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歌中的思想(通用8篇)
陶渊明诗歌中的思想 篇1
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1.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他在一个玄学盛行,唯美主义支配整个文坛的时代里,以崭新的思想内容的诗作卓立于诗坛,表现出巨大的革新精神.1.1高远的理想与志趣 1.2劳动生活内容的反映 1.3田园贫困状况的描写
1.4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自身的社会思想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他的田园诗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如果仅从他的田园诗的字面上看,诗人之超然物外和物我两忘的超凡脱俗,真有着神仙般的无限风韵.然而事实却远非如此,这是因为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是我国古代最黑暗、最腐败的时期:政权更迭频繁,高门钜族生活糜烂,老百姓食不果腹,衣难遮体,统治阶级和底层民众之间等级森严,差别甚大.在这种情况下,陶渊明出仕做了几年小官之后,终因不愿与腐败的官僚们周旋而宁可还乡归隐.当时的诗坛上也充斥着谈玄悟禅、模山范水之作,在形式上刻意追求绮语浮词、铺锦列锈,而陶渊明却能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的诗作卓立于诗坛,表现出巨大的革新精神,最终达到了同时代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俗话说愤怒出诗人,这说明只有真正有所触动有所感受者才会言之有物,正因如此,陶渊明的田园诗虽取材田园,貌似田园,但其实际意义早已超出田园领域之外,延伸到广阔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之中去了,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不至于仅仅在其文字和形式的表现上徘徊,而是真正深入到陶渊明田园诗的时代感和人民性的精髓之中去认识,探索它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1.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开宗立派的重要诗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形式主义风气盛行之时,诗坛上充斥着谈玄悟禅、模山范水之作,形式上刻意追求绮语浮词、铺锦列锈.但陶渊明却有着一般文人所未曾有过的田园农耕生活经历,和劳动人民有许多接触,可以说,是生活给他以厚爱,使得他在一个玄学盛行,唯美主义支配整个文坛的时代里,却能以崭新的思想内容的诗作卓立于诗坛,表现出巨大的革新精神。
具体地说,陶渊明的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 1.1高远的理想与志趣
陶渊明在极端黑暗的社会里,却坚持高远的理想和志趣.陶渊明的志趣与性格,终于使他同统治阶级上层社会完全决裂,回到田园中来.他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他的田园诗充满对污浊的社会的憎恶和对纯洁的田园的热爱.如《归园田居》第一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了“羁鸟”、“池鱼”,把退处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现了他对丑恶的社会的鄙视.诗人着重地细致地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由衷的喜爱.在这里,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格外吸引人的力量.当诗人尚未离开宦途时,总有一种“暂为人所羁”的感觉,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但当他远离了污浊的现实,回到田园中来,却感到获得了归宿.如《饮酒》第五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避开了达官贵人的车马的喧扰,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获得了自由而恬静的心境.诗人的田园生活虽然是远离统治阶级,却更接近了下层文人和农民.这里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谈心赏文:“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有朴实的农民共话桑麻:“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有邻里的相与宴饮:“漉我新熟酒,只鸡邀近局”;也有天伦之乐:“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所以,他的田园诗在表现丰富的现实生活内容的同时,也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这也是他的田园诗动人的原因之一.1.2劳动生活内容的反映
尤其可贵的是他的田园诗还反映了劳动生活的内容.如《归园田居》第三首: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带着月色,从草木丛生的小径上荷锄归来的劳动者的形象.《怀古田舍》诗说:“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在田野风景和农事活动的描写中洋溢着一种喜悦之情.由于诗人亲自参加了农业劳动,并由衷地喜爱它,劳动,第一次在文人创作中得到充分的歌颂.他的一些田园诗还表现了只有一个劳动者才可能体会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二首说:“桑麻日已长,我土日以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表现了他对农作物收成的密切关怀.《于西田获早稻》诗说:“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不仅表现了与剥削阶级寄生观点鲜明对立的依靠劳动生活的思想;而且表现了不辞辛苦、坚持躬耕的顽强态度.这些都超出了一般士大夫的思想意识,使他的田园诗闪烁着进步的思想光辉.1.3田园贫困状况的描写
陶渊明还有一些田园诗描写了他的田园生活的贫困状况.《归园田居》第四首说:“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途.” 《示庞主簿邓治中》说:“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炎火屡焚如, 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 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 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 及晨愿乌迁.”《有会而作》说:“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岁暮和张常侍》说:“民生鲜长在,矧伊愁苦缠.屡阙清酤至,无以乐当年.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 《乞食》说: “饥来驱我去, 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 叩门拙言辞.”田园生活过到如此困顿地步,田园诗写到如此辛酸程度,古今唯陶渊明一人而已.这些诗虽然大多数只是描述他自己晚年每逢天灾不免屡受饥寒的境遇,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想见当时在战乱和灾害之中农民们的更加悲惨的生活情景.1.4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自身的社会思想
陶渊明田园诗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并通过这些田园诗寄托了自己的社会思想.这是诗人田园生活中理想因素的集中和概括,是代表小私有生产者对造成战乱和贫困的封建社会所提出的抗议,它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的愿望,启发人们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鼓舞人们反抗不合理现实的斗争.陶渊明是封建社会中的诗人.衡量封建社会中的作家是否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首先就要看到他的作品是否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就是对当时门阀士族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的曲折反映.诗人在这里提出了“桃花源”的社会理想.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呢?这里的生活是富裕、和乐而安宁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人人参加劳动:“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劳动所得也全归自己所有,没有封建的剥削:“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诗人指出这是一个“与外人间隔”的“绝境”,是桃花源中人们的先世为逃避嬴秦暴政而开辟起来的一个新世界.他们“不知有汉”,更“无论魏晋”,这实际表明是一个与秦汉魏晋等封建主义社会相对立的理想世界.综上所述,陶渊明的田园诗,是诗人农村生活的真实反映.不过,这是通过诗人思想的三棱镜透视出来的农村生活,是诗人艺术心灵的外化.陶渊明不是单纯地通过直接描写农民日常的痛苦生活,来鞭挞现实社会的不合理,而是通过描绘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幽美的田园景象乃至“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来否定和批判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也就是说,他不是主要通过描写现实中的丑来批判丑,而是通过描写理想中的美来否定现实中的丑的.诗人这种独特的把握现实的方式,是由他个人特定的社会思想所决定的.
陶渊明诗歌中的思想 篇2
首先, 陶渊明的理想社会形态是一个和谐社会。古往今来, 人们对理想社会形态有过许多大胆的设想。儒家的理想社会形态是:“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道家的理想社会形态是:“小国寡民”。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儒家社会理想形态过于理想化, 忽视了个人合理的利己欲望和本性。道家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形态则过于消极, 排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拒绝时代潮流以及人类的社会化过程。陶渊明在接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同时, 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理想: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这个社会显然没有战争和硝烟, 没有虚伪和欺诈, 没有等级和贵贱。在这个社会里,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和谐的。
一、陶渊明深刻地探讨了人性和谐的问题
1、淡泊的名利观——“好爵吾不萦, 厚馈吾不酬”
陶渊明属于魏晋时代的知识分子, 也即是士, 他有建功立业的欲望却不愿用同流合污的手段赢得官位的升迁, 他反感战争而造成社会动荡, 但只能以安贫乐道这种逃避的方式去抵抗, 而缺少安邦定国的积极实践, 他向往桃花源式的宁静和谐的生活场景, 却没有离群索居。他更多的是以独善其身的方式, 在艰难困顿的躬耕实践中坚守自己的生活信念。他内心存在着两个视界, 一个是田园, 一个是官场, 二者反复纠缠于诗人的内心, 但最终诗人还是服从心灵的需要。《归园田居 (五首) 》表现得很充分。在文本中, 这一对立是通过两套意象建立起来的:一面是所谓尘网、羁鸟、池鱼、樊笼, 另一面则是山林丘壑中可爱的田园农舍, 是宁静而与世隔绝的村落中袅袅升起的炊烟。有趣的是:陶潜并没有说他发现了自然, 而只是说对山林丘壑的热爱始终是他的“天性”, 从而他的回归自然也就应该被理解为既回到了外部自然, 又回到了内在天性, 回到了他自己的自我。三次出仕, 三度归隐, 皆因质性自然。史书上说陶渊明:以亲老家贫, 起为州祭酒, 不堪吏职, 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 不就, 躬耕自资, 遂抱羸疾。后为镇军、建威参军, 谓亲朋曰:“聊欲弦歌, 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 以为彭泽令”。仕也好, 隐也好, 全凭自己的真心去做, 不违背内心高尚的意愿, 真诚坦率, 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不做表里不一的那套乡愿。
2、“固穷”的贫富观——“草庐寄穷巷, 甘以辞华轩”
陶渊明彻底归田后, 虽然有时也能过上较好的生活, 如:“欢然酌春酒, 摘我园中蔬”, 但大多数时间几乎是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由于有“固穷”的气节及对生活要求很低的标准, 因此内心是和谐的, 任何艰难困苦都是能够面对和克服的。他能遵循“先师遗训”, “忧道不忧贫”, 他根本就不追求荣华富贵, “富贵非吾愿” (《归去来兮辞》) , 陶公本来是“固穷夙所归” (《有会而作》) , “宁固穷以济意, 不委曲而累己”, 因而能“望轩唐而永叹, 甘贫贱而辞荣” (《感士不遇赋》) 。陶公归田后, 要求是非常低的:“弊庐何必广, 取足蔽床席” (《移居》其一) , 因而在田园劳作中, 面对“桑麻日已长, 我土日已广” (《归园田居》其二) 的景象和“园蔬有余滋, 旧谷犹储今” (《和郭主簿》其一) 的“岁功聊可观”丰收情景当然高兴, 而对“草盛豆苗稀” (《归园田居》其三) 、“收敛不盈廛”的歉收年成, 也能从容对待。虽然对黑暗现实认识不足, 但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钢铁意志与平和心态。
3、旷达的生死观——“死去何所道, 托体同山阿”
陶公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能比较正确地认识生死穷达本来人人都希望长生不老。陶公却能泰然面对死亡, 不修道求仙, 也不参加好友慧远的庐山白莲陶渊明的《神释》诗, 正是列子《力命篇》所说的“当死不惧, 在穷不戚”的意思。他的忘年至交颜延之在《陶征士诔》中高度赞扬他:“视死如归, 临凶若吉”。诗人重病及临终时口药剂弗尝, 祷祀非恤。素幽告终, 怀和长毕。至死都是内心平和的。并且叮嘱家属:“轻哀薄敛, 省讣却赙。遭壤以穿, 旋葬而窆”。
总之, 他的生活苦中有乐, 平淡而充实。由于他以平和的心态, 淡泊名利、固穷守节、顺应自然、超越生死, 以横溢的才华赋诗著文, 以坚强的意志去克服一切困难, 并给后世所有的华人以多种滋润和深刻影响。一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而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基础是一个人身心的和谐, 只有当身心和谐的时候, 人是活泼的, 健康的, 意趣无穷的, 心智敞开的。
二、陶渊明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画面
陶渊明的田园诗歌所描绘的图景体现了人融入自然, 体察自然, 亲近自然, 欣赏自然, 与自然完全和谐共生的关系。陶渊明和自然建立了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 把自己完全地融入到自然中, 在自然的圆满、宁静中寻找人生的真谛, 享受人生的乐趣。“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椋,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孟夏草木长, 绕居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 吾亦爱吾庐”。平淡的田园生活和常见的田园风光, 在诗人的眼睛里, 都是那么美好, 充满情趣, 富有生机。陶渊明描写的是平常的事物但是诗人通过神情的笔触描写, 给人新鲜的感觉。如“平畴交远风, 良苗亦怀新”。无论状物写景, 都表现了一种物我契合的境界。古来对《饮酒》这首诗的评价比较高, 特别是“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一联, 被认为是陶诗自然风格的代表。王国维就曾称其“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写景如此, 方为不隔。老子和庄子提出了自然观的理论, 而陶渊明则是以实践的行为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态度。他的诗歌无论是内容, 还是语言, 甚至内在的精神气质, 都无不表现出一种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的和谐精神状态。他将田园的自然、语言的自然和人的自然和谐调和为一个整体, 达到了物我、天人的完美统一。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反映出来人与自然的关系, 不是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 不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 , 而是知心朋友的关系, 是平等相待的关系。他在自然中发现了自我, 在自我中, 回归了自然。陶渊明诗歌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是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典范。
综上所述, 如何让自然更自然, 让人的心灵更自由, 让世界充满友爱和谐的韵味, 我们是可以从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受到他关于自然界、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思想启发的。这种尊重人, 向往人与人平等交往的思想以及他尊重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对于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有启迪意义。
摘要: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其人格堪称魏晋风度的杰出代表透过文学作品, 我们可以体察到陶渊明的思想中潜藏着强烈深厚的和谐意识。陶渊明诗文中展现出丰富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自我的和谐、与他人的和谐, 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其和谐思想对我国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和谐世界建设, 都具有许多启示、很好的借鉴作用和较大的实用价。
关键词:陶渊明,和谐,社会理想,人性和谐,人与自然
参考文献
[1]钟嵘.诗品全译[M].徐达, 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2:92.
[2]张隆溪.道与逻各斯[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167.
[3]房玄龄, 等.晋书:卷94[M].北京:中华书局, 1974:2461.
论陶渊明田园诗歌中的静穆之境 篇3
关键词:田园诗静穆意象诗蕴意义“静穆”有安静、庄严、冲和恬淡之意,朱光潜和宗白华受西方美学启示,结合中国传统的诗学理论,提出了“静穆”之说。静穆不仅体现在文本的艺术形式上,也蕴含在作品彰显出的深沉境界中。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冲淡平和,有安静严肃之感,表现出一种静穆之美。明代钟惺论道“古人论诗文曰朴茂,曰清深,曰雄浑,曰积厚流光,不朴不茂,不深不清,不浑不雄,不厚不光。了此可读陶 诗。”[1]从风格上论述了陶渊明诗文中温和敦睦的特色,这正是静穆之境的要求。
静穆之美体现在艺术形式上要求和谐、均衡、流转,而在内容和精神实质上则要求平和、沉稳、庄重。陶渊明的田园诗的静穆之美不仅体现在意象的选择和诗句的构造上,也表现在诗歌中所彰显的内在意蕴上。
一、田园诗中意象及诗句构造的静穆之美
陶渊明田园诗的静穆之美体现在意象的选择和语言风格上。瑞典汉学家龙喜仁欣赏中国佛像时曾借熊秉明的话语评道:“那些佛像有时表现坚定自信;有时表现安详幸福;有时流露愉悦;有时在眸间唇角带着微笑;有时好像浸在不可测度的沉思中,无论外部的表情如何,人们都可以看出静穆与内在的和谐。”[2]龙喜仁正是从中国佛像的外在美感,体味出了内在的静穆与和谐。若从诗歌艺术上来看,诗歌的形式就如同佛像的外在美感,是静穆境界的外在要求。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往往就通过外在美传达出内在的和谐。
陶渊明隐居田园,其诗歌意象多以田园、大自然中的物象为主,充盈着一股和穆之气。在陶渊明的田园诗歌中,有草屋、榆柳桃李、狗吠鸡鸣、桑麻、东篱菊花、南山飞鸟、斜川、山霭、微霄等。这些意象都是田园生活中的常见景物,陶渊明随意拈来作为其诗句的描写对象,诸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3](《归园田居(其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第六首);“山涤余霭,宇暧为霄。有风自南,亦彼新苗”(《时运》并序)。陶渊明的诗歌创作不是对这些物象的利用,而是自身与外物交融在一起。钟嵘说陶渊明诗歌“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4]。陶渊明田园诗中的意象选择独具匠心,或者充满平和的生活气息,或者带有宁静的自然之气,清新敦厚、和谐宁静、自在自适,用意象达意之时不雕琢、不矫作,意象交织组合,使诗歌充满了静穆之气。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意象的组织搭配、诗句的语言构造方面就体现在静穆的特色上。宋代曾纮说:“余尝评陶公诗,造语平淡而寓意深远,外若枯槁而中实敷腴,真诗人之冠冕也。”[5]
陶渊明的大量田园诗句读来如话家常,或是对田园自然风光的描写,或是对现实和人生的感触,自然真切,将平淡之语巧妙组合,诗句内容之间的衔接达到了一种诗意美感,透露出了宁静和穆之气。如诗句:“卉木繁荣,和风清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霄兴,农夫野宿。”(《劝农》)显示了劳动人民在祥和的田园中自得自乐的闲适之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第六首),不过是闲居田园时的一个片段描写,用语平淡,信口吐出,显示出悠然世外的心态;“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归园田居(其二)》),是对劳作的随性感慨。
另外,陶渊明选择描写物象的词没有多少修饰。如落叶、新葵、芳菊、青松、西来风、东去云等,这些描写物象的词语纯净、无敷赘,于省练中彰显了诗句中的和谐、圆润。并且诗句之间的连接也没有刻意求新求警,显得平稳、和谐,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菊、东篱、南山之间没有新警的连接词,用“采”“下”“见”就自然地将一组动作完成。这种串珠似的诗句中流淌着平和之气,语气纡徐舒缓,有穆和之感,读起来韵致悠然,似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二、物我关联与静穆之境中的人生境界
静穆有平和、宁静之意,就外物与诗人的对应关系来看,陶渊明的田园诗中是把诗人自身和外物放在一个和谐对等的地位。外物不是诗人把玩的对象,而是诗人生活或者说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天性自然才能感悟到自然的美妙,陶渊明是将自己化在自然之中了,在物我和谐相处中显示出静穆之境。例如“宿晨装吾驾,启涂情已缅。鸟哢欢新节,泠风送馀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一)》),初归田园时陶渊明内心满是欣喜,轻妙之风送来和意,鸟儿也为诗人欢歌,诗人与自然为友为伴,处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即使是在晚年生活困窘时,陶渊明也仍然全身心融入自然之中,“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扬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皦皦荒山里,猿声闲且哀。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丙辰岁八月中於下潠田舍获》),熬过饥荒,秋收在望时,诗人早起泛舟渡湖去收割,荒山哀猿、悲风一夜,诗人听到的是林鸟欢叫,虽已艰辛从事农耕十二载,但从没有放弃。生活虽然艰苦,但外物没有成为诗人嫌怨的对象,它们在诗中静穆、平和,成为诗人内心的归依。“他的生活是诗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写诗不过是自然的流露。因此他无意于模山范水,只是写与景物融合为一的心境。”[6]
对于诗歌文本内蕴来说,静穆是一种深沉、庄严之境,是创作主体对人生的深沉思索和哲学体悟。朱光潜说:“‘静穆是一种豁然大悟,得到归依的心情。它好比低眉默想的观音大士,超一切忧喜,同时你也可说它泯化一切忧喜。”[7]陶渊明田园诗歌诗蕴造设的特色就体现在静穆的境界上。早在先秦时期《老子》中就提倡“至虚极,守静笃”[8],追求绝对的身心清净,推及到文学艺术上就是要摆脱外界烦扰,追求心灵上的虚静、平和,达到艺术创作上纯粹的审美效果。陶渊明出生在东晋末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政权更迭,少有壮志而晚年不愿同流合污,穷困潦倒,深深体会到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痛苦。作为一个逃离宦场的隐逸文人,陶渊明不仅是在作诗歌,更是在书写人生,他是把自己苦苦咀嚼人生后的体悟熔铸在诗歌里了。正如王先霈先生所说:“静穆绝不只在于形式,而更在于文本所流露的创作主体的人格。静穆是诗与哲学的融合,它表现了主体所具有的稳定深沉的人生信念。”[9]陶渊明活得真,抛弃仕途归隐田园之后可以顺应自己的本性生活,在春秋佳日,他可以随性而动,“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移居二首(其二)》)陶渊明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这首诗中写道:“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这正是在经历了人生浮沉后的彻悟,达到了“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神释》)的庄严、深沉的静穆之境。
三、静穆之境的审美开创及对心灵的涤荡作用
陶渊明的田园诗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并且其田园诗歌的艺术成就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苏轼评价韦应物、柳宗元诗歌道:“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10],其实正是对诗歌静穆境界的一种描述,并评论陶诗:“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11]苏轼此论虽然颇有争议,但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陶诗的韵致难学和自己对陶诗中境界的欣赏。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南朝初,创造出的田园诗歌既打破了玄言诗的枯淡说理,又与基本生活在同时代的山水诗之祖谢灵运的诗风有别,开创了清新自然又深沉静穆的诗风被后人效仿确属难能可贵。王维和孟浩然山水诗借鉴陶诗的地方就很多,如王维《赠裴十迪》:“风景日夕佳,与君赋新诗。澹然望远空,如意方支颐。”显然脱胎于陶诗“山气日夕佳”,“悠然见南山”(《饮酒》第六首);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则受到陶渊明“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等诗的影响。清沈德潜《说诗晬语》“陶诗胸次浩然,其中有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仪曹有其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12]陶诗的静穆之境的艺术美感作为陶渊明诗风的一个标志,对后世文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文学艺术可以陶冶接受者的情操,给读者带来审美情感的涤荡。陶渊明田园诗歌的静穆之美以其平和、深沉之蕴藉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审美感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等垂世名句描绘了一幅幅宁静、祥和的田园图,给人舒缓清新之感和身心上的愉悦。而陶渊明劳作后的切身感慨:“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是一种深沉思索后的真情吐露,阅读者可以从中体味到人生之道。苏轼贬黄州时说:“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惟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13]这正彰显了陶渊明诗歌中静穆境界的深沉远大,对于文人心灵的抚慰作用。
陶渊明作为一个真正的隐逸诗人,他的田园诗自然无拘,诗意地反映出他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他田园诗中的那种静穆之境,不仅是诗歌文本达到的一种艺术高度,也是他思想境界上的深度,这极大地丰富了其田园诗歌的内涵。他田园诗中的那种静穆境界不仅带给了读者情感上美的感受,而且可以促使读者在平静、庄严的心态中重新审视人生。
注释:
[1][明]钟惺,谭元春:《诗归——古诗归》,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8页。
[2]熊秉明:《佛像和我们·展览会的观念》,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第169-170页。
[3]逯钦立:《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4][梁]钟嵘著,周振甫译注:《诗品全译》,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6页。
[5]戴望:《陶渊明集评议》,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9页。
[6]袁行霈,罗宗强:《中国文学史(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第70页。
[7]朱光潜:《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朱光潜全集(第八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96页。
[8]朱谦之:《老子校释(新编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4页。
[9]王先霈:《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3页。
[10][11][13][宋]苏轼:《苏东坡全集(全二册)》,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559页,第70页,第153页。
[12]郭绍虞:《原诗 一瓢诗话 说诗晬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07页。
陶渊明诗歌 篇4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精卫衔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精卫衔微木②,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③,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④,化去不复悔⑤。徒设在昔心⑥,良辰讵可待⑦!
◇注释
①《读山海经》共十三首,成一组,本诗是第十首。《山海经》共十八卷,内容多是记述古代海内外山川异物和神话传说。
②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有女名女娲,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③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海外西经》)
④同物:女娲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⑤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⑥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⑦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古诗大意
精卫口含小小的木块,将要填平深深的大海。刑天失败仍挥舞盾斧,刚毅的精神始终存在。
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徒然胸怀昔日的雄心,美好的时刻怎可期待!
◇赏析
本诗原为《读〈山海经〉》诗的第十首,诗中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的坚强斗争精神,寄托着诗人慷慨不平的心情和意愿。诗中所写的“精卫”和“刑天”是《山海经》中的两个动人的故事。
陶渊明对工业东晋的灭亡十分惋惜,对恭帝被弑痛心疾首。他不仅引用历史故事,抨击刘裕代晋,而且利用古代神话传说,表示了自己的不平和反抗情绪。
诗的前半部分,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精卫是炎帝少女死后化为的精灵,虽然身小力薄,却常西山之木以填于东海。“微木”与“沧海”是一组多么强烈悬殊的对比,以微木填海何时方可填平?一如愚公一担一石之移山。但诗人歌颂的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矢志靡它的决心,只要有这种精神与决心终有成功胜利的一天!“刑天舞干戚”讲的是刑天操斧执盾不甘失败的故事。刑天被天帝断首,仍然挥舞牌,刚毅的精神长留不衰。“猛志固常在”中的这个“固”字点明刑天的“猛志”本为其生来所固有而永不衰竭,无论失败还是死亡终不能使其消减。诗人在“精卫”与刑天身上看到他们这种共有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从而加以赞颂讴歌,就隐含着诗人自身也时时以这种精神自策自励。
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赞扬这两个英雄顽强的斗志。尽管良机已失,徒怀雄心,但他们也不存忧虑,毫无悔意。通过精卫和刑天的行动,寄托了自己的悲愤。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前二句写“精卫”与“刑天”如此刚毅的缘由。“同物”、“化去”即物化之意。“物化”一般指死生变化而言。生与死不过是不同形式的“物化”,死只不过是生的另一种形式而已。女娲变成精卫,刑天变成乳目脐口的怪神,都是由此物化为彼物,其精神不死,故而无论衔微木填海,或舞干戚向敌,都能无虑而不悔。诗人在此以“物化”的哲学观点激励自己无虑不悔的斗争意志。最后二句是诗人思想情感又一次跌宕:表面上是感叹精卫与刑天徒然存在着昔日猛志,但如愿以偿的时机岂能等到?实际上是诗人慨叹理想的无法实现。前人认为此二句是诗人的自白之语。
由于家庭出身的影响,陶渊明和已死去的晋朝,感情上有割不断的万缕千丝。刘裕上台后诛杀异己,的行为更使他不满于刘宋政权。因此,不能正确认识刘裕及他建立的新政在历史上起的积极作用。这正是诗人的局限。但他反对刘裕代晋和憎恶时代黑暗、政治残酷是紧紧相联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批判刘宋政权,也是批判腐朽的东晋社会的继续。
探究陶渊明诗歌风格 篇5
宋代惠洪论及陶诗时指出:“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冷斋夜话》)。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论及陶渊明和谢灵运二人诗歌风格时指出:“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综观陶诗,自然质朴当是陶诗风格的基调。
一、自然质朴的创新美
陶渊明的诗在生活题材上,在语言锤炼上,在表现手法上,都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其田园诗作,继“风骚”,承“三曹”,开诗坛田园之先河。在《归园田居》其三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苏轼与友人读毕此诗,在《书渊明诗》中无限深情的写道:“览渊明此诗,相与太息。噫嘻,以夕露沾衣之故,而犯所愧者矣!”劳作的甘苦,通过陶渊明的田园诗,首次在文人创作中得到歌颂。四十四岁以后,诗人连遭不幸,阅历日深,对衣食和劳动有了更加现实深刻的理解。《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劈面则提出“人生归有道,衣食故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诗人高于晋人和文学史上很多优秀作家之处,就在于他以躬耕不懈寻求到了人生的新意境。
他的“平畴交远风,良亩亦怀新。”“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在语言上的通俗、朴素、精练、深情而近似“田家语”的白描手法,都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艺术效果。“榈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的信笔拈来,“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农务各自归,闲暇则相思”等用质朴语言形象创新性的反映了诗人对劳作的新认识、新感情,苏轼称“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余之世农,亦不能识别此语之妙也。”(《题渊明》)陶诗不烦绳削的佳作,较之晋宋那些穷力追新,极貌写物,因辞累句叠而损伤了真正自然美的山水诗,给人以清新自然的享受。
二、自然淡永的抒情美
诗的生命是情感,陶诗有对田园宁静恬淡乡间生活的写照:“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对他亲躬陇亩则更是自然朴实的抒情:“白日掩荆扉,虚世绝尘想。”农村生活环境较之官场的“雷同毁异,物恶其上”的喧嚣倾轧,更使诗人深感田园生活的清净闲适。在田园劳作中,他也切实找到了和劳动人民“话桑麻”的共同语言:“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其二)仕途痛苦反复使他清醒看到官场生涯与他“性本爱山丘”的心性是不相容的,“久在樊笼里,始得返自然”。清人温汝能说:“陶诗多真趣。”(《陶诗汇评》)这里点出的陶诗中那种舒适淡永的一往深情,确实是发自内心的,他对田园之爱于字里行间真切流出,给人以丰富有韵、回味无穷的美的感染。
元代陈绎真评论陶诗风格时说:“陶渊明心存忠义,心处闲逸,情真景真,几于《十九首》矣。”《诗谱》这段话点明了陶诗所写的事均出自他的真情实感,自然美妙。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陶诗善于把自我抒情自然融合于客观事物中:《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于自然摹写典型景物中,物我合一,表现了诗人闲适、恬静、淡泊的自我心境。陶诗的质朴自然抒情,是和诗的内容相关联的,质朴来自贫困寒微的生活境遇,清净自然淡永是傲视腐败罪恶社会和崇尚自由人生品格的体现。
三、意境盎然的形象美
陶诗在创作过程中所塑造的形象是用点染白描手法,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并不着意刻画,东坡说:“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视之有奇趣。”(《冷斋夜话》)所谓“奇趣”,包括诗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意,也包含诗人艺术上的独特创造所给人的审美意境,古人曾指出陶诗“遇境成趣,趣境两忘”的特点。(许学夷《诗源辩体》)
陶诗塑造的形象还富有理想的色彩。诗人在《陶花源诗并记》提出了“陶花源”的社会理想:这里人人参加劳动“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劳动成果归自己,没有封建剥削:“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陶诗在塑造形象时,能够使景:“依依远人村”,事:“种豆南山下”,理:“欲辩已忘言”,巧妙融合,创造出景、情、理浑融深厚的艺术境界。诗人把对自然景色的观赏体会与领悟到的人生真意联系到一起,使诗歌的景、情、理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正如苏轼所言“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种独特塑造形象的风格构成了陶诗意境盎然的形象美。
四、质朴无华的语言美
陶诗语言虽然极近普通的“田家语”,却是经过高度艺术提炼的,而在这精粹传神的语言中又都含有丰富的情感、典型的形象。“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一个“贮”字,用在这里,形象生动新鲜传神,中夏清幽林荫好像是可贮存、可掬取的一泓清泉。“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一个普通的“翼”字,同样使我们清晰动感地看到那和煦南风温存抚爱着欣欣向荣的禾苗的景象,生意盎然。“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平淡无奇的四句诗却写出了一片生动田园生活和谐欢快的声音和气氛。北宋诗人梅尧臣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陶诗语言能够做到如此平淡朴素而又寓意深远,的确难能可贵。他的一些诗句如“久在樊笼里,始得返自然。”“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看似淡然没有精雕细琢,细细品味,其实都是颇具匠心的`“奇句”。
陶渊明“金刚怒目”式诗歌 篇6
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其为人所知的多是他的归隐诗与田园诗。但随着时代推进与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陶渊明“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并在充分肯定陶渊明的诗歌平淡冲和、静穆自然的同时,逐步探究其“金刚怒目”式诗歌的根源。
一、认识过程
张爱玲是幸运的,她作为作家,在现世就享受到了盛名。同张爱玲所说的“出名要趁早”不同,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作家都是经历了一番曲折后才被人们认识的,因时代不同,认识便也有不同。陶渊明便是其中的一位,他的诗现今读来,颇有隐逸之意,有的人也多是喜欢他的诗中的那种恬淡自然,因为如今讲的最多的就是尊重自然,回归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陶渊明生活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风骨、魏晋遗风也是对一个人的褒奖了。由不为人知到被人认识再到被人接受,这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是痛苦的。还是朋友比较可靠,好友颜延年要帮扶一下陶渊明,或者他真的是欣赏陶渊明的诗,他说:陶渊明的诗“文取指达”,字虽不多,只有四个字,但对于像陶渊明这样的天下还不闻其名的诗人来说,也可告慰其心了。凡事要合潮流,人都有从众心理,曲高和寡历来不受重视。当时东晋盛行玄言诗,陶渊明做的却是什么归隐诗、田园诗,大家的目光自然不在他这里。但没办法,诗人都是充满了个性的人,若让他顺从潮流,他的个性便会被淹没了。但总还有个把知音,如钟嵘,他推崇陶渊明,认为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这个评价就很高了。比起那位颜延年,钟嵘的评价又向今天对陶渊明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但陶诗在钟嵘的《诗品》中也只不过列在中品,地位还并不是很高。
到了唐代就不一样了。唐代是文艺大繁荣、大发展时期,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时代,陶渊明的诗开始受到大家的重视,逢有应酬唱和,他的诗是少不了的。连诗仙李白对陶渊明的诗都充满了向往,他说:“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何日到彭泽,长敬陶令前”。但是王维、杜甫、李白等人对陶渊明的人生选择也有不欣赏的一面,王维在《与魏居士书》中云:“近有陶潜,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绶弃官去,后贫。《乞食》诗云:‘叩门拙言辞。’是屡乞而多惭也。尝一见督邮,安食公田数顷,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此亦人我攻中,忘大守小,不恤其后之累也。”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云:“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杜甫也在《遣兴五首》(其三)中表现了唯一一次贬低陶渊明的思想:“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达生岂是足,默识盖不早。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盛唐人所理解的陶渊明,是旷达知足,怡情于酒,遗世独立,怡然自得的典型形象。白居易的人生态度和陶渊明的很接近,因此他对陶渊明的人生观很有认同感,不爱名利,只爱酒,洒洒脱脱,活个超然。
人们开始注意陶渊明诗歌的风格,并对其诗歌风格研究有重大突破的时期是在宋代。苏轼在《与苏辙书》中说“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苏轼把陶诗放在李白、杜甫之上,有失公允,但他用“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八个字,概括陶诗的艺术风格,还是非常准确的。朱熹也喜欢陶渊明的诗。诗魂恰似每个人的心灵,若你读得懂它,说明这首诗与你的经历、与你的感情、与你的痛、与你的愁、与你的价值观有吻合之处。朱熹认为陶渊明的诗是真性情,是本相,不只平淡,还豪放。他尤其喜欢《咏荆轲》一篇,认为平淡的人怎能说出这首诗中那样的言语。这个说法就有意思了,较前人的认识更加全面了。由于朱熹的地位从而奠定了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位高的人更有话语权嘛!何况朱熹说的话真是有道理。
清代诗人龚自珍对陶渊明很推崇,关于陶渊明的诗他有很独到的见解:“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意思是说:陶渊明的诗,动如卧龙,静如松菊,哪里只是平和,分明是“二分梁甫一分骚”。这个评价是入木三分的。他看出了陶渊明诗的平和,也看出了这平淡背后暗涌的春潮,厚实的土地下躁动着的是一颗建功立业的雄心大志,还有想要在更广阔天空中飞翔的野心和苦闷,牢骚当然也有。自古文人都不是甘于只当一个文人的,诗不过是一块敲门砖,陶渊明也想藉此推开仕途的大门。
“五四运动”以后,鲁迅有篇文章,文章的标题是《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他在其中提到陶渊明,认为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时代变迁之时,世事变化极大,但陶渊明好像没有更多的慷慨激昂,诗一如既往地淡然平和,好像真的遗世了一样,因此便有了“田园诗人”的美称。其实,他并没有将世事遗忘,只不过表达得比较自然而已,没有那么激烈,因此不招人注意。文人是善用曲笔的,但总还是有踪迹可寻的。鲁迅的看法比较辩证,其实陶渊明不只淡然也很“愤愤不平”。哪一个人是平面的呢,何况一个诗人?哪一个诗人是平面的呢,更何况陶渊明?
为此朱光潜和鲁迅还打过笔头仗。在20世纪30年代,朱光潜撰文评说陶渊明,他眼中的陶渊明是个浑身静穆的人,不像屈原、阮籍、李白、杜甫,总是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所以陶渊明伟大。鲁迅不认同他的观点。鲁迅认为陶渊明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并非浑身肃穆,从而提出了著名的“金刚怒目”式的论断,因其诗不仅仅有“悠然见南山”的静穆一面,也有“猛志固常在”的“金刚怒目”式的另一面。可见,鲁迅对陶渊明的认识更加辩证全面,也更明确、客观。如今也已成为正确评价陶渊明的定论。
二、根源与表现
陶渊明“金刚怒目”式的诗歌,主要出现在他的咏怀诗、咏史诗中。在一些优美的田园诗中也有体现,只不过表现得比较隐晦曲折。究其根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黑暗社会的反抗
陶渊明出生于东晋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作为东晋元勋之后,虽不是世族,但也是名族,是介于庶族和世族之间的阶层,对世族既仰羡也倨傲,对庶族又瞧不起。这是一个充满了矛盾色彩的阶层,从而在陶渊明心里埋下了消极和积极的两颗种子,它们同时发芽,同时生长,在他的心里相互作用着。他的理想是什么呢?在他的诗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中有所表达,“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他的志向被压抑着。他对能施展抱负的人是羡慕的,大丈夫横刀立马,封侯祭祖,才不枉来这人世一遭。可世事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总是那么复杂和不可掌控,能将手中的笔化作一柄长剑吗?即便化作一柄长剑又有谁需要呢?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恩纡。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这首诗写于陶渊明四十岁时,往昔的生活经历使他对官场的黑暗已经有了十分深切的了解,口腹自役,这与作者的本性又格格不入。行经曲阿,壮志难成时,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苦楚,才对田园生活产生了回归的依恋。隐逸常属于失意之人,踌躇满志的时候哪个人还有功夫理什么田园情怀呢?无可奈何的味道在诗中悠悠环绕。这时候正值晋室内乱,遍地杀戮,为避祸陶渊明应征入伍,这显然不是他最初的.设想,只不过是避祸的需要而已,因此充满了委屈和不甘。不甘又怎样,政事如此,一人奈何?
(二)怀才不遇的遗憾
大丈夫是要“治国平天下”的。平凡人也幸福是现世人的理想。因为人忙忙碌碌的,其实一辈子也干不成什么大事,随着年龄增长,以往的大抱负越来越被现实的需要遮蔽。但显然,陶渊明没有。他是受儒家思想熏陶长大的,他饱读诗书,他有政治抱负,他壮怀激烈,他志在四海。但可惜的是现实与他的理想之间的差距太遥远,他的一生都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摇摆着、矛盾着,田园生活只是个借口而已,但不这样又有那条路能走得更好呢?
在归隐后,陶渊明虽然一直在歌咏田园生活的安逸美好,且呈现出了自然平淡的诗风。但是他并不甘心隐逸,壮志豪情一直存于其心中。既然这种矛盾在现实中无法调和,陶渊明便到主观世界中寻找方法。所以在他的诗歌中不时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及理想不得实现的焦虑与愤懑。他的真性情开始在诗中渐渐浮现,不再曲笔,曲笔作甚?无论是他的咏怀诗、咏史诗,都表现出壮志难酬的愤懑。陶渊明要将自己的不屈的抗争精神表露出来,无一处不流露出“金刚怒目”的豪放。在《读山海经》这组诗中,陶渊明写了很多神奇怪异的事情,而且主人公多是些冤屈、失败的英雄。联系陶渊明少怀济世之志,最终因时事混乱而未能伸展的现实,那么在“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的叹息中,人们读到的就不仅仅是对神话人物的惋惜,更是陶渊明对自己深沉的身世之慨了。诗人已在不知不觉中表现了他的“潜在意识”,也就是鲁迅先生说的,这是陶诗除温文尔雅外的另一种“金刚怒目”式。因为在他的血管里,毕竟还流淌着晋国开国名臣的热血,而时不我待的悲壮,在神话传说与现实之中同样存在。这也为诗人抒写无法抒发的幽恨提供了一个最恰当的切入点,使我们看到了他性格中激烈的另一面。陶渊明是在借精卫、刑天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他在告诉世人,其实自己跟精卫和刑天一样燃着永不熄灭的抗争精神。
陶渊明诗歌中的思想 篇7
西晋末年, 琅琊王司马睿在南渡的北方世族和南方当地大族的拥护下, 在风雨飘摇中建立了东晋小王朝, 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中原政权偏安江南的先例。“西晋琅琊王司马睿, 本来不具备在江左运转皇权的条件。司马睿在晋室诸王中既无威望, 又无实力, 更无功劳, 如果不借助门阀世家的扶持, 根本没有在江左立足的余地……两晋之际, 胡羯交侵, 民族危机骤现。南渡士族既是晋室臣民, 以避胡羯侵凌而南渡, 自然不会也不可能舍弃晋室而另立新朝。他们只有奉晋室正朔, 用晋室名号, 才是保全自己家族利益的最好办法。”[2]当时的北方中原地区多年战乱, 民不聊生。东晋中央皇权由于是南渡至江南, 所以在统治根基上皇权需要世家大族的支持, 而世家大族也希望依靠中央政权来保障自身家族的利益, 二者相互依靠、相互支持、各取所需, 造成了东晋奇特的政治局面。而司马氏皇权依靠其他的世家大族平定叛乱、稳定政局的政策, 为东晋中央皇权的衰落埋下了祸根。
史载从晋元兴元年起, 大将刘裕先后击败孙恩、卢循、徐道覆的叛乱势力, 消灭桓玄势力, 迎晋安帝兄弟反正, 而后又整饬朝纲, 北伐关洛, 收复了中原大片故土, 创造了自东晋立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功绩, 刘裕本人也顺理成章得成为了东晋政治上新的领军人物。在刘裕的主持下, 颓废的东晋王朝一度呈现出新的气象, “不盈旬日, 风俗顿改” (《通鉴》卷一一三晋安帝元兴三年) 。但是到了义熙以后, 刘裕觊觎帝位, 翦除异己, 扶植党羽, 不择手段得延揽大权, 甚至恣行废立。史载晋恭帝禅位时有“今日之事, 本所甘心”之语 (见《宋书》卷二《武帝纪》中) , 尽管如此, 刘裕却仍旧不放心, 最终鸩杀晋恭帝, 开启了东晋南朝禅位之君不得善终的恶例。刘裕弑杀禅位之君的残暴做法与陶渊明所奉持的儒家政治理想和道德原则产生了激烈冲突, 让陶渊明更加愤懑反感。
实际上陶渊明并非是不问政治, 只不过是一位退避者而已。萧统《陶渊明集序》称陶诗“吾观其意不在酒, 亦寄酒为迹者也”。隐居前他屡次出仕却又败兴而归, 《有会而作》:“斯滥岂攸志, 固穷夙所归。馁也已知天, 在昔余多师。”他虽是世外闲人, 却只能将自己的辛酸化成一腔“在昔余多师”的自我安慰。陶渊明隐居在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 而一种特别沉重的孤独感却始终缠绕着他, 他时常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与不平:“气变悟时易, 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 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 有志不获骋。念此杯悲凄, 终晓不能静。”此时的他全无初入田园归隐时的那股“悠然见南山”的静谧, 取而代之的却是他一个人自酌独叹、孤独失落:“栖栖失群鸟, 日暮犹独飞”“万族各有托, 孤云独无依”“一士长独醉, 一夫终年醒”。虽是仕途受阻归隐田园, 但这并不代表他从此就没了那“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在失意的仕途和贫困的生活的考验面前, 陶渊明晚年作品中依然闪耀着“猛志”气节。在他的晚年之作中, 《咏贫士》、《乞食》、《读山海经》、《咏荆轲》、《挽歌辞》等数十首作品, 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一种激荡勇猛的愤慨情怀。在《读山海经》中, 诗人依然涌动着“猛志固常在”的气势, 在《感士不遇赋》中仍然有“大济于苍生”的愿望, 以及那“奉上天之成命, 师圣人之遗书。发忠孝于君亲, 生信义于乡闾。推诚心而获显, 不矫然而祈誉”的人生追求。在《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慷慨独悲歌, 钟期信为贤”和《杂诗》“代耕本非望”等诗句中, 淋漓尽致得展现了他的不畏困窘、不甘屈服的抗争精神。
《咏贫士》七首表明了陶渊明独善其身、抗争污浊的心志和固守自己君子节操的决心。“何以慰吾怀, 赖古多此贤”“人事固已拙, 聊得长相从”等句都是诗人的明志之举。第一首“万族自有托, 孤云独无依……量力守故辙, 岂不寒与饥?……”, 以比兴手法写出了诗人固守己道, 孤单抗争的悲凉和不妥协。第二首“凄厉岁云暮, 拥褐曝前轩……何以慰吾怀, 赖古多此贤”, 惨淡的生活并没有使他屈服, 反倒是更激发出他那“金刚怒目”情怀。从第三首到第七首, 诗人逐一列举荣启期、原宪、黔娄、袁安等古今贤者, 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君子穷固气节, 实际上是对自己的自我鼓舞。“岂不知其极, 非道故无忧” (第四首) 、“岂不实辛苦, 所惧非饥寒” (第五首) 、“岂忘袭轻裘, 苟得非所钦” (第三首) 等等, 陶渊明以儒家思想修养来固守自己的道德操守和人生理想。他不仅坚定了自己执著的人生信念, 更以自己高洁的心态坦然面对贫困, 以一种不温不火的平静展示了他那暗藏着的猛志气节。
《饮酒》二十首深含诗人对晋宋易代的伤感情怀。这组诗是陶渊明以饮酒为名所作, 间接表达了自己对刘宋新王朝的不合作态度。“积善云有报, 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 何事空立言”表达了自己的愤懑不满;“纡辔诚可学, 违己讵非迷”表达了自己坚守自己理想操守的不动摇;“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则更是以自己的淡泊来明示自己的志向。元嘉时诗人在政治上和刘宋新贵集团划清界线, 表明自己以贫傲贵、不同流合污的政治姿态。《有会而作》中的“菽麦实所羡, 孰敢慕肥甘”, 这是诗人对檀道济的委婉拒绝, 面对檀道济之流以权贵身份施与的馈赠, 陶渊明的反映异常激烈, “常善粥者心, 非念蒙袂非;嗟来何足吝, 徒没空自遗”虽然陶渊明生活困苦, 但却毅然拒绝接受刘宋权贵的施舍, 将自己的猛志毫无保留得昭示于世人面前。
《咏二疏》、《咏三良》、《咏荆轲》三篇, 均为诗人的时事之作, 表达了自己对英雄贤人的景仰和自勉。“二疏”为汉代的疏广、疏受叔侄两人, 宣帝时为太子太傅、太子少傅, 官至两千石,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遂乞骸归乡, 送者百车, 观者如云, 皆曰“贤哉二大夫”。[3] (P580) 历朝列代, 特别是汉末以来, 权臣篡乱, 屡见不鲜。陶渊明从忠于君王和王朝利益出发, 力主权将名臣功成而身退, 避免篡乱, [4] (P139) 而《咏二疏》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三良”为秦国武士, 殉葬穆公。荆轲为战国时刺秦王的侠客, “燕丹善养士, 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 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陶渊明借咏史事荆轲刺秦王来歌颂那种重义任侠、抗暴报仇的英雄精神, 影射对刘宋政权的反感。“雄发指危冠, 猛气冲长缨”“凌厉越万里, 逶迤过千城”的英雄豪情激越深长, 更是诗人慷慨激昂的猛志的间接流露。
《读山海经》十三首, 诗人借远古蛮荒之事, 以荒唐之语,
论韩愈诗歌多样艺术风格
马亚伟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长期以来, 学界论述韩愈诗歌, 往往以“险怪奇崛”概括之, 韩诗在艺术上不唯独险怪, 更有许多刚柔并济的诗篇, 韩诗中偶有比兴等艺术手法的应用, 还可见细腻婉约者。以往把韩愈诗歌的风格理解成单一的奇崛险怪, 把奇崛险怪理解成晦涩生僻是一种偏见。
【关键词】韩愈;多样;风格;奇崛;险怪
中唐时期的诗坛, 崛起了韩白两家, 白居易诗歌通晓流畅, 适应了他济世哀时和歌生民困弊的文学主张;韩愈诗风则以奇崛险怪为主, 在艺术上独树一帜。
到了宋朝, 韩诗成为众多诗人模仿和研究的对象, 关于韩诗的议论也就更多, 例如今天广泛被引用的张戒的《岁寒堂诗话》:
“退之诗, 大抵才气有余, 故能擒能纵, 颠倒崛奇, 无施不可。放之则如长江大河, 澜翻汹涌, 滚滚不穷, 收之则藏形匿影, 乍出乍没, 姿态横生, 变怪百出, 可喜可愕, 可畏可服也。”[1]这段话大致也是说韩愈诗风以“颠倒崛奇”为主, 韩愈的诗歌是以“奇崛险怪”为主要的风格, 可以分为两大类概括之:第一类是奇崛中可见豪迈、雄伟、壮阔, 这类作品占据韩诗的大多数, 以五七言古诗为主, 在艺术上十分成功;第二类则是奇崛中苛求险怪, 鬼去兵象, 诘屈聱牙, 笔者认为韩愈作品中比失败者, 多属此类, 并且对宋代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例如赵翼的《瓯北诗话·卷三》中用一段话总结道:
盘空硬语, 须有精思结撰, 若徒挦摭奇字, 诘曲其词, 务为不可读, 以骇人耳目, 此非真警策也。……其实《石鼓歌》等杰作, 何尝有一语奥涩, 而磊落豪横, 自然挫笼万有。[2]
原文较长, 大意将韩愈的诗歌按照艺术风格分成四类, 其中两类是奇崛有余, 险怪过分的, 感叹韩愈没有总结自己创作中的得失。
但是, 我们也应该发现, 凡是卓然自立的诗人, 其诗歌的艺术风格, 绝不是单单一种, 韩愈的诗歌, 能够在唐诗甚至在整部的中国诗歌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其艺术风格也是多样化的, 而非“奇崛险怪”一种。韩愈本身也是反对风格单一化的, 他的《醉赠张秘书》和《荐士》中说:
险语破鬼胆, 高词媲皇坟, 至宝不雕琢, 神功谢锄耘。
横空盘硬语, 妥帖力排奡。敷柔肆纡馀, 奋猛卷海潦。
从这几句诗中可见几种风格的并存, 这里的“险语破鬼胆”, “横空盘硬语”指的是瘦硬的风格, “至宝不雕琢, 神功谢锄耘”指的是古朴的风格。
韩愈的五七言绝句中, 不乏情韵缠绵、淡远轻灵之作, 而大量的五七言古诗则古朴淳厚, 平淡自然。这两类诗歌虽然不是韩诗的本色, 但是可备一观。
宋无名氏《道山诗话》“馆中一日会茶, 有一新进曰:“退之诗太孟浪。”时贡父偶在座, 厉声问曰:“‘风约半池萍’, 谁诗也?”其人无语。”刘贡父和欧阳修的诗歌风格及其相近, 自然也有学习韩诗的地方, 他所言“风约班池萍”一句就是出自韩愈的《独钓四首》之三:
独往南塘上, 秋晨景气醒。露排四岸草, 风约半池萍。鸟下见人寂, 鱼来闻饵馨。所嗟无可召, 不得倒吾瓶。
和韩愈其他的诗歌不同, 《独钓四首》不是侧重思想性,
吐忿涌之情, 寓意深刻。“精卫衔微木, 将以填沧海。邢天舞干戚, 猛志固常在”诗人肯定了精卫、邢天的壮举胆略, 赞扬其猛志常在。“夸父诞宏志, 乃与日竞走”则颂扬了夸父的宏志, 也暗喻自己年少时的北复中原、匡正华夏的志向。
这位不以五斗米折腰仕权贵的诗人, 其晚年诗作中流露着高洁品格和傲世猛志。虽然他身处逆境却依然酬唱田园、饮酒耕作。“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我们从这位暮年诗人的身上看到了他那不曾放弃的壮心猛志, 虽在田园、心系黎民。猛志气节, 成了陶渊明晚年诗歌的一个闪光点。
更没有诘屈聱牙的词语, 语言工整清丽, 体现了一种优雅的闲适情趣。韩愈的七言绝句在屈守元《韩愈全集校注》中可见七十五首, 从数量上仅次于五言古诗, 诸如《盆池五首》、《早春呈张水部》、《晚春》、《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等, 颇具有含蓄的弦外之音, 完全符合司空图《诗品》中《绮丽》、《清奇》、《典雅》等篇目中“浓尽必枯”、“淡不可收”、“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的境界, 诗可以入画, 为诗家之能事, 这几首诗写景抒情,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韵味无穷。
同样的, 韩愈的五言古诗也是古朴冲淡的篇目远远比奇崛险怪的品目多, 例如《独钓四首》之四, )
秋半百物变, 溪鱼去不来。风能坼芡觜, 露亦染梨腮。远岫重迭出, 寒花散乱开。所期终莫至, 日暮与谁回?
清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对这首诗歌十分不满, 认为韩愈在这首诗中笔法过于细腻, “按四首诗之中, 纤小字太多……小家伎俩耳, 不可法。”当然我们认为这是符合韩愈独钓时的心境的, 并且可见韩愈诗歌多样化的艺术风貌。《秋怀诗十一首》更是被后人拿来和陶渊明相提并论。夏静观认为韩氏《秋怀诗》“可以与阮步兵《咏怀诗》相拮抗”, 朱彝尊则评价《秋怀诗》“以精语运谈思, 兼陶谢二公。”事实上《秋怀诗》之四的“清晓卷书坐, 南山见高棱”一句可见陶潜“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影子。写成于长庆四年八月份的《南溪始泛》三首, 可以说是韩愈五古中最为冲淡自然的篇章, 原因可能是其时韩愈晚年病休, 精神上不及当年, 诗歌上恢弘的气势也不再, 更能体现出五言古诗的风貌, 炼字而不留痕迹, 气韵悠远, 神似陶谢:
足弱不能步, 自宜收朝迹。羸形可舆致, 佳观安事掷。即此南坂下, 久闻有水石。拖舟入其间, 溪流正清激。随波吾未能, 峻濑乍可刺。鹭起若导吾, 前飞数十尺。亭亭柳带沙, 团团松冠壁。归时还尽夜, 谁谓非事役!
清乾隆勅编《唐宋诗醇》认为韩愈的诗歌因为作者性情所致。因此以奇险为主, 但是淡远清丽的诗歌, 偶尔为之, 其功力亦能和同代的人相匹敌, 他认为这两种风格都是诗家的至高境界, 这这两者的关系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奸穷变怪得, 往往造平淡”, 语出《送无本师归范阳》, 作者胆力过人, 先是以“奸穷变怪”求异于前人, 再是用平淡自然归于自身。这正是韩愈对诗歌艺术风格追求的过程。
注释
[1]宋张戒《岁寒堂诗话》, 转引自吴文治《韩愈资料汇编》第一册第256页。
[2]清赵翼《瓯北诗话》转引自吴文治《韩愈资料汇编》第四册, 第1312页。
摘要:陶渊明生活在东晋崩溃时期, 社会动荡纷扰, 阶级矛盾激化, “仕进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 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1] (P34)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犹如偶像的文人形象, 陶渊明退离官场隐居乡野后, 其隐居生活刚开始时倒也是美好和谐、其乐融融。但是渐渐便感觉到了现实生活中的深切的“不舒服”, 不如意的事渐渐突现出来。本文从陶渊明暮年诗歌中挖掘他那深藏的“猛志”气节。
关键词:陶渊明,猛志气节,暮年诗歌
参考文献
[1]赵治中.陶渊明论丛[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9.
[2]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许公持.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浅谈陶渊明的诗歌创作 篇8
【关键词】自然;平淡;不慕荣利
【中图分类号】I106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陶渊明的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读书、出仕、归隐。他生活的时代是极其黑暗的,统治阶级纵欲奢侈,社会风气极其败坏。他的少年时代是在柴桑农村度过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十六)就概括了他少年时的生活经历,以后他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从此挂冠归田,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这一时期唯饮酒、读书、耕田、尽享人生天年,才是人生之根本,但却是他生活的一个新的开端、转折点。
陶渊明今存诗歌一百二十余首,他的是大致可分为四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咏史诗与咏怀诗内容相似,故归为一类);一类是描写田园景物恬美、田园生活简朴的田园诗;一类是悲叹行役之苦和思念田园心情的行役诗;一类是表示对友人敦厚的赠答诗。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他的田园诗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且是他躬耕生活的写照,自然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他诗歌的艺术特征,他的诗语言平淡,在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他的诗读來没有夺人的气势,没有雄辩的力量,也没有轩昂的气派,却像春雨一样滋润着读者的心田,给人以清新的感受,是自然的流露,使人感觉真好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像亭亭玉立于污浊水之中的芙蓉,出之天然而净美,内容真实,使人读来毫不吃力,好像真正接触到了一片生活情景,仿佛置身其中。
陶渊明的志趣和性格,使他在黑暗的官场无处立足,却发现淳朴的农村是他理想的“归宿”,心灵的“净土”,这些使他毅然、决然走上了归隐之路,成为古今隐逸之士之宗。在他归田的这段生活中,他写下了大量田园诗。
在他的田园诗中,有表现对统治阶级真切的憎恶和对纯洁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如《归园田居》第一首。
在其田园诗中有写与朴实的农民共话桑麻的“时复墟曲里,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到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在他躬耕生活中有关农作物收成的诗作“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有与邻里的相与宴欢,写他与性嗜酒的诗句“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酒,”从中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形象。在农村的天地里,还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促膝谈心赏文的情景,“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一)陶渊明远离了污浊的现实与政治的纷扰,回到田园中,却感到获得了归宿,如《饮酒》第五首。
陶渊明归田后寻得了耕种之乐,但现实生活毕竟冷酷无情,经过战乱的田园风光并不如他所描绘的那样安宁,他归田耕耘,生活却连最低限度的温饱也无法维持,可见农村景象的凋敝,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这首诗慷慨悲歌,凄切地倾诉了他的一生的坎坷遭遇,写他幼年丧父,壮年丧妻,房屋失火,田中遭灾,以至于饥寒交迫,像陶渊明这样地位的人,遭遇尚且如此,一般穷苦农民在惨重的封建压迫剥削下痛苦挣扎的情景。
钟嵘《诗品》说陶渊明的咏怀诗“又协左思风力”,他的咏怀诗,有抒写“有志不获骋”的愤激之情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人虽然挂冠归田,却心志未衰,每当想到志向不能实现,而中夜难眠,如《杂诗》其二,从中可看出陶渊明的忧愤之深之广,诗中作者用环境的清冷充分地衬托出自己心情的孤独,又以时光的流逝引出有志未骋的悲凄,而且诗人心志老也不衰,虽前途渺茫,但也不放弃。
他的咏史诗所咏的对象是古代的人物,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等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但他并不是看不起为官之人,而是不肯与之同流合污。但贫与富的问题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他能用“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五)来化解内心的矛盾,而那些安贫乐道的古代贤人,却成了他的榜样,“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咏贫士》二)虽然贫苦甚至到了挨饿的程度,但他仍信奉“安贫乐道”的人生准则,他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
陶渊明的行役诗是宦游时的作品,这一类诗所表现的主题就是悲叹行役的辛苦,表达了对仕宦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自己归隐的决心,陶渊明认为为官就身不由己,失去了自己,失去自由的无奈,成为行役诗的主要基调,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这首诗写出了陶渊明已经厌倦了仕途的生活,想回归田园,眷恋着田园生活,同时又希望自己有所作为,但感觉自己不如鸟儿在高空自由飞翔,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玩,好像是笼中之鸟,渊中之鱼,毫无自由,总有一种“暂为人所羁”的感觉心情无法平静下来,明知是走向罗网里,可又不得不走下去,他的内心矛盾而又惭愧,这只有把心灵和形迹分开来解脱,以心灵的自由弥补形迹的不自由。失去了自由,过去虽“箪瓢屡空”,但晏如也,不仅写出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他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正如他写《五柳先生传》一文所说: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这不是说他没有志趣,他一生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一是饮酒,一是写文章,可见他的志趣是高雅的。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他既不逐名,也不追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可见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开宗立派的重要诗人,他将田园生活以家常话的形式带进了诗坛,将目光转向平淡无奇的乡村生活,为后人开辟了一片情味独特的天地,还为后人留下了咏怀行役等诗篇,素有“田园诗人”之称,“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一生就这样做一个无忧无虑,心底坦白、谦逊的田园诗人,做一个智慧而快活的人,他在文坛上占据重要地位,为中国文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袁行霈编的《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袁行霈卷》安徽出版社,1998年12月。
【陶渊明诗歌中的思想】推荐阅读:
论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11-05
陶渊明诗歌艺术特色11-11
论陶渊明文学作品中的玄学思想05-21
陶渊明归隐09-27
陶渊明诗10-07
陶渊明乞食07-19
陶渊明的课件06-29
饮酒教案陶渊明07-02
饮酒陶渊明考试08-09
陶渊明生平简介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