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是孤独的诗人

2024-10-07

陶渊明是孤独的诗人(共7篇)

陶渊明是孤独的诗人 篇1

诗人陶渊明的千古名句

陶渊明,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千古名句吧。

陶渊明,中国是中国文学史上堪与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比肩的伟大诗人。陶渊明自己从来没有说过是哪里人,甚至也不说生于何时何地。于是,在陶渊明的出生年份上,就出现了公元365年、公元369年、公元372年等等多个版本。陶渊明的身世也成了难解之谜。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宜丰学者凌诚沛主持组建了“陶渊明始家宜丰”研究小组。前后经过近的调研考证,他们确认陶渊明于公元365年出生在今天的`江西省宜丰县澄塘镇新安村的安成自然村。公元393年陶渊明时年29岁,与妻及子离开南山陶家坪。此后陶渊明一家在浔阳居住了24年。其间,陶渊明因王氏妻亡,继娶浔阳翟氏。公元4,陶渊明52岁,与妻翟氏带幼子佟回到宜丰故里,修葺南山旧宅而居之,后,陶渊明卒于星子栗里,后归葬康乐县义钧乡之七里山即今宜丰澄塘镇的七里山。上述考证的结果,第一次给了陶渊明生平事迹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

1、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陶渊明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饮酒》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 有真意,欲辩 已 忘言。 ——陶渊明 《饮酒·其五》

5、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 今是而昨非 。 ——陶 渊明 《归去来辞》

6、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

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杂诗》

8、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陶潜 《拟挽歌辞》

9、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陶渊明

10、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陶渊明

11、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渊明

1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

1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

14、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 或脱故而服新 ! 愿在发 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 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陶渊明 《闲情赋》

15、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陶潜

16、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

1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饮酒·其五》

18、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陶渊明 《神释》

19、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 ——陶渊明 《归去来辞》

20、“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 《归来去兮》”

21、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陶渊明 《 读山海 经》

22、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 《归去来兮》

23、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陶渊明 《形影神赠答诗》

2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

25、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陶渊明 《咏荆轲》

2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27、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陶渊明

28、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 《读山海经》

29、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陶渊明

30、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

31、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 《归田园记》

32、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 《 归去来兮辞 》

33、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陶渊明 《挽歌》

34、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陶渊明

35、勤靡余暇,心有常闲。 ——陶潜 《自祭文》

36、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 ——陶潜

37、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守 拙归园 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 《归田园居》

38、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 《桃花源记》

39、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潜

40、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

41、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42、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陶潜

43、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 不重来,一 日 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杂诗·人生无根蒂》

44、不足为外人道也。 ——陶渊明 《桃花源记》

45、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陶渊明

46、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47、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陶潜

48、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

49、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陶渊明

50、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陶渊明 《咏荆轲》5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陶渊明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53、宇宙一何愁,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也早已白。 ——陶渊明

54、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余。 恐此非名计 , 息驾归闲 居。 ——陶渊明 《饮酒·其十》

55、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陶渊明

56、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陶渊明

5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58、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陶渊明

59、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陶渊明

陶渊明是孤独的诗人 篇2

时间上的距离, 空间上的差异, 还是无法阻挡两位诗人在文学信仰上的默契和交集。弗罗斯特和陶渊明凭借他们独到的自然风格, 在当时的诗坛另辟蹊径, 凭借一种清新质朴的风格, 脱颖而出。当视角投射到诗作的形式, 题材, 主题等方面时, 不难看出两位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共通之处;然而, 当把这种交集置于不同的文化, 时代背景时, 他们各自的诗歌特色有彰显无遗, 通过对比, 诗人对自我, 对自然的态度, 视角和感受会更加透彻。

二、诗人和诗作

素有“新英格兰农民诗人”美誉的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被普遍公认为现代自然主义者, 他的诗歌不局限于形式上的束缚, 诗文舒畅, 摆脱于以往诗歌在格律上的桎梏, 更接近传统诗歌的质朴无华, 主张用“旧形式表达新内容”, 将独特的精神魅力赋予自然平淡的内容中, 蕴含深刻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思考, 相较与当时风靡一时的玄学派, 唯美派矫揉造作, 浮夸虚华的诗风大相径庭。他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朗朗上口的韵律、从描写乡村地区淳朴的风土人或和劳作场景展开, 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渐渐进入哲理的境界, 循序渐进, 耐人寻味。他的诗歌并不仅仅记录为人所忽略的自然界事物或乡野村民的劳作场景, 在他对大自然的描写中常常蕴涵深刻的、象征性的、甚至是形而上学的意义。爱和欲望是他诗作的中心。他的很多诗歌总是给人留下意味深长的语境, 他看似随意展开的一段即兴独白, 让所有的人跟随他的脚步, 追随着若隐若现的逻辑, 去解释, 去构建, 从而形成事实, 事实是读者建造的, 而不是在他诗中直接呈现的, 这些事实是很日常的, 普通的, 持续在生活中的, 正如史蒂文森所说, 诗歌是对那些让世界正常运转的琐事的反应, 那些琐事创造了世界。他的诗歌本身并不教给我们真理, 更像是一种产品或是一种过程, 牵动到了读者的梦和欲望。弗罗斯特说过, 他诗中的意义是在这个世界中被唤起的。

钟嵘在《诗品》中这样品评田园诗人陶渊明, 称其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少年时受传统儒经的影响, 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 然而他的仕途道路并不顺遂, 不仅壮志无法施展, 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虚与委蛇。当他人到中年, 多年来的经历使他的思想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他开始转变自己的人生志向, 归隐田园, 回归自然, 躬耕自足, 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淡泊。陶渊明的回归自然, 隐逸田园, 既是本性使然, 也是社会现实使然。陶渊明性格的本质是追求心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 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然的本性, 就是这种崇尚自然、悠然洒脱的天然禀赋, 使他不堪“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而最终辞官归田。然而, 陶渊明所处的却是一个玄风扇炽的时代, 政治上的篡夺和黑暗使正直之士的才能无法施展, 有心拨乱反正奈何人微言轻无力回天。这种人生阅历使得陶渊明的诗歌返璞归真, 看似朴实平淡的文字和内容却蕴含丰富的情感和深远的思想。他的隐逸并不是脱离尘世, 不问世事, 只是换个领域施展才华, 换个视角观察社会, 体验人生。正是基于亲身经历和实践, 他的诗歌才会更加质朴, 言之有物, 从而帮助他摆脱仕宦阶层的狭隘, 形成了一种更远大的社会构想, 对于美好未来, 理想生活的思索。

三、交集

1. 自然主义视角

弗罗斯特的诗歌不局限于形式上的束缚, 诗文舒畅, 摆脱于以往诗歌在格律上的桎梏, 更接近传统诗歌的质朴无华, 主张用“旧形式表达新内容”, 将独特的精神魅力赋予自然平淡的内容中, 蕴含深刻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思考, 相较与当时风靡一时的玄学派, 唯美派矫揉造作, 浮夸虚华的诗风大相径庭。他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朗朗上口的韵律、从描写乡村地区淳朴的风土人或和劳作场景展开, 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渐渐进入哲理的境界, 循序渐进, 耐人寻味, 在他的代表诗篇中, 常常反映出超越个人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之间的冲突、突显人类、大自然以及整个宇宙的直接关系。在他的诗中没有脱离现实的编造和凭空的个人想象, 而是有一种独立的, 客观的存在, 依靠具体的行为, 普通的事物来建造诗歌。同样, 诗人陶渊明也偏好“农家语”的清新质朴, 自然晓畅, 反对当时文坛彩丽竞繁的形式主义玄言诗, 排斥文人创作“俪采百字之偶, 争价一句之奇”的雕琢浮华风气, 他背离浮华辞藻, 亲近自然乡野, 体察风土人情, 主张自然朴素的创作, 强调诗文要面向现实, 主张继承古文传统, 内容反应时代本质, 而文学形式则可以代代继写, 发扬传统。自然为两位诗人提同乐崭新的视角, 面对同样的生活琐事, 世事百态, 他们更能洞察到社会中人没有用心留意的东西, 自然赋予他们全新的双眼, 敏锐的嗅觉, 质朴却深远的文字。不论是陶渊明的隐逸自然还是弗罗斯特的置身自然, 都是一种战略上的撤退和转移, 唯一的是初衷不同, 陶渊明的回归自然始于无奈, 是一种穷则独善其身的被动抉择;而弗罗斯特的回归自然始于诗歌创作上的战略转移, 主动转换视角来观察社会和人生, 然而两人殊途同归, 最终还是把个人置身于时代, 置身与社会, 这既是宿命也是规律, 他们在纯净的大自然中, 在淳朴的乡野中, 更加深刻的, 客观的洞察到时代背景下的阶级局限和社会发展中的身心失衡。

2. 诗歌题材和主旨

弗罗斯特的数百篇诗歌中, 描写田间劳作, 乡土风情的作品不下百篇, 无不反映出劳动人民的生活, 捕捉大自然的气息, 诗人用自己的脑力劳动记录并升华劳动人民的体力劳动, 传达出更深远的寓意, 自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但是当诗人将其呈现在你面前时, 你又能在这种看似平淡无奇的表象下挖掘到更深远的寓意, 这种寓意不是什么故作高深, 故弄玄虚, 它们潜伏在人们的生活中, 如影随形, 只是诗人的这番点拨才一语惊醒梦中人。陶渊明的诗歌也不乏咏花鸟山水之佳作, 其中更多的是描写农耕劳作, 诗人将一片冰心寄情自然, 纵情田园, 用自然法则开悟自我, 启迪后人, “万物相寻异, 人生岂不劳”, 人生劳苦不能丧失志向, 纵使官场失意, 他也力争在文坛有所作为, 即使置身恬静田园他也没有遗失进取之心, 自然万物启迪诗人转变思维, 转换方向, 顺应内心, 另辟佳径。两位诗人的并不是单纯为了写景而写景, 自然万物, 田间劳作, 不过是他们是个的载体, 为读者呈现一个崭新的视角, 拨开世俗的浮云, 帮助使人更清晰透彻的看待社会百态, 人生抉择, 个人与社会的矛盾, 内心的矛盾和纠葛。两位诗人之所以能通过诗歌的主题构建出一种贴近生活, 贴近内心的语境, 是因为他们所选的主题源自生活中的琐事, 是诗人深入自然乡野观察到的, 是诗人亲自躬耕田间农地体会到的, 这些是再平常不过的琐事, 然而正是这些琐事创造了生活, 丰富了生活, 因而更能牵动了人们的内心感受。

四、差异

1. 观察者与思考者

在弗罗斯特的代表诗篇中, 常常反映出超越个人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之间的冲突、突显人类、大自然以及整个宇宙的直接关系。在他的诗中没有脱离现实的编造和凭空的个人想象, 在他的诗歌中有一种独立的, 客观的存在, 依靠具体的行为, 普通的事物来建造诗歌。人的主观意志是被客观事物、环境所限制的, 个人意志受控于物质现实, 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像是一种从属关系, 人无形之中纵使受控于自然, 被自然所困惑, 人在自然面前是如此渺小, 自然带给人们无法预知的未来, 自然给人诱惑, 让人迷失, 但有时又在人踌躇时指引新途。在他的诗歌中反映出一种相互牵制的关联, 具体的和抽象的, 变化的和不变的, 主观的和客观的, 个人的和自然的, 他的诗歌的特别之处也源自于这种冲突带来的张力。诗歌在弗罗斯特的眼中不是闲暇时间的白日梦, 不是被动的灵感接受和小资情怀。他不属于浪漫主义的派别, 正如华兹华斯所说, 诗歌对于弗罗斯特而言是动作, 不是情绪的收集。他的冷静和写实, 赋予他素描画家的身份, 只是用画笔记录, 描摹, 呈现, 让读者在这些习以为常, 司空见惯的场景里体会新的滋味, 找到心灵上的共鸣。而弗罗斯特并没有倾注过多的主观倾向或是表达个人的情感, 他只是一位极具洞察力的观察者, 冷静客观, 沉着内敛, 依据客观存在, 具体行为, 普通事物来营造诗歌, 读者在建造的过程中, 自发地牵动到内心深处的梦与欲望。

如果说弗罗斯特的诗是幅写实的画作, 充满沉稳内敛的气质, 那么陶渊明的诗更像是一部人物自传, 充满豪迈洒脱气息, 带给读者另一个天地, 陶渊明把他的视角, 他的感悟分享给世人, 倾诉自己的心路历程, 描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剪影, 试图引起人们的同理心, 找到可以倾诉的知己。陶渊明归隐田园不仅要与他率真的个性相关, 更与当时的政治背景以及他的仕宦生涯去息息相关, 他的入世与出世可以说都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的。在《桃花源》里, 诗人描述了一个理想中的社会人人都怡然自乐, 自给自足, 没有剥削, 没有压迫, 人人劳动, 大家过着富庶平静的生活。这个“世外桃源”反映了诗人的美好愿望, 和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是诗人对现实社会制度的一种否定, 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是诗人回归田园后在农村生活实践的结晶, 是诗人思想进步发展的结果。这足以证明, 归隐后的陶渊明并未完全脱离现实, 而是通过长期的躬耕劳作, 体会到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自然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而人类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自食其力, 才能自给自足, 在实践过程中也改造了自然。同时, 大自然的法则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人的胸襟, 开阔了人的视野。田园生活让他有了更远大的社会构想和未来眼光。通过自然的视角, 洞察世事, 感悟人生, 剖析和解读最真实的自我, 把最真挚的情怀投影到诗中。

2. 超我和自我

在弗罗斯特的诗歌中不乏频繁出现的“我”的形象, 然而诗中的“我”不是诗人自我的象征, 反映出的是超越个人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之间的冲突、突显人类、大自然以及整个宇宙的直接关系。在他的诗中没有脱离现实的编造和凭空的个人想象, 而是有一种独立的, 客观的存在, 依靠具体的行为, 普通的事物来建造诗歌。诗歌在弗罗斯特的眼中不是闲暇时间的白日梦, 不是被动的灵感接受和小资情怀, 正如华兹华斯所说, 诗歌对于弗罗斯特而言是动作, 不是冷静收集的情绪。他的诗歌呈现的是一种共性, 在“我”的基础上升华为超我, 一种超主观, 超个性, 一种能引起众人共鸣的的普遍道理。为了达到超我, 他刻意与读者保持距离, 不主动近亲, 他的诗歌寓意就那样静静的存在着, 像一棵大树, 散发出勃勃生机和茂盛枝桠, 让那些在炎夏旷野中的行者不禁停下脚步, 驻足小憩。

相较而言, 陶渊明诗中频繁出现的“我”的形象则是诗人真实的缩影, 充分的反映了个性鲜明的自我, 充满感性之美。有阅读时, “好读书, 不求甚解”的随性洒脱;有劳作后“带月荷锄归”的满载喜悦;有闲暇时“采菊东南下, 悠然见南山”的恬静自得;有把酒言欢时“父老杂乱言, 觞酌失行次”的欢快不拘;有感伤实事时“流泪抱中叹, 倾耳听司晨”的悲怆。陶渊明的诗更像是一种自我的表达, 一种人格魅力的传达, 他的自我不是狭隘自私的个人主义, 小资论调, 而是源于田园生活, 来自农耕实践的深刻感悟, 自强不息, 虽然他仕途受挫, 仍然进取上进, 其政从文, 在文学的天地里同样实现了自我价值, 同时也遵循了自己的内心信仰。

五、启迪

两位诗人在对待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自我的观点上的默契和差异为我们开启了一道新的窗口去审视自我和时代, 自我的追求和时代的背景都置身在自然地大环境下。我们要借鉴陶渊明仕途受挫后自强不息的胸襟, 学习他不忘自我, 另辟蹊径的长远眼光;我们也要借鉴弗罗斯特理性深刻的洞察力, 学习他适时的自我隐形, 用更客观的态度观察和决策, 采用新的视角体悟自然的哲学。

参考文献

[1]弗罗斯特.弗罗斯特诗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2]孙有中.跨文化视角[M].高等教育教育出版社, 2009

[3]魏正申.陶渊明探稿[M].文津出版社, 1990

陶渊明是孤独的诗人 篇3

陶渊明追求隐逸的思想固然是受到了儒家“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隐逸观点,也受到了庄子出世哲学和当时江州地带隐逸风气的影响,但主要还是来自于诗人本身对于混乱、黑暗、残酷、腐败的现实世界的认知。可以说正是陶渊明心中深埋的这份强烈的对官场的不满情结,使得他和整个社会保持着一个适当的尺度,对现世更增添了一种超然、洒脱之感。所以在陶渊明的诗中,他这种隐逸思想的倾诉和对田园生活的眷恋总是与对现实世界的评价紧密相连。这都是陶渊明从五次踏入官场的痛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心灵深处的真正领悟。正因为如此,陶渊明才最终放弃了那“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豪情壮志,选择宁静的田园终其一生,“荣华诚可贵,亦复可怜伤”。人取得功名固然重要,但是忘其本质、同流合污、不顾自身安危却是大错特错。参加田园的躬耕虽然辛苦,可是换来的是安稳、舒适的生活。在陶渊明看来田园是一个远离战乱与释放心灵的避风港,是能尽享生活乐趣的安乐窝。他的这种隐逸思想价值是值得人们学习的榜样,他的这种选择是清醒而理智的。

二、陶渊明归隐思想的现代价值

从上述来看,陶渊明的思想不仅没有被时代所淘汰,而且具有强烈的现代性。例如,人与自然的关系、纯朴与现代的关系……

陶渊明的思想与海德格尔的“诗意地生存”思想是一致的。海德格尔说:“首先,十分明显的是,诗的活动领域是语言,因此,诗的本质必得通过语言的本质去理解。尔后,以下情形就了然大白了:诗是给存在的第一次命名,是给万物之本质的第一次命名。诗并不是随便任何一种言说,而是特殊的言说,这种言说第一次将我们日常语言所讨论和与之打交道的一切带入敞开。因此,诗决非把语言当做手边备用的原始材料,毋宁说,正是诗第一次使语言成为可能。诗是一个历史的、民族的原始语言。因此,应该这样颠倒一下:语言的本质必得通过诗的本质来理解。”很明显诗的来源和语言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而陶渊明也正是和海格尔的思想一致,他所要表达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诗这种语言向世人所展示、所抒发的。

梭罗的《瓦尔登湖》也正好与陶渊明的思想不谋而合。他的这本书详细地记录了作者隐居瓦爾登湖,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在美好的田园生活中,深深感受到自然对作者的重新塑造。这正是陶渊明思想的基础所在,陶渊明表现出的自我反省意识、人文关怀精神都与现代社会的意识流相符合。陶渊明是现代文人学习、效仿的对象;他的思想告诉我们现代人该怎样接受挑战、该怎样走出困境、该怎样坚强不屈。他的思想和方法深深地影响着现代文人;他的归隐在现代物欲横流的世界更凸显其人文价值,更对未来的现代人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

三、陶渊明隐逸思想对后代诗人的影响

陶渊明的归隐不仅是我们的典范,而且是中国文化的标志。他是个极具个性的代表人物,又是中国文人的学习榜样。他的归隐成为后代子孙的精神食粮,代代相传下去。林雨堂先生曾在文章中写到:“陶渊明这位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中国文化上最和谐的产物,不期然而然地浮上我的心头。”“他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在那些较为渺小的诗人和作家心目中,他永远是最高人格的象征。”“他是今日真正爱好人生者的模范。”“以陶渊明为例,我们可以看见积极人生已丧失了愚蠢的自满心,玩世哲学已丧失了尖锐的批判性。”后代的子孙们将陶渊明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陶渊明那种豪放、淡泊、洒脱的隐逸精神,获得了后人的仰慕和赞美。现在的社会熙熙攘攘、纷繁复杂,人们需要一份宁静的生活,正是因为有了陶渊明的出现,人们才有了一种精神寄托,人们离不开他,更需要他,需要他来化解社会中出现的伤害人们的心灵创伤。因为生活中的人们需要这种旷达、需要这种安逸来消除自己内心的压抑和痛苦。有很多人和陶渊明一样处在进退两难的境界,一面不舍得放弃自己的高官厚禄,受到各种迎面而来的挑战和压力,一面想要寻求恬静淡泊的生活,来尽情地释放自己,这种矛盾的心理充斥着千万人的心。这就更凸显出陶渊明高尚、不同流合污的伟大思想,并世世代代地影响着后人。陶渊明用他微不足道的力量,震撼着整个世界,是中国文艺界的伟大里程碑。

田园诗人陶渊明对我的影响 篇4

摘要:我与陶渊明同是九江人,但我喜欢他的诗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一点。我倾佩他那鄙视权贵的勇气,我敬佩他那正直超凡的高尚品格,我羡慕他追求的那个美满幸福,淳朴自由的乡村生活,同时我和他一样喜欢菊花。

关键词:走进陶渊明,刚正不阿,寄意田园,菊花之爱及对我的影响

陶渊明,我想这是但凡了解一点中国诗歌的人都不陌生的名字。而我做作为一个九江人,对他则是更熟悉了。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桃花源记》让我认识了他,让我知道了他内心的所向往;《归园田居》让我了解了他对官场的厌恶及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说明他是一位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人;《归去来兮辞》让我读懂了他遗世独立,心胸宽广的乐观精神。他给世人营造了一个举世无双的桃花源,那现在让我们来走近陶渊明,感受他那独特而令人钦佩的精神吧!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古往今来,中国曾有不少隐士,但无一人能如他一般带给后世如此深刻的影响。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平淡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而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他的刚正不阿令我深深折服。一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道尽对世道险恶、官场污浊,也彰显了其朗朗君子之风。不仅如此,“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表现出他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体现了他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在红尘滚滚、人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已经很难再见到如陶渊明般正直高尚人,尤其是一些贪污腐败的官员。作为一名大学生和一个中国公民,我们都要坚持对黑暗的鄙视,坚守自己的原则,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他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可以说是田园诗派的创始人。这类诗着重细致地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充分表现了他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他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桀骜不驯的思想感情,这样逆时的内容,出现在当时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古代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我对陶渊明最早的认识,那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生活的心境至今深深影响着我。作为一个曾今生活在农村的城镇孩子,当我从乡村来到城市,看着车水马龙的街道,高楼林立的大厦,充满污染尘埃的城市,我暮然想起在乡村田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满眼的绿色山野。和陶渊明一样,相比复杂的城市官场,我更喜欢那与世无争,自由自在的自然田园生活。只有在那种安逸自然的环境中,你的身心才能够得到释放,感受到真正的自由。

金秋时节,到处都能看到盛开的菊花。当我看到菊花时,总会联想到陶渊明的爱菊,总会想到它是花中四君子之一。菊花耐寒、高洁,不仅有飘逸的清雅、华美多姿的外观,幽幽袭人的清香,而且有着安贫乐道、不慕荣华,有骨气士君子的气质。陶渊明把生活的情趣和生命的价值诗意地融合在一起,菊花的品性,已经和陶渊明的人格交融为一,这就是他傲然脱俗的人格象征。陶渊明爱菊、咏菊,寄托着高洁的情致,菊花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后人只要一说到菊就会想起陶渊明,甚至有人把他称为“菊圣”,把菊花叫做“陶菊”。

陶渊明的诗平淡自然,就像菊花一样美丽淡雅;诗人对自由的追求,也像菊花一样不畏风霜;他的人生道路,也像菊花一样坦荡深情。陶渊明独爱菊花,世人皆知。庭院栽菊,高山赏菊,他甚至给自己的小女儿取名为爱菊。每有暇日,便坐青松之下,饮酒赏花。一有苦恼,就入菊圃,在菊花丛中忘却人生的焦虑,进入“欲辨已忘言”的空灵虚静境界。在他的诗辞里有很多关于菊的描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等。

陶渊明爱菊,我亦爱菊。在我心中,那菊花就如陶渊明一般,在寒冷的秋霜中倔强地绽放,在凛冽的寒风中傲然的站立,即使是被嘲笑打击,它也仍然不作任何的退步。我喜欢在秋天看着菊花孤寂而又灿烂的盛放,我喜欢看它倔强而又美丽的身姿,我喜欢嗅着它那清新而沁人心脾的花香。每当我们家即将到过年之际,我的母亲总是会腌制一些菊花茶,里面加入一些我喜欢的芝麻和花生。用开水泡开时,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清新的香味,喝菊花茶还具有清热降火明目的功效,而且菊花茶也是宾客来到我们家是必备的饮品。

从陶渊明的归隐和他归隐后的生活可以看出,陶渊明向往的社会是和平与安宁、没有相互压迫和残害的社会;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淡泊高远,无身外之求的人生;喜爱的人生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之趣的乡村。

陶渊明带给我的都是积极的影响,给我的感觉总是那么的正直和清高,他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应该人人皆有耳闻,这也充分地体现了他自身所有的美好品质。然而,我又觉得他的一生是那么的不如人愿,做官并非是他自己的心愿,但是,由于一些外界因素的所驱使,他是别无选择。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如果让我们去做自己所不想做的事,那种心情该是多么的难受与煎熬。

他的一生我不知该用如何的词去描述,或悲或喜吧,这或许只有他本人所能领悟到的,但是我们所能感受学习到的是他留给后人的精神的财富——鄙视追逐官名利禄,向往淳朴自由的田园乡村和那一批批丰厚的诗歌文学。

孤独的诗人情感美文 篇5

海子,他是一个勇敢的人,是一个值得佩服的人。同时他也并非不是无言告别的人,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曾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没错,死亡只是生命的停止,并不代表思想的终止,无言的死,就是为了孤独而死,也就是为孤独而活。

脑瘫诗人余秀华的喧嚣与孤独 篇6

她在现实世界里直接、莽撞、痛感十足。余秀华没想到,让自己走红的会是一首关于爱情和肉体的诗。

她是一个女人,农民,脑瘫患者。当然,她更是一个健康的诗人。

她有些抵触外界突如其来的对诗的热捧,还有伴随在这热捧之后的猎奇。

她会自我解嘲,“炒作之后,幸亏你们发现脑瘫不是假的”。在余秀华看来,一切的喧嚣都会过去。

她依然会像自己在诗里所说的那样,“有时我是生活的一条狗,更多时,生活是我的一条狗”。

而她“只有在写诗歌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

格格不入的农民

横店是湖北中部一个普通的村庄。

它在余秀华的笔下充满诗意。她描写这里的白云、午后和麻雀。但当被问到家乡对她的意义时,她丢出一句“鬼地方!”

为什么这个名字总出现在你的诗里?

余秀华几乎没有停顿,“因为这个词简单、好用,就跟‘爱情’、‘春天’一样”。

因为疾病,余秀华说话有些口齿不清,面部肌肉的抽搐让她的神情显得有点夸张。但她思维非常快,话说得直而且冲。

不仅是对别人,也包括对她自己。有人小心翼翼地问“你怎么看待别人总提你的身体疾病”,她立刻打断了,“脑瘫。你直接说呗,修饰什么”。

“她显得与这里格格不入。”余秀华的小姨说。在她看来,余秀华脾气古怪,思维跟别人不一样。她在村里跟谁都不怎么熟,也说不上什么话。

母亲说余秀华脾气坏,爱和别人吵架,在村里没什么朋友。余秀华说过,她不甘于命运,但她所有的抗争都落空。“我会泼妇骂街,当然我本身就是一个农妇。”她和朋友说起自己爱骂人,因为自己爱说真话。

余秀华在村里不怎么走动。这个农妇对村里人聊的家长里短毫无兴致。村里人也没有人读过她写的诗。问起来,他们笑着摇摇头,“看不懂”。

余秀华办了低保,每个月60块钱。去年正月,母亲买回了20多只兔子,给余秀华照看,这些兔子成了她的宝贝,也能卖点钱。每天早起吃饭前,她先去割草,喂饱兔子。

最近,兔子一只只死去,让她感到伤心。

每天上午是她的看书时间。她最喜欢的书是《悲惨世界》,喜欢那本书中的一切——语言、结构、思想,“那种对人性的刻画,真是好!”

她爱读诗,房间的诗集里,几乎每页都有她随手写下的感受和批注。

午后,她会花很多时间去写作,她的手不灵活,只能用一根手指敲着键盘,把诗的一字一句录进电脑里。

高中毕业,父亲在村里给她盘下一个杂货铺。母亲周金香觉得,女儿的心思根本不在雜货铺上。“她每天都在打电话,不知道跟谁打,一聊好几个小时,有人来买东西她也不搭理。”有一个月电话费花了174块钱。

除了看书,下象棋最让余秀华快乐。她象棋下得好,提起和村里人下棋,她总是笑,“他们老悔棋,就是不让我悔”。徐建国是荆州著名的棋手,在他看来余秀华的象棋水平在县级可以排到前十。他说她下棋“犀利、灵活有力量”,喜欢进攻,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势,“棋风和她文风一样”。

脑瘫者的远方

“这个身体,把我在人间驮了38年了,相依为命,相互憎恨。”她不得不接受身体的缺陷。

远方对她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她曾经尝试过离开这个小村庄。

2012年,余秀华第一次离开家乡,去温州一家为残疾人办的厂子打工。那一个月里,她仍然在写诗,晚上把诗读给工友听,“但他们都是木头”,余秀华说。

只一个月,她就回了家,她说因为周围的人太世俗,父母说因为女儿手脚不利索,干活慢。

那次逃离对余秀华来说唯一的意义,是让横店村在她心里第一次成了遥远的“故乡”。

她强调自己的独立。“我希望我写出的诗歌只是余秀华的,而不是脑瘫者余秀华,或者农民余秀华的。”

无法远行的日子里,余秀华的“远方”寄托于信纸和网络。

1995年,她第一次投稿给《钟祥日报》,一投即中。

母亲说她从初中就有了远方的笔友,后来又有了很多网友。很多人从外地来看她。她也会去钟祥或是荆门会网友。

钟祥论坛上留下了她许多印迹,从2009年开始,她陆续发了很多诗歌帖。从最早发帖开始,她的诗就赢得了很多赞美。2009年,钟祥贴吧的网友们凑钱给她买了台电脑。

在网络上结识的朋友,互相理解、支持、鼓励。说到这儿,余秀华流露出一点感伤,“时间会改变一切,不会一直是这样的”。

有一阵子,余秀华把所有的诗歌群都退了,因为和别人吵架。“因为看得过重,反而更容易吵架、容易伤心。”

余秀华被网友伤害过,一次一个网友约她见面,对方远远见到她真人,就掉头走了。

诗友老井回忆和余秀华的第一次见面,虽然之前知道她是个脑瘫患者,但没有细想过,见了面,老井被余秀华行动和语言的吃力“震撼”了。

老井说余秀华是个苦命的天才。她率真,有些逆反心理,时常在网上得罪人。有些网友攻击她的作品,她喜欢反击,老井劝她假装看不见,她做不到。

这是她自己。

余秀华说,这世上有抵达得了的远方和抵达不了的远方。如今,她仍然在那个叫横店的村庄,割草、喂兔子、下象棋、读书、写作。

女人的爱情

她没想到是一首爱情诗让她走红。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里面有肉体,有爱情和远方。

她对这首诗并不是很满意,“那首诗里有些辞藻用得太大了,不够克制。写诗的时候不能自亲也不能自疏,要和自我保持一定距离。”

nlc202309051337

对丈夫,她似乎更不克制。丈夫被她形容为“青春给予她的一段罪恶”。她在诗里说,婚姻无药可救。

结婚时,余秀华19岁,丈夫尹世平大他12岁。当时,这个四川籍男子在湖北荆门打工。余家人觉得秀华身体有残疾,能找到个对象就不错。尹世平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又是小学文化,也没什么挑的了。

余秀华年轻时曾担心丈夫会跑掉。在余秀华的口中,丈夫性格火爆,斤斤计较,两人经常吵架。吵完架丈夫也离家出走过,余秀华又把他追了回来。

“现在真是后悔,干嘛追他回来?”余秀华说,20年,这段婚姻太累了。

“爱情?有个屁爱情!”有人提到这个字眼,她干脆利落地回答。

两人闹过几次离婚,都被余秀华的父母劝阻住了。“死都不能让他们离婚。”

在周金香眼中,女婿是老实巴交的人,肯吃苦,没嫌弃过女儿的身体状况。虽然喝了酒会说些难听话,但不会揭余秀华的伤疤。“日子挺好的,两人又有孩子,都是秀华自己在闹。”

尹世平从没读过余秀华的诗,也没兴趣读。他关心的并不是余秀华的精神世界。“你们这样捧她都是一时的,过去就没了。你们能不能帮她在北京找份工作啊,一个月能挣一千多块钱就行。”

余秀华把对爱情的态度和渴望都放在了诗里。

“她想给他打电话,说说湖北的高粱酒,说说一个农妇醉酒之后,在大门口拉下裤子解手,说她心里的血都被尿了出来,说她拦住过路的人喊他的名字”。

对于这首诗是否有所指,她说忘了。

关于现实生活中她的爱情,余秀华有点躲闪。她承认,自己写的爱情诗,在内心都是经历过了这些过程。但具体的“我不能告诉你”。

她说爱情像信仰,信则有,不信则无。下辈子,希望有个人在她19或20岁时走进她心里,因为那个年纪像花一样。

女儿与母亲

提起父亲的时候,余秀华褪去了她的防备。

余秀华和父亲的感情特别深厚,她说父亲在家人中最理解她。

因为出生带来的缺陷,她6岁才学会走路,那以前,她总是在院门口爬来爬去。

行走对于幼年时代的她非常困难,家人先是给她做了学步车,后来又换成拐棍,再后来终于可以摇摇晃晃地走了。

父亲对她付出的爱也比对弟弟更多。

余秀华8岁才上小学,和小她2岁的弟弟一同入学。那时候上学放学,她都是在父亲的背上。课间休息,他叮嘱老师安排小伙伴轮流陪女儿上厕所。

余秀华上初中时,弟弟总骑一辆28车载着姐姐上学,她身体不协调,在后座上总是坐不稳,弟弟骑起来就会特别艰难,有时候很恼火,对她不耐烦。说到这,父亲余文海形容是哭笑不得,但“感觉心酸”。

余文海回忆起余秀华在高中住校的日子,孤零零的没人照顾她。因为手脚不利索、动作慢,打饭时总抢不过别人,有时候剩饭剩菜也抢不着,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

这段话,余文海花了很久的工夫才说完,中间几次因为哽咽停下。讲完后,他捂住脸,哭出了声。

余秀华在诗中感叹父亲这么老了也是不敢生出白发的,因为他还有一个残疾的女儿,和一个刚刚成年的外孙。

余秀华的儿子跟了余家的姓。村里人总说,余秀华的儿子“真有出息”。

小伙子今年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读环境工程。在家人口中,孩子内向、懂事,跟母亲的关系特别好。

余秀华的世界里,儿子是重要的感情支柱。她不止一次说,“这是我培养出来的儿子”。

用余秀华的话说,他们母子之间是没大没小、无话不谈的。她偶尔在QQ空间中发牢骚“我今天想×××(某个男人的名字)了”,儿子还会跑去点赞。她也屡次试探,想要挖出儿子的感情生活。

余秀华的朋友圈里除了诗歌外,偶尔也记录着和儿子的互动。今年元旦,她送了儿子一条蚯蚓,儿子一头雾水。她解释,“蚯蚓是用来钓鱼的呀,送你蚯蚓,是要你去钓到一条美人鱼!”

“我不知道儿子有没有读过我的诗,如果读了应该会不好意思吧。”余秀华笑了。

在诗里她这样写:我只是死皮赖脸地活着,活到父母需要我搀扶,活到儿子娶一个女孩回家。

余秀华不期然的就火了。

几乎是一夜之间,《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微信朋友圈被争相转发,她也被贴上了“脑瘫诗人”、“农民诗人”、“草根诗人”等标签。

余秀华不喜欢被强行赋予的标签。

她在博客里写下这样一段话:我身份的顺序是这样的:女人、农民、诗人,这个顺序永远不会变,但如果你们在读我诗歌的时候,忘记我所有的身份,我必将尊重你。

她说自己不是天才。

为什么能够写出这样的诗?她也不愿意去回答。

面对褒贬不一的评价,余秀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无所谓”。她并不期待所有人的欣赏。“如果所有人都理解,那就不叫理解。我不需要在任何地方找到理解,不能为任何人而写,只能为自己写。”

但她对诗歌的感受也并不止于直觉上,也有着系统化的反思,她经常修改自己的诗。“沈浩波(诗人)也许说得对,我的艺术性还不够。”

她觉得行文造句需要不断地修炼和提升境界,要不断突破自己。

她读诗的时候不只是凭着感觉读,她会把每首诗读透,仔细读、思考,把自己的思想放进诗的意象中。在她口中,她的诗是发自于“小我”,基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个人体验,以及这其中生发出的想象。

海子也曾让她不能自拔,现在能够批判地看了。她曾在贴吧里贴过一组献给海子的诗,叫做《為海子而哭》,里面写道,“我遇见了披头散发的你/我遇见了口吐火焰的你”。而现在,她可以更批判地看海子的诗了,“也没有那么好,有时太抒情了”。

在余秀华爆红后的几天里,她家的院子挤满了采访的记者、摄像,出版社编辑,还有慰问的领导。面对喧嚣,她在朋友圈里说,“对诗歌而言,这样的关注度实在不应该,超过事情本身都是危险的。不管东南西北风,不管别人怎么说,姑奶奶只是写自己的诗歌,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尽量写好。呵呵,幸好这样的风刮不了多久”。

她几次对记者提到,“诗是很安静、很私人的,不该经受这样的炒作”。

她对诗充满了敬意。《摇摇晃晃在人间》几乎是她对诗的告白。

她说,它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

“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

(资料来源:《新京报》)

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 篇7

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人们都敬仰他,热爱他。当时很强大的秦国正攻打屈原的楚国,屈原建议国王抵抗秦国。可是国王只管享乐,不但不管国家大事,反而听了坏人的话,把屈原赶到很远的地方,不许他回京城。后来屈原的国家被秦国打败了。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敌人侵占,老百姓遭到凌辱,非常伤心,觉得自己无力救国,在农历五月初五那天,投江自尽,以表示他对国家的忠贞。

人们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划着船从四面八方赶来,这就是后来端午节划龙舟比赛的习俗由来。人们又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给江里的鱼儿吃,好让鱼儿不去咬屈原,表示对屈原的同情和怀念,这就是粽子的由来。

屈原死后,人们十分怀念他,每年阴历五月初五这一天都要纪念他,这就是端午节。

上一篇: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先进集体申报材料下一篇:知耻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