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6英语课堂教学大班小班化的尝试

2024-10-13

b6英语课堂教学大班小班化的尝试(共8篇)

b6英语课堂教学大班小班化的尝试 篇1

小班美术教学游戏化的尝试

分类:幼儿教育

当今世界是科学、文化、艺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新的观念不断充斥着世界。同样,幼儿美术教育领域中,由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新观念,向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时常碰到这样的困惑:老师教的多了,孩子们极易被教学内容及老师牵着鼻子走,画面千篇一律;教的少了,孩子们又常为技巧不足难以表现所苦,画面缺乏生气。我在学习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有关优化整合的教育理论后,选用游戏与教学优化整合的思路,对小班幼儿美术教学进行了新的思考与实践,有了以下一些体会:

㈠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并带有游戏性的教材。

小班的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或制作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小班美术活动教材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比如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我们就可以设计“给小兔喂青草”、“小鱼吹泡泡”、“小鸭游泳”等绘画内容。还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为题材,如“我帮妈妈喂小鸡”、“汉堡包”、“不倒娃娃“等等。同时选择的教材还必须具有游戏性,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都不是小班幼儿所喜欢的,他们更喜欢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所以教师在选择小班幼儿美术活动教材时一定要注意以上两点。

㈡提供丰富有趣的游戏化材料。

要美术教学游戏化,就要优化与美术教学相适应的物质环境,使环境创设具有可参与性和可操作性。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往往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常常与教育环境提供的有利机会和条件有关。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为材料而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小班幼儿由于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各种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画,提供纸团让幼儿压印,提供棉线让幼儿印画等。如在纸团印画“美丽的果树“活动中,幼儿用废旧报纸团成的纸团蘸上颜料,随便压印,就能印成了一片片美丽的果林。又如在印章画”新年的礼物“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图形的积木,幼儿用这些材料蘸上颜料印在有树的纸上,一个个造型各异的新年的礼物挂在树上,成了一棵棵漂亮的新年树。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仍乐此不疲地印着新年的礼物,嘴里说着,“这是给妈妈的,这是给好朋友的……”有的幼儿还在为自己的杰作而欢呼雀跃。再如在染纸的活动中,幼儿用宣纸蘸上颜料,很快变成了一块块美丽的花手帕。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小班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

㈢采用生动形象的游戏化语言。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孩子有了表现兴趣就会激发创作激情,很投入美术活动。

⑴以游戏化的口吻导入,激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因此在活动中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如绘画活动《小猪》中,老师先给幼儿猜个谜语:大耳朵、小尾巴,睡觉打呼呼噜呼噜,这是什么小动物?猜出后随着音乐玩个《小猪睡觉》的游戏,轻松、有趣的音乐激起幼儿画小猪的欲望,而且谜语中也点出了小猪的特征,当幼儿对生活产生了兴趣,他们的激情与兴趣是惊人的。

⑵在教学中运用趣味性的语言引导幼儿自始至终的投入活动。

小班幼儿在绘画过程中,不会边观察边画,往往急于求成,画出的作品往往粗糙、散乱,有的孩子则表现得无从下手,有畏难情绪。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尽可能地运用形象性之语言概括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帮助幼儿掌握绘画要领,使其大胆地作画。比如画“蝴蝶”,我是这样说的,“两个圆圈肩并肩,开朵小花变蝴蝶。”通过形象的儿歌教学,孩子们很快地画出了蝴蝶的形象。又比如画“螃蟹”,上面一座桥,下面一座桥,接起变成小房子,左边四条路,右边四条路,上面两个小门洞,加上两把大剪刀,变成螃蟹爬爬爬。孩子们边念边画,很快地在不知不觉中,一只只可爱的小螃蟹跃然纸上。形象性之语言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使孩子们在无拘束的情况下绘画,效果非常好。

小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性思维,因此他们在美术活动中,往往是画到哪里算哪里,甚至刚开始很有兴致的画,只是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容易情绪波动,画上几笔就不愿意动手了。这时,教师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提示、指导或鼓励幼儿。如有一次在画小鱼的活动中,洋洋小朋友画了一条小鱼就把画往我手里一放说:老师,不想画了。我没有强迫他再去画,而是用另外一种口气说:“哎呀,这条小鱼真好看,可惜没有朋友陪它,多可怜啊,你去帮它找几个朋友,好吗?”他点了点头,又认真的开始画起来。

㈣以欣赏的目光评价幼儿的作品。

幼儿表现美的形式是多样的,欣赏美的方式也可以多角度的。每个孩子都有被他人肯定的心理需求,同伴和老师的赞赏对孩子学习兴趣的保护有相当的积极作用,心理的满足也是孩子进一步创作探索的兴奋剂。在小班孩子的美术评价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自我欣赏、集体欣赏、相互欣赏等多种形式。幼儿园新《纲要》指出: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的机会。小班孩子的鉴赏能力和表达方式受其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的限制,要想完全通过语言表述有相当的困难。因此利用游戏的方式是最令幼儿接受的。如把幼儿染好颜色的宣纸说成手帕,开手帕商店让幼儿来买,可以自己评价,再让同伴评价,最后才是老师评价。在老师指导和评价幼儿的作品时,我们克服“重效果轻过程”的偏见,从不以“像”与“不像”为尺度来衡量,而是从构思上是否新颖独特、想象是否奇妙特别、内容是否充满童趣、落笔是否大胆、画面是否丰

满等这些方面去评价。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激励性评价,充分挖掘幼儿绘画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肯定,所用的语言也是“画得真有趣”、“与别人不一样”,或者说:“如果怎么怎么样就更好了。”如在绘画柳树的活动,我把柳树说成了柳树姑娘,把枝条说成了头发,最后评价时用了头发选美大赛的方法,比比谁画的柳树姑娘头发最美,有个孩子画的枝条都纠集在一起,应该说没有达到绘画要求,但是据他自己介绍说是把柳树姑娘的头发扎了起来,这样比较好看,而且还画了美丽的蝴蝶结,结果很多小朋友都认为他的柳树头发最美,我也为他的创意鼓起了掌。

总之,将小班美术教学游戏化,能使幼儿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着美术创作活动,且情绪愉快,思维活跃,绘画水平显著提高,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6.3.3 12:56| 利用农村用具培养幼儿创造能力

分类:幼儿教育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目标之一,即积极地尝试运用语言及其他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见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是一种隐性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因此,《纲要》中又同时指出:“自主地选择各种材料、器具和多种形式进行表达和创造。

近年来,结合《纲要》精神,根据我园地处农村的地理优势,我们与孩子一起收集了蛇皮袋、大小不有的水缸、竹梯、木梯、筛子、扁担、小木凳、水桶、草绳、草垫、草圈、草席、等许多农村用具,在游戏、学习、运动等活动中合理利用这些农村用具,主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㈠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中孕育创造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幼儿产生了心理安全感和获得了心理自由时,最有利于他的创造性的发展和表现。这就要求教师对幼儿应持开放的态度,要充分尊重幼儿、相信幼儿,幼儿好奇心强、想象大胆,在他们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下,创造性得以培养。

⒈引发幼儿创造动机

幼儿创造性的养成需要引发创造的动机,而在自主性的活动中投放丰富多样的材料,可以影响幼儿活动水平,引发幼儿创造动机。农村用具本身的特征就是低结构的,没有固定玩法的,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组合、做做玩玩,但是材料过少又不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欲,因此在活动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自由选择材料的空间,将草圈、雪碧瓶、草绳、竹棒、蛇皮袋、草垫等有特色的材料分开放于一只只塑料筐中并陈列一角,鼓励孩子根据需要选择,宽松自由的环境给予孩子自由创造的空间,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玩出新花样,如钻进蛇皮袋在地上滚或学小袋鼠跳,用草垫当飞盘飞、顶在头上走或者当作障碍越过,用雪碧

瓶当尾巴玩或者用草圈套住雪碧瓶,等等。这些都是幼儿创造动机驱使下的成果。开放性的使用各种材料,扩大了孩子们创造表现的空间。

⒉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

《纲要》告诉我们:只有符合幼儿需要的活动,才能使其获得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更好的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因此在活动中投放的材料要关注幼儿的兴趣,从幼儿的根本需要出发。

⑴农村用具和其他材料的搭配使用

农村用具的玩法具有灵活性和挑战性,不同年龄特征、个体差异的幼儿会对其产生不同的操作效果,因此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我也同时投放了深受幼儿喜爱的体育玩具,如垫子、轮胎、羊角球等,孩子们被这些鲜明的材料所吸引,创造兴趣由此激发,他们会按照个人能力差异,灵活多样的与体育用具搭配使用,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如用草垫当小河的石头,越过小河、爬过、翻过、滚过草地(垫子)或者还要走过独木桥(长木凳),然后到达终点;骑马(小凳子)、跳过轮胎,取到终点的宝贝;顶着草垫在梯子上爬等等。

⑵适量、适当的调整和补充材料。

材料的投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必须不断的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调整补充,不断提高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以提高幼儿的创造欲望。如一段时间后,幼儿对草垫子的玩法似乎有些腻卷,每次游戏幼儿不是把草垫子坐屁股下就是拿草垫子捉弄人,如何再次引发幼儿的兴趣迫在眉睫,这时一位家长送来被子,装在蛇皮袋里的,这一下子吸引了我:我将蛇皮袋底角挖两个洞,供幼儿两只脚伸进去,幼儿可以穿着蛇皮袋学袋鼠双脚并拢跳,将蛇皮袋两个底边剪开,幼儿套着在地上滚,或背着蛇皮袋走,很受小朋友的喜欢,何不将他们投放于体育器材中呢,让孩子们在原有制作材料的基础上再次擦出创造的火花呢?于是一只只制作精美的蛇皮袋玩具请到了活动室,引起了孩子创造游戏的兴趣,他们玩啊,乐啊,其乐无穷。可见,新材料既丰富了幼儿活动的内容,又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㈡和谐健康的运动环境中激发创造力,《幼儿园工作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玩具和教具。”我们幼儿园由此自制了竹梯、木梯、木凳等等,也发动家长利用竹子、稻草、木板制作了席子、筛子、草球、草垫、木桶、长凳等等利于孩子们运动的器材,每一种均可以玩出多种玩法,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又可激发创造力。⑴鼓励和引导幼儿一物多玩。

儿童天生具有创造力。他们不仅有创造的潜能,而且有创造的需要,尤其当创造是为了他们自己痴迷的活动服务时。儿童天性好动,运动是他们喜欢的活动。因此,在运动中我鼓励幼儿利用手中的农村用具一物多玩,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如:孩子们利用草绳互相合作玩出了甩“蛇”、跳绳、开车(两人各拉住两绳的一端向前走或跑)、走小路(将几根草绳排成小路状)、跨小河等许多种玩法。他

们有时通过交流从同伴玩法中受到启发想出了另一种新的玩法,充分发挥了想象,激发了创造。

⑵给孩子充分的探索机会。

马斯洛认为:在创造能力的激发阶段,创造者忘记了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只生活在此时此刻,他完全沉浸、陶醉和专注于现在的时刻和眼前的情形,倾心于现在的问题。他指出,这种“专注于此刻”的能力是任何创造必不可少的前提。因此,我们应当给幼儿以充分的探索机会,让他们不受干扰地探索创造。如:在体育活动“玩竹梯”中,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竹梯和轮胎、高跷等辅助材料的搭配运动。一开始,受平时非正规体育活动中玩竹梯方法的局限,不能一下子探索出更多的玩法,而预定内容中又有集体游戏活动。看到孩子们玩的那么专注,我放弃了原定计划,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从而发现孩子们能把竹梯架在几个轮胎上爬山;把竹梯平放当小河,踩着高跷过小河;将竹梯架在独木桥上当桥坡走上去……充分的探索,使孩子们的创造力得以尽情的发挥。

⑶融入游戏情景中发展创造。

幼儿喜欢游戏,在游戏的情景中运动使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得以较好地发挥,更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因此,在体育活动幼儿探索农村用具玩法时,我经常地设计一个游戏的情景,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如:“扇子飞碟”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个“动物运粮”的情景,“小动物们”先自己探索运粮方法,即扇子的各种玩法,有互相抛接扇子的,头顶着扇子走的,背扛着扇子爬的,腿夹着扇子跳的……到最后交流时,在共同设计好的“运粮”路线中又各显神通,用各自的“运粮”方法完成“运粮”任务。孩子们在这样的游戏情景中独创意识和表现意识都得到了激发。㈢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中发展创造力。

农村中到处都可以方便得到各种能够用来做做玩玩的材料,老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农村用具制作小玩具的过程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的过程。幼儿利用自然形状塑造形象,它不需要工具切割造型,对幼儿来说利用自然形状塑造形象更为简单安全,更能发挥孩子对原有形象的再创造。例如:美术活动“瓶偶娃娃制作”中,孩子根据各种饮料瓶外观的特点,进行广泛的联想,认真的琢磨,适当选择辅助材料,做出各种动物的形象。另外在幼儿园每个孩子口袋里随处可见,我们利用随手可及的手帕做出只只逼真的老鼠,幼儿学的乐意,玩的开心。这些小玩具的制作就是幼儿通过想象、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产生灵感后的创造,他不仅优化了教育环境,还丰富了幼儿活动的内容。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一书中指出:“我们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一切最美好的东西,发展他们,不用学校里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鼓励独立工作——进行创造。”因此,我们教师正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培养出符合时代精神的创造型人才。

2006.3.3 12:55|

b6英语课堂教学大班小班化的尝试 篇2

一、细化目标, 培养学习策略

如果将复习课的主要目标概括一下, 我想可以借用张海燕老师的3M理论, 复习课的最终目标是应该让语言变成学生自己的。如何将目标落实到位, 具体的措施和方法也应在目标中体现出来, 宽泛的、粗略的描述不能让教师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也不能给教师以明确的指导。我与赵蔚老师的教学目标的描述相对都是比较详细的、具体的, 同时都关注到了提升学生自我梳理与反思的能力。我认为复习课的指导不仅是让学生学会使用语言内化语言, 同时更应该是养成良好学法, 形成高效学习策略的过程。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点拨提升自我反思的能力, 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应是更高的目标追求。赵老师课堂上让学生看图讨论应当如何问答的环节, 是让学生自主梳理语言点的过程, 这样的活动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会了整合过去式语言运用到真实的语境中。

二、了解学情, 弥补教学缺失

复习课的教学有别于新授课, 固然新授课也要了解学情, 但复习课更需反思以往教学不足并加以弥补。在我设计的课堂教学中没有有效的环节能够让学生查漏补缺, 沈老师抛出的问题“学生是否通过我的课能够弥补以往不会的知识?”这值得我好好思考。复习课绝不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堆砌和复现。而应有的放矢, 详略得当。在赵老师的课中, 我们不难发现, 赵老师始终围绕着“过去”这一话题, 通过看图讨论问题, 到小组PK, 回忆图片活动, 再到课外读本的研读都紧扣过去式的主干句型。不拘泥于某些单词词组, 不拘泥于固定的句式, 给学生足够的机会运用语言。

教完生词mobile phone, 笔者展示了一部mobile phone, 学生立刻议论开了:“Is that your mobile phone?”“What a nice mobile phone!”“My mother has the same mobile phone.”“I’d like a mobile phone, too.”“Can I use your mobile phone?”“I can play games on the mobile phone.”“It’s a Chinese mobile phone, right?”像这样随意而不随便的练习经常进行, 每一个人、物、事, 学生总能说上十来句甚至几十句。每每这时, 学生总是绞尽脑汁想着与众不同, 想着尽快尽早地说个别的同学还没有想到的, 常常争着抢着说个不停。此外, 笔者还有意扩大学生接触句子的“面”, 像一些简单的俚语、流行的口语也是笔者课堂的“口头语”, 比如我经常用Can you give me a hand代替Can you help me, I feel the same way代替I agree with you, Do you want a go代替Do you want to have a try等等。长期坚持, 几年所学的句子都能烂熟于心, 学生交际的准确度、流利度都非常好, 常常是信手拈来, 脱口而出。

三、设计主线, 营造真实语境

在备课时, 我非常困惑, 课本教材上的几幅图没有中心人物, 也没有整体情境。如何让复习课设计得完整、流畅成为了我首先考虑的问题。同时鉴于六年级学生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单纯将素材上的练习完成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 更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所以加上一些课外的知识是很不错的途径。我费尽心思决定选择Garfield这个卡通人物串联整节课, 以节日为切入点来复习节日活动和过去式句型。虽说这样的方式趣味性很强, 同时课外知识的渗透也很便捷, 但为了让所有活动都冠以Garfield这个人物着实不是件易事。听了赵老师的课后, 我恍然大悟, 真是“浮华去雕饰”, 用最简单的weekend话题完全就能满足整体要求, 同时更自然, 更接近生活, 让学生更有话可说。其实除了外在显现的方式可以作为主线, 一个话题同样能够成为课堂主线。

在教“Unit 6 Holidays”一课时, 笔者给学生展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西方的传统节日和国际性的节日, 大多数节日都有其典型的代表音乐。在这些音乐的促进下, 学生接受了大量的语言输入。最后, 笔者让学生创造一个自己喜欢的节日, 并说明节日的时间和代表活动、意义等。有了前面的语言积累, 语言的输出也非常简单, 学生创设了各种各样的节日, 诸如“Icecream Festival”“Countryside Festival”“Love-dog Festival”等, 并且语言的使用都非常准确地道。

四、用透教材, 搭建简约课堂

复习课知识点多而零散, 过多素材的堆叠会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简约而不简单的课堂是赵老师给我的总体印象。综观整节课, 除了课外故事的拓展, 赵老师没有用到其他任何素材, 在课本上简简单单的几幅图上做足了文章, 真是让我自叹不如!说实话, 拿到教材后我根本不知道如何处理那些填空和图片,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 我选择截取“语料”, 作为我课堂设计中的一个引子。赵老师利用图片拓展学生思维, 让学生自主讨论问题, 之后男生女生PK梳理重点句式, 记忆图片内容复述巩固过去式句型表达, 最后写成短文进行写作指导。这一步步难度层层递进, 语言练习由发散到有序, 每一个环节都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同时真正做到一环多效。个人认为简约高效的课堂就该如此!我的教学设计虽说也有训练学生思维的练习, 也能抓住目标与巩固训练, 但有些环节开放性还不够, 在一环多效、层层相扣递进上做得还不够, 相对来说条理性和科学性还差距很大。

在完成文本教学后, 我把文中“How to be stronger”的建议拓展成如下几个: (1) I like dancing very much, but I’m not good at it.What should I do? (2) Mother’s Day is coming.I want to send her a lovely hat.Which one should I choose? (附图) (3) My sister is fat, she wants to lose some weight.What can she do and what can’t she do?几个话题均来自生活, 真实生动, 学生兴趣盎然。有的答案思维独特, 有的答案见解深刻, 有的甚至让人哭笑不得, 正是在这种玩玩说说的轻松的氛围里, 学生获得了大量的语言信息。

五、指导写作, 提升语用能力

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全面技能, 写作的练习对于高年级学生必不可少。复习课上, 除了听、说、读, 写作的锻炼是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最好方式, 也是呈现学生学习成果的最好体现。对于六年级的学生, 写作的教学应更多注重写法的指导, 而不是某一句的描述。赵老师的陈述句变短文的方式可以直观地告知学生如何完成短篇, 我的短文的设置则更具有开放性, 能够让学生的思维不受禁锢, 语言可以更加丰富生动。

结合“Holidays”这一课, 为了更透彻地了解中西国家的节日文化, 笔者引导学生对节日文化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课中笔者在对中西方的节日进行了对比后, 总结了节日的共性———They really express people’s wishes from the bottom of heart:Reunion, miss, memory, gratitude, love and so on.在这种意义的激烈下, 笔者鼓励学生自己创造一个节日, 写明时间、活动和意义等, 并把自己的这种想法以写信的形式告诉我们敬爱的总理。以下一篇为笔者学生的作品:

I’d like this festival—“I am sorry Day”.Why?Because we often do wrong things to others.Sometimes we know and we say“sorry”.But sometimes we don’t, because we are shy to do it.So on Dec.31st—the last day of the year, let’s say“sorry”to those people.我的点评:细腻的你, 总能为别人多想一分!我们真的需要这么一天来结束我们无意中留下的误会!

总之, 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指导, 一环多效, 以学定教是方式策略。有了准确的指导, 科学的方式, 打造简约高效的课堂不再是梦想。在小班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中, 笔者通过构建趣味横生的课堂,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摘要:伴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实施, 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了传统的大班化的课堂不利于教学的有效提升, 因为大班化的课堂中, 教师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不够的。多年来, 我校一直提倡并实践小班化学习的模式, 通过小班化的课堂教学, 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并且有针对性地对每一名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文章结合英语小班化教学课堂的实施步骤, 结合小班化的课堂、有效性地回归的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b6英语课堂教学大班小班化的尝试 篇3

【关键词】小班化;合作学习;小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课程改革要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合作学习方式在新课程实施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潜能和主体地位,它以“合作”思想为灵魂,以“小组教学”为主体,辅以灵活、快速的反馈矫正以及合作性的奖励手段,形成一个有利于全体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发展的课堂氛围。作为一线小学英语教师,在接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小组合作缺乏正确认识,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因此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努力尝试和实践,把“假合作”变成“真探究”,积极寻求一种高效合理的小班化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推动性,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自然小班化的英语教学中运用具有以下积极重要的作用。

(一)人人参与,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学生在课下说、练的机会是少之又少。而我们农村自然小班化的现象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了一个绝佳的条件。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使得每个学生在小组里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并且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二)轻松和谐,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了轻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得原本在课堂上不敢开口说的后进生,消除了自卑心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得更加自信。

(三)共同探索,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小组成员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通过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等一系列积极的思维活动,共同探索和创造有利于集思广益和发展求异思维,总结归纳,运用语言。

三、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校布局的调整,城镇化集聚,新农村的集中建设导致人口逐步向城镇靠拢,再加上前期计划生育的政策,我校学生来源的急剧减少,形成了农村自然小班化。农村自然小班化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遵循了合作交流,因材施教的原则,其基本思想就是立足学生特征、注重合作关系、培养合作兴趣、激励发展潜能。

(一)关注差异,合理构建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小组有不同的产生方式。而小班化的外显特征就是班额小、桌椅的特殊摆放位置。在小班化的前提下,教师在编排小组时,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分组,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进步,让学习优秀的学生获得自信。

(二)以人为本,巧妙运用合作策略

策略是指可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的有效集合。它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基于教学理念,目标的追求,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学方法、技术、手段的整体思考和系统安排。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我较多运用以下两种策略:

1.“中间的笔”加一笔

这种策略具有独立思考的基础,明确的分工、运作规则和流程,达到人人参与,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交流和评价的习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的不同层次,然后组织合作学习的同时可以随时“监控”不同学生的进度。由于“道具”的支持,教师可以全程“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而在学生发言结束后,教师根据表现再加“一笔”,即根据学生的发言和表现给予小组奖励,在学生发展性评价上记上“一笔”,作为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之一。

2.1+1=N

顾名思义,1+1就是两人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合作步骤是:学生两人一组,获得交流的话题时,每个学生单独思考一会儿。一名学生作为主讲者,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名学生作为辅导者,对对方的观点做出评价和补充。这样一来,两个人的力量便能呈现出N种巧妙答案。

(三)着眼集体,形成合理评价机制

要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及时评价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们体验成功学习的喜悦。因此,我在平时的评价体系中采用评价中的合作,即伙伴评价策略。既考察个人的成绩,又要考察小组的整体成绩,奖励小组成绩在班级领先的组。

当然,在小班化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这些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探索、尝试和实践,使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领域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卫东.“小班化教育”探索[M].教育探索,2004

[2]陆琼.小班化教学的优势、策略与方法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

[3]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施蓉蓉.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M].2004

[5]林立,王之江.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M].2008

关于小班诗歌教学的几点尝试 篇4

在小班诗歌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还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幼儿从机械的朗读背诵活动中解放出来,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创造,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一、运用小图标学儿歌

在进行儿歌教学时,为了让幼儿理解儿歌,一般在学习儿歌前、或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呈现图标,对于不同的活动目标、不同的儿歌作品,采用恰当的呈现方法,会起到激发幼儿兴趣、吸引幼儿注意、使幼儿快速理解儿歌等积极作用。

1、排列法。即将小图标根据儿歌的内容、结构,整齐有序地排列起来,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儿歌。如:在儿歌《摇篮》中我将小图标按照儿歌内容整齐地排列起来。以帮助幼儿更快更深地理解作品内容,了解作品的结构和句式。

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

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当小图标按儿歌的内容有规律地排列在幼儿面前时,他们能很容易地理解儿歌的结构,将儿歌分成四部分,句式结构相同。

《摇篮》虽然是一首篇幅较长的儿歌,由于小图标的呈现,幼儿不仅能较快地朗诵,同时能感受儿歌句式的排列规律和语言的韵律美。对于一些结构统一,句式相同,篇幅较长,内容丰富的儿歌,可以采用排列法,帮助幼儿学习儿歌。

2、筛选法。对于一些表现因果关系、事物之间关联的儿歌,可以采用小图标筛选法进行教学。如在儿歌《家》的教学中,我首先出示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等的小图标,请幼儿尝试讨论:图上有哪些景物?它们各是谁的家?接着出示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小图标,请幼儿将它们送回家。老师念儿歌,幼儿选小图标,一首儿歌念完了,孩子们也把儿歌图标筛选出来,并全部按顺序排列好了。在此过程中,幼儿不仅积极参与了小图标的筛选,而且在教学的第一时间对儿歌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3、隐藏法。即幼儿在看小图标学习儿歌后,逐步一个个隐藏掉小图标,逐渐脱离直观形象的提示,将儿歌内容吸收、消化。在儿歌新授活动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当教了几遍儿歌,请幼儿朗诵时,孩子们看着图标能很整齐、很正确地朗诵。一旦脱离了图标,他们就会念得很不整齐,甚至出错,这是因为幼儿在学习时是依靠小图标来记忆儿歌的,这种记忆是短暂的、机械的、表面的,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将儿歌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因此教学时,应充分借助小图标隐藏法,帮助幼儿及时将儿歌内容吸收、消化。当幼儿借助图标理解了儿歌,准备学习朗诵时,第一遍可隐藏掉一个图标,让幼儿看着剩余的图标完整朗诵儿歌,这时他们会对消失的那个图标特别关注,从而有意识地去记忆;接着再隐藏掉两三个;最后可将图标全部隐藏起米,让幼儿朗诵。孩子们在由多到少的图标提示下,在由易到难的记忆挑战中,不仅能快速掌握儿歌,而且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会高涨起来。

4、对比法。结构清楚、有一定重复规律的儿歌很适合用对比法,只要将每段儿歌的图标排列好,请幼儿找出小图标的相同点、不同点,就能使幼儿很快掌握儿歌的结构,便于记忆和掌握。如:在学习儿歌《小动物吃什么》时,幼儿就发现4排图中都有“?”、“×××”这两个图标,不同的是小动物的形象和它们喜欢吃的食物。在具体形象的图标对比中,孩子们很快掌握了《小动物吃什么》的结构特点,寻找到了每段重复的句子,同时也发现了其中蕴藏的变化,使儿歌学习显得既轻松又有趣。

二、插入音乐学儿歌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音乐教育潜移默化地塑造幼儿的心灵,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发展智力。因此,我大胆将音乐融入到诗歌教学中,尝试用音乐来诠释诗歌,音乐和诗歌相结合的教学可以给孩子们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孩子们会在一定情景中,展开丰富的语言练习。

1、音乐让诗歌教学不再情感空白。在学习儿歌《小白兔》――“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时,我和孩子们配上音乐《小兔子乖乖》,因为小班的幼儿刚刚离开家庭,对亲人的依恋很强烈,对幼儿园的环境非常生疏,而这种氛围就能够满足他们的心里需求,这样他们对儿歌的感受、理解会更加深,记忆起来更加容易。在学习诗歌《春风》――“春天吹,芽儿发,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蝴蝶,吹醒了青蛙,吹得小雨轻轻下,我们一起去种花。”导人活动时,我用一曲欢快动听的《春天在哪里》,很快就将孩子们带入春天生机盎然的意境中,桃花、梨花、蜜蜂、蝴蝶……随着这一串串音符扑面而来,幼儿在美的享受之中,理解并体验到了诗歌优美欢快的意境。

2、音乐使诗歌情节更加丰富。诗歌《风儿找妈妈》,是讲述风儿天黑了还没回家,在找妈妈的情景。在欣赏完老师朗读后.播放音乐《森林畅想曲》。伴随音乐,孩子们仿佛看到在一个黑黑的夜晚.在幽幽的树林中。孤单的风儿刮来刮去。此时,他们就是风儿,完全融入了找妈妈的急切、焦急的情绪中。加之老师开放式的提问。引起了幼儿的共鸣,激活了幼儿的思维,调动了幼儿的创新思维,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帮助风儿找到家。

3、音乐帮助幼儿增强对诗歌的记忆。由于幼儿年龄小,记忆力和理解力还不是很完善,对于一首儿歌,往往只能记住其中一两句话,或因为不明白什么意思而忘记。如果只是机械地让孩子一遍遍地重复读,孩子们兴趣不高,而音乐在此时便发挥了它的优势。在幼儿理解诗歌后,为诗歌配上简单的乐曲,在音乐中边唱边记。孩子们就很容易记住。

4、音乐激发孩子的表演欲望。在诗歌教学中,单纯的诗歌表演,孩子们的表现力不强,只是很简单的几个动作。但是在欢快、富有节奏的诗配乐中,孩子们变得更加活跃,诗歌教学走向高潮。

三、设置情境学儿歌

小班幼儿处于直觉行动性思维阶段,他们的学习必须是在具体的、感性的活动中,通过多种感官进行。采用设置情境的形式来学习儿歌,可以使小班幼儿很容易地了解作品的内容,体验角色的情感特征。如:儿歌《下雨了》:“刮风了,下雨了。幼儿园里放学了,快去看看谁来了,妈妈打着伞来了,回头找,门口站着张小宝,微微笑,把手招,伞下多了一双脚。”在学习这首儿歌前我设置了一个情境表演:我拿着一把小花伞扮妈妈去接孩子……然后,张小宝又走进了我们的伞里,于是伞下多了一双脚。情境表演完了,再让孩子们接触儿歌的内容,他们很容易就理解了。

如:在进行诗歌《四个太阳》的教学中,在学诵诗歌之前,教师先出示4幅不同颜色的太阳画面:红色、绿色、金黄色、彩色,分别让幼儿猜想这4种不同颜色的太阳分别送给哪个季节才最合适?这样的提问能启发幼儿去寻找多种答案,使思路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激起丰富的联想。当幼儿充分地想象、表达后,教师再出示4个季节的图片,把幼儿的思维再推向一个新的起点,引起幼儿对诗歌的浓厚兴趣。

四、创编动作学儿歌

有的儿歌很适宜创编动作学习。动手、动脚、动嘴、动眼、动耳、动脑可以使幼儿更有兴趣、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掌握学习内容,为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如:儿歌《等爸爸》:“小月牙,天边挂。我在门口等爸爸。我的好爸爸,工作辛苦啦,我要请他快坐下,喝上一杯茶。”孩子们用手比划着,指着天上的月亮,双手放在大腿上,做等爸爸的样子。教师表演,幼儿朗诵;或幼儿表演,教师朗诵;或幼儿之间交换进行,动作与语言相辅相成。还有一些诗歌教学中,老师可以创编一些与内容相符的动作表演,将幼儿的心引入诗歌的意境,将教师的体验通过动作表演的形式化为幼儿自身的体验,再辅助于其他的教学设计,使整个诗歌的学习变成一种全方位的美的享受。如:在学习诗歌《春雨沙沙沙》时,我们就让幼儿尝试加上动作进行表演,表现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创编。

五、游戏互补学儿歌

幼儿的生活离不开游戏,他们爱玩、好学,在游戏中很放松,学习效率也往往最高。《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强调:“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它指出了我们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手段。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体验发现的乐趣,得到自我的奖赏,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

1、听说游戏帮助幼儿掌握词汇。如听说游戏《卖柿子》,孩子们在进行角色表演时,掌握了正确的发音“sh”、“s”,学会了发准“mǎi”和“mài广等不同声调的音。同时,通过游戏进一步理解了“买”和“卖”两个词的语义,学会了使用“你的柿子涩”等句式来进行交流。

2、传统游戏提高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传统游戏在民间能长期流传,深得儿童的喜爱,这说明它具有一定的经典性,富有娱乐性。我将一些好的、适宜的传统语言游戏设计到诗歌教学活动中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如:语言游戏《拉大锯》,游戏儿歌诙谐幽默,同时还伴随着有节律的动作。小朋友一边念儿歌一边与同伴做游戏,提高了活动的兴趣。在这样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他们不知不觉间就较正确地掌握了“n、l、j、x”等音,同时增强了学习语言、使用语言的积极性,体会到语言活动的愉悦感,培养了专注倾听的习惯,激发了合作游戏的愿望。

3、操作游戏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力。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而思维的基础是感觉与知觉。让幼儿多看、多感受,才能获得各种感官的刺激,激发其思维活动,从而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有了表达内容就会产生使用语言表达的愿望。由此可看出,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必要条件。如:学习诗歌《门铃响了》时,我为幼儿提供了一套操作材料,让他们一边听儿歌一边通过自己的操作来帮助儿歌中的小主人公分甜饼,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幼儿大胆去把自己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了解诗歌的内容,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表演游戏促进幼儿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幼儿正处在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期,需要大量非语言手段,而表演游戏正符合幼儿期语言表达特点。那么如何在表演游戏中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呢?

首先,要采取游戏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引导幼儿掌握与表演有关的语言及非语言表现手段;接着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连续性、顺序性、阶段性的特点,在激发兴趣的前提下进行指导。如在表演前,我先为幼儿丰富相关词汇,让他们学习运用与表演相关的词句,为他们创设游戏情境,帮助他们掌握一些表演技能;最后鼓励幼儿根据表演内容进行创造性表演,促进良好情感、品德及个性的发展。表演游戏这一形式,既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语言能力的发展、语言经验的丰富有着促进作用。

小班化的班级管理的思考与做法 篇5

小班化的班级管理的思考与做法

前岗中学 翟艳荣

由于目前农村生源数量下降,学生人数减少,班级规模有原先60多人的一个大班,渐渐演变成只有20-30人的规模的小班,学生人数的减少,为班级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老师们普遍认为,现在的教学与管理与以前相比确实是轻松了不少,人变少了,班级纪律变好了上课不用再为纪律烦恼了,批改作业的量也少了,对困难学生的关注也开始变多了.当前小班化的教育与管理正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那么,如何运用小班化的优势,更好的为教育服务,更好的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应是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值得思考的课题.小班化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教育公平”等理念,我校自去年就提倡小班化的教学与管理,大家都在积极进行探索,下面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班级环境的布置

良好的环境也是育人的重要资源,在班级布置上,我做了精心的安排,使教室的环境更具有教育的意义,更具有文化气息,更能体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才艺的展示,促进了自主能力和个性发展.在墙面上开设各种版面,展示学生引以为自豪的作品,如学生的优秀作文,学生的收藏,学生的绘画书法等作品,并且不断地予以更新和选择,这些墙壁栏目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审美能力,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尤其对成绩不优秀的弱势学生提供了成长的平台,它能很好的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的原则及“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墙面上开辟学生的成长园地,展示学生的个性特点,建立学生的个人成长方案。要求学生在成长方案写出对自已有激励作用的座右铭,自已的优点与缺点,自已学习的榜样,奋斗目标,监督提醒人等,这种成长方案的确定由于是学生本人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它能增进学生对自己的进一步了解,明确学习的目标以及成长方向,对学生的自主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而且同学之间相互提醒与帮助,增进了他们的友谊,促进了共同发展。

我们购置了一些美丽的花草,美化教室,走廊、窗台。让学生成立专人护理小组进行培养,精心的布置与种植,使师生在美好而温馨的教室里开展教学活动,心情愉悦而快乐,既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又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这种方式,班级增添了绿色,学生也更加爱护班级的环境,同学之间也更加和谐。

二、班级管理方面

传统的班级管理片面强调管理的主体是班主任,而忽视或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主观能动性。另外大班的班干部任用学生受众面小,而忽略了对全体学生的培养,违背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在小班化班级管理上,我将学生的自主发展与班干轮流制结合起来,实施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考虑到班级管理的稳定性,设立了常务班长及各委员作为班级的核心管理,再设立值日班长,由班级学生轮流担任,协助和督促各委员完成各项工作,根据班级的管理制度,检查和评价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值日班长在检查、督促的过程中,了解了班级中存在的问题,熟悉了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领会了遵守班级制度的重要性,发展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与能力。值日班长作好每天的评价记录,认真填写班级日志,交给常务班长审查,再传给下一位值日班长。班主任通过班级日志,也能及时了解班级发生的事情。遇有较大的问题,通过指导学生开展主题班会,也能及时研究和解决。由于人数少,所以人人都有担任值日班干的机会,培养了民主平等的意识,解决干群矛盾。

另设立班级承包责任制,做到班级的每件事都有人干,每个人都有事干,即”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每个同学都能体现主人翁的责任感,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感到教室就是自已的成长家园,共同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运用成长周记,搭建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桥梁,让学生每周写一篇成长周记,记录自已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情感与体验,经历与感受。通过帮助学生解决困惑与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分享学生成长的快乐与体验,老师一句关心的话语,一句鼓励的话,都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心距离,走进学生的心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通过这个渠道还能了解到平时不太容易发现的问题。

提高小班幼儿角色游戏水平的尝试 篇6

田黄镇中心幼儿园

田莉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愿意进行的一种游戏,即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由幼儿自己确定游戏主题、构思内容、分配角色和测定规则,更多地发挥创造性的有趣的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所喜欢的一种活动,也是极好的教育手段。小班幼儿由于语言和动作的发展,与人交往的范围更加扩大,独立性增强。他们希望摆脱成人的帮助,凡事愿意自己去摸一摸,动一动,他们渴望参加或模仿成人的活动。角色游戏很适合幼儿的这种需要。但是,由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随意性强,生活经验少,且刚接触游戏,所以扮演角色能力较差,游戏水平很低。为此,我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幼儿的角色游戏水平。

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扮演角色、发展角色情节做准备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它要求幼儿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按照他们对角色的理解扮演接色,如果幼儿不具备担任某种角色的经验,那么游戏将会变得枯燥无味以至不能持续,而如果有意识地让幼儿多接触生活,多观察生活,使幼儿有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就会在所进行的角色游戏中更加容易融入角色,使游戏内容变得充实新颖。

因此,我主要从几个方面引导幼儿体验生活。

1.引导幼儿观察父母的活动

小班的角色游戏主要是“娃娃家”,游戏内容大多是反映父母对娃娃的关心和照料。因此,幼儿离园前,我提醒他们回去注意观察父母在家做的事情,爸爸妈妈如何关心爱护自己,让他们说说在家里的所见所闻,然后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将观察到的内容运用到角色的扮演中。慢慢地,幼儿对爸爸、妈妈在家中所做的事情有了更直接了解和体验,“娃娃家”的内容就更丰富了。

2.经常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社会生活

在生活中观察得越细致,感性认识越丰富,在游戏中反映的就越逼真。如带领幼儿外出游览或参观时,沿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交通警察是怎样指挥交通的,红绿灯的作用,进公园如何购买门票以及要爱护公共财物等。在相应的游戏中让幼儿加以运用。

例如我曾带领幼儿到饮食店参观,让幼儿自己购买点心,从排队购票到领取点心、找座位都让他们亲身感受,使他们作为一个顾客去了解售票员、服务员的工作,回园后我用谈话的方式回顾参观的情景,叙述服务员与顾客的常用对话。在“饮食店”游戏中,幼儿会自然地加以运用,“售票员”会说:“请把你的零钱收好。”服务员会说:“祝您用餐愉快!”顾客则招呼还没找到座位的小伙伴坐到他的身边。幼儿不仅能模仿各种人物,而且有“专业”的角色语言,玩角色游戏就更有趣了。

3.假日、节日谈话,归纳生活印象

幼儿在假日、节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活泼愉快的。在假日、节日前后,我跟幼儿谈话,加深孩子的生活经验,从而在游戏中反映出来。游戏本身就是以幼儿能了解和想象的事物、经历过的生活、接触过的事物为素材的。

如在游戏中,幼儿反映“过生日”的情节,就是父母为他们每年庆贺生日的反映。幼儿在游戏中也给娃娃“过生日”,扮演爸爸妈妈角色的,去“菜市场”买回来丰盛的菜,在“厨房”炒面条,炒菜,在家忙得不亦乐乎。扮演阿姨、叔叔等角色的,则去“食品店”买来“生日蛋糕”,去“百货商店”买来玩具等上门作客。于是,家里热热闹闹,大家一起吃寿面、吃菜、切蛋糕等。

再如,星期天,幼儿跟随父母去公园游玩后,也会将此情节表现在游戏中,做带娃娃去“逛公园”的游戏。

诸如此类,幼儿的游戏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我们要经常与幼儿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内容,有目的地帮助幼儿归纳生活印象,把话题接过来,加以发挥和充实。

二、提供适当的玩具材料,激发幼儿参加游戏的兴趣与愿望

鲁迅先生说:“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马卡连柯也曾说过:“玩具是游戏的中心,没有中心,游戏就玩不起来。”可见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开展游戏的物质条件。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认为:“我们要重视选择各种适宜孩子的玩具,并把玩具作为教育孩子促进认识,发展想象,锻炼身体,培养高尚的道德行为的一种手段。”

小班幼儿喜欢玩角色游戏,游戏内容比较单一,对角色的动作有兴趣,逐步从独自游戏发展到共同游戏,各组之间开始联系。所以小班供给相同种类的玩具数量要稍多些,玩具的体积要大些,颜色要鲜艳些,现成的玩具也可多一些,让幼儿见了这些玩具就产生对游戏的强烈愿望。

例如玩“娃娃家”游戏时,我首先给“娃娃家”提供角色扮演所必须的材料─-娃娃,激发幼儿想扮爸爸、妈妈的愿望,然后再投放主题操作材料。如自制的成品玩具电视机、音响、洗衣机、冰箱、煤气灶、家具、餐具等,这些自制的用具都比较大而且摆放平稳,幼儿操作起来很方便,与之相应的动作也容易表现出来。为保证游戏情节的发展和进行,我还给幼儿提供花片、像皮泥,幼儿在游戏中可随意插、捏自己需要的东西,如蔬菜、食品等。以上主题材料的投放,大大激发了幼儿扮演角色的兴趣。

三、帮助幼儿分配游戏角色

为了帮助幼儿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我为幼儿提供各种标记材料。如给“娃娃家”提供各种角色的头饰;给“麦当劳”服务员提供小帽子,给“公共汽车”售票员提供钱袋等,用标记来提示幼儿,这样他们能尽快地进入角色,知道扮演的是谁,继而产生角色行为。这种做法提高了幼儿扮演角色的稳定性。

小班幼儿往往充当了角色,但并不明确自己应如何去做,需要教师给予启发和帮助。如一个幼儿用小被子裹着娃娃,用手拍拍,我问他:“这孩子是谁呀?”“你是孩子的妈妈吧?多么可爱的孩子,你这个妈妈要为孩子做些什么事呢?”这样就帮助小班幼儿从对模仿动作的兴趣,转为对扮演角色的兴趣。小班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还时常忘记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身份,需要教师及时给予提醒。如一个当“售货员”的小朋友不坚守岗位到处乱跑,我就立即到商店买东西,并提醒他:“售货员可不能离开柜台呀!不然谁来接待顾客呢?”有时,我也直接向幼儿提出角色,让幼儿选择,如说:“我们的娃娃家里缺少个爸爸,谁愿意来当娃娃的爸爸?腾云是不是想当呀?”正在一旁玩积塑的腾云说:“我当爸爸,我现在上班呢!”当他插完一把手枪后,就以爸爸的身份下班回到娃娃家中去了。

四、直接参加游戏,扮演游戏角色,进行间接指导,促进游戏的发展

小班幼儿对成人的依赖性强,当看到老师和他们在一起,成为他们游戏的伙伴时,感到格外亲切。他们喜欢游戏又不会游戏,需要具体指导和帮助,教师以角色身份提出意见,幼儿更容易接受。在小班,教师可以担任游戏的主要角色或一般角色,也可以不固定角色,仅用游戏的口吻提醒幼儿,要根据需要灵活掌握。如发现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反映的内容十分单调。我便去扮演妈妈。给娃娃喂饭,哄孩子睡觉,还叫爸爸去买菜,姐姐去洗衣„„由于教师担任了主要角色,使幼儿明确了自己所担任角色的职责,使游戏不断丰富起来。又如一次在玩“公共汽车”游戏中,我担任了“乘客”,有礼貌地向“售票员”购票,投币,给抱娃娃的“阿姨”让坐等等,幼儿看见老师当乘客也特别高兴地来乘车。由于教师的榜样,以后幼儿当乘客时也很懂礼貌了。

五、对游戏进行评价,使游戏进一步发展,并使幼儿有再做游戏的愿望

角色游戏的评价是游戏组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价能对游戏的发展起导向作用。一次成功的评价对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发展游戏的情节、巩固游戏中所获得的情绪体验等都有着直接的作用。

游戏结束时,幼儿还会兴致勃勃地谈论游戏,这时,我组织幼儿进行评议、小结,主要方式有几种。

1.讨论

如玩“娃娃家”游戏,有的幼儿因能力较弱,或个子较矮,就当不上“妈妈”。这时,我提出了“什么样的人可以当妈妈”这个问题。经过讨论,使幼儿明确,妈妈有各种形象,高、矮、胖瘦,女孩谁都可以当“妈妈”。我将能力弱的幼儿列入下次游戏当“妈妈”的角色计划中,其他幼儿接受了这个建议,支持这个同伴当“妈妈”。

2.评价角色间的相互关系

如在“公共汽车”游戏中,司机的职责是开车,他应听从交通警察的指挥,遵守规则,与售票员协调工作。交警应指挥车辆和行人,不随便离开岗位。要使游戏顺利进行,各角色必须各司其职。通过游戏,幼儿学习劳动者待人接物的态度,正确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车上能互相让坐,遵守秩序。有些幼儿平时对小朋友态度比较粗暴,在游戏中,他通过扮演角色,受到熏陶和教育,学习约束自己的行为。在评价中,对于孩子在游戏中反映出来的正确的人际关系,即使是点点滴滴也要及时加以肯定。

3.评论

对整个游戏进行讲评,表扬那些表现好的幼儿,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鼓励他们上进。并为幼儿进一步游戏提出了方向。如请大家说一说“食品店”中我最喜欢的售货员是谁?为什么?可以把评出来的“优秀售货员”是如何接待顾客的情况较详细地作评价,也可以请他来作“现场表演”,让大家学习等等。对表现不好的幼儿,也不指名地进行提醒。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趣味化的尝试 篇7

高中地理必修1介绍自然地理知识, 尤其第一章《行星地球》相对抽象难懂, 让不少学生对地理学科望而却步。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变无效为有效, 化低效为高效。因此新学期, 第一堂地理课对学生的趣味激发堪称重中之重。

新生入学, 第一堂地理课可以海阔天空地和学生聊些与地理有关的话题, 甚至可以谈谈神乎其神, 且大家感兴趣的“堪舆学” (风水学) , 并用地理科学解释风水现象, 引导学生辩证、科学地看待这一古老学说。风水学这棵理论之树萌芽于史前, 破土于秦汉, 生长于魏晋南北朝, 开花结果应是在隋唐时期。在一些书面和口头语中, 人们习惯上称风水为封建迷信。事实上, 揭去风水先生神秘的面纱, 可以用浅显的地理知识来解释诸多风水现象。这也是第一堂地理课为什么要和学生浅谈风水学的另一原因。

如:一阳宅 (房屋) 三面环山, 缺口一面, 紧靠房屋有一溪流过, 结果这栋房屋便怪事连连, 屋内经常出现蜈蚣、蛇蝎等毒虫, 这家人也患上了关节炎、风湿痛, 彻夜不眠, 还经常办事出差错, 祸事不断……这家人按风俗惯例, 便请风水先生前来指点。风水先生经过一番故弄玄虚后, 在山缺口处砌堵墙, 立竿见影;或者是种些树, 几年后, 这家人家运便渐渐好起来。其中有哪些玄机呢?其实, 道理很简单:山缺口处为风口, 刚好将溪流蒸发的水汽吹向房屋, 自然引来一些喜湿的毒虫, 另外潮湿的环境也容易让人患上疾病, 身患病痛, 夜间难寐, 次日精神萎靡, 办事自然不利。风水先生在风口处砌墙或种树 (若干年后树木成林) 挡住了风口, 这些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另外, 在古代风水布局中有“玉带缠身”一说法:阴宅 (坟墓) 前有一溪流缠绕而过 (坟墓位于凸岸) , 子孙后代必定拜将入相, 荣华富贵。用自然科学的道理解释:河流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若是坟墓位于凹岸, 河流不断侵蚀, 若干年后, 这户人家的祖先岂不是下河去洗澡了。

在日常教学中, 也可针对各章节的教学难点, 寓教于乐, 向学生举一些生动的例子,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地球自转意义中的时差时, 可举例成龙电影《环游地球八十天》。剧中成龙一行环绕地球一周, 再次回到出发地, 实际上比预期提前一天到达, 只用了79天。原因是过“国际日界线”, 日期往东减一天的缘故, 让学生更明确“日界线”这一地理概念。

气候知识除用多媒体展示以外, 也可举用一些典例, 让学生对各种气候类型形成更直观的认识。如:热带沙漠气候, 受副高或信风带控制形成, 终年干旱少雨。在沙漠地带经常是雷声隆隆、乌云密布, 却不见下雨, 原来雨滴还没落到地上早就蒸发了。又如, 沙子常年受太阳暴晒还可杀菌, 中亚土库曼人打战受伤抓把沙子敷于伤口, 不日便可痊愈……诸如此类的事例, 更能使学生轻而易举记住该气候的特征及成因。

洋流部分也是高中地理较难掌握的一块内容。讲洋流时可用学生熟悉的电影《海底总动员》剧情导入, 小丑鱼玛林和一群海龟正是乘着东澳大利亚暖流南下, 借用洋流的力量最终找到儿子尼莫, 用熟悉的电影将新概念导入自然会使学生兴趣十足。

密度流也是学生不易接受的一个知识点, 部分学生无法理解在密度流海区为何表层与底层海水会流向相反, 现实中真的是这样吗?可引用战争史上“巧用密度流典例”,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洋流探知的兴趣。如二战期间, 纳粹德国海军潜艇关闭发动机, 顺利通过英军严密把守的直布罗陀海峡, 神不知鬼不觉绕到英军背后, 给其沉重打击, 这正是密度流帮了德军大忙。另外, 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表现为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讲授这部分知识也可以举些历史上生动的航海史。如1492年, 哥伦布首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用了37天时间, 而第二次1493年顺着洋流再次到达美洲只用了20天。很多学生对北印度洋季风洋流也颇感悬念, 明朝伟大航海家郑和正是顺着洋流冬季出发, 夏季返航, 顺风顺水。通过这些熟悉的事例, 学生接受这些知识必然容易许多。

高一地理必修2介绍人文地理, 假如上课只注重讲授理论知识, 缺少趣味事例, 便如同只有骨架没有血肉, 缺乏生动, 枯燥无味。如讲授19世纪以前的国际人口迁移, 先介绍其特点为: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再分析其原因:欧洲殖民主义扩张和开发新大陆。学完这些知识, 历史知识较薄弱的高一新生肯定还是一头雾水, 知识点虽然暂时可以记住, 但很容易忘记。如果补充这一时期典型的人口迁移事例, 如略带传奇色彩的“五月花号”事件, 不仅可以使学生整节课精神饱满, 而且对国际人口迁移知识印象深刻, 难以忘却。1620年9月, 一艘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的船只从英国港口出发驶往北美, 即“五月花号”。在横渡大西洋的66天中, 奇迹般地没有遇上狂风大浪, 途中只自然死亡一人, 但又新生一婴儿, 当到达北美大陆时保持原人数不变。此外, 该次人口迁移还与“感恩节”的由来有关。这些到达北美的移民经过一个严酷的冬季后只剩下50多人。当地印第安人送来了生活必需品, 并教他们种植、狩猎、捕鱼。在第一个收获季节, 按宗教惯例, 他们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 (即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 , 并邀请印第安人一同庆祝节日。感恩节流传300多年, 保留至今。

再如讲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国内人口迁移, 可结合当时知青上山下乡的众多事例。如一些知青电影剧情 (如:《美人草》、《走着瞧》等) , 通过影视作品将那个年代的历史情景展现出来, 更能让学生了解这一时代的背景知识;也可谈些当时的国际局势或台湾问题, 好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为支援边疆建设, 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b6英语课堂教学大班小班化的尝试 篇8

Warming up;

Listening,Speaking,Pre-reading,Reading,Post-reading,Lang

uage study,Integrating skills,Tips.

新教材突出了阅读的地位,在阅读模块上有Pre-reading,Reading,Post-reading,三个模块。Speaking模块往往是一个小的说明文,Integrating skills模块又是一篇趣味阅读文章。在练习册中的五六个模块中,又安排了形式多样的阅读材料。既然新教材在每个单元中穿插了如此多的阅读材料。那么如何搞好高一英语阅读的教学就成为了当前的当务之急,下面就我对高一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的做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新课标对高一英语阅读的要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所修订的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以义务教育一至五级的目标为基础,共列有四个级别(6-9)的目标要求。其中七级是高中阶段必须达到的级别要求,八级和九级是为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中学生设计的目标。而在七级目标总体描述中对于“读”的描述是:“能读懂供高中学生阅读的英文原著简写本英语报刊”。作为“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目标中的“读”在六级目标中的描述有6个:

①能从一般文字资料中获取主要信息;②能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③能根据上下文线索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④能根据阅读目的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⑤能通过不同信息渠道查找所需信息;⑥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8万词以上。而在七级中的“读”的描述有7个:①能从一般性文章中获取和处理主要信息,②能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③能通过上下文克服生词困难,理解语篇意义④能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⑤能根据需要从网络等资源中获取信息,⑥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刊或杂志,⑦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3万词以上。

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语言的首要条件是保证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信息输入,因此听和读是学习英语能否成功的关键。但在现有条件下,依靠听力输入毕竟有诸多限制,而阅读则是可行和可靠的,就我国大多数英语学习者而言,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最重要的手段,而且阅读能力的提高能为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

所以说高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是阅读教学,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直接阅读英文原著及英语报刊和自学英语的能力。阅读课的主要任务是:在指定教材的基础上,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独立的阅读活动,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阅读技能技巧,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

二、阅读策略的使用

高一英语阅读之重要就在于它处于学习阶段的关键时期和学习接受者的关键期。高一英语的学习阶段是高中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对于高一学生来讲刚刚结束了初中英语的学习,初中英语学习相对来讲内容少,需要记忆的内容多,而高中英语学习内容要丰富得多,需要理解的内容多。对于学生来讲,正处于向成年转化的特殊时期,也是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应给予特殊关注,对于高一英语阅读教学,需要注重以下策略。

A 关注学生情愿,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新教材无论是从它呈现的内容,还是从其隐含的文化内容都相当丰富。新《课程标准》在“读”的目标中描述的阅读量是六级除教材外18万词以上,七级是23万以上,而八级是30万词以上,要完成这么大的教学任务,教师要关注学生情感,平等对待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努力尝试。教师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现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

B.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要改变学生单方面接受、记忆、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要指导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任务型学习方式等实践性学习方式,实现英语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要为学生独立学习留有空间与时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与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自信、提高能力,老师要指导学生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的阅读信念,加快阅读的速度,讲究阅读的技巧,不断提高学生阅读的准确度。要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阅读,训练学生略读,快速阅读,查读等技巧,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的猜词等能力,要使学生学会理解主题大意、特定细节,预测所读内容,推断隐含意义。要使学生学会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要学生摒弃传统的逐字逐句的理解和过分重视细节的理解方式。

三、阅读的操作

一般说来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要经过四个过程: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知识。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新高一教材将这一过程分解成读前Pre-reading,读中While-reading和读后Post-reading.

一、读前:是阅读的热身,是对教材的感知,是对阅读的铺垫。这一过程可以激活学生了解教材的欲望。使学生对教材产生兴趣,是对阅读教材的导入。现以高一英语第一册(上)Unit8 Sports为例。Pre-reading给出 four questions to discuss.

1.What sport event(s)do you like to watch most?why?

2.Is it important to win a sports match?why or why not?

3.Are the Olympic Games important to our society?Why or why not?

4.Why do athletes from so many counties want to take part in the Olympic Games?

前两个问题呈现了本单元的中心话题,体育运动。在“热身”与“听力”和“口语”所涉及的话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正确认识;后两个问题涉及奥运会,引导学生理解奥运会的重要性和奥运会所倡导的体育精神。

这一部分问题没有固定和唯一的答案,主要目的是激起学生对这一主题的兴趣,这类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性的思维能力,要使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这样答语可能是:

1.I like watching X,X,X,because…….

Eg、I like watching gymnastics most; because in it you will see both strength and beauty.

2.I wish I could do that too.

–Yes, it is important to win,because it proves that you are the best and gives you confidence.

-No, it is not important to win,It is important to do your best and to have funs while you are competing.

3.-Yes,they are important, It is an opportunity to show how strong your country and how much the people in your country love sports……

-No,they are not so important.The countries have to spend too much money on training olympic athletes.……

4.The athletes think it is an honour to take part in the Olympic Games,because it is a meeting of the best sports men and sports women in the world.……

这一部分的操作应注意A、拓展读前所设的问题,明确目的,预测内容,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讨论。

B.就有关的问题给予直观的再现。加深同学们的印象。还以Unit8 Sports 为例。

我先后采集了27届悉尼奥运会的图片和相关文章,北京成功申奥运会后举国欢庆的图片,还有北京奥运会会徽等图片,通过大屏幕一一展示给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奥运的了解,激活了同学们阅读的欲望,增强了同学们阅读信心。

二、读中。真正阅读理解过程,是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形成阅读策略,培养学生阅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那么在阅读中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什么能力呢?依高考而言就两点:阅读的速度和阅读的准确率,即阅读的快、判断的准。怎样才能使学生阅读的快而准呢?那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即:略读、找读、预测下文,猜测词义、理解大意,分清文章中的事实与观点,推理判断,了解重点细节理解文章结构,理解图表信息,理解指代关系,理解逻辑关系,理解作者意图,评价阅读内容等。

综合以上技能,我们一般将阅读归于三类:

A.快速阅读(fast-reading)迅速的阅读全篇文章,目的是:理解大意,掌握梗概。

B.查找阅读(scanning-reading)有目的的去读。目的是查找某个细节,特定注意几点,了解重点细节,理解图表信息,指代关系,预测下文,猜测词义等。

C、仔细阅读:(Intensive Reading)详细理解全文,推理判断,分清文章中的事实与观点,理解文章结构,理解逻辑关系,作者意图,评价阅读的内容。下面就Unit 8简析阅读过程。

第一部分:快速阅读:找出本课大意及各段大意。

A 本课大意:(the general idea) The article is about the Olympic Games.

B 各段落大意(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Para 1. the every-fourth year Olympic Games

Para2. the old Olympic Games.

Para3.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Para4. the Olympic motto

Rara5. the preparation for the 29th Olympic Games.

第二步:查读:为了弄清或加深某个细节,带着问题去读。

A 回答下列问题

1.How often are the Olympic Games held?

2.When did old Olympic Games begin?

3.What were the old Olympic Games like?

4.When were the first modern Olympic Games held?

5.How many athletes took part in the Olympic Games?

6.What does the Olympic motto mean?

7.How many gold medals did Lewis win in the 1984 Olympic Games?

8.Where will the 29th Olympic Games be held?

B 判断下列各句的正确与错误,在括号中填上(True of False)

( )1.In the early Olympic Games, only men were allowed to compete and watch games.

( )2.The motto of Olympic Games is “Faster,Higher,Farther”.

( )3.Carl Lewis won three gold medals in the 1984 Olympic Games.

( )4.The 27th Olympic Games were held in los Angeles.

( )5.The 28th Olympic Games will be held in Beijing.

( )6.The winter Olympic Games are held every three years.

第三步:仔细阅读(Intensive Reading)主要目的是明确文章结构。记叙文有记叙文的行文规律,说明文有说明文的结构。记叙文是人物、地点、时间、描述发展结局,Who,Where,When What,Why,How,即5Wh,H.说明文、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而议论文指出问题,解决问题、结论。但是不管如何,对一篇课文经过了反复的阅读,脑中存储了大量的信息,完全可以进行信息加工与处理、归纳、整合。还以Unit 8为例。

The summer Olympics

The Olympic Games held every four years.

The winter Olympics

Most of the sports were the same as they

are now

776 BC Greece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Women were not allowed to take part in

the games.

After 393 AD:for centuries they stopped but were not forgotten.

311 competitors from

just 13 counties

1896 Greece the first

. 1. 4 gold medals by Carl

The modern Olympic 1984 Los Angeles the 23th Lewis in track and field

Games . 2.one of the best sportsmen in the

20th century.

2000 Sydney the 27th 1. over 10,000 athletes from 227

countries.

2. 300 different events

3. some unusual events

4. 28 gold medals by the Chinese team

to make it the best ever games,a lot of preparations to be made

Beijing the 29th 1. make several big changes in the

capital city

2. build new buildings

The future Olympic Games

3. plant more trees and so on

XXXXXX

The Olympic Motto: swifter, higher, stronger.

三、读后:巩固与运用阶段,是知识的输出阶段。新课标突出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体现了语言学习的目的性、实践性。学生在感知、理解了知识后,关键还在于运用知识。这就需要我们老师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搞好知识的输出。学生在理解了材料后,及时给予巩固,使学生从理解概念,掌握理论到运用于实践,形成定势,养成习惯,熟练技能技巧,提高阅读能力。读后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可采用的方式很多。通常的方式是复述课文,根据所读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讨论,改写,续尾,写摘要等,下面举些例子说明:

A 复述课文(Retelling the text)复述课文是最有效的,整体再

现课文的形式.

教师可以多种方式引导同学复述课文:以时间顺序,看图说话,给

关键句子,关键

词,图表方式等。试以Unit9 technology为例,在life on the go

一文中主要描述了手机的优缺

点,我给出了以下关键的词:

Talk to others easily; send word and imagines; used as

cameras and radios ;electronic calendar;stay in touch with

friends;make us feel safer have fun and be cool ,disturb

teachers and students;spend too much time;spend too

much money;do harm to health.

B 讨论:设置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提出问题,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进行各组交流,最后让讨论成熟的小组选出代表发言.这一过程要让每位同学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各种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以发挥.还以Unit8 为例;读后我提出了以下问题:

Do you think being the host of the Olympic games will have good and bad effects on the host city?

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会将奥运会的正面,负面影响说得更加全面,具体,进而对北京申办奥运会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对于北京申奥成功,每一个同学会感到更加自豪.因为它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

C 课文改写:学生在掌握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组织对话,变换人称,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对原文进行再创造,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内容,而且使原文更具活力与色彩,学生也乐于接受,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再次被激发.例如:Unit7, Cultural relics 对于:a city of heroes 的改写,我安排了两个任务:a:suppose you are the Russian Czar Peter the great ,please tell us the 300 years history of the Peterburg. 以彼得大帝的口吻叙述圣彼得堡3的历史。

b:进行角色扮演,将课文中的具体内容形象化。分别设计成三种角色,4个人物

建造者:彼得大帝

破坏者:德国人

保卫者:圣彼得堡市民两人

设计好台词,组成对话,同学们都争相扮演不同的角色极大的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同学们找到了学习外语的乐趣。

“文有定理,而无定法”以上只是我接触新教材后的一点作法,也是我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思想的一点粗浅认识。但是不管如何,教学思想与教学手法要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使教学活动逐步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主动探索地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必要的英语知识,并最终把知识转化为运用英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贤纯《外语阅读教学与心理学》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 刘润清 胡壮麟《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 胡春洞 《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4. 章兼中 《外语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学校安全生产月活动计划下一篇:师德法律法规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