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旅游业发展历程

2024-06-11

重庆市旅游业发展历程(共8篇)

重庆市旅游业发展历程 篇1

重庆美术馆

重庆美术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临江门内的夫子池,这是最早的重庆美术馆和文化标志,由美术家朱宣咸任馆长。第二阶段建立于2002年,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的四川美院内,肩负着推动当代美术事业发展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由美术家罗中立任馆长。第三阶段建立于2013年,位于重庆渝中区解放碑的国泰艺术中心,开始了书写重庆美术馆发展的新篇章。

一.最早的重庆美术馆

位于重庆市解放碑临江门内夫子池的重庆美术馆,是最早的重庆美术馆和文化标志。现址上修建的是重庆世界贸易中心。

夫子池原为重庆府文庙,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此地都是重庆文化活动的中心,后来成了重庆夫子池美术展览馆,20世纪80年代初名为重庆美术馆,由美术家朱宣咸担任馆长,全面负责该馆工作。这是重庆最早的、唯一能代表重庆的美术馆。它创造了重庆美术史上一个最为辉煌与活跃的时期,影响极大,从而全面推动了整个重庆文化美术的发展,成为了重庆文化美术的中心和对外交流的窗口。

当时在这里艺术活动频繁,几乎所有重要的艺术展览都在此举办,影响和带动了全市人民群众和美术工作者,影响了一代人。以至于在重庆民间生活中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形成了:“到夫子池,看展览”,这是那个时代重庆人与外地来重庆的人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项目。

二.位于黄桷坪四川美术学院的重庆美术馆

2002年10月29日,新成立的重庆美术馆在黄桷坪四川美术学院挂牌,作为一所公益性的社会文化事业机构,肩负着收藏美术精品、举办艺术展览、开展学术研究、普及审美素质教育、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推动当代美术事业发展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由美术家罗中立任馆长。享誉海内外的四川美术学院被誉为长江中上游的一颗艺术明珠。以其影响力及学术资源优势,启动重庆美术馆的前期建设。

2002年9月24日,重庆市委领导视察黄桷坪四川美术学院时,罗中立建议,能否将四川美术学院新建的美术馆挂牌为重庆美术馆,解决市美术馆因资金紧张近期内不能建成的问题。这一建议当即得到市领导的支持。9月30日,市委有关领导主持召开了解决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挂牌为重庆美术馆相关问题的协调会,同时决定新建的重庆美术馆10月29日正式挂牌,并投入50万元资金。金秋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美术馆———这是重庆体制创新的又一次尝试。把省级美术馆挂牌在大学校园里,与高校美术馆结合在一起,重庆人开了全国的先例。这样的尝试,开创了一种新的城市文化建设和文化资源整合的模式。重庆市领导认为,这一尝试有利于今后打破行业的限制,调动全市各单位的资源为重庆建设服务。

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四川美术学院内的重庆美术馆,于2002年10月29日挂牌成立,毗邻长江,青山环绕,绿树和雕塑点

缀其间。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展线500多米;共有7个展厅及户外雕塑展示区,可同时或分别举办展览;有容纳500多人的现代化多功能厅和容纳180人的学术报告厅,实用于国际学术交流和影视展映。已建成和正筹建的有美术家信息库、画廊、美术书籍、用品展销部、咖啡厅等,这些配套设施构成一个系统化的平台,为艺术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美术馆现有藏品千余件,其中包括黄公望、石涛、任伯年、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等大师的作品,国家二、三级文物有百余件;经典大型群雕《收租院》设专馆陈列。

三.位于解放碑国泰艺术中心的重庆美术馆

新建的重庆美术馆于2013年在解放碑国泰艺术中心正式挂牌启用,原挂牌于九龙坡区黄桷坪四川美术学院内的重庆美术馆改为重庆当代美术馆。

位于解放碑国泰艺术中心新建的重庆美术馆共有近万平方米。在

展厅中间,一条转折的红色钢架楼梯与6楼展厅相连。爬上转折楼梯,在转折处往下看,立体广阔的空间效果,让人感觉进入了“天空之城”,要是摆上画作,会更有感觉,美术馆的空间感是一大亮点。

除了大型展览,美术馆的25个玻璃房子还可以为艺术家们举办个人展览。在现场看到,每个玻璃房面积近100平方米,且都有一扇近20平方米的落地窗。计划在里面安装投影设备,在玻璃窗上做城市形象的宣传。到时候,在美术馆里的市民可以看到美术展览,在美术馆外面的市民也可以看到另一种艺术。

新建的重庆美术馆定位以展出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和小型雕塑为主,兼顾摄影艺术、人体艺术、装饰艺术、行为艺术和工艺品的展示,并能够承接国内外工艺美术品的展览和举办各类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重庆市旅游业发展历程 篇2

演艺是指通过人的演唱、演奏或人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来塑造形象、传达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旅游演艺则是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依托著名旅游景区景点,表现地域文化背景、注重体验性和参与性的形式多样的主题商业表演活动。在旅游景区现场进行的各种表演活动,以及在旅游地其他演出场所内进行的,以表现该地区历史文化或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且以旅游者为主要欣赏者的表演、演出活动,统称为旅游演艺。

1 旅游演艺的发展历程

我国以旅游游客为观众的旅游演艺活动,最早可以上溯到上世纪80年代。它是一种满足旅游消费者求乐、求美、求新、求知欲望的文化创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深圳华侨城集团为开发文化旅游主题园区、增加文化魅力,推出了在旅游园区内上演的大型驻场演艺节目,其观众主要是购票入园的游客。这一创新模式获得了游客的热烈欢迎,演艺节目的高水平艺术质量,更成为华侨城文化旅游产品的竞争力要素。

其后,以雄厚的文物资源称雄文化旅游市场的陕西省,为了改变游客“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旅游市场资源“浪费”的格局,也开始发展旅游演艺。他们的观众面更广,不仅包括国内游客,更有大批外国旅游者。陕西省当时创作生产这类演艺产品的主力是国有剧院团,其演出场地也是在自己的剧院,因此,他们在吸引来西安旅游的团体游客的同时,也面向社会零散观众。陕西省歌舞剧院为此精心打造的《仿唐乐舞》和《唐·长安乐舞》等一批旅游演艺产品,成为我国最早的文化遗产演绎型旅游演艺品牌。而在首都北京,宣武区恢复了湖广馆京剧老戏台由北京京剧院驻场演出、前门饭店首创的“梨园剧场”茶座欣赏模式、东城区雅宝路北京歌舞团常年演出的旅游歌舞《北京之夜》等等,都是以游客为夜间演出的目标观众的旅游演艺产品,它们为开拓旅游市场做出了积极贡献。

进入新世纪之后,国内旅游景区大型演艺活动风起云涌,各地陆续推出的品牌项目如杭州的《宋城千古情》、广西的《印象·刘三姐》、云南的《印象·丽江》、杭州的《印象·西湖》、湖北的《盛世峡江》等,均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亮点和时尚。

2 我国演艺旅游产品的特点

与传统演出相比,旅游演出具有独特的特点:演出地点大多在室外或者在旅游地的剧院里,演出时间基本是在晚间游客休闲时段,游客就是观众,演出内容为旅游城市或景区(点)的特色文化。传统演出在有限的空间里进行,旅游演出则自由得多,既可根据剧情需要以自然造化为实景舞台,也可在剧院的舞台上。传统演出观众只是观看演出的人,而在旅游演出中,观众同时也是参与者。旅游演艺产品主要强调以下特征:

2.1 突出地方文化特色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演艺产品非常重视对本地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文化内涵的开发,力图将文化资源与演艺科技手段相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演艺大餐。如,印象·刘三姐在策划初期,广泛邀请多学科专家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进行调查与研究。旅游演艺把桂林的山水文化,侗、壮、苗等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突出了桂林独特的地方文化。

2.2 注重娱乐性,强调旅游者观赏与参与体验的结合

传统的文艺演出偏重于艺术性和思想性,而旅游演艺因其是为旅游者提供的休闲娱乐的精神文化产品,所以在保证艺术性的前提下,更要注重娱乐性,让游客能够真正得到精神上的放松,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旅游演艺产品首先综合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如舞蹈、杂技、武术、魔术等,使演出欢快、热闹、幽默,雅俗共赏,使观众喜闻乐见。桂林的梦幻漓江,节目汇集了杂技、武术、舞蹈,《梦幻漓江》中展示了漓江山水育化和人文风采。其次,要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强化视听效果,营造娱乐氛围。如横店影视城在电影《英雄》的拍摄地———秦王宫景区,复原了部分经典场景,专门聘请了武打指导对进行表演的演员的动作一一锤炼,利用声、光、电等技术,再加上高空飞腾特技,生动地再现了电影中“水幕棋馆”打斗的激烈场面,并且利用电影原声烘托氛围,增加了表演的效果,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眼球。这种独特的娱乐形式极大地改进了传统的游乐方式,无疑是最具吸引力和参与性的活动。它容易调动游客的各种感觉器官,刺激游客的视、听、触觉等多种感觉,使游客对活动的感受更丰富,印象更深刻,从而获得更愉悦的体验。《梦回延安保卫战》,不但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营造出真枪实弹的战争场面,而且突出了台上与台下的互动。演出后期在表现军民欢庆胜利的场面时,演员将花生、红枣等“胜利果实”送到了每一位观众的手里,那份喜悦让许多人不由自主地加入到欢庆队伍中去,扭起秧歌唱起来。

2.3 旅游演艺主题与景区主题相一致

旅游景区,特别是主题公园,一般都有着比较鲜明的主题形象。主题是景区的核心和灵魂,是景区成功与否的关键。创立主题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或减少重叠性的市场竞争,实现有序的、细致的市场分割。好的主题需要相应地好的内容、好的产品来表现。旅游演艺作为生动展现景区形象的重要手段,要在进行市场分析、了解游客需求的前提下,设计出能从不同方面表现、深化景区主题形象的产品来。也就是说,景区的演艺活动可以形式各异,但在内容上要与景区主题相一致。

2.4 商业性质

演艺项目的开展能吸引旅游者,延长其逗留时间,从而产生溢出效益,带来商业利益。如桂林阳朔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以“印象刘三姐”为总题,大写意地将刘三姐的经典山歌、广西少数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元素创新组合,不着痕迹地融入山水,还原于自然,成功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被誉为“与上帝合作的杰作”。演出以真实的山水景观为舞台,以大自然为剧场,四季景色不同,晴雨变化不同,演出也不相同,色彩与光的配合运用效果非常好,带给观众更加真实的感受。漓江南北的旅游演艺大潮,尤其以山水实景类最为火爆。

3 旅游演艺产品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高层次、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需求的增加,旅游演艺成为旅游景区发展的助推器。旅游演艺对旅游业的影响日益明显,成为旅游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1 为旅游业增添旅游资源,增强旅游吸引力

挖掘、整理、开发丰富而零散的文化资源,并使之进行产业化组合,建立大旅游产业结构体系,即可发挥其独特的旅游吸引功能。旅游与文化的交融提升了旅游产品的品位,展现出文化旅游的巨大魅力,形成其独特的文化个性和具有垄断性的吸引力,增加了旅游产品的竞争能力,为旅游增添了新的活力。文化产业带动了旅游产品的创新,可以拓展市场空间,强化产品差异,从而增强旅游吸引力。

3.2 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旅游景区及旅游地的经济发展

在景区中,文娱表演相对于其他静态展示和动态机械类娱乐项目有更大的挖掘、发展和创新空间,因而演艺产品成为旅游景区产品创新的重要切入点。对景区来说,每推出一项演艺产品,特别是大型的演艺产品,就有可能吸引大批游客的到来,从而成为景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于旅游地来说,成功的大型演艺产品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印象·刘三姐》就给阳朔带来了多重的效益。阳朔县在《印象·刘三姐》公演的2003-2006年内,旅游总收入共增加了5亿多元,县城土地增值平均达到5倍以上。据广西旅游部门统计,2006年桂林市旅游收入在连续增长3年后,达到68.75亿元,接待游客1337万人,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8.63%和11.03%。这样,公司的收入不仅是演出门票,而且有旅游、房地产、品牌、景区经营等,产业链得到了迅速扩张。

3.3 作为营销手段,提升旅游地及景区的形象和知名度

旅游景区营销的主要目的是在潜在旅游者心目中构建景区形象,以激发他们的旅游欲望。形象是一个潜在顾客在对总体印象的选择性注意基础上形成的精神或内心上的认知与理解,它是在形象塑造者精心打造、不断充实与创新的创造性过程中形成的。形象之所以重要,在于它能向潜在旅游者传递目的地或景区的核心本质或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从而使游客对目的地产生预期的感受。

研究表明,景区形象确实能够影响旅游者行为。在旅游决策过程中,旅游者一般会选择和考虑具有强烈鲜明形象的旅游景区。同时,由于旅游演艺产品能够以现代科技手段和精巧的构思策划,鲜明地展现景区和旅游地文化,生动地演绎景区主题,从而成为展示景区和旅游地形象的立体名片。如张艺谋执导的《印象·刘三姐》,不仅使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旅游形象中增添了浪漫的人文气息,也使阳朔的知名度有了更大提升;登封嵩山景区推出的由梅帅元策划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以禅宗音乐丰富了嵩山景区的文化底蕴,也改变了许多人只知少林寺不知登封的情形,登封终于引起世人关注,知名度迅速提高。

3.4 改变了传统的游览方式,丰富了旅游的内容

由于旅游演艺产品的渗入,改变了传统的“白天看庙、下车撒尿、晚上睡觉”,走马观花的旅游方式。而今,旅游演艺的开发利用,使旅游者可以参与到旅游体验当中,身临其境、自我参与地体验一些当地的文化。很多旅游城市针对旅游者的需求,推出了“白天看山水,晚上看人文”的旅游方式。这改变了传统的游览方式,丰富了旅游的内容。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大众休闲娱乐意识的增强,旅游演艺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长迅速。旅游演艺在丰富景区及旅游地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地形象,以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上的作用已越来越为各地政府、企业和旅游研究者所重视。旅游演艺的现实发展需要对旅游演艺进行深入研究。在参考了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探讨旅游演艺的基本概念、旅游演艺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分析了旅游演艺对旅游业发展影响等问题。

关键词:旅游演艺,发展历程,影响

参考文献

[1]杨艺.区域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的研究——桂林旅游演艺产品的创新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09).

[2]张蕾.旅游目的地演艺项目开发模式探讨(上)[N].中国旅游报,2008-04-18.

[3]陈蕊.中国旅游演艺市场发展策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09).

[4]徐世丕.旅游演艺对我国传统演出市场的冲击和拓展[J].中国戏剧,2008,(09).

[5]李幼常.国内旅游演艺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7.

[6]徐世丕.旅游演艺市场日渐火爆[N].今日信息报,2006-03-02.

重庆市旅游业发展历程 篇3

[关键词]旅游规划理念;发展历程;演变规律

我国以发展旅游为目的的旅游规划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旅游规划事业经过30多年的大发展,取得了大量成果,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规划实践的发展,关于旅游规划理论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旅游规划理念研究属于基础理论层面的研究,而旅游规划本身则更强调应用性,由于旅游规划学术基础薄弱,旅游规划学术方面的研究更多是从规划的主导思想、旅游规划战略等问题进行研究,对旅游规划的主导理念研究较少。

而旅游主导思想与旅游规划的理念有着本质的区别,旅游主导思想更强调主观性,是以旅游规划者的角度和学术研究为出发点和依据,旅游规划理念则是以旅游者的感知和价值观为依托,强调旅游者在旅游活动和过程中的需求和感受,是反馈给旅游规划工作者的游客需求,对旅游实践有着更为突出的意义。

一、旅游规划理念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对旅游规划理念的研究不是很多,对旅游规划理念的定义也没有统一的认识。王艳丽等人认为旅游规划的理念是旅游规划中所具有的理性观念体系,是与旅游规划有关的价值观体系的综合,是旅游规划活动整体的价值观和理念。因此旅游规划理念可以定义为“贯穿于旅游规划整个编制、实施过程,对规划起着统领性、方向性、根本性指导意义的规划目的性思想”。

我们认为,旅游规划理念是从游客感知和游客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旅游规划价值观,是贯穿整个旅游规划编制过程和实施过程(包括旅游形象设计与定位、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线路设计、旅游商品开发、旅游景观设计、旅游营销与管理等方面)的对规划起着统领性、方向性指导意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二、我国旅游规划理念的发展历程

我国以发展旅游为目的的旅游规划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30多年的时间里,旅游规划理念主要有5种,各个理念指导阶段并没有完全按照时间的推移来完成旅游规划理念的转变。在我国旅游规划发展的30多年间,各种旅游规划理念都有体现,在每个时期都有几种理念共同指导当时的旅游规划工作,也反映出旅游规划理念在我国发展演变的过程。

(一)“资源主导”理念

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旅游规划刚刚起步的时期,旅游发展战略、旅游景区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基本出发点都是以当地旅游资源的优劣,旅游资源的禀赋与组合为规划的主要依据,对旅游市场的分析、旅游产品的打造也都是重点突出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旅游战略制定、旅游产品打造、旅游开发措施和旅游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规划。

旅游规划的资源主导理念只停留在经济发展的肤浅层面,并没有过多的考虑旅游开发必须要关注的如对环境的破坏,对当地人文环境的冲击等方面,也没有从游客和旅游功能本身进行思考,这一时期的旅游规划将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的规划依据。

在这一时期的旅游规划实践和研究中,并没有对区域文化和环境有足够的重视,只是沿用一种“就资源论开发,就旅游讲发展”的思路,导致了盲目开发。魏小安曾指出:在过去的发展中,形成了“全国办旅游”和“全民办旅游”的热潮。全国各地大兴饭店建设、大办旅行社,兴起了修庙挖坟之风、兴建游乐场之风。这就是资源主导的旅游规划理念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

这种资源导向型的旅游规划理念指导下的旅游开发并没有考虑到游客的真正需求和旅游偏好,只是单纯的以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等方法进行旅游开发,这种无视游客需求的规划即使拥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其规划后旅游产生的效果也一定会大打折扣。同时,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讲,单纯把旅游业当作经济产业来开发,也不可避免的会忽视旅游的发展对旅游资源的破坏,造成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文化、民俗等方面的破坏和影响。

很多规划都出现了规划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尤其是旅游市场与规划预想的偏差最大。由于缺乏对旅游市场的调研,缺乏对旅游经济规律的把握,缺乏对旅游管理的经验,这一时期的旅游规划普遍存在操作性差的现象。

(二)“市场导向”理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规划编制者开始摆脱单一以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规划主导理念的桎梏,认为旅游开发要成功就必须符合游客的心理需要,满足市场需求才是旅游开发的必要条件,认识到客源市场的差异性旅游需求才是旅游开发成功的前提,旅游规划必须根据自身区位条件为前提进行分析,以自身旅游资源的类型为依托,细分为不同的旅游市场,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和消费层次开发规划相应的旅游产品、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等。此时的旅游规划依然重视旅游资源的基础作用,但是在旅游规划理念的指导方面更侧重旅游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对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的规划,更多的注重市场的需求而开发,而不是单纯就旅游资源而开发。

这一时期的旅游规划虽然比之前有了很大的飞跃,重视了旅游市场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成效,但是在旅游产品的设计,旅游服务设施的规划方面却很少体现人文关怀,尤其是对特殊游客的需求如残疾人、儿童、老人等,并没有考虑到他们的需求。但是对当时的旅游规划从业者也不能有太多的苛求,当时我国的旅游事业刚刚处于一个大发展的起步阶段,还处于旅游规划的粗放阶段,旅游规划行业还并没有与国际接轨,还没有吸取国外一些先进的经验,是我国旅游规划的一个必然阶段。

(三)“以人为本”理念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入的全面发展”。在这种宏观背景下,旅游开发和旅游规划者开始深切关注“以人为本”在旅游规划中的运用和实践。“以人为本”的旅游规划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人文关怀,重视游客的心理感受和人文需求,强调通过旅游活动让游客在精神上得到放松,获得审美享受和丰富知识。“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在旅游产品的打造、旅游环境的营造、旅游设施的设计、旅游线路的安排以及旅游解说系统的设计等方面都体现人文关怀,就是以旅游者的需求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要尽量满足旅游者的合理需求。

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让旅游活动真正回归到游客价值,让旅游真正达到休闲放松和休闲娱乐的功能,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获得审美和愉悦的感受,也让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从旅游活动中获得平等和公平的发展机会,使旅游活动能够真正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旅游者得到审美享受和休闲放松,旅游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当地居民获得平等的发展权利的和谐统一。

(四)“反规划”理念

nlc202309011316

“反规划”(Anti-planning)一词最初出现在《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俞孔坚、李迪华,2002)一文中,是由国内著名的景观规划师俞孔坚教授首次提出的。“反规划”的理念主要针对城市建设和开发过程中对自然系统缺乏认识和尊重,以牺牲自然过程和生态格局安全、健康为代价的城市化过程,提倡尊重自然的过程,以自然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作为城市规划的前提。“反规划”思想要求城市规划和设计应该首先从规划和设计非建设用地人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它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一种工作方法。

“反规划”理念应用在旅游开发中则是一种景观规划的途径和方法,是对我国旅游规划发展30多年来存在问题的反思,对旅游景区建设存在问题的反思。具体表现为旅游开发者在旅游规划内容中要有一个强制性的不开发区域,避免景区的盲目开发建设。

(五)“可持续”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虽然不是新生事物,但是在我国旅游规划中的体现和应用的时间却不是很长。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以保持生态系统、环境系统和文化完整性为前提的,在保持和增加未来旅游发展机会的条件下所实现的旅游发展。其内部特征是生态环境压力与社会环境压力小于旅游系统的环境承载力,其外部特征是增长连续性、系统稳定性和代际公平性,能接受环境与社会承载力反馈的规划体系。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全球性的旅游规划发展哲学,认识到环境是人类自身的环境,对环境的关怀就是对人类自身最好的关怀。在实际的操作中应将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内化于旅游规划体系之中,并在规划实施中实践、发展和完善这一理念,使之成为旅游规划编制实施的核心理念。作为一种价值观和指导理念,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是全面的指导理念,不仅指导旅游开发和规划,同时也对我们的旅游观念起到一定的引导和督促作用。采取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可以使旅游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都达到优化。

三、旅游规划理念演变规律研究

旅游规划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规划理念为指导,但是每个阶段旅游规划的理念又不是单一的和一成不变的。我们认为旅游规划理念的演变主要有以下规律。

(一)旅游资源始终是主导理念之一

无论旅游规划的理念如何演变,无论旅游规划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怎样的理念做指导,旅游资源都始终是旅游规划者要依托的重要规划理念,也是旅游规划最核心的要素,资源导向时期的旅游规划注重资源,市场导向、以人为本导向及“反规划”理念为指导的旅游规划仍然是以资源为依托。

(二)每个时期都有一个核心主导理念

资源导向阶段的旅游规划是以资源为旅游规划的基础,注重旅游资源的调查、分析与评价;市场导向阶段的规划则以市场需求进行资源开发,强调旅游规划应该“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人为本导向阶段的主导思想是可持续的以人为本观念,追求旅游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的综合优化……总之,在我国旅游规划30多年间,每个时期都有一个核心的理念作为旅游规划者的指导理念。

(三)不同时期的主导理念在不断变化演进

从旅游规划理念演变的过程和关系来看,每一个具体的旅游规划主导理念,都是在前一种理念的基础上演化产生的。是一种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变化,是旅游规划理念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时代潮流的结果。

从内容来看,我们所见到的旅游规划研究的主导理念演进,都是一个接着一个,也有在同一时期同时出现几种规划理念的。从资源主导理念到市场主导理念,从人本理念到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以后出现的“反规划”理念,都是在旅游规划发展到一定阶段,不断变化演变出现的。

(四)每个时期都有几种规划理念并存

旅游规划理念在演进过程中,都不是单独以某一个理念作为规划的指导理念,而是同时兼顾其他方面。如市场导向时期也同时兼顾旅游资源在旅游规划中的作用。在旅游规划主导理念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前一个主导思想与后一个主导理念是相伴发展、相互促进的。每一种新的理念出现,并不意味着以前的理念失去了指导旅游规划实践的功能,它们共同对旅游规划实践起着指导作用。

四、结语

由于缺乏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学术界对旅游规划理念的定义和界定却一直没有得到统一,存在很多争议,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人员对旅游规划理念的认识也各不相同。对我国旅游规划理念的演变过程和旅游规划理念转变的规律也缺乏概况和总结,本文从旅游规划理念的界定与我国旅游规划理念演变的规律做一些浅显研究。但是由于旅游规划理念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相关资料缺乏,本文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

(一)旅游规划理念的定义及内涵还应做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尤其是旅游规划理念与旅游规划指导思想的区别应做更深入的分析和解释;

(二)资料覆盖不够全面,对我国旅游规划30年来的指导理念概括还不够全面,分析还不够透彻;

(三)没有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只是简要列举我国30多年来出现的主要旅游规划理念,没有系统的规范的方法对各时期旅游规划主导理念阶段点的确定和划分。

重庆市旅游业发展历程 篇4

旅游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始终未能达成共识。Chi.okOh[】(脚’于韩国的实证研究明确表明,韩国的旅游业发展与以GDP为代表的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二者时间序列数据的Granger因果检验则表明,在短期内经济发展导致了旅游消费的增长。周路[3的研究表明,四川省经济增长与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收入之间不仅存在长期正向均衡关系,也具有短期动态调整关系,四川省国民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旅游收入总量增加0.58个百分点,入境旅游收入增加0.13个百分点。刘其君¨](的研究结果表明,江苏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并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说明两者间存在的动态均衡关系。同时,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江苏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两者呈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关系。邓祖涛、陆玉麒J(-97)对湖北省旅游收入及经济增长进行研究发现,湖北省经济增长与旅游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湖北省经济增长对旅游业的正向作用明显强于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反向影响。

三、变量选择说明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一)变量选择及其说明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重庆旅游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直辖以前,重庆旅游业发展经历了“接待型起步”和“事业型管理”两个阶段。自年重庆设立为中央直辖市,重庆市旅游业发展逐渐步人产业化推进阶段。在直辖西部大开发战略、“两市一地”(指原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并入重庆、三峡工程全面建设和百万库区移民搬迁等重大事件背景下,新重庆的行政区划范围、城市地位和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定位等均发生重大变化,给重庆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采用1997—共l4年的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年重庆市旅游局和重庆统计局联合发布的《重庆市旅游业统计公报》,以此来突显相关政策下的重庆市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二)变量的选择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这里主要有三个变量:一是国内旅游总收入(TR),衡量国内旅游发展的水平;二是入境旅游收入(IR),衡量入境旅游发展的水平;三是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重庆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m’。通过对变量进行计量分析并建立模型,说明TR和IR是如何影响GDP以及二者的影响差异。为了避免数据序列的剧烈变化,分别对三组数据进行对数处理,即:LNTR、LNIR、LNGDP,其相应的一阶差分序列记为DLNTR、DLNIR、DLNGDP。这样处理可以消除各个变量之间的异方差性,使变量的变化趋势线性化,不改变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因文章篇幅所限,1997—20重庆市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数据从略。

四、动态计量分析

为了直观地观察变量之间的变化趋势,笔者运用EVIEWS6.0软件绘制变量间的时序图和一阶差分序列图,可以看出:GDP、TR和IR的三组变量对数值LNGDP、LNTR和LNIR的变化趋势,其变化特征非常相似,可以判断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趋势,即重庆市的GDP、TR、IR都表现出稳定快速的增长趋势。为了消除共同趋势的影响,对变量采取差分处理。一阶差分序列的变化特征表明,变量GDP和TR的一阶差分平稳性不高。因此,继续对变量进行二阶差分处理。二阶差分序列变化特征表明:变量的二阶差分具有平稳性,其可能是平稳序列,进而进行单位根检验。

(一)变量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由于本文所选的分析变量是宏观经济的变量,这种变量的时间序列通常情况下都是不平稳的,随着时间的位移而持续增长,也就是说有一种长期趋势的特征。

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的ADF值与1%、5%和10%临界值的大小比较,LNGDP、LNTR在10%的置信水平上都接受原假设,可以认为是不平稳序列;而LNIR在1%的置信水平上同样接受原假设,为不平稳序列。LNGDP、LNTR的ADF检验值大于各自的临界值,说明他们的一阶差分序列是不平稳序列,需要进行二阶差分;而LNIR的一阶差分序列是一个平稳序列。LNGDP、LNTR的二阶差分序列是平稳序列。因此,接下来可以对三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二)各变量间的协整分析

由单位根检验可知:LNIR为一阶单整变量,LNGDP、LNTR为二阶单整变量,他们之间应该存在一个平稳的线性组合,即GDP、TR、IR之间应该存在一个长期的稳定关系,可以进行变量之间的协整检验。本文运用EG检验法,EG检验是建立在两变量之间是同阶单整基础上的,如(1)式则用OLS法估计长期均衡方程(称为协回归方程):yl=+卢I+g2z+占。(1)将残差e。用作为均衡误差s的估计值,用ADF检验测定e的单整性。如果e。为平稳序列,则认为变量之间是(1,1)阶协整;如果e.为一阶单整,则认为变量为(2,1)阶协整。由于残差e。的均值为0,所以在对其进行ADF检验时,应该选择没有截距项的模型进行检验。现对e。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的表达形式为:LNGDP=4.399856+0.541809LNTR+0.198351}LNIRT(9.688225)(2.685068)(0.777850)R=0.929767DW=0.670440上述方程表明:重庆市的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和国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国民经济增加1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增加0.54个百分点,入境收入就会增加0.198个百分点。

由检验结果可知e.是平稳的,因此LNGDP、LNTR、LNIR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即重庆市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这样就可以建立LNGDP与LNTR和LNIR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ECM。

(三)EMC修正模型

D(LNIR)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现在去掉此序列,重新回归,ECM模型标准格式回归结果如下:LNGDP=0.612190}D(LNTR)一0.361554}ET(一1)T(4.239910)(一2.119883)R2=0.532946DW=2.014152方程的回归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误差修正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反映了变量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

检验结果表明:长期均衡经济增长模型的短期波动对其影响不显著,当经济变化超过均衡水平时,短期波动将促使其向均衡水平趋近,调整幅度为0.36%。同时,经济量受滞后1期的旅游总收入的影响,即重庆旅游总收入的增长有导致重庆经济增长趋势,其比例为61.22%。模型中R=0.532946,也就是说各变量的变化仅能解释经济变化的53.29%,说明影响重庆经济变化的因素是多种的,其他因素在模型中没有反映出来,如进出口贸易等。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来检验自然对数化以后的数据,以此考察重庆市经济增长与旅游总收入以及入境旅游收入之间的因果关系。

重庆旅游产业发展蓝皮书目录 篇5

——2012年重庆旅游产业发展报告

目录

序言…………………………………………………………...黄奇帆 2012年重庆旅游产业发展总报告……………………………..刘旗 第一篇 2012年重庆旅游经济运行特征及发展态势

第一章 重庆旅游产业环境及产业布局

第二章 重庆旅游产业运行状况

第三章 重庆旅游产业的主要成绩

第四章 重庆旅游产业待开发的关键领域

第五章 重庆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第二篇 产业调研报告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三篇

温泉

附件:

2012年重庆市旅游业统计公报

第一章旅游经济运行特征与发展态势:2010年,既是“十一五”发展的“收官”之年,也是云南省抓住各种重大机遇,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云南遭遇百年大旱等特殊环境下,云南省通过加快推进旅游综合改革,积极扩大旅游对外开放与合作,着力加强旅游重大重点项目建设,不断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促进云南旅游产业平稳较快发展,不仅各项旅游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也为“十二五”云南旅游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本章从云南旅游经济运行与发展态势角度,分析了2010年云南旅游经济运行的环境、特征和成效,全面总结了“十一五”期间云南旅游产业发展态势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11年云南旅游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对2011年旅游经济发展态势进行了预测。

第二章旅游市场发展态势和宣传推介:旅游业发展必须以旅游市场为基础,只有满足旅游客源市场的需要,旅游业才可能获得持续发展。云南省远距欧美等传统发达旅游客源市场及国内沿海主要旅游客源市场,客观上使得旅游客源市场长期以来一直是影响云南旅游发展的重大因素,因而加强旅游市场宣传促销及旅游市场开发始终是云南旅游业发展的重点。2010年,云南省面对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的不利局面,加大旅游市场的宣传推介力度,加强旅游产品开发与品牌培育,同时对目标旅游市场、重点旅游市场做出了积极调整,促使云南旅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云南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

第三章旅游综合改革发展与开发建设:自2009年国家确定云南省作为旅游综合改革发展试点省份以来,云南抓住这一旅游改革发展的新机遇,结合国家培育建设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的要求,一方面加快旅游综合改革发展试验进程,推进保山腾冲、玉溪抚仙湖—星云湖、大理苍洱地区和昆明世博新区等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加大旅游专项试点改革力度,使旅游综合改革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另一方面,在旅游综合改革发展推动下,以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为重点,继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旅游城镇、旅游强县建设发展,加大旅游特色乡村开发建设,为“十二五”旅游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章旅游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是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和潮流。因此,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深化旅游业改革开放,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尤其是中西部和边疆民族地区要利用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大旅游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不断提升旅游发展水平。云南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有关要求,在2010年及“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旅游对外开发及区域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云南加快与东盟及南亚各国的区域旅游合作,推进澜沧江-湄公河跨国旅游线路开发,加强国内与省内的区域旅游合作,逐步在旅游对外开发与区域旅游合作中建立起双边、多边的旅游合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云南旅游持续快速地发展。

第五章旅游行业发展态势及特点(上):旅游活动,是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在内的综合性经济社会活动,由此决定了旅游业也是由多个行业组成的综合性产业部门。其中,旅行社业是旅游业的“龙头”行业,旅游住宿业、旅游交通业、旅游景观业,既是旅游业地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行业,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水平。因此,本章重点分析了2010年及“十一五”期间,云南省旅行社业、旅游住宿业、旅游交通业和旅游景观业的发展态势和运行特点,指出了他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以促进旅行社业、旅游住宿业、旅游交通业和旅游景观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第六章旅游行业发展态势及特点(下):旅游业作为由多个行业组成的综合性产业部门,除了旅行社业、旅游住宿业、旅游交通业、旅游景观业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行业外,旅游餐饮业、旅游娱乐业、旅游购物业和旅游会展业也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云南旅游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本章重点分析了2010年及“十一五”期间,云南省旅游餐饮业、旅游娱乐业、旅游购物业和旅游会展业的发展态势和运行特点,指出了他们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以促进旅游餐饮业、旅游娱乐业、旅游购物业和旅游会展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第七章区域旅游发展态势和特点(上):加强区域旅游发展,既是云南旅游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区域内各州市共同发展的客观要求。云南省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统筹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在积极培育区域旅游增长极的同时,推进区域内各州市整合资源和产品,培育区域精品旅游品牌,促进了全省六大旅游区发展格局的形成。在云南区域旅游发展中,滇中旅游区、滇西北旅游区和滇西南旅游区已经成为云南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在国内外旅游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因此本章重点分析了2010年及“十一五”期间,滇中旅游区、滇西北旅游区和滇西南旅游区发展态势和特点,指出区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第八章区域旅游发展态势和特点(下):在云南省区域旅游发展中,滇西旅游区、滇东南旅游区和滇东北旅游区相对于其他三个旅游区,不仅旅游发展起步较晚,而且旅游发展也相对缓慢。但是,随着“十一五”以来加快了旅游开放建设,使滇西旅游区、滇东南旅游区和滇东北旅游区呈献出快速发展态势。到2010年,滇西旅游区的腾冲、滇东南旅游区的弥勒等声名鹊起,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有力地促进了各旅游区的快速发展。因此,本章重点分析了2010年及“十一五”期间,滇西旅游区、滇东南旅游区和滇东北旅游区发展态势和特点,指出这三个旅游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重庆市旅游业发展历程 篇6

重庆周边旅游介绍,重庆周边旅游踏青,重庆周边旅游景点。重庆天意谷,天意谷景区国家级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甘坝乡、华蓥山主峰高登山南麓,原名华蓥山大峡谷,风景区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景区海拔在400—1100米。相对高度700米、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天意谷风景区与华蓥山石林景区紧邻相依。两景区仅18公里,小车可通行。从邻水县城至景区20公里,所有大型车辆畅通无阻。从重庆到景区可以在坛同下高速,下高速后到一号桥左转,下高速至景区18公里。

重庆周边旅游介绍,重庆周边旅游踏青,重庆周边旅游景点 —— 推荐路线二。

重庆周边旅游介绍,重庆周边旅游踏青,重庆周边旅游景点。万盛黑山谷,黑山谷风景区原始生态风景由峻岭、峰林、幽峡、峭壁、森林、竹海、飞瀑、碧水、溶洞、仿古栈道、浮桥、云海、田园、原始植被、珍稀动植物等各具特色的景观组成。从景区大门进入,沿河而下至响水村一段,河谷宽约40——50米,沿河有平缓地,上面是森林和山地,呈阶梯状地形河谷断面呈“V”字形,河面狭窄。以下河段宽度一般约20米,有的河段仅几米,其中,鱼跳峡、野猪峡、猴跳峡,最宽不足10米,最窄处仅两米,采取浮桥、吊桥方式通行,极负挑战性。黑山谷顶底高度在400-600米之间,河谷两岸谷坡陡直,坡度一般在70-80度,部分坡岸直立在90度以上,高在1200米左右,其形象奇妙无比。漫步景区,黑山大佛、夜郎公主峰、九曲画屏、白玉观音、石剑峰,石皇伞、隐佛崖、骆驼西行、黑猴迎宾、飞云瀑、神龙瀑等数十个迷人的景点景观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黑山谷风景区随春、夏、秋、冬四季更迭而各显奇妙佳景。春天,高山杜鹃、野生大茶花、珙桐花竞相绽放,百鸟争鸣,使景区充满无限生机,如诗如画,是回归自然,探奇揽胜的良好去处;夏天,万山叠翠,山静水幽,是远离喧嚣,休闲避暑的胜地;秋天,这里山色如黛,层林尽染;冬天,云雾迷漫,素湍绿潭,一如娴静羞涩的仙女。

重庆周边旅游介绍,重庆周边旅游踏青,重庆周边旅游景点 —— 推荐路线三。

重庆市旅游业发展历程 篇7

一、主题定制旅游概念的提出

旅游者不仅是理性的消费者, 也是个性化的, 富有感情的旅游产品购买者。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的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旅游者的需求将向个性化, 多元化, 层次化演进。王兴斌 (2012) 认为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新的阶段后出现的一种旅游方式, 旅行社完全按照客户需求, 对行程和目的地等要素进行组合, 形成具有鲜明个性化特征的产品。陈一越 (2011) 认为定制旅游是在精准的目标人群细分、兴趣细分、需求细分的基础上, 遵循以客户体验价值为导向的产品设计原则, 不仅关注产品的成本和销售价格, 更加关注游客的时间成本和体验成本[2]。文章认为定制旅游是指旅游企业通过与旅游者进行的信息交流, 让旅游者能更多的参与到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组合, 以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的、专属于旅游者的一种旅游产品。

二、国内定制旅游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

从2005年开始, 国内第一批私人定制旅游服务机构——广州班敦旅行俱乐部、深圳太美旅行社等企业成立以来, 国内定制旅游市场虽然已经走过了10年的时光, 但发展较好的企业一直集中在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华远国旅旗下的佰程旅行网产品经理徐静说:“随着旅行者收入水平和需求层次的提高, 对于旅行而言, 拒绝平庸, 追求个性体验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重视旅行的感受和体验, 个性定制旅游由此诞生。”随着市场前景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看好的同时, 如何破解定制所带来的规模化生产难题?如何将市场向以重庆市为代表的内地市场推进?如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正在逐渐成为定制旅游走向成熟的关键。

随着我国旅游者文化层次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 国内做定制旅游的企业将主要精力和市场扩张都放在出境旅游市场上。目前, 国内专门从事出境旅游的私人定制旅行社有:优翔国际、日月林卡、叄色旅行、森海行、德迈国际等, 它们主要向旅游者提供国外以及港、澳、台等地的私人定制旅游服务。此外, 还有一些国内大型旅行社, 比如:神舟国旅、途牛旅游、海外旅业、凯撒国旅、众信国旅等都有自己的私人定制旅游服务项目或者旅游分部, 专门从事定制旅游服务。以途牛旅游为例:在2013年正式上线“个性定制”旅游频道以来, 截至2015年6月, 据不完全统计, 定制旅游收入占整个营业收入的比例已经超过一半, 而且出境定制旅游收入的比例占比超过60%。

三、重庆市旅游企业发展定制旅游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国内旅游消费不断提档升级和旅游产业转型的加快, 中国的出境旅游人数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在全民旅游意识逐渐增强, 追求更加个性化服务的要求以及国家逐步倡导带薪假期的有效实行, 推动了旅游市场的细分化发展, 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重庆作为我国内陆唯一的直辖市, 已经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窗口之一, 各具特色的定制旅游产品已经开始在市场上交相辉映。

(一) 重庆市旅行社行业发展迅速

随着重庆市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增强了出境旅游需求, 重庆市出境旅游市场大幅增长, 在《福布斯》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陆旅游业最发达旅游城市中, 重庆位列全国第3位。截止2014年年底, 经营出境游旅行社62家, 赴台游旅行社8家, 比上年增加12家, 通过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者120.84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31.4%。其中出国游增长强劲, 出国游人数达96.96万人次, 增长41.9%;港澳游增幅较小, 港澳游人数18.32万人次, 增长2.1%;赴台游有所下降, 赴台游人数5.56万人次, 下降2.5%。出境游目的地前5位国家为:泰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重庆市旅行社行业的迅速发展为定制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 重庆市民的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

重庆作为最年轻的直辖市, 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以重庆2014全年经济运行轨迹看, 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65.40亿元, 同比增长10.9%, 较全国高3.5个百分点,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6672.51亿元, 增长10.0%。依然保持在直辖以来快速增长区间。2014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33元, 同比增长9.0%,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70元, 增长11.5%。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提高、品质意识的增强, 传统的团队或者散客包价旅游方式已经逐渐发生了变化, 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会逐渐选择定制方式出行, 这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定制旅游潜在市场。未来, 重庆市的定制旅游市场会呈现一个持续增长的时期, 选择以私人定制旅游方式出行的旅游者也会随着重庆的迅速发展而增多。

(三) 重庆市民的可自由支配时间更加灵活

根据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2007年公布的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休假方案, 从2007年12月起, 国务院将国家法定节假日由原来的10天增加为现在的11天, 该方案保留两个了两个黄金周, 分别是春节和国庆节, 同时还将除夕、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这四个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

(四) 重庆市民的个性化旅游需求强烈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重庆市民旅游需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已经不再满足走马观花似的旅行而是逐渐走向成熟, 向有品质的、有回味的旅游变化, 其中最主要的几个变化:

一是对旅游目的地的安全性要求更高。

二是对旅游目的地的服务质量要求更高。

三是对个性化的服务需求逐渐体现。

四.重庆市定制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 旅行社错误地将定制旅游产品等同于高价旅游产品

目前, 重庆市场上一些所谓的定制旅游产品的价格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而且价格缺乏透明度, 属于“一次性”旅游产品。比如:部分旅行社设计的重庆到意大利的一个12天的定制旅游产品要花费四万元以上, 盲目将定制旅游产品等同于高价旅游产品, 而重庆本地居民的消费能力远远没有达到这种水平, 市场的规模非常有限, 很多旅行社推出这样的产品也只是为了提升旅行社的知名度而已, 并不是希望推出这样的产品, 因而定制旅游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加之近期各种媒体频频报道旅行社价格欺诈, 客观上造成旅行社与旅游者之间的不信任, 旅游者对价格与品质存在诸多疑问, 无法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旅游产品, 最终放弃选择定制旅游。

(二) 定制旅游产品主题不明确, 缺乏特色, 缺少吸引力

基于旅游者个性化需求的变化, 旅行社应该不断推出新的旅游产品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但实际情况并不容乐观。现在重庆市经营定制旅游项目的旅行社还较少, 除了一些较大的旅游集团, 只有较少的旅行社推出了定制旅游的旅游产品。但是旅行社对旅游者的需求变化还把握不准确, 推出的定制旅游产品跟不上旅游者日益变化的需求, 导致了旅游者的选择面较少, 致使重庆的定制旅游还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

(三) 对外直航航班数量较少、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已开通至洛杉矶、多哈、赫尔辛基、首尔、新加坡等20余条国际 (地区) 客运航线, 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重庆市定制旅游的发展。旅游者不愿把时间过多的消耗在不断的变换交通方式上, 期望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游览中, 只有拥有更多的直航航线, 才能更好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从旅游企业来看, 为了有效地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 旅游产品生产者需要尽可能地简化渠道流程, 提高效率。从旅游者角度来看, 旅游者也希望获得方便快捷、灵活及时的旅游产品。这使双方都有了缩短渠道的内在动力,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原有的旅游产品交通环节。这些导致了重庆各大旅行社推出的主题定制旅游产品较少, 不能满足旅游者不断变化的个性化需求。

五、有序发展重庆定制旅游的主要措施

(一) 以主题定制为旅游产品的切入点, 引导旅游消费热点

旅游产品生产是以顾客为导向, 满足其需求的过程;是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互动的过程, 意味着旅游者在旅游产品的生产中扮演主动的角色, 即顾客是产品的合作生产者而非被动的接收者。因此, 旅行社应该抓住稍瞬即逝的商机, 将某个主题思想融入到定制旅游产品中, 从而引导旅游消费热点;引导旅游者选择旅行社的主题定制旅游产品。此外, 定制旅游立足的是合作定制, 它采用与旅游者对话的形式, 帮助旅游者明白地表达出需求, 为他们精确地组合出相对应的定制旅游产品。

旅游个性化定制是对传统旅游的颠覆, 旅游者不再是被动的, 而是要更多地参与旅游商品本身, 拥有决定最符合自己需求的权力。因此, 旅游企业要鼓励并支持旅游者积极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组合与生产, 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

(二) 加大力度、管控结合, 规范旅游产品价格

随着旅游者需求特征的变化及旅游供求关系的变化, 以服务为主要产品形式的旅游企业, 逐步意识到定制服务的重要性和适用性, 但是统一的、系统的标准化服务因其过于同质化、缺乏人性化的生产方式很难满足越来越个性化的旅游者需求。根据《旅游法》的相关规定, 旅游行业主管单位可以借助旅游行业协会分析市场需求变化, 管控结合规范旅游产品的宣传营销, 严厉打击“零团费”、“负团费”, 规范旅游产品的基准价格, 去掉虚假宣传, 让旅游产品价格回归本质, 推进定制旅游发展, 使旅游业回归到理性发展阶段, 让旅游业能够向多元化发展, 满足旅游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三) 鼓励民间资本介入, 不断开拓新航线

据2014年《第一财经周刊》的公布内容显示, 重庆被列为了新一批的全国一线城市, 但目前重庆市国际机场的规模与自身的地位还极不相称。重庆作为全国一线城市, 西南经济中心城市, 重庆的陆路、水路、航空交通都将处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重庆市政府正在加快建设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三期工程, 以及重庆万州机场等支线机场, 努力改变目前重庆国际机场规模偏小, 无法起降大型飞机的状况。同时, 重庆市政府积极估计民间资本介入, 加强与国外旅游目的地和重要城市的联系, 争取各大航空公司以重庆为节点开辟更多的国际航线或者国际航线的中转站, 提升重庆的交通的通达度, 为重庆旅行社推出更多, 更好, 更能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的定制旅游产品提供更好的平台。

(四) 加强线上线下旅游企业的合作, 将定制旅游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互联网+”理念催生出越来越多的线上旅游企业, 也让很多传统线下企业纷纷进入线上领域, 旅游企业间正在利用互联网加强分工与协作。目前, 重庆单个体旅行社自行研发电子商务方案的成本非常高, 而且利用率非常低, 完全没有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 应该鼓励重庆多个各类型旅行社与互联网企业之间利用互联网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组建线上线下联合经营体, 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这种方式, 重庆各大旅行社可以根据不断增加的航线推出不同线路的定制旅游产品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特别是加强与东部沿海旅游发达地区的联系, 学习先进的思路,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合作开发定制旅游, 提升重庆市旅游产品的档次, 引导旅游者明明白白的个性化消费。

定制旅游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对旅游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感, 旅游企业在外部竞争压力和自身利益的驱动下, 越来越多地关心旅游者需求的变化和旅游市场的变化。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发展最快的城市, 定制旅游发展前景非常可观, 对于重庆旅游企业而言, 以人本意识为前提, 积极开拓“定制旅游”项目, 使更多的旅游者能够享受到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让“定制旅游”给人们带来更高层次上的满足, 让重庆旅游行业的发展真正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摘要:随着人们的旅游服务意识的增强、旅游需求的不断提升, 旅游者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旅游方式。近年来, 国内旅游消费档次升级、旅游产业转型加快, 多元化的旅游市场逐步发育, 定制旅游产品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通过对重庆旅游市场和重庆居民的旅游需求变化分析, 提出以发展主题定制旅游为重要方法来推动重庆旅游的发展, 以此来满足旅游者不断变化的个性化需求。

关键词:定制旅游,现状,措施

参考文献

[1]张芹.定制旅游在旅游企业营销中的创新研究[J].旅游经济, 2013.4

重庆市旅游业发展历程 篇8

[关键词]铜梁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对策分析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逐渐改变,人们所希望的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而且还希望精神世界的丰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兴旅游方式—乡村旅游便不断得到人们的喜爱。重庆铜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色优美,人们在享受美丽风光的同时也可得到精神的熏陶。

一、铜梁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自铜梁区乡村旅游起步以来,乡村旅游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其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旅游资源丰富

铜梁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西北部,是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和成渝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铜梁乡村旅游节主要由沙心玫瑰节、土桥荷花园开园仪式、黄桷门奇彩梦园开园仪式、南城桂花节、东城腊梅节等7个子节会组成;同时推出了“一城三区五朵花”的重点布局:“一城”即安居古城,“三区”即小北海旅游度假区、巴岳山玄天湖度假区和新城核心区,“五朵花”即西部爱情庄园(玫瑰园)、爱莲湖湿地公园(荷花园)、金梅印象腊梅园、西部桂花博览园、天香牡丹园。更有精心打造的旅游路线:“人民公园—雪庵公园—铜梁博物馆—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巴岳山—黄角树门七彩梦园—玄天湖—中华龙温泉度假区”、“侣俸牡丹园—侣俸蔬菜观光体验区”、“南城桂花博览园—安居古城”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铜梁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二)旅游发展迅速

近两年,铜梁区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区共有A级景区8个,其中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3个;星级旅游饭店5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3家;星级农家乐40家,旅行社及门市部25家,旅游纪念品30余种。2014年10月31日,在京举办的一场“中国城市未来发展论坛”上,铜梁作为重庆区县唯一代表,收获了“2014中国最具文化魅力城区”殊荣。此外,铜梁区依托现代农业打造的“一城三区五朵花”乡村旅游项目进展顺利。2014年1月至10月,铜梁区全区接待境内外游客40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9亿元。铜梁区乡村旅游意识逐步形成,发展及其迅速,同时乡村旅游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当地居民也乐意接受,发展前景乐观。

(三)政策支持有力

乡村旅游不仅会带动产业发展更会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铜梁乡村旅游发展至今,县委、县政府及旅游业各级主管部门对此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措施:玄天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项目、“五朵金花”乡村旅游项目、淮远古镇二期建设项目和三色农科园4个旅游项目的续建工作。安居古城的南部片区开发、乌木溪景观工程、光彩工程和县衙恢复重建工程。还将按“白天赏花、晚上观灯、巴岳山祈福、玄天湖养生”四位一体的思路,启动巴岳山景区的开发建设;在蒲吕街道打造中恩国际生态养生庄园等。以促进铜梁乡村旅游较好发展,为全区人民谋福利。

(四)旅游、生态融合密切

铜梁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拥有茶叶、花草、果蔬、蚕桑等特色优势产业,生态餐饮和休闲娱乐为特色的农家乐也逐渐兴起。在安居古镇中已引进了黄家坝景观植物园、观赏鱼养殖基地、龙珠“金弹子”盆景园以及杨乐坝草莓采摘、农事体验为代表的特色农业项目,使休闲观光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与自然景点相融合。在重庆日报隆重推出“最美春天 生态之旅——2015·寻找重庆最美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型活动中铜梁区更是获得了“重庆十大最美旅游生态区县”的称号。除此之外,銅梁区对准旅游市场、农副产品市场,正在打造以现代无公害特色农业为基础的乡村旅游,使旅游与生态旅游更加融合,从而为铜梁乡村旅游节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可能。

二、铜梁区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分析

目前铜梁发展乡村旅游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各方面的认识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其发展中的问题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一)旅游配套设施欠佳

铜梁区旅游功能还处于差强人意的阶段,一方面交通不便,景点偏远。为人们出行带来诸多困扰,削弱了人们旅游的欲望。另一方面,景点停车位不足,周边旅游设施较差。这不仅会造成交通的拥堵及事故的发生,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环境的污染;人们出游都希望景点硬件设施要较好,若景点的硬件设施不充足必然提高游客的不满情绪,因而会失去许多潜在顾客,而最直接的影响将会是无法促进经济的增长,甚至还会导致环境的恶劣。

(二)旅游文化产品缺乏

乡村旅游是文化与旅游的联合,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独特的地方文化是旅游节事活动得以系列化延续的保证和源泉。在铜梁区乡村旅游中,文化与旅游的联系不够显著,旅游产品开发不足,旅游产品展现不够,没有很好的发掘铜梁浓厚的文化底蕴。游客进行旅游的同时更多的是在欣赏美景,而没有很好地得到文化的陶冶以及自身精神体验的提高。

(三)旅游要素匹配欠妥

铜梁区乡村旅游景点屈指可数:黄桷门奇彩梦园、土桥荷花节、龙灯艺术节、安居古镇文化节等。在这些旅游项目中,缺乏特色的文化产品,没有加大与其他产业的密切合作,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品牌,产品的同质化较为明显,因此很难让人们产生流连忘返的感受。

(四)旅游对外宣传较弱

对于旅游景点更多的是靠宣传,而铜梁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不足,辐射面不强,信息系统较不完善。因为目前铜梁乡村旅游的宣传手段还比较陈旧,形式较单一,缺乏创新型,更多的是靠电视广告、报刊以及铜梁区内的站牌等,对于周边地区辐射较少,投入力度不强。这就加大了吸引人们的难度,无法捕捉人们追奇求新的好奇心理。

(五)旅游管理人才缺乏

nlc202309031322

人才缺乏,创新意识不强,服务水平跟不上发展的需求。对于目前大多数的旅游人员来说都是半路出家,对旅游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服务指导等各个方面的人才都较为缺乏。尤其是一些高端的旅游策划、旅游营销和旅游管理人才匮乏,行业管理、服务质量等都经不起考验。这就加大了重庆铜梁乡村旅游发展的难度。

三、铜梁区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因此根据铜梁区目前的发展现状,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设旅游服务中心

乡村旅游不单单是一种旅游,更是一种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它不但能够使乡村经济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更能带动农业、旅游业等的发展。随着我国实行双休日、公休假、黄金周和一些节日小假的调整,人们也有更多的时间出门旅游,而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会选择自驾游,然而停车场等一系列旅游服务设施的缺乏不仅会造成交通的拥堵更会使环境变得恶劣。因此对于加强旅游服务中心的建设,努力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综合配套设施,建立综合性旅游接待中心极为重要。尽量做到让旅客吃的放心,购的舒心,玩的开心。

(二)综合开发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的需求本质上反映了现代人对工业社会的逃逸和對人地和谐的进化空间以及醇厚的传统文化的回归。在铜梁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旅游是以一般性的观光旅游为主,而对于活动本身的内容比较欠缺,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人们所盼望的往往是活动的多样化,旅游的个性化。根据铜梁区的现状、人们的偏好及需求,应重点开发铜梁“中国龙灯之乡”的文化特色来进行旅游产品挖掘,也可以开展龙温泉、玄天湖等避暑养生等项目,提高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创立当地的旅游品牌,以自己的旅游品牌吸引更多的旅客,使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度更紧密,开发一个属于铜梁乡村旅游的项目。从而更好地吸引潜在游客,促进经济的增长。

(三)加强相关产业合作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各个产业的相互合作,只有各个行业相互支持才能创造更好的效果。在铜梁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可以将旅游业与生态业、绿色农业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乡村旅游应与生态旅游发展相协调,这是充分发挥乡村旅游资源优势的需要,也是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比如将餐饮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相互融合,形成一条绿色的产业链,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绿色观光的具有民俗文化的乡村旅游业。同时也可与周边县城联手打造旅游市场,形成一条乡村旅游观光链,从而更好促进发展。

(四)加强节事宣传力度

要提高乡村旅游经营的水平,就必须要做到服务质量达标、服务内容合格以及宣传方式正规。因此在铜梁区乡村旅游节的宣传中除了提高服务质量以外还应切实注重宣传的正规化,因为铜梁区的乡村旅游正处于发展阶段,节事的宣传还没有完全辐射到周边地区。因此需加强节事活动宣传力度,强化旅游宣传营销,以提高铜梁区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及影响力,不断优化服务质量,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经济的增长。

(五)引入旅游管理人才

每一个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都离不开素质极高的专业人才。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要更好的加强旅游业的发展就需要一支高水平、专业性强的人才队伍。对此可以将爱好旅游事业的高级人才聚集一起,做到人尽其才,各司其职。在铜梁区发展乡村旅游时可以对外高薪招聘有关旅游的专业人才,加强重庆市铜梁区的旅游人才培训,从而提升旅游行业的整体素质,让铜梁区乡村旅游整体质量有所提高,以保持旅游节的生命力。

结语

乡村旅游带给热爱旅游的人们一种新的体验,随着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政府对乡村旅游的重视,使得当地居民增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于重庆市铜梁区乡村旅游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仍需不断进行探究,同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不断改革创新,不断完善自身的硬件软件设施及环境的保护。大力发展重庆铜梁乡村旅游品牌,拓大影响力,让重庆市铜梁区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朴松爱,郭婕.我国乡村旅游节事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地名,2007(01):72-73.

[2]黄昌明.福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福建:福建农林大学,2010.

[3]苏勤.乡村旅游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5):395-400.

[4]朱益芳.苏南乡村旅游资源极其开发策略研究[D].江苏:南京农业大学,2011.

[5]张春香.昌吉州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新疆:新疆师范大学,2007.

上一篇:考绩卡 评语下一篇:对数的运算性质公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