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与社会关系

2024-11-03

个人与社会关系(精选12篇)

个人与社会关系 篇1

睁开眼睛, 打开电脑, 走出房间, 人们总会有种掉进漩涡的感觉。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上班的路上会不会堵车, 我们谁也无法预见质检合格的大桥会突然坍塌, 我们谁也无法阻止朝鲜进行可能会殃及整个东北亚的核试验;官员们下海经商, 商人们上岸做官, 老人空巢儿童留守夫妻分居, 富人愈富穷人愈穷, 旧的价值和思维方式已经式微而新的开端却缺乏明确的道德平衡……

人们感到适应不了这个突然变得更加广泛更加危险的世界, 人们变得越来越麻木沮丧、困苦愁烦。这是因为人们没有学会根据历史的变迁和制度的冲突来界定他们所遭遇的困惑。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开始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时期转型的过程, 全能主义的政府逐渐放开了对社会经济各方面的控制, 主要表现为经济市场化, 政治民主化与法制化。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权力下放和职能转变, 私人利益的承认和鼓励、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这些变迁不仅意味着个人活动空间的明显增大, 也意味着公民作为一个个体与国家的分离和对立, 更意味着一个连接国家和个人的相对独立的公民社会 (Civil Society) 的逐步出现。

要理解和解决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困惑,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国家和个人的关系。而依靠公民社会就是个人实现与国家良性互动的有效手段。

一、公民社会的概念和特征

Civil Society一词在国内有三种不同的译名, 即“公民社会”、“市民社会”和“民间社会”。Civil Society译名的不同表达, 代表了学者们对这个术语的不同理解:从公民政治权利的偏好层面使用“公民社会”, 从社会经济生活的偏好层面使用“市民社会”, 从国家和家庭、企业的关系偏好层面使用“民间社会”。

笔者研究的Civil Society强调它的政治学意义, 即对公民社会的政治参与和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政治学意义上的公民社会概念强调其“民间性”, 即公民社会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公民身份和独立自主的地位, 主要是指保护公民权利和公民政治参与的民间组织和机构。当代国内学者在公民社会的研究中, 大多持“三分法”观点, 把公民社会当作是国家或政府系统, 以及市场或企业系统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本研究也持以上观点。

公民社会是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的民间公共领域, 诸如团体、工会、合作组织、服务组织、社区组织、青年组织以及学术机构等都属于公民社会中的组织。公民社会组织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简称CSOs) 是公民社会的主体, 离开公民社会组织就无所谓公民社会。作为公民社会主要载体的公民社会组织有以下三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是非营利性, 公民社会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 它们致力于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服务需求, 把维护公共利益和提供公共服务作为主要目标;其二是独立性, 即它们拥有自己的组织机制和管理机制, 不代表政府也不代表市场, 在政治、管理和财政上, 都在相当程度上独立于政府;其三是自愿性, 参加公民社会组织的成员都不是强迫的, 而完全是自愿的, 因此这些组织也叫公民的志愿性组织。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家实施政治体制改革,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规范民间组织的法律、规章和政策, 转变了对公民社会的态度, 为公民社会的兴起提供了制度条件。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及其所引发的诸多问题也使各种公民社会组织应运而生。一些专家学者估计, 在中国至少有200万个以上的公民社会组织, 有的估计高达800万个。虽然学术界的数据存在差异, 但这也足以说明一个日益强大的公民社会正在我国逐渐形成。

二、个人与公民社会

正如前文所言, 现代世界达到了极限就会自我反省, 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将逐渐意识到“现代性的生产主义逻辑”中隐含的危险和局限性。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为不确定性”, 其中就包括在文章的开头提到的那些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困扰我们自己的种种风险。这种“人为不确

定性”增强的政治后果影响极为深远, 公民社会的孕育和发展就是它的积极影响之一。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他们需要依靠公民社会的力量来面对日益强大的现代国家。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分别是农村和市民的自治组织, 它们是由城乡居民自愿组织参加的非政府非营利的民间组织。这两个中国农村和城镇最广泛的民间组织, 正是中国最重要的公民社会组织。在保护村民和市民的利益、管理农村和街道事务、协调公民和政府的关系、组织公民参与政治选举等方面, 这些公民社会组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方面, 公民通过参与公民社会组织能够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和培训因而具有一定的技能, 能够得到和处理信息, 从而有能力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另一方面, 公民社会组织力量的真正发挥还需要每个公民的参与。在公民社会中, 公民的身份并不是由年龄决定的, 而是首先由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来标志的。公民社会里的公民应该追求恰当理解的自我利益, 受法律保护的自我利益, 在更广泛的公共需要背景下的自我利益, 有远见的而非短视的自我利益, 有助于促进他人利益的自我利益。

公民社会里的公民身份要求所有人拥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义务。所以, 公民不光要争取自我利益, 更重要的是, 要关注整体的福祉或较大的利益。至关重要的是, 公民社会也必须实现民主化, 参与精神必须取代精英主义者所坚持的那种寡头政治的信条, 只有这样个人才拥有选择的机会和能力, 个人权利才能够得到保障, 民间首创精神才能得到鼓励和发扬。

三、个人、公民社会与国家

社会发生迅速变化的结果, 使国家和公共社会之间本来相互应该适应的关系变得问题重重。致使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紧张的、经常充满矛盾的关系。这些矛盾不仅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 而且广泛体现在以性别、族群和代际划分等为基础的各种斗争中。为了解决这些争斗, 个人和群体纷纷根据各自的社会基础、服务对象、活动方式而建立和塑造了代表着各种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社会利益的公民社会组织。在个人处理与国家的关系中, 公民社会具有以下的几个作用:

1.让个人通过集团的方式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公民社会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尤其是政策制定过程, 在此之中, 公民合理的追求自我利益, 同时他们的自我利益又是同他人的自我利益以及公众利益相协调的, 是可以长期保持发展的。由此可见, 公民社会的兴起必将使公民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参与向纵深发展, 与此相适应的政策制定范式也必然要求政策制定过程具有容纳公民或公民社会组织政治参与诉求的机制。

公民社会组织会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通过游说、宣传、支持民主选举活动、示威游行等多种方式表明其在政策制定中的态度和意见, 并以自身所掌握的民意和特定群众的支持对政府施加压力, 迫使公共政策反映该集团的利益诉求。

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 公民社会组织作为国家行政主体的相对方, 不仅有服从和协助管理的义务, 还能够在受到不法侵害的时候, 有申请救济的权力, 甚至还可以以拒绝执行的方式来修改甚至废除既行政策。

2.让个人以协商民主的形式促进国家角色的转变

公民社会可以使个人按照民主的方向进行社会化——个人得以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人们不仅关心“环境中的个人困扰”还关注“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论题”。由此推动法治、民众参与、民主型政治文化和中产阶级等因素的形成, 最终形成一个独立于市场与国家的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与国家的二元分立格局标志着双方的对峙状态, 对峙状态的形成意味着公民社会趋于成熟和稳定。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分立格局实质上意味着个人与国家、自由与权威、私权利与公权力的对峙。这意味着, 公民社会具有制衡政府的力量, 亦即公民社会在维护其独立自主性时力争自由并捍卫自由, 使自己免受国家和政府的超常干预和侵犯。因此, 在公民社会发生作用和影响的范围内, 国家及其政府不再被认为是全知全能、完全理性的实体, 政府组织本身只具备有限的理性, 政府不会成为治理过程中的唯一权威主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公民社会以能动政治、协商民主的形式促进国家角色的改变。

3.让个人以自治的方式来维持社会秩序

公民社会在个人处理与国家关系中的另一个作用就是通过社会自治来避免国家权力对公共领域和私人生活的过分侵蚀。除了民族区域自治外, 当前中国的社会自治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 农村村民自治、城市社区自治和行业自治。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等自治群体所领导的社会自治, 又可以统称为基层群众自治。基层群众自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自治形式, 它具有广泛群众自治基础和社会自治基础, 人们通过参与公民社会组织能过解决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在公民社会组织内部, 组织培养了其成员合作和团结的习惯, 在共同利益和共同行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团结有机地将单个的人联系起来。在公民社会组织外部, 个人能够通过组织有效而富有意义地把自己与政治体系联系在一起, 通过组织构成的密集网络进行利益表达, 整合诸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

总而言之, 公民社会应该成为联系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桥梁, 组织个人参与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以协商民主的方式推动国家职能的转变, 引导个人通过自治的方式促进社会和谐。而国家则应在承认和尊重公民社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公民社会, 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 进行必要的、有限度的干预、调节和支持。

在公民社会中, 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不再是“一边倒”的态势。公民社会组织作为个人与国家的中间力量, 能够有效的避免国家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侵蚀和危害, 能够有利地帮助个人更广泛更有深度地参与国家事务, 能够让国家政权组织从琐碎的个人事务中脱身出来, 能够帮助个人壮大自身的力量以应对日益危险的社会。总而言之, 公民社会的孕育和壮大能够解决现代社会的种种困惑。

然而, 如果无法在全球范围内消除上述风险, 无论对个别的个人与国家关系进行了多么富有成效的民主改革, 治理都将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之中。所以, 这也是研究的不足之处, 还需进一步探讨跨国治理的进展问题。

参考文献

[1]尹广文.个人社会国家公民社会理论研究[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8, (9) .

[2]王代月.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评述[J].教学与研究, 2007, (9) .

[3]李京桦.民族国家公民社会与民主的辩证分析[J].民族问题研究, 2012, (4) .

[4]姜正君.中国市民社会和国家架构关系研究综述[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4) .

[5]马晓燕.公民社会的核心——公民精神[J].甘肃理论学刊, 2005, (11) .

[6]苏民.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公民社会——访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J].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6, (8) .

[7]易文双, 王迎鑫.我国政府如何正确处理与公民社会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 2008, (9中) .

[8]刘良.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公共政策制定范式的转变[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6, (1) .

[9]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若干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7, (12) .

[10]尹浩.中国公民社会发育的动力研究—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逻辑起点[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2, (9) .

[11][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12][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个人与社会关系 篇2

知识方面

理解: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应用:结合事例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能力方面

引导学生通过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觉悟方面

使学生认识到,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个人与社会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但不能夸大个人的作用。个人应该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成才条件,努力完善自我,以便将来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教学重点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看待个人成才的条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课件《钱学森》)

通过钱学森回国后为祖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引出:

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板书)

[讲授新课]

师:要了解二者关系,首先要区分“人”和“个人”这两个概念。粗看起来“人”与“个人”似乎是一回事,我们日常用语也没有处处把二者区别开来,严格地说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是表现人类一般特征(即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概念,概括了所有人的共性,我们在上节课讲授的就是这个共性,但不能说明人们自身之间的差别,只有“个人”这个概念才可能表现出人们之间的差别,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都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差别的“单个的人”,故“人”和“个人”的关系就是我们在哲学常识上册中讲到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人”是只有在思维中才能把握的概念,我们感官接触到的都是“个人”,“个人”中包含了“人”的特征,“人”又概括了所有的“个人”。综上所述“个人”是指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的“单个的人”。其次,要区分“社会”与“社会发展”,“社会”我们在前面作了解释,这个概念指的是这个共同体的静态。那么“社会发展”这个概念可以说指的是这个共同体的动态。社会的发展不仅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上,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之中。如近代历史上,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形态并没有改变,但社会内部已发生了几次大的技术革命,使同一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内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生了不少变化和进步。

师:我们区分了“人”与“个人”,“社会”与“社会发展”后,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

生:看书、阅读、思考、举例。(略)

师:让一个同学概括二者关系: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制约着个人的活动。

我们先来看关系的第一方面内容。

1.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

师:为什么个人活动能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生:个人活动,之所以能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作为社会的人,具有能动作用,即人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也是人和物的根本区别所在。人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界,还能够能动地改造人类社会。

师:同样是个人活动,为什么有的人的活动起推动作用,而有的人的活动则起阻碍作用?

生: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之所以性质不一样,这是因为有的人的活动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活动就能对社会生活、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例如: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之所以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正是因为其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又如:希特勒发动的战争之所以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阻碍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是因为其法西斯战争的性质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驰。

师:同样是个人活动,为什么有的人的活动起着重大作用,而有的人的活动作用又小得多呢?

生:个人活动对社会的作用之所以有大有小,这是因为在同一社会历史条件下,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知识、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程度等不完全一样,个人所处的客观环境也不尽相同,因而其作用大小也就不一样。具体地说,杰出人物由于他们所具有的特点使他们能为当时的社会需要服务,比普通人站得高,看得远,能掌握时代的脉搏,反映历史发展趋势,提出历史任务并组织群众为之奋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具体进程,起着较大作用。但必须注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没有一个个的普通人,就无所谓人民群众,因此不要小瞧普通个人的作用,一个人再伟大,离开人民群众也难以发挥作用。

师总结归纳:

任何个人的活动都会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无论是杰出人物,还是普通个人,都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对社会生活、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但是在性质上是不同的,有的人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推动作用,有的人则起阻碍乃至破坏作用;在程度上也是不同的,有的人起的作用大,有的人起的作用小,一句话,人人都对社会发展有影响,但人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却不尽相同。

师:我们分析了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但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看来社会发展对个人的活动也是有影响的,下面我们就共同探讨社会发展对个人活动有什么影响。

2.社会发展制约着个人的活动(板书)

第一,个人活动受社会环境的制约。

这里的社会环境,既包括一定社会的物质条件,也包括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等精神条件。

历史上有成就的人,除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外,也是因为符合当时社会条件、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要求。

例如秦始皇,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顺应了实现社会统一的要求;

封建社会中,适应农民革命战争的需要,出现了黄巢、李自成、洪秀全„„

南宋,适应抗金的需要,产生了岳飞;

清末,适应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产生了孙中山;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的革命和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

因此,并非任何个人的主观努力都能有所收获,并非任何个人的奋斗都会有成绩;只有那些个人努力方向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主观努力才会有所成就。

认识到这一点,启发我们的个人活动也需要顺应社会的具体条件。那么,让我们共同来分析一下,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为个人成长提供了哪些条件呢?

学生讨论。(略)

教师归纳:归纳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认识个人成长的条件:

(多媒体显示)

有利条件:

①经济条件: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我国社会的巨大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有了普遍提高,为青年的成长提供越来越多的物质基础。

②政治条件: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法制和民主的不断健全,为青年学生的成才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政治条件。

③思想文化条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文化制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为青年学生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精神条件。

④政策和社会风气等条件: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也在逐步形成。这都是青年学生成才,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发挥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条件。

不利条件:

①经济上生产力还比较落后。

②政治上民主法制建设的程度还不高。

③思想文化上剥削阶级思想道德残余的影响和腐朽生活方式的存在,党风、民风中的腐败现象等,都对青年学生的成长产生阻碍作用。

面对这些客观现实条件,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呢?

教师归纳:归纳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应:①充分利用有利条件;②在不利条件面前,不怨天尤人、悲观失望,而要奋发图强,借此来磨炼自己的意志,变不利为有利。

第二,个人活动还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个人活动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之,就会受到规律惩罚。

我们历史上的“大跃进”时期,人们有着良好的动机和愿望,希望一下子摆脱贫穷和落后,希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不但没有“跃进”,反而因此而延误了社会发展的进程。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多媒体显示)

①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不是希特勒个人随心所欲的结果?

②希特勒为什么没有实现称霸世界的目的?

③毛泽为什么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学生讨论。(略)

教师归纳:希特勒所以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希特勒个人随心所欲的结果,而是由客观的社会条件所决定的。①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严重政治危机,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对国内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十分恐惧,将希特勒推上了台。②社会生产关系决定国家性质,国家性质决定对外政策。希特勒发动二战是为了适应垄断资产阶级对内镇压,对外争夺殖民地的需要。③希特勒发动的战争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也有密切关系,如坦克、飞机、大炮等物质条件。当然,也不可否认希特勒个人的好战因素。

希特勒曾经在世界上横行霸道,煊赫一时,但他不可能达到目的。是因为法西斯战争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非正义的战争,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失道寡助,必定灭亡。

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能指引中国人民战胜国民党军队,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也是由中国的客观的社会条件决定的。①帝国主义侵略和腐朽的封建统治使中国贫穷落后,民不聊生,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的努力均告失败,于是希望寄托在无产阶级身上,毛泽东等顺应历史发展趋势。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已经腐朽,无产阶级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农民阶级与中国工人阶级是天然的同盟者。因此毛泽东领导的人民军队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③蒋家王朝的腐朽统治违背社会发展趋势和全国人民利益,遭到人民的普遍反对,势必退出历史舞台。当然,中国革命的胜利与毛泽东同志个人的丰功伟绩也密不可分。

综上所述,每个人的个人活动都要受到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教师归纳小结:

(围绕讨论题目,评价学生发言,结合实际和存在的问题讲述,把学生的思想认识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下面是供参考的几点看法)

(l)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个人发展条件?

①要全面看条件。条件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这里说的“条件”主要指社会客观条件,包括生产力水平、经济制度与体制、政治制度与体制、法律制度、科学教育文化的水平,社会道德风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不能只看到某方面的条件,要看到多方面的条件及其总和。

②个人发展条件的比较。横向比较,与一些发达国家比,在财力、个人经济待遇、设备等方面我国确实有差距,这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但这只是一方面的情况。在其他方面(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社会道德风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我国又有许多优越之处。纵向比较,与旧中国相比,现在的个人发展条件好得不可比拟,这一点不用说了;与“文革”时相比,现在为个人发展所提供的条件也好得多了,这也是必须看到的。如受教育条件,“文革”期间大学停止招生,许多“老三届”中学生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现在虽然还不能使所有想升大学的都升入大学,但究竟已能使相当一部分青年上大学深造了。现在国家还办了许多职工大学、函授大学、夜大学、电视大学,实行自学考试办法,使许许多多已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中年人仍有受到高等教育的条件和机会。国家制定了《义务教育法》,这就能保证我国下一代都能受到9年义务教育。

③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是相对而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到乡镇企业工作,这样的工作环境到底是有利还是不利?这就不能笼统地说了。因为乡镇企业人才缺乏,求才若渴,青年知识分子一去就成了“挑大梁”的骨干,可能很快做出大的成绩,在这种情况下,乡镇企业就成了这个人发展的有利条件。如果他到了某个人才济济的大机关、大单位,许多事情轮不着他,他只能“打打下手”,日子过去了,无所作为,这样,大机关、大单位就不一定是这个人发展的有利条件。所以我们不能抽象地谈论有利条件或不利条件,必须具体分析。

④客观条件固然重要,主观条件也不能忽视。例如,同在一个学校、一个班级里学习,可以说客观条件是基本相同的,但有的同学学得好,有的学得差,这种差别的原因只能从主观上去找了。许多自学成才的青年们所处的客观条件并不好(有的甚至是很差的),只是由于有报效祖国建设四化的强烈愿望,有努力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而取得了大的成绩。

⑤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各方面改革的深入将给个人发展创造越来越好的条件。自从海南岛要改为海南省的消息公布后,许多青年人、中年人涌到海南去求职,掀起了一股“海南热”。这是因为海南岛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需要大批人才,也就是说,那里将有个人发展的优越条件。但许多人到了海南求职未成,原因是那里的许多事情还处在计划、准备的阶段,个人发展的许多客观条件还未形成,暂时还容纳不了那么多求职的人。但毫无疑问的是,海南省、海南经济特区的建立必将给许多人的发展造成良好的条件。不过,从长远的观点看,即使不去海南,就在原来地方,个人发展的条件也会越来越好的。青年要做创造者和开拓者,要在为社会进步的奋斗中去求得个人最大限度的发展;要从自己所处的实际条件出发,找出其有利的方面,克服和改变其不利的方面,解决个人发展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这才是我们应有的积极态度和有效途径。

(2)如何全面分析和正确看待个人发展条件和机会的“均等”?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在个人发展条件和机会方面排除了出身、门第、性别、财产、职业、民族等方面的人为地限制,实现了平等。

②条件和机会的“均等”是相对的。一方面它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就是生活在同一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由于地区的差别,发展情况的不同,也不可能完全等同。如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各省、市、自治区里的不同地区,直至一乡一村、一个单位,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基础不同、发展不平衡,人们工作的条件、受教育的机会、晋升的机会显然也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这种“历史局限性”不是一下子能改变的。另一方面,即使客观条件一样,但由于每个人的个人素质和主观努力程度等的不同(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也会造成事实上的不平等(例如同一个班毕业的中学同学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就不可能均等)。所以,“均等”在任何时候、任何事情上总是相对的,而不可能是绝对的。

③目前由于党风和社会风气尚有不正之处,有些人利用职权和“关系”搞不正之风,人为地增加了不均等的因素。人们对此感到不满是可以理解的,人们要求消除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也是正当的。对此我们必须认识:第一,破坏条件和机会“均等”的不正之风是不得人心的,它的存在也是不会长久的,但我们也不能设想在“一个早上”就会消灭这种“社会弊病”。第二,我国党和政府正在通过深化改革,通过制订法律和政策来解决问题,例如高考招生已有一套制度和办法来保证择优录取;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在人事制度上引入竞争机制,加强监督嗖欤蕴岣吒刹克刂剩郧蟠痈旧隙啪耙匀彼健敝嗟牟徽纭5谌嗄暧σ允导市卸种撇徽纾饫锛劝ㄅψ芏肥垢鋈巳娣⒄梗〉贸杉ǎ玫缴缁岬某腥希舶ㄍ徽缱鞫氛?/p>

④社会环境的良好,个人发展条件的全面具备,“均等”的社会条件和机会的发展和增多,最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又要靠每个人的辛勤劳动去推动和创造。所以我们不能只是坐等“个人发展良好条件”的到来,而应该努力地去创造这样的条件。

师:从以上两点分析,我们可以明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既是进行个人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又是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我们每个人要在社会中进行个人正常活动,都面临着人生道路的选择。

那么,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板书)

人们常用“海洋”比喻广大。例如把酒量大叫海量,把气量大叫海涵,形容心胸宽广为心胸似海。海洋确实大,浩瀚无涯万古不枯,站在它面前,只见水天相连,眼界顿时开阔,肃然起敬!然而组成这万顷波涛的却是无数小小的水珠,水珠一旦脱离了海洋不仅渺小,而且将化为气体。

相传商末弧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反对武王伐纣,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兄弟俩愤而不吃周朝的粮食,逃进深山老林,和社会一刀两断,结果呢,都活活饿死在首阳山上。

我们生活中的“海洋”就是社会,是集体,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它。“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的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

师:现在我们用哲学的原理分析一下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提问:什么是矛盾?矛盾双方的关系是怎样的?

生:略

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对立统一的。

①二者相互区别

社会更为根本,起决定作用。

②二者相互依存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人的发展更需要社会提供各种条件;社会是人的社会,任何社会都是由个人组织的,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所有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结果。

③把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

看过《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人都知道:“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曹操问刘备,谁称得上英雄?刘备将当时的名流一一道来,曹操都一一否定,说他们都称不上英雄。曹操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刘备问曹操,谁称得上英雄呢?曹操以手指刘备,然后指自己,说:“今天下英雄,惟有你和我!”

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局限性,曹操犯了两个错误:一是过于自信,把个人凌驾于社会之上,达到了狂妄自大的程度;二是过分夸大个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把个人看做随意决定社会发展的力量。

[课堂小结]

(让学生根据板书内容进行小结)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普通个人的实践,总会或多或少地、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历史产生一定的作用,这从一个方面说明()

a.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

b.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推动作用

d.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有决定作用

答案:a

2.爱迪生一生为人类社会留下了2000多项发明,为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对爱迪生的活动理解有误的是()

a.是个人活动

b.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d.是个人实践活动,不是社会实践活动

答案:d

3.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斗争,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毛泽东的思想和活动之所以能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进步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是由于()

a.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

b.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d.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或推动作用

答案:b

4.在我党历史上,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我党、我军和革命根据地受到巨大损失。可见,王明的个人活动()

①是无目的、无意识的活动 ②对社会发展进步起了阻碍作用 ③背离了中国社会发展规律 ④不符合中国当时的国情

答案:d

5.在同一社会历史条件下,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大小之分。这不是由于()

a.个人的素质状况的差异

b.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程度不完全一样

d.个人发挥作用的性质不同

答案:d

6.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趋势的作用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这里所说的制约因素,主要不是指一定社会的()

a.生产力状况b.生产关系的性质

答案:d

●课后作业

1.小论文:试论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①我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②小草•森林•大地

2.辨析:

①适应社会需要就意味放弃个人发展。

②有人说:“国内个人发展条件差,不少人想出国深造,无可非议,就是到国外定居也没什么,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在哪儿工作不一样?”

3.请结合实际就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发表一些个人见解。

●板书设计

●备课资料

关于自我设计与社会需要的问题

这个问题教材中没有涉及到。但是,它在青年学生中相当突出。如果所在班级学生对这个问题仍比较困惑,那么从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意义上,可以作为难点讲清楚。

讲授这个问题时可作如下分析:

(1)自我设计和社会需要的区别:第一,内容不同,自我设计是指自己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向、职业和奋斗目标等;社会需要或社会设计是根据社会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对社会成员的发展在总体上提出要求和规划。第二,原因不同,个人之所以要进行自我设计,是因为个人总是有自己的特殊情况,例如个性、爱好特长和客观条件等,需要从个人的这些情况出发去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选择自己的职业。这种自我设计既是每个人的权利,又是个人发展的需要。社会对个人发展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有计划地培养人才,另一方面是为了最终推动社会进步。

(2)自我设计与社会需要相互联系:第一,国家、社会尊重一切从社会利益出发的个人自我设计。我国大学招生尊重个人志愿,积极引导社会青年选择自学成才的道路,鼓励青年自谋职业,从事个体工商业等政策和措施,都是国家、社会对个人自我设计的尊重。第二,自我设计与社会需要相互促进。自我设计要以社会需要为前提,要服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社会需要要考虑个人的要求与可能。离开社会需要的“自我设计”是无意义的,而离开个人的努力,片面强调社会需要的做法也是会落空的。辽宁出了个女“猪孩” 女娃变“猪孩”,一个引人注目的发现

1974年12月23日,王显风出生在辽宁省台安县高力房镇锅柱子村一个贫困的家庭里。其母因幼时患大脑炎而导致重度智残,生活不能自理。其父王文乾是继父,性格内向,与别人极少交往。王家住在村子最末端,四邻不靠,主要以养猪为业。

王显风出生后,由于经常吃不饱,她刚一学会爬就学着自己找食物了。一天,父母都不在家,饥饿的小显风在院子里爬着找吃的时,她家养的一头母猪恰好跑在灶房里给刚出生不久的一窝小猪崽喂奶,懵懂的她不觉竟爬到猪崽们中间,叼起母猪的一只奶头便开始吮吸起来„„从此之后,王显风便开始了与猪为伴的生活。喝猪奶,吃猪食,学猪爬,没过多久,就完全适应了猪的生活习性,成了个彻头彻尾的“猪孩”。虽然继父王文乾也曾想过许多办法,试图能让女儿重新回到正常人的生活中,可是都因小显风积习难改而没有成功。

1983年4月的一天,一个名叫王允林的中学教师无意中发现了“猪孩”并写信报告给中国医科大学,希望医学专家们能对这一罕见的“猪孩”现象进行研究,并设法拯救王显风。

这一年6月2日,医大派出考察组赶来对“猪孩”进行实地考察。在随后20多天的时间里,医学专家们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在当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走访,终于逐渐弄清了“猪孩”的家族史和个人成长经历。

回到沈阳后,专家们广泛查阅了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结果发现我国当时尚无任何有关“兽孩”的记载,而在国外关于狼孩、熊孩、豹孩的43例记录中,也未找到一个“兽孩”经后天培养而回归人群的成功案例。显然,中国女“猪孩”王显风的发现,对于进一步了解人的心理本质,解开学术界一直争论的“人的心理发展关键错过之后能否逆转”等难题,具有极其重大的研究价值!

1983年11月,王显风在中国医科大学接受了全面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检查。结果表明,她的身体发育多项指标虽然数值偏低,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可是她的感知世界却是一片混沌,没有男女、大小、颜色和数的概念,语言词汇贫乏,情绪极不稳定,无羞耻感,不懂礼貌,几乎没有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意志力和思维能力,智商(iq)仅为39,只相当于一个3岁孩子的智力水平。经过认真分析研究,专家们最终得出了结论:“猪孩”王显风属后天环境性心理障碍,她既不是“兽孩”,也不是“野生孩”,而是一名因特殊环境而导致猪性与人性共存一身的异常儿童。

经过商议,中国医科大学决定与鞍山市心理测量研究所合作,对这名世界上罕见的“猪孩”进行立项研究,设法通过一系列的教育与实验,使王显风改掉身上猪的习性,逐步恢复其应有的人性。

从1984年9月7日,王显风被课题组从台安农村接到鞍山市社会福利院后,她仍像过去那样随地便溺,还经常跑到院子里嚼花叶,啃青草,像猪一样撒欢、蹭痒、哼哼„„

专家们像照顾病人一样日夜陪护着王显风,他们采取心理学上的“自然疗法”,领着小显风到社会上和人群中去开眼界长见识,见物学物,遇事学事,不断强化她的各种认知能力„„随着与人交往的增多,王显风身上的人性一天天地凸显出来。克服猪性,恢复人性的13年

3年过去了,“猪孩”王显风在福利院里已长成了一名13岁的少女。良好的教育实验环境使她的身心发育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智力水平也有了可喜的提高。为了让王显风拥有更加健全的人格,课题组成员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让“猪孩’促进一个正常家庭,补上“亲情”这重要的一课!

1988年3月,鞍山市立山区育智学校的姜玉香老师担当起了这副重任。从此,“猪孩”王显风便和姜老师一家人同吃同住在一起,成了这个家中的一名成员。

为了让这个特殊的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姜老师夫妇对待“猪孩”就如同亲生女儿一般,吃、穿、用一视同仁。抓住“猪孩”好吃的习性,每次吃饭或吃水果前,都成了姜老师对“猪孩”进行教育的大好时机!“今天吃的是什么饭?蔬菜叫什么名字?水果是什么颜色的?”这些“猪孩”以前模糊不清的概念,都被当作问题在饭桌上提出来。每答对一个问题,姜老师就用好吃的来奖励她。通过这种方式,“猪孩”的感知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

姜老师还把她安排到自己所在的育智学校上学,亲自教她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慢慢地,小显风逐渐与班里同学打成了一片,并表现出较强的动手能力„„

在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后,“猪孩”甚至还产生了许多高级情绪。比如,她见到客人能按年龄大小和辈分称呼,并主动热情地招待客人;每次吃完水果后,她都知道将吃剩的果皮和果核扔到垃圾箱里去;正值青春期的她还喜欢用口红为自己化妆,并跟着电视学唱流行歌曲等等。应该说,这时的“猪孩”王显风已基本克服了猪性,更像是一个有教养的城里姑娘了!

1993年8月,19岁的王显风从育智学校毕业了。此时,她已经能读写1200个汉字,会背古诗,能借助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她生活上能够自理,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还掌握了做菜、编织、缝纫等多种手艺;她的智商已经上升到69,接近了正常人的最低水平(智商为70),同时社会交往能力也基本达到了正常人的水平。

在课题组的安排下,王显风告别了与她一起生活了5年的姜玉香老师一家,到鞍山市社会福利院当上了一名服务员。工作中,王显风表现出了勤劳、善良等优点,受到了福利院职工和孤儿们的喜爱。又经过半年多的观察,课题组的专家们认为王显风已经具备了独立生活能力,于是决定让她重新回到父母身边。

1994年3月2日,王显风终于回到了她阔别多年的家乡锅柱子村。大家做梦也想不到,10年前那个到处乱拱乱爬的“猪孩”,如今竟长成了一个举止端庄、模样清秀的大姑娘!显风的继父王文乾更是如梦初醒,欣喜的泪水涌出眼眶„„

回到农村老家后,王显风很快便成了继父的好帮手。她不仅学会了锄草、收割等各种农活,还每天帮家里洗衣、做饭和喂猪,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也一直由她照料。在这期间,课题组始终没有中断对王显风的追踪观察,“后天的教育实验结果能否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检验”,成为课题组的专家教授们这一阶段的研究重点。

寒来暑往,转眼间又过去了3年。课题组对“猪孩”的研究工作已经进行了整整13个年头。1997年9月,课题组专门邀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两位著名心理学专家,一起对“猪孩”王显风的心理发育状况作最后的鉴定。鉴定会上,王显风面对专家们的各种提问,言语表达准确自然,行为举止文明得体,对原来在学校里学会的大部分知识和技能仍记忆犹新„„最后,专家们得出了一致的鉴定结论:王显风心理发育状况十分稳定,已经是一名智力接近正常、能够自食其力的女青年了!

至此,这项长达13年之久的拯救“猪孩”人性的行动,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猪孩”当妈妈,科学与真情创奇迹

1998年,经亲友们牵线搭桥,王显风与同镇大高村农民李俊来确立了恋爱关系。1999年12月20日,在亲友们的一片祝福声中,两个情意相投的年轻人走进了新婚洞房。

高管个人资本与薪酬关系研究 篇3

摘要:文章选取2011年-2013年A股全部上市公司的45 416位高层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回归结果显示,高管人力资本、政治资本与社会资本对高管薪酬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具体而言,人力资本越高的高管人员因为他们较高的知识水平、管理技能与丰富的职业经验,可以获得更高的报酬。高管人员会利用政治资本为其个人谋取更高的薪酬。高管纵向与横向社会资本对高管薪酬存在显著的正向的影响。

关键词:人力资本;政治资本;社会资本;高管薪酬

高管薪酬关系研究一直是理论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近几年不断曝出高管人员的“天价薪酬”引起了政府、媒体与公众的关注,导致财政部近期出台了针对央企高管的“限薪令”。公众对于上市公司高管的“天价薪酬”的质疑不仅是因为其过高的薪酬水平,而且因为其已经失去了支付的基础。公众质疑与困惑的是:高管人员薪酬的决定因素有哪些?是运气、是业绩、还是个人资本?现有文献还极少从高管人力资本、政治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角度研究高管个人资本与薪酬关系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2011年~2013年A股全部上市公司的45 416位高层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 探索高管个人资本与薪酬关系之间的关系,即高管人力资本、政治资本与社会资本对高管薪酬的影响。

一、 理论回顾与假设

1. 人力资本理论与高管薪酬。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能够为所有者创造市场价值。实际上是明塞尔较早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明塞尔(Mincer,1957)在博士论文中论证了,个人在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决定了他未来的收入水平。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Schults,1961)较早系统地阐述了人力资本概念。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水平、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经验、健康水平与保健状况等能够产生市场价值的资源。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有以下五种方式:(1)医疗和保健;(2)在岗培训与脱岗培训等在职人员培训;(3)正式建立起来的学校教育;(4)自我学习项目与开发项目;(5)适应于变换就业机会的个人和家庭迁移(舒尔茨,1990)。舒尔茨指出人力资本投资是报酬递增的源泉,也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其后,贝克尔(Becker,1964)也论证了正规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决定了一个人未来长期持续的收益水平。人力资本在使用过程中会累积增长,例如工作经验会使个体与环境更好的融合。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不僅能形成递增的收益,而且使物质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也产生递增的收益,从而创造更好的经济绩效并保持长期的经济增长。高管人力资本也具有报酬递增的特性,在管理实践中高管人员通过不断学习与处理各种管理问题而持续累积工作知识、技能与经验,可以不断将之前非常复杂的管理问题转变为管理例行性问题,从而节约管理的资源与能力,释放更多的资源与能力来处理新的管理问题或者更加复杂的管理问题。这一管理问题转换与学习的过程,促进了高管人员的人力资本水平在数量方面的增长。随着高管人员人力资本数量的增长,也会带来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在工作过程中高管人员的人力资本数量与质量的不断交替增长,对公司绩效都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应当依据高管人员的人力资本水平来给付薪酬。Carpenter和Wade(2002)实证支持,在重视创新公司,负责研发创新活动的高管人员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而在重视营销公司的高管团队中,负责营销业务的高管人员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不同类型的企业持续经营与盈利能力依赖于不同专业性人力资本,所以不同专业性人力资本对于相应企业的价值贡献有很大差异。因此贡献价值最大、最稀缺的专业性人力资本在市场上可能会获得最大的回报。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下列假设:

假设H1:高管的人力资本与高管薪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 政治资本理论与高管薪酬。高管的政治资本对所在公司可能获得利益的研究已有很多实证成果,如吴文锋、吴冲锋与芮萌(2009)实证发现,公司高管的政治资本有利于上市公司获取税收优惠。吴文锋、吴冲锋与刘晓薇(2008)研究结果显示,在政府干预比较严重的地区,高管人员拥有的政治资本能增加公司价值。另外,高管的政治资本有利于所在公司获得贷款融资和融资优惠(Claessens,Feijen & Laeven,2008;胡旭阳,2006;余明桂与潘红波,2008),还可以帮助公司获得更高的政府补助(潘越,2009),等等。

拥有政治资本的高管除了为所在公司谋取利益之外,是否利用其所拥有的政治资本为自己谋取私利呢?游家兴、徐盼盼与陈淑敏(2010)实证发现,高管所拥有的政治资本会成为削弱公司所有者监管和处罚代理人的机会,即使公司业绩不佳,公司所有者要解聘拥有政治资本的高管也会面临比较大的难度。除了高管利用政治资本躲避公司股东的监督和处罚以外,拥有政治资本的高管是否会利用其所拥有的政治资本为自己增加谋取薪酬呢?

中国经济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时期,政府看得见的手还在不同的地方干预到市场经济,很多经济领域还存在审批制或者配额制,政府控制着一些关键的稀缺资源,因此拥有政治资本的高管人员能够动员其在政府部门的关系与资源为所在上市公司谋取配额、批文、特别政策等利益,这些政治资本直接决定了上市公司的获利水平与机会,甚至能够直接决定了上市公司能否持续经营。其次,高管人员的薪酬合约也讨价还价的不完全合约,高管人员存在自利的动机与资源,因为其掌握的稀缺的难以替代的政治资源对于公司盈利与发展至关重要,所以高管人员在薪酬合约履行中具有谈判优势,更可能为自己谋求可以得到的更高额度的薪酬回报。基于此,高管人员不仅会利用政治资本为上市公司谋求非市场化利益,更有可能为自己的争取私利而获得更高的薪酬。因此,我们提出下列假设:

假设H2:高管的政治资本与高管薪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3. 社会资本理论与高管薪酬。林南(2005)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关系与资源的资本。高管个人的社会资本可以有效地获取社会资源与机会(Burt,1992)、促进信息的流动,增加交易的频率,还可以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社会资本包括社会联系深度与广度(边燕杰与丘海雄,2000)。控股股东单位与上市公司的关系是纵向的,所以高管在股东单位兼任称为纵向的社会资本。在股东单位兼任的高管可以更好地协调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单位的关系,更好地促进上市公司的发展,并维护控股股东单位的利益。因为拥有纵向社会资本的高管可以协调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单位的利益,所以可能获得更高的薪酬。

社会资本理论强调一个人的社会联系的多少将会产生极大的收益,因此,高管的横向社会联系广度会直接影响到他所创造的社会价值。高管兼任公司董事职务的数量越多,他建立的高管的横向社会联系越广,他就可以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并创造为公司更多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他也更有理由获得更高的薪酬回报。因此,我们提出下列假设:

假设H3:高管的社会资本与高管薪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二、 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2011年~2013年A股全部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要求必须是高层管理团队成员。删除不在上市公司领取薪酬的高管人员,删除报酬为零的高管样本。

1. 高管薪酬。高管薪酬包括当期的现金薪酬和长期的绩效奖励,因为长期的绩效奖励目前主要是以管理层持股来表示,我国上市公司实行股权计划时间并不长,而且有股权的数量也极少,所以我们依照现有研究的常规做法,高管薪酬取值为年末的现金报酬。我们对于高层管理人员的年末现金报酬做了1%的Winsorize处理,以消除极端值对于研究的影响。

2. 人力资本的测量。人力资本的测量的常用指标包括年龄、教育水平、职称(苏方国,2011)和职务背景。

3. 政治资本的测量。高管是否有政府部门任职的经验来判断他们的政治资本,我们将曾经或目前在中央和(或)地方政府部门有任职经历的高管编码为1,否编码为0。

4. 社会资本的测量。我们采用纵向和横向的社会资本两个指标测量高管的社会资本,纵向的社会资本指标衡量是否在股东单位兼任,若是编码为1,否编码为0;横向的社会资本指标衡量测量高管兼任职务为董事的公司总数。控制变量性别编码:男编码为1,女编码为0。

三、 研究结果

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表1给出了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2. 高管个人资本与薪酬分步回归结果。表2列示了高管个人资本与高管薪酬分步回归结果。模型1显示了高管的人力资本显著与高管薪酬的回归结果(Adj-R2为0.086,F为156.187,p<0.001);模型2显示了在模型1加入政治资本后,高管的人力资本、政治资本与高管薪酬的回归结果,以及加入政治资本后拟合模型R2的改变量为0.003。模型3显示了在模型2加入社会资本后,高管的人力资本、政治资本、社会资本与高管薪酬的回归结果,以及加入社会资本后拟合模型R2的改变量为0.012。

年龄与高管薪酬的关系系数β=0.141(p<0.001),表明年龄与高管薪酬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显示年龄越大可能工作经验越丰富的高管更容易获取更高额度的薪酬。年龄与高管薪酬的关系系数是所有系数大小排第二,说明高管年龄对于其薪酬有较大影响。教育水平与高管薪酬的关系系数β=0.170(p<0.001,参见表2模型3),表明教育水平与高管薪酬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支持,高管教育水平显著正向影响高管薪酬,教育水平越高的高管获得的薪酬水平越高。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所有因素中该回归系数最大,说明高管的教育水平是高管薪酬个体层面上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职称等级与高管薪酬的关系系数β=0.095(p<0.001),表明职称等级与高管薪酬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支持,高管的职称等级显著正向影响高管薪酬,职称等级越高的高管获得的薪酬水平越高。职务背景与高管薪酬的关系系数β=-0.049(p<0.001),表明职务背景与高管薪酬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因为职务背景是无序类别变量,负号并不表示负向作用。这一结果支持职务背景显著影响高管薪酬。因此,高管的人力资本显著影响高管薪酬。因此,假设H1得到支持。

政治资本与高管薪酬的关系系数β=0.045(p<0.001),表明政治资本与高管薪酬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支持,高管会利用其政治资本获取更高的薪酬。因此,假设H2得到支持。

纵向的社会联系与高管薪酬的关系系数β=0.031(p<0.01),表明纵向的社会联系与高管薪酬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支持高管在股东单位兼任的纵向的社会联系显著正向影响高管薪酬;横向的社会联系与高管薪酬的关系系数β=0.091(p<0.001),表明横向的社会联系与高管薪酬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支持,高管兼任公司董事职务的数量显著正向影响高管薪酬。因此,高管的社会资本显著影响高管薪酬。因此,假设H3得到支持。

四、 研究结论

实证研究的结果支持,高管个人资本与薪酬关系研究,即高管人力资本、政治资本与社会资本对高管薪酬的显著正向影响。具体而言,高管的人力资本显著正向影响高管薪酬,也就是说,人力资本越高的高管人员因为他们较高的知识水平、管理技能与丰富的职业经验,可以获得更高的报酬。这一研究结果与明塞尔、舒尔茨与贝克尔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是一致的。为人力资本付酬不仅可以吸引更多高能力的人加入企业的高管团队,而且也会激励在任的高管人员持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高管政治资本对高管薪酬的显著正向影响。高管利用政治资本为所在公司与其自身谋取利益,宏观方面会引发寻租行为与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阻碍中国经济转型的有序推进;微观方面会诱发其他高管人员去将管理注意力转向非生产性的政治联系的建立与经营,不利于公司建構核心竞争力与长期持续发展。这一结果在理论方面拓展了游家兴、徐盼盼与陈淑敏(2010)的研究。高管社会资本对高管薪酬的影响研究,丰富了高阶管理理论与消极社会资本理论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明塞尔.人力资本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 Schultz, T.W.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1-17.

[3] 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9-10.

[4] 游家兴,徐盼盼,陈淑敏.政治关联、职位壕沟与高管变更:来自中国财务困境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0,(4):128-143.

[5] 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 吴文锋,吴冲锋,芮萌.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的政府背景与税收优惠[J],管理世界,2009,(3):134-142.

[7] 吴文锋,吴冲锋,刘晓薇.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高管的政府背景与公司价值[J].经济研究,2008,43(7):130-14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号:15YJA630056)。

作者简介:苏方国(1973-),男,汉族,安徽省安庆市人,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李莲(1989-),女,汉族,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人,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卢宁(1992-),女,汉族,广东省湛江市人,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论个人选择与成本的关系 篇4

故事是这样的:小姜一个人住在公司的宿舍里, 每天下班回家, 她都会花上5元买上一份当天的报纸以打发晚上无聊的时间。一天公司新分来的小陈搬到了小姜的宿舍, 小陈也爱读报。这样小姜每天读完报纸, 小陈都会很自然的免费阅读。所以小陈从来不买报, 当小姜意识到这种情况后她也做出了不买报的决定。最后, 宿舍里再也没有报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单纯的从成本——收益角度看, 小陈看不看报对小姜没有任何影响。因为小姜每天下班回家都花上5元买报, 这足以说明小姜从读报过程中至少得到5元 (这里我用价值来衡量效用的大小) 的效用。而对小姜来说小陈看不看报既不会影响小姜买报的成本也不会影响小姜读报得到的效用——她还是花5元钱得到至少5元的效用。那为什么小姜改变了一贯的决策呢?最后宿舍里再也没有报纸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吗?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引入期望收益和机会成本的概念。期望收益是指在不确定的环境中, 连续实施一项经济活动所能带来的平均收益。期望收益往往与某项经济活动能带来收益的概率相联系, 概率越大, 期望收益越大。在这里要注意期望收益是主观的收益而不是客观的, 是基于人的主观判断, 是人的一种预期收益, 是发生在经济活动之前的, 从而会影响人的行为。机会成本是由选择产生的——一种经济资源往往具有多种用途, 选择了一种用途, 必然要丧失另一种用途的机会, 后者可能带来的最大收益就成了前者的机会成本。假设有一笔资金, 可以把它存在银行里, 也可以把它投入到企业运营中。假设选择的是把它投入运营中, 那么这笔资金存在银行的利息就是把资金投入企业运营的机会成本。下面将对这个故事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假设小姜和小陈通过看报得到的效用都是10元。先单方面地从小姜的决策角度来分析。小姜一个人住的时候, 花5元钱得到10元的效用, 从而得到5元的净效用。在这种情况下, 理性的小姜必定购买报纸, 并且在一个人住的情况下, 她要看报, 只能自己够买, 她别无选择。而当小陈住进来以后, 情况发生了改变。这时小姜要读报有两种可能的选择, 除了选择自己购买报纸, 还可以选择等待小陈购买。如果选择自己购买报纸, 虽然能得到净收益 (5元效用) , 但就会失去小陈购买报纸后自己可能得到的净收益 (失去的是一种期望收益, 因为小陈是否买报是不确定的) 。也就是说一旦自己购买, 其得到的净收益是建立在失去的小陈购买报纸后自己可能得到的净收益之上的。如果选择等待小陈购买, 那么小姜得到的“可能净收益”——期望净收益, 同样建立在选择自己购买得到的净收益之上的。到底是如何选择, 依赖于小姜主观上认为小陈买报的概率大小与小姜从读报中得到的效用之积即上文中提到的可能净收益 (下文中将用期望净收益代替) 。比如小姜主观上认为自己如果不买报则小陈买报的概率是0.6 (小姜的这种判断是基于小姜主观上认为小陈读报的喜爱程度、小陈的收入流量、小陈的财富存量以及小陈的性格等等) , 在我们的假设下即读报效用为10元条件下, 理性的小姜考虑到自己买报净收益是:10元效用-5元买报成本=5元净收益, 而小陈买报后自己的期望净收益是10元×0.6=6元 (小陈买报则小姜不付出5元的成本就可以得到10元的收益, 而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为0.6) , 这时理性的小姜是不会买报的, 事实上只要小姜主观上认为小陈买报的概率大于0.5, 小姜就不会买。因为这时小陈买报后小姜得到的期望净收益 (可以理解成多次重复策略得到的平均效用) 大于小姜自己买报的净收益。当然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小姜主观上认为小陈买报的概率0.6是否稳定, 如果稳定, 则小姜是永远也不会买报的。实际上不稳定才是事实, 并且小姜会根据小陈的历史表现来动态的调整小陈买报的概率, 这种调整有两种方向:一个是调大, 变成0.7或0.8, 甚至是1;另一个是调小, 变成小于0.5的任何正数, 如0.4或0.2, 甚至是0。如果调大即概率大于0.6, 不会影响小姜不买报的决策。如果调小 (小于0.5) , 比如调小到0.4, 则小姜的决策就会改变, 她会购买报纸。原因是小姜的期望净收益是10元×0.4=4元, 而小姜自己购买报纸的净收益是5元, 前者小于后者。问题看其来很简单, 其实不然。在这里只是静态的、单方面地从小姜的决策角度来分析问题, 却忽视了小陈的决策过程, 并且也同时忽视了小陈的决策对于小姜下一次决策的影响, 更加忽视了小陈的决策和小姜的决策形成的相互影响。其实从小陈的决策角度来看, 他的决策过程与小姜无异。如果小陈主观上认为小姜购买报纸的概率大于0.5, 这时小陈是不会购买报纸的, 而一旦小陈主观上认为小姜购买报纸的概率小于0.5, 则小陈会自己去购买。除此之外, 小陈也会根据小姜的历史表现来动态的调整小姜买报的概率, 从而决定自己是否买报。

现在回到上面的故事, 故事结尾看到的是小陈和小姜都不再买报了, 这样的情况可能发生吗?满足什么条件才有可能发生呢?下面将进行反向推理。从上文的论述中很容易的得知小姜和小陈都不买报, 并且以后都不买的唯一情况是:在报价5元和效用10元不变的情况下或读报得到的效用是报价两倍的情况下, 小姜和小陈主观上都稳定地认为对方购买报纸的概率是大于0.5的。因为只有双方都等待对方买报的状态一直保持下去, 都不买报的情况才会出现。很明显这不是事实, 因为无论是小陈还是小姜, 他们预期的主观概率都会根据对方的历史表现不断地调整, 当经过一段时间的僵持后, 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一, 双方都同时认为对方购买报纸的可能性很小 (理论上在读报得到的效用是报价的2倍时只要小于0.5就可以认为可能性很小) , 以至于双方同时购买了报纸;二, 一方首先认为另一方购买的可能性很小时, 一方会去购买报纸。因为只要一方主观地认为另一方购买报纸的概率小于0.5, 则他自己购买的净收益就大于期望净收益, 购买报纸就成为理想的决策。“这种主观的认识”一旦在双方的头脑中同时形成, 第一种情况就会出现, 而只要不同一时间出现, 则第二种情况就会发生。至于为什么一方会首先有这种认识, 将涉及到不同人的性格不同 (有的人不容易沉住气, 有的人性子急) 、额外的信息干扰 (一方的某些行为和言语给另一方不再购买的信息) 、先存的心智结构 (诺斯意义上的) 等等。这远远超出了论述范围, 这里不再详述。现在假设在僵持一段时间后即双方都不买报, 小陈首先主观的认为小姜买报概率太小了 (也许小陈比较性急) , 他就会自己购买。而这种行为被小姜观察到后, 会在小姜头脑中形成一种主观认识:小陈购买报纸的概率大于0.5。并且导致小姜的决策是:不自己买报纸。反过来, 小姜在这轮中不买报纸的决策更加强化了小陈之前的主观预期——小姜买报的可能性很小, 使其在下一轮决策中继续做出购买报纸的决策。而“双方都不再买报纸”在目前看来是不可能发生的, 也就是说, 故事结尾部分所描述的情况在运用理论分析后发现是不现实的。

以上的论述虽然只是解释了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现象, 但其分析方法却可以运用于类似的事件中。关键是意识到当决策者在不同的环境中, 其经济行为的可选范围会发生变化, 选择范围的变化会导致决策者成本发生变化。当然这里的成本应该是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机会成本。特殊的, 在本文所描述的现象中, 小姜在小陈成为室友后其实现读报效用的可选择范围发生了变化——从只能自己购买到还可以选择等待小陈购买, 从而小姜此时自己购报的成本从5元会计成本变成了6元 (这是在小姜主观认为小陈购买报纸概率为0.6, 并且小姜从读报中得到的效用为10元价值的前提下的期望成本) 的机会成本, 多了一元的成本。因此我们说, 在某种情况下, 多一个选择多一份成本。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论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篇5

摘要:本文从个人与集体的定义概念出发,讨论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分析了个人与集体的形成、差别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分别对社会的影响等。从而得出个人、集体对中国社会以及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关键词:个人

集体

社会

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个人与集体是社会的基本组成。[1]“所谓个人是指一个个独立的道德活动的主体,它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并以独特方式进行道德活动的单个的人。而所谓的集体是指有共同的种族、文化、信仰、兴趣、风俗和需要的人们为了实现其特定的目的,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某种组织集合。”此分别为个人与集体的传统定义,以上概念的界定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集体是由个人组成,个人包含在集体之中。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没有个人,就没有集体;没有集体,也不会有个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好比是一颗树木,而集体则是那整片森林,森林是由无数个树木组成,而集体也是由无数个人组成。这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也是最浅显明白的理解。现在我们则从更深层的角度来挖掘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一.个人与集体经常表现出彼此对方应有的特征

从古到今,我们人类社会经历了从集体社会到个人社会的转变,这是社会进步的发展表现。这个现象在当今社会也是无处不在的存在着的。像那些强调个人人权自由意识的国家大多集中在欧美,也就是经济发达国家。而那些过分宣传集体主义团队精神的地区则大多集中在亚非,也就是经济发展较弱的地区。从集体到个人,这是社会意识进步的表现,但整个人类社会真的如表面所想的那样表现为注重宣扬集体精神的国家人民则表现为集体意识强烈,而着重于个人意识地区的人民则不关心集体利益吗?可能并不竟然。

那些强调个人主义的地方,如美国,往往是个平等自由的公民社会。而过分提倡集体主义的国家,如中国,却往往比较冷漠自私。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报道“美国人民在中国的城市里用自行车拦着乱过人行道的私家车”或者是“中国老人倒地无数人路过无人去扶”等等屡见不鲜。这些新闻虽是在思考道德人性,但更深的我们能看到在强调集体与强调个人的国家里对个人、集体的做法。

美国是个强调个人主义的典型国家,但就是这样一个个人之风盛行的国家居民却往往插手并不干个人之事的社会集体之中去。如上文的美国小伙在中国的城市里用自行车拦着乱过人行道的车。一个美国小伙,还是在中国的城市里,人家乱过人行车道干卿何事?没有损害到你,你骑着车走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多心思来拦其他车呢?但他偏不。虽然真的不关他什么事,但这种行为已经违反了交通法,会损害到其他某些人的利益,在这位美国小伙的心中就是不行。说到底 也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个人主义盛行的美国普通居民却能干涉中国的违规事,只因为这件事损害了其他人的利益,也就是集体的利益,他这个人就出来干涉了。这是强调个人主义国家对集体的做法。

相反,中国是个传统的注重集体主义的国家。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负面新闻如“老人倒地无人去扶”“看到人家落水无人去救”等等。我们不仅要问这是怎么了?我们不是一个最注重集体观念的国家吗?为什么倒地了无人去扶?这或许也有社会道德的方面,但这真的不仅仅只是道德的问题。中国人注重集体,但当某类人某类事损害到集体而无关他人利益时,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是不会站出来的。像排队时有人插队会闹会吵的多半也是被插队的那些人,而绝不会是前面没有受到影响的人。为什么?因为大多数中国人秉持事不关己的态度。事不关己,只是因为没有损害到个人,这却已然成为一个注重集体的国度经常忽略集体利益的表现了。

无论是中国这样注重集体的国家还是美国那样强调个人的国家,都表现出了与意识层面相反的现象,即表现彼此对方的特征。但正如[2]“世界上的民主,都是具体的、相对的,而不是抽象的、绝对的。”我们需辩证认识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这是个人与集体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需要我们深刻思考的一个民族现象。

二.个人利益是否真的不如集体利益

集体与个人是有着不同的定义,如果我们把集体比做大团体,而个人比做小团体的话,从这两个团体的角度分别来看问题是有所区别的。什么是个人?它代表什么?这种个人的泛指到底是好是坏?顾名 思义,个人就是这个团体中的一份子。也就是说,不管个人做得如何,对团体的来讲会关系到它的荣耀或耻辱。但不管你对某件事的看法如何,它只代表你个人的想法和意见。相对而言,集体代表着的不是一个,而是一群。用书本上的话来讲“这是一个由许多人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个”。在这个团体中,讲究的不仅是个人的荣耀,还关系到整个集体。任何个人所取得的荣耀,它也是属于这个团体中的所有人的。正如我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但这并不是一些利己主义者的理论依据。[3]“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个人必须有团队意识,才能为集体赢得荣耀。

小的时候一度认为集体很重要,认为老师说的就是对的家长说的就是对的,认为团结互助的集体就是最重要的。但长大后了解了些社会知道有些事情做了对集体有益但对个人会不利。比如做班委要向老师禀报违反纪律的同学,又不能跟同学闹关系。但两者通常不能齐美,又该怎样处理这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呢?

[4]“个体的人是一切社会存在的前提,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具体创造者和承担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具体创造者和承担者,是社会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具体承载主体。”有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特定的条件下,认为可以有必要牺牲集体利益,以维护一部分人或几部分人的利益,而相应的会使另一部分人或几部分人不能受益乃至受损。当集体内部发生了不一致,出现了冲突,我们就必须弄清楚究竟是哪几 部分人发生了冲突,它的原因、情形又是怎样的,判断双方的冲突谁是正义的。如果集体是正确的,那么个人理应做出适当牺牲。反之,如果个人是正义的,那么集体也要做出牺牲。正义的标准,就是个关键的问题了。

同样是在班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不管是普通成员,还是班干部,都有属于自己的职责需要去完成。每个人都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这个集体就会变得井然有序,当做为班委时,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这份职责便是那衡量正义的尺子了。个人与集体,它们之间相互依存,有时又有冲突。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去把握那把尺子。

三.如何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如何去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是我们讨论个人与集体关系的终点所在。个人与集体从来都不可分,但是它们之间又相互独立,存在着较为复杂的现象和关系。现在从这几个方面来讨论如何去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一)注意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和谐发展

在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历来都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倾向。一种是强调个人自由、个人利益、以个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这样的自由从来都只是对少数人而言,而真正的自由社会并未实现。另一种是集体利益至上,集无论何时何事都只让个人利益做牺牲。那么又有谁从这牺牲的个人利益中受益呢?这两种观点都过于绝对,我们需注重的是让个人与集体关系趋向和谐。

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和谐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差异性甚至是 矛盾性。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充分尊重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差异性。集体内部成员利益的取得与集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和谐直接相关,一个彼此理解相互合作共创和谐的集体才能产生利益,每个个体才能从中获利。

个人与集体是不可分,但是个人又是独立的,不依赖也不脱离集体。[5]“保持集体主义的生命力,对于集体来说,应当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通过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为个人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条件,并使人们在不断进步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个人与集体建立和谐关系,处理好其中的利益关系,这是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关系的重点。

(二)认清个人在集体中的恰当关系

每个人都要通过社会生活与他人乃至社会接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得认清作为独立的个体在社会这个集体中应负的责任和所处的地位。人们在社会这个集体中,需要承担无数种责任。作为子女、父母、朋友、社会公民等等。这些责任都需要我们认清并认真承担。认清个人在集体中的关系,主动承担对他人、社会和集体的责任,关心他人。这不仅是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维系个人与集体的基本纽带。

认清个人在集体中的恰当关系,正确地看待自己,看待集体,通过恰当地处理这种关系来促进个人与集体的发展,这是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关键。

(三)尊重个人的发展

人的存在目的是人的个性发展。集体中每位成员的个性都是不同的,它是由多种原因所形成的必然结果。集体能影响集体成员个人所起的作用,反之也能轻易影响到集体。集体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个体在社会中是自由人,有自己的个性,按照自己的个性发展才合理。任何让个人受到压抑的集体都不是一个好的集体。

集体的良好发展需要尊重个人的发展,集体成员之间要客观的理解彼此之间的差异,建立互相学习、相互促进的良好关系。通过成员个体之间相互理解,取长补短,促进了个人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了集体的发展。只有尊重个人尊重个性的集体才是好集体,这也是其处理好关系的重要方面。

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是一直复杂的关系,但它们又应该是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总而言之,个人与集体是不可分的,但是个人又是独立不依赖于集体的。我们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就不能割裂个人与集体的联系。

四.结语

总之,我们作为个人,做好个人的职责扮演好个人的角色。我们作为集体,则融入进集体中努力做到集体与个人的发展,实现共同进步。这即是我们在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中应当去做并努力做到的了。[6]“一个文明人造不成一个文明社会,只有在众多的文明的个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核心向外放射光芒、渗溢甘露的时候,才有可能出现一个文明的社会”。这才是集体与个人的真谛。

参考文献:

[1] 来自《百度文库》个人与集体概念

[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01页

[3]《科学发展观——当代中国发展的新理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一章第19页

[4]《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取向》,载《理论前沿》,2007年第10期

[5]高永芳:《科学把握集体主义的本质》,载《理论前沿》,2005年第17期。

个人与社会关系 篇6

【关键词】个人形象 色彩设计 性格

【中图分类号】J5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43-01

一、个人形象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辩证统一

形象设计(lmage Design)一词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我国的个人形象设计业起步较晚,20世纪末我国的色彩艺术鼻祖于西蔓女士将色彩概念引入中国,形象设计行业在我国才初现端倪,其后不断发展,前景则非常广阔。个人形象设计是现代的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造型艺术, 以寻求个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的和谐统一为塑造基准,既具有传达美、表达美的功能,又具备明确的社会意义与功能性。

(一)人的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

我们可以将人的形象分为内在形象与外在形象两个方面。外在形象指个体给人带来的外观感觉,包括天然形象、外饰形象和行为形象。内在形象是指人的内在素养。主要包括道德情操、性格特征、审美情趣等。

(二)个人形象中外在与内在关系的辩证统一

个人形象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外在形象力求将个人的内在情感与精神最直观、最感性、最生动地传达出来,而内在形象在这一传达过程中也会不断追求提升和改变,外在形象因为内在形象的提升又会追求其表达形式上的进一步完善,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由此达到一种良性互动和循环发展的状态。从哲学观点上来看内在与外在越趋于平衡,越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个人形象色彩设计与 性格的关系

个人形象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色彩设计和风格设计两个方面,色彩设计和风格设计的的依据大致可分个人体貌及个人内在精神气质与修养,本文主要论述个人形象设计中色彩设计与性格的关系。

(一)个人形象色彩设计的艺术表达方式与个人性格之间的和谐平衡关系

在个人形象设计中色彩设计的形式是否合适,是以能否准确地表达个人特殊的精神气质与性格相关。个人形象色彩设计与性格的关系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达内容。个人具有的精神气质与性格特点决定了色彩设计的用色方案。在个人形象设计中,孤立的、脱离设计对象的色彩设计是不存在的。只有与个人的精神气质和情感相符合的色彩设计才会产生和谐的美感,彰显人的精神气质。

(二)从实验心理学理论来看形和色与人心理的一种对应关系

艺术家根据心理同构原理选择形、色、物质对象等。人类的性格是多种多样的,而色彩的性格即色彩的心理象征意义也是丰富多样的,这就为我们进行正确的色彩设计提供了现实和技术上的可行性。根据分析,我们人类肉眼能分辨的色彩已达上百万种;而每种色彩都象征和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意义。个人形象设计的实践证明了人的性格与色彩的心理象征意义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对应和平衡的关系。因此寻找色彩与个人性格之间的平衡点,促使外在形象与内在形象的和谐统一,为达到最佳的形象设计效果铺平道路。

三、人物性格决定用色的冷暖

色彩的基本属性包括 色相、明度与纯度三个方面。

(一)色彩的暖色心理效应与人物性格

以红、橙、黄色为核心的称之为暖色或暖色系,这些颜色像火焰、阳光,带给我们温暖的感觉,具有温暖、前进、动感、喜悦、外向、响亮、扩张的心理印象;而这些暖色调的都与具有积极、热情、活泼、动感的外向型性格的人是相呼应,这样性格的人才与那生动鲜明的暖色系相协调 。在个人形象设计中,将暖色系运用到与之相协调的人群中,就会将这类人群的性格特征与精神气质发挥到极致,达到理想的形象造型效果。

(二)色彩的冷色心理效应与人物性格

以蓝色为中心和代表(包括蓝绿色、蓝紫色等)的色彩我们称之为冷色或冷色系。他们带来冷静、理智、遥远、静穆、退缩的心理印象,与冷色系的色彩群相谐调的人则大多具有文静、内敛、柔和、温婉、严谨、传统、保守的性格心理特征,其性格表现则多为内向或偏内向。因此将具备这些心理印象特征的冷色系运用到具有相似性格心理特征的人群中,就能很好地表达这一类人群的性格和精神气质,从而达到非常和谐的色彩设计效果。

四、人物性格决定用色的明暗程度

(一)人物性格与色彩的明度

色彩的另一重要属性是色彩的明度,即色彩的明暗程度。所有我们感觉明亮的色彩都是因为在纯色中加入白色的缘故。例如在蓝色中加入白色则变为粉蓝、浅蓝;红色则成为粉红、淡粉;紫色成为粉紫、浅紫等。这些色彩浅淡、明亮 ,具备较高的明度值,我们可以把这一类型的色彩统称为明亮色调。由纯色加入不同量的白色转化而来的明亮色调具有共同的心理象征意义,因此在个人形象设计中适合浅淡明亮色调的人群,而这类人群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性格特征表现明快、跳跃、遐想,以及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

(二)人物性格与色彩纯度

在纯色加入黑色则变得暗沉,如纯红色加入黑色会变成暗红、枣红;纯蓝色加入黑变为藏蓝色; 橙色加入黑则变为咖啡棕 、深咖啡色等;我们把这一深暗类型的色彩称为深色调或暗色调。这些由暗色调具备共同的心理象征意义,暗色调的心理象征是坚韧、神秘、沉重、郁闷、强硬、高贵、尊严。而这些色彩群适合的人群具有稳重、坚强、成熟、高贵、尊严气质和性格特征,只有这类人群才会将暗色调的正面象征意义充分表达出来 ,才能诠释他们的特殊气质。

五、结束语

在个人形象设计中,如果外在造型设计形式与内在精神气质不相符合,将无法诠释其内精神气质,也无法产生出设计美感;而且被设计对象将被扭曲和丑化,与我们期望的效果背道而驰 。色彩世界缤纷复杂,要辨别色彩,掌握色彩的性格,了解色彩的心理象征意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文从色彩的三属性入手,将色彩的冷暖、明度、纯度加以分析,清晰定位色彩的性格,分析色 彩性格与人物性格相呼应的效果;而恰当的处理好色彩性格与人物性格的细致关系,则不失为个人形象设计中色彩设计的一种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唐宇冰.整体形象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于西蔓. 西蔓美丽观点[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个人成长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篇7

一、良好的家庭情绪氛围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

笔者很赞成“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的观点,不把工作的事带回家,尤其不把不良情绪带回家,这种不良情绪直接会影响家庭中所有成员的心理。家庭情绪氛围是指家庭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它是通过语言和人际氛围构成的,这种氛围尤其对儿童的个性品格的形成特别有意义。笔者的母亲随父亲1964年从南京转业一起到新疆,都是普通的工人,吃过很多苦,母亲没有什么文化,个性很强,很能干,大家都很佩服她,那时家里不富裕,但她为了让我们生活的和大家一样,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从来都是说一不二,单位一有不顺心的事,就喜欢和父亲发脾气,我们三个孩子都会看妈妈脸色,知道什么是晴天,什么时候是阴天,爸爸经常让着妈妈,我们会在妈妈不开心的时候,都悄悄地做自己的事。母亲有时心情不好时会迁怒到孩子身上,有一次放假,我和哥哥正在为抢一本杂志闹着玩,哥哥手劲大,不小心一下把我的手腕折了下,痛得我哭了,正好妈妈进来了,看到我在哭,知道是哥哥搞的,不问什么原因就把他打了一顿,哥哥很难过。因为哥哥是老大,过早地承担了家庭的压力,很早就工作了,性格内向,不太讲话,小时受的委屈也比较多,缺乏自信和独立性,现在妈妈一提到哥哥就会觉得对不起他,经常埋怨自己。所以,建立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是儿童良好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父母是有权威性,但要正确处理家庭成员的互相关系,形成良好规范,不能以势压人,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样教人,努力构建家庭的融洽气氛,充分体现家庭是生活之港湾,才有助于儿童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二、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是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的,儿童的行为习惯是父母教育的结果,但儿童个性的缺陷和不良的行为习惯也是父母造成的。父母的教养态度,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专横的态度,常常强调辈份,过分严厉,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稍有不听从就会受到惩罚。第二类是溺爱型的,孩子有求必应,为孩子提供无所不到的帮助和保护。第三类是放任型的,不过问的教养态度,忽略孩子,不关注孩子的发展。第四类是以民主、平常的态度对待教育儿童,而对孩子的错误给以正确的引导,提高孩子的认识,改正缺点。我们知道人是有差异性的,因为先天因素,环境因素等不同,所以即便是生活在一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也很不同,母亲对我们都好,但我们三个子女为什么会这么不同呢?仔细分析一下,就是对我们三个孩子的教养态度不同。在哥哥身上体现的是第一类的教养态度,哥哥是家中的老大,在我们没有出生时,他是受宠的,但只比我大两岁,小时他会带我们玩,做了不应该做的事,妈妈会严厉地指责他,不听话就受到惩罚,造成哥哥胆小、自卑的心理。在弟弟身上体现的是第二类教养态度,因为弟弟比我们小得多,爸爸对他总是有求必应,过分宠爱,我们有时会说爸爸偏心,妈妈也这样说爸爸,爸爸只是笑笑。弟弟在这样的呵护下,常常稍不顺心就会发脾气,任性、自私。我是家中的老二,唯一的一个女孩子,爸爸妈妈对我的态度比较放宽,但不是放任,有些接近民主的态度,我的事情,他们有时会让我自己看着办,对我的态度对比较随和,我出现了错误他们也会比较忍耐些,会引导我,爸爸妈妈的很多优点在我身上也能体现,相比哥哥和弟弟来说是个性还不错。可见,不同家庭的不同教养态度对儿童个性品格、心理素质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个家庭的不同教养态度对儿童个性品格及心理素质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只是父母没有感觉到而已。

三、提高家长自身素养,和孩子共同成长

有人这么说过:人好比一本书,书的每一页都记录了母爱的亲切、温暖、深沉、坚强、无私和伟大,也记录了妈妈的过失、不足以及带给孩子的烦恼和不幸。做父母的知道自己身上的重任,所以要不断地学习一些青少年的生理知识、心理知识、教育学知识,从而增强自己的能力———了解孩子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时常提醒自己不要因为自己的压力,给孩子造成负担,同时让自己也要有个好的心态,因为“境由心生”,要与孩子共同成长。正确地估计自己的期望值,会尽量做孩子言行举止的示范者、待人接物的指导者、孩子成长的责任人。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儿童教育未来方向的报告,即儿童的“四个学会”: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这“四个学会”中几乎都与社会性相关,只要孩子能正确地自我认知,善待他人,学会分享与合作,在社会上适应生存,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立足,最终对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就不是失败的。

总之,每个家庭环境的模式不尽相同,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也发生着变化,家庭教育可以说有方法而无定法。所以我们有责任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掌握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方法,使家庭呈现民主、和谐、平等的融洽气氛,培养孩子讲责任、讲民主、讲勤奋、讲进步、自尊自强、关心他人的良好品格。让所有的家长共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魏书生.家庭教育[M].沈阳教育出版社, 2009.

大学生创业与个人关系网络探究 篇8

一、个人关系网络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

(一) 个人关系网络与创业意愿。实证研究显示, 大学生个人关系网络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是有影响的。在创业初期阶段, 一些受访者并没有强烈的创业意愿, 然而在与个人关系网络中的成员互动过程中, 他们的创业意愿被激发出来。有一些大学生创业者的思路就是由他们的个人关系网络成员提供的。在创业意识形成阶段, 创业者的个人关系网络会增加创业者接触更多创业相关的感性与理性知识的机会, 从而改变其偏好和预期。这主要是因为创业者通过和成功企业家之间的交流提高了他们的创业意愿。个人关系网络中的成员提供了一些有关创业的信息和资源给大学生创业者, 包括点子、创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信息、资金和情感支持等。大学生缺乏自信的原因主要是对“未来前景”缺乏自信。企业的未来前景与企业拥有者现在所掌握的能够预测未来企业状况的因素有关, 对于以获取经济收益为主要目的的个人创业者来说, 能够拥有多少对决定未来他们的企业成败的因素, 对于他们创立自信心是应该有帮助的。而对于个人创业者来说, 这些因素应该包括所有与他们的企业建立和维持有关的因素, 比如启动和运营资金、所需要的知识、供货商、雇员、顾客、情感支持, 以及各种市场、行业和政策信息。而在受访者中的个人关系网络的成员, 确实提供给了创业者所需要的这些因素。因此, 他们的个人关系网络中的成员帮助他们提高了创业的意愿。不过, 即使大学生创业者在他们创业之初的个人关系网络中的核心成员并不支持的情况下, 如果创业者自己坚持, 那么他们的个人关系网络中的核心成员也不能降低他们创业的意愿, 并且最终还是会支持他们创业。

(二) 个人关系网络与创业能力。我们发现, 大学生个人关系网络对于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有影响的。大学生创业者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相关知识都可以在与他们的个人关系网络成员之间的互动中提高。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会与许多人打交道, 比如顾客、雇员和朋友。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之初, 第一批顾客往往是他们的个人关系网络成员带来的。随后在与顾客的交流过程中逐渐与新顾客建立联系, 这些联系又为随后的业务发展带来更多的顾客。在与这些个人关系网络成员之间互动中, 我们发现大学生创业者认为与人交流的技能很重要。创业者必须通过与顾客的交流而和顾客建立新的联系, 使之成为自己个人关系网络的成员之一, 从而为其业务发展带来帮助。在与这些个人关系网络成员之间互动中, 我们发现大学生创业者学习了经营管理一家企业的能力。调查中发现, 大学生比较愿意和有经验的人一起创业。这似乎说明, 大学生创业者可以通过和比较有经验的人建立联系, 来学习个人在创业过程需要的各种能力。值得指出的是, 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创业者从他们的个人关系网络成员那里获得创业能力的支持经常是无偿的和低成本的。

(三) 个人关系网络与创业资金来源。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资金来源除了是自己的积蓄外, 都是通过个人关系网络的渠道获得。大学生创业者的个人关系网络成员提供给了大学生创业者建立企业和开展生意所需要的资金, 这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提升有促进作用。

(四) 个人关系网络与信任水平。大学生创业者与他们的个人关系网络成员的信任度决定了他们是否与个人关系网络成员联系密切。他们信任的成员往往是可以给他们在创业意愿、创业能力和创业资金上带来帮助的人。扬中芳和彭泗清 (1999) 在他们的《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一文中对杨氏概念化所指的中国人人际关系进展分为三个阶段:礼遇、工具和感情。与三个阶段对应的信任辨别是:初期阶段, 个人作为某种角色的义务和责任是是否值得信任的主要因素;工具阶段, 在公平法则之上再加一些人情义务是信任的来源;感情阶段, 忠心、无条件的关心, 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是信任的来源。在受访者的个人关系网络成员中, 从创业之初到后来的业务发展阶段一直处于核心地位的成员有大学生创业者的家庭成员、亲戚、朋友;而在业务发展阶段有密切联系的成员有顾客和雇员。如果用扬中芳和彭泗清 (1999) 所提到的中国人信任的三个阶段来分析, 给创业者提供感情支持的家庭成员和亲戚应该是一直处于最后阶段的信任, 即感情阶段。而给他们无偿提供点子、各种信息的朋友应该是处于第二阶段的工具阶段。而顾客和雇员, 他们与大学生创业者之间从认识到熟悉, 有的顾客给大学生创业者无偿带来更多的顾客, 这显示他们与大学生创业者之间的关系已经从初期阶段达到了工具阶段。一些调查受访者对雇员态度很好, 十分关心雇员, 希望雇员“快乐地工作”, 这显示其与这些雇员之间的信任也达到了第二阶段。大学生创业者与他们的个人关系网络中信任水平处于第一和第二阶段的成员的联系密切程度是会变化的。大学生创业者与这两个水平阶段的成员之间的联系有原则基础, 一旦原则被打破, 则信任关系可能消失, 这些关系成员将失去核心位置。唯一不变的是处于第三水平的个人关系成员, 比如家庭成员、亲戚, 即使他们反对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行为, 他们仍然处于大学生创业者个人关系网络的核心地位。

(五) 大学生创业者个人关系网络与业务增长。在调查对象中, 当他们处于业务增长阶段时, 他们提到了顾客、朋友、老同事、家庭成员和雇员这些他们个人关系网络中的成员。通过他们的描述, 我们发现在这个阶段与他们有密切联系的成员有家庭成员、顾客和雇员。

大学生创业者的个人关系网络成员重点是家庭成员、顾客、朋友和雇员。朋友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是重要的, 而许多顾客其实都成为了大学生创业者的朋友。所以, 这又说明, 在业务增长阶段, 大学生创业者会发现许多新的朋友。并且, 这些新朋友会给他们的业务增长提供帮助。

二、对大学生借助个人关系网络促进创业的建议

(一) 对正在打算创业的大学生的建议。

1.大学生创业者应该建立一个个人关系网络发展和行动的计划。个人关系网络发展计划是从三个方面来考虑的:第一, 从提高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意愿方面考虑, 大学生创业者可以和那些可以帮助提高自己的创业意愿的人建立联系。这些人包括自己的家庭成员、有过创业经验或创业意愿很高的人、能够提供信息和点子的人和有能力提供资金支持的人。调查显示, 能够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信息和点子的人主要是他们的家庭成员、过去的同事和同行业的朋友。这些人可以在大学生创业者的家庭、工作中遇到。因此要与这些人建立联系, 除了和家庭成员要保持联系外, 还应该与工作中的同事保持联系。第二, 从帮助大学生创业者获得与创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方面考虑, 大学生创业者可以和那些拥有这些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建立联系。受访者中有的家庭成员拥有这些知识, 而其他的则是朋友所提供的这些知识和技能。第三, 从获得资金来源方面考虑。获得资金来源可以提高大学生创业者创业意愿。除了家庭外, 还可以在计划中加入更多可能获得资金来源的关系, 并与其建立联系。

2.大学生创业者应该以获得信任作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目标。大学生创业者在与自己的个人关系网络成员联系过程中, 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在创业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技能。在调查受访者中, 并没有大学生创业者提到因为信任基础的损伤而导致失去个人关系网络中的成员, 进而失去获得知识、技能、信息和资金的机会。或许调查者十分谨慎地保持着与个人关系网络成员之间的信任。

3.大学生创业者可以通过参加创业教育或培训课程获得部分与创业相关的知识技能。调查受访者在创业之初, 都是通过自己的个人关系网络来学习与创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然而, 还有其他可以获得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渠道。

4.在工作中寻找可以获得帮助的个人关系网络成员。调查受访者都不是在毕业后就开始自己的创业活动的。而给予他们知识和技能帮助、信息、点子和创业经验的朋友有部分是在他们的工作中所结识。在工作中不仅仅是同事, 还有工作中接触到的其他组织的成员, 这些人在将来都可能成为对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之初有帮助的个人关系成员。

(二) 对已经建立企业的大学生的创业建议。

1.维持与个人关系网络成员之间的关系, 不要失去信任。在研究中发现, 业务增长阶段中, 个人关系网络成员提供了新的顾客, 保证了业务可以增长。与个人关系网络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是可能失去的。而一旦失去信任, 就会失去生意机会, 则业务将不能增长。所以, 维持与个人关系网络成员之间关系的关键是坚持信任的基础, 即大家共同遵守的原则。

2.建立并参加创业者合作社团。要获得更多的生意机会, 大学生创业者需要和更多的人打交道, 与他们建立联系, 取得信任。而建立社团可以将同行业或者其他行业的不同创业者聚集在一起, 这样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可以获得与对他们的业务增长有帮助的人建立联系的机会。不仅如此, 大学生创业者也可以通过在这种场合的相互交流而获得他们过去不知道的但是他们所需要的创业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扬中芳, 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 1999, 2:3~23

[2]任胜钢, 舒睿.创业者网络能力与创业机会:网络位置和网络跨度的作用机制[J].南开管理评论, 2014, 1:123~133

个人与社会关系 篇9

关键词:社会主体,主体间,自由主义,现代性

一、主体建构模式是现代社会之根本政治建构术。

对于社会存在及其形态的认识和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根本问题, 是一个元理论问题。诚然其中可以有很多视角可以对之进行剖析和解读。我窃认为其中的地基便是社会主体的问题—即如何理解社会主体是构建社会实在认知的核心命题, 它从根本上制约了思维的构造与社会的有机合成。从宏观的历史演进看来, 自启蒙以降, 社会就被想象成为主体之间在契约基础上建构的产品, 虽然左翼和右翼对于它是否存在仍有争议, 但是无可争辩的就是主体的优先性。

自由主义作为现代性的思想代言人 (我认为社会主义从大的框架上面并没有与自由主义完全对立, 尤其是在对于主体性的认同上面, 因此这里会将两者融入起来, 特此声明) , 它的根本特点就是个人至上于社会, 更有极端如哈耶克与诺奇克者更是主张个人是唯一实在的社会存在物, 社会就是虚拟的网络而已。从自由主义论证逻辑来看, 自由主义认为在人类社会中个人是唯一自然的存在, 而非人造的物件 (这个完全符合逻辑和常识) , 人们对于社会的需求是次生的, 社会只是是个人的衍生产品。假如个人都可以像庄子那样逍遥, 或者个人能够完全自律于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中, 那么便是理想国度了, 无疑“自由人的联合体”就是此至善之境了吧。区别只在于两者是否承认社会的存在, 并非两者在个人主体之优先性上存在异议。

人类社会有完美之境吗?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确认自由主义所勾画的社会图式决然不是。在主体性优先的自由主义社会里面, 在正当优先于善的根本规则的治理下, 我们人类虽然走出了原始森林却在道德与理想生活的追逐上面变得更像侏儒。“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再枷锁之中。”我们解放了主体, 也沦陷了主体。在纵欲与虚无之上颠沛流离。这样的理想之境并不理想。因此当代思想界最为波澜壮阔的景观就是挑战自由主义, 不仅在西方内部竞相出现了社群主义、共和主义以及后现代等诸多思想;包括儒家文化、伊斯兰文化等等异域文化也掀起了波澜。这里暂且不谈其他文化的挑战, 就西方思想内部来看我认为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哈贝马斯所提出和倡导的在话语伦理下阐释的主体间性这个社会主体范式的转型。

二、主体间性能否挽救现代社会的歧路?

在《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一书中哈贝马斯这个当代西方思想的执牛耳者以自己的方式发现或者说是重构了当代西方思想的叙述史, 把自黑格尔以后的哲学家的发展路径进行了主体范式的批判。正如刘擎在《悬而未决的时刻———现代性论域中的西方思想》所评价到的:

哈贝马斯似乎怀着一种力挽狂澜的抱负, 力图使现代性的哲学批判“迷途知返”, 重新回到黑格尔最初面对的那个历史的十字路口, 选择一条被前辈与同代思想大师们错过的出口, 一条可能走出现代性困境的新路。因此, 这部著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欧洲现代思想史的一次重构。 (1) P5

在哈贝马斯看来现代性问题的核心就是黑格尔发现的“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及其所导致的传统伦理生活总体性的分裂, 这也是为什么哈氏的思想谱系史将黑格尔标定为现代性哲学话语的源头的根本原因。他认为青年黑格尔曾经试图用“爱和生命”观念中表现出来的“主体间性”的一体化力量, 来反抗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的权威, 以主体间的交往中介来取代主客体之间的反思关系。但是最终黑格尔错过了这个更有潜力的思想路径, 而创立了辩证法, 以“绝对精神”的概念使哲学重新获得力量。在黑格尔之后哈贝马斯辨识了现代性批判的三种路径:黑格尔左派、右派和尼采;而尼采的传人又因为思想继承的差异化解为两支:一是海德格尔到德里达, 另一支是巴塔耶到福柯。最后哈贝马斯对这个思想的谱系进行了釜底抽薪的打击, 即认为它们非但没有解决现代性的困境反而更加的加剧了现代性的悲剧。正如卡夫卡所言的“笼子找鸟”一般, 人类进入了思想的死胡同。

因此哈贝马斯认为重新回到黑格尔所站的十字路口, 然后选择被荒草淹没的“主体间”道路才能彻底走出困境。无疑哈贝马斯所发展的交往行动理论是当代西方最为重要和富有原创性的理论之一。而其理论的最重要的贡献就是试图解决主体和社会之间的矛盾关系, 其理论抱负可谓博大。但是我认为他的理论仍然没有走出西方哲学观念中一以贯之的形而上学的唯意志论思维框架, 哈贝马斯所主张的主体间性并非我们平素所认为的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共识, 而是在应然的角度上面通过商谈理论试图完全解决主客体矛盾的形而上层面的升华, 而其最本质的话语系统却离不开西方主流的道德心理学假设。就如哈贝马斯与罗尔斯的对话中所表达的那样, 他并不是与广义意义上的康德先验主体思维冲突, 只是将独白的先验主体替换成先验的主体间范式而已。而对于社会的认知只是从抽象的虚拟到了更加抽象的具体罢了。

所以虽然主体间范式在理论思维上面貌似解决了一个根本性的现代性的难题, 但是在实践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西方当代的文化多元主义与认同政治的崛起就是对于这种形而上学的主体框架的反抗。无疑这个范式的转换仍然存在很大的反思空间与实践余地。

总之, 在这场主体范式的转换过程中, 西方思想尽显其优势与短板。思想的互动应该是要突破文化间的时候了。没有文化间的积极性的互动, 主体的认识就不能脱胎换骨, 作为中国人我们的责任也就不仅只是复兴中华民族了, 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参考文献

[1]【加】查尔斯·泰勒著, 韩震等译《自我的根源》, 译林出版社, 2001年9月, 南京

[2]刘擎《, 悬而未决的时刻——现代性论域中的西方思想》, 新星出版社, 2006年10月, 香港

个人与社会关系 篇10

1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表现形式

1.1 价值表现主要包括:

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对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产生的作用;个人价值体现为个人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养成、个人理想信念的树立[1]。这两者相互联接、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人们之所以普遍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是因为社会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根本价值, 社会价值之中体现着个人价值, 因为社会由人组成, 社会价值的实现必然由个人价值组成, 个人价值的实现也必然表现为一定的社会价值。

1.2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

个人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基础, 忽视个人价值就不能全面准确的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表现。尽管个人价值蕴含在社会价值之中, 社会价值的实现体现为个人价值的实现, 但是并不能用社会价值代替个人价值, 不能脱离个人层面, 空泛的谈论社会价值。脱离个人不谈, 社会是不存在的, 社会是每个人组成的社会。把个人剥离出来而只论社会价值, 这无疑和思想政治教育原本的理念背道而驰, 不能切实促进个人成长和价值养成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空洞的、是没有生命力的。

1.3 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根本目标

人们不断成长、思想观念的逐渐成熟都是个人社会化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便是把每个人塑造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人:对社会有基本的了解、形成了通行的价值观念、独立的价值判断、遵守社会制度、努力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2 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误区

人们普遍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效益, 忽略了其对个人价值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个人的身份却代表社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宣讲, 教育理念的认同和接受并不代表教育工作者个人的成败, 而是达成互利共赢。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个人的发展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1) 思想政治教育的受益者是社会还是个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现并不是社会和个人之间的矛盾的体现, 而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关系。工作、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时时刻刻被提及, 人们顽固的以为这是个人意识的侵害、是思想的控制、是教育者为了个人利益强加于人们的毒药。要知道, 教育工作着宣讲理论的形成, 是社会长期积淀的结果, 是文化、制度的精华, 任何理论上的盲点和困惑可以随时探讨、交流, 坚持为社会服务的本质是为每一个的发展服务。当然, 思想政治教育的受益者首先是个人, 再到社会, 最后达成共赢。

(2) 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权利。人们普遍认为接受专业的技能培训和教育才必不可少, 接受政治教育却是一种义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人们的思维观念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 人们越来越关注于那些直接的个人利益, 似乎和自己无关的坚决不浪费时间。在人们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会带来社会价值的时候, 个人参与的政治教育被形式化, 甚至成为一种负累[2]。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提出, 使人们以正确的心态参与其中, 充分利用社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 用自己的权利获得个人的提升。

(3)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和个人的联系。人走向社会的过程即是人社会化的过程, 人的社会化首先作用的是个人, 进而影响整个社会。所以, 人社会化的重要意义首先是对个人的提升, 从而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 影响整个社会的进步。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人的本质是社会的产物, 是由各种社会关系产生的。人一出生, 没有经过社会化的过程, 并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个人理想、抱负的实现是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实现的, 就算是社会的败类也不能脱离社会实现个人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社会化产生重要的指引, 并在整个阶段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3 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体现与个人成长

首先, 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化并不是模糊、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确定的, 有成型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步骤。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的成长并不是要求每个人被动的接受整个社会、以妥协的姿态全盘接受, 而是在全面了解社会的各个方面之后, 能够区分社会上的丑恶, 能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引导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素养、道德品质的提升是基础, 对专业技能学习中需要的韧性、心态、意志力同样有理论架构的支持。

其次, 我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人民服务, 为人们谋福利、创收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工作产生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重要的方面, 但并不全部依赖于教育和个人修养、国家政策也关系密切。

最后, 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解决人们在社会中遇到的难题。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整个人生影响巨大, 对受教育者深刻把握人生意义确立人生目标有明确的方向性指引[3]。社会生活中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 会受到不同观点影响, 此时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价值观的培养尤其重要, 有正确的价值观, 能够独立的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人们才不会迷失自我, 才能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生态度的重要性, 和如何调整自己心态、摆正方向都有清晰的认定。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势必会影响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不良的情绪还会感染自己身边的人。思想政治教育对为人处世、人际交往都提供了许多可行性建议。

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段深入, 新媒体的高效与便捷, 让人们通过互联网就能实时的了解另一个国度的变化和发展, 不同国家社会制度不一样, 国家政策不一样, 价值体系等都有差异。此时, 我们如何保证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不随波逐流, 不被西方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恶意丑化所影响, 不盲目的否认和批判变得尤为重要。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 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难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变现形式, 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其次论述了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 大体是, 思想教育的受益是个人再到社会、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权利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和个人的联系;最后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和学习的各个阶段必不可少, 对经济、文化、制度、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大学生的确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能够树立理想和信念、能够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这直接决定了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兴衰。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个人,成长

参考文献

[1]黄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01:34-46.

[2]褚凤英.调节个人与社会的价值认识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新解[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 19:15-18.

个人与社会关系 篇11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职业倦怠;个人认知

1 引言

小学班主任由于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工作就更显琐碎和复杂,体力和精力的消耗更大。有关研究提出,职业倦怠来自于对自己激情的消耗,首先就表现为情绪衰竭,即在情绪上缺乏热情与活力,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这种疲劳感容易导致小学班主任远离自己的学生,同时也让他们在影响学生的过程中感觉无能为力,个人成就感大幅度下降。这种状态的累积极易导致职业倦怠。所以,小学班主任的情绪问题可能是引发职业倦怠的导火索。个人情绪与个人认知关系密切,尤其是个人对自己产生情绪问题的分析与解释直接影响个人的感受体验即情绪状态。由此,本文通过职业倦怠量表以及自编的三个关于小学班主任对工作情绪、受挫原因以及成功标准选择的题目,利用这三个题目的选项对职业倦怠总体及各因子进行ANOVA,以探察小学班主任的个人认知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2 小学班主任个人认知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根据调查发现,小学班主任对工作中不良情绪的归因与职业倦怠无关;小学班主任对工作中受挫的归因与情绪衰竭关系密切;小学班主任对成功的标准选择与职业倦怠无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将工作中受挫归因于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小学班主任职业倦怠最重,而将工作中受挫归因为努力不够的小学班主任职业倦怠最轻。

对工作中受挫归因不同的小学班主任职业倦怠总体差异不显著,但是在教师情绪衰竭方面差异极其显著(F=5.154;P=0.002),利用SLD事后多重比较发现:“认为自己努力不够导致挫折”与“认为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挫折”的小学班主任的情绪衰竭程度有明显差异(P=0.02)。

职业倦怠可以理解为在工作中由于长期受挫造成的消极感受累积的结果。将工作中的受挫归因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反映了小学班主任个人对客观条件不适应的状态。管理制度不完善是一种客观存在,甚至可以说,管理制度是不可能完善的。如果要通过完善的、完美的管理制度来避免个人受挫简直不可能。将个人受挫归因于自己不可控制的、同时又不太可能改变的外在因素,将导致个人悲观、失望,郁郁寡欢,从而面对工作不积极、不主动,态度消极。而将受挫归因于努力不够,个人感受到的则是挫折并不可怕,只要自己继续努力,未来还有希望。这样的小学班主任更善于在挫折中吸取教训,增加经验,提升自己的认识和能力。他们更容易将受挫时的消极感受进行积极的转化。

小学班主任将受挫归因于努力不够,对于挫折的这种个人认知带给个人的感受就是积极的,有希望的。因此,就能积极的面对挫折,积极的调控自己的工作情绪。由于这种归因,在工作中消极的体验就不会长期累积,就可能会避免由于长期重复工作而导致的情绪衰竭。

将受挫归因于能力不行产生的消极体验虽然由于对自己的评价消极,当自己的处境与自己的评价基本一致时,消极的情绪体验不会更强烈,情绪会比较稳定,所谓“要求不高,得过且过”,但是,由于这种消极的自我评价,自卑的心理体验导致缺乏自我激励的动力。工作的激情就会不断的被消耗,情绪衰竭也就不可避免。运气是不稳定的因素,有时不好,有时又好。虽然,将受挫归因于运气不好,对个人没有消极的影响,不会导致消极体验的积累。一句“运气不好”的解释,将受挫的消极感受远远的推开。但是,这种归因毕竟“于事无补”,不受自己掌控,因此,在对小学班主任积极情绪的维护上没有“不断努力,积极调整自己”来得更为有力。

3 小学班主任抵御职业倦怠的认知对策

3.1 了解自己的归因类型,学习积极归因方式,用积极的心态抵御职业倦怠

小学班主任选择管理制度不完善作为受挫原因,其职业倦怠最重;选择努力不够作为受挫原因,其职业倦怠最轻。管理制度不完善是一种外在的、不可控以及稳定的原因,这种归因方式属于消极归因方式;而努力不够是内在的、可控的以及不稳定的归因,这种归因方式属于积极归因方式。采用积极归因方式的个体对挫折的感受和体验是积极的,对以后的工作态度是积极的,工作行为是积极的,更容易产生积极的结果。因此,小学班主任不要轻视了个人认知的力量,积极的归因方式会带来积极的体验,会形成积极的心态,这将有力抵御职业倦怠。

3.2 及时调整与维护身体健康,保持充沛的精力,更有力量抵御职业倦怠

实际上,个人认知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个人的感受良好,他对工作、对生活的认识方式就更倾向于积极乐观,更容易采取积极的归因方式。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多注意养生、养性的知识,并且学以致用,及时、经常的调整自己的身体,学习养生保健。

3.3 让理性的行为更多些积极的体验,让激情不断,远离职业倦怠

其实,个人行动的内在动力就是个人的感受与体验。工作中的琐事如果体验是愉悦的、满足的,就更有激情,更能坚持下去。如果理智上认为是正确的、值得的,但是,在做的过程中缺少愉悦、满足感,就会阻碍自己的行动,从而感到理性的力量很微弱。所以,让理性的行为更多些积极的体验,理性才真正成为一种推动力。根据斯金纳的强化原理,永远强化自己该做的事情。生活、工作中多一些自我强化,自我激励,多增加自己该做的行为的积极体验,该做的行为就有了源源不绝的推动力。这将有利于产生更多的激情,让激情不断,远离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

[1]陈丽萍.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改进策略——以深圳市等中学教师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76-80.

[2]董薇,赵玉芳,彭杜宏.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03):18-21.

[3]吴学忠.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7):22.

[4]肖爱芝.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8(11):32-34.

[5]谢雪梅.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归因分析与对策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7(01):69-70.

作者简介

邵海艳(1974-),女,辽宁省沈阳市人。硕士学位。现为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心理学的教学研究工作。

作者单位

个人与社会关系 篇12

以往的研究大多侧重从个人或其所处的环境来研究这些因素对员工态度、行为等的影响, 但是自从个人—环境匹配这个概念被提出后, 大量学者开始从两者互动的角度去研究其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结果等方面的研究。而个人—组织匹配作为个人—环境匹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越发成为研究的重点, 尤其是自2005年, Cable&Derue提出了三位整合的概念, 将P-O fit和N-S fit、D-A fit进行整合后, 具有高度整合和广泛内涵的P-O fit成为了管理者在众多管理活动中非常重视的问题。

首先在组织进行招聘时, 以往总是以P-J fit为选择标准, 但是仅仅具备工作所需能力的员工就是组织所需要的吗?大量事实证明组织应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员工, 而不是最好的员工。这个时候组织应该同时关注个人的价值观、目标、特质等是否与本组织相匹配, 而不是仅仅是员工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在员工决定进入企业时, 传统观念认为员工仅仅会关注自己的需求能否在本组织里得到满足, 比如可以获得高薪、高职, 好的发展晋升机会, 自己喜欢的工作环境等, 但是现在的员工除了关注这种需求的满足, 他们也十分重视个人与组织在价值观、目标等方面的匹配, 他们关注企业的价值观这种深层次的企业文化, 更匹配的价值观会让员工更认同这个组织, 这也是现在员工非常关注的问题。这只是在组织招聘和员工进入中涉及个人—组织匹配的问题, 在日常的管理中, 个人—组织匹配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高匹配度, 可以正面影响员工的认知 (组织认同、自我效能感、归属感、工作不安全感 (—) ) 、员工的态度 (工作满意度、情感承诺、工作投入度、离职倾向 (—) ) 、员工的行为 (公民组织行为、反生产行为 (—) 、工作绩效、人才流动 (—) ) 。我们可以看出个人—组织匹配在管理工作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研究现状

通过梳理现有的研究P-O fit与工作绩效之间预测关系的文献, 我们发现对于个人—组织匹配与工作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现仍不多, 而且多集中于国外学者, 因此, 无论从研究背景、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 都带有典型的国外研究的特点, 对于国内环境并不一定适用。并且就已有的研究而言, 还存在较大的差异, P-O fit-工作绩效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并不稳定 (具体见下表) , 由于各研究面对的被试者不同, 对于工作绩效和个人—组织匹配所使用的操作化定义及其测量方法不同, 甚至很多研究都使用了不同的控制变量, 因此形成的结论来看并不统一, 甚至相悖, 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学者们的共识, 尚有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的必要, 尤其是针对国内的文化背景, 对于此问题更需进一步验证。

3 未来研究的方向

3.1 各种形式的匹配及其交互作用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

高绩效一向是管理者追求的重要目标, 所以现在公司在招聘时越来越注重去招聘那些与本组织匹配度较高的员工, 希望借此可以创造公司的高绩效。但是个人—组织匹配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它包括很多维度的匹配 (如:价值观匹配、组织氛围匹配、目标一致性、人格匹配、能力匹配、需求匹配) , 虽然说总体上来说是个人—组织匹配度越高, 越有可能会出现高绩效, 但就现实而言, 在公司处于资源有限, 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 去追求全方位的匹配是不现实, 也是不可行的, 所以此时研究个人—组织匹配的哪些维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较大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样有利于公司去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价值的最大化。并且进一步研究这些不同形式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是十分必要的。

3.2 影响个人—组织匹配与工作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变量

由研究现状, 我们可以看到现状的研究结果不是很统一, Baron&Kenny (1986) 指出如果预测变量和结果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比预期中弱很多, 或者两者之间的关系不稳定, 那么两者之间就有可能存在调节变量。国外在调节变量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个人—组织匹配的概念定义、操作性定义和测量方法这些方面。个人—组织匹配这个概念非常宽泛, 它与很多可以直接影响工作绩效的变量存在很多交集 (能力、薪酬、晋升机会、工作需求—资源模型、组织支持、人格等) , 也可以影响很多与绩效相关的态度变量 (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工作投入、组织认同、主观工作幸福感、沟通满意度、组织公平感等) 、行为变量 (组织公民行为、反生产行为等) 。虽然个人—组织匹配对工作绩效有很大的解释力度, 但是也不能忽略其他因素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比如情境因素和个人特质因素。

3.3 影响个人—组织匹配与工作绩效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

就现状而言, 学者还是将目光主要集中在研究个人—组织匹配与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上, 但是对于其中的研究机制是非常少的, 这个黑箱一直是如此神秘, 所以, 研究P-O fit对工作绩效影响的作用机制也是未来的一大趋势。虽然已有学者对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中介变量, 如工作满意度做过研究, 但是就不同形式的作用途径差异, 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由于受Cable&DeRue (2002年) 和Kristof-Brown (2000年) 在研究个人—环境匹配时, 发现每一种匹配类型都是与环境中不同部分的兼容性, 每一种匹配对于行为结果都有独特的影响已经被证实了的启发。我们可以大胆推理, 既然个人—组织匹配能够被分为不同的形式 (价值观匹配、能力匹配、需求匹配) , 那么不同的形式对因变量 (工作绩效) 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应该是不同的。

摘要:随着个人—组织匹配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 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通过梳理国外文献, 旨在发现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提出未来研究可以着重研究各种不同维度匹配之间的交互作用、匹配—绩效关系模型中的作用的变量和不同形式的匹配对工作绩效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个人—组织匹配,工作绩效,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BRETZRD, RYNESSL, GERHART B.Recruiter Perceptions of Applicant Fit∶Implications for Individual Career Preparation and Job Search Behavior[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93, 43 (10) :310-327.

[2]BRETZ R D Jr, JUDGE T A.Person-Organization Fit And The Theory Of Work Adjustment:Implications For Satisfaction, Tenure, And Career Succes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94 (44) :32-54.

[3]KRISTOFAL.Person-Organization Fit: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Its Conceptualizations, Measurement, And Implications[J].Personnel Psychology, 1996 (49) :1-49.

[4]DANIEL J.SVYANTEK, SCOTT A.GOODMAN, LORI L.BENZ, JULIA A.GAR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eam Building Success[J].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14 (2) :265-283.

[5]LAUVER K J, KRISTOF-BROWN A.Distinguishing Between EmployeesPerceptions of Person-Job And Person-Organization Fit[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1, 59 (3) :454-470.

[6]PIASENTIN, K.A., CHAPMAN, D.Subjective person-0rganization fit: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ur, 2006 (69) :202-221.

[7]KRISTOF-BROWN, A.L., ZIMMERMAN, R.D., Johnson, E.C.Consequences of IndividualsFit At Work:A MetaAnalysis of Person-Job, Person-Organization, Person-Group, And Person-Supervisor Fit[J].Personnel Psychology, 2005, 58.

[8]ARTHUR JR., W., BELL, S.T., VILLADO, A.J.DOVERSPIKE, D.The Use of Person-Organization Fit In Employment Decision Making:An Assessment of Its Criterion-Related Validity[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6 (4) .

[9]JR W A, BELL S T, DOVERSPIKE D.The Use of Person-Organization Fit In Employment Decision Making:An Assessment of Its Criterion-Related Validity[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6, 91 (4) :786-801.

[10]AMY E.COLBERT, MICHAEL K.MOUNT, JAMES K.HARTER, L.A.WITT.Interactive Effects of Personality And Perceptions of The Work Situation On Workplace Devianc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4, 89 (4) :599-609.

上一篇:合并肺栓塞下一篇:演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