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乐音的特征教案

2024-05-21

苏科版乐音的特征教案(精选10篇)

苏科版乐音的特征教案 篇1

《乐音的特征》

我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交往的过程,课堂教学的好与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教学活动中师生的角色是否投入,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学生是否愉快地投入课堂的全过程、是否深切地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华到自己精神的需要是检验的标准。

《乐音的特征》一节中,教材力图通过实验,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了解声音的三个要素。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我事先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准备,通过实践教学的体验,感觉效果不错。成功之处大约有如下几点:

第一,以学生活动为主线。

1、通过女子十二乐坊视频播放,周杰伦的《稻香》、赵本山和范伟的小品片段、梁祝1(小提琴演奏)、梁祝2(古筝演奏)等音频播放等环节,让学生在丰富的听觉体验中反复感受,逐步从无意转向有意,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声音的三个特征。

2、我还让有声乐方面特长的学生分别展示,让学生再次感受高音和低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3、在本节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几个游戏:声高“大战”、闻其声知其人、耳朵“辨”乐器。声高“大战”的游戏中我一改往日教学中老师敲鼓学生听的模式,其中的自制泡沫塑料小人“转转”、“换换”更是起了关键作用,让大家都参与进来,而且学生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会更容易理解“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同时掌握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转换法。

4、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活动中,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也可用老师提供的)器材,使它们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并观察发声体的振动有什么不同?之后相互交流,看能不能总结出规律?学生分小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不仅体现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还体现出他们富有创新意识,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甚至老师想不到的好的思路和方法。成果展示与总结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良好平台。既给学生自我展示创造了机会,也让教师能和学生一起交流总结结论,还能对学生能及时进行鼓励赞美。

5、“闻其声知其人”播放音频周杰伦的《稻香》 赵本山和范伟的小品片段,学生很喜欢周杰伦,所以一听就兴趣盎然。

6、通过骨传导知识拓展中大家熟知的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告诉学生应该学习他好学上进、身残志坚的精神。让大家下去多阅读有关他的书籍并向他学习。这些是本节课的亮点。

第二,以有效问题为另一条主线,通过解疑过程导引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注重发散,层层推进;在问题的设置上坚持面向全体,设置有效问题,设置的问题具有思考性,把物理知识转化为问题,又将问题融合于情境之中,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信念上都能有所得。声音的特征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为合理分化难度,在新知识的学习中,本课设计特别突出几个环节:丰富感性认识→形成抽象概念→物理情景识别→深化概念理解→应用、交流与想象→矫正认识偏差→小结知识要点,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实验、观察、比较、探究、讨论、想象、练习、归纳等多种方法,积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与创新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快乐,从而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三,以生活为背景,通过给水壶灌水视频,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讨论等方式由表及里、深化思维、突破难点,培养合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物理结合生活的意识。

第四,以媒体为依托,通过精心备课,理顺各知识点的衔接关系,做到过渡自然、流畅,方法科学、有效,语言简洁精练。从始至终,教师都是学生的学习合作者、点拨者、促进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但是,在具体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1、平时学生展示机会少,所以展示过程语言表达不是太清楚,有时候不能把自己好的想法表达出来,需要平时多锻炼。我在这节课中对学生的表扬鼓励不够,还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不够,缺乏对物理现象观察的针对性和敏锐性,这也说明学生物理联系生活的意识比较淡薄,这一状况的改变同样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虽然已领会了一些理念,摸索了一些做法,但要真正落实课堂教学的多元目标,实现高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苏科版静电现象教案 篇2

2.通过摩擦起电实验,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也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3.了解并体验“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逻辑思维过程,锻炼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能利用原子构成的知识对摩擦起电现象做初步解释.

重点、难点 重点:

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

难点:

摩擦起电的本质.

学 教 程 序 设 计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活动 生成与反思

让学生观看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实验,提问: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吗?分子可以再分吗?

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化合物分子.如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由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单质分子.那么原子可以再分吗?

这些现象表明,摩擦起电的现象中物体所带的电一样吗?为什么?

一、课前预习见学程导航

二、新知展示

1.摩擦起电和两种电荷

活动1:将手边的塑料尺在自己的头发上多摩擦几下,然后靠近小纸屑,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阅读并自行小结什么是摩擦起电:用 的方式使物体带电.

活动2: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现象: .

活动3: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现象: .

活动: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现象: .

结论:上述带电体所带的电荷是 (一样/不一样)的.

两种电荷的规定:

阅读文本,了解两种电荷名称的来历.

正电荷: .

负电荷: .

学 教 程 序 设 计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活动 生成与反思

思考:你怎样判定物体是否带?有没有办法进一步确定它带的是何种电荷吗?

物体在通常情况下都不带电,摩擦后带电了,你对物质的内部结构又有什么新的猜想.

回顾实验现象,小结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讨论、汇报并练习.

方法:

(1)利用吸引轻小物体性质判断

(2)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验电器)

甲图:若B球不带电,则A球 (一定/不一定)带电;若B球带电,则A球 (一定/不一定)带电.乙图:A、B球一定带 种电荷.

验电器的原理是 .

一个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若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逐渐张开,则可判断物体( )

A.带负电B.带正电C.不带电D.带正、负电都可能

2.原子构成初步及对摩擦起电的解释

阅读书中P30,第二段文字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的构成是怎样的?

2.电子和原子核都带电,那为什么我们平时在拿物体的时候没有触电的感觉呢?

苏科版3.1光的色彩 颜色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光源和光的色散现象,认识光和颜料的三原色、光具有能量。

2、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颜色之迷的兴趣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重点难点

光的色散和色光的混合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当我们走进一间暗室,通常会形容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那怎样才能看到手指呢?为什么?生活中有哪些发光的物体?光的世界五彩缤纷,今天我们来学习光的色彩颜色

(二)进行新授

1、光源的定义及分类

哪些物体发光?电灯呢

蜡烛呢

电灯能自己发光吗 只有通电的电灯才能说是发光的只有点燃的蜡烛才能说是发光的

请同学展示生活中发光物体 我们把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比较科学的方法是按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来分,归归类呢

2、光的色散实验

太阳是最常见的天然光源,阳光的颜色是?它真的是单纯的白色吗? 到底是不是我们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我提供你们器材:三棱镜、平面镜等,请你们来试试。墙壁上出现了什么?有哪些颜色?在物理学中我们说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刚才所做的分解太阳光的实验我们叫做光的色散,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首先发现的。生活中有没有光的色散现象?

3、色光的混合

太阳光被分解为七种色光,那平时我们的彩色电视机也能为我们呈现 多彩的画面,请同学上来用放大镜对着电视机屏幕看看,真有这么多颜色吗

我们把红光和绿光混合成什么颜色?绿光和蓝光混合呢?红光和蓝光混合呢 若把三原色混合起来是什么颜色呢?

结论:自然界中红、绿 蓝三种色光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而其他颜色的光都可以有它们相互按比例混合得到,所以红、绿 蓝称为光的三原色。

4、物体的颜色

请大家猜想白光分别透过红、绿、蓝三张玻璃纸时,你会看到什么颜色的色光? 猜想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把书翻到最后一页,透过玻璃纸分别对着日光灯看,猜想对吗?解释为什么?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应用?

结论:有色的透明物体透过什么色光,它就是什么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有色的透明物体只透过与它本身相同颜色的光,而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它吸收。

提出问题:没有光照射在图中的鹦鹉身上时,你能看到它身上的颜色吗? 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物体的颜色?自然界中的各种物体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

教师演示:让白光分别通过红色、绿色、蓝色的玻璃

仔细阅读课本p57的活动3.4,动手做一做,并完成课本上的“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再用蓝玻璃和红玻璃片压在鹦鹉的上面,观察鹦鹉的颜色,并分析得出结论。

结论: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反射什么色光,它就是什么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本身相同颜色的光,而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它吸收。

5、光具有能量:阅读课本p58-59:光能的利用

这里有一可转的小电扇,当一遇到强光就转起来,远离光线又慢慢停下来,这是为什么呢?你能找到光具有能量的例子吗

(三)课堂小结

苏科版乐音的特征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知道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知道日常生活中由于光的折射而产生的一些现象。

二、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观察、分析实验,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观察、分析实验,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中光路中可逆的。

三、实验器材:

玻璃水缸、水、激光发射器、光具盘、玻璃砖、多媒体电脑及投影仪等

四、具体安排: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的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3、用光的折射来解释眼睛受骗的问题

我们来解释刚才在叉鱼比赛中,为什么我们同学会叉在鱼的上方。原来鱼从水中发出的光线,由水进入空气时,会在水面发年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觉得这些光线好像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鱼像发出来的,鱼像是鱼的虚像,鱼像比鱼位置高。所以刚才比赛的同学会叉在鱼的上方。

4、课堂练习

(1)光从空气行政村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入射角。

(2)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这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发生()造成的。

(3)画出图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五、小结

六、作业的布置学习指导55-56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篇5

1、了解光在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

3、知道光路可逆。4、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重、难点:

1、理解光的反射规律的内容。

2、利用实验现象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前提测评:

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说明光是沿传播的。

2、闪电与雷声虽然同时产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了什么?

2、、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②学生探讨:许多物体本身并不发光,我们为什么也可以看的见?

五、进行新课:1、任何物体表面都可以反射光。

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角i角r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器材:有什么器材?如何使用

方法、步骤:如何做?

结果:填入左表

结论如下:

3、光的反射规律:

(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练习:物理套餐P30作图题

4、试验:两种反射,得到定义如下

(1)、漫反射:表面凹凸不平的反射(反射光线朝各个方向)

(2)、镜面反射:光滑镜面的反射(平行光线射入,光线平行射出)

探讨:在漫反射中,是否遵守上面的反射规律?

(学生讨论后,作图证明)

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5、光的反射的应用:学生举例(注意黑板反光问题)

6、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六、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七、教学后记:

在探究活动中,应给出较具体的指导,避免学生的盲目性。

前、后的练习要补充。

3.4 合并同类项教案苏科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同类项的概念,能识别同类项.2、会合并同类项,并将数值代入求值.3、知道合并同类项所依据的运算律.教学重点:会合并同类项,并将数值代入求值.教学难点:知道合并同类项所依据的运算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二、探索新课:

1、例2 合并同类项5m3-3m2n-m3+2nm2-7+2m

3中的同类项。

解:5m3-3m2n-m3+2nm2-7+2m3

=(5m3-m3+2m3)+(-3m2n+2m

2n)-7 =(5-1+2)m3+(-3+2)m2

n-7 =6m3-m2n-7

2、做一做:

求代数式2x3-5x2+x3+9x2-3x

3-2的值,其中x=1。与同学交流你的做法。

解:2x3-5x2+x3+9x2-3x3-2 =2x3+x3-3x3-5x2+9x2-2 =(2+1-3)x3+(-5+9)x

2-2 =4x2-2 当x=1时

原式=4×12-2=4-2=2

3、总结:

求代数式的值时,如果代数式中含有同类项,通常先合并同类项再代入数值进行计算。

4、练一练:

P97 练一练1、2 P98 4

1、合并同类项:

(1)a2-3a+5+a2+2a-1(2)-2x3+5x2-0.5x3-4x2-x

3(3)5a2-2ab+3b2+ab-3b2-5a

2(4)5x3-4x2y+2xy2-3x2y-7xy2-5x32、求下列各式的值:

(1)6y2-9y+5-y2+4y-5y2,其中y35(2)3a2+2ab-5a2+b2-2ab+3b

2,其中a=-1,b12

三、小结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用心 爱心 专心2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四、布置作业

P98习题3.4 3、5

苏科版乐音的特征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1、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本节课又一次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些重要特征,全面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对于探究活动的过程要求。这节课的设计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让学生自主探究,而教师是课堂活动中的组织者和探究者。

2、注重联系实际,在生活和实验中探究知识,本节创设的情境是“中午海边沙子热,海水却很凉;傍晚海边沙子变凉了,海水却很暖和”,这一情境来源于生活。在解决问题后又回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解决“三峡水库建成对小气候的影响”和“海陆风的成因”,让学生体验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资源]

1、学生的生活体验(类似于“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的许多事例)。

2、实验探究的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水、沙子、温度计、搅棒、计时器等。

3、互联网上有关“三峡库区的气候受到影响”等资料。

4、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以及配套用书。

苏科版乐音的特征教案 篇8

课标内容: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2、认识力的作用效果。3、能用示意图描述力。4、会测量力的大小。

一、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苏科版乐音的特征教案 篇9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主备:

审核:备课组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理解不等式与等式性质的联系与区别.2.能力目标:通过对比不等式的性质和等式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推导,并能灵活地掌握和应用.教学难点

能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不等式的化简.【温故知新】

我们学习了等式,并掌握了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基本性质有哪些?

【新知探究】

等式的性质我们已经掌握了,那么不等式的性质是否和等式的性质一样呢?请大家探索后发表自己的看法.∵3<5

∴3+2<5+2

3-2<5-2

3+a<5+a

3-a<5-a

请把你的发现写在横线上

∵3<5

∴3×2<5×2

3×<5×.如3<5

3×(-2)>5×(-2)

如3<4

3×3<4×3

3×<4×

3×(-3)>4×(-3)

3×(-)>4×(-)

3×(-5)>4×(-5)

3.根据你的发现归纳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

【思考】

1不等式的两边都乘0,结果又怎样?

2不等式的性质与等式的性质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3你认为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应用巩固】

(1)

将下列不等式化成“x>a”或“x<a”的形式:

x-5>-1;

-2x>3;

3x<-9.(2)讨论下列式子的正确与错误

①如果a<b,那么a+c<b+c

②如果a<b,那么a-c<b-c

③如果a<b,那么ac<bc

④如果a<b,且c≠0,那么>

(3)设a>b,用“<”或“>”号填空.①a+1

b+1

②a-3

b-3

③3a

3b

⑤-

⑥-a

-b

6.总结串联,纳入系统

比较等式和不等式的性质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时,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时会出现两种情况,若为正数则不等号方向不变,若为负数则不等号的方向改变.联系: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等式的基本性质,都讨论的是在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时乘以(或除以,除数不为0)同一个数时的情况.且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和等式的基本性质1相类似.教学检测

一.请你选一选

1.若a+3>b+3,则下列不等式中错误的是()

A.-

B.-2a>-2b

C.a-2<b-2

D.-(-a)>-(-b)

2.若a>b,c<0,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ac>bc

B.C.a-c<b-c

D.a+c<b+c

3.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2(1)所示,在下列各式中对a、b之间的关系表达不正确的是()

A.b-a>0

B.ab>0

C.c-b<c-a

D.4.已知4>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4a>3a

②4+a>3+a

③4-a>3-a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5.下列判断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若-a>b>0,则ab<0

②若ab>0,则a>0,b>0

③若a>b,c≠0,则ac>bc

④若a>b,c≠0,则ac2>bc2

⑤若a>b,c≠0,则-a-c<-b-c

A.2

B.3

C.4

D.5

二.请你填一填

1.设a>b.用“<”或“>”号填空.(1)a-3

b-3

(2)

(3)-4a

-4b

(4)5a

5b

(5)当a>0,b

0时,ab>0

(6)当a>0,b

0时,ab<0

(7)当a<0,b

0时,ab>0

(8)当a<0,b

0时,ab<0

三.请你来计算

1.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把下列不等式化为x>a或x<a的形式.(1)2x-15<5

(10)6x<5x-3

【迁移提高】

苏科版乐音的特征教案 篇10

一、基础训练

1.2008 年5月10日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活动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汕头举行,整个火炬传递路线全长约40 820 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火炬传递路程的是

()

A.408.2×104m

B.40.82×103m

C.4.082×104 m D.0.408 2×105m 考查的知识点;科学计数法:

2.(-2)3的底数是______,指数是____,-23的底数是_____,指数是_____.3.计算:(-5)4=__________;-54=__________;2=__________. 3考查的知识点: 乘方的定义:

表示分数和负数的乘方的时候有哪些注意点?(-5)4与-54的结果相同吗?

14.⑴23(0.1)2(11)(2)2(1)(2)(2)4(4)()(1)3

244

考查的知识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怎样进行混合运算使得计算更简便?

二、例题推荐

例1.规定※是一种新运算符号,且a※b=ab+2a—b,试计算—1※(2※3)的值。

例2(1)计算:[(-5)+3] 2与(-5)2+2×(-5)×3+32,从计算结果中,你能发现这两个算式的大小有何关系吗?

(2)再计算两组:

①[(-16)+(-1)] 2与(-16)2+2×(-16)×(-1)+(-1)2;

②[8+(-4)] 2与82+2×8×(-4)+(-4)2.

每组中两个算式的大小关系如何?假如第一个数用a表示,第二个数用b表示,你能否用字母a与b表述这个规律?(3)用你总结的规律计算:(-259)2+2×(-259)×266+2662.

例3.如果规定:0.11111101,0.011102,0.0011103. 101001000

(1)你能用上述规定表示0.000 1,0.000 01吗?

(2)你能将0.000 2表示成a×10n的形式吗(其中1≤a<10,n为负整数)?

例4如果有理数a,b满足∣ab-2∣+(1-b)2=0 试求

三、针对性训练

1.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广场之一,它的外层膜的展开面积约为260 000平方米,将26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0.2610,B 2610 C 2.610 D 2.610

2.地球上煤的存量估计为15万亿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5万亿吨=_________吨。若(a2)b30,则(ab)22009641111+…+的值 ab(a1)(b1)(a2)(b2)(a2004)(b2004)65的值是

()A.0

B.1

C.-1

D.2009 3.对于正有理数a、b,定义运算*如下:a*b4.计算:

⑴-4÷(-1)-[×(-)-(-0.5)]

⑵ 1.6[()(3)2]

上一篇:社区垃圾分类回收活动策划书专题下一篇:汽运总公司推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