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实验步骤(精选8篇)
毕业论文实验步骤 篇1
IP实验步骤 基本实验步骤
(1)收获细胞,加入适量细胞IP裂解缓冲液(含蛋白酶抑制剂),冰上或者4?裂解30min,12,000g离心30 min后取上清;(2)取少量裂解液以备Western blot分析,剩余裂解液将1μg相应的抗体和10-50 μl protein A/G-beads加入到细胞裂解液,4?C缓慢摇晃孵育过夜;(3)免疫沉淀反应后,在4?C 以3,000 g速度离心5 min,将protein A/G-beads离心至管底;将上清小心吸去,protein A/G-beads用1ml裂解缓冲液洗3,4次;最后加入15μl的2×SDS 加样缓冲液,沸水煮10分钟;(4)SDS-PAGE, Western blotting或进行质谱分析。
一、样品处理: 免疫沉淀实验成功与否,第一步处理样品非常关键。免疫沉淀实验本质上是处于天然构象状态的抗原和抗体之间的反应,而样品处理的质量决定了抗原抗体反应中的抗原的质量,浓度以及抗原是否处于天然构象状态。所以制备高质量的样品以用于后续的抗体-agarose beads孵育对免疫沉淀实验是否成功非常关键。在这个环节中,除了要控制所有操作尽量在冰上或者4?完成外,最为关键的是裂解液的成份。
用于免疫沉淀实验的样品一般是原代培养细胞裂解液或者细胞系裂解液。我们以常用的RIPA裂解液为例(主要含有pH7.4左右的离子缓冲液,接近生理浓度下的NaCl,一定比例的去垢剂和甘油以及各类蛋白酶抑制剂等)来说明其各主要成份的用途,进而帮助我们如何针对不同的实验目的和不同的蛋白质特性来选择最佳的裂解液。
a(缓冲液:离子缓冲液常采用pH7.4的Hepes或者Tris-Cl。b(NaCl浓度一般习惯用150 mM,这主要是因为150 mM接近生理浓度,不会破坏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细胞内部的NaCl浓度并不是均一的,局部NaCl的浓度可以低到50 mM,150 mM的NaCl有可能会破坏这个区域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因此裂解液配方最佳的NaCl浓度要视所分析的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而定。
c(甘油由于其粘性,可以对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一般添加10%的甘油有助于稳定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d(裂解液中的去垢剂可以裂解细胞质膜,也同时破坏了许多细胞器的膜,从而释放了其中储存的许多蛋白酶。而由于用于免疫沉淀实验的去垢剂作用比较温和,因此蛋白酶的活性大部分得以保存。还有一部分蛋白酶来自胞质中,主要由于其抑制蛋白或者其活性抑制环境受到改变后从而恢复了蛋白酶活性。因此,添加蛋白酶抑制剂对于防止目的蛋白的降解从而完成免疫沉淀实验非常关键。一般主要通过添加EDTA抑制金属蛋白酶,通过Protease Cocktail(多种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可以抑制蛋白酶。
e(去垢剂对于免疫沉淀实验尤其是免疫共沉淀实验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不同的去垢剂种类和不同的去垢剂浓度主要通过影响以下三个因素来影响免疫沉淀效果:-细胞质/器膜的通透性:因为许多目的蛋白都定位在细胞器中,所以必须先将这些蛋白释放出来,抗体才能与之反应。
-膜蛋白的释放:许多膜蛋白的构象对去垢剂种类和浓度非常敏感,因此针对这类蛋白的免疫沉淀实验,需要谨慎地尝试多种去垢剂以及不同浓度。
-蛋白相互作用:不同去垢剂对不同性质的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影响程度不一样,需要根据具体蛋白的特性进行分析选择去垢剂种类和浓度。而由于何种去垢剂适应作用于何种蛋白质现在很难精准预测,所以一个更为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具体实验筛选合适的去垢剂种类和浓度。
二、抗体-agarose beads孵育
裂解细胞,离心并去除不可溶的膜组份后,上清可以储存在-80?保存3个月,但最好能够使用新鲜制备的细胞裂解液上清去进行抗体-agarose beads孵育实验。抗体可以先加入上清中与样品孵育数小时后再加入Protein A或者G beads孵育过夜,也可以同时加入抗体和Protein A或者G beads孵育过夜。一般选择1mg总蛋白(1mg/ml)对应添加1 ug抗体,最高可以添加至5 ug抗体,过多的抗体会产生假阳性。这个步骤中关键因素在于选择合适的阴性对照。一般选用加同样量的IgG,但更为妥当的方法是选择针对胞内其它无关目的蛋白的一抗做对照。例如,做膜蛋白A的免疫沉淀,选择膜蛋白B来做阴性对照,只要确认二者之间没有相互作用;而做胞质可溶性蛋白C的免疫沉淀,则选择另外一个可溶性蛋白D来做阴性对照。同时,为避免Protein A或者G beads有(非)特异性吸附从而造成免疫沉淀实验结果的假阳性,一般在加入目的蛋白抗体之前,预先将Protein A或者G beads与细胞裂解液孵育数小时,然后取上清用于后续的抗体-agarose beads孵育。
同时,Protein A或者G beads对不同类型的抗体亲和力不同,结合一抗的种属和Ig亚型,选择合适的Protein A或者G beads也是决定免疫沉淀实验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推荐使用Protein A和Protein G beads的混合物,这样可以达到最佳实验效果,而且省去了许多选择的烦恼。
三、抗体-agarose beads复合物洗涤: 除了选择特异性好的抗体以及选择合适的阴性对照外,去除免疫沉淀实验非特异性的一个办法是对抗体-agarose beads复合物进行多次洗涤。一般洗涤缓冲液使用和裂解液一样的配方,但去除甘油,以减少由于甘油的粘性带来的非特异性吸附。针对不同的实验要求,还可以通过更改NaCl的浓度以及去垢剂的比例,种类来达到去除非特异性吸附的效果。例如,针对单纯的免疫沉淀而非免疫共沉淀实验或者虽然是进行免疫共沉淀实验,但蛋白质之间的结合比较牢靠,可以考虑使用低浓度(0.2-0.5%)的SDS洗涤抗体-agarose beads复合物,这样可以去除绝大部分非特异性相互作用。
四、鉴定
免疫沉淀实验用途非常广泛(见IP: Q&A),而且基于最基本的免疫沉淀实验衍生出了许多免疫沉淀相关实验手段(比如免疫共沉淀,染色质免疫沉淀和RNA-蛋白免疫沉淀),因此,免疫沉淀实验的鉴定方法主要视实验目的而定。
我们在本手册中主要简单概述常见的免疫沉淀之后的WB检测需要注意的实验环节。由于
免疫沉淀实验使用目的蛋白抗体加Protein A/G beads与样品孵育,因此在最后离心获得抗体-agarose beads复合物后,eppendorf管中主要含有抗体,目的蛋白,Protein A/G beads以及一些其它非特异性作用蛋白。其中,抗体和目的蛋白以及Protein A/G beads三者之间是以非共价健结合在一起,只有Protein A/G与agarose beads是共价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最后经过添加含巯基乙醇的加样缓冲液以及煮沸变性并离心出去Protein A/G beads后,eppendorf管只有抗体和目的蛋白以及少量非特异性吸附蛋白。这样SDS-PAGE中就含有目的蛋白和抗体二种蛋白,由于加样缓冲液中含有巯基乙醇从而导致抗体的重链与轻链之间的二硫键被破坏从而使得抗体分子变成重链分子(55KD)和轻链分子(25KD)。因此,WB显色反应中除了能检测到目的蛋白外,如果所使用的二抗与用于免疫沉淀实验的抗体分子属于同一种属的话,还能检测到重链和轻链分子。通常用于免疫沉淀的抗体量非常大(1ug),所以当目的蛋白的大小接近重链或者轻链分子时,重链或者轻链分子的WB信号常常由于信号过强而导致影响对目的蛋白的WB结果判断。
针对上述情况,通常有二种解决办法: a(选择不同种属的抗体分别进行免疫沉淀实验和WB实验,这样再选择一个种属交叉反应比较弱或者无种属交叉反应的二抗进行WB实验,就可以大大减弱重链和轻链分子的WB信号。
b(使用交联剂将抗体和Protein A/G beads交联,然后通过添加不含巯基乙醇的加样缓冲液处理目的蛋白-抗体-agarose beads复合物,最后离心去除抗体-agarose beads复合物,上清中只留下目的蛋白。
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 IP)原理
IP是利用抗原蛋白质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以及细菌蛋白质的“protein A/G"特异性地结合到抗体(免疫球
蛋白)的FC片段的现象开发出来的方法。目前多用protein A/G预先结合在argarose beads上,使之
与含有抗原的溶液及抗体反应后,beads上的prorein A/G就能达到吸附抗原的目的。通过低速离心,可以从含有目的抗原的溶液中将目的抗原与其它抗原分离。
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是以抗体和抗原之间的专一性作用为基础的用于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经典方法,是确定两种蛋白质是否在生理条件下有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其原理是:当细胞在非变性条件下被裂解时,完整细胞内存在的许多蛋白质,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被保留了下来。如果用蛋白质X的抗体免疫沉淀X,那么与X在体内结合的蛋白质Y也能沉淀下来。这种方法常用于测定两种目标蛋白质是否在体内结合;也可用于确定一种特定蛋白质的新的作用蛋白。
白与蛋白 寻找新的 经由免疫共沉淀然后通过质谱或者的相互 相互作用 WB鉴定新的相互作用蛋白 作用 蛋白
验证目的 经由免疫共沉淀然后通过使用待测 蛋白和 蛋白 待测蛋白 的抗体进行WB实验可以确定目的蛋 是否有 白
相互作用 和待测蛋白是否有相互作用 通过对经由免疫共沉淀而得到的DNA 片段进行PCR实验可以获得DNA片研究蛋白与DNA的动态作用 段的序列信息以及目的蛋白与DNA 之间的动态作用信息
通过使用针对组蛋白不同修饰位点的研究蛋白 抗体进行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去检测
染色质 与DNA 研究组蛋白的各种共价修饰 组蛋白的不同修饰状态和目的基因启
免疫沉淀 的相互 与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 动子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从而研究作用 组蛋白修饰与目的基因表达之间的关
系
基于CHIP的原理发展出来的RIP 研究蛋白与RNA的相互作用(RNA-IP)技术可以用来研究目的蛋 白与RNA之间的相互作用信息
我该选择什么样的抗体做免疫沉淀,免疫共沉淀和RNA免疫沉淀以及染色质免疫沉淀, 在所有免疫沉淀相关实验中,抗原的起始浓度相对其它免疫相关实验(WB和IF等)要低得多,所以对抗体的亲和力相对其它实验(WB和IF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使用高亲和力的抗体去进行免疫沉淀相关实验。同时,由于免疫沉淀相关实验主要是在生理条件性进行,所以需要抗体识别蛋白的天然表面构象,因此选择的抗体其针对的抗原决定蔟需要暴露在蛋白表面。这些因素对制备能成功应用于IP实验的抗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a(用于免疫的蛋白抗原其构象需要尽量接近目的蛋白的天然构象或者用于免疫的多肽尽量暴露在目的蛋白的表面。获得接近天然构象的蛋白抗原的途径有很多,主要有天然提取,原核表达重组蛋白以及真核表达重组蛋白三种方式。这其中,就蛋白构象角度而言,天然提取是最佳途径,但这种方法受材料来源限制和纯化方法复杂等多因素影响,一般很少采用。原核表达因为成本低廉,操作方便最为受欢迎,但其受表达环境与大部分蛋白天然存在环境差别巨大,构象失真情况严重,抗原的构象质量有严重问题。大规模瞬时真核表达是近期新兴的表
达系统,具有表达环境接近天然,操作方便等诸多优点,是获取具有天然构象蛋白抗原的首选工具。
b(亲和力要比普通的抗体应用要求高得多。多克隆抗体由于可以结合目的抗原的多个抗原决定簇,所以在亲和力方面是首选。但考虑到特异性,获得单克隆抗体群是更好的选择。具体优缺点总结如下表。
单克隆抗体群(由一个免疫原产生的多 多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 个单克隆抗体混合物)抗体抗原作由抗体的亲和力决定(极佳极佳 极佳 用信号强度 或者极弱)通常很好,但有时会极佳(由于选择可以进行IP且没有交特异性 极佳,但有时会有交叉反应 有非特异性相互作用 叉反应的抗体组成单克隆抗体群)亲和力高(由于抗体特异性好,亲和力高(由于选择可以进可以与目的蛋白的多特异性好,且可以无限量供优点 行IP且没有交叉反应的抗体组成单克个抗原决定蔟相互作应 隆抗体群)用)需要筛选亲和力高的抗体;能够筛选得到的符合条件的单克隆并非特异性相互作用很缺点 抗原表位可能会被相互作不多,所以单克隆抗体群也就不容易获难去除 用蛋白遮蔽 得
免疫沉淀效由抗体的亲和力决定(极佳极佳(由于选择可以进行IP且没有交极佳(由于亲和力高)果 或者极弱)叉反应的抗体组成单克隆抗体群)由抗体的亲和力决定和抗通常很好,但有时非免疫共沉淀原表位是否被相互作用蛋极佳(由于选择可以成功进行IP且没特异性相互作用会带效果 白遮蔽决定(极佳或者极有交叉反应的抗体组成单克隆抗体群)来假阳性 弱)由抗体的亲和力决定和抗
通常很好,但有时非原表位是否被遮蔽或者以染色质免疫极佳(由于选择可以成功进行IP且没特异性相互作用会带及抗原表位是否被交联实沉淀效果 有交叉反应的抗体组成单克隆抗体群)来假阳性 验所破坏决定(极佳或者极
弱)
毕业论文实验步骤 篇2
一、实验原理概述
在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运用中, 可以形成综合性的实验探究方式, 其中, 最主要的就是要形成综合控制的方式。其中, 植物的根茎叶细胞一般都具有全能型的特点, 因此, 在组织实验的过程中, 在一定营养以及激素条件的作用下, 就会形成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在实验作用下, 这样, 将愈伤组织培养在含有不同激素成分的培养基础上, 就可以通过诱导方式, 形成再分化的效果, 可以生成胚状体或者丛芽等, 这样, 既可以培养出相对完整的小植株, 也能缩短整个实验培养的步骤, 并在整个过程中形成一种相对简化的综合过程。
二、实验方法的综合新运用
1. 实验材料的选用
通过对实验综合方式的选用, 可以形成探究式教学的综合方式; 在方法的运用中, 可以形成结合探究性教学的方式, 最主要的是强调探究性方法的综合运用; 在实验的方法运用中, 可以结合植物的具体特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全面的教学创新。譬如, 在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过程中, 通过对普通烟草品种的植物栽培实验, 学生在探究性的学习中, 形成一种个性化的实验效果, 学生对于综合性的知识运用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其中, 如果对于K326盆栽幼苗的组织培养实验为例, 脱分化和再分化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 添加0. 2 mg / L6 - 苄氨基嘌呤 ( 6 - BA) 、0. 02mg / L - 萘乙酸 ( NAA) 、3% 蔗糖和0. 65% 琼脂, p H 5. 6~ 5. 8; 生根培养基为1 /2MS基本培养基 ( 大量元素浓度减半) , 添加0. 01mg/LNAA、1% 蔗糖和0. 65% 琼脂, p H 5. 6 ~5. 8。按照高中教材介绍的方法配制培养基母液、培养基及其高温灭菌。所用的用具为高压蒸气灭菌锅、超净工作台、酒精灯和接种工具等等。教师通过具体的探究性实验运用, 在学生实验步骤中, 通过对烟草幼叶等形成整体的运用, 学生掌握相应的技巧, 对于材料、工具的选用, 主要是先用70% 乙醇浸泡30s, 再用10% 次氯酸钠溶液表面消毒6min, 然后用无菌水清洗3次。把消毒后的叶片放在无菌培养皿中, 剪成0. 5 cm2大小, 接种到脱分化和再分化MS培养基上, 每个三角瓶中放置4个叶外植体。通过这样的实验方法运用, 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兴趣提升, 为学生下一步的综合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 也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构建一种全面化的教学手段。
2. 具体步骤的简化
在植物组织实验培养的步骤优化上, 通过选用相应的材料, 尤其是在采取根茎叶以及种子的基础上, 形成细化的效果运用,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形成材料选用的精准化, 这样, 对于整个培养效果有很大的作用。其中, 在对于无病毒苗的切块运用上, 一般是0. 5cm上下。在具体的步骤中, 通过探究性方法的运用, 可以大大缩短整个实验步骤。一是注重培养材料的消毒。在综合性消毒的基础上, 将材料用流水冲洗干净, 在无菌环境下将材料放入到70% 酒精中浸泡30s ~ 60s, 取出无菌水进行冲洗, 这样, 形成材料选用的代表性。二是制备外植体。对于已经消毒的材料,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引导, 培养学生在实验中的综合能力, 尤其是在无菌刀、剪等作用下, 将芽的鳞片、嫩枝等去掉, 叶片不需要剥皮, 切成0. 2至0. 5cm厚的小片, 这样, 可以形成相对的制备外植体。三是在接种与培养上, 要注重温度的控制, 在无菌的环境下, 对于较好的外植体可以有效地接在培养基上, 每一个瓶子可以接种4到10个左右。同时, 要注意瓶子的封口, 对于接种后的瓶子要用无菌胶带进行封口, 加强对温度的整体控制, 一般保持在25摄氏度, 当然, 也要结合不同花卉种类进行相应的区别对待。
3. 示范引导的自主意识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是一个教学创新过程的示范引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围绕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的创新需要, 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手段, 形成对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模式。教师积极发挥出示范引导的作用, 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 帮助学生对植物组织的实验对象、实验材料、准备工作、步骤方法等形成系统化的服务模式, 突出“新”与“活”, 在做好示范动作与实验要领的掌握中, 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整个实验过程之中, 教师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 掌握好实验的技巧性, 在学生综合性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步骤的基础上, 形成主动思维的运用, 在启发式教学的作用下,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创造性的形成知识与智力发展的融合, 具有很大教学效果。例如, 当课堂教学接近尾声时, 可以展示几张有代表性的植物培养实验图片, 要求学生独立欣赏, 写下感受。结果显示学生面对世界各地的实验效果表现得依旧出色, 不仅能够轻松回答出人文内涵、表现手法、所处环境等相关学科知识, 还能积极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例如, 在课外探究教学中, 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松树、柏树, 再出示实验培养的成果,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 一致觉得现实中的植物色彩更鲜艳, 形象更生动, 但实验中的松柏显得更有精神, 意境更美。由此, 教师就可以明确, 在植物培养实验中, 要追求科学的教学手段。通过这样的活动, 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而整个过程, 学生都是兴趣盎然, 热情参与的。这就为接下来的自主实验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三、实验步骤简化与探究性学习的综合
1. 进一步在实验步骤中形成探究式思维
在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的步骤中, 要形成探究式实验方式的运用, 从目前的组织培养过程来看, 要形成组织实验培养的需要方式, 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就是脱分化培养基、生芽培养基、生根培养基, 在对培养基形成精准的分析之后, 尤其是探究式教学过程中, 可以采用其中的两种方式形成培养基, 从目前的实验步骤来看, 可以形成优化的实验步骤, 这样, 形成整个探究式教学的创新。譬如, 在具体的实验运用中, 采用脱分化和再分化培养基的实验方式, 在进行实验培养的过程中, 发现有长出不定芽的情况下, 然后使用生根培养基的方式, 学生在无根试管苗生根形成中有完整的植株, 这样更加全面地完成实验培养过程。在这样过程中, 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个工作效率。
2. 注重光与温度的影响效果
在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过程中, 要注重多方面的综合因素, 在考虑消毒、灭菌等因素上, 还要考虑PH、温度、光照以及植物激素方面的因素, 这样可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形成试管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控制。因此, 在整个实验培养组织过程中, 可以形成室内光照条件下的实验因素, 在叶绿素合成减少的情况下, 试管苗就会成为黄化苗, 因此, 在整个组织培养实验过程中, 要研究光照的因素。例如, 在烟草组织培养的过程中, 温度升高作用下, 就会造成细胞内代谢作用加强, 可以增强不定芽增殖与试管苗的生长, 这样, 在严格注重温度的过程中, 可以形成学生生态化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探究教学过程中, 展示出生态因素与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通过对植物组织实验步骤的简化, 可以形成相对科学有效的实验效果, 尤其是整个实验过程中, 结合探究性学习方法的运用, 将学生自主探究的心理需求与实验步骤融合到一起, 可以使学生在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中形成切身的感受, 在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中形成更大的艺术效果, 更加有助于增强实验的针对性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野, 李群, 李贺, 阮成江.海滨锦葵茎尖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优化[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10, (1) .
[2]顾叶斌, 姚文波.诗歌中的“虚”与“实”[J].中学生天地 (C版) , 2010, (1) .
[3]白静, 张汝民, 高岩.N~+注入诱导肉苁蓉种子萌发的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1) .
[4]高贵珍, 钱玉梅, 张安文, 刘敏.非洲菊新品种“朝霞”的组培快繁[J].宿州学院学报, 2010, (2) .
第四部分 实验步骤设计 篇3
实验设计题一般具有难度大、开放性高和得分低等特点。解答该类试题时,要求考生能准确理解实验原理,合理运用实验材料与用具,采用一定的实验手段,控制相应的实验条件,合理调节各类实验因素,这样方能对实验方案进行科学的设计。
一、实验设计步骤的基本方法
1. 明确实验目的
认真审题,找准关键词,搞清实验要探究什么问题(课题)。一般从题干(或课题)中就可以读出。
2. 分析实验原理
实验所依据的科学道理、规律。解生物实验设计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审题最关键的目标就是要明确该实验所依据的科学原理。
3. 确定实验思路
首先,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及实验要求等基本条件;其次,精心策划实验方法、严格设计实验过程、合理设置对照或变量,并引入科学的观测方法;最后,能够做到有效预测实验结果、科学描述实验结果,并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
如在明了确探究性实验要求、目的后,可分为三步骤进行:(1)实验准备,包括必要的实验器材及实验药品的准备;(2)设计对照实验。满足条件X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事件P能否发生;条件X改变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事件P能否发生,发生的程度如何?(3)梳理,实验是否遵循“单因子变量”、“等量原则”。
4. 设计实验步骤
在明确了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准实验材料,遵循实验原则并做出实验假设后,就可以编制一个严密、科学的实验程序进行实验。对于编制的实验程序,须要仔细推敲,形成一个最优化的方案,使实验科学、简捷、可行。
二、实验步骤书写“四步曲”
分组对照实验的步骤设计可分为四步:第一步:对实验材料、实验用具分组并编号。根据题目的实验目的和实验变量,确定可分为几组。叙述时注意每组实验材料、用具都要相同。这一步要求我们做题时一定要仔细审清题意,根据实验给定的条件要求来设计。第二步:对各组进行实验变量处理。施加实验变量的组为实验组,不施加实验变量的组为对照组。该步要求我们注意合理设计对照实验,并注意实验变量怎样处理。第三步:各组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或反应一段相同的时间,该步要注意控制好无关变量,保证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第四步: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结合具体题目叙述怎样对结果进行观察记录。
三、实验设计步骤中常见的错误
同学们做实验设计题时,往往不能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来设计实验方案,对于具体实验步骤,描述不全面,语言表达能力不到位等。
【考点例析】
例1 血液中的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缺乏则血液不能凝固,草酸钾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草酸钙沉淀,起抗凝作用。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验证钙离子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简要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
1. 实验材料和用具
①家兔 ②生理盐水 ③酒精棉 ④适宜浓度的草酸钾溶液 ⑤适宜浓度的氯化钙溶液 ⑥试管、注射器(针管和针头)
2.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两只试管,编号A、B,分别加入等量的草酸钾溶液和生理盐水。
第二步:
……
解析 (1)明确目的和要求:此实验的目的、要求是验证钙离子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2)分析原理:此实验的原理是①血液中的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缺乏则血液不能凝固;②草酸钾溶液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草酸钙沉淀,起抗凝作用。(3)确定实验思路:观察血液中有钙离子和无钙离子2种情况下,血液的凝固情况,以验证钙离子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4)设计实验步骤:要注意题中已给的第1步,要意识到A管和B管是一组对照,在将要设计的各步骤中要注意有关事项,如试剂用量、控制条件。
本题设计步骤如下:第二步:用酒精棉消毒,用注射器取家兔血液。第三步:立即将等量的新鲜血液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第四步:将等量的氯化钙溶液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或只在A管中加入一定的氯化钙溶液)。
例2 在“课外”活动中,生物小组同学了解到一种有毒植物“博落回”,农民常用其茎叶的浸出液对水稻种子进行消毒杀菌,防治秧苗病害,但是使用时常出现水稻发芽率降低的现象。同学们经调查后发现,农民所使用的“博落回”浸出液浓度约为100mL水中含有3~7g“博落回”茎叶干重。他们推测,水稻发芽率降低现象可能与使用的浸出液浓度有关。
课题名称:不同浓度“博落回”浸出液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实验材料:晒干的“博落回”茎叶,饱满无菌、已经水浸泡一天的水稻种子500粒、培养皿数套、大小烧杯数只、量筒、台秤、漏斗、纱布、吸管、吸水纸等。
实验步骤: 。
解析 本题实验目的是研究“不同浓度‘博落回’浸出液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由此可知实验变量为“不同浓度的‘博落回’浸出液”,应设计用不同浓度“博落回”浸出液处理的水稻种子,分成几组,均为实验组,同时应设计一组不用“博落回”浸出液而用蒸馏水处理的水稻种子为对照组。另外实验材料只给出“晒干的‘博落回’茎叶”,设计中应获取“博落回”浸出液。叙述中还要注意关键词的使用,如“等量的”、“温度等条件适宜且相同情况下”等。
在设计实验步骤时,同学们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给出的实验试剂和材料一般要充分利用(要用完),除非题目条件允许,否则不要随意增加、更改或减少实验试剂和材料。此外,同学们在书写实验步骤答案时,要注意:①要分步描述并加以编号(一般不宜连续描述);②实验中涉及到两组或两组以上,所用器材需用1、2、3……或A、B、C……等加以编号便于区分;③在量上难以做到准确的量化描述,应尽可能用“定性”的语言表达,如“一段时间”、“适宜的温度”、“适量的”、“一定量的”等;④叙说中尽量要用规范的实验术语,不能用俗语、口语,如:“盖玻片”不能说是“薄的玻璃片”,“等量的”不宜说成“一样多的”,“振荡”不宜说成“晃动”“摇动”,“不变色”不等于“无色”,不要将“褪色”说成“无色”,“不变”也不能说成“无现象”等等。
答案 实验步骤:①称取“博落回”茎叶30g、40g、50g、60g、70g分别放入不同烧杯中,各加水500mL,浸泡两天,用纱布过滤,得到不同浓度的浸出液;②用培养皿6只,分别编号,在培养皿内铺垫吸水纸;③按编号倒入等量的相应浓度的浸出液,对照组倒入等量蒸馏水,使吸水纸吸足水分,每一培养皿中的吸水纸上平铺50粒水稻种子,各组置于温度适宜且相同条件下培养;④每天观察,使吸水纸保持湿润,三天后,检查并记录每一培养皿中发芽和不发芽的种子数。
例3 科学研究已证实某类有机污染物对水生软体动物雌性个体有致畸作用,畸变雌性体内出现雄性生殖器官。近期某水域被该类有机物X污染,为了解此有机物对水生软体动物是否有致畸作用,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提出开展探究活动。请利用中考生物实验室常用器材以及下列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和用具:采自未受污染水域、体重相近、性成熟的水生螺(A螺)(300只),解剖镜,有机污染物X溶液,养殖池,正常A螺雌、雄性器官解剖图谱等。
提示:给药剂量、具体仪器操作不作要求,室温恒定,养殖时间30天。A螺为雌雄异体,性别特征可在解剖镜下鉴定。
实验步骤: 。
解析 解答该题时,同学们常见的错误有:(1)没有考虑到做前测观察(见答案实验步骤①)和统计计算畸变率(见答案实验步骤⑤);(2)理解不到位,将“畸变雌性体内出现雄性生殖器官”误解为“雌性个体变为雄性个体或变为雌雄同体个体”;(3)没有注意题目中给出的条件,选用“培养皿、烧杯、试管、瓶子”等器皿培养螺;(4)分组不随机,表现在先用解剖镜挑出雌螺和雄螺,然后按雌雄螺进行分组;(5)对样本数量没有统计学概念,在培养后只取几只甚至1只进行解剖统计;(6)没有写明白实验观察和分析的具体内容,仅写出“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等概括性描述。
毕业论文的排版步骤 篇4
word本身就是简化我们工作 量的工具,如果你对word非常熟悉,格式什么的可以轻松搞定,反之。
我最近也在改论文格式,就收获颇多,每一个都自己尝试,虽然慢了点,但最起码让我知 道,原来可以这样简单做。
自动生成目录什么的,分页分节什么的。
就我周围的同学来说,对word的认识保持在可以写文章,设置格式等基础应用,论文后,都 感叹,原来word还有这样功能啊。
我通过毕业设计 在这里将排版的技巧整理出来,供同学们参考。
ps: 毕业论文的排版其实不难,难的是排版时的顺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才能尽量避免无用功。
所以本答案重点说步骤,具体操作方式有涉及,但不是重点。
ps:不含参考文献(上标)及公式(公式编辑器)等的格式及排版。
1. 调整纸张大小为B5。
2. 将具体的文字内容准备好(中英文摘要目录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等),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序(学校给出的顺序)。
3. 调整字体格式。
• 封面套用学校给的格式即可,然后将其他的字体全选,统一调整为正文所需字体字号(一般为宋体小四,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为固定值20磅,大纲级别正文文本)
• 接下来是各级标题格式了。
一般情况下,摘要、章节标题,结论、附录、参考文献之类的都是一级标题,其余的是二级三级标题,以此类推。
这里仅以一级标题举例。
方案一: 选中摘要二字,按照要求调整格式。
然后对后面的内容,统一用格式刷刷过去便是
了。
需要注意,格式刷有时候会忽略一些段落特征,比如首行缩进或者行距,所以用
完需要检查。
方案二:有一个东西叫做样式与格式(格式——样式与格式),如下图。
选中标题1(一级标题)右侧的小标,修改格式为模板要求格式
(左下角格式,字体段落之类的都可以修改,不再赘述)。
(左下角格式,字体段落之类的都可以修改,不再赘述)。
然后后面的一级标题就可以直接选中,然后点标题1,就直接改好了,不会出错。
二级标题和三级标题等以此类推。
4.图表格式。
• 先是图表标题,表标题在表格上方,图标题在图片下方,左下角需标明数据来源。
• 修改字体字号,一般为宋体五号或者小于五号。
单元格对齐方式为居中对齐,行距固定值18磅。
表4-1指的是第四章第一个图表,其余图表需要按照顺序排序。
如图所示:
• 图表一般不能超出页边线,调整表格宽度,然后居中。
• 调整表格边线(左右外框线取消,上下外框线1.5磅,内框线0.5磅),
a,选中表格,边框和底纹,左侧选全部框线,宽度1.5磅,确定。
b,选中表格,右键,选中内框线,单击1次;选中左右外框线,单击2次(wps的,word具体怎么操作暂时想不起来了)。
5.设置页脚(页码),从前到后。
(我们学校的要求是:封面、任务书之类的没有页码,摘要及目录有页码,罗马数字。
正文页码为阿拉伯数字)
• 将光标点到摘要该页,插入——页眉和页脚——插入页码(如图)
然后点击插入页码,样式选择罗马数字,应用范围选本页及之后,选择重新开始编号,起始值为1.
• 将光标定位到正文首页,插入——页眉和页脚——插入页码,样式选择阿拉伯数字,应用范围选本页及之后,选择重新开始编号,起始值为1.
6,页眉设置:从前向后。
(一般本科毕业论文要求页眉奇偶页不同,每节页眉不同,封面及摘要没有页眉,这时分节的魅力就显示出来啦)
• 摘要
a,将光标定位于摘要页眉,插入——页眉和页脚,选择奇偶页不同,如图:
b,这个很重要:选择页眉和页脚,有个“同前节”(或者“链接到前一节”)选项,系统默认为选中,先取消该选项。
不然你会发现封面也会出现赤裸裸的页眉冲你龇牙咧嘴哒哦呵呵呵呵~
c,输入奇数页页眉(此处为摘要),调整字体字号;选择页眉横线,改为需要的页眉横线。
d,光标定位于下一页(偶数页)页眉,取消“同前节”选项,输入“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按照要求写啊,不一定是这个的);调整字体字号;选择页眉横线,改为需要的页眉横线。
• 目录
(这时你会惊讶的发现,目录及后面的页眉和摘要一样一样哒。
别着急哦,我们继续)
a,光标定位于目录页首页页眉,取消“同前节”选项,删除页眉文字,将页眉横线改为无线条。
b,光标定位于目录页下页页眉,取消“同前节”选项,删除页眉文字,将页眉横线改为无线条。
• 正文
a,光标定位于第一章首页页眉,取消“同前节”选项,输入章节标题,调整字体字号;选择页眉横线,改为需要的页眉横线。
b,光标定位于目录页下页页眉,取消“同前节”选项,输入“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调整字体字号;选择页眉横线,改为需要的页眉横线。
ps:后面每一章(节)定位于首页页眉,取消“同前节”选项,输入标题。
偶数页页眉不需要变动。
以此类推。
7,生成目录。
(是哒,我们的目录还是干干净净的,一个一个敲字多痛苦,嗷呜~但是之前那么费尽心思的样式与格式可不是白套用的,好处现在就体现出来啦。
)
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目录(word2007)
引用——插入目录(wps2013)。
8,检查(对照目录检查即可)
• 检查主要集中在标题(有没有落下的章节,修改大纲级别为对应的级别),页码(每章首页是不是为奇数页,如果不是在上章末尾插入分页符),有没有奇奇怪怪的 内容(比如正文,选中正文中该段内容,大纲级别改为正文文本,左对齐,首行缩进之类的再看一遍)出现在目录中。
ps:这些东西在电子版看起来不是什么大问题,打印出来的话也许就悲剧了,所以注意一些为好。
pps:哪一块出现问题,将鼠标定位到目录中该处,Ctrl+单击直接可以点过去。
• 最后按照要求更改目录格式,一般为字体字号行间距缩进量的问题,这里不再赘述。
9,保存文件。
ps:为保证打印不出现问题,可输出PDF格式另保存一份。
本科、硕士、博士毕业论文排版技巧
1. 页面设置
毕业论文撰写规范通常会规定页边距、装订线、纸向、纸型、页眉和页脚的距边界距离以及文章的行间距等,这些都是在“页面设置”中进行设置的。
打开【文件】菜单,选择【页面设置】,相信大家对前面几项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可能对文档网格的使用还不多,
其实它是可以设置行间距的,比如说论文正文要求行间距是22磅,你就可以在此将行的跨度修改为相应的数值就可以了。
然后点击【字体设置】选项,将字体的格式修改为论文中要求的正文格式,这是因为正文内容是文字最多的,最后确定就可以了。
2. 页眉和页脚
论文是要求增加页眉和页脚的,这本不是困难的事。
可是当论文篇辐较长时,就可能需要每一章的页眉也有所差别。
如果将不同的章节分解为若干个word文档,则可能在自动生成目录时遇到麻烦,也有可能在双面打印时浪费纸张。
实际上,Word的分节符就可以实现同一文档拥有不同页眉的功能。
第一步:插入分节符。
光标点到第一章的末尾,单击菜单栏上的【插入】︱【分隔符】命令,分节符类型选【下一页】,确定后,
就在光标所在的地方插入了一个分节符,分节符下面的文字属于另外一节了。
第二步:鼠标双击页眉则会弹出【页眉和页脚】工具栏,当我们需要各章的页眉相互独立时,按下“同前”按纽,
也就是图2中选择的.那一个,当按纽被“激活”后,修改第二章的页眉,完成后关闭该工具栏。
第三步:重复上面步骤,就可以完成所有文档的编辑了。
顺便说一句,如果这时候页脚的页码还是独立编排的话,修改页码格式为【续前节】后,就可以实现全文统一编排页脚了。
另外,使用分节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管前一章的版面有什么变化,后一章的标题总是出现在新的一页上。
自考毕业申请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 篇5
步骤
一、登记申请:
时间:详见网站上本次毕业登记的通知。
地点:考试中心服务大厅
具体步骤:
1、考生持所有课程合格证、准考证、身份证来考试中心登记;
2、考生事先对照《专业计划》逐一核验课程是否都已考完,如涉及新老计划变更的,则应确定是按老计划还是按新计划毕业。申请本科毕业的,应根据专科专业确定加考课程,免外语加考的,应列出哪些是加考的课程;
3、填写《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登记申请表》,填写前务必认真阅读该表反面的信息,并注意姓名和身份证号的填写:(我中心网站上有此样表)
※ 姓名:以当前持有的有效身份证上的姓名为准。所有材料(准考证、课程合格证、以前的文凭)上的姓名应完全一致,如相关材料上出现不一致的姓名时,则该姓名用曾用名处理,并需出具乡(镇)以上派出所的注明现名与曾用名的加盖有户籍专用章的户籍证明材料。如户籍材料中未申报此曾用名,考生应事先进行申报。如户籍档案中有曾用名,但本次毕业登记所用的所有材料中均未出现,则不必在毕业登记表中填写曾用名,也不必出具户籍证明。
※身份证号码:以考生申请毕业时的有效身份证号码为准,原报名时的身份证号码与申请毕业时的身份证号码不符时,以申请毕业时的身份证号码为准,并须出具乡(镇)以上派出所的注明有“原身份证号与现身份证号系同一人”字样并加盖有户籍专用章的户籍证明材料。原由于注册要求仅仅简单由15位升为18位的身份证号码,以考生申请毕业时的身份证号码为准,不必出具证明。
4、考生交验合格证书、准考证、身份证,并与我中心工作人员一起确定毕业专业代码后,录入数据、打印出《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登记表》,极其仔细地核验表上内容无误(该表需考生回单位或街道盖章,如事后发现有误,则需重打该表);
5、考生对自己缺失的材料进行补办登记:合格证、准考证、转免考材料等(转免考在毕业登记时可以申请办理,但仅针对毕业生)。
6、毕业照拍摄(用于电子注册)(是否在登记时拍摄视届时联系情况确定)
7、登记完毕,考生带回毕业生档案袋及相关材料,回去准备各种材料。
步骤
二、准备材料:
1、填写《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登记表》,填写要求说明如下:※填表时请用黑色签字表,切勿使用圆珠笔。
※非在职人员签名:在职人员请勿签名。非在职人员注意,如在此栏中签名,则工作单位一栏应填写“待业”,同时可以领取并填写《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就业申请表》。
※本人学习简历:从小学入学开始填写,不填工作简历,最后一栏填自学考试学习简历,即“参加浙江省高教自学考试”,参加自考时间:上半年为1月,下半年为7月;毕业时间:上半年为6月,下半年为12月,证明人都要填(包括自学考试的证明人)。
※自我鉴定:四个方面内容分四个自然段写,字数在100字以上,不得写成学习体会式。
※单位鉴定(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工作表现四个方面必须都写):由考生所在单位的人事、组织部门负责填写,50个字以上,并加盖公章(不到局级的补加上级主管部门相当于局级公章,学校盖章后不必加盖教育局章,小学必须是乡镇中心一级的学校),非在职人员由街道或镇政府填写盖章,居委会或村民会鉴定的还要加盖街道或镇政府章。私有企业或公司盖章后不必再盖工业局章。注意!-盖章时切勿盖到“市考办审核意见”一栏中,考生在盖章前应对盖章人作出提醒。
2、材料清单列表:
※毕业生档案袋:袋面正楷填好考生相关信息,材料份数不必填写;※所有准考证与合格证(不含遗失待补的);
※顶替课程的全国英语等级证书或计算机等级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使用以前自考毕业专业中相同课程成绩的,本省毕业生可以使用原自考成绩合格证,也可以使用毕业证书及档案室或人事部门盖章并签署“此件复印自XXX个人档案”的自考毕业成绩档案复印件,外省毕业生按转免考办理。
※遗失老准考证(号码为非0481开头的)交一张一寸证件照,遗失新准考证的,使用临时准考证代替;
※遗失合格证的:应在“步骤一”登记时向考试中心提出补办证明(该证明由考试中心送省考试院盖章后返回装入到档案袋中),实践成绩的补办证明我中心盖章后即有效;
※身份证复印件:需清晰可辨照片和字符,A4纸张,不能剪小;
※涉及曾用名或身份证号码变更的户籍证明(公安机关或派出所出具),证明上应有照片、盖章;
※涉及课程免考或转考的:免考或转考批文(盖有省考办章),作成绩单使用,转考的除批文外,还需提交原考试的成绩合格证;本次毕业登记申请转考或免考的,批文下达时我中心会将材料装入档案,考生只需在毕业登记时办妥转免考手续;※护理大专毕业生:还需提交中专毕业文凭正本及复印件;
※本科毕业生:需提交大专或第一本科毕业证书原件及成绩档案复印件,该成绩档案需人才市场、局级人事档案室等具备档案管理资质的部门复印并加盖档案章或人事部门章,并注有“此件复印自XXX档案”字样,注意成绩档案除成绩外还应有考生姓名信息。
※用于电子注册的照片直接使用考生首次报名时的数码照片,一般不再重新拍摄毕业生照片。
※毕业审定费:50元
※自考体会文章一篇:600-800字(不写也没关系了)
步骤
三、提交材料
时间:详见网站上本次毕业登记的通知。
地点:考试中心服务大厅
提示:务请认真按材料要求准备,以免返工
其他说明:
※如非考生本人前来办理毕业登记,务请熟读上述要求,问清相关情况,取得可靠通信号码;
毕业论文实验步骤 篇6
毕业设计是工科毕业生综合实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的重要阶段[1]。怎样提高毕业设计质量[2], 同时又使实验室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是高等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学生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 设计流程不明确
大部分学生不了解毕业设计的具体流程和时间节点, 也不和指导教师沟通联系。在进入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后, 往往茫然失措, 迷失方向, 不知如何开展工作。如果学生对整个流程有非常清晰的了解, 对于若干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有深刻的认识, 对于每一个时间节点要提交的结果有明确的意识[3], 学生的主动性进取性将会加强, 毕业设计质量就有可能提高。
(二) 设计目标不明确
毕业设计是教学流程中锻炼大四学生综合能力的最后一个环节, 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有些学生可能认为, 毕业设计时间跨度达到15周, 但也只是做一个小项目, 没有必要拖那么长的时间, 因此, 毕业设计完全可以取消。但是笔者认为, 每年暑假都进行的实践周最多只有三周时间, 其工作量不可能设置得很大, 综合锻炼很有限。课程设计更是如此, 因为它们都是分散在一个学期的课余时间内断断续续完成的, 起不到强化训练的效果。而毕业设计时间跨度和工作量都是一个完整项目的考量。所以, 毕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是不能取消的[4]。
工科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学生选题, 查阅文献, 建立项目, 实施项目设计, 动手完成实际研究, 完成包括翻译英文文献的毕业论文等多方面的综合训练, 这是一个完整而有机的整体训练, 是要达到多角度提升目标的, 而实验室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5,6]。
三、我们在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毕业设计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
我们学校没有为学生毕业设计另辟专用的实验室, 有时必须占用平时上课的实验室。这种短时间的实验使用, 使学生缺乏宽松时间专心致志进行课题研究。因此, 想要强化毕业设计实验, 就必须要强化实验环境, 必须让学生有足够的精力, 安心的情绪在专门的开放实验室里认真钻研。
(二) 面向毕业设计, 实验老师应努力成为多面手
学生毕业设计不是平时的教学实验, 每个学生的课题都不一样, 实验研究内容也都不一样, 实验老师不仅要关心了解其工作情况, 更重要的是要做好配合工作, 完成仪器的检查、替换和维修工作。配合解决学生毕业设计的实验遇到的各种问题。
四、实验室管理建设和毕业设计之间的联系
首先, 毕业设计的设置是为了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对于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 做项目必须动手, 要动手就必须要进实验室。毕业设计需要学生沉静下来, 专注在研究题目中。所以匆忙而过的实验是无法满足毕业设计的要求的, 这势必要求实验室必须长时间开放[7]。
其次, 做毕业设计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后, 能够和指导老师做最近距离, 最长时间的接触、交流。如果不进实验室, 只能纸上谈兵。问题的探讨无法做到最直接的演示, 指导教师也不能精准地进行沟通解答, 整个指导过程效率相当低下。因此, 确保学生在专用的开放实验室里, 进行毕业设计研究,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另外, 如果毕业设计进入实验室, 对于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有促进的作用, 并且能提升实验室规范化开放管理的规章制度。面临毕业的学生进入实验室, 不仅可以自己得到发展, 而且可以成为类似国外TA (Teaching Assistant) 的角色, 帮助实验室老师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室工作, 这样也减轻了实验室老师繁杂的工作[8]。
总之, 实验室管理建设和毕业设计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互相进步的。
五、关于毕业设计和实验室管理建设结合的若干创新设想
(一) 关于时间和地点安排的创新设想
如果有条件, 可以建立毕业设计实验室开放系统[9]。系统可以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包括实验室大门上的刷卡系统, 软件系统包括实验室时段网上预约系统[10]。毕业设计学生可以预约某一个时段, 某一个实验室做实验。当学生来到这个实验室, 可以刷卡, 打开实验室的门, 学生便能进入室内进行毕业设计实验了。这个系统的优点是可以做到无人值守, 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但改造的费用较大。
另一种方案为:在对现有的实验室不做太大改动的前提下, 设立一个专门的毕业设计实验室。这种解决方案的优点就是需要的经费较少, 对原有的实验室改动也较小。但需要实验室老师统一管理, 专用仪器和微机也需要另行设置安排。
(二) 关于TA的创新设想
在我校的毕业生中, 有一部分学生会选择读研究生;另外一部分同学会准备考教师资格证。这两部分同学在应届毕业生中占一定的比例。选择这些同学, 在进行毕业设计全过程中, 要求他们配合做一些TA的工作, 比如:帮助实验室老师做实验课的准备, 检测仪器, 做一些简单的维修工作;或者帮助专职任课老师和实验室老师, 辅助性地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实验。
(三) 毕业设计选题的多元化
对于毕业设计课题来说, 我校是严格执行一学生一题的标准的。所以在毕业生逐年增加的趋势下, 需要的毕业设计课题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学校的实验室领域也可以作为毕业设计选择课题的来源之一。实验室的题目可能更加贴近于实际, 比如电子专业的同学, 毕业设计的最终结果可能就是焊好某一个具有专门功能电路板 (这些专门功能的电路板还可以在实验教学中起到演示的作用[11,12]) 。比如实验室管理, 也可以作为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课题的来源。例如:“开放实验室网上预约系统”、“实验室设备出借归还系统”等。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 要解决目前毕业设计效果不佳和实验室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必须坚持开放实验室, 并让毕业生长时间进入实验室, 认真专心地完成毕业设计。只有学生和老师共同努力, 毕业设计才能达到高质量效果。
摘要:毕业设计是大学工科专业毕业生在四年级必须完成的一个实践环节。实验室管理建设也是大学软件建设中一项很重要的项目。从当前来看, 目前的毕业设计没有达到高质量的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毕业设计和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工科专业角度来讲, 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 积极调动学生的潜能, 完成毕业设计这重要的一环。
毕业论文实验步骤 篇7
本实验是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当中的一个必做实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探究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感性地认识色素的相关生物学知识。
一、滤纸条的制备及滤液细线的绘制
原教材关于滤纸条的制备,是将干燥的定性滤纸条剪成略小于试管长与宽的滤纸条,一端减去两角,并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然后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
二、制备滤纸条及绘制滤液细线的缺点
按照教材制作滤纸条,过程不仅复杂,而且在进行层析实验时,滤纸条容易贴试管壁,从而影响色素的分离,干扰实验结果;用毛细吸管画滤液细线时,学生不容易掌控毛细吸管,毛细吸管容易碎断,且画出来的滤液细线不够“细、直、齐”,导致分离的色素带不平行,呈波浪状,甚至色素重叠,难以辨认。
三、制备滤纸条及绘制滤液细线的改进一
潘亚平采用培养皿法不用滤纸条,也不画滤液细线,而取直径为11 cm的干燥圆形定性滤纸,用毛细吸管吸取色素滤液,在滤纸的中央点成圆形的色素斑,重复4??—5次,然后取一枚缝衣针,穿一条细棉线,在棉线末端打个结,将针穿过滤纸上的色素斑中心,在距线结约4cm处剪断棉线。取直径10cm的培养皿一套,向培养皿底中加入5ml层析液把上述圆形滤纸扣在培养皿底面上,无线结的一面朝下,棉线则浸没在层析液中。再将培养皿盖盖在滤纸片上。采用该方法,可以看到色素随层析液由线结处均匀地向周围扩散。
笔者按照上述方法重复多次,实验现象均不明显。分析原因,主要是一根缝衣服的棉线太细,引取层析液的量少,且层析液到达滤纸片的速度慢,时间长,层析液随之也逐渐挥发,导致效果不佳,色素无法充分分离(如图一)。
鉴于以上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笔者经过多次实验修改。同样采用圆形滤纸培养皿法,只不过在滤纸片中央用尖头镊子戳一个小洞,塞入4根较粗大的纯棉线,棉线的一头(不打结)稍露出滤纸片,一头剪为5cm长;用正常大小的笔帽盖蘸取少量事先提取的滤液,盖在穿有棉线的滤纸片中央,让滤液成圈印在纯棉线周围,待干后重复2-3次。培养皿底部加入10ml的四氯化碳,将印好滤液线圈的圆形滤纸片放在培养皿表面,使棉线浸润在层析液中,盖上培养皿盖。可以发现,层析液随着4根纯棉线引流,很快就可以到达圆形滤纸片,然后色素随着层析液在圆形滤纸片上扩散开来,明显分离成4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从外到内依次为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依次对应的色素分别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如图二);
四、制备滤纸条及绘制滤液细线的改进二
根据池春玉等人的研究,同样取圆形滤纸一张,将其紧紧卷成圆筒状,减去两端后成5cm;将纸芯插入滤纸中央,再用相同的方法画滤液色素圈,用四氯化碳层析,这种方法使得层析液引流的速度更快,色素分离效果更显著,结果如图三。
高考物理实验步骤知识点 篇8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合适的钩码,试放手后,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一段距离,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取下纸带, 换上新纸带, 重复实验三次。
4.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点子, 确定好计数始点0, 标明计数点,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两点间的距离,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值,最后求其平均值。也可求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 作v-t图线 , 求得直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高考物理注意事项
1.纸带打完后及时断开电源。
2.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一些,以能在纸带上长约50cm的范围内清楚地取7~8个计数点为宜。
3.应区别计时器打出的轨迹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通常每隔4个轨迹点选1个计数点,选取的记数点不少于6个。
4.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可统一量出各计数点到计数起点0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5、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是指纸带上的点迹清晰,适当舍弃点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注意计数点与计时点的区别),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T等于(n-1)t。
6、每打好一条纸带,将定位轴上的复写纸换个位置,以保证打点清晰(注意此项只对于电磁打点计时器才适用)。
7、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应一次测出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的距离,再逐个计算x1、x2、x3…,读数时应估读到0.1mm。
8、尽可能保证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方法是:
①细绳尽可能与板面保持平行;
②滑轮和车轮灵活;
③长木板表面粗糙程度、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基本保持一致。
高考物理误区提醒
要注意的就是会判断纸带的运动形式、会计算某点速度、会计算加速度,在运算的过程中注意长度单位的换算、时间间隔的求解、有效数字的说明。
高考物理实验题得高分的方法总结
(1)独立完成考试说明中所要求的实验
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考试说明的“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控制实验条件。
这里要强调的是,学生要在明确目的、理解原理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实验,这就要求学生对整个实验步骤要很熟练,并且要真正理解实验的每一步,而不是单纯的模仿;另外,还要求学生能有创见地在实验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在控制实验条件促成达到实验目的方面积极进行独立思考,比如改变了哪些实验条件,又会有怎样的实验结果,类似这样的思考,可以让高三生不拘泥于固有的模式,更深刻的体会每个实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做到独立思考这一步,高三生将会很轻松的应对考试中出题老师对实验条件的变换。
(2)会运用在这些实验中学过的实验方法
要学会掌握做某个或某几个所列实验的基本实验方法,经自己消化吸收后能举一反三,能够用以完成其他类似的实验,或设计某些实验。比如用比较法测电阻的实验内容,也不属于前述所列实验范围。但所涉及的一些实验方法、数据处理的方法都在考试说明要求的实验范围之内。
(3)正确使用在所列实验中用过的仪器
考试说明中写明的、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要会正确使用仪器,就需要列它的性能、功用、规格、使用规则、读取数据的方法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尽可能地对它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理解,另外对于一些误差的产生,也要加以重视,很多时候,实验类题型出题会涉及到误差。要会从实验要求出发选择符合需要的仪器或量程。在高考中将选择仪器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电路等相结合,常常是深入考查实验能力的方式。
(4)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要从实验目的出发、结合实验原理进行。
对于实验中获得的原始数据(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如何根据相关规律进行止确处理并从中得出应有的结论,是实验效果如何的关键性一步。如果这一步没有完成,不仅是功败垂成,也是实验能力有缺陷的一种表现。在处理分析数据时要能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必要时要能用函数图象作图法正确处理数据,要会发现实验的误差,并能进行初步的误差分析。
【毕业论文实验步骤】推荐阅读:
毕业论文提纲写作步骤指示07-22
实验类毕业论文范文07-23
毕业设计步骤07-24
议论文写作步骤演示07-06
写医学论文的步骤07-19
交互设计的步骤与法则论文07-03
自主阅读的四个步骤论文10-02
研究论文的类别及撰写步骤10-17
实验小学毕业典礼上发言11-04
会计毕业毕业论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