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进特点

2024-11-03

演进特点(共4篇)

演进特点 篇1

英国高等教育体制有许多独一无二的特色,使它在世界高等教育享有广泛的社会声誉。其中,一个重要的优良传统就是为学生提供支持服务(student support services),通常又被称为“牧师般的关怀”(pastoral care),这种传统在牛津、剑桥大学建校之初确立并延续至今。[1]本文在研究历史文献和专业书籍的基础上,将英国高校学生支持服务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介绍了5种学生支持模式,并对英国高校学生支持服务历史演进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

一、英国高校学生支持的发展阶段

英国高校学生支持服务伴随着英国高等教育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发展,其发展演变的历程是复杂的和非平衡的。以学生支持主要模式与不同理念为标准,英国高校学生支持从总体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个阶段。

1.12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末,传统辅导模式发展阶段

英国早期大学是用宗教捐款建立的,其明确的目的是把英国上流人士的儿子培养成法律、医学和神职方面的专业人才。当时的学生要比现在的年轻,有的甚至只有14岁左右。中世纪的大学具有很多寄宿学校的特征,教师被称为学生的“德育导师”,对学生具有明确的道德教育的职责。大学教师处于代理学生父母亲的地位。这种纪律监管具有宗教和道德的双重要求,故教师自然被委任为英国教会的牧师。这种传统为高校师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牧师精神关怀的个人辅导模式,那就是教师作为学生导师的角色得以发展。[2]导师负责学生的个人指导、道德进步和学业发展。这种传统直到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英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才发生根本改变。

2.20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传统辅导模式和学生服务模式在“二元”体制下并行发展阶段

20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英国高校学生支持演进呈现两大鲜明的特点:一是学生支持在不同类型高校呈现截然不同的发展特征;二是学生支持的变革与高等教育“二元制”的形成、发展与终结密切相关。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高等教育适龄学生上大学的比例远远落后于西方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为改变这一现状,1963年英国政府发布了《罗宾斯报告》(Robins Report),提出将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占适龄青少年的比例从8%增长到17%,英国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1966年英国教育和科学部颁布了《关于理工学院与其他学院的计划》(A Plan for Polytechnic and Other Colleges)白皮书,将高等教育分为“自治部门”和“公共部门”两部分。其中,以大学为代表的“自治部门”可以获得中央政府的资助,以理工学院(Polytechnic)和教育学院为代表的“公共部门”的经费由地方政府资助。[3]这一计划标志着英国高等教育“二元制”的开始。英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和高等教育“二元制”的形成对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生支持在不同部门的演进产生了重要影响。

英国高等教育“二元制”的建立使得传统模式的个人导师制度在传统大学得以继续存在和发展。“牧师关怀的传统令人惊奇地抵制着历史的变化”。[2]这也使得学生支持的服务模式在传统大学缺乏萌芽、发展的土壤。而作为当地政府控制的理工学院一直受困于财政与经济的压力,为了生存与发展,它们率先招收非传统学生,而这些学生需要特殊的支持与帮助。当许多传统大学继续为少数学生提供特殊的自由式教育的时候,理工学院开始投入较大的财力与精力用于学生的职业辅导,并鼓励开设直接面向雇主的相关课程。另一种压力来自于以增强学生支持与辅导为先决条件,改革基础课程单元的结构,这种认识被广泛接受。出于上述压力或因为上述因素,理工学院很快建立了学生服务部,为学生提供综合化的公共服务,职能包括住宿服务、医疗服务、职业辅导和咨询服务。[5]理工学院学生服务部的建立、与传统大学个人导师制度的并行发展,成为英国学生支持服务“二元结构”形成的标志。

3.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传统辅导模式和学生服务模式在同一学校内合作互补发展阶段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英国高等教育发生了重大变化。1991年英国议会和下议院颁布了《高等教育:一个新框架》》(Higher Education:A New Framework),建议废除高等教育“二元制”,建立一个单一的高等教育框架;1992年议会通过了《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The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Act),建议成立“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法人团体”。根据这两个法案,英国政府同意将34所理工学院以及部分其他学院改称为大学,具有和老大学相同的地位与权利,英国高等教育从而完成了从“二元制”到“一元制”的新融合。[6]叫与此同时,政府通过学生人数和财政拨款直接挂钩,也使得学生在许多方面得到像顾客一样的重视。特别是1993年教育部门颁布了《学生宪章》,学生被赋予顾客的角色,并具有享受学校提供服务的权利。《学生宪章》规定:学生享有从导师、职业辅导师、咨询师提供良好指导的权利;开学之初,学校应让新生熟悉个人问题咨询、医疗帮助、安全安排、职业辅导等方面的途径和场所;大学应制定平等教育的政策;大学应提供学校住宿的内容说明或小册子;大学应解释为残疾人和学习困难学生服务的政策。落后于上述基本要求的高校,开始对学生服务的态度发生了变化。[1]具有精英教育传统的老大学,在继承家长式的牧师关怀传统的同时,纷纷发展专业化的学生服务模式。而20世纪90年代新成立的几所理工学院不仅建立了学生服务部门,而且发展了个人导师体系。[8]两种不同方向的学生支持模式在同一所高校内部并存,虽然也容易造成两者之间职责不清、关系紧张,但高校通过一些辅助性的规定,使它们成为相互补充与合作的两种学生支持模式。[9]

二、英国高校学生支持模式的演进

由于英国各个高校在规模、结构和任务等方面不尽相同,因此它们也没有一个共同的学生支持模式。[10]从工作理念和表现形式来看,大致有传统辅导模式、学生服务模式、课程模式、福利模式、朋辈辅导模式等5种。其中,前两种是目前英国高校普遍并列实行的两种模式,而后3种则是部分高校实行的模式。

1. 传统辅导模式(The traditional tutoring model)

传统辅导模式,也称牛津剑桥模式,是英国高等教育的传统,起源于道德的责任。其主要理念是牧师所给与的精神援助、道德责任是教学不可分割的功能,是具有强烈宗教色彩的中世纪大学特征的延续。学校为每一位新生指定一位导师,每位导师一般负责3位~5位学生。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学习、自修、写作论文,并负责监督日常行为和道德教育。导师每周为他的学生上专业课,指定学生阅读书目,撰写心得报告。随着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以后,传统辅导模式面临新的挑战。一位导师负责学生所有问题的模式,开始发生变化。一方面,导师制度更加细化,出现负责学生一门课程学习的“课程导师”(Course Tutor)、负责学生一年课程学习的“学年导师”(Year Tutor)、负责学生个人工作与进步的“个人导师”(Personal Tutor)、负责安排和监督工业或专业实习的“实习导师”(Placement Tutor);[11]另一方面,随着学生服务专业化的发展,个人导师的功能则更侧重于学生的学习,而对于非学习方面的帮助则是起着转介功能。导师的职能被重新界定为:促进学生发展;监督学生的进步;充当学生与学校管理人员、任课教师的联系人;在学校代表受辅导的学生并维护其权利;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给学生提供指导与帮助;当帮助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时负责把学生转介到校内或校外的专业服务机构。[12]

2. 学生服务模式(The service model)

学生服务模式则基于专业化、专家化的工作理念,通过建立集中、综合化的学生服务机构,雇佣具有专业技能的专业人员,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顾客式服务的支持模式。一般来说,住宿、职业指导、心理咨询、健康关怀、经济资助和残疾人服务已确认为学生支持服务的核心服务。[1]根据学校的组织结构,学生支持服务模式从一个高校到另一个高校也有所不同,从总体上讲,主要有被动反应模式、有限联系模式、主动服务模式、顾客服务模式等4种典型模式。[1]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生服务模式越来越适应现代大学办学规模大、松散和多元的特点。

3. 课程模式(The curriculum model)

课程模式是基于通过课程提升学生生活技能的教育观念,它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通过学生所选课程提供学生支持的一个模式。典型的实例有新生研讨课和课堂教学中围绕课程指导而非咨询开展的学生支持。这种通过课程本身建立学生支持,与传统的学生支持形成鲜明的对比。无论这种模式是由教师,还是专业人士实施,其本质都是课外模式。英国高校通过课程本身给学生提供支持与帮助,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学习技能、反省他们的学习过程、理解他们自身的优势与弱势。[1]1993年以后,随着政府部门对大学生可转移技能的重视,英国高校开始普遍重视通过课程本身培养大学生可转移技能。

4. 校园福利模式(The workplace welfare model)

校园福利模式源于企业个人管理的理念。企业认为娱乐和运动设施能够确保员工有好的士气,顾客关怀计划可以促进共同的关心,而满足员工培训和发展的需要能够为他们拓展新的发展方向。企业为提高管理效益必须重视职工工作场所的福利。而高等学校也认为,作为一个大型机构也应像企业一样需要好的管理实践。把校园福利纳入学生服务给学生支持带来了哥白尼式的革命。这种模式要求解决:教师怎样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支持;学校怎样确保为每一个人在他们需要时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支持。从动员一部分人帮助另一部分人到为所有人提供有效帮助的措施,不是因为他们特殊的角色、地位和位置,而仅因为他们在现在的工作场所。[16]

5. 朋辈支持模式(The peer support model)

朋辈支持是指一些学生对另外一些学生所提供的支持与帮助,其基本理念是人们遇到问题往往倾向于优先寻求朋辈支持,因此,应把学生之间的相互支持作为学生支持服务的重要资源。担任朋辈支持的学生经过挑选后需接受高质量的综合培训以及培训后的指导,以确保这种支持便利、安全、有适当的界限并得到专家指导,同时也保证担任朋辈支持的学生有能力充当该角色。培训之后,他们便可在规定的时间接待其他学生,应用培训期间所获得的技能尽可能地帮助那些寻求帮助的同学。朋辈支持往往归心理咨询或其他生活服务机构管理,因此它也可以说是心理咨询服务的一种延伸或补充。

三、英国高校学生支持服务演进的特点

1. 继承传统与不断创新是英国高校学生支持服务发展的主要脉络

英国高校学生支持服务虽然历经800多年的发展,先后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近年来更呈现出5种学生支持模式,但是,每一阶段和每种模式均秉承高等教育建立之初所形成的学生支持的优良传统,其演进发展的过程并不是对优秀传统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继承与创新。20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学生支持在英国高等教育“二元制”下不同部门的演进过程,只是“同一传统思想在学校公共机构新的外观下得以重现”。“名为‘大学’的部分含义是它代表了这种传统的延续。而名为理工学院则意味开始新的一页并发展自身的特色。不过,‘二元制’体制扩大了两者内部的差异,过去的观念并不是无轨迹的消失,而常常被变换成新的面目出现”。[17]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课程模式和朋辈辅导模式则是吸收、借鉴美国学生事务的成熟经验,并结合本国国情发展起来的新的学生支持模式,而福利模式则是从企业个人管理中吸收有益成分发展起来的学生支持模式。

2.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推动学生支持服务变革的重要条件

中世纪建立的学生支持服务制度与中世纪大学的“精英、独立、小规模、单性、宗教基础”相适应,这也使得传统的学生支持模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而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质疑。20世纪60年代末期,随着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学生人数增多,学生来源呈现多样性,特别是成年学生的增加,个人导师制度面临新的挑战。人们开始反思个人导师制度的有效性和存在的问题。以前被人们认为毫无异议的几个关键问题被提出来:导师通过什么恰当的行为能为学生的任何问题提供指导?甚至不具有咨询指导能力的导师敢于为学生提供多少恰当的指导?导师怎么判断他们的指导是需要的或将被欣赏的?人们开始意识到牧师关怀理念笼罩下的传统学生支持模式已落后于时代。[18]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促使新的学生支持模式在理工学院产生。它所制定的学生支持则是把大众教育、机会平等、和当地建立紧密联系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作为基本目标。

3. 外部环境是推动英国高校学生支持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高等学校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发生很大变化,这些影响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国内、欧洲及世界经济,当地雇主和社区,专业协会,以及拨款委员会等。这些外部因素不仅对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推动了学生支持理念的变革和支持内容的拓展。中央政府通过将学生人数和财政拨款直接挂钩,使得学生在许多方面就像顾客一样受到重视。《学生宪章》的颁布,使学生支持服务成为学生享受的基本权利之一。欧洲委员会、英国工业界和企业界对毕业可转移技能的需求,促使英国高等教育普遍重视对学生有关有效交流、团队工作、解决问题、社会适应、自我管理、逻辑判断、调查研究、IT应用等可转移技能的培养。[1]

4. 重视学生服务人员与教学人员的密切合作是英国高校学生支持服务的典型特征

英国高等教育从牛津、剑桥大学建校之初就形成的学生支持传统,虽然经历了上述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学生支持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责始终是主流。在传统辅导模式中,学生支持作为教师不可分割的一项基本功能。虽然20世纪末期,也出现诸如英国赫特夫德大学商学院通过建立学生支持与指导办公室完全代替个人导师体制的案例,[20]但是在一所学校内部同时建立学生服务部门和个人导师体系始终是主流。在当代英国,绝大多数高校仍然把担任个人导师作为教学科研人员的一项基本职责,在聘任合同中予以明确规定。学校通过建立垂直与交叉的个人导师管理与支持体系以及规范的导师工作制度,形成了个人导师和学生服务部门各有分工、又密切合作的工作格局。在这种格局中,不仅有利于发挥教师和专业服务人员各自的优势,而且有利于建立教师与学生服务人员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提升高校育人的整体水平。

5. 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是英国高校学生支持服务发展的趋势

英国高校学生服务模式的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多种组织结构的背景下,学生支持服务的管理人员需要有管理多种组织的能力与方式,这种管理能力包括:劝说和谈判的能力;政治鼓动、诱导和建立团队的技巧;边界管理和取代技巧;财政和其他资源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技能;时间管理和组织技能;决策和风险管理技能”。[1]当前,英国高校的学生服务部门在员工聘用、员工培训、工作方式等方面都注重体现学生服务职业化与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另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担负学生支持一部分职责的个人导师也呈现出学术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从2005年开始英国高等教育学会已连续举办3次个人指导和学术咨询年会。学生支持服务的专业化不仅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也提高了学生支持服务的实效性。

摘要:学生支持服务是英国高等教育的传统和特色。随着本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英国高校学生支持服务经历了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建立了5种学生支持模式,并呈现出与时俱进的一些特点。

关键词:英国高校,学生支持服务,学生事务

参考文献

[1][7][13][14][15][19][21]David Warner and David Pal- freyman.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the Key Elements. England:Open University Press.1996:166.170.172-173, 173~176,115~119,169-171,172.

[2][4][5[8][9][10][11][16][17][18]Earwaker,J.Help- ing and Supporting Students:Rethinking the Issues.Eng- land:Open University Press,1992:103,104,104,113~114, 91,45~46,119~120,121,104,107.

[3]陈厚丰.英国高等教育双重制分层政策案例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7):47—51.

[6]张建新,陈学飞.从二元制到一元制——英国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的动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7):80~88.

[12]Sue Wheeler,Jan Birtle.A Handbook for Personal Tutors. England: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1993:15.

[20]Sally Bunce.Abandoning the Personal Tutor System-A Discussion of Tutor Experience at University of Hertford- shire Business School.the First 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rsonal Tutoring,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26 May 2005[EB/OL].http://www.heacademy.ac.uk/misc/ClareS- hearn.rtf.2007-05-30.

演进特点 篇2

一方面,60年科技创新,成果辉煌,鼓舞人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几乎空白的基础上起步,从向科学进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现代科技体系,形成了宏大的科技队伍,整体科技发展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部分科研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研成果正快速惠及百姓生活,科技事业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快的发展和最大的跨越。另一方面,放眼未来,任务艰巨,仍需加倍努力。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存在问题仍然突出,企业没有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第一主体,科技投入体系仍不完善,科技体制仍没有理顺,创新环境仍然不优等等。

总之,60年科技创新“痛并快乐着”,我们应在快乐中总结成功经验,在困境中迎难而上。

1 建国60年科技创新的演进特点

1.1 前沿科技和尖端技术硕果累累,但产业技术对外技术依存度仍然居高不下

1.1.1 60年科技创新,60年硕果累累

(1)航天技术项项鼓舞人心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工程再到月球探测工程,一项项成就让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的世界第三航天大国。

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在中国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次试验是中国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长征运载火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经历了从常温推进剂到低温高能推进剂、从纵向串联到纵横向串并联、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飞船的技术征程,具备了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不同航天器的能力。12种长征火箭分别从酒泉、西昌和太原发射中心起飞,前后总计进行了100多次航天发射,共把70多颗不同类型的国产卫星、28颗国外制造的卫星和7艘神舟号宇宙飞船送入了太空预定轨道。

神舟系列: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发射成功;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载人实验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载人实验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03年10月16日,随着杨利伟从神舟五号飞船的返回舱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2005年10月16日,神舟六号飞船实现2人5天的太空飞行,标志着我国跨入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阶段;2008年9月28日,翟志刚在太空舞动五星红旗,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实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

首次“探月工程”取得成功:2007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自主研制的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并传回月球拍摄照片和有关探测数据。

(2)通信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性能计算机:1990年,中国首台高智能计算机——EST/IS4260智能工作站诞生,长城486计算机问世;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3年研制的高性能计算机——曙光4000A位居世界500台速度最快的高性能计算机中的第10名。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3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银河计算机:1983年,“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1亿次;1993年,中国第一台10亿次巨型银河计算机Ⅱ型通过鉴定;1997年,银河-Ⅲ并行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银河”计算机研制成功,使中国跨进了世界研制巨型机的行列,标志着中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3)生物技术不断造福人类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1973年,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教授在世界上首次利用“三系杂交法”育成籼型杂交水稻;1985年,袁隆平培育出一种新的“二系法”杂交水稻品种;1990年,杂交水稻作为中国的第一项农业技术转让给美国,试种结果比美国的优良品种增产38%,目前世界上已有美国、日本、巴西等20多个国家引种。

始于1990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誉为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国作为参与国中惟一的发展中国家,于1999年承担了人类3号染色体短臂上的一个约3 000多万个碱基序列的测序任务,约占人类基因组的1%。

2002年,地球上一半以上人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水稻的基因组序列图谱已经由我国科学家独立绘制完成,而且被成功“解读”,从而使人类第一次在基因组层面“认识”了水稻。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组装高精度全基因图的国家之一。

(4)基础研究比肩发达国家从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到李四光的“陆相成油”理论,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哥德巴赫猜想:1966年5月,中国数学家陈景润取得哥德巴赫猜想证明世界领先成果,证明了“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素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素数的乘积(即“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该证明结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之为”陈氏定理”。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1.1.2 产业技术对外技术依存度仍然居高不下

在产业技术方面,虽然有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享誉全球,也攻克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电东输等重大工程和高速铁路、磁悬浮列车、新能源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核心关键技术。但由于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技术水平总体不高,对外技术依存度仍然居高不下。

(1)汽车工业中国的汽车工业被认为是缺乏“自主创新”的典型之一,尽管产量和销量都已经庞大到让人吃惊的地步了。中国汽车产业目前的最大“软肋”,就是汽车核心技术的缺失以及自主品牌的竞争力过于弱小,以长安、哈飞、奇瑞、吉利、夏利、中华、力帆等为代表的本土厂家和产品,虽然在市场上有了不小的进步,但在技术积累以及品牌影响力方面,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汽车工业中外合资已经20年,90%的轿车市场已经让给外方,而绝大部分合资企业没有开发过像样的新车型、新发动机,未能生产出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

(2)电子工业中国的电视、DVD、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核心技术都受控于国外相关跨国公司。如果把电子行业比做一棵大树,那么“树根”就是模组、电子原器件和电子原材料,“树干”就是高端制造设备。无论手机也好,电视也好,这些都只是“树叶”。我们现在做的工作其实都是“树梢”、“树叶”工作,我们的上游产品,也就是“树根”很少。

1.2 科技投入强度步步攀升,但投资体系仍未完善

1.2.1 科技投入不断增加

从全社会投入强度来看,从1996年拐点开始步步攀升,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

从财政投入来看,建国之初,1953年财政科技投入只有5 600万元;到2008年,财政科技拨款增加到2 540亿,全社会的R&D投入达到4 570亿元,居全世界第4位。如果用2008年的数据和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相比的话,增长了40多倍。

1.2.2 投资体系仍未完善

(1)全社会投入强度相对较小虽然我国全社会投入强度不断加大,但相对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来说,投入强度较小且与创新型国家目标(2.5%)相差较远,如表2所示[1]。

(2)企业没有真正成为第一投入主体2005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仅为0.76%,开展科技活动的仅为38.7%,有研发机构的仅占全部企业的23.7%。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8.6%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2]。

(3)科技经费监管体系不健全我国科技经费监管长期存在宏观监管不够、对科技事权监管不够、全过程监管不够、服务意识不够、经费管理的公开性不够、经费管理部门角色不明等问题,导致我国有限的科技经费经常“跑冒滴漏”,利用率低下,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1.3 科技人力资源剧增,但高层次科技人才仍然紧缺

一方面,我国已成为居于世界前列的科技人力资源大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规模快速扩张,增长潜力惊人。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毕业生中约有74.6%属于科技人力资源的比例推算,每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要以200万~300万的绝对数增长,质量和水平也在迅速提高之中[3]。科技队伍不断壮大,从1949年不足5万人,2008年壮大到4 200万人,居全世界第一位。研究开发人员总量190万人/年,居世界第二位。科研机构不断增多,从1949年的30多个,2008年发展到3 700多个[4]。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人才资源仅占人力资源总量的5.7%左右,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资源总量的约5.5%左右,高层次科技人才则更少。全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共有14.3万人,但近11万人已到退休年龄,真正还能有所贡献的也就3万多人。即使采取措施让部分知名专家延缓退休,我国目前在岗的高层次人才总数也不到5万人。

1.4 创新环境日益改善,但创新文化不优

建国以来,科技创新环境日益改善。但存在的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创新文化不优。中国科协的一项研究表明:40%以上的被调研者对目前科研环境不满意,“自我感觉发挥了80%以上作用”的科技人员仅有13,23%的人认为连50%的作用都没有发挥。

1.4.1 以创新为主导的价值观尚未形成

目前功利化、工具化的科技观仍占据主导地位。科研管理制度在聘用、职称、评估、奖励、资源分配等环节,还没有形成以创新价值观为基础的制度安排。我国传统教育体制重趋同一致、轻标新立异;重尊崇师长、轻独立创造;重批量培养、轻个性风格。不利于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培养,存在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倾向,对科学的积累、队伍的培养等长期安排重视不够,一些科学家不能淡泊名利、潜心科学研究

1.4.2 公民科学素质低下

根据中国科协公布的《2003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我国公众达到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仅为1.98%。而与之对比,26.6%的人相信“相面”;22.3%的人相信“周公解梦”;20.4%的公众相信“求签”;14.7%的人相信“星座预测”;4.8%的人相信“碟仙或笔仙”。迷信的人远多于具有基本科学素养的人。

学生是最具科学素养的群体,但这个群体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15.6%,其他群体更是等而下之: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8.2%、专业技术人员为7.4%,国家机关党群组织负责人为5.4%。

2000年美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7%,1991年日本为3%,1992年欧共体为5%。目前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仅相当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15~30年前的水平[5]。

1.4.3 缺乏“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的氛围

由于缺乏媒体正确宣传引导和“枪打出头鸟”现象普遍存在,全社会崇尚创新的氛围还不浓,宽容失败的心胸还不广,支持冒险的力度还不够大,鼓励冒尖的办法还不多,冒险成功了会遭人嫉妒,失败了会遭人耻笑。这种创新文化氛围,造成科研人员甘当平庸、知足常乐、平平安安过日子,不愿冒险、不敢冒尖、不想冒尖,其结果往往是很少科研人员去冒险。

1.5 科技潜在生产力日益增多,但成果转化率、产业率仍然很底

一方面,我国科技潜在生产力日益增多。2008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29万件,居世界第3位,SCI论文9.48万篇,居世界第3位,EI论文7.56万篇,居世界第1位。另一方面,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产业率仍然很底。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仅为20%(高等学校的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足10%),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专利技术的交易率也只有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超过50%的转化率。

2 科技创新的未来战略重点

2.1 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2.1.1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按《2006—2020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的目标要求,我国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过程,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真正可能坚持市场导向,反映市场需求。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就是要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决策主体、技术创新风险承担主体和利润分配主体以及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主体,把研发与生产相统一,把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市场为导向”就是要求遵循市场规律。我国已基本上是市场经济国家,一切经济行为应由市场说了算,建立技术创新体系也不例外,一定要坚持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各级政府应该进一步转变自己的职能,在创新过程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逐步纠正错位,收回越位,弥补缺位。

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高等院校要发挥基础和生力军的作用,科研机构要发挥骨干和引领的作用,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要积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了解市场需求,了解企业需求,既要重视实验室的创新成果,在学术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也要重视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企业要主动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研发机构,充实研发队伍,选准研发项目,保证经费来源。同时,要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运用市场机制,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多种实现形式,注重诚信,互惠共赢,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2.1.2 完善政策支撑体系

(1)财政税收政策财政:科技投入的增幅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税收:一是加大企业研发投入的所得税税前的抵扣力度;二是允许企业将用于研究开发的设备仪器加速折旧;三是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政策;四是完善进出口税收政策;五是尽量实现税收公平。

(2)政府采购政策政府采购制度,也称公共采购,是指政府部门为满足其日常政务活动的各种需要,在财政部门和公众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对货物、工程或服务进行公开购买。

政府是市场最大的买家,通过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政府可以利用巨额采购资金的规模优势,发挥导向作用,落实政府的政策意图,宏观调控,激励自主创新。

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应重点把握:一是政府采购的首购方向应向支持自主创新、自主品牌转移;二是确定真正拥有自主品牌或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的目录或清单。

(3)科技奖励政策一要制定更加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现行的科学技术奖励政策中,有些没有详细的、可操作性的评审标准,更谈不上量化的指标体系。专家评审时,不能把每个项目与评审标准一一对照,而是采用比较法去评审项目;二要建立自我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监督,科学技术奖励在评审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实行异议制度,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在评审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从而使评审程序更加公开透明;三要适当精简科技奖励项目,提高奖励力度[6]。

2.1.3 完善中介服务体系

(1)差异化发展从政府的角度,需要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长远的战略目标出发,分类给予引导和扶持。具体确立科技中介服务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同时考虑科技中介机构自身的业务与区域内其他机构业务之间的互补性和差别化,从而使各类机构之间错位发展,相互协作,构成科技中介服务网络体系。

(2)品牌化发展对政府来说,应从全国范围内,整合资源,培育出一些骨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形成一批有影响的科技中介服务业务品牌。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来说,加强从业人员的能力建设,提升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使特色化业务尽快为市场所认同,形成自己的品牌。

(3)国际化发展我国已是WTO成员国,国际技术交流和转移也越来越多,科技中介服务业面临着全球范围的竞争。我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应该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积极与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合作,借鉴他们的成功运作经验和管理模式,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1.4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

(1)建立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惩罚性损害赔偿(punitive damages),也称示范性赔偿(exemplary damages)或报复性赔偿(vindictive damages),是指加害人向被害人支付超过其财产损害范围的一种金钱赔偿。它具有补偿受害人遭受的损失、惩罚和遏制不法行为等多重功能[7]。

建立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来保障科技创新成果的理由有3点:

首先,知识产权的权利人所遭受的损害往往需要一个过程才会显现出来,该等损害有时是潜在的和将来才发生的,不能像侵犯一般财产权利那样通常直接且即时地表现为财产的毁损或灭失,或像侵犯人身权利主要表现为对医药费、护理费等直接损失的赔偿。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给权利人造成的损害往往带有一定的潜在性和隐蔽性,有的甚至在诉讼过程中难以确定;

其次,侵权人通过实施一定的侵权行为,有时候获得的利益不仅仅是其营业利润的增加,多数情况下其获得的利益也往往不能以金钱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常常是一笔无形资产,因此,在知识产权的侵权领域,权利人可能同时遭受经济损失和其他诸多无形的损害,侵权人也可能获得除利润之外的其他利益;

第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对成本高、相对难度大,被侵权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大,被侵害后举证难度也比较大,只有加大对侵权人的惩罚力度,才能提高威慑力,才能有效地保护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

(2)确立大知识产权审判格局虽然目前全国部分地市和省级以上人民法院成立了审判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庭,但是,随着知识产权审判庭的名称改变和所承担的审判业务变化,目前的知识产权审判与多个审判庭有关:涉及知识产权的行政案件在行政庭审理,涉及犯罪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在刑事庭审理,民事案件在民三庭审理,有些案件还要到审监庭、立案庭审理。这种多头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格局,已经与当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要高效的知识产权审判机制不相适应。因此,将专利复审委员会、商标仲裁委员会等具有“准司法”性质的行政管理部门划出去,与人民法院的知识产权庭合并,在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成立两级知识产权法院,将涉及知识产权的行政案件、刑事案件统一划归知识产权法院审理[8]。

2.2 建设创新型国家

2.2.1 培育高层次科技人才

高层次科技人才是指知识理论功底深厚、理论研究成绩显著、科技发展贡献卓越。一般是指两院院士、博士(后)、某一学科或技术领域的带头人、高新技术或支柱产业或重大工程或新兴产业等领域所需的高级科技人才等。

(1)努力吸引优秀海外留学人员培育高层次科技人才应与引进高层次人才相结合,应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来去自由”的原则,尽可能地制定一些宽松的优惠政策,引导和吸引高层次留学人员回国,重点引进能够带动一个产业、一个学科发展的顶尖留学人员。

(2)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优先”的理念,遵循高层次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坚持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把培养和使用相结合贯穿于高层次科技人才培育工作的始终。积极探索借助博士后流动站、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加快高层次科技人才成长的各项措施,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育才、用才机制。

(3)健全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育体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育体系主要包括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一些有科研任务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无可争议,高等院校是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主阵地。所以,必须进一步完善适合高层次科技人才健康成长的高等教育新体系。

(4)逐步建立市场化用人机制进一步加快科技人才市场建设,积极培育高层次科技人才中介服务组织,拓宽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搞好高层次科技人才供求信息的收集和发布,拓展人事代理,发展猎头服务,开展人才测评等,鼓励和引导高层次科技人才进入企业技术开发中心或自办科研实体。

2.2.2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科技结构布局,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1)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在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协同支持下,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研究开发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建立和完善研究开发机构,鼓励企业以各种形式参与实施国家科技计划。

(2)促进技术开发类院所企业化转制改革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要坚持企业化改革方向,支持转制院所开展行业基础性、公益性技术研发工作,加大对行业技术研发共性平台和工程化平台的投入。

(3)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探索实行理事会制度,完善院所长负责制,扩大科研院所管理自主权,全面实行聘用制,促进人员的合理流动。

(4)健全科技宏观管理和协调机制强化对重大科技政策制定、重大科技计划、科技预算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切实提高科技计划实施的效率和效益。

2.2.3 建设创新文化

当前,有中国特色创新文化的核心内容应包括:创新精神、科学思想、价值导向、伦理道德、爱国主义精神。

(1)营造民主的学术氛围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的营造要求我们积极提倡“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由学术学风,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研究态度,区分学术研究和政治伦理的界限,做到真正的开放民主,学术研讨无禁区。

(2)培植创新精神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创新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文化动力,成为现时代的迫切要求。呼唤在全社会导引一种敢于创新的精神风尚、营造一个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培植唯实求真、艰苦奋斗、乐于奉献、戒骄戒躁的创新精神。

(3)优化社会环境首先,要宽容失败。创新就要允许犯错误,科技创新更应如此。首先,一定要把根深蒂固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旧观点抛到九霄云外,不以成败论英雄,尤其是要尊敬那些付出过艰辛劳动虽败犹荣的失败者;其次,要鼓励冒险与冒尖。科技创新必有风险,奖赏敢冒风险、敢于冒尖的人,鼓励大胆地标新立异,勇敢地开拓荒芜领域,敢于“思人类所未思之题,解人类所未解之谜,创人类所未创之业”。

(4)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各级政府应当把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纳入议事日程,鼓励保障公益性科普事业,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营利性的科普文化产业等,推动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科普资源,科普场所要常年向公众开放,建立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科普场所的利用率。

60年的科技创新辉煌成果,让我国彰显重振科技大国的信心和曙光。60年的科技发展坎坷历程,让我们清醒认识到科技的跨越发展任重而道远。技术独立是经济独立的基础,技术和经济独立是国家独立的保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应举全国之力,齐全民之心,建设创新型国家,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国民经济质的飞跃。

摘要:建国60年以来,我国科技创新“痛并快乐着”,为了总结成功经验和找出不足,在困境中迎难而上,通过分析科技成果、科技投入、科技人力资源、创新环境、科技潜在生产力5个方面的数据资料,提出了我国科技创新的5个演进特点,并指出了科技创新的未来战略重点在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

关键词:科技创新,演进特点,未来战略重点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我国R&D经费支出特征的国际比较[R].北京:国家科学技术部,2007:5-8.

[2]孙晓仁,梁建军.当代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J].科技管理研究,2009(5):96-98.

[3]柯济.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现状[N].光明日报,2008-12-22(4).

[4]陈智勇.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4200万人居世界第一[EB/OL].[2009-09-17].http://www.gov.cn/wszb/zhibo346/content_1419736.htm.

[5]许秀华.2005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主要结果[EB/OL].[2006-05-12].http://scitech.people.com.cn/GB/25509/56813/63493/63494/4369015.html.

[6]唐五湘,柯常取,黄海南,等.我国地方科技奖励政策调研与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7(7):31-34.

[7]王学峰.论知识产权侵权引入惩罚性赔偿责任制度[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4-57.

演进特点 篇3

自1981年中央电视台开播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以来, 30多年间, 该节目每天为观众提供天气信息, 并一直是中国电视节目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 深受观众喜爱。近些年, 气象节目伴随着中国电视的改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各个地方台的电视气象节目也逐渐展现出自己的特色。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人们的生活, 如农业、交通、旅游等各个方面。人们关心天气预报的原因, 并不是因为觉得气象科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而是人们对天气有预知的渴望。随之各种各样新的天气预报的播报形式应运而生。电视气象资讯传播的兴起与电视传媒的整体变革发展密切相关。然而在电视气象节目不断创新改变的同时, 也遇到了来自新媒体的巨大冲击。

二、我国电视气象节目的演进

(一)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的变化

30多年来, 经过多次的改版、增加内容、美化版面, 央视的《天气预报》节目已成为黄金强档收视率较高的节目之一。1986年10月1日, 中央电视台正式播出了由国家气象中心独立制作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节目新增添了一些内容, 如彩色卫星云图、台风路径图、冷空气预报图、24小时天气预报图、省会城市天气预报和责任海区天气预报。三维立体天气符号、景观画面和卫星云图的推出, 使我国的电视气象节目从此与国际接轨。1996年4月5日, 国家气象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气象节目广播的通知》要求重点抓好电视气象节目, 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 改进节目制作手段, 增加节目内容, 优化播出形式, 提高节目的制作水平和播出质量。初步制定了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气象规范用语, 制定了20种统一的公众气象服务天气符号。

2003年, 央视《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经历了自1993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改版, 其在节目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这次改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天气预报的精细化水平, 使其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改版之后的天气预报还延长了预报的时效, 预报时间由48小时延至72小时。另外, 根据观众对气象信息的不同需求, 按季节、天气气候和配合重大活动等热点, 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小栏目, 如二十四节气、春播天气、麦收天气, 各种灾害性天气成因以及防灾减灾、一周天气回顾、天气气候评述、节日天气、香港和澳门天气气候、长江三峡天气气候以及天气知识和术语等科普小栏目等。2004年初, 增加了最高气温预报, 针对重大影响天气的5天天气预报;2005年1月18日, 首次发布了“空间天气预警”, 利用FY-2C星的监测资料向社会公众发布;2012年9月11日, 央视在《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中首次播出钓鱼岛天气预报。

总之, 既有传统意义上的短期预报预警、中期预报和展望, 也有区域性的监测预警、典型城市或区域的个例分析, 还有针对当前热点事件进行天气解说等。所有这些, 科技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天气预报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天气预报的依据更多、准确性更高了。

(二) 各类电视气象节目的出现

从80年代到现在,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发展与社会各方面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我国的气象节目也得到了众多的进步。从制作水平到播出的方式, 从节目内容到节目形式都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各大卫视也相继有了属于自己卫视的电视气象节目。并且在为观众带来气象资讯的同时, 也拥有其自身的一些特色。下面以部分电视气象节目为例, 进行简要的分析:

第一, 少儿气象节目为代表的《小小气象屋》。《小小气象屋》是2008年3月在大连公众气象服务中心播出的少儿天气预报节目。“节目的设置充分考虑到了少儿观众的心理特点, 以独特的视角和制作方式来制作。不仅吸引了小观众对电视气象节目的关注, 让他们对气象信息产生兴趣, 而且还为少年儿童普及了气象知识。”[1]少儿天气预报的存在价值就是可以充分满足少儿了解天气的需求。该节目具有一定的接近性, 从少儿感兴趣的话题出发, 从孩子的感受入手, 这样更容易抓住孩子的心态和视线。节目形式以活泼娱乐为主, 时长为3分钟。

第二, 以时尚为代表的《时尚气象》。《时尚气象》与人们印象中的传统电视气象节目有所不同, 该节目在节目创意、节目内容、节目的表现形式上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随着电视气象节目的发展, 仅仅靠传递气象信息已经远远不够了, 于是《时尚气象》在策划的过程中, 将重点放在创新上, 以优质生活为目标, 定位受众为18~60岁间的女性为主, 时长为3分钟。在节目中增加“看天穿衣”引领“看天生活”的理念。增加有利于出行的城市推荐、明日出行指数、当季时尚健康生活指南、护肤、健身等方面的资讯。敢于尝试现场体验是该节目的一大亮点。主持人介绍当季适宜的菜式、现场挑选服饰进行搭配等。不仅传递了信息, 而且是观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传递方式。

第三, 以旅游天气预报为代表的《天气指数》。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公民国内和出境旅游的人数都急剧增加。“2015年, 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0亿人次, 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入境旅游约1.33亿人次, 出境旅游约1.2亿人次。”人们出行, 最关注的就是旅游途中以及旅游目的地的天气情况, 因此人们对于旅游气象资讯的需求量巨大。旅游卫视的《天气指数》节目主基调是绿色的, 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视觉观感, 同时节目配有钢琴轻音乐, 给人一种美的听觉享受。以2014年2月25日的节目为例, 该节目开场先给大家讲述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海滩一位冲浪者的故事, 该冲浪者被9米的巨浪抛到14米的空中, 姿态万千。该照片被上传到网络后, 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去游玩, 但是主播提醒中国游客这个季节并不是加州旅游的黄金时间, 因为这一周加州雨水不断, 还有泥石流和滑坡的危险。该节目以故事化的方式开场, 生动形象。接着, 该节目重点预报了北方的雾霾天气在冷空气的作用下, 将会自北向南逐渐消散。在最后的城市天气预报中, 主要选取的是国内的热点旅游城市, 除了有传统的天气预报, 还包括该城市的交通运行指数、空气污染扩散指数、紫外线指数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数据。

三、现阶段我国电视气象节目的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气象电视影视事业也有了不少的进步, 特别是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学习。近年来, 我国的电视气象节目出现了非常多的新情况和新变化, 已经不再是新闻大餐后的辅食。各电视台也在不断推出各具特色的气象新栏目, 气象节目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日播出频率的大幅度提升。电视气象节目作为服务性节目, 每天播出的次数和时长都在不断增加。以央视新闻频道为例, 在整点的前5分钟播报的《天气·资讯》每天播出10余次, 具有播出频率高、受众面广、收视率高的特点。但是, 也由于节目时间的限制, 节目的创作思维还不够, 影响了节目的精细度。

第二, 节目生活化、娱乐化。例如, 在一期的《天气·资讯》节目中, 主持人并没有首先直接进行城市天气的播报, 而是以秋天的螃蟹为话题, 引出了一些买螃蟹和吃螃蟹的生活小常识, 加入这样的生活讯息作为开场, 一方面加强了作为生活服务类节目的总体定位的策划, 同时也将抽象的气象知识表述得更加平易近人, 使电视气象节目越来越生活化。

第三, 节目涉及范围变大, 呈现出资讯化趋势。现阶段, 我们收看到的气象节目不仅包括天气预报、气象知识的介绍, 而且还从生活资讯的角度出发, 为人们的旅游、健康以及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提供及时的信息和实用的知识。受众在观看天气预报时不仅能从中获取基本的天气信息, 还可以获得一些对他们有用的生活资讯。例如, 洗车指数、穿衣指南、出行指数等。但是部分信息的实用性较差, 或概念过于笼统, 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性不够。

四、结语

回顾我国电视气象节目发展的30余年, 经历了技术的成长、内容的丰富、主持风格的变化、日播出频率的大幅度提升等众多变化。但是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 以手机、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态势势不可挡。这些新媒体的出现将会改变电视观众的行为, 丰富观众的选择, 从而使电视观众开始分流。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1967年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的著名论断, 昭示了技术的巨大影响力。网络和手机提供的天气资讯具有便捷和即时的特点, 在一定的程度上将会影响和改变我国电视气象节目现状。电视气象节目想要更好地发展, 不被新媒体影响下的受众逐渐忽略, 那么创新和时效将会是一个关键。

参考文献

演进特点 篇4

关键词:沿江地区,发展模式,临江产业

一、沿江城市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动力机制

(一) 沿江城市形成的基本条件。

1.丰富的岸线资源、水资源。我国沿江地区岸线资源十分丰富, 以南京为例, 它拥有约200公里的长江岸线, 占江苏省长江岸线总长的23%, 居省辖市首位, 拥有全国第一大内河港, 岸前水域开阔, 航道通畅, 具有满足万吨级大型船舶全天候出入的得天独厚优势, 为建设大运输量、大用水量、大吞吐量和大用地量的重化工基地和制造业基地提供了天然的载体资源条件。

2.江河的航运优势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和加强国际间经济技术协作。优越的长江航运条件, 对于江河型城市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外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沿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以江苏为例, “九五”以来滨江地区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长江两岸的通行条件已经得到很大改善。江苏境内的过江通道有南京长江大桥、江阴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 在建的有润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三桥和苏通长江大桥。区内公路、铁路、水运纵横交错, 四通八达, 已经建成高等级公路2, 900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约570公里, 铁路通车里程约700公里, 新长铁路基本建成, 宁启铁路建设加快推进。

4.经济基础优良, 产业结构优化。沿江城市的经济基础和产业结构的优越为加快沿江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大多数沿江城市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优势产业为支撑、现代物流业相配套的国际制造业基地, 是这一阶段发展的重要目标。

5.外部环境比较优良。国际产业和资本加速向沿江地区梯度转移, 为沿江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极其宝贵的契机。沿江地区正在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热点地区之一[1], 这是因为沿江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 成为接受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最佳区域[2]。

(一) 沿江城市形成动力机制分析。

1.水运是沿江城市发展的原动力。水运交通以其运量和速度成为工业社会之前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因此沿江城市的形态发展无不是沿河流展开, 河流为城市发展的主轴。“门泊东吴万里船”形象地说明了沿江城市与河流是多么的密切。

2.临江产业是沿江城市发展的内动力。临江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具有的多种功能, 因而对沿江城市的产业发展具有诱发、产生和集聚的作用。以江苏省为例, 沿江地区开发, 产业发展是基础, 制造业发展是重点, 要合理布局产业, 加快形成沪宁沿线信息产业带、临江基础产业带和宁扬泰通机械加工产业带。

3.城市建设的需求是沿江城市发展的外动力。城市依水滨而建, 主要是由于交通上的便利。历史上, 许多城市的兴衰都与航运有关。但是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城市的产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一些传统的滨水工业逐渐迁往内地, 同时加上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 大吨位的船舶需要水位更深的泊位, 港口开始向城市以外水深条件更好的地方转移。

4.政府因素是沿江城市发展的推动力。废弃的沿江地段是城市中开发成本相对较低的地段, 加之滨水区开发能较快树立城市形象, 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从而容易获得房地产业、商业及广大市民等多方面的支持, 获得巨额的开发启动资金, 促成项目的实施。

5.“以人为本”价值的回归是沿江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沿江城市的发展更体现了“以人为本”价值的回归, 由于沿江地区靠近水域, 环境优美、景色迷人, 对人的身心是一个极大的放松。高收入的中产阶层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 在消费能力大幅度提高的推动下, 使得城市对高品位综合功能区的需求在上升。

二、沿江城市模式发展的特征

沿江城市是江河和城市结合的产物, 它除了反映城市内在的一般要求之外, 还要有自身特定的内涵和运动规律[3]。

(一) 城市以一条主导河流为发展轴心。

水运是传统滨水城市的经济命脉, 城市的兴衰成败牵系于水运航线的频繁程度和沿河商贸活动。江河地区往往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起源地,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依然对城市历史、城市文化、意识形态有着重大影响。因此, 典型的沿江城市是以江河为发展轴心向外辐射发展的。

(二) 利用沿江沿河特殊资源优势, 有序发展特色产业。

大江大河——人类古文明的发源地, 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通常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江河干支流水域中的水资源, 包括水运、水电、供水、水产养殖等资源;另一部分是干支流水域以外陆域的地上与地下资源, 如工农业资源、矿产资源等。

(三) 桥梁是沿江地区最典型的特征。

桥梁是一河两岸城市中不可缺少的城市要素。桥梁不仅起到促进经济发展和居民往来的基本功能, 还对密切联系两岸的文化传统和交流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 使两岸区域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和延续上具有同步性。

(四) 沿江城市生态功能更加突出。

生态化是城市的发展方向。如成都确立了建设中国西部创业环境最佳、居住环境最佳城市的目标;重庆提出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武汉着力建设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城市;大连提出“绿地就是大连的绿色银行”、“小草也是生产力”。生态功能指以相对稳定的有序的环境系统, 可为人类和其他生命体的生存发展提供有益用途和相应价值。

三、沿江城市发展模式的优化选择

(一) 沿江城市发展模式的优化依据。

1.经济开发价值。

沿江地区的发展对城市形象和经营有积极作用, 能形成城市鲜明的特色, 有利于吸纳外来资源、推销产品和提供服务。通过沿江地区的发展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城市运营管理能力, 战略性地配置资源、建立秩序、营造氛围, 并对周边地区产生强大的带动作用。

2.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与保护城市文脉的需要。

对于许多依托江河流域发展起来的城市, 沿江地区是历史文化遗存积淀较为集中地所在, 城市环境文脉清晰。维护城市历史文脉、风土人情, 能使城市在现代化的节奏中保持自己的个性魅力, 让人们在沿江地区的活动中得到历史文化教育。

3.公众的需求。

沿江地区再开发不仅可提高城市的景观美学质量, 而且可充实和完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对于不同人群都具现实意义。对于周边居民而言, 整顿沿江地区, 改善居住环境, 吸引投资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事;对于城市其他居民而言, 开发利用沿江地区有利于提升城市环境总体质量, 创造更多娱乐休闲场所;对城市外来人而言, 富有地域特色的沿江地区是该城市最具观光吸引力的地点[4]。

4.环境生态的需求。

沿江地区往往呈现着生态的多样性, 它能改善城市的气候, 调节生态环境, 补充自然要素, 增加自然环境容量, 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在对沿江地区进行再开发时, 要确保其再生机制, 保证沿江环境的有序进化和持续发展。

(二) 沿江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1.沿江两岸城市土地利用不当。

城市土地资源使用失控是机制转型期间各城市普遍出现的问题, 主要是开发土地使用频繁, 多元复杂, 城市土地盲目开发, 而城市规划无力约束。

2.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和土地开发成果, 忽视对环境、生态、居民的关注。

地方政府期望通过对沿江两岸土地的再开发, 重塑城市形象, 提高城市品位, 带动两岸及周边土地的升值。但在经济利益驱动下, 开发的结果往往造成容积率过高、硬质景观过多和设计缺乏人性化。

3.实践工作中出现了简单化、雷同化、工程化问题。

即把城市沿江地区的更新开发单纯看为河道治理、清淤截污;不顾本地的历史现状, 不根据具体情况深入分析, 相互模仿照搬。

4.城市形象设计方案存在不足。

近年来为了创造出更美好的城市形象, 许多沿江发展的城市举行了滨水区城市设计的竞赛, 但是比较国内和国外的方案, 可以看出国内设计人员的方案过于追求表面的气势与效果, 缺乏理论支持, 许多构思受到了长官意志的影响从而显得底气不足, 论证苍白。

(三) 促进沿江城市和谐发展的对策。

1.合理规划两岸资源, 彰显地方特色。

要促进城市滨水区的经济持续发展, 在规划时应该考虑到规划选址、交通系统、商业规模和多功能使用以及有特色的设计对经济的影响。交通方便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所以在选址时必须规划合理的可达性。

2.追求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相结合。

沿江空间环境是一系列相关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综合, 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 它影响和促进人与外界世界及形态要素之间的联系作用, 使身处其中的人们产生认同感, 进而在心理上获得一种精神归宿, 应把它当作一个有机整体去设计。

3.塑造城市特色, 展现城市个性魅力。

沿江城市发展要尊重历史, 不能不顾本地区的历史现状, 不根据具体情况深入分析, 相互模仿照搬。沿江地区往往是一座城市发展最早的地区, 因而沿江地区通常蕴涵了许多文化信息资源, 其间的历史遗存往往是最能体现环境品质和潜质的要素。

4.组建管理机构, 制定合理的发展政策。

由于沿江地区的整治往往是政府的形象工程, 政府会通过组建专门的项目管理机构和制定各种合理的政策对其进行控制和促进。以政府投资治理沿江地区的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包括净化水体, 强调节约用水, 加强废水利用;清除垃圾废物;整治河道, 清除淤积, 稳固岸线, 防止水患。

参考文献

[1].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沿江开发的意见, 2003, 7, 15

[2].江苏省2003~2007年各年度统计年鉴

[3].戴学来.英国城市开发公司与城市更新[J].城市开发, 1997, 7

【演进特点】推荐阅读:

演进思路10-14

网络演进10-18

营销演进06-02

演进评价06-20

演进策略06-26

内涵演进06-29

演进规律08-01

金融演进09-02

演进阶段09-12

动态演进10-02

上一篇:个人与社会关系下一篇:储层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