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共10篇)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篇1
学校: 科目:历史 备课教师:八年级全体历史教师 主备人:
第3课《收复新疆》教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和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掌握新疆行省设置于1884年。【过程与方法】
通过辩论和角色扮演,认识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原因及意义,培养理 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如何评价左宗棠” 的问题,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和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讨论评价左宗棠,认识到他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悲壮的爱国之举的精神,激发民族感和爱国情感。【学习重点】
左宗棠收复新疆是本课的重点。【学习难点】
收复伊犁的重要性与付出代价的必要性。【学法指导】
1.学会借助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立体思维方法。
2.懂得:在封建社会,所有的爱国大臣、爱国将领都有两面性,既反人民,又反侵略,应该客观、公正的评价他们。【课时安排】1课时 【导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视频(播放音乐FLASH《我们新疆好地方》(出示我国省区分布图)大家看这是我国省区分布图,哪位同学能在中国的版图上找到新疆。导入新课。(幻灯片展示课题)
二、预习导学(学前预习,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把填空的知识点在课本上记录和标注出来。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1.浏览课本小标题及正文,写出本课学习的两个主要问题是什么?一个民族英雄是谁?
问题:(1)(2)
民族英雄:
2.仔细阅读课文正文部分,能在课本上标注掌握下列知识要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阿古柏侵占新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亚_________派陆军司令阿古柏侵占新疆南部及北部的一些地区。________国和________国支持阿古柏割据势力,企图将中国新疆分裂出去。(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小字部分,指出沙俄、英国无视中国的主权,公然承认并支持阿古柏的伪政权,俄国还直接出兵占领新疆的伊犁地区。其罪恶目的,是企图分裂中国领土。)(2)左宗棠收复新疆:陕甘总督_______坚决主张收复新疆。清政府任命___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左宗棠分三路进军_______,摧毁了_________政权。_______ 年,清军收复了除_______以外的新疆地区。_______年,中国收回伊犁。_______年,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
三、问题探究 共同学习,合作提高
要求: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产生见解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合作,研究探讨问题,快速高效完成下列内容。
1.新疆危机发生的时间?侵略我国新疆的主要国家有哪些?(结合电脑课件,学生自己讲解阿古柏侵略新疆的过程,并描述阿古柏如何残酷剥削和压迫新疆各族人民,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根据13页地图,标明阿古柏入侵新疆的路线。)(“浩罕国”→喀什噶尔→天山以南→[北疆]乌鲁木齐→吐鲁番等地)
2.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利用“动脑筋”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一是进行学科渗透,二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让学生了解新疆的重要性。)
3.面对新疆危机清政府内部出现了那些分歧?代表人物是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认识对于西北边疆出现的危机,让学生分成“李鸿章派”和“左宗棠派”就“海防”与“塞防”(指四北防务)孰重孰轻展开争论。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加深学生对左宗棠主张收复新疆正确性的理解。)
4.伊犁是新疆的大门,没有收复伊犁等于没有收复新疆,清政府怎样怎样解决伊犁问题的?进而又是怎样对整个新疆实行有效的管理的?(指导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形势、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懂得外交斗争必须有武力做后盾,才有可能取得胜利。对于较弱的浩罕国,取胜的把握比较大,就果断动武;对于较强的俄国,就尽量避免直接交战,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军事实力)
5.左宗棠为什么能收复新疆?我们应当怎样评价左宗棠?(首先教会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将历史人物放入特定的历史背景进行评价,引导学生通过以下步骤掌握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 联系左宗棠和戚继光等人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封建王朝的爱国大臣、爱国将领都有什么样的两面性?)(对外反侵略,值得赞扬;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必须批判。)即可巩固旧知识,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又可以培养学生全面评价重要历史人物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试试就能行 争争就能赢)
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速战”的正确方针,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附近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清军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进军南疆时,当地各族人民纷纷拿起武器,痛击阿古柏。1877年,阿古柏兵败身亡,清军收复喀什噶尔。第二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回答:①左宗棠进军新疆采取的军事策略和方针是什么?
②清军能一路胜利进军,最后收复新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五、检测反馈(基础知识很重要 牢牢把握就达标)
一、最佳选择题。
1.19世纪60至70年代,想争夺新疆的两个国家是()
A.英、法 B.法、德 C.英、俄 D.俄、美
2.1865年后,擅自宣布在新疆建国,自立为汗的是()
A.西摩尔 B.瓦德西 C.阿古柏 D.奕山
3.19世纪70年代率军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的是()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曾国藩 D.刘铭传
4.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B.强调西北塞防重要C.强调东南海防重要 D.西北边疆形势严峻 5.1878年,中国收回了除()以外的地区
A.喀什噶尔 B.乌鲁木齐 C.吐鲁番 D.伊犁
二、材料题(能力提升拓深度 知识海洋畅翱翔)材料一:“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左宗棠
材料二:1880年7月,清政府派曾纪泽赴彼得堡谈判,曾纪泽据理力争,经过半年多交涉双方终于签约。但俄国根据这一条约和几个勘界议定书的规定,割占中国西部七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请回答:(1)材料一的主要主张是什么?左宗棠是在什么情况下上这奏折的?
(2)他又是如何实施自己的这一主张的?
(3)根据材料二回答,清政府派曾纪泽赴彼得堡谈判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又被俄国割去了西部七万多公里的土地?
通过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部分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批阅,个别疑难问题进行适当点拨。
六、学后记
通过本节课,我学到了:
【全课总结】 请学生用知识树或知识网络形式写出本课的知识框架。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沙俄与英国支持阿古柏侵略新疆,企图分割中国的领土,左宗棠为维护祖国的统一,抗击外来侵略,收复了新疆,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这一种维护国家利益的行为得到了人民的支持,也值得我们后人学习。【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材内容详略的处理
新教材主要由大字正文、小字、阅读材料、课堂活动等几部分组成。在这些内容的处理上, 各人的方法不一, 但是绝不能一碗水端平, 否则与使用老教材就没有区别了。在正常情况下, 正文大字是核心, 小字、阅读材料是补充, 课堂活动为巩固 (或者探究性学习的内容) 。所有的教学要围绕正文大字进行。如:欧洲西部的农业, 都知道以畜牧业为主, 那么欧洲的农业发展怎么样?大字没有说明, 但是在P62 (1) “阅读材料”有不错的补充。我在教学时, 请全班学生朗读了这一段文字。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 (喜欢大声阅读文字) , 因而既起到了提神的作用, 又使他们了解了欧洲西部国家发达的农业的表现 (采用的主要模式、结构、市场化、专门化等) , 他们又是如何处理畜牧业和种植业发展的关系的, 与我国在农业上的差异及原因。重点放在畜牧业发达上, 这些作为重要的补充, 学生最感兴趣了, 因而增强了对发达国家农业和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的认识。在这里我建议各位教师根据所擅长的内容可以在不同的部分补充“正文”中没有的内容, “课程标准”是总指导, 但也不能处处都补充, 处理成老教材的翻版, 既没有必要, 又没有那么多课时来完成。既要突出重点, 又要使选学内容对学生有用, 使学生感兴趣, 能作为“枯燥正文”的强力调剂, 有利于“重点”的学习。
二、课堂活动的处理
之所以把课堂活动单独提出, 因为它是新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可或缺。这里的活动题实际上是课堂研究, 并不要求学生一一去亲身体验, 大多数是模拟体验或者读图分析等。如:欧洲西部“繁荣的旅游业”活动题要求学生模拟一次暑假欧洲旅行, 请你设计好旅游路线, 说出经过的主要国家和城市, 描述可能见到的景点 (可以补充课本中没提到的景点) 。这种活动题难度不大, 学生可以单独完成, 也可以三四个或各组学生合作完成, 思考或讨论几分钟后请各组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 从不同角度比较, 如:路线最合理、景点最全、内容最丰富等。一方面增强对欧洲旅游业的认识, 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实践的能力。那些真正需要通过亲身体验的活动题, 没有时间都搞, 一学期有一两个就可以了, 不宜太多。如:P108, 活动2“从报刊杂志上收集关于北极的报道、图片, 举办一个有北极地区环境保护与利用的小型展览会”, 通过全班或者全年级学生努力一学期搞两次很不错, 相当于综合实践课, 还可以分别把学生带出去体验参观、旅游等。它是增加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我的大学同学中有不少就是因为学习地理能够游山玩水才报考的地理系, 中学学生同样会为此而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框架 (体系) 的处理
新教材的体系已经削弱了, 但是还是存在的, “教师用书”的内容提示中都有比较详细的结构说明, 教师做到心中有数, 在教学中就会游刃有余, 但是不要求按部就班把它教授给学生, 许多内容已经弱化, 过多了, 学生似懂非懂, 反而弱化了重点内容, 因而务必在教学中重点突出, 适当地体现框架。如“中东”的教学结构:
如果教师能吃透上面的结构 (体系) , 在教学中就一定会得心应手, 哪里是重点内容, 哪里需要一般学习, 一目了然。无论教材怎么改, 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一本详细帐”。
四、开放性内容的处理
新教材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开放性试题的出现和比重的加大, 各个学校学生的层次不同, 应该因材施教, 必要时提供范例作为参考, 强化训练, 重点内容可以通过全班讨论得出结论, 弥补个人能力有限的缺点。如:P11亚洲的“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 请你把他们的因果关系填在框图中, 并为亚洲的发展出谋划策。学生个人能力有限, 可以通过全体讨论得出:①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②利用科学技术, 提高粮食单位面积的产量;③退耕还林, 保持水土;④植树造林, 防治土地沙漠化;⑤政府适当调控, 政策性迁移居民以保持生态;⑥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相似内容还有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的解决, 以及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生态问题的解决, 等等。我在批改试卷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发散性思维上较差, 死记的掌握得很好, 开放性试题只能靠平时的掌握, 生搬硬套一些, 所以在课堂上对于开放试题的讨论学习, 有助于学生打开思维, 培养思考的习惯。答题的答案不具有唯一性, 只有回答的有道理, 就给予肯定, 并鼓励学生更积极地思维, 该需要讨论的不能因为怕花时间或怕费事而省略, 这种多花一节课, 比他们背上好几节课都管用。多让学生参与进来, 联系实际是解决他们缺乏能动性的最好出路。
五、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
新教材只提供了“标准”, 具体内容深浅的实施还是各个教师自己设计, 由于此时的学生已经存在差异了, 在问题的设计上要有讲究, 力求从易到难, 兼顾到各个阶段的学生, 使大多数学生能够“跳一跳就可以够到”, 逐层推进, 使每个人都有收获。如:P7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加纳进出口资料问题:①图显示加纳主要出口产品有哪些?②靠该类产品赚取外汇, 对国家有利与否?为什么?③加纳主要的进口产品有哪些?④依赖其他国家供应该类产品的弊端是什么?⑤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可以说①、③的问题每个学生都可以完成, ②、④的问题需要一点能力了, ⑤的问题要求更高了。这就是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而设计的, 简单问题可以全班范围内抽查, 要求高点的可以通过举手的同学完成。
六、课堂教学与课堂管理
新教材更注重学生的参与, 中学正常情况下每班有50—60人, 甚至更多, 学生参与了, 课堂秩序还能保持吗?这是对教师课堂管理的严峻挑战。我听了不少的公开课, 多数课堂采用的是4—5人为一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 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性。由于是公开课, 几乎每一节可都取得了成功。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 没外来教师听课的情况下, 恐怕没一人能保证 (包括淮中) 课堂能够顺利进行, 所以教学中课堂管理尤为重要, 可以说谁在注重学生参与过程中抓住了课堂管理, 谁就是课堂教学的成功者。事实证明我所带的九个班级中, 在教学管理比较好的, 能够做到收放自如的几个班级一直是成绩最好的几个班级。
七、课堂的组织形式
新教材讲求的是实用性、参与性。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要能够体现这一点。我在教学中惯用形式:前5分钟请学生演讲 (内容与本周所学地理知识相关) , 同时请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习内容, 三、五分钟提问总结上节所学, 重点的阅读材料请同学朗读 (小组为单位、班级为单位等) 、部分不耽误教学时间的内容可以通过相声、小品的形式学习。 (如:美国的移民:将学生分为四组, 每组分别代表、黑人、华人、印第安人和白人, 让扮演不同角色的学生根据课本中的文字描述设置情景, 扮演不同人种在美国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受。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又使学生对有色人种在美国受到种种歧视和不平等待遇有了深刻的了解。) 我一直使用多媒体教学 (自己课余时间制作, 但生动的画面不多, 还没有达到我的期望值) , 充分发挥其容量大、内容生动的特点。课堂活动安排在适当的地方教学, 有时作为总结, 有时作为内容的铺垫。最后使用部分重点试题作为结束。关于课堂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样的, 结合实际是最佳选择, 检验的唯一标准当然就是效果。
注释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篇3
一、知识百花园。(每空1分,共25分)
1.A是一个不等于0的自然数,它的最大因数是(),最小倍数是()。
2.在0.4、1、5、、20、51这几个数中,( )是整数,( )是奇数,( )是偶数,()是质数,( )是合数。
3.==( )€?6=()(小数)。
4. 0.97立方米=( )立方分米2时=()分
5kg200g=( )g 3.25L=()mL
5. 1里面有( )个 ,再添上( )个 就是最小的质数。
6.按小动物身上的编号,给它们从大到小排排队。
()>()>()>( )>( )
7.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前面的玻璃不小心被打破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 )。
8.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9.把一个长是120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60厘米的长方体锯成最大的正方体,且锯后无剩余,最多可以锯成()个。
二、快乐选择A、B、C。(每小题3分,共15分)
1.如果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1,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A.a B.bC.ab
2.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A.2 B.4 C.8
3. 的分子加上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
A.加上28B.扩大到原来的4倍C.加上12
4.下图中阴影三角形的面积占大正方形面积的( )。
A.B. C.
5.下面四句话中,正确的一句话是( )。
A.偶数都是合数。
B.甲数是乙数的倍数,甲数一定是合数。
C.表面积相等的两个正方体,体积也一定相等。
D.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小小会计师。
1.直接写出得数。(3分)
-=2+= 10.5-5=
2-= -=3€?=
2.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8分)
+ -+++
1 -(+)4.52++5.48+2
四、生活中的统计。(共10分)
下面是百家福电器商场2006年12个月销售空调和电视机的统计图
1.空调和电视机在8月份的销售数量相差多少?(2分)
2.哪个月两种电器的销售量最接近?(2分)
3.空调和电视机的销售情况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形成特点的原因。(6分)
五、动手实践乐趣多。(共14分)
1.现提供以下材料:足量的水、一个标准的长方体容器、一个碗。你能通过操作,求出碗的容积吗?说说你的操作过程。(4分)
2.请在这个长方体里面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再算一算剩下部分的体积。(4分)
4.按要求画出图形。(6分)
(1)画出下面左图的对称图形。
(2)将右面的图形绕中间的圆的圆心旋转画出花朵。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请你在三位数7□5中填上适当的数字,使得到的三位数同时是3和5的倍数,你能想出多少种填法?
2.一种洗菜池长60厘米,宽30厘米,高25厘米,这种洗菜池最多可盛水多少升?出厂前要在它的内部四周和底面贴上保护胶带,每个洗菜池至少需要贴多少平方厘米的胶带?
3. 足球场长90米,宽45米;篮球场长26米,宽14米。篮球场的面积是足球场面积的几分之几?
4.卡卡茜画一幅画,构思用了小时,画草图用了小时,着色用了小时,她画这幅画共用了多少小时?也就是多少分?
5.小兔子分萝卜,每5个一堆多一个,每6个一堆还是多一个,小兔子至少有多少个萝卜呢?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要求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会用调查或收集的我国与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我国与当地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2.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3.通过阅读上述数字资料和图表,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并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引入新课
(1)由启发性问题引入新课:关于我国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生对这一“话题”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各种各样的看法。
(2)由与世界面积和人口大国的对比中引入新课:
提问世界人口总数,世界前十位人口大国和前五位面积大国,再与我国人口和面积数值进行计算和对比。说明我国人口在世界的地位,加深对中国人口最多的印象。
结合P11图,说明人口增长折线图的绘法,引导学生从图中分析出我国在1578年后和1949年后两个人口增长高峰,特别是1949年后人口增长过快的特点。
(2)可进一步分析:从以前学过的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补充说明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什么?(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同时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由于人口基数这个人口“分母”太大了,每年净增人口数很大的事实,突出“人均”观念,从而使学生明确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自觉地执行与宣传我国人口国策。
(3)讨论:人多好不好?
明确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环境与资源相协调的人口观。联系实际,结合教材,举例说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所带来的人口问题,以及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正面影响。
【人口多东西少】
1.由与世界面积和人口大国的对比,说明我国人口密度大的特点。
2.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图”和“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注重读图方法)
让学生使用图例和注记来识别人口分布情况和分布特点。训练学生掌握其计算方法,并在“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加深对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东多西少状况的印象。
3.读P13图,提问:
1-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400人/平方千米以上?
2-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以下?
3-人口密度不足1人/平方千米的是什么颜色图例,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篇5
第九课《欢庆》 教案
零陵区邮亭圩镇梅溪学校 周美英
教材分析:《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读着读着,我们似乎看见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天安门广场上缓缓上升的国旗,似乎听见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呼唤,听见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学情分析:本课采用诗歌的编排形式,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喜欢这种课文。而且,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容易理解,本课可在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感受语言美,体会诗歌描写的情景,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认识“献、奏”等7个生字;会写“亿、洁”等8个生字。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读课文时要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爱国之情。教学方法:情景法、讨论法、讲读法。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课前预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教师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画面制作成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设问1:我们每个人都有生日,同学们先来说一说自己的生日是怎么庆祝的?
设问2:你们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我们刚欢度完祖国妈妈的生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国庆节的有关知识?(设计意图:了解国庆节)
二、揭题解题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欢庆国庆的小诗,板书课题并读课题。
2、结合自己过节的感受说说什么是欢庆?除了可以说欢庆国庆节还可以说欢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身体会,理解课题)
3、想一想,你能用什么巧办法来记住这两个字?在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些什么?(老师范写,学生练写,并在小组里交流,展示给小伙伴看)。
三、识字读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课文读通顺,有生字的地方注意读准生字的音,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自由读,学生领读,齐读。
3、出示词语,读准字音。注意“乐”是多音字,读准“欢乐”和“乐曲”。
4、采用各种方法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四、精读理解
1、自由读课文,把不懂的地方划起来,小组讨论,共同商量解决。
2、小组汇报: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读懂?(师生共同研究解决)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祖国妈妈生日了,大海唱什么歌?鸽子会对祖国妈妈说些什么祝福的话呢?(师生共同研究解决)
3、把喜欢的句子好好研究一下,读一读,看怎样读才能读出感情。(指名读、互评,录音范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4、带着这种自豪骄傲的语气来读后四句。
5、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
五、拓展延伸
1、祖国妈妈生日了,小朋友想送些什么礼物给她?
六、布置作业
1、带拼音抄写课文生字并背诵课文。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6
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第一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内容:
万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万以内进位加法的认识过程,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2、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重点:
万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1、口算:50+70 300+500 900—500 44+22
30+50 35+55 87+49(遇到困难)
2、87+49 不能用口算一下子就算出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万以内进位加法。
二、新课展开
1、春天到了,学校安排我们坐车去动物园春游,三年级一班有45人,二班有47人,一辆车限坐88人,两个班坐一辆车能坐的下吗?
2、列式计算。用举手的方式,认为不行的举手?为什么不行?说明理由。
3、同桌交流算法 5+7=12 40+40=80 12+80=92
45+7=52 52+40=92
47+5=52 52+40=92
4、同学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真能干!那有没有同学直接用45+47算的,说一说你是怎样思考的?(请生上台演示)
5、列竖式计算
6、多媒体出示例1 图片,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7、列竖式计算(重点讲解)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独立完成做一做1、2
2、请生回答,集体讲解订正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位数的运算法则,你们学会了吗?
五、作业
完成练习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3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教学目标:
1、经历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的认识过程,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通过观察、计算等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合估算的方法
3、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性和计算速度
教学重点:
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
教学难点:
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的口算和笔算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运算法则,同学们还记得怎样算吗?现在老师要考你们一下。
1、完成下列各题 76+37 24+89 98+66 980+660 985+665
2、980+660 985+665 不能用上节课学的计算,有同学算出来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好不好?
二、探究新知
1、多媒体出示主题图,估算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
2、小组讨论估算值,说明理由。
3、请生列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4、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完成教科书上做一做,集体讲评订正。
2、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练习五第10题,开动脑筋,独立完成。
四、小结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国爬行类和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种数,其实我国还有许多珍稀野生动物,打开课本15页,说一说在表中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自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式解决问题。
五、作业
课本练习五1~9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万以内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万以内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认识过程,学会三位数与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2、通过观察、估算等方法,能正确的笔算多位数减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万以内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指生回答)
80—7= 56—3= 76—12= 98—35=
2、竖式计算(指生板演)
654—12= 123—100= 876—123= 587—198=
师小结:587—198=竖式计算应该注意点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
二、新授
(一)例1
1、多媒体出示教学例题1:放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
分别是丽江、大理和昆明。请同学们课本,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我们坐飞机到昆明,然后从昆明出发行348千米到达了大理,又从大理出发去丽江。大家在书上可以看到从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那么大理到丽江有多少米呢?
2、小组讨论估算大理到丽江有多远?说明方法
3、用线段图的方法来理清问题,图中昆明到丽江的路程拉成一条直线,可以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加明了。
4、列竖式计算,指生到黑板演示
(二)例2
1、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自由发言。
2、同桌交流计算方法,然后选出代表,指生到黑板前讲,把你们认为最容易的方法说给大家听,边讲边板书。然后请其他学生讲评。
师小结:改了数字之后还是要按照减法运算法则来计算
(三)例3
1、怎样计算500—185(自由发表意见,方法越多越好)
2、用竖式计算,指生板书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完成第23页的做一做
四、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篇7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我们认识了8个方向,是哪些呢?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写出来。
( )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 ),( )”来绘制的。
3、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边是( ),后边是( ),( )是北,右边是南。
1.口算除法 (分成了两个课时上完)
教学内容:13-15页图示和例1
教学目标:1.在实践操作活动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教学例1
1. 出示60个小木棍。
观察:这里有几个小木棍?(学生数,并口答。)
2.如果把这些小木块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合解雇。
4.如果不分小木块棍,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这样算 6÷3=2 60÷3=20
5. 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4 60÷2
(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二. 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6÷3=2 600÷3=200
3.试一试。
360÷6 640÷8
二. 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
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24÷3=8 240÷3=80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 640÷8
2、课堂小结: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2.估算
教学内容:16页例2
1.教学目标: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抽象对算式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由情境引出估算这个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知道是生活中的需要。
2.出示例题2,“你有什么样的解答方法?”
3.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列示124÷3≈ ,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4.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
5.小结,总结加强。
二. 巩固练习:
做一做:
1. 260÷4≈ 260可以看成240,也可以看成280。
2. 估算练习。
四、作业:第18页6、7题。
教学反思:
3.口算练习
教学内容:17页练习四
教学目标:1.经过多练多想,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
2.熟练掌握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注意发现学生错多,难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题给学生讲解。
教学过程:
一、听算
8÷4 80÷4 800÷4 8000÷4 10÷2 2×5 60÷3 20×3
二、估算比赛: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125÷2 378÷5 435÷7 297÷4 469÷8 194÷6
三、笔算比赛:
8÷2 80÷2 800÷2 8000÷2 5×8 40÷5 45÷5 21÷3
用一定时间算出以上题目,师生评价,表扬发奖。
四、说一说:自己在除法口算中自己有些社么体会,你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五、总结:大家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总结了那些经验?
教学反思:
4.笔算除法
教学内容:19页例1
教学目标:1.经历分小棒地过程理解合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地计算顺序和商地定位方法。
2.学会一位数除法(被除数每一位商地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进行一位数两位数(被除数每一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笔算除法,难点是着重帮 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再哪一位上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新授
1. 出示例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你会列式计算吗?
2.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如果用竖式计算你会吗?(教师巡视指导)
4.让板书的学生说说理由。根据他的回答,同学们用小棒代替书,分一分。看看他这样计算与思考对吗?
5.有疑问吗?(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可以提问。)
6.试一试。三. 巩固练习
第21页第2题。前两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5.教学内容:20页例2(两个课时上完)
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和每次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商的数合并造继续除的道理。
2.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钱币的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除到某一位时有余数,要把余数和后一位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的计算过程,从而明白算理。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口算
2.出示人民币3张100元、4张10元、2张1元券。观察:共有多少元?根据学生的操作回答,教师板书:
300÷3=100 30÷3=10 12÷3=4
重点问一下12是从哪里来的?
342÷3=114
二、新授
1.出示例2: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2.如果学生猜对了:问你用什么方法猜得如此正确?如果学生猜得不正确: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正确计算出每班种多少棵树26。
3.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然后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竖式计算过程。
4.课本第20页做一做第2题。
展示学生作业。如果发现错误,请学生判断,并说明原因。
5.小结:你觉得计算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
1.第21页第4题。
教学反思:
6.练习内容: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结合习题渗透事物之间是有练习的这有简单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练习旨在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除的顺序和竖式的书写格式,练习时不但对学生计算步骤方法要充分重视,同时要培养学生书写正确、整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全体练习,同桌校对
2. 出示课本练习题。
边做边思考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3.界上的许多事物,它们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我们数学也不例外。请同学们看第21页第3题。算算、填填、说说每一组上下有什么联系。
二、笔算练习
1. 80÷5 68÷4 98÷7 864÷4 936÷2 696÷4
2.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出示小黑板练习题
三、作业
1.第21页第4题。
教学反思:
2课本第22页教学内容:例3
教学目标:1.再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得最高位商得数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再除的算理。
2.再经历一系列的计算练习后,感悟多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步骤,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再合作交流中积极发表自己意见,同时学会倾听,并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生独立尝试,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概括一位数除三位数,被除数得最高位商得数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数得前两位再除得算理与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口算
2. 出示74×4=296 52×7=364
296÷4= 364÷7=
你能根据上面的乘法算式,很快地填写除下一个除法算式的商吗?你是怎么想的?
3. 出示284÷4= 350÷7=
16÷4= 14÷7=
边填边想这两题上下之间有什么联系?
二、新授
1.出示例3。
2.你能列式计算吗?算好后请你在四人小组交流以下问题:
(1)被除数前一位2除以6不够商1,你是怎么处理的?
(2)处理后得到的商你写在被除数的哪一位商?为什么?
(3)接下来的商你又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学生说,教师板书: 238÷6=39……4
4. 试一试:156÷3
集体订正
5. 计算。
378÷6 425÷5
引导学生把每次除后余下的数余除数进行比较,问:你发现了什么?
强调:为什么每求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6.小结。指着例3与学生的板演提问:
说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二、练习
1.做一做:156÷3 434÷8 605÷5 863÷7
2.计算。
176÷2 456÷4 381÷3 495÷5这4道题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为什么有的商是两位数,而有的商是三位数?想想商的为数与被除数、除数有什么关系?
教学反思:
3教学内容:第23页练习五1--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地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2.逐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除数是三位数以内,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练习,加深对除法从高位算起的方法,及被除数除于除数不够商1的除法算法,并让其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过程:一、 基本练习
1.听算20题乘除法练习题。
2.课本第23页第一题,给合适的题目涂上颜色。
3.第23页第二题,看好,并用尺子连线。通过除法运算,锻炼计算能力。
4.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要同时要求格式及书写的规范,然后认真检查除法竖式的正确与否,是否漏了单位等。
5.“蚂蚁搬家”:设置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尽量的帮助蚂蚁抢运粮食过冬。
6.先进行估算商是几位,然后再计算。
7.第7、8题,是综合练习。要求学生综合应用乘数、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知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知识和分析、推理能力解答一席简单的实际问题。另外第7题的解法有多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篇8
a考点提示:
本单元主要考察“做一个负责任公民”这一重点内容,可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考查:
1、行为与后果的关系。了解行为的分类,知道任何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考查的题目以选择、简答题为主。
2、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懂得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作为公民应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考查的题目以选择、情景在线题为主。
3、三思而后行。这是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必然要求。三思而后行,就应当在行动前慎重决策、行为中及时调控、对行为的后果勇于承担责任。这是近几年来中考的热点和重点,从近几年中考命题看,侧重于考查对承担责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查以选择、简答题、情景在线题为主。
4、在“责任”中成长。了解具有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责任意识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公民都应当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尽义务,都应当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考查的题目以选择、简答、情景在线题为主。
5、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责任。主要说明一个人因社会身份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责任。这一知识点是近几年来中考的热点和重点,侧重于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考查的题目可能有选择题、简答题、情景在线题、材料分析题、实践探究。
6、青春从这里起航。从生理、心理和法律的角度讲述了十四岁的责任,教育学生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考查的题目以选择、简答、情景在线题为主。
7、生活中的承诺。了解生活中形形式式的承诺,初步领悟承诺的内涵。考查以选择、简答题、情景在线题为主。
8、承诺是金。懂得信守承诺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既然做出了承诺,就要兑现承诺、信守承诺会获得回报三层意思,教育学生要信守承诺。从2008年的各地中考来看,考查时多以感动中国人物和全国道德模范人物的事例为背景,考查学生理解承诺的重要性及学会承诺的办法。常以选择题、简答题、情景在线题、材料分析题、实践探究题出现。
9、人生与责任。知道责任无时不在、责任伴随人的一生、人的一生中要承担多重责任。考查的题目以选择、情景在线题为主。
10、勇敢地承担责任。知道勇敢地承担责任的表现和意义。考查时多以以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的事例为背景,考查学生理解勇敢承担责任的意义及勇敢承担责任的办法。常以选择题、材料性的简答式分析题出现。
11、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首先必须对自己负责,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有能力才能负责任。这是近几年来中考的热点和重点,侧重于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查的题目可能有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实践探究题,以选择、材料分析题和实践探究题为主。学习时要多搜集古今中外名人及身边的典型人物承担责任的材料,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学习和掌握本知识。b创新题例:
1、单项选择题。
小华性情开朗,乐于助人,同学们有事都爱找他帮忙。面对众多的请求,你认为他正确的做法是()
A、毫不犹豫,答应所有人的请求 B、怕自己做不好,一律婉言谢绝 C、给同学一些模棱两可的答复,不得罪人
D、认真考虑,答应下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不能帮忙的向同学解释清楚
分析:本题是对“三思而后行”与“学会承诺”两个知识点的综合考查。答应别人的要求就意味着承担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要三思而后行,在作出承诺时要量力而行做不到的事情要向同学解释清楚,而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能模棱两可。因此A、B、C选项都是错误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
2、简答题。
七年级(9)班的住校生刘腾在宿舍里扮演了黑社会老大,索要同学的钱财,被宿舍管理员抓获,学校给予留校察看的处分。而同班的徐贝同学看到班里的特困生刘波交不起住宿费,毅然把自己的压岁钱拿出来送给了刘波,学校对他的事迹进行了广泛的报道,并号召全校同学向他学习。
这两位同学截然不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行为与后果关系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做出一定的行为,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作为公民,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做了错事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做了好事就要受到相应的赞誉。
参考答案: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有行为就会有后果;作为公民,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一个人主动承担起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责任,必然会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和敬意。
3、材料分析题。
据甘肃省天水市相关部门消息,至2008年6月21日,今年高考期间发生在天水市的高考替考案件,经由监察、教育、公安、招考等部门组成的“天水市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替考事件调查组”多方调查取证,已经告破。
调查组经过对犯罪嫌疑人的审讯和多方取证调查,最终认定:这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山东高考移民和山东籍考生替考相交织的严重团伙作弊案件。该案共涉及高考替考考生23人,全部为山东籍。被替考人员中,有21人为山东籍,2人为天水籍(犯罪嫌疑人蒋鑫亲属)。
按照有关规定,这些考生,今明两年将失去高考资格。
(1)这些替考考生之所以受到处分,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承担哪些责任?(2)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拒绝承担责任的代价”“诚实守信”等知识点的理解。阅读材料后,将材料的主题思想与所学课本知识进行有效联系,并结合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出来。该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参考答案:(1)这些替考考生之所以受到处分,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承担作为一名考生应负的责任: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良好的考试秩序,保证公平竞争。替考考生没有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2)启示: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有行为就会有后果;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承担责任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会有损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从而受到人们的谴责甚至法律的惩罚;考试作弊违反了考试纪律,是缺乏诚信的表现,不利于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形成。c强化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行为与后果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B、作为的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后果,不作为的行为不会产生后果
C、所有行为都会产生我们预期的后果
、所有行为的后果会随着行为的发生而产生
2、漫画中主人公的行为()
①是非法的行为 ②能在短期内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③必然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④有利于动植物的快速生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小明在放学途中路过一家营业性网吧时,受到网吧老板的拉拢,小明可考虑的想法有()
①网络游戏我最喜欢,偶尔一回没事 ②影响学习不能去 ③是违法行为,应检举老板 ④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4、在社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①只能扮演一种角色 ②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③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④根据需要选择承担或不承担责任 A、①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5、2008岁末年初,我国南方遭遇罕见持续降温降雪,出现冰冻雪凝天气。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害,受灾各省的人民没有退缩和屈服,而是万众一心、不畏困难、自强不息、战胜灾情,重建家园。在冰雪冻雨中,党和国家的倾力援助,人民子弟兵的无私奉献以及人民群众之间的自救和鼓励,都似一股股暖流洋溢在灾区的每个角落。在政府各相关部门全力以赴开展救灾工作的同时,社会各界也积极开展了相互扶持、共渡难关的救援行动。上述材料说明()
①在灾难面前,社会各界都承担了相应的责任 ②虽然每个人的责任来源不同,但他们救灾的目标是一致的 ③因为各界人员都承担了责任,所以我们取得了抗击雪灾的胜利 ④中华民族是最负责任的民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下列八年级几位同学的行为中,体现了“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是()A、小杨参加活动时经常失约,事后只说“临时有事” B、小文在家总是借口学习任务繁重而不做任何家务 C、每次做眼保健操时,小沁都会抓紧时间赶做作业 D、碰到学习上的困难,小栋经常向老师或同学求教
7、小山被老师推荐参加篮球比赛,他怕参加比赛耽误了其他课程的学习而不情愿,但碍于面子,他还是同意了。对于小山的想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既然答应了老师,就应该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好要做的事情。B、老师安排的事情必须照办,否则老师会对自己有看法。C、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应当坚决不做,只做自己乐意做的事情。D、表面上答应老师,训练时可以不去,到时应付一下就可以了。
8、投身艾滋病防治事业的桂希恩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评委会写给他的颁奖词是:他清贫而充实,温和而坚定。仁者的责任让他知难而上。他让温暖传递,他让爱心汇聚,直到更多人向弱者张开双臂,直到角落里的人们看到春天。他不惧怕死亡,因为他对生命有更博大的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①桂希恩是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②承担责任,必然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社会的赞誉 ③桂希恩具有高尚的奉献精神 ④医生都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右边的画面,对画面中人物的做法理解正确的是()
①他们的行为是对自己负责任 ②责任是相互的,对他人不负责任也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③只有大家共同努力,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才会有良好的交通秩序
④一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是不可能对他人、社会负责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200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地震发生时,四川省汶川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王继宏因患严重的肠胃出血正在医院治疗,面对巨大的灾情,他强忍着病痛,冒着飞沙走石,迅速赶回县委,按照县委分工,他努力做好疏散被困群众工作。为及时疏浚堰塞湖,他顶住压力,敢于拍板,勇于承担责任,果断作出缓慢放水决策,成功化解了一起使几十万人命悬
一线的危机。对王继宏的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①他在危机时刻勇敢地承担了责任 ②他的做法是份内之事,不用大惊小怪 ③在生命的紧要关头,能够临危不惧地承担责任,是一种至高境界 ④他的做法挽救了国家、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简答题。
11、李振华,江苏南京人,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山东省优秀党员,他扎根沂濛山区从事教育工作50年,无私奉献,把大批山区孩子培养成为有用之才。山东省委书记称赞他:永远是一个种植者,一个劳作者;始终为学生种植爱,始终为贫困家庭种植幸福。
从他的身上,你觉得一个人为什么要承担责任?你认为应该学习他们什么样的精神?
12、中国古代有个“曾子杀猪”的故事:有一大天,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买东西,小儿子哭喊着也要去,她对孩子说:“你好好在家等我,我回来叫你爸爸杀猪给你吃。”孩子不闹了。当她从集市回来后,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她急忙对曾子说:“猪崽不能杀,我是哄孩子玩的。”曾子说:“大人怎能说话不算数呢?答应的事是不能反悔的。”妻子点点头,和曾子一起把猪杀了。
(1)“曾子杀猪”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的什么道理?(2)请你说说这样做人的理由。
三、情景在线。
13、情景一:东海不小心将教室的窗子玻璃打碎了,只有他的好朋友明国在场,东海于是要求明国为他保守秘密。
情景二:星期天,豆豆约凯凯玩,看到果园的苹果熟了,豆豆劝说凯凯给他望风,自己要进去偷几个苹果。凯凯拒绝了。
情景三:晚上,平平骑自行车出门去给妈妈买药,不小心将一位散步的老奶奶撞倒了。结合上述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情景一中明国应该怎样做?(2)情景二中凯凯的做法对吗?为什么?(3)情景三中假如你是平平,你会怎样做?
四、材料分析题。
14、在湖南怀化学院的校园里,有一个每天都用自行车把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送到石门小学。晚上再接回到他住处的男生,他就是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一—洪战辉,而那位小女孩和洪战辉并没有血缘关系,是犯有间隙性精神病的父亲捡来的弃婴。这位捡来的妹妹,由他一手带大。从洪战辉高中时,他就把妹妹一且直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如今已经照顾丁12年。去年12月。洪战辉在北京外贸大学演讲时,他的真情故事打动了在场的所有师生,台上台下泪雨纷飞,成了一片感动的海洋。演讲结束后,该校宣布,洪战辉在完成大专课程后到该校深造,学习期间费用全免。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洪战辉是怎样成为“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2)我们应该怎样问洪战辉同学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五、实践探究题。
15、又是一年春来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45周年纪念日,某校初二一班的学生决定举行一次“爱心传递社区,服务奉献社会”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如果你是该班同学,请你参加这次活动,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如果你是班长,请你选择一种具体的活动内容,并说出原因。(2)写出本次活动的目的。(3)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几个步骤。
(4)本次活动结束后,请你代表你们班写出活动感受。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D
5、A
6、D
7、A
8、C
9、B
10、D
二、简答题。
11、(1)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多种社会身份,每一种社会身份都要求承担相应的责任;社会自身的维系和发展,需要每个人按角色的规范去实践并承担相应的责任。(2)学习他乐于奉献的精神,对国家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12、(1)“曾子杀猪”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应该诚实守信。
(2)诚实守信是做人之本;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是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三、情景在线。
13、(1)明国应该敢于对东海做的错事委婉地提出反对意见,并劝东海主动承担责任。(2)凯凯的做法正确,因为豆豆想伙同凯凯偷盗、做错事,凯凯在行动之前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凯凯是一个负责任的同学。
(3)假如我是平平,我会主动停下来,为老人去医院检查身体,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四、材料分析题。
14、(1)洪战辉是在承担责任中成长起来的。
(2)以洪战辉为榜样:①在学习上承担起不畏困难、不懈追求进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责任。②在生活中承担起孝敬父母、团结友善、助人为乐的责任。③在行为习惯上承担起勤劳勇敢、自立自强的责任。④在思想上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
五、实践探究题。
15、(1)我会征求同学们的意见,选择如清理社区卫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宣传活动、帮扶弱势群体、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因为在当前社会,还存在着许多不文明现象,许多人还不能自觉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很多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关爱等。
(2)通过活动,让同学们增强关爱社会的责任意识,提高融入社会的能力,懂得关爱社会不仅是公民的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幸福,它能完善我们的人格,实行我们的人生价值。(3)只要设计合理、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即可。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篇9
2、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识记重点字词,复述课文大意。
2、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中国传统的母亲形象,了解“母亲” 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教学重点
感知内容,理清脉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么,作为学者的胡适在自己的传记里是怎样写自己母亲的呢?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语言记叙了母亲含辛茹苦地教育子女的几件事,我们来学习本文,体会一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学习这篇文章,或许你会受到人生的教育和启迪。(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第 1 页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请找出有关事件,然后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复述故事情节。
a.每天叫我早起,谆谆教诲,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学
b.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子有方
c.我说了轻薄的话,受到重重责罚——责罚严厉,教我做人
d.新年到来,大哥的债主来讨债,母亲从不骂一句,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一能忍能让,宽以待人,品性善良 e.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是忍着,忍到不可再忍时,就痛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一宽厚、和善、容忍,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f.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正直认真刚烈,毫不马虎,从不受一点侮辱
三、研讨人物
1、四人一组讨论: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母亲慈祥教子严而有方;气量大,性情好,待人仁慈、和善、容忍;对大事又不失刚气;是“我”的恩师、慈母、严
第 2 页 父。)
教师结合分析,说说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为什么说“母亲”“是慈母兼任严父”?
2、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 本文行文质朴自然,饱含深情地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
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感激和敬爱之情。
四、问题探究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全班合作探究明确)
1、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篇10
时、分的认识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4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10 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面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 知道1时=60分
2、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 初步建立时分的概念 体验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
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 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 知道1时=60分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谜语导入
二、认识钟面
三、认识时分
四、联系实际
五、全课总结
1、小马不停蹄 日夜不休息 滴答滴答响
催人早早起(打一物)是什么?
2、钟有什么用处?
3、出示图
小朋友什么时候上学?你们每周一什么时候到校?
小结:我们生活里经常需要知道时间 每天按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生活 要知道时间就要学会看钟
【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1、出示钟:观察钟面上有什么?同桌说一说 然后交流
2、钟面上有几个大格?集体从1数到12
3、每个大格有几个小格?一共有几个小格?你是怎样数出来的?(涉及几个5)
【让学生自己观察、交流 来认识钟面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
1、长针叫什么?短针叫什么?
2、分针走路看小格
一小格是什么?2小格呢?分针走过一大格是几分?从12走到3是多长时间? 到5呢??到9呢?到12?
3、体验一分钟: 1分钟做些什么?(1)从1开始数数 看能书到几?
(2)看人的脉搏1分钟能跳几下?(3)1分钟能做几节眼保健操(4)1分钟能做几道口算题(5)1分钟能写几个字?(6)1分钟能跳几下绳?
4、时针走路看大格 一大格是1小时
走2大格呢?从12走到4是多少时间?走到7?
5、时与分进行走路比赛:
老师示范
分针和时针在同一起跑线12上 学生也动手拨一拨 你们发现了什么?
时针走了多长时间?分针走了多少时间? 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1小时=60分)
6、体验一小时:
(1)一节课是()分钟 课间休息()分钟
再加上()分钟是1小时
(2)晚饭同学们从在5时进食堂吃饭 然后洗澡结束时针指向6时
请问用了多少时间?做了哪件事情?
【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体会1分钟、1小时 使学生懂得珍惜时间 理解时间的宝贵】
1、妈妈早上8时上班 到中午12时下班
爸爸上午工作了几小时?
2、中午有1个小时的时间 你做一些什么?
今天你们认识了什么? 有关时间的名句有很多:
时间是生命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你们还能说出有关的吗?
你晚自习1小时将用来做什么?请你制定一个计划
课后感受
本节课通过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一分钟跳绳的次数 一分钟拍手的次数让学生理解1分钟的时间有多长
对于时针和分针的理解还应该加强
另外
有些学生时针走一大格和分针走一小格的区别还是相混淆
教 案(序号 51)课题
认识几时几分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4 本教时为第 2 教时 备课日期11 月13 日 教学目标
能正确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 教学难点:能正确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实物钟面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回顾
二、新知
三、练习
四、全课总结
1、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时间?分针走一小格是多少?走1大格呢? 2、1小时=()分
1、出示8点零5分的钟面
观察这时表示的时间是多少?你是怎样认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方式说一说
(8时过5分 或8时零5分)
8点过5分是表示什么意思?
指出:所以读:8时零5分
如何写出这个时间?老师板书:8时零5分
你们见过电子表吗?所以还可以写成:8:05(强调这里的0要写)
2、出示3点零55分的钟面
观察这里的时间是多少?你是怎样认的?跟同桌说一说 然后交流
学生交流
快到4点 说明什么?
指出:3时55分
大家把这个时间写出来 学生写时间
交流得出:3时55分或3:55
3、出示9:35 9:05 11:55 11:05让学生认一认
4、小结:怎样认识钟面上的时间?
1、学生独立完成P68第1题 全班交流
2、找朋友;连一连
3、拨一拨 师说一个时间 学生拨
一个学生说时间 另一个拨时间
4、添分针与时针 先读时间 再看钟面 觉得缺什么? 应该怎样画 集体交流 并与拨钟验证
今天学会了什么?怎样认出钟面上的时间?
课后感受
1、首先让学生熟练掌握时针走一大格就是一小时 分针走一大格就是5分钟
2、要想知道确切的时间 首先就应该看准时针的位置 确定后再看准分针的位置
教 案(序号 52)课题 认识秒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4 本教时为第 3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比分小的单位:秒 体会1有 秒多长
月 13 日 知道分与秒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比分小的单位:秒
教学难点:体会1有 秒多长 知道分与秒的关系
教学准备 实物钟面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情景导入
二、认识秒针
三、体会1秒
四、实际应用
五、全课总结
1、运动会上小明跑的真快 跑100米只用了16秒 得第1名
小华用了17秒 得第二名
2、你知道你自己跑100米用多少时间吗?
3、我们这里用的时间单位是什么?
你们觉得秒比分大还是小?
4、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时间的最小单位:秒(板书)
1、出示钟:哪根是秒针?
2、观察分针与秒针的比赛 你能发现什么?
3、学生交流:1分=()秒
4、在什么地方还见过秒?
1、看秒针走动拍手 每秒拍一下
2、数数:数到60 看走了几秒 就是几分?
3、同桌合作:
(1)做一次深呼吸用()秒(2)跳绳20下用()秒
(3)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秒
1、在()里添上时、分或秒(1)夏天午睡大约1()
(2)小芳吃饭大约要25分钟()(3)脉搏跳10次用了8()(4)一节课的时间是40()
2、说出钟面上的时间
并说一说这时同学们在干什么? 出示各钟表同桌先互相说 然后交流
3、趣味题:一人唱一首歌要用3分钟 5人合唱这手歌要几分钟?让学生先猜测 然后试一试验证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感受
学生对于秒的理解还是很好的 只是有个别学生还不理解
教 案 课题
时、分、秒的认识 课型 练习课
本课题教时数: 4 本教时为第 4 教时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
加深对时、分、秒有关知识的认识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快速认、读、写钟面上表示的时刻
教学准备 闹钟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53)备课日期 11月15(序号 日
一、口答题
二、基本题目训练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1、钟面上共有()大格
共有()小格?分针走一大格是()时针走一大格是()
2、1小时=()分 1分=()秒
3、分针从12走到3 要走()分
12走到6要走()分 从12走到9 要走()分 时针从12走到5 要走()小时
从12走到7要走()小时 从12走到11 要走()小时
4、小明每天下午3点放学 走了10分钟到家 然后做30分钟作业
再加上()分钟是1小时
1、填空
时 分 时 分 时 分
: : :
2、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下面的时刻
3:45 6:55 9:05 10:30 12:15 ······
3、同桌相互说一个时刻 然后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
4、在()里填上小时、分钟或秒(1)我每天晚上大约睡8()(2)早操时间大约是15()
(3)学校的下课铃声大约响了10()
5、完成《练习与测试》上的题目
分: 时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看情况定
课后感受
知识源于生活
有些学生由于生活中不曾关心时间 所以这部分知识学习的相对困难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08-20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教案教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12-14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24课教学板书设计08-29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09-06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09-25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加法教学设计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