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2024-09-25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通用11篇)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篇1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高一历史

赵燕

【课标要求】: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2.通过阅读教材熟练列举工业革命的成就。

3.通过材料及合作学习归纳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4.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难点:理解工业革命历史时期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学生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点明本章内容都是围绕世界市场的形成展开。展示工业的革命的概念。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

【自主探究】: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请一学生回答)(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可能性:①圈地运动提供了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②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聚了丰厚的资本。③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3)必要性:18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市场 需求扩大。

在当时的世界各国中,只有英国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各种条件和因素。所以工业革命于18世纪中期首先在英国发生。习题巩固(见课件)

2、工业革命的进程:(学生列举过程,同时展示图片)

(1)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在英国各个工业部门中,机器的最早采用,并不是在英国传统的工业中,而是新兴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中。【新课延伸】:为什么技术革新首先出现在棉纺织业中?

A棉纺织业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

B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2)工业生产的变化:后来在冶金、采煤等其他生产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

(3)动力技术的革新: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

英国棉纺织业的巨大进步,是机械科学原理普遍运用的结果。当时,在机械化装置多使用水力和风力,这制约了机器生产进一步的发展。要发展工业,就必须有新的动力。瓦特经过多年的钻研,广泛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制成了性能可靠的蒸汽机,1785年投入使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并将其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P31《使用蒸汽机的工厂》图)。【自主探究】:为什么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师生互动:由于蒸汽机的使用,人类第一次有了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等自然力之外的动力,它受自然条件限制很小,提供的动力比较强大,大大便利了机器的使用和推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因此,人们也把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称为“蒸汽时代”。(过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二、从工场到工厂

根据课本并结合材料思考工业革命的影响?(小组合作学习)

材料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由于 采用机器生产,工厂越来越多,手工工场逐渐被击垮。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结论

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工厂的出现

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工业革命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 【自主探究】:手工工场与工厂的比较:

⑴相似点:①都是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因而都是以雇佣工人的劳动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②都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提高生产率。

⑵不同点:①手工工场以手工操作为主,而工厂主要运用机器大生产;(本质区别)

②手工工场的雇佣工人往往是在较分散的状态下生产,而工厂的工人则相对集中;通过上述可见,工厂比手工工场更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展示材料二:英国在不同时期城市和人口比重统计表(见课件)

结论

2、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P31英国就业人口比重》表与“历史纵横”)。

展示材料三: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增加并逐渐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成为资产阶级的主导部分。在英国,工业无产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已有200万工厂工人和运输工人,无产阶级也正式形成。掌握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取利润,无情地剥削无产阶级,尤其是对童工和女工的残酷压榨,成为工厂初期的普遍现象。

结论

3、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关系变化——形成两大对立的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各国通过改革,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展示材料四

大洋洲是我们的牧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结论

4、工业革命推动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自由主义与殖民扩张

展示材料 9世纪,英国进入工业急速发展期,伦敦工厂所产生废气形成极浓的灰黄色烟雾。20世纪50年代最为严重,“雾日”(即指视域不超过1000米的天数)一年里平均多达50天左右。1952年12月5日至10日,发生了“伦敦烟雾事件”。当时,歌剧院正在上演的《茶花女》因观众看不见舞台而中止,歌剧院里的人也被迫散场,出来却发现,大白天的伸手不见五指,水陆交通几近瘫痪。

结论:环境污染严重 最后学生总结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学生自主学习总结)

1、原因条件

(1)工业革命的展开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2)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3)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非、拉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2、途径:

政治:凭借经济和军事实力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经济: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料

3、基本形成:

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自主探究】:哪些因素促成了英国在19世纪中叶成为“世界工厂”? ①制度先进:17世纪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在国内的统治。

②殖民霸权: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争夺,于18世纪中期就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权,拥有了广阔的殖民地。③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1840年前后完成工业革命。(根本)④经济政策:英国政府全面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工业发展。

4、深远影响:主观:资本主义国家攫取利益

客观:传播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世界面貌

【师生互动】工业革命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受外国在华企业的诱导,中国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③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技。本课小结:列出提纲

练习反馈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篇2

本单元是《Go for it》七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What does he look like?”。其核心话题是谈论人的外表形象(looks),教材内容围绕着描述人的外貌特点展开,让学生学会谈论人的身高、体重、发型、面部特征及着装特点,因此‘talking about people’s looks’是教学重点。

本节课是第7单元的第一部分,教材内容围绕着描述人的外貌特点展开,让学生学会谈论人的身高、体重、身材、发型、面部特征及着装特点。本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由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易于引发学生运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际和交流。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通过交换对不同人物的描述及看法,促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情谊。

课堂实录:

当轻快的上课铃声响起,我开始了上课。这是一堂人物外貌的描述课,所以我用了触摸你的身体部分的游戏“touch……game”开始引入新课。

目的有两个:(1)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检查描述五官的英语单词是否都能记住。便于开展活动时扫除学生的语言障碍,因为这些单词与人物外貌相关连,这样引入就能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为下一步活动做好铺垫。

接下来我挑选了几个有不同体型特征的学生说。

先利用图片展示进行新单词句型的引入,让学生熟悉。再按发型,身高,体重的类别进行口头练习以免混淆,重点强调容易混淆的句型。如:She is of medium height.You are of medium build.He has short hair.I have two big eyes.She has a small face.etc.加深记忆.接着要求其他同学描述三位外貌典型的同学,再小组练习。这样更形象,更贴近生活,学生更容易接受,加强了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再按发型,身高,体重的类别练习以免混淆。当我要求学生描述自己的老师时,学生们十分激动,想着能用英语描述自己的老师了,他们特别高兴。此时的气氛很活跃。

这样完整地描述人的外表是为后面能安排、完成任务做铺垫,同时能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老师随时调控。

这个猜人游戏的安排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他人的描述,去发现别人的外部特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及辨别能力,同时可活跃课堂气氛。

这是一项任务活动,让学生描述自己的家人、朋友及喜爱的明星,增添他人对自己的了解。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自己最喜爱的电影、足球明星,在小组里轮流进行描述。然后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资源共享,教师选派几名学生在讲台上用投影仪进行展示。(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与小组成员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发展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并创造性地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设计这个任务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学有所用,想象设计一下自己30岁的样子,并画出来,同时当学生做汇报时,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并写出描述外貌的句子。使课堂别开生面,乐趣横生。同时培养了学生听力、口语及写作能力。

由于学生对前面知识掌握得不错,再学习并处理书上的知识,就非常容易,学生学得得心应手,同时让学生整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此处格言的安排是为了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品德,不以貌取人。

通过以上几步的语言输入练习,让学生再进一步创造性地活用所学语言,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后反思:

从教20多年,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我的英语课该怎样上才能让学生觉得不枯燥,并能学好知识?是天天拿着教材教呢?还是把生活及其他学科内容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去,让学生多角度地去感受,去体会,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从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由此可见,生活和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作为语言学习初始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本课是初一新教材第7单元的第一部分,教材内容围绕着描述人的外貌特点展开,让学生学会谈论人的身高、体重、发型、面部特征及着装特点。本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易于引发学生运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际和交流。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通过交换对不同人物的描述及看法,促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情谊。所以这堂课主要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并辅助于TPR(全身反映教学法)、情景交际教学法和猜谜活动等任务环来实施的。

以下是本节课的闪光点:

第一、直观的图片信息:初一的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所定,对形象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尤其对新新人类更是喜欢。就这个特点,我精选了大量的有代表性的人物图片。就本课的教学内容描述人物的发型与身材,比如:高个———姚明;矮个———潘长江;中等个———周星驰;胖的———猪八戒;瘦的———孙悟空;中等身材———唐僧等等。让学生一看就能明白这些单词的含义。那么他们说起来也就琅琅上口了。

第二、合理利用生活资源,使教学“生活化”。图片的信息直观,现实的资源就更为形象。本课要求学生能描述他人的外貌。那么让他们来描述周围同学、老师的长相,岂不更贴近生活实际,同时也给我们的学习带来更多的乐趣,便于学生们长久的记忆。

第三、任务设计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动口动手。首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喜好才能找到让他们动口动手的关键。现在的学生都有自己所喜欢、所崇拜的明星。以此为切入口,我在任务环活动中,设计了三个任务:(1)“猜朋友”;(2)谈论自己喜欢的明星;(3)设计绘画自己将来的形象,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合作、竞争,每个任务都存在着一定的“信息差”,因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急于知道最终结果的心情,在活动中他们积极参与、努力表现自己,做到最好。三个任务所侧重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的要求也各有不同,他们分别侧重训练学生的听、说、写的能力。把任务活动放在小组中进行,还可以解决“大班额”难于操练的难题,学生在小组中有更多的时间来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通过这项活动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注。

第四、发挥多学科知识渗透的作用,巩固所学内容。这一节课要求学生能描述他人的外貌。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听、说能力。如何把听说能力融为一体,并且学生能很好地接受,同时还能锻炼写的能力呢?何不让他们想象一下当他们30岁的时候自己长什么样,一边描述一边画出自己的肖像。这样利用美术知识来巩固本节内容,学习的形式也多样了,岂不更好?

第五、重视情感教育。在人际交往中要让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别人,学会交换不同的看法,了解他人的爱好,增进情谊。在现实生活中不犯以貌取人的错误。那么我们老师就应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讲解图时,我就侧重强调人物虽然有美丑,但是他们却都有自己的特长,都能在各自的领域成就一番事业,让学生明白人不可貌相。如讲到潘长江,我就提到He is short and heavy, but he acts very well.He is very popular with people.同时在结束课时我增添了谚语,再次强调不要以貌取人,人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篇3

【课程标准】

(1)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2)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中华民国纪年法,使学生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基本技能。

(2)通过学习孙中山辛亥革命前后的重要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通过分析辛亥革命的性质和意义,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课文,掌握制作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了解孙中山进行的主要革命活动;巧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查找有关材料,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运用史料支持观点的能力。

(3)通过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一代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继承他“唤起民众”“振兴中华”的伟业;使自己具有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重点和难点】

重点:孙中山的重要革命活动(兴中会的建立、同盟会的建立、三民主义、中华民国成立)。

难点 如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课件展示孙中山画像,提问:每年国庆节,天安门广场都要摆放孙中山的巨幅画像,这是为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观看教材上孙中山的画像及孙中山的介绍。教师讲解:“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866年出生于广东香山。早年学医,后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开始寻求救国的道路。1894年曾上书要求变法,但变法自强的梦想很快破灭,从此走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是从建立兴中会开始的。”引出第一目。

教师介绍:兴中会成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又成立了许多革命团体,并组织了一系列革命活动,但这些革命斗争先后失败,革命派认识到必须成立一个全国统一的革命组织来领导革命。

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起义者经验不足,没认识到掌握政权的重要性;孙中山、黄兴等领导人不在武昌,说明起义准备不充分;黎元洪这样的任务进入革命队伍,为革命埋下隐患。

4、影响:(板书)革命形势在全国迅猛发展起来。

三、中华民国的成立(板书)

1、中华民国的成立(板书)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记忆中华民国成立的概况,同时,课件展示相关图片。指导学生掌握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

2、清帝退位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板书)

教师展示袁世凯画像,介绍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前后经过。要求学生阅读P36小字内容,提问:辛亥革命果实为什么会落入袁世凯之手?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提出:革命派的软弱和妥协是根本原因。

3、辛亥革命的意义(板书)

①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历史功绩: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打击了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基本线索。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本课的难点: 工业革命及其影响.[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 瓦特与蒸汽机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可以从学生们自身所穿衣服的质地、成衣工序和成衣方式说起,能激发师生共同探究学习的兴趣。收到使学生轻松、兴奋入题的效果。接着可以提问:你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纺纱机器是什么时候、在哪个国家、由谁发明的?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习、解决以上问题,然后师生共同确认: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纺纱机是1765年由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的,命名为珍妮机。2)讲授新课:

一、瓦特与蒸汽机

教师在引导学生知道有关珍妮机的基本史实后,还要注意点拨以下两个问题:

①你了解英国吗?(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两方面谈18世纪的英国);珍妮机的问世是不是偶然发现?为什么?借此加强学生对前后所学历史知识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系统理解历史知识,并留给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②珍妮机问世后在英国生产领域引起怎样的广泛影响?第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承前,第二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启后。教师在学生找到答案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点燃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的星星之火。能不能成燎原之势?教师可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从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作适当补充,突破教学疑难。假如最先发明的不是珍妮纺纱机,假如珍妮机被发明在当时的中国,情况会怎样?为什么?这样就自然地将学生导入“动脑筋”问题。最后教师结论: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棉纺织业,是英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二.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师在从第一目过渡到第二目时,可以引导学生从珍妮机发明的历史中回到现实,从身边熟悉的工厂机器谈起,比如最早的机器是棉纺机器,随后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机器诞生了,机器诞生的价值是更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推动时代进步,其关键是机器能转起来,是什么力量驱动机器的转动呢?学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样的(如人力、风力、水力、电力等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答案灵活应变,巧设悬念,自然地将学生带回到二百多年前瓦特与蒸汽机的改良,帮助学生理解“蒸汽时代”。

教师在处理重点目内容时,可采用谈话法教学。从蒸汽机改良前后驱动机器的动力及其利弊开始对话,从师生对话中使学生感受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时代价值,激发学生意气风发的积极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大胆揣测学生心理,也许有些同学心想:“我要是生活在二百多年前多好啊,说不准我也像瓦特先生一样有伟大的发明,将人类带入一个新时代”。教师质疑后,学生的声音可能有两种:一种是认可,一种是不一定。教师在引导的基础上确认:也不是所有的生活在二百多年前与瓦特同龄的人个个都像瓦特那样有伟大的发明,瓦特之所以有伟大发明虽然是时代的产物,但跟他个人努力分不开。指导学生阅读,完成动脑筋问题。接下来教师可调动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一下当时英国工厂的生产情景:轰隆隆的机器声不分昼夜,各种各样的商品堆积如山,步履蹒跚的人力畜力车辆能不能满足机器生产运输的需要?应该怎么办?教师层层推进地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循序作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学生知道有关轮船、火车发明的基本史实后,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适当点拨两个问题:

①指导学生读火车想象图,启发学生对图像和现代火车的印象形成对照,明白事物发展都有一个渐进过程。

②组织学生讨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后,铁路交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无时无地不在享受火车为我们提供的便利,除此以外,铁路给人类社会还带来了哪些影响?课文最后一节可以作为教师小结内容,教师应注意本课知识的整合,引导学生由点到面,由感知历史到理解历史的转变。解释清楚工业革命的影响。为后文教学埋下伏笔。3)巩固小结:指导学生学会横向、纵向联系的方法,比较、对照历史,使学生能够比较灵活、系统、全面地感知、理解、运用历史知识。比如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学生较难理解,可以指导学生横向联系,结合中国近代史分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是如何将闭关自守的中国转变为英国殖民侵略对象的。

4)练习:据说,瓦特小时候看到水壶中的水烧开时,蒸汽顶开壶盖,受到启发,激起了他的探索欲望,最终促成他的伟大发明。你对这一说法怎么看?。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或成就,掌握工业革命的进程和影响。

(2)通过探讨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影响。难点: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有两幅图导入,出示珍妮纺纱机、汽船导入(课件1、2)讲授新课: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课件4—11)

1、工业革命概念:

18世纪60年代以后,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历史上把这一过程称为“工业革命”。

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也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2、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前提资本条件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等劳动圈地运动力技术工场手工业长期的积累市场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圈地运动原料广阔的海外殖民地直接原因是手工工场生产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的需要

3、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1)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飞梭(凯伊)

珍妮纺纱机(哈格里夫斯)水力纺纱机(阿克莱特)骡机(克隆普顿)水力织布机(卡特莱特)(2)机器动力的革新影响:

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人类社会开始进入“蒸汽时代”(3)交通运输业的革新 轮船(富尔顿1807年)蒸汽机车(史蒂芬孙1814年)(4)工厂制度的出现

从手工工场到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4、英国完成工业革命(1840年前后)出示工业革命在各个领域的图示。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课件12)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蒸汽时代(1)生产力:工厂制度兴起;(2)生产组织形式:(3)经济结构:工业化(4)生活方式:城市化;(5)阶级关系:阶级对立化;(6)社会意识:自由放任经济思想盛行,经济自由化(7)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消极影响:

1、无产阶级遭受日益严重的剥削和压迫;

2、迫使亚非拉等落后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受到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3、环境问题,资源问题

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课件13、14)

1、时 间:19世纪中后期

2、主导地位: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

3、从属地位: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

4、影响:资攫取利益,客观传播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世界面貌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很快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后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需要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工厂所需要的原料也要来自世界各地。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小结:瓦特发明和改进蒸汽机,改变了整个世界 板书设计: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温习“影片剪辑”的概念;了解按钮的作用;了解为什么要发布作品

2、熟练掌握影片剪辑的方法,复习引导动画的制作。“公共库”面板的打开与“按钮”的使用;在“按钮”上添加代码,实现交互功能;发布影片。

3、完成作品的制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感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从“库”面板中打开“影片剪辑”元件。

2、能用“对齐”面板对齐对象。

3、复习“运动渐变动画”与“引导动画”的制作。

4、能从“影片剪辑”的舞台返回到“场景一”的舞台。教学难点:

1、“对齐”面板的使用。

2、“影片剪辑”与“场景一”舞台之间的切换。

教学准备及手段

1、将教材中所要用到的Flash源文件发送到学生电脑中。

2、制作好的影片剪辑“葡萄成熟了”。教 学 流 程

一、任务驱动、引出新课

师:还差最后一个影片剪辑“葡萄成熟了”,我们的音乐电视《蜗牛与黄鹂鸟》就大功告成了。我们要不要把这个尾巴收拾的漂漂亮亮。教师交待本节课任务:

1、完成影片剪辑“葡萄成熟了”的制作

2、为了使MTV具有可控制性,我们要在播放完之后添加一个返回按钮。

二、新知讲授

1、制作“葡萄成熟了”

展示制作好的影片剪辑“葡萄成熟了”,并带领学生分析动画:包含两个动画,一个是蜗牛爬行的“引导”动画;另一个葡萄树不断地长大、不断地增加。

教师操作演示:

①打开文档“蜗牛与黄鹂鸟”,并打开影片剪辑“葡萄成熟了”。将图片元件“背景(葡萄成熟了)”拖到舞台中,对齐到舞台中央

②重命名“图层1”为“背景”,从“库”面板中拖两个“嘲笑的黄鹂鸟”到舞台中,改变黄鹂鸟的大小和位置

③在“背景”图层的第244帧插入普通帧

④在“背景”图层上方添加一个“引导蜗牛”图层 ⑤在“引导蜗牛”图层中沿着葡萄藤绘制一条曲线

⑥在“背景”图层上方再添加一个“引导蜗牛”图层,将“蜗牛”元件拖到该图层的舞台中合适的位置并调整图片大小

⑦在“蜗牛”图层的第126帧插入关键帧,并确定“蜗牛”爬行的终点,改变蜗牛的位置

⑧在“蜗牛”图层的第1帧到第126帧之间设置“动作渐变”动画,并在第344帧插入普通帧

⑨将“引导蜗牛”图层设置为“引导层”,并将“蜗牛”图层向上拖动,使蜗牛沿着“引导图层”中的曲线爬行

⑩返回场景1,在“动画”图层的第477帧插入关键帧,并将舞台中的对象“蜗牛继续爬”替换成“葡萄成熟了”,在第740帧插入普通帧完成制作

以上操作步骤简单但繁多,教师可分阶段指导学生上台示范,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2、添加按钮

由于最后一帧我们添加了停止代码,MTV播放完就会自动停下来,想要重新播放的话,则需要添加一个“播放”按钮。

教师示范:

①选择“窗口”→“其他面板”→“公共库”→“按钮”命令,打开“按钮库”面板

②从“按钮库”面板中拖动“gel Right”元件到舞台 ③为按钮添加一部分代码即可

3、发布影片

终于制作完“蜗牛与黄鹂鸟”MTV了,别急我们还需要发布影片便于其他同学欣赏。

学生看课本自学,请学生示范操作,教师小结:

①选择“文件”→“保存”命令,保存文件“蜗牛与黄鹂鸟”

②选择“文件”→“发布设置”命令,打开“发布设置”对话框进行相关设置,发布影片

三、学生练习、强化知识

1、完成影片剪辑“葡萄成熟了”。

2、完成“蜗牛与黄鹂鸟”MTV的最后制作并发布该MTV 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第7课 多变的形状 教学设计 篇7

1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总体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获得绘制直线、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的知识准备的前提下,进行漂亮的教学楼的设计任务。单就内容而言,电脑绘画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本节课主要应用了演示法、自主探究法和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认识“画图”程序中直线、矩形、椭圆、圆角矩形等工具;2)熟悉配合使用shift键的技巧;3)认识撤销和重做菜单,以及保存文件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1)学会用“直线”、“矩形”、“椭圆”、“圆角矩形”工具画规则的图形;2)能用“撤销”来更正错误;3)学会把文件保存在默认文件夹中

3、情感目标:1)激发并提高学生热爱自己学校的感情;2)学会善于欣赏别人作品中的优点

3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6课已经学习了手绘工具的使用,比如铅笔、喷枪等,已经对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有了一定的概念,通过知识的迁移,学习本课规则图形工具的使用就比较容易了。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

1、直线、矩形、圆角矩形、椭圆的绘制方法;

2、文件的保存。难点:

1、Shift键的辅助应用;

2、保存绘画成果到默认的文件夹中。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小小设计师

师导入:一起来看看(演示自己学校教学大楼的照片)大家觉得我们学校的教学楼造得怎么样? 这些都是建筑师们的杰作,他们为我们设计了这样整齐、漂亮的教学楼,真是好样的。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回建筑设计师,设计设计我们自已的教学楼啊? 那好,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小小建筑设计师!今天,咱们就用画图当中的几个工具,来帮我们设计漂亮的教学楼吧!【设计意图:按照心理学常识,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把学习当成愉快的事。通过欣赏自己学校的照片,引出设计整齐的的教学楼,从学生熟知的事物来引入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活动2【讲授】小小练兵场

1、看一看,比一比谁的眼力好

请同学们来观察一幅教学楼的图画,之后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考考大家的眼里和记忆力。教师操作:出示完整的教学楼轮廓图;学生观察:完整的教学楼轮廓图

提问:请问你看到了几种图形?(板书:直线、长方形“矩形”、椭圆、圆角矩形)(学生有可能说不出圆角矩形,老师简单介绍一下圆角矩形。谁能找到它吗?虽然它看起来长得像矩形,但因为它的角是圆的,所以叫圆角矩形。)

2、找一找

再次出示教学楼轮廓图,师提问:你知道这些线条和图形分别可以用什么工具来画?学生在画图工具箱中找出相应的绘制工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察直线线条、矩形、椭圆、圆角矩形的时候有一个思考,梳理认识:不同的线条和图形要选择相应的工具来进行。提示、激发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学好今天的新内容。】

3、画一画 1)尝试练习:选择一种喜欢的图形用相应的工具,画一画。学生练习。

练习反馈,预设反馈(广播)

师:请问你在练习的时侯,遇到了什么困难?

学生反馈1:我想把线都画的笔直笔直,可是画多了,就很容易出现歪歪扭扭的.师: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预设:学生知道,让学生演示操作。学生不知道,看老师变,老师演示用SHIFT键可以把直线画得很直。

课件出示SHIFT键在键盘上的什么位置。

(板书技巧1:当按住shift,再画直线就很直了)

【设计意图:为下面的自主探究做铺垫,提高学习效率。】

2)师:请同学们结合shift键来画一画矩形、椭圆和圆角矩形,看看图形和直接画有什么变化?

技巧2:当按住shift,再画椭圆就变成了正圆。(板书)技巧3:当按住shift,再画矩形就变成了正方形(板书)

学生反馈2:我发现同学们一样使用直线工具,但画出来的线条,却是有粗有细,这是怎么回事呢?(直线粗细)怎么选择线条粗细?学生演示或教师演示。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教学重点,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准备,才能把旧知迁移到新知的探究上。】

师引导你能画出边线粗细不一样的这些图形吗?

3)出示任务2:用SHIFT键和线条的选择变一变形状。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活动3【练习】设计整齐的教学楼

1、师导入: 给出三个范例,学生设计,出示任务三:设计漂亮的教学楼。让学生利用直线和这三个工具画一画范例中整齐的教学楼。在画的时候提示学生注意板书上的三个技巧。

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学以致用。】

2、画错了 不要紧

提问:如果你在绘画时出现了这种没有画好的情况,怎么办呢?(找一副有缺陷的图片)画错后,还有改正的机会。(讨论“撤消”操作与“重复”操作有什么不同)

3、保存自己的画

引导:完成的作品当然要保存下来,这样我们的心血才不会白费了。

教师演示“文件-保存”,弹出对话框后:这可是你当上设计师的第一件作品名啊,可不简单啊、同学快保存自已的作品吧,应该怎么取文件名? 学生思考文件名怎么取文件名,并将自己的教学楼保存为学号+姓名的格式保存下来,并上传作业。

活动4【活动】反馈评价,小结延伸

1、优秀设计师的评比,组内评出最优秀设计师,奖励一张小小设计师的名片。

2、师小结:看着自已满意的设计作品,仅仅用了画图中的直线、矩形、椭圆、和圆角矩形工具,就设计了一幢整齐的教学楼,同学们,我们学得不错啊!相信大家如果学了更多的工具,掌握这些工具的小小技巧,加上我们的创意,一定会设计出更漂亮的教学大楼,一定做成为一名更出色的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学生在作品展示中,相互评价,各抒己见。在自我展示和相互评价的过程中,进行了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作品展示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表现自我的舞台。教师、同学们及时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感。】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

课本上p19还有两幅很有趣的画,大家可以选一幅来描画下来,对了,画之前要看仔细观察哦(有哪些形状,用哪些工具,技巧是什么?)。小朋友们可以在课后来进行绘画。活动6【活动】板书设计

直线 技巧1:当按住shift,再画直线就很直了 椭圆 技巧2:当按住shift,再画椭圆就变成了正圆

第7课 感受双字符键 教学设计 篇8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双符号键和上档字符;知道shift功能键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输入上档字符,掌握组合键的操作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计字符图案,进一步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这学期是他们刚接触打字,在前几节课已经学过了键盘一家以及上、中、下排键。大多数学生已经对键盘有了基本的认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输入上档字符

教学难点:字符图案的创意设计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一)新课导入

1.师:青青草原羊村里的小羊们最近学习了键盘一家之后对打字十分感兴趣,也学会了网上和朋友聊天,可是今天,聪明的喜羊羊也遇到了难题,同学们可以帮帮它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喜羊羊遇到的难题是什么吧!展示喜羊羊的难题(PPT展示一个字符表情):这个表情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回答(各抒己见)2.师:同学们的想象能力真丰富,那么这个表情是怎么用键盘敲击出来的呢?你们想不想和喜羊羊一起来学习这个技能呢?今天就让老师带领着大家进入符号的神奇国度,探究一下如何用键盘来画出形象生动的表情和图案。揭示课题:《感受双符号键》(板书)活动2【讲授】

(二)认识双符号键

1.认一认(PPT演示用键盘符号键制作的几个表情)师:同学们,请你们来认一认,这几个表情是用什么符号组成的呢? 学生讨论

(请学生在黑板上画一画)师:这些符号你能在键盘上找到吗?(PPT出示键盘图)(请找到的学生上台来指一指)2.探一探

师:同学们的观察能力真强!那么你发现这些键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有两个字符(教师加以引导)师:非常聪明,那么跟他们一样一个键上有两个字符的键还有吗?请你找一找。学生活动:找到主键盘区中的“双符号键”。师:大家找到了几个这样的键呢? 学生:21个。

师:(PPT出示双符号键分布图)这些键上有两个字符的键,我们给它们一个名字,叫“双符号键”。3.小结

师:双符号键有上下两档字符,分别为上档字符和下档字符。活动3【活动】

(三)输入上档字符

1.试一试

师:既然认识了双符号键,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小试一下牛刀吧!任务一:输入符号表情“︿-︿”(打开写字板)学生操作

师:同学们在操作的时候有没有碰到问题呢? 学生:想输入“︿-︿”,却出现“6-6”,这是为什么呢? 师:有没有同学能解答这个问题?(参照书本,如有学生能解答则让学生回答,如没有则教师解答。)如果想输入“上档字符”应该先按下shift键不动,再击相应的符号键。学生再次操作完成输入

2.总结(PPT演示):如果想输入的是下档符号,只需直接按键;如果需输入的是上档符号,那么我们需要按下shift键不松手,然后按下符号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练一练

打开写字板,输入下面这些字符

任务二:!@ # % ︿ & *(+ } _ “< > ? 活动4【活动】

(四)字符表心情

1.师:在网络上,人们经常用字母和符号的组合来表达心情。(PPT展示)为了推动环保,共建绿色家园,村长想叫小羊们一起参与到植树活动中,以下是它们的对话,你能把它们的对话内容补充完整吗? 任务三:给对话添加合适的字符表情

村长: 为了推动环保,共建绿色家园,我们一起植树吧!小羊们:好!________ 沸羊羊:推动环保这么有意义,我一定支持呢!________ 喜羊羊:沸羊羊,你在干什么? ________ 沸羊羊:还用说,当然是在推动“直”树啦!喜羊羊:…… ________

2.师:字符表情真是活灵活现呢,字符除了可以制作出一些可爱的表情,还可以制作出一些其它图案呢。(PPT展示字符图案)学生欣赏

师:你能设计一个图案吗? 任务四:请你设计一个字符图案,并加以解释。活动5【活动】

(五)小结

1、今天我们主要学了什么内容?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篇9

——《美化文章》教学设计

江苏省宜兴市芳桥实验小学(214264)徐新中

《美化文章》是苏教2007版小学信息技术的内容,本课具有突出的操作性、工具性和审美性,笔者在抽签借班上课中首次接触了这一内容,并以此顺利通过了无锡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能手的课堂考核。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艺术字、自选图形在文章中的作用;掌握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自选图形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采用知识迁移的方法,使学生轻松掌握插入艺术字、自选图形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敢于运用技术手段表现美。创新与行为:灵活编辑设置艺术字、自选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图示:三种艺术字(汉字、数字、英文)

师:同学们,这些是什么?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文字有哪些不一样?

生:外观漂亮,色彩丰富,形状多变。师:对,它们看上去有艺术气息,因此我们把这种文字称为艺术字。艺术字是一种图形文字,对文章能起到很好的美化作用。同学们想学习和艺术字有关的知识吗?

【设计意图】本课一开始让学生欣赏别具特色的艺术字,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产生了学习的欲望,在追求美的心理氛围中投入到本课的实践操作。

二、任务驱动,探究新知。

(一)艺术字

1、插入艺术字

师:好,徐老师还邀请了平时一直给大家上信息技术课的A老师一起来帮助大家学习,欢迎吗?那我们就开始了。

要求:认真看、听每一步操作,减少自己练习时的困难。播放A老师视频讲解(略)。

请同学们打开D盘的“第7课练习”文件夹,插入艺术字。遇到问题可以:

1、同学间商量;

2、举手问老师;

3、点播A老师讲解视频。

教师随机点评。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体验了本课的主要学习模式,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既掌握插入艺术字的操作,又为后续学习作好铺垫。视频讲解清晰明了,提供的学习策略多样,为学生实践探究创设了良好的课堂环境。

2、编辑艺术字

师:在大家操作时,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做完规定操作后,还在继 2 续尝试,老师要表扬这些同学。要知道电脑中藏着很多秘密,课堂上讲到的只是一小部分。比如,你有没有发现“艺术字”工具栏上有不少按钮命令,可以用来编辑艺术字,实现许多有趣而漂亮的效果。再比如,你有没有发现,老师把“互联网”的“联”字打错了,要怎么改呢?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尝试:编辑艺术字。播放A老师视频讲解(略)。

学生练习编辑艺术字。

教师随机点评,优秀小组颁发奖品——Word制作的贺卡。【设计意图】编辑艺术字是艺术字教学的第二层次要求,本环节联系具体问题来解决,符合新课改提出的在问题中学习、在探究中感悟的要求。教师适时地用颁发“奖品”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为课堂增添了活力。

(二)自选图形

1、插入自选图形

引入:先给同学们看一张电脑小报,怎么样?漂亮吧!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一定是这些漂亮的图形,正是它们把小报装点得美轮美奂。这些图形就是word这个软件提供的,我们称它“自选图形”,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插入这些自选图形。播放A老师视频讲解(略)。

实践:有些同学都等不及了,赶快上机操作吧,请同学们画出一颗十字星。

【设计意图】新课改要求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对于视频中讲解的两个操作,教师合理地定位为“十字星”必会,“房子”自选是恰当的,因为插入复杂的组合图形是较高的要求,不是本课的主要目标。

2、设置自选图形

师:刚才我们在小报中看到的图形色彩丰富。但现在我们画出的图形都是黑白的,如何给它们着色呢?首先,我们要找到这个命令在哪。老师再教你个小技巧,当你要编辑一个对象,但不知道命令在哪儿时,不妨右击它,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往往有你需要的命令。好,我们来试一试。

同学们也来设置一下这颗十字星。

教师随机点评。小游戏:眼保健操

【设计意图】设置自选图形使学生再次体验了word强大的功能为个体的发挥搭建了很好的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收获着成功的喜悦,感受着美的魅力。用时不多的健眼小游戏让学生的身心及时得到调整,也给学习增加了乐趣。

三、实践探究,拓展思路。

师:我们城北小学历史悠久,2004年还举行了建校九十周年的校庆。但由于我校不在马路边,有些客人不认识路,你有什么好办法提示他们吗? 学生自由讨论,提出解决方法。

老师想在人民路转到我校的路面上作上这么一个交通标记,你能把它设计出来吗?

学生开展设计。

【设计意图】学习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改进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本环节用“客人来我校”的情境提出了现实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探究,积极实践设计,使技术与应用完美融合,达到了《纲要》提出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课程基本理念。

四、课堂小结,激励进取。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哪些本领?

小结:艺术字和自选图形可以美化文章版面,常用于制作电脑小报、设计贺卡等,希望每位同学都能用它们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本环节简明扼要地回顾整理了本课知识要点,使学生有个理性的认识与记忆。同时激发学生后续实践的信心,立足于信息素养的养成,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教学反思

本课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各环节创设的情境、选取的素材都与学生的实际体验紧密结合,特别是为了缩短与新老师的心里隔阂,大量“教”的内容都由原任课教师的视频讲解来展示,受到学生欢迎。

2、教学视频效果明显。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需要过程,存在差异性,本课把主要操作步骤用视频形式发送到每台电脑,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理解,较好地实现了均衡发展。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篇10

第7课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一、教材分析

1、编辑指导思想(1)编写意图

一直以来,蕴含着浓浓乡情、健康、率真而质朴的民间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风采,展现着从古到今、一代又一代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信念。特别是在工业化,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民间艺术中所体现的、永久不变的生活主题,带有一方特色的表现形式,祈盼吉祥美好的朴素情怀,早已凝结成深挚的民族情结,融化成恢弘的民族气派,为身处社会变革中的人们,存留着一块温暖而博大的心灵家园对于目前的中学生来说,应该把了解、学习民间艺术,发扬、传播民族文化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民间美术,作为民间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民间美术在造型上体现了古拙、大气与灵秀的特点;在色彩上则突出了热烈、质朴与纯真的特质。通过学习研究民间美术中色彩的表现形式与内涵,是引导学生探究民间艺术之路的良好途径。

(2)版面内容与设计理念

本课的版面内容,主要由文字,不同民族、地域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作品和学习建议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文字部分是对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式、方法、审美特征、文化内涵等方面的概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而占大量篇幅的图片部分则是对以上内容的直观展现,体现出美术教材强凋视觉感受的特点。通过南北方各具特色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展示,使学生对民间美术,特别是民间美术中生动绚烂的色彩搭配有一个强烈的感知印象,这就为更深入地探究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形式手法、文化内涵,打下了认知上的基础。

另外,这些图片内容也可以和教材中的学习建议结合起来,根据各地教学的实际情况,创建有地方特色的、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学习建议中的“收集一件民间工艺品,分析它的色彩搭配特点”是从学生学习的动机、学习方法、学习目的三方面提出要求,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与探究性,这和以往教学中学生主要依赖教师讲述的行为表现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各地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当地的庙会、地方文化活动、喜庆节日、乡村集市等时机,指导学生广泛参与对民间美术作品的收集、整理、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学习建议中的第二条建议:“用民间色彩对比的手法彩绘画盘,并和同学进行交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属“设计〃应用”范畴),要做到这一点,势必要对学习主题有更全面、更深层的理解,它是对“教”与“学”的更高层次的要求。这一建议可以根据各地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实际的物质条件灵活应用?尽可能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地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具体实施方法可以参考“教学设计”一项)。

2、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

①通过挂饰、玩具、风筝、剪纸、面具、刺绣、织锦七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展示,使学生感受和认识民间美术特有的美感,增强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色彩搭配是构成民间美术热烈、质朴、纯真、自由的艺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②通过图片并结合简要的文字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强烈对比的手法,从而形成了民间美术特有的装饰风格。通过“学习建议2”引导学生具体学习这一色彩搭配方法。

③通过图片展示与文字评述,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认识民间生活的环境、状态以及老百姓的追求与信仰,是形成民间美术色彩搭配不拘泥于自然色彩现象、大胆提炼归纳的装饰风格的基础,从而进一步理解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

(2)隐性内容与目标

①课本中选登的每一幅民间美术作品,都包含着一个民间风俗,一个地域风情,一个健康、美好的愿望。教师引导学生对民间美术进行深入研究,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包含在民间美术中的浓浓的情感,而这种情感终将化作民族情结,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之中,成为生命中的精神支柱。

②通过“教学建议1”,配合教师合理的引导,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③通过“教学建议2”,营造一个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审美创造的乐趣。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

明确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2)教学难点:

具体了解民间美术作品是怎样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手法的。分析不同的色彩搭配体现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设计

1、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设计一:

(1)通过庙会、节庆、集市等地方民俗文化活动,撷取当地具有典型意义的民间美术作品作为范例,师生共同研究与之有关的民俗风情、民间故事,并以此了解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因地制宜,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主题的兴趣,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2)通过范例,结合课本图片,教师指导学生集体探讨民间美术作品的特征及对作品中色彩搭配的感受(对本课主题的感知与印象)。(符合认知规律,并能培养主动发现的“眼睛”、主动“思考”的心灵。)

(3)教师指导学生做一个色彩搭配实验,用画笔提取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色彩与自然形象的色彩,并进行对比,通过研究与分析,总结出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和手法。例如:以山西民间玩具布老虎为实验,首先将布老虎造型中的所有颜色都提取出来,然后再对这些颜色进行纯度、冷暖、色相、面积、虚实等方面的分析,最终得出符合事实情况的结论——民间玩具布老虎的色彩搭配手法是采用了两组互补色的对比关系:红与绿,蓝与黄,但表现各不同。一组为大面积的黄和小面积的蓝;另一组为大面积但分散的红和小面积的但集中的绿。通过实验分析,举一反三,逐步掌握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对本课主题的理解与掌握)。(对比可以加强直观感受力,加深对本课主题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4)教师给学生提供有关古代“五彩”和年画、泥人的“点套”、“着彩”的口诀,配合实际作品,帮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中不同的色彩搭配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加深理解,提高认识,指导运用。)(5)师生共同拟定一个表现主题,如: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方法,布臵一个“中国新年”;搜集一些具有地方风格的民间美术作品,搞一个“乡俗吸引朋友来”的展览;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方法,设计一个具有乡土风格的纪念品,进行创作练习等。通过以上活动,将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法用于实际生活中,并从中感受审美创造的乐趣(对本课主题的应用与创造)。(用情境引发情感,用情感引发表现。培养艺术表达能力与审美创造能力。)设计二:

(1)教师为学生设定一个学习目标:为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作一份贡献。具体的要求是:主动参与、亲自动手,制作主题为“民间的色彩,民族风”的民间美术作品展览的展板、录像、幻灯片等。所选作品可以是搜集来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民间美术作品,或自己临摹、仿做及创作的具有民间美术风格的作品,但最终的展览要做到形象生动、图文并茂。

(用责任心和使命感激发学习愿望,用主题限定学习范围与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力。)(2)教师为学生提供研究主题内容的途径,包括:①通过研究专业书籍、采访民间艺人、在庙会与节日场所搜集作品、上网查询与下载资料等。②对学生研究主题的方式提出建议,如:通过个体或集体研究。③提供多种研究方法供学生参考,如:搜集民间美术作品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规律、聘请民间艺人(风筝、剪纸、泥塑、面塑艺人均可)具体演示色彩搭配方法、进行色彩搭配实验等。(拓展学习途径,尊重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选择。鼓励学生对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方法的实践与应用。)(3)设计制作以“民间的色彩,民族风”为主题的展板、录像、幻灯片等,并力求做到使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特点、手法、风格、内涵都得到具体而直观的展现。(在应用知识的同时对所学内容进行检测,并使所学知识内化成艺术表现能力与审美创造能力。)(4)结果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将以上制作成品进行集中展示;请来专家、学校师生、民间艺人或本班同学分成评论小组,对展示成果进行多种形式、多种角度的评论。(鼓励学以致用,鼓励个性表现,鼓励审美创造。强化民间文化的“承传意识”,培养民族责任感与自豪感。)

2、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1)丰富教学材料,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对突破教学重、难点会有帮助。(2)在教学中加人情感方面的引导,会增强学生对学习主题的兴趣,加深对主题内涵方面的理解。(3)对比自然真实的物象与装饰风格的作品的不同色彩体现,可以加强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手法的理解。

三、教学评价

本课的教学评价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发展和进步是评价的重心。因此,在具体操作时,一定要联系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必要时,可以采取对学生分层评价的方法。

1、对学习主题是否有兴趣,是否愿意收藏一件民间美术作品?

2、如果对学习主题抱有偏见(如:认为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很“土”),是否能通过积极学习改变偏见,将偏见变为积极的认识。

3、能否说出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特点和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仿制,—件美术作品装扮生活。

4、能否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方法进行创作,并能说出创作中的每一步骤的思路和想法。

5、能否对学习结果进行综合性的展示(制作展板、幻灯片、录像等)?

四、相关资料

1、民间艺术:从社会属性的角度区分的艺术分类的一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广义的民间艺术泛指活跃于民间的美术、工艺、曲艺、杂技、戏法等各种艺术形式。狭义的民间艺术特指民间美术与工艺,也可略称为“民艺”。

2、陕西凤翔彩塑泥玩具(挂虎、花牛):陕西风翔彩塑泥玩具,相传从明代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传统泥玩具老虎挂片、坐虎、狮子、卧牛、花牛、小狗等,经大红、大绿施彩后形成强烈对比和艳丽的装饰效果。另外,老虎玩具还采用了意念的装饰手法,固有色和斑纹都被改变成红色的牡丹和莲花,耳朵夸张成鸟的翅膀,并用铁丝装上莲花和贵子的彩塑的小附件。把虎玩具放在爱子身边,既可爱又神威,具有一种安全感。

3、风筝:文献所载,古代风筝被用于军事(测量距离、传递消息等),直至唐代以后,风筝的功能才开始转向娱乐方面。到了宋代,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当时,风筝已成为普通的儿童玩具。元代放风筝在民间已成为习俗。明清时期是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其形制、样式、扎制技术、装饰及放飞的技术均比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在装饰上,多吸收了工笔画的技法,重彩涂抹,勾画精到,并注意色彩的块面关系,也有用写意手法来描绘的。近代,由于风俗民情及群众审美观念的影响,各地风筝在造型、扎制、装饰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

4、北京风筝(沙燕):北京风筝,扎制精巧,造型匀称,彩绘典雅,式样众多。基本形式有硬翅、软翅、排子、长串和桶形五种,其中沙燕属硬翅风筝。据《春风采风志》载:“常行沙燕,一尺以至丈二,折竹结架,作燕飞式,纸糊,绘青蓝色……顺风放起,儿童追逐,以泄内之积热,盖有所取意也……”

5、剪纸(狮子滚绣球):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以纸为加工对象,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距今已有 1500年的历史。作为民间装饰艺术,剪纸在四时八节的民俗活动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广大的农村,剪纸的作者主要是妇女。她们将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将自然景物加以提炼、概括,组成一幅幅图案,用来美化生活。民间剪纸的样式与生活的实际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用来张贴的有窗花、烟格子、灯笼花等;用来摆衬的有喜花、礼花、烛台花等;用来刺绣的有鞋花、帽花、背带花;用来印染的有印版花(蓝印花布)等。河北蔚县的剪纸以窗花著称。其表现形式以“阴刻”和“色彩点染”为主,素有“三分工七分染”之说。题材有戏曲人物、花草虫鱼、走兽等一些吉祥谐音的物象。其构图饱满,色彩鲜艳、造型生动,风格粗细适中,于整洁华美之中寓有灵活绵密的特点。

6、木版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年画是中国美术中的一种传统绘画形式,因主要在农历新年(春节)时张贴,以迎祥祉,故称年画。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从题材内容看,年画表现的多是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传说、故事、神话和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民间艺人有“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出口要占利,才能和人意。人品要俊秀,能得人欢喜”的要诀。从形式特点看,构图饱满,形象完整,色彩艳丽,体裁多样。天津杨柳青年画是北方年画的代表,其特点是构图丰满、笔法匀整、色彩鲜艳。人物的头脸衣饰多用铅粉、金粉晕染,风格华美,别具一格。

7、刺绣(苗族刺绣):刺绣又名针绣、扎花,俗称绣花。据《尚书》载,早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汉代时,刺绣已达到很高水平,唐宋盛行,明清再度复兴。贵州黔东南是我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地,这些居住在清水江流域的三十多支苗族,各村寨里都有一些能剪、能绣、能画的苗家妇女。苗族是一个讲究衣饰的民族,很早以前就以刺绣来装饰服饰。衣饰—卜的绣花图案多为古祥动植物造型,其中还有大量有特色的苗族民间神话传说中的吉祥形象,这里有蝴蝶妈妈、人祖姜央,以及神话传说中的苗龙、龙狗等,而这些都是民间古老信仰意识的产物。苗族刺绣小的吉祥神话形象,造型夸张,色彩艳丽而义热烈,充满质朴盎然的情趣,表现出独特、强烈的民族特点和审美境界。

8、织锦(壮族织锦、土家族织锦的装饰性色彩):织锦是用精炼过的熟丝作原料,染色后织造的。织锦在处理色块和色彩搭配时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如一个平面色块?可以根据色彩需要分成若干的小色块或穿插不同的小色线,这种方法有利于色彩的呼应和变化,产生整色块的平衡与协凋的艺术效果。另外,织锦在配色时合理地利用色彩的明度、冷暖,面积的对比,故使织锦中的图案与底布对比时产生色块的前进与后退、强与弱的变化,突出了主体纹样或图案中的主要色块,收到主次分明、层次清晰的艺术效果。这也正是织锦在形式上的抽象性和趣味性。

9、民间玩具(老虎枕):民间玩具是指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供儿童游戏的道具,多为劳动者的业余之作,有着显著的地域特点

虎枕是一种既可以给小儿嬉戏,又可以当枕头的实用型玩具,在北方各地农村广为流传,多以色布缝制成形。其中,山西的虎枕玲珑美观、色彩艳丽、做工讲究。

10.民间美术中的“五彩”:专指青、赤、黄、白、黑五色。占代以五色为正色,认为: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寅,这种观念,对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影响很大。

11、年画“点套”口诀:软靠硬,色不愣(大红、深绿、深蓝、黑谓硬色,淡灰、天蓝、粉红、粉绿、淡黄谓软色)。黑靠紫,臭狗屎。红靠黄,亮晃晃。分青绿,人品细。要想俏,带点孝。要想精,带点青。文相软,武相硬,断国孝,三蓝黑。女红,妇黄,寡青,老褐。红忌紫,紫怕黄,黄喜绿,绿爱红。以上口诀因为体现了配色的共同规律,因此不仅适用于年画的色彩搭配,还适用于其他民间美术的制作。

参考资料:

《中国民间美术词典》张道一主编,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风筝》王鸿勋、徐淑燕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篇11

人教版

美术

二年级上册

第7课

课题:对折剪纸

课型: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这课的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对称图形,感受对称美感,所以课文为“折一折、剪一剪,对折剪出有趣的图形,拼一拼,摆一摆,拼摆组成奇妙的画面。在自然界里,在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物体都是对称的。例如,植物的叶就是对称生长的;昆虫的触角、眼、足,鸟的翅膀,鱼的胸鳍、腹鳍,哺乳动物的眼、耳、足等,也都是对称生长的;还有家中的物品等,也往往是对称的。指导低年级儿童了解什么是对称,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

剪纸的形式很多,最常见的是对称剪纸,简单易学。其造型简练,夸张适当,变形有趣。学生们不仅喜欢,而且还爱剪。它能美化我们的环境,丰富我们的生活,还可以当礼物送人。本课主要指导学生学会剪单个物体的对称图形。图形可以是蔬果,花卉、动物、人物、生活用品和交通工具等。还可以尝试剪两个相同图形,甚至还可以重复剪出相同的对称图形后,进行排列组合形成一幅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简单的对折剪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对折剪的方法剪出有趣的图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动手制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美化环境。以及唤起学生对民族剪纸艺术的热爱,继承并发扬民族传统艺术。

教学重点:学会对折剪

教学难点:对折剪出有趣图形并组成画面。

教学策略:

本课可以分为“导入—练习—组合”三个部分。先是指导儿童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树叶、衣服)和小动物(如蜻蜓、蝴蝶),使他们认识这些物体的造型特点,即对称。从而使儿童得到关于对称的感性认识;再指导学生学习对折剪的基本技法。所以导语的第一句是:“折一折,剪一剪,对折剪出有趣的图形”。进一步,可以将学生各自练习剪出的对折剪纸作品进行组合,拼摆成更丰富有趣的作品。所以导语的第二句是:“拼一拼,摆一摆,拼摆组成奇妙的画面”。

课前准备:

1、教师:课件、多媒体资源、彩纸、剪刀、胶水

2、学生:彩纸、彩笔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图导入

1、屏幕先出示图片的一半,让学生猜猜它是什么,再出示图片的另一半,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对称,从而理解对称的定义。

2、学生说说身边的对称物品。

3、出示极具对称美感的图片,学生感受对称美。

二、讲授新知

1、折一折、剪一剪:教师教授对折剪纸的方法步骤:折、画、剪、开。再根据5幅对折剪纸的图样进行折剪练习。

2、拼一拼、摆一摆:学生小组合作,根据各自剪出的对折剪纸作品进行拼摆,组合成一幅完成的图画。

三、对折剪纸拼摆画欣赏

1、各组成员互相欣赏各组的对折剪纸拼摆作品。

2、欣赏其他优秀剪纸拼摆组合作品。

四、扩展延伸

1、了解剪纸艺术在生活中的运用。

2、感悟中国剪纸艺术的魅力。

五、小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对折剪纸》这一课,我们不仅学会了对折剪纸的方法,还学会了通过拼摆组合可以将其创作成新的艺术作品。同时也感受到我们祖国富有民族特色的剪纸艺术魅力,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学以致用,用剪纸去美化生活,去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传统艺术。

六、作业布置:

1、制作一幅用对折剪纸组合的画。

2、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3、纸屑不要随地丢弃。

七、板书设计:

折一折,剪一剪

上一篇:看图写话植树教案下一篇:暑假打工社会实践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