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注意事项(共9篇)
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注意事项 篇1
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事项
一般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公司,财务处理需要注意的细节比较多,这是很多初创业公司由于没有经验很难解决到的,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关于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事项。
一、征收率减按3%计算
小规模纳税人2009年其增值税征收率减按3%计算缴纳,在含税销售额换成不含税销售额时要注意征收率是3%,即: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3%)
二、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
核定征收所得税,主要是根据你的应税收入额或成本(费用)支出额来确定的,从税务实践方面来看主要是以应税收入额来确定;而应税收入无非是看发票所开具金额数目,或在账务上面做账多少,会与开具发票做比对,也有可能还会与取得的发票、进货单据之类的凭证进行比对来确定你的应税收入额。
核定征收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
(1)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额×应税所得率或应纳税所得额
=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2)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因此,根据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所得率(会以“核定所得率通知书”的形式送达公司),计算缴纳所得税。
三、小规模的纳税申报表
1、国税:
(1)按月申报:《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申报表》;
深圳多有米财税公司
duoyoumi.com(2)按季申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公司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文件(B类);
2、地税:
(1)按月申报: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应当是以综合申报表的方式,(即一个申报表申报多个税种);
(2)按月申报:《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和《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主要是代扣代缴员工的个人所得税用。
四、建账
所得税采取核定征收有六个规定,其中有一条则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而未设置账簿的”应当采取核定征收的方式。所以,建账建制工作是每个财务人员的必须做好的义务。税务机关应当推进纳税人的建账建制的工作。税务机关应当积极督促核定征收所得税的纳税人建账建制,引导纳税人向查账征收方式过渡,改善经营管理。对符合查账征收条件的纳税人,应及时调整征收的方式,实行查账征收。
小规模纳税人的评定标准
一年内的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照相关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我们通常称之为“小规模纳税人”。而会计核算不健全是指不能正确核算增值税的进项税额、销项税额以及应纳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就重点说说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
深圳多有米财税公司
duoyoumi.com
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是:
(1)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或以此为主(且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00万元以内的。
(2)从事货物零售或批发的纳税人,并且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内的。年应税销售额达到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以上的个人、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非企业性单位,等同于小规模纳税人纳税计算。
深圳多有米财税公司
duoyoumi.com
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注意事项 篇2
增值税的核算特点在一般纳税人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除了上文第一章中提到的繁杂的科目设置外,其核算也比较复杂。一般纳税人的应纳税额,是指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逢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目前我国增值税实行的是购进扣税法(间接计算法),也就是纳税人在购进货物、劳务或者服务时按照采购额支付税款(构成进项税额),在销售货物、劳务或者服务时按照销售额收取税款(构成销项税额),但是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扣除进项税额。
(一)销项税额的核算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服务时,按照销售额或提供应税服务收入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销项税额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置专栏“销项税额”进行核算。销项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销项税额=销售额X适用税率
1、直接收款的核算
例1:B物业管理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5月份收取物业管理费50万元,已全部缴存银行。
分析:从销项税额的定义和公式中可以知道,销项税额是由购买方在购买货物或者应税服务支付价款时,一并向销售方支付的税额。对于销售方来说,其收到的价款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就是公式中的销售额,另一部分就是销项税额。因此,我们首先要将销售方收到的价款做价税分离的计算:
销售额=价税合计金额/(1+适用税率)
1)销项税额的计算
销售额=500,000.00/(1+6%)=471,698.11
销项税额=471,698.11*6%=28,301.89
2)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500,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8,301.89
主营业务收入 471,698.11
2、赊销的核算
例2:B物业管理公司5月份向甲方提供了销售配合服务,服务费30000元。已向甲方开具发票,但对方当月尚未付款。
分析:由于未到约定付款时间,对方尚未付款,因此该款项应在当月计入应收账款。又由于该款项已经开具发票,需计入当月营业收入。
1)销项税额的计算
销售额=30,000.00/(1+6%)=28,301.89
销项税额=28,301.89*6%=1,698.11
2)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30,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698.11
主营业务收入 28,301.89
3、出售使用过的物品的核算
例3:因保洁外包,B物业公司将其仓库中的剩余保洁材料用品转让给Y保洁公司,双方议价2340元。该款项用于即时抵扣B公司应付Y公司的外包款项,B公司向对方开具了增值税发票。
分析:物业公司使用过的物品对外销售,不同于旧货公司的销售,并无税收优惠,适用税率17%。由于该销售款项用于抵扣保洁公司的应付款,故应冲减应付账款科目。
1)销项税额的计算
适用税率:17%
销售额=2,340.00/(1+17%)=2,000.00
销项税额=2,000.00*17%=340.00
2)账务处理
借:应付账款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4、收取工本费的核算
例4:B物业公司规定,员工遗失工牌补办需缴纳工本费20元,2016年5月因该项规定收取员工工本费300元。
分析:在前文小规模纳税人的核算中曾分析,物业公司收取业主的工本费,视为物业管理费的价外费用,按照物管费的适用税率计征。但是本例中的工本费则不同,应视为向员工销售工牌,适用税率17%。
1)销项税额的计算
适用税率:17%
销售额=300.00/(1+17%)=256.41
销项税额=256.41*17%=43.59
2)账务处理
借:现金 3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56.4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3.59
物业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收款行为,会涉及不同的税率,分别有着不同的核算处理方式。上面仅就最常见的情况举例说明销项税额核算的基本原理。
(二)进项税额的核算
进项税额是指当期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应税服务缴纳的增值税税额,进项税额抵扣是增值税最大的特征,也是增值税区别于其他税种最显著的特性。进项税额的多少对当期缴纳增值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核算进项税额就十分重要。进项税额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置专栏“进项税额”进行核算。
1、国内采购的核算
通常一般纳税人无论是采购的货物,还是接受的应税劳务或者应税服务,须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方可抵扣进项税额,其金额按发票注明增值税税额进行核算。
例5:B物业管理公司5月10日从A公司购入采购材料一批,价款50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载明进项税额726.5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结算方式为月结15天。
分析:因尚未支付货款,应在应付账款科目核算。
1)进项税额的确定
采购金额=5,000.00/(1+17%)=4,273.50
进项税额=4,273.50*17%=726.50
发票载明:进项税额726.50,与上述计算一致,发票金额无误。
2)账务处理
借:原材料 4,273.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26.50
贷:应付账款 5,000.00
2、接受应税服务的核算
例6:B物业公司5月发生电梯修理费5850元,电梯公司提供了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850元。该费用按约定月结支付。
分析:电梯修理费适用税率为17%。
1)进项税额的确定
采购金额=5,850.00/(1+17%)=5,000.00
进项税额=5,000.00*17%=850.00
发票载明:进项税额850.00,与上述计算一致,发票金额无误。
2)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0
贷:应付账款 5,850.00
3、进项税额转出的核算
例7:B物业公司2016年10月份月底盘点仓库,发现由于管理不善,导致6月份采购的一批灯管报废,产生非正常损失1170元。
分析:10月份因管理不善而产生的非正常损失,其对应的进项税额按规定不得抵扣。2016年6月份采购的灯管,在采购时已抵扣进项税额。因此需要对该部分进项税额做进项税额转出,进项税额转出亦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设专栏“进项税额转出”进行核算。
1)进项税额转出的确定
非正常损失金额=1,170.00/(1+17%)=1,000.00
进项税额转出额=1,000.00*17%=170.00
2)账务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1,17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0.00
原材料:1,000.00
一般纳税人用于进项抵扣的增值税扣税凭证,除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之外,还有农产品收购发票、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等,这些业务接触的可能性较小,不再赘述。同样,上述进项税额的核算因篇幅所限,均为基本的核算。
(三)应纳增值税的核算
一般纳税人在正确计算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后,便可得出本期的实际应纳税额。月末,一般纳税人应将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额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次月缴纳本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例8:B物业公司5月底“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情况如下表所示。
1)确定当期应纳税额
根据上述明细账户的记账情况,可以看出该公司5月份各项目发生额如下:
进项税额:2,726.50+1,700.00+14,529.91+850.00+60.00=19,866.41
减免税款:820.00
销项税额:11,320.75+33,962.26+3,698.11+240=49,321.12
进项税额转出:170.00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进项税额+减免税款)=28,804.71
2)账务处理-月底结转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28,804.71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8,804.71
3)账务处理-次月缴纳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8,804.71
贷:银行存款 28,804.71
B公司5月份应纳增值税28,804.71,如上所述,当月月底将该款项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账户,次月通过该账户缴纳增值税。(全文结束)
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注意事项 篇3
摘 要 《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商誉摊销等国际准则通行的会计处理方式,并对企业合并类型进行了划分,根据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不同类型的企业合并,规定了进行不同的账务处理。此外,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进一步对其中涉及的递延所得税问题进行了规范。
关键词 企业合并 账务处理 纳税调整 准则
一、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一直是会计工作中最重要、最复杂的问题之一。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确认被兼并净资产,要将购买价格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而且还应摊消商誉的处理方式,并将企业合并划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分别规定了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法反映;而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当以购买法反映。2010年7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以下简称“解释4号”),对企业合并中的递延所得税问题进行了规范和完善。
二、不同企业合并方式下的会计处理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在此类企业合并中,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应当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采用权益结合法处理。例如,甲、乙两家公司同属丙公司的子公司。甲公司以发行股票的方式从乙公司的股东手中取得乙公司60%的股份。甲公司发行2000万股普通股股票,该股票每股面值为1元。乙公司合并日所有者权益为2000万元。甲公司资本公积为180万元,盈余公积为1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800万元。则该投资的初始成本为2000×60%=1200万元。其中,差额800万元应首先调减资本公积180万元,盈余公积100万元,未分配利润520万元。其会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12 000 000
资本公积1 800 000
盈余公积1 000 000
未分配利润5 200 000
贷:股本20 000 000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在此类企业合并中,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应当采用购买法处理。例如,甲、乙两家公司属非同一控制下的独立公司,甲公司以固定资产对乙企业投资,取得60%的股份。该固定资产原值1600万元,已提折旧400万元,已提取减值准备50万元,公允价值1300万元。乙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000万元。则该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1300万元。该成本与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150万元(1600万元-400万元-50万元)的差额150万元,应作为营业外收入,计入当期损益。其会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13 000 000
累计折旧4 000 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00 000
贷:固定资产16 000 000
营业外收入1 500 000
三、企业合并中的递延所得税账务处理
根据《解释4号》,在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取得被购买方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购买日不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的,不应予以确认。购买日后12个月内,如取得新的或进一步的信息表明购买日的相关情况已经存在,预期被购买方在购买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带来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减少商誉,商誉不足冲减的,差额部分确认为当期损益;除上述情况以外,确认与企业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递延所得税属于资产类账户,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应以未来期间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根据会计要素确认的谨慎性和确定性原则,企业合并中取得各项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购买日不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的,不应予以确认。但是,如果预期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并调整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商誉等,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贷记“商誉”,如果商誉不够冲减,则将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合并对计税基础的确认,应结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的规定,正确区分免税重组和一般重组,这是正确计算递延所得税的前提条件。
四、新准则及《解释4号》对企业合并双方的影响
新准则及《解释4号》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企业净资产、经营成果以及利润分配等方面的影响。
(一)对企业利润和净资产的影响
首先,权益法中对长期股权投资不再设置就准则中所规定的“股权投资差额”明细科目。实施新准则时,原同一控制下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全部结转,对以前年度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进行调整,公司净资产相应变动。其次,由于公允价值的运用,通过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换以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原有资产的增值得以体现,产生当期损益,往往会引起公司利润的增加和净资产的增加。再次,由于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按被投资单位可辩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和调整,对被投资单位来讲,投资收益会大大减少,影响母公司的净利润。
(二)对企业利润分配和会计报表的影响
新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的利润结构、利润的分配以及会计报表也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首先,对于利润结构,新准则下企业原以投资收益体现的利润将以当期资产处置的损益和企业的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予以体现,使企业的利润结构和利润体现的时点发生较大的变化。其次,对母公司可供分配的利润产生影响。如子公司实现利润未进行分配,那么子公司的业绩难于在母公司的会计报表上反映,这将会减少母公司的可供分配的利润数。即使子公司对实现的利润进行了分配,但由于股利支付率不可能达到100%,所以对母公司的可供利润分配数还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注意事项 篇4
企业按照账务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的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由于计算口径或时间上的不同会产生永久性和时间性差异,且影响这些差异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因此,部分企业在会计决算已报出,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报送之后,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经自查或税务机关审查,仍存在漏缴企业所得税的事项。
企业按照账务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的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由于计算口径或时间上的不同会产生永久性和时间性差异,且影响这些差异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因此,部分企业在会计决算已报出,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报送之后,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经自查或税务机关审查,仍存在漏缴企业所得税的事项。
一、自查自补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和账务处理
(一)调表不调账。
凡当期不能税前扣除,以后各期均不得税前扣除的事项,即永久性差异,则通过调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无须调账: 1、2001支付工商局罚款20000元,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可在“营业外支出”科目列支。但税法规定“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支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2001该企业员工20人。按计税工资月均800元计算,可税前扣除192000元。企业实际发放工资252000元,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可在“管理费用”科目列支。但超标准支付的60000元(252000-192000),根据税法的有关规定,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3、2001年补缴1999-2000的职工养老金20000元,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可在“以前损益调整”科目列支。根据税法“企业纳税内,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包括各类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等,不得移转以后补扣”的规定,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该三项共计100000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二)调表又调账。
凡当期不能扣除,以后按规定可分期摊销或计提并允许税前扣除的事项,即时间性差异。则通过调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补缴漏缴的企业所得税,并调账转回,在以后按规定税前扣除。
1、该公司为开发某商品房项目,贷款2000万元,2001支付借款利息1020000元,计入“账务费用”科目,但该项目尚未完工。根据税法“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纳税人为开发房地产而借入资金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在房地产完工之前所发生的,应计入有关房地产的开发成本”的规定,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待开发项目完工实现销售时,再税前扣除。应调账,借记:“开发成本”1020000元,贷记:“以前损益调整”1020000元。
2、2001购买应计入“固定资产”科目的办公桌10张(单价为2000元)、共计20000元,在“管理费用”科目列支。根据税法“资本性支出不得一次性扣除”的规定,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但以后根据该项资产的折旧年限可分期计入“管理费用”科目,并在税前扣除。应调账,借记:“固定资产”20000元,贷记:“以前损益调整”20000元。
账务处理注意事项 篇5
注 意 事 项 日常报账,先挂“其他应付款-其他”,支票头留作补单后做凭证用,正常井队挂账,个人往来挂井队队长或指导员,做银行存款,核销时,核销的个人往来必须与挂账的个人往来一致。做“物资采购-原材料”,辅助分录的物料使用按照“物料使用说明”的要求做。做“物资采购-原材料”入库为“原材料”时,两个科目的物料明细必须一致。除结转的凭证外,其他凭证都应附有附件。每月26日根据工程部当月每口井进尺做钻井摊销,摊销标准为220元/米。交予大队易师傅或张楠补单的银行存款明细表应详细注明差旅费及其他费用,金额必须与银行明细金额相符。每月增值税发票-进项税必须自己整理,制成表格,其税票金额需与系统内新疆工区进项税余额一致,入固定资产或当月不能抵扣的应尤其注意。收到增税发票必须检查票面,开票信息是否正确,发票盖章是否为发票专用章,密码区有无污染,若发现票面有错误或污染情况,需及时退回。每月增税发票交予结算中心,应附上列账通知单,会计科目为内部存款,盖财务章,一式两联,记账联为凭证附件,转账联交予结算中心,增值税明细的电子版,加盖财务章的纸质材料一并交予结算中心。10 所有常用文件都保存在电脑的常用文档及桌面,请勿随意删除,以防丢失。每月需确认当月每个井队的施工井号,准确进行成本核算。新疆银行账户为零时,及时打印银行明细单,每笔金额必须与集中核算系统的银行存款明细相符,银行每季度结息一次,利息收入及时入账,勿遗忘。每月银行明细表及时扫描发给权学刚或刘莹,电话号码0511-84406015,每月银行余额调节表做好后及时发给刘莹或张楠,电话号码055-84406176。每月新疆工区应付账款增减,必须登记明细,以便真实反应新疆工区欠款情况。每月工资表做银行打卡表时,格式应注意,卡号需与上个月银行打卡明细表的卡号比对,井队人员卡号有变动时及时变更,确保银行打卡表的卡号准确无误。原始附件必须整理好再交由大队,所有附件必须无钉子,票据粘贴牢固。支票金额大于5万,要打印“银行大额提取证明”,并加盖财务章。当天取款金额大于伍万,需提前一天跟银行报计划,银行每周三无计划,报银行计划需自己把握,银行电话:0996-4690387.19 申请标准单位,资质扫描,填写“标准单位申请表”,文件发送至大队计财科权学刚。
第四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 篇6
同学们,本章的内容,我将书本的顺序重组,将按照如下模块进行整理:
资金运动流程:筹资过程————财产物资采购及发货————生产过程———产品销售———财务成果核算,企业的对外投资 基本知识: 资产、成本、(广义的)费用增加记入借方; 资产、成本、(广义的)费用减少记入贷方 负债、所有者权益、(广义的)收入增加记入贷方 负债、所有者权益、(广义的)收入减少记入借方
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至于其他的细节如应付预付账款,应收预收账款的小结及其他细节,本人不再面面俱到,敬请自己总结;如有错误的,请及时告知,以便立即更正。谢谢大家!
一. 筹资过程:
本部分主要涉及到的主要账户有:长期借款,短期借款,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
实收资本: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规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我国公司法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金的30%。资本公积: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筹资的途径:
1.从银行处借贷: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两者以一年期为限。1)取得长期贷款时:
借:银存
贷:长期借款 计提利息时: A)筹建期: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利息
B)经营期,不能资本化(资本化是指贷款用于购买厂房,设备在使用状态之前一段时间的利息可以资本化)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C)经营期,可资本化:
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利息 D)归还贷款时(长期贷款)借:长期借款—本金
长期借款---利息(当期利息)
应付利息(往期的利息之和)贷:银存
2)短期借款: 取得时: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计提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支付利息及归还时: 借:短期借款—本金
短期贷款—利息(当期的利息费用),应付利息(往期的利息之和)贷:银存
3)财务费用账户:用来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及相关的手续费。
注:A)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手续费进“投资收益”账户。
B)长期借款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属于筹建期间的,讲入“管理费用”,属于生产经营期的,计入“财务费用”;属于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在其未达到可使用状态之前,利息可资本化的计入“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
2.股东投资:
1)资本包括:A)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针对一般的小公司及有限公司,股本针对股份公司和上市公司而言)。
B)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2)投资人投资: A)投入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或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B)接受非货币资产投资
借:固定资产(旧设备按重置成本计价)/ 无形资产/ 原材料 贷:实收资本(股本)
第二部分.财产物资采购及发料
一. 概述:
财产物资包括存货和固定资产。
存货又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和周转材料。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
二.原材料的采购
1.涉及的账户有: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计划成本等。详情见书本P160.2.材料采购: 1)一般情况下: 借:在途物资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某某公司/应付账款—某某公司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时: 借:应付票据—某某公司/应付账款—某某公司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 入库时:
借:原材料---某材料 贷: 在途物资
2)采用预付款项采购: 预付时:
借:预付账款----某公司 贷:银行存款 采购时:
借:原材料——某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某公司(=材料采购的真实成本,而不是先前的预付款项)若预付款项不足于弥补采购成本时,不足部分作如下处理: 借:预付账款---某公司 贷:银行存款
3)先收料,但发票未到,未确定其实际成本: 借:原材料---某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收到发票后,进行冲账: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贷:原材料---某材料 3.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1)涉及到科目有: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等 借: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若实际成本< 计划成本,两者的差额: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
若实际成本> 计划成本,则作相反的分录: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材料采购
2)具体详情如下:
.3)基本核算程序
注:
第一,采购时,按实际成本付款,计入“材料采购”账户借方;
第二,验收入库时,按计划成本计入“原材料”的借方,“材料采购”账户贷方;
第三,期末结转,验收入库材料形成的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节约差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
第四,平时发出材料时,一律用计划成本;
第五,期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材料成本差异+本期购入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期初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购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3.材料采购成本的核算:
1)外购材料的采购成本主要包括:材料的买价:供货单位的发票价格。采购运杂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等),入库前挑选整理费及购入材料应承担的其他有关税费。2)凡是专门为采购某种材料而发生的采购费用,直接记入该种材料的采购成本;对于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一种材料的采购费用,要按一定的标准,在有关的几种材料之间进行分配。一般可按:材料的买价,材料重量或体积的比例进行分配。3)具体的分配公式如下:
采购费用分配率=
共同负担的采购费用/ 各种材料分配重量(买价)之和 某种材料物资应分摊的采购费用= 某种材料重量(或买价)×分配率
三.发出原材料的账务处理: 1.存货发出成本的计算: 1)个别计价法
即将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基础。该法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工作量较大,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等。2)先进先出法
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该法可以随时结界出存货成本,但较烦琐,在物价长期上涨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场,而发出的成本 则偏低,故利润会偏高。3)用末加权一次平均法
以当月进货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详情见书本P168 4)移动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2.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某产品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
注:关于管理费用科目,下面包括:招待费、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支出。因其包括的费用比较杂,在此不一一列出,请重点关注P163。
三.固定资产的购入及折旧 1.总述:
涉及到相关账户: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等
固定资产: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在建工程:核算企业基建、更新改造等在建工程所发生的支出,借方记企业在建工程的实的实际支出,贷方记完工工程转出的成本,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的成本。
固定资产清理: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原因转出的固定资产价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等。
营业外收入:损益类帐户,用于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营业外支出:核算企业各项营业外支出,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盘亏、非常损失等。2.账务处理
1)购入固定资产
A)不可以直接使用,需要安装调试后才能使用 购入安装时: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贷:银行存款 支付安装费时: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B)购入固定资产可直接使用::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贷:银行存款 2)固定资产折旧: 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注:A)固定资产应该按月计提折旧。
B)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个月起计提;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然要计提折旧。
C)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要当月增加当月计提。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A)折旧的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工作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B)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C)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 /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注:I)确定折旧率和平时的折旧额,不考虑预计的净残值
II)最后两年,考虑预计净殖值,平均计算(除以2),改为净残值,故: 年折旧率=(固定资产账面净值—预计净残值)/ 2。
4)固定资产处置: 借:固定清理—某设备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某设备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某设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发生损失时: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某设备 发生利得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某设备
贷:营业外收入
第三部分:生产过程
一. 概述:
该部分主要涉帐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生产成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包括:料、工、费; 生产成本的计算:一般将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按产品的名称或类别分别进行归集和分配,以便分别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对于一般不可以直拉归属于某种产品的制造费用时,要按一定标准分配后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中。
直接材料: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构成实体的原材料、主要材料、燃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等。
直接人工: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及提取的其他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直接或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主要包括:生产车间 及其他非生产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车间的水电费、办公费、季节性的停工损失等。
二.账务处理:
1.发生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1)直接材料:
借:生产成本—某产品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某材料 2)直接人工:
涉及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用于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按工资的14%提取)、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等货币性职工薪酬以及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等。计提应付职工薪酬: 借:生产成本---A产品
---B 产品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福利 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
4)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间的分配:
制造费用分配率=本月制造费用发生额 / 各种产品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总额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 该种产品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 帐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A产品
-----B 产品
贷:制造费用
2.期末要将完工的产成品的生产成本转入库存商品 “生产成本”账户归集的某产品的生产费用就是该产品本期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在期末有在产品的情况下,即期末既有完工产成品又有在产品的情形,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将本期归集某产品的生产费用在该产品的完工产成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 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本期完工产成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 账户处理:
借:库存商品---A产品
----B 产品
贷:生产成本----A 产品
----B 产品
第四部分:产品销售
一. 概述:
该部分主要涉及到损益类帐户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税金及其附加等。1.现销或赊销产品业务:
借:银行存款 / 应收账款---某公司 / 应收票据---某公司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注:应收票据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若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则“应收票据”转到“应收账款”之中。2.应收账款减值(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
1)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户证据表明该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应当将该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减记到预计未来现金流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计入坏账准备。
2)资产减值有两种方法:备抵法和直接法。
我国会计法要求使用备抵法,即: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当期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待坏账发生时,冲销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和相应的应收款项。在该方法下,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估计当期坏账损失金额。直接法:日常核算中应收账款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不予考虑,只有在实际坏账发生时才作为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3)当期应计提坏账准备金额的计算:
当企业采用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时:
当期应计提坏账准备=期末应收款项余额*坏账准备计提率--(或+)“坏账准备”账户的期末贷方(借方)余额 5)账务处理: 计提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贷:坏账准备 坏账实际发生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某公司 收到已转销的坏账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或者:
借:银行存款
贷:坏账准备 4.预收款销售业务: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某公司 借:预收账款---某公司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注:该金额为销售的款项金额。
若之前预收账款不足以支付货款时,下面再补作其差额: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某公司 5.销售费用: 用途:核算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它不包括销售商品本身的成本和劳务成本。账务处理:
借:销售费用---运输费/ 装卸费/ 保险费等
贷: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6.管理费用
用途见上面叙述过的。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咨询费 等
贷:银行存款/ 库存现金 7.财务费用: 前面已讲述过。
8.营业税金及其附加
1)该科目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费和资源税等。
营业税: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所征收的一种。
消费税:对生产、委托加工及进口应税消费品(主要指烟、酒、化妆品、高档次及高能耗的消费品)征收的一种税。2)账务处理: 计算时: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应交营业税等 交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应交营业税等
贷:银行存款
9.其他业务收入及其他业务成本:
1)其他业务收入:用于核算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包括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和商品、销售材料等实现的收入。2)其他业务成本:核算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等。
3)账务处理:同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的处理差不多。
第五部分:财务成果核算
一. 概述: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包括利润的计算、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利润分配或弥补亏损等。
涉及的账户为损益类里的所有账户。1.利润的计算:
企业期末结转利润时,应交各损益类账户的累计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帐户,结平各损益类账户。结转后“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利润,借方余额为当期发生的净亏损。2.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资产减值损失
“本年利润”贷方发生额—“本年利润”借方发生额= 企业利润总额
3.所得税:
1)应纳所得税额=应纳所得额*所得税税率(25%)2)账务处理: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结转企业的所得税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注:企业当期的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4.“利润分配”
1)利润分配:用来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一般只能弥补5年内的亏损。
该账户就应当设置的明细账户包括: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未分配利润、转作股本的股利、盈余公积补亏等。结转后,除“未分配利润”明细账之外,该账户的其他明细账均无余额。3)账务处理: 结转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0%)
贷:盈余公司—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司—任意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
利润分配明细账户的结转: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0%)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现金股利
第六部分:企业的对外投资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
1.定义: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2.账务处理: 1)取得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应收利息或股利(已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利息)
投资收益(购入时支付相关手续费、税费等)
贷: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2)现金股利或利息:
A)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时: 借: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B)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4)资产负债表且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量: 盈利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亏损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盈利时)注:亏损时,则将投资收益记入借方。
6)期末结转时,要将它转入到“投资收益”中去: 盈利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亏损时: 借:投资收益
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注意事项 篇7
一、“甲供材料”的账务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 (不含装饰劳务) 的, 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 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因此, 对建筑施工单位承建的建筑工程, 不管合同价款如何签订, 会计上如何核算, 均应按建筑施工工程的总体造价, 按现行营业税的有关规定缴纳“建筑业”营业税, 也就是说对甲方所提供的材料应计入建筑施工单位的建筑业计税营业额中缴纳营业税。
这样, 施工方就应根据工程造价总额开具《建筑业统一发票》, 并按工程造价总额 (含甲供材料、人工费等全部价款) 计算缴纳税额。
案例分析1。某施工单位与一家房地产公司签订了承建一栋住宅楼的合同, 工程造价3000万元, 合同中规定房地产公司采购供应商砼、钢材, 价款780万元。
施工单位的账务处理如下:
1. 收到材料时
借:工程物资7800000
贷:预收账款7800000
2. 将工程物资用于工程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7800000
贷:工程物资7800000
3. 开具发票收取工程款时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或预收账款30000000
贷:工程结算收入30000000
4. 提取营业税金及附加时
借: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999000
贷:应交税金———营业税900000
——城建税63000
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27000
———地方教育附加9000
施工企业应按3000万元开具建筑施工发票给建设方, 并按3000万元确认收入, 对于780万元的甲供材料是建设方购买提供给施工方的, 发票名头是开给建设方的, 且在建设方入账, 对于这部分材料, 施工企业无法取得发票, 也就无法入成本。对于这个问题, 可以等双方在工程结束, 决算报告出来后, 施工企业凭工程决算报告和建设方提供的购买材料的发票清单计入施工方工程成本, 并允许在税前扣除。因为根据《企业所得税扣除管理办法》规定, 企业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 只要是真实的, 并取得了合法有效的凭证就可以税前扣除。这里合法有效凭证不是仅指发票, 在这种情况下, 施工企业取得的工程决算报告和建设方提供的购买材料的发票清单应视为合法有效凭证, 况且是真实发生的。
二、“甲供材料”的纳税筹划分析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依法纳税是每个企业应尽的义务, 但是较重的税收负担, 有时又成为制约企业向更大规模发展的限制条件, 也加重了企业的经济负担。许多企业为此便打起了少缴税的主意, 但是往往事与愿违, 这就造成了经济生活中一个有趣的现象:100%的人想偷税, 而98%的人又在不自觉地多缴税!这里所说的“多缴税”并不是税务部门要求企业超过国家税收政策多纳税, 而是一些纳税人缺乏相关的知识, 多缴了税自己还浑然不觉。为使企业的涉税风险降到最低, 使企业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我们应该在遵守国家税法的同时, 认真研究学习税法及相关税收政策, 进行一定的、必要的纳税筹划, 充分行使国家赋予纳税人的权利。
1. 对“甲供材料”合同, 可以采用改变原材料购买方的办法, 达到节税的目的。
建筑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在签订合同时, 一般采取“包工包料”与“包工不包料”两种形式, 与房地产开发商和厂房建设过程中, 大多采用“包工不包料”形式。即建设单位提供主要建筑材料, 施工企业仅投入人工及部分材料费。但在实际工作中, 税务局要求施工企业按包工包料全额开具工程款发票。
显然, 这类工程要特别注意组成计税价格中原材料价值的降低。一般来说, 建设单位是直接从市场购进, 价格较高, 而建筑施工企业与材料供应商有长期合作关系, 购进材料价格相对便宜, 这样直接降低了计税依据, 从而达到节税目的。
案例分析2。施工企业A为建设单位B建造一座工程总造价为550万元的房屋。其中工程所需的材料由建设单位B来购买, 价款为350万元。价款结清后, 施工企业A应纳营业税为:550万×3%=16.5万元。
若A进行筹划, 不让B购买建筑材料, 而由A购买。这样, A就可利用自己熟悉建材市场、能以低价买到优质材料的优势, 以300万元的价款买到了所需建材。这样, 总承包价就成了500万元, 此时, A应纳营业税为:500万元×3%=15万元, 与筹划前相比, A少缴了1.5万元税款。显而易见, 双方都减少了支出。
2. 设备由建设方提供。
从2009年1月1日起, 新《中华人民中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开始实施, 新的营业税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对于建筑业涉及的设备如何征收营业税的问题有了全新的规定, 和财税 (2003) 16号文的规定相比有了较大改变:纳税人从事安装工程作业, 凡所安装的设备价值作为安装工程产值的, 其营业额应包括设备的价值。如果安装的设备价值不作为安装工程产值的, 那设备价款就不征收营业税。一般而言, 如果设备是建设方提供的, 设备价款是不作为安装工程产值的, 因此施工企业只就安装和材料价款缴纳营业税。即建设方提供的设备价款不征收营业税。
所以, 建筑安装企业在从事安装工程作业时, 应尽量不将设备价值计入所安装工程的产值, 可由建设单位提供机器设备, 企业只负责安装并收取安装费收入, 从而使得营业额中不包括所安装设备价款, 进而达到节税的目的。
案例分析3。A建筑安装企业承包B单位传动设备的安装工程。方案有两个:方案一, 由建筑安装企业A提供设备并负责安装, 工程总价款为200万元, 其中设备款为150万元;方案二, 设备由建设方B负责提供, 安装企业A只负责安装业务, 收取50万元安装费。根据有关规定, 采用方案一, 企业应缴纳营业税:200×3%=6万元。采用方案二, 企业应缴纳的营业税:50×3%=1.5万元。可见, 采用方案二该企业可节税4.5万元。
3. 选择代建行为。
施工企业承包工程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同建设方签订承包合同, 然后将设计、采购等项工作转包给其他单位, 施工企业只负责各环节的组织与协调。第二种是同建设方签订承包合同, 施工企业负责设计及对建设方承担质量保证, 并向其转包单位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对于第一种形式, 施工企业作为合同的总承包人, 无论其是否具备施工力量, 是否直接参与施工, 对其取得的收入, 均按“建筑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对于第二种形式, 施工企业不作为合同的总承包人, 仅作为中介人, 无论其是否具备施工力量, 一律按“服务业”税目征收营业税。
在建设项目工程中, 建设方自购主材已较为普遍, 部分项目“甲供材料”比例占到工程总造价的40%~60%, 所以像这种甲供材占工程总收入比重较高的工程, 应选择代建行为。
案例分析4。施工企业A与房地产企业B签订承建住宅的合同, 工程总造价5000万元, 其中合同规定甲供材料3000万元。
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 篇8
(一)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本数,下同)的;
(二)除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
本条第一款所称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是指纳税人的年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占年应税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该认定的不认定 将直接按一般纳税人税率征税
新条例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降低为3%,其他企业如果达到新细则规定的标准,未去税务机关申请认定一般纳税人,将受到更加严厉的惩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一)一般纳税人会计核算不健全,或者不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
(二)除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的规定外,纳税人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未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的。除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纳税人一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标准为: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标准的小规模企业(未超过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帐簿健全,能准确核算并提供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并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经企业申请,税务部门可将其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注意事项 篇9
2017-12-23
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的是简易计税方法,按征收率计税,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符合规定情形的允许差额征税。因其特殊性,对其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有特殊的规定。
一、自行使用专票的基本政策变化
(一)销售货物和应税劳务自行开具规定 1.明确禁止性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34号和国务院令第538号)第二十一条规定,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需要开具发票的,应当开具普通发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明确了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和应税劳务,不得自行领取专票开具,只能按规定由税务机关代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国税发〔1993〕157号)第十六条明确,根据增值税有关规定确认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不得领购专票。2.取消禁止性规定 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91号),自2017年11月19日起,删除了第二十一条中“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规定,因此,为推行小规模纳税人自行领取、开具专票扫清了政策阻碍。
(二)营改增小规模纳税人自行开具规定 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进行营改增试点,到2016年5月1日全面推开营改增,对小规模纳税人使用专票的规定基本一致。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6〕36号附件1)规定,没有禁止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应税服务行为不得开具专票,并明确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购买方索取专票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因此,营改增小规模纳税人推行自行开具专票没有政策障碍。
二、向税务机关申请代开专票的变化
符合条件的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从1994年开始,在试点自行开具之前,购买方依规索取专用发票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但对税务机关代开专票严格规定。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57号)对该规定进行了废止,为小微企业代开专票松了帮。
2.《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4〕153号)规定,主管税务机关为所辖范围内的增值税纳税人代开专票,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代开。已办理税务登记的小规模纳税人(包括个体经营者)以及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其他可予代开专票的纳税人。
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49号)实施时,虽然国税函〔2003〕1396号还没有废止,但是,在解读中明确,月初或月中,小规模纳税人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专票时,尚不能确定其月销售额是否达到起征点。按照现行规定,小规模纳税人申请代开专票时,应先缴纳增值税税款。从既保护纳税人利益,又保证税款安全的角度,明确,小规模纳税人中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月销售额不超过起征点的,当期因代开专票已经缴纳的税款,在发票全部联次追回后,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因此,实质上从此开始,小规模纳税人在起征点以下也可以申请代开专票,并缴纳税款;当期结束后仍未超起征点的,可以按规定追回全部联次后退税。当然,期间存在政策瑕疵。
4.营改增的特殊规定。税总2016年第14号公告规定,小规模纳税人转让其取得的不动产,按规定可以代开专票的,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申请代开。税总2016年第16号公告规定,其他个人出租不动产,按规定可以代开专票的,可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申请代开。
因此,现行有效的申请代开专票规定是:除涉及不动产外,其他个人不得申请代开专票;除其他个人外的小规模纳税人可以按规定申请代开专票;按规定代开专票时,需按规定缴纳税款。
三、小规模纳税人自行开具专票的试点进程 消除了基本政策障碍后,进行了小规模纳税人自开专票的试点。
1.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境外提供建筑服务等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69号)规定,2016年11月4日起,住宿业纳入小规模纳税人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试点范围,开启小规模纳税人自行开具专票试点之路。
2.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鉴证咨询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自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4号),自2017年3月1日起,鉴证咨询业纳入试点范围。
3.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明确营改增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1号),自2017年6月1日起,建筑业纳入试点范围。
4.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发票管理若干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45号),自2018年2月1日起,工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
四、试点对象和内容
(一)对象
纳入试点范围行业的月销售额超过3万元(或季销售额超过9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三)内容
1.自行开具对象。试点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除销售其取得的不动产外),需要开具专票的,可以通过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自行开具。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规定的是可以选择,不是强制行为。许多小规模纳税人一年才需要开几张专票,并且部分人并不会使用开票系统,因此,税局不可以强行推行,应该给予选择的自由。
2.不得自行开具对象。试点纳税人销售其取得的不动产,需要开具专票的,依然不得自行开具,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地税机关申请代开。3.申报纳税。试点纳税人应当在规定的纳税申报期内将所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所涉及的税款,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4.申报表的填写。应当将当期开具专票的销售额,按照3%和5%的征收率,分别填写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第2栏和第5栏“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额”的“本期数”相应栏次中。
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具专票后,月销售额即使没有超过3万元(或季销售额没有超过9万元),开具专票的销售额需要申报缴纳税款,不得自行申报减免。
【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注意事项】推荐阅读:
小规模纳税人应注意的几个专用发票问题11-18
小规模纳税人认定标准12-28
小规模纳税人差额征税发票开具和申报指引09-03
农村小规模10-19
小规模经济08-07
小规模养殖场08-22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08-25
小规模企业报销流程06-09
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06-18
小规模公司报税流程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