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案例反思(共11篇)
颐和园案例反思 篇1
《颐和园》教学案例及反思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教材中配有3幅图片,分别是长廊、佛香阁和十七孔桥,可以使学生形象地感受颐和园的美丽。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的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2词句解析。(1)对句子的理解。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画舫”是指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这句话运用动态描写,反衬出昆明湖水的静。一个“滑”字,颇有情味,与前面一句“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相衬托,一静一动,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静。
(2)对词语的理解。
琉璃瓦:内层用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烧制成的瓦,形状像半边粗竹筒,外部多是绿色或金黄色,鲜艳、发光,多用来铺宫殿或庙宇的屋顶。横槛:本课指横嵌的长方形栏板。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颐和园的风光图片或文字资料,教师可以搜集或制作颐和园的导游示意图。
2教师可以参考以下思路展开教学。
(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感受风景美。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景点是哪里,并说一说理由;也可以创设带领学生到颐和园游玩的情境,让学生谈谈最想在哪里摄影留念并说明理由。在开放式的互动交流中,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图片、课件,把语言文字形象化,用图画和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情境。还可以选择一两个自然段指导学生美读,初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2)细读课文,探索文路,体会结构美。本文文脉清晰,结构严谨,教学时可以围绕课后讨论题“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引导学生勾画、探究,再组织讨论交流。“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就是作者的游览顺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画旅游示意图,学习作者按地点转换顺序记叙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抓住“进了、绕过、走完、来到、登上、下来、走过”等记叙游览过程的动词,学习作者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为完成课后安排的小练笔引路。
(3)研读课文,领悟语句,品味语言美。本文用词准确,语句优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地方多读几遍,并与同学交流读书的感受。可以重点从词句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体会到,长廊、佛香阁、昆明湖等景物的特点不同,作者描写的方法也不同。
如,写长廊的部分,用具体翔实的数据来表现长廊“长”“间数多”的特点;写佛香阁时,“耸立”一词可以使我们感受到佛香阁的“高”;“一排排”使我们感受到排云殿占地面积之大;从“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又可以间接地感受到佛香阁很高;“黄、绿、朱红”等颜色,又使人感到古色古香的美„„从这些词句中,我们能够领略到万寿山景观的壮丽。又如,作者用“镜子”和“碧玉”来比喻昆明湖水的静和绿,还用一个“滑”字衬托昆明湖的静,意味无穷,颇具匠心。
当然,教师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教学思路,如,创设“小导游”带领“游客”游玩的情境,将自读感悟、探究作者写作思路、品味语言、诵读积累等整合到这一模拟实践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语文能力。
3教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时,可以采用指名读、比赛读、范读、评价读、想象画面读、对照图画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读出欣赏、赞美、陶醉的情调,形成情感共鸣。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摘抄。
4本课的生字中,“耸、堤、柱、栽、狮”等字要注意指导读准字音,分清平舌音与翘舌音,注意“堤”不能读成tí;“殿、廊、栽”等字要注意指导笔顺。
5课后小练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印象最深的一次游览活动,指导学生学习《颐和园》的写法,理清顺序,突出重点,抓住特点描写;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一次游览活动,指导学生确定路线、游览观察、搜集有关资料,再记下自己的游览活动,并适当展示交流。教学片段:品味语言,感悟“滑”字
生:“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我认为句子中的“滑”字用错了,游船、画舫在水中行走应用“划船”的“划”字。
师:你很爱动脑筋。请大家结合下文读一读,联系生活经验想一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学生思考了一会儿,陆续举手发言)
生:我也觉得用错了,这个“滑”字应用在平滑、光滑的地上或冰上,如“滑冰”。船在水上行走,应该用立刀旁的“划”字。
生: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觉得书上的“滑”字没有错。游船、画舫是专为人们用来观赏湖面上的景物的。因为湖面上和万寿山、十七孔桥的景色太美了,所以游船、画舫行驶得很慢,给人的感觉不是在水上行驶,倒像在冰上慢慢滑动似的。只有这样,游人才能尽情地欣赏。因此,这里的“滑”字展现了昆明湖“美”的特点。
生:如果用立刀旁的“划”字,船过去以后,水面上就会出现痕迹,而文中说游船、画舫驶过以后,“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所以用“滑”字比“划船”的“划”好得多。
生:(最先提出质疑的学生)我明白了,虽然用“划船”的“划”也可以,但用“滑”字就使昆明湖显得更静、更美了,让人回味无穷。
师:是的,这个“滑”字用得真是巧妙,让人回味无穷。大家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感悟出了它的妙处,把书读活了!让我们欣赏书中的插图,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吧。(选自《小学语文教师》2003年第4期,山东省莒县第一实验小学,齐兆生)
五、相关链接
颐和园 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和行宫。其前身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乾隆十五年),1764年建成,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光绪十二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于1888年改名为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占地2908公顷,其中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内殿堂楼阁、亭台水榭三千余间。分布在山湖之间的宫殿、寺庙、园林建筑可分为三大区域:宫廷区以仁寿殿为中心,肃穆严谨,慈禧晚年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垂帘听政。居住区以玉澜堂、乐寿堂、宜芸馆为主体,重重庭院、回廊曲折,帝后在这里起居生活。游廊区融山水、建筑、花木为一体,是游憩之地。佛香阁是全园的建筑中心,踞山面水,金碧高耸;昆明湖水天空阔,旖旎动人,清朝乾隆皇帝诗曰“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浩淼烟波中,神山仙岛鼎足而立;十七孔桥宛若飞虹,跨向绿水之中。一线西堤纵贯南北,六桥婀娜、景色天成;后山后湖、松涛阵阵,买卖宫市、酒旗临风;宫阙巍峨、山水辉映,更以西山、玉泉峰塔为借景。其构思之巧妙、建筑之精致,集我国园林艺术之大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
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文亭,全长728米,分为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廊上的横槛和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 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虫鱼、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1961年,国务院确定颐和园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颐和园案例反思 篇2
《颐和园》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中的第二篇, 是一篇描绘北京颐和园美丽景观的游记。课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 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 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根据每处景观的特点, 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描写。
●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一般较浅, 好奇心强, 思维定势少, 他们喜欢观察、发问、探索、质疑, 更喜欢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尤其是自己的发现。语文学习已由字、词、句过渡到段落, 思维的特点也由具体形象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但完全利用符号学习知识并解决问题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好的做法是将符号所表达的知识尽可能以生活实例的形态呈现出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写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理解并运用生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一段自己喜欢的课文;能够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颐和园的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颐和园景点的学习过程, 学会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分别描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课文, 感受颐和园的美, 陶冶情操, 增强民族自豪感, 激发探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教学过程设计
语文教学平台是一个专门的、集成的教学环境。专门是指, 该平台的功能设计专门针对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教学规律以及语文教学需求;集成是指, 该平台将零散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数字化资源集中设置。该平台既可以由教师在教学中使用, 也可以由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使用。这样的教学环境是课堂的延伸, 是促进学与教沟通的桥梁。这些特点都将在以下的教学过程设计中得到体现。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视频展示颐和园的著名景观。
师:颐和园原名清漪园, 是清代皇家园林, 位于北京西郊, 距城15公里。它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座园林。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 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整合点:在信息技术条件下, 除了静态的图片外, 还可以利用动画、视频动态地展示颐和园的景象。在相同的时间里, 动态资源比静态资源提供的信息量更大。因此, 在导入新课阶段, 利用动态资源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 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
本课的生字词教学, 需要学生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 掌握笔顺以及学会组词、造句。
整合点:
(1) 掌握笔顺。语文教学平台中的笔顺工具以动画的形式展现汉字的书写顺序, 可重复操作, 并设置书写速度 (如图1) 。教师在课堂上以常态方式教完生字后, 可让学生在课后的自主学习中进行巩固练习。
(2) 认清字形。将字形相近的汉子设成有趣的采金子游戏,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字形后, 可让学生通过此游戏进行巩固练习 (如图2) 。
(3) 课堂识字比赛。利用识字转盘游戏动画, 开展识字比赛, 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帮助学生牢记生字生词 (如图3) 。
3.再读课文, 理清课文脉络
游记类文章的特点是“移步换景”, 一般是一处景观为一段。展示游览顺序是游记教学的特点之一。
整合点:对于《颐和园》一课的游览顺序, 常规的教学过程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在讲解游览顺序的同时, 如果能够配以景区的地理概貌, 将有助于学生从逻辑上对作者“移步换景”的写法进行理解。在本平台上, 教师可以轻松地利用数字地图来实现以上教学过程 (如图4) 。
第二课时
1.配乐范读
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也是语言类教学的独特环节。
整合点:常规教学条件下, 一般由教师进行课文范读或由教师播放磁带等。信息技术条件下, 音频资源可以方便地实现以上功能。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将音频与视频结合, 让学生同时享受到听觉和视觉上的美感, 从而增强对文本的感性认识。
2.精读理解
课文对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等景观做了详细的描写。掌握景物的描写方法也是本课过程与方法维度的教学目标。
整合点:常规教学条件下, 由于主要的学习对象就是文本, 学生主要是按照阅读文本、想象画面、理解文本的逻辑学习景物描写。这样的学习重点在课文文本的学习, 但却容易造成一种写作的局限, 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作思维。在信息技术条件下, 可以改变学习的逻辑:景观展示→描写创作→阅读文本→比较阅读→理解文本。经过这样的学习过程, 不仅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同时还发展了学生观察、比较、创造的能力。
3.回归全文, 抒说心声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以小组为单位, 配乐赛读。
师:在细细游览了颐和园之后, 你们有什么要一吐为快吗? (引导学生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颐和园》教学设计和反思 篇3
①同学们,你们去过公园吗?在公园你都看到了什么?②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到富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的大公园——颐和园去游玩一下呢?
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颐和园去看一看吧。
二、整体感知
(1)看课件,听朗读,思考:作者带领我們都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板书:长廊、排云殿、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
(2)学习第一段。①自由读,你知道了什么?板书:美丽的大公园。②齐读第一段。
(3)学习第二段。①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②哪些地方看出长廊的长?从哪里又看出长廊的美丽?③拓展一下,横槛上还会画些什么?④用自己的话描述长廊的样子。⑤走在长廊上,你想说些什么呢?⑥齐读。
(4)学习第3段。①自由读,你读明白了什么?②看课件出示并欣赏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图片。③体会“耸立”和“金碧辉煌”的意思。④佛香阁和排云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⑤读。
(5)学习第4段。①自由读,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②出示图片欣赏昆明湖③出示句子:“昆明湖……”,体会“滑”字好在哪里?昆明湖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④此时此刻你坐在游艇上从昆明湖上经过,你心情如何?⑤读这句话体会昆明湖的静。
(6)学习第5段。①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②出示图片欣赏。③出示十七孔桥的图片和石狮子的图片。④展开想象描述石狮子会有哪些姿态?⑤体会“这么多的石狮子,姿态不一……”这句话的含义。⑥读这句话。
(7)齐读第6段,你知道了什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颐和园,游览了精美的长廊,壮美的万寿山,秀丽的昆明湖和美丽的十七孔桥,让我们感觉到颐和园真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
三、讨论探究
为什么说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请结合资料在小组内说一说
四、角色体验
颐和园的美景让我们流连忘返,现在请大家选择颐和园中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点,向大家作介绍。
五、小结质疑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六、作业
(1)写一写:颐和园的美景让我们流连忘返,现在请大家选择颐和园中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点,向大家作介绍。
(2)背诵课文。板书:
教学反思:《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描绘了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课文移步换景。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接着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容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景色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壮观的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和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选取本课的主要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二是了解并学习空间变换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
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中介绍的颐和园的景点的形象美,让学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学习,在做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许多颐和园图片,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感受颐和园的美。
教师是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基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课文语言优美,应引导学生多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文章段落中长廊的美、长;站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了佛香阁、排云殿的壮观和美;登上万寿山顶看到昆明湖的静、美。我指导学生抓住了重点语句读,做到了整体感知到局部的重点朗读。
根据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学组织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获取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我不失时机地,点播这美丽画卷的创造者,使学生感受到劳动人们的伟大,受到情感教育。
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教学中,注重渗透对学生的语言训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在学生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时,适时引导学生。
因为全文比较长,知识点比较多,为了使一堂课充实饱满而又不显得面面到面面松,所以许多的亮点都舍去了。本课的写作很有特点,在学生知道本课是按照地点的转移,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顶——昆明湖。学习它的写法,如果能进行一次小练笔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写游记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遗憾的是这次小练笔没有时间进行。
《颐和园》反思 篇4
在教学中,我采用先欣赏颐和园风景的图片导入课题,再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然后通过交流有关颐和园的资料,了解其历史,最后重点研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带领学生去领略颐和园的美景。在这个环节,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激情、读中体会、读中悟情。运用多种形式,如出示长廊、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图片、比较长廊与学校操场的长度等方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充分地有感情地朗读,把对颐和园的美和对颐和园的爱表达出来。在朗读的过程中,我抓住“神清气爽、金碧辉煌、耸立、一排排”等词语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受到美的熏陶,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课文,抒发情感,迁移情感。
回顾这整节课,我感觉学生读的虽多,但读的层次性和目的性还不强。这主要是由于我在引导他们在细读课文时,还没有带领学生进入情境,使他们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生动形象的画面,对语言文字理解、加工不够,使学生的感情与课文所表达的感情不能融会贯通。那么,该如何去做的更好呢?
颐和园教学反思 篇5
第一: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课文结构。对于游记课文,我认为应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感知作者的游览顺序,掌握课文结构,明确作者带领我们游览的是颐和园的三个景点,并明确游览三个景点的先后顺序。所以在教学中这一点放在了首要位置,学生们在这一点上是达到了我的预期的。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颐和园》这篇课文不仅文章内容美而且在写法上也很有特点,教学之前,我就设想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充分记忆课文内容,练习表达。于是,在教学中,我根据本文内容及学生喜欢旅游的特点,设计了让学生当小导游这一情境对长廊进行介绍,但由于我对学生的启发不够没有使学生融入到导游这个角色中,没有真正走到文本中去。
颐和园教学反思 篇6
根据课文特点,本课较为恰当地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置情境,学生如同置身其中.教学步骤的安排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整体感知到颐和园的大与美,从课文找出直接写颐和园特点的段落进行教学,理清文章结构,再通过文中的过渡句,理清文章叙述的顺序,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教学中穿插生字教学与朗读指导,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由学习生字,在读中理解,读中领悟,读中激发感情,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与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去朗读、背诵、复述,将语言自然内化,达到对语言文字的切实积累,不失语文教学之本色。
但在教学中亦有不少不足之处,如师在设计的一个问题:课文哪些自然段告诉我们颐和园又大又美的?学生在文中找了很多地方反映出颐和园的大与美的句子,而师的用意是想让学生找出课文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总写颐和园的大与美的句子,由于教师表述问题不够明确,所以指引学生的过程花费的时间较多,对整堂课的教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又如在指导学生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的教学上,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这个知识点,而教师却放得太开,先让学生理清什么顺序,再说通过哪些词知道。虽然只是一个教学顺序的改变,却没有了先扶后放的过程,所以学生对此都较茫然。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明白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问题的表述必须明确,切不可因为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放得太开,导致阅读知识的把握不够扎实,费时又少效!
《颐和园》教学反思 篇7
1.用游览顺序一步步代领孩子去学习游记,让孩子们知道了游览的读法,思法。
2.在讲课中,板书清晰,使课后习题处理时没有难度。这是我进步的点。
3.详略得当,我的讲课有详略,这样推倒写作方法,总分总时,不费力气。
4.时间不合理,差了5分钟,没有处理好,没有强调出写景的主要写作方法。我会在语文园地时,集中处理,千万不能忘!
四年级上册《颐和园》反思 篇8
语文教学,引导学生理解一篇篇课文的内容固然重要,但其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即我们经常所说的“授之以渔”。在进行这篇课文备课的时候,我预先有一个设想,教学时先扶着学生走一程,即由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长廊的长和美,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而在学习万寿山这部分时,我再放一放手,让学生分组进行协作学习。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这样,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最后在学习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桥时,让学生自学,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又开始的扶着走,到后来的学生之间学着走,到最后的学生个体独立走,充分体现了教学重在授人以渔,我觉得这是我们教师在教学时,所应该着重体现的。
《颐和园》这篇课文是一篇游览性的课文,不仅文章内容美,而且在写法上也很有特点。教学之前,我就设想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充分记忆课文的内容,练习表达。于是,讲课时,我根据本文的特点及学生喜欢旅游的特点,学习设计了让学生当小导游这一情境。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没有使全部学生融入到导游这个角色中,没有真正走到文本中去。
颐和园案例反思 篇9
我,一个乡村小学的语文教师,有机会参加全县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感到十分高兴。在这次优质课评选中,我执教的是人教版现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18课《颐和园》(第二课时)。虽评选结果不尽如人意,但在这次活动中,使涉足讲台不久的我受益匪浅。我观摩学习了我县其他乡镇的16位教师讲授的语文课。通过说课评课,我对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引起了对我所执教的《颐和园》一课的反思。
一、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的确如此,甚至教师自身需要更多的“水”。
教学《颐和园》这篇课文,既要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在备课中查阅了大量有关颐和园的资料。在授课前我又鼓励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这一课前活动,我认为能起到培养学生课外独立学习知识和收集资料能力的作用。我自认为从“教”和“学”两方面的准备还是较充分的。可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出现了一段“小插曲”。当我展示颐和园中的长廊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长廊的“长”时,一个学生问道:“请问老师,长廊横槛的大匾上写的什么字?这个问题让我始料未及,不知所措。我自认为准备充分,但在实际教学中,才知道对这样更细微的问题,我的准备还是有疏漏。尽管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与落实本课的学习目标关系不是十分大,但在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中,还是应该做到问有所答。这也说明了我的临场应变能力还学要加强。
学生的思维是十分活跃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都可能课前预设到的,要解决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问题,只有教师课前准备得充分,再充分,对知识的积累丰富,再丰富。
二、教育资源的利用要服务于课堂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资源越来越丰富,课程资源的利用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变得丰富多彩。这次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每一节课上都有课程资源的`利用。
我在参加这次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前,花了很大的功夫收集资料,下载课程资源。课堂上,我展示的一幅幅精彩的图片让学生啧啧称奇。可一节课只有
40分钟,十几幅图片展示出来就花掉了不少时间,学生哪还有充足的时间读书、与文本对话?因此对这节课学习目标的完全落实就显得成问题了。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我才认识到引导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一课字、词、句、段、篇的学习,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怎样写出颐和园的美景的。
课程资源的利用让我们的教学手段更先进了,但课程资源毕竟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只有做到合理地利用,才能有效地服务于教学。
回想起我在课堂上把应该板书的内容都由多媒体展示代替了,更感到值得反思。因为这对于学生书写习惯和写字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单从写字这个环节就没有做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教育反思与案例》 篇10
答:教育反思,即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
教育教学反思的内容是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在教中学,在学中教。主要包括:
(1)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点(2)写教育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3)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
(4)记录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和记录学生的问题和建议(5)课后重写“教学设计”
2.什么是教育案例?它有哪些特征?
答:教育案例是指包括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提升等现象,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对该事件发展的全过程的完整叙述和理性思考。
教育案例的特征有:
(1)情境性教育案例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即特定的教育情境。(2)完整性教育案例能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的框架之中,就是要说明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地点、角色,及对事件的处理策略和处理结果等,生动、完整地叙述教育故事的全过程。
(3)典型性既具体又特殊,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含一些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教育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必须有典型性。
(4)启示性教育案例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 教育事件始末均能揭示教师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理智、困惑、需求等,给大家以启示和警示的作用。
(5)指导性教育案例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有较先进的思路,有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思考,对大家的实践和教育行为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和推广价值。
3.教育案例与其他教育文体的区别是什么?(1)教育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可举不同的事例,但都是为了论证同一个观点,案例则以归纳总结规律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从写作的思路看,论文是为理论找事例,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思维过程,案例是通过事件找理论,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是写在教育教学之后,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维过程。
(2)教育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即将发生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说明,重在预测;而案例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事实的追述与思考,重在反思。
(3)教育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育实录是有闻必录,从一上课(或活动)到下课师生的语言、动作、效果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出来,是针对一节课(或活动)的全程记录;而案例是根据案例主题和案例问题有所选择地记录教育教学的一个或几个片段。案例事件的记述必须有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而课堂实录却没有这一规定。
(4)教育案例与教后记的区别
教学后记是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及时记下课堂上发生的事件或自己的感受,这只是教学事件,可作为案例写作的素材,但并不是每篇教后记都值得作案例,还要加以选择。案例是围绕主题、经过选择和取舍、更系统的教学后记。
(5)教育案例与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的区别
教学随笔写作形式比较灵活,通常是作者一节课后(或活动)的有感而发,不像案例那样有规范的几部分要求,可以说是写教育故事的散文。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或自己的困难,目的是为了引起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教学行为的改进;而案例的指向可以大到分析几节课,也可以小到分析一堂课或一节课中的一次活动;可以详细叙述事件发展的长期过程,也可以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段。(6)教育案例与教育叙事的区别
教育案例可以说是由教育叙事和案例分析与问题讨论三部分组成,教育叙事就是案例中的案例事件部分。案例中的一个案例事件可能包含有一个教育叙事,也可能包含有几个教育叙事。
(7)教育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区别 两者所包含的要素差异
案例一般有这几个要素:案例题目、主题背景、情境描述、问题研究、评析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只有三个要素:有鲜明和引人入胜的问题;有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有解决问题过程中或过程后的理性反思。
在综合性方面的差异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不像案例那样一定要有主题,只需要有问题即可。教育叙事研究报告通常只有一个典型教育事件。教育案例通常有反映与主题有关的不同问题不同案例事件。目的是为了对同一个主题、几个小经验进行串联和整合。
在内容结构方面的差异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只需要有反思,而案例除有反思(即案例分析)外,还要在反思基础上提炼出“启示”。案例还要提供一批需要讨论的问题。
4.教育案例的划分依据有哪些?它又可以具体分为哪些类别? 答:从教育案例使用范围出发,我们可以将教育案例划分为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从教育案例的写作方式出发,我们可以将教育案例划分为事件、现象、活动、个人描述与研究;从教育案例的特点出发,我们可以将教育案例划分为探求、思索、质疑、正反、经验等;从教育案例的内容出发,我们又可以将教育案例划分为德育类、实践类、课堂教学类、教育反思类、创新类等类别。
具体划分的类别:
(1)依照教育的任务可划分为:教育类、课堂教学类、品德修养类、音美类、教育活动类、教育管理类、教育科研类、教师培训类等
(2)依照教育案例研究的对象可分为:描述性案例、说明性案例、证实性案例、探索性案例等
(3)依照教育案例的介入属性,又可将其划分为:意外式案例、主题式案例、综合式案例等
(4)从传统学科分,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教育学案例、心理学案例、教育管理案例、教育经济案例、教育立法案例等
(5)从应用角度出发,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研究用案例、教学用案例
(6)从内容覆盖面的宽窄,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一事一例的专题案例、多侧面描述的综合案例(7)从内容性质上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经验型案例、问题型案例
(8)按篇幅大小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短篇案例、长篇案例(1500 字以上)
(9)从表现形式上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提示型案例、研究型案例、实录式案例、摘要式案例、点评式案例、书面文字案例和影视表演实录案例等
5.教育论文的常见类型有哪些?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答:教育论文的常见类型有:研讨型论文、经验型论文、述评型论文、报告型论文、学位论文与叙事研究报告。
分别具有的特点为:(1)研讨型论文
研讨型论文是针对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专题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方法的论文。它的关键是“立论”,这是所有教育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基础。
撰写这类论文,所研讨的问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以确凿可靠的材料为立论的依据,重在以事论理;其结论(研讨结果)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独到见解和实用价值。
(2)经验型论文 经验型论文是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体会,进行分析、概括、抽象、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写出的论文。这是中小学教师最常见的论文类型。
撰写这类论文,要把自己在经过认真实践、探索、试验中得出的成绩、效果、体会、感受和认识,在总结经验、选择经验、分析经验、论证经验的基础上,把收获最大的一点,体会认识最深的一点,做法最有成效的一点,抓住其本质,进行思考和发掘,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论点;并在经过论证之后,使原有“经验”转化为具有总结性、独创性、理论性的论文。
(3)述评型论文
述评型论文包括综述性论文与评析性论文。它是在归纳总结别人在某一学术问题或某一研究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分析、评析,进而发表自己的见解的一种论文。包括读后感、对新理论新观点的阐述。
撰写这类论文,在选择评述对象时,要考虑它的影响作用以及作者的兴趣和能力;要加深对评述对象的理解,提高对评述对象的认识,并以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为准绳。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取先综述情况(或观点、或做法),在一一评析之后,再从整体、主流、本质上作总评价,或述评结合、一述一评。总之,都应具体提出自己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新构想。
(4)报告型论文 报告型论文是指描述或阐述教育实践研究中某一固定程序的论文。主要有调查报告、经验总结报告、实验研究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教育科研现象的调查情况,经过整理分析后的记录。调查报告不是情况的罗列、材料的拼凑,而是揭示教育现象的主要矛盾和最本质的东西,是对材料的再加工、再创造。其形式有描述性报告、解释性报告和建议性报告或描述与对象相结合的综合性报告。调查报告的表述设有固定格式,一般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题目、导言、主体、讨论或建议、结论、列出参考资料。
经验总结是一种古老的教育研究方法。今天,经验总结仍然是教育科研,特别是学校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一种主要形式。例如学校行政领导总结学校管理工作经验,学校教师总结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经验。他们通过对自己从事的经验活动进行回顾、反省、分析、思考,认识和发现教育措施、教育现象与教育效果之间的联系,从而为日后或他人类似的工作提供借鉴。教育经验总结是通过人的理性思考,把所“经历”过的、所“体验”到的东西加工成反映一定原则、规律的精神产品。经过这一番加工,使经验产生质的飞跃。
教育经验总结报告的基本内容如下:开头、教育工作的主要措施、实施过程和主要效果、对于做法与效果的理论分析、对于今后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完善经验的设想或建议。
教育实验研究报告要设置干预变量,即自变量,以影响因变量。但由于学校研究者缺乏有关真实实验研究的常识与技术;学校教育改革研究一般又是在非常自然化的环境下进行,各种变量的控制十分困难;再加上学校教育改革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改革本校的教育、教学状况,提高办学效益,而不是寻求普遍性的理论原则。表现的特点:对研究背景、对象、变量、假设的交代;说明实验效果的数据资料。如果缺乏充分具体的数据,可以以许多事实来说明效果;对教育措施、步骤、方法的交代。在实验报告中,对教育措施、步骤、方法的交代往往是以非常简洁的语言把它们作为自变量进行交代。也可以以较主要的篇幅详细地介绍过程、方法;研究结论与理论的思考。
(5)学位论文
目前在职攻读学位的老师越来越多,也开始关注学位论文这一文体。撰写这类论文,选题要求比较严格,一般篇幅较长、分量较重,论题必须与之相适应;它所提出的论点,就是对论题的创新见解;选用的材料要达到必要、确实、新颖、充分、协调的选材标准;它特别强调新事实、新理论、新数字、新动态,整个内容要富于很强的理论性、创造性、论证性,以体现浓郁的理论色彩;在结构上,可参照一般学术论文构成的基本型安排整体结构。
(6)叙事研究报告
叙事研究,也就是由研究者本人叙述自己的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包括所研究的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提出来后我是如何想方设法去解释问题的;设计好解决问题的方案后我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什么障碍,问题真的被解决了吗;如果问题没有被解决或没有很好地被解决,我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新的策略,或者我又遭遇了什么新的问题。
教育叙事研究的要点: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传统的教育“论文”;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教育叙事对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同样也是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而这些样式是与具体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的,反映的是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所思所想,是和具体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是和一系列鲜明的有情节的事件结合在一起的,体现教学的全过程,反映的是教师的心路历程,提升的是教师的相关经验。这种非常鲜活、丰富、多样的文体形式,属于教师,正像学术论文这种文体属于专业研究者一样。专业研究者长于用专业词汇表情达意,而我们的叙事、案例、日志、反思,恰恰是那些生动、具体、形象的表达,这种语言类型属于实践第一线的老师们。这正是教师们寻找到的、属于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正在形成他们自己独到的研究文体,随着教育叙事研究被广泛重视后,也将成为流行和被承认的一种论文,即叙事研究报告。
叙事研究报告可分三类:一是关于某一节课或某一教学片段的具体反思,使之成为一份具体的教学案例(可称之为“教学叙事”)。二是关于教师与某个或几个学生交往的生活故事,使之成为一份具体的师生关系或学生生活的案例(可称之为“生活叙事”)。三是教育研究、论文研究、资源开发实践等过程中的思考体会(可称之为“研究叙事”)日常叙事的长短不限。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文体突破了传统的研究论文和实验报告的单一格式,它来自人们生活中熟悉的口述、故事、现场观察、日记、访谈、自传、传记、书信等,用来述说教育主体的经验和实践。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它靠事实说话、靠真情动人,将教育的直接参与者的内心思想、隐性知识等转化为显性知识,挖掘出教育主体的教育智慧并转化为集体智慧和共享资源。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三要素:典型事件;问题叙事;反思。叙事研究报告的标准:所叙事件具有研究意义和可借鉴性;反映了教师心路历程,并能供其他教师反思自己;叙述对教育事件的认识、看法、判断、理解。
写好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诀窍:重在思考;注意观察;能够提出问题;注意学习;研究过程;交流与讨论。
6.教学反思有哪些形式?请选择你常用的三个形式进行举例说明。
1、自我回顾性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自我回顾性反思是教学反思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主动地对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行为等进行深刻审视和系统总结的过程。自我回顾反思时,要求教师重点对课堂上处理各种偶发情况、学生的突出表现及教学中的精彩片断、干扰教学以至影响教学任务完成的若干细节进行回顾提炼。还可以联系自己当学生时老师在教学相关内容处理上的技巧进行对比总结。提倡教师写“反思日记”,总结评价自己的教学,或者让教师给自已写信,站在第三人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等都是进行自我回顾性反思的较好方法。
2、信息提示性反思。通过课堂上学生的情绪、表情等信息反馈进行的反思。信息提示性反思要求教师具有捕捉信息的敏锐感,善于通过学生的眼睛看问题;要有敢于正视不足,矫正问题的胸襟和气度;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能灵活地处理教学设计、应用教案。信息提示性反思能促进教师有针对性地克服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障碍,使教与学更好地互动协调。
3、同行诊断性反思。通过邀请同事、专家观察评议自己的教学进行的反思。即将自己的教学作为案例,邀请同事和专家进行评析,从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再通过反思日记,记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在我校,同行诊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老教师师诊断。即“一帮一”对子中,老教师对帮带新教师或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诊断;二是同组教师诊断。组织同一备课组内教师相互听课后进行讨论,提出评课意见,即所谓的“三三两全”。
4、榜样对比性反思。通过与自己喜欢或崇拜的教师课堂教学的比较进行的反思。即以你认为是榜样的教师的教学为样板,将自己的教学与之比较,从而找到优劣,进行扬弃性借鉴。教学中的榜样可以是本校的骨干教师,也可以是其他学校的教师。教学比较既可以是某个教学案例的比较,也可以是长期的比较,长期的比较借鉴收效更好。我校在实施“一帮一”结对帮扶中,坚持实施受助教师听导师的课后再登台上课及教案须经导师审阅签字后才能上课两项制度,使受助教师坚持以导师为榜样,通过对比借鉴,有效地促进了受助教师的进步和提高。实践证明,案例式的对比反思,可以博采众长;长期的对比反思,能使自己较好地掌握榜样教师教学的规律,真正学到榜样教师课堂教学的精髓.7.请结合自身体验,谈谈教育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答:反思是教师理解、评价教学实践的一种手段,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和具有伦理性的选择,是对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建构。
我几乎每节课下来都要进行反思,比如这节课有什么精彩的地方或者是有什么欠缺的地方,我都会记录在我的教学日记或博客中,而且我经常进行反思并且在反思中磨练,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卡住,但我不会放弃,我会找其他的教师学习并且研究,直到弄通为止。
具体来说,教育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表现在:(1)问题意识的培养。(2)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养成。(3)教学实践合理性的追求。
总之,通过我的亲身体会,我觉得教育反思作为一种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科研范式,能够有效的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增强自信心,消除职业倦怠感,真正促进教师的成长,从而形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8.在学完长方形面积之后,三年四班的同学们很想知道教室里黑板的面积有多大,下课后他们去问数学王老师黑板的长和宽,王老师笑着对他们说:“我也不是很清楚啊,你们能不能想办法量一量呢?”学生们面露难色,对老师说“我们没有那么长的尺子啊。”老师提示他们:“可不可以用小尺量大长度,或者用其他物体来量,再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学生们受到启发,一起思考讨论后,问题迎刃而解。请结合这个教学片断,选择一个恰当的反思点进行反思。
这个教学片段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强调的教育理念——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这位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讨论,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合作意识。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片段的教学,老师注重的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上,而不是结果。让学生在有疑难,有困惑中带着老师的启发去实践,去研究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这样的结果学生是难忘的,同时起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9.案例作为一种文体,有它自己的写作结构,阅读下面的经典教育故事,将它写成一篇完整的教育案例。
“千教万教教人求知,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老先生的话可以说传遍了大江南北,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陶行知带给世人的宝贵财富有三:一是伟大的学说和理论,二是伟大的实践和经验,三是伟大的人格和精神。他的学说和理论,可以浓缩为三句话: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在担任某小学的校长时,看到一名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学生,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放学后王友已经等候在校长室准备挨训,陶行知先生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将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异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在他手上,说:“这块糖果也是将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入时,你停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惊异了,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感动极了,他留着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说:“你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再奖励给你一块糖,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没有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怀揣着糖果的王友离开校长办公室。此刻的心情不难想象。
学生打人了,陶行知先生没有批评,没有斥责,没有让学生先写一份检查,更没有唤其家长来校“共同教育”,而是让学生一步步地完成了对自己错误的认识过程。这四块糖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了错误,更发掘了学生的四个优点:守时、尊重人、正义感和勇于认错。这种巧妙的教育艺术如春风般拂过学生心灵的土壤,留下一份温暖,培育了一份感动。
陶行知先生的这个小故事在今天仍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它告诉我们在对待学生上,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消极面中发现积极因素,及时鼓励,用春风化雨的方式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认识问题。同时,在教育中同样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陶先生仅凭“亲眼所见”,就神色俱厉地训斥,命令孩子写检查,甚至采用罚站、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那恐怕是既不利于孩子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这与当前教育中倡导的“理解学生、教在心灵”是异曲同工,表明教育除了是一门技术外,更是一门艺术,一门人性理解的艺术,人格锤炼的艺术!10.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一篇教育反思或教育案例。(要求:真实可信,符合反思或案例要求,字数约1500字左右)
走进司马迁的内心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反思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一篇历史故事。讲述了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故事,由于历史故事的年代久远,所以学生在理解、体会人物情感时的难度较大。特别是司马迁在遭受酷刑之后,经历了怎样的生与死的考验以及后来又是怎样发愤写书的,文中只是一段简单的描述,对于学生深入体会司马迁这个英雄形象的说服力不强。因此,课前我布置了学生查看了有关《史记》的资料。
在教学中,我能自觉成为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充分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真正走进司马迁的内心。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细细品味,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我在教学中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一层一层地读。如“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这一句,如果让学生就文字来理解文字,学生很难感同身受,很难体会到司马迁生不如死的屈辱绝望的心情。教学时,我分三次导读。第一次是在学生了解司马迁有此想法的原因和弄清所谓的酷刑是怎样的一种刑罚后,(酷刑就是宫刑,又称腐刑。对受害者来说,不但肉体痛苦,而且心灵受辱,受刑者从此断子绝孙。一般人在受宫刑以后,因创口极易感染中风,若要保全一命,一般要留在似蚕室一般的密室中,在不见风与阳光的环境里蹲上百日,创口才能愈合。这在十分重视子嗣(sì)和后世香火的封建社会,确实是十分严酷的处罚。此外,宫刑还有摧残受刑者的身体与精神的目的,使受刑者终生受辱,生不如死。)体会到人物的思想感情时读此句。第二次是我进行语言渲染,引导激情。(同学们,酷刑这种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刑罚,既残酷地摧残人的身体和精神,又极大地侮辱人格。使一个原本顶天立地的血性男儿在人前人后再也抬不起头来,再也不能泰然自若,昂首挺胸地活着。这对于一个从小听着英雄故事长大,血液里流淌着自尊自强的信念,胸怀大志,有着建功立业理想的伟男儿,怎能不感到万般屈辱呢!何况这种屈辱又是不应该降临到他头上的。他是含冤入狱,受了酷刑。)此时再读读这句话,把司马迁的悲痛和愤慨给读出来。第三次是配乐(二泉映月)诵读《报任安书》中的片断——我遭受了这场灾祸,为人耻笑,污辱了祖先,又有什么脸面再去谒拜父母的坟墓呢!每天愁肠反复回转,在家里恍恍忽忽,若有所失,外出不知道自己要到哪去。每当想到这种耻辱,就汗流浃背,沾湿衣裳。自己简直就是个宦官,连深山岩穴之中都没有自己的藏身之处!进一步激发情感,继续照应上面那句话。从学生的朗读中,可以看到在这样一次次导读、引导的过程中,学生的感悟得到步步提升,学生的体验、情感得到步步升华。在这个环节中,既有朗读的指导,也有情感的熏陶,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和谐统一。”另外第3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表面意思同学们都懂,但是怎样让同学们透过文字表面想到文字背后深层次的含义呢?同样也是让学生反复诵读,一层一层地读。在经受住生与死的考验后,“司马迁究竟怎样发愤写史记?”课文语言精练,进行了一段概括描写。我于是点拨学生:“司马迁究竟怎样发愤写史记”仅是这短短的一段文字可以概括?想一想他当时所处的环境,看一看他的动作、神态,你能具体说一说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情景吗?”(出示插图,播放乐曲)望着课文悲壮动人的插图,听着如泣如诉的音乐,此时此刻学生情动而辞发,用真挚的语言描述着这位历史伟人感人至深的点点滴滴。这样调动了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调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情感,既使文本的内涵得到了深化,更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结课时,我送给学生们一句话:“做生活的强者,活出生命的精彩!”课后,有的把它写在了日记本的首页,有的当作了座右铭,有的把它写在了语文书的首页。
历史教学反思案例 篇11
篇一:>历史教学反思案例
第一、注重理论学习和丰富专业知识。
教学理念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对教学有重要影响。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有关教学一般有三个>心理学派:认知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我们要特别注意学习这一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设计。当然,每一种教学设计理论都有其优缺点,老师可借鉴各种理论的优点,或者交替使用,使教学方式多样化。随着课程改革的启动,历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更加趋于活跃,成果迭出。如,余伟民主编的《历史教育展望》、聂幼犁主编的《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赵亚夫主编的“历史新课程研究系列丛书”、白月桥的《历史教学问题探讨》等着作都有参考价值。此外,《历史教学》杂志开辟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及教材编写”以及“关注新课改”等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也有帮助。
第二、课堂案例分析。课堂案例分析素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分析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取长不短;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值得推荐的是,由特级教师刘宗华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教学法前辈孙恭恂教授合作,共同撰写了《刘宗华历史教学艺术与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一书。其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案例是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取之不竭的源泉。
第三、听课。这里的听课不同与传统的听课。传统的听课目的比较单一,而且听课之后几乎没有什么评论。这里说的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每听完一节课,进行诚恳的评课,通过教师之间真诚的交流,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无形中会促进历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第四、课后教学反思札记。
课后教学反思札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好记忆不如烂笔头,灵感往往来自刹那之间,及时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是莫大的财富。养成书写课后教学反思札记的好习惯,不但对教师笔头工夫是种很好的锻炼,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篇二:历史教学反思案例
在分析了教材之后,我觉得课本在没有介绍英国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就讲君主立宪制是如何确立的,不符合人的认知心理。于是,我把本课的授课思路确定为:是什么(人物、地点、时间)——为什么(原因,形成过程)——怎么样(意义、作用及做法)。首先给学生介绍英国政治制度及机构的运作,如首相是如何选举产生的,一个重大的议题需要经过哪些环节的批准,这中间就涉及了代议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等名词了。弄清楚“是什么”后,从练习中英国女王没有实权引出新问题:“英王是不是一开始就没有实权?”,引入课本,讲述君主立宪政体的形成过程。
反思
一、成功之处:
1、重新处理课本后,学生对英国政体有了清晰的认识。
2、与时政相结合,引用了大量的时事材料,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到教学为现实服务。
3、授课过程中比较恰当的插入了情感教育的成分,在讲到英国民主政治发展将近八百年历史,引导学生不要妄自菲薄,新中国成立才六十周年,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国家与他国的差异,并努力去改善;在分析君主立宪制政体的进步性时,与君主专制进行比较,指出这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
二、不足之处:
在对于西方政体中的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内阁制与总统制、单一制与复合制、两党制与多党制介绍的不够清楚,其实这几种分法是交叉的,只是划分标准不同。
总结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把握历史教育的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关注师生的共同发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才能设计好教学,才能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做到这些,我想只有不断的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只有从细微处慢慢的改变,真正做到有利于教师与学生水平的提高
篇三:历史教学反思案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请三名学生到讲台有感情地朗诵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中的三篇《香港》、《澳门》、《台湾》(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点拨这三首诗的来历,强调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由此导入新课。
【说明:以文学情境导入新课,使学生在欣赏接受文学熏陶的基础上感知统一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以上设计兼顾了历史与文学的整合。】
二、探究历史,讲授新课
1、“一国两制”的构想
“一国两制”基本内容可以让学生用一两句话阐释,教师进一步点拨到:“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自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后,海峡两岸对峙了将近三十年。台湾同胞在与大陆分离的这30年中,尽管已经逐步接受了资本主义思想意识,但也从未忘记他们是炎黄子孙。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初才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播放有关视频)
但“一国两制”开始由构想进入实践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由此引入到第二子目内容。
【说明:学生在政治课学过“一国两制”有关知识,这一概念比较熟悉,因此设计该教学环节时采取了让学生用自己一两句话概括即可】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首先用历史挂图展示香港组成部分(香港岛、新界、九龙),结合挂图,让学生根据课前查阅资料,穿越时空回顾香港问题产生由来,使其对香港问题有一个了解。(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简要的补充,展示有关的图片)
那么,为什么到了80年代能成功解决香港、澳门这两个历史遗留问题呢?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为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还因为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香港问题的解决经历了一个艰难发展的过程: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揭开了两国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序幕。谈判一开始,英国提出所谓的用主权换治权,即把香港的主权交给中国政府、英国仍保留对香港的统治权。有人把这比喻为“中国当董事长,英国当总经理”,其实质还是保持殖民统治。邓小平在会谈中明确表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经过22轮的谈判,1984年12月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宣布: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问题的解决,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紧接着,中葡政府对澳门问题进行谈判,并于1987年4月,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葡萄牙政府宣布将于1999年结束对澳门的统治管辖。
关于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视频和图片,重温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补充政权交接的一些课外资料,如香港末代总督彭定康离开香港情景等,衬托出香港回归滚滚大潮是不可逆转的。关于香港回归后的发展情况,让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一起交流香港回归后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教师补充: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香港的表现,以此使学生认识到“一国两制”的正确性和无限生机。关于澳门问题也可按照这一思路来探究。先用多媒体播放或全班学生齐唱歌曲《七子之歌》,通过音乐陶冶感染学生的爱国热情。
【说明:有关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影片较多,因此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主要考虑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达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的效果,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首先教师让学生讲述宝岛台湾有关情况,(如小学学过的《日月潭》,影片《阿里山的姑娘》等)。补充台湾问题由来,如“金门炮战”及蒋介石“光复大陆”计划,导致建国初期(50——70年代)关系紧张;补充从大陆到台湾的人士“每逢佳节倍思亲”念乡之情,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以此说明两岸人民渴求统一之情。关于台湾与内地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交往,补充台湾商人在大陆>投资设厂情况,如熟悉的六合食品等。
用多媒体展示2003年春节期间在上海的台湾商人包机6架回乡过年等情景,以此说明这种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为和平统一奠定了基础,也说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指日可待。
但是,在海峡两岸关系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声音,企图阻碍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主要表现在台湾岛内出现了以李登辉、陈水扁等为首的台独分子,他们鼓吹“一中一台”,主张“立法公投”(用投影仪展示有关历史图片)。尽管台独分子变得有些肆无忌惮。然而,统一的历史潮流不会逆转,我们相信,只要两岸人民共同努力,祖国统一大业一定能够实现。
【说明:海峡两岸经历了由对峙到交往的过程,因此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可以用余光中先生诗句《乡愁》来说明两岸人民盼统一的热切,设计用多媒体展示两岸的经济文化交往,效果不错】
<思维发散,拓展延伸>
最后几分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全班学生分成“史海泛舟”和“海阔天空”两个小组讨论一个话题:假如你是一名台湾中学生,你将如何看待祖国统一?同意?还是否定?说出自己的理由!讨论的程序是:首先是小组内讨论,形成统一看法,并推出本小组的辩手,然后是两个小组辩手进行唇枪舌剑,如果其他成员有补充可以进行举手发言,最后获胜的一方为擂主,课下两个小组可以继续辩论。
【说明:在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借鉴了中央电视台大学生辩论赛的形式,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是符合课改理念和要求的】
<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请你以在校中学生的名义给台湾所谓的“总统”、民进党主席陈水扁写一封信,陈述你对祖国统一的企盼和你心中的愿望,以实现中华民族真正统一。
【说明:鼓励学生关心历史时事,关心身边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设计了学生写信的形式来表示学生的爱国热情】
七、课后反思:
1、本节历史课主要是关于祖国统一的有关历史情节,因此可以把学习历史和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生活,让历史为现实服务,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课后反映达到了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目的。
2、在这节课中,多次运用视频、课件等多媒体教学以及历史挂图等辅助教具,使学生从视觉直观形象的感知了具体的历史情节,包括一些书本没有的,未曾接触的历史趣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涵,提高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和热情。实践证明:历史课和多学科整合,特别是历史课与信息技术融合运用,效果比较理想。
【颐和园案例反思】推荐阅读:
四年级语文《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反思08-29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颐和园导游词作文06-04
颐和园教学实录07-08
《颐和园》说课稿10-19
林莘《颐和园》教学实录10-13
四年级语文颐和园生字10-21
颐和园游记优秀作文05-13
描写颐和园的小学作文08-10
颐和园说课课件08-11
颐和园昆明湖作文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