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

2024-10-13

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精选11篇)

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 篇1

集体是个人的联合体,个人共同举起手组织成了一个体系,而这个群体便容纳了个人的所有能力。

个体与集体就好像细线与绳子。易断的细线拧在一起就变得坚韧耐磨了。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吗。同样,集体的力量是强于个体的,三国时期的孙权曾说过,“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两根筷子放在一起想折断,要花费的不仅仅是两倍的力量。两个个体聚在一起,互相学习,相互帮助就会产生1加1大于2的效果。杯水救不了车薪,那么千万杯呢?因此集体往往拥有强于个体许多的力量。个体不能脱离集体而孤立存在。这是万事万物普遍存在的规律。据说佛祖释迦摩尼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答不上来,释迦摩你说:“把它放到大海中去”一滴水离开大海,马上就会蒸发,个体离开集体也很难有所成就。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一个积极快乐向上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学习生活做人做事,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这无一不是在锻炼着自己。若孤帆远行,岸无边际,很可能触礁船破,葬身大海,结对而行,才能战胜千难万险,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

托尔斯泰也说:“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所以在必要时刻因该放弃自己的利益而成全集体的利益。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抗美援朝期间,一次执行潜伏任务时,战士邱少云不幸被敌人燃烧弹击中,全身被火焰燃烧,虽然边上就是一条河沟,但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影响整体战斗部署,始终趴在火中,纹丝不动,直至光荣牺牲,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整场战斗的胜利。避免了更多人员的死亡。这无疑值得我们学习。那种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兢兢业业不考虑个人得失去维护集体的想法,不是任何情况下都是正确的,例如,为了实现国家计划生育的目标,让你去自杀,这完全和人道主义背道而驰,是不可取的。

集体的形成,必须扬弃个体个人主义,也必须众多个体朝同一个目标一起努力,只有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才能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 篇2

盛夏的南国, 天气炎热, 使得我莫名其妙地焦虑;女儿转学受阻, 回到户籍所在地选择一所一般的学校也要交巨额“助学金”, 也使得我非常焦虑;跑过一家又一家“著名”初中, 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 硬件是相当好, 不能说在里面读书的孩子享受的是公主待遇, 起码很舒适, 很优越, 但学费贵得出奇, 根本不是我等家庭所能负担, 我又焦虑得苦不堪言;听一个友人讲, 他的女儿仅初一读完就已花费将近10万元 (择校费、赞助费) , 但他愿意交, “现在多交一点, 将来少交一点”, 我更加在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焦虑中“耿耿不寐, 如有隐忧”。

此时, 我读到了文雨先生所著《写在教育边上》。一本三百多页的书, 一百多篇短文, 篇篇都离不开“教育”———不是歌功颂德, 是像沙漏一样, 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 把多年对教育现实所作的一些力所能及的观察和思考筛选下来。我宁愿相信, 作者所说的“观察”和“思考”更多的是“疗伤”, 而不是“按摩”。况且作者从事教育工作已近三十年, 是身体力行地观察与思考, 不是镜中花、水中月, 无病呻吟。实际上, 作者所言“那么一点点批判质疑的精神和实话实说的勇气, 讲的那么一些虽然浅陋无知却不乏个性的真话”一点不虚。

“孩子不交费就可以上学, 这样一个贫困地区农村学生家长的愿望和梦想, 随着国务院关于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政策的出台, 将逐步变为现实。”作者视之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但它只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保障”———教育各个层面公平与否, 有太多的制约因素, 诸多因素中, 我反倒认为人的因素最为重要。殊不知, 一些地市, 太多的优质初中已然全姓了“私” (这话还可以这样表述:一些公办初中已然改头换面地“民助”了) , 唯有一些乡镇和基础设施非常一般的初中, 还在风雨中飘摇。孩子们要想接受优质的“初级”教育, 要么付出高额的学费, 要么付出高额的赞助费、借读费。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义务教育中的初中成了一道分水岭?分界线?是人, 有些地方的教育管理者;是利益, 博弈之下, 大家都在笑, 唯有“父母”很受伤。

文雨先生对素质教育是推崇的, 认为它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他清醒地认识到, “素质教育在许多时候仅“素质教育”远没有过时, 被人遗弃, 反而还时常被人提起, “挂”在一些学校橱窗的“学校介绍”里, 挂在一些学校的网站上, 偶尔也成为校长年度总结里的一个时髦词儿。但没有哪个校长能格外重视它, 因为这一个标签、这一朵美丽的花儿只能属于未来, 或者外国电影里的一次校园闹剧、一场洋味十足的Party。教育部负责人在谈到素质教育时都说, 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我们这一代人没有享受到素质教育的好, 我们的上一辈人也没有享受到素质教育的好。素质教育有点像成人嘴巴里的世外桃源, 在集体的焦虑和期盼中, 影子似的悬浮在想象的空间里。

应该说, 近三十年从事教育工作的文雨先生目光中的焦虑不限于此。他甚至是大声地疾呼《莫让“一江春水向城流”》, 把对农村教师的关爱流于笔端;他说《高考已成“应试教育成果展”》, 无情地批判现代人恍然回到封建科举时代一般对“状元”、“榜眼”、“探花”、“庆功宴”、“谢师宴”忘我地追崇, 表现着集体的茫然和狂热。“教育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得到重视, 教育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在全社会产生出一种集体焦虑。”文雨感叹:“过去, 学生上学, 就像工人做工、农民种地一样, 是很平常的一件事, 而现在却成了整个家庭, 乃至整个社会高度关注、广泛参与的一件事情。”

被集体和个人乃至全社会强烈地多年如一日地关注, 能说明什么?问题太多;做得不够好———偏离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 成为功利的、短期的、短视的作秀、策划、招摇, 乃至被“聪明人”巧妙地利用欺骗茫然的学生和家长。

教育已经成为“热锅上的蚂蚁”或过街的老鼠。

难能可贵的是, 身为教育中人, 文雨敢于说真话、说实话, 《应试使语文学习魅力不再》《让贫困生有尊严地接受资助》《教育不能被“策划”》《从高考“奇才”看教育之弊》《请“枪手”写作业的背后》《爱是师德之魂》《学校非行政化的现实期待》《过度重视外语弊大于利》《孔子:一个被过度消费的“圣人”》《官员读博是教育之不幸》……洋洋洒洒的文字间, 没有空话、套话、假话。有的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全部的热忱和真知灼见。而这些文章, 曾经发表于每一期《甘肃教育》杂志“卷首语”栏目, 被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广泛阅读, 一时好评如潮。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篇3

平等观念与等级观念

在中国,CEO要有一些特殊待遇,西方人的平等观念可能并不合适。这一差别也会导致领导者和员工之间的文化冲突。

推行变革与保持传统

西方人普遍都认为变革是好事情。他们经常跳槽、搬家、换新车,离婚率较高。而中国人则更倾向于岿然不动,不论是工作、住址还是家庭。尽管近年来的潮流与传统渐行渐远,特别是换工作之风愈演愈烈,但就中国社会整体而言仍然比西方国家要传统得多。因此,如果变动太剧烈的话,员工通常会对企业与领导者感到不满。而西方的员工却更能够容忍一位以变革为导向的领导者。

注重收获与埋首耕耘

用爬山来做比喻的话,西方人只有一个目标:登上山顶。东方人则可以每天都来爬山,然而从不登到顶峰,但却非常满意于这山中的风景。因此,东西方两种文化在这方面可以互相借鉴。

事实真相与礼貌周到

个人与集体作文 篇4

我们班有41人,41人是一个集体,应该互相关爱,要将心比心,当然也少不了换位思考。有的人甚至因为自私,失去了很多要好的朋友,他的朋友就会对他说:“你真小气,我以后不和你玩了!”但是他好朋友说这句话的时侯,竟没有想想想自己也很小气。

生活中,我也有过这样的例子:我和张扬是好朋友,有什么东西就分着吃。

那天,我带了一瓶“红牛”,他见我喝了,就闹着要我给他,我给他到了半杯。第二天,他带了冰红茶,只给我了一点,他说我给他的只有这么多。我听完后说:“因为红牛只有一小瓶,我们也平均分了呀。”张扬听完后,又给我倒了一点。

生活中,我和张扬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张扬并不是不知道,而是他想喝多点,我给张扬倒红牛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但我们是朋友,只能平均分。

如果在危急关头,只有两个人,那么这两个人就是一个集体,两个人就要相依为命,因为她们两个是一个集体。

就像我们班发加餐一样,既然41个人成为了一个集体,那么41人就要变成1个人,就要一心说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别人有困难,那么这一个人就会导致整个集体不和谐,其他人就要帮助他。

关于个人与集体的名言警句 篇5

2)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轲

3) 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 伊索

4) 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鲁迅

5)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 雷锋

6)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7) 热爱劳动吧。没有一种力量能象劳动,既集体、友爱、自由的劳动的力量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 --- 高尔基

8) 工人阶级的团结就是工人胜利的首要前提。 马克思

9) 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鲁迅

10) 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陶行知

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 篇6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当代一位才华横溢且创作风格多变的小说家, 自其创作生涯开始以来就一直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而蜚声文坛。《野草在歌唱》是莱辛的处女作, 小说一经出版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讲述了一个叫玛丽的女人的故事。全文以一则报道玛丽被谋杀的新闻开始, 随后以倒叙的形式回顾了玛丽的一生:贫苦的童年, 不相配的婚姻, 与男佣摩西的暧昧关系, 直至最后被摩西用刀捅死。很多评论家倾向于把它看成是一部深刻地揭露种族歧视的作品。但笔者认为它并不是一本纯粹的政治小说, 作者的目的并不在于探讨不同意识形态的问题, 也并不是为了表明她支持非洲的自治。在这本书中, 莱辛探讨了“人类生存”这一主题。莱辛坚信个体的重要性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忽略, 并且应该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而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冲突会导致人们的堕落和崩溃。笔者意图通过对小说女主人公玛丽内心世界的探析, 追溯其悲剧的心理根源。

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三个部分, 即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意识处于表层, 是指一个人所直接感知到的内容。前意识处于中层, 是指那些此刻并不在一个人的意识之中, 但人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或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回忆起来的过去的经验。无意识则是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 它包括个人的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无意识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 占主导地位, 是决定人的行为和愿望的内在源泉, 是起支配作用的。[1] (P61)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临床实践和广泛阅读的基础上, 扩展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他认为所有人不仅都有着弗洛伊德所指的来自个人经验的“个人无意识”, 而且拥有源自原始社会集体经验的“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世世代代的普遍性的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 “它既不产生于个人的经验, 又不是个人后天所得的, 而是生来就有的”。这是一个保存在整个人类经验之中并不断重复的非个人意象的领域。荣格把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称为“原型”。原型作为一种“种族的记忆”被保留下来, 使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先天就获得一系列的意象和模式。[1] (P167) 他认为个人如果牺牲了“个人”的意识而一心附和“集体”的意识, 去完成社会所规划的角色, 这样的个人发展就是不健全的。女主人公玛丽“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冲突和矛盾在其前后半生各自重要阶段都预示并决定了她的命运方向。

根据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 “个人无意识”主要来自个人早期生活特别是幼年生活中那些受压抑被遗忘的心理内容, 是受压抑被遗忘的心理内容的集合场所。[2] (P17)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也指出人在儿童时代就形成了一生不变的模式。其形式最后可能会有某些细微差别, 但其实质内容、能量与意义从儿童最早期开始始终不变。个体在幼年最早期所感受到的特殊压力将给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打上烙印, 并以一种原始的方式决定他的世界观。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从幼年开始就不曾变过, 虽然在以后的生活中其表现形式与之初会大有不同。[3] (P23) 玛丽的童年时光就是在一种极其窘迫、压抑的家庭氛围中度过的。她的父亲是个铁路小职员, 只挣着微薄工资, 却整日花钱买醉。母亲是个家庭妇女, 拿着父亲拿回来的那点“总不够用的”钱辛酸地操持着整个家的营生。在玛丽的记忆中, 家人从来没有一起坐下来吃顿热乎乎的晚饭, 父母之间没有任何在困境中相濡以沫的温情, 只有为了账单而永远打不完的架。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玛丽, 其个人无意识中生成了一股对于婚姻极度抵触的强大暗流。婚姻和家庭生活在玛丽看来俨然成了“不幸”、“压抑”和“紧张”的代名词。她极力地想摆脱父母失败婚姻带给她的童年阴霾。在父母亲去世后, 玛丽觉得那根最后牵扯着她害怕记起的童年的纽带也终于被切断了。表面上看玛丽终于摆脱了童年带给她的沉闷和痛苦, 过上了轻松自在的单身生活, 但实际上她个人无意识中对于婚姻的排斥始终暗中操纵着她的人生轨迹。三十多岁了, 玛丽的发型和穿着还保留着十六岁时的模样。她始终保持少女的装扮是因为内心里她抗拒成熟, 抗拒步入已婚或家庭妇女的角色。婚姻家庭是她内心最不愿触及的地方。

可是玛丽始终是生活在社会中的, 她的行为要受到社会传统价值体系的约束。当玛丽听到人们在背后嚼舌根, 议论她没有结婚, 不像女人, 嫁不出去或者只能嫁个老男人时, “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这种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婚姻价值观在她的内心中所培植的“集体无意识”受到了触动。她开始留意周围有无合适的结婚对象, 一直在“不知不觉”地物色一个丈夫, 她“模模糊糊”地觉得结婚是正确的。“看到别人结婚, 她也会觉得伤感, 可是她又很讨厌男女关系”, [4] (P35) 这正是玛丽心中个人和集体两种无意识矛盾的鲜明体现。内心抗拒婚姻和家庭, 这就意味着玛丽从来没有想过结婚, 更谈不上曾仔细地规划过自己的婚姻大事, 压根没想过什么样的人是自己合适的结婚对象, 更不懂如何来经营一段幸福的婚姻生活。只是为了尽快消除人们的疑虑, 得到社会的认同, 玛丽心中的“个人”向“集体”屈服了。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 玛丽被动地接受了社会给她安排的角色。这一任务只能注定以失败收场———玛丽匆忙选择的婚姻注定是失败的。玛丽只是为了逃避世俗的压力, 出于一种世俗的需要, 而不是因为爱慕而选择了她的丈夫迪克。婚前两人没有深入了解, 婚后发现两人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 对生活方式和世界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这次对于“集体”的迎合, 玛丽并未给自己创造一个崭新的生活, 相反这段错误的婚姻给她后半生不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只带来了严重的创伤。

玛丽生活的南非是一个白人统治黑人的殖民社会。在这里白人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 土著黑人被驱赶出土地给白人农场主腾出地方, 他们只能蜗居在荒芜的偏远沼泽地带上的小土棚里。出来找工作的黑人常常被在路边等候的白人或强迫或花言巧语地以低廉的价格卖给白人农场主。黑仆必须对主人言听计从, 弯腰曲背, 随时候命。皮鞭是白人农场主的必备品, 不仅仅是他们认定黑人生性懒惰, 更重要的是这是权势的象征。这些被深深地纳入了殖民主义的教育体系, 代代相传。玛丽从小就被告诫要远离黑人, 因为在白人眼里, 黑人就是落后、贫穷、肮脏的代名词。土著黑人在这里是二等公民, 和“高贵”的白人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这就是玛丽所处的现实社会环境。在这里所扎根的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就是烙刻在玛丽内心的另一股“集体无意识”。

在强烈的种族歧视浸渍下成长的玛丽, 对黑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仇视和敌对情绪, 同时还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在她第一次面对她家的黑人雇工进行说教时, 那几句说教是“很自然地从她的嘴里说出来的, 她用不着费神多想。当年她父亲训诲土著佣人的时候, 这种说教她听得够多了, 因此它们很自然地从她最早的记忆里涌现了出来”。[4] (P119) 在玛丽眼里, 一个黑人比一条狗强不了多少。她家的黑人劳动力只是为他们工作的机器。在一次与黑人劳工的交锋中, 玛丽挥鞭打了那个黑人。受到白人农场主的鞭打, 黑人是可以去警察局控告的。玛丽并不害怕被控告, 因为白人有警察、法庭和监狱给她撑腰。令她气愤填膺的是黑人居然有权利控告她。玛丽根本没有把黑人当作同样也该具有保护自己权利的普通人来看待。

一次偶然的机会, 玛丽无意间撞见了在树荫下洗澡的黑佣摩西, 看到了“那罩满雪白皂沫的又黑又粗的脖子, 那在水桶跟前弯着的健壮的背”。[4] (P151) 此时的玛丽原本早已万念俱灰。玛丽起初指望结婚来拯救自己, 可她最终心痛地发现丈夫迪克实在是扶不上墙。迪克做事没有魄力, 没有计划, 总是半途而废, 总是按照自己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来经营农场。在这场匆忙选择的错误婚姻当中, 玛丽不仅耗尽了自己的全部积蓄, 而且由于迪克的无能, 他们陷入了几近破产的境地。迪克的尝试一再失败, 夫妻间原本就很冷淡的关系由于生活的窘迫更是雪上加霜。玛丽看到农场复兴无望时, 她彻底散了架, 感觉到她已经没有什么将来了。此刻这种强烈的感官刺激犹如一针强心剂注入了她原本已近干枯的生命之树。这种感觉并不是从天而降的。如上文所提, 个人无意识主要来自个人早期生活特别是幼年生活中那些受压抑被遗忘的心理内容, 而在这无意识里占主导地位的就是人的性本能。[1] (P61) 在争吵压抑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玛丽对婚姻有种自然的抗拒, 因此, 她的性意识长期被抑制。跟她丈夫迪克相比而言, 摩西健壮魁梧, 做事主动积极, 心思细腻, 尽心尽力地照顾她的生活, 并且能感受玛丽苦闷的心情, 甚至从山上采些野花来送给她, 想以此给她些安慰。摩西点燃了玛丽长久以来压制在内心深处对异性的需要和渴望。随着和摩西越来越多的接触, 她和摩西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玛丽在摩西为她穿衣时, 脸上露出了天真无邪的表情, “用双手把脖子上的头发拨散开, 那种姿势就像一个美女在欣赏自己的美貌一般”, 而摩西的神态“宛如一个溺爱妻子的丈夫一般”。[4] (P200) 玛丽第一次有了爱的冲动, 也第一次感受到了被爱的幸福。玛丽深深地被摩西身上流露出的男性力量所折服, 无法控制地关注他。

可这种欢愉的感觉并有把玛丽从困境中解救出来, 相反, 却很快地把她推入了更深的精神危机。玛丽内心的“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又一次发生了强烈的冲突。一方面, 玛丽作为女人, 深深地被莫西身上流露出的一股男子气概所吸引, 她无法抗拒内心里本能的冲动, 她长久被压抑的性本能在摩西面前被激活。在摩西面前, 玛丽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白人女主人, 而是渴望被关爱, 希望有依靠的柔情小女子。摩西也不再是唯唯诺诺、唯命是从的下等仆人, 在某种程度上他扮演了一个拯救者的角色, 给玛丽带去了支持与心灵慰藉。另一方面, 在感受温情的同时, 玛丽也时时刻刻感到了一种厌恶、威胁和恐惧。受种族意识的影响, 她看不起所有的黑人, 从内心里鄙视他们。现在她似乎向一个黑人低头了, 她头上代表着至高无上权威的光环消失了。在内心鄙视的“劣等”民族前, 她站到了一个弱势者的位置上。而且玛丽内心深知她所处的白人社会绝不允许白人和黑人之间有任何感情瓜葛。玛丽“想起他对她说话时用的那种语调, 往日那种愤怒的感觉又用上心头, 可另一方面她又被他这种声调深深地迷住, 这使她自己也无法理解, 她简直不知道该怎样和他相处下去”。[4] (P116) 她不再能忽视摩西的存在, 而且“不得不把他当一个人看待”。[4] (P165) 这给玛丽造成了一个巨大的精神沼泽, 她被“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从相隔甚远的两极强烈得撕扯着, 玛丽内心背负上了沉重的十字架, 饱受矛盾的煎熬。

受“个人无意识”驱使的行为与“集体无意识”的种族观念是水火不容的。玛丽的精神世界中的两股矛盾发展到了极致, 导致了玛丽精神的彻底崩溃。她开始前言不搭后语, 不知所措, 思绪紊乱。玛丽的生活失去了轴心, 每天以睡觉来打发时间。在“个人”和“集体”两极中摇摆不定, 这使她在夜晚陷入了无穷的梦魇之中。她的整个身心都已慢慢被莫名的恐惧所侵噬。在无意中被外人发现了她和摩西的暧昧关系后, 玛丽内心的“民族尊严感”占据了上风, 她严厉地斥责摩西, 冷酷无情地让他滚开。她违背了内心作为女人渴望异性、渴望关爱的本能准则, 滑向了种族意识包围的道义线。这次的倒向, 引燃了受到屈辱的摩西的复仇的火焰, 玛丽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玛丽一直挣扎在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冲突之中。当第一次内心抗拒婚姻的个人无意识屈从了“女大当嫁”的集体无意识后, 她匆匆走进了一段给她带来无穷危机的错误婚姻。在不幸的婚姻笼罩下, 当玛丽内心对于异性、对于感情渴望的个人无意识又一次让位于畸形的种族集体无意识后, 她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无论她的作品以何种形式出现, 莱辛坚持她关注的焦点自始至终只有一个, 那就是对人类生存和命运的关注。她觉得人类的希望就在于人们个人自我和社会自我的平衡。一个人如果想最终达到幸福的彼岸, 就不能逃避一时遇到的痛苦, 只有勇于面对自己, 才能得到最终和谐的发展。作为一位富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心的作家, 多丽丝·莱辛在她的作品中坚持不懈地关注、挖掘“人类命运和人类生存”这个主题。《野草在歌唱》作为多丽丝·莱辛的第一部小说, 迈出了她在漫长的关注人类的写作生涯中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荣格著.李德荣编译.荣格性格哲学.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2.

[3]杨鑫辉主编.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8.

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 篇7

关键词:文化维度;网页设计;异同

电子商务网站上为什么会有很多的“淘宝同款”的广告?或是说,中国人为什么会喜欢购买这种其他人穿过的款式的衣物呢?这里有一个理论就是文化维度理论中的“集体主义文化”或许可以解释这种现象。

本文讨论网页设计或是用户界面设计中的文化维度研究。

网页设计或是用户界面设计一直是带有较多实践性质的活动。很多研究多是从版式、色彩、图标、动画以及交互动作进行研究和探索。实际上作为最主要的社交和信息的载体,网页设计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的设计范畴。国外一些研究者从文化的异同来研究网页设计。他们采用荷兰Hofstede的文化维度概念进行研究。

70年代,Hofstede在调查66个国家的117000位IBM员工的工作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个文化维度,即权力距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度与女性度、不确定性规避。80年代,又增加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从而发展为五个文化维度理论。[1]文化维度理论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大量的运用,解释了很多学科的地区差异性。但是在网页设计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其中Marcus&Gould最早以及最完整地运用文化维度来研究网页设计。他们的研究利用文化维度理论,提出了具体的在网页设计与用户界面设计的特点,并用一些网页进行具体的对比研究。实际上与文化维度研究有关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权力距离维度以及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维度。

在Hofstede提出文化维度理论20年后的2000年,互联网已经全面进入人的生活。网页、网站和用户界面等,各种相关的设计及技术活动频繁出现。甚至发展成为一些新的交叉学科——网页设计、用户体验研究等。Marcus&Gould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文化维度的角度再次审视了网页设计。

1 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PD

权力距离即在一个组织当中,权力的集中程度和领导的独裁程度,以及一个社会在多大的程度上可以接受组织当中这种权力分配的不平等。

Marcus&Gould[2]运用权力距离的概念总结出了与网站设计相关的内容。

(1)具有较高PD值的地区或国家,他们的网页深度比较大。但是子菜单不是网页深度的表现形式。(2)分值高的文化地区,在网页中人们倾向于使用该组织或该文化的图标。(3)分值越高越关注专家、当权者或是官方的言论和想法。(4)分值越高越愿意突出领导,分值低反而愿意针对客户、消费和普通市民。(5)分值越高,网页的安全保障越严格或是苛刻。(6)用社会角色来组织网页的信息内容。

他们的研究用两种类型的大學网站来说明权力距离对网页的具体影响。认为:较高权力距离的地区(国家)的网页具有以下:轴对称、网页信息组织结构与组织的行政结构相同,包含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甚至包括组织机构领导者的学位学历信息等。

较低权力距离地区的网页一般具有非对称结构。关注普通用户以及他们的平等权力等。

从以上总结可以看出Marcus&Gould认为不同的权力距离分值的文化,在网页设计中体现为三点:一是布局(layout)的不同。对称布局是高权力距离布局的一种体现。而具有较低权力距离的地区更加偏好非对称布局。二是信息的不同。高权力距离地区的网站,按照组织结构来放置网络信息,如领导的介绍等。而低权力距离的国家的网站中,大量的信息是普通用户关心的信息。三是标志(图标),在高权力距离的国家网站中,标志一般采用本组织的标志。

近年来在Marcus&Gould研究基础上,一些新的研究陆续发表。一些研究验证了之前的文化维度理论在网页设计中的研究成果。Nehal Shah(2013)[3]同样也用文化维度理论分析了跨文化的用户界面的设计。他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观点。例如,在高权力距离的地区中,网页导航往往包括了所有的信息。而反之,低权力距离的地区的网页中,网页导航是经过组织或者说筛选的内容的一个结构,并且信息密度相对较低。又如,他发展了Marcus&Gould提到的对称布局与非对称布局的说法。他的文章中提到在高权力距离与低权力距离相比,前者的网页布局比较正式,后者更偏向非正式的灵活的页面布局。例如,在非正式的页面布局中,一旦出现操作失误时,灵活的交互动作可以作为向导引导用户完成操作。Sabina Idler(2013)[4]认为非正式的布局,让网站具有更好的参与性与亲和力,能构建网站与用户之间的信任。

另外一些研究,如www. creativebloq.com上的一篇文章“Cultural factorsin web design”,[5]虽然没有提到文化维度,但是也认为权力距离会对网页设计产生影响,特别是标识和图标的选择:高权力距离的国家的网站经常采用组织或权力相关的图案作为网站标识和图标。

但是,也有一些研究发现文化维度中权力距离与实际的用户界面设计存在部分相异之处。Tsai与Wan-ting(2009)[6]通过对比研究台湾地区(PDI=58)与美国(PDI=40)的网页发现在导航菜单、中心对称、图标的选择上与之前的文化维度的研究吻合。而网页一致性和层次上的结果则不同。低权力距离的美国网站一致性高于台湾网站;层次性上更是有很大的不同,低权力距离的美国网站与高权力距离的台湾网站相比具有更好的层次性。

实际上这正说明文化维度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验证。

2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IVC

这个是指社会中成员对个人与集体的关注程度。在个人主义社会中,人们关注个人权力与个人成就。而在集体主义的社会,成员更加关注集体的利益以及忠诚。Marcus&Gould[2]总结了与IVC有关的网页设计的特点:

(1)基于个人成就的激励是个人主义社会的特点。(2)个人主义文化喜欢通过物质与消费来表现。(3)修饰风格上:个人主义文化用有争议的言语,并且可以容忍甚至是鼓励比较特别(尖锐)的说法。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常常用官方性的标语和平和(不夸张)的语言。(4)在个人主义文化的地区,网站的目的和内容是鼓励大家(用户)行动,网站传达年轻人特质;集体主义网站的拟人形象则是经验丰富的人物,或是领导者。(5)在个人主义文化地区,网站关注个人及其需要;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网站展现产品时,不是单独推荐产品本身,而是通过群体的方式来呈现产品。(6)个人主义的地区关注人的品质,而集体主义关注信任与关系。(7)在对待变化上,个人主义关注创新,而集体主义关注传统和历史。(8)个人主义的网站愿意提供个人信息;而集体主义的网站非常注重保护个人信息。

總结上面的特点,主要分为看待和观察事物角度和设计元素两方面的不同。

角度问题:也就是说内容选取的角度。个人主义文化注重个人的活动,内容呈现以个人的角度出发,建立与用户同样的视角。而集体主义文化,以组织的角度来介绍相关内容给用户。其内容多是对网站及其组织的总体介绍,内容的组织是以其基本组织结构为基础。

在设计元素上:个人主义文化网站,其各种元素展示的是个人成功或是个人角度的元素,这些元素包括图标、声音甚至是动画。例如,图标形状是以用户角度进行选取的,如带表情的脸作为图标。而在集体主义文化,图标多是该组织的代表标志等。

Marcus&Gould的文章中举了国家公园的例子:美国网站重点是访问者,访问者的目标,以及公园中访问者可用参加的活动等。而另外一个网站(低集体主义)较少关注游客,而是用一个标语表明公园的理念。还有很多关于公园的规章制度。

而Nehal Shah明确指出:在高IDV值国家,在网站中偏好语音、声音、视频和隐喻等元素关注个人成功。而在低IDV值国家,大的成功和目标则更加常见。

3 文化维度主要影响信息内容的选择

一般来说,网页乃至其他一些用户界面系统的设计都包括:信息内容及其架构、视觉效果两个方面。我们发现文化维度对网页设计的影响主要是以下三个:信息的架构方式以及信息内容的选取,文化图标的运用程度,不同内容的图片的选择。第一个是属于“信息内容及其架构”,后面两个属于视觉效果的范围。深入研究后,我们发现图标与图片中,他们的内容和文化隐喻才是设计者关注的重点。也就是说,即使是视觉效果相关的元素,文化维度仍然影响视觉元素中信息内容,而不是视觉效果本身。

4 文化区域的边界逐渐模糊,在这基础上的文化维度的适用性也有一定的降低

Hofstede认为“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是一个群体,他们的成员都具有相同的社会经验或是相同教育。因此,不同的地区、国家形成的文化群体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由于人的活动范围扩大,不同地区国家的人交往密切,实际上有些地区甚至是相互交融。所以可以说文化的差异性由于交往的密切已经逐渐弱化。

这个文化维度分值的调查是70年代进行的,而近几十年来世界文化和沟通方式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异域群体之间的差别已经逐渐模糊。就网络世界来说,这种模糊文化边界与相互交融就愈加明显。

5 结语

文化维度理论可以解释不同地区或文化群体的行为方式异同的原因,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就网页设计而言,文化维度理论可以解释网页的内容与架构的不同,但是视觉设计上的异同无法完全用文化维度理论进行解释。随着世界文化与人员的融合,文化维度理论的适用性也有部分降低。

参考文献:

[1] GEERT H,JAN H G.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Software of the mind [J]. McGraw-Hill,New York,1991.

[2] MARCUS A,GOULD E W. Crosscurrents:cultural dimensions and global Web user-interface design[J]. interactions,2000,7(4):32-46.

[3] SHAH N . Cross cultural considerations for user interface design [J]. 2013.

[4] IDLER S . How To Design For A Cross-Cultural User Experience [J]. 2013.

[5] WWW.CREATIVEBLOQ.COM . Cultural factors in web design[J]. wwwcreativebloqcom . 2013.

个人与集体的谚语警句有哪些 篇8

2、天上星多黑夜明,地上树多成森林。

3、独人难活,独柴难着。

4、人多山倒,力众海移。

5、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6、柴多火旺,水涨船高。

7、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8、团结就是力量。

9、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

10、独脚难走,孤掌难鸣。

11、三人省力,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

1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13、一人知识有限,众人智慧无穷。

14、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15、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1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7、土多好打墙,人多力量强。

18、单麻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19、一人不敌二人计,三人合伙唱台戏。

20、人踏不倒地上草,众人能踩出阳关道。

21、九牛上坡,个个出力。

22、家里婆姨多,饱饭吃不着。

23、夫勤妻帮手,日子美不够。

24、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25、世上有亲密无间的朋友,没有亲密无间的君臣。

26、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27、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28、千斤担子众人挑。

29、好虎架不住群狼。

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 篇9

一.课前导学

(一)认清目标,明确要求: 1.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个人与集体是不可分的,理解团结就是力量。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和维护集体团结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知识目标:了解有关集体的基本知识,熟悉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了解“团结就是力量”的内涵,掌握集体团结的作用。

(3)能力目标:融入集体,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生活中体验“团结就是力量”。

2.重点: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离不开个人。

3.难点:集体的团结

(二)自主学习,质疑问难 1.预习导学,完成下列问题

(1)阅读第一目题后,说说自己对集体的认识(讨论交流补充)。(2)集体的作用是什么(在集体里生活的感受)?

(3)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战胜“非典”的典型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4)分析教材p58初二(5)班比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二.课堂助学

(一)课堂讨论

1.讲述:我与集体的一件事(理解什么是集体。如小组、班级、学校、家庭、村庄、城市)2.阅读事例,讨论:这位主持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分组讨论。

3.通过上述材料,分析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小组交流,老师总结)4.“龙舟竞渡”“乐队演奏”“仪仗队”和“拔河比赛”,说明集体的发展靠什么?试一试:自己能举出靠集体的力量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其他事例吗? 5.歌曲欣赏《众人划桨开大船》“一支竹篙呀,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一棵小树呀,弱不禁风雨;百里森林哟,并肩耐岁寒,耐岁寒。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同舟嘛共济海让路,号子嘛一喊,浪靠边;百舸嘛争流,千帆进;波涛在后,岸在前。一根筷子呀,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呀,拍也拍不响;万人鼓掌哟,声呀声震天,声震天”。这首歌说明了什么道理?你是如何认识的?结合p58的材料,提炼出本节难点(小组交流,老师总结)

(二)总结:

知识框架(主要内容)

1.集体的存在形式、特征

一.个人与集体不可分 2.集体的作用

正确认识个人 3.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与集体的关系

1.集体团结的作用 二.团结就是力量

2.维护集体团结 三.当堂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集体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集体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 ②同一集体在各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 ③人的一生是在大大小小的集体中度过的 ④集体不能离开个人而存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同学关于个人和集体的说法和做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有()A.同学甲说:“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离不开个人,个人与集体不可分” B.同学乙说:“集体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 C.同学丙学习成绩优秀,但基本不参与集体组织的活动 D.同学丁在学习上刻苦勤奋,并积极参与班级事物 3.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个人和集体不可分的是()①合唱团 ②接力赛 ③单元测试 ④拔河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意大利队开始状态并不好,蹒跚杀入决赛,在与法国对的决战中,队长卡纳瓦罗带领队员团结一心最终凭借点球取得世界杯冠军。卡纳瓦罗也获得了当的“银球奖”,材料说明()A.世界杯上只有意大利队做到团结,法国对不团结 B.意大利队队长为获胜起了决定作用,其他队员作用小 C.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重视集体的团结

D.只要做到事事团结,就可以功无不胜,战无不克

5.“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这首歌对于激励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起着积极作用。下列不符合这一作用的是()

A.经过八年艰苦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B.石油工人经过努力开采出石油,推翻西方专家了“中国无油”的预言 C.1998年夏,中华儿女万众一心,经过60多天战胜洪水 D.刘祥凭借自身能力在2006年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上,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保持了13年之久的男子110米栏的世界记录。

6.谚语“一只手,提个篮;两只手,端个盘;十只手,推动船;百只手,把河拦;千只手,推到山。”告诉人们()

①个人融入到集体中去才有力量 ②团结就是力量 ③集体离不开个人 ④依靠集体,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

1.有一位足球队员说过,足球是一个集体项目,球员是集体中的一分子,集体好你才能好,集体不好你也好不了,没有听说过哪个降级的球队还能出最佳射手;只有我们每一个队员都努力,球队才能赢球。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 篇10

【关 键 词】 社会责任意识;高中生;伦理关系

责任感是个人素质的核心成分,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素质的优劣。在我国当前教育中,学生缺乏责任心,意志力薄弱,信心的来源萎缩,对于优秀意志品质的锤炼氛围几乎为零。一些中学生对自己所充当的责任角色模糊不清,缺乏情感和意志的职称,这使他们将来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一、问题的提出

现阶段的高中生被社会冠以“90后”这一称呼,这一代人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知识文化素养较高、家庭环境优越,由此造成他们责任意识的普遍缺乏,具体表现有:1. 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2. 推诿责任,缺乏担当。但就在整个社会对这代人普遍持有这种看法时,我们却看到了这样一些场景:“汶川”地震发生以后,这一代人没有漠视,没有坐视不管,相反,他们踊跃地投入到了抗震救灾的活动中去,一些感人的场景至今使人记忆深刻,他们表现出了高度的社会责任心。我们以此为切口,面向刚刚入学不就的高一新生,做了一项校园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意识大于个人责任意识。如有一个问题:如果班级同学有困难时,你会帮助他吗?调查结果显示有同学表示“视情况而定”;相反,在问及“你有没有参与过一些公益活动(如捐物、捐钱、献血等)?”有同学表示“经常参与”。这两者之间似乎是矛盾的,被认为普遍缺乏责任心的这代人,为什么会对社会公益事业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热心?

二、原因探究

(一)社会宣传以及舆论作用

在媒体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不能忽视社会宣传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深远影响。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个决定往往取决于媒体的导向,公益事业在全社会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媒体宣传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青少年的心智还未成熟,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特别容易受到各种媒体宣传的影响。榜样的示范作用对青少年的心智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当代中学生崇拜的偶像大多是一些娱乐明星,这些偶像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发展。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明星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当中去,从某种程度上讲,比起只是对中学生一味进行单一的思想教育,只是停留在“训导”“灌输”等方式上,明星的这些实际行动更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对“陌生人”的伦理关系

超越地缘、血缘的“陌生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伦理学研究的新主题。我们在问卷调查中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中学生对身边亲近的人,如朝夕相处的父母、同学表现出的责任心令人担忧,但是相反的是,他们非常乐意帮助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我们的调查对象是高一新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人际交往中,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像小学、初中那般单纯,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相对“熟人”来说,他们和“陌生人”之间没有利害关系,对“陌生人”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如有一个问题就问到了“同桌在某些事情上做得不当时,你会指出吗?”有同学会“视情况而定”。因为经常面对的人,要考虑到人家心里是否会接受,以后我们的关系该怎么相处等一系列的问题。但是对“陌生人”伸出援助之后,没有后顾之忧,也不用担心被救助人心里是否有压力、负担,以后的关系该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等等问题。

(三)从众心理

在调查中,很多学生表示自己只是在学校或班级的组织下参加公益活动,我们不能否认学校或班级对学生的正面引导作用,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显示出部分学生在做公益事业时不是主动的、自愿的。社会责任意识在这里被消解,我们看到的有可能只是随大流,中学生存在这样一种心理“看到别人都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我如果不参与的话,别人会用一种什么样的眼光看待我?”

三、对策及建议

社会责任是指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社会责任感则是人们对这种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意志,是与人的理想、志向和价值观高度统一的,是为祖国和人民献身的一种强大的内动力。

从价值取向的角度看,发达的社会责任感应为:关怀自我生命,他人生命的实现;关怀自我幸福,他人幸福和社会整体幸福的实现;尊重生命,尊重且捍卫人格的独立性、完整性;关怀社会正义的实现,积极对抗邪恶与不义;无私助人;坚定地追求真善美,对抗假恶丑;倡导并践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友谊、爱;对周围世界富于激情,心灵敏锐,对抗麻木不仁;忠诚,对抗卑鄙;不断地超越自我,因为“人是提升自己和超越自己的生存,人的个体人格的实现即不断地超越自我”;个体与世界的合一,生存境界的丰富、充实、博大。

根据此次问卷调查,我们从中发现的问题是极为复杂的,“个人责任意识远不如社会责任意识”是值得怀疑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与个人责任意识的培养是紧密相关的。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也就是责任的体现,即使自我对社会责任的反应,也是社会对个人责任的认同,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必须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我们认为,在初高中转轨期间,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迫在眉睫,具体的对策及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媒体的正面导向作用

媒体在后工业时代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尤其对中学生,他们很容易受到电视、广播、报纸,尤其是网络的影响,这些媒体有着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影响着他们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态度。所以说我们应该加大对媒体的正面导向作用,利用媒体的宣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首先,媒体人应树立起强烈的责任心;其次,媒体应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题材,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豪迈之情;再次,加强榜样的示范作用,针对青少年崇拜偶像明星的心理,搜集这些人参与公益活动的资料,对他们进行示范教育。

(二)中学目前实行“新课程改革”

实行“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应深入开发教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语文教材中所体现的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的“我自模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孙中山的“中国非革命不兴”;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新中国总理周恩来少年时“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理想,无不洋溢着一股强烈的家国意识。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把这些“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进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其中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三)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

组织学生多参加公益活动,如绿化城市植树活动;创建卫生城市义务劳动;祭扫革命烈士公墓活动;参观科技馆、博物馆、党史馆等活动;“传承雷锋精神”主题宣传活动;“学会感恩”主题宣传活动;城乡“手拉手”活动;“献爱心捐助”行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对这些数据进行理性的分析,高中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个人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之间的错位,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希望笔者这些略显粗浅的拙见能引起大家的注意。

【参考文献】

[1] 马斯洛. 人的价值与潜能[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 唐雪梅. 浅谈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2).

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 篇11

关键词:社会主体,主体间,自由主义,现代性

一、主体建构模式是现代社会之根本政治建构术。

对于社会存在及其形态的认识和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根本问题, 是一个元理论问题。诚然其中可以有很多视角可以对之进行剖析和解读。我窃认为其中的地基便是社会主体的问题—即如何理解社会主体是构建社会实在认知的核心命题, 它从根本上制约了思维的构造与社会的有机合成。从宏观的历史演进看来, 自启蒙以降, 社会就被想象成为主体之间在契约基础上建构的产品, 虽然左翼和右翼对于它是否存在仍有争议, 但是无可争辩的就是主体的优先性。

自由主义作为现代性的思想代言人 (我认为社会主义从大的框架上面并没有与自由主义完全对立, 尤其是在对于主体性的认同上面, 因此这里会将两者融入起来, 特此声明) , 它的根本特点就是个人至上于社会, 更有极端如哈耶克与诺奇克者更是主张个人是唯一实在的社会存在物, 社会就是虚拟的网络而已。从自由主义论证逻辑来看, 自由主义认为在人类社会中个人是唯一自然的存在, 而非人造的物件 (这个完全符合逻辑和常识) , 人们对于社会的需求是次生的, 社会只是是个人的衍生产品。假如个人都可以像庄子那样逍遥, 或者个人能够完全自律于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中, 那么便是理想国度了, 无疑“自由人的联合体”就是此至善之境了吧。区别只在于两者是否承认社会的存在, 并非两者在个人主体之优先性上存在异议。

人类社会有完美之境吗?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确认自由主义所勾画的社会图式决然不是。在主体性优先的自由主义社会里面, 在正当优先于善的根本规则的治理下, 我们人类虽然走出了原始森林却在道德与理想生活的追逐上面变得更像侏儒。“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再枷锁之中。”我们解放了主体, 也沦陷了主体。在纵欲与虚无之上颠沛流离。这样的理想之境并不理想。因此当代思想界最为波澜壮阔的景观就是挑战自由主义, 不仅在西方内部竞相出现了社群主义、共和主义以及后现代等诸多思想;包括儒家文化、伊斯兰文化等等异域文化也掀起了波澜。这里暂且不谈其他文化的挑战, 就西方思想内部来看我认为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哈贝马斯所提出和倡导的在话语伦理下阐释的主体间性这个社会主体范式的转型。

二、主体间性能否挽救现代社会的歧路?

在《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一书中哈贝马斯这个当代西方思想的执牛耳者以自己的方式发现或者说是重构了当代西方思想的叙述史, 把自黑格尔以后的哲学家的发展路径进行了主体范式的批判。正如刘擎在《悬而未决的时刻———现代性论域中的西方思想》所评价到的:

哈贝马斯似乎怀着一种力挽狂澜的抱负, 力图使现代性的哲学批判“迷途知返”, 重新回到黑格尔最初面对的那个历史的十字路口, 选择一条被前辈与同代思想大师们错过的出口, 一条可能走出现代性困境的新路。因此, 这部著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欧洲现代思想史的一次重构。 (1) P5

在哈贝马斯看来现代性问题的核心就是黑格尔发现的“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及其所导致的传统伦理生活总体性的分裂, 这也是为什么哈氏的思想谱系史将黑格尔标定为现代性哲学话语的源头的根本原因。他认为青年黑格尔曾经试图用“爱和生命”观念中表现出来的“主体间性”的一体化力量, 来反抗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的权威, 以主体间的交往中介来取代主客体之间的反思关系。但是最终黑格尔错过了这个更有潜力的思想路径, 而创立了辩证法, 以“绝对精神”的概念使哲学重新获得力量。在黑格尔之后哈贝马斯辨识了现代性批判的三种路径:黑格尔左派、右派和尼采;而尼采的传人又因为思想继承的差异化解为两支:一是海德格尔到德里达, 另一支是巴塔耶到福柯。最后哈贝马斯对这个思想的谱系进行了釜底抽薪的打击, 即认为它们非但没有解决现代性的困境反而更加的加剧了现代性的悲剧。正如卡夫卡所言的“笼子找鸟”一般, 人类进入了思想的死胡同。

因此哈贝马斯认为重新回到黑格尔所站的十字路口, 然后选择被荒草淹没的“主体间”道路才能彻底走出困境。无疑哈贝马斯所发展的交往行动理论是当代西方最为重要和富有原创性的理论之一。而其理论的最重要的贡献就是试图解决主体和社会之间的矛盾关系, 其理论抱负可谓博大。但是我认为他的理论仍然没有走出西方哲学观念中一以贯之的形而上学的唯意志论思维框架, 哈贝马斯所主张的主体间性并非我们平素所认为的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共识, 而是在应然的角度上面通过商谈理论试图完全解决主客体矛盾的形而上层面的升华, 而其最本质的话语系统却离不开西方主流的道德心理学假设。就如哈贝马斯与罗尔斯的对话中所表达的那样, 他并不是与广义意义上的康德先验主体思维冲突, 只是将独白的先验主体替换成先验的主体间范式而已。而对于社会的认知只是从抽象的虚拟到了更加抽象的具体罢了。

所以虽然主体间范式在理论思维上面貌似解决了一个根本性的现代性的难题, 但是在实践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西方当代的文化多元主义与认同政治的崛起就是对于这种形而上学的主体框架的反抗。无疑这个范式的转换仍然存在很大的反思空间与实践余地。

总之, 在这场主体范式的转换过程中, 西方思想尽显其优势与短板。思想的互动应该是要突破文化间的时候了。没有文化间的积极性的互动, 主体的认识就不能脱胎换骨, 作为中国人我们的责任也就不仅只是复兴中华民族了, 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参考文献

[1]【加】查尔斯·泰勒著, 韩震等译《自我的根源》, 译林出版社, 2001年9月, 南京

[2]刘擎《, 悬而未决的时刻——现代性论域中的西方思想》, 新星出版社, 2006年10月, 香港

上一篇:基金申报经验总结报告下一篇:做保险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