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活动过程的设计(通用7篇)
幼儿园活动过程的设计 篇1
经过几年的研究,我们把社会教学过程分为如下三个环节:
1、环节一——创设情境,感知理解
幼儿园社会教学立足于幼儿真实的社会生活,创设真实(或拟真)的情境,将幼儿带入和自己熟悉的生活状态中,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理解社会、认识社会、尊重社会中的人与环境。因此,在教学活动的第一个流程中,教师应利用多种方式、创设多种情境(如故事、儿歌、表演、文学作品等),将幼儿引入到即将学习的情境中,让幼儿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体验,从而去感知、理解某些行为和情感,为产生亲社会性行为做铺垫。
在该环节中,教师可组织的素材有很多:文学作品、某种行为表现(看图书的方法、争抢、礼貌交往等)、社会认知活动(超市购物、交通规则、人们的劳动)等。例如:我们在中班设计的活动《小老鼠打电话》,主要目标是知道幼儿了解110、119、120这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由于这些电话号码所表现的情节,不容易在课上体现,为此我们编写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小老鼠打错电话这一情节引出谈话主题,既能生动有趣、又突出主题。当然社会课中的故事和语言教学中的故事在讲述时应有所不同,只讲主要情节,不讲细节,这样更能突出活动目标。(不要举例)
教学素材展示的方式有:情景表演、看录像、欣赏作品、看图片、调查表等。在运用教学素材和选择展示方式时,教师要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小班幼儿多用故事、情景表演、桌面表演等方式,中大班幼儿多用录像、参观等方式。同时注意正面行为的演示多用现场表演,负面行为的矫正多用录像。例:中班抢椅子情景的回放、争抢图书等。可以将表演拍成录像播放,会增强真实性,减少表演中的负面影响。
2、环节二——组织交流讨论,寻求答案
当教师将幼儿引入到学习情境中,并帮助幼儿形成了一种初步的体验之后,进行“讨论分析、形成共识”尤为关键。幼儿在上一流程中的初步体验有可能是模糊的、甚至会产生与之学习目标相斥的想法。此时,需要教师不断的引领幼儿结合情境进行师生(生生)讨论,并分析、判断行为的对错及缘由,引导幼儿真正理解、内化某些行为,产生正确的观念。
3、环节三----开展行为实践,获得体验
经过第二个流程,幼儿已经基本形成了相对正确的观念,观念应落实在行动中。“开展行为实践,操作运用”是社会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不断地练习、模仿,才能让幼儿真正理解某些行为,并强化转变为一种习惯性的正向行为。教学活动中的实际训练,是引导幼儿按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去实践,是对所学知识点的复习与练习,也是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练习掌握本活动的要求。
(二)归纳了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活动素材选择和运用的策略
1、素材选择策略: 在我们这里,其素材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可以直接收集或搜索到的现成的数字化的素材,即现有的优秀课件和其它软件材料。如:直接从网上下载的“各种各样的标志”、故事图片“猴子过河”等等;二是根据社会活动需要,对还未数字化处理的文本、图形、声像媒体及其它等资料进行有机筛选、裁减与制作等的素材。
关于素材选择注重如下: 1)突出价值筛选
社会领域教学活动内容很多,仅就民俗文化内容而言,就包括传统节日、名胜古迹、民俗礼仪、民居建筑、民间工艺、饮食与服饰和生肖文化„„都有适合幼儿了解与学习的内容,但如何把握最适合孩子、最有效、最能发展其社会性、最有价值的素材却并非易事。此时就需要教师不以成人眼光或成人经验代替幼儿选择,而是从幼儿相关经验和兴趣入手,进行筛选,点面结合,作出有价值的判断。
例如:“风筝”活动,教师充分挖掘选材的文化内涵,如风筝图案上的寓意(年年有余)、民间流传的放风筝的传说、风筝的由来、潍坊风筝节等,这些教学点的发掘,使得社会教学—风筝和科学教学—风筝、以及美术教学风筝的教学重点有了根本的区别。
2)关注有益有效
选择素材既要符合幼儿年龄和兴趣,又要尽可能来自幼儿生活,减少知识本位,在处理上还要考虑活动形式的自主参与性,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与渗透性。可尽量收集、利用和该活动相关的各种形式的素材,包括游戏、故事、儿歌、童谣、歌曲、图片、录音录像资料等,广泛参考和整合其它领域教材和书籍中的相关资料作为社会活动的素材。
3)彰显适宜适度
素材选择不是以越多越复杂来判断,而是要善于精选,懂得舍弃。因社会活动内容素材是非常丰富的,如果把所有涉及到的内容都用于我们的活动中来,既不可能也不实际。素材选择过程中还要考虑便利性,即素材的准备尽量不受区域场地的限制,有普遍性和推广意义。再如:活动中有一些好的素材可以作为活动之前的前期经验准备,也可以放在后期进行延伸活动来锦上添花,而不是一股脑儿放在一个活动中形成量大、点多,孩子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局面。
2、素材运用策略:
1)借“文学作品”为媒介,萌发情感共鸣 借助蕴涵社会教育寓意的文学作品,并以此为媒介,建立起社会教学活动与幼儿情感互动的通道,给幼儿敞开一个广阔的文学情愫和情感世界,唤起幼儿共鸣, 有利于充分发挥素材的作用。如:“我会排队”、“我是霸王龙”社会活动,就是以文学作品为媒介,让幼儿在体验之后,萌发自己的一些思考,从而在实践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逐步完善社会性行为的。
2)以“游戏体验”为桥梁,引发思考研究
以游戏体验为桥梁的素材,区别于故事与谈话等,幼儿可以从游戏中体验成功与失败,从而思考行为和解过的关系。如:为了增强幼儿合作与分享的意识,通过以“鸡蛋宝宝玩游戏”为桥梁,让幼儿思考并探索研究如何把鸡蛋从罐子里很快地拉出来,丰富体验,以此自然而然地主动建构起轮流、分享与合作的经验。再如“马路上的标志”活动,为了提高并渗透中班孩子规则与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我们从马路上的标志入手,紧紧围绕“马路上的标志”筛出几个孩子容易掌握的红绿灯、禁止标志,并以“小老鼠逛公园” 帮小老鼠忙的身份,引领幼儿了解标志的含义。
3)凭“生活经验”为通道,催发情感抒发
运用“生活经验”的素材,可以是“情景表演”,也可以是“场景再现”。还可以是“热点讨论”或“经典话题”。例如:2008奥运会,这样,把幼儿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表现和心理上的情感需求作为社会活动的基本依据,捕捉每一个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拉近社会活动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把发生在幼儿身边的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事件融化为社会活动的素材和内容,抓住日常生活的点滴,巧妙利用节日资源、合理利用社区资源,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抒发情感。可以说是方便有效的良好捷径。
4)引“探究操作”为载体,强化感同身受
引用“探究操作”为载体的素材,强调给幼儿自主参与探究的机会,给发现展示智慧的空间,让幼儿在探究操作中亲自体验、感同身受,解决生活和现实中的实际问题,着眼于幼儿可持续地社会性的和谐发展。此时的素材运用侧重于幼儿是否主动参与活动、发挥主动创造性、独立或与同伴合作完成目标是衡量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5)用“社会实践”为中介,激发情感互通
以幼儿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序,巧妙利用节日资源、合理利用社区资源,利用社会实践中的“参观调查”、“交流访问”等聚合社会资源作为素材,同时,充分考虑班级、幼儿园、家庭亲子活动等途径所覆盖的范围,与幼儿园社会活动相结合,有利于师、幼、家长间的情感共通与共融,实现社会活动的正效应。例如:在“我会交朋友”活动中,教师有意为本班幼儿创设相识新朋友的机会,并通过自然相识→尝试运用一些简单的相识与记忆新伙伴的方法→回放幼儿方法,学习并验证交友策略是否有效→巩固交往策略。这种创设自然体验和社会实践的生态场,让孩子们和社会教育走向生活、走向对话、走向活动体验,有了深层次的与人、与社会的情感共通。
(三)总结了社会教学活动话题呈现环节的指导策略
1、悬疑式
悬疑式话题呈现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出乎儿童预料,或展示矛盾,或使幼儿置身于惊异、困惑之中,造成幼儿心理上的渴望和兴奋。如小班活动:我要保护自己,教师通过视频和音效,设置了一个悬念:“小兔子为什么会受伤?”这里设置的疑问就好像给幼儿说出一个“谜面”,幼儿要想办法去揭开谜底,就必须积极思维参与活动。运用此策略需要教师注意悬念的设置要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恰当适度:不悬,难以引发儿童探究的兴趣;太悬,儿童百思不得其解,也会降低活动的积极性。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儿童兴趣高涨,扣人心弦,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同时还需要教师考虑引发悬念的材料或事物贴近幼儿实际,以教学内容的关键点为切入点,引发儿童积极活动,揭示问题,明晰教学思路。
2、平铺式
平铺式话题呈现是指在活动开始时,教师以指令、询问、建议等形式直接点题切入。其目的是讲明活动目的、学习内容或任务,把幼儿的注意力和思维迅速导向并集中到教学内容中来。平铺式的语言是一种直叙式的语言,采用的语言比较平淡、简洁。如大班:有趣的十二生肖中,“你知道自己是什么属相吗?”“你的家人是什么属相呢?请你模仿一下这种属相的动作或者声音。”等。教师采用的导入方式是开门见山的,直接指出活动的目的或任务。一般来说,当教师要开展的活动与近期所学的没有密切联系,或者新手老师不了解幼儿的知识、能力水平及兴趣爱好的时候经常采用此类方式开展教学。
3、回忆式
运用回忆式语言的关键点在于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建立起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具体而言,联结点的确定又建立在对教学内容认真分析和对儿童了解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记忆特点采用合适的方式,如中、小班的儿童的记忆水平相较于大班要低,因此要求儿童回忆的内容通常是有照片、实物提示的或者是间隔时间近,容易回忆的内容;到大班,随着儿童记忆的意识性和理解性的提高,要求回忆的内容则可以相对抽象一点,但依然将要求回忆的内容或经验与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定态度结合起来,或者把它囊括在具有儿童生活实际意义的经验背景之中。因为如果儿童认为过去的实际活动对于自己越是具有重要意义,它与学习活动的结合更能激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4、故事式
这一策略指的是在导入阶段,教师以讲述故事的形式开始,以故事为引子,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引出当次教学活动主题。故事式话题呈现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通过叙述故事,使幼儿头脑中形成鲜明生动形象的画面或情节的同时,引起幼儿对观察对象或教学内容的注意。鉴于此,导入语中教师所讲的故事,应该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联,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的提问要有别于语言教学,不追求故事的细节、所提问题要突出本节课的中心思想,即目标的完成。
5、角色式
角色式话题呈现是指教师以想象的某角色身份说出的导入语。主要表现为借助某个想象中的角色引发儿童学习兴趣、唤起儿童的注意、将儿童的注意力和思维指向教学内容与活动。教师使用角色式的语言与儿童对话,可以让儿童借此进入广阔的幻想世界中,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生命力。
角色式导入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师也是个平等的参与者,以角色式的语言与儿童对话,不仅会使教学活动变得有丰富、有趣,还会让儿童感到亲切和平等。运用此策略设计导入环节要注意把握儿童已有的经验,切忌超出儿童经验的范围,露出“导演”的痕迹。例如:大班《今天我当家》中,教师通过但当导游角色,孩子们组成小家庭,扮演父母子女角色,使整节课充满情境性。
6、情境式
运用情境式话题呈现的重点是通过直观的场景布置和简洁的语言描绘,创设出一个儿童感兴趣的具体情境,将抽象的内容、规则等形象化、具体化、可操作化,从而把儿童迅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如小班:做客活动是结合几个不同情境的设置,将具体的要求寓于情境说明中,对儿童的活动提出了目的和要求,引着儿童一步一步地感知、体验做客的要求,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做客的规则。
一般来说,采用这种导入语后,整个活动都存在于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所以,教师运用此策略应注意让儿童身临其境,在情景中观察、感知、操作、体验;而创设的情境也必须结合活动目的,从教学内容出发,巧妙构思,形式上也力求新颖,新奇的刺激更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唤起儿童的求知欲。
策略一:根据教学内容和年龄特点选取相宜的行为实践方式 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贯穿行为实践活动,这种形式我们在小年龄班用得比较多。因为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了我们的活动设计游戏化、行为化特点。当然是否采用这种方式还取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如大班《今天我当家》活动中,三个孩子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宝宝组合为一个小家庭,通过参加一日游、为10元金费作计划、游公园消费等环节,孩子们真实地在教学中当了一回家,体会到当“父母”的责任、当家的不易,同时他们能为省钱和合理花钱动了一番脑筋。整个教学活动孩子在真实的情景中边学边玩,非常愉快。
在教学活动最后环节进行行为的实践活动,是指幼儿把教学中获得的社会认知、技能,及情感,在这个环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受、来练习,从而得到感性认识和强化。
策略二:强调行为实践活动的趣味性、适宜性、挑战性。趣味性:社会实践练习的趣味性有特殊的作用。很多时候我们要给孩子的社会认知,(比如规则的建立)本身是缺乏趣味性的事,如我们在进行规则教育时,设计了《猴子过河》这样一个教学内容来指导小班孩子学习排队。排队不是什么有趣的事,但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涉及到,是小班幼儿入园后规则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教学的行为实践环节中,通过设计有趣的活动“去摸箱取礼物”调动小班幼儿动起来的热情,积极学习、体验排队,还着重感受了“排队”这个规则带来的好处和便捷,巩固了对“排队”这个规则的良好认知。
适宜性:就是指行为实践活动内容要和课堂前半部的教学活动内容相辅相成,让幼儿既能理解教学所讲,又能把认知的道理进一步感性化。如,我们设计的中班学习乘车规则的《文明小乘客》教学活动,课堂前半部分通过故事、谈论等知道做文明小乘客的方法和意义,最后我们设计了两个行为实践内容:第一,请幼儿通过操作填卡片来辨别正误,幼儿马上就联系到用前面的认知进行一个价值判断“这样做文明还是不文明”。第二,我们现场把小朋友的小椅子动几张,用一根包装绳一围,幼儿就开始玩乘汽车游戏了。这中间有幼儿扮演抱小孩的,有扮演老人的。游戏帮助幼儿把刚学到的乘车规则通过操作更加感性和深刻。
挑战性:是指行为实践活动不仅帮助幼儿理解教育内容,还让幼儿大胆进行变通地、有所创造的尝试,从而更好地得以理解和运用。如我们在设计大班“多彩的广告”的教学活动时,行为实践活动是让幼儿为班级的区域设计、表演广告,幼儿此时就要借助前面对广告的认识和模仿,创造性地进行广告设计和表演,这样的行为实践活动不仅激发幼儿创造欲望而且加深了幼儿对“广告”的理解。
策略三:明确行为实践目的,巧妙借助游戏、角色扮演、操作、互动等方式。在行为实践环节中,我们常常借助游戏、角色扮演、操作活动、互动活动等等活动形式,多样的活动形式更好地体现了行为实践活动的运用效果。但是这些活动形式不是拿来就用的,而是要充分考虑社会教学的目标如何体现并成为活动重点的问题。如在大班《我俩交朋友》活动中,我们将体育游戏“踩报纸”作为最后的实践活动,要求好朋友想办法让四只脚不离开报纸,随着报纸的对折变小,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了让自己和朋友赢得比赛的胜利,有的孩子抱起了对方,有的让对方的脚踩在自己的脚上„„这些身体的拥抱、动作的协调都让孩子进一步体验到朋友的亲密,合作的快乐。
策略四:激发幼儿对实践行为产生情感,避免简单、机械地模仿。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幼儿对社会认知内容(道理)能很快接受和复述,但是往往在行为实践中,并不能言行一致,甚至是只会说不会做。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实践活动中幼儿对行为产生情感,而不是一味地模仿。教师要学会做观察者和引导者,当孩子的实践出现错误行为时,不要急着干预,可以借助录像、照片等形式现场记录让幼儿及时反思。
在幼儿园五大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中,社会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无疑是个难点。为什么社会课难上,我想主要困难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活动设计方面,目标难以确立,活动形式、内容和材料难以选择,不能凸显社会教育的核心价值; 二是在活动组织方面,对环节的实施过程难以走出“言语说教”的困境。
这两大困难造成教师在设计和组织社会集体教学活动时思路不清,导致社会集体教学活动效果削弱,不能很好地达到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目标。下面我结合有关课例,和大家探讨老师在社会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带给老师们一点帮助。
●幼儿园社会教学的特性
1、综合:《社会》是一个综合的学习领域。社会学习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对“综合”的理解:①五大领域的综合。例如《上小学了》与绘本语言活动的综合,《我爱爸爸》与绘本语言活动、美术活动的综合,《我是小司机》与《新龟兔赛跑》语言故事的综合。②日常生活与集体教学的综合。(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我们只有把社会性教育目标放在日常生活中,借助于日常生活的不断重复的特点,才能日积月累地形成和巩固幼儿社会认知、情感及行为。那么,幼儿园还要不要开展集体性的社会教学活动呢?我想是当然的。我国幼儿园现有的班级规模状况看来,集体教学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社会领域集体教学不可避免。)
2、潜移默化: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所以社会性教育更应贴近幼儿的生活。
●幼儿园社会教学目标的确立
幼儿社会教育是指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目标三纬度: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有机统一、有机结合)例如,大班社会活动《上小学了》的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向往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社会情感)
2、了解小学生活,知道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社会认知)
3、初步掌握小学生生活方式,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社会行为)中班社会活动《我爱爸爸》的活动目标
(社会情感)感受爸爸的爱,激发爱爸爸的情感。(社会认知)了解爸爸工作的辛苦。
(社会行为)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大胆向爸爸表达爱。●幼儿园社会教学内容的选择 符合幼儿生活经验是选材的基础
选材时不仅以社会领域课程目标、社会的发展和幼儿的发展为依据,更注重倾向于幼儿的生活经验,认识到幼儿生活经验是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和选择依据。大量事实表明,与幼儿现实生活联系越紧密的内容越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并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掌握。幼儿所拥有的生活经验非常有限,主要涉及家庭、幼儿园及常见社会机构的生活经验,因此,社会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以幼儿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和依据,并以各种可感知的方式呈现以扩展幼儿的经验,使教育内容真正被幼儿所理解、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继而产生特定的情感和行为。例如:小班社会活动《我是小司机》对酒驾内容的取舍;例如:关爱聋哑人的社会活动《无声的爱》,因为班级、幼儿园、甚至孩子们的周围没有聋哑人,教师往往采用看课件的方式展示聋哑人的困难,但当教师提问“你们想怎样帮助他们”时,幼儿面对这个远离自己生活的群体,很难理解教师的问题。当教师期望幼儿回答得再具体些,在教师的不断启发和追问下,幼儿的回答是“帮助他们、关心他们、爱他们”。我们一起来分析这个教学活动是否符合幼儿生活经验。聋哑人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相去甚远,就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而言,他们几乎没有与聋哑人亲密接触的机会,缺乏相关经验。倡导一个弱势群体去关心另一个弱势群体其实是成人对幼儿不切实际的要求。成人一厢情愿地赋予幼儿过高的道德期望,而忽视了幼儿本身发展的特点和成长的需要。我认为以聋哑人为切入点教幼儿学会关爱,学会关心,是一个不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选材,对于这样一个幼儿没有相关经验的主题来说,教师即便是用尽了心思,拼命地引导他们去学习,也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所以在社会教学中,幼儿前期情感、知识、经验的储备非常重要,离开了社会现实,离开了幼儿熟悉的社会生活,远离了幼儿已有的经验,那么这一课程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根基。
●幼儿园社会教学方法的选择(四大方法)
一、情感陶冶教学法 课例一:《我爱爸爸》孙老师情感激发、情绪追忆、情感换位和实际行动四个环节。“能干的爸爸”进行情感激发。
“爱我的爸爸”进行情绪追忆。唤醒孩子在过去生活经历中亲身感受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体验,引起他们对情绪体验产生的情境、原因和事件的联想与共鸣。
“辛苦的爸爸”实现情感换位。当ppt出现风雪中指挥交通的警察爸爸、挥汗如雨辛勤工作的工人爸爸,教师通过让孩子们分析和讨论,让幼儿转换角色去体验爸爸工作的辛苦,使孩子们的情绪、情感、角色转换能力得到新的发展。
“我爱爸爸”是孩子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爸爸的爱。教师根据活动前的预想提供了一个让孩子抒发感情、作出积极行为的情境:画礼物,让孩子爱爸爸的体验付诸自身的实际行动,“我爱爸爸”的情感在讨论、绘画、唱歌等形式中走向高潮,得到升华。
课例二:大班社会活动《贝贝病了》。活动一开始,教师以点名方式让幼儿知道某个同伴因生病没能到幼儿园参加活动,并用提问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生病的经历或想像生病时的心情及想做的事,促使幼儿实现情感换位,即转换角色去体验特定的社会情感和事件并产生移情;做到急生病小朋友之所急,想生病小朋友之所想,在理解生病同伴心情的基础上,纷纷表示愿意通过写信、送礼品、说安慰话等具体行动来关心生病的同伴。最后,教师运用巩固深化的方法,让幼儿把想法付诸实践,强化行为练习,使幼儿正确对待情景中他人的情绪反应并采取积极的行动。这一活动也是情感陶冶教学法的典型课例。
概念梳理:情感陶冶教学法,是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幼儿联想,诱发新的情绪体验,使幼儿与现实中、情境表演中或作品中的人物心心相映、情情相通,在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并作出反应,从而使幼儿在遇到类似的真实情境时,更容易产生移情,作出亲社会行为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角色扮演教学法 课例:大班《小记者》。事先排练“记者采访”的情景表演,活动一开始,幼儿观看情景表演,直观地初步了解记者职业及采访的基本过程,懂得与人交往时要主动并采用礼貌用语,如“你好”,“请问”„„然后,教师围绕表演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怎样做好一名记者。交流后,教师以“假如你是一名记者,你想采访哪方面的新闻”引发幼儿学习当小记者的兴趣,激发幼儿乐意向别人了解自己所关心的社会新闻的情感,再请个别幼儿学做小记者进行采访。师生通过评议,使幼儿进一步明确如何当好小记者。让全体幼儿分组扮演小记者及各种社会角色进行采访活动,这使全班幼儿都有实践机会,提高了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实现了活动目标。最后,全体幼儿扮演小记者,对现场听课老师进行采访,再次锻炼了幼儿当小记者的能力,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得到巩固。
概念梳理:角色扮演教学法,是帮助幼儿了解人际关系及不同角色身份,学习以适当的行为方式进行沟通,从而掌握互助、合作等友好交往技能,发展语言交流能力和想像力,使幼儿实践和尝试自己解决社交问题的办法。
三、实际练习教学法
课例:中班《我是小主人》。首先,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了“今天班级有小朋友过生日,请小班弟弟、妹妹来我班做客”的情境,激起幼儿讨论“如何当好小主人”的兴趣,然后,教师将幼儿交流的意见进行小结,使幼儿明确当好小主人的行为要求:当小班弟弟、妹妹来做客时,我们要当好小主人,可以先作自我介绍,说说自己的名字、班级,再带领客人参观我们的教室,和他们一起游戏。接着,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大带小”活动,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小主人”带“小客人”一起进行生日聚会活动,身体力行照顾小客人,幼儿的情绪达到了高潮,体验到了做小主人的自豪感,顺利实现了教育目标。该活动让幼儿“在做中学”,大部分时间幼儿亲自参与实践练习,丰富了幼儿的直接经验,使幼儿掌握了当好小主人的一些行为要求,有助于良好行为的养成。
概念梳理:实际练习教学法,是让幼儿在“做中学”,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及交往能力,帮助幼儿内化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教学方法。
四、艺术感染教学法 课例:《上小学了》。它是通过文学艺术作品:绘本《蚯蚓上学》,使幼儿理解和掌握寓于艺术作品中的关于“上小学”的社会知识和行为要求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可以说这个社会教学活动是一个在欣赏、讨论、感染文学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联想、深化,达到丰富社会知识、强化社会行为的一个典型课例。这一活动的精彩,首先在于,何老师精心选择了一个非常合适的文学作品《蚯蚓上学》,它是幼儿感兴趣的、健康的、有启迪性的、非常切合幼小衔接主题的文学作品;第二,在文学作品的运用过程中,何老师始终紧扣社会目标,把握社会领域的核心价值。社会教育活动中让幼儿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最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而是为了使孩子明理、激情,进而导行。因此,在欣赏艺术作品过程中,教师提问的指向性应该非常明确,直接指向我们设定的社会目标:“洋洋今天第一天上小学,你们看他的心情怎样?”“下课了,应该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日课表是干什么用的?小学里有哪些课?”围绕教学要求提出这些问题,让孩子围绕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明白蕴藏在作品中的道理,激发孩子良好的情感并影响其以后的行为。讨论时,教师充分尊重幼儿,鼓励他们畅所欲言,提出不同看法,最后一个问题:“关于小学的事情,你还有什么要问老师的吗?”充分发挥了孩子的主动性。第三、跨出文学作品,拓宽活动内容。何教师除了对原来的绘本页面进行了筛选,还根据目标的需要增加了一些内容:铃声、日课表、入队仪式、成绩单等,适当地拓宽了活动内容,引导孩子在作品中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从内容、形式、范围多角度进行认识、理解,达到开阔视野、发展思维、丰富知识、增强能力的目的。
概念梳理:艺术感染教学法,是通过诗歌、故事、散文等文学艺术作品,使幼儿理解和掌握寓于艺术作品中的社会知识和行为要求,从而丰富幼儿的社会知识,发展幼儿社会性的方法。
当然,以上我例举的几个课例都是一个集体教学活动重点运用一种教学方法的典型案例,在实际的社会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会根据活动的需要,采用多种方法来设计和组织教学。例如:《我是小司机》,活动一开始何老师以故事《新龟兔赛跑》引入,运用了艺术感染教学法;当一张张违反交通规则带来危险的图片的出现,险情牵动着每一个孩子的心,教师通过启发幼儿联想,诱发新的情绪体验,运用的是情感陶冶教学法;最后全体幼儿的游戏《我是小司机》,孩子们通过对“司机开车过马路”角色的表演和模仿,进一步判断交通行为,在亲身参加表演中更好地掌握交通规则和要求,运用的是角色扮演教学法和实际练习教学法。所以,在实际的社会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一定要做到:为了目标的达成而活用教学方法,切忌为了场面的热闹、花样的翻新而生搬硬套,弄巧成拙。
幼儿园活动过程的设计 篇2
一、活动目的要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所以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围绕训练的语言项目,设计目的性强的活动,让学生知道“教什么、学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在不知不觉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相反,活动设计不能牵强,即不能跟内容没有太大联系,不论“普、华”,但要“实”。
二、活动内容要真实,具有趣味性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时,不仅能产生情感迁移,而且会使注意力特别集中和持久,学习和交往能力也能迅速提高。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教师要考虑该活动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我认为以下几点因素很重要。
1. 活动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
小学生年龄小,好玩、好乐、好动、好奇,他们的思维以感性思维为主,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设计符合他们兴趣的活动,难易要适当,活动要求不能高于他们的能力所及,否则学生或许会为了游戏而游戏,不用英语交流,而说汉语,甚至对活动失去兴趣。例如,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层次设计如下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实现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唱歌、游戏、竞赛、读韵律诗、做手工、看图、听寓言故事、童话故事、会话表演、问卷调查、涂涂画画等。
2. 活动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中,我发现:单靠教师与学生的一问一答,即教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教师不问,学生不答,这样似乎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活动进行教学,学生兴趣很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活动,语言表达要精练,恰当使用肢体语言,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随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和调控,促使学生及时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他们是Organizer, Harmonizer, Cooperator。例如,教学牛津英语5A教材中Unit 3“At a Music Lesson”这一课中A版块内容时,在进行以“教歌曲”为话题的语言教学时,与其老师辛苦地一遍一遍问学生,不如让学生做回音乐小老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用英语互教歌曲”的活动,教师是一个指导者、参与者,语言操练以学生为主。学生说得自如,学得也开心,积极性大增,有时还能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3. 活动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
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让学生在真实的、自然的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如果活动离孩子的生活内容太遥远、不相关,孩子自然不感兴趣,也就降低了活动的价值意义。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充分把握教材,创设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的语言情景,使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成功感。例如,教完“服装类”单词后,一位老师设计一个服装展示的活动,“模特”们和着音乐在台上展示漂亮的时装,其他学生用所学句型介绍这些服装,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犹如处在真正的时装展示会上,积极性得到了发挥。再如,教完“玩具类”单词后,有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调查活动:某玩具店的老板想进购一批新玩具,他要了解一下,时下什么玩具最受同学们的欢迎,想请同学们做一下调查。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下,学生觉得自己像一个市场调查员,非常积极,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活动过程要有序,具有可控性
一堂好课,给听课者的感觉是:呈一条线,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过渡自然,可控性强,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怎样把握这个“度”呢?
1. 活动形式要“多而不乱”。
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形式要灵活多变,不能堂堂一个样儿,节节一个调儿,要不断给学生以“新鲜刺激”。例如,可进行“猜物”、“说和做”等游戏,也可安排唱歌、画画、表演等活动;但在活动形式多样的同时,不能使得课堂杂乱无章。在活动前,教师要做好活动的说明,使学生知道“怎么活动”,并且给学生以准备的时间;在活动中,教师要做好调控者和指导者,帮助小组成员完善活动;在活动后,教师要做好总结,给学生以鼓励性的评价。如,老师组织学生作调查(Do a survey)前,要向学生讲清楚该调查活动的目的、要求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在学生调查进行时,教师不能在一边旁观,而应加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交流,随时帮助学生解疑;在调查结束后,活动不能嘎然而止,教师要做适当的检查和总结。
2. 活动的衔接要“紧而有序”。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其课堂的教学由多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组成,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考虑教材内容、活动的形式、活动的目标、活动的难易度等,使各个活动衔接自然,步骤清晰,节奏明快,成一条“呈上升趋势的线”,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
3. 活动的进度要“层层递进”。
教师设计活动要体现一定的层次性,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能力的要求可由理解为主的活动过渡到表达活动,最后进行真实的交际活动,如果任务较难,小组活动会出现冷场或混乱,学生会趁机使用母语,或者学习能力弱的干脆不开口,所以,内容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突破难点,逐步把以“课本”为中心的练习活动向以“生活”为中心的活动转化,顺水推舟,以至水到渠成。例如,教一篇情景对话时,老师一般先呈现单词,然后由单词过渡到词组,再组织学生将词组运用到句子中,接着进行简短的句型操练,最后进行扩展性的对话、表演活动,这样的教学步骤体现了英语教学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章,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四、活动涉及范围要广泛,具有综合性
谈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 篇3
关键词 幼儿活动 指导 关系
辨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认为:儿童心理是在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儿童所具有的遗传素质及其生理感染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儿童的生长环境及其所受的教育,作为心理反映内容,对儿童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两方面作用的发挥是统一在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这个过程就活动。
学前儿童正处在身体、情感、智能等方面迅速发展阶段,在活动中,儿童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他自身经验积累的过程。而教师的过程意识主要体现在活动中能牢记教育目标,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寓教育于幼儿的主动、积极的活动过程中,以保证每个幼儿能充分发展。
组织幼儿的活动过程,教师要着重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它充分表现教师的指导艺术。
一、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处理好教师、幼儿的互动关系
幼儿教育,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把幼儿的学习活动变成了教师教幼儿学的活动,教师怎样讲,幼儿怎样说;教师怎样做,幼儿怎样学,多用模仿、记忆学习,忽视幼儿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即使在游戏活动中也常常是按照教师的安排、思路去“操作”、“表演”,而不是自发的自由的玩。在集体活动中,教师更是“周密思考”、“步步为营”,甚至连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回答都是事先设计好的,幼儿的思维行动都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不能越雷池半步,好像是教师设计一条口袋,逼迫幼儿往里钻。这样的教育活动,怎么能培养出时代所需的有能力的,有创造性的人才呢?
新的教育观强调,在活动过程中以幼儿为主体,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让教师和幼儿的两个积极性都发挥出来,而不是放手不管,教师的积极性作用在于活动过程善于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给予恰当的启发和引导;教师的积极在于诱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幼儿学习的内部动机,为幼儿发展需要,及时提供适宜的机会和条件。例如:在创造活动中改变过去教师订内容,组织幼儿去玩的方法,而是让幼儿自己讨论、协调,今天玩什么游戏,应该先干什么, 幼儿确定了活动的内容后再开始着手准备材料,孩子们活动的目的明确,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活动的效果远远好于被动状态,在这活动过程中教师自己也以极高的热情成他们活动的一员,与孩子们共同商量、讨论,是孩子们的好伙伴,与孩子们一起作准备,一起活动,同时也是孩子的助手,及时为他们提供所需的材料,做知识、技能的指导、启示。
二、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处理好重点要求和全面发展的关系
在每一个活动中,既要突出该次活动的重要目标、重点要求,又要重视将活动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以完成各方面的目标。例如:幼儿的歌唱活动,过去教师的重点放在幼儿学会唱了没有,唱得好不好,于是教师一遍遍教唱,让幼儿模仿,看上去全班的幼儿都唱得很好,但是幼儿并没有获得个体的全面发展,当我们将歌唱活动看成是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我们就会明白不仅要让幼儿学会唱一首歌曲,而且要激发幼儿探索周围环境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启发 幼儿,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歌词排列形式去创编与众不同的歌词内容,培养幼儿的扩散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所以,在活动中要突出重点要求,但又要尽量考虑该活动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尽量注意知、情、意、行的相互结合,“四育”的相互渗透,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
三、在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处理好集体教育和个别指导的关系
在各项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心理水平、兴趣、爱好、认知方式,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过去,我们也曾强调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但在认识和实践上却产生了偏差,认为面向全体即面向全体幼儿统一要求,常常使能力强的幼儿“吃不饱”,能力差的幼儿“吃不了”,并没有真正了解每个幼儿,因材施教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要真正发挥活动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就要处理好集体教育和个别指导的关系,增加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的机会,使每个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就具体活动而言,要考虑幼儿的能力、水平,需要的差异,提出不同的活动目标,提供不同的活动材料。让幼儿有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
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的机会。例如:我园大班幼儿开展的一个“化妆舞会”的游戏活动。活动的第一步是让幼儿先制作面具,教师分别提供了做面具的材料、已粘好的面具、已挖好眼部空洞的面具,让能力强的幼儿自由粘、剪;能力中等的幼儿剪眼的空洞;能力弱的幼儿只要在面具上做一些小装饰,装饰的材料、工具也是多样的,这样各种幼儿都能主动愉快地参与活动。做出一个自己满意的面具。
观察了解幼儿是个别指导的基础,教师对每个幼儿的能力水平都要心中有数,活动中个别指导就更有针对性。
四、在活动中,要正确处理好已定计划和随机教育的关系
在活动中即使最有经验的教师,最周密的计划也不会全部与幼儿实际配合得十全十美,为提高教育活动的效果,教师要善于在活动中从幼儿那里获得信息反馈,适时调整已定方案,使教育更贴近 幼儿的实际水平。例如:我们大班每年都要开展的“我爱家乡”的主题活动,但由于每年幼儿的经验不一,内容常常变化,在介绍家乡的特产物品时,尽管教师事先虽定有计划,但也要根据幼儿收集物品品种的多少有所侧重,目的在于吸引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萌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幼儿园活动过程的设计 篇4
图2 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育教学问题、确定教育教学问题解决方案、检验和评价解决方案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将教学设计的全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学分析阶段、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阶段和教学设计结果评价阶段。
1.教学分析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鉴别出教育教学问题、分析教育教学问题的根源、确定解决相应教育教学问题的约束条件。教学分析又被称为学习需要分析,它首先解决教学设计活动的必要性问题,即确信教学设计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有效手段,其次要精确地界定教学问题,这需要依靠学习结果分析。学习者分析不但可以帮助教学设计者确定问题的根源,而且也为下一阶段制定教学解决方案提供非常重要的约束条件。制定教学解决方案的约束条件还包括教师的观念及能力制约、媒体材料的制约。要确定这些约束条件需要进行教师条件分析和媒体条件分析。
学习需要在教学设计中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方面目前的状态与所期望达到的状态之间的差距,也就是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所期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便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教育教学问题!当然,确定“学习需要” 并不是学习需要分析唯一的任务。教学设计者还要通过学习需要分析的结果论证教学设计(即后续设计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即解决了教学设计是否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手段以及在现有资源和约束条件下是否可行的问题。
(1)学习需要分析的基本步骤
<1>确定期望的状态
主要是指期望学习者达到的能力水平。这种信息可能来源于教学大纲,或者上级教育机构提出的新的教育教学要求,或者是某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或者以前教学未达到的目标(这种信息主要通过测试或教学过程中的观察的方法获得)等等。要精确确定期望的状态,就必须从所期望的状态出发,进行学习结果分析,没有系统地学习结果分析,确定的期望状态将是模糊的。不同的人可能对这种期望状态有不同的理解。
<2>确定现状
主要是指确定学习者能力素质的现状。同样,要想精确界定学习者当前的学习水平也必须首先进行学习结果分析。当前的能力水平也即是教学起点。
无论是确定期望的状态还是学习者的现状,都可以采用测试、编制调查表或问卷、观察和座谈等方法来收集数据。
<3>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
我们可以思考下面这些问题:
所列出的“差距”真的构成了教学问题吗?
“差距”是由于教学原因引起的吗?通过改进教学可以消除“差距”吗?
能否不进行教学设计就可以消除“差距”,如调整教学进度和时间,采用更好的教材?
最后,学习需要分析以下面这种表的形式呈现出来:
现状
期望的状态 差距 原因分析
(2)应注意的问题
获取的数据要真实可靠。
如果教学设计活动由一组人共同完成,那么必须保证小组成员对期望值和差距有相同的理解。
幼儿园活动过程的设计 篇5
写自己参加学校或班级举行过的一次比赛,要把主要人物和活动写具体。
二、教学目的:
1、通过观看录像,学会注意观察参赛者的动作、神态,同时要注意观众的反应。
2、通过观看录像,认识什么是“场面”。懂得描写场面的一般方法。
3、由录像片断的视听丰富想像,把主要人物和活动写具体,要注意详略得当。
三、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通过细致观察,抓住人物活动时的动作、表情等特点,运用准确的词语描写具体。
2、在习作评析中指导学生处理好适当描写环境,概述全体人物活动,详写主要人物活动三者的关系。
四、电教软件:
1、投影片(内容为作文要求)
⑴根据这个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把习作写完整。
⑵根据自己文章的重点,定合适的题目。
⑶注意观察参赛者的动作、神态,同时要注意观众的反应。写的时候,要注意详略得当。
五、录像资料:
1、拍摄一个拔河比赛场面。一位老师当裁判,周围同学当观众。拍摄整个比赛过程(包括环境、全体人物活动,选手的比赛情况等。)
2、编辑比赛选手特写镜头,包括表情、动作等。
3、录制全体观众助威,欢呼时的声音片断或采用录像遮像留音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观察场面。
1、创设情境:
同学们,前几天我们进行了一次拔河比赛,精彩吗?现在我们来观看比赛录像,好吗?
2、播放录像片断。
3、观察场面:
刚才同学们到这个比赛情景就是一个比赛场面。在这个场面中,包括哪些人物的活动呢?除了人物的活动还包括什么?
4、引导学生议论。
5、小结:
场面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里,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生活中,有比赛的场面,劳动的场面,庆祝会的场面等,这堂课就想让同学们写刚才看到的拔河场面,好吗?
(二)再出画面,指导写作:
1、确定主要人物,在这个场面中主要人物是谁?想一想,你准备以谁为主要人物?
引导学生懂得主要人物可以是一位、两位,要根据自己的感受来确定。
2、写好主要人物的活动是写好这个场面的关键,那么你准备怎样把主要人物的活动写具体呢?
引导学生明确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到方面去抓住主要人物的活动时的特点。
3、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抓住主要人物的活动特点,现在我们再来看一遍刚才比赛实况,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找出与众不同之处,用准确的词语描述出来。
4、播放录像片断2、3,学生看录像定格画面,慢镜头画面,学生边看边议。
5、除了写具体主要人物的活动,还应该定些什么呢?
提示学生应该写对方全体人物的活动情况,概括地写全体人物的活动情况,个别人的特写、动作、表情等。适当地描写环境,即比赛的气氛。
6、三局比赛,怎样安排详写与略写。
7、出示写作要求。
拔河比赛
第一局 略写
第二局 详写
第三局 次略写,揭示中心
(三)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四)例举范文,师生析评。
1、希望大家根据黑板上的三点写作要求,认真评论习作。谁愿意读读自己的习作?
2、让一位同学上台读自己人的习作,现生边听边纠正语病。
3、学生讨论评议。
(五)再设情境,深入体会。
1、刚才从这位同学的作文中发现,同学们写作时只注重了主要人物的描写,而忽视了环境气氛的渲染,使场面所表现的中心不突出,因此请同学们闭眼听录音,想象观众、选手们的音容笑貌,加深体会场面所形成的氛围,便于写出真情实感。
2、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篇6
1、使学生了解幼儿园谈话活动的特点和主要目标;了解幼儿园谈话活动各类型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2、使学生初步掌握幼儿园谈话活动的基本结构、组织方法、注意要点。
3、在学习的基础上能独立设计一个谈话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幼儿园谈话活动的基本结构、组织方法
2、独立设计一个谈话活动。
第一节 幼儿园谈话活动概述
一、幼儿园谈话活动的特点
(一)拥有一个具体、有趣的中心话题
(三个要求)第一、中心话题应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喜闻乐见的。
第二、中心话题要对幼儿具有一定的新鲜感和刺激性。
第三、中心话题要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
(二)是多方参与的言语交往活动
这是谈话活动与讲述活动最主要的区别所在。谈话活动更侧重于幼儿的言语交往,由此构成了幼儿与教师、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交谈的三种不同的基本模式。在这三种交流模式中,前两种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请问:区别在哪里?
(三)谈话的语境随意、宽松、自由
1、话题的扩展和见解自由。
谈话活动中没有统一的答案和看法,也没有什么一致的讲述经验和思路。幼儿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内心感受,将自己的想法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与大家共享。这一点也正是谈话活动的独特魅力所在。
2、语言自由,不强求规范。
谈话活动主要目的是鼓励幼儿大胆地与他人交谈,勇于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但同时,它不要求运用规范的言语与他人交谈。
二、谈话活动的类型
(一)日常谈话(三个年龄班都适用)
日常谈话带有极大的情境性和感情色彩,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1.日常个别谈话
主要目的在于增强部分幼儿的自信心,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2、日常集体谈话
与前者相比,其话题更自由,可以同时有多个话题。形式更活波,可以是师生间的谈话,也可以是幼儿间的谈话或是师生、幼儿间的讨论等。
在每日散步时,教师可以就园内花草树木或其他的环境变化与幼儿进行交谈和讨论,教师可以问;“滑梯旁新添的轮胎秋千可以怎么玩?你们猜猜是谁把它掇到这儿来的?我们要怎样爱护轮胎秋千”等。
(二)有计划的谈话活动(小班下学期开始)
这类活动是教师制订一定的计划和教案,依据事先确定的话题,有目的地组织幼儿进行谈话.
我们可以拟定以下的一些话题:
1.我最喜欢的..¡(人物、动物、玩具、图书、衣服等)2.我和周围的人(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及小朋友等)3.我和节日(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新年等)
4.我参加的一些活动(如¡°春游真快乐¡±、假期里最有意义的事等)5.周围环境的变化(如:¡°春天的玉兰花¡±、¡°火炬树怎么枯萎了¡±)
有计划的谈话活动需要事先进行精心的准备和计划。
由于有计划的谈话活动对幼儿的有意注意、有意记忆及言语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一般而言,这种活动从小班下学期开始进行。
(三)讨论活动(中班以后)
讨论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谈话活动形式。说其特殊,是由于它在话题形式、言语交往和教师的指导上都有其开放性的特点.
首先,讨论活动的话题一般是开放性的问题,同时讨论所涉及的事物应是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相符合、但对幼儿来讲又有一定难度的。
例如,讨论话题可以是:“假如你是大人,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又如“小鸟会飞,人为什么不会飞”等,这些话题可以让幼儿随意发挥,而且没有什么固定的答案。
其次,讨论活动是一种开放性的言语交往活动
在讨论中,幼儿既要清晰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看法,又要善于倾听他人的见解并进行分析、驳斥或接纳,从而使言语交往延续下去。
交往对象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一对多。
讨论活动对幼儿言语能力、思维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一般在中班以后才适合开展这项活动。
最后,教师的指导态度要开放。
不要一味地从成人的角度去评判幼儿的某些看法“行不行得通”。教师要将指导的重点: 转向幼儿的言语交往能力,而对幼儿的某些富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的看法采取包容和接纳的态度。
幼儿说:“人不会飞是由于没有翅膀,但人可以
从小天使那儿借到一双翅膀,这样就可以像小鸟一样飞在高高的蓝天上了。”
三、谈话活动的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言语交往方面的目标 1.小班
(1)喜欢与老师、小朋友交谈;
(2)知道别人说话时不随便擂嘴,不抢着说话;
(3)能围绕一定的话题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
2.中班
(1)能积极、愉快地与别人交谈,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2)学习各种交往词语的内容和用途;(3)学习用不同的说话方式与不同的人交谈;
(4)能积极地学习他人的讲述经验,能用轮换的方式与别人交谈。
3.大班
(1)能就某个话题主动地与别人交谈,并能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2熟悉各种交往词语的内容、类别、用途;
(3)会在不同场合用不同的音高、音量、语句与人交谈或讨论;
(4)能在交谈中对自己的看法进行补充或修改,对他人的意见表示赞同或提出疑问和批评.
(二)倾听方面的目标 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一般的倾听能力,这是倾听的习惯和态度;二是分析性的倾听能力.
小班:注意安静地倾听别人说话,并能做出积极、简短的回答.
中班:能认真地倾听别人说话,能针对对方的话表述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大班:能较耐心地倾听别人说话,能在倾听中把握谈话的关键信息,并针对谈话主题和同伴的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或批评性意见。
(三)其他方面的目标 1 .品德方面
如“ 知道有玩具应大家一起分享” 等。2.常规方面
如“ 知道物品应放在固定的地方,保持浩动室的整洁” 等。3.环境教育方面
如“ 在活动中让幼儿树立起不随地乱扔东西的意识,并能在与家人外出时将这种意识转化为行动,” 又如“ 知道不能浪费水资源,要节约用水” 等。4.思维方面 :这主要运用于讨论活动中。第二节 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活动目标的确立
(一)准确、具体(基本要求)1.是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的准确转化
每次谈话活动的具体目标都应该要体现总目标的要求,又要适应阶段目标,从而使目标的确立符合各年龄班幼儿的特点。2.是内容的准确体现
教师不能忽略教育目标随意选择谈话内容。应真正做到目标体现内容、内容反映目标。
(二)全面且重点突出
谈话活动的目标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言语表达、倾听、其他方面)
教师在制订一个具体的谈话活动目标时,应尽量地使本次活动的教育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使目标的确立体现全面性的原则。
此外,确立目标过程中还要明确哪些目标是直接目标,在目标陈述中要突出其重要位置;哪些目标是间接目标,也不应忘记。
二、活动内容的选择和安排
谈话活动的话题很多、很丰富,谈话的语境相对也比较自由,但这并不是 说谈话活动的内容就可以随意选择.相反地,教师在选择、安排谈话活动的内容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和安排内容要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取材的内容和范围应广泛,有教育意义。、谈话活动的内容和范围应与幼儿的言语和知识经验相符合。
三、谈话活动的组织方式及注意要点:
(一)示范法(一般在小中班运用得较多)
1.教师可以用言语示范新的言语交往技能,也可以以非言语的形式示范言语交往规则和倾听态度。
在谈话活动“我爱吃的水果”中,教师可以这样描述:“我爱吃西瓜,因为西瓜很甜,西瓜汁很多,西瓜皮还能治病。夏天天气炎热时,吃一块西瓜就象吃一根冰棍一样舒服。”
2、教师还可以用非言语方法进行示范。
如教师在听某个幼儿谈话时,眼睛注视对方,并不时地点头表示同意对方的意见。这些非言语动作同样也能起到示范的作用。3.使用示范法的注意要点
何时使用示范法?
一般说来,示范法应在幼儿充分交谈后 再使用,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让幼儿的思维局限于教师的示范模式上。
(二)提问法
通过提问,教师既可以让谈论的话题逐层深入下去,也可以使偏 题的谈话或讨论回到原来的话题上来. 1,提问法在日常谈话中的运用
日常谈话随机性强,气氛自由宽松。因此,可以运用提问法以引出话题。
有些问题是封闭式的,有些问题则是开放式的。封闭问题幼儿只要答“是”或“不是”即可,开放性问题则要求幼儿通过回忆并组织简短的语句进行回答。
2、提问法在谈话活动几个阶段中的运用(1)创设谈话情境阶段:
通过提问以引出谈话的话题。(2)围绕话题深入交谈阶段:
通过提问使话题逐步延伸,使幼儿深入地谈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3.使用提问法的注意要点
(1)注意提问法的不同使用方式和作用 从话题的开展角度看,提问法有三种作用:
一是唤起幼儿的回忆,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回忆并谈出所经历过的事情及印象; 二是帮助幼儿对某件事做出评价或判断,以使谈话的话题层层深入。
例如,教师问:“你为什么喜欢西瓜?”这些问题有助于幼儿对话题作深入的思考和交谈;
三是以提问方式帮助幼儿始终围绕着话题进行交谈,避免跑题。
(2)问题要富于启发性,并有一定的难度
(三)讨论法
主要运用在围绕话题自由交谈阶段。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讨论时可以采用分组形式
2、讨论时应注意个别差异
(四)其他方法
其他方法还有游戏法、表演法、操作法等。
四、谈话活动的结构和步骤
一般而言,谈话活动的基本结构可以包括以下四个层次:
(一)创设适当的谈话情境.
其目的在于引出谈话和讨论话题,使幼儿在活动之初就能被吸引到活动中来,从而做好谈话的准备。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
其一、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谈话氛围;
其二、创设生动、有趣的谈话情境。这是针对话题引出的方式而言的。
一般说来,谈话情境的创设有以下三种方式:
1、用实物或直观教具创设情境。
2、以语言创设谈话情境。¡¤
3、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创设。(¡°发生在公共汽车上的事¡±)
要注意这个步骤只是一个引子,3一5分钟即可。
(二)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1.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讲述内心的真实感受
教师在指导中应尽量做到¡°一围饶两自由¡±。¡°一围绕¡±就是指导幼儿围绕话题大胆地与同伴交谈。
¡°两自由¡±是交谈的内容自由、交谈的对象自由。一般而言,教师不要固定幼儿的交谈伙伴。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谈话。2.注意自由交谈中的个体差异
(三)围绕主题不断拓展听话思路
幼儿围绕主题自由交谈后,教师要自然的逐步拓展谈话的思路。
由A B A A1 A2 A3
¡°我喜爱的一本书¡±
五、教案格式
(一)情况分析
情况分析是设计一个教案的第一步。只有对本班孩子的现有情况心中有数,教师才能确定活动的目标、内容和组织形式。情况分析多以隐性的形式存在。情况分析部分主要分析两个内容:
一是本班所有幼儿言语交往经验的水平,以及个别幼儿的现状,从而使一个活动能满足所有幼儿的需要;
二是分析前期活动中是否进行过与本次谈话类似的言语经验的传授。
(二)目标确立
如上所述,目标确立要准确、具体,全面且重点突出
(三)准备活动
1、材料准备(教具、学具的名称,数量,来源)
2、活动室布置
3、知识性准备
(四)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创设适当的谈话情境,引出话题。
2、中间部分
(1)围绕话题自由交谈(2)围绕话题拓展谈话内容
3、结束部分
教师简评或幼儿自评。
(五)延伸活动(举例说明)将学到的新言语经验迁移到日常活动中。幼儿园谈话活动设计范例
例1 我爱吃的水果(小班)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水果¡±这一话题交谈,能用简短的句子谈论自己爱吃的水果名称,形状及味道。要求幼儿说普通话且讲话声音响亮。2.帮助幼儿学习安静地倾听别人谈话,不随便插嘴。3.让幼儿懂得吃水果身体好的道理。
活动准备:
1.每人带一个自己爱吃的水果。
2.另买几个水果,切成块状,上面插上牙签,用盘子装好。
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将切好的水果请幼儿品尝,每人一小块,引起幼儿的兴趣。老师问幼儿:水果好吃吗?你们喜欢吃水果吗?幼儿回答后,请幼儿把自己带来的水果拿在手上。
2、引导幼儿围绕¡°水果¡±这一话题自由交谈。
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你喜欢吃什么水果?你带来的水果叫什么名字?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有什么味道?幼儿手拿水果与旁边的小朋友自由交谈。教师巡回参与谈话,提醒幼儿安静地听对方谈话,等别人讲完了自己再讲。对跑题的幼儿给予指导,用插话的方式将内容集中在谈自己带来的水果上,教师注意倾听。
3、引导幼儿拓展谈话范围(1)集体谈论“水果”。请在自由交谈中讲得好的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教师用语言提示幼儿围绕¡°水果¡¯说话,并要求讲话声音响亮,让大家都能听见。教师还要注意请语言水平较差的幼儿参与谈话,为他们提供在集体面前讲话的机会。
(2)教师用提问方式提出新的话题:
你还吃过哪些水果?吃水果有什么好处?让幼儿围绕新话题思考自己的谈话内容。此时,教师用平行谈话的方式参与谈话,给幼儿提供一定的谈话经验。注意提醒幼儿用普通话谈论。
4、教师进行小结,使幼儿懂得吃水果身体好的道理。
最后唱¡°苹果¡±歌结束。例2 压岁钱(大班)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连贯地叙说自己拿到压岁钱的感受;学习用不同表达方式说感谢的话。
2.要求幼儿认真耐心地倾听同伴谈话,能迅速地掌握别人的谈话内容,向同伴学习谈话经验。
3.对幼儿进行初步的理财教育。
活动准备
1.红包(或压岁钱袋)里面装着钱。2.可以用于表演的道具。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1)活动开始时,教师出示一个红包(或压岁钱袋)让幼儿猜猜里面包着什么?幼儿猜过后,教师打开红包拿出钱,问幼儿:过年时大人们给你的红包里的钱叫什么?什么时候会有压岁钱?
(2)教师分别扮演不同的给压岁钱的人,引导幼儿参与表演、观察,注意倾听。
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自愿结伴交谈。建议提问:¡°过年时有哪些人给过你们压岁?¡±¡°别人给你压岁钱,你心情怎样?¡±¡°你拿到压岁钱时在想些什么?¡±¡°不同的人给你压岁钱,你是如何感谢的?¡±教师注意倾听幼儿的谈话,表现极大的兴趣。可用插话的方式,引导幼儿注意围绕话题用轮流的方式交谈。
3、引导幼儿拓展谈话范围。
(1)集体谈论¡°压岁钱¡±。在自由交谈的基础上,教师请几位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压岁钱。要求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说出拿到压岁钱的感受,及对不同的给压岁钱的人,自己是如何感谢他的。
(2)教师提出新的问题,帮助幼儿拓展话题:你们拿到压岁钱后怎么用的?幼儿谈话时,提醒大家注意听他说话,了解他谈话的内容。学习他的谈话经验并学习用轮流、修补的方法进行谈话。
(3)继续拓展话题。
教师提问:明年过年,再拿到压岁钱,你准备怎么用?相互交谈后,请几位思路有新意的幼儿上来谈谈自己的打算。
4、教师进行小结,使幼儿懂得拿到压岁钱时应向别人表达谢意,还要逐渐学会正确管理使用压岁钱。课堂作业
幼儿园活动过程的设计 篇7
怎样设计语文学习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课堂实效呢?
一、思维导图:理清脉络的助推器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起记忆链接。我们可以把思维导图引入小学语文课堂,让学生阅读文本,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文章结构,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案例1】人教版五下《彩色的非洲》的教学
1.默读,思考:“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2.交流,教师出示词卡:骄阳、蓝天、植物世界、动物世界、自然景观、日常生活、艺术。
3.师生梳理思维导图。
4.借助思维导图,讨论:
(1)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
(2)为什么作者要选取这些景观来介绍彩色的非洲?
《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环节简单,围绕着思维导图,展开以学生的学为主题的学习活动。首先提取关键词语,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围绕着中心句,课文介绍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然后动手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出课文的结构,自然景观包含了骄阳蓝天、植物世界、动物世界,人文景观包含日常生活、艺术,其中的难点是“人文景观”在课文中并未出现,如果没有思维导图,学生很难明白作者的写作思路,在整理过程中,学生进行“尝试—出错—讨论—修改”的学习活动;最后借助思维导图说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讨论作者选材的奥秘。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自己思考、整理文章的脉络,学习效果好,如果教师要用“讲授法”来讲清楚这篇文章的结构,那很可能是“一言堂”“满堂灌”了,学生又能明白和掌握多少呢?
思维导图的形式有很多种,如鱼骨图、二维图、树形图、逻辑图、组织结构图等,如果教师能擅用这些思维导图,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学习活动中学习语文,展示思考过程,学习将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二、质疑:发散思维的指南针
近年来,教师对文本细读做足了功夫,一篇文章在备课之前,就读“厚”了,教师知道得越多,就越想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这原本就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如果我们为了给予,而进行更多的讲解、灌输,挤压学生质疑、探究、研讨的时间,那就得不偿失了。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质疑和探究,让学生主动与文本、与作者对话,进行思辨交流,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案例2】人教版四上《乌塔》的教学
在初读课文后,教师说:“如果此时,乌塔就在你面前,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学生纷纷举手,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经过规整梳理,大致有9个问题:①你独自旅行的时候住哪里啊?②旅行期间,你休息的时候会做什么?③你就不怕遇到危险吗?④你要是迷路了怎么办?⑤你要是没钱了或者生病了,怎么办?⑥你听不懂别国的语言怎么办?⑦你就不怕家人担心吗?⑧和家人一起也可以旅行,为什么一定要一个人去,多危险啊?⑨电视或书上不也能了解欧洲吗?为什么一定要亲自去旅行呢?
这些问题有些原文中有答案,有些需要展开不同角度的思考,学生的学习活动紧紧围绕这9个问题开展,在思考、交流、辩论的过程中,对文本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古语也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
三、表格:深度阅读的脚手架
在小学语文课上使用表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可要结合文本特点,设计一个开放的、多能效的、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表格,却不是简单的事情。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找到文本的精妙之处,利用表格对比清晰、语言简洁的特点,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
【案例3】人教版四下《扁鹊治病》的教学
1.填表学摘录
扁鹊四次见蔡桓公,都写到哪些内容?(时间、人物包括扁鹊和蔡桓公、病情)出示表格,学生自学。
2.看表悟寓意
仔细看表格每一栏,你有什么新发现?
①病情随着时间的延长,发展得越来越重。
②有小问题就要及早解决,不然会酿成大错(防微杜渐)。
③蔡桓公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讳疾忌医)。
④扁鹊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是一个名医。
3.借表讲故事
借助表格,不看书,把故事内容生动具体地讲出来。
案例中教师把《扁鹊治病》这个寓言故事文本变成一个表格,通过学生默读课文、填写表格,完成课文主要情节的摘录。阅读表格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人物形象逐渐明朗起来:一个是“名医”,一个是“自以为是”,鲜明的对比。另外寓言蕴含的道理“防微杜渐”“讳疾忌医”几乎是呼之欲出,学生只要通过前后对比,就能轻松突破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最后学生借助表格讲故事。整篇课文的教学,紧紧围绕一张表格开展,学生在“课文—表格”“表格—课文”中走了一个来回,教师不用过多的讲解,只是作为课堂的观察者、学生困难的帮助者、问题讨论的组织者。
学习活动设计的方式方法很多,在课堂实践中,利用思维导图、质疑、表格、游戏、练笔等方式,设计学习任务,教师讲得更少,学生学习过程展开得更加充分,这样亲历学习过程的学习活动,相信学生会更加喜欢,教师会更加轻松,教学会更加高效。
【幼儿园活动过程的设计】推荐阅读: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08-10
幼儿园数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07-27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10-10
第五章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11-07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设计――谁的力量大06-18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范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