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之建设方案

2024-09-03

小班化教学之建设方案(共9篇)

小班化教学之建设方案 篇1

小班化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易 芸

我们益强小学的办学特色之一是“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育”指的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小班化教育过程的重心由教师主体转向学生主体,作为小班化试点班级的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我的想法如下:

一、创建具有班级特色的班级文化,班级书香氛围浓厚、环境优美整洁、富有激励性,关注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长远发展。

1.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口号、班风、班训等,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2.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包括班级公约、奖惩制度、值日生制度等等,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

3.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参与班级布置并定期更换,让教室里的每一堵墙都“说话 ”,形成班级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4.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实行岗位轮换制度,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

5、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6、建立班级图书角,努力扩大班级藏书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鼓励学生制作读书卡片,写好读后感,让全体学生“感激书籍,享受阅读”。

二、班级文化具体内容:

班级名字:智慧之光

班级口号:今天我为我班而自豪,明天我班为我而骄傲。

班训:自信 自律 自尊 自强

班级公约 :

1.进校: 穿戴整洁重仪表,危险物品莫带来;进校说声老师好,相互问候有礼貌。

2.集队:出操集队快静齐,升旗仪式要庄重;听好看好用心记,行为规范要遵守。

3.锻炼:两课两操要参加,动作规范做好操;持之以恒是关键,体魄健壮素质好。

4.学习:上课专心勤思考,作业工整按时交;各种课程都重要, 学会学习讲方法。

5.课间:课间休息不打闹,文明整洁要做到;上下楼梯有秩序,课间安全最重要。

6.安全:生命宝贵要珍惜,防火防电防跌伤;安全法规要记牢,出现事故莫慌张。

7.公物:公共财产要爱护,如有损坏要赔偿;校园花草勤护理,三化建设靠大家。

8.生活:勤俭节约不挑吃,文明进餐讲卫生;按时作息精神好,预防疾病身体棒。

9.离校:值日卫生勤打扫,离校熄灯关门窗;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10.目标:班级公约大家定,行为习惯常对照;同学之间常勉励,遵纪守法班风好。

三、班级管理人性化,努力营造和谐氛围:将教室布置成阅览室、活动室、作品展览室、学习园地、竞争舞台等综合场所。

1.心愿墙:把它设计成海洋的形态,而每位学生的理想、目标、心愿等都写在一张鱼形纸片上,寓意在知识的海洋中放飞梦想,在知识的海洋中追波逐浪,为实现梦想努力拼搏!

2.智慧之光班:班级整体面貌,班级口号、班训,班级公约等。

3.公告栏:课程表、报刊杂志名单、临时通知等。

4.雏鹰争先:孩子们在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劳动、听讲、作业、发言、纪律、单元测试等等)取得的一些成绩和进步。

5.书画天地:张贴学生画得好的作品,兴趣活动组做的手工,漂亮的书法作品,学生优秀的习作等等。

6.班级图书角:提供适量的课外读物,如各种绘本、桥梁书等等,并建立严格的借阅制度,有专人记录,培养学生爱护书籍的好习惯。努力扩大班级藏书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鼓励学生制作读书卡片,写好读后感,让全体学生“感激书籍,享受阅读”。

7.荣誉榜:孩子在课外取得的一些成绩,展示出来给大家,营造一个竞争的氛围。

8.美好生活:教室的窗台摆放学生自己栽种的花草,每个同学负责管理自己种植的花卉,让学生在教室中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同时培养学生爱护花草的好习惯。

班级的布置让学生一起商量、参与,让孩子们觉得老师和他们一起精心布置的不仅仅是教室,而是一个温暖的家。这样学生既乐于用自己的心思美化班级,又热爱班级的环境。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爱护班级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财产的好习惯。

四、具体内容安排 :

1. 可根据学校活动确定每月主题,如

3月,勤劳月,组织开展各种技能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4月,自信月,组织活动开展,提高学生自信心

5月,读书月,进行读书交流活动,提高阅读兴趣

6月,练字月,开展各种活动,促使学生把字写好,为假期练字做准备

7月,冲刺月,结合期末考试,让学生品尝冲刺后的喜悦,为假期的继续学习做准备

2.主要措施 :

① 抓阅读教学,用阅读指导和阅读启迪把学生从不良课外书籍和网络中引出来;

② 抓班级考核,利用班干部的力量,做好班级考核,定期和家长结合,促进学生上课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促使课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③ 充分利用好家长资源,使家长、学校拧成一根绳,合力对学会上进行教育,促使学生良性成长;

④ 和各任课老师紧密结合,多表扬,表扬良好的行为习惯,多关注,发现并和学生中不良行为斗争。

2011.2

小班化教学之建设方案 篇2

[案例]“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片段

学生为了验证实验先各自设计电路,然后大家小组讨论,各自评价自己的电路:

生一:要比较电阻大小的因素我认为电路应该这样连,这样只要把要比较的电阻放入缺口处我们就可以通过比较电路里的电流来知道哪个电阻大了。

生二:我的设计电路是这样的,不是用电流表而是用电灯来比较电阻大小的,电灯亮说明影响小,电灯暗说明影响大。

组长:我发现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设计方案,那么我们自己来评价一下你的方案好在哪里,再看看其他同学的方案,然后比较一下,看你的方案不好在哪里。

生一:我的方案好在电流表灵敏,只要有一点点变化电流表就显示出来了,效果要比生二的好。说完生一把电路连好,准备连接电路给大家示范。

生三:慢……慢,(生三阻止了生一)光电流表在电路中,如果电路里接进去的电阻太小不是要短路了吗?

生一:是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个,看来还要修改一下,我再给电路添个电阻,这样就可以防止短路。于是生一加了个手边的电阻。(不对,发现电阻加得太大,电流表变化很小。)

生四:看来还不行呢,这个电阻大小怎么确定,太大电流表区别就不明显,太小怕损害电流表。

生一:谢谢你的提醒我又有新想法了,我打算不加电阻了而是加滑动变阻器了,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节。

生五:这个想法好,发现比我设计的要简便些。而且通过你的实验一步一步改进,我发现特别有道理。我打算不用自己的方案了,直接用你的。

生二:我的直接,只要看一下灯亮不亮就可以比较了,生一要电流表和电阻2个器材才能得出结果我只要一个就说明问题,我的好。

生一:你的简单是简单,但是如果2个导体电阻差不多,你眼睛能观察出灯泡的明亮吗?

生二:我试试用差不多的电阻,到底我的电路能不能显示出来。(连接电路验证,发现灯差不多亮。)

生二:有道理,看来我的方案可以测量大小差别比较大的电阻,小差别的还要靠你的方案。在这个实验中看来我也要舍弃我的方案了。

[探究]新课程强调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教师只有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体验成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再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新知。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不发一言,做了一个旁观者,让学生小组评价自己的设计方案,并且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方案,相当的成功,学生一开始都设计了自己的不成熟的方案,然后大家放在一起,一开始都夸起了自己方案的优点,比如生一就直接说他的方案比生二的好,好在灵敏,但是要做实验的时候,突然有人指出要短路了,于是他马上修改自己的方案,加电阻,但是加了电阻做实验后发现效果不明显,这时候他才想到加个滑动变阻器比加一个电阻更好,他正是利用实验的验证对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一步一步的改进,从而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弥补自己的短处,以实现自我达标。

这种自我评价是对思维过程的一种评价,也是思维的一种强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实验的改进和验证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了铺垫,可以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的成果,使评价真正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这样的自我评价多了,学生自然也就不会只要一个答案了,他们更喜欢通过自己的实验来参与到教学中去,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如果能在自我评价中看到自己的短处和不足,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使学生认识到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就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我们说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前提,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小班化教学之教师研究 篇3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理念转变 ; 教师能力实践;

教育改革成败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于教师的执改能力。课改已经是一股强势潮流,教师在课改中承担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教师作为课改的执行者、推广者、创新者,如果不能有效的去执行,课改将会陷入困局,将会流于形式,将会自行流产。小班教学是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空间更加的密切,教师的综合能力直接关系着课改的成效,在进行改革前必须对教师进行研究和能力的培养。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

成功的教育是全面的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还要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育比教更重要,在学生漫长人生中健全的人格是其发展的基础,没有健全的人格他们就不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心理健康尤为关键。教师自身的心理特点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中,教师的品行在教育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体现在教学的整个环境中。因此要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关注教师队伍的健康成长,这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之前提之首要。

二、教师理念转变的研究

实施小班化教学教师理念转变是关键。坚决杜绝走形式,走过程,一定要从思想上入手,要教师真正了解小班化教学的内涵,掌握小班化教学的本质,对小班化教学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学生少不意味着教学任务少,难度小,恰恰这种模式是建立在教师不断“扩”的前提下,扩大了关注精度、扩大了知识面、扩大了精力投入、扩大了时间投入,教师明确了小班化教学的内涵,必须要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理念要变,勇于实践,勤于思考,善于改革;面对新的课程改革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改革,找准方向,狠下决心。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不适合当前教育的理念和需求了,实施小班化教学教师必须要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角,而是引导者,服务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是中心所在,教师要树立自己的服务意识,不再是要高于学生三尺讲台的权威者,而是一切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服务于学生的配角了,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全面地发展,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有效组织教学活动,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全方位发展的学生。

三、教师专业成长问题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以自身专业精神、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提高与完善的专业成长和专业成熟的过程。教师不仅是一种行业,更是一种专业,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不在于学习专业知识,而在于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首要条件是对教育、学校乃至自身的存在与发展的深入理解。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是教师认识自我价值的过程,亦即不断履行现实要求的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对教学进行不断的实验和批判性反思。在共同生活教育过程中教学相长,学生在教师的成长中发展,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教师行业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研究、发展的职业。教师、学生与学校发展是一个有机的共同体。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是教师的专用发展能力,教师专用发展的关键是教学效能的不断提高,这就需要研究如何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这就涉及到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上,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大致有这么几个体系:第一,向优秀教师学习;第二,向同行学习;第三,自我不断的演习;第四,向优秀经验学习;第五,向學生学习。

四、教师综合能力的研究

小班化教学对教师要求更为严格,班级的精细化管理,学生的全面关注和全面培养,学生的因材施教,学生主动性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潜质的开发,个性的张扬等等,这都需要教师去实践,去管理,去引导,去培养,没有过强的能力和专业的技能,教师是无法完成课改之巨任。在前不久发生在安徽的一件令人深思的事件,两个女孩集体自杀,遗言是让警察抓数学老师,学生用这样极端的方式和教师对抗,而数学教师也委屈的说我只是对学生要求严格点,为她们好……教育之殇谁之过?谁为之买单?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以在教育行为之前先要对教师的执教能力进行研究,把教师放在自己合理的位置,在教育的分工过程中尽享合理的配置。结合教师综合能力将其放在适合的教育角色中去。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对教师也要进行合理之取材,在执行课改之前,必须对教师综合能力进行过关培养,要因才执教,合理安排教师之岗位。教师和学生是一样的,放在适合的位置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自身的力量。

作为新课改的推行者,改革者,教师任重而道远,有一支实力过强的教师队伍才会保证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成效;有一支创新教师队伍才会培养出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有一支有能力有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有实力的学生。在未来改革的道路上,教师一定要善于思考,勇于实践,转变观念,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引领课改道路的前进。

张山小学小班化教学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坚持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发展、和谐发展为导向。以县教育局的“小班化教学”思路为导向,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转变教学观念,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学校现状分析

张山小学位于卧龙乡北部,学校占地面积3895平方米,目前,我校共有6个教学班,68名学生,教师7人。其中:一年级8人,二年级13人,三年级15人,四年级14人,五年级8人,六年级10人,根据实际情况,已经具备了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基本条件,为了让学生学得更乐,发展得更全面,让师生之间互动的频率更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各年级各学科同时尝试小班化教学。

三、总体目标

创设和谐、生动、愉快的“小班化教育”环境,尊重教师、学生的个性发挥,崇尚人文关怀,让小班成为提升师生自信和成就的天地,最终实现每个孩子在家门口能够享受优质教育的

育人目标。

四、具体措施

(一)成立“小班化”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小班化”教育的规划、协调、实施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组 长:张亚平

副组长:王辉

组 员:石峻岭 魏亚平苏军 孙喜柱 魏跟喜 王辉

(二)动员启动阶段

继庄浪县11.19.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研讨会之后,在学区领导的大力倡导下,学校召开了全校教师动员大会,号召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小班化的一些知识,让组员从思想上得到了重视,初步酝酿并确定自己班级的班名、奋斗目标、班规、班训、班主任寄语。组长重新确立适合于小班化教学的校风、学风、教风、校训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及学校三年远程规划。

(三)制定方案

各班级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便于操作的班级实施方案,学校在根据班级方案制定出学校实施方案。(班级方案重点从以下三方面考虑:a 班级现状分析。b 教室布置。c 设计教学方法。班级的布置要体现出班级特色。教室的划分要细,要实际)1.创建学校文化墙

在校门俩侧的墙壁绘制一些关于学生礼仪教育、道德教育的图画,共四大块,分八小块绘制。校门俩侧的黑板报一侧用于学

校评比栏、一侧改建为学习专栏。

左右教室的墙壁共12块,每边的两块张贴喷绘图画,中间的的两块改成学生艺术特长展示台,张贴学生一学期来在学校各种竞赛中的优秀作品。

教宿舍的墙壁悬挂一些伟人的名言警句,启迪教师不断进取。

每班教室的门牌除了几年级外,还要在门的上面挂出确定的特色班名。门口墙壁要装框悬挂班名、班级奋斗目标、班规、班训、班主任寄语等。

操场周围的墙壁绘制一些有关运动、读书的图片,引导启发学生健体,求知。

温馨的校园环境环境(硬件方面)——温馨的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感受能力。要进行小班化教育改革,学校的环境建设就不是只为了环境而建设,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对校园的绿化区、教室、办公室、文化墙的布置进行了彰显小班化教育改革的温馨环境建设整体规划。2.教室布置

教室的布置学校倡导分低、中、高三个年级进行,每个段的俩个年级在教室布置上要有特色,不能一个模式。

学校倡导教室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域。

教学区:课堂教学的主阵地,约占教室的三分之二

办公区: 原先的教师办公室和教室有一段距离,它不利于教师及时准确地关注到班级情况和每个学生的表现,对小班化教学工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教师办公室的其它一些功能也难以发挥出来。为了做到小班化的师生零距离接触,增加师生接触的频率和时间,增强师生的亲情度,决定把教室的某一角落设为教师办公 区。

活动区:在此区域,设立班级图书柜,通过对学校现有藏书进行整理,把部分与教学相配套的的适合学生阅读、教师参考的书搬进教室;学生生活角,可放置学生的生活用品,如水杯、毛巾、营养餐碟子等,实验教学角,艺术特长展示角。

教室应配置相关硬件设施 : 电视(已有)、移动式的小黑板一枚,儿童书柜 1 个、多功能 储物柜或收纳柜 1 排(放学具、学生衣物、玩具、饮水用具等用)、教师办公桌椅 1 套、绿色植物 4盆,另外装些小架子挂雨伞和抹布。

班级文化版块布置要求有特色班牌:也称为教室外展板,统一粘贴于教室门外墙上.星级评比栏: 这是结合课改和小班化教育要求对合作小组进行评价星级的一个栏目,标题新颖,设计美观、大方,还要实用,真正起到促进学生成长的作用。

粘贴栏:可置于教室前门后墙面,可选择课程表、班级值日安排及班级制度等内容粘贴;学习园地可以用个性的设置来代替,比如粘贴名人名言贴画、学生作品展示,或设为师生留

言板,热点新闻等等,低年级可设为识字角,自我展示板等。

课桌椅摆放:根据课堂需要摆放成利于组织课堂教学的样式,尤其要有利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个性设置:除以上布置以外,根据班级特点与需要设置 1-2 处个性设置创意角,如:生物角、科技角、英语角等,力求整体布局合理、美观 而有教育意义;三年级以上有队角、卫生角、展示栏,当然,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新角,有特色墙,如识字角、读书角、佳作欣赏,粘贴美观大方、有创意,要体现竞争性,展示优秀鼓励后进。班级文化布置除以上外,教室内黑板、窗户、讲台、柜台、物品、课桌的摆放,甚至是天花板等方面的整齐、洁净、温馨,都属于班级文化的组成.教室内的常备用具和学生常带之物,如书包、学具、饮水用具等,应分类集中,放之有序,眉目清楚,避免杂乱现象。

3.教学策略

小班较之以往的“大班”,因其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发挥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作用的同时,可以着手探究适宜小班化教育的教学方法。

(1)分组教学法:根据学生差异、兴趣爱好和需求,进行同质或异质编组。

(2)个别指导法:教师深入小组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特别关注和帮助有困难、不爱举手和不愿表演的学生,或对学有余力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3)五官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和说一说等,调动学生的五官来体验,从而产生欲望,培养经验。

(4)游戏教学法: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有角色、有情节的游戏活动,在玩中学、学中玩,培养综合能力。

(5)尝试教学法:积极鼓励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尝试,进行推断,升华为间接经验。

(6)鼓励教学法:语言刺激、动作或食物奖励、成果展示等手段,使学生乐学、勤学。

(7)师生交融教学法:师生角色转换,情感交融,学在一起,玩在一起,体现教学民主,教学相长,营造温馨的、愉快的氛围。

(8)活用资源教学法:抓住教学环境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交往能力,让学生学会交往,并锻炼他们的勇气和胆量,培养良好的气质。

(9)动手操作教学法:凡是学生能动手操作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些教学方法有利于突出小班化教学的特色,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特征。

小班化教育教学实施方案 篇5

雅河学校

小班化教学是现代教育的标志,是实现教育均衡、公平的有效途径。实施“小班化教学”不仅适应了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也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发展,雅河乡的经济、人口、教育等各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生源逐渐减少,自然小班逐渐形成,实施小班化教育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学校未来授课的主要模式。因此,做好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的试点教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生源已大大减少,班级规模呈小班化,本学年共有12个教学班,学生数均在30人以下,问题已非常明显。小班化教学与大班教学在属性和形式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老师有更多的时间、精力给每个学生以关心和个别辅导。充分发挥小班优势,摸索总结规律,更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指导思想

实行以人为本、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小班化教学,即通过控制班级人数,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运用最少的教学资源,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促进全体学生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指向每个学生最优化发展,突出教学过程细节,构建小学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的实现。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树立我校 “小班化教育”理念:

教育观:关注每个孩子,激励每个学生。教学观:努力创造适合儿童的教学。

学生观:学生是有潜力的,学生是有差异的,学生是不断发展的。师生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师生是共同成长的伙伴。质量观: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三、工作目标 [总目标]

创设和谐、生动、愉快的“小班化教育”环境,尊重教师、学生的个性发挥,崇尚人文关怀,让小班成为提升师生自信和成就的天地。

[具体目标]

1、探索、实践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及方法,使实验教师能够把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自觉在“小班化”课题教学中加以运用和落实。

2、进一步对小班化环境的优化、人际环境的拓宽、小班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方面开展研究和实践;

3、让教育教学面向所有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享有充分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发挥他们各自的特点;

4、实验教师了解和掌握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的特点,掌握评价的方法,从评价中进一步实现教师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

5、逐步构建适合我校实际的“小班化”教育教学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框架,并在管理、教学和课程改革等方面总结出具有我校特色的具体操作方法与经验。

四、发展规划

1、校园文化、艺术氛围的创设。在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创设中,体现五性:自主性、童趣性、创造性、教育性、特色性。(1)自主性是让学生自己参与,在学校的教室、走廊等凡是有儿童活动、学习、生活的地方,都应让学生自己来安排,写上一句名言、画上一副画,作一首诗等,设计一下校园环境,创设一个景点,布置一个画廊,办校园文化小报等等。处处体现学生的主题发展意识,让学生在爱自己创设的文化、艺术氛围中陶冶情操。(2)童趣性是在创设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时务实必要注意避免过去单调的成人化布置,要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不要强加于学生,要有儿童的情趣,只有这样,才能使文化与艺术长久地生存下去,成为教育人、熏陶人的教育环境。(3)创造性在素质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在学校的文化、艺术创设中更重要体现学生的创造力。有时天真的想象、奇特的构思正是那创造的火花。(4)教育性是在学校文化、艺术的构件中,贯彻德育为先的原则,让每幅画、每面墙、每棵树、每个装饰、每个宣传窗的布置都能成为对学生进行爱国注意、思想品德、法制教育等最好的宣传场所。(5)特色性要体现在我校与其他学校校园文化、艺术氛围不同之处。从“小班”二字做文章,体现小班特色艺术文化氛围。

2、形成“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旨在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体现个性的教室布置。教师要树立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教师布置理念,使教学环境始终保持生生不息的使命感;让教室成为师生和生生互动的共做、共学、共享、共赏的乐园;根据班级特色、教育主体、季节变换来表现个性。

(2)多元交流的空间形态。不同学科、类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能灵活地运用不用的课桌排列形式,采取不同的战位,创设最佳的空间形态。教师备课备到教学组织形式、指导学生变座位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学校全部更新学生二人课桌椅为单人课桌椅。

(3)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具有民主平等的意识,要发自内心地关注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经常用激励性语言,不断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乐学、爱学。

(4)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教师运用各种手段,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提供学生参与机会,指导学生参与的方法,展现学生参与效果,形成全班参与氛围。

(5)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和发展,加强个别辅导。

(6)合作竞争的分组学习。教师少讲、精讲,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各种分组学习的方法,掌握分组学习的本领,养成分组学习的习惯,发挥组长的作用,加强合作精神的训练。

(7)分层多元的评价方式。教师会运用主体,个性化,形成性、激励性等评价形式,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评价。

3、理论加时间的校本师资培训。

通过座谈沙龙,解决教师实践中的困惑。“小班化研究中心”将以对话式的座谈与一线教师面对面,针对教师在实践中产生的操作层面问题进行指导,帮助教师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实现小班化的“精致教育”,加深教师对小班化教学的深层认识,让教师真正走进小班化。开展“任务驱动培训”,帮助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小班化研究推进中心”和各点校校长分不同侧面和着眼点对教师进行理论培训,提高教师对小班化教学的全面认识,进一步了解小班化教学的内涵、优势和方法,让教师在思想上走近小班化、接受小班化。

4、学生的培养目标:提高综合能力、发展健康个性。(1)语文突出口头、书面作文能力的培养,数学重在与生活运用相结合的能力培养。(2)其他课程进行综合化探索。(3)对班集体建设,要建立“把班级还给学生”的新理念,大力开展合作精神的培养。(4)行为规范教育要抓特色,以诚实去影响孩子美好的心灵,研究符合现代教育需要的行为规范训练。(5)做到寓教于乐,提高教育效果。

5、创设符合“小班化”的教学环境(硬件环境)。硬件建设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以开放式的结构,让学生感到教室是学习的家园。现代化教育技术覆盖整个校园。图书室面积扩大,藏书量增加,提供学生活动场所。

四、实验的措施

1、实地考察:到外县小班化教育的实验学校和本县的兄弟校参观、了解小班化教育的环境和教育教学情况。

2、营造氛围: 以建设和谐的校园和温馨的班级文化为起点,营造师生发展的良好氛围。

3、课程设置: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体现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时代性。除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课程计划开设外,不增加周课时总量,调整地方课程,调整活动课程和一些弹性课程,实施“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工程”。通过教育资源、环境、课程的配置,为学生提供优良的人文教育环境与个性化学习环境。

4、专题讲座:通过对实验班教师的培训,使教师进一步获得感性上的认识和理念上的指导,提高对“小班教学”的实践驾驭能力。

5、成果交流:小班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设计制作课件,每学年向全体教师开课,展示教育教学情况,教师研究的成果结集,印发给全校教师。

6、扩大影响:通过家委会及开好家长现场观摩会,获得家长对课题的支持和帮助。

五、小班化教育实施的保障条件

1、学校行政管理保障。学校管理层与教师共同以学校行政管理目标为指向,平等合作,互相促动,构建开拓、进取、高效、协调的学校行政管理系统。

2、学校规章制度保证。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争取从规范管理转向人本管理。

3、学校队伍建设保障。(1)干部队伍建设 对学校行政领导的要求:具有“以学校、教师、学生利益为重”的管理理念,“以身作则,宽以待人,诚实可信,不怕委屈”的宽大胸怀,“高效、务实、主动、进去”的工作作风和“积极奉献,善于管理,培训知道,教师认可”的较高努力素质。对行政队伍实行动态管理。

(2)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要求:具有“把握现代教育思想,教科研、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更新新知识的教育能力”,树立“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从教信念,建立“扎实、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通过考核评价知道和奖励制度,运行竞争激励机制,保证师资队伍达到最优化。

4、学校硬件实施保障。(1)计算机房建设。(2)图书室。(3)监督保障。

五、实验的措施

1、实地考察:到外县小班化教育的实验校和本县的兄弟校参观、了解小班化教育的环境和教育教学情况。

2、营造氛围: 以建设和谐的校园和温馨的班级文化为起点,营造师生发展的良好氛围。

3、课程设置: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体现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时代性。除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课程计划开设外,不增加周课时总量,调整地方课程,并努力开设计算机游戏课,从小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调整活动课程和一些弹性课程,开设综合实践课,实施“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工程”。通过教育资源、环境、课程的配置,为学生提供优良的人文教育环境与个性化学习环境。

4、专题讲座:通过对实验班教师的培训,使教师进一步获得感性上的认识和理念上的指导,提高对“小班教学”的实践驾驭能力。

5、成果交流:小班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设计制作课件,每学年向全体教师开课,展示教育教学情况,教师研究的成果结集,印发给全校教师。

6、扩大影响:通过家委会及开好家长现场观摩会,获得家长对课题的支持和帮助。

六、小班化成果展示

1、抓《小班化教学手记(教学随笔)》的过程管理,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交2篇,装订成册,编辑《教育叙事记》。

2、每位教师撰写一篇《小班化教学研讨》的论文;参与小班化教育课题研究活动。

3、开展小班化教学交流研讨活动。

4、完成课题结题的研究报告、课题相关的教学个案、论文集、小班化教育成果等。

附:

小班化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安排

为了使我校的“小班化”教学实践与研究能有序、有效地开展,现对本学期“小班化教学实践与研究”的工作作如下安排。

三月份

1、引领教师学习小班化教育实验理论,鼓励他们勤摘记、多反思。

2、校本培训:小班化教学的实践意义、理论学习。

3、各实验班进行环境布置,营造“小班化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育人氛围。四月份

1、讨论制定小班化教育班级管理制度。

2、设计小班化课堂教学评价表。五月份

1、各班举行“我能行”演讲比赛,树立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2、“小班化教学实践与研究”个性化教案设计评比。

3、完善“小班化教学实践与研究”课题方案。

4、讨论制定小班化教育教师岗位职责。六月份

1、组织教师观摩“小班化教学实践与研究”个性化课堂教学。

2、评比“小班化教学实践与研究”教学随笔或论文。

小班化教学之建设方案 篇6

开远一中 生物教研组

袁慧

摘要: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形式,将成果展示在小白板上,这种形式的学习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也使得学生真正参与到讨论中。在教学中传统黑板和小白板结合使用,体现了教师和学生同是教学的多极主体地位,使学生和教师都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使师生共同实施课程开发和创造课程。

关键词:小白板 合作学习多极主体

由于小班教学,我们学校的教学模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小班教学的四个抓手之一就是使用小白板。

开始的时候我对于小白板的使用不感冒,直接就忘了它的存在。直到有一次安排到我上公开课,我选的课题是《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这节内容虽然不难,但是有一个实验。由于实验不能在这节课完成,只能先让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和步骤,让学生照本宣科的读一遍实验步骤或是播放视频资料,我觉得都不是最佳方案。既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又不能流于形式,困惑的时候我想到了小白板。

虽然课本上有详细的实验步骤,但是学生不一定能够掌握。所以我决定让学生尝试小组讨论实验具体怎么操作、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然后写在小白板上再向全班展示。学生很积极地讨论,讨论结果出来的时候,我惊呆了。学生的创造力真的是出乎我的意料,有的学生用简单的图画来表示,第一步画了载玻片和滴管,表示滴管吸取红细胞稀释液后滴在载玻片上;第二步画了盖玻片怎样盖到载玻片上,并且说明需要注意什么;第三步在载玻片一侧画了吸水纸表示用吸水纸引流换液等等。有的学生把实验步骤概括为几个字来“滴”、“盖”、“看”、“换”等等表示整个实验步骤„„各小组展示出来之后,其他小组又补充,我在这个过程中只是相当于主持人提了几个问题,各小组各抒己见一番之后,我发现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都提到了,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真正理解了并且把课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还能很长时间都不忘记。总之,一堂课上得很热闹,更重要的是学生真正掌握了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小白板的使用给了学生发言、补充、更正甚至辩论的时空,让各小组充分展示 成果,阐述观点,通过交流互动,进一步内化知识,加深对问题本质的理解,最终达成共识,归纳概括合理的结论或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有了这一次的成功经验,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小白板总是时不时地出现在我的课堂上。比如在讲《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这节课时,提到了物质穿过几层膜的问题,这个在以往几届学生中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我在黑板上讲了几遍都收效不大,只有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样老师教得累,学生学习效率又不高。这一次我让学生小组讨论之后画在小白板上,效果居然还不错。第一个问题我让学生讨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中产生的氧气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至少需要穿过几层膜,并且让他们在小白板上画出图来表示。学生已经掌握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双层膜结构,在这一基础上,学生能很快画出图来。第二个问题是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的葡萄糖进入毛细血管至少需要穿过几层膜,这一次学生觉得有点难了,在我的提示下,学生想到了毛细血管壁至少有一层细胞,学生也能画出图来。第三个问题是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要进入血液需要穿过几层膜,这个问题的时候有的学生开始自大起来,几个小组展示之后我都摇摇头,这个时候更加激起了一些学生的兴趣。于是我提示学生胰岛素属于大分子物质,这个时候有同学跃跃欲试了,我就把问题抛给了其中一个同学,这个同学回答是零层,更加吊足了一部分同学的胃口,他继续解释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不属于跨膜方式。

这一次小白板的使用使得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很多小组内都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他们就只能不断的讨论最后要达成一致意见,再用小白板展示出来。通过这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有了思维的碰撞,最后又要通过讨论得到最佳的答案,这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包容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

小白板的尝试使我真正意识到,教学过程不能把教师自己放在教学主体的位置上,不能把学生放在“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被动学习地位上。如果学生长期机械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课堂上养成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的习惯,会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学习习惯,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渐渐丧失,对于学生智力潜能的开发和身心的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但是课堂也不能完全放给学生,教师不作为,将会造成学生无组织、无目的的学习,可能会造成课堂效率低下,学生的发展不均衡。因此,如果简单地说在高中小班化教育背景下教学主 2 体是学生或者教学主体是教师,这都是不负责任的说法,也不够科学。

课程应该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课堂教学也应该是师生共同实施课程开发和创造课程的过程,所以教师和学生同是教学的多极主体。大黑板和小白板的结合使用,正是体现了这一理念。对于有些内容适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讨论出结果展现在小白板上,进而又在全班展示,通过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的讨论获得知识。而有些内容又适合教师采用讲述法进行教学,比如学生不了解的背景知识、学生解决不了的难题、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点等等,这些就需要教师借助于大黑板进行点拨、归纳和总结。

总之,教无定法,小白板的使用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是适合学生的、只要是学生喜欢的,我们都可以尝试应用到课堂上来,使我们的课堂生动起来。作为教师,我们更需要通过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来探讨和总结出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总结经验,使我们所做出的努力真正服务于我们的课堂,使我们的学生真正获得知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王星著.《高中小班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小班化教学之建设方案 篇7

一、灵活的团坐形式, 增强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1) 分组团坐。我先对学生进行摸底, 让每个学生完成两幅画, 一幅是临摹我所给的范画, 一幅是随意创作, 可以是写生画, 可以是小制作, 主题不限。根据学生作品质量, 我有针对性地将全班学生分成七组, 每组4~5人, 采用团坐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把一些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安排在每个组里, 由他们帮带本组成员, 要求每组学生合作式学习, 并形成组间竞争。有个同学平时功课很差, 上课漫不经心。针对他的情况, 我安排他坐在美术课代表边上, 并私下交代美术课代表多给予其热情鼓励和帮助。学生与学生沟通是最直接有效的。当本组同学小组合作活动时, 在课代表的暗示、带领下, 同学们总有意地请他帮忙拿这个, 帮忙做那个, 渐渐地他也参与到合作和创作中来, 加之同学们适时的帮助与鼓励, 他的美术作业无论质量好差他都能按时交上。后来我发现, 其实他并不笨, 有的作业创意还比较独特, 于是有机会就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肯定表扬他, 可以看出他现在对美术课充满了自信和乐趣。

(2) 合作学习。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和教师平衡调配手段相辅助, 我将每个学习小组辅以以下四个基本角色, 由小组成员自荐担任: (1) 召集人:组织本小组讨论, 将小组人员进行工作分工, 协调小组整体工作进程。 (2) 代言人:记录小组中每位成员的发言及组内评论, 代言本组讨论的结果。 (3) 策划人:在绘画上有一定功底, 编辑策划小组集体作业。 (4) 计时员:保证小组内每一位成员都有时间发言, 遵循每个成员的意见, 提醒小组发言和集体作业时间。此外, 因各班人数的不同, 有个别小组可能超过4人一组的现象, 可在策划人员中增添1位。有了明确的责任分工后各组成员们各司其职, 他们动静结合、有张有弛, 充分发挥了本组各成员的优势。可以说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学习过程, 人人尝试了成功的喜悦, 同时为组内成员提供了互助性学习的机会。

(3) 教师引领。团坐的形式下, 教师不能忽略自身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 教师对班级的领导方式多, 即权威式、民主式、放任式。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以及诸多心理学家经过反复实验研究均发现, 在权威式领导下的儿童学习成果最高, 他们很快而且很有效地达到预期目标, 然而他们都表现出过分的紧张、敌意和侵犯性等消极情绪。放任式领导下的学生, 无论在学习成果还是情绪方面的结果均不理想。而民主式的领导方式对教学的成果, 学生的态度、行为表现等均有较好影响, 它是把较大的责任交给班级来负担, 靠集体的力量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大班型教育的条件下, 许多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 权威式领导相对用之过多。现在小班化教育的实施让我们选择了更多的灵活教育方式。因为每个学生有着学习水平、学习速度和学习能力倾向上的不同。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小组活动时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 如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性格等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的许多方面实施差异教学, 扬长避短。教师应该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针对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引导、帮助, 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 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机会, 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并获得成功。

二、自由的欣赏形式, 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为视觉艺术教育的美术课, 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不仅需学会在生活里捕捉题材, 而更本质的是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受能真实描绘和创造生活。

(1) 浏览网页。在上美术校本课程时我精心设计时间段, 带同学们一起浏览美术网页, 观看网上美术馆、艺术馆, 让同学们进一步接触名师名作, 感受作品的设计制作过程, 欣赏更多的艺术作品, 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交流学习心得, 共同感悟艺术的美。

(2) 走进身边的艺术家。邀请身边的画家来校为学生现身书画, 接触家乡的艺术大师以后, 很多同学不禁在观后感中有感而发:“大师离我们很近, 只要我们努力, 或许若干年后的我们也能成为大师。”

三、缤纷的实践形式,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1) 走进大自然。农村中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我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 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同时, 引导学生学会用身边的材料学习民间美术, 感悟民间美术的艺术美。结合农村随处可见的资源开设了编扎、纸工、雕塑等特色校本课程, 利用网络教程资源拓宽学生学习眼界。民间美术校本的创设, 有效激发了学生们的思维, 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 民间的传统文化更得以发扬广大, 对劳动人民和家乡的热爱之情得以进一步升华。

(2) 课外空间拓展。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拓展自我学习空间。例如, 我家乡是龙灯之乡, 很多同学家长能制作出很多漂亮龙灯上的装饰图案、剪纸等, 于是家庭就成为这些同学学习美术的自由空间。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连接让这些同学接触到课堂以外的艺术, 也让教师和其他同学又有了一个新的学习交流机会。

事实证明, 团坐形式、自由欣赏实践等形式不仅改变了以往美术教学中单纯的课堂教学形式, 它更注重了趣味性, 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 使得学生学习的热情高起来了, 自主实践更好地实施了。

小班化教学之建设方案 篇8

一、“小班化教学”模式的重点

(一)加强师资培训

要求教师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得到转化和提升,实践中,以上海小班化教育的师资培训教程为蓝本,对三个学科的教师定期进行培训。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讲座、讨论、测试等一系列活动,要求教师树立“开放式教育教学”新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尽力体现开放性,力求实效性。

(二)作好跟踪指导

通过建立实验教师档案,对实验教师进行跟踪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月定期召开小班化开放式教学研讨会,请专家讲解小班化教学的有关理论,让教师根据所了解的几种常用的小班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操作,并在课后交流小班课堂教学的经验、感悟和体会,达到在交流中互相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强化监督管理

为确保实验有效进行,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及时给予指导。经过及时的总结、反馈,不断完善实验课题,不断积累过程性资料(包括教师随笔、教案、培训的内容、调查的原始材料等)在材料的整理与管理上达到规范,做到查漏补缺。

二、“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构建了小班化开放式教学活动模式

根据学科特点以及学科教学实际,构建了小班化开放式教学模式。其教学基本流程是:激趣导入,确定目标;自学新知,初步达标;质疑问难,答辩解疑;分层施教,异步达标;检测评定,激励向上。

(二)更新教育观念,培养了一支骨干教师队伍

各学科教师活跃在教学实践与研究的前沿,小班化实验汇报会、全市史地学科年会、全市汉语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等教学研讨活动中,教师们承担的课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好评。教师素质得到提高,涌现出省、州、市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共八人。

(三)开发学生潜能,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实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1.提高了学生个体接受充分教育的程度

在座位排列上采用多样化、动态化的排列,让学生在轻松、和谐、自由、充满创造性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便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增强了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以及互动的频率和密度,增进了彼此的情感交流,为建立师生间平等的、民主的新型关系,在形式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根据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黑板报、组织知识竞赛活动、主持主题班队会,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在班级生活会上,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在全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三语竞赛等诸多活动中,多人次获奖。

3.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下,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充分交流,拓展了知识面,拓宽了视野。课前搜集大量资料,课内自主、合作、探究,课外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发挥想象力,使知识得以延伸,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以形成,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提高了办学效益

小班化教学之建设方案 篇9

徐世海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文成县各农村学校受人口出生率低,城镇化进程和出国等因素的影响,生源急剧下降,很多学校的班级人数平均在20人左右,已成为自然小班。自然小班教学与传统的大班化教学相比,它的优势显而易见,它能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它能促进师生的互动,有利于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它能更好地提高孩子的自信;它增加了个别教学的优点,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很多农村教师教育观念没有转变,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在课堂教学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色调”。如学校盲目追求升学率,把分数的高低看成是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因此在课堂上,出现了“填鸭式”、“满堂灌”、“题海战术”、“延长课时”、“加班加点”等做法,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它严重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和素质教育的大方向。再如在课堂上,教师的权威高于一切,教师的看法高于一切;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多的是“起立式”而不是“启发式”,忽视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生为主人”的教育原则;在课堂上有的教师偏爱学习成绩优异者,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而对同一课堂环境下的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么讽刺、挖苦,要么置之不理它使教育成为“少数人成功,多数人失败”的教育,与现代教育观是背道而驰的。这些教育行为严重影响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加快农村学校“消亡”的步伐。

为了切实贯彻 “均衡教育”“优质教育”的有关精神,2011年,文成县教育局提出在部分农村学校实施小班化教学试点工作,中樟小学是文成县实施小班化教学试点学校之一。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实践,我校教师的教学理念有所转变,校园环境也焕然一新,课堂教学方式也逐步发生变化,教学质量也明显提高。与其它县市的小班化品牌学校相比,我们的小班化工作还需要相当长的路要走。要想打造小班化品牌学校,我们就要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要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小班化课堂教学中究竟以何种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模式进行,这都是没有现成的可以照搬硬套,需要根据地方实际与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形成这样一整套的教学措施、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而农村学校具有独特而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人文资源,我校结合农村学校的这实际情况,提出生态教育理念,提倡创设和谐生态课堂,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而让师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的开展学习活动,提高师生的活动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与小班化教学的核心理念“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位学生”是不谋而合的。为此,我们提出了《农村自然小班化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学校小班化教学模式,创出学校小班化教学特色,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研究综述:概念界定与文献分析

(一)、关键词的界定

1、自然小班:由于计划生育、城镇化进程、外出务工等因素导致农村生源急剧下降而形成的班级。

2、小班化教学:在小班配置条件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目标的素质教育观支配直的教学活动体系,强调和谐的情境,充分有效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小班教学特征。

3、生态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一切生态因子之间的有机组合与协调运动,进而产生互相激发、共同参与、质疑探究的浓郁学习氛围,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的课堂。其核心理念:“以人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竞争合作、和谐发展”。

(二)文献综述

关于教育生态的研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A.克雷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教育生态学(Ecology of Education)”一词,并列专章进行讨论。在国外大致有两个流派:一种是以个体心理为研究目标的微观研究, 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代表人物是巴克,主要研究不同教育环境对教育对象的影响;一种是以文化传播为研究对象的宏观研究,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是巴顿,着重研究文化价值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国内的研究起步较迟。但近几年来,生态教育以及生态课堂得到了有识之士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并撰写了论著和论文。如: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版),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朱开炎《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4-5),罗志定《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态课堂》(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4),穆吐《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的新探索》(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04-12),刘仁胜《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概述》(中国科学院专网2007-08-06),贾星客、李极光《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论文天下网,2007-11-22)等。

但从以上的论著和论文来看,多是一些理论层面的研究,对具体实践层面的研究较少。这对自然小班化背景下的农村学校的推广和应用带来相当的困难,为此,我们提出了“农村自然小班化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这一课题,从生态学的视角重新审视小班化课堂教学,并在实践操作层面作一些研究,探索出对农村小班化化学校课堂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三、研究思路:

(一)、研究目标

1、预期达到的目标:

(1)、建设一支具有小班化教育教学理念和生态观念的、善于和学生交流沟通的教师队伍。

(2)、围绕课堂教学实践,营造生态化课堂教学环境;

(3)、通过实践研究,探索适合农村自然小班教学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开放的教学过程,形成小班化和谐课堂教学模式;

(4)、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进课堂教学策略;(5)、围绕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小班化生态课堂教学评价。

2、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1)、论文:教师撰写的生态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学反思,经验总结等。(2)、光盘:各学科生态课堂的典型研究课例、成果汇报课、现场观摩课等。

(3)、报告:该课题的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4)、专著:汇集优秀的论文、教学设计、案例、报告等,形成较系统的系统成书,以便于汇报推广。

(二)、研究内容:

1、探索农村自然小班化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探索自然小班化生态课堂教学的构成要素及其特征;激发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原动力,建构自主、自学、自由的课堂,凸现教学的生命性、生长性、生成性;抓住课前检测、明确目标、自主探究、交流反馈、当堂训练等环节,优化教学过程。

2、探索实施生态化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抓住转变教学方式这一核心问题,在吸收传统经验的基础上,继承、借鉴、发展、创新,针对学校教学的实际,优化教学方式,实施多元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益。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为核心目标,加强学习指导,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习得水平和学习能力,提高学业成绩。

3、探索生态课堂教学评价

研究教学评价方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及师生互动交流时间分配,旨在合理构建课堂教学过程,体现“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小班化教学理念。

4.研究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指导、个性化评价,从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独特的知识结构与能力创设有效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三)、研究基本方法

1.课堂观察法:围绕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对资料进行研究。

2.文献法: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查阅有关生态课堂教学研究的信息,为课题研究找到理论根据,丰富理性认识,提高研究质量。

3.经验总结法:我们将对研究过程中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加工概括和组合,从而获得比较深刻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

4.行动研究法:本课题侧重应用研究,研究人员必须深入学校、深入课堂,走进教师、走进学生,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行为的改进,促进师生生命的成长,实现教学优质化。

5.数据分析法:围绕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分析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研究其因果关系。

四、.研究实施:具体举措、人员分工; 1.立项阶段:2013年3月—4月

(1)课题申报、立项,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

(2)开展调查分析,立足校情、学情、师情,并组织研究人员对课题的可行

性进行调研,检索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相关文献。制定研究方案、计划和行事历。2.实施阶段:2013年5月—2014年7月

(1)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对现行教学的分析和反思,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及实验计划;

(2)、根据研究方案,在各科教学中具体实施课题研究。

(3)、根据研究方案,在各科教学中具体实施课题研究。围绕课题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通过公开课,集体备课,交流教学反思等活动的开展,对各学科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原因,研究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策略,去除常规课堂中无用的环节,建立起生态课堂教学模式。(4)、邀请各级专家、老师作指导,组织教师进行参观、学习、培训。与小班化试点学校进行互动交流,进一步分析自然小班化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优越性与缺陷,逐步改进完善和改进教学模式。

(5)通过课堂教学评比、教学设计评比等方式提炼生态课堂教学的经验、模式。

(6)对课题研究进行阶段性总结,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

3、总结阶段:2014年8月

分别进行课题资料的全面整理,撰写研究报告;召开总结交流大会,申请课题结题。

(二)人员分工 组长:(校长)毛振高

全面负责理论指导,活动策划,总体调控、经费保障。成员:

1、包美玲(数学教研组组长,小班化试点班级数学教师)

负责课题方案、计划、总结、活动策划制定、组织数学组教研活动。

2、赵王武(语文组组长,小班化试点班级语文教师)

负责课题方案、计划、总结、活动策划制定、组织语文组教研活动。

3、钟锋娟(小班化试点班级数学老师兼班主任)负责课题图片、视屏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和上传。

4、包微微(小班化试点班级语文教师)

负责课题文字资料的整理和归类、撰写课题简讯。

五、条件分析:研究条件

1、我校是文成县小班化教育实验试点学校之一,在财力、人力上等方面得到教育局的大力支持。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多,他们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小班化教育经验,为进一步推进小班化教育起了铺垫作用。

2.学校校长挂帅主持该课题的研究,实验的教师都具有一定的小班化理论知识及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且都热爱教育工作,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的教科研水平。

2013

上一篇:教学经验性发言下一篇:个人有关安全的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