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外经贸工作运行调研督查报告

2024-07-14

全市外经贸工作运行调研督查报告(精选7篇)

全市外经贸工作运行调研督查报告 篇1

根据市政府的安排,5月下旬,市外经贸局组织两个工作组,由两名局领导带队,分赴全市13个县市区、高新区,对年初以来外经贸工作运行情况,进行调研督查。调研督查结果表明,新的一年,各县市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市外经贸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围绕建设经济强县,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县域开放力度加大,步伐加快,发展外经贸事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面对“非典”疫情的冲击,全市上下变压力为动力,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努力把疫情对经济工作的影响降低到最底限度,外经贸业务发展保持较好的运行态势。经过坚持不懈地积极进取,全年既定目标可望实现。

一、前5个月外经贸运行的主要特点

1、强化对外开放工作的组织领导,抓好外经贸责任制的贯彻落实。邓州、南召、西峡、社旗、卧龙等县市区年初新成立了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邓州、方城、卧龙适时召开了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外经贸工作会议;多数县市区党委、政府明确有分管开放工作、外经贸工作的领导,全年工作目标任务明确,措施得力;方城、社旗、镇平、唐河、桐柏、邓州、内乡、西峡、卧龙等县市区将全年“三外”目标,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加强工作运行督查。

2、招商引资促进机制进一步完善,“两节一会”项目准备较为充分。为加大引资力度,积极推进项目落实,多数县已按照省市《开放决定》的要求,把招商引资专项经费纳入当年财政预算。南召、唐河、桐柏、宛城、高新区专设招商局;方城、南召、内乡确定一年中专门安排两个月集中招商;桐柏、社旗、卧龙等县区还制定完善了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各县普遍实行了招商项目责任人制度、督查通报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疫情期间,走出去、请进来招商受限,新野、南召、邓州、镇平、方城、桐柏、西峡、卧龙等县市区,积极开展网上招商、委托招商。在“两节一会”筹备上,各县市区普遍早做准备。唐河、桐柏、宛城、卧龙、邓州、淅川、西峡、南召等县市区已成立了筹备领导小组,作出工作部署。对于项目准备,不少县在摸底、筛选、论证之后,开始逐项目进行包装。部分县已开始联络客商,如邓州目前已联络境内外客商近60人,前期工作较为主动扎实。

3、积极组织各类企业申报登记进出口经营权,进出口队伍进一步壮大,外贸出口保持较好增势。前5个月,全市新批内资自营权企业15家,其中:淅川5家、新野4家、卧龙3家,邓州、方城、南召各1家。至目前,全市各类进出口自营企业已达家。外贸出口,全市前5个月业务统计累计完成5230万美元,同比增长27%,占目标任务的41.5%,其中达到和超过平均进度的有西峡、新野、高新区、卧龙、唐河等县区。

4、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农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邓州市3月份邀请农业部、水利部、中国农大等部门20余名专家教授到邓,就农产品开发、农业“引进来、走出去”,为全市领导干部和农业科技人员500余人进行培训。宛城区立足于“成郊型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定位,积极筛选和引进农业项目,已成功引进了创基奶业、钓鱼台无公害蔬菜、金河岸渡假庄园等多家农业项目。卧龙区提出了农业经济以发展果草牧业为基地,狠抓特色农业的思路,通过引进,先后建立了芦笋、双孢菇种植基地及深加工项目,梅花鹿养殖及鹿产品系列加工项目,开发了月季基地、脱毒红薯基地、黄姜基地、柴胡基地等项目。新野县充分利用蔬菜基地的优势,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今年已争取农综开发项目资金240万元,蔬菜订单面积达10万亩;新甸铺镇的3000亩牛蒡订单,已通过口岸公司出口4200吨。桐柏、西峡等县结合退耕还林,在林果、畜牧、中药材等产业上,加大对外合作力度。

5、劳务输出开发渠道拓宽,结构改善,储备增加;外经受援项目健康推进。年初以来,各县市区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外派劳务的意见》为契机和动力,充分利用本地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快劳务输出基地建设。桐柏县专门成立了劳务输出管理局;社旗、邓州、西峡等县,发挥原有基础的优势,进一步在各乡镇设立劳务合作工作机构,扩大开发渠道和规模,积极争取省级劳务输出重点县;方城县把劳务资源的开发,从农村扩大到城镇下岗职工、退伍军人,扩大选派储备,提高外派人员的素质。我市外经工作三个市控重点项目健

全市外经贸工作运行调研督查报告 篇2

为全面了解掌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促进全市组织会议各项任务的落实,6月上旬,由组织部组成督查调研组,深入农村10乡镇,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现场参观、与基层干部和党员农户代表座谈等方式,对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督查调研,了经验做法,找准了存在的突出问题,理清了下一步的思路。现就督查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及特点

从督查调研的情况看,今年以来,各乡镇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市十三次党代会和全市组织会议精神,以“三级联创”、“双培双带”、“设岗定责”、“支部 协会”等活动为载体,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创新发展,狠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充分发挥了农村基层党建“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主要呈现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1、机制健全完善。结合贯彻落实中央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精神和干部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各乡镇党委对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已经建立的相关制度进行了认真梳理,进一步健全规范了基层机制。以服务群众为目标,建立完善了《领导干部包挂重点责任制》、《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农村党支部和党员服务承诺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员干部联系困难户制度》、《党员设岗定责试行办法》等制度;以党员流动不流失为目标,建立完善了《流动党员登记制度》、《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办法》、《党员分类管理制度》等制度;以党建上台阶为目标,制定了《党委委员联系党建示范点制度》、《党建定期汇报制度》。通过建立完善制度,加大了党建责任制的落实,增强了基层党员干部服务意识,促进了农村的和谐进步。花海镇党委通过建立党员干部联系户制度,组织45名机关干部与306户党员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112件,协调发展资金17.8万元,帮助弱势群体增收致富,维护了社会稳定。柳河乡党委东风村“基层党员心声站”的成功经验,在全乡各级组织中建立“基层党员心声站”54个,拓宽了党员群众的“谏言”渠道,架起了密切党群众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昌马乡昌马村党支部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建立了党员“奉献日”活动制度,利用召开党员大会学习之机,组织党员义务植树、义务清理卫生死角、义务修桥,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党员先进性,搭建了党员服务群众的新平台。

2、乡村两级班子坚强有力。按照建设“双强”型村班子的要求,结合市委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各乡镇党委实行了村两委班子负责人“两推一选”,将一批党性强、能力强、作风正、群众拥护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村级领导班子中,目前,全市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为43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33人,占66,村级班子结构明显改善,战斗力明显增强。乡村两级班子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思路进一步清晰,目前全市10乡镇、37个村都已完成了新农村建设规划,酒泉市级新农村示范点的3个集镇和23个村的规划已顺利通过评审。赤金镇党委、黄闸湾乡党委根据农村的实际特点,改变对村级班子的领导方式,推行了村两委负责人“一肩挑”,提高了村干部的工资待遇,实行村干部工资按月发放,进一步强化了村干部的领导责任,极大地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促进了村级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小金湾乡党委以选配“先富型、先进型”能人村官为标准,采取党政领导兼、选派干部带、包村党员帮的办法,多渠道发掘、教育、培养村干部,不断提高村干部的能力,促进了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目前,全乡确定的小康住宅、设施养殖、市场建设、沼气入户等重点已完成了60的建设任务。柳湖乡党委立足实际,组织200多名乡村组干部、教师到双塔、七墩滩和我市各乡镇进行观摩考察,学习各地的新农村建设先进经验,进一步拓宽了党员干部的发展思路,提高了干部抓发展、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3、党建创新发展。各乡镇党委把载体创新作为增强党建活力的突破口,结合各自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党性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党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水平。一是深化设岗定责活动,搭建平台搞服务。结合党员“冬训”,各乡镇党委在党员中开展了新一轮的评岗、竞岗活动,进一步规范了党员上岗程序,明确了上岗党员职责,完善了考核奖惩机制,增强了上岗党员履行岗位职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乡镇根据实际,在农村党员中普遍设立了重点产业示范岗、村情民意收集岗、矛盾纠纷调处岗、科技信息示范岗等不同岗位,引导1980名党员上岗为群众服务,占到农民党员总数的65。目前,上岗党员已累计向乡村两级班子提出合理化建议291条,收集致富信息268条,调解民事纠纷159起,帮办实事307件。二是实施组织创新,拓宽领域搞服务。各乡镇党委按照“

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思路,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技术、信息、市场方面的优势与党组织在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在符合条件的专业经济协会中建立党支部8个、党小组45个,引导党员在专业经济组织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成为各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头羊”。目前,全市共有温室蔬菜协会、流通协会、酒花种植协会、棉花种植协会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3个,会员9380人,其中党员参与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个,参与党员1281名。赤金镇西湖村按照基地 协会 公司 农户的发展模式,由33名党员户牵头,组织162户农户创办了韭菜专业经济协会,协会中建立了党小组,在党小组中设立了“韭菜产业发展服务岗”,开展了党员帮农户转观念、上项目、学科技、拓销路、抓信息的“五帮”活动,构建了协会加基地、市场连产业、党员带农户的党群共富产业体系,实现了农户利益与市场经济的最佳对接,降低了市场风险,增加了经济效益,仅此一项为全村农户人均增收1982元。三是突出载体创新,丰富内容搞服务。围绕“双培双带”工程的实施,引导各乡镇党委开展了以“建立党群共富产业区,党员带头示范、带头发展、带头帮带”为主要内容的“一区三带”党性实践活动,建立党群众共富产业区113个,组织975名党员致富能人,采取典型示范带动、产业基地带动、龙头企业带动、中介组织带动、帮扶共建带动等五种形式,带动全市14000多户农户确立了增收主业,形成了党员带着群众干、群众跟着共同富的良好氛围。玉门镇代家滩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组织党员带领农户成立了洋葱协会,定期组织协会中的党员致富能人为农户提供种植、销售和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引导农户发展订单洋葱种植1600亩,仅此一项全村农户人均增收4100多元。清泉乡党委采取典型、组织、阵地、协会“四个带动”的方式,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162名、致富能人入党积极分子63名,建立党群众共富产业区15个,辐射带动农户发展制种、啤酒花、蔬菜等增收产业13000多亩。

4、阵地建设成效突出。去年以来,各乡镇根据市上制定下发的《关于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意见》,坚持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依照项目实施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心设计项目图纸,选派专人对工程建设进行全程监理和指导,确保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为了夯实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物质基础,各乡镇在中央、省市委资金补助金的基础上,采取中央和省市专项资金投一点、包村部门帮一点、乡镇以奖代补拿一点、村集体收入筹一点、从有关方面争取一点、党员能人大户捐助一点的“六个一点”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143.6万元,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6个、改建3个,配备了电脑、VCD等电教设备,加强了配套设施建设,同时各乡镇还抓住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工程的有利时机,引导172户党员致富能人建成了党员信息示范户,架起了农民增收致富的“信息桥”,确定了56名党员作为科技推广员、致富示范员和信息传播员,通过带头示范、带头推广、现场讲解和上门送技等示范服务活动,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真正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了农村基层党员群众的教育培训中心、管理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进一步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综合服务功能。目前,全市各乡镇共举办各类传技、示范活动126场次,培训农民工14425人,为农户提供沼气入户、小康住宅、重点产业、农村劳动力输转等致富信息450多条,输转劳务人员11877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106万元。

5、集体经济稳步发展。各乡镇在巩固提升现有村办项目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机制,改革集体经济领导方式,采取破产、兼并、转让、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整合资源优势,走出了“招商引资建项目、依托土地搞开发、围绕基地办企业、发挥优势兴三产”四条发展集体经济的新路子,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预计今年全市集体经济纯收入可达到1260万元,较上年增长15,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可达21个。玉门镇南门村采取集体筹资、干部集资、农户入股的方式,投资600多万元,新建了南门综合批发市场1个、三产经营网点12个,每年增加集体经济纯收入30万元。下西号乡川北镇村充分发挥沿路区位优势,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引进外地客商资金110万元,新建了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千只鸡厂2个集体经济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纯收入3万元。昌马乡东湾村积极挖掘矿山资源优势,采取村集体入股、农户参股的方式,筹资10万元,注册成立了玉门顺利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承包的方式转让客商经营开发,每年增加集体经济纯收入3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夯实了村级党组织为民办事的物质基础,今年,全市各村确定的沼气入户、村组道路铺垫、农村安全饮水、小康住宅建设等重点进展顺利、态势良好。

6、抓项目促发展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各乡镇党委紧紧围绕“五新”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党委的龙头带动作用,建立了重点领导包挂责任制、目标责任制,认真落实“一线法”,领导班子成员深入、生产一线搞协调、解难题,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特别是各乡镇坚持把项目建设放在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普遍实行了重点项目“一票否决制”,把项目建设纳入了领导干部责任书考核,强化了领导班子成员抓项目的责任意识,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今年,全市各乡镇共落实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工业项目、三产服务项目、小城镇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68个,总投资20.15亿元,止目前,已有57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达8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6亿元;落实小康住宅1788户,已经开工建设1313户,开工率达86;落实沼气入户2000户,已投入使用750座;落实“村村通”工程71公里,目前已全部完成了路基铺垫任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说,全市农村党建在市委的高度重视和各乡镇党委的共同努力下,呈现出了责任落实、措施得力、特色明显、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但与新时期组织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个别乡镇党委对党建重视程度不高,党建抓的不实,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抓经济、轻党建的思想;二是个别村党支部书记对党务不熟悉,抓党建的思路不清晰,党建还停留在只抓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不注重发挥党组织作用的层面上;三是挖掘典型、培育典型、宣传典型的办法不多,依靠典型推动面上的措施还不够具体;四是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突出,50岁以上的老党员占31,个别党员党性观念弱化、发展意识淡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成为农村新的后进群体;五是个别乡镇党委对贯彻落实中央下发的四个长效机制文件不够重视,抓落实的措施办法少,力度不大,甚至有个别村党支部不清楚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内容,在贯彻落实上还存在一些“空白点”;六是个别乡镇党委不能严格执行党费收缴标准,对党费收缴管理不严格,党费上缴不及时;七是个别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进展缓慢,项目建设、管理的措施不力,项目建设的基础资料不齐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今后全市新建项目的实施;八是农村大部分优秀青年外出务工,流动性大,给党组织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增加了难度,出现了党员难发展,村组干部难选的局面。

三、下一步打算

针对存在的问题,下半年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一是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班子建设。组织实施好玉门镇党委、柳河乡党委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试点经验,进一步完善内容,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新途径和新形式;不断丰富和创新乡村干部教育管理的内容、形式和载体,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加大乡村组干部培训力度,年内举办1期党务干部培训班,切实提高乡村干部的综合素质;结合村委会换届,对软弱涣散、发展能力不强的村班子及时进行调整,注意培养、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农村优秀青年、复退军人、机关事业单位分流人员、科技示范带头人担任村干部,切实增强乡村两班子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创新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模式。针对农村党员队伍个体差异性的实际,结合党员“冬训”,根据农村党员的年龄、职务、身体状况和自身特点,以行政村党支部为单位,实行农村党员分层量化目标管理,并建立《农村党员分层量化考核管理积分手册》,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和考核,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发挥,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三是加大项目建设督查考核力度。充分发挥项目考核办的职能作用,建立项目建设督查通报制度,坚持每季度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一次督查,将项目建设与“五个好”乡镇党委创建、领导班子考核相挂钩,进一步健全完善项目管理、评价、监督、考核体系,细化目标责任,加强考核监督,切实增强乡镇干部抓项目促发展的责任意识。四是抓好示范创建活动。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组织实施好包村部门“六个一”活动,加大帮建力度;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的验收,认真做好“五个好”乡镇党委、“五个好”村党支部的申报创建,力争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8个、“五个好”村党支部36个,不断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台阶、上水平。五是不断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会同财政局、发改委、建设局等相关单位,认真做好2006年新建设、改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的验收准备,配齐配全办公设施,争取顺利通过省市的验收;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相关配套资金,整合资源,动员多方力量,及早做好2007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的申报、立项和资金筹措,确保新建项目顺利实施;加大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的建设力度,发挥好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在提供致富信息、教育培训党员方面的作用,加强对新农村

建设实用技能的培训,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力争年内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2000人次;进一步规范党务、村务公开制度,严格公开程序和公开内容,保证党员群众对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减少群众性上访案件,维护社会稳定。

《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督查调研情况汇报(第2页)》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督查调研情况汇报(第2页)。Umv

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思路,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技术、信息、市场方面的优势与党组织在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在符合条件的专业经济协会中建立党支部8个、党小组45个,引导党员在专业经济组织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成为各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头羊”。目前,全市共有温室蔬菜协会、流通协会、酒花种植协会、棉花种植协会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3个,会员9380人,其中党员参与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个,参与党员1281名。赤金镇西湖村按照基地 协会 公司 农户的发展模式,由33名党员户牵头,组织162户农户创办了韭菜专业经济协会,协会中建立了党小组,在党小组中设立了“韭菜产业发展服务岗”,开展了党员帮农户转观念、上项目、学科技、拓销路、抓信息的“五帮”活动,构建了协会加基地、市场连产业、党员带农户的党群共富产业体系,实现了农户利益与市场经济的最佳对接,降低了市场风险,增加了经济效益,仅此一项为全村农户人均增收1982元。三是突出载体创新,丰富内容搞服务。围绕“双培双带”工程的实施,引导各乡镇党委开展了以“建立党群共富产业区,党员带头示范、带头发展、带头帮带”为主要内容的“一区三带”党性实践活动,建立党群众共富产业区113个,组织975名党员致富能人,采取典型示范带动、产业基地带动、龙头企业带动、中介组织带动、帮扶共建带动等五种形式,带动全市14000多户农户确立了增收主业,形成了党员带着群众干、群众跟着共同富的良好氛围。玉门镇代家滩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组织党员带领农户成立了洋葱协会,定期组织协会中的党员致富能人为农户提供种植、销售和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引导农户发展订单洋葱种植1600亩,仅此一项全村农户人均增收4100多元。清泉乡党委采取典型、组织、阵地、协会“四个带动”的方式,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162名、致富能人入党积极分子63名,建立党群众共富产业区15个,辐射带动农户发展制种、啤酒花、蔬菜等增收产业13000多亩。

4、阵地建设成效突出。去年以来,各乡镇根据市上制定下发的《关于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意见》,坚持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依照项目实施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心设计项目图纸,选派专人对工程建设进行全程监理和指导,确保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为了夯实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物质基础,各乡镇在中央、省市委资金补助金的基础上,采取中央和省市专项资金投一点、包村部门帮一点、乡镇以奖代补拿一点、村集体收入筹一点、从有关方面争取一点、党员能人大户捐助一点的“六个一点”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143.6万元,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6个、改建3个,配备了电脑、VCD等电教设备,加强了配套设施建设,同时各乡镇还抓住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工程的有利时机,引导172户党员致富能人建成了党员信息示范户,架起了农民增收致富的“信息桥”,确定了56名党员作为科技推广员、致富示范员和信息传播员,通过带头示范、带头推广、现场讲解和上门送技等示范服务活动,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真正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了农村基层党员群众的教育培训中心、管理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进一步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综合服务功能。目前,全市各乡镇共举办各类传技、示范活动126场次,培训农民工14425人,为农户提供沼气入户、小康住宅、重点产业、农村劳动力输转等致富信息450多条,输转劳务人员11877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106万元。

5、集体经济稳步发展。各乡镇在巩固提升现有村办项目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机制,改革集体经济领导方式,采取破产、兼并、转让、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整合资源优势,走出了“招商引资建项目、依托土地搞开发、围绕基地办企业、发挥优势兴三产”四条发展集体经济的新路子,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预计今年全市集体经济纯收入可达到1260万元,较上年增长15,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可达21个。玉门镇南门村采取集体筹资、干部集资、农户入股的方式,投资600多万元,新建了南门综合批发市场1个、三产经营网点12个,每年增加集体经济纯收入30万元。下西号乡川北镇村充分发挥沿路区位优势,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引进外地客商资金110万元,新建了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千只鸡厂2个集体经济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纯收入3万元。昌马乡东湾村积极挖掘矿山资源优势,采取村集体入股、农户参股的方式,筹资10万元,注册成立了玉门顺利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承包的方式转让客商经营开发,每年增加集体经济纯收入3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夯实了村级党组织为民办事的物质基础,今年,全市各村确定的沼气入户、村组道路铺垫、农村安全饮水、小康住宅建设等重点进展顺利、态势良好。

6、抓项目促发展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各乡镇党委紧紧围绕“五新”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党委的龙头带动作用,建立了重点领导包挂责任制、目标责任制,认真落实“一线法”,领导班子成员深入、生产一线搞协调、解难题,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特别是各乡镇坚持把项目建设放在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普遍实行了重点项目“一票否决制”,把项目建设纳入了领导干部责任书考核,强化了领导班子成员抓项目的责任意识,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今年,全市各乡镇共落实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工业项目、三产服务项目、小城镇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68个,总投资20.15亿元,止目前,已有57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达8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6亿元;落实小康住宅1788户,已经开工建设1313户,开工率达86;落实沼气入户2000户,已投入使用750座;落实“村村通”工程71公里,目前已全部完成了路基铺垫任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说,全市农村党建在市委的高度重视和各乡镇党委的共同努力下,呈现出了责任落实、措施得力、特色明显、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但与新时期组织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个别乡镇党委对党建重视程度不高,党建抓的不实,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抓经济、轻党建的思想;二是个别村党支部书记对党务不熟悉,抓党建的思路不清晰,党建还停留在只抓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不注重发挥党组织作用的层面上;三是挖掘典型、培育典型、宣传典型的办法不多,依靠典型推动面上的措施还不够具体;四是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突出,50岁以上的老党员占31,个别党员党性观念弱化、发展意识淡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成为农村新的后进群体;五是个别乡镇党委对贯彻落实中央下发的四个长效机制文件不够重视,抓落实的措施办法少,力度不大,甚至有个别村党支部不清楚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内容,在贯彻落实上还存在一些“空白点”;六是个别乡镇党委不能严格执行党费收缴标准,对党费收缴管理不严格,党费上缴不及时;七是个别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进展缓慢,项目建设、管理的措施不力,项目建设的基础资料不齐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今后全市新建项目的实施;八是农村大部分优秀青年外出务工,流动性大,给党组织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增加了难度,出现了党员难发展,村组干部难选的局面。

三、下一步打算

针对存在的问题,下半年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一是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班子建设。组织实施好玉门镇党委、柳河乡党委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试点经验,进一步完善内容,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新途径和新形式;不断丰富和创新乡村干部教育管理的内容、形式和载体,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加大乡村组干部培训力度,年内举办1期党务干部培训班,切实提高乡村干部的综合素质;结合村委会换届,对软弱涣散、发展能力不强的村班子及时进行调整,注意培养、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农村优秀青年、复退军人、机关事业单位分流人员、科技示范带头人担任村干部,切实增强乡村两班子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创新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模式。针对农村党员队伍个体差异性的实际,结合党员“冬训”,根据农村党员的年龄、职务、身体状况和自身特点,以行政村党支部为单位,实行农村党员分层量化目标管理,并建立《农村党员分层量化考核管理积分手册》,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和考核,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发挥,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三是加大项目建设督查考核力度。充分发挥项目考核办的职能作用,建立项目建设督查通报制度,坚持每季度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一次督查,将项目建设与“五个好”乡镇党委创建、领导班子考核相挂钩,进一步健全完善项目管理、评价、监督、考核体系,细化目标责任,加强考核监督,切实增强乡镇干部抓项目促发展的责任意识。四是抓好示范创建活动。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组织实施好包村部门“六个一”活动,加大帮建力度;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的验收,认真做好“五个好”乡镇党委、“五个好”村党支部的申报创建,力争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8个、“五个好”村党支部36个,不断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台阶、上水平。五是不断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会同财政局、发改委、建设局等相关单位,认真做好2006年新建设、改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的验收准备,配齐配全办公设施,争取顺利通过省市的验收;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相关配套资金,整合资源,动员多方力量,及早做好2007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的申报、立项和资金筹措,确保新建项目顺利实施;加大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的建设力度,发挥好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在提供致富信息、教育培训党员方面的作用,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实用技能的培训,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力争年内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2000人次;进一步规范党务、村务公开制度,严格公开程序和公开内容,保证党员群众对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减少群众性上访案件,维护社会稳定。

全市外经贸工作运行调研督查报告 篇3

一、扩权政策基本到位

省政府扩权强县工作座谈会后,各设区市组织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大了放权力度,扩权强县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各设区市市直相关部门均对70项扩权政策逐项进行了认真研究,有的转发了省直部门的实施意见,有的还制定了本部门具体的操作办法,各项放权措施基本得到落实。石家庄市在全省扩权强县工作认座谈会后,吴显国市长、朱文浩常务副市长分别到辛集市和平山县调研,协调解决问题,并召开了全市扩权强县工作汇报会,传达了全省扩权强县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听取33个市直部门和两个扩权县(市)的工作汇报,并对梳理出的项目配套资金比例、证照发放等9个方面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唐山市于6月5日再次召开了全市进一步贯彻落实扩权强县政策调度会,听取了11个放权任务相对较大的部门的工作汇报,对扩权强县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协调,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划定了时间界线,同时,加大了对扩权县(市)科学发展的统筹力度,对于需进行区域综合平衡的交通、社会保险统筹等问题,加强了对遵化、迁安两市的宏观指导力度,做到有序放权、放而不乱。张家口市要求市直部门在全面贯彻省直对口部门《实施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确定市级对扩权试点县的放权措施,该市两扩权县还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人大、政协监督的工作机制,做到科学行政、依法行政和民主行政的统一,确保扩权县的“权力”得到增强而不被滥用。衡水市市直各部门对照本部门需要下放的权限进行了细化,做到“放手不撒手”、“援手不插手”,还决定参照省里的做法,研究探讨对其他县(市)、区的放权措施,让各县(市)、区有更大的空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全市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秦皇岛市决定“参照对扩权县的放权政策,在不违背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凡是能够下放给县(区)的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到县(区),凡是县(区)能做的事情全部交给县(区)”(秦皇岛市委九届八次全会《中共秦皇岛市委关于加快县(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

总之,各设区市把扩权强县工作放到全省改革开放的大局考虑,认识统一、机制健全、工作主动,各项扩权政策基本到位。

二、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扩权强县政策的实施,为扩权县(市)带来了一系列积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机关效能建设得到了加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1、扩权县(市)行权能力有所提高。扩权强县政策的实施,使扩权县(市)抓机遇、求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谋划未来、加快发展形成共识,凝聚合力得到提高;通过省直及市直各部门的培训和传、帮、带,扩权县(市)的同志初步掌握了新的办事规则和运行程序,业务工作从不熟悉到相对熟练,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扩权县(市)把扩权强县工作与机构改革工作相结合,对各部门机构职能进行了调整理顺,扎实开展“双提”活动,全面推行“一站式”办公和首办负责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扩权县(市)行权能力得到了加强。

2、扩权县(市)发展环境更加宽松。放权后,各扩权县(市)不仅能够继续享有设区市对扩权县(市)的各项优惠政策,而且还能够得到省政府和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这种政策的双重促进作用,使扩权县(市)享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一是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建设。由于省里将向国家争取项目的信息直接发布,扩权县(市)获得省级的指导、帮助和支持明显增多,获得项目的机会、项目申报的成功率都大大增加;项目直接申报,大大减少了项目审批环节,缩短了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时间,加快了项目的上马进度。上半年各扩权县(市)项目建设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平山县半年来直接办理审批、核准、备案类项目比往年同期提高一倍以上)。二是优化了扩权县(市)发展的软环境。扩权强县政策的实施,增进了社会各界对扩权县(市)了解和关注程度,有利于引进项目、技术和人才,有利于“走出去”,有利于加快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高了扩权县(市)的知明度和影响力。

3、扩权县(市)发展定位更加清晰。省政府扩权强县座谈会后,各扩权县(市)重新审视县(市)情,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加强了发展战略研究力度。辛集市提出了“围绕‘两大目标’(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等城市)、实施‘五大战略’(工业强市战略、对外开放战略、龙头带动战略、商贸兴市战略、环境品牌战略)、实现‘六个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外资、农民人均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全力打造实力辛集、人文辛集、和谐辛集、效率辛集”的发展思路;大名县提出了“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打造食品工业城,建设三省结合中心城市”的新目标,并已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组成课题组开展战略研究,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环境兴县的若干规定》、《关于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暂行规定》和《关于2005年对外开放暨项目建设安排意见》三个文件,调查报告《扩权强县工作第二次督查情况调研报告》。承德县、张北县、怀来县、安国市等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对专业规划、计划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力争使县域经济在“十一五”期间有一个新的质的飞跃。

4、扩权县(市)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扩权强县政策实施以来,各扩权县(市)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取得明显实效。宁晋县:1-7月份,全县GDp完成39.4亿元,同比增长16.3%。财政收入完成2.15亿元,同比增长4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9.64亿元,同比增长32.9%。在建或完工千万元以上项目98个,占年计划的163%;平山县:1-7月份,实现财政收入3.93亿元,同比增长38.33%。实现工业增加值19.7亿元,同比增长49%。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创历史最好高水平;丰宁县:到6月末,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同比增长53%。财政收入完成1.5亿元,同比增长107.1%;辛集市:1-7月份,完成生产总值71.7亿元,同比增长14.2%。财政收入完成2.41亿元,同比增长29.13%。以皮革、化工、机械、农产品加为代表的工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6%,创近年来最好水平;怀来县:到6月底,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5.4亿元,同比增长13.3%,比去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1亿元,同比增长29.9%,比去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亿元,同比增长46.3%,比去年同期提高31.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亿元,同比增长52.7%,比去年同期提高32.1个百分点;定州市:1-7月份,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4.1亿元,财政收入6.17亿元,入统工业增加值7.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5%、89.8%和162.8%;黄骅市:1-7月份,全市财政收入完成2.92亿元,同比增长3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9亿元,同比增长52.3%。运作和落实超千万元项目167个,总投资100.26亿元。

扩权强县政策实施以来,对促进扩权县(市)经济加速发展已经产生了明显效果,无论是整体实力还是发展后劲,都有了明显增强。

三、扩权县(市)提出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在督查过程中,设区市、各扩权县(市)也提出了一些问题。所提问题中,大部分已在《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扩权强县工作有关问题解决情况的通报》(办字94号)文中明确,各督查组立即给予了解答。有些是进一步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问题,有些是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共性问题主要有:

1、关于土地指标紧张问题。一方面,几乎所有扩权县(市)都反映土地供求矛盾特别突出,要求增加用地指标,另一方面,扩权后,因为部分设区市不再在全市范围内调剂用地指标,有的扩权县(市)只得到全市各县用地指标的平均数,用地指标较扩权前大副度减少。三河市前三年报经省政府批准的建设项目用地分别为3316亩、4248亩和3114亩,而今年只有了878.4亩。辛集、遵化、武安等都存在类似问题。

2、关于重点项目“打捆”审批问题。一些建设项目,特别是农业龙头项目,往往是几个县区共同承建,由各设区市“打捆”报经省里审批,扩权后,再经设区市“打捆”上报存在困难。

3、关于扩权县(市)自行审批项目存在融资难问题。根据《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实施办法》的规定和权限划分,属扩权县自行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在申请金融机构贷款时,金融部门要求提供设区市以上发展改革部门的立项文件,对县级以下不予考虑。扩权后,扩权县(市)批复、核准、备案项目,金融机构还不予认同,因而对这些项目在资金筹措上会产生较大影响。

4、关于养老保险统筹问题。养老保险由设区市统筹,一方面设区市的相对调剂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扩权县(市)与省的归口对应,因此建议养老保险由省里统一统筹。

5、关于部分扩权政策需要细化、提高可操作性问题。目前,省扩权强县政策共70项管理权限,有少数部门的个别权限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主要是缺少可操作性。如“省、市政府委托和授权”事项及操作程序不明确,车辆、驾驶人业务等放权事项还没有到位时限,药品经营(零售)许可证还不能由扩权县(市)核发,各类高中、中专毕业证及各类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核发权限还不明确等等。

6、关于把扩权县(市)的发展作为全省今后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全省发展规划问题。建议省直相关部门结合全省发展规划特别是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对符合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扩权县(市)的特色主导产业、重点项目优先列入全省发展规划。

7、关于关注原市属企业下划改制问题。按国家及省加快国有企业转制、改制的部署,驻县(市)企业将逐步下划归所在地管理,有的下划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下划企业改制后存在职工工龄买断市县标准不

一、县(市)无力承担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一系列问题,改制成本扩权县(市)财政将难以负担。

四、几点建议

1、省直有关部门要避免“一放了之”。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加强对扩权县(市)工作的指导,同时对部门实施意见,要进一步细化、明确,以提高其可操作性。

2、注意对扩权县(市)的“倾斜”问题。按照“不挤不占”的原则,既支持扩权县(市)的发展,调动其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又要避免优惠政策向扩权县(市)“过度”倾斜而影响其他非扩权县的利益和发展。

3、加强对设区市放权的宏观指导。对养老保险、区域性规划,各扩权县(市)要与所在设区市衔接,该统筹的还要由设区市统筹管理。

4、对各扩权服(市)提出的国企下划改革、土地、项目“打捆”申报等问题,拟请省国资委、省国土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等省起直部门进一步调研,提出指导性意见。

5、对于项目融资问题,宜向省内金融机构通报我省扩权强县政策,争取理解和支持。

6、宏观指导设区市参照省里的做法,向所有县(市、区)放权。

特此报告。

····

全市农村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篇4

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掌握了一些科学技术水平就要能够学以致用,努力将自身所学同社会发展相结合,推动和谐社会的进程。这样才能将我国的高等教育与社会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从“科学发展上水平”的角度切实做到“人民群众得实惠”。

一、搭建载体、科学培训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基础在于推动人民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过程。农村人民的思想和水平相对薄弱,必须应用各种手段教育和引导大家提升发展能力,破解发展难题。

1、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共享工程。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之下,村里有效整合“硬件、课件和服务”三大资源,建立了终端接收站点,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远教学用体系,通过制定的相关考核制度,形成了远教工作的长效机制。依托村部远程教育平台和广电数字电视系统破解了远教实施的难题。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同时,将农村科技信息广泛传播到了各家各户,给农民致富创造了良好的信息环境。

2、加大农民发展能力的培训力度。定期举办村、社区组织村民会议,以培训班和座谈会的形式,专门邀请专家,就“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等作专题讲座。深入推进“乡村学华西、农村干部学吴仁宝”活动,组织村书记赴华西村进行封闭式培训。举办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研讨会,对“如何发挥大学生村官有事、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总结、交流和探讨。采取脱产学习、党校函授、招收大学生村官等形式,增强牵引新农村发展的内动力。

二、强化班子、优化队伍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核心内容是要让科学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乡镇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需要建立起优秀的村、镇两级领导班子,建设一个过硬的各级人才管理队伍,带领农村人民积极增收致富。

1、对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施行绩效管理。长久以来,我们在工作实际中感受到了很多模棱两可的问题,而今的乡镇政府管理已经引进了绩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关于对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绩效管理的意见》,通过绩效计划、全面监督、过程考察、结果分析的系统运作,全面建立干部实绩档案,把科学发展的标准细化为可考核的各类目标要求,使绩效考核过程始终有主管部门的考核、有组织部门的考察、有人民群众的评议、有社会民意的调查等,持续为新农村建设培育引领科学发展的过硬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2、为农村人才提供高效服务。积极打造农村品牌,以培养优秀的乡镇企业家团队为主要目标,组织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者到高等院校进行专题研修。定期举办“春风行动”等农村人才专场招聘会,为农村建设引进专业人才牵线搭桥。开辟了农村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绿色通道”,使有突出贡献的农村人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以民为本、主动服务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终目的是要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实现增收致富。在这一工作中,积极以“农民群众的需求、欢迎和满意”为标准,通过各类落实科学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切实使农民得到好处。

1、开展“联户帮扶、共建小康”活动。按照一个机关、事业党支部帮扶2户困难家庭、一个企业党支部帮扶1户困难家庭结对,各帮扶党组织主动上门联系、定期分析情况、落实帮扶措施,使贫困户的生活状况明显改善。

2、实施“以企带村、村企共建”活动。通过企业人才进村兼职、村干部到企业挂职等双向交流的形式,带动了新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企业通过产品项目配套、园区辐射带动、特色产业引领和启动资金扶持等形式,积极带动村级经济发展。企业发展壮大后,积极回报社会,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全市外经贸工作运行调研督查报告 篇5

近年来,×市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严格按照党员发展实施细则的要求,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全市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近期调研组深入镇办、农村、社区、机关、学校、国企及两新党组织进行了座谈,走访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员队伍情况

2020年底,全市共有党员×名,比上年净增×名,增幅为×%。党的十八以来,全市党员净增×名,年均增幅×%;其中女党员净增×名,年均增幅×%;全市大专以上学历党员净增×名,年均增幅×%;35岁以下党员净增×名,年均增幅×%。

——从性别、民族和学历看:全市女党员×名,占党员总数×%,比上年提高×%。全市少数民族党员×名,占党员总数×%。全市大专以上学历党员×名,占党员总数×%,比上年净增×名,增幅×%。

——从年龄结构看:全市30岁以下的党员×名,占党员总数×%;31岁至35岁的党员×名,占党员总数×%;36岁至40岁的党员×名,占党员总数×%,41岁至45岁的党员×名,占党员总数×%;46岁至50岁的党员×名,占党员总数×%;51岁至55岁的党员×名,占党员总数×%;56岁至60岁的党员×名,占党员总数×%;61岁至65岁的党员×名,占党员总数×%;66岁至70岁的党员×名,占党员总数×%;71岁以上党员×名,占党员总数×%。

——从入党时间看:建国前入党×名,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入党×名,“文革”期间入党×名,粉碎“四人帮”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入党×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党的十六大前入党×名,党的十六大后至党的十八大前入党×名,党的十八大至十九大前入党×名;十九大以来入党×名。

——从职业分布看:全市在岗职工党员×名,占党员总数×%,其中公有制单位党员×名,“两新”组织党员×名。农牧渔民党员×名,占党员总数×%,比去年净减少×名;离退休党员×名;其他职业党员×名。

二、党员发展情况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严格按照中央要求,认真落实党员发展细则,始终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始终坚持入党自愿原则和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2020年,全市申请入党×名,其中女性×名;入党积极分子×名,其中女性×名;发展对象×名,其中女性×名;发展党员×名,其中女党员×名。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党员×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从学历看,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党员×名,占发展党员总数×%;基层一线党员×名;占发展党员总数×%。从职业看,公有制单位发展党员×名;非公有制发展党员×名;农牧渔民行业发展党员×名。

党员性别、年龄、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批有知识、有技能、年富力强的优秀青年加入了党组织。农村、机关、社区、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基层一线党员比例明显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取得重大发展。

三、流动党员情况

2020年,全市流动党员×名,其中农村流动党员×名,占全市流动党员总数×%,企业及其他行业身份流动党员×名。

四、存在问题

近年来,×市在做好党员发展,提升党员质量,调控党员结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但从实际情况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党员队伍结构不优。从年龄结构看,全市35岁以下党员×名,占党员总数×%;36岁至45岁党员×名,占党员总数×%;46岁至59岁党员×名,占党员总数×%;60岁以上党员×名,占党员总数×%,党员年龄结构不优的状况依旧存在。从学历看,大专以上学历党员×名,占党员总数×%;高中及中专学历党员×名,占党员总数×%;初中及以下党员×名,占党员总数×%,党员学历不优的状况依旧存在。

(二)党员发展工作不到位。十八大以来,全市各基层党组织普遍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工作。但是,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党员发展工作中政治站位不高,把关不严,有老好人思想,党员质量良莠不齐,对政策理解不到位,执行程序不到位,党员发展工作资料不完善,信息不齐全,时间节点不衔接等问题时有发生。

(三)党员队伍后备力量不足。从调查情况来看,2020年全市×个基层党组织共有入党申请人×名,占全市党员总数×%,低于全国×%的水平;入党积极分子×名,占全市党员总数×%,低于全国×%的水平;发展对象×名,占全市党员总数×%。与全市党员总量相比,申请人、积极分子、发展对象数量较少,后备力量不足。

五、对策和建议

(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全市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政治引领作用,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和召唤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是党活动的主体,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中统筹安排,在具体操作中坚持标准,把党要求我们的执行好,贯彻好,落实好。

(二)建立青年党员培养机制。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契机,建立青年党员培养机制,进一步优化全市党员队伍结构。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实施青年党员培养计划,要继续巩固和加强传统领域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继续扩展新兴业态和互联网领域党员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市培养选拔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党员队伍,厚植党在各个层面的执政基础。

(三)建立入党审查机制。建立入党审查机制是新形势下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突出政治把关的有益探索,是党员数量服务党员质量的最直接体现。上级党组织审查下级党组织党员发展工作,既有政治方面的筛查,又有程序方面的考量。审查机制的建立,突出了入党各个环节的审查,从入党申请开始,到积极分子,再到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环节,最后转正,一个环节也不能少。

(四)加大党员后备队伍建设。全市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后备队伍建设工作,要积极吸收各行各业先进分子作为自己队伍的后备力量,要高度重视全市入党申请人队伍,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工作,壮大这两支队伍,管好用好这两支队伍,要始终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优的工作标准,为党源源不断培养具有远大理想信念,具有较高素质的党员。

全市外经贸工作运行调研督查报告 篇6

提纲

一、基本情况

二、做法和成效

(一)强化脱贫成果巩固,乡村全面振兴基础不断夯实

(二)强化产业振兴,现代农业质效不断提升

(三)强化人才振兴,支撑能力不断加强

(四)强化文化振兴,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提高

(五)强化生态振兴,乡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六)强化组织振兴,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三、存在的不足

四、工作建议

(一)着力“三治”并举,促进乡村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二)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更加有效

(三)着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业高质高效

(四)着力乡村建设,促进农村宜居宜业

(五)着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体制机制持续创新完善

(六)着力加强乡村人才工作,促进人才支撑乡村振兴的能力持续增强

正文: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强化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和督导考核,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居全省第二位,成功创建省级

乡村振兴先进县...个、先进乡(镇)...个、示范村...个。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

二、做法和成效

(一)强化脱贫成果巩固,乡村全面振兴基础不断夯实

一是争取并落实...年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亿元。

二是确定了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个,明确了市级领导和市级部门全覆盖持续联系帮扶全市...个重点村。三是全面完成了新一轮驻村干部选派工作,选派干部...名。四是开展集中排查,落实帮扶措施,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

(二)强化产业振兴,现代农业质效不断提升

一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是积极构建品牌运营体系,打响擦亮晚熟芒果、冬春蔬菜、早春枇杷等“金字招牌”。三是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年全市申报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个,争取扶持资金...万元。四是积极发展“康养+农业”新业态,建成休闲农业景区...个、产业基地景区...个、省级农业主题公园...个。

(三)强化人才振兴,支撑能力不断加强

一是深入推进“引智”“育才”“提能”工程,完善乡村振兴人才“引、育、用、管、激”全流程政策体系。

二是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建成中国热科院...研究院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三是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计划,每年投入培训资金...余万元。

(四)强化文化振兴,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提高

一是在乡村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二是做好全面深化基层治理改革工作,切实发挥自治组织优势。三是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全市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占比为....%,创成全国文明村镇...个、省级文明村...个。四是深化农村移风易俗,集中力量整治陈规陋习,淳化乡风民风。五是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抓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农村文化业态不断丰富。

(五)强化生态振兴,乡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一是积极推进“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达标村超过...%。

二是深入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化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超额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三是扎实推动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四是森林草原

防灭火、河长制等有序有效开展。

(六)强化组织振兴,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建立了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

二是实施支部带村、实业兴村、依法治村三项计划,实现农村党建工作、治理工作、经济工作深度融合发展。三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年全市...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总收益...万元。四是做好农业农村领域“放管服”,优化涉农领域发展环境。

三、存在的不足

一是乡村产业发展有短板;

二是乡村建设和治理有弱项;三是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四是乡村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

四、工作建议

(一)着力“三治”并举,促进乡村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扎实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

(二)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更加有效

进一步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创新举措持续发展壮大脱贫产业,促进脱贫家庭劳动力持续就业创业、稳定增收,有效衔接和协同推进乡村振兴。

(三)着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业高质高效

围绕打造区域现代农业“一品牌两中心”,进一步做强做响“攀果”牌等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强化产业科技支撑引领,着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进一步健全建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协调争取“引水上山”等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扎实推进我市江河流域现代农业综合开发。

(四)着力乡村建设,促进农村宜居宜业

统筹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注重保护传统村落、乡村风貌和民俗文化。进一步提升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配套、“教医卫文体”和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强化乡村精神文化建设。

(五)着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体制机制持续创新完善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要素有序双向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深化

农村“三块地”(承包地、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农村集体“三资”改革,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

(六)着力加强乡村人才工作,促进人才支撑乡村振兴的能力持续增强

全市外经贸工作运行调研督查报告 篇7

按照会议安排,现就今年以来全市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以及便民服务热线工作开展情况简要通报如下:

一、主要成效

2021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各县(市、区)、各部门不断深化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环境、规范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有序推进便民热线整合,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全面规范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一是加强政府信息管理。制定印发了《关于建立xxxx政府信息公文公开属性源头认定及动态调整制度》和《规范年报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各县(市、区)全面建成了覆盖乡镇(街道、社区)和部门的标准化政府信息公开专栏,XX县先行先试基础上,完成了X个试点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编制工作。举办了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人员培训班,提升了政务公开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素质。二是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将“五公开”要求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围绕政务活动热点、公众关注难点和涉群利益焦点,积极推行公开信息审查制度,保证信息发布及时、准确、规范、完整。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征地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借助XX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万多条,全市各级各部门公开政府信息5万余条,依托市级政务信息公开专栏,发布重要文件信息X条,公开重要会议信息X条,扩大了政策知晓率,保障了群众知情权。三是加大政策解读力度。严格落实“三同步”要求,针对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以及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切身利益、重大公共利益、需广泛知晓的重要政策文件,及时通过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发布解读信息,传递权威声音。上半年,市级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发布各类政策解读信息X条,全市各级各部门累计发布政策解读信息300多条。市发改委主动全面及时公开涉企优惠政策信息,积极履行了部门职责。四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坚持与宣传、网信、应急等相关部门联系沟通,落实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和回应工作机制。通过“中国·平凉”门户网站“网站留言”专栏、xxxx12345综合便民服务热线等途径及时收集舆情,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积极做好舆情回应,做到不缺位、不失语、不被动,牢牢抓住了舆情回应主动权。止目前,平凉门户网站办理回复网民留言X条,人民网省长留言X条、市长留言X条,中国XX网政民互动栏目留言X条。五是依法答复公开申请。严格按照《条例》规定,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受理、审查、办理、答复程序,做到受理依规、答复及时、记录清晰、存档完整,确保做好依申请的答复工作。上半年,办理回复依申请公开信息X件,按时办结X件,全部在规定时限内予以答复,无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全面完成了省级年度考核工作,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考核排位较去年稳中有升,市州排位位列第三。

(二)大力创优全市政务服务环境。一是规范完善线下“一窗通办”。加快全市政务服务体系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建设,务实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对社保医保、不动产登记、企业开办等高频民生事项分类推行“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窗通办”。推动面向企业和群众依申请办理的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积极推进“水电气暖”等便民服务事项“应进必进”,努力实现“进一扇门,办全部事”。xxx探索推行“无差别综合受理”服务,通过“受办分离”改革,变前台受理人员从“专科一对一受理”向“全科无差别受理”转变。市发改委、市场监管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人社局、卫健委等单位积极选派业务素质高、协调能力强的人员进驻大厅,进驻运行高效规范。至目前,全市一窗分类受理率达到75%,事项进驻率达到90%,今年上半年,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X万件,按期办结率达98%以上。二是积极推进线上“全程网办”。衔接推进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行“一网通办”攻坚提升行动,组织市级相关部门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精细化摸底梳理,市级X个事项中,X个事项通过国家、省市层级的X个业务平台进行办理,X个事项全流程通过一体化政务平台网上办理。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引导办事企业和群众积极参与服务评价,用企业和群众的评价倒逼政务服务质量的提升。市政务服务中心购置2台政务服务一体机,上线公积金查询、房产交易、社保缴存等热门高频服务事项,实现了自助服务与窗口服务的容缺互补,极大提升办事效率。xxx积极推行网上“不见面”审批,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区,为群众提供智慧化、智能化服务。三是扎实开展审批“瘦身提速”。大力落实减事项、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减跑动“五减”措施,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承诺时限平均提速45%,申报材料平均精简20%,即办件比例提升至45%,平均跑动次数减少到0.8次。企业开办方面,将注册登记、公安刻章、银行开户、税务登记、社保办理5个环节共享整合,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全流程3个工作日办结。项目审批方面,设置投资项目、工程建设项目受理专区,一次性告知申报材料,全程引领填报,大幅提升办事效率。不动产登记方面,积极开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一般登记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四是全面推行服务“帮办代办”。市县两级政务大厅全面推行“管家+保姆”帮办代办模式,组建专职帮办代办队伍,对不动产登记、公司登记注册、退休认证等事项,提供预约延时、专业定制、全程引领、靠前帮办服务。崆峒区政务服务中心积极开展“企业开办全链条”服务,对企业、个体户全程无偿提供政策咨询、业务辅导、帮办领办服务。xxx优化升级政务大厅区域布设,设置帮办代办服务专区,面对面为群众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现场引导、辅助填单等服务。五是探索推动事项“跨区通办”。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专窗,配置远程视频设备,安排专人负责咨询、受理业务。至目前,我市与宁夏、内蒙古、陕西、青海等地政务服务管理机构签订了“跨省通办”合作协议,目前已实现个人社保参保证明查询打印、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等X个事项“跨省通办”。梳理上报省内通办事项57项,订阅兰州、定西等市州通办事项X项,基本满足企业群众异地办事需求。六是稳步实施平台“基层延伸”。加快推进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政务服务精准度和覆盖度,着力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全市106个乡镇和X个村社实现了互联网和电子政务服务的全覆盖。按照“四级四同”要求统一梳理乡、村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和高频公共服务便民事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下放乡、村民政、农业农村等便民服务事项。截至目前,全市基层设置服务窗口X个,今年以来规范更新基层便民办事大厅X个,实现了基层服务事项全覆盖。

(三)提升公共资源交易配置效率。一是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制定了全市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矿业权、资产产权五大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操作流程,为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提供了指南。印发了《xxxx市县两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清单》,并在交易中心网站公开发布,方便了交易各方主体业务办理。市县两级平台结合工作实际,对内部管理制度全部进行了修订完善,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制度可依,有规矩可循。二是平台整合共享持续发力。按照市县两级“1+6”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架构,依托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一网三平台八系统”,统一了全市项目交易操作流程、办事程序和发布媒介,实现了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络、一套流程、一个规则、一套办事程序”。建立了市县“月调度、季通报、半年小结、年终考评”的上下联动工作机制,每月对重点工作、交易情况、网上开评标情况进行监测调度,按季度进行分析通报,确保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高质量同步推进。三是场内交易行为更加规范。充分发挥平台见证职能作用,及时记录交易平台现场不良行为,上半年市县两级平台对X起场内违规行为进行了通报(其中代理机构违规行为X处、评标专家违规行为8处),有效规范了交易市场秩序,营造了良好的竞争环境。对代理机构实行实名制管理,解决代理机构工作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对评标专家实行动态管理,对符合条件的专家及时吸纳入库,对违反评标纪律,无法胜任评标工作的专家及时清退出库。对各交易主体加强业务培训,针对系统操作应用、电子保函使用、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等,举办专题培训班6期,培训1100余人次,为新系统新业务顺利上线开展、平台规范运行奠定了基础。四是全流程电子化建设稳步推进。持续优化交易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推行中标通知书网上办理,消除了全流程电子化的“中梗阻”,实现了交易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工程类项目全部使用电子辅助开评标系统,实现了招投标文件制作标准化、格式化,提高了开评标工作效率。上线启用了xxxx公共资源交易智慧监管系统,实现了全流程在线监管、闭环监督。开通了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平台,为X家投标企业释放流动资金X万元,解决了投标企业筹资难问题。市级平台、xx、xx上半年网上开标率均达到100%,实现了不见面开标常态化;xx采用“陇政钉+电视大屏”的方式,初步解决了评标专家与投标人之间澄清答疑无法沟通的问题,实现了评标资料“电子签”和档案存储“一张盘”。1-6月,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累计完成交易项目X项,总交易额X亿元.(四)有序推进便民热线整合优化。修订完善《xxxx12345综合便民服务热线平台运行管理协议》,优化升级《热线督办标准化制度》《热线办理台账》《网站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机制,将受理办理、督办催办和协调沟通等相结合,进一步落实月统计、季通报、半年汇总等制度。按照国家、省、市工作部署,制定印发了《xxxx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整合优化工作方案》,目前全市各类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号码名称、类别、数量及接听层级、管理机构、服务方式、座席数量、经费来源、系统平台、人员保障等情况调查摸底已全面完成。上半年,市12345综合便民服务热线共受理群众来电X件(次),其中直接答复X件(次),直接答复率48.90%;转办交办X件(次),当前办结率95.27%。从来电内容来看,来电主要分布在三农环保、政企服务、公共安全、房产物业4个方面;从诉求类型来看,来电主要以投诉和咨询为主;从办理时限来看,按期办结X件,占78.04%,超期办结X件,占13.16%,超期未办理X件,占3.27%,正在办理中X件,占5.5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府信息公开方面:政府信息公开平台运行还不够规范,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信息发布不够及时,政务公开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升,一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还不够深入。政务服务方面: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在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县级政务大厅功能区划不科学、窗口设置不规范、事项进驻不全面、授权不充分,个别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没有按照“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设置办事窗口;个别部门进驻事项还没有“应进必进”,驻厅办理事项流程、选派人员业务能力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县级政务服务大厅公共服务事项进驻比例明显偏低,特别是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没有进驻到位;部分部门业务信息系统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对接进展缓慢,个别部门对国家基本目录认领和实施清单编制还有漏项,事项梳理和流程加载还不够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方面:一些新型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如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环境类交易项目等还没有纳入到统一的平台进行交易,个别专业专家人数偏少、专家资源不共享,代理机构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良莠不齐,诚信体系建设滞后,各级各行业诚信记录平台对接不畅,没有形成违法违规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态势。综合便民热线方面:部分县(市、区)、部门(单位)对热线工作重视不够,答复处理不及时,群众对回复结果不认可,导致按期办结率低,群众满意度不高的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度。一要做好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按照“五公开”思路,采取电话督促、通报督办等形式,推进县(市)区、市直部门对决策信息、权责运行、财政资金信息、环境保护信息、扶贫救助及公共服务等方面重点领域政府信息进行公开,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公开。二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关注。围绕教育、卫生、医疗和涉及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事项,做好政策解读,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按照受理依规、答复及时、记录清晰、存档完整的要求,及时回复依申请公开信息,重点推进县(市、区)和市直部门依申请公开答复,及时做好网上申请答复,不断规范政府信息申请答复流程。三要强化平台日常运行管理。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经常性读网督查,做好平台常态化信息发布,规范运行乡镇(街道)政府信息公开专栏,科学编制其他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延伸政务公开链条,推动政务公开向村(居委会)拓展。

(二)进一步优化升级政务服务功能水平。一是优化提升办事大厅服务效能。要持续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办事大厅集成服务模式,加快对大厅的智慧化、规范化改造,提升精细化管理运行水平。市、县两级政务大厅要设置“办不成事窗口”,制定具体操作流程和相关制度办法,安排专人值守,做好业务受理办理工作。二是加快推进“网上办事”进程。要进一步强化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公共支撑能力,推动更多事项“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市级各有关部门要对照网办事项梳理统计表,全面推动事项网上受理办理,加快推动数据共享对接。各县(市、区)要全面摸底梳理事项,适时公布网办目录,推进“网上办事”进程。三是全面推行帮办代办服务模式。持续健全完善“帮办代办”服务机制,在全市各级政务办事大厅全面推行“保姆式、妈妈式”服务。市级纳入到“帮办受理”窗口的单位要主动衔接,优化流程,做好转办工作;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要组建专职帮办代办服务队伍,为群众企业提供“量身定制方案、一站服务到底”的帮办代办服务;乡村便民服务中心(站)配备兼职帮办代办人员,为群众企业提供帮办代办服务,确保群众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乡镇。四是扎实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持续完善乡村两级便民服务大厅规范化建设,各县(市、区)要按照“四级四同”要求,持续认领加载事项,要进一步梳理下放乡镇、村社的民政、农业农村等服务事项,汇总编制乡镇和村社审批服务事项目录和实施清单。

(三)进一步提高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效能。一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模式,提升全流程电子化应用水平,加快推进远程异地评标,10月底前完成全市评标专家资源整合、完善电子档案系统功能、上线政府采购电子辅助开评标系统,年底前健全各类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实现以数据电文形式完成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全年网上开标率达到95%以上。二是继续发挥见证职能,严格落实紧急纠错机制,加强部门联动,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加大对围标串标、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三是积极引导农村集体产权、碳排放权、数据资源等纳入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做到“平台之外无交易”。

上一篇: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申请下一篇:1有趣的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