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的疑难句子解析(共7篇)
《游褒禅山记》的疑难句子解析 篇1
《游褒禅山记》疑难句子解析
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但又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
《游褒禅山记》疑难句子解析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游褒禅山记》的疑难句子解析 篇2
1.下列不能使FeCl3水解完全的是 ( )
(A) 加水 (B) 升温
(C) 降温 (D) 加FeCl3晶体
(E) 加Na2CO3晶体
(F) 加Mg粉
解析:溶液越稀水解程度越大.盐类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升温使平衡正向移动.FeCl3水解有盐酸生成, Na2CO3、Mg粉跟盐酸反应使平衡正向移动.答案: (C) 、 (D) .
2.为什么热的纯碱去污效果好?
解析:Na2CO3水解使溶液生成NaOH, 盐类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升温使水解程度加大, 溶液碱性增强, 去污效果好.
3.NaHCO3、NaH2PO4溶液的酸碱性如何?
解析:由于HCO-3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所以NaHCO3溶液显碱性;由于H2PO-4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所以NaH2PO4溶液显酸性.
4.明矾净水的原理是什么?
解析:明矾水解生成Al (OH) 3, Al (OH) 3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形成沉淀使水澄清.
5.草木灰能否跟铵盐混合使用?
解析:NH+4+H2ONH3·H2O+H+
CO
二者混合促进NH+4水解, 使c (NH3·H2O) 浓度增大, 分解放出氨气损失肥效.
6.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分硫铵、芒硝、纯碱?
解析:分别各取少许配成溶液, 分别测其pH, 溶液呈碱性的是纯碱, 溶液呈酸性是硫铵, 溶液中性是芒硝.
7.为什么长期盛放Na2CO3溶液的滴瓶不易打开?
解析:Na2CO3水解生成NaOH, NaOH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 生成Na2SiO3, Na2SiO3具有粘性使胶头滴管和瓶口粘在一起不易打开.
8.Na2S溶液中c (Na+) ∶c (S2-) =2∶1正确吗?
解析:S2-因小部分水解而消耗, 故c (Na+) ∶c (S2-) >2∶1.
9.如何配制FeCl3溶液以确保其纯度?
解析:将FeCl3溶于用盐酸酸化的水溶液中, 盐酸抑制FeCl3水解, 避免FeCl3溶液中混有Fe (OH) 3而出现浑浊.
10.如何用绿矾配制FeSO4溶液以确保其纯度?
解析:将绿矾溶于用硫酸酸化的水溶液中, 并加入少量Fe粉, 既抑制了Fe2+水解又防止Fe2+被氧化.
11.常用的泡沫灭火器的原料是NaHCO3和Al2 (SO4) 3溶液, 试述灭火的原理, 为什么不用Na2CO3溶液代替NaHCO3?
解析:NaHCO3和Al2 (SO4) , 在溶液中发生3HCO-3+Al3+3CO2↑+Al (OH) 3↓.Na2CO3和Al2 (SO4) 3在溶液中发生3CO
12.己知HA、HB、HC是三种一元弱酸, 由弱到强, 则浓度相同的NaA、NaB、NaC三种溶液, 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什么?
解析:NaA、NaB、NaC所对应的酸分别是HA、HB、HC, 因为三种酸由弱到强, 则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A、NaB、NaC. (越弱越水解) .
13.己知HA、HB、HC是三种一元弱酸, 由弱到强, 若三种溶液NaA、NaB、NaC溶液pH相同, 则c (NaA) 、c (NaB) 、c (NaC)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什么?
解析:若相同物质的量的浓度三种溶液, 则pH由大到小, 若要使三种溶液pH相同, 则NaA、NaB、NaC的浓度由小到大.
14.0.1 mol/L的下列溶液, 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什么?
(A) CH3COOH (B) NH4Cl (C) HCI (D) H2SO4 (E) NaCl (F) NH3·H2O (G) Ba (OH) 2 (H) NaOH (I) CH3COONa.
解析:本题要弄清二元强酸, 一元强酸, 弱酸, 水解显酸性, 中性, 水解显碱性, 弱碱, 一元强碱, 二元强碱.答案: (G) (H) (F) (I) (E) (B) (A) (C) (D) .
15.比较相同物质的量的浓度Na2CO3、NaHCO3、C6H5ONa三种溶液pH大小.
解析:Na2CO3、NaHCO3、C6H5ONa所对应的酸或酸根分别是-HCO-3、H2CO3、C6H5OH, 它们电离常数由大到小顺序是H2CO3>C6H5OH>HCO-3, 相同浓度三种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Na2CO3>C6H5ONa>NaHCO3
16.实验室可用Na2S、AlCl3溶液混合制备Al2S3吗?
解析:3S2-+2Al3++6H2O3H2S↑+2Al (OH) 3↓, 实验室制备Al2S3可用Al粉S粉混合共热.
17.MgCl2·6H2O晶体高温灼烧时产物是什么?
解析:MgCl2·6H2OMgCl2+6H2O, MgCl2+6H2OMg (OH) 2+2HCl, 温度升高盐酸挥发平衡正向移动生成Mg (OH) 2, 高温灼烧Mg
18.0.1 mol/L某一元酸和0.1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则溶液的pH ( )
(A) >7 (B) <7 (C) =7 (D) ≥7
解析:酸和碱完全中和, 若为一元强酸则为中性.若为一元弱酸, 因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答案: (D) .
19.pH=1 HCl和pH=13碱等体积混合, 则溶液的pH ( )
(A) >7 (B) <7 (C) =7 (D) ≥7
解析:若为一元强碱则为中性, 若为一元弱碱则碱过量显碱性.答案: (D) .
20.pH=5 NH4Cl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H+) 、c (OH-) 和pH=9 CH3COONa溶液由水电离产生的c (H+) 、c (OH-) 分别是多少?
解析:NH+4+H2ONH3·H2O+H+, c (H+) =10-5 mol/L, CH3COO-+H2OCH3COO-+OH-, c (OH-) =10-5 mol/L显然两种情况下由水电离产生的c (H+) =c (OH-) =10-5 mol/L.
21. 0.1 mol/L CH3COONa溶液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1) c (Na+) >c (CH3COOH-) >c (OH-) >c (CH3COOH) >c (H+)
(2) c (Na+) +c (H+) =c (OH-) +c (CH3COO-)
(3) c (Na+) =c (CH3COO-) +c (CH3COOH)
(4) c (CH3COOH) +c (H+) =c (OH-)
(A) (1) (B) (1) (2)
(C) (1) (2) (3) (D) (1) (2) (3) (4)
解析:CH3COONa是可溶性的盐, 属于强电解质, 在溶液中完全电离CH3COONaCH3COO-+Na+, 因为CH3COONa是强碱弱酸盐, CH3COO-在水中只有少部分要发生水解, CH3COO-+H2OCH3COOH+OH-所以c (CH3COO-) 比c (H+) 及c (OH-) 大得多, 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 所以c (OH-) >c (H+) .综合起来, 不难得出 (1) 正确.根据电荷守恒 (2) 正确, 根据物料守恒 (3) 正确, 结合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 (4) 正确, 也可以通过质子守恒得到 (4) 正确.答案: (D)
22.草酸 (H2C2O4) 是二元弱酸, KHC2O4溶液显酸性, 0.1 mol/L KHC2O4溶液中, 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
(A) c (C2O
(B) c (K+) +c (H+) =c (OH-) +c (HC2O-4) +c (C2O
(C) c (K+) =c (HC2O-4) +c (H2C2O4) +c (C2O
(D) c (H2C2O4) +c (H+) =c (OH-) +c (C2O
解析:KHC2O4是可溶性的盐, 属于强电解质, 在溶液中完全电离KHC2O4K++HC2O-4, 因KHC2O4显酸性, 即HC2O-4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A) 项正确的.根据电荷守恒, (B) 项错误, 应改为c (K+) +c (H+) =c (OH-) +c (HC2O-4) +2c (C2O
23己知HF的酸性比HCN的酸性强.现有物质的量的浓度和体积都相同的NaF和NaCN两种溶液, 已知前者溶液中离子数目为n1, 后者溶液中离子数目为n2.则n1、n1的大小关系.
解析:NaF、NaCN均为强碱弱酸盐, 水解显碱性, 由于HF的酸性比HCN的酸性强, 知NaCN溶液碱性更强, NaF溶液中c (H+) 大于NaCN溶液c (H+) .两种溶液中c (Na+) 相同, 故NaF溶液中阳离子浓度大于NaCN溶液中阳离子浓度, 由c (Na+) +c (H+) =c (OH-) +c (F-) , c (Na+) +c (H+) =c (OH-) +c (CN-) 可知这两种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浓度等于阳离子浓度的两倍, 故n1大于n2.
“化学平衡移动”的疑难问题解析 篇3
《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属于化学新课标选修体系,教学对象是对化学学习有兴趣并将升入大学理科的部分学生,故教材的深广度、编排方式有别于化学必修教材。笔者对比了三种版本高中教材关于“化学平衡的移动”的内容,发现教材之间有一定差异。如表1所示。
笔者注:[a]三版教材的相同之处: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都引入勒夏特列原理进行总结。
[b]原文为:“改变反应条件时平衡状态的变化趋势,可以用正逆反应的消长来表述。如果有利于增大产物的比率,可以说成是平衡向右移动;反之亦然。”
三版高中化学教材,对“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判断方式”上均采用了直观教学手段。“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运用具体实验形式的实物直观,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则运用图表、数据等模像直观呈现。毫无疑问,三位主编的意图都是为了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已有的学习经验,利于优化高中化学教与学。
三版高中教材在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以及逻辑推理应用。这一点从引入原属于大学内容的“化学平衡常数”就不难发现。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王明召教授所言,“从Qc与Kc比较的普遍性定量规律来分析平衡移动的方向问题,体现了新教材的科学性;将勒夏特列原理介绍为定性规律,用于定性判断,体现了新教材的实用性”。
由于教材版本不同,教师解读的差异会对实际教学产生影响吗?如何解决?笔者结合已经查阅的资料和例证,谈谈自己的观点,藉以抛砖引玉。
疑问一:速率—时间图像(v-t图)分析化学平衡移动是否适用?
三种版本教材中,只有人教版教材明确提出用条件改变后的“正、逆反应速率变化”来分析化学平衡移动方向。从教学实践看,v-t图分析化学平衡移动方向使用率仍很高。文献[1]中提到 [1 ]:
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
原化学平衡(v正=v逆)→条件改变(v正≠v逆)→新化学平衡(v正=v′逆)
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条件改变,若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v正< 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v-t图分析平衡移动方向是适用的。
疑问二:新化学平衡反应速率(v′)与原化学平衡反应速率(v)一定不等吗?
案例1 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SO2和1mol O2,发生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后,t1时刻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如图1a,充入1mol SO3(g),请作出t1时刻后平衡体系的v-t图。
解析:恒温恒压时,向容器中充入1mol SO3(g),体积增大,c(SO2)和c(O2)瞬间减小,正反应速率下降,逆反应速率受c(SO3)影响瞬间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根据等效平衡原则,新旧平衡各物质浓度均对应相等,故v′=v。
改变条件使得v正≠v逆,即可引发化学平衡移动。新化学平衡反应速率(v′)与原化学平衡反应速率(v)相等的情况完全可能,如图1b。
案例2 痛风性关节病的原因归结于在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NaUr)晶体。尿酸钠溶液中存在平衡:NaUr(s)Na+(aq)+Ur-(aq) 。如图2a所示,t1时刻在尿酸钠饱和溶液(晶体足量)中加适量水,试作出溶解速率[v(溶解)]、沉淀速率[v(沉淀)]与时间t关系示意图。
解析:在晶体充足的尿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水的瞬间,v(溶解)不变,v(沉淀)因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而减小,即v(溶解)﹥v(沉淀),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在平衡移动过程中,v(溶解)与晶体的量多少无关,始终保持不变,v(沉淀)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直至v(溶解)=v(沉淀)而建立新平衡为止 [2 ],如图2b。
疑问三:旧平衡破坏,新平衡时各组分浓度不变有可能吗?
案例3 一定温度下,某恒定容积密闭容器发生如下反应:
CaCO3(s)CaO(s)+CO2(g),达到平衡时c(CO2)=a mol/L,再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平衡向 方向移动,再次达到平衡时,CO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解析: CaCO3(s)分解过程在密闭恒温体系中,是一个可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是固定值,即K=a mol/L。因此,改变条件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新平衡CO2浓度仍为a mol/L。
笔者认为,对于教材中“新平衡各组分浓度会变化”的结论,是未考虑特殊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所致。
新平衡建立后,产物的百分含量一定与原平衡不同吗?
案例4及解析 某密闭容器发生如下反应H2(g)+I2(g)2HI(g),达到平衡状态。保持恒温恒容条件,以原平衡初始投入量相等比例向容器中再充入H2(g)、I2(g),不论从v-t图像分析,还是从Q 与K比较的方式,都可以得出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平衡等效性原则,该平衡移动后的结果与“对原平衡直接增大压强”效果是一致的。该反应为气体的等体积变化,故加压对平衡各组分百分含量不会影响。因此新平衡建立后,产物的百分含量与原平衡保持一致的现象肯定存在 [3 ]。
这种情况,对于气体参与且等体积变化的可逆反应尤其要重视。
疑问五: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勒夏特列原理时,是否存在误区?
案例5 教师针对勒夏特列原理解读时,一般都特别强调两点:①只适用于已处于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体系;②平衡移动的结果只是减弱外界条件的改变量,但绝不能消除这种改变。是否绝对化?
解析: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针对复分解反应生成易挥发物质、难溶物或难电离物质时,反应趋向于进行到底这一实验事实就是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得以圆满地解释。由于复分解的某些产物会脱离原体系,不断打破平衡,从而使反应不断进行,直至完全。在一些特殊的平衡体系中,外界条件改变量有可能被“消除”。如上述案例3新增加的CO2会完全转化。又如案例4以及FeO(s)+CO(g)Fe(s)+CO2(g)新增加反应物有可能按原平衡转化率反应消耗。所以,笔者认为,引导学生领会该原理是解决“单一变量”的动态平衡移动方向的最佳经验判断方式,但并不用于预测新平衡的结果。
疑问六:恒温恒容,单一气体反应物和气体产物的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增加一种物质浓度时,平衡移动方向如何判断? [4 ]
案例6 恒温恒容条件下,建立平衡N2O4(g)2NO2(g)测得NO2百分含量为a%。保持其他条判断?待新平衡建立,又测得NO2百分含量为b%,a、b值的大小关系?
解析:这个问题引起化学教师广泛争议。针对平衡移动方向,部分老师认为,温度恒定的前提下,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c2(NO2)/c(N2O4)保持不变,新平衡体系c(N2O4)必定增大。根据鲁科版教材观点,反应产物浓度减小,该反应平衡逆向移动 [4 ]。笔者综合大多数资料认为,这种观点不正确。从v-t图像分析,加入N2O4瞬间,c(N2O4)增大,v正增大,v逆瞬间不变,平衡正向移动。另外,从加入N2O4瞬间浓度商Q=c2(NO2)/c(N2O4)小于化学平衡常数K,也可以得出平衡正向移动。
针对a、b值的大小关系的讨论,笔者认为可以借助等效平衡的方式。如图3所示,假设第Ⅰ次投入1 mol N2O4达到平衡Ⅰ时,条件为V、p、T,NO2百分含量为a%。此时再向平衡体系中加入1 mol N2O4,平衡移动,但达到新平衡与起始直接加2 mol N2O4在V、p、T条件下达平衡Ⅱ是一样的。若从2 mol N2O4开始,p、T不变,体积为2V,则与平衡Ⅰ等效,达平衡时NO2百分含量也为a%。只需压缩体积2V→V,就可以达到平衡Ⅱ一样的状态,而该题反应逆向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压缩平衡会向逆向移动,即达平衡Ⅱ时NO2的百分含量b%必然小于a%。也就是说平衡正向移动,NO2的百分含量减小,两者不矛盾。
综上所述,“化学平衡移动”的疑难问题成因是各个版本教材对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判断上观点不同所致。综合各版本教材观点和上述案例,笔者认为,化学平衡移动属于“过程”研究,应该根据外界条件改变瞬间的v正与v逆变化情况或Q与K大小判断,平衡移动的结果更注重始态与终态对比,很多时候要借助“等效模型”“极限思想”等方式来具体分析。
以上结论,虽经讨论和资料对比论证,正误与否,与大家商榷,并请各位老师指正。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 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化学 反应原理 [M]. 第2版.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74-75.
[2] 浙江省高考命题咨询委员会. 2011年浙江省高考命题解析 理科综合[M]. 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172.
[3] 汪志成. 化学平衡移动的几个疑难问题辨析[J]. 教学与管理,2006(1):75.
税务会计若干疑难问题解析 篇4
返还利润 (收入) 有两种情况:一是企业在销售商品的同时向销售方收取的返还利润, 具有价上加价的性质, 会计上应计入主营业务收入;二是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挂钩的各种返回收入, 应按照平销返利的有关规定冲减增值税进项税额。
例:某商业企业5月上旬向明达厂销售商品一批, 已做收入入账, 月底收到明达厂支付的该批商品的返还利润45 000元。另外, 企业5月因销售鸿运食品厂提供的商品, 月末收到该食品厂返回收入10 000元。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是17%。
(1) 收到明达厂支付的商品返还利润45 000元, 应计算销项税额=45 000÷ (1+17%) ×17%=6 538.46 (元) ;商品销售收入=45 000-6 538.46=38 461.54 (元) 。借:银行存款45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38 461.5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6 538.46。
(2) 收到鸿运食品厂的返回收入10 000元, 应减少进货成本, 冲减主营业务成本=10 000÷ (1+17%) =8 547 (元) , 同时应减少进项税额=10 000÷ (1+17%) ×17%=1 453 (元) 。借:银行存款10 000;贷:主营业务成本8 54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1 453。
二、视同销售与进项税额转出的区别
1. 视同销售业务。
(1) 企业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用于非应税项目是没有收入的, 直接走成本, 但要视同销售, 缴纳增值税, 应区别于进项税额转出业务的核算。另外, 这种类型的业务还要考虑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借:在建工程等;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
(2) 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对外投资, 应视同销售货物计算应交增值税。这项业务虽然不是销售业务但“进项税额”已抵扣, 所以, 要作为销售业务, 用销项税额冲抵已抵扣的进项税额。借:长期股权投资;贷:库存商品 (外购) , 主营业务收入 (自产、委托加工)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
(3) 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其他投资者, 这是实实在在的销售业务, 必须计提销项税额。借:利润分配———应付利润;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
(4) 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将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是不按售价核算, 虽然没有出售的行为, 但加工的原材料已做进项税额的抵扣, 所以, 这里要做销售处理, 计提销项税额。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
(5) 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无偿赠送他人, 此业务并非销售业务, 因为企业并没有获得经济利益, 但按税法规定, 原来购入的材料的进项税额已抵扣, 所以, 这里要缴纳增值税销项税额。借:营业外支出;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
2. 进项税额的转出。
企业购进的货物 (包括商品、原材料、包装物、免税农产品等) 发生非正常损失, 或者改变用途 (由用于应税项目改为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等) , 其进项税额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由于这些货物的进项税额已抵扣, 因此应将其从进项税额中转出, 作为相关项目的成本、费用或损失处理。进项税额转出具体可分为三种:
(1) 购进货物改变用途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处理。企业购入货物及接受应税劳务直接用于非应税项目, 或直接用于免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的, 其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计入购入货物及接受劳务的成本。借记“在建工程”、“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难点分析:购进货物时是用于生产或销售的, 其进项税额已做抵扣处理, 但现在被用于免税项目、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 中途改变了用途, 所以原已抵扣的进项税额应从贷方转出。
(2) 用于免税项目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处理。需要注意的是:事先知道购进的货物中有一批是用于免税产品的, 但是将其与其他购进货物一起进行了进项税额抵扣, 现在把用于免税产品的部分拿出来, 做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3) 非正常损失货物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处理。企业购进的货物、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 以及购进货物改变用途等原因, 其进项税额应相应转入有关科目。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等科目,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科目。
属于转作待处理财产损失的部分, 应与遭受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成本一并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原先已做进项税额抵扣, 现在货物没了, 就没有销售业务, 也就没有销项税额, 所以应进行进项税额转出。
例:某生产企业月末盘存发现上月购进的原材料被盗, 金额50 000元 (其中含分摊运费4 650元) 。进项税额转出数= (50 000-4 650) ×17%+4 650/ (1-7%) ×7%=8 059.5 (元) 。
3. 区别进项税额转出与视同销售的要点。
当购买的货物用于对外投资、分配股东利润、无偿赠送他人时视同销售, 应计提销项税额。当购买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在建工程、个人消费、集体福利、非正常损失等时不视同销售, 应转出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是强调中途改变用途和最终消费的概念。原来已做进项税额的抵扣, 现在没有售出, 所以要进行进项税额转出。如果是自产和委托加工货物没有中途改变用途则做视同销售处理, 计算产品的销项税额。虽然两种情况都增加应纳增值税, 但增加的金额不一样, 且核算时二级明细科目也不一样。
按会计准则规定, 视同销售行为并非真正的销售行为, 没有货币增加, 但税法要求按销售处理。是否按会计销售处理有3个标准: (1) 所有权是否发生转移, 所有权发生转移不论有无货币增加都做收入处理。 (2) 与外部有无发生关系, 有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做收入处理。 (3) 无对外关系, 无发票, 所有权转移的, 可直接结转成本, 但要调整所得税。税法明确规定, 将自产货物投资做收入处理, 购入货物可不做收入处理, 但要调整所得税。会计处理上, 有的业务走“主营业务收入”有的不走。主要区别是有没有增值税专用发票, 有的话一定要计提销项税额, 没有发票没有收入没有对外关系的, 直接结转成本, 但特别要注意, 走成本也要计提年末的企业所得税。
三、房地产企业与非房地产企业销售房产的区别
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房屋不动产属于主营业务, 其销售不动产所交纳的营业税应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其他企业销售不动产, 按销售额计算的营业税应记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科目, 交纳营业税时, 借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例:某企业将一栋建筑物出售给关联方, 双方成交金额为150万元。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800万元, 已提取折旧600万元。税务机关认为固定资产的出售价格偏低, 为其核定的计税价格为300万元。
销售不动产缴纳的营业税是纳税人清理固定资产时的一种必要支出, 与清理过程中支付的其他清理费用的性质相同, 应作为清理费用记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借方。
如果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价格偏低而无正当理由时, 税务机关可以依照一定的标准调整营业额, 调整的标准及其顺序为: (1) 按纳税人当月提供的同类应税劳务或者销售同类应税劳务不动产的平均价格规定。 (2) 按纳税人最近时期提供的同类应税劳务或销售劳务不动产的平均价格确定。 (3) 按核定的计税价格计算确定。
销售不动产应纳营业税=300×5%=15 (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200, 累计折旧600;贷:固定资产800。借:银行存款150;贷:固定资产清理150。借:固定资产清理15;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5。借:营业外支出65;贷:固定资产清理65。
四、纳税人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投资入股和抵偿债务等方面应税消费品的税务处理
纳税人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投资入股和抵偿债务等方面的应税消费品, 应当以纳税人同类应税消费品的最高销售价格作为计税依据计算消费税, 以加权平均销售价作为计税依据来计算增值税。
例:某白酒厂5月份用粮食白酒10吨抵偿红星农场粮食款50 000元。该粮食白酒每吨本月售价在4 900~5 200元之间浮动。平均售价是每吨5 000元。粮食白酒的生产成本是每吨3 000元。应按该粮食白酒的最高销售价格计算消费税额=5 200×10×20%+10×1 000×2×0.5=20 400 (元) 。以物抵债应视同销售, 增值税销项税额=5 000×10×17%=8 500 (元) 。借:应付账款5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41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8 500。借:营业税金及附加20 40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20 400。
五、增值税、消费税关于酒类包装物押金的规定
纳税人为销售货物而出租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 单独记账核算的, 时间在1年以内, 又未过期的, 不并入销售额征税;但对因逾期未收回包装物不再退还的押金, 应按所包装货物的适用税率计算增值税、消费税。从1995年6月1日起, 对销售除黄酒、啤酒外的其他酒类产品而收取的包装物押金, 一律并入销售额计算增值税、消费税。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一, 押金收入应视为含税收入, 应在计税时将押金收入换算成不含税收入计算。第二, 对销售黄酒、啤酒而收取的包装物押金, 计征增值税, 按上述规定办理。但是, 无论是否逾期, 均不缴纳消费税。因为黄酒、啤酒采用从量定额办法征收消费税, 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依据是销售量而非销售金额, 征税的多少与销售金额无直接联系。企业在销售黄酒、啤酒以外的其他酒类产品, 其押金在收取时计征消费税和增值税。第三, 对没收包装物押金而计提的增值税, 应借记“其他应付款”科目, 贷记“其他业务收入”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科目。对没收包装物押金而计提的消费税, 应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而不能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 这符合会计核算的收入与支出配比原则,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
摘要:笔者在多年税务会计教学、培训过程中, 发现若干个学生和在职会计人员都容易混淆的内容, 特此列举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以供探讨。
关键词:税务会计,返还利润,视同销售,进项税额转出,房地产企业
参考文献
教材内容疑难解析三例 篇5
1 溶液中刚生成的硫沉淀颜色是黄色还是乳白色
在描述实验现象的试题中,若碰到有硫沉淀产生的情况,有很多同学不知将预期的现象写成黄色沉淀好还是乳白色沉淀好。
硫单质是黄色的这已广为人知,若将两个分别装有SO2和H2S气体的集气瓶口对口混合,在瓶壁上很快会出现淡黄色的固体:SO2+2H2S=3S+2H2O。但将难溶于水的硫黄研成粉末状放入水中,振荡所得浊液的颜色却是乳白色的。人教版的高中化学(必修加选修)第二册2003年6月第一版p.223《学生实验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中有如下描述:“本实验利用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由于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使溶液出现乳白色浑浊现象。根据出现浑浊现象所需时间的长短,可以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其实,随着物质颗粒尺寸的变小,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物质宏观物理性质的变化,此之谓小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会引起一些特殊的光学现象,如当黄金被细分到小于光波波长的尺寸时,即失去了原有的金色光泽而呈黑色。事实上,所有的金属在超微颗粒状态下都呈现黑色。尺寸越小,颜色愈黑,银白色的铂(白金)变成铂黑,金属铬变成铬黑。这是由于金属超微颗粒对光的反射率很低,通常可低于1%,大约几微米的厚度就能完全消光。金属如此,非金属也同理,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硫固体呈淡黄色,而当它分散到水中呈悬浊液时呈乳白色(尤其是刚生成的硫浑浊呈絮状,颗粒极细)。
同理,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加选修)第二册2003年6月第一版p.6“红磷转变成白磷”实验中实验现象描述为:“(在放红磷的地方)加热后,玻璃管内有黄色蒸气产生,并且在玻璃管内壁冷的地方有黄色固体附着,此固体即为白磷。”但在表1-2白磷和红磷物理性质的比较中,关于白磷颜色则清楚地注明是白色(磷蒸气隔绝空气迅速冷却),两者并行不悖。
2气焊和气割时为什么用氧炔焰
氧炔焰是指乙炔气体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的火焰,由于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使火焰温度高于3000℃,因此钢铁接触到氧炔焰就会受热而熔化,利用这一性质可焊接或切割金属,通常称作气焊或气割。
但是查阅有关文献可知: C2H6、C2H4、C2H2的燃烧热分别为-1562kJ·mol-1、-1411kJ·mol-1、-1300kJ·mol-1,从燃烧热来看,乙炔比前二者要低,但为什么气焊和气割时不用乙烯或乙烷而用乙炔呢?这是因为乙烷或乙烯在纯氧中燃烧时产生的火焰温度都不如乙炔高,理由如下:
可先分别写出三种烃的燃烧热化学方程式:
假设三种烃分别与足量的氧气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火焰温度高达3000℃,则生成的水要经历如下过程,每个过程均要吸热:
不妨设三种可燃气物质的量均为1mol,则1mol C2H6将产生0.054kg的液态水,1mol C2H4将产生0.036kg的液态水,1mol C2H2将产生0.018kg的液态水。查阅资料可知:
H2O(l)=H2O(g), ΔH =44kJ·mol-1, 20℃时,水的比热容为4.186 kJ·kg-1·K-1,水蒸汽比热容为1.842 kJ·kg-1·K-1。(以下估算过程中,水和水蒸汽的比热容取20℃时的数据)
当1mol C2H6完全燃烧时:
ΔH1=0.054 kg×4.186 kJ·kg-1·K-1×75K=16.96 kJ
ΔH2=44kJ·mol-1×3 mol=132kJ
ΔH3=0.054 kg×1.842 kJ·kg-1·K-1×2900K
=288.46 kJ
水吸收的总能量为:
16.96 kJ+132kJ+288.46 kJ=437.42 kJ
则1mol C2H6完全燃烧时释放出的能量为:
1562kJ-437.42 kJ=1124.58 kJ
同理,当1mol C2H4完全燃烧时:
水吸收的总能量为:
437.42 kJ×0.036kg/0.054kg =291.62 kJ
则1mol C2H4完全燃烧时释放出的能量为:
1411kJ-291.62 kJ=1119.4 kJ
当1mol C2H2完全燃烧时:
水吸收的总能量为:
437.42 kJ×0.018kg/0.054kg=145.81 kJ
则1mol C2H2完全燃烧时释放出的能量为:
1300kJ-145.81 kJ=1154.20 kJ
以上仅仅是一个粗略的估算过程,因为还有很多因素没有考虑进去,如水和水蒸汽的比热容随温度的变化;气体燃烧过程向环境散发的热量等。上述三种烃类完全燃烧时能产生相同的CO2量。所以,最终释放给环境的能量以乙炔为最多。故工业上气焊和气割时用乙炔,而不用乙烯或乙烷。
3过氧化氢为什么可作火箭燃料?
过氧化氢也叫双氧水,无色透明液体,比水重。过氧化氢呈微酸性,在有酸存在下较稳定,遇光缓慢分解,遇碱、热、粗糙活性表面、重金属离子(Fe2+、Mn2+、Cu2+、Cr3+等)以及其他杂质均会引起分解,放出氧和热。火箭、鱼雷等使用过氧化氢作燃料,依据的是过氧化氢与某些金属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这一原理。当它与银(火箭、鱼雷中经常使用这种元素)接触时,过氧化氢便迅速分解成水蒸气和氧,水蒸气和氧的体积比过氧化氢猛增了5000倍。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它们被用来向火箭、鱼雷引擎提供动力。与此同时,鱼雷设计专家对发射这种鱼雷作出了严格的要求:只有引擎全面启动,并在鱼雷发射过程中,才能准许这一化学反应发生。英国鱼雷设计专家莫里斯·斯特拉德林认为,世界瞩目的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潜艇爆炸沉没的原因是一根向鱼雷引擎输送液态过氧化氢燃料的不锈钢管在爆炸前发生过破裂,结果向鱼雷内部喷射出高热的水、高纯的氧同时混杂着高压的过氧化氢。这些物质无处可走,发生完全无法控制的化学反应,灾难就这样发生了。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必修加选修)第二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223.
[2] 朱文祥.中级无机化学.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21.
[3]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必修加选修)第三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7.
[4]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5]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4.
《游褒禅山记》的疑难句子解析 篇6
(1)本句时态为现在进行时,表示现阶段正在做的事情。现在进行时有时所表示的动作并不一定在说话人说话的时刻进行,而是在包括说话时刻在内的一段时间当中正在进行。例如:
George is translating a book now. 乔治现在正翻译一本书。
(2)try to do sth.意为“努力或尽力去做某事”,指试图做某种很难的事,相当于try one’s best to do sth.。例如:
He tried to work out the problem. 他努力地想解出难题。
Let’s try to do the work well. 让我们尽力把工作做好。
(3)try doing sth.则表示“试着(用什么方法)去做某事”,即动作真的进行了或正在进行,成败得视结果而定。例如:
Let’s try doing the exercise in another way.
让我们试一试用另外一种方法做这道练习题。
(4)try to do表示“设法或尽力去做某事”,实际上做与不做视情况而定;而try doing表示“试着做”。例如:
I tried sending her flowers but it didn’t have any effect.
我试着给她送花,然而没什么结果。
由try构成的短语有:
try sth. on试穿try doing sth.试着做某事
try to do sth.尽力做某事 try one’s best尽某人最大努力
try one’s hand at sth.初试身手try out for sth.测试;试验
try for sth.试图获得某物have a try试一试
try sb. for sth.审问; 审判某人
try one’s luck at sth.碰碰运气,希望能成功
How nice the jacket is! Can I ____ it ____?
A. try; onB. try; outC. try; again
[解析]A try on意为“试穿”;try out意为“试验”;try again意为“再试一遍”。由上句“那件夹克真好看”可推知此处应为“试穿”,故选A。
2. the place where something lives 某物生活的地方
此处是由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where指地点,在定语从句中作地点状语。where修饰表示地点的名词(如place, factory等);关系副词相当于相应的“介词+关系代词”,如:where相当于in/at which。例如:
That is the house where(=in which) he lived ten years ago.
那是他10年前住过的房子。
The hospital where(=in which) her mother is working is in the western suburbs. 她母亲工作的那家医院位于西部的郊区。
3. They’re about 10 feet long and they weigh about 1,000 pounds.
他们大概10英尺长,重约1000磅。
英语中表示事物的长、宽、高、深、远、重等的基本结构为“主语+谓语(be)+基数词+量词(metre, kilometre等)+形容词(long/wide/high)”,可作表语,也可作后置定语。例如:
The building is 100 metres high. 这座楼有100米高。
My room is five metres long and four metres wide.
我的房间有5米长,4米宽。
注意:
长、宽、高还可用复合形容词,即“数字+量词(单数)+long/wide/high…”表达,中间为连字符,常用作前置定语。例如:
This is a 20-metre-high building. 这是一座20米高的楼。
4. In 1972, it was discovered that they were endangered.
1972年,发现它们濒临灭绝了。
(1)句中的it为形式主语,代替that从句,that从句是句子的真正主语。it作形式主语时还常用于下列结构。例如:
It’s said that there will be an exam soon. 据说,很快就要考试了。
It is known that the movie star has gone to Paris.
众所周知这位影星去巴黎了。
It’s reported that the weather is getting worse. 据报道,天气会变糟。
It is said that there are several thousand languages in the world.
据说世界上有数千种语言。
(2)it代替名词性从句作形式主语,主要用于“It+be+形容词/名词/过去分词+that从句”结构。例如:
It was a pity that the president couldn’t come. 可惜校长没能来。
It is important that we should learn English well. 学好英语很重要。
it在被动结构中作形式主语的常用句型如下:
It’s reported that…据报道……It’s believed that…大家相信……
It’s thought that…大家认为……It’s said that…据说……
It is known that…众所周知……
It has been decided that…大家决定……
____ is said that ____ of visitors visit the Great Wall every year.
A. That; thousandB. It; thousands
C. This; thousands D. It; thousand
[解析]B It is said that…“据说”;thousands of“数以千计的”,故选B。句意为“据说每年有数以千计的游客来参观长城”。
(3)此句是含有被动语态的句子,且为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一般过去时态的被动语态结构为:“was/wer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例如:
The house was built in 1967. 这房子是1967年建的。
The woman was saved at last. 这个女人最后得救了。
——Did you go to Jack’s birthday party?
——No, I ____.
A. am not invitedB. wasn’t invited
C. haven’t invitedD. didn’t invite
[解析]B 问句用的是过去时,答句也应该用过去时,“没被邀请参加”应用被动语态wasn’t invited,故B项正确。题意为“你去参加杰克的生日晚会了吗?”“没有,我没有被邀请。”
5. I’ve visited a lot of zoos in my life, and I have never seen one I liked or one that was suitable for animals to live in. 我一生中参观了很多动物园,但从未看见一个我喜欢的或是适合动物生存的动物园。
(1)本句为并列复合句,由and连接的第二个分句中又包含了两个定语从句,即I liked为定语从句修饰第一个one, that was suitable for animals to live in为修饰第二个one的定语从句。在先行词one和定语从句I liked间省略了关系代词that,因为此时关系代词that在定语从句中作宾语,常可省略;而第二个one与定语从句间的关系代词that却不能省略,因为此时that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不可省去。例如:
What are some things that happen on soap operas?
连续剧里发生些什么事?
I mean the one that was bought yesterday. 我指的是昨天买的那个。
(2)in one’s life意为“在某人的一生中”,one’s随主语的人称用相应的物主代词。例如:
Edison invented lots of things in his life.
爱迪生一生中发明了很多东西。
Everyone makes mistakes in his life. 一生中任何人都会犯错误。
6. The animals are kept in tiny cages and can hardly move at all. 那些动物被养在很小的笼子里,几乎不能动。
(1)are kept是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由“am/is/are+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
(2)at all通常用于否定句中,即not…at all,意思是“一点儿也(不),丝毫不”,起加强否定语气的作用。例如:
I don’t like apples at all. 我根本不喜欢吃苹果。
I can hardly hear you at all. 我几乎不能听见你的声音。
I don’t agree with you at all. 我根本不同意你的观点。
(3)hardly意为“几乎没有,几乎不”,是表示否定意义的副词,相当于almost not。它的位置常在be动词、情态动词和助动词之后,行为动词之前。例如:
He could hardly see anything. 他几乎什么也看不到。
She hardly ever calls me(=almost never). 她几乎从未给我来过电话。
The old man hardly hears anything now.
如今那位老人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了。
hardly位于句首时,句子须借助助动词构成倒装语序。例如:
Hardly did he speak another word. 他几乎没有再说一句话。
hardly表示否定概念,不能再与其他否定词连用。用于反意疑问句时,附加问句须用肯定式。例如:
He hardly works, does he? 他几乎不工作,是吗?
Peter hardly had time for concerts at that time, ____?
A. wasn’t heB. was heC. didn’t heD. did he
[解析]D hardly本身表示否定概念,故反意疑问句部分要用肯定形式,本句中had作实义动词,变问句时用助动词did,故选D。
7. I know. I stopped using them last year.
我知道,我去年就不再用它们(餐巾纸)了。
stop作为动词,意为“停止”,常用于下列结构中:stop to do sth.“停下来去做某事”,stop doing sth.“停止做某事”;stop…(from)doing sth.表示“防止(或阻止)……做某事”,其中介词from可以省略。例如:
When the teacher came, I stopped talking.
老师进来时,我停止了讲话。
When Li Ming came, I stopped to talk with him.
李明来了,我停下来和他说话。
We must stop him (from) doing such a foolish thing.
我们必须阻止他,不让他做这样的蠢事。
She ought to stop ____; she has a headache because she ____ too long.
A. to work; was readingB. to work; has read
C. working; has readD. working; read
[解析]C stop doing sth.表示“停止正在做的事”,stop to do sth.表示“停下来去做某事”。另外,read的动作是从过去一直持续到现在,故应用现在完成时。句意为“她应该停止工作,她头疼是因为她读的时间太长了”。
8. The windows and doors came from old buildings around the town that were being pulled down.
窗户和门来自城镇周围被拆毁的旧楼房。
(1)that were being pulled down是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old buildings。此定语从句是过去进行时的被动语态,其结构是“was/were+being+动词的过去分词”。强调“在以前旧楼房正在被拆除时”得到这些窗户和门。被动语态可以用于各种时态,较常用的有八种,如: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将来完成时、现在进行时和过去进行时等等。例如:
My car has been repaired. 我的汽车已经修好了。(现在完成时)
This question is being discussed at the meeting.
这个问题正在会上讨论。(现在进行时)
When I called, tea was being served.
我来拜访时,正好在上茶。(过去进行时)
(2)pull down意为“拆除;推倒”。例如:
The old building is being pulled down. 那栋旧楼正在被拆除。
The cinema she used to visit has been pulled down.
她常去的那家电影院已经被拆除了。
9. At school, everyone calls him Mr Recycling.
在学校,大家都叫他“环保先生”。
(1)call作动词,意为“叫,称呼”,在这里用的是句式“call+宾语+名词”,名词作宾语补足语,说明宾语的身份或情况。常见的这样的动词有:call, name, make, elect(选举), think, find, consider(认为), leave, wish, keep等。例如:
They call me Xiao Li. 他们叫我小李。
What do you call this kind of plant? 这种植物你们叫什么?
They made him captain of the ship. 他们让他当了船长。
They called the baby Emma. 他们给婴儿取名埃玛。
(2)everyone作代词,其意义同everybody,意为“每人,人人”,不能用来指物。every one用作主语时,其后谓语动词采用单数形式。例如:
Is everyone here today? 今天大家到齐了吗?
(3)习惯上everyone不能用of短语作定语,但可用其他介词短语作定语。例如:
He knows everyone in our village. 他认识我们村里的每个人。
注意:
与everyone很容易混淆的词是every one, every one不仅可指人而且可指物,其后通常跟of短语作定语。例如:
Every one of us has the right to work. 我们每个人都有工作的权利。
10. It’s not very suitable for this hot weather.
这样热的天气很不适合穿它。
weather是不可数名词,即使前面有bad, good, hot等形容词修饰,其前面也不能加不定冠词,但在习语in all weathers中则必须用其复数形式,意为“无论什么天气”,“不管怎样”。例如:
What bad weather (it is) for swimming!
对于游泳来说,这是多么恶劣的天气!
《游褒禅山记》的疑难句子解析 篇7
clean up 意为“打扫”、“整理”。例如:
She is cleaning up the kitchen now. 她现在正在打扫厨房。
另外,它还有“梳洗”、“(俚)大捞一笔”的意思。例如:
Wait a minute. I’ll have to clean up. 等一下,我要梳洗一下。
He cleaned up in the stock market last year. 去年他在股票市场大捞了一笔。
注意它和 clean down 的区别, clean down 的意思是“彻底清洗”。例如:
Please clean down the wall. 请把墙壁清洗干净。
2. We can’t put off making a plan.(P62) 制定计划这件事我们不能再拖延了。
put off 是由“动词+副词”构成的短语动词,意为“推迟”、“拖延”。其宾语可由名词、代词或动名词充当。若代词作宾语,该代词应放在 put 和 off 之间,不可放在 off 之后。例如:
We’ll put off the sports meeting because of the heavy rain. 因为下大雨,我们把运动会延期到下周举行。
另外,它还有“消除”、“去除”的意思。例如:
You must put off your doubts. 你必须消除你的疑虑。
注意: put sb off 则意为“把和某人的约会等延后”、“闪避”、“敷衍”、“推诿(已答应做的事、责任)”。例如:
We shall have to put the Smiths off till next week. 我们将不得不把同史密斯夫妇的约会推延到下星期。
He tried to put me off with vague promises. 他企图以含混的允诺来敷衍我。
3. These three students all volunteer their time to help other people.(P60)这三个学生都自愿花时间帮助其他人。
volunteer 作动词用时,既可以用作及物动词,表示“自愿(做)”、“自愿提供”、“自愿给予”;又可以作不及物动词,表示“自愿”、“自愿服务”的意思。例如:
They volunteered to repair the house for the old lady. 他们自愿替老太太修缮房子。
She volunteered the information. 她主动提供了这一信息。
He volunteered for the hard and unprofitable job. 他自愿做这份苦差事。
4. Let’s cheer him up. (P61) 让我们使他振作起来吧。
cheer sb up 意为“(使某人)高兴/振作起来”。例如:
The news cheered him up. 这消息使他高兴起来。
Cheer up! Our troubles will soon be over. 振作起来!我们的困难很快就会过去。
5. Not only do I feel good about helping other people, but I get to spend time doing what I love to do. (P62)我在帮助他人的时候,不仅感到快乐,而且我还可以把时间用在我想做的事情上。
当 not only 置于句首时,后面的句子一般要倒装,但 but(also) 后面的句子不用倒装。另外,使用 not only... but(also)... 并列连词时,应注意以下两点:① 当 not only... but(also)... 连接两个并列主语时,句子谓语动词的形式必须和靠近 but(also) 的主语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例如:
Not only you but also he has to attend the meeting. 不但你要去参加会议,而且他也要去。
② not only... but(also)... 应该连接两个并列的句子成分。例如:
He speaks not only English but also French. 他不但会说英语,而且还会说法语。(连接两个宾语)
I not only heard it, but(also) saw it. 我不但听到而且也看见了。(连接两个谓语动词)
get to do sth 表示“经过一个过程或努力而……”、“逐渐做……”的意思。例如:
You’ll get to like the work. 你慢慢会喜欢这工作的。
6. I’ve run out of it. (P63)我把它用完了。
run out of 意为“用完”、“耗尽”。例如:
Two weeks passed. They ran out of money. 两星期过去了,他们的钱用光了。
注意: run out 常表示“(储存物、供应品等)用尽”、“(合同等)期满”等意思。例如:
His patience is running out. 他渐渐失去了耐心。
The fuel was rapidly running out. 燃料很快就要用完了。
When does the lease of the house run out? 房子的租约什么时候到期?
7. I take after my mother. (P63)我长得像我母亲。
take after 意为“长得像”、“有(某人)的特征”。例如:
He takes after his father, a drunkard. 他就像他父亲一样,醉汉一个。
She took after her mother almost in everything. 她长得几乎与她母亲一模一样。
8. He also put up some signs asking for old bikes. (P64) 他还张贴出一些告示来收集旧自行车。
句中的 put up 意为“张贴”。例如:
We’d better put up a notice about it. 关于这件事,我们最好出一个通知。
They are putting up a wall newspaper. 他们正在出墙报。
注意: put up 还表示“搭建”、“住宿”、“留……宿”等意思。例如:
They put up a tent by the fire. 他们在火堆旁搭起了一个帐篷。
They put up at a small hotel for a couple of nights. 他们在一家小旅馆住了一两夜。
We can put all of you up for the night. 我们可以安排你们所有的人住宿。
put up with 则意为“容忍”、“忍受”。例如:
There are many inconveniences that have to be put up with when you are camping. 在你露营时,有很多不方便处必须忍受。
ask for 意为“要求见(某人)/得到(某物)”。例如:
There’s an old man at the door, asking for you. 门口有一位老人要见你。
The miners are asking for another increase in pay. 矿工们正在要求再次加薪。
9. The strategies that he came up with worked out fine. (P64) 他提出的方案结果证明很有效。
句中的“that he came up with”是一个定语从句,修饰 the strategies。
work out 意为“结果为”。例如:
Things worked out quite differently. 结果,情况大不相同。
10. It’s very important that this organization does not run out of money. (P66)重要的是这个组织没有把钱用完。
这是个主从复合句,其中含有由连词 that 引导的主语从句, It 为形式主语。
为保持句子结构平衡,这类主语从句大多被放到句子后部去,而用代词 it 作形式上的主语,在口语中连词 that 有时可省略。例如:
It’s a pity(that) you missed such a fine talk. 这样好听的报告你没有听到真是遗憾。
11. I think the telephone was invented before the car. (P68)我认为电话的发明比汽车早。
invent 意为“发明”,表示设计出或制造出以前没有的东西,因而又引申为“编造”、“虚构”等意思。例如:
He invented a story to explain why he was late. 他编造借口来解释迟到的原因。
注意它和 discover 的区别, discover 的意思为“发现”,表示发现客观存在的但以前不为人知的事物,也可以表示发现已为人知的事物的新的性质或新的用途。例如:
Gilbert discovered electricity, but Edison invented the electric light bulb. 吉尔伯特发现了电,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12. They are used for seeing in the dark. (P69) 它们用来在黑暗中看东西。
be used for 意为“被用来做……”,介词 for 后接名词或动词的-ing形式,表示用途。例如:
A pen is used for writing. 钢笔用来写字。
注意: be used as 和 be used by 的区别:
be used as 意为“被用作……”,介词 as 意为“作为”,其后一般接名词,强调使用的工具及手段。例如:
English is used as the second language in many countries. 英语在许多国家被当作第二语言使用。
be used by 意为“被……使用”,介词 by 后面接名词或代词,表示动作的执行者。例如:
Tractors are used by the farmers. 农民使用拖拉机。
13. Although tea wasn’t brought to the western world until 1610, this beverage was discovered over three thousand years before that. (P72)尽管茶直到1610年才被带到西方,但这种饮料早在此前三千多年就被人们发现了。
although 用来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意为“尽管”、“虽然”、“即使”、“纵然”。例如:
Although it was so cold, he went out without an overcoat. 天气尽管很冷,但是他没有穿大衣就出去了。
注意 although 与 though 的区别: ① 两者用作连词时,基本上可以通用,但 although 比 though 正式些; though 引导的从句放在句首时,从句可以部分倒装, although 却不可以。例如:
Child though he was, he helped me a lot. 虽然他是个孩子,却帮了我不少忙。
② although 只能作连词用,而 though 不仅可以用作连词,还可以作副词用。例如:
It’s hard work, I enjoy it though. 这工作很艰苦,但我乐意干。
not... until... 意为“直到……才……”。例如:
They didn’t find her until the next day. 他们直到第二天才找到她。
Not until midnight did it stop raining. 直到午夜,雨才停止。
14. According to an ancient Chinese legend, the emperor Shen Nung discovered tea when he was boiling drinking water over an open fire.(P72)根据一个古老的中国传说,神农氏在明火上烧开水时发现了茶。
according to 是介词短语,意为“根据”、“按照”。例如:
According to the weather forecast, it’s going to rain tomorrow. 根据天气预报,明天要下雨。
when 作为连词引导时间状语从句时,通常指时间点,此时从句的谓语动词须用终止性动词;它也可以指一段时间,此时从句的谓语动词须用延续性动词。例如:
When we were at school, we used to go to the library. 我们在校学习时,常去图书馆。
He raised his hat when he saw her. 当他看见她时,略略举帽示敬。
而 while 引导时间状语从句时,通常表示一段时间,强调主句动作与从句动作同时发生,从句中必须用延续性动词。例如:
Tom is singing while Mary is dancing. 汤姆在唱歌,而玛莉在跳舞。
15. A team from China took part... (P74)来自中国的一支球队参加了比赛。
句中的介词短语 from China 充当 team 的后置定语。在英语中,除了介词短语作定语要后置外,动词不定式(短语)、从句、一些副词、形容词等作定语修饰名词时,通常也置于被修饰词的后面。例如:
I have a lot of things to do. 我有许多事情要做。
The weather today is quite wet. 今天天气阴雨。
【《游褒禅山记》的疑难句子解析】推荐阅读:
《劝学》疑难词语解析参考09-28
双倍工资案件疑难问题解析06-28
圆周运动的疑难解答09-20
备战高考:解惑高考中常见的疑难问题08-31
疑难病例07-01
解决疑难08-07
学生疑难08-12
课堂疑难08-19
疑难危重患儿05-29
侵占罪中的疑难问题探解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