中的偏差情况,经常研究和分析进度计划执行和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找准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特别要注意引导承包人尽量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去组织施工,加快进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缩短工期。

3.合同措施

监理工程师利用合同规定的权力,督促承包人全面履行合同,必要时可建议业主采取诸如强制分包,或召开工地协调会等手段,促使承包人加快工程进度,完成预定的工期目标。当承包人确无能力在计划工期内完成项目施工时,监理可提供较为详尽的材料,建议业主解除合同。

4.经济措施

工程技术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篇5

工程技术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一、工程质量管理目标消除不合格工程,杜绝质量隐患。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一次交验合格,观感质量验收为好。确保飞天奖。

二、质量保证措施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⑴ 全体技术、质量人员在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发现图纸问题并进行汇总,做好图纸会审,与设计院共同做好图纸会审记录和设计变更、工程洽商。

⑵将图纸和设计变更、洽商及时通知到有关施工人员,将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

⑶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交底,并通过分次交底会,既口头又书面地向操作人员交底,让操作人员对自己要完成的项目事先心中有数。

⑷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找出施工难点,组织质量攻关,研究建筑质量通病,采取预防措施。

⑸做好测量、试验、计量等技术保障和复核工作,提供准确无误的数据。2 施工过程控制措施

⑴ 采取抓重点,抓关键的原则,对每个重点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都要坚持高标准、出精品。

⑵ 测量工作是施工全过程的基础工作,每个部位每次测量放线完成后,必须坚持责任复核验线,根据规程由技术、质量、监理复验签认,确保放线的准确。

⑶ 每道工序工程施工前必须由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得以施工。

⑷ 坚持“样板间”、“样板工序”制度,新分项新工序,工程开始前必须先做“样板”,“样板”鉴定达标后,才得以大面积铺开,铺开后的工程不得低于“样板”的标准。

⑸ 坚持“三检”制,工序工程操作班组完成自检合格后,将自检记录报送质检员,专检合格后该班组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当为分项工程,转交其他班组施工时必须在质量、技术主持“交接检”,检查合格后方由新版组开始新分项工程施工操作。

⑹技术、质量、施工管理人员深入施工现场,指导施工操作,发现质量问题,验证方案和技术交底的合理性,对质量问题和方案交底得不合理处尽快纠正。⑺对工序工程成品,分项工程成品,专业工程成品制定保护措施,在施工全过程中,坚持综合性互相保护。物资保证措施

⑴ 技术人员必须及时提供施工物资规格、型号、材质、数量、符合设计合规范要求的明确具体的材料计划。

⑵材料进场,由材料组提供“三证”需复试的必须提供复试报告,并邀请技术、质量、监理共同验收。

⑶ 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有物资部妥善保管,确保不变形,不变质。如有变形、变质必须做好该批材料的处理记录,具备可追溯性。

⑷ 采购前的看样必须按要求,由施工、监理、建设单位的专业人员共同看样,货比三家,选取质量好,价格合理者订购。施工队管理保证措施

⑴严格执行公司选择施工队的要求,优选管理体系健全,人才素质上乘,结构搭配合理,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

⑵施工队的工程技术、质量检查人员纳入项目经理部的质量管理体系,有项目经理部统一培训,统一管理指挥。

⑶施工队人员必须统一考核,持证上岗,确保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符合要求。⑷签订施工合同时必须将合同项目的质量目标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合同之中,并且将最终目标分解为阶段目标等级。按阶段验收质量,一阶段质量目标确保最终质量目标。

⑸ 为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对质量奖罚做出具体规定,并向全体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奖罚交底。

三、主要工序技术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钢筋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篇6

1)为保证钢筋材料,工程所用的钢筋品种、性能和质量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进入现场必须有厂方提供的质量证明书。

2)加工后的钢筋须经质检人员抽样检查,是否满足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钢筋焊接所用的材料、机械设备、作业条件必须符合标准的规定。钢筋对焊完毕后,要对全部焊缝进行外观检查。

4)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坚持“七不准”原则,具体如下:(1)混凝土接槎未清到露出石子,不准绑扎钢筋;(2)钢筋污染未清理干净,不准绑扎钢筋;(3)放线工未弹线或弹线不准确,不准绑扎钢筋;(4)未检查钢筋定位情况,不准绑扎钢筋;

(5)未检查钢筋偏位或校正不合格,不准绑扎钢筋;(6)未检查钢筋接头质量或检查不合格,不准绑扎钢筋;(7)钢筋接头错开长度或接头位置不合格,不准绑扎钢筋。5)在钢筋验收时,坚持“五不验”原则,具体如下:(1)钢筋绑扎或安装未完成不验收;(2)钢筋定位措施不到位不验收;(3)钢筋保护层垫块不符合要求不验收;(4)钢筋偏位校正不符合要求不验收;(5)钢筋绑扎或安装未按技术交底施工不验收。

6)控制钢筋下料成型。为保证下料和成型尺寸准确,现场技术人员要亲自到加工现场进行交底,并派专人在加工现场负责监督检查钢筋的加工成型质量,同时加工好的钢筋还要再次经过严格筛选,有效地控制下料成型质量。

7)作为定位措施使用的各种支撑钢筋的加工:钢筋端头一律采用无齿锯切割,不得有“飞边、毛刺”,外露钢筋端头刷防锈漆。

8)竖向梯格筋:根据水平筋间距制作竖向梯格筋,设置间距≯1.2m,以保证钢筋的横平竖直以及墙体截面尺寸和保护层厚度,竖向梯格筋可代替竖向钢筋,但要比设计直径大一规格。层高在4.0m以下时竖向梯格筋在上、中、下设置三个支撑端头,层高每增高1m增设一个支撑,端头用无齿锯切割,并涂刷防锈漆;竖向梯格筋加工后,按墙体厚度分规格码放,并挂牌标识。9)水平梯格筋:根据图纸设计的立筋间距,加工水平梯格筋,固定于墙体顶部,用于控制立筋间距,在墙体及顶板浇筑混凝土前检查水平梯格筋位置,避免虚设。

10)根据柱主筋的规格和间距设置内、外定位箍筋框,控制钢筋位移。11)箍筋加工要求:加工标准挂牌于现场,加工前有详细的翻样,分别明示于各自加工的钢筋前。箍筋端头应弯成135度弯钩,其平直段相互平行,长短一致,且平直段长度满足10d+5mm。箍筋悬挂于钢管上,利于检查。

12)钢筋绑扎采用样板引路和挂牌制。钢筋绑扎技术交底(详细具体的数字)直接悬挂在操作面,用于指导施工并利于检查。

13)钢筋绑扎时绑扎结向里,将尾丝压向内侧,墙体、柱一律采用八字扣,暗柱四角钢筋用兜扣。水平挂线,竖向吊线,控制垂直度。

14)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垫块采用定型塑料垫块或大理石、混凝土垫块,垫块梅花状布置,间距不大于600mm。控制垫块的验收和绑扎,特别是加强梁底层钢筋保护层垫块的控制工作。在技术交底中进一步明确垫块的绑扎位置。垫块使用前必须经过认真挑选,分规格存放,做好标识,注明规格及使用部位。绑扎时要逐一检查,确保绑扎牢固。

15)用皮数杆控制柱箍筋的位置和间距,并作为绑扎固定检查验收的依据。16)门窗洞口支模时,设置固定门口模板的定位筋,且定位筋焊在附加的U型铁上,不得焊在受力筋上,而U型铁应绑扎在主筋上。

17)钢筋翻样考虑水电、设备等预留洞的位置,尽量不切断钢筋,电盒焊在附加的钢筋上,安装牢固,不得焊在主筋上,且附加钢筋不得焊在受力筋上,而应绑扎在主筋上。

18)加工后的直螺纹锥头应用专用模具检查,直螺纹接头连接后应用力矩扳子检查,合格后做好标识。

19)墙、柱竖筋在浇筑混凝土前套好塑料管保护或用彩布条、塑料条包裹严密,并且在混凝土浇筑时,及时用布或棉丝沾水将被污染的钢筋擦净。

20)坚持两次放线。楼板模板完后进行一次放线,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放线,准确无误后方可浇筑梁板混凝土

21)楼板施工缝位置钢筋定位,用卡茬木方放在两皮钢筋之间和下铁钢筋保护层处,并用钢筋马凳支撑。

22)钢筋绑扎成型后,不准踩踏,尤其是负筋部位;浇筑混凝土时搭设操作马道。振捣棒不准触动钢筋,并设专人随时校正钢筋位置。

2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派专人负责及时调整钢筋的位置,纠正浇筑混凝土所产生的钢筋位移,用湿布及时清理粘在钢筋上的砂浆。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模板的材料选用应符合有关规定。施工前应仔细查阅施工图、有关的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图纸交底会议记录等,绘制好模板排列图,并对操作班组认真进行交底。

2)模板安装必须做到定位正确,支撑牢固,模板平整、垂直。模板缝隙应用海绵条塞好,梁柱等节点间模板连接清晰、固定牢固。由专人负责检查复核。

3)在支模时,坚持“八不准”原则,具体如下:

(1)墙线未验收、模板控制线未弹或弹线不准确不准支模板;(2)钢筋、门窗口模板、预留洞未检查合格不准支模板;(3)模板企口有变形或对拉螺栓不全不准支模板;(4)模板清理不干净、脱模剂未刷不准支模板;(5)墙根未剔凿或剔凿不够不准支模板;(6)门窗、预留洞口未粘贴海绵条不准支模板;

(7)墙体施工钢筋缝绑扎不牢或混凝土剔凿不够不准支模板;(8)水电预埋验收不合格不准支模板。

4)支模完成后,由质量员、技术员会同木工翻样,施工班组长一起对支模质量进行验收,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

(1)构件的断面,柱、板墙的垂直度、标高;(2)扣件和对拉螺栓的紧固情况和数量、间距;(3)斜撑的数量、间距以及支撑是否牢固;

(4)各种预埋件和预留洞的规格、尺寸、固定的情况;(5)模板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5)拆模时必须按后支的模板先拆,先支的模板后拆这样的顺序进行,且不得用力过大,以免损坏混凝土表面和棱角。拆除完的模板要逐块传递下去,不得抛掷。拆下后,及时清理干净。

6)竖向构件吊垂线,梁、墙及悬挑结构采用拉通线的方法,并坚持在浇筑混凝土时不撤线,随时观察模板变形及时调整模板。

7)为解决模板拼缝漏浆的问题,混凝土可浇筑到板底标高+20mm左右,剔掉浮浆后达到控制标高。

8)门窗口角采用角钢活连接,加斜撑,跨度较大的洞口下地锚,洞口暗柱每边各增加三个三边套子用于焊支铁加固模板,并在口模周圈粘厚海绵条。

9)在顶板模板板缝处均设置底楞,模板边均通过刨子找平,拼缝采用“硬拼法”。

10)为保证脱模效果,使用高效水质脱模剂,涂刷时要均匀。

11)高度重视模板拆除后的清理及保养工作,要作为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来对待,设置专人、专用工具对模板进行清理,并将清理模板作为一道工序验收,做到“一磨(用打磨机磨去凸物)、一铲(用铁铲铲去污物)、一擦(用拖布擦洗板面)、一涂(用滚子涂刷脱模剂)”四道工序,尤其是模板的口角处,模板清理合格后,方能涂刷脱模剂,且要均匀,无漏刷。未经清理保养、涂刷隔离剂的模板不能使用。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施工前应根据浇筑的混凝土方量、时间、构件的特点、泵送能力等确定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布料方法,并编制浇筑作业方案。

2)严格执行浇捣令制度。浇捣令签发前,现场应预先作好隐蔽工程验收、技术复核、资料及人员、机械设备、作业环境的检验准备。

3)在浇筑混凝土时,坚持“八不准”原则,具体如下:(1)钢筋、模板未检查合格不准浇筑混凝土;

(2)模板内清理不干净、检查不合格不准浇筑混凝土;(3)施工缝未处理或处理不合格不准浇筑混凝土;(4)未设顶板模板标高控制线不准浇筑混凝土;(5)模板对拉螺栓孔未堵严不准浇筑混凝土;(6)模板拼缝处未用海绵条堵严不准浇筑混凝土;(7)混凝土泵管没有固定稳固不准浇筑混凝土;(8)预拌混凝土不符合要求不准浇筑混凝土。

4)混凝土的浇捣工具一般采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混凝土浇捣应连续进行,每层厚度约450mm,并任其斜向流动,层层推移,必须保证第一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层混凝土浇筑。

5)混凝土结构模板拆除以后,由专职质量员负责从其外观上检查其表面有无麻面、露筋、裂缝、蜂窝、孔洞、爆模、移位等缺陷,发现问题应会同技术员一起制订修补措施后进行施工。

6)竖向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1)制作竖向、水平标尺杆,控制分层浇筑厚度和振捣棒移动间距,浇筑前先用铁铲铺50㎜同配比减石子砂浆。

(2)振捣要均匀,每层振捣时振捣棒要插入下层混凝土。不得振捣钢筋和模板,振捣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遇到门窗洞口时振捣棒要距离洞口30cm以上,并且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洞口模板变形。

(3)混凝土施工缝浮浆处理作为一道工序进行,弹出剔凿控制线(柱墙根处弹相距50mm的双线,柱墙头距顶板上5mm弹单线),用无齿锯按线切出剔凿范围及深度,再将浮浆剔净,露出石子,确保均匀。

(4)加强混凝土的成品保护,在施层及已施工完毕的主要通道上,柱角、墙体的门窗洞口处安装塑料护角或多层板下脚料进行保护,楼梯踏步用多层板外探10mm进行保护,制作三角钢筋架对水电预留管进行保护。

7)水平结构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混凝土浇筑前在墙、柱钢筋上用水准仪做出标高控制点,用来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高度。

(2)楼板混凝土浇筑要控制防止踩踏上层钢筋。浇筑前沿浇筑方向铺设由矮马凳和脚手板组成的马道,混凝土工均站在马道上进行操作,并且在浇筑现场设钢筋工看筋,及时将变形钢筋复位。

(3)顶板浇筑时,采用5m长铝合金杠(或木杠)刮平,初凝时加强二次压面,对墙柱边用刮杠重点找平(防止烂根)。顶板洞口边要振捣密实。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控制措施 篇7

关键词:水利项目,质量控制,措施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 水资源储量丰富, 不过因为经济形势等的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导致在建设的早些阶段的时候过分的看中经济发展的速度, 忽略了对生态的保护工作, 进而出现了不合理使用水资源的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的意义, 开始关注水利相关的工作, 导致出现了数量庞大的水利项目, 不过我们应该看到, 随着水利项目逐渐的增加, 工程品质问题也随之而来。当前相关部门以及人员的工作重点就是如何积极应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品质不合理的现象, 更好地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 带动国家经济高速前进。

1 开展品质控制活动的意义以及必要性

之所以积极地开展品质管理活动, 主要是因为, 项目的品质不仅仅关系到项目的使用时间以及收益问题, 同时还会作用于改建成本等, 最为关键的是, 如果不做好此项活动将会使得国家经济以及人民群众的安全受到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 必须要认真地开展品质控制活动。通过长久地工作总结我们发现, 只有做好活动相关方的权责落实工作, 认真地开展项目管理活动, 切实提升相关机构以及员工的综合素养, 才能确保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最起码的保障, 才能确保单位能够获取最优质的效益。水利项目建设活动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 十分的繁琐, 而对它的品质有作用的要素更是多, 比如设计以及原料和设备, 天气以及施工活动措施等等的相关要素, 都会对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很多时候常常因为不注意细节导致工程品质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当项目完成后, 假如出现了品质不合理的现象无法像常见的商品那样对其进行拆装, 所以做好施工控制活动意义十分巨大。

2 建设时期的品质管控活动

2.1 施工技术准备状态的质量控制

此项活动是指相关的建设准备在项目开始以前, 结合实现设定的内容做好活动, 比如员工以及原料和设备等相关内容。

1) 首先应做好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是为了保证施工过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关健部位或薄弱环节。

2) 对施工技术交底的控制:项目部应建立完整的技术交底制度, 在每一分项工程开工前均要进行技术交底。项目部必须由主管技术的人员编制技术交底书, 并经项目总工批准后进行。

3) 把控好原料品质关。所有输送到场地的物资, 相关人员都要严格按照标准开展检查活动, 如果检查发现品质达标就可以运到场地, 如果不达标则要退回原厂。物资入场之后要做好相关保存工作, 要结合物资的具体特征, 合理保管, 确保其品质不会受到环境影响。

2.2 施工技术活动进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任何项目的品质都是在建设的时期生成的, 并非是我们一般人为地在后续的检查活动中得到的。所以, 建设技术的好坏会关系到整个的品质活动。通常项目部是活动品质的开展人对项目全权负责, 所以, 其应该成立自检组织, 认真地对项目进行自检活动。

3 维护项目品质的方法

首先, 施工流程的质量保证

在接到工程后首先应精心勘察现场, 提高设计质量并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由监理工程师仔细审批, 再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在施工期间, 必须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实施情况, 以确保施工生产按要求进行。其次, 工程使用材质的质量保证

工程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主要材料 (工程材料) 和辅助材料 (包括构件半成品) 。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就是保证材质的定时、定质、定量的供应。因而供应管理处, 应有严密的管理制度的保障。必须对收入的原材料、构 (配) 件、半成品等材料, 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和取样送验, 杜绝劣质材料进入现场。

第三, 施工作业的质量保证

施工操作人员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 是工程质量的关键, 是决定因素。要严格挑选出一批精湛的施工队伍。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 尤其是重点部位工程以及专业性很强的工种工程, 操作规程人员必须具有很高的工程技能并能灵活处理突发的工程变动等特殊情况。对一些专业技术工种, 必须要通过相关考核, 持证上岗。施工操作中, 始终贯穿“三检”制度。对一些专业技术工种, 必须本着自我控制的指导思想。所有工序有隐检要求的必须坚持隐检制。牢固树立“做好每一道工序”和“一道工序一道工序踏踏实实操作”的思想, 坚持做到宁可不交工也不能接收不合质量的工序。质量责任制完善健全, 各工序实行操作人员相互监督, 对保证工程质量的操作人员实行奖励制, 促进操作人员提高自我控制施工质量的意识, 做到操作责任明确清晰, 管理有序, 同时施工操作者还必须做到“原材料把关制”, 充分发挥质量监督机构的作用, 杜绝使用劣质材料。

4 强化施工管理、保证施工质量

1)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和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和基础。

2) 要完善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 严格实行质量“三检制”, 并使该体系正常、有效运转。

3) 要从操作人员、建筑材料、施工机械、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环境5个方面做好施工工序质量控制。

4) 要对工程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动态控制, 做到施工前主动控制, 施工中认真检查, 施工后严格把关。

5) 要加强施工单位内部管理, 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精心施工。

6) 项目经理、质检员、特种作业人员要达到全部持证上岗。

5 做好品质监督工作

具体施工的过程中要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首先, 施工组织应该成立专门的工序品质控制模式, 要随时提交品质统计内容等材料。其次, 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变更要认真地做好核查活动。第三, 认真监督施工步骤, 遇到不合理现象要尽早的对其改正。第四, 形成品质反馈模式。做好相关监督单位的组织活动, 确保拥有优秀的管理模式。

结语

通过上面的叙述, 我们发现对水利项目的建设品质管理活动是一项非常复杂繁琐的工作, 具有十分显著地意义, 在活动中一定要认真地通过各种途径来开展品质控制活动, 降低问题的发生几率, 确保项目的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能够合理的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李小辉.浅谈水利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03) .

[2]王汝宏.水利工程监理与质量控制[J].内江科技, 2009 (08) .

浅谈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篇8

摘 要 工程造价控制是工程建设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工程建设从决策到实施一般周期较长,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等具体阶段,整个过程受到建设单位、管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的要求、管理目标和其他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造成项目工程造价的不确定, 影响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本文浅谈如何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关键词 工程造价 措施 控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动态、有效地控制好工程造价,就必须在以下三个阶段的每一步都加强控制。

一、项目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项目决策阶段主要工作包括编制、评估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而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为项目决策提供全面的依据,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源头。为此, 我们先从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

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即投资估算的控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是设计、施工阶段工作的基础,直接影响后续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中的设计概算、施工预算及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因此有效控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的投资估算显得尤其重要。主要途径有如下。

(一)确定科学的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的投资估算编制的基础是经批复的项目建议书,在编制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时,应根据经批复的项目建议书内容,首先确定投资规模,从而保证投资估算的投资规模在批复允许的范围之内。其次确定建设项目所在的行业。准确地确定项目行业才能正确地选择投资估算的编制依据,因为不同的行业对投资估算的内容、编制办法、概数指标、建设地点、工艺评选、设备选型等要求不同,其取费标准也不同。

(二)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1.推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将建设项目从筹建到实施全过程中的资金使用和偿还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建立与项目法人制度相配套的监督机制,由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督部门共同设立监察组,监督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2.实事求是地进行市场分析,避免项目决策的盲目性,减少和降低投资风险,充分考虑建设项目在未来市场中的竞争力,使设计任务书更具科学性和可靠性。

3.资本金融资必须有正式的承诺文件,投资各方必须做到资金到位,必须有资金文件,确保项目得到批准后能按期实施。对各项贷款的条件应进行认真细致地分析比较,尽量减轻利息负担和还贷压力。

二、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在工程项目的决策、设计、实施的三大阶段中,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和管理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以后,关键就在于设计阶段。据统计资料分析表明,尽管设计费用在建设工程全过程费用中所占比例不大,一般只占总投资的1%-3%,但对工程造价影响的可能性为30%-75% 。因此, 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设计阶段, 只有积极推行设计招标、实行设计过程监理、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方案并积极推进限额设计,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以下主要谈谈优化设计及实行限额设计。

(一)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方案

面对同一个建设项目,不同的设计方案及不同的建筑材料选用,就会产生不同的工程造价,而合理的设计是降低工程造价的关键。设计人员要充分认清优化设计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重要性,积极应用价值工程原理,发挥创新精神,坚持设计技术与经济、设计与生产的相结合,提出各种优化和实现功能的方案,既保证所需功能的实现又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二)积极推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就是按照设计任务书批准的设计估算进行初步设计,按照初步设计概算造价的限额进行施工图设计,按施工图预算造价对施工图设计的各个专业设计文件作出决策。

积极推行限额设计方法,这是被实践证明的有效途径,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准确地说是一个技术经济问题。这种限额设计能有效地控制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投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

三、建设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施工阶段主要是以施工图预算或建安工程承包合同价为目标,控制建安工程造价。在这一阶段节约的余地已经很小,但浪费的可能性却很大,因而要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加强对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对施工方案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进行对比评价,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质量、工期、造价三项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把好施工管理关,是全面造价管理的重要途径。

(二)健全设计变更审批制度

设计如有变更,一是要尽量提前变更,因为变更越早,损失越小;二是在每一变更设计之前,必须进行工程量及造价增减分析,并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如果变更后工程造价突破总概算,必须经有关部门审查,要切实防止通过变更设计增加设计内容、提高设计标准、提高工程造价的情况发生。

(三)对工程现场签证手续严格把关

通过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建立专门部门,利用专业人员对工程实行专业化管理,避免出现工程管理人员只管签证,不算经济帐的现象,造成投资失控的严重后果。为了严肃变更签证手续,应采取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代表现场联签的方式,保证变更、签证的真实性、合理性、经济性,避免弄虚作假现象及由此引出的纠纷。

参考文献:

[1]張书庆,段为领.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科技信息.2010(23).

[2]王国山,多杰加.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青海科技.2010(04).

绿化工程控制措施 篇9

(一)确定目标成本

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目标是进行有效成本控制的关键,科学合理的目标就是指通过项目经理部的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在执行过程中更要及时对目标与实际情况进行对照、调整,确保目标的最终实现。(二)生产要素的控制

生产要素是构成项目成本最重要的因素。首先是要加强对人工费的管理,控制好人工费,对成本控制能起到重要作用。对于通过招标确定的劳务价格,一定要按照招标价格进行结算,严格控制数量;对于不好进行招标,以零用工方式结算的项目,要严格零用工的签认手续,界定零用工的签认权限,主任经济师要进行审核、把关。其次是对材料费的控制,材料费在工程造价中约占70%左右,是成本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的重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对项目部上报的施工计划进行审核,并要求按照关键时间节点组织施工,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缩短工期,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2、正确合理的指导施工,且要求项目部施工流程合理化,加强质量管理,减少不必要的返工。主要有钢筋搭接、挖士方式、马镫筋、钢筋定尺和模板等等。

3、要求项目部合理安排现场施工,提高劳动效率和机械、材料利用率,不费料,不失窃材料,及时回材料,合理堆放材料,减少搬运距离。

4、项目部因根据天气情况和施工需要,抢雨隙,赶晴天,采取措施合理安排使得雨期不停工,提高工程进度,降低费用支出。(三)把好图纸会审关

通常,图纸会审是由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和设计方一起参与的,主要是核对图纸中存在的疏漏、矛盾、错误和笔误等,在此基础上出正式文件,在结算时作为设计变更的一一部分。图纸会审属于事前控制,对造价人员来说相当重要,它在控制工程1成本方面要比限额设计来的更实际些。通过图纸会审,可以及时发现和修正审图时未发现的错误,提高预算的正确性;同时,通过图纸会审时的问题提出和讨论,可以真实的了解监理方和施工方的技术水平,对施工方提出的设计变更建议,要慎重对待。这主要是因为施工往往会从方便施工的角度来对施工工艺提出建议和变更要求,但这些变更有可能会增加建设方的费用,因此,工程建设方的造价人员必须对工艺变更对公司控制造价是否有益进行判断,以免给公司带来损失。(六)加强对施工期间易增加造价部分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签证、经济洽商、施工索赔、工程变更等都可能会引起施工期间造价增加。作为施工期间的-项经常性工作,许多工程的现场签证是不够严格的,这种状况会给工程结算造成很大的困难,给工程建设方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必须要加强现场签证管理,严格执行工程签证和技术签证相结合的制度,在现场进行签证时,造价人员能随叫随签,对变更签证发生费用的原因和责任进行仔细分析;并保证工程签证单上签写的所有文字的清晰度,保证签证内容与实际相符。对与工程的变更部分应先进行定价和计量,不给结算带来麻烦。

一、事前计划准备

在项目开工前,项目经理部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选定先进的施工方案,选好合理的材料商和供应商,制定每期的项目成本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1、制定先进可行的施工方案,拟定技术员组织措施

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四个内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器、工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施工方案的不同,工期就会不同,所需机器、工具也不同。

2、组织签订合理的分包合同与材料合同

分包合同及材料合同应通过公开招标投标的方式,由公司经理组织经营、工程、材料和财务部门有关人员与项目经理一道,同分包商就合同价格和合同条款进行协商讨论,经过双方反复磋商,最后由公司经理签订正式分包合同和材料合同。招标投标工作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招标书要求密封,评标工作由招标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不搞一人说了算,并且必须有层层审批手续。同时,还应建立分包商和材料商的档案,以选择最合理的分包商与材料商,从而达到控制支出的目的。

3、做好项目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是项目实施之前所做的成本管理准备活动,是项目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是根据内部承包合同确定的目标成本。公司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生产要素的配置等情况,按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每个项目月、季成本计划和项目总成本计划,计算出保本点和目标利润,作为控制施工过程生产成本的依据,使项目经理部人员及施工人员无论在工程进行到何种进度,都能事前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标成本,以便采取相应手段控制成本。

二、事中实施控制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 按照所选的技术方案,严格按照成本计划进行实施和控制,包括对生产资料费的控制,人工消耗的控制和现场管理费用等内容。

1、降低材料成本

(1)推行三级收料及限额领料

在工程建设中,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比重最大,--般可达70%左右,而且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往往在其他成本出现亏损时,要靠材料成本的节约来弥补。因此,材料成本的节约,也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对施工主要材料实行限额发料,按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办法与施工作业队结算,节约时给予奖励,超出时由施工作业队自行承担,从施工作业队结算金额中扣除,这样施工作业队将会更合理的使用材料,减少了浪费损失。

推行限额发料,首先要合理确定应发数量,这种数量的确定可以是以国家或地区定额管理部门测定的数据为准,也可以是施工作业与项目定额员共同测算并经双方确认的数据。总之,要经过双方的确认。其次是要推行三级收料。三级收料是限额发料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施工作业队对项目部采购材料的数量给予确认的过程。所谓三级收料,就是首先由收料员清点数量,记录签字,其次是材料部广的收料员清点数量,验收登记,再由施工作业队清点并确认,如发现数量不足或过剩时,由材料部门]解决。应发数量及实发数量确定后,施工作业队施工完毕,对其实际使用数量再次确认后,即可实行奖罚兑现。

通过限额发料、三级收料的办法不仅控制了收发料中的"缺斤短两”的现象,而且使材料得到更合理有效的利用。(2)组织材料合理进出场

一个项目往往有上百种材料,所以合理安排材料进出场的时间特别重要。首先应当根据定额和施工进度编制材料计划,并确定好材料的进出场时间。因为如果进场太早,就会早付款给材料商,增加公司贷款利息,还可能增加二次搬运费,有些易受潮的材料更可能堆放太久导致不能使用,需重新订货,增加成本;若材料进场太晚,不但影响进度,还可能造成误期罚款或增加赶工费。其次应把好材料领用关和投料关,降低材料损耗率。材料的损耗由于品种、数量、铺设的位置不同,其损耗也不一样。为了降低损耗,项目经理应组织工程师和造价工程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与分包商确定一一个合理损耗率,由其包干使用,节约双方分成,超额扣工程款,这样让每--个分包商或施工人员在材料用量上都与其经济利益挂钩,降低整个工程的材料成本。

2、节约现场管理费 施工项目现场管理费包括临时设施费和现场经费两项内容,此两项费用的收益是根据项目施_工任务而核定的。但是,它的支出却并不与项目工程量的大小成正比变化,它的支出主要由项目部自己来支配。建筑工程生产工期长,少则几个月,多者

一、两年,其临时设施的支出是一一个不小的数字 ,一般来说应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布置,同时应该是易于拆迁的临时建筑,最好是可以周转使用的成品或半成品。对于现场经费的管理,应抓好如下工作:一是人员的精简;二是工程程序及工程质量的管理,一项工程 ,在具体实施中往往受时间、条件的限制而不能按期顺利进行,这就要求合理调度,循序渐进;三是建立QC小组,促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减少管理费用支出。

三、事后分析总结

事后分析是下一一个循环周期事前科学预测的开始,是成本控制工作的继续。在坚持每月每季度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回头看的方法,及时检查、分析、修正、补充,以达到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1、根据项目部制定的考核制度,对成本管理责任部室、相关部室、责任人员、相关人员及施工作业队进行考核,考核的重点是完成工作量、材料、人工费及机械使用费四大指标,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奖罚和任免,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

2、及时进行竣工总成本结算

工程完工后,项目经理部将转向新的项目,应组织有关人员及时清理现场的剩余材料和机械,辞退不需要的人员,支付应付的费用,以防止工程竣工后,继续发生包括管理费在内的各种费用。同时由于参加施工人员的调离,各种成本资料容易丢失,因此,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核算情况,做好竣工总成本的结算,并根据其结果,评价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总结其得与失,及时对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进行奖罚。

二、成本管理

⒈可以由项目经理首先与上级领导签订责任书,明确自己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不同情况时所应承担的责任。在明确责任的同时要确定责任成本(责任成本是指按照责任者的可控程度所归集的应由责任者负责的成本)。在责任成本范围内如果出现成本人为超耗视具体情况按百分比扣除项目经理奖金;如果成本损耗低于成本预测计划即工程成本降低了则按百分比一次性奖励项目经理部分奖金。

⒉在项目部内部层层分解责任,层层分解责任成本,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好项目部内各个成员的责任,谁负责、谁负担。提高项目部内成员的责任意识,可将责任书上墙,时刻提醒项目部内成员。

⒊具体考核措施:可以在项目部内部成立一个考核小组在每道工序完成后,根据项目部内成员责任成本完成情况,进行商议考核。在各自责任成本范围内,成本节约了则所节约成本的2%作为奖金奖励给相关人员。如果成本超耗且是人为超耗则按超耗成本的1%扣除奖金。

强抓材料管理和使用

在施工全过程中,材料费占施工总成本的60%左右,施工单位要想控制施工总成本,在材料管理和使用上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减少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经济损耗。现在大部分单位采用的是材料采买权归职能部门所有,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项目部的施工压力和施工负担,但为了更好的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使工程在低成本投入的情况下顺利完工,建议在项目部工程承包制中,材料采购部门及现场相关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

⒈做好材料采购前的基础工作。工程开工前、工长必须反复认真的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熟悉和分析,根据工程测定材料实际数量,提出材料申请计划,申请计划应做到准确无误。在材料采购前,材料采购部门应建立询价小组,小组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查。材料采购人员所采购材料的价格不得突破询价小组的价格。可以定期召开例会,在例会上由询价小组汇报材料的询价情况,对于砖砌体、砂石料分别汇报不同厂家的价格和质量,列举出选材使用理由,同时公开厂家的联系方式,以增大监督力度,提高透明度,保证做到“货比三家”优质低价购料。

⒉材料的使用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材料量的管理施工现场应:①各分项工程都要控制住材料的使用。物资消耗,特别是砖砌体、砂石料严格按定额供应,实行限额领料。在材料领取、入库出库、投料、用料、补料、退料和废料回收等环节上尤其引起重视,严格管理。对于材料操作消耗特别大的工序,由项目经理部直接承包。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施工工序,将整个施工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在工序开始前由工长、材料员分配大型材料使用数量,工序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材料数量不够,由材料员报请项目经理领料,并说明材料使用数量不够的原因。每一阶段工程完工后,由材料员清点、汇报材料使用和剩余情况,材料消耗或超耗分析原因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予以奖惩。②也可在项目经理部实行材料包干使用,节约有奖、超耗则罚的制度。③及时发现和解决材料不节约、出入库不计量,生产中超额用料和废品率高等问题。实行特殊材料以旧换新,领取新料由材料使用人或负责人提交领料原因。材料报废须及时提交报废原因。以上所提到的提交的各种申请及汇报材料无须大篇幅编写,简单说明原因即可,但必须提交,以便有据可循,作为以后奖惩的依据。除此种材料采买权归职能部门所有的管理机制外,也可尝试使用材料采买权归项目部所有。项目经理部工程承包制中在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由项目经理部自行选择使用某个厂家的材料。运用此种机制如果成本降低,则将所降低成本的50%奖励给项目部。实行此种运行机制可使项目部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自主选择管理方式、竞争机制,增强项目部内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材料供给上也增强了及时性,使得材料供给能够更好的满足工程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施工进度。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控制中,人工成本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现在大多数施工单位急待解决施工现场民工管理问题,施工工地在施工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民工不服从调配、偷懒或窝工等情况。针对这一现象,在项目经理部工程承包制中,为了减少人力资源消耗加快施工进度,应该做到:

⒈在施工开始前,不仅要排施工进度计划,也应该据施工进度计划排出每道工序民工用工计划,根据用工计划算民工费。在开工前与民工负责人商议此份用工计划,做到民工负责人心中有数。

⒉项目部根据每道工序民工用工计划事先拟订民工使用成本目标,并提交上级领导审查。施工单位据民工使用成本目标向项目部通告人工费拨款计划。⒊在工程开工后,要严格控制定员,劳动定额,出勤率,加班加点等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人员安排不合理,派工不恰当,时紧时松,窝工、停工等问题。在工程施工中,应该增加每天早晨由工长派工这个环节。早晨由工长指定上岗民工数,指定的人数应与用工计划基本吻合,一天中视具体情况增加民工上岗。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民工闲滞情况出现,降低人工成本。

⒋在施工过程中,应增强民工负责人的责任意识。遇调配民工、追究责任等问题,直接与民工负责人交涉;也可在施工开始前与民工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及承包书等,明确责任。这样同样可以达到避免生产时紧时松,窝工、停工等问题,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可采用各项施工工序民工承包施工的方法:在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施工工序定工期、定质量、定人工量,由民工分段承包施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施工管理中的许多麻烦,减轻了项目经理、工长的工作量,同样达到了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具体的民工费考核标准,先采取以上的管理方式待工程完工后对比几个工地的专人记工数成本和合同成本分析其中的浮动额。根据不同结构形式桥梁的不同施工情况,分析民工费在工程总造价中所占的比率,按工程总造价的百分比对民工费予以支付。除民工管理问题外,项目部内部人员也应该合理配置、加强管理。项目经理部工程承包制中,在项目经理向上级领导提交项目承包责任书的同时可以由项目经理提出项目部人员配置计划,在不影响施工进度满足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由项目经理自行安排项目部成员构成,特殊岗位必须有专人负责,其他岗位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实行一人多岗,或不设专人长期留守工地负责。项目部内可引进竞争机制,各岗位负责人定期写工作总结上交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根据工作表现,每个月评选出优秀员工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在工作中更好的协作、配合,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工作。

以上是从提高全员经济意识、材料使用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三个方面浅谈了一下施工单位如何实行施工现场成本管理。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建议:

㈠施工前,做好项目成本预测和计划。

㈡成本控制目标层层分解,并与经济利益挂钩,以强化全员经济意识,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㈢定期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

主要分析内容为:①现场已完工程量,监理已签字工程量。②人工消耗及费用,未来一周的每日用工计划。③材料消耗、运输费用,周转材料,修旧利废,材料节超情况及原因,未来一周材料需用种类及数量。④机械费用发生额,维修折旧及租赁费用,未来一周机械需用种类及数量。⑤对工段成本节超给予奖惩。⑥对项目部费用控制提出整改措施。

三、工程结算工作安排

工程竣工结算是投标、中标到施工、竣工及交付使用全过程中重中之重的工作环节。施工单位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完成全部所承包的工程项目后,通过五方验收质量合格交付使用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进行的最后工程竣工工程价款的结算工作。竣工结算往往是按照工程实际发生的工程量与相应定额及估价表完成的。

一、工程结算的编制:

1、工程结算编制首先要求商务人员在经济技术资料的基础上认真仔细的计算工程量。对于总价包干的工程应当仔细对比原包死价所包括的内容,然后计算由于变更、增加工程量、施工措施不同增加或减少的工程量及造价;

2、无论合同约定是哪种方式,商务人员都应当按照自行计算的工程量编制出一份准确的工程结算书,作为工程结算的保底值,本数值注意保密并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提出来;

3、对于不能确定申报金额的结算值,如可能存在的争议部分、未签证部分、总包服务费、未确定的材料价格等商务人员应当列出明细,注明造价,会同项目经理、相应管理部门人员进行研究确定结算申报值;

4、在确定结算保底值和不确定数值后,商务人员应当组织项目经理及专业负责人进行研究包括业主性质、监理单位是否审核、审核单位状况、是否复审等情况,对于已经确定审核单位的工程,必要时与审核单位领导或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对结算最终申报值作出最终决定,确定申报总值,研究结算期望值;

5、对于条件允许的工程,如平米包干、包清工工程等,应当由商务人员牵头对整个工程的成本进行测算,确定工程的实际发生成本,该成本应当包括发生在该工程上所有的成本,以此作为结算编制的最低保底值。

二、工程结算的申报:

1、工程结算的申报应当按照施工合同约定时间内完成,逾期确实完不成的应当给业主说明原因(如签证不及时、批价不全等原因);

2、工程结算申报时应当根据业主要求是否报相应的结算资料,如变更签证、材料批价单、工程量计算底稿等,对于没有明确要求提供的,尽量不要提供;对要求提供的,必须仔细核对后方可提供;对于没有办理完成的结算资料应当在提供时注明清楚;

3、结算书及结算资料申报时必须要求业主签收,签收手续按照公司制订的表格格式。对于业主拒不签收的,应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不签收的,应当采取快递或公证送达的方式进行,但要与业主人员进行沟通解释;

4、结算书申报后,应当明确分工,对工程结算进行跟踪。一般项目经理跟踪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商务人员跟踪审核单位,分公司职能部门负责全面指导,为结算提供外围服务,如对接审核单位高层、政府相关部门等。

5、编制结算书时,如果在施工期间发生了不可抗力的因素,因视具体情形适当提出补偿,另外,应注意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工艺、新材料的处理方法,如使用铝模施工工艺,这就需要我们的商务人员与业主方协商如何定位免抹灰该项的工艺做法的造价,具体是按新定额单价结算或是其它单价结算应由双方自主协商价格确定结算单价。

三、结算的审核:

1、结算审核工作是决定结算成败的最重要的环节,商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必须到位,对于不同的审核人员采取不同的态度,但必须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2、对于结算审核过程中存在的争议项可以暂时搁置,避免冲突,合并处理;

3、对于结算审核中暴露的问题汇总后,商务人员应当组织项目经理、职能部门进行分析,确定问题性质,按照必争项、争取项、放弃项进行分类,分别估算出相应的工程造价。

4、结算费用的使用:商务人员将争议问题汇总后,应当在组织相关人员的会议上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及要发生的费用金额并提出书面申请,研究确定后向分管领导和主管领导汇报,经同意后方可实施,费用由商务人员借支,项目经理签字认可;

5、结算逾期未完成审核:对于按照合同约定逾期没有完成工程结算审核,应当由商务人员拟草,项目经理审核,公司职能部门在公司分管领导间办理完会签后向业主发送结算催告函并办理相应手续;

6、结算报告的出具:结算审核完成后,商务人员应当将审核报告初稿进行仔细核对,并对各费用项目核查,同时提交职能部门进行审核,确保无漏项、错误发生;待审核完毕后方可同意出具审核报告;

四、劳务结算的审核:

1、劳务结算按照劳务合同的约定进行,成熟一个,结算一个,不要等到业主结算完成后在进行结算;

2、应当严格按照劳务合同的约定进行材料超欠供分析并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奖励或处罚;

3、劳务结算的审核严格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会签、复审。

上一篇:广播电视资格考试(基础知识)要点提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一篇:安监局副巡视员个人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