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军训感受

2024-08-04

中学军训感受(通用15篇)

中学军训感受 篇1

过了炎炎的暑假,终于盼来了开学。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我不再是一名小学生,而是一名跨入了中学大门的中学生了。

当然,中学生开学时必定有中学生的任务。我们不但面临着课务增加的负担,甚至还面临着军训的考验。这不我们学校请来了72749的部队来为我们训练。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下蹲”的动作要领。

下蹲的基本要领是:右腿向后退一小步,接着蹲下去,但是右腿的膝盖不能着地。臀部坐在右脚上,两手自然搭在腿上。肩部挺直,两眼目视前方,看起来是一套简单的动作,单做起来却丝毫没有那么简单。首先,我后退了一步,但坐在右脚上后,就来回摇晃,怎么也蹲不稳。奇怪了,原来轻轻松松就能顿上好长时间的我,今天蹲下的时候却还需要两只手来支撑。是前面的训练小号了我太大的体力?还是今日的姿势与往日不同呢?“大家都把手放在腿上。”教官一句威严的话使我不得不打断了我的思路把手放在腿上。

起先,我的身体摇晃了一会儿。接着又过了五分钟,我渐渐适应了这种下蹲方式,已经不需要借助手的帮助了。又过了五分钟,我的双脚已经有些麻木了。但我还能坚持下去。又过了十分钟,地面上我的影子也开始摇晃了,只觉的有数十把针扎到我的脚底,较低一阵酸麻。身体也渐渐的摇晃起来。这时的已经快支撑不住了。但我还是坚持了下去,因为我知道,就算我倒下去了但我的一直是绝不能倒下去。又过了十分钟,我眼前的事物已经开始模糊了,豆粒般的汗珠也已从额头上滑落了下来。终于,教官喊了停止。我几乎快站不起来了,起来后,我的双腿一直在颤抖,双脚也几乎没了知觉,腰只觉得像断了似的酸痛。

通过这次军训让我明白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是的,人这一生会经历无数场暴风雨,当你每次坚强的挺过去,你会发现,其实暴风雨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

中学军训感受 篇2

新目标英语与以前的教材有所不同, 它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 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该书每个单元都列出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功能项目与语法结构、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 并分为A和B两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 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在词汇部分, 有些单词有两个音标, 即美式发音与英式发音。这些都要求我们英语老师要适应新的教学内容, 更新教学理念, 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在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文化水平的同时, 更新观念,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主动思维、大胆实践和不断创新的意识, 并且提高自主学习英语语言的能力。学习是为了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在农村不可能找到外国友人来练习说英语, 也找不到通过学会说英语来帮助他人的环境。这要求我们的英语老师能灵活运用简陋的条件, 通过创设情景, 多媒体教学来解决教学问题。

教与学相辅相成, 光有老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习情况, 或只有学生的学而忽视老师的教, 单一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是不行的。正所谓,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所以作为一名教师, 要更多了解学生。从我这些年的教育工作来看, 我了解到学生接受小学英语教育的情况截然不同。就拿我现在带的七年级二班来说:这个班级一共有38个学生, 其中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接受了正规小学英语教育的只有9人, 从四年级开始接受小学英语教育的有8人, 从五年级开始接受小学英语教育的有21人。在农村小学, 由于缺少英语教师, 并且英语不是主课导致英语课程不受重视, 学生没有接受系统有效的学习。由此可见农村中学的学生英语学习起步晚, 基础不好, 这就造成了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这也要求我们英语老师要做好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英语衔接与过渡的教学工作, 需要我们英语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必须是学生个体内化的一个过程, 如果我讲授的知识是学生已经掌握了, 或是学生根本不感兴趣的, 或者我讲解的知识对学生太难了, 这些都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 因此在教学中我必须调整我的教法去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比如我在讲解七年级新目标英语Unit Six:Do you like bananas? (section A) 时, 有hambugers, salad食物, 农村的孩子对这些东西都没有品尝过, 所以我不能照本宣科, 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有效的调整教学内容。我亲自到城里买了个汉堡包给他们品尝, 并教会他们怎么做水果沙拉, 学生们开心极了。也使他们对西方的食物感兴趣, 增添了学习热情。如果我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 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消失, 最后在不懂的基础上不断重复, 就厌学, 弃学。所以我认为课前课后了解学生, 课堂上关注学生, 这样才能教与学互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使初中学生对英语感兴趣并且不断愿意自主学习英语, 是我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在农村中学, 大多数学生都住在学校。他们大多数没有复读机或录音机。而听力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学生来说, 更应该得到重视。听力在授课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英语作为语言包括了听、说、读、写和译五个方面。其中听排在首位, 听力的提高不是一两天的事情, 更不是靠临时抱佛脚就能实现的。在农村有些学生的父母在外常年打工。他们缺少父母的关心和爱护。父母很少顾及他们孩子的学习需要什么。农村中学基础设施落后, 为了帮助同学们提高听力, 我在早读课或晚自修的时候放录音磁带给他们听, 并给他们提供一些提高听力的成功的学习经验。多讲解一些典型的听力题型, 以及在课上强调基础词汇背诵与学习语法知识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 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以及学习能力的差异, 必然会出现一些学困生。我发现对学困生进行鼓励能收到不错效果。及时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哪怕是一点点, 也要给予表扬, 让他们知道自己也有长处。我尽可能挑选容易的英语练习来让他们进行回答或者进行一些有趣的游戏让他们参与, 这样使学困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他们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培养, 让他们更多的享受成功的喜悦。关心学困生。作为他们的英语老师, 我时常会在课外关心他们尤其是留守学生的生活, 天凉了我就嘱托他们添加衣服;有时他们吃不惯食堂, 我会弄些菜分给他们吃。在与他们的交谈中, 我感到对留守孩子给予适当关心和问候, 会得到他们的喜爱。尊重是互相的, 学生尊重老师是天经地义, 实际上老师也应该尊重学生。学困生大多都对老师有一种害怕感。作为老师, 我们对他们要和蔼可亲, 在学习上多关心, 在生活上多帮助。多与他们交流谈心, 以便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消除他们对老师的害怕感, 让他们在平等友好的氛围中提高学习, 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如果一味批评, 责备, 只会让他们更容易产生排斥, 拉开与老师之间的距离。遇到困难时, 不愿与老师沟通交流。

情境感受,在“亲历”中学习 篇3

情境中的感受,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神韵相似的典型情境,加上师生跃动于其中的情感,使学生如入其境,真切感受,产生细致的情感体验,加深理解,并由此景此情打开更远、更广阔的认识世界的通道。这是对直观教学的丰富、拓展和超越。

一、让“感受”在整体情境中不断丰盈

教学中,我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作者创作的场景之中,让客观场景、主观意向、教学的气氛、师生的情绪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此当中凭借已创设的情境,进行词的教学、句段的训练及朗读的指导,以对“大一”(整篇言语作品)的关照来引导、规范对“小一”(组成作品的各部分)的感受,又以对“小一”的深入感受来丰满、完善对“大一”的领悟。

《黄鹤楼送别》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文包诗”。这种题材的课文很容易上成“文”和“诗”两部分的教学,抑或是“以文解诗”的教学。尽管这是高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我淡化了理性化的解释,强化了情境中诗句的感受。课上,我力图将情境的创设贯穿始终,使学生始终在整体联动的氛围中感受、理解和表现。

课上,我借助多媒体和语言描绘,创设了暮春三月李白为孟浩然送行的整体情境。通读课文后,我与学生首先走进李白与孟浩然在黄鹤楼上饮酒畅谈的场景之中,通过分角色朗读,使学生感受到两位诗人亦师亦友,更似亲人般的深情厚谊。学生模拟着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进一步感受到两颗至纯诗心的碰撞和交叠。接着,我在黑板上用简笔画和一只小船的剪影,创设了李白伫立长江岸边远望送别的场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抓住“依然、凝视、伫立、孤帆”等几个关键字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展开想象:“如果你就是李白,站在长江边,看到好友孟浩然乘坐的小船离开江岸,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但你依然久久地伫立着,凝望着,此时你会说什么?”学生的回答中有祝福,有思念,有叮嘱,有再次相聚的盼望……他们情不白禁地吟诵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至此,教学达到了最佳的状态。

连续的、整体的情境使学生渐渐沉浸其中,获得真切而完整的感受。有了这样的体验作基础,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自然就更深入,对文章的感悟也就更深切了。

二、让“感受”通过形象促进认知与情感交织

小学语文是有情之物,而我们的儿童又是有情之人。课堂上,情境的创设使课文的语言镶嵌在特定的情境中,语言的符号转化为鲜明的形象,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真切的感受引起学生对课文中人物、事件的关注,产生细腻的情感体验,对课文语言的感受也随之敏锐起来。

“风”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自然现象,它无处不在,却看不见,摸不着。如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风的不同变化,并带着情感认识风吹过时大自然的变化?我想唯有借助具体生动的形象。

课前,我让学生观察风,利用美术课将风吹过时的情景画出来。一上课,首先展示大家的美术作品:风中飘扬的红旗;不停转动的风车;被风吹弯的树枝;龙卷风中的汽车、房屋……当他们看到自己和同伴们的作品时,兴趣一下被激发出来了。接着我由学生的画,引出了课文:“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树叶颤抖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林木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河水起波纹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我抓住课文中的“树叶颤抖、林木点头、河水起波纹”等词语,启发学生想象:“诗中把风当作人,读着诗句,你好像看到了风在和树叶、林木、河水做什么呢?”学生用心灵去感受课文的言语,领悟其中的奥妙,课文的言语不再是枯燥的文字符号,不再是躺在书中的一行行的铅字,而是一个个生动的形象。学生说:“我好像看到风在挠树叶的痒痒,树叶笑得不停地颤抖。”“我看到风在和小树打招呼,林木也点点头说,你好,你好!”……我又让学生模拟不同的风的声音,轻柔的、凉爽的、凛冽的、咆哮的……一边模拟一边想象风吹过时的景象。老师和学生共同渲染了情境氛围,使情境展示的形象更加鲜明,并带着情感的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激起学生的情绪。此时,他们的表达也精彩纷呈:“我的头发飘动的时候,我知道是风在帮我梳头发。”“五星红旗飘扬的时候,我知道风正亲吻着国旗呢。”“风车转动的时候,我知道风在开小汽车。”“渔船左倾右斜的时候,我知道风在发威了。”……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

三、让“感受”在儿童活动中与理智交融

感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由感知“直接”转化为情感的,实质上却仍然是以理解为其基础的,没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感受就只能停留在感受上,只有让感受与理解相伴相行,学习才能真正发生;另一方面,理解也不能脱离感受,只有真切地感受,才能深刻地理解。感受,基于理解,又能加深理解。

在品读《珍珠鸟》一课的第四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找出描写珍珠鸟活动地点的词语,相机用简笔画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接着,通过演示珍珠鸟活动的过程,感受它离“我”的距离越来越近。我深知,感受与体验不仅诉诸肢体、视觉、听觉,更诉诸心灵对语言文字的触摸和拥抱。我启发学生思考:“小家伙在离‘我’越来越近的过程中,它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课文中没有写出来,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品读词语来体会。”学生从“神气十足”“撞”“挨近”“啄”这些词中读出了珍珠鸟与“我”越来越亲近的心理感受。但我们并没有就此满足,因为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通过思维获得了对理念的理解,而良好的思维和语言的活动,又会反过来作用于学生对形象的感受,使其情绪、情感活动持续、稳定或更为强化。于是,我又设计角色表演情境,让学生扮演“作家”与“珍珠鸟”,通过动作、语言、神情再现当时的情景,体会人与小鸟的友爱和谐。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和深化了感受,这时的感受已不同于理解前的感受,而是“积淀”了理念和理解的感受了。

军训心灵感受-军训作文800字 篇4

艰苦的七天军训生活终于结束了,第一次感觉七天原来过得这么快。还记得第一天时大家嚷嚷着苦,嚷嚷着累,嚷嚷着饭菜太难吃。

每天训练时20分钟的军姿也许是最痛苦的时间。教官总会在这时给我们讲很多很多他的故事,他总是会忽然说一些大道理,也总是会跟我们开开玩笑,时不时传来的一声“小黑”也总是会让我们憋笑憋出内伤。

食堂的饭,难吃至极。但是大家每天最盼望的就是一声哨音过后响亮的`一句“开饭”。也许小值日是大家最想做的事情。少训练20分钟是件很诱人的事情。每天吃饭时,“坐凳子前三分之一,不许说话,不能翘二郎腿”成为听得最多的要求。土豆是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物。早上土豆中午土豆晚上土豆,土豆丝土豆块土豆条,每天谈论的就是“今天有三个菜是土豆”或者“今天竟然没有土豆丝”。

帅帅的教官是我们休息时最爱谈起的对象,不管多累,一说起教官,大家立刻精神抖擞。临走时,还看到一班教官签了两页的名然后撕给大家,还有我们追着汪教官要扣扣号、加微信,结果教官特不给面子的说“我不用扣扣和微信”,还有杨教官的扣扣号几乎传遍了整个年级。

这七天军训生活,最痛恨的口令就是“调整军姿”、“停”;最喜欢的话就是“大家放松站”、“原地休息20分钟”、“开饭”;最爱的地方就是宿舍和澡堂。

几乎所有人在家时都没洗过衣服,可是在这里,宿舍楼下却晾的满满的都是衣服。平时在家洗澡半个小时都洗不完的我们,在这里,20分钟不光可以洗完,连衣服都穿好了跑出来了。

离开的这天,合影时还嘻嘻哈哈的说终于要走了,可是等行李都搬上了车,眼泪便开始哗哗的往下掉,不管生活有多苦,我们还是爱上了这里,不舍得离开这里,不舍得离开这些可爱的教官。

回到家的这几天,走路时还是会习惯性的将臂摆开,就像教官教的一样;站着时还是会习惯性的站成军姿,坐下时也还会坐凳子前三分之一。

小学100字军训作文篇军训感受 篇5

军训中我们看到了团结的力量。虽然已经进入了初秋时节,但天气仍然十分炎热,大大的太阳在我们头顶上炙烤着,额头上的汗珠也在一滴一滴的流淌着,但我们的身姿依然挺立着,跑道上依然有我们整齐的步伐,依然喊着响亮的口号。每当遇到困难时,班上的每个人都没有退却,而是团结起来,迎难而上,去打败它。“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就是这句口号,一直鼓励我们前进。在我们远足拉练的时候,同学们

中学军训感受 篇6

刚在学校见到自己的教官时就打了一个汗颤,教官吧眼睛一瞪,我突然觉得他的眼睛好有杀伤力呀。于是我在他面前表现的十分的听话。我们乘车达到军训的地点以后我才知道这位教官对我们算是最好的了。其他的教官不仅眼神厉害,有时还动不动就打人。我们刚。。我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一到那里似乎要给我们来一个下马威,第一天处理吃饭就是训练,要我们稍稍一站就要站认二十来分钟,对坐姿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背一弯教官就会吼你一句要求你坐直。一直把我们练到十一点半钟,最后一句话差点让我晕倒了,那就是:明天在四点前起床,叠好被子,四点半集合。但神奇的是第二天起来竟感觉不到累。后来因为说这个教官对我们太好了,决定换一个教官,后来才知道这个教官是管其他所有教官的人,所以他非常的严格,正好有一个教官有把我选到了一个名叫军体拳方阵的队伍里去了,我以为可以享一下福休息一下,可没想到这位教官更厉害竟然有一次要我们蹲了近半个小时的马步,蹲着我们腿发抖脚发麻,要我们做弓步,还要求脚跟落地,我们的后脚都在发弹。让我们难受无比。可我明白了什么叫先苦后甜,因为第一天压的太难受了,所以以后来在压那么下就感觉不疼了,而且后来教官也对我越来越好了,结果五天的军训一晃而过了。

虽然军训的时间很短,但是我却学到了许多知识,如:感恩的心手语,军体拳等等。但我学到更多的却是感恩。

如今的生活,大多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自然而然这些子女个个都成为了皇帝公主,父母手上的掌上明珠,似乎天不怕地不怕,其实内心是十分脆弱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收了父母过多的爱—溺爱但天下父母的心是好的,所以我们要感谢父母,还要从各个方面去体验做父母的困难,这次军训就是一次很好的体验,自己吃饭自己洗碗,自己与他人争饭吃,如果自己没抢到的话,自己就有可能没有饭吃,自己叠被子可以锻炼自己的独立性,让自己体会到不能依靠他人、要独立的感受。一天的训练让我体会到父母一天到晚在外奔波的辛苦。

中学军训感受 篇7

一、淡化≠避让不谈

《牧童之歌》是苏少版音乐三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一首活泼欢快的新疆歌曲。歌曲中有一个代表性的连续附点节奏 ⅩⅩⅩ·Ⅹ , 最能体现乐曲活泼奔放的特点, 同时这一节奏也成为本首歌教学的重难点。

【案例一】

在备课之初, 当发现本课的一个节奏难点:连续附点音符的演唱时, 我就在想如何将这个节奏难点教给学生, 使他们较好地掌握。想到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要改变传统音乐教学中单纯的音乐知识的传授, 过分强调音乐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倾向。

于是我决定避开“附点音符”这一音乐知识的介绍, 让学生在教师范唱和模仿中自己体会连续附点音符的感觉:

(1) 提问:你们觉得什么地方比较难唱? (连续附点处)

(2) 采用对比的方法, 解决难点:教师范唱第九至十二小节 (没加附点与加附点两种) , 进行对比。

(3) 学生模仿唱。其效果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学生对附点音符的感觉很模糊, 不是提前了, 就是延后了, 唱着唱着附点的节奏完全不在了。这时, 我又不得不一遍遍地将两种节奏进行对比唱, 努力让他们感觉到两者之间的不同, 导致学生到后来出现了疲劳、厌倦的情绪。于是我不得不结束这一环节的教学, 进入下一环节。可是, 由于在节奏难点这一环节中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基础没有打牢, 出现了学生在完整跟录音演唱时, 一到连续附点的地方就乱套, 跟不上录音的现象, 直接影响了后面歌词的演唱。歌曲的学唱是一节音乐课中最核心的部分, 如果这一环节没有处理好, 那么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其他环节也就不能顺利开展和完成。所以, 整节课学生对歌曲的情绪、风格体验不是很深刻, 歌曲没有完全掌握, 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就无法完成。

二、重读课标, 调整方法

上节课的经验教训, 使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于是, 我对新课标中的要求重新研读了一番, 对之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调整和改善。

【案例二】

(1) 创设情境, 走进新疆。利用多媒体, 让学生欣赏一组新疆的图片, 使他们快速进入情境。

(2) 用马蹄声导入节奏难点。

师:你听, 小牧童正骑着马儿欢迎我们来了。师用双响筒敲出歌曲中的难点节奏ⅩⅩⅩ·Ⅹ , 并出示由小马组成的节奏谱。

(3) 请学生模仿老师敲的马蹄声并观察节奏谱。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几匹马儿, 你有没有发现有几匹马很特别呢?

生:有几匹马比其他的马要小。

师:那这几匹小马前面都有一个什么呢?

生:红色的圆点。

师:这个小圆点在音乐中叫做附点。读的时候, 附点前面的音符读得长一些, 附点后面的音符读得短一些、轻一些。

(4) 师示范, 生模仿。

(5) 节奏接龙:师读大小一样的马 (ⅩⅩ) , 生读大小不一样的马 (Ⅹ·Ⅹ) , 再交换。

(6) 引导学生边做骑马的动作边朗读歌词。

三、两次教学后教学效果的比较

新课标中提到:音乐教学要改变传统的理性的学习方式, 把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融入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去, 渗透着“教”, 顺带着“学”, 将知识技能同情感、态度、兴趣等因素紧密结合, 同时应看重学习知识或获得技能的方法与过程。

案例一片面地理解了新课标的要求, 过分追求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 而忽略了基础的音乐知识对学习歌曲的重要作用, 导致其他环节无法很好完成, 审美体验也就无从谈起。新课标中强调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 并不意味着在音乐教学中对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就加以忽略、避而不谈。要做的关键是如何将这些知识巧妙融入音乐的学习之中, 让学生在愉悦的感受体验中轻松地学习和获得音乐知识与技能。

作文教学中学生感受力的培养 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A-

0054-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它也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农村初中生的作文水平总体偏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不会观察生活、感受力差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教学中,笔者总是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学生的感受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利用课文培养感受力

选入教材的文章都是经典文章,郑振铎的《猫》(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语言入木三分,写活了人物的心理;《社戏》(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调动多种感官描写景物,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这些经典课文是培养学生感受力的重要依托。

在教学《紫藤萝瀑布》(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时,笔者引导学生去感受:“十几年前(‘文革时),作者家门前的紫藤萝曾经被砍掉,零落无花,而现在紫藤萝又开得这样灿烂。你从这里能得到什么启示呢?”学生经过思考,体会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因而人不能被个人暂时的不幸压垮,而应始终积极向上地生活的道理。笔者随后让学生在课后结合自己的学习感受试写一篇类似的从生活小事中得到感悟的文章。在一篇题名为《感悟生命》的作文中,有一名学生写出了由放烟花而生发的感触:“今晚的天空好美。烟花高高地腾空而起,在空中幻化成种种形象,然后钻进浓浓的夜色中。在这妙不可言的夜色中,我想,生命只有一次,然而在这仅有一次的生命中,人人却都有机会如烟花般光彩夺目……”

引导学生仿照课文中经典片段的写法,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与生活感受,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即景作文抓感受

自然界中的山光水色、花开花落、月圆月缺都是自然现象,但为什么许多名家能将其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泪?那是因为名家在描写景物时融入了真情实感。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也常抓住各种不同的自然之景,让学生用心感受,把真情实感诉诸纸端。如在弥漫着白雾的冬日早晨、彩霞满天的秋天傍晚,笔者都会抓住这“天赐”的良机,毫不吝惜地停下课,让学生走出教室,全身心沉浸在自然景象中,然后要求学生立即写一段话。学生经过仔细观察、用心感受,往往能写出感染人心的文章。

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笔者带领学生走到教室外,亲身感受月光,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写一写感受。有一位比较外向的男同学写道:“今晚的月亮圆得像月饼,无论我走到哪里,它都陪着我走,就像小时候母亲教我走路那样,我走到哪儿她就跟到哪儿,时时刻刻陪在我的身边。”而另一位比较沉静的女同学则这样写道:“月上柳梢头,洒下满地洁白,轻柔如水。清风徐徐,吹动了我的衣襟,也吹乱了我的思绪,我的思绪如野马般奔驰在草原上……已度过十五个春秋,却像是在眨眼之间。我禁不住地问,月亮为何在不停地走?时间为何如此无情?为何在这恍若一瞬间的时光里,在我母亲的脸上犁出这么多的沟壑?为何在我父亲的双手上增添了这么多的厚茧?为何使我爷爷白发苍苍……月亮啊月亮,时光啊时光,你们就不能走得慢些吗?请你们慢些走。”

面对同一轮明月,学生却写出了全然不同的感受。当然,仅靠几次观景作文训练就想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与写作能力,那也是不现实的。那几次训练只能教给学生方法,学生在课后还得善于观察,学会抓住和利用灵感。因此教师也应对学生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有新的感受飘过脑际,都要拿起笔将灵感写下来。

三、认识生活,感悟生活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我们不能脱离现实生活来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事情与现象,存在的种种人物和景象,平凡的也罢,激情的也罢,都是学生写作文的生动素材,教师要教学生去挖掘、认识、感悟。例如,学生一般认为向父母伸手要钱是理所当然的事,教师可让学生在接过父母手中的钱时试着说一声“谢谢”,让学生观察父母的反应,并将自己当时的感受用笔写下来。

为了让学生感悟生活,笔者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影片,如让学生观看《高山下的花环》《董存瑞》《黄河绝恋》等,在学生感动之余,“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写下观后感。另外,笔者还常结合当前的社会时事,给学生读一些报纸社论等,让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使学生不仅学会用心感受自己身边的小生活,还学会关心民生疾苦,关心社会这个大集体,让他们写出“大气”的文章来。

总之,不管采用什么样的途径,目的都是教会学生认识生活,感悟生活。学生只有将作文与做人、作文与生活联系起来,将对生活的思考融入到作文中,才能感受到生活处处有题材,不会再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慨。

军训感受 篇9

通过了在学校的七天军训,我也有了许多感受。

军人真的很难当,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军人们的样子,真的好羡慕他们,可从来都没有想过这样的成果都是用努力换过来的!而如今,我终于也成为了一个小军人,与教官和同学们一起训练,努力„„虽然很累,也要坚持;虽然特别渴,也不能喝水;虽然很想挠一下痒痒,也要忍着„„我们经过了六天的学习,终于学会了期盼已久的正步走,你表面上看它很容易就会了,其实学起来也是很难的!

看,家长们都微笑的看着自己的孩子出色的表现,阅兵仪式上我们都信心满满地大步大步往前走。我们一起坚持,努力,带着自己辛勤劳累的结晶,带着我们的喜悦,一步一步向前面前进。因为我们的努力都没有白费,正步走。齐步走、稍息、立正、向右转、向左转等等,我们都按着顺序一个一个做了出来,没有一个错误,没有一个卡壳,迎来了一阵阵老师、教官、同学们以及老师的掌声,得到了教官们的认可,获得了“军训标兵班称号”的荣誉证书。我们笑了,笑得好开心,为什么?因为我们一个星期的努力都没有白费,能让大家认可我们了。

而现在呢?虽然帮我们军训的杨教官已经走了,军训七天已经过去了,但是军训那段美好的记忆还是印在我们四年级五班每位同学们的脑海里。

初一军训的感受 篇10

在未军训前我是开心的,但在军训后,我却觉得军训那么累呀。开心是可以想象的,但是累是可以想象出来的吗?

我感到最累的时候就是站军姿。军训第一天我还是怀着一身快乐的,但在军训第二天有个老师却说:站军姿30分钟,我的心情突然间有块石头落了下来,早上愉悦的心情早飞到九霄月外去了,心里被一种沉重的力量占据着。走路的时候,就已经不会走路了,因为站军姿是一动不能动的站立,是要有军人的毅力的,但像我这样一点军人毅力都没有的怎么办呢?站军姿简直就像一个木头人一样,蚊子叮在身上能动吗?不能啊。我常常这样想:如果我真的是一个木头人那样没知觉该多好啊。时间马上就要站军姿了,真希望时间慢点吧。

军姿开始了,当教官的一声命令打响时,我们开始站军姿了,苦辣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么苦的命运啊,但这一切实不能改变的因为有老师的命令啊我们这些孩子好可怜呀,真是上天有眼呀,天上下起了小雨,慢慢的下了起来,但雨的天气没过几分钟便停了。唉,这么扫兴呀。

眼睛也不听话,自己顺着汗珠滑了下来,压着也不是滋味呀,终于,“救命恩人”来了--孙老师,是她那慈祥的目光看着我,用天使的双手抚摸着我,这是一种美的享受,她又用勤劳的双手扶了一下我的眼睛,这是多么温暖呀,是舒服的感受。她用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对我说:坚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你马上就要和成功握手了。之后,老师微笑着离去。我听了老师的话便充满了自信,继续一动不动的站立着······

五天军训完毕了,我收获了许多,虽然很累,但获得了真正的开心。五天的军训,虽然我被太阳晒黑了,但我变得强健了;虽然我很累,但是我却有了顽强的毅力;虽然脚疼了,但走出的步伐是那么坚定······

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但也是我最难忘的第一次。

中学军训感受 篇11

关键词: 化学实验    实验技能    探究教学    实验操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化学如果能采用直观的实验教学方式,则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示化学仪器和化学物质的多样性,而且可以让学生正确掌握操作的步骤和装置的简单性和美观性,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加深记忆。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谈谈我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充分准备好第一节化学课,进行化学实验启蒙教育

在第一节化学课中,我并不急于上课本绪言,而是通过演示几组有趣实验,如“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灯”、“空中生烟”,展示化学学科的神奇,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实验的魅力,然后因势利导把学生的思维引进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轨道,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告诉学生怎样观察,即观察变化的“前”、“中”、“后”各个阶段,观察什么,即观察各个阶段的状态、颜色及是否有光、热等现象产生。观察时不仅用眼睛看,而且包括人的耳朵听、手触摸、鼻嗅等,实验操作时能做到“眼到,心到,手到”。

二、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训练,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规范的实验操作指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的仪器或具体基本操作进行实验练习的方法。通过练习,学生掌握基本操作要领、基本动作,要求规范、准确、熟练。

进行此项训练时,首先讲解用到的仪器名称、用途、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然后演示操作过程,边演示边讲解,等学生掌握要领后,再示范连贯动作,最后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在训练过程中,我逐个检查指导,对不规范动作加以纠正,同时,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我采用抽签比赛测试的方法。对学生的操作当场评比,表扬做得好的,指出做得不足的地方。对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再集中讲解,确保下次不犯同样的错误。

等学生掌握操作要领后,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制造悬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增加练习次数,提高操作时动作的规范性与稳定性。

三、通过分析具体实验,让学生对以后类似实验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

根据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就实验内容来讲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主要有关制取气态物质的实验,如实验室制取O、CO等。

2.证明基本理论和定律的实验,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验证HO的组成”等。

3.有关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各类物质之间相互关系的实验,如“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4.有关操作方面的实验,如“溶液的稀释”、“粗盐的提纯”等。

一般来说,每一类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步骤等总有规律可循。因此讲每一类实验中的第一个实验时,首先向学生分析这类实验的设计原理和内容要求。然后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在此基础上师生通过分析、对比,共同总结出这类实验的规律,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如通过讲解并且做实验,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的实验时,我引导学生总结出反应物的状态(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反应时的实验原理、仪器和需要的基础知识及操作等方面规律。为以后学习实验室制取CO的实验做好准备。

在实验原理和基础知识方面,让学生着重掌握:①药品的选择;②实验装置的选择;③需要弄清反应条件。

在实验技能方面,让学生掌握:①所用各种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②有关物质的制取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中提高实验技能

培养学生探索求知的积极态度和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化学实验是学生化学学习中的实践活动形式,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获得科学探究乐趣和喜悦。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获得知识和技能。如在完成O和CO的制取实验并归纳、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装置的基础上,结合课程进度,让学生设计如何在实验室制取H气体。学生先预习,写出提纲,包括仪器的选择、安装、选择的依据,收集方法、验满方法和气体的检验方法。在课堂上展开讨论,然后由学生演示,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指定两名操作能力较强的同学上台演示,其他学生当评判。这样,台上同学仔细操作,台下同学认真观察,实验完毕后由同学们做出评论,最后总结长处及不足,得出结论。实验完毕后及时考核,记入总成绩。

把一些演示实验和学生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活动,提高实验技能的又一做法。如在《酸、碱、盐》总复习时,由于学生觉得酸、碱和盐这块知识比较难懂,我由实验引出,即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分组边操作、边观察、边分析、边归纳、边小结。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由个别酸、碱、盐的性质及反应规律归纳出各类物质的通性及反应规律。然后在规律的指导下,具体解决个别物质的性质、制作及转化问题。这样,一方面提高学生观察、操作、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使科学研究方法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学生的大脑中。此外,我通过选做实验、家庭实验、课外小组等实验,把学生实验寓于有趣的、富有探索性的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高剑南,王祖浩主编.化学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新员工军训感受 篇12

培训:岗前安全教育和„„把我们从学校拽到了工作,„„

军训:“站军姿”、“向左转、向右转”、“行进立定”、这些具体训练项目,给予我很多启示。“站军姿”,不仅要求我们拥有铁的纪律,还要求我们拥有高效的执行力。“行进立定”展现的是我们的团队作战意识,一个团队只有互相配合步调一致,才可实现目标,做好工作。“向左转、向右转”,讲求的是配合与协调,一个团队不仅要有配合,还要配合好,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让我们每个人发挥自己的沟通力和协作力,最终让我们大家凝聚在定心风电这个大家庭中。

军体拳是我们军训的一个大项目,这套拳一共十六动,每动都需要带着杀打出来,一招一式都能彰显军人的专业,强壮和健硕,打起来气势恢宏,场面壮观,而且能防身呢!我们下决心根教官好好练,可是谈何容易,我们以前根本没练过拳,姿势生硬,用力不到位,于是教官让我们一排排的练习,给我们一个个地纠正,还找出打得好的模范起带头作用,教官的教导,再加上一个方队的攀比,我们打起拳来越来越有劲了。

军训期间,天气异常闷热,大家挥汗如雨,一段训练下来,脸上、头发上、衣服上全是汗迹。首长来查访,告诉我们,为了身体大家要多喝水„„ 我们全照教官的作法,注意保护自己,大家都基本训练完成。

军训如书,交给我们许多道理,交给我们坚持、忍耐„„锻炼时一件苦并快乐的事。

军训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一个人的声音很单薄,大家一起喊起来时另一种气势。

8.15日汇演也算是我们给单位领导交的第一份试卷吧,我们尽我们所能,把学到的东西展现给领导看,让领导看看我们新员工的气魄,希望领导能给我们更大的信任。在以后的太重生活中见证属于自己的未来。

军训感受 篇13

“一、二、一,一、二、一,!”操场上响起了嘹亮的口号声。------那就是中关村中学的初二的学生,正在进行紧张的军训。

天公不作美,虽已九月,但无一丝秋意,艳阳高照,晴空万里。经过一上午的炙烤,地面的温度可想而知,我和旁边互相看看,都有些退缩。“先站十分钟军姿!”大家都机械地听着教官命令,以最快动作做动作。我想:“不就是站嘛,这有什么?”于是就端端正正的站着,每当教官走过来时,总会向我投来赞赏的目光,我心里美滋滋的。但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的支持不住了,平常没感觉太阳有多毒,可今天,太阳就在头顶悬着,似乎就因我们军训,太阳似乎更加放肆。不一会我就感觉随时要晕倒。大滴大滴的汗珠从头顶滚落下来,痒痒的我挠了一下痒,正好被教官看见了,把我揪出来,狠狠地说了一顿,让我无地自容。抬头、挺胸,五指并拢并紧贴大腿两侧,身体要纹丝不动,十分钟!天啊!在我们眼里看来,这十分钟比十天还长!终于,一声清脆的哨声响了,“休息!”指导员说道。一听这话,我再也无力支撑身体,软软的瘫了下去。摸摸衣服,全都被汗水浸透。天哪!站军姿真是太辛苦了!好不容易熬过这十分钟,接着又马上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动作:稍息立正、跨越立正、蹲下等等,许多人体力不支,不舒服,使我们更害怕军训了。

军训感受(700字) 篇14

为期七天的军训,说是“魔鬼训练”,可是咬咬牙,我们还是撑到了最后一刻。再回头看看,走过的道路并没有想象中那番崎岖。尤其是我们对军训、住宿生活等新鲜事物的好奇感,更是掩去了大半的艰辛。

听学姐说,军训就等于在炎炎烈日的曝晒下,苦站一个上午不动弹加苦站一个下午继续不动弹,然后乘以七。这话说得没错,站军姿确实能累死人——首先是挺胸抬头、身体前倾,再有是双腿绷直、中指紧贴裤缝线,还有双脚脚跟并拢,脚尖分开60°。

记得那次,我们在烈日下站了近二十分钟,又热又累。我忍不住想动弹,趁着教官走远了,我赶紧弯了弯膝盖,顺便活动一下手指。熬了这么久,歇一歇果然舒服。我大大低估了教官的能力,正在我暗自得意之时,教官已神出鬼没地“蹭”一下从我身后冒出来。结果可想而知,我被逮了个正着,挨了一顿批,还连累大家还得陪着我多罚站一分钟的军姿。

打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敢偷懒,大家训练的态度也愈发认真。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三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半宿舍被评为优秀,尤其是最为重要的大会操,我们一举夺得了一等奖中的第一名。

那天的联谊会办得也很漂亮,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大家谈笑风生,高潮迭起、笑声不断。

然而它们再怎么漂亮,也无法挽留住教官,挽留住军训。教官,那个陪伴我们七天的教官,不得不匆匆离别。军训,那份曾经的艰苦不堪,俨然成了如今最美好的回忆。

感受军训 篇15

我们不正是一团星云吗?有光,有热和火一样的热情……——题记悄悄地来

悄悄地去

怎知却留下刻骨铭心的回忆?

六月的风

吹开了脸上的喜悦

一周的军训

尝到了人生的苦处

一天24小时

站岗放哨操练

七天的时间

立正蹲下齐步走

体验军训生活的艰辛

稍习立正都不会

教官掏心育百班

苦累之中也有乐

军训期间唱军歌

66个人组成一支钢铁般的队伍

嘹亮的军歌唱开了整个校园

再苦再累都不怕

只为争个第一名

待到载誉时

老师教官笑开颜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为国效力多光荣

长大也愿做保国奴

上一篇:回访工作管理办法下一篇:2016装饰公司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