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情况汇报

2024-10-25

执行情况汇报(通用9篇)

执行情况汇报 篇1

关于行政执行案件执行情况的汇报

一、2010年度立案执行行政非诉执行案件为100件,其中征收社会抚养费47件,环境保护行政处罚25件,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4件,征收社会保险费14件,共执结91件,执结率为91%。2011年度立案执行行政非诉执行案件为46件,其中征收社会抚养费30件,环境保护行政处罚11件,药品监督管理处罚4件,水务保护处罚1件,共执结39件,执结率为84.78%。2009年受理一件司法强制拆迁执行案件。

二、执行一般的行政非诉执行案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申请期限问题。《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解释》第八十八条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提出”。由此可见,在法定的起诉期限内相对人不起诉又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义务的,起诉期限届满后,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一般以《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相对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三个月期限届满开始计算,在起诉期限届满后行政机关才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此时,《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六十日的复议期限一般也已经届满,对“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时间应在具体行政行为生效后”在理论和实 1

务中都无争议。但是,非诉行政执行主体具体何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才能更好地保护申请执行人的利益,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申请执行的时间是否可以从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并将相关的处罚(处理)决定书送达被执行人之日起开始计算,不论被执行人在复议期间或起诉期间是否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都不影响申请执行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都是值得商榷的。

2、财产保全问题。为了保证具体行政行为的落实,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防止被执行人逃避执行义务。《解释》第九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或者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权利人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有充分理由认为被执行人可能逃避执行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后者申请强制执行的,应当提供相应的财产担保”。基于对行政机关及确权人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实践的考察,行政机关或者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权利人从行政机关立案调查到做出行政处罚(处理)决定前,如确有证据认为被处罚(处理)人将有可能逃避执行的,行政机关即可申请人民法院进行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手段,切实保障将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而对于确权人,如确有证据认为被处罚(处理)人将有可能逃避执行的,确权人只有在提供了担保的情况下,才能向人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的申请而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手段,切实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的顺利实现。但是,这两种主体申请保全的条件应当不同,权利人申请财产保全的,应当提供相应的财产担保,在执行错误而给被执行人造成损失时,申请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没有关于行政机关申请

财产保全时应当提供财产担保的规定。法院依行政机关的申请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保全后,认为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具有可执行性,而给被执行人造成损失的,应由行政机关对其过错负行政赔偿责任。人民法院应当对财产保全的申请进行审查,根据审查结果作出是否予以财产保全的裁定。

三、执行行政政拆迁案件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1、案件审理和执行的难度大。多数拆迁案件事关城市建设与社会的稳定,拆迁涉及面广,人数众多,此类案件越来越被社会关注,法院审理和执行面临较大的压力。房屋拆迁案件涉及老百姓的生存居住问题,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之间的利益难以平衡,矛盾纠纷突出。拆迁案件强制执行需要投入大量的警力、物力、财力,牵一发动全身,执行难度大,同时对全院其他案件的审理和执行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虽然每次强制执行前,我们都做了大量的教育疏导、矛盾排查、预案制定等工作,但每次执行过程中,就担心百密一疏,矛盾激化,面临的压力相当大。

2、法院协调工作的难度大。进入司法程序的拆迁案件一般都是社会矛盾较大、较易激化的案件,法院在审理执行过程中,要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就必须做过细的协调工作,以平衡双方的利益。但法院在审理中所处的居中裁判的地位、在执行中所处的强制执行者的地位以及法院所承担的维护社会稳定职责等方面决定了法院协调工作的难度较大,一方面要考虑被拆迁人的利益,防止矛

盾激化,要求拆迁方作出必要的让步,另一方面又要考虑维护裁决的严肃性和同类地区补偿的平衡性等,做好被拆迁户的说服教育疏导工作,如何平衡好各方利益,把握好一个度,确实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拆迁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拆迁人、被拆迁人三方行政、民事法律关系纵横交叉,行政机关行政职权的行使、拆迁人商业利益的实现、被拆迁人的财产权益及对政府的合理依赖的保护之间相互博弈,如何在这种动态冲突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也确实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3、房屋拆迁纠纷与其它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在城市改造和建设中,大多数被拆迁户都属于中低收入阶层,就业压力又比较大,社会又处于各种矛盾的凸现期。拆迁后安置的经济适用房、二手房、廉租房等供应不足,社会救济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到位。因此,某些被拆迁人成为“钉子户”有着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被拆迁人与社会方方面面的矛盾会随着法院的司法强拆而集中转化为被拆迁人与法院之间的矛盾,甚至会转化为与法院的激烈冲突。

四、执行行政执行案件的机构、人员情况

本院的行政执行案件的审查、立案、执行工作都是由行政庭负责,审判人员为1名审判员,2名助理审判员,1名书记员。

五、对行政执行案件的建议:

1、建立行政机关协助法院执行的联动机制。行政机关就其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法院审查后准予执行,而后行政机关应协助法院做好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协助执行可采取行政机关负责实施和参与实施两种方式。对于不需要采取司法强制措施的罚款类、征收社会扶养费类、有关收费类等非诉行政执行案件,行政机关应在法院指导下负责实施执行;对于需要采取司法强制措施的对被执行人责令拆除违法建设或构筑物类、对被执行人责令停产停业停学类、不动产没收类等非诉行政执行案件,行政机关应在法院组织下参与实施执行。

2、完善法院非诉行政执行程序和工作机制。如何积极稳妥地执行好非诉行政执行案件,既使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得到有效执行,又使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完善法院非诉行政执行程序和工作机制是重要一环。在现有法律、法规基础上,结合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完善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申请条件、立案受理条件、司法审查标准和方式,引入调查询问程序和听证程序、先予执行制度,建立执行中的协调制度,完善结案方式,规定执行准予执行裁定的程序和对不准予执行裁定的救济权利等都是当务之急。

3、为非诉行政执行工作夯实内部保障、营造外部环境。法院应强化行政审判及非诉行政执行队伍建设和物质保障,确保人员到位,经费充足,装备优化。同时,法院要加强与行政机关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加强与被执行人的沟通疏导,并大力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努力为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营造良好的社会条件,有利、有效地完成非诉行政执行工作。

4、行政机关要规范自身行政行为。解决非诉行政执行难问题,很大程度上还要看行政机关能否切实规范行政行为,使行政行为既合法、又合理、还及时,从而使行政执法行为树立坚实权威,使行政机关自身获取广泛公信,使行政执法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从源头上减轻非诉行政执行的重重压力。定期召开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联席会议,邀请法院、政府法制机构、有关行政机关负责人、人大代表等参加,就法院在非诉行政执行工作中发现的行政机关执法行为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行政机关应改变非诉行政执行是法院一家唱“独角戏”的认识误区,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加强与法院的沟通和联系,为法院非诉行政执行提供必要和有效的人力、物力支持,积极配合法院工作,共同努力降低非诉执行案件的执行难度。

5、对于行政政拆迁案件,应该就新《拆迁条例》制定符合自己管辖范围的实施细则。对此,我院制定了《昌江区人民法院关于为保障昌江“小区向大区”转变,提供优良司法环境和法律服务的若干意见》、《昌江区人民法院关于昌江区城市建设被征收房屋执行程序的意见》两份关于行政拆迁的实施细则。

***人民法院行政庭

二0一二年二月十三日

执行情况汇报 篇2

2010年是我国上司公司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第三年。会计准则体系作为资本市场的规则之一, 对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截止到2010年4月30日, 沪深两市1 774家上市公司已经如期披露了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2009年度财务报告 (年报) , 财政部会计司会同有关方面对上市公司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报告。上市公司执行会计准则情况的分析报告有助于各个方面了解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以及会计准则实施的经济效果。通过对三年情况分析报告的比较, 得出的结论是:新企业会计准则持续平稳有效实施, 而且准则实施的经济效果已经凸显。三年的分析报告中对每年的执行情况的具体评价如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得到持续平稳有效实施, 而且会计准则实施的经济效果越来越明显, 经济效果的状况从2007年的初步凸显达到2009年的已经凸显的状态。财政部会计司连续三年对上市公司执行会计准则的情况进行分析报告, 客观上促进了准则在我国的实施, 保证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使我国会计准则得到了国际各个方面的认可, 为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等效奠定了基础, 而且提高了我国在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财务报告准则中的话语权。

首先, 企业会计准则得到了国内企业的认可, 客观上促进了准则在我国的实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根据统一的会计准则各项规定, 按照统一的报表格式、列示项目、指标计算等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和个别财务报告, 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披露顺序、项目和内容在附注中提供相关可比的信息。由于提供了可比的信息, 各个企业之间的信息具有可比性, 降低了获得信息的成本, 得到国内企业的认可。2007年是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第一年, 而且执行范围也有限, 局限于我国所有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2008年为执行准则的第二年, 执行范围也扩大了很多, 包括所有非上市中央国有企业、所有非上市商业银行、有关金融机构以及非上市的所有商业保险公司;2009年为执行准则的第三年, 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 除了上述类型企业又囊括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全国大部分省 (区、市) 的国有企业。这些类型的企业执行会计准则, 客观上促进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在我国的实施。

其次, 企业会计准则作为编制财务报告的基础, 保证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从2007年1月1日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平稳过渡后, 上市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统一各项确认计量的会计政策, 这些会计政策贯穿于企业整个账务处理过程。按照会计法的规定, 这些账务处理的凭证填制、账簿的登记和报表的编制都有单位负责人签名和盖章, 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就得到了可靠的保障。同时,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在报出前还需要有注册会计师审计鉴证, 从内容的可信性和内涵上提升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表2是三年来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年报出具审计报告的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 标准的审计报告占审计报告总数的比例一直保持在0.93左右, 2009年最高为0.9330, 这表明企业会计准则作为编制财务报告的基础保证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是值得信赖的。

再次, 企业会计准则还得到欧盟和世界银行认可, 为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等效奠定了基础。2007年12月6日, 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香港会计师公会签署了内地准则与香港准则等效的联合声明, 实现了内地准则与香港准则的等效。2008年4月22日, 在欧盟委员会多次独立组织赴中国实地调研, 考察企业会计准则在我国上市公司的执行情况后, 就欧盟第三国会计准则等效问题发布正式报告, 在2011年底前, 欧盟委员会允许中国证券发行者在进入欧洲市场时使用中国会计准则, 不需要根据欧盟境内市场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财务报表。世界银行经过为期一年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系列评估工作, 于2009年10月29日完成并在北京正式发布了《中国会计审计评估报告》, 充分肯定了我国会计审计准则改革的成就, 并称其为可供其他国家仿效的良好典范。这是第一次由权威国际组织对我国会计审计准则建设、国际趋同以及有效实施情况独立进行的全面系统评估得出的结论。我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 顺应会计国际趋同大势, 推动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 是全球化背景下做出的理性选择, 是大势所趋, 潮流所向。2010年4月2日, 财政部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 对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相关工作做出了规划,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持续趋同时间作出明确安排。

第四, 企业会计准则的持续平稳有效实施增强了我国参与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财务报告准则的话语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 二十国集团 (G20) 峰会和金融稳定理事会 ( FSB) 在系统研究金融危机成因和应对策略后, 倡议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 并希望G20各成员国及其他有关国家或地区加快趋同步伐。根据国际形势的最新变化, 中国作为G20和FSB的重要成员, 全力推进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 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我国市场经济初创及转型过程中所涉及的特殊会计问题, 及时向IASB反映我国特殊会计问题, 使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 增强我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二、会计准则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成、国际趋同和等效, 及其在我国上市公司平稳有效实施,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这是中国的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监管部门、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取得的, 香港和澳门会计界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欧盟、世界银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等特别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各方面均为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等效和有效实施做出了贡献。同时,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仍有一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比如, 需要进一步提升对相关会计准则实施的职业判断能力, 加强公允价值应用的研究, 关注债务重组准则实施中存在的利润操纵现象等。

三、解决的对策

相关会计准则实施的职业判断能力的提升主要依赖于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的提高。2010年2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研究讨论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时强调指出, 要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摆在突出位置, 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 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会计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会计人才能力建设, 增强会计人才专业胜任能力, 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 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推进会计改革事业的战略需要, 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会计人员能力框架自然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 因此健全和完善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体系必然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们要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规律, 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 持续、全面、系统地完善我国的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和培养体系, 不断提升我国不同种类和级次会计人才的素质, 以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要求。

2008年源于美国次贷的金融危机迅速席卷全球, 并且波及实体经济。在这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初, 美国和欧洲金融界将危机的原因归咎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 由此引起国际社会对公允价值的轩然大波。目前我国的金融工具偏少, 金融工具市场还不完善, 公允价值应用还不广泛。但是, 我们不能因为金融危机而放弃对其应用。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社会超前消费、投资银行等机构对金融产品的过度创新、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疏于监管, 而不是公允价值的问题。我国在应用中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经验, 应该立足于我国国情适度谨慎地运用公允价值, 采取有效措施, 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推动金融创新发展, 并在金融创新中不断完善公允价值计量。

解决债务重组准则实施中存在的利润操纵现象要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是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现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以及解释公告。在应用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就要通过不断地完善会计准则来规范。完善的会计准则就是一个没有缝的蛋, 使利润操纵者这只苍蝇无处下手。其次, 细化责任主体, 明确法律后果, 加强处罚力度, 提高震慑作用。区分企业集体责任、领导层责任还是基层工作人员责任的界限, 避免出现个人成为集体责任的替罪羊或集体成为个人责任的挡箭牌的现象。对违规现象的法律责任要明确, 即责任主体具体承担什么责任, 是直接责任、间接责任, 还是其他责任。对于发现的违规问题, 监管部门不能有效处理的, 要及时向上级部门通报, 联手落实被检查部门及部门相关负责人的具体责任。涉及违法犯罪的重大违规问题应移送至相关纪检和司法部门处理, 监管机关不能止步于案件移交, 要督促案件落实查办, 必要时还要派出人员协助。唯有如此, 才能有力保证企业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 产生实际效果。

“两免一补”政策的执行情况调研 篇3

关键词 两免一补 政策 执行情况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平南县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资源丰富的西部结合部,是大西南东向出海的最便捷通道,地理位置优越。全县的综合实力在广西较为突出,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全县有高中8所,在校高中生11000多人;师范学校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在校生700多人;初中80所,在校学生70000多人;小学277所,在校学生148000多人;特教学校1所,在校学生40人;幼儿园67所,在园幼儿4000多人。全县公办学校教职工11123人。在“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后,该县“两基”不断取得了新成就,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成为贵港市率先普及实验教学的一个县市。与此同时,民办教育也得到了健康发展,目前,全县有民办学校31所。

该县自从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以来,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让更多的贫穷家庭的孩子享受到了国家政策的恩惠,使得他们上得起学, 能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取得的成绩:

(1)学校提供了更好的环境。随着公用经费的逐年增加,大部分学校对原本破旧的宿舍楼、教学楼、食堂、校门与围墙等进行了翻修,有的学校还建了新楼房,配备了独立的实验教室。这些都得益于公用经费的增加,使学校能够更好地加强基础建设。

(2)民办学校的发展。据教育部的明文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不分公立和私立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内的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政策的惠泽。在平南县,私立学校发展得很好,有一所私立学校在贵港市甚至是整个广西都很有名。通过调研发现,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民办教育法》的颁布,使得包括该校在内的所有民办学校都获得了与公办学校同等的“两免一补”政策,这当然更离不开学校的有效管理和所有教师员工的不断努力。最显著的成效是,家长们不再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私立学校,提高了私立学校的政治地位,社会也逐步认可民办学校。

虽然该县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后义务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调研中发现了不少问题:

(1)公用经费不足。大多数学校的公用经费基本上用于办公、水电费、维修、教师培训、校园绿化与美化等。公用经费用于以上支出后已所剩无几,并且每学期的公用经费发放不够及时与充足,使得学校的教学设备添置与更好地改善教学环境就难上加难,每个学校都会精打细算,把钱用在刀刃上。

(2)生活补助发放不及时。每个学校的生活补助都是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坚持公正公开原则发放的。但据老师们反映,补助的受惠面太小,除了极个别特别困难的,老师很难甄别家庭条件相当的贫困学生。更令老师们担心的是,得了补助的往往是那些家庭困难又不愿学习的。那些成绩特别好,家庭虽困难但又不是特别困难的往往又得不到。所以,生活补助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并且,发放不够及时的生活补助使得其失去了原有的补助意义。这些钱打到学生银行卡里后,有些学生就会拿钱去上网、吃饭、买衣服和鞋子,就不交伙食费,使学校很难正常地开展工作。

(3)优秀教师稀缺。该县大多数学校,外来教师较多,本地教师较少。教师资源短缺,有些科目的教师特别少,甚至出现断层。所以该县出现了一种特别的现象:请“停岗”教师前来任教。老师缺少和教学质量不高就导致了学生外流(向该县发达乡镇或县城或贵港市就读)。此外,学科分配不平衡,如音乐,美术、信息等科目无专业教师。因为教师待遇低,经济条件差,晋升空间小,难以实现自身价值等原因,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去贫穷落后的地区“扎根”,而学校的大部分老师又逐步步入中老年,这就导致了十分严峻的学校教师断层现象。

(4)学生管理难度大。现在农村的绝大多数学生为寄宿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些家里可能还会有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料。因此,这些孩子很早熟,很有自己的想法,不会受别人太多的约束,也不会太听老师的话。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社会的关注,年纪越大越难管教,这也加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

(5)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自尊和隐私的保护。现在的学生自尊心较强,爱面子,受不得半点委屈。生活补助的申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些家里特别穷的学生宁愿穷些也不愿意去申请,因为按照生活补助的申请程序,必须在班委会和班上进行讨论,最后还要进行公示。有些学生受不了同学们拿着自己的家境讨论来讨论去,觉得自己家里条件不好很丢人,也不愿意同学们知道自己家境不好,宁愿不得钱,自己也得硬撑着。这就需要学校在给这些贫困生经济补助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保护他们的自尊和隐私。也不宜大张旗鼓地要求他们感恩,不要让他们背负太多压力。

(6)伙食费不足。大部分农村的学生读的都是寄宿学校,吃在学校住在学校,用学校的水电,住学校提供的带有厕所的宿舍,这些都可以从公用经费中解决。但是,伙食费学校真的免不了,也不属于免的范围。学校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提供给孩子们好点的伙食,又不得不把价格压到最低,以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吃饱吃好,但即使是这样,还是有学生交不起伙食费,即使生活补助发下来后填补还是有差额。而农村家庭的孩子较多,困难的家庭实在是供不起几个孩子同时读书,即使几个孩子都享受了生活补助也跟不上物价上涨的步伐。而生活补助又不能及时发放,也不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所上涨。所以,很多老师建议把伙食费也免了。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吃饭问题,也保障了学校的正常运转。

有问题就会有相应的解决策略,下面就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改进生活补助的发放工作。补助既然用来解决贫困生的生活问题,如果发放太晚,没有及时补贴学生的伙食费,也就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因此,必须加快生活补助金的发放速度,让每个受补助的学生尽早领到钱,切实解决其实际困难。其次,对于生活补助的发放,可采取等级发放的形式。因为在得补助的同学中,家庭条件有好有差,对那些特别贫困的学生可以多补些,那些条件相对而言好些的学生可以少补些。这样会更加注重对特困生的资助,对贫困学生更有激励作用。另外,可以考虑把生活补助打在学生的饭卡上:既然是对贫困生的生活补助,就得切实解决学生的生活难题。避免出现在学校吃了一学期的饭,但伙食费只交了一半,甚至分文未交的现象。老师催促多了,不仅使学生自尊心受到损伤,甚至还会导致有些学生萌发退学的念头。

合同履约执行情况汇报 篇4

一、工程概况

拉萨市拉萨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区境内的拉萨河干流,上起拉萨市献多电站尾水出口,下至青藏铁路拉萨河大桥。本次实施的3#闸挡水工程为拉萨市拉萨河(城区段)综合整治规划自下而上的第3座拦河闸及附属治导工程。目的是通过挖河心、固河岸、引水归槽、消除倒滩水、稳定河势,在枯水期或平水期拉萨河(城区段)形成水体水面以改善水生态水环境,根据2002年批准的《西藏自治区拉萨河流域综合规划修订报告》(F164G-A1)以10年一遇洪水水边线作为治导线修建治导工程以形成主槽、归顺水流。在防御20年一遇洪水治导工程平台上进行绿化等综合措施改善环境,有利于改善拉萨市城区环境条件,提高拉萨市城市综合能力。

工程区内,拉萨河左岸有G(318)国道,右岸有城市堤防工程抢险通道。拉萨市拉萨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3#闸)主要任务为引水归槽、消除倒滩水、稳定河势,在枯水期或平水期拉萨河(城区段)形成水体水面以改善水生态水环境。不仅可改善河道行洪条件,增强行洪安全性,而且还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的实施对拉萨市的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3#拦河闸闸址位于拉萨市太阳岛下游约1.04km处,青藏川藏通车纪念碑处,柳梧大桥上游约1.4km处。3#拦河闸由泄洪闸、非溢流土石坝、及上、下游辅助建筑物组成。坝顶全长850.975.m,最大闸高9.8m。3#拦河闸河道治导工程轴线布置为上起太阳岛卡口河段,下至3#拦河闸闸址,并向闸下游延伸400m,中间以圆滑曲线相连接,并配合河道清淤疏浚。上、下游治导工程,左岸总长度为2192.363m,右岸总长度为2011.963m,两岸合计轴线长度为4204.326m。由于太阳岛卡口河段控制,治导工程形成的拉萨河主槽宽度最小为220m,最大为581.0m(闸址处)。我们项目部承建的A标段主要工程包括左右岸治导、内河整治、两岸景观带回填及上下游河道疏浚工程。工程量有土石方282.36万方,混凝土工程6.6万方,砌筑工程15675方,公路工程沥青面层14893平方米,水稳基层14893平方米,砂砾石垫层14893平方米等。其中混凝土工程和土石方工程施工已接近尾声。

二、临时设施建设完成情况

项目部及拌合站自2012年10月20日开始建设以来,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项目部水、电供应系统、办公设施已全部配备完成,拌合站拌合楼及生活房屋建筑全部完工,JW180拌合楼于2013年4月1日正式运行。

三、机械设备、人员情况

为了达到备料及施工条件,项目部职工、部属施工队伍及大小型机件于3月初全部进场,目前进场机械台班:装载机2700台次、挖掘机5400台次、压路机900台次、平地机900台次、自卸车9800台次、混凝土罐车3200台次。农牧民8650人次。项目部投入管理人员20余人,施工作业人员累计350余人。累计投入机械有大型碎石机2套、装载机26台、挖掘机58台、压路机8台、平地机8台、钻机5台、自卸车120辆、混凝土罐车12辆。其中堆龙德庆县柳梧乡运输车队机械有:装载机20台、挖掘机50台、压路机6台、平地机6台、自卸车100辆、混凝土罐车8辆。

四、工程进展情况

自2013年3月初正式开工以来,施工前期各项工作已全部完成,截至2013年6月12日完成工程量有:

左岸治导工程砂卵石开挖67468方、基槽砂卵石回填14304方、墙背砂卵石回填18800方、混凝土挡墙11500方、混凝土防冲齿墙9472方、伸缩缝3600平方米、D50PVC排水管1800米、Φ20锚筋6500根;C30混凝土下河路面1350方;M10浆砌块石挡墙1050方。

右岸治导工程砂卵石开挖37261方、基槽砂卵石回填7853方、墙背砂卵石回填5500方、混凝土挡墙9600方、混凝土防冲齿墙4883方、混凝土防渗墙3328方、伸缩缝2100平方米、防渗墙开挖814米、钢筋混凝土防冲齿墙2800方、D50PVC排水管2000米、Φ20锚筋5800根;M10浆砌块石挡墙1000方。

原内河出口整治工程砂卵石开挖27222方、基槽砂卵石回填5448方、混凝土挡墙1955方、混凝土防冲齿墙2821方、伸缩缝330平方米。

新内河出口整治工程砂卵石开挖12000方、防渗墙开挖200米。河道疏浚砂卵石开挖889420方、两岸景观带回填工程砂卵石回填1538860方、河道疏浚砂卵石回填114081方。

我标段按照合同要求已超前保质保量完成相关施工计划。

五、工程质量监控情况

加强了防冲齿墙、挡墙混凝土、浆砌块石挡墙及防渗墙水下混凝土质量控制,并及时进行试验取样及相关检测工作。

及时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质量意识,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及时进行单元工程评定,做好过程资料收集工作。

六、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施工区内所有开关柜标示清楚,对临空临边施工区,设置安全防护栏杆、警示牌等。

对责任范围内的场内道路及时洒水,并安排专人进行维护。基坑开挖、回填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设置专职安全员、技术员现场监督、控制,并制作、安装安全防护屏障。

新财务制度执行情况汇报 篇5

为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伴随着医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行为,按照财政局部、卫生部的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于2011年7月1日起实行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市直医疗机构于2012年1月1日执行新的《医院会计、财务制度》。

一、基本情况

灵宝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共有16个,17个会计从业人员,2011年6月,卫生局组织基层医疗单位全体财务人员一起到省卫生培训中心接受培训。市直医疗机构5个,会计从业人员14人,参加培训7人次,基本达到每院保证有一人参加培训。

二、主要做法

一是深入基层,明确由各单位一把手负责,财务科长牵头,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二是成立资产清查领导小组,核实各单位资产情况。三是不定期随访各单位资产清查进度。

三、存在问题:新会计制度实行以来培训内容较为笼统,培训时间短,制度执行方面概念掌握不太准确。如基层医疗机构除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外中草药药品收入差价核算科目设备不太合理;市直医疗单位会计核算取消了进销差价科

目,但目前还没有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这一部分收入计入哪个科目还不统一,暂计入其它收入(基本药品差价)是否合理?另外,尤其是县级财务和会计制度,改动必较大,和企业会计制度相似,过去会计人员接触的是事业会计制度,现在是按成本核算,进行交互分配,提取折旧,工作量相当大,起步较难。

固定资产需要清理、报废与财政部门衔接较为困难。

执行廉洁自律情况工作汇报 篇6

一、自觉地加强党风党纪学习和廉政教育,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学习和廉政教育,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措施,是固本奠基之策。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不适时机的加强廉政建设学习更为重要。今年来,本人能积极参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积极撰写理论调研文章和心得体会,指导下属搞好警示教育,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用共产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练好自身内功,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二、能够做到严于律己,廉洁自律

一年来,能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以及中纪委五次全会提出的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严的“六项规定”。凡要求下面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1、教育自己的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没有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谋取私利,没有违法违纪。

2、没有参加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活动,不参加可能影响公务的宴请、不受礼、不送礼远离“四条高压线”。

3、没有违反通信工具配备和话费限额的有关规定。

4、执行了重大事项报告、礼品登记和收入申报制度。

5、没有私设小金库、没有违反财务规定。

6、严格遵守组织人事纪律,能够按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制度办事,不谋私利。

7、坚持“两个务必”教育,认真学习胡锦涛在中纪委二次全会和“七.一”讲话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没有挥霍公款、铺张浪费。认真节约“一分钱,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8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规定,签定廉政责任书坚持每季向党组织分析报告自己履行职责情况,按时交纳廉政保证金,经常深入基层及纳税户明查暗访听取意见建议,指导基层抓好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落实。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落实党内监督“五项制度”,努力做到勤政廉政。

9、能认真执行“八条禁令”,做到思想重视,身体力行,没有违反。

10、积极开展“质量效率管理年”活动,督促财务科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面向基层,服务基层。

三、今后的打算。

国库集中支付执行情况调研报告 篇7

2010年1月开始,我市教育系统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正式实施,所有单位的预算外收入统一缴入财政专户,除以前年度结余资金和往来款项外,所有支出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办理支付。这一制度的实施,通过强化预算管理、减少财政资金支出环节,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和完善了财政监督,是反腐倡廉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但是,对于习惯于只考虑收支、不重视预算的单位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为深入了解教育系统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现状,切实解决有关学校的实际困难,教育核算中心配合市财政局有关科室进行了一次专项调研,与部分学校领导和财务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汇总。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共走访了6所普高、2所职高、2个教办,主要座谈内容包括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对项目支出的控制办法。从座谈情况看,所有校长、会计都对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积极作用有较清晰的认识,但对严格执行部门预算都有或多或少的顾虑,特别是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行之初,许多学校的预算编制还不够严谨,以前年度结余的使用又控制过紧,要完全按照预算标准来办理支付比较困难。

二、具体问题

(一)预算编制标准过低,与实际支出差额较大

根据预算编制规定,在职人员工资、招聘人员工资、交通费等许多项目的预算编制标准远远低于我市实际水平,而由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总原则是“指标控制计划,计划控制支出”,由此导致各学校在会计年度后期“有资金、无指标”,必须开支的项目无法支付,其中最为明显的是高中学校的人员经费明显不足。如某所普高在职人员经费,2010年预算数为1207万元,仅为2009年实际支出数的55%;而实际上,通过挪用项目经费,2010年该校实际发生人员支出1986万元,达到2010年预算数的164%。

(二)预算编制、批准与执行的时间差,造成预算执行困难

首先,由于预算编制时间的超前性,各单位无法做到预算收支与实际收支完全吻合,如学校对下一学年招生形势的估计失误,会导致预算中的收入数估计不准确、教育装备采购项目申报不足等问题;其次,从预算编制到执行中产生的政策性变动,如住房公积金的调整,教职工工资的增加,导致学校的实际支出数大于预算编制数,只能通过调增预算来弥补;再次,学校收费时间与会计年度之间的差异(学校的预算外资金收入绝大部分在8、9月份),导致学校资金在1至7月不够使用;此外,预算执行时间与人大会审批时间的矛盾,使得学校在每年前3个月无法及时使用预算外资金和项目经费。

(三)使用以前年度结余资金的要求过高

按会计集中核算的模式,学校以前年度的结余资金存放在财政专户和教育核算中心账户。在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前,存放在教育核算中心账户的资金,因为已经通过财政审批,学校可以自行安排支出;但从2010年1月开始,这部分资金只能用于支付2009年底以前的旧欠项目,并且必须经过教育核算中心和市财政局相关科室的再次审批,不但增加了操作环节,而且打乱了学校原定的支出计划,影响了学校的财务运行。

(四)部分项目经费的控制标准难以把握

剔除学校“以项目经费弥补基本经费不足”的考虑,正常的项目经费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也存在一些难以把握的具体问题:

1. 主管部门与下属学校的项目经费编制范筹不明确。

如计划于2010年开工的基建项目,从基建项目的审批程序看,必须由教育局统筹安排,列入教育局预算;但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要求看,每个学校作为独立核算的预算单位,必须单独编制预算,否则财政资金难以“一竿子到底”,镇乡政府配套的资金也无法列入学校预算,导致有了经费也无法支付。

2. 续贷、还贷的预算编制口径暂时无法统一。

目前,大部分普高、职高都有一定量的银行贷款,从理论上分析,在编制次年的部门预算时,需要归还的银行贷款可以编制支出预算,需要续贷的部分则不能编制支出预算;但实际上,银行贷款能否归还、是否续贷要取决于学校的收支差额以及相关银行的具体要求。如果学校把还贷项目列入部门预算,续贷后的资金无法使用;如果学校不编制还贷支出,归还贷款时的资金来源又成了问题。

3. 教职工疗休养支出没有完全列入项目支出编报。

按照《教师法》规定,教职工享有疗休养的权利,但在部门预算审核时,一般不认可该类支出,学校安排的教职工休养活动只能挤占有限的公用经费,这对教育系统传统的疗休养工作会带来很大影响。

三、改进建议

(一)提高预算标准与适当放宽项目经费使用要求相结合

首先,部门预算的编制标准要尽可能因地制宜,努力使上级规定与业已存在的实际支出相一致。在各地经济条件大相径庭的前提下,如果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的标准在全省、全国范围内完全一致,势必导致有的地区预算指标用不完,有的地区预算指标不够用,因此,根据我市实际,有必要提高预算标准,以适应经济现状;其次,在现行预算标准下,对项目经费的控制要区别对待,适当灵活。如各普通高中实际支出的人员经费远远大于预算标准,建议动用一定量的项目经费,用于高中为提高高考质量,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而设的加班补贴、高考奖等人员支出,但义务教育学校已实行绩效工资、且资金由财政全额保证,就必须杜绝用项目经费发放人员经费的行为。

(二)全面实行绩效工资与限定学校自发奖金标准相结合

推行绩效工资是中央的决定,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但从我市实际看,各校从8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实行结构工资,而且力度比现在的绩效工资要大,如果完全执行绩效工资标准,其实质是倒退回到了“大锅饭”。因此,建议在实施绩效工资基础上,对普通高中等学校核定自发奖金的范围和标准,资金由各学校自行解决。这样,既能激励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和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又减轻了财政部门的资金压力,有利于教育事业稳步和谐发展。

(三)加强预算执行力度与合理调整预算审批程序相结合

在预算的编制、执行过程中,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财政局重点审核预算内资金的收支情况和预算编制有无超范围、超标准的现象,同时对学校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教育局对整个系统的预算编制进行统筹安排,并负责基建等项目支出的分配;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具体责任则应落实到学校,需要编制哪些收入、哪些支出,学校应提供合理的依据,经财政、人大审批后的部门预算不得随意调整,学校人为高编预算收入、实际不达标的,必须给予处理。

(四)按指标控制支出与按学校发展需要控制支出相结合

单纯按预算指标控制支出,固然可以减少支出的随意性,提高对财政资金的监控力度,但也可能产生“为指标而支出”的不必要开支。如2011年的部门预算定额指标中规定,各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包干定额”标准为1200元/人,用于添置和更新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等经常性办公设备,对于一般单位而言,也许是比较合理的标准,但对一些新建学校来说,“强制采购”只会造成浪费。因此,对支出的控制还应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事前监控,增加对支出项目的合理性审查,特别是加强对维修、设备采购等项目的控制,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五)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相结合

执行情况汇报 篇8

摘 要:随着审判任务的日益繁重,调解这一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手段越发受到重视,调解工作的方式、方法和要求进一步明确化、规范化、有效地推动了法院的调解工作开展,案件调解率大大提高,大量的诉讼纠纷被化解,社会矛盾被钝化,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调解已经成为化解矛盾纠纷,提升审判效率,减轻当事人讼累的重要手段。但也有不好的现象,应当引起重视。

关键词:民事调解;申请执行;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123-02

一、民事调解案件申请执行基本情况

通过调研发现调解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数占申请执行案件总数的比例和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迅速提升,且与案件调解率成正比,调解申请执行案件类型比较集中,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难度加大。

(一)案件类型比较集中

申请强制执行的调解案件多集中在涉及债权债务合同、侵权纠纷和劳动争议等具有财产给付内容的案件。其中以债权债务合同纠纷最多,其次是侵权纠纷和涉及婚姻家庭的财产类纠纷。

(二)执行难度相对加大

法院调解是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互谅互让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在签订协议过程中,应考虑到自己的履行能力,在协议生效后自觉履行,但从调研情况看,许多调解案件在进入执行程序后,义务人仍会采取各种方式逃避和规避执行,从而使自己的诉讼利益最大化。另外,相比较判决案件,调解案件在诉讼阶段采取保全措施的比较少,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难度更大。

(三)当事人情绪激动,矛盾激化风险加剧

调解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对执行结果的心理预期比判决案件要高,特别是有些案件在调解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基于对法官、法院以及对方当事人的信任,已经做出较大让步,一旦不能自动履行难免会有情绪,在执行中常常会指责法院办案不力,甚至认为法院调解不当或调解有误,进而引起信访、申诉,使当事人之间普通的民事纠纷演变成当事人和法院之间的矛盾。

二、民商事调解案件不能履行的影响

(一)债权人权益难以保障

在审判实践中,调解协议是双方当事人相互妥协、让步的产物。一般来说权利人之所以愿意让步、同意调解,是不希望调解案件进入执行程序,以缩短办案周期,尽快实现自己的权益。但调解协议如果得不到自动履行,那么权利人在调解过程中所做出的让步,不仅不会在执行程序中得到恢复,还将面临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的风险,甚至在执行中有的权利人不得不再一次让步,显然这违背了权利人进行调解时的初衷,使权利人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二)执行难问题不断涌现

民商事调解案件大量涌进执行程序,使原本就不堪重负的法院执行工作更加雪上加霜,使一直以来困扰着法院的“执行难”问题更加突出。从理论上讲,双方当事人在法院的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表明双方实现合意最大化,义务人应当自动履行义务,不应有过多案件进入执行程序,但司法实践中却出现了调解申请执行案件占执行案件比例升高,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升高,执行难度增大的“两高一难”现象。

(三)司法资源造成浪费

调解协议的达成、调解书的制作只能代表“案结”,并不能代表“事了”。只有调解协议执行完毕,因纠纷而损害的社会关系才会真正得到平复,法院的工作才真正结束。调解案件从法律本意上来讲是应当由当事人自行完成的行为,现在却由法院强制执行来完成,这是对司法资源的一种浪费,也是对法律确立调解制度一种歪曲,同时也助长了某些债务人利用法律规避义务的邪气。

(四)调解功能无法体现

调解案件与判决案件同样进入执行程序,使快捷化解当事人之间纠纷的立法本意弱化,作为原告的一方以让步自身利益为代价达成调解协议,主要目的就是想尽快实现利益,但调解后案件长期得不到执行,当事人的预期愿望没能实现,使当事人对法律丧失信心,造成对法官不应有的误解,执行中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思想更加难以沟通,不利于案件的执行。

(五)涉诉信访压力进一步加剧

部分当事人因调解协议得不到及时履行,进而对法院、对法官产生不信任,甚至迁怒于法院和法官。当法院经过强制执行程序,仍然无法实现当事人的权益时,不少当事人选择上访的方式,向法院施加压力,以使自己的权益得到实现,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法院涉诉信访的压力。

三、民事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高原因分析

(一)当事人层面因素

部分调解案件的当事人缺乏诚信意识,无视法律规定和生效裁判的权威性,挖空心思逃避债务,采取能逃则逃,能躲则躲,能赖则赖的消极态度抗拒执行。恶意调解,逃避债务,一些当事人把调解当作拖延债务履行,减轻债务履行义务的一种手段,在案件的调解过程中存有恶意,企图通过调解拖延时间使权利人放弃部分实体权利,更有甚者企图通过执行阶段的执行和解逼迫权利人进一步让渡权利以获得更大的利益,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的不良动机导致调解协议难以自动履行,同时也导致调解案件的权利人对法院意见加大,双方当事人矛盾加剧,执行难度增加的不利局面。此外,当事人无履行能力也是部分调解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的原因。

(二)机制上因素

当前调解率高低成为考核法院、法官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调解原则也由原来的“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变为“调解优先,调判结合”重视调解并没有什么,但过分强调调解率,忽视调解案件的自动履行率这一不合理的考评机制导致案件调解过程中存在过于强调调解的表面形式而忽视案件实际问题解决的现象,部分案件虽以调解方式结案,但矛盾并未真正化解,进而进入执行程序。另一方面,调解和执行工作衔接机制不顺畅也是导致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的重要因素,审执分离使得司法工作在各个阶段更加专业化,规制了司法权的滥用,但审执过度分离而缺少衔接则影响了审判和执行的质量,受考评机制和业务量的影响,部分法官在办案过程中不关注调解案件的履行问题,单纯为提高调解率而调解,导致调解质量不高,调解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增多。

(三)法官层面因素

在审判实践中,受证据因素和考核目标的影响,部分法官为迅速提升案件调解率,规避办案风险,降低改判、发回重审率,在办案中存在“和稀泥”的现象,在没有查清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的情况下匆忙主持调解,有的甚至强迫或变相强迫当事人进行调解,结果造成了当事人对调解工作不满,调解申请执行率上升的现象。调解协议不完善,也是导致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高的原因之一。一方面,部分法官在调解协议的内容表述上不够清晰,致使当事人因履行问题发生分歧而申请执行;另一方面,多数调解书中确定的履行制约措施不足,当事人违约履行成本不高,致使当事人容易对生效的调解协议反悔,进而进入执行程序。

四、降低民事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调解原则,更新调解理念

在案件的调解工作中需要进一步重申自愿、合法、公平、公正的调解原则,强化对这一调解原则重要性的认识,做到依法调解、公正调解;要更新调解理念,树立案件调解率和调解案件自动履行率兼顾的调解理念,在案件调解过程住兼顾执行,能当庭履行的案件督促当事人尽快履行,不能当庭履行的案件要制定惩治失信的措施,督促当事人自动履行。

(二)健全考评机制,细化调解结案考核标准

矛盾的化解并不是通过单一的案件调解率能够反映出来的,对于调解案件的考核不能仅看调解协议是否达成,调解率是否提升等。应进一步细化调解结案的考评标准,建立调解案件当庭履行率、调解案件自动履行率、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财产保全率、债务担保率等综合考量的考评机制。

(三)建立审判法官协助执行制度

审执分离是为了加大执行力度,提升执行效率,防止司法腐败,但并不是将审判执行截然分开。法官不能就案办案,而应考虑办案效果,兼顾审判执行,应当建立审判法官协助执行制度,在调解结案后,审判法官应及时对当事人进行答疑解惑,并对案件进行跟踪管理,通过电话督促提醒义务人尽快履行义务,延伸调解工作,必要时审判法官也可直接参与到调解案件的执行程序中。

(四)建立财产申报和担保履行制度

在调解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债务人在达成调解协议时对自己履行债务的能力做出说明,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财产的数量、处所、银行账户等等,使其对财产的真实性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这样,即使义务人不自动履行协议导致调解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执行法官也能依据申报尽快查找到被执行人财产,减少执行难度,提升执行效率。同时,对于不能当庭履行的调解案件可以根据需要在调解协议和补充协议上设立担保履行条款,要求债务人或债务人选择的第三人提供相当于债务数额的财产作为抵押或者质押担保,如到期不能履行调解书确定的义务,执行人员可以直接对担保财产采取查封、扣押、拍卖等执行措施,也可以直接对担保人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以保证调解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能够尽快执结。

(五)完善立法修订,将拒不执行调解书纳入刑罚惩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97条之规定,调解书经当事人签收后,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是人民法院对审理的民事案件依法进行的一种审判活动,调解书的性质是在法院诉讼活动中进行的、经法院确认、以人民法院名义发出的、具有法律效力和强制执行效力的一种司法文书。它与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建议修改刑法第313条,改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调解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使对那些拒不执行调解书的行为进行追究有法可依。实现对拒不执行调解书的当事人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同等的打击力度。

执行情况汇报 篇9

驻XXX纪检组:

根据驻局纪检组•关于转发市纪委办公室†关于开展†廉政准则‡贯彻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驻XXX纪发„2011‟40号)的要求,现将XXXX处贯彻执行•廉政自准则‣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学习宣传•廉政准则‣情况

(一)加强宣传教育,广造声势促学习。

今年以来,我处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廉政准则‣作为党支部及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组织党员领导干部集中学习了•廉政准则‣、贺国强同志在中央电视电话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温家宝同志在国务院廉政会上的讲话精神,全面把握思想精髓,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在学习中,我们对•廉政准则‣的“八个方面、52个不准”和贺国强同志提出的“六个重点”,进行了持续深入的学习,做到“五个一”,即:

——党员干部每人一份•廉政准则‣原文,以便于个人学习和贯彻落实;

——每个季度组织一次专题廉政党课就怎样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廉政准则‣作出统筹安排,提出具体要求;

——每个党员写一篇廉政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结合岗位工作实际,交流廉政主题教育心得体会,增强廉政意识,提高贯彻执行•廉政准则‣自觉性;

——召开一次对照检查专题分析会,领导班子带头,对照•廉政准则‣“八个严禁”、“52个不准”,以民主生活会的形式,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自查自纠。

——每个党员干部参加一次•廉政准则‣知识竞赛活动。

今年以来,我处先后组织中心组学习2次,专题廉政党课2次,对照检查分析会一次,组织参加廉政专题电化教育讲座5次,参观党风廉政建设成果专题展览2次,组织参加•廉政准则‣知识测试、“小金库”专项整治知识竞赛、建党九十周年廉政知识竞赛等79人次。出版廉政教育宣传板报2版。

通过强化学习、宣传、教育,使•廉政准则‣的精神实质和具体规定,内化为党员干部的观念,外化为其行为,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廉政准则‣的自觉性。通过“四个一”促进党员干部职工廉洁自律,强化服务意识,推进全处干部职工工作作风的转变。

(二)积极开展廉政主题活动,坚守“四线”促自律

今年以来,我处围绕贯彻执行•廉政准则‣这个主线,按照局党组的统一部认真组织开展了六个专题活动,严格按照规定步骤,完成规定动作,求真务实,扎实推进。

1、开展“清廉务实,执政为民”主题教育,认真抓好换届纪律教育,杜绝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积极推动岗位廉政教育。

2、认真开展“小金库”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建全和完善资产管理机制,筑牢反腐防线。

3、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建设项目监督,严格照章办事,杜绝不正之风。

4、扎实开展廉政制度专项检查活动,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积极促进反腐倡廉建设。

5、广泛开展“转变作风,廉洁从政”警示教育活动,突出“治庸、治懒、治散”,促进行业创优争先,提高管理效能。

6、大力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活动”,积极防微杜渐,加强源头防腐工作。

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教育和专项治理活动,使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学习、牢记准则内容,把握准则精髓,是执行准则精神和要求的基础和前提,最根本的是启发自觉、廉洁自律,注重在思想上设防线,在心灵上构筑堤坝。自觉坚决守住“四条线”:一是要守住党纪国法这条红线不可触;二是要坚守廉洁从政这条底线不可逾;三是要筑牢思想道德这道防线不可破;四是要把握好人际交往这道界线不能越。干部职工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廉洁自律,为我处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固本清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情况

今年六至七月间,我处结合深入开展“转变作风,廉洁从政”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照•廉政准则‣进行全面自查自纠,并在7月11日召开领导干部专题对照检查分析会。党员干部通过认真对照,反复检查、反思,查找自己有没有违反•廉政准则‣的行为,着力解决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的问题。逐条进行剖析,并制定了整改措施。对照自查自纠过程中,处党支部和七个管理站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分别通过谈心谈话征集群众意见、填写•警示

教育活动对照分析自查表‣等形式,查摆剖析存在的问题,写出单位(管理站)、领导班子、个人查摆问题分析报告和整改计划共23份。

三、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突出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情况

(一)通过多方征求意见及内部清理,广场管理处领导干部没有违反规定收受礼品礼金及有价证券问题。

(二)不存在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委托理财或获取内幕信息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情况。

(三)不存在领导干部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的情况。

(四)不存在领导干部违规多占和买卖住房以及违规参与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买卖情况。

(五)不存在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公务用车问题,不存在违反规定换车、借车、摊低款项购车问题,没有用公款豪华装饰公务用车。

(六)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财经纪律,不存在挪用公款的问题,不存在“小金库”的问题。

(七)自2010年1月以来,广场处未接到涉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信访举报,无任何案件受理、核查、查处等情况。

四、建立健全•廉政准则‣相关配套制度情况

一是进一步落实•廉政准则‣关于奢侈浪费行为的有关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作出了廉政承诺。二是认真做好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三是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财经纪律,制定完善了广场管理处•财务报销制度‣、•采购管理制度‣和•公务卡管理制度‣,强化资金、资产管理。四是修订完善•车辆管理规定‣,确

保车辆运行安全。五是进一步修订完善•职工考勤休假管理规定‣,进一步守善。六是落实岗位竞争工作实施方案,对中层以上干部实行竞聘上岗。七是完善党务公开,建立民主监督机制。

一年来,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

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深刻领会了精神实质,对照各岗位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自纠,没有违纪“八个严禁”和“52个不准”的行为,并严格贯彻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没有出现违纪现象。

总之,我处全体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廉政准则‣,对反腐倡廉工作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决心不断加大源头治理和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将反腐倡廉工作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去,以实际行动将反腐倡廉工作落到实处。

上一篇:公务员跟班学习鉴定下一篇:小学语文结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