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计划书

2024-09-17

角色游戏计划书(精选13篇)

角色游戏计划书 篇1

中班角色游戏-中班角色游戏教学计

角色游戏是想象的世界,是浓缩了的小社会,全面地反映了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游戏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可在角色游戏中体现出来,因此角色游戏对幼儿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班级情况分析:

通过小班一学年的游戏开展,幼儿对游戏的规则和游戏角色又有了更高的认识,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丰富了,并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现一些游戏情节。中班角色游戏但因幼儿年龄小,角色游戏的水平还比较低,大多停留在对玩具的操作摆弄、模仿常见人

物的一些简单言行,反映与自己生活有直接关系的内容。我们本学期制定了一些新举措,力求使幼儿的游戏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教学目标:

1、鼓励幼儿乐意参加各种游戏,体验游戏活动带来的乐趣。

2、巩固幼儿对角色游戏玩法和规则的掌握,逐步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中班角色游戏

3、鼓励幼儿积极动脑,能主动利用一些替代物进行游戏,并根据游戏自由想象活动的情节,对积极创造游戏情节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

三、具体措施:

本学期开展的主题游戏有医院、商店、串串烧、冰糖葫芦、公共汽车等,在以后的活动还将根据孩子的兴趣所在,适当的增减游戏区。

1、在丰富幼儿社会经验的基础上,启发幼儿产生新的游戏主题,展开有情节,培养幼儿进行游戏的独立性。

2、多给幼儿说话的机会,给幼儿创设一个能够自我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不局限于他们的发展。

3、发动幼儿收集废旧材料和半成品,丰富游戏材料。

4、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教师以适当的方式参与指导游戏,促使幼儿的游戏主题深化,情节继续发展。

5、引导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建立和遵守规则,从而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6、通过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合作能力,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7、在讲评活动中,教师要随机地灵活地抓住游戏中好的一面,提供幼儿讨论的机会,让幼儿在游戏讲评中得以解决,并能在讲评中整理和分享经验。

角色游戏计划书 篇2

一、角色游戏区角的围合

幼儿园在开展角色游戏时都相对地会将每个不同的角色扮演区分隔开来, 给幼儿不同的游戏场景, 让幼儿能在不同的区角中进行不同的创造性游戏。那每个区角用什么方式来围合呢?怎样围合才更有利于幼儿游戏呢?我认为, 角色游戏区角的围合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实用性原则:

教师可以利用教室里现成的物品 (如:桌子、椅子、玩具柜等) 和一些常见的材料 (如:牛奶盒、小栅栏等) , 这些东西触手可及, 而且操作起来简单易行, 对教师们来说非常实用。

2. 美观性原则:

将区角进行围合是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角色游戏, 因此在设计围合时一定要美观, 这样才能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给幼儿在游戏的同时以美的享受。

3. 多样性原则:

教师在围合时不要都采用一种围合形式, 比如有的区角可以用桌椅进行围合, 有的区角可以用泡沫板进行围合等等, 关键是看怎样的围合更有利于幼儿游戏。

二、在设计区角围合时, 教师也应该避免几个误区:

1. 围合过高:

有些区角里幼儿需要进行交流, 围合过高, 就会遮挡幼儿视线, 不利于幼儿交流。比如“理发店”之类的区角, 是需要幼儿之间不停地进行交流的, 围合要相对开放, 便于幼儿之间互动。

2. 围合过于花哨:美观性原则并不意味着越花哨越好, 而是要适合区角本身的需要。

3. 为了围合而围合:比如有些围合可能该区角并不需要, 加上围合以后反而会在游戏中成为一种阻碍。

三、角色游戏的导入

每次游戏开始之前, 教师都会通过导入活动, 引导幼儿更好地投入到接下来的游戏活动中去, 因此, 游戏导入是开展角色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一个导入活动的实例, 从中可以看出导入时教师应关注到的几项内容。

首先, 是对“上次问题的解决”, 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 使得幼儿的游戏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其次, 是“本次新材料的投放”, 教师在接下来的游戏开展过程中投放了新材料, 对幼儿的游戏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在游戏中教师会重点关注新材料的使用情况。再次, 以评选“游戏之星”的形式, 激发幼儿在本次游戏中要“坚守岗位”、“负责任”, 从而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情感。最后, 可以用朗朗上口的游戏口号结束导入。对幼儿来说游戏口号最能激发他们参与游戏的兴趣, 同时在游戏口号中还隐藏着游戏规则, 如“不争不抢”、“轻轻说话”等, 可以培养幼儿自我管理的能力。

“评选游戏之星”和“游戏口号”并不是随意的, 而是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 要能促进幼儿的游戏发展。比如评选“合作之星”, 小班只要能够共同游戏、不争抢即可, 大班就要求幼儿在游戏中要主动帮助同伴。小班的“游戏口号”可以用“游戏游戏真好玩, 你不挣来我不抢”的句子激发幼儿爱游戏的情感、让幼儿掌握游戏的基本规则;而大班就要用“你帮我来我帮你, 合作游戏最快乐”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增强合作意识。

四、游戏材料的提供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玩具是游戏的中心, 没有中心, 游戏就玩不起来。”由此可见, 材料是游戏的物质基础, 有效的材料能推进游戏的开展。因此, 游戏材料的投放是相当重要的, 直接关系着游戏的开展。教师在提供游戏材料时应考虑如下内容:

1. 材料的实用性:

材料提供出来是供幼儿使用的, 因此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材料的实用性。比如小班的幼儿正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 教师就可以提供一些用布做的各种立体实物, 看起来更加逼真。

2. 半成品材料的提供。

半成品材料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 应成为游戏材料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比如对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有强烈暗示性材料, 对能力强幼儿可以提供没有任何提示性的材料, 他们可以根据游戏需要自由发挥。

3. 材料与区角的匹配性。

比如, 在大班的表演区投放一些辅助道具, 比如歌曲《长大要当解放军》提供军帽, 《买菜》中提供花篮、围裙等方便幼儿选取道具进行表演。

4. 材料的艺术性。

教师可以对提供的材料进行艺术性的加工, 如用彩带做成的假发套, 又美观又实用;“小舞台”经过老师的艺术加工, 让幼儿在游戏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等。

五、游戏中教师的指导

教师的指导在区域活动的开展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纲要》中说, 教师在幼儿区域游戏的过程中, 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由此可见, 教师的指导是幼儿是否能在活动区域中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这里所说的“教师的指导”是显性指导。

教师的介入方法基本可以分为三种:平行式介入法, 当幼儿对教师新提供的材料不感兴趣或者不会玩、不喜欢玩、只会一种玩法时, 教师可用这种方式介入进行指导, 引导幼儿模仿教师;交叉式介入法, 如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幼儿的游戏, 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间的互动, 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 当幼儿处于主动地位时, 教师可扮演配角;垂直介入法, 幼儿游戏出现严重违反规则或攻击性等危险行为时, 教师就可以直接介入游戏, 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但这种方式易破坏游戏气氛, 甚至使游戏中止, 一般不宜多用。

六、游戏的点评

点评大体分为四个方面:

1. 各区角的游戏情况:

刚结束了游戏, 幼儿有着很多的感受, 因此这一内容教师应让幼儿多说, 给予幼儿更多的表达机会, 教师从幼儿的发言中提炼出本次游戏中出现的亮点, 拓展幼儿的游戏经验。

2. 重点指导的区域情况 (包括新材料的使用情况) :

教师投放了新的游戏材料, 就需要在点评时请使用了新材料的幼儿进行讲述或成果展示。

3. 本次游戏出现的新问题:

问题主要是由幼儿来发现、解决。若是幼儿能力比较弱教师可以抛出问题, 引导幼儿讨论, 从而推动下次游戏的开展和提升幼儿的游戏经验。

4. 评选游戏之星:

评选可以采用同伴推荐、老师推荐、幼儿自荐的方式。奖励形式可以是五角星、卡通印章、五角星挂牌等。

角色游戏的本质在于“幼儿自主自发的表现和创造活动”, 但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对游戏的指导, 游戏指导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但关键在于一个“巧”字, 即巧妙点拨, 使其延续、提高、升华。

摘要:游戏是幼儿的天性, 幼儿就是在不停地游戏、玩中成长起来的。在幼儿园教育中, 角色游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幼儿在游戏中有着主体地位。但如何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创造性自我实现的快乐活动, 更好地实现游戏的潜在功能呢?这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时, 要全方位的考虑, 区角围合、导入、材料、指导、点评, 每个方面都不能忽视。

角色游戏计划书 篇3

【关键词】游戏计划书 大班 角色游戏 放手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36-02

角色游戏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们通过扮演角色和运用游戏材料,自主的再现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活动,具有真实性、假想性和独立性等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随着课程游戏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幼儿作为自主学习的主体,其自主制定角色游戏计划正成为一种可能。教师在游戏中的主导地位也逐渐退化,我们尝试在角色游戏中逐步放手,探寻支持大班幼儿自主制定角色游戏计划书的放手策略,促进幼儿丰富游戏的主题、角色和情节,达到拓展幼儿的游戏经验、提升游戏水平的目的。

一、角色游戏主题的生发

主题是游戏的核心,有了喜欢的主题,孩子们才会积极投入的去玩。因此,我们通过两步走的方式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确立游戏的主题:

第一步,调查,了解每个幼儿喜欢的游戏、最喜欢的公共场合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引发讨论:如果让你来确定游戏的主题,你想玩什么游戏?

第二步,筛选,就是游戏主题取舍的过程,把所有产生的游戏主题都拿出来讨论,进行投票表决,最终筛选出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游戏主题。

二、计划书的制定与实施

(一)个人游戏计划书

在个人游戏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孩子们发现,由于角色游戏需要多个同伴之间的合作与交往,而个人计划时他们大多站在自己角度考虑,以自我为中心,鲜少考虑同伴间的合作、空间的划分,在材料准备上也不够充分,因此实施起来难度较大,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二)小组合作游戏计划书

《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鼓励幼儿围绕他们共同感兴趣的角色游戏主题,采用协商、合作的方式,小组合作制定游戏计划。

当幼儿的讨论初具雏形后,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和展示出小组成员共同的设计和想法,让所有参与的成员都能读懂计划,并开始顺着计划书实施自己的行动。当然,计划并非只能是在游戏开始之前进行,在游戏的过程中经由幼儿自主讨论之后,以及从幼儿游戏时发现的问题中可以及时调整和补充,计划是伴随着幼儿游戏的整个过程。

下面,就以邮局游戏的三次计划推进为例,谈谈小组合作计划书对幼儿角色游戏的推进作用:

邮局游戏:

在开始计划之前,孩子们首先就要讨论谁担任组长、谁来画?大家的想法表达不出来怎么办?最后谁来向大家汇报组内游戏计划的情况。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畅所欲言的愉快氛围,把孩子们与游戏主题的前期经验都激发了出来,擅长画画的孩子负责设计游戏主题标志,胆子大的负责在集体面前分享小组的游戏计划,去过邮局的孩子在大声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一次的计划书,包含了“游戏名称、游戏流程、需要材料、参与人员”。

第一次计划,孩子们以“房子的造型”代替邮局的标志;幼儿对于游戏流程的理解也是基本正确,1.先付钱2.写信3.放进邮筒4.运送5.送到收信人的家里;在“需要材料”一栏他们需要邮票、钱币、信封、信。在参与人员里面他们画了三个人的标志,说明游戏中需要三个人游戏,按照这个流程能玩起来吗?孩子们字都不会写,信件哪里来?玩了一段时间之后,孩子们意识到我们游戏计划需要调整。

在第二次计划当中,孩子们增添了不同价格的邮票,调整了游戏流程,丰富了游戏材料,增加了该区域人员的签名。第二次游戏完善之后,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了孩子在游戏中的以物代物,比如:纸板代替围栏,纸箱挖个洞,加四个轮子就成了邮车,KT板成了孩子们的停车场等。孩子们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能敏锐的发现存在的问题,“每天这上班的三个人具体在干什么?”“休闲吧需要我们送水果,怎么收钱呢?”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其实就是游戏发展的助推器。

三、结语

通过尝试幼儿自主制定游戏计划书,我们和幼儿一起成功和失败,孩子们学会用规则来裁判行为,用规则来协调关系,他们在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但欣喜之余,我们也发现幼儿在与人合作、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等一些积极的情感养成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寻求解决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林菁.幼儿园创造性游戏指导与实施.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班角色游戏计划4 篇4

执笔者:连丽香

主题预设:娃娃家、公共汽车、菜市场、银行等 活动目标:

1.加深对角色的理解,丰富游戏情节,能较形象地模仿社会角色的语言、行为,反映角色职责。

2.培养独立性,能在教师启发下独立提出主题,按意愿选择角色;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学会解决关于角色、玩具方面的争端。

3.懂得扮演角色和使用物品、场地等应遵守游戏规则,增强规则意识。4.培养爱惜玩具的习惯,游戏后会整理场地,收拾玩具。活动准备:

娃娃家的娃娃、日用品、电话机、以及各种废物和自然物等等。第一次指导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自由讨论,自己的家有几口人,他分别是谁。从而进入主题。2.引导幼儿按意愿组成家,协商分配家庭成员角色。教师可以从旁引导分配。3.引导幼儿进入角色,教师以角色口吻启发幼儿模仿、想象角色的语言、动作,表现角色职责。引导主要角色与其他角色交往,反映家庭良好的人际关系,如:尊敬长辈、关心年幼的孩子等。

4.教师讲评,重点评价角色间相互关系及收拾、整理玩具的情况。第二次指导:

1.教师和幼儿一起来回顾上次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让幼儿自由地说应该什么做才对。2.请几位能力较强的幼儿来表演娃娃家的角色,其他幼儿来当观众,和他们一起再来巩固活动中一些常规知识。请做观众的幼儿对表演者提出表演中的不足,及让幼儿讨论改进的方法。

3.引导幼儿再一次玩娃娃家,教师以角色中的人物参与。教师与幼儿一起评价,本次活动的不足与需要下次改正的。第三次指导:

1.根据上节课的不足,进行提示,幼儿自己来选择角色表演,并讨论游戏规则。

2.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来示范,其他幼儿来当小观众,并请小观众来讨论他们做的好的与不足的地方,改进游戏方案。

3. 幼儿进行扮演,教师指导能力强的:根据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大胆的做出动作和表情,能连贯的对话。能力强差:要分配得当,鼓励幼儿大胆的扮演角色,有表情的表演,鼓励幼儿大胆地的表达语言。

4.游戏结束,请幼儿自己来做简单的评价,发现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第四次指导:

1.总结上一次游戏的情况,表扬表现很棒的小朋友及表现很好的环节,对还存在不足的方面提出要求。

2.分组进行表演;能力强的与能力弱的搭配好(教师不参与角色的分配,由幼儿商量决定)3.教师巡回指导。

角色游戏第一阶段计划 篇5

执教:吕雪芳

一、学年目标:

1、加深对角色的理解,进一步拓展游戏主题情节,明确角色职责,真实地创造性地表现角色的行为、活动。

2、能在教师的启发下独立提出主题,按意愿选择角色,初步学习解决关于角色、玩具方面的争端。

3、在教师帮助下,进一步完善游戏规则,增强游戏的规则意识。

4、能创造性地使用玩具、材料,为游戏选择替代玩具,在教师启发下自制一些简单玩具。

5、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初步合作能力,增进角色间、主题间的联系与交往。

6、学习社会角色的良好品德行为。

7、游戏后会归类玩具、整理场地,养成爱惜玩具的行为习惯。情况分析:

经过小班半年的角色游戏指导,幼儿能按意愿选择游戏主题。有初步的角色意识,能初步反映角色的简单职责。在老师的提醒下,幼儿懂得在游戏时运用简单的礼貌用语。在游戏中,幼儿交往的次数较少,爱护玩具方面做得不够好,分类、整理角色游戏玩具的能力较差,需要老师给予帮助。

第一阶段(9.5---9.30)

一、游戏主题:

娃娃家、糖果屋、宝宝银行、乐乐超市

二、游戏目的:

1、初步学习商量分配角色。

2、进一步了解角色职责,有角色意识。

3、能运用礼貌用语和同伴进行交往。

4、游戏后能帮忙收拾玩具,初步学习分类玩具。

三、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各主题材料

钱币、电吹风等

2、知识准备:

请家长带幼儿到银行和理发店,丰富知识经验。

四、游戏指导:

第一次指导:(9.6)

1、启发幼儿回忆:以前角色游戏玩过哪些主题?你喜欢玩什么主题的游戏?

2、教师提出要求:游戏完能较快地把玩具收拾好。

3、引导幼儿协商分配角色,多人争执的角色采用“石头、剪刀、布”等方法或疏导部分幼儿参加其它游戏。

4、游戏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是否懂得角色职责,指导幼儿正确反映角色的语言、动作。

5、游戏后组织幼儿认真、较快地收拾玩具。

6、评价幼儿分配角色、收拾玩具的情况。

第二次指导:(9.8)

1、启发幼儿按意愿提出游戏主题,教师根据上次游戏的情况,引导幼儿协商分配角色。

2、提出要求:收拾玩具要认真、迅速。

3、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商量分配角色的情况,建议采用谦让或猜拳的各个解决角色分配时的争执。

4、幼儿游戏时,教师巡视,指导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身份,遵守角色职责。

5、游戏结束,教师观察指导幼儿分类收拾玩具,表扬分配角色时协商好、玩具收拾较好的幼儿。

第三次指导:(9.13)

1、以谈话的形式引入活动内容。

2、提问:你发现新德基店的工作人员是怎样招待客人的?他们对顾客说了什么话?

3、引导幼儿按意愿选择游戏,师并提出游戏要求:

(1)根据上次游戏中声音较大的情况,提醒幼儿在交往时说话要小声点。

(2)教育幼儿在游戏中要有礼貌。

4、幼儿进行游戏,重点观察幼儿能否遵守规则,如果发现有不良行为,即以游戏的口吻纠正。

5、表扬在遵守规则方面有进步,对人有礼貌的幼儿。

第四次指导:(9.18)

1、幼儿按意愿提出游戏主题。引导幼儿明确多种角色所需准备的玩具材料。

2、帮助幼儿划分、布置游戏场地。

3、幼儿游戏,重点指导“新德基”的不同角色明确各自的职责:“礼仪小姐”——向进来的顾客问好,“服务人员”——给顾客送他点的东西并要收拾、整理桌子等。

中班5月角色游戏计划与反思 篇6

游戏时间:第十一周-----第十五周 游戏预设目标:

1、学习扮演美食街里各类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学会交往,并能大胆地介绍特色小吃。

2、学习用协商、合作等友好交流的方式分配角色,尝试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3、能在游戏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体验角色扮演、交往的乐趣。

4、了解家乡的饮食习俗,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5、体验劳动的辛苦,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游戏准备:

1、架子上分别放有可以卖的豆腐干、种子糖、酥糖、麻饼;

2、提供半成品:做酥糖的纸条、做麻饼的橡皮泥、放成品的口袋;

3、以一些串串烧和糖葫芦的照片为背景、桌子三只(一只是烧烤用的、两只是客人做的)、烧烤的地方有烤炉、各种烧烤的食物、小棒、调料盒;

4、厨房里有各种点心、有两套橱具、四块围裙。

5、各种形状的纸板若干(上面有粘性),各种豆子若干(如:赤豆、绿豆、黄豆等),各种彩色的线、小吸管或绒线若干。

6、剪刀、双面胶、经理证和外出证一个、放钱和放垃圾的盒子各一只。第五次游戏指导:《制作坊》 时间:2016年5月3日 星期二 下午

1、引导幼儿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多种漂亮的镜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能够把自己制作的精美艺术品介绍给顾客,增进幼儿相互见的交流。

3、学习快速的收归游戏材料,能自觉把物品放回原处,保持走廊的整洁、卫生。

4、学做营业员,能够用一些方法来吸引顾客。促进商品的交互。

5、在活动中,相互学习,做个礼貌、文明的人。第六次的游戏指导:《秋凤鱼丸》 时间:2016年5月9日 星期二 下午

1、幼儿看《秋凤鱼丸》店的照片,进一步明确厨师与服务员的工作职责,以及服务员是如何介绍食品的。师:小吃店里都有谁?厨师做什么?服务员做什么?服务员是怎样介绍鱼丸等食品?

2、提出游戏要求。

A、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职责,不要随便离开。B、要根据点菜单上的价格收顾客的钱。C、营业员要主动向顾客介绍特殊小吃。

3、幼儿选择角色开展游戏,教师观察指导。A、重点观察各游戏区人数太多时,怎么解决的。B、观察游戏中各角色的角色意识和履行职责情况。C、观察幼儿游戏材料的摆放情况。

4、整理游戏材料和环境,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第七次游戏指导:《鱼头馆》

时间:2016年5月16日 星期二 下午

1.继续了解点心店的角色分配和游戏规则,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能明确自己该做的事情,逐步进入角色,深入开展游戏活动。

2.知道各种用具的不同用处,会使用它们,并学习进行分类整理、摆放。3.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服务员与厨师要配合搞好餐厅的卫生工作,服务员主要负责周围环境,如桌子、地板、餐具等的卫生,厨师要负责厨房的卫生、饮食的卫生等,顾客的需求服务员要及时与厨师反映,服务员的态度要热情等等。4.客人能在自助区用餐,喝饮料,做色拉等。第八次游戏指导:2016年6月23日 星期二 下午

1、回忆教学中讨论的结果,请个别幼儿示范介绍。师:要使美食街的游戏玩得更好该怎么办?

2、提出游戏要求。

A、游戏前先要把游戏材料归类放好。

B、游戏时记住挂牌,注意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职责。C、要做文明的顾客,尊重服务员、厨师的劳动成果。

3、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开展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重点观察幼儿是否遵守游戏规则、使用礼貌用语的情况,以及游戏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议角色游戏评价 篇7

根据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为了使评价顺利进行,我通过观察记录和翻阅相关书籍,提出了以下可行性指导策略:

一、树立观念,确立以幼儿为主体的评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充分认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把握蕴含其中的教育契机,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在与同伴和成人的交往中感知体验、分享合作、享受快乐。”幼儿在游戏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是最真实最直接的,游戏的主体是幼儿,那么游戏评价的主体也应该是幼儿。

1. 引导幼儿积极思考。

在游戏导入时,我们就可以给幼儿提出一些实际性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游戏。比如,你今天想玩什么,你准备怎么玩,你需要用到哪些材料等。让孩子带着思考去游戏,当游戏结束后,我们再来听听他们对于这些问题是怎样思考的。

2. 引导幼儿大胆讲述。

在游戏评价中,充分地听孩子来说,让孩子来总结。比如,“我在这次游戏中有什么收获”,“我在游戏时遇到了什么问题,我是怎样解决的”或者“我有一个什么问题需要老师的帮助”。老师首先要当好一名听众,听一听幼儿在游戏中的开心之处和有问题的地方,对幼儿在游戏中的发现、收获和困难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幼儿进行反思和调整。

二、灵活选择,结合多样的评价方法

1. 经验讲述的评价方法。

小班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有限,在老师引导过程中,能够帮助孩子梳理游戏中的角色和故事情节,帮助丰富经验。谈话式的经验讲述,比较适合游戏初期和低年龄段幼儿。

2. 情景再现的评价方法。

可以运用多媒体再现的方式。教师在幼儿游戏时及时搜集资料,利用多媒体的方式讲评,把精彩的展现给孩子,使得好方法由个体变成群体,达到经验共享。在录像中,我们的孩子能看到好的一面,也能看到问题,也成为观察者,不用老师去强调,自己去看、去发现、去反思,好的可以模仿学习,有问题的可以调整改进。

三、精于选择,确定有价值的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了评价的有效性。教师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观察,获取了大量的关于幼儿游戏的信息,怎样的游戏情节或行为可以成为老师讲评的内容?这需要老师运用价值判断的策略,选择有价值的讲评内容。

1. 评价幼儿的角色意识。

在游戏评价时,我们要帮助幼儿明确角色,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承担的职责。例如在小医院的游戏中,扮演医生和护士的幼儿经常会分不清自己所要承担的工作,有时护士拿着听诊器在为病人看病,有时医生在为病人挂水,这些工作的不明确正反应了幼儿角色意识的淡薄,所以需要通过评价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意识,提醒他们按照角色的要求进行游戏。

2. 评价幼儿对生活经验的反映。

幼儿角色游戏的内容往往来源于生活的经验,但有的生活经验是不正确的。教师需要通过评价,引导孩子将游戏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扮演爸爸的孩子出现了喝酒、抽烟的情节,那在评价时我们就要正确地引导孩子,告诉他们这样做是不好的,是有害身体健康的,让孩子懂得一定的生活道理。

3. 评价游戏材料的使用情况。

鼓励幼儿多使用低结构材料,以物代物、一物多玩,只有这样,幼儿游戏的情节才会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而不是局限于游戏材料的限制。如,小的方便面碗既可以当锅,还可以当杯子用;一个可乐瓶既可以当饮料,还可以当花瓶插花用。教师评价时,对幼儿创造性地使用游戏材料的现象要加以肯定。

4. 评价幼儿的交往能力。

角色游戏满足了幼儿交往的需求,通过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例如在一次游戏时,幼儿园与小医院是两个交往很少的区域,扮演小医生的徐子涵想到了医生来幼儿园体检的经验,于是她带着工具来到了幼儿园,为每一位幼儿做了身体检查。在游戏中,幼儿能够通过思考,增加各角色区之间的交往,绝对值得在评价时将她的交往经验分享给所有的孩子。

5. 评价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游戏中,孩子们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善于自己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我们在讲评时应该给予赞赏和肯定。在一次点心店的游戏中,有一位顾客想要吃油条,可是我们的点心店里只有饺子,那怎么办呢?于是我们的服务员想到可以让点心师现做一份,就这样,客人买到了他想要的油条。

角色游戏的评价是幼儿游戏的总结和升华。我们在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活动时,应多听一听幼儿在游戏中的快乐与困惑,并用积极的方式肯定幼儿的行为,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从而使评价过程真正成为与游戏环境融为一体的动态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2008

角色游戏这样玩 篇8

指导孩子选择游戏主题

家长应让孩子自愿选择主题,而不能给孩子指定主题。当然在孩子选择时,家长可以运用启发性谈话,来帮助孩子选择主题,如:“你是谁啊?哦,是理发师啊!”或给孩子提供理发的玩具,这样孩子会受到启示,玩起“理发店”的游戏。

指导孩子选择角色

一个角色游戏中有着几个角色,孩子选择哪一个角色,直接影响他对所玩的游戏的兴趣。一般是让孩子自己报名选择,但家长也应根据孩子的知识经验、能力、与同伴交往情况、个性特点,提出合理建议。若孩子特别胆小,可以建议他担任“解放军”、“警察”一类勇敢者的角色。

帮助孩子丰富游戏内容

由于孩子受自身知识经验的限制,游戏内容难免贫乏枯燥,如“理发店”中的理发师总是在不厌烦地给“顾客”理发,这时家长应以适当的方法,丰富孩子游戏的内容。最佳方法是以角色的身份参加游戏,间接指导孩子丰富游戏内容,如可以扮演“娃娃家”中的客人。一般情况下,家长应担任配角或者副职,这样既能以角色身份指导游戏,又能避免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孩子。

指导孩子做好游戏结束工作

游戏应在愉快、自然的状态下结束,家长可用游戏口吻提醒孩子结束游戏,如:“商店下班了,要关门了”,“娃娃要睡觉了”等。同时,应指导孩子自己收拾、整理玩具和游戏材料,养成良好的自理习惯。

角色游戏计划书 篇9

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一样,都是幼儿扮演角色的游戏,以表演角色的活动为满足。不同的是在表演游戏中,幼儿所扮演的角色是文艺作品中的角色,游戏的情节内容也是反应文艺作品的情节内容。而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的角色是生活中的各种任务,反应的是幼儿生活的真实写照。角色游戏的角色情节内容可以由幼儿自由延伸创造。

在教研中,我们学习了案例《表演游戏第二阶段第二次指导》。在案例中我学到了:表演游戏有许多的投放材料,如:头饰、提线偶、杖偶、手偶、指偶等;并知道了目标的定位,在第一次指导的时候,必须学会的目标就是角色对话要记住,各个角色的出场的先后顺序也要牢记。第二次指导的时候,学会对话,大胆运用动作表情进行表演。第三次活动指导的时候,学会利用辅助材料,有表情的表演。第四次指导的时候,学习创编故事情节,同伴间能客观评价其他表现好的情节。

学习角色游戏案例时,我也学到了不少,如:知识经验准备我们可以在平时的假日频道中体现,让家长利用周末带领幼儿去参观理发店、超市等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以及场地布置情况等。角色游戏的引入方法也有不少:有图片引入、道具引入、实物引入、故事引入、课件引入等。在评价的时候师要记住的四大误点:

一、不可敷衍了事。

二、不可武官评价。

三、不可树立坏榜样。

四、不可空手评价。

小班角色游戏反思 篇10

案例:

角色游戏开始了,天天今天做出租车司机,只见他非常开心地开着小车,来来往往。突然,昊昊飞快地冲了过来,把天天狠狠地撞了一下。天天摔倒在地上,大声地哭了起来。看到了刚才发生的一幕,我正要象平时一样教育昊昊不应该在教室里跑那么快时,突然看见昊昊一副闯祸后非常紧张而后悔的表情,我一下子转变了想法,为什么不换一种方法帮助孩子真正认识自己的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并在以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同样的行为呢?于是,我装做不知道刚才发生的事情,并问他们:“怎么了?”天天边哭边说:“昊昊刚才把车开得很快,把我撞倒了。”“什么,是出车祸了呀!那可不得了,你一定受伤了,很痛吧?万一有什么问题可不是闹着玩的。快,快让我送你到医院里去检查一下。昊昊还不快来帮忙呀。”我表现出了一副非常紧张的样子。说完,要求昊昊和我一起扶着天天慢慢地来到了“娃娃医院”,“医生,快给他检查一下,他刚才出车祸了,昊昊把车开得太快把天天撞倒了。”于是,涛涛医生就让天天躺在床上给他象模象样地检查了起来,并不停地责怪昊昊:“你呀,一点也不懂事,为什么把车开得那么快?天天的腿都断了,”说着用手抬了抬天天的腿,“不行,天天要住院开刀。以后你开车可要慢一点,记住了吗?”昊昊在旁边不住地点头,说:“我下次一定注意,慢一点开。”

分析:

在平时的自由活动和游戏中,经常会出现以上这样的事情。孩子们喜欢在教室里你追我赶、打闹嬉戏,一不小心就会摔倒,甚至发生撞伤的流血事件,非常危险。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老师们常常采用的方法往往就是千篇一律的说教,不停地教育孩子们在活动室不要奔跑,要注意安全。可是,老师们苦口婆心说教的结果是老师说得口干舌燥,而“肇事者”当时显得诚惶诚恐乖乖认错,在玩的时候却又忘记了,效果不明显。而这一次我尝试以游戏的形式来处理,使孩子们始终处于游戏的情节中,并在游戏中借涛涛“医生”的口“教育”了昊昊。如此,不仅避免了昊昊由于撞倒人而必须挨的批评,造成心情不愉快,不情愿地接受说教,反而使昊昊真正地意识到由于自己的鲁莽行为给同伴带来了痛苦,而且也使天天忘记了刚才发生的不愉快。同时,也丰富了游戏情节。

反思:

一、当孩子在活动中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避免枯燥的说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的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小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规则意识不是很强,经常会出现忽视规则的行为。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说教,效果恐怕是小之甚微的。这次将孩子经常出现的问题融入到角色游戏活动中进行教育,使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加强自我约束控制力。其效果强于以前多次的说教。

二、教师要尝试用新颖、独特的教育方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的综合能力,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和途径来教育引导孩子。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应以细致的观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分析孩子情绪变化、行为为体后的原因,然后灵活地运用教育的方法、技巧进行新颖、独特且有效的教育,帮助孩子认识问题,达到自我约束、控制的教育效果。

大班之角色游戏观察 篇11

角色游戏充斥在幼儿游戏当中,不论何时.何地,当社会性游戏的合作性游戏及认知性游戏的角色游戏同时进行时,幼儿是如何和其它幼儿一起进入角色世界?如何有默契的界定角色?在遇到冲突时又如何解决问题?以及扮演内容和环境的情境及角落的物品有何关联?这都是我所想了解。

据研究指出,幼儿会与较熟悉及年龄相近的玩伴,一起玩高层次的戏剧游戏,因为彼此了解的程度及生活经验都相似,进行角色扮演时,情节的讨论较能顺畅,幼儿喜欢在隐密处进行戏剧性游戏,像在游戏区利用一些小矮柜做屏障。足够的游戏时间对幼儿十分重要,幼儿常会因为游戏时间太短,故放弃玩较高层次的建构或戏剧游戏,而去进行一些不须计划及思考的活动,如拼完了拼图之后,再倒出来重新拼一次。如此重复性的肌肉运作,是属于最低层次的功能性游戏行。

案例:

例一: 没心情

贝贝因为不能玩乐乐带来的玩具心情不好,一直问乐乐说:“乐乐,你到底要不要借给我玩。谁都不能借我玩具玩吗?”都没有人让我玩玩具。

最后贝贝跟老师讲:“他们都不让我玩玩具。”老师当时并没马上介入,而贝贝继续在教室游走,看着教室中央的小朋友在玩玩具,他试图引起同学的注意,拿起教室中一个玩具,问同学说:“这个你们都不玩喔?喂…”(大家安静不理)

过了约五分钟,老师问乐乐:“乐乐,是否可以借贝贝玩一下玩具?否则,以后贝贝的玩具也不会借你玩,你也不能玩他带来的玩具。”

于是,贝贝慢慢从一个旁观者的角色进入,接着问乐乐及小:“我能玩什么?”开始玩乐乐带来的大型可拆式海盗船。

讨论:

老师应用了让幼儿换位思考,让乐乐思考以后若他的好朋友也不借他玩具玩的心情,以及平日对幼儿的了解和当时发生的情况与幼儿对话,达到很好的效果,并让游戏继续进行。

例二:谁要跟我玩

原本坐在娃娃家当客人的东东进入厨房,芬芬问东东说:“我当妈,你当哥好不好?”东东说:“不要,我不要跟你玩。”……,芬芬连续询问娃娃家的小朋友:“你们要吃些什么?你们要吃些什么?”结果没人回应,于是芬芬离开娃娃家。

(过了约十分钟),芬芬对洋洋说:“我先打电话给他。”于是,又进入娃娃家,站在娃娃家矮柜上有电话的角落,念一长串电话号码说:“4987386,喂,我跟你讲非常着急哦,过来啦!”(对洋洋招手)快点。好等一下,,你的电话。芬芬又对洋洋说:“这个啦(指着娃娃家的另一只电话),这个啦,跟我打啦!”于是两人用娃娃家两只不同的电话对打。

讨论:

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芬芬是个十分喜欢扮演妈妈角色的女孩,常常一进入娃娃家,就去穿上吊在窗户上的裙子,扮演一个人煮菜的情节,但我也发现虽然同样是娃娃家的常客,像东东、洋洋、小绮…,很少和芬芬有交集,也许是扮演游戏的类型不同吧!

从例二看来,从芬芬向东东提议说:“我当爸,你当哥,”到询问娃娃家的客人要不要吃东西,都是得到负面语言的响应,所以,促使原本在娃娃家想要扮演妈妈的芬芬,因为没有互动,而离开娃娃家。

直到之后又进入娃娃家时,芬芬也是在一旁的角落,一个人打电话玩扮演游戏;而芬芬这次则是以直接叫洋洋接电话的方式邀请他一起玩,两人的互动延续芬芬打电话的扮演游戏。

角色游戏之分析:

(一)与幼儿角色游戏有关—“人的因素”

有关教师: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之影响,是最大也是最直接的,其中之一是教师对幼儿的管教态度,若是教师给予幼儿过多的限制,像:角落间物品的流动受制,或是幼儿无法自由选择角落或更换角落,则无法顺利进行角色游戏;其二则是教师语言对幼儿的影响,教师参与幼儿游戏,不但可以让幼儿更亲近教师,教师也可藉此机会了解幼儿的想法、需要,与幼儿互动,提升游戏的质量;如果老师突如其来的加入,不但无法促进角色游戏的延续性,反而让幼儿不知所措!

有关同伴:同伴间的高度默契,有时可以不须要讨论角色及情节,直接建构出角色游戏内容,长期观察研究下来,可以发现较常进入娃娃家,以及较常参与扮演游戏的幼儿,一直都是些熟面孔,因此,幼儿的玩伴组合较少有改变,产生角色游戏的类型就很类似;在这方面,我认为,由于幼儿已经是大班的年龄,有能力去选择他们要从事的活动并完成它,而且,在观察过程,我发现每个幼儿都很享受这段自由游戏时间,从反复探索的历程中学习、成长!当然,一方面幼儿们的生活经验及兴趣、能力,会直接引导与玩伴间的角色游戏内容与主题!

(二)与幼儿角色游戏有关—“物的因素”

固定的教室的角落环境布置,像图书区及娃娃家具有互惠性,且老师利用小矮柜隔间给幼儿安全、隐密的感觉,地板铺上塑料地垫有柔软、舒适的感觉,娃娃家中央有小桌子,可方便幼儿在此谈天、吃饭。

提供幼儿多样、多功能、不同难度的玩具素材,让幼儿自由探索,刺激幼儿的角色游戏,并非只要提供高真实性、精致的物品,就可提高角色游戏的层次;即使相同的物品,因为幼儿性别的差异或不同的角色游戏内容,幼儿对物品赋予的价值及意义就大不相同!因为,现今媒体广告的刺激,幼儿通常会较偏爱精致.商业化的物品,但个人在观察过程中,发现一些造型简单且多元化的玩具,却是延伸幼儿扮演角色游戏的最好素材;代表玩物的真实性不再是影响幼儿选取与进行扮演的唯一因素,而是要考虑玩物本身之多种用途。

有效开展幼儿角色游戏的建议 篇12

教师有效开展角色游戏活动要从以下三个环节着手。

游戏活动的准备环节

角色游戏是幼儿创造、想象、模仿的游戏活动过程。教师要从本阶段、本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点出发, 从游戏的内容、角色、材料、规则等方面为角色游戏的开展做好准备。生活经验是幼儿表现、创造、想象的基础, 因此教师要重视幼儿日常知识经验的积累, 尤其是直接经验的获得, 通过参观、观察、交流、讨论等方法丰富幼儿对现实生活的感知和体验, 其中家长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 在开展“小医院”的角色游戏时, 需要幼儿有到医院看病的已有经验, 了解医生、护士等工作人员的职能, 知道看病的简要流程:挂号、看病、取药、打针输液等, 还有要感受到打针输液时的紧张、恐惧情绪以及打针输液的方法等, 所以要开展这种角色游戏, 幼儿的知识经验是需要在家长、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积累的, 这样幼儿才能“玩起来”。

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能够保证角色游戏的有效开展, 教师不仅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能够主动、积极参与游戏的环境, 还要为幼儿游戏的开展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 (成品、半成品、辅助材料等) , 以支持幼儿模仿、表现、创造、想象。在材料的投放上要有目的、有层次。例如, 在进行“美发店”的角色游戏时, 早期活动时可以展示幼儿不同的发型照片, 幼儿模仿, 到了游戏的中后期可以先由自己设计发型, 画好发型图, 在角色游戏中运用、分享;同时教师还要提供梳子、游戏剪刀、卡子、皮筋、彩条、镜子等成品或半成品材料, 其中的材料可以师幼自行制作或用替代材料, 如:用纸筒制作吹风机, 可以用小手代替剪刀剪头发等, 这样幼儿才能充分转换角色, 达到角色游戏的目的, “玩出花样”来。

游戏活动的过程环节

在幼儿角色游戏活动时会出现各种类型的问题, 教师要时刻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 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 还要扩展角色游戏的情节和内容, 以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 及其不断提高的游戏水平。

在游戏中, 教师要有目标并及时、有效地介入指导来推进幼儿的游戏发展。首先, 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 通过观察, 要在符合幼儿意愿的前提下介入指导游戏;其次, 要帮助幼儿获得新知识经验, 提高游戏水平, 教师的介入指导能够使幼儿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下获得新知识, 懂得新道理, 学会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再次, 幼儿对介入指导能够积极互动;最后, 教师要有目标, 要知道介入指导是要帮助幼儿获得哪些知识经验、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例如, 在“娃娃家”游戏时, 有两名幼儿都愿意让自己的“宝宝”睡小床, 可是小床只有一张, 由此发生了争执, 但是两名幼儿正在协商解决, 这时, 如果教师提前介入游戏, 帮助他们处理解决问题, 这样的介入是无效的, 虽然争抢问题立即解决了, 也杜绝了幼儿发生肢体冲突的可能, 使幼儿的主动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无法得以体现;若教师换一种解决方式, 教师在旁边继续观察, 看到两名幼儿能够自行协商处理:“宝宝”轮流睡小床或共同睡在一张床上, 而且处理得很好, 这样教师就没有介入的必要;如果两名幼儿互不相让而产生肢体冲突, 这时教师再立即介入, 提醒他们用有效的方式 (轮流) 处理问题, 这样的介入不仅有意义, 而且也使幼儿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游戏活动的结束环节

一个对幼儿学习与发展有意义、有影响的角色游戏, 要有幼儿的积极参与、有效互动以及继续游戏的愿望。教师要掌握好游戏结束的时机, 根据情节的发展, 运用多种方式结束游戏, 使幼儿能够继续保持游戏的兴趣。例如, 在进行“娃娃家”游戏时, 当发现幼儿抱起刚睡醒的“宝宝”时, 游戏时间该结束了。这时, 教师不能强行告诉幼儿结束游戏, 让幼儿立即放下“宝宝”, 而是要有技巧地和幼儿交流。先了解游戏进展情况, 得知幼儿要喂“宝宝”吃饭, 之后教师婉转地告诉幼儿, 可以先让“宝宝”再睡一会儿, 明天先到厨房做好饭, 再喂“宝宝”吃饭, 或者明天准备好食物再叫“宝宝”起床吧, 创设一个有关的游戏情节。这样游戏自然结束, 既尊重了幼儿的兴趣需要, 又有了继续游戏的兴趣, 同时还提高了游戏水平, 丰富了游戏的情节和内容, 让幼儿感到“越玩越起劲”。

在鼓励幼儿收拾整理材料之后, 还要进行评价。有效的评价能够提高幼儿的角色意识、发展游戏水平、促进游戏开展。教师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包括自评、他评、互评等。可以先让幼儿自己评价, 谈谈自己参与游戏的情况和感受, 引起其他幼儿的交流讨论;也可以用摄像机、照相机等记录幼儿游戏的真实情况, 评价时播放录像或照片回顾游戏的过程和情景, 从而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还可以针对游戏中的突出事件和问题, 如玩具数量不够多大家都想玩时应该怎么解决等, 提高幼儿问题解决的能力。例如, 在结束了“小超市”的角色游戏后, 参与游戏的“购物者”先进行自评, 谈谈自己当“购物者”的感受, 之后同伴进行评价, 购物者是否遵守规则等, 最后教师可以针对突出问题:在超市中, 有两名购物者在争抢物品, 而且没有排队结账, 引发全体幼儿的交流讨论:在超市购物时需要遵守哪些规则, 最后教师做简单总结和评价, 从而提高了幼儿的游戏水平和规则意识。

角色游戏教案 篇13

游戏内容:超市、菜市场、风味小吃、医院、娃娃家、建筑师等。菜市场: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菜市场中的各角色,了解各角色的职责,认识各种蔬菜的名称及营业工作情况。

2、引导幼儿不断丰富游戏的主题和情节,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

3、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懂得互相谦让等良好品德。活动准备:

二、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请家长带幼儿去本地的菜市场了解菜市场的情况。

材料准备:游戏用的称、纸币、买菜人员的帽子、围兜、以及纸箱、塑料筐、各种自制蔬菜等。娃娃家的各种物品、各种书,书架等。

三、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讲述在周末到哪里玩?都认识了哪些蔬菜?

1、引导幼儿说出各种蔬菜的特点名称、小吃,如:空心菜、西红柿、丝瓜等。

2、提出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菜市场》等。引导幼儿讲述菜市场里都有哪些工作人员,他们都负责什么?

(二)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1、运用礼貌用语,引导服务生运用礼貌语言热情待客。如“你好,要需要点什么?”“欢迎光临”“再见,欢迎下次再来”。

2、顾客要文明买菜,不挑菜。

3、幼儿分组活动,教师参与指导。

(1)指导能力差的幼儿摆放蔬菜,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

(2)引导性格内向、沉默的幼儿当服务员,通过与顾客的语言交往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3)启发幼儿使用替代物自制蔬菜。

组织幼儿现场评议,重点评价菜市场工作人员的动手能力和服务态度。阶段小结: 这个月的时间少了一周,幼儿参与活动以及教师的指导上就少了一次,因此在指导上对幼儿的要求就有所改变。幼儿对角色活动很感兴趣,总喜欢扮演各种角色。但是由于班级人数较少,开展活动的气氛不够热烈。孩子们在自己各自的角色区内,缺少交流与互动。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醒。在活动中,幼儿对娃娃家特别喜欢。个别幼儿上过一年的中班,因此在娃娃家中能起到“爸爸”“妈妈”的领导作用。

超市: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超市里工作人员的工作。

2、会大胆表演各个人物,服务于他人。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对超市工作人员及其特征有较全面认识,有扮演角色的初步经验。

二、活动准备:

收银台、钱若干、食品、电子秤、标价、纸币等。

三、活动过程:

(一)回忆旧知提出要求:

上一次玩超市游戏,小朋友知道了超市有收银员、售货员、计量师、顾客等工作 人员。懂得他们的工作内容,玩得很高兴。今天我们继续玩超市游戏,不过,玩的时候要注意

1、顾客和售货员对话时,语言要讲清楚,要注意礼貌。

2、顾客去超市可以坐什么车呀?去玩超市肚子饿了可以到哪里吃点心?

3、今天玩游戏的同时,可以玩公公共汽车、的士车游戏和小吃店游戏,玩坐车、吃点心要注意什么?(让座、关心病人)

(二)分组游戏、随机指导

幼儿分成6组,3组玩超市游戏3 组分别玩的士车、公共汽车、小吃店的游戏,一轮过后相交换,教师随机介入指导,重视语言表达的示范引领和及时评价、纠正可玩3—4次。

(三)集中交流、评价激励

1、交流汇报:今天玩什么角色最高兴,为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2、小结评价,指出下次活动注意点——去超市买东西要知道程序。风味小吃、娃娃家

一、活动目标:

1、对“风味小吃店”的游戏活动感兴趣,愿意参与活动,能自愿扮演各种角色进行游戏。

2、初步了解风味小吃店里的工作人员(服务员、收银员、老板、厨师等)。

3、了解在风味小吃店消费的过程,先选东西后付钱再进行品尝。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小吃店:馄饨、饺子、线面牛肉丸、钱(扑克牌)等

娃娃家:娃娃、餐具、日用品、食品、家具、等各种游戏物品。

2、知识经验准备:

让家长带幼儿到小吃店参观,观察风味小吃店里都有什么好吃的,人们是怎样进行消费的,服务员是怎样对待客人的。

三、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讨论确定主题“风味小吃店”活动内容

1、教师出示布娃娃与幼儿谈话

师:“小朋友你们好呀,我是美美,今天妈妈要带我去小吃店吃东西了,我可开心了,我还没去过小吃店呢?小朋友你们知道都有什么小吃店,都有什么好吃的吗?”

2、引导幼儿回忆多种多样的风味小吃店(如早点,夜宵等)

3、引导幼儿讨论班开展什么风味小吃店

师:“不如我们在班上开一个风味小吃店,让美美到我们的风味小吃店里来吃东西怎样.”“那我们要开家什么风味小吃店呢?”“不如我们问问美美最想买什么东西吧,它想买什么东西,我们就开什么风味小吃店”.(二)师幼共同讨论确定超市的物品(活动材料)及设施

1、引导幼儿了解风味小吃店的基本构造,有放食品的货架 ,收钱的收银机,还有电冰箱、锅碗筷子、汤匙、消毒柜等等。

2、师幼共同讨论风味小吃店里要有什么。

师:那我们开的风味小吃店里都要有什么好吃的呢?

3、根据孩子的经验,教师启发幼儿拓展经验的进行讲述

师:“ 风味小吃店里要有这么多好吃的,可现在我们店里什么也没有呀,怎么办呢你们想怎么做呢?

(三)幼儿欣赏能力强幼儿游戏表演,了解各角色及角色职责

1、引导幼儿观察能力强孩子游戏,了解角色有:服务员,收银员,顾客了解各角色的职责并进行模仿

2、服务员--要有礼貌,面带笑容接待客人”您好,需要吃些什么吗?“

3、收银员--要有礼貌,要给人算钱,客人走时”再见,欢迎下次在来.“

4、顾客--要有礼貌讲清自己要吃的是什么,吃了后一定要付钱.”你好,我要想来一碗拌面,请问多少钱.“

(四)引导”风味小吃店"与其它游戏间的相互联系

师: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带小朋友去风味小吃店吃东西,那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也可以怎么样啊?

(五)师交代游戏规则

1.顾客吃东西要付钱,服务员,收银员要有礼貌

2.各角色要坚守岗位,不能乱跑

3、.爱惜玩具,不乱扔玩具,能够进行简单的玩具收拾

(六)幼儿游戏师巡回指导

1、帮助幼儿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游戏活动。

2、鼓励个别幼儿积极参加游戏,大胆地加入同伴的游戏中。

3、师扮演服务员与幼儿游戏,了解幼儿游戏的情况,并促进幼儿情节的发展。

(七)结束评价:重点请幼儿谈谈游戏体验

教师;你快乐吗?今天你扮演什么?你做了什么?你遇到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

幼儿游戏情况反馈:

我以 “风味小吃店”的图片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幼儿都有和爸爸妈妈到“风味小吃店”品尝小吃的经验,在组织谈话时,幼儿都能积极争先恐后讲述,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购买经验。多数幼儿已经能将自己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融入到游戏当中,并会在游戏中使用 “请”“谢谢” “欢迎光临”等礼貌用语。银行: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银行的工作性质、内容。

2.初步学习简单取钱,存钱。

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工作牌、各种面值的儿童人民币、取款机柜台。

三、活动过程:

(一)分配角色。

1、师:小朋友知道银行里有谁?

2、师:他们是干什么的?取钱怎么取呢?

(二)提出活动的要求

1、师:我们在游戏的时候要小声的说话和讨论,不要影响其它组的小朋友游戏。

2、师:游戏后我们要一起整理活动室。把东西放回原位。

(三)幼儿游戏,师参与游戏并指导。

1、师:你取了多少钱?这么多的钱你们想用它来干什么?

(1)、组织幼儿有条理地归类摆放玩具和整理游戏场地。

(2)、评价幼儿玩的游戏情况。医院:

一、活动目标:

1、能在玩《娃娃家》的基础上,初步尝试玩角色游戏《医院》

2、有初步的责任意识,能将游戏进行到底。

3、知道医院里有哪些角色,了解医院安静的特殊环境,愿意学做小医生和护士.4、爱惜玩具物品,并整理归位.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请家长带幼儿到医院里观察看病的步骤流程,幼儿初步理解如何在医院里看病。

2、物质准备:看病的流程图若干、听诊器炊具、餐具、电器、食品等。

三、活动过程:

1、师生共同回忆上次游戏情况,引出角色游戏医院。

师:你们已经知道宝宝头发长了了应该怎样做。那你们知道当宝宝生病了爸爸妈妈要怎么做呢?

2、结合图片,引导幼儿回忆到医院后,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师:我们上医院看病是不是直接找医生帮我们看病呢?要先做什么事情呢?(要先挂号、然后拿着挂号的单子找医生)

3、提出本次游戏要求:

(1)挂号要排队。

(2)娃娃家的妈妈可以抱着宝宝去看病。

(3)要爱护玩具,轻拿轻放“医疗器械”,娃娃家用具等。

(4)幼儿进行游戏,教师指导幼儿完成角色规定的任务,要求并鼓励幼儿各居然色之间及时的角色及时交流与沟通。教师以相关角色参与游戏。

(5)游戏结束时,教师指导幼儿收拾材料并按顺序摆放好游戏材。

4、出示听诊器、医生工作服等物品,请幼儿说说这些是干什么用的?

5、幼儿按意愿自由选择游戏角色,教师交代游戏要求,并指导幼儿游戏,重点提醒幼儿学着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6、结束

表扬积极参与并大胆用动作、语言交进行交流的幼儿

上一篇:澳洲移民推荐信下一篇:植物籽粒拼图分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