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风的散文(通用11篇)
描写风的散文 篇1
春风柔美到“弱不禁风”,有种古代宫廷的神秘,也蕴藏着风暴。当风暴临近,乌云聚拢,雷声与闪电交杂着划破天际,春风也卷着湿润的泥土的芬芳袭来。春风与春雨相似,春雨多了份神圣和透彻,这也许就是大自然分为四季,并且互补着。
冬风像刀片般有远方的雪如武林高手般迅速射来,凄婉而刚硬,说她是残忍的杀手,倒不如说她是性格外弱内柔的女子,她在刺骨的寒风中不时透着她本质的气息。萧条的万物是她的杰作,雪花则为她伴舞。想象一下风卷雪花,万物萧瑟是一种强中带美,却又不失柔弱之感。
晨风伴随着的是清晨从蓝天白云后的太阳说洒下光。她是充满生机和朝气的,但不同于春风,好像被她吹拂的万物都能在瞬间生长,土壤里的种子破土而出。侧耳聆听,听风声与新生命的心跳。
晚风带了的是一天风浪后的宁静,宁静的有些不正常,但当你站在沙滩上,望着天上的皎月,又看看海面的倒影。告诉我,你看见了什么?是你自己被月光笼罩的脸,还是那轮明月,亦或者是那银河中的明星和它熠熠生辉的光芒。哦!迷惘了一样东西,是风。她的影子映在海面,是那层层涟漪,缓缓推向远方。如同一位老人漫步月光下的安详。
风,无时不刻展示着她骨子里的美。不论是在春天的柔,还是冬天的残;不论是晨风的动,还是晚风的静;不论是古老的历史,还是遥远的未来。风如影随形的见证了你与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而她保持着她亘古不变的姿态——动着,静着,美着。
描写风的散文 篇2
其中以《背影》最为突出。作品紧扣父亲的“背影”, 叙写了一系列朴实而生动的琐事, 融真情于叙事中, 细腻而真实地展示了困境中的慈父形象以及父子间相濡以沫的真挚情感, 读之令人久久不能忘怀。祖母亡故, 家境惨淡, 父亲自己又赋闲在家, 可他强忍悲痛, 劝慰儿子“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送儿上火车, 过铁道, 攀月台, 一路蹒跚, 为儿买橘;照看行李、讲价钱、拣座位、铺大衣、嘱托茶房等, 平淡而真实的生活点滴, 展现的是父亲的善良忠厚、对儿子的关怀备至。最为动人的还是过铁道买橘的那一幕:“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作者抓取几个动作, 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写了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背影”。“探身”、“爬上”、“攀着”、“向上缩”、“微倾”, 一系列动作细节构成了一组组缓慢播放的镜头, 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看似平常的一举一动, 传达出的却是父亲对儿子的浓浓的情意。同时作者在文中反复叙说自己的悔恨情绪, 后悔自己当时“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自己“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并于结尾处在泪光中再现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真切地流露出对父亲的深切感激与怀念之情。这惨淡境遇中父子的真情挚爱, 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
《儿女》, 也是在平平常常的生活情景中展现一群活泼可爱的儿女形象:五个月大的阿毛, “用手指去拨弄她的下巴, 或向她做趣脸, 她便会张开没牙的嘴格格地笑, 笑得像一朵正开的花”。三岁的润儿“他是个小胖子, 短短的腿, 走起路来, 蹒跚可笑”, 有时还学大人样“将两手叠在背后, 一摇一摆”;话还没学好, “只能说三四个字的短语和句子, 文法错误, 发音模糊”, 老是把“好”字说成“小”字。七岁多的阿菜, 不管别人爱听不爱听, 总是在饭桌上“气喘喘地”“啰啰嗦嗦”地报告同学或他们父母的事情, 爱问“爸爸知道么?”、电影里的人“是不是人?”“兵是人么?为什么打人?”等问题。还有虽着墨不多但同样个性鲜明的“喜欢读书”、“没有事便捧着书坐着或躺着看”的阿九, 以及用“特别尖的小嗓子”喊着“我要到北京去”的转儿:五个儿女, 年龄、心理、面貌各异;少不更事却天真、活泼、可爱, 个个栩栩如生, 呼之欲出;在叙家常般的的字里行间, 流淌着的是为人父的作者深深的舐犊之情。
好友叶圣陶的形象也是通过平平淡淡的生活琐事来显现。“我看出圣陶始终是个寡言的人。大家聚谈的时候, 他总是坐在那里听着。他却并不是喜欢孤独, 他似乎老是那么有味的听着”, “他觉得论辩要开始了, 往往微笑着说:‘这个弄不大清楚了’。这样就过去了”, “他又是个极和易的人, 轻易看不见他的怒色”, 当发现特地捎给作者看的、他自己辛苦保存着登有自己文字的《晨报》副刊不小心给散失了了时, “他只略露惋惜的颜色, 随便说‘由他去末哉, 由他去末哉!’”。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 更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 在不富戏剧性的日常生活中, 作者仅抓住人物富有个性化的的神情、语言, 寥寥数语, 就真实地再现了叶圣陶先生和易沉静、谦逊宽容的性格特点, 读来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在《房东太太》中, 作者描写了一个有些古板但有人情味有性格的英国房东太太———歇卜士太太的形象。全篇围绕她“中国那老味儿”叙写了许多繁杂的生活琐事, 诸如她饭厅的摆设、滔滔不绝的谈吐、带规律性的近于封闭式的生活方式, 以及她待人接物的繁文缛礼、守旧的婚姻观、对子女的严格约束;还有她丧夫失子的痛苦, 以及押房子、卖家具, 在挣扎中坚忍地支撑家, 却始终“高高兴兴”, “决不垂头丧气, 决不唉声叹气”;圣诞节晚上, 照例该吃火鸡“卖了几件旧家具, 买了一只二十二磅重的大火鸡来过节”, 可惜火鸡烤枯了一点, “但我们一点没吃着那烤枯了的地方。”如此平平淡淡的生活琐事, 写尽了这位房东太太迂腐、古板得可爱, 同时也活现出她为人的坚忍、真诚和丰厚的人情味。从中不难看出, 作者对这位“忘年朋友”的了解、同情和喜爱。
还有《给亡妇》, 通篇只是写了一些关于孩子、夫妻间的琐碎之事, 但一位慈爱有加、温顺克己的慈母、爱妻的形象如在眼前, 作者对爱妻由衷的眷恋之情也深深地拨动读者的心弦。而“遗世绝俗”、“落落寡合”却又“是一个好朋友”、“是一个有真心的人”的白采;“温雅可爱”的韦君;鲜活美丽但命运不济的贫家女儿阿河, 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他们的身上, 作者无不是笔端饱蘸感情, 通过细微的生活点滴, 将人物的生活方式、个性特征渗透到作品的细致描写中, 赋予凡人小事以丰富而深厚的内涵, 深深打动读者。
这种“平中见奇”的效果, 除了得益于作者对所写的人物体察入微之外, 主要是艺术创作上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 取材凡人琐事
朱自清曾评述《山野掇拾》“于一言一动之微, 一沙一石之细, 都不轻易放过”, 且“他们对于怎样微渺的事物, 都觉吃惊;而常人则熟视无睹!故他们是常人而又有以异乎常人”。而他自己往往也是在别人“熟视无睹”的凡人琐事中取材, 并通过深入的挖掘, 赋予其丰富的内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是在点点滴滴的介微小事中显现。
他的作品所写的人物多是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学生以及有所接触的普通人, 选取的也都是平凡普通的琐事, 但却表现了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容。
上文所述《背影》、《儿女》、《我所见的叶圣陶》、《白采》、《房东太太》、《阿河》等莫不如是。再如《冬天》, 作者撷取冬日中平凡的三个生活场景:父子围坐吃水煮豆腐、与朋友月夜泛舟西湖、山城家中妻儿天真的微笑, 展现了一幅幅恬淡温情的画面, 抒写了至纯至深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吃豆腐”的情景尤为动人。豆腐是再普通不过的食品, 但在作者笔下, 父子四人围聚在“洋炉子”旁吃水煮豆腐的情景却是那样温馨难忘:一小洋锅 (铝锅) 白水煮豆腐, “热腾腾的”, “一小块豆腐在里面, 嫩而滑, 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 而“洋炉子”太高了, 父亲得不时地站起来, 微仰着脸, 觑着眼睛, “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 夹起豆腐, 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孩子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 “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 等着那热气, 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象这样的“一小块豆腐”和“吃豆腐”的情景, 在旁人看来实在是微不足道的, 可是朱自清却如此真切地进行细致的描写, 把长辈的慈爱、儿女的天真写得活灵活现。这“热腾腾的豆腐”自然令寒冷的冬夜变得温暖起来, 父子间的真情也使得原本清苦的生活增添了生趣, 充溢其间的那一份温情令人感怀不已!
第二, 把握细端末节
朱自刻画人物善于把握“细端末节”, 从而显示出人物独特的精神风貌, 正如他在《文艺的真实性》中所说:“人性虽有大齐, 细端末节都是千差万殊, 这叫做个性……能显明这千差万殊的个性的文艺, 才是活泼的真实的文艺”。《背影》正是抓住了一系列的“细端末节”, 运用近乎白描的手法, 刻画艰难处境中慈父的“背影”。虽然全文才一千五百字, 却把困境中相濡以沫的父子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感人至深。当然其中最令人难忘的的还是过铁道买橘子的那段细节描写。作者只是简洁地勾勒父亲如何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探身爬下月台, 又如何手脚并用地攀上那边月台, 以及买橘子后怎样艰难地抱运回来还故作轻松等一系列的“细端末节”, 却把父亲为儿子不辞劳苦的深情真切地呈现出来, 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而父亲那“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的“背影”, 更是如同特写镜头般深深地印在读者的脑海里。《我所见的叶圣陶》通过“朴实的服色”、“似乎老是那么有味的听着”、以及“由他去末哉, 由他去末哉!”等细节描写, 就把叶圣陶的和易沉静的形象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冬天》中父亲那“仰着脸, 觑着眼睛”, 从热气里“伸进筷子, 夹起豆腐, 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以及孩子们“眼巴巴望着”和热切的“等着”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的描写, 活现了父亲的温和慈爱, 活化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朱自清擅用白描手法勾勒人物, 并能以“形”传“神”, 达到“形”“神”兼备。抓住“细端末节, ”虽只寥寥几笔, 只写了人物极少的动作、语言、神态、肖像等, 但形象个个鲜明、各具神韵, 令人心驰神往。
第三, 抒写真情挚爱
朱自清散文总是以“情感真挚、意蕴深厚”而打动人心。抒写真挚的情感, 情从肺腑出, 这是其散文最鲜明的特征。至于人物描写, 无论是刻画艰难困境中的父亲的“背影”, 还是追忆亡故多年的温顺克己的妻子, 还是表达对朋友、学生、房东、佣人等的忆念与关切, 无不是在真诚地抒写对亲人、对朋友、对学生、对普通人的爱, 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至纯、至厚的珍贵的人间真情。
《背影》一文, 若是从材料上看, 选取的均是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 但感情的分量却很重。作者通过回忆父亲车站送别的情景, 透过父亲蹒跚地过铁道、攀月台、买橘子, 以及耐心地嘱托等一系列细端末节的描写, 揭示了父亲的挚爱真情;而多次写到“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以及多年后接读父亲的来信, “在晶莹的泪光中, 又看见那肥胖的, 青布棉袍, 黑布马褂的背影”, 则真切地流露出对父亲的深深感激与怀念之情。淡笔写真情, 惨淡境遇中的这一份真情还有哪位读者能不被感动呢!
再看《儿女》中对“吃饭”情形的描写, 更能体味到朱自清淡笔中的真情:饭厅里有“一阵阵袭来”的“夹着笑和嚷”的孩子们等待开饭时“急促繁碎的脚步”声;有争抢座位时的“这个说, ‘我坐这儿!’那个说, ‘大哥不让我!’大哥却说, ‘小妹打我!’”, 还有“你要大碗, 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 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 那个要稀饭, 要茶要汤, 要鱼要肉, 要豆腐, 要萝卜;你说他菜多, 他说你菜好”的故执, 受到“管制”后“哭的哭, 坐的坐”的委屈;吃完了“桌上是饭粒呀, 汤汁呀, 骨头呀, 渣滓呀, 加上纵横的筷子, 欹斜的匙子, 就如一块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而作者在其中“给他们调解, 说好话”, “有时候也不耐烦”因而“叱责”, 甚至要“用老法子”来安稳“局面”!这是何等喧闹的一顿饭啊!而每天如此“潮水”般的情形还要经历两次!倘若一个人内心不是充满着爱, 能受得了这样的生活吗?作品生动逼真地再现了每天吃饭时的扰嚷的情景, 惟妙惟肖地勾勒出一群天真、活泼而又兴奋、嬉闹的儿女形像, 外加温和的妻和“暴躁”的作者自己, 饭桌上、下的人物群像活灵活现, 表现出浓郁的家庭生活气息和略带温和的幽默;在感叹生活的艰辛的同时, 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是对儿女们的深挚的怜爱!
正如赵景深所说:“朱自清的文章, 不大谈哲理, 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 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 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因此, 读者总是不由自主地、深深地为他的真情挚爱所感染。
参考文献
[1]朱自清, 朱自清文集[M], 书林主编, 北京:线装书局, 2009.6.
[2]陈孝全, 朱自清的散文世界, 福建学刊[J], 1994年第2期.
[3]朱德熙, 于平淡中见神奇——谈朱自清的散文, 新闻业务[J], 1961年第7期.
[4]孙淑贞, 浅论朱自清散文风格与人格的真与诚,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J], 1998年第2期.
一篇描写文化之秋的文化散文 篇3
我以为,《故都的秋》就是一篇描写文化之秋的文化散文,而非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
造成误读的“结”在哪里?如此改判的理由何在?
一、顾此失彼的解读缺失,形成思路死结
文本解读,首先必须理清全文思路。“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个道理谁都懂,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对于《故都的秋》并没有真正做到遵路阅读。赏析该文我们总是只围绕1-11段、13-14段这两大块,而占五分之一篇幅的第12段常被视之如鸡肋,甚至弃之如敝屣,教学中常常把它剔出文外。这种顾此失彼的解读缺失当然是无法摸清全文思路的。
作者究竟在第12段中具体阐述了什么?它在全文中该有怎样的地位?显然,作者是分三层阐述的:第一层,举例归纳论证了不论国别人种阶级,秋之于人总是一样的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秋味的普遍意义);第二层,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秋味的中国特色);第三层,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典型秋味的渊薮)。作这三层论述,至少彰显出两大信息:其一它显豁昭示,前者所谓景中之情“特清特静特悲凉”并非作者个人的心境,所谓清、静、悲凉的感触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因此该文当然就不会是所谓情景交融的抒怀之作;其二论述的三个层次,层层推进,层层剥笋,有力揭示了中国典型秋味文化的渊薮。反观1-11段,两相比较,第12段无疑处于居高临下之位,具有警策全文之功。由此可以认定,1-11段尽管是写“饱尝秋味”,其地位也不过是为后者的议论作层层铺垫。前者为宾,后者是主,主宾关系分明了,行文思路之结也便解开了,对该文题材及主题的认定也便有“洞穿复杂是简单”的轻松之感。
局部与局部的关系理顺了,整体思路也清了,主旨自然就明了。归并该文段落可知:1-2段对比反衬突出故都秋味的总体特征(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非“清、静、悲凉”);3-11段作者选取寻常巷陌中的平凡小景进行描绘(赏玩秋味),旨在突显故都秋味的特点;12段层层揭示中国之秋的文化渊薮;13-14段表达赞美眷恋故都的秋之情。由此观之,主题便可初定为描写文化之秋,揭示文化渊薮,饱含眷恋之情。其中暗含着解读的指向——文化。
二、景观内蕴的错误判读,形成赏景死结
对于故都之景,我们总是用“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思维联系方式,对“清静悲凉”作平面肤浅的解读,于是该文不可避免地被归于那种文人学士或悲秋或颂秋的旧式题材之列,把本是浸润文化气息的人文景观判读成情语景观。
“遵路阅读之,入境始相亲。”纵观全文,作者写故都之景,目的不在于传达拘于个人小天地之中的所谓景中情语,而是以景显秋之故都的风物人情,以独特的视角展现故都文化之深厚。如写“小院秋景”,在点数了故都秋景名胜之后,随之退步假设“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向小院一坐,你(而非‘我)……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非七八分)的秋意。”这一退步假设不仅突显了故都秋意之“十分”,之“特别”,而且带有较强的招引意味,招引着一个个“你”。请注意,这一个“你”字,意味深长,它让赏景之“我”转瞬之间不觉变身为故都出色的文化导游,带着大伙体验小院秋景,体验传统文化中宁静淡泊的境界(“天色”、“飞声”、“日光”、“蓝朵”)。段末的“我以为”几句,透出“赏玩十足”的心态。作者在此重点赏玩秋草衬花的“悲凉”艺术,这秋草衬花的悲凉意境,其实就是一种托物喻人的隐喻,他暗含的就是那种中国秋士的品格:安贫乐道,洁身自好,孤芳自赏。因此,此景之悲凉,绝非个人心境,作者借赏玩“悲凉”,艺术地传达出中国秋士文化的内核(悲凉的文化内涵)。
此后四景,虽不著一“你”字,但无一处不是领你同行感受。
“秋槐图”中,那种脚踏落蕊的触觉,那种落叶清扫的细腻,突出了细微之处见清静之意。同时,段末收尾一句“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用“大约”推测:正是这深沉的北方之秋不知启发了多少古人智慧,催生了多少中华文化。
“秋蝉啼唱”一节,可分两个层面解读。其一,故都的秋蝉无处不在,蝉声无处不闻,较之于南方,秋蝉所营造的悲凉氛围要浓重得多,以此突显“特别之悲凉”。“秋蝉啼唱”为故都笼上一层浓重的苍凉色彩。其二,秋蝉意象的文化内涵,古诗词中虽早作定论,但其意象文化之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与第12段相照应。
“闲话秋凉图”中,那些都市闲人着符号之衣,吟京腔京韵。行动是清闲的(“咬着烟管”,“上桥头树底去一立”),语调是平静的,感叹是悲凉的。作者抓拍这些细节,定格都市闲人的典型瞬间,让读者从一个侧面体会到那些历经风雨变幻的皇城子民,在“人生几度新凉”时淡定达观的处世态度。这个精彩的片段,从世态人情的角度着笔,丰富了故都胡同文化的内涵。
由于此文是应急之章,“秋果奇景”较之于前四景,选材下笔都似显仓促,个中情味稍逊前者,本人不再赘述。
该文景观内蕴的判读指向,作者不光在第12段中作了暗示,典雅的四字文题——故都的秋,更强调了这种判读指向:故都,不称北平只言故都,不仅饱含眷恋之情,而且潜藏着浓浓的文化底蕴,再与“秋”结合,暗含着一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境界。而文题的这种秋之文化的浓浓气息又真真切切地弥漫在故都的每一幅秋景里。沿着这些判读指向,跟随作者来赏秋景,读文化,那种长达七十余年的“颂秋”与“悲秋”之惑的死结也便迎刃而解了。
至此可以作结:《故都的秋》就是一篇描写文化之秋的文化散文。
三、先入为主的“背景情结”,形成“套解”死结
第三册人教社《参考》第80页编者云:“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心灵,但由于
写作年代久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可以提示学生,在30年代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尝人生的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更是整个的人生感受。”更有甚者有些同仁唯恐背景之不详不周,补充其“两岁丧父,少小离家,异地求学,二十几岁得肺结核,日本侵华等等导致性格抑郁,感情脆弱”,以此印证“悲秋”之说。这是典型的先入为主的“背景情结”。
解读文本,“披文入情、披文入理”之法首当其要。若要辅之以背景,其前提条件是,那个背景是否是作文之时的境况。即便是那时那刻的境况,还得看两者之间联系的多寡、深浅,尤其是境况之真伪。《故都的秋》之真实背景又是怎样的呢?在郁达夫后来发表的《故都日记》里,1934年8月16日的最后一段是:“接《人间世》社快信,王佘杞来信,都系为催稿的事情,王并且还约定于明日来坐索。”17日的头一句又是:“晨起,为王佘杞写了两千个字。题名‘故都的秋。”可见《故都的秋》这一经典之作,还是编者函索坐索逼出来的急就章。一篇意欲解脱坐索叨扰的急就之章怎会有那些繁复的背景呢?
自鸣得意的“背景情结”套住了一篇又一篇精美诗文,严重阻碍着文本的解读,其惯性之大,流毒之广,令人摇头叹息。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解读文本甚是关键。我们要善待文本,走进文本,聆听文本,披文入情,披情入理,而非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甚至人云亦云。实施新课程,首先要狠练文本解读的基本功,一名语文教师如果缺少整体把握之能、细节品味之功,又何谈让自己走进新课程?又何能让学生走近真语文?这也是重读《故都的秋》带给我的真切体会。
描写风的散文 篇4
吹出一片片苍翠欲滴的树叶
它们在春风的抚摸下舒服地摇来晃去
好像感受着生命的奇妙
夏天的风
吹出一簇簇鲜亮美丽的花丛
它们在夏风的呼唤下频频点头
似乎在索要风儿的爱抚
秋天的风
吹出一穗穗金黄饱满的稻子
它们在秋风的问候下彬彬有礼地鞠躬
仿佛在向农户亲切地打招呼
冬天的风
吹出一张张厚实的白棉被
它们盖在万物的身上
貌似在为它们免去寒冷
新生命充满朝气
收获懂得感恩
不需要太多溢美之词
风景使世界更加明丽
它们本身就是一种向上的能量 春夏秋冬
四季轮回
时间在流转
但有一些情怀不会变
那就是感恩与希冀
曼曼老师有话说:
这位少年在看到前天江西小作者王艺娜的来稿深受启发,骨子里不服输的他飞快地写完并在第一时间发给了我。言语中透着激动与腼腆,我跟着兴奋。康旭与作者的来稿试比高,证明有上进心,只要写起来总是好的。虽然在意境上与前者逊色,但读起来也很有韵味,立意也很高。懂得感恩,体现了一种正能量!加油,阳光少年,你是那棵最棒的努力向上生长的小树苗!期待更多作品!
作者|山东省 六年级 杜康旭
描写风的词语 篇5
2、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3、寒风刺骨:意思为天气寒冷,寒冷的风似乎能吹进人的皮肤,直达骨头,并带来阵阵刺痛。多用来形容恶劣的寒冷天气。
4、寒风刺骨:寒风通常是指冬天的.风,寒风刺骨意思是说冬天的风吹透我们的骨头。
5、和风细雨: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6、春风拂面:春天的风。拂面:吹打着脸。表示感觉很舒服,像春天的风吹打着脸。
7、风流云散:犹如风和云一样自然的散开了。
8、风云变色:意思和叱咤风云差不多,都是形容威力巨大,让事物或人彻底改变。
9、狂风暴雨:指大风大雨。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
10、急风骤雨:急剧的风雨。常用以形容声势浩大而迅猛。
11、风调雨顺:风的力度比较适宜,下雨的时间也符合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
12、飞砂走石:砂土飞扬,小石翻滚。形容风力迅猛。
13、骤风暴雨: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14、春风化雨:适宜于植物生长的风和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15、微风拂面:威风吹到你的脸上。
16、凉风习习:指微风从外面徐徐吹进来,给人以凉爽、惬意的感受。常指夏天季节中的风一阵阵迎面吹来让人体会到清爽舒服自如的畅快感觉。
17、不正之风:风指是社会风气,不正之风指的是不好的社会风气。
18、风娇日暖:娇:柔媚。微风吹拂,阳光温暖。
19、东风浩荡:东风大多指的是春风,因为一般来说只有春天才会刮东风。所谓的东风浩荡是形容春天来了万物开始复苏了。
20、通风报信:这里的风指的消息,风声的意思。所谓的通风报信是指把消息告诉别人。
21、暴风疾雨: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22、狂风怒号:怒:愤怒,发怒;号:号叫。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23、寒风凛冽:冽:寒冷。形容寒风刺骨,非常寒冷。②形容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
24、风雨交加:1:交;相交融。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2:比喻不利的事碰到一起。
25、闻风而动:听见一点风声就开始行动。
26、春风化雨:春天的风带来雨。
27、八面威风:威风在这里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非常的强盛强大。
28、风和日暄:微风和畅,阳光温暖。见“风和日暖”。
29、乘风破浪: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描写风的作文 篇6
春风是位善良的姐姐,她轻轻呼唤着植物们,小草悄悄地探出脑袋,仔细打量着世界。春风姐姐走来抚摸它的头,它高兴地跳起了舞。花朵们也看见了春风姐姐,它们争先恐后地开放,春风姐姐跳过去一吹,花朵们立刻穿上了五颜六色的衣裳,都点点头示意感谢!春风姐姐一刻也不停息,它点燃了大树们的叶子,叶子“沙沙”地唱歌,它摸到人们脸庞,人们感到倍加温暖,舒服极了!
夏风是个调皮的哥哥,它一会儿躲起来,使小狗呼呼地喘着气,把舌头伸得长长的;一会儿和雨弟弟一起搞恶作剧,使得狂风大作、大雨倾盆,吹的花朵闭起花瓣儿,小草连根拔起,窗户也被吹摇动起来,让人胆战心惊。
秋风是个和蔼可亲的婆婆,它把枯黄的落叶带到大地妈妈的怀抱,使得它们在来年春天取得第二次生命,又把城市的落叶留下来,让那些可爱孩子“领养”它们。它来到果园轻轻呼出了一口气,霎那间,果园的水果全成熟得都要掉下来似的!农民高兴得合不拢嘴。
冬风是个冷漠的爷爷,它开心时会让天气不那么寒冷,但生气时就完蛋了,它会不停地刮着寒风,雪也不停地下着,真的很难受。但在寒冷中,你会有幸发现梅花的美、香、迷人。
风是绚丽多彩的,正是有了风,我的生活才会更加有趣。
风的少年 篇7
你、我、他,我们都是普通人走近普通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普通人的高贵品质让我们以“高尚”为主题办一期墙报吧稿件的内容要真实,不要编造(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习作1”)
蔚蓝夜空中夹着几丝金色,下面是灯火明耀的小区。在小区狭窄的道路上,有—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他穿着白色的外套,骑着陈旧的车子,在明亮的道路上飞奔而去。
这个少年便是谢博宇。认识他时,我们俩都还小,都还是上幼儿园的小娃娃。对他有印象是在上小学的时候。
谢博宇是一个坚强、乐观的人,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
三年级的时候,我并不怎么懂事,对什么事都不认真,做事总是马马虎虎。记得有一天黄昏,我听到楼下有喊声,便关上了电视,下楼去了。是谁?哦,在那儿!一位身穿白色外套的男孩,站在我家储藏室旁边,他在向我努力地挥手呢。我虽然看不太清楚,却能模模糊糊地看到他脸上灿烂的笑容。“给你。”他眯着眼对我说,并递给我落在他家的书。
我低着头,轻声说了一声“谢谢”,就头也不回地奔向楼上。等到家门口时,我才发现:忘记带钥匙了!没办法,只好等母亲回来。为了充分利用时间,我和谢博宇及其他小伙伴们一起玩了起来。
夜来了,黑夜与寂静笼罩着小区。在明亮的23号楼下,传来的是闪亮与欢快。整个楼下是欢声笑语的天堂。
突然只听“咚”的一声响:有人摔倒了!浑身沾满灰尘的谢博宇紧张地回头,带着急切的心情,飞快地骑上了他的那辆老旧的自行车。
我看到了他此刻的表情是同情而急切的!我忍着疼痛问他:“你去哪儿?”他把车停在了我的身旁,就在那一刻,我看到了他冰凉的泪水已湿润了眼眶。“去找你妈妈!”话音刚落,他就“飞”走了。虽然我看不见,可是我能感到:在一阵阵风中,竖起的头发被吹斜了,一位少年在用全力蹬着那辆老旧的自行车,陈旧的车轮发出“吱啦吱啦”的呻吟声。汗水打湿了他的脸。在那个夜晚,他,正风一般地骑着车“飞”向我母亲的公司……
那次的伤,幸好我在旁边的医院及时医治,否则,会由于伤口“大破裂”大出血而诱发炎症,结果只是在那条腿上留下了一个深深的伤疤。现在每每看到这条伤疤,我就会想起我童年的好玩伴——谢博宇——一个风一般的少年,一个拥有乐于助人的好品质的好朋友!
可是自从上了五年级,我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加油,我的好朋友,相信你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载着你的理想到达你成功的彼岸!
(指导教师:崔杰)
教师点评
捕风的女孩 篇8
After school, Emily hung her yellow canvas1) bag over her shoulder, and pedaled2) off to catch the wind.
Emily's neighbor, Mrs. Hill, shook out a wet pillowcase3) and fastened it on the clothes line4).
"Hello, Mrs. Hill," called Emily. "I need to catch the wind in my yellow bag. Will you help me?"
"Catch the wind? Whatever for?" asked Mrs. Hill.
"For the big race at school," said Emily. "I will need the wind at my back or I will finish last."
"You cannot catch the wind," said Mrs. Hill.
"But your sheets have caught the wind," Emily said. "See them flapping back and forth?"
"I guess that is true, Emily," agreed Mrs. Hill. "But today I need all this wind to dry my clothes."
"Oh," said Emily. "Maybe I can catch the wind tomorrow." She turned and pedaled for home.
The next afternoon, Emily hung her yellow bag over her shoulder and pedaled off to catch the wind. In the distance, she saw a box kite soaring high in the sky. As she pedaled toward it, she saw a boy in a plaid5) jacket tugging6) on the kite string.
"Can you help me?" Emily asked. "I need to catch the wind."
The boy turned and laughed. "What a silly idea!" he said. "No one can catch the wind."
"But your kite has caught the wind," said Emily. "Otherwise it would fall to the ground."
"Well then, I need all the wind to fly my kite," the boy told her.
Emily frowned.
The next day, Emily once again pedaled off to catch the wind. She pedaled by a silvery-blue lake and watched quietly as a sailboat neared the shore.
"Please, Sir," she called to the skipper7), "could you help me catch the wind in my bag?"
"You cannot catch the wind!" the skipper answered.
"But your sails have caught the wind," Emily told him.
"So they have!" the skipper laughed. "And I need all this wind to sail my boat." He waved goodbye and sailed across the lake.
"I will catch the wind all by myself," Emily said. She pedaled to the nearest hill. She parked her bike at the bottom and began the long climb to the top. Emily's legs ached, but she kept going. The higher she climbed, the stronger the wind got. When Emily reached the top, she unzipped8) the yellow bag and held it above her head.
Suddenly a powerful blast of cool air swept across the hilltop and filled her bag like a yellow balloon.
nlc202309050052
Emily quickly zipped the bag shut. "Thank you, wind!" she yelled happily.
On the day of the race, Emily stood at the starting line. She thought about the yellow bag hanging over her shoulder and the blustery9) wind inside. She thought about how the wind had helped all the people she had met. Surely it would help her, too.
The whistle blew. The runners started together, but soon Emily fell behind. I will not finish last this time, she thought. Emily pulled on the zipper. The yellow bag opened, but nothing happened. "Where are you, wind?" she called.
Suddenly Emily's legs began to move faster. "Thank you, wind," she cried. "Trying to catch you on my bicycle every day has made my legs much stronger!"
The finish line was up ahead. Emily stretched out her powerful legs and crossed the finish line ahead of the other runners. At that moment, a cool wind from the hilltop swept down. Maybe—just maybe—Emily did catch the wind after all.
放学后,埃米莉把她的黄色帆布包往肩上一挎,就骑着自行车去捕风了。
埃米莉的邻居希尔太太抖开一个湿的枕套,把它固定在晾衣绳上。
“你好,希尔太太,”埃米莉喊道,“我需要把我的黄色帆布包鼓满风。你能帮助我吗?”
“鼓满风?那有什么用呢?”希尔太太问。
“为了参加学校组织的大赛,”埃米莉说, “我需要背后有风,不然我会跑最后一名的。”
“你是无法捕捉到风的。”希尔太太说。
“可是你的床单就捕捉到风了,”埃米莉说,“你看它们不是在来回摆动吗?”
“我想真是这么回事,埃米莉,”希尔太太赞同道,“可是今天我需要所有这些风来吹干我的衣服。”
“噢,”埃米莉说,“也许我可以明天去捕风。”她掉头骑着车回家了。
第二天下午,埃米莉把她的黄色帆布包挎在肩上,骑着自行车去捕风。她看到远处有一只箱形风筝在天空中展翅高飞。她朝风筝骑过去,看到一个穿着格子上衣的男孩在拽风筝线。
“你能帮助我吗?”埃米莉问道,“我需要捕捉风。”
男孩转过身来,哈哈大笑。“多愚蠢的想法啊!”他说,“没有人能捕捉到风。”
“可你的风筝就捕捉到了啊,”埃米莉说,“不然它就会掉到地上。”
“那么,我需要所有的风来让我的风筝飞起来。”男孩对她说。
埃米莉皱了皱眉头。
第二天,埃米莉又骑着车去捕风。她骑到一个银蓝色的湖旁边,静静地看着一艘帆船靠近岸边。
“先生,请问,”她冲着船长喊道,“您能帮我把我的包鼓满风吗?”
“你不可能捕捉到风!”船长回答道。
“可您的帆已经捕捉到了啊。”埃米莉对他说。
“的确是这样!”船长笑着说,“但我需要所有这些风来扬帆起航。”他挥手告别,驾船驶过了湖面。
“我要靠自己的力量来捕捉风。”埃米莉说。她骑到最近的山冈,把自行车停在山脚下,开始长途跋涉,向山顶攀登。埃米莉走得腿都疼了,但她还坚持往上爬。她爬得越高,风刮得越猛。当埃米莉爬到山顶时,她拉开黄色帆布包的拉链,把它举过头顶。
突然,一阵强劲的凉风扫过山顶,把她的帆布包吹得鼓鼓的,就像吹一只黄色的气球一样。
埃米莉迅速拉上帆布包的拉链。“谢谢你,风!”她高兴地喊道。
比赛那天,埃米莉站在起跑线上。她想到肩上挎着的黄色帆布包和包里装着的狂风,想到风曾如何帮助过她遇到的所有人。风肯定也会助她一臂之力的。
哨声响了,赛跑者们一起出发,但很快埃米莉就落到了后面。我这次决不会跑成最后一名,她心想。埃米莉拉开拉链,黄色帆布包打开了,但什么也没有发生。“风,你在哪里啊?”她呼唤道。
突然间,埃米莉双腿奔跑的速度开始加快。“谢谢你,风!”她喊道,“每天骑自行车试图捕捉你使我的腿强壮了许多!”
终点线就在前方。埃米莉迈出有力的双腿,抢在其他参赛者之前跨过了终点线。就在那一刻,一阵凉爽的风从山顶刮了下来。也许,仅仅是也许,埃米莉最终真的捕捉到了风。
1.canvas [?k?nv?s] n. 帆布
2.pedal [?pedl] vi. 蹬自行车;骑自行车
3.pillowcase [?p?l??ke?s] n. 枕套
4.clothes line [?kl???z la?n] n. 晾衣绳
5.plaid [pl?d] n. 方格布;方格花纹
6.tug [t?ɡ] vi. 使劲拉;拽
7.skipper [?sk?p?(r)] n. (小商船等的)船长
8.unzip [??n?z?p] vt. 拉开(拉链)
9.blustery [?bl?st?ri] adj. (天气)狂暴的;狂风大作的
描写风的作文 篇9
秋天的风,是一把钥匙。它带着快乐和欢喜,轻轻地,轻轻地,趁你不注意,就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秋天的风,是色彩斑斓的调色板,秋天的风,有一些神奇的药水。你看,它把快乐的药水给了在草地上放风筝的孩子,孩子们的风筝越飞越高,孩子们乐的手舞足蹈(好象一般是春天放风筝,如改“孩子们快乐地秋游”,如何?)。它把丰收的药水给了农民伯伯,高粱涨红了脸,谷子笑弯了腰,农民伯伯更是乐的不可开交。(建议写人们的变化的这一段放在写动物变化的段之后。)秋天的风,藏着好多种气味,梨香香的,苹果甜甜的......秋天的风,像是秋姑娘给大地装上了空调机,秋天的风,是一位高级音效师。秋天的风还是个邮递员,树叶写好了信,秋风正在送呢!你看,青蛙看了信正加紧挖洞,小松鼠看了信正在找来松果当米粮呢。
秋天的风是万能的(还带来了很多神奇),只要(等待)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描写风的作文 篇10
晚上睡觉的时候,风吹得窗户“咚嗒嗒嗒,咚嗒嗒嗒”地响,好像它到我们宿舍来做访客,正轻轻地敲着窗户,告诉我们它来了。
晚上在教室,窗外黑乎乎的,伸手不见五指,尤其是关灯的时候。
台风吹过小竹林,竹子和小树正在轻轻点头,仿佛在说:“来得好!来得好!”花丛里的花风舞动,花瓣顺风而去,样子可爱极了。
第二天一早,台风依依不舍地离去了,太阳公公露出了美丽的笑容,阳光洒满了大地。一阵微风吹过,空中飘着几片金灿灿的叶子。
风越来越大,乌云把太阳公公的脸给挡住了。阳光渐渐地消失了,天色暗了下来。
台风又回来了!!!
“呼——呼——”!大会风又呼啸着跑来了。“哗啦啦,哗啦啦”!狂风卷着树叶,吹过我们的学校。“咚”!餐厅门口,一棵树倒了下来。
过了很久,太阳公公还是没露面。
深夜,雷公公重重地敲着大鼓,伴随着狂风暴雨,倾泻在学校里。我被吓得缩成一团,静静地躺在床上,仔细地听着雨声。
“噼啪!噼啪”!一道道刺眼的闪电劈天盖地地打下来,照亮了我的房间。
早上,听不到一声蝉鸣,看不到一只小鸟。抬头看一看,只能看到灰蓝蓝的天空。
雨停了,雷公公不敲鼓了,乌云也走了。鸟飞了,叫了。明媚的阳光照射下来了。
捕捉风的形状 篇11
松田正隆一九六二年出生在日本九州岛西南部的港口城市长崎,现居京都,在日本戏剧界大名鼎鼎。他长期创作实验性作品,尝试对舞台的整体景观进行诗性表现。早在一九九○年他就组建了剧团“时空剧场”。一九九七年“时空剧场”解散,二○○三年又组建戏剧团体“稀人会”(“稀人”意即“稀有之人”),以京都小剧场戏剧研究工作室为据点,努力探索现代戏剧的可能性。一九九四至二○○○年的七年间,松田在日本获得的大奖就有七项。
《海与阳伞》一九九六年获第四十届岸田国士戏剧奖,标明了它在当代日本戏剧中的重要位置。岸田国士(一八九○—— 一九五四)是日本现代戏剧与现代戏剧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这个戏剧奖项,在日本文坛的位置相当于用芥川龙之介的名字命名的小说奖。《海与阳伞》最初由“时空剧场”在京都上演是一九九四年元月,获岸田国士戏剧奖是在公演两年之后。可见它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而它被翻译为中文搬上中国舞台,已经是在日本公演十三年之后。
根据日本戏剧评论家中西理的描述,在九十年代的日本,现代戏剧的潮流是以青年团的平田织佐为代表的“安静戏剧派”的崛起,松田正隆亦被看做该派的代表作家之一。《海与阳伞》是松田前期的代表作,也是“安静戏剧派”的代表作。安静的是舞台:平凡的日常生活图景,平淡无奇的对话,还有对话与对话之间的大段沉默。不过,安静的仅仅是舞台。登场人物平淡无奇的对话之中潜藏着疯狂的嫉妒与爱情,痛苦的灵魂在挣扎……对于排演该剧的年轻的中国戏剧人来说,把这样一个剧本搬上舞台是一种挑战。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的挑战成功了。剧本中失业教师兼业余小说家佐伯洋次与妻子直子、情人久子三人见面的场面,我在翻译的时候就很感兴趣,想象演员如何用沉默、用肢体语言表达那种被深深压抑的剧烈情感。但是,阮娜(直子扮演者)和顾雷(导演兼洋次扮演者)的精彩表演超出了我的想象。自开幕到剧终,观众席上鸦雀无声。这种演出效果是挑战成功的最好证明。
不过,一个剧本被翻译为另一种语言、在另一文化环境中被搬上舞台的过程,也是它被重新阐释的过程。这一过程与脱落、变形相伴随。在中国版《海与阳伞》中,这种脱落、变形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要言之有三。首先是舞台设计的变化。原作中的写实性舞台(庭院、走廊、铺着榻榻米的日式房间)变成了象征性舞台。整个舞台被白布覆盖,庭院、走廊或者房间的位置由登场人物的动作和台词来决定。其次是人物和情节的调整。原作中的医生柳本滋郎被减去,只剩下护士南田幸子。原作中第一幕开始时洋次是坐在廊下剪指甲,而在TNT剧场则成了洗脚。最后一幕(第六幕)众人给直子的灵位上香的情节也被省略。第三就是方言的消失。原作是用作者故乡长崎的方言写成,而翻译成中文,日本方言则必然地被中国普通话取代。舞台设计的变化大概与舞台制作的难度以及演出成本有关,但写实性的原作因为这种变化被赋予了象征性,很难说是失还是得。但人物和情节的调整值得商榷。护士(而非医生)对直子的病情做出诊断(所谓直子的生命“只剩下三个多月”)不合常理,洋次下午洗脚也有些奇怪。坐在廊下剪指甲本是因为被解雇之后回到家里百无聊赖。原作中众人无声地给直子的灵位上香的情节本是“安静戏剧”中最安静的场面,省略之后《海与阳伞》的“安静戏剧”特征受到削弱。方言问题则更为复杂。在长崎方言不可避免地变成标准中国语之后,原作通过方言暗示出的非正统、非中心姿态以及方言的喜剧性也自然消失。
在北京朝阳区文化馆的TNT剧场,《海与阳伞》仅仅是作为爱情剧、作为日常生活剧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剧本自身的内涵并未得到完全展示,其与日本现代文学、与战后日本社会的关联则在很大程度上被“翻译”和“舞台”阻断。完整地理解《海与阳伞》,须回到日语的语境之中,且须将其还原为作为阅读对象的“剧本”。
《海与阳伞》叙述的故事是从诗开始的∶
也许,出生与死亡,都是/对于人类的某种遥远的复仇/确实是这样。唯其如此,男人与女人/才无非是一对圈套——为了使那复仇永远持续……
并且是用诗结束的:
不过,直到如今,我依然/在年轻时代的甜蜜困惑中迷失/省悟于妻子的重量而感到惊悚……//我想,也许/所谓遥远的复仇/是拥有另一种起源的遥远的送别,而且//托付于女人之身的,男人之心的重量/似神秘的慈爱/在永眠的妻子身旁,无穷无尽……
可以看出,一首完整的诗被一分为二,前半首放在了剧本前面,后半首放在了剧本后面。就是说,《海与阳伞》的故事是被置于一首诗之中的。不过,翻译完剧本我即感到困惑:一位三十二岁的青年(松田正隆创作《海与阳伞》的时候三十二岁)何以对夫妻之情有如此痛切的感悟?何以能写出这种刻骨铭心的诗?剧本结尾处写道:“该剧作参考、引用了寺田寅彦的《橡子》、吉野弘的《致妻》和《虹之足》。谨此致谢。”为了理解《海与阳伞》我去翻阅吉野弘的诗集,才知道那首诗确非松田正隆所作,而是对吉野弘《致妻》的引用。松田只是对诗句的排列做了简单调整,并且省略了原诗中的一句“——嵯峨先生写道。”这句话本是放在“也许,出生与死亡,都是/对于人类的某种遥远的复仇”后面。换言之,吉野弘的《致妻》是从引用嵯峨先生的话开始的。根据诗后吉野的注释,嵯峨先生即嵯峨信之,那句诗是引自嵯峨的诗集《魂中之死》。《虹之足》是吉野弘的另一首名作,中译本《日本当代诗选》(作家出版社二○○三年版)亦将其收录(诗题被译为“彩虹脚”)。诗的大意是:雨后我坐在盘山道上开往榛名峰的巴士中,看到彩虹从半空把脚伸到远处的原野上,笼罩了原野上的几户人家。乘客们高兴得红光满面,大喊“喂!你们的家在彩虹里哪!”但是,那里并没有人出来抚摸彩虹的脚。“也许有那样的事/在别人看得见,而自己看不见的幸福里/并不感到特别的惊奇/幸福地生活着……”——诗这样结束。在《海与阳伞》第五幕,直子在从女编辑多田久子那里夺回丈夫洋次之后站到雨后的院子里,问洋次是否看到了彩虹,并说自己就站在彩虹中。洋次说没有看到,直子就说:“那就是说……你也在彩虹里。所以,看不见。”显然,这个构思是来自于吉野弘的《虹之足》。
如果说《致妻》在主题方面给了《海与阳伞》灵魂,那么《虹之足》则是在细节上给了《海与阳伞》“意境”。一九二六年出生的吉野弘是战后日本屈指可数的名诗人,他对于夫妻关系的诗性表现尤其为人称道。评论家山田太一为《吉野弘诗集·续编》(现代诗文库,思潮社一九九四年四月初版)写的推荐辞,就引用了吉野弘以妻子为题材的另一首诗《某日早晨的……》。
《海与阳伞》对寺田寅彦(一八七八—— 一九三五)《橡子》(日文文题写作《团栗》)的借鉴,在于情节设置和角色安排,还有细节的构思。寺田寅彦是日本近代物理学家,明治四十一年(一九○八)三十岁时即被授予理学博士学位,后任东京大学教授。寺田也是著名作家。明治二十九年(一八九六)入熊本第五高等学校就读之后,有幸受到在那里当讲师的夏目漱石的文学启蒙。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寺田寅彦是以随笔著称,评论家小宫丰隆甚至说∶“作为日本文学形式的随笔,是在寺田寅彦出现之后才展示出最大的表现力。”《橡子》发表于明治三十八年(一九○五)四月的《子规》(《ホトトギス》),是寺田的随笔名篇,并且是日本近代随笔中的名篇。明治三十五年(一九○二)岁末妻子夏子亡故,两年之后寺田写下了怀念亡妻的《橡子》,回忆从前与妻子在一起的生活:新年前后怀孕的妻子病了,吐血倒地。新年过后天气暖和起来,某日征得医生的同意带妻子去植物园,病弱的妻子高兴得不得了,精心梳洗打扮。等在外面的“我”催得急了,妻子居然孩子似地哭起来。在植物园里,看到穿海军服的男孩子带着小女孩往冰面上扔石子,妻对“我”说“你是想有个女儿吧”。在山坡上,妻子看到落在草地上的橡子,高兴地去捡,不停地捡,包了两手帕……文章结束于妻子去世两年多之后“我”带着六岁的儿子去植物园。“快乐地捡橡子的妻子今已不在。坟上的青苔绿了一遍又一遍。山坡上橡子落下的时候,白头翁的叫声中树叶在飘落。”从前妻捡橡子的地方,儿子快乐地捡着橡子……将《海与阳伞》与《橡子》对照阅读,可以看出二者“丈夫照顾病妻→病妻亡故”这种基本的“男—女”结构完全一致,洋次对直子的珍惜可以看做寺田寅彦式的,直子的天真和顽皮亦可看做夏子式的。我甚至怀疑naoko(“直子”的日语读音)这个名字也是从natuko(“夏子”的日语读音)变换而来。《海与阳伞》中直子在公园里看到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回家之后说给洋次听;直子因病突然倒地;直子征得医生的同意去看海之前精心打扮并对洋次撒娇;……这些情节都可以在《橡子》中找到影子。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松田正隆是通过寺田寅彦、吉野弘这些前辈作家的作品深化了自己对夫妻之情的理解,领悟了那种刻骨铭心的生命的寂寞。在《橡子》、《致妻》与《虹之足》的延长线上,《海与阳伞》诞生了,它延伸了《橡子》、《致妻》等作品共同包含的爱情主题的生命。如同《橡子》、《致妻》是日本近现代文学的名作,《海与阳伞》也已成为日本当代文学的名作,并与前者一起构成日本文学中表现爱情主题的名作链。《海与阳伞》表现的爱情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并非仅仅是松田正隆的个人理解。
不过,《海与阳伞》如果仅限于此,其价值将大大降低。
松田正隆何以用方言并且是用长崎方言创作《海与阳伞》?如果把“松田本人生于长崎”或者“故事的背景是长崎”作为答案,那么居住在京都的松田对长崎的执著依然是重要的。本来,既然《海与阳伞》的基本构思与寺田寅彦的《橡子》有关,那么故事背景设定在东京或者京都这种大都市是合乎逻辑的。因为《橡子》的故事本是发生在东京。长崎在战后日本的符号意义,主要在于它是一个曾经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城市,并因此成为思考战争、和平、国家、平民等问题的媒介,有的日本评论者就是把《海与阳伞》与长崎遭受原子弹袭击联系起来——将直子的病解释为“原爆”辐射引起的白血病。但这种解释未必符合松田本人的构思。长崎遭受原子弹袭击是一九四五年八月九日,而《海与阳伞》是创作于九十年代初。如果直子曾经遭受原子弹爆炸的辐射,那么她的年龄应当接近五十岁。去年六月初在东京与松田见面,我问及剧中人的年龄设定,松田回答说直子的年龄是在三十二岁左右。就是说直子是出生在一九六○年前后。不过,尽管那种解释未必符合松田的构思,但解释者对于松田正隆“非国家”立场的把握却是准确的。这种“非国家”立场从松田为《海与阳伞》单行本(白水社一九九六年四月初版)写的后记《风舞于旗》中可以窥见。此文开头写冬季的一个星期日自己坐在京都河原町大街的咖啡店里,漫不经心地望着窗外楼顶上白色的旗子发出啪嗒啪嗒的声音在舞动,由此展开对于戏剧本质的思考,得到“享受徒劳即为戏剧”的感悟。但随后他记起当天是日本的建国纪念日,并且发现远处的旗子原来是日本国旗太阳旗,于是发出“无论怎样,也存在着不能享受的徒劳”这种感慨。换言之,借助国旗和建国纪念日获得具体存在的“日本国”是非戏剧的。
意识到这种“非国家”的政治倾向,就会发现《海与阳伞》使用的方言及其刻意营造的“日常性”之中包含的某种政治性。方言是非标准语的,因而是非中心的。实际上,《海与阳伞》开头对于故事空间背景的设定仅仅是“某地方城市,有河水流过的街区”。这个“地方城市”成其为长崎,是因为剧中人说的是长崎方言。平民的“日常”同样是非政治、非权力的。决定《海与阳伞》中这种价值取向的显然是松田的“非国家”立场。如果这种解释能够成立,那么松田把《橡子》中发生在东京帝国大学学生与病亡之妻之间的故事改造成《海与阳伞》中发生在“原爆”城市长崎的失业中学教师与病亡之妻的故事就不是偶然的。场景从东京向长崎的转换即从日本国权力中心向权力边缘(并且是原子弹受害地)的转换,东京帝大学生向失业中学教师(兼业余作家)的转换则是上流社会向下层社会的转换。这种转换使《海与阳伞》成为多重意义上的“民众戏剧”。在曾经遭受原子弹袭击的长崎,在长崎方言和长崎平民的日常生活图景(房租、生病、治病、找工作、修房子、街道运动会等等)中,国家、中心、权力等价值被相对化,被排斥在舞台之外。
这样一来,松田在《海与阳伞》的创作中引用、借鉴吉野弘的诗歌也就并非仅仅是因为《致妻》、《虹之足》等作品感情强度大或者意境优美,同时也具有意识形态的因素。吉野弘在战争结束之前已经参加工作,并且和那个时代的大部分日本青年一样接受了征兵体检。正式入伍五天之前日本战败,年轻的吉野弘受到巨大的思想冲击。战后他投身劳工运动,反对资本家剥削、解雇工人。积劳成疾,一九四九年在斗争高潮中患了肺结核。诗歌成为吉野弘控诉社会的工具,对于人生苦难的承受使他的诗中蕴涵着一种特殊的温和。可以说,松田正隆与作为资本主义日本抵抗者的吉野弘之间存在着反正统、反权力的一致性。无独有偶,第四十届岸田国士戏剧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之一的井上厦,从语言、结构、蕴涵等方面全方位地赞美《海与阳伞》。他说:“最为成功的是建立了台词的文体,再加上方言的效果,每一行都鲜明地打上了作者的独特印记”(引自《海与阳伞》单行本所附评审材料)。井上大概也并非仅仅从台词艺术性的角度进行评价,所谓“方言的效果”之中应当包含着意识形态层面的含义。因为身为日本笔会会长的井上厦本人也是反体制者。二○○四年他作为九位资深文化人之一参与发起了“九条会”。该会以捍卫日本和平宪法中规定着永远放弃军队、放弃战争的第九条为宗旨,在日本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
《海与阳伞》是植根于日本近代文学的土壤之中,植根于战后日本的社会和思想之中,同时也是植根于松田正隆本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之中。松田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够广泛吸取多方面的思想、艺术养分,运用古典主义的严谨手法建构出一个具有高度完整性、充满诗情画意的舞台艺术品。相对于这样一个与近现代日本的文学、历史、思想保持着多种关联的、作为阅读对象存在的《海与阳伞》而言,舞台的表现力是有限的,被“翻译”阻隔的中国舞台的表现力则更有限。当然,如果使用另外一种表演方式、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的舞台手段(比如打出长崎港或者长崎和平公园的布景、用字幕展示吉野弘的诗等等),被“翻译”阻隔的、另一语言环境中的舞台的表现力也许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松田正隆是一位戏剧家,也是一位“文章家”。那篇题为“风舞于旗”的后记写得十分精彩。遣词别致,文脉曲折,含蓄而又深刻,颇有几分寺田随笔的风格。他在文中通过跳跃性的比喻探讨戏剧的本质以及剧本与舞台的关系,曰:“戏剧相似于旗。旗者旗也,故有舞于风之必要。同样,戏剧也总是以上演作为前提而成立。当然,不能上演的戏剧——即作为‘读物’的戏剧——当中,大概也存在着许多精妙之作。就像存在着尽管不在风中舞动但也同样美丽的旗。”持此种戏剧观,大概是因为他意识到了舞台的局限性。进而,他把《海与阳伞》中的“爱”定义为需要借助某种媒介获得形状之物——如同风需要通过旗获得形状。如此说来,戏剧创作、舞台的建构乃至对于“爱”的表达,都近似于捕捉风的形状。当“爱”(以及“爱”之外的其他情感)被比喻为风的时候,风确实是需要形状的。风的形状能够被获得,也能够改变,并且经常改变,特别是在它吹过历史的时间和被国境线分割的空间的时候。此乃风之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