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菊花诗

2024-05-14

陶渊明的菊花诗(精选8篇)

陶渊明的菊花诗 篇1

关于菊花的诗句陶渊明

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3.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4. 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

5.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6.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陶渊明与菊花

金秋时节,到处都能看到盛开的菊花。人们欣赏菊花,总会联想到陶渊明的爱菊,总会想到它是花中四君子之一。

菊花是中国本土的花卉,种植历史悠久,《礼记•月令》就有“菊有黄华”的记录。屈原在《离骚》中写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认为秋菊与木兰一样都是高洁的花草,吃了令人长寿,好及时做成大事、树立美名。

汉魏时,人们对菊花很感兴趣,也是因为相信常吃菊花可以长寿。汉•应邵《风俗通义》载,河南内乡县西北有个叫甘谷的地方,小溪上游长有很大的菊花,水中含有了菊花的滋液,山谷里的三十几户人家长期喝这溪水,寿命长者一百二三十岁,少者亦有七八十岁。西晋•葛洪《西京杂记》也记载了汉初宫中吃菊花酒的习惯:他们在菊花初放时连叶采下,和粟米捣在一起酿酒,到第二年重阳时才打开来喝。魏文帝曹丕在给大臣钟繇的信中谈论菊花,说是秋天里只有这种花长得茂盛,可见它汲取了天地真气,使人延年益寿没有比这草药更好的了,还派人专门送给钟繇一束菊花。

晋代,菊花入酒已是十分普遍。潘岳《秋菊赋》中就说到:“泛流英于清醴,似浮萍之随波。”陶渊明种了许多菊花,经常采菊入酒。他的《饮酒》其五写到:“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泛此无忧物,远我遗世情。”认为喝菊花酒不仅能“祛百虑”,还能“制颓龄”,因此,喝酒、作诗成为陶渊明躬耕隐居生活的两大爱好。因为贫穷,有时没有酒喝,陶渊明就光吃菊花解馋,《九日闲居》的诗序中就自叙:“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九华,重九之花,即菊花。史书《宋书•隐逸传》还记载了陶渊明九月九日而无酒,在菊丛中久坐;适值江州刺史王弘派人送酒来,他“即便就酌,醉而后归”的故事。 陶渊明爱菊,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不单看到菊花的药用价值,还注意到了菊花的审美价值,并赋予其人格的意义。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这是他《和郭主簿》中的诗句。前两句是对松菊外在美的描写:菊花盛开,芳香流溢,树林为之增辉;高高山岗,青松耸立,列队而迎秋风。后两句是对松菊内在美的揭示:它们坚贞秀美的姿态,实是霜天中的英杰。松菊秀美坚贞、不畏风霜的审美特征被写得形神兼备,如在眼前。

渊明赞美松菊精神是有所寄托的。《和郭主簿》大约作于晋安帝元兴元年(4)前后,时作者三十八岁左右,因母丧而闲居在家。在此期间,江州刺史桓玄以讨伐尚书令司马元显为名,举兵攻入京师,独掌了朝廷大权;第二年桓玄便篡夺帝位,改国号为“楚”。这一切令陶渊明对政治十分失望,萌生了躬耕隐居的想法。他作《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说:“长吟掩柴门,聊为垅亩民。”《与从弟敬远》诗又说:“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因此,在与老朋友郭主簿的和诗中,陶渊明便借歌咏松菊精神表达了自己芳洁贞秀的品格与节操,赋予了菊花“君子”的`人格内含。

此后,渊明一直把宁折不弯,不畏艰难的松菊精神铭刻在心激励自己。尽管热切希望建功立业,但他决不同流合污,宁愿辞官归田,过平淡而真实的人生,也决不“为五斗米折腰”。当他辞去彭泽县令返回家乡时,最想见到的就是“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可见,晋代最爱菊花、最懂菊花的人,非渊明莫属。

陶渊明情趣高雅,他不止于爱松爱菊,还十分欣赏兰花、柳树、竹子与梅花。比如,他写兰花的清雅:“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饮酒》)他状兰柳的生机勃勃:“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拟古》)“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他赏梅花的傲雪凌霜:“风雪送余运,无妨时已和。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陶渊明生活在宁静美丽的自然之中,颇感满足与惬意。他说:“斯晨斯夕,言息其庐。花药分列,林竹翳如。清琴横床,浊酒半壶。黄唐莫逮,慨独在余。”(《时序》)又说:“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他给自己取的号,就叫“五柳先生”。

花鸟树木的灵性给了陶渊明创作的灵感,陶渊明还给了它们以优美的诗篇!

陶诗冲淡自然,就像菊花一样美丽淡雅;诗人对自由的追求,也像菊花一样不畏风霜;他的人生道路,也像菊花一样坦荡深情。司空图的《诗品》中提倡“人淡如菊”的典雅风格,其实,这与平淡真实的人生态度何尝不是相通的呢?

龚自珍可谓是陶渊明的知音,他的《己亥杂诗》说:“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在平淡之中仍不失豪迈的气概,这确实说出了陶渊明性格的全貌。

陶渊明的菊花意象与文化构建 篇2

关键词:陶渊明;菊花意象;文化构建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魏晋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对称轴,上面是两个大一统的王朝,然后短暂的分裂,然后又是大一统的政治形态,而下面来说,也是这样,因而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对于中国文化史来说,亦然。魏晋时期,是一种文化自省的时期,因而出现了极为特殊的文化现象与文化人物,从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而言,是因为董仲舒对于儒家思想的推崇备至之后的一次反弹,而恰好又与佛教融合,从而呈现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景观。陶渊明则是其中光辉的一朵奇葩,他于菊花的喜爱,使得人们在谈论菊花的时候,会自然不自然地想到那个田园诗人,而人们在对于陶渊明诗词的谈论的时候,也会经意不经意地想起他对菊花的喜爱,可以说菊花、酒与其他意象一起组成了陶渊明诗歌中极为广泛的意象群,而菊花则是首当其冲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因此笔者对其菊花意象进行相应的分析,并探讨其在文化构建中的作用,以期更广更深地理解陶令及其作品。

一、陶渊明诗词中的菊花意象分析

菊花成为文人诗词中的意象,最早可以追溯到屈原,他应该是中国第一个将菊花纳入到诗歌的意象之中的,而且在他的诗歌之中出现了三次,后来便逐渐的有人也将之纳入到了自己的诗歌意象之中,诸如陶渊明之前的汉武帝、汉昭帝等人,可以罗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但是极为奇特的却只有陶渊明,因为菊花意象不仅成就了陶渊明的诗坛地位,而且还成为了陶渊明的身份象征。事实上,在陶渊明的诗词之中,其菊花出现的次数并不是很多,据笔者统计,应该只有六次,但是将之与其人生经历联系起来理解,菊花自然也就成为了陶渊明身份的象征,宋朝的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明确地交代,“晋陶渊明独爱菊”,这说明到了宋朝,陶渊明对于菊之爱,成为了一个文人所普遍承认的事实,也可以说明宋朝文人对于陶渊明的菊的意象更为关注。

(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琴、棋、书、画、诗、酒、花”,这是中国古代文人最为常见的诗歌意象,而且每种诗歌意象,都代表着文人的一种精神寄托与向往,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成为了他们人格的象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现象,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一种移情的现象,关于这点,朱光潜有过诸多的阐述。这个现象的产生,最早则可以追溯到夏朝对玉的崇拜(君子佩玉),古人因之而为“君子比德于玉”之意,而这种现象后来在文化的不断发展之中,逐渐地转移到了更为广泛的范围,其表现手法也更加的广泛,这就是诗歌意象。之所以菊花会成为陶渊明自己的身份,是因为上面所述意象之中,菊花自身的特点所导致的,“琴、棋、书、画、诗、酒”这些意象,在任何地方都较为合理,不能有着一个极为明显的身份标示,这是因为它们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所决定的,对于以上这六个意象来说,它们就像水一样,放在那里都显得极为的和谐,而对于“花”,尤其是菊花来说,虽然也有人工的培植,但是人工的培植,总是少了几分悠然之气,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特质,导致了菊花有着极重的田园气息,而加之陶渊明本人来说,是辞官归隐的,而且他自身辞官的行为符合了众多文人对于精神的追求,从而使得菊花成为了陶渊明所特有的标示。对于菊花来说,它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有两个,一个是它在秋天开放,而且在近冬时节,从而有了傲寒的精神寄托,而这也是文人自身品质的一种转移,从而加之到了菊花的身上,菊花还有第二个特征,那就是香,菊花之香,其淡而雅,若有还无,这也与文人自身的情怀有着惊人的相似,对于文人来说,齐家治国平天下,本身是他们极为重要的追求,但是他们却有着自身的傲骨,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特有的那种矜持,而也正是因为那份矜持,使得他们极为地爱好菊花,而且在自身潦倒的时候,菊花自然成为了其精神象征,陶渊明则很好的将这些品质统一于一身成为了陶渊明所特有的标示。

(二)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该句出自《饮酒<其七>》,事实上对于众多的文人来说,这前两句不是关键,而其关键在于“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对于古人来说,读书做官,这是他们的常态,他们一方面对之表示向往,而另一方面也因为官场的种种,使得他们有离开的这种想法,而正是因为这种想法的存在,从而使得他们会产生一种对官场的厌倦心理,诸如韩愈就曾经因为官场的事情太过繁琐,而申请改变方向,由此可见其对于官场的厌倦,而即使没有这份厌倦的存在,他们也极希望在官场之中,保持一份自己的堅守,而这种心态,恰好印证了菊花的品质,对于菊花来说,其不与百花争春,不与莲花伴夏,而独守寒秋,这使得文人对之倍加赞赏,在文人赞赏菊花的同时,也赞赏自身内心的那份坚守,而且对于陶渊明来说,他主动的放弃了官场,而归隐田园,这导致了众多的厌弃官场而不能离开官场的人来由,有着极为深刻的吸引力,也正是因为这种情感的存在,从而使得陶渊明对于菊花的喜爱,那么真实,而他本身也成为了菊花,从而那么贴切。

(三)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烈

芳菊与青松对列,在这里显得极为的工整,这两者在古代的文人心中,都是有着极强的意象与意蕴的,首先都不可否认的具有了顽强的品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本身的生长环境更是决定了他们的品质,如果说,上面有着一种遗世的情怀的话,那么在这里则主要是坚韧了,而这种坚韧与坚持,则是古人所极尽推崇的,从先秦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到后来归结为岁寒三友,这些都是对于其品质之中的坚强所进行的推崇,事实上这也是古代文人所必须具备的坚强品质,而且也只有这种坚强的品质,才能使得古人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从而完成一个读书人修齐治平的理想,故而霜下成杰,其实不过是自己人生艰辛的一种逆境成才的写照而已。

(四)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在《九日闲居<其二>》中,笔者两次提及了菊花,而这两次,事实上旨在说明作者的生活情况,而对于这个意象来进行分析,可见其有着更深的遗世情怀,展现在陶渊明的笔下。对于晋朝来说,其实一个文化自省的情况,出现了众多的文人轶事,而这些文人轶事,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易中天先生认为,《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名士的教科书,这话评价了其对于古代名士的看法,而另一方面也展现出了其对于这个时代的向往,对于魏晋来说,其思想的核心,在于玄远,越名教而任自然,这是其核心的思想精髓之所在,这主要是因为特定的社会与政治环境所造成的,自东汉而至三国,神州为之板荡,王气衰微,更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从而出现了长期的纷乱,而知识分子手无缚鸡之力,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自然不能实现,因而他们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以怪诞的行为来对抗现实,再加之佛教的广泛传播,从而使得中外文化的第一次融合,并且奠定了禅宗的思想基础,同时也给古代知识分子带来了诸多的精神慰藉。陶渊明爱酒,在于酒可以忘忧,爱菊,则在于菊可以明志,忘忧则可以苟活,而明志则可以存身,乱世之中,亦唯此才可以苟延残喘的生活。

(五)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这是陶渊明内心及其人生的自我宣言书,可以说陶渊明对于生活的全部追求都表现在了《归去来辞》之中,这也是一直以来受到了众多的文人所称道的原因之一,对于陶渊明来说,对于现实的不满,从而使得他就业无路,报国无门,因而只能诗酒田园,做一个世外散人,而这正是他所内心选择以及实施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表达,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个内心深处的表达,从而使得陶渊明将之所有之外的寄托,全部放在酒中冲掉了,而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忘掉现世的痛苦,与菊花为伴,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

二、陶渊明菊花意象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

陶渊明作魏晋时代最为杰出的文人,成为了中国文化之中最为出色的山水田园诗人,从而成为了中国文化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对于菊花意象来说,这对于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虽然在陶渊明之后,也有着众多的诗人采用了菊花意象,但是影响极为深远的却是宋词。

(一)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对苏轼的影响

雄汉盛唐,对唐而言,文化大昌,故而文人对于陶渊明所爱之菊,虽偶有喜欢,但是却未成风气,而风气之盛则自宋苏轼为先。苏轼因萧统非议陶渊明的《闲情赋》而被苏轼说成是“此小儿强做解事者”,由此可见苏轼对陶渊明之推崇,而苏轼一生,命途多舛,劫难重重,对官场也更是弃之而不得,居之却不安的状态,这些成为了他深爱陶渊明的原因,故而写出了“和陶诗”一百零九首,并且在《哨遍》一词中这样写道,“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噫,归去来兮!”这既写出了苏轼对于官场的感受,对于苏轼来说,他不能像陶渊明那样,挂冠而去,而必须在官场上,即他笔下的“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对于古人之爱,则最不愧的人,便是陶渊明了,“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吾。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我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但是他没有直接地使用陶渊明的意象,而是使用了黄花来代替菊花,当然这也是宋词的环境所决定的。宋词极为广泛的受到平民的喜爱,而且对于宋词来说,其来源于唐朝的俚曲,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了宋词极少用典,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陶渊明对于苏轼的影响,在苏轼的研究中很少有人提及,但是也不可否认,苏轼作为欧阳修之后的一代大文豪,为宋代文坛送来了一抹新的菊香。

(二)自有渊明方有菊——对辛弃疾的影响

在宋代,陶渊明的研究已经有了极大的起色,这使得当时的文人对于陶渊明的意象了如指掌,而且对之加以运用,体现在自己的诗文之中,辛弃疾就是其中的一个。对于陶渊明的意象来说,其使用了“渊明意象”25次,而使用了“菊花”意象69次,其中涵盖的范围相当的广泛,诸如三径、疏篱、东篱、把酒、陶潜、渊明等等,这些都成为了他诗文之中极为重要的表现方式与典故,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王国维认为,苏东坡与辛弃疾有着伯夷与柳下惠的遗风,而伯夷与柳下惠是中国古代有名的隐士,由此可以看出,对于辛弃疾的诗词之中的隐逸之风是一致都有着定论的,当然这也与辛弃疾本人的人生经历有着极大的关系,辛弃疾能文能武,然而也身处乱世,正值南北宋交替之际,而这样的乱世,使得辛弃疾隐居乡村二十多年,而这二十多年的痛苦的隐居生活,自然也就只能心怀陶渊明来鼓励自己,使得自己向着心定的目标而继续走下去。

(三)菊花隐逸意象的形成

宋朝本身是一个重文轻武的国家,而这中社会风气使得文人对于古代的文化典籍有着极为深刻的了解与研究,这才导致了菊花意象,尤其是在南北宋之交的乱世,人们对于菊花有着更多的文化意味,并且因之而成为了隐逸意象的重要一环。宋朝,对于中国文化来说,他是一个新的转折点,因为在汉朝极度的重视名教,而到了魏晋则开始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风气,因而出现了唐代的俚曲和传奇这样两种民间文学形式,而之后韩愈对于孔孟之道的提倡使得名教的思想开始回归,但是另一方面佛教与儒学、道学之间的融合更加的紧密,这使得文人对于文化意象有了更为精准的把握,而也正是因为这种把握,从而使得他们将之运用到了文学创作之中,而这也促成了菊花意象已经广泛地形成,并且体现在文学的创作之中,而且也出现了诸如林逋这样的高风亮节之士,从而使得两宋词人,对于菊花意象大加运用,成就了千姿百态的景观。

参考文献:

[1]张桂凤.论宋词中与陶渊明相关的菊花意象[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04).

[2]王业萍.陶渊明诗中菊花意象的象征意义及其文化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3).

[3]张海濱.论陶渊明诗中的菊花意象[J].安徽文学,2010(10).

陶渊明写的著名饮酒诗 篇3

陶渊明饮酒是为了寻求精神的解脱,借饮酒在诗文中抒发性情的自然和本真,完成了对现实世界以及现实人生的种种超越。酒是诗人“勘破红尘”的法器,酒是陶诗的灵魂,酒也孕育了陶渊明精深的文化智慧。

其一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这首诗以失群鸟依孤独松,比喻自己隐居守志,终身得所。

一只惶惶不安的失群鸟,日暮还在徘徊独飞。没找到合适的栖息之处。夜晚叫声悲切,依依恋恋,不肯远去。因遇孤生松,收敛翅归依。寒冷的劲风使万木凋谢,而松树独不衰。我像这只飞鸟一样,总算找到归所,千载不相违。

其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这首诗写自己心与世俗远离,所以身在尘世,而心能感受超尘绝俗的真趣。

自己虽构屋居住人间,但没有世俗车马往来的喧闹。这是因为自己的心远离尘俗,所以即使身居闹市,也如同在偏远的地方一样,不受干扰。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这两句是说无意中偶见南山,从南山胜境和悠然自得的心情,与自己隐居的生活中,感受到真意妙趣。日落时分,山景尤佳,飞鸟相伴而还。万物各顺其自然,这里有很深的奥妙,欲辨而忘其言不能辨。

其三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三季是指夏、商、周三个朝代。这首诗是说三代以来,人们是非不分,只是顺应时势随声附和。作者要与世俗背驰,要追随秦时夏黄公,绮里季等在商山隐居的四隐士,避世隐居。

世上人们的行为有千万种,谁知怎么叫是,怎么叫非?有些人只简单粗略的从事情表面看是非,就随着别人表示赞誉或诋毁。夏商周三代以来,这种事情很多,但豁达之士有自己的主见,不随声附和。世俗中愚妄之辈咄咄逼人,但自己不能雷同,决计归隐。

其四

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这首诗写作者饮酒食菊,远离世情。世情既远,就可以怡然自得。

秋天是菊花最佳的时候。带着露水,采菊浸酒而饮,菊香和酒香融为一体,极佳。屈原《离骚》中说:“朝食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因为菊为傲霜之品,所以食菊能修身自洁。饮此忘忧之酒,使感情更加超凡脱俗。虽说是对菊独酌,但兴致很高,饮之不足。太阳落山,群动皆息,飞鸟归林。我在东窗下长啸一声,且舒怀。

其五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有些树木,比松树高,遮掩了松树的雄姿。但寒冬到来,万木凋零,只有松树更加郁郁葱葱。作者要学习松树的风格,为人品格要坚贞,要高尚。

青松在东园,杂树没其姿。等到严霜降,众树凋零,唯见青松卓然挺立。当松树很多连成林时,这种品质不被人看重。孤松挺拔,人才称奇。独自饮酒,时复远望。想到自己这一生,好象在梦幻里。人生岂能被尘俗的羁绊拘牵!

其六

清晨闻扣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繿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这首诗假托田父与自己的问答,来表示终身归隐的坚决态度,以答复那些好心劝他出仕的人。

清晨闻见扣门声,没等穿好衣裳就跑着去开,原来是好心的老农,提着酒,打远来问候我,劝慰我,怀疑我的所作所为不和时宜,违背世俗。田父说:“破衣茅屋,不是高栖之地,整个社会都崇尚同流合污,希望你也能随波逐流。屈原在《楚辞·渔父》中说:‘世人皆浊,何不汩其泥而扬其波?’”

诗人回答田父说:“深感父老好心相劝,但自己的天性很少能与人和谐一致。重返仕途诚然是可以学的,但违背自己的本性去做,岂非糊涂!暂且一起欢饮吧,我的车驾不可能返回。归隐的决心已定,再说也没用。”

其七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这首诗把醉者醒者加以比较,认为醒者拘与世俗之见,显得愚钝可怜;醉者能勘破虚伪,倒见出他的清醒。说明世事昏昏,不堪闻问,只好用沉饮迷醉,以示愤慨。

有二客虽同一居处,但取舍态度完全不同。一客常独醉,一客终年醒。两个人互相讥笑,对方讲的话,谁也听不进去。醒者小心拘谨是多么愚钝,醉者颓然狂放倒比较聪慧。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说:“醒非真醒而实愚。醉非真醉而实颖”。告诉那些醉酒的人,日落后应该秉烛夜饮。

其八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作者感叹自己少年好六经,有济世之志,而世道艰险,淹留无成。乃安道守贫,隐居躬耕,甘历饥寒之苦,而又孤独没有知己。

少年时很少与外界人事交往,所好者是儒家六经。现在已经年岁高了,但学业停滞事业无成。自己抱着“君子固穷”的节操隐居田园,历尽饥寒之苦。悲风袭击破屋,前庭长满荒草。因为饥寒不能入睡,所以披衣起来,坐待天明。偏偏晨鸡不肯报晓,夜显更长。现在已经没有能理解自己的知己,所以我的所作所为,终将受到掩蔽而无法表白。

诗中的孟公,是东汉刘龚的字。据《高土传》记载,东汉张仲蔚隐居不仕,“常据穷素,所处蓬蒿没人,闭门养生,不治荣名,时人莫识,唯刘龚知之。”

其九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作者用幽兰待清风以显其清香,比喻自己怀才待机。然而仕途险恶,鸟尽弓藏,所以只好隐居以芳香自守。

生长在前庭的幽兰,饱含芳香,等待清风吹来。因为清风才能把它的芳香吹到远方,以别蒿艾。我现在好象失去方向,不认旧路。我想隐居田园,顺其自然,路子就能走通。我觉悟到归田隐居是对的,因飞鸟已尽,良弓该收藏了。

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回且长,**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陶渊明这首诗回忆了自己过去的一段离家求官而中途受阻的往事,表明自己如果不因为温饱是不会踏上这条漫长遥远、**四起的为官道路的。

陶渊明杂诗全文 篇4

杂诗十二首,由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所做的咏怀诗。表现了作者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其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其二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 终晓不能静。

其三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昔为叁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 忆此断人肠。

其四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 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

孰若当世时,冰炭满怀抱。 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

其五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其六

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 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

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 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

倾家持作乐,竟此岁月驶。 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後置!

其七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弱质与运颓,玄发早已白。 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

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

其八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 御冬足大布,粗絺以应阳。

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 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 且为陶一觞。

其九

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 掩泪汛东逝,顺流追时迁。

日没星与昴,势翳西山颠。 萧条隔天涯,惆怅念常餐。

红楼梦中的菊花诗 篇5

蘅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蒲秋无迹,冷月青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做听晚坫(dian)迟。寥:静寂

坫:古时室内放置东西的土台子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访菊 怡红公子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淹:久,迟 霜前月下谁家种?栏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得:满意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枝头。解:懂得 种菊

绛红公子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处处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尤喜带霜开。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醑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和井径绝尘埃。对菊 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萧:冷落 科:表示动作表情的用语如科白、插科打诨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唯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供菊

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几案袅袅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支秋。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亿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咏菊 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哓侵,绕篱

石自沉音。豪端晕秀临霜写,口角吟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画菊 蘅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淡浓神会风前影,挑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撷,粘屏聊以慰重阳。问菊 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问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燕归

病可相思,莫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簪菊 蕉下客

瓶供篱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瓣,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如入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菊影 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有空。珍重暗香踏碎处,凭谁醉眼认朦胧。菊梦 潇湘妃子

篱畔秋憨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燕断,惊回故故脑蛰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残菊 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半床落月蛰声切,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分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秋窗风雨夕》 林

陶渊明的菊花诗 篇6

在诗歌内容上,陶渊明自然会写到农村的风景,但其主要的描写客体还是农村的生活以及农夫和农耕.而谢灵运的诗歌则偏重于山水风景.主要写诗人主体对山水客体的审美感受,他的诗往往和纪行联系在一起.陶渊明主观上崇尚自然,热爱自然.而谢灵运的诗歌,内容无怪乎优游卒岁,湖光山色,登游揽胜.在他的作品里,我们仿佛跟着诗人游览一个又一个的人间佳境,仿佛是有韵整齐的山水游记散文.诗人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这一切.也与士大夫耻于农事的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事劳作,鸡鸣狗叫的村居情趣,在谢诗里是难觅踪迹的. 

在二人的诗歌创作中,就通向了两种境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即充满生机的主观情感的外射,与超脱尘世的客观、冷静的刻画。田园景色是陶渊明宁静内心的外界的自在观照。其诗中之景,莫不笼罩或渗透着他轻快从容的“心象”,也就是他作为精神寄托的田园生活中的眼前景、胸中意。陶集中最多的,就是他在田园农庄中劳作的情景。田园诗歌无法忽略和回避田园生活主体“人”的生活。乡居生活离不开山水林壑,陶诗中也偶有这类景象。但与他田园景色中浓厚的人间生活气息一样,他笔下的山水秀色也少不了“人”的点缀,换言之,也都是“有我之境”。“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拟古》其一),无非眼前之景。窗下之兰,堂前之柳,并可见主人的雅趣。“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饮酒》其七),瞩目也不仅在描写的这些意象里,而是这些意象所包含的各种人情.即使是<游斜川》这样陶集中不多见的专为登山临水而作的纪游诗也从不忽略人情的存在.并未如谢灵运那样,对郭山穷形刻镂,精雕细琢,而只是用区区一句来造境写意,将天澄气和的自然美景融入到浓浓的人间情味中,也把他的诗拉近到现实人生中,立足在对生活的热爱中。这里还不能仅仅把这种现象归结为他创作山水诗的数量不多,而应该考虑到,他的注视点始终没有忽略掉“人”,这不能不让人联系到他的人生態度,他的自然观,并为他在诗歌境界上形成“有我之境”寻求到一个合理而充分的依据。前人称陶诗“篇篇有酒”,其实更是篇篇有“人”,篇篇有真生活。反观谢灵运诗,在他现存的100余首诗中,山水诗占据了首要的位置。谢氏毕生钟情山水,有山必登,有水必临,山水色寓于目,动于中,发为诗歌,于是佳山秀水之丽句纷至沓来,令人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但他笔下的山水都只是山水本来的面目,作为诗人观照游玩的客体和对立面而存在。其境界超旷、秀美,却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他最负盛名的诗篇, 漠视自然的山水与人间社会的位置关系,返回到它本身的“无我之境”。陶渊明则反之。他的隐逸并不是对世俗生活的厌恶,否定与离弃,恰恰相反,乡村生活中绝假纯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质朴自然规律深深地吸引了他,使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最能体现这一规律的人群之中,去感受同样真实同样切近的田园乡野、自然山水,感受生活的本来面目。他笔下的景色,已经同生活融为一体,难分彼此了。浓浓的人间情味,充盈洋溢在他眼中、心中,凝结成文字,积淀为诗,更唤起他投向生活怀抱中的渴望,以及对自然最高的崇敬甚至信仰。陶之所以高于谢,正在于他已将自然之美融入到了生活当中,而不是仅仅对它远远观望、鉴赏,作为浑浊人间社会的对立面进行心理上的补偿。因而其诗歌意义更加丰富,更加贴近人生,也更耐人涵咏,更醇厚、有味。 

在语言方面,陶谢的区别也很明显.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大体上来讲是自然的,正如元代评论家远好问所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醇”。与后世白居易所提倡的通俗的创作方法不谋而合,但陶诗也有自然提炼的成分,那也是高度凝结的自然语言,与后世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有着本质的区别.而谢诗的语言总的来说是富丽精工, 是写实性的,发挥了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语言的描写实景实物的效果。对不久出现的声律说等提供了创作上的素材,也为唐代诗歌的全面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陶渊明和谢灵运在文学史上并称“陶谢”,主要由于二人创作的大量山水诗、田园诗的缘故,更在于二人用自己实际创作,分别开创了田园诗派和山水诗派,为唐代及以后同类型体裁的高度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几乎生活在同一时代,他们将自然景色和田园风光摄入诗作当中,成为诗歌独特的审美意象,扩大了诗歌题材,陶谢二人拥有不可抹杀的首创之功。 

参考文献: 

[1]试论陶渊明与谢灵运归隐的差异性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

[2]游国恩 <中国古代文学史> 

[3]袁行霈 <中国古代文学史> 

[4]走进山水与步入田园-山水诗祖谢灵运与田园诗宗陶渊明之比较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

[5]陶渊明谢灵运与晋宋时期诗运之转关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

[6]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理想——论陶渊明田园诗的个性特色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2月 

陶渊明集卷之三诗五言《蜡日》 篇7

蜡日(1)

[说明]

这是一首即景言情的.清新小诗。岁暮蜡日,为祭神之时、诗人对酒赏梅,沉醉其间,表现出悠然自适的神情意态。

风雪送余运,无妨时已和(2)。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3)。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4)!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5)。

〔注释〕

(1)蜡(zhà乍,又读chà岔):周代十二月祭百神之称。《礼记。郊特性》:“蜡也者,索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2)余运:一年内剩下的时运,即岁暮。时已和:时节已渐和暖。

(3)夹门植:种植在门两旁。佳花:指梅花。

(4)唱:指咏诗。尔:你,指上句的佳花。言得:称赏之意。适:适意,惬意。这两句表现饮酒赏梅的沉醉之态。

(5)未能明多少:难以明了到底有多少,意谓极多。指“酒中适”。章山:江西南城县东北五里有章山,乔松修竹,森列交荫。疑当指此。

[译文]

风雪送走岁暮日,不妨时节渐暖和。

梅柳种在门两侧,一枝佳梅已著花。

我唱歌诗你称赏,酒中适意何其多!

未能明了意多少,章山之中有奇歌。

[赏析]

开头两句写腊日一到,岁暮就会很快被送走。虽然时有风雪,但无碍于季节的转换,天气的日趋暖和,指明了自然变化规律的不可抗拒性,预示冬即去春将来,渲染了一种蒸腾向上,振奋人心的气氛。

三、四句承接“时已和”写梅、柳干粗枝繁,高大挺拔,傍屋而植,夹门而立,那绽开的梅花一朵朵,一束束,串成一条,芳香四溢,构成一个静谧恬适的境界。在此,虽未言及其中人,其中人超尘拔俗的精神风貌,却可由所居环境的幽雅揣度到八九分。

后四句集中表现所居之人的行为与思想活动。诗人写自己面对佳花把酒吟诗,觉得那花儿也似乎显得心满意足,高兴不已,深感这酒中的快乐,是多而又多。然而究竟其中有多少快乐。谁也弄不清楚,只知唯有像“双阙对峙,其前重岩映带,其后七岭之美,蕴奇于此”的章山那样的风景胜地,才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诗情,可写出妙言奇句佳篇的理想去处。诗人在这里恰当运用了移情于物的艺术手法,把他那种陶醉于山水,热衷隐居生活的怡然之乐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勾勒环境,清新秀雅,有力地烘染了人物的性格;抒发怀抱,移情于物,情趣盎然。尤其是“章山有奇歌”一句,既收束全诗,又有宕出远神之感,使想象由近及远,在更其广阔的空间驰骋,从而进一步拓展了诗的意境,使其更显节短韵长,余味悠然。

[名家点评]

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三:风雪与时和,固不相妨。不遂毙嫒,无妨歌饮为乐。

陶渊明的菊花诗 篇8

Comparison between Tao yuanming and Xie lingyun in idyll and scenic poem 【摘要】陶渊明与谢灵运分别是我国田园诗和山水诗的开拓者,二人对后世山水田园诗的出现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都是在两晋六朝玄学语境中建构着自己的诗学话语,都经历由仕而隐,归隐时内心都有矛盾,其诗也都表现出不和谐之处。因此陶、谢往往被后人并举。但由于各自经历不同,个性特征不同,陶渊明的田园诗与谢灵运的山水诗也呈现出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本文试从美学价值、诗歌境界及创作心态三方面来分析阐述其差异,并简析其成因。

Abstract:Tao and Xie are respectively the pioneer of idyll and scenic poem in our country,and they have an deep influence on the emergence of scenic and pastoral poetry.They both constructed their poetic utterance in the metaphysics of Jin Dynasties and the Six Dynasties,both retired from political life with inward contradiation and their poems both expressed disharmony.Therefory,”Tao and Xie” are usually mentioned together.However,because of different experiences,different character,Tao’s pastoral potry and Xie’s scenic potry present character,Tao’s pastoral poetry and Xie’s scenic potry present totally different art style.The thesis scenic makes an effort to analyse their difference and the reason from aesthetic values,realm of poetry and mentality of creation.【关键词】陶渊明

谢灵运

田园诗

山水诗

美学价值

诗歌境界

创作心态 Tao yuanming

Xie lingyun idyll poem scenic poem aesthetic ralnes

realm of poetry

mentality of creation

陶渊明与谢灵运分别是田园诗和山水诗的鼻祖,都处于“老庄告退,山水方滋”的时代,都热爱自然都由士而隐,归隐时内心都充满了矛盾。但实际上,他们的诸多相似之中却隐藏着许多的不同。由于各自不同的出身、经历、性情、创作心态,使他们的诗歌呈现出不同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风格。下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陶渊明田园诗与谢灵运山水诗的不同。

一、不同的美学价值

首先来谈谈陶、谢诗歌的自然美学。尽管表现自然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是两人的共同追求,但在具体的创作中二人表现的自然美学特质又不尽相同。陶诗的自然是心灵的自然流露,其写景在于写意;谢诗的自然是客观自然的摹写,其写景在于摹像。陶诗达到了物我合一、主客融合的艺术境界;谢诗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客观描写自然物象。陶渊明的反复出仕和反复归隐是儒道两家思想在他身上矛盾的体现,但他又以老庄为核心,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进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他心中的理想社会是桃花源般的,是一种“自然”的社会。在他笔下田园生活是如此的恬静美好、与世无争,这种“乌托邦”的田园诗生活实际上寄托着诗人的人生理想,是诗人精神的避难所。对于田园风光及生活的描写,其实质是诗人艺术心灵的外化。谢灵运的山水诗则善于细致入微地描摹山水景物,营造清新自然、生动鲜明的画境。鲍照评论说:“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1】谢诗的自然不同于陶诗的自然,谢诗的自然是对客观自然的客观摹写,写景在于摹像;陶诗的自然是心灵的自然,写景在于写意。谢诗对自然山水的描摹是客观地再现山水本身的美,主客体之间有一定距离。对山水景物的细致刻画,客观描摹使谢诗如一幅幅色彩明艳的画卷,让人有亲临眼见之感。但是这种“叙事——写景——说理”的模式,往往消解了诗人最为真实的主观情感。这样的自然,就是客观存在着的自然。这或许就是诗人追求的自然,竭尽笔墨,只为描摹出她本身的艳丽多姿、丰富多彩。

陶渊明的田园诗与谢灵运的山水诗不同的美学价值,不仅体现在它们不同的自然美学,还表现在诗歌语言的差异性。陶诗语言质朴明净,淳厚自然;谢诗则富艳精工,典雅明丽。陶渊明反对“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字之奇。”的绮丽雕刻之风,往往随心所欲,自然抒情,质朴平实。王世贞《艺苑卮言》中写道:“渊明托旨冲淡,其造语有极工者,乃大入思来,琢之使无痕迹耳。后人若一切深切,取其形似,谓为自然,谬以千里。”【2】自然、质朴、平和、冲淡是陶诗最大的特点。我们看这首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很平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以上六句叙写耕作生活,真切朴实,宛如在目。“衣沾不足惜”这句话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它既有儒家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思想,亦有道家的返璞归真、顺应自然的意念,并且这二者常常融为一体。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谢灵运的山水诗语言则讲究雕字逐句,可以求工,大多以对偶之句绘声绘色。如“云日相辉映,屋水共澄鲜。”“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这些偶句巧妙地将景物纳入一个画面,深得“体物之妙”。广泛用典是谢诗的另一特点。为了诗歌景物描写的需要,大量使用典故,如《庄子》、《老子》、《楚辞》等,其中尤其喜欢用《楚辞》,多数为语典,如“搴若缕长洲”,“绿蘋齐初叶”,“兰苕已屡摘”,更增加了所描写景物的艳丽与雅贵。另外他的思想出入玄、佛之间,因此援引道释之语尤为众多。如《登永嘉绿嶂山》末四句:“ 倾阿竞何端,寂寞寂抱一,恬如既已交,缮胜自此出”句句用典,皆出自道释。下面我们在来看看一些诗句。“岩峭岭稠叠,洲萦渚连绵。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 连障叠巘崿,青翠杳深沉。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晚出西射堂》)“时雨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游南亭》)“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谢灵运讲究炼字,喜用骈句,注意色彩的对比和构图的和谐。“白云抱幽石”的“抱”字,“绿筱媚清涟”的“媚”字,“远峰隐半规”的“隐”字,“林壑敛暝色”的“敛”字,这些动词都是锤炼而成,决非脱口而出。以“洲萦”对“岩峭”,以“夕曛”对“晓霜”,以“空水”对“云日”,以“云霞”对“林壑”,也处处显示了谢灵运的匠心。陶渊明写松意不必在松;写菊意不必在菊;写归鸟意不必在归鸟。言在此而旨归于彼。谢灵运写风就是风;写月就是月;写山就要描尽山姿;写水就要写尽水态。《文心雕龙·明诗》曰:“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3】这几句话正好概括了谢灵运诗歌语言的特点。谢灵运也曾感到语言表达的苦恼,山水的姿态万千,变化无穷,有时很难形诸笔墨,所以他也说:“空翠难强名”(《过白岸亭》)。但他还是要运用各种技巧去形容它们。语言的写实性也就在他的努力下发展起来了。如“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突出暮春时节山野间绿白两种色调,以绿野作底色,白云作点缀,再现了春天充满阳光、洋溢着生命力的特点。又如“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用“旷”、“净”、“高”、“明”四个形容词形容秋天的田野、沙岸、天空和月亮,再现了秋天的特点。至于“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这些诗句的好处就在于充分发挥了语言的写实性,说出了别人也能感受到却说不出的印象,从不同角度揭示和再现了大自然的美。

在思想内容上陶渊明田园诗与谢灵运山水诗也是迥然而异的。田园诗大多以农村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农民的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为表现对象。在创作这些诗歌时,作者常以一种赞美的口吻来表现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农村生活。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优美的田园风光的描绘、对自己劳动生产的体验和闲居交游、读书饮酒等三个方面。陶渊明以描写田园风光为主的作品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他把田园看成是人生的安身立命之所,看成是一种与黑暗现实、混浊官场完全对立的理想境界,把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人生人格理想对象化,使田园与自我精神溶汇为一。陶渊明称自己所发现的诗意为“真意”。“真”就是人与万物的自生自成、自在自为性,是一种真朴无伪之美。陶渊明是带着一种哲学与美学的眼光来看待田园风光、田园生活的。在田园中他领悟到一种最佳的审美境界,却无法用语词或概念表达出来。陶渊明的田园诗还有一个基本特点:那就是他特别强调劳动对人生、对自己坚持隐居的重大意义。【4】作为一个不再追慕荣利、依赖官府供给的士大夫,他最可贵之处莫过于自食其力。如《归园田居·其一》,作者以平淡朴素的语言真是刻画出方宅、草屋、鸡鸣、狗吠、桃李、榆柳掩映下,冒着炊烟的农家生活,及其他脱离宦海生活的自由心境。他把诗歌的天地从当时的政治写实和生活抒情带到了流淌着清新空气的广阔田野。农舍田园成为了他归隐后创作的主题,并贯穿始终的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清新质朴的风格,明快活跃的节奏,现实生活与审美意象的完美结合,都表达出了陶诗的前期审美理想——自由和谐。而这一思想的外化则主要体现在《归园田居》五首。《归园田居》五首开篇即明白主旨“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毫无遮掩的写出了自己对于自然地热爱和对现实生活(主要指政治生活)的不适应。第二,第三首诗浪漫主义色彩相当浓厚。“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一种最普通不过的劳动者的日常交往,被陶渊明写入诗中也可感觉到其亲切醇厚。这足以体现这时的陶渊明正处在人生最幸福的阶段。虽夹杂了“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的担忧,但更多的是一种淡泊疏野的情致。这时的陶渊明,仍是用一种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在品味他的田园生活,所以,“带月荷锄归”的境界出现了。这种境界和“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饮酒二十首》第五)一样,代表着陶诗中最受后世推崇的诗歌风格——静逸之风。这时的陶渊明完全可以带着自由的心态和和谐的审美眼光去创造和审视自己的人生。不论是现实生活还是精神世界,这时的他都是全新且富有精力的。第四和第五首为我们呈现的是陶渊明另一生活场景——访友。这两首诗的特点也是很突出的,思想蕴意也十分丰富,情感主线沿着“喜—悲—喜”起伏,审美思想则是从人生观转移到了生死观。陶渊明的诗歌里常常呈现出一种从容,冷静的状态,如“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正是这种这种“委运乘化”的人生态度,使陶渊明能以极其平和、安详的心态面对即将临近的死亡。第五首可以看作是第四首的延续,即对生死观的进一步体验。这首主要写体悟,“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的精神洗礼和“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的物质满足,都是陶渊明识运知命的形象体现。这时的自由和谐上升到了生命的高度,达到了清澄圆通的境界。可以说,《归田园居》奠定了陶渊明田园诗人的地位,也是他早期思想的集中体现。谢灵运的诗往往以游赏的方式移步换景,模山范水,同时谢灵运的山水诗又不是单纯的描绘山水景色,而是以山水体玄悟道,是对庄老名理的敷陈。谢灵运的山水诗中只有少数作品中描绘的是清丽景致,且多是有句无诗。大部分作品中的景物是深山险峪、荒林大壑,极力描绘一种幽深新奇之境。这种幽深新奇之境并非诗人的一次偶遇,而是诗人一次又一次的主动探寻,诗人常“裹粮权轻策”,在深山大壑中作数日的探求。因而,在他的诗中总有一个来去匆匆的行者,或柱杖穿梭于僻径小道,或乘舟激流于回环山谷,行者眼中的深山险峪、荒山大壑必然成为诗歌中与众不同的内容。他一方面隐逸泉林、纵情山水,在山水林野中去探寻、追求独立于黑暗现实之外的人生理想,一方面又还苦恋着昔日的荣华,对过去的特权难以忘怀。处于这样一种两难境地,谢灵运常常开山伐木,登山观水。因为只有这样,只有远行郊野荒林之中,才能忘却世道的艰难痛苦;只有在无限纯净的山水中,才能寻找到精神的自由与解脱。因此,谢灵运追求老子的无为、庄子的逍遥。但由于他没有最终跳出功名利禄的怪圈,短暂的惬意之后,他又感到迷茫,故而屡屡向山水诉说自己的失意与孤寂,倾吐自己的不幸与愤懑:“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运往无淹物,年逝觉易催。”(《岁暮》)“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趋正绝,孤屿嵋中川。”(《登江中孤屿》)“隐逸”和“仕途”这两种思想经常在谢灵运的心灵深处搏斗;逃避现实而又不能逃避现实的矛盾纠缠着他。遭受统治者的猜忌、排斥和打击,他被放逐到穷乡僻壤,只好遨游山水,怡情风月,但又不能真的忘情于权势;陷入庄园和林泉之中,却又不甘寂寞;逃避到自然美景和老庄哲理之中,但始终无法摆脱心中的烦恼,无法避免政治上的迫害,做个与世无争的真正隐士。他把这种对现实的苦闷、个人的苦闷和忧伤都写进诗文中,因此,在谢灵运的作品中,存在着主客观之间的深刻矛盾:黑暗残酷的现实生活与诗人主观愿望的强烈冲突以及自然美与人间离乱、悲苦的鲜明对照。正如白居易在《读谢灵运诗》中说:“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因知康乐作,不独在章句„„”,谢灵运的山水诗是自己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的内心积闷的发泄,是刘宋朝时期那个特殊政治形势中种种矛盾和斗争的反映。这与陶渊明有着极大的不同,陶在田园中得到了解脱,而谢却郁郁不得释怀反而更加苦闷。

二、诗歌境界的拓展

在诗歌境界上,谢灵运较陶渊明有所拓展。明代陆时雍曾云:“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康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鐪乎”【5】指出了谢诗不同于前代作品的新特色。虽然陶渊明的诗歌当中也不乏声色之追求,但总体上不失汉魏传统诗歌古朴之风貌。如果将陶、谢置于纵向的中国诗歌发展史的动态流程中,便不难看出谢诗在诗歌意境方面较陶诗的拓展变化。

前面提到过陶诗与谢诗在写景中与对象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诗歌意境上也就呈现出不同特点。谢诗突破了“一诗止于一事”的局限,陶诗往往由眼前一事一景引发内心无限的感慨,关注田园景观描绘田园生活,但大都由眼前景、物、事引起情感的宣泄,遵循着传统的一时一事结构模式。谢的早期诗歌虽也有此特色,但是在他的后期作品里则突破这种局限,他善于描绘风景的动态流程,将异时异地的景物、情绪经过提炼浓缩集于一篇之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在千姿百态的山水景物描绘中兴情悟理。如《初去郡》:“溯溪终水涉,登岭始山行”,他在这两句中已经尽述数天山行水路之程,这种方式从本身来讲还没有完全突破一时一事的局限,但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谢灵运后期的作品才能在一首诗中涵盖一段的时间流程,而且寓象征于写实中,使诗歌呈现出另一种风貌。作于赴任临川途中的《入澎蠡湖口》这首诗更是完全突破了传统的线性结构,创造了宏大浑融的诗歌境界。诗人没有像同类诗作一样交代具体的时间、地点、路程,而是选择了几个代表性的画面:“洲岛骤回合,坎岸屡崩奔”,涵盖一路“风潮”;“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也是截取途中生活的一个画面,春江明月之时,夜宿舟中,听着山中哀猿声声啼鸣,似乎看到了凝结着滴滴晶莹朝露的芳荪,仿佛嗅到幽幽芳香;“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虽然展现出一幅清新秀丽的暮春山水画卷,却不一定是此处的现实场景;“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概括出置身其中的主体这一段时期的心情,百感交集,挥之不去;“攀岩照石镜,牵叶入松门”为记实文字,在此处舍舟登岸,游石镜松门二山;后半部分是抒发吊古之幽情。全诗在表述方法上与之前的作品有了新的变化,没有如以前一样按时间地点的移动来逐一叙之,而只是选择了一些典型的场景,虽然读者最先看到的还是精工的山水画卷,但写意性已经很明显,突破了传统的线性结构,创造了浑融扩大的诗歌境界。

以意写境到借境抒情是谢诗相较于陶诗的另一变化。陶渊明的田园诗重写意,具有以意写境的特征。诗中出现的田园风物其实并不是诗歌主要表现的对象,诗人是借此来抒发自己自由独立之人格。田园风物因而只是作者生活的背景或兴寄的载体,具有现实性与想象性统一的特点。以《游斜川》为例,诗人没有过多的对景物进行描写,而是侧重表现自己对外景的感觉以及由此而生发的惜时叹逝之情。再如《饮酒》,从“结庐在人境”到“悠然见南山”,诗人并没有对南山进一步描绘,而只是传达了他面对此景的感受“山气日夕佳”,着明显是以意写景。谢诗则不同,他转而借景抒情,使客体山水得以完美存在于诗歌中。谢诗中并不缺乏感情,只是这种感情是通过写景传达出来的,诗人最先感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景,进而才引发了情感。“岩峭岭稠叠,洲萦渚连绵。白云抱幽石,绿筿媚清涟”,(《过始宁别墅》)诗人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清新明丽的画面,虽然诗人并未直接抒发情感,但喜爱之情却自然流露。追求理趣的他在山水风物形似的表述中借景抒情,自然流露。这种方式相对于陶渊明以意写景的方式是一种变化,它们有着很大的区别。自然,诗歌达到的境界也就不尽相同。

另外,谢诗在诗歌境界的拓展上还表现在诗歌题目的变化。标题与诗歌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题目为诗作提供理解阐释的背景,具有补充解释诗歌内容的作用,也是作者创造诗歌境界的基础。在魏晋以前,诗歌题目在诗歌中并不重要要,有许多诗歌只有内容没有题目,文人作品除了沿用乐府旧题之外,更多的是使用一些类型化的题目。如《咏史》、《赠答》、《悼亡》、《杂诗》„„到了西晋太康年间才出现了应景纪事而自制诗题者,如陆机的《赴洛道中作》,但那时候自制诗题尚属偶一发现。直到晋宋之交,应景即事自制诗题之风才渐渐普及,从陶、谢诗题的变化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这种变化。在陶诗中,近二分之一的诗作都采用了类型化标题。如《杂诗》十二首、《饮酒》十二首等,另外陶诗中亦多用组诗的形式,在同一标题下有数首甚至十数首诗歌,如《归园田居》五首、《读〈山海经〉十三首》等。而谢灵运的九十多首诗中除了近二十首乐府诗类外,只有《拟魏太子邺中集八首》为组诗,其余作品都是经过精心创制的应景即事的题目。类型化的标题一般只注重表达诗人心绪而难以产生具体独特的场景,而应景即事经过精心创制的标题往往具有一定的叙事功能,能够交代原应在诗歌正文中陈述的内容,这样就使诗作中必须但平板的叙述成分减少,更具凝练性。如谢诗《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题目中变交代了此诗的写作背景是返回京都见到颜延之与范泰后所作,正文便省略了这些叙述成分,而直接表明自我节操与心迹,这使诗歌在结构上显得紧凑精炼,同时为诗歌意境的创造留足了空间。

三、创作心态的不同及其成因

陶渊明与谢灵运在诗歌创作中心态是不相同的。陶渊明作诗时处于一种忘我的境界,他不是在有意识地创作,而是以情驱笔,浑然天成。他感受到自然的那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他内心真实的写照。对自然的酷爱是陶渊明的天性,诗人静观默想田园之美,与自然生死相依、休戚与共。诗人把一切都托付给自然“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逢”(《饮酒》其四)“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神释》)“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拟挽歌辞》其三),由此可见,陶渊明的归隐是彻悟。与绚丽多姿的名山胜水相比,田园生活的景象是朴素无华的,陶渊明无意从中寻幽探奇,只是用他那平实疏淡的笔触,将朴素无华的田园生活与景象摄入其中,借此抒发他淡泊宁静的心境。他笔下的意象以类型化居多,很少个性化意象,这是因为他表达的是一种对自然的感受,而不是对单个物象的观察描摹。这种混沌的“真意”虽不能以逻辑形式和抽象推理表现出来,但却可以从他被自然地融入情感的万物中表现出来,笔下的田园也就自然地带上了这种情感。【6】陶诗在当时并不受推崇,故他的创作出发点更多的是“自娱自乐”。在《饮酒》中就有“辄题数句自娱”,在《五柳先生传》中,他也表明写诗只是“常著文章自娱,以示己志”,《游斜川》中他说是“率尔赋诗”。这些都表明他写诗是兴之所至,独抒性灵。陶渊明是从心底向往自然,归隐中的陶渊明是以心灵感受和叙说自然,自身也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对自然灌注了自己的生命,能够真正感受普通平淡生活的美。而谢灵运流连于山水之间似乎是有些迫于无奈。他以眼睛看自然,用耳朵聆听自然,用语言刻画自然,但都是在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感受和欣赏自然,使其诗情与哲理总是显得有几分隔膜。谢灵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仕途不得意而寄情山水,借山水游历来掩饰他追逐功名的政治用心。这与陶渊明的田园诗在出发点上就有根本的不同。如《登池上楼》,谢灵运就用雕琢清丽的语言写出了诗人被贬在外、心绪低沉却依旧自视甚高的矛盾心理。用席勒在《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两者的差别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诗人或者是自然,或者是寻找自然。”“是自然”的陶渊明在田园中找到了灵魂的栖息地,也使其诗歌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而“寻找自然”的谢灵运在寻找的过程中失去了真正的自然。

究其原因,这种不同的创作风格不同的创作心态与诗人各自的身世、经历、性情都是密不可分的。陶渊明出身没落地主家庭,青年时期家境贫寒。29岁开始出仕,过着时官时隐的生活。但是在这十几年中,他的经济状况每况日下,41岁时再次出任彭泽县令,不过80多天便离职,从此脱离了官场。他在家乡有自己的田庄,开始一段时间过得还算舒心。自食其力,亲近农民,在这当中积淀了他的社会、人生哲学实践。后来因为农田受灾、房屋被烧,境况越来越恶劣,但他仍然没有因为贫困失去操守,宁愿挨饥受饿也不为“五斗米折腰”。六十三岁时在贫病交加中辞世。他曾经也有过远大的政治抱负,但是在他生活的年代,一方面正值皇室宗族内部斗争、军阀对政权充满野心的门阀制度时期,社会**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也给社会上层带来了严重的不安,这不得不削减了陶渊明的政治雄心;另一方面,东晋士族文人普遍开始追逐精神自由,隐逸之风乍起,这对陶渊明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谢灵运出身门阀士族,其先世谢鲲在西晋时便是官僚世家,祖父谢玄更官居晋车骑将军而显赫一时,谢灵运十八岁就袭爵康乐公。显赫的家世,与身居来的爵禄,促成了他高人一等、傲视万物的思想。刘裕代晋后,门阀士族的特权遭到遏制,谢灵运降公爵为侯,并先后被外放为永嘉太守与临川内吏。政治上不得意,“遂肆意遨游”,游兴所至,“辄为时咏,以致其意焉”,间中还屡次退居会稽故里,与亲朋好友“纵放为娱”。他的多数山水诗都创作于出任永嘉太守及隐居会稽期间。陶渊明不可能以谢灵运的那种方式走向“山水”,谢灵运也不可能如陶渊明那样步入“田园”。文学的发展和演变总是和特定的时代、具体的生活坏境还有作家的性情有着契合之处的。相比谢灵运,陶渊明算是社会下层“寒门”人士,贫困的物质生活迫使他不得不躬亲劳作以满足生存需要,也是他有了机会了解体会农民的生活处境。另一方面,性情疏淡的陶渊明能够甘于恬静、淡泊、无争的田园生活。这在《五柳先生传》里面有详尽的描述。他的出世态度也是平和的,他明知不可为,故不为。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他选择了明哲保身。谢灵运就不同了,他出身显赫,衣食无忧,又少年得志。这便形成了他桀骜不驯的性格,他自然不会和社会下层结缘,更不会躬耕田园,也难以体验这种为世族名士不耻的生活。“灵运为性楄激,多敷愆礼度。”他也不甘心于自己文学侍从的地位,“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愤”。【7】他也缺乏“静穆”之气,一有不平,立刻就宣泄于行,他的“出游”、“植园”、“称疾”都是在发泄不被重用的怨气。游山玩水是对仕途失意的反抗,因此他的“走向山水”少了一份从容,多的是一份愤激。

诚然,陶渊明的田园诗和谢灵运的山水诗有很大的不同,这是变化也是发展。这种变化发展绝对不是偶然,这是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陶渊明是第一个把大量田园景物和农村生活作为描写对象在诗中进行艺术描绘的诗人,他的诗如国画中的写意画,承袭的是魏晋古朴的诗风。而谢灵运是第一位全力写山水的诗人,他用富艳之笔极力描摹山水风物,注重形式的工整,声色的和谐,他的诗如国画中的工笔画,他开创了南朝追求声色的新风。从陶渊明到谢灵运的转变,反应了两代诗风的嬗变。“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8】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先后经历了重性情的阶段和重声色的阶段。一旦性情和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就形成了诗歌的高潮,这就是盛唐时代的到来。总之,不论是朴素自然的陶渊明田园诗还是精工艳丽的谢灵运山水诗,他们都为后代山水田园诗的兴起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书目:

【1】 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3页

【2】 罗仲鼎《艺苑卮言校注》济南:齐鲁书局,1992年版,第76页 【3】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5页 【4】 李晓红《试论田园诗与山水诗的区别》云南,650031

【5】 明代陆时雍曾云《诗境总论》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6页 【6】 蔡觉敏《浅析陶、谢诗不同的深层原因》2002,I207.2

【7】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9页 【8】 沈德潜《说诗晬语》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66页

毕业论文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课题:陶渊明田园诗与谢灵运山水诗比较

指导老师:郑海涛

作者:陈俊燕

学院班级:文学院08级7班

上一篇:天山大峡谷景区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下一篇:关于销售员工个人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