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英语教学案例

2024-10-16

小班化英语教学案例(精选12篇)

小班化英语教学案例 篇1

案例呈现

这是一节以“The 2010 World Expo”为题的写作课。我先把小班中的28名学生平均分成7组,保证每组中有1至2名学生参观过世博会,并带来亲自记录的第一手资料。整个活动时间为20分钟。

活动1:Brainstorming about Expo(世博头脑风暴)

活动形式:

向全班提问,教师板书总结。

活动要求:

在2分钟时间内,请学生说出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或最想了解的有关世博会的单词或词组,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活动实施:

Teacher:What would youlike to know about the Expo?Please use one word or a phrase.

Student1:Pavilion.

Student2:Food.

Teacher:What else?What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food?Tell us in details.

Student3:Service/Taste.

活动2:Get your answer(得到你要的答案)

活动形式:

学生组内自由交流,并做好记录。

活动要求:

同组内没有参观过世博会的学生可以选择黑板上自己所感兴趣的单词,向参观过世博会的学生提问有关世博会的情况,也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来回答其他组员的问题。教师提供更多的参考词汇以供提问,要求学生把得到的答案填入表格,建立资料库。我所任教的学校每个教室均提供了可接入互联网的设备,对于学生们尚未获取或不了解的情况,每组可以派一名学生代表当场查询。

活动实施:

Teacher:Please raise anyquestion about the Expo in your groups.The one who has been there will be available to answer your questions.The others can also help each other to find the answers.I will provide you with more words for references and a table to fill in your answers which will be useful in your writing.

Words for references (参考单词)

restaurant,pavilion,foreigner,volunteer,food,theme,city,service,high technology,impression,area,good behaviour,politeness,Expo passport,performance,3D/4D film,local people,hotel,night view,live show,visitor,rule,means of transport,information,guide book…

活动3:Information poster (信息海报)

活动形式:

小组填写海报,全班交流信息。

活动要求:

延续上面的活动,在学生得到了自己要的答案后,也就是获取了自己所能使用的词汇和信息后,教师就要让学生了解更广泛的信息和词汇。我设计了4张大海报,贴在教室的4个地方,每个小组的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轮流写下自己对海报所涉及世博会内容的观点和感受。每组4位学生在每张海报上所用的时间是2分钟。写完以后,我把海报贴在教室黑板上,进行分析讲评,圈出出彩的词句。

活动实施:

Teacher:Now everybody hasgot their answers,I want you to share your ideas and views towards the Expo with students in other groups.I have designed four posters for you,please write down several words on each poster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Four posters:

1.Anything you know aboutthe pavilions and the activities in the Expo site.

2.What do you think ofthe local people and the volunteers in this Expo?

3.Things you will do tosupport the Expo.

4.What's your generalimpression about the 2010Shanghai World Expo.

教学说明:

当前,中学生英语写作中主要存在着内容信息缺失、词汇匮乏两大问题,我以为造成这两个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注重写作结果,忽视写作信息的提供、词汇引导;二是学生平时阅读中看得多,用得少,临到写作,往往陷入对词汇的冥思苦想,学生对英语写作感到无从下手,不知该怎么写,写什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结合世博契机,设计了案例中的一系列写前活动。

在这一写前活动中,我不是简单地把信息和词汇抄给学生,而是利用20分钟设计了三个活动来呈现信息和词汇,为写作前作导入。课前还让部分学生带着任务参观世博园区。活动营造了支持性的、和谐的写作氛围,同时利用小班教学扩大空间和时间来开展,使写前活动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在交流合作、互动体验中掌握信息,拓展词汇,潜移默化地为写作课打下伏笔。整个写前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灵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小班化写作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

小班化英语教学案例 篇2

扬州市江都区砖桥中学 闵思妹

【课标解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文言文,要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了解课文所蕴涵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记承天寺夜游》是八年级上册中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诗文,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了解作者情感是领悟景物意蕴的一把钥匙。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本文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所写的。写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作者无法睡眠,到承天寺去找好友张怀民,两个人一同在月光如水的庭院中漫步。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时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本文篇幅虽小,写景抒怀却有独到之处,一切都像信手拈来,却创造了一个明净悠闲的境界。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比喻手法,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艺术才思和豁达宽广的胸襟。【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以游记形式抒发“闲人”之“闲情”的散文小品,全文仅80余字,却蕴涵深厚。夜间赏月,自然是别有一番情致,但不同的赏月者却有着不同的心理感受。“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耳”看似随意而问,但诗人在仕途上沉浮的悲凉之感,愤事嫉俗之情也就戛然而生了。本文以独到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作为“闲人”独有的思想感情。因而领悟“闲”的深刻含义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文中的“闲”,决非清闲之“闲”,决非不理政事,而是作者对贬谪后担任闲职之身份的自嘲。对于一个胸怀大志却遭受打击的“闲人”来说,其抑郁和忧愤是不言而喻的。但作者并未因此而委靡,而是以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挫折,在美好的大自然中寄托“闲情”,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并找到志同道合的“为乐者”张怀民一同赏月。而也只有在这样的心境之中,看到的月景才能那样迷人。“空明”二字更是绝妙,既是对如水的月光的描绘,也是这种“闲情”的写照,亦即作者旷达胸襟的体现。也正因为如此,作者才能发出“何夜五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感叹。作者将这种超脱的情感融人记叙、描写之中,看似无情,却处处用情,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阅读此文,眼前犹如展开一幅笔墨淡雅的画卷。虽无雄阔的气势,却给人以清新、恬适的感受。【学情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情。话中有诗,意蕴深远,适合学生的诵读学习。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对文言文阅读分析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文言文,讲解本文时,要注意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努力创设情景,以诵读为主,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教学目标】

1、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背诵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复杂的情感。

2、品味文中意境优美的写景句子,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3、学会查找并利用资料多角度解读文本,感受学习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

2、评析欣赏法。

3、想象联想法。【教学过程】

(课前:多媒体播放“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经典美文感悟情怀”)师:先请大家欣赏几张图片。大家刚才欣赏的图片中都有什么?

生(齐):月亮。

师: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的封面……请同学们回忆所学过的古诗文,你想起了哪些有关月亮的名句呢?

王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吴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任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谭锦:“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向悦: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陈丹妮:“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童新宇: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张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师:说得真好!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诗人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

宋代的文学大家苏轼对月亮也是情有独钟。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他会借月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公元1083年10月12日的夜晚,和苏轼同游承天寺,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经典美文感悟情怀。(板书课题、作者。)

师:首先,请一名同学为大家朗读“教学目标”。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苏轼。(请一个同学读作者简介)课文题目说《记承天寺夜游》,那么,你知道承天寺是哪里吗?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吧。课文有几个生字,我们先一起来注意一下。

下面请听老师为大家朗读课文。(注意: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揣摩作者情感。)

师:老师读完了,请大家根据要求自由朗读课文。(屏幕显示: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揣摩把握作者情感。)

(生大声朗读课文。)

师:谁来为大家读一读课文?

(一学生朗读课文。)

师:大家评评她读得怎么样?

方程:读得流畅,字音准确。

陈佳伟:节奏感把握得比较好。

张倩:语速有点快,应略微舒缓一些。

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评价也很到位。还有一处停顿要注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生齐读这句话两遍。)

师:请大家根据朗读要求一齐来读一遍课文。

(生齐读课文。)

师:在诵读声中我们与苏轼同游了承天寺,可老先生满口“之乎者也”,我们还得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师:首先,请对照注释,独立翻译课文,圈划出疑难字词;然后,同组之间合作解决疑难问题;若还有不明白的提出来我们一同解决。(屏幕显示:对照注释,独立翻译课文,圈划出疑难字词;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

(生翻译,交流。师巡视指导。)

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谭宇:“遂至承天寺”中的“遂”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帮帮他? 孙叶:“于是,就”的意思,“于是就到承天寺”。师:大家同意这种解释吗? 生(齐):同意。

薛文雨:“盖竹柏影也”中的“盖”是什么意思? 师:谁知道?

王洲宇:覆盖,遮盖。师:有不同意见吗?

李世超:应该是“原来”的意思,“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师:你的回答得很准确。徐兰欣:“月色入户”的“户”怎么解释? 刘佳佳:窗户。师:是吗? 生(齐):是。师:不是。“户”在文中不是指窗户,而是指门。大家知道“足不出户”这个成语吧? 生(齐):知道。

师:这里的“户”就是指门,我们总不能从窗户走出去吧?(生笑,在课本上写下正确释义。)师:还有问题吗?(生摇头。)

师:个别生词的意思我们懂了,那句子的意思呢?老师想考考大家,敢迎接挑战吗? 生(齐):敢!(跃跃欲试)

师:回答得非常好!可学古文只理解了字词的含义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家就课文内容读 出自己的思考和疑问。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下面就请大家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提出你最想问的问题。李林:作者都要睡觉了,为什么突然又起来了?

(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周义:苏轼朋友很多,为什么偏偏去找张怀民?(因为他们都被贬黄州,都有着高洁的志趣 且志同道合)

(张怀民,名梦得。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贬黄州,初时寓居承天寺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罣碍於迁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有过人自制力和品格清高超逸的人。曾筑亭於住所之旁,以纵揽江山之胜概,苏轼名之为「快哉亭」,并写水调歌头词相赠。)

髙蔚: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师:这前两个问题谁能解答?就由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吧,一会儿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生展开热烈讨论,师巡视指导。)

师:哪组同学先来展示你们的探讨成果?

王云:写月色的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这月色有什么特点? 生(齐):空明。(板书——月色:空明)

师:除了“空明”,还有没有其他词语来形容? 向悦::澄清 孙叶:透明

火秦龙:清亮、空灵 师:(赞许的)同学们说得很好,今晚的月色多么的澄澈透明呀!(板书 澄澈透明)作者是 怎样描写月色的?再请同学们齐读。

(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师:现在老师将这句话改一下,大家看有什么变化。生:(齐读)

(1)添一添,品意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丛中蛙鸣不断,空中流荧飞舞,村中狗吠鸡鸣,几处纳凉处人笑语阵阵。)你认为添上这些语句好不好,为什么?

添上语句后感觉不好,原文以如积水空明的月光和如藻荇交横的竹柏影来描写月色,不仅创设了一个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意境,而且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与空灵。然而添加语则写夏夜的嘈杂之声,既不符合时间,也破坏了原文的清幽淡雅之意境。)

(2)删一删,品修辞

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B、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师:原句给人怎样的感觉?

(原句把庭中当作水中来比喻,说藻荇交横,给人如临水池之感,最后以“盖竹柏影也”点透真情,这样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一个空灵、皎洁、恬静的月夜之中。)师:请同学们把“如”和“盖竹柏影也”去掉读一遍。生:(齐读)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师:如果这样写,会给人怎样的感觉呢? 潘志伟:这样写,让人感觉是写水的。

不但没了新意,不觉生动形象,更改变了原意。

师:但实际上课文是月色的。可见作者上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写的?

吴玮:是比喻。师:非常正确。(板书比喻)比较这两者,课文的“盖竹柏影也”的“盖”给人怎样的感觉? 万跃: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师:是的,原来先前所看到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一种幻觉,文章先虚写,再实写,虚实相生,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亦真亦幻的美妙月景。(板书虚实)这样美妙的夜晚,这样澄清透明的月光,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呢?(板书意境)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月色?

童新宇:庭院中波光一片,原来是月光皎洁而又空灵;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月光竹柏的倒影。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意境呢? 陈佳伟:淡雅。汤智:幽静。陈颖:清雅。

师:清丽淡雅,不错。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这一段,边读边体会。生:(齐读)

师:请一位同学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一下月色。张倩:庭院中明亮的月光洒落下来,整个院子就像是一个透明的水潭,潭中各种水草千姿百态,摇曳多姿,仔细一看,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师:多美呀,九百多年前的那轮明月仿佛正穿越时间的千山万壑向我们走来。这么美的句子 我们应用什么语气来读呢? 凌杰:欣悦的、欣赏的语气。

师:你试着用欣悦的语气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展开想象再现画面(生朗读。)

师:他的朗读给我们身临其境之感。常言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如果一篇文章按十分计算的话,朗读给人的美感可以达到七分。请大家展开想象用自己的声音把这月光之美表现出来,读出韵味,读出美感。(女生美读;男生美读。)

师:一部照相机,如果装入黑白底片,那它照出的照片一定是黑白的,装入彩色底片,那它 照出的照片是(指一生回答)王亚:彩色照片。

师:一个人的心灵就是一张底片,如果用快乐的底片去照自然界的景物,得到的是什么? 周悦悦:快乐的照片。

师:如果用痛苦或忧伤的底片去照得到的是什么? 薛文雨:痛苦、忧伤的照片。

师:那么平时,你是用什么样的底片去照世界的? 刘佳佳:快乐的。

师:很好,情因景生,景为情设,面对一轮明月,诗仙李白曾感叹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写出了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独斟独酌,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感。眼前的朗月美景,唤醒了诗人心中涌动的情,于是触景生情,作者不禁感慨道:……

生齐读: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尔!结合文章的景物描写和写作背景,思考讨论:此时的苏轼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呢?教师吟诵这句话。

周义:(讨论、交流约3分钟)

师:请各小组谈谈你们讨论交流的情况。

张倩:作者虽然被贬官,但从景物描写来看,色调明朗,可见他心胸比较豁达,乐观。陈丹妮:一个“闲”字,说明他很幽闲。

任凯:他赏月时高兴的心情,课文用了一个“欣然”。

吴玮:作者借明月抒情。明月尚且有人欣赏,怎么作者没有人欣赏呢? 师:哪组同学能解答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苏轼被贬黄州还能欣赏到如此空明的月色美景呢? 髙蔚:此时的他被贬黄州,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夜晚赏月正好可以消磨时间。师(问提出此问题的同学):你对他的说法满意吗?

(提出问题者)吴玮:不太满意。

师:那大家知道他为什么被贬黄州,在黄州的生活状况如何吗?(生摇头。)师:老师这里有一则材料,(指一生)你为大家读一读。

(一生读屏显背景材料:(——一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诬陷以诗诽谤朝廷,被捕入狱。获释出狱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城东买坡地耕种养家。)

师:从这则材料中大家发现哪些信息? 徐兰欣:他是被诬陷入狱的,获释后贬到黄州,做了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王亚:亲自耕田种地养家糊口,生活肯定很贫困。

师:有道理。在城东坡地耕田的经历还使他有了一个伴随他一生的雅号——东坡(板书),在黄州的苏轼就成为“闲人”苏东坡。

师:现在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文中“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与实际相符吗? 生:不相符。

师:是啊,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生讨论。总结。

师: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 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在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作者正是借“何夜” “何处”点明这一真谛。这也正是作者能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缘由。师:大家能从文中找到体现他“闲”的句子吗? 李林:“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周义:“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童新宇:“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赏月。方程:写月色的句子最能体现他的“闲”。

师:大家想想这里的“闲”是不是闲来无聊,无所事事啊? 生(齐):不是!师:“闲”究竟是什么意思?请你给“闲”字组组词,看谁组得词最准确、最合理。向悦:空闲。田江文:闲暇。汤智:清闲。

师:是不是有着空闲时间、清闲生活的人就能欣赏到这月色美景呢?(生沉思、摇头)那“闲”字还有别的意思吗? 谭宇:悠闲、闲适。李世超:闲情逸致。师:说说你的理由。

朱开智:苏轼虽然被贬黄州做着有名无实的官职,但他仍能在自然美景中怡情悦性,从容流连,于月光之下,表明他并不把贬谪之事放在心上,而是心胸宽阔不汲汲于名利。(听课老师及同学为她鼓掌。)师:你很有思想,回答非常精彩!

万跃:苏轼在被贬的境遇中依然能够欣赏到如此空明的月色,不仅因为他生活清闲,更因为 他有着闲适的心情,是闲情逸致的体现!那文章结尾的一句话流露出作者的什么情绪?(联系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闲”是相对“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有闲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这使我们看到作者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正因如此,作者笔下的月夜才会那 样空灵,皎洁。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使得文章富有感染力。)

师:你的理解很恰当。弃睡起行,邀友同乐,踏月夜游,何其洒脱!请大家齐读最后一句,把这种闲情逸致表达出来。(生齐读。)

请谈谈自己欣赏到了课文中的一点之美。如:一字之美,一词之美,一句之美,结构之美,层次之美,描写手法之美,表达方式之美,情感之美,等等。学生思索。师:好的,同学们之间还要继续地交流一下。(片刻)师:请同学们发表“课文观感”

凌杰:我觉得“相与步中庭”中的“步”字看出作者和朋友张怀民的悠闲默契之情。师:很好,谢谢你看得这么细微的地方。

徐兰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最美是“空明”,写出了月色在庭院中的朦胧之美。

师:画面之美、宁静之美、色彩之美。

周悦悦:“盖”原意是“原来是”,可看出作者欣赏景物时很沉醉,沉入进去了,觉得那些月色就是积水,倒影就是水草,好一会才发觉是竹柏影。师:沉醉其中,产生幻觉。

王亚:“闲人”二字可见作者被贬的忧愁,但对现在的生活持乐观态度。师:呵呵呵,不只是对现在的生活,对未来的生活也是很乐观的。

曹宇:我认为“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但”字笔锋一转,表达了一种失落之情。

师:这位同学发言的优点在于他运用了术语――笔锋一转。周义:我认为“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师:他看到了一个更深沉的问题,不仅看到了作者的处境,也看到了当时社会环境,这也是言之有理的。

总之,我们可以明确这篇课文有“六美”。

1.美在内容的精致。一个完整的故事竟是用84个字表现出来的。

2.美在内容的丰富。写了一晚、一游、一景还有一感,这么短的文章却有着这么丰富的内容。

3.美在结构的灵动。别看只有一个段落,但起承转合,起伏有致。4.美在月色描写。特写镜头,写月色而不露痕迹。5.美在情感的波澜。6.美在“闲人”的意味。

师:透过这空明的月色,你看到了一个有着怎样人生态度的苏东坡 徐兰欣:乐观积极向上。周悦悦:从容面对苦难。潘志伟:豁达乐观。

童新宇:不汲汲于名利,坦荡豁达。师:(翘起大拇指)真棒。是啊!明月尚且有人欣赏,想我苏轼是何等英才,为何没有人欣 赏我呢!(作者虽贬谪黄州,成为担任闲职的“闲人”,但并未因此而消沉,依旧保持着旷达的胸襟。文中充分表达了这种“闲人”的“闲情”。作者是怎样流露出这种情感的? 欣然”,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闲适。景物描写把人带入空明澄澈、亦真亦幻、爽心悦目的境界。作者陶醉其中,愉悦之情溢于笔端。文章寓情于叙,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处处都能感受到作者乐在其中的闲情。)师:“一切景语皆情语”,景是情的载体,情是景的灵魂。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不仅要知 人论世,还要根据文章作者用心灵所拍摄的照片,缘景析情(板书缘景析情)。根据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分析作者的内心情感。此时,这空明的月色洒满庭院,它更是人的心境,更是从闲人的心中氤氲而来。从中让我们看到一个在人生的逆境中依然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豁达乐观的苏东坡!

(板书——闲人:豁达)

师:请大家背诵课文,在诵读中进一步感受苏轼豁达的情怀。(生认真背诵课文。)师:背得怎么样了?(所有同学都举起了手。)

师:齐背课文,力求声情并茂。(生有感情的进行背诵。)

师:同学们用这么短的时间背诵的如此流畅,真了不起!为自己的精彩表现鼓鼓掌吧!(听课老师及学生鼓掌。)

师:短短84字让闲人苏轼踏着如水的月光步入了经典,他空明的心境、豁达的情怀闪耀着 独具魅力的光彩!那你知道他这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在哪个时期真正形成并成熟的吗?(生摇头。)

师:就是在被贬黄州时。当代散文家余秋雨说“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轼。”(屏幕显示余秋雨的这句话)黄州是苏轼最重要的人生驿站。被贬的苦难如重锤敲击着他的心灵,更像雕塑家塑造了他的精神世界!在人生的低谷他完成了自己豁达乐观人生观的塑造,达到了自己创作的巅峰!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地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地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面对自然界的风吹雨打,他从容洒脱地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刻,面队承天寺这轮空明的月亮,面对豁达的苏东坡,你想说些什么呢?(屏幕显示:面对空明的月色、豁达的苏东坡,你想说些什么呢?)

万跃:以前读文章,见到描写月亮的句子,总以为是表达思乡之情的。今天,读了《记承天 寺夜游》,才知道月亮也能传达豁达乐观的情怀。月亮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更加丰满了。周悦悦:以前被别人误解时,我都要沮丧好几天,跟苏轼比比,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心胸坦荡,就能快乐生活每一天。

徐兰欣:自然是心灵的最佳归宿。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扰,这时,我们不妨像苏轼那样到自然中去释放心灵,寻求寄托,让人生更豁达。(掌声)

陈颖:人生之路充满坎坷,我们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消极 的等待、自暴自弃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在逆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丰富自己的人生,让逆境成为塑造完美人格的雕塑家。正如古人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掌声)

师:大家的发言很精彩,让老师也特别感动。苏轼一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 贬谪,历经坎坷,但他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在江山风月中自得其乐。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豁达乐观的坚守如皎皎明月照亮了历史的天空!师:作业: 1.背诵课文。

2.为苏轼和张怀民在庭院赏月设计一段对话。

3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景色描写,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的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

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闷的,等等,要体现 “一切景语皆情语”。

师:同学们,其实苏轼的这种豁达、乐观的胸怀在他的其他诗篇当中也有流露。下面请大家 欣赏苏轼的另外一首词《水调歌头》,在优美的歌声中进一步去体会作者的情怀。播放《水调歌头》歌曲,屏显歌词。

音乐很美,词也很美。明月不老,经典永远不朽;明月不老,精神永远年轻!面对生活的风 雨坎坷,请常读一读苏轼吧,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下课!)

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事: 寻友赏月 志同道合

景: 庭中月色 清幽宁静 空明澄澈

情: 闲人 复杂情愫旷达胸怀

【教后反思】

《记承天寺夜游》学习完以后,我从各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全面的反思,认为收获不小。

本课我力求营造一个书声朗朗的课堂,把教学重点落在朗读上:整体感知时,我设计了无标点朗读、自由朗读、听读,有感情朗读、齐读、熟读成诵;整节课以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最后走出文本与作者对话,不仅读懂作者,而且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我觉得本节课的朗读教学是成功的,因为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营造了一个“书声课堂”,学生不但在朗读中快乐地走进了文本,而且很有深度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把学生引入具体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所悟,有所得。设计三大板块:(同游承天,徜徉经典——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千古美文感悟情怀)思路清晰,由感知文本到感悟意境到品味语言到课外知识拓展,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理解文章、感受思想。整个过程力求学生在自主学习及教师引导下自我发展,探究质疑。这正符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读读背背理解的诵读要求。

我国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品词、析句、培养语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朗读。在反复吟诵中感受到文言词句的丰富之美、意韵之妙,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越读越感到自己真正进入了角色,真正体味到语言文学的魅力。如果说教师的朗读是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的朗读训练就是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描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从理论上思考,我觉得对于文言文教学,我应将朗朗书声洋溢课堂。

我觉得整个教学设计比较满意,因为它体现了我文言文教学的总思路,它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方法,更因为它是一个充满竞争和乐趣的课堂,是一个享受性的课堂。但是从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看,我期待的效果是学生能认同自己研读教材的结论,而不认为学生具备自主完成较高层次的研读的知识储备。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学生课堂活动的基本表征是学生的表达,比如提出疑问,讨论问题,展示议论或独立思考的结果,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等等。而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我也没有让学生用较多的课外学习(如查寻背景材料)弥补这种不足,所以课堂上学生的活动似乎难以大面积展开,教师仍扮演了主角。从形式上看,本节课学生的群体活动就是朗读。由于对时间因素的考虑和对独立思考的重视,我并没有太多强调合作(讨论),于是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对一”的问答。但我仍以为自己较好地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冲突,有效的引导学生将所知展现出来,而不知之处老师补充指导,真正让学生融入课堂,又能走出课堂。

学生活动应当成为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师的“教”也应当回应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这节课的教学设想,关注了“学生可以学到什么”,但忽视了“学生怎样用自己的方式去学”。学生活动的质量固然不取决于课堂的活跃热闹程度,而取决于活动所围绕的核心,但教师的思维毕竟取代不了学生的体验。教师的引导作用必须发挥但可以有多种方式,新课标想来是希望教师更“隐身”一些,希望教师的引导作用能更多地在学生活动中显示出来。在这一点上因为自己准备的不够充分,做的还不到位,另外还没有全身心融入到课堂之中,缺乏激情;当堂激励和随机深入引导不能达到水到渠成,一气呵成,今后需要改进。

浅析英语小班化教学 篇3

一、小班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从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看,小班化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主动地学,生动活泼地学,和谐地全面发展。这能使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也能更好地培养每个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再从学生的个性发展来看,小班化教学还能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在教师的作用下,他们会表现得更为主动和积极,个性更为鲜明。

二、因时设置英语学习任务

在小班化教学中,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亮出自己的观点,更能得到教师的关爱,师生互动也增强了。

1.设置情景 :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情感体验的交际情景更加重要,让学生置身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语境中,产生亲切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这种教学设计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将英语语言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展开操作: 如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八年级《英语》(上) 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Warming up 部分,可以开展任务型写作课,我尝试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首先, 教师使用PPT课件展示部分学生课前收集的“Get to school”的图片或视频;其次,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的感想(尤其强调要表达出对环境的保护),记录员写下组员们的感悟;再次,派小组代表发言,英语口语表达要流畅。教师可以把较好的观点和表达记录在黑板上。

这几个环节营造了真实的交际环境,通过与个人体验紧密结合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体验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学生,无论他们的英语基础如何,都能得到尊重和鼓励,英语学习的动力也能得到长期的保持。

三、精讲多练

1.简化语法教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淡化语法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的养成,反复练习是掌握与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方法和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加大信息交流和自由会话的力度,促使学生从语境中感知信息,从语境中学会技能,从语境中升华语言交际功能。

2.加强英语口语交流:演唱会、朗诵会,讲演比赛,识词默写比赛、作文比赛、听力比赛等等,既可各班进行,也可同年级、全校进行,其目的是活跃学生课外生活,巩固课内学的知识,创造英语的气氛,课堂小游戏是使学生轻松而乐于参与教学的又一种妙法。初一教材中经常做的“Pollysays”游戏就很有效地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如在学习球类单词时,就可以要求几名同学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出示各种体育用球,让上台者选一种用英语造句。

四、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策略应用在小班课堂教学中,就是以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为前提,有区别地制定教学要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

1.了解学生最近发展区。摸清每位学生的智力和英语素养,根据学生个别差异,可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的不同基础,对他们提出不同要求。

2.分层施教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同学,进行适当组织,可采用“同步教,异步学”的方法进行教学。罗森塔尔的教师期待效应实验表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的内心都希望平等地对待学生,期待学生获得全面的提高。但是庞大的班级无形地把学生分成若干区域,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视野之外的学生监控明显降低,学生易分心、搞小动作,听课效率差,甚至扰乱课堂秩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就大打折扣。而在25人左右的班级,学生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对于高等次的学生,提供的英语训练要适当超出其最近发展区。对于中低层学生,重在鼓励,让每一个学生自我的优异特质均能充分地展示出来。

◆(作者单位:安徽省枞阳县钱铺中学)

责任编辑:黄婉琼

英语小班化教学初探 篇4

一、英语小班化教学的特征

(一) 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

对于高职学校的学生来说, 学习英语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而传统的班级规模不仅不利于教师的课堂管理, 也影响着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相反, 小班化教学的规模较小, 学生学习的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再加上特殊的座位排列方式, 如:U字型、扇形、半圆型、圆型等, 这些会使师生交往的机会增多的同时, 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甚至更多的参与到课堂当中来。

(二) 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

小班化教学的规模小, 学生人数较少,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基础和水平的差异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比如说教师可以对性格内向的小组成员布置理论性的学习任务, 而性格相对外向的小组可以进行情景对话的任务, 这样安排不仅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 又能使其感受到学到知识的喜悦感, 从而提高对英语学习兴趣和信心。

(三) 有利于开展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 就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小班化教学, 它是以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基础, 量体裁衣, 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动手、主动学习、乐于团队合作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愉快的学习氛围, 无疑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英语小班化教学的策略

(一) 分组教学法

英语教学中的分组教学是指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 再将不同的教学内容分配到各个小组中去完成。小班化学生的人数可以设置在20人左右, 所组建的小组由4到6个学生组成, 成员由成绩较突出的A类学生、成绩中等的B类学生, 以及学习稍有困难的C类学生组成, 这样分组的是为了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进行不同的课堂学习任务分配, 从而实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二) 分层教学法

实施小班化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 就是要“阳光普照”,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但是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 即学生是千差万别、各具特点的, 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可以在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的基础上, 采用分层的教学方法。所谓分层教学, 就是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分别进行教学活动, 例如, 可以让基础较好的那一组以自学、或者完成更有难度的学习任务为主要教学内容, 而基础较差的一组可以由老师指导学习。两个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各不相同, 但久而久之, 我相信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升。

(三) 多元化评价方法

评价具有诊断、鉴别的功能, 同时也具有调节、激励的作用。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 这不仅表现在学习成绩上, 还表现在爱好特长等各个方面, 小班化教学的教育方式, 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 从而进行多元化评价。因此, 根据高职学生自身和学习的特点, 可以采用比如“观察记录法”和“延缓评价法”。

(四) 个性化作业

作业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能力, 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 与此同时, 教师也要从作业的完成情况中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 以便调整作业的内容和难度。

三、英语小班化教学方法在新课程中的运用

我们现在使用的新世纪应用英语教材每册是由八个单元组合成, 每个单元就是一个小主题, 其中第三册Unit7的主题是Bad Bag Habits (使用塑料袋的恶习) 而所授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所以根据这一现象, 结合教材,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教学实践。

(一) 分层、分组教学

1.

由于班级同学基础相差较远, 所以我把拥有32个同学的班级分成两个小班进行分别教学的尝试, 即每个班16人, 其中一个班级的英语基础较好 (小班1) , 另一个班级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差 (小班2) , 同时小班1没有进行小组分配, 小班2进行了小组分配, 这样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根据班级学生的水平不同, 从而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以达到符合学生水平的教学目的。

2. 为不同的小班级设计各自的教学方案。

由于所学的是同一本书同一篇文章, 所以在对文章内容的掌握这一方面, 两个班级设置了共同的题目。接下来的课堂设计是这样的:在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这一环节, 小班1设置的问题稍微难一些, 而小班2则简单些;在学生活动这个环节, 小班1主要以大家提问, 一个同学作答的方式来消化文章, 小班2则是以小组为单位集体活动, 而为他们设置的问题是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消化文章;讨论部分, 这篇文章是极其贴近生活的, 又和保护环境有关, 所以在如何对待“使用塑料袋”的态度上面, 我对两个小班设置了同样的问题。

(二) 个性化作业

文章学习过后, 应该布置家庭作业来对文章进行巩固, 所以小班1的作业是围绕文章内容写一篇倡议书, 这样既可以复习所学知识, 又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小班2的作业稍微简单些, 即课后熟读文章。

小班化英语教学案例 篇5

——口语交际课堂《春天里的发现》“想象、体验”小班化案例透析

适合小学二年级 时间:40分钟

【题记】小学语文教师与学生交谈要用普通话,而且要从一词一语中引导孩子说话规范,为学生做好示范。小班化教学更加适合农村小学的口语交际教学,师生交往有更充分的时间。教师可以顾及每个学生,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时间。同时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一、设计理念

围绕“春天里的发现”这个大话题,设置多个交际小话题,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想象、体验大自然春天景色的美,激发学生口头表达的欲望。

在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下,结合小班化教学的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

1、师生、生生的互动。

2、教学与活动相结合。

3、面向全体,异质教学。

4、针对个体,同质活动。并针对本话题的特点,堂课的设计关注了三个问题。

其一,维持兴趣。因为学生对春天都不陌生,因此要求对春天有新的发现并能正确有序清楚地与大家交流,没有兴趣的支撑是不行的。本设计注重从兴趣入手,以画调动情感,以歌激发情趣,以表演增添乐趣,以新颖的评价吸引学生,使其兴趣持久。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当然就会轻松愉快地相互交际起来。

其二,善于想象。第一学段的学生富于联想和想像的心理特点。这种联想和想像的目的性和主题性虽不强,但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自身过去的经验自由联想和想像,丰富独特的奇思妙想经常涌现。因此,设计让学生说出自己发现的春天的景物之后,想像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这样,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想像力,从而为“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打下基础。

其三,乐于体验。在语言交际之前,创设一种情景,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喜欢一种角色,成为“剧中人”,并乐于来表现。如:让学生模仿春天的景物,说说自己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什么;让学生模仿春天的景物,想象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也有真实表演,如:拿到自己不喜欢的角色该如何和同学交换;小记者采访xx在干什么。无论是模拟表演,还是真实表演,都使学生参与了交际实践。学生就会将所思所感融入到这次的表演中,发散思维,丰富语言。

二、教材分析

1.《春天里的发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园地一的口语交际训练。

2.本次训练要求学生在过去感知春天的基础上细心观察,通过展开想象、情境表演,突出对春天一些现象的“新发现”。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春天景色的特点,说出自己的发现和内心的感受。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感受生活的能力,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说出来与同学们互相交流,加强表达能力。

(3)正确使用普通话,态度自然大方,乐于交谈,养成在交谈中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4)通过训练,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照片、歌曲《找春天》、课间操音乐《蜗牛与黄鹂鸟》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想象作画

导入:同学们,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想画一画春天的什么呀?(如:我想画春天五颜六色的小花;我想画春天碧绿的小草„„)

1.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在黑板上贴出或用简笔画画出有关春天的景物。(如:小花、绿草、小燕子„„)

2.播放小鸟的叫声,猜猜小鸟在说什么?(如:①春天来了!春天来了!②春天来了,我们可以找很多食物了。„„)

3.导:小朋友,不经意间,我们已经完成一幅作品了。看,小草绿起来了,能跟着我的样子说吗?(如:风筝飞起来了;小鸟叫起来了;花儿开放了„„)

【设计意图:这一新颖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眼前一亮,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参加口语交际做好了内容和情绪上的准备。最后看着画面连起来说一说,让学生对春天有整体感知。】

(二)欣赏美景,畅谈感受 导:是啊,连春天的歌也唱起来了。

1.播放春天的歌《春天在哪里》,并同时播放春天的美景。(金黄的迎春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辛勤的蜜蜂,飞来飞去的燕子„)

2.春天这么美丽,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吗?(如:春天真是太漂亮了!春天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季节!„„)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和活力,丰富学生的表象,感受春天的美好,也为下一环节的高效率展开奠定基础。】

(三)角色互动,学习交际

导:春天这么美丽、漂亮,你们愿意扮演春天里的花儿、小草吗?

1.小组长把图片分给每个小朋友。

2.指名把自己拿到的图片给大家看看,说说自己拿到的是什么?

3.质疑:若拿到自己不喜欢的,该怎么办?指名说一说。(跟小伙伴交换)4.明确交际方法:那怎么交换呢?该怎么说呢?指名说一说。(如:xx,你能和我交换吗?xx,请你跟我换一换吧,好吗?„„)

5.找同伴或好朋友,有礼貌地去换一换吧!

6.指一对交换的小伙伴展示,看看他们是如何交换的。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从“学语言”跨入“用语言”,让学生把已明白的文明礼仪通过口语交际的形式,进行语言实践。在表演展示时,可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然后积极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补充意见,互相交流,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话说春天,激活思维

1.导:老师也拿到了自己喜欢的春风姐姐。我是春风。春天来了,我看见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正忙着采蜜呢!我听见泉水叮叮咚咚唱着欢快的歌呢!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甚至还听到了什么呢?

2.出示句型,指名说一说,奖励给“春天的画”上贴一朵小花。我是春天的()。春天来了,我看到()。我是春天的()。春天来了,我听到()。我是春天的()。春天来了,我闻到()。

我是春天的()。春天来了,我看到(),听到(),闻到()。(如:我是春天的泉水。春天来了,我看到树木吐出点点嫩芽,听到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

3.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学生说完整一句,就奖励他上前为春天的画上贴一朵小花,学生想到自己有机会为美丽的春天添上一笔,兴趣黯然,愿意表达交流。同时小组内说一说,让孩子相互间交流,相互间感知,扩大交际范围,提高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五)走进春天,体验欢乐

导:春天的美景无处不在,但小朋友才是春天最耀眼的一道风景线。

1.欣赏照片,及时采访 镜头一:小朋友坐在草地上讨论 镜头二:小朋友在操场上放风筝

(如:镜头二:xx,你们这是在哪里啊?你们在讨论什么呀?讨论出结果了吗?)

2.情景表演

3.畅谈愿望:你还想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干什么呀?(如:去植树,去拍照片,去爬山„„)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亲生经历为交际话题,以采访的形式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让学生身边人说身边事,更能引起感情的共鸣,真实有效。】

4.春天里还可以跳舞呢!听着欢快的音乐,跟老师跳起简单的舞蹈。(做课间操)

(六)创编故事,赞美春天

导:春天就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你就是故事里的一个角色。

1.把刚才自己挑得春天里的景物图片贴在身上,找自己喜欢的朋友,编一个故事。

故事里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可以小组内完成,也可以找好朋友完成。

2.小组展示,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自己的好伙伴编一编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在这过程中,能唤起孩子们独特的感情色彩和丰富的想象力。这样的交际情境,为全体同学参与创设了条件,激励每个学生在多向互动的动态式活动中进行对话,是一种“玩中学,学中玩”的新学习方式,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3.出示描写春天的儿童诗,供欣赏。

春天是一本 彩色的书—— 黄的迎春花,红的桃花,绿的柳叶,白的梨花„„

春天是一本 会笑的书—— 小池塘笑了,酒窝圆又大; 小朋友笑了,咧开小嘴巴„„

春天是一本 会唱的书—— 春雷轰隆隆,春雨滴滴答,燕子唧唧唧,青蛙呱呱呱„„

(1)自由读一读

(2)女生读第一小节,男生读第二小节,齐读第三小节。

【设计意图:这首小诗也是以春天为主题的,让学生从中也能发现春天的景物,同时感受以诗歌的形式描写春天这种写作方式,对学生今后的写作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七)布置作业,各显神通

导语: 春姑娘就像一位设计师,把自然界装扮得绚丽多姿,把小朋友们打造得聪明可爱。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赞美赞美春天吧。

1.课件出示作业,学生自由选择:

(1)喜欢书法的小朋友,练写书法作品。

(2)喜欢画画的小朋友,描绘春天的图画。

(3)喜欢唱歌跳舞的小朋友,一起载歌载舞。

(4)喜欢写作的小朋友,一起交流讨论,练习写话写诗。

(5)喜欢积累诗句的小朋友,继续收集描写春天的诗句。

【设计意图:作业形式多样,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爱好。作业自选,体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

五、板书设计说明

1.课伊始,学生说出想画春天的什么景物,教师根据回答在黑板上贴出或用简笔画画出相对应景物,形成一幅春景图。

2.学生在课堂上有出色的表现,就奖励一朵小花,然后让他贴在黑板的春景图上,为春天添上绚丽的一笔。

六、教学后记

口语交际教学,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宽松愉快的环境会使学生心情愉悦,乐于思维,敢于表达。利用各种方式巧妙创设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境,学生才会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口语交际活动中,积极地思考、想象、发言。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溪流,流出心田。正如李吉林老师所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1.生说师画,提高兴趣。“你想画春天的什么?”,学生一回答,老师就将他说到的景物在黑板上贴出来或用简笔画画出来。这一新颖的教学方式马上赢得学生的青睐。学生的积极性高了,话匣子打开了,表现欲也出来了,为参加口语交际做好了内容和情绪上的准备。

2.展播课件,畅谈春天。我播放描绘春天美景的课件,并同时播放轻快好听的歌曲《春天在哪里》,“花红柳绿,风筝高飞,小溪潺潺„„”这些贴近生活,似曾相识的画面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情绪会更加高涨,交际的欲望和主动性自然会激发起来,畅谈春天便水到渠成,再通过互动表演、情境表演,在畅谈、表演对话中完成了口语交际过程。

3.走进春天,体验欢乐。让学生欣赏同学在春天里参加的活动,并创设小记者采访的情境,训练学生交际能力的同时,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编一编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学生都围绕在美丽的春天里发生了快乐有趣的事。激发并体现出学生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感情,从而达到口语交际目标三个纬度的整合与统一。

以上的环节实施后,把春天的景色真实地再现于学生的眼前,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学生不仅仅在大自然中发现了美,同时在引导下还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在生活中实践、积累、发展、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贴近生活的美丽景色,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想说、乐

说、有话可说。有了真实的体验,学生表达得自如,表达得很快乐,创新能力也在其中得到了最大淋漓尽致的发挥。

精心准备了这堂口语课,使我看到了它对学生各方面尤其是口语表达发展上的重要性。从中也使我明白了认真上好每一堂口语交际课是我的义务,把每一堂口语交际课上得扎实有效是我追求的目标。我要向着这个方向奋进!

教学片段呈现

——话说春天,激活思维

导:老师也拿到了自己喜欢的春风姐姐。我是春风。春天来了,我看到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正忙着采蜜呢!我听到泉水叮叮咚咚唱着欢快的歌呢!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出示句型——我是春天的()。春天来了,我看到()。

我是春天的()。春天来了,我听到()。我是春天的()。春天来了,我闻到()。

我是春天的()。春天来了,我看到(),我听到(),我闻到()。生1:我是春天的小燕子。春天来了,我看到小草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

师:你真会观察,奖你一朵小红花,为美丽的春天添上一笔吧!(生上前把小红花贴在画有春景的黑板上。)

生2:我是春天的风筝。春天来了,我看到很多花都开了。师:你感觉怎么样? 生2:我觉得很漂亮。

师:能把它连起来说说,甚至说得更美吗?

生2:(思考片刻)我是春天的风筝。春天来了,我看到很多花都开了,五颜六色的,真漂亮!

师:你的小脑袋真灵光!(奖励小花)

生3:我是春天的鲜花。春天来了,我看到柳树梳起了绿色的长辫子。师:还用上了比喻,真不错,奖你一朵小花,赶快上来贴上去吧。

师:瞧,听也是一种本领,你可以说说看到的,也可以说说听到的,甚至可以说说闻到的。

生4:我是春天的小草。春天来了,我听到小燕子唱起了欢快的歌!师:真能干!(奖小红花上前贴)

生5:我是春天的柳树。春天来了,闻到了鲜花扑鼻的芳香!

师:好!(奖小红花上前贴)

师:能干的可以连起来说,看看你能拿到几朵小花。(学生马上会意了,积极性很高。)生6:我是春天的泉水,我看到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忙着采花粉。我听到泉水叮叮咚咚唱着欢快的歌。我闻到桃花散发出迷人的芳香。师:怎一个“棒”字了得。

师:除了听到泉水的歌声,你还听到了谁的歌声? 生7:我想到了,小朋友的歌声。师:为什么呀?

生7:因为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可以尽情地去玩了,小朋友很高兴,就唱起了快乐的歌。

师:看来你很有体会哦。不错,谁能把这句加进来说一说?

浅谈小班化教学中的活动化教学 篇6

【关键词】活动化 互动

一、师生互动

教授一年级上册的《小鼓响咚咚》这课时,因为整首歌曲以“XX X X | XX X — |”这个节奏型贯穿始终,因此,笔者设计了声势教学环节,采用游戏方式进行。首先,让学生观赏教师的鼓乐演奏《金蛇狂舞》。找出教师敲击了鼓的哪些位置?(鼓面、鼓边)。然后,再让学生听听小鼓响了几声?(XX X X)。接着,让学生模仿教师敲击的小鼓节奏,重复练习几次。让学生回忆教师打出的节奏,是为后面的节奏型做铺垫。然后,师生合作,学生打完,教师接;教师打完,学生接这样交替进行。并请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的节奏跟他们的节奏有何不同。

学习此课时,教师用游戏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渗透二分音符外,还需要教师渗透的另一个知识点——节奏型。音乐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有一定特征的节奏,叫做“节奏型”。它起着强化主题形象,统一乐曲格调的作用。但是,当教师给一年级学生讲解这个知识点时,就用这样的表述方式,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枯燥和不明白的。因此,笔者通过让学生观察——敲击鼓的位置、模仿——敲击节奏、合作——师生接力棒、发现——各种时值的音符等步骤,一步一步,由浅入难。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集中,全神贯注地看着教师的示范、努力按要求做,且兴趣浓厚,急迫地想知道下一步的任务是什么,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状态。让学生接受信息之后进行反复识记和练习,以达到长久保持。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既轻松又愉快,还能顺利的完成学习目标。

二、小组互动

教授一年级下册的《勤快人和懒惰人》这课时,一部分学生在幼儿园中已学过此曲,对歌曲很熟悉,但是音准却存在问题。因此,我特地设计了接口演唱,将4个小组分别命名:fa小组、mi小组、re小组、do小组。进行师生接口唱。(如图所示)

通过“开火车接龙”这样传统的师生互动方式,让学生只认知、唱准少量的主干音,并在训练中引导学生发现四个组的唱名是呈下楼梯的状态。此时仅仅依靠师生互动是不够的。学生们只将精力集中在自己所要完成的演唱上,而无法对整体进行准确地把握。即通过形象的手势引导,学生能够准确地唱出fa、mi、re、do四个主干音。但是,学生不能保证整个乐句的准确,为了促进他们的音准,笔者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小组与小组间的接龙。(如图所示)

每个组负责一小节,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乐句的异同——第一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是sol,而第二个乐句最后一个音是do。接着,小组内部先练习自己负责的一小节旋律。练熟之后,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接龙竞赛,看看哪组唱的最好最准。在此种互动下学生们不再消极跟随老师,而是全力投入互动中去,学生在脑海中就快速记忆这两句,通过组组合作,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同头换尾的两个乐句,并且音准问题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三、人机互动

小班教学中,除了多让学生、小组互动,更要让学生、小组在互动的过程中,整合进学生个体或小组与多媒体环境的互动。

在《恰利利恰利》一课中,本课的重点在于节奏的掌握,笔者提炼出贯穿歌曲A部分始终的节奏型,并做了节奏示范2/4 恰利利 恰利 | 恰嘣 嘣 ||。然后示意学生们进行模仿,学生念节奏时几乎每一个班都会有五、六个学生条件反射似的念成2/4 恰利利 恰利利| 恰嘣 嘣 ||。这时候,笔者就利用聚光灯的功能及时帮助学生自主发现节奏中前面是2个“利”,后面是1个“利”。使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所在,并且快速纠正,从而使他们轻松、简单地掌握了本课的重点——节奏型。(如图所示)

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更多地是教师依照原先设计好的思路、顺序进行操作、展示,很难根据学生当前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但是交互式电子白板就可以根据教师与学生在课堂进行中的需求进行应急处理,进行相机互动。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是会有教师在预设过程中没有料想到的错误,出错的地方教师可以运用放大镜功能将学生唱错的地方单独显示出来,使学生有意注意发挥作用,强化正确的信息。利用聚光灯与放大镜指向性、集中性强化正确信息,及时纠错,相机互动,学生在教师一步一步深入引导的情况下,完成了既有难度又有兴趣的学习。这种人机互动增强了对重要信息的敏感度,让学生集中于重点,无形中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总之,活动化教学是小班化教学的灵魂。“互动”则是活动化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师生互动,小组互动和人机互动相结合的形式,可以充分发挥出活动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在教学中,互动可以不断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让每位学生都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与此同时,学生们又在有趣的活动中建立兴趣,从而进一步推动认知和互动,两者相辅相成,最终使教师在互动中轻松教学,学生则在互动中享受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2]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材中心组编.心理学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小班化英语教学案例 篇7

“我今天来到回民小学, 走进校园, 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因为我看到这里的孩子很快乐, 感到回民小学与其他的学校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这种与众不同的气质来源于我在这里感受到教育的真谛, 那就是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叶显发教授在2013年“江汉区小学小班化教育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上的讲话

镜头二:

———江汉区清芬路小学教师在小班化课堂上的行走路线图

镜头三:

“Let's enjoy the party time!”小班的英语课堂上, 孩子们在情景对话中分享着生日派对的快乐和美味。郭老师俯身行走在每一个小组间, 关切的目光落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那充满鼓励的笑容和轻声的提示让Paul这个刚转学来不久的“流动花朵”也一改往日的腼腆, 终于说出了一句“Can I have a banana?”当Paul从郭老师手中接过那个甜滋滋的香蕉, 他开心地咬上一大口, 这份甜蜜已然停驻在每个小班孩子的心间。

———江汉区小学教研室教研员郭慧老师在西马路小学执教小班化英语教学引路课

这些真实的话语、画面和情景都发生在武汉市江汉区小学小班化教育改革进程中, 从城市化运动所自然造成的“小班”教学到追求优质、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学, 近三年时间里, 江汉区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课堂改革之路。

放眼大趋势, 开辟突围之路

江汉区是地处武汉市中心地带的老城区。近年来, 随着旧城改造、人口迁移和出生率降低等因素的影响, 江汉区部分小学所在片区的生源人数逐步下降, 已然形成了多个班额在30人以下的教学班级。面对这个大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不可逃避的选择, 江汉小教人直面变革, 开始积极思索:

一是依据政策, 分析教育发展趋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在学有所教上持续取得新进展……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而开展小班化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教育公平起着积极作用。

二是客观评价, 分析当前小班化教育的利弊。其优势在于小班化教育教学的“小”, 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有利于新课程的改革, 使“人文关怀、平等对话”有了体现;学生真正能够开展交流、互动, 从而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了落实;学生真正能够探讨、实践, 从而使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成为现实。而随着目前全国各地小班化教育实施范围的扩大, 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在现实中存在着以“小班化”之“瓶”装“大班化”之“酒”的现象。小班化教学不仅是班级人数的减少, 更是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革命。不少小班化改革实验偏重形式上缩减班级人数, 而更实质性的合格师资的培训、教学方法的改变、课程体系的构建、评价机制的形成等没有跟上, “形”变而“质”未变。

那么, 如何利用小班优势, 依据小班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研究小班教学的科学方法, 形成小班化教学特色, 从而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实现区域基础教育教育更均衡、更公平、更充裕的发展呢?江汉区以首批小班化教育实验校为试点, 以小班化课堂教学领域的改革为先导, 实现从“被动小班化”到“主动小班化”的阶段性突破。

管理粗放式, 催得百花竞放

小班化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通过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时空的重组、教育方式的变革、教育评价的重构等来寻找适合每一个学生充分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方式。若在课堂教学中将其固化为某一两种模式, 无疑是剥夺了其本身的灵性特质。如同江汉区小学教育品牌“本色课堂”的建设过程一样, 江汉区教育局副局长杨振威倡导遵照教育和人的发展的规律, 回归教学的本真状态, 小班化教学改革也要循大道, 不拘一格, 采用“粗线条”的管理方式激活了一池春水。

在区域层面, 只要求实验校在“一个理念体系”的引领下, 遵循小班化教学规律, 积极尝试、科学探索, 没有整齐划一固定模式地去“复刻”。

这个理念体系内包括小班化教育的“一个核心、三个内涵”和小班化课堂教学的“两大要求”。

小班化教育的“一个核心”即“发展每一个”;“三个精神内涵”是“适应化———因材施教的适性教学;多元化———丰富多元的课程与评价;个别化———尊重个别差异的和谐发展”。

小班化课堂教学的“两大总体要求”一是组织教学策略的总体要求:“先学后教, 依学定教, 顺学而导”, 这也是小班化课堂的转型目标;二是课堂行为策略的总体要求:“师生双自主 (教师:主持、主导;学生:主体、主动) ”, 这是提醒教师在小班化课堂中既要勇于放手, 适时让位,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又要善于出手, 发挥引导作用, 激发学生的潜能。

在学校层面, 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自主意识和首创精神, 在“尝试实践, 改变常规———反思总结, 形成策略———继续实践, 形成特色”的工作路径中, 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格局:清芬路小学“精细课前设计、精细课中过程、精细课后练习”的全精细过程实现了由高控制转为高互动, 达成课堂时间与空间的活化与创新。汉口回民小学的“雅真小班”运用“双自主”“四环节”实现“主动参与, 导学探究”, 将以生为本、尊重差异、“发展每一个”的理念转变为教育现实。西马路小学采用“双师进课堂”的方式上小班的英语课, 提高了课堂上人人互动的密度, 形成多向交流、高效交往的生动局面。不仅在整个课堂构建上各具特色,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微策略”也是丰富多彩的:天一街小学的“多向评价小黑板”、前进二路小学的“三阶段学习单”等等都成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助学法宝。2014年12月江汉区举行了“小班化课堂教学展评周”活动, 经过一周的集中展示, 不同实验校、不同学科的课堂精彩纷呈, 虽是百花齐放, 但又殊途同归, 共同在为实现“发展每一个”这一核心理念而努力。

培训精细化, 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小班化教学改革中, 教师是保证实验质量的关键。他们如同源头活水, 为小班化课堂教学的深层次研究提供着最重要的驱动力。江汉区坚持师资培训与项目实施的同步推进并适当超前, 确保培训的全员性、时间性、实效性。

确定三条研训途径:实践研究———体验小班化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以专题研修、专题磨课、专题培训等方式, 引领教师实施小班化课堂教学;项目研究———凝练小班化课堂教学研究成果。

实现三种研训类型:创设“针对型”对话培训, 举办“需求型”专题培训, 开展“自悟型”尝试培训。通过自我成长、集中培训、实践锻炼使教师更快专业成长。

培训主要在两个层面展开:区级培训和学盟培训。一是区级培训主要在区小班化项目组领导下开展, 主要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课例与研究相结合的指导。其侧重点在于帮助教师跨越理念与行为之间的断层, 真正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二是学盟培训即在小班化实验校学盟内实行“联体互动, 抱团发展”的培训方式, 其侧重点在于分享资源、合作共赢, 加强优质师资对薄弱学校小班化师资的支持。在教研室的专业指导下, 无论哪一层面的培训, 都既积极总结和提炼传统教学中的有效方法, 用到小班化教育中来, 又积极探索小班化教育的新方法, 不断提高一线教师驾驭小班化课堂的能力。

做细做精的培训不仅仅为高效的小班化教学输送了优质的人才资源, 帮助小班化实验校逐步形成了骨干教师梯队, 诞生了多个全国、省、市级教学竞赛的一等奖获得者, 更为重要的是从根本上刷新了教师群体的思想, 真正实现了教的行为的转变:教师从关注教学的环节流程变为关注学习的生命个体, 从形式上的“坐到学生中”变为心灵上的“和学生在一起”。在2014年清芬路小学“和幸福有个约定”研讨活动中, 江汉区教育局局长唐一飞这样说:“我为什么说清芬路小学在小班化探索上, 又上了一个台阶呢?我觉得在几个变化上体现出来了。其中一个是由重形式变成了重内涵。以往我们是重形式, 大家人数不多, 由排排坐变成了团团坐, 由老师在前面讲改成大家都讲。刚才的电视片里, 学生说:‘我的课程我做主’;分享的时候主持人说, 从‘一个都不能少’到‘一个都不能差’, 一字之差, 反映出的是内涵上的变化。”

研究小专题, 有效化整为零

研究是带动小班化教学改革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江汉区将小班化教学的研究置于本土教学品牌“本色课堂”的背景之下, 规划从五大模块进行小班化教学研究:小班化本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小班化本色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小班化本色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小班化本色课堂教学管理研究、小班化本色课堂班级文化建设研究。采取区、校、师三个层面的立体研究方式, 在不同阶段开展不同主题的研究。目前, 在小班化本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阶段, 以主干项目为载体, 按照自主申报和区域调剂相结合的原则, 除了各实验校申报研究专题之外, 还特别鼓励教师独立开展低起点、小切口、新角度的个人微型课题研究。

这样的研究既有“点”上挖掘的, 如福建街小学“基于小班化的本色课堂分层教学研究”, 也有“面”上的, 如回民小学“本色课堂的小班适性教学策略研究”;既有对“老话题”的深化性研究, 如天一街小学的“小班教学的多彩评价研究”, 也有对“新技术”的探索性研究, 如西马路小学的“运用网络平台开展小班家校沟通的研究”……这些源自于小班并服务于小班的项目研究全面提升了小班化教学的研究深度和实践品质。

浅谈英语小班化教学 篇8

1、实践性

一方面小班化教学扩大了学生探究活动的空间, 扩大了学生活动的范围, 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容易掌握所教授的信息。另一方面小班化教学增加了学生个体参与活动的时间。上课发言的机会要比大班学生大的多, 使学生对生活的好奇心, 求知欲望得到了展现, 教师也能在指导过程中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

2、互动性

英语小班化教学更有利于师生课堂的有效互动, 有利于学生的创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小班教学,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改变座位排列方式, 使课桌摆放与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如:小组围坐式、圆桌式、排队式、“U”字形等多样性的排放形式使学生对教学环境产生了新鲜感, 更重要的是加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教学互动。

3、情感化

一个小班化班级里, 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机会, 进行双边活动, 交流密度加大,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即使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会在融洽的氛围之中变得快乐而自信, 对老师产生亲近感, 很多学生会因为喜欢老师而对英语学习产生更浓厚的感情。

4、针对性

在小班化的课堂里, 新的教育理念下, 教师更容易改变学生的固有的学习方式, 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 了解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先决条件。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习惯、方法、策略等。其次, 更容易指导学生确立目标, 为每一个学生量体裁衣, 制定学习进度, 调动智慧, 去发现、解决问题, 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英语小班化教学策略

1、互动教学

互动教学策略应用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 教学目标变单一的知识技能传授为多元的综合素质培养, 教学结构变师讲生听、师问生答为学生自主学习、多向交流, 教学方法变学生的被动参与、部分参与、形式参与为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实质参与, 教学组织形式变个体独学为集体共学、多向学习。组建各种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 让每个学生按不同的教学需要, 参加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协助, 相互竞赛, 相互促进, 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

2、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法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级教学, 分散教学中的难点, 注重对以前知识的复习与联系, 使差生可以在课堂上和课堂下得到更多的关注。对于优生可以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它的另一含义就是在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 课堂提问, 作业布置等等方面体现出来, 使优中差的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经过努力在学习上都有所收获。

3、角色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有大量的对话练习和短剧, 这些内容如果采用角色教学策略, 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方式最能充分地体现“在用中学”的英语教学原则。学生善于表演和模仿, 乐于参与的天性将最大的激发起他们的课堂热情。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 鼓励学生大胆开口, 在玩乐中学习也能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使他们能充分体会到学习英语成功的喜悦。

4、评价手段

在小班教学活动中, 应当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 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能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教师可以即时评价, 当场面批, 及时订正, 进行多元评价, 摒弃书面考核的单一做法, 全面检测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淡化考试, 重视平时随机练习;分层评价, 弹性作业和交互评价相结合, 以此来巩固学生的学习。

浅谈小班化英语教学 篇9

一、小班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及特点

1. 教学内容:生动现实。

上课内容丰富、现实, 教态自然, 讲课生动, 难易适中, 照顾全员;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力求提高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度, 使大部分同学都能当堂学会弄懂。

2.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首先让学生在课前采取自学的方式自主学习教材, 并完成相应的课堂练习。

3. 教学形式:小组合作。

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 要教会学生交流、讨论。在上课时, 把要求解决的问题放到小组里去讨论,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 然后由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老师给予评价和鼓励。营造一种既有“小组内以合作为主, 竞争为辅”, 又有“小组之间以竞争为主, 合作为辅”的学习形式。

二、小班化的教学管理模式

1. 互帮互助。

班级是一个集体, 只有互帮互助才能使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我班共25人, 分成五个小组, 以一带四。组长由我亲自检查。每天任务当天完成。最后进行评比, 看哪个组完成得最快、最好。

2. 关注个性差异。

素质教育强调因材施教, 遵循个性教育原则, 也就是教育要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 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 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

3. 转化学困生。

由于小学开设课程的不同, 初中生入学时, 有的学生英语已学几年, 有的还没学过, 这样使得学习困难生与优生自然产生, “两极分化”在初一学习中就已经形成。对待这些学生, 我主动接近他们, 用积极的态度、真诚的爱心来缩短我们之间的距离, 对他们进行英语学习心理疏导, 分析他们学英语的心理状况, 帮助他们找出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每次单元测试, 我都将成绩有进步的学习困难生的名字着重提出来给予表扬, 让他们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4. 作业分层设计、批改。

作业进行分层设计。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种必做题, 面向全体学生, 重在巩固基础知识, 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选做题, 面向A和B层学生, 重在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较高要求。作业分类批改。分类批改使这项教学工作真正成了课堂教学的延伸, 成了教学的重要环节, 有效帮助教师真切地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好坏的状况。

三、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1. 有利于教师快速熟悉学生, 建立师生感情。

由于英语课上有大量的口头句型操练、模仿对话, 学生基本上每次上课都有机会回答问题。那么一个星期下来, 一个小班的学生的姓名, 教师基本上都能对号入座。记住别人的姓名, 既是一种礼貌, 也是一种感情投资。众所周知, 情感在教学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它不仅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 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正如古人所云:“亲其师, 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心理需求。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小班化教学为教师快速记住全班同学的名字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建立师生的良好关系奠定了基础。

2. 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 更好地提高学生口语能力。

小班化教学为学生创造了一个适宜说英语的环境。由于人数少, 大家更容易亲近, 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我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就充分利用小班优势, 采取一些方法, 轻松课堂气氛, 鼓励学生多开口, 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同时在小班中, 学生可以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教师每一天的期望, 让每一个学生自我的优异特质均能充分地展示出来。

3. 有利于增强班风与学风。

小班使教师的认知负荷减小, 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学生人数少, 教师不用花大量时间处理学生行为规范、课堂纪律等问题, 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关注教学与学生的发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 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教师批改作业量减少了, 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就增加了, 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 同时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教研活动中去。更容易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鼓励, 体现师生平等。小班人数少, 教师可以利用师生的近距离, 让学生更容易贴近教师, 从而在师生心理相容、思想沟通的氛围中, 激发学生学习与创新的兴趣和积极性。

小班数学教学趣味化 篇10

一、在游戏中学数学

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采用游戏的形式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1. 结合日常生活设计数学游戏。

日常生活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教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小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仅仅是吃,同时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生活中的物品都是以一定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存在着的,如:皮球是圆的,手帕是方的,手指的长短粗细是各不相同的等。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知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如:当幼儿带来各种玩具时,可告诉幼儿这些都是玩具。当各种颜色的毛巾集中在一起时,可告诉幼儿这些都是毛巾,从而初步渗透集合的概念;游览公园时,教师可以让幼儿数数公园里有多少花,当幼儿无法数清时,可以教他们用“许多”来表示,并请他们寻找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有“许多”,如:有许多的茶杯、小床、毛巾、玩具等。数学启蒙教育的契机俯拾即是,如:水果店的水果是分类放置的,动物园里的各种小动物是分类关在不同的动物园舍内的,小朋友由矮到高排队,碗、碟从大到小往上叠等现象,都为幼儿提供了有关数学的感性认识。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包括盥洗、餐点、睡眠等,教师可以结合这些活动让幼儿逐步感知数学知识。如在盥洗的同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对应现象:一只杯子内放一把牙刷、一个小朋友用一条毛巾,并知道小朋友和毛巾是一样多的,但如果有位小朋友没有来,就会出现小朋友少、毛巾多的情况;进餐时,教师请每组的值日生盛一碗饭,放一把调羹,再把饭一一送到本组小朋友的手中,培养感知对应的方法。吃点心时,教师可以请幼儿数出自己盘子里点心的数量。餐点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幼儿学会按顺序做事:先将毛巾展成大正方形擦嘴,再将毛巾对折成长方形擦脸,再对折成小正方形擦手,最后依次把杯子、盘子、毛巾放好;午睡穿脱衣服时,教师可引导幼儿数数自己穿了几件衣服、几条裤子,从中渗透数学的概念。

2. 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

小班幼儿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一次,我组织幼儿看魔术表演,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小班幼儿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我就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比如将颜色和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复习,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色图形藏到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幼儿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摆弄,才能逐步体验抽象的数概念。因此,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学数的操作练习材料。如让小班幼儿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种特征进行分类时,教师可提供给每个幼儿彩色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卡片各3~4张,一张练习纸,让幼儿给图形卡片分家,把各个图形卡片摆入形状相同的“家”中。幼儿在这一操作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还认识了不同的图形。又如,学习用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幼儿往往要通过多次的操作练习,才能真正理解。首先,教师发给幼儿每人一张练习纸,要求幼儿用笔将上排的花和下排的花一一联结起来。接着,教师出示小猴和桃子的教具,让幼儿用一对一联结的方法比较小猴和桃子哪个多,哪个少,由于小猴与桃子没有对齐,有的幼儿在联结时就出现了一些情况。这时,教师引导幼儿用画连线的方法玩“小猴吃桃子”的游戏,当笔碰到桃子时,幼儿就发出“啊呜”声,表示吃了一个桃子。当轮到给第三只小猴吃桃子时,有的幼儿说吃最后一个,因为最后一个桃子与小猴大致对着,最后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按顺序连线。由于教师的指导生动、形象,所以小班幼儿很快接受了上述比较方法。后来,当教师出示小猫吃鱼时,幼儿就知道了先找小猫的嘴巴,再去找鱼,并能按顺序连线,从而理解了对应的方法。在操作练习过程中,幼儿愉快地通过实践获得了有关数学知识,并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二、在运动中学数学

1. 对现有体育游戏进行改编。

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因此,教师可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2. 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

小班化初中英语教学探索 篇11

关键词:初中英语;小班教学;策略

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在很多方面仍较多地处于封闭和传统的模式中,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很少去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往往使得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缺乏学习自信心和耐心。尤其是随着农村初中学生人数的不断减少,小班化教学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也给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让师生拥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本文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小班化初中英语教学加以探索。

一、小班化教学优势

1.扩大了教学空间

小班化教学可以更好地面对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首先,小班化教学扩大了学生探究的空间。小班化人数较少,在不变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学习机会。长此以往,不仅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其次,相较于大班教学,小班的学生能获得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这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好因势利导的作用,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思考、发展的机会,进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获得张扬。

2.加强师生交流

小班教学人数少,相比较大班的学生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或是能力较差的后进生而言,他们可以拥有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教师也更能关注到他们。首先,师生交流的机会变多了,有利于增强师生间的情感,即使是后进生也能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其次,教师接触面扩大了,小班的学生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个别化指导,可以更好地提高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密度,课堂教学氛围也会更加活跃,学生的英语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二、小班化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1.展现自我,秀出竞赛

英语学习最重表达,农村学生很多时候并不乐于表现自己、展示自己,这在英语学习方面是十分不利的,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更不能及时做出反馈和交流,更别说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首先要鼓励学生学会表现自己,敢于展示自己。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前,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去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要善于从学生身上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教学中要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平等,为每一个学生都创设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这也是小班教学的优势所在。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秀”出自己,我常常组织学生进行口语、朗读、英语歌唱比赛等活动,来增强学生表现自己的兴趣,让学生获得学习英语的乐趣,在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中获得发展。

2.合作探究,提高效率

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组织不同的合作小组,按照“提出任务—启发思考—小组讨论—巡逻调整—交流评价—深入学习”的进程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平等、共同进步的学习环境。而且小班人数较少,教师更能全面地辐射到学生,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促使学生在合作中增强学习能力。

3.挖掘方法,丰富策略

小班化教学策略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小班班级人数少,师生较为空间大的优势,从而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体现出小班化教育的特点。除了上述的两种教学策略外,还有很多,如,参与教学、分层教学、兴趣教学、活动教学、互动教学、自主教学、创意教学、评价教学等策略。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挖掘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策略。

总之,小班化教学已成为教育的发展趋势,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也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让小班教学发挥出最大的优势,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赵会芳.初中英语小班化课堂教学探究[J].学园,2013(20).

(作者单位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正路中学)

探索初中数学小班化教学 篇12

小班化从教学组织形式上看是指一个班级学生数量较少,一般不超过25名学生.小班化教学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部分州开展了缩小班级规模的实验,目前美国中学的平均班级规模是25名学生.对于小班化教学其主要特征是教学要面向各向异同的学生个体,在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开展的.

目前大部分学校仍然是班级授课制,批量式的培养人才满足了社会一定的需要,但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更需要富有个性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教育要适应社会需求,要以人为本,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因人设材.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渗透两个转变:一是从单纯传授知识向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发展转变,二是从班级授课制向小班化或个别化教学转变.

小班化教学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从目前来看中国家庭中独生子女逐渐增多,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人们对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新课改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而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不能有效地面向学生全体,不利于因材施教,小班化教学就应运而生.

二、初中数学小班化教学的意义

1. 小班化教学有利于融洽师生感情

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学生大多倍感枯燥无味,在小班模式下,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时间与学习条件得到改善,教师与学生接触机会大大增多,感情交流更加直接,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了师生之间彼此的信任,培养了师生间的感情.

2. 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

小班化的课堂教学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少,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机会来深入了解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水平等,有利于课堂控制.在深入了解每名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之后,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制定不同教学方式、方法,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其个性特长得到长足的发展.这样的课堂教学可以让每名学生在每节课里都有收获,都能享受学习的乐趣.

3. 小班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班化学生的课堂学习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到自主学习,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学习中,每名学生都有机会进行发言与交流,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张扬个性.小班化的课堂是丰富多彩的课堂,由于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所以课堂气氛活泼、民主,教学效果达到最好.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每名学生都有可能受到关注与尊重,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

三、小班化教学实施策略

1.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初中数学小班化教学关键要把课堂让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大胆进行操作、探究、归纳与说明.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引导学生学会认真地“做”,创造情境让学生学会“思”.把数学课堂真正地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课堂.

如在七年级的学习物体的三视图这一课时,课前安排两人一组准备棱长相等的正方体5~6个.课堂上让每一级学生任意排放这每组的小正方体,其他同学根据该组的排放情况从三个角度来观察并画出物体的三视图,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经过这样的数学活动,学生热情高涨,学习积极性极高,每级中的每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有的同学排放,有的同学画图,有的同学给出评价等.

学生学习积极性关键在于调动与引导.直观形象的操作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2. 创设自主学习探究的学习情境

小班化教学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创设数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动口交流与动脑思考的机会.

如,在学习同类项的概念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①通过自学你对同类项的概念是如何理解的?

(本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说”,即有条理地表示数学内容)

②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并说明理由:

(本小题通过几个简单的小例子,引导学生对同类项进行判别,加深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教会学生学会“做”)

③已知2a3bm与-3anb2是同类项,求m+n的值.

(本题根据同类项的概念列出关于未知数的方程并求出未知数,引导学生学会“思”)

小班化的课堂教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创设科学的数学情境,旨在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引领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思考解题方法.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来学习新知、理解新知和运用新知,最终达到内化与升华原有知识结构.

3. 因材施教,实施一对一教学

小班化教学的最大特点是班级人数少,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针对每名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一对一教学,有利于进行因材施教,使得每名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所收获,有利于教师培优帮困工作的开展.

在课堂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的特点,对教材的例题进行改编与拓展,借此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上一篇:生理和病理变化下一篇:《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