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和社会功能论文

2024-08-11

个人和社会功能论文(共12篇)

个人和社会功能论文 篇1

慢性精神分裂症大多有严重的社会功能缺损, 生活质量较差。研究显示[1,2],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帕利哌酮缓释片能显著改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及个人和社会功能。目前, 帕利哌酮缓释片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较少。本研究评价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安全性, 以及对个人和社会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研究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的5 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标准: (1) 诊断标准均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第3版相吻合; (2) 病程>2年; (3) 住院次数>2次; (4) 年龄25~50岁; (5) 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 进行评定, 总分在60分以上。排除标准: (1) 患有脑器质性疾病、严重躯体疾病者; (2)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3) 药物和酒精依赖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帕利哌酮组) 2 7例, 其中女1 2例, 男1 5例, 平均年龄 (3 2.9±7.3) 岁, 平均病程 (7.9±6.2) 年, 住院次数 (4.0±2.1) 次;对照组26例, 其中男16例, 女10例, 平均年龄 (3 2.8±7.1) 年, 平均病程 (7.8±7.3) 年, 住院次数 (4.0±1.9) 次。两组患者的住院次数、病程、年龄和性别等方面大体一致。本研究在征得患者和法定监护人同意并书面签字确认下进行。

1.2 方法

入组前未服抗精神病药物患者直接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或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单用帕利哌酮缓释片, 起始量6mg, 最高剂量12mg。对正在服用抗抑郁药、心境稳定药及其他抗精神病药物者, 经过7d清洗期后再正常给药。对照组单服用奥氮平片, 起始剂量10mg, 最高剂量20mg, 均为夜晚服用。研究期间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可使用苯海索治疗, 对失眠严重的患者可短期 (不超过1周) 使用苯二氮类药物改善。

1.3 疗效评价方法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末评估两组精神症状、个人与社会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 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对精神症状评估;使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 (PSP) 进行个人和社会功能情况评估, 测定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包括4方面: (1) 参加学习和工作等公益活动; (2) 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联性; (3) 自我照料; (4) 扰乱和攻击行为。按照等级评分标准 (无、轻度、中度、偏重、重度、极重) 分别评估, 总分是0~100分。71~100分, 存在困难较轻;31~70分, 存在一定的残疾;31分以下, 功能很差, 需要积极支持或监护。使用不良反应量表 (TESS) 评定安全性。疗效评估:临床痊愈标准为减分率≥75%, 进步显著为50%~74%, 进步为25%~49%, 无效为<25%。有效率= (痊愈+进步显著+进步) /总例数×1 0 0%。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中有1例 (3.7%) 痊愈, 16例 (59.3%) 进步显著, 7例 (25.9%) 进步, 3例 (11.1%) 无效;有效率为88.9%。对照组痊愈1例 (3.8%) , 显著进步18例 (69.2%) , 进步5例 (19.2%) , 无效2例 (7.7%) ;有效率为92.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02, P>0.05) 。

2.2两组PANSS总分比较 (表1)

治疗前, 两组PANS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4、8、12周末, 观察组PANSS总分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均有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0.57、26.97、25.22, P均<0.01) ;对照组PANSS评分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均有明显降低, 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9.55、27.53、25.98, P均<0.0 1) ;组间比较PAN 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1) 。

2.3 两组PSP总分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进行PSP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4、8、12周末, 观察组PSP评分和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9.98、2 3.72、3 8.50, P均<0.0 1) ;对照组PSP评分和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增加, 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9.14、13.16、20.97, P均<0.01) 。治疗第4周末, 两组间PS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和12周末, 组间进行PSP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1 5例 (5 5.6%) , 其中锥体外系反应7例, 口干3例, 失眠5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6例 (61.5%) , 其中体重增加10例, 嗜睡4例, 乏力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2 0, P>0.0 5) 。

3 讨论

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目标是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 促使患者全面回归社会。因而对评估精神分裂症治疗结果的指标也发生了改变, 除对精神症状改善程度的评估外, 更重要的是对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状况的评定。目前认为社会功能缺损被视为精神分裂症除了阳性和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缺陷外的另一项核心症状。Van等[3]证实, 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功能缺陷与阳性和阴性症状之间无显著关联, 而认知功能缺陷尤其是注意力、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方面的损害, 容易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帕利哌酮缓释片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和阳性症状[4], 具有极强的神经元保护作用, 增强神经元的可塑性, 促进神经纤维修复, 所以在改善认知功能比其他药物更明显, 进而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 至治疗第4、8、12周末, 两组PANSS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 两组间PANSS总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且有效率相似, 提示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奥氮平均能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症状, 两者疗效相当。经帕利哌酮缓释片或奥氮平治疗后, PSP评分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奥氮平均能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个人和社会功能, 至治疗第4周末,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从治疗第8周末起, 帕利哌酮组PSP评分明显高于奥氮平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帕利哌酮缓释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奥氮平。

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奥氮平同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机制相似, 但不良反应各有特点, 帕利哌酮缓释片主要以锥体外系反应为主, 且程度轻, 易于处理。奥氮平主要以体重增加为主, 体重增加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这可能是帕利哌酮缓释片在改善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方面优于奥氮平的作用之一。

参考文献

[1]史美芹, 潘建设.帕利哌酮缓释片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与社会功能的影响[J].海峡药学, 2012, 24:115-116.

[2]Juckel G, Morosini PL.The new approach:psycho-social]unctioning as a necessary outcome criterion]or therapeutic success in schizophrenia[J].Curr Opin Psychiat, 2008, 21:630-639.

[3]Van OS, Gilvarry C, Bale R, et al.To what extent does symptomatic improvement result in better outcome in psych0tic illness UK700Group[M].Psychol Med, 1999:1183-1195.

[4]Gasso P, Mas S, Molina O, et al.Neurotoxic/neuroprotective activity o]haloperidol, risperidone and paliperidone in neuroblastoma cells[J].Prog Neurop Sychopharmacol Biol Psychiatry, 2012, 36 (1) :71-77.

个人和社会功能论文 篇2

[摘要]博物馆是人类历史文物及艺术成就的伟大宝库,它仿佛是现代城市的“名片”,代表着现代城市的综合实力和文化发展。博物馆也是一种文化消费,只有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才能不断发展。

[关键词]博物馆;社会需求;宣教功能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0-0095-02

博物馆的宣教工作是博物馆的中心工作之一。在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博物馆的宣教工作应随形势而有所变化,这种转变的前提就是社会的需求。而社会需求是推动观众进行参观的直接原因,这也体现了博物馆社会宣教功能的重要性。

一、博物馆社会宣教功能

博物馆为观众提供展览、娱乐等服务,服务质量的好坏最终由观众评价,评价的标准就是观众的满意程度,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利于提高观众的满意度。博物馆利用优质的服务手段、过硬的接待水平来提高声誉,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参观,不断扩大客源市场,从而提高博物馆的经济效益。博物馆对外宣传是博物馆宣教工作的另一重头戏,它对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地位、开展博物馆的各项业务、赢得更多观众、获取丰厚的社会效益乃至一定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博物馆特别重视全面展示博物馆陈列文物的知识内涵,运用展出的文物教育现代人,随着博物馆陈列由以展品为中心向以陈列主题为中心的变化,博物馆讲解工作也发生了变化,讲解手段除传统的文字说明、口头讲解之外,还有影视、操作、制作等观众可直接参与的手段,这就为博物馆讲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规范。近年来,我国各地博物馆在宣教活动方面创造了大量成功的范例,对此进行探讨和总结,有利于促进今后博物馆宣教活动更好地开展。

二、博物馆的社会需求态势

(一)博物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

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整体提高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了,自然对文化和博物馆的需求也趋于多样化、个性化了。博物馆的市场化需求要求博物馆要特色化,即个性化。这一点对博物馆的宣教工作也毫无例外。一个博物馆的宣教工作只有具备了自己的特色,才有可能为观众提供个性化服务,这样才能长期占领观众市场。宣教个性化的服务取决于本馆的可利用资源和目标市场定位以及服务对象的定位,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

(二)博物馆社会需求的生活化

很多观众希望博物馆走出神圣的殿堂,走进人民群众中,能让全社会读懂,能让普通老百姓看明白。博物馆不能“高高在上”、“孤芳自赏”,特别是陈列展览、讲解以及各种宣教活动都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我国博物馆发展的市场化趋势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文化产品的特殊商业属性,二是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三是当前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现状。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终要体现在观众的多少和收益的多少上。

(三)博物馆社会需求的要求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也在提高,当代博物馆宣教工作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博物馆的讲解工作,讲解人员已不再是单纯、孤立地介绍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基本内容,还要介绍博物馆的陈列主题,既要介绍博物馆,又要讨论博物馆与观众共同感兴趣的社会、文化课题。讲解人员在介绍博物馆展品知识内涵时,不能只从纯客观角度介绍学习研究成果和科学发展。

三、博物馆社会需求与宣教工作的结合

结合宣教服务工作的特点,博物馆必须加强对服务质量的控制,在如何提高员工的素质上“做文章”。同时,还要采用正确的策略和制度,加强人员管理,满足观众的要求和愿望。

首先,博物馆的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实践,博物馆的宣教工作更是如此。其理论发展水平一般与社会的发展水平成正比,在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不可能产生较高的博物馆宣教理论。因此,博物馆要有开拓精神。博物馆拥有大量的潜在观众群,需要不断地拓宽宣传渠道、加强宣传力度和持续性,向公众展示博物馆文化蕴涵的知识力和影响力,这也是博物馆融入现代社会的积极行为。比如博物馆可以通过媒体工具传播信息,报道展览内容及讲座等活动,也可通过与企业、学校、社区等方面建立良好的外联关系,保证博物馆与社会各界之间沟通渠道的通畅,还可以通过与旅游联姻等方式来扩大博物馆的观众市场。作为博物馆宣教工作者,必须有开拓精神,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拓市场要有新举措。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争取更多的观众,博物馆的宣传功能才能有效地发挥。

其次,要提升人员素质,使博物馆宣教工作趋向多元化与专业化。随着观众对博物馆服务要求的提高,作为博物馆的服务部门只做到令观众满意已经远远不够,取而代之的是“观众愉悦”。只有有效地了解来博物馆参观的观众需求预期,才能以独特的服务使观众感到愉悦。而观众来博物馆参观接触面很广,从服务的角度看,主要包括参观时与博物馆服务设施的接触、参观者与有关规章制度的接触及参观者与服务人员的接触,但最重要、最直接、最频繁的接触则发生在观众与接待员、讲解员、看管员等一线服务人员之间。虽然观众参观的动机不尽相同,但就总体而言,参观品位越来越高。加之博物馆是传承文明和精神文化的窗口,更承担着对公众进行终身教育的责任,所以,宣教人员的素质和形象至关重要。开发人力资源,提升人员素质,首先,要从各馆的实际出发,合理利用本馆人员,发挥博物馆专家和业务骨干的传帮带作用,做到人尽其才,以培育博物馆的新生力量和中坚力量。

最后,博物馆宣教服务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观众在参观之前很难判断其好坏和质量的高低。不同历史时期的观众对博物馆的宣教工作有不同的需求,博物馆要寻求多种宣传渠道,以长期、有效、深入的宣传来激发观众的参观动机。人的行动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受大脑支配,大脑里的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外界信息刺激的结果。既然如此,博物馆则可以通过向公众传播有关博物馆活动、历史和文物知识、陈列展览甚至大文化的系列信息,久而久之,这些信息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令信息的接受者自然而然地对博物馆产生兴趣,进而萌发参观博物馆的冲动并最终付诸行动。现在,尽管有不少观众把参观博物馆作为接受教育和汲取科学文化知识的一种方式,但是,参观博物馆主要是出于娱乐性动机和目的的观众则为数更多,而且后者所占的比例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提高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这就需要博物馆工作者工作要规范、讲究程序,并能积极适应社会变化,进取创新,有的放矢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以强化观众的参观动机。博物馆的宣教工作更需要丰富多彩,以此满足多方面的社会需求。

总而言之,博物馆宣教工作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宣教职能要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只有搞清了观众的社会需求并有的放矢地进行应对,才能使宣教工作富有生命力,使博物馆真正融入现代社会生活。这是博物馆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个人和社会功能论文 篇3

【关键词】群众文化;社会功能;文化价值;文化体系建设;产业文化

由于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使我国群众在生活中的要求也不断增高,特别对文化的需求也不断丰富。为了创建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不仅要改变社会文化的发展种类,还要使群众在发展建设中积极实现精神文明建设,这样才能在文化发展下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群众文化的阐述

群众文化的发展变化是我国历史发展中一种大众性的文化建设,是人们在空闲期间进行的参与活动,从而促进人们在生活与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群众文化的主体对象是面对大众来实现的,在各个活动建设中为人们创建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实现意义。群众文化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于文化现象来说,它是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主要方向,而文化建设是人们在不同地域与不同背景方式下建立的,能够实现人们的丰富特性。所以说,群众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一种特殊的形式,不仅要体现出一个国家具有的独特魅力,还要在发展建设中体现一定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

二、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一)娱乐性

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娱乐性是整个建设的基本方式,在社会发展中,人们之间的交流随着利益的趋势已经不断减少,每个人在心灵上根本不能满足相关的需要,所以开展群众文化在这种方式上改变了人们的交流和沟通,使人们在娱乐方式下体会到更多的快乐。创造群众文化的艺术效果并没有相关的标准和指标,只要人们在交流与发展中具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就能实现一种简单文化的创造,不仅发挥了人们在活动参与中的主观性和积极性,也使人们在精神方向以及生活方式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团结性

群众文化的发展在社会地位中也具有团结性,因为群众文化的实施在社会发展中能够将人们凝结巨大的力量,使人们在团结中更好的发展。在群众文化发展形式下,每个人都是主动、积极参与进来的,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国家,所以要创建群众文化不仅是多个民族的丰富创造,这种强大性也建立了更大的和谐家庭。这不仅是团结合作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上的主要方式。人们在实际的文化活动中不仅具有良好的团结意识,还体现了整个社会的团结氛围。

(三)地域性

地域性的群众文化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形成不同的文化形式,在发展建设中具有先进的地域性和精神建设。群众文化在开展建设中主要是由人们自己发出、自己组织的活动。由于不同的区域在发展文化水平和丰富内容上具有不同的效果和形式,所以产生的地域特色也不同。群众文化体现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发展水平和经济水平具有明显的关系,所以这种发展过程不仅要重视本土发展的特色,还要进行创新性的发展,从而提高群众在生活中的幸福指数。

三、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

(一)主导文化的彰显

主导文化的发展成为这个社会发展建设中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它在发展建设中与群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两种文化发展实施的有利结合之下,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创建了有利的条件,从而实现了社会在发展建设中的健康性与和谐性。群众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人数比较多、规模比较大的团体活动,不仅活动的内容比较丰富,产生的活动形式也多种多样。在这种丰富的、具有活力的环境发展下开展群众文化,不仅使人们在繁重的工作与生活中得到更大的压力释放,也缓解了人们的心情。所以说,开展群众文化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要创建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不仅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在群众中实施更有效的宣传力度,还要将这种文化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

(二)精英文化的衬托

在社会文化不断发展和建设下,要将群众文化与精英文化进行良好的结合和发展,就要进行明确的分析和整理。群众文化是精英文化发展中的一部分,它的良好发展对精英文化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精英文化在发展中具有高素质的文化建设、高水平的文化建设以及更强的层次感建设,所以在社会文化不断发展建设下,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和联系,从而在不同发展变化和内容下实施统一的发展和建设。开展精英文化面对的对象主要是极少数的知识分子,发展的范围比较小,而群众文化在开展中主要面对的对象是普通大众,开展的范围比较大。所以在开展精英文化建设中,就要敢于吸收群众文化中的积极观念,处理好两者在发展与社会地位中的关系,从而实现群众文化更有利的发展价值。

(三)产业文化的依靠

一个国家,乃至一个社会要发展具有创新性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建设就要与人民群众作为良好的沟通和支持,这样才能建立适应我国发展的文化产业。在一般发展状况下,文化产业的实施是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完成的,相比较与其他的发展产业,它实现的经济利益主要是以人民群众在文化艺术实施的消费行为来创造的。但由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群众在生活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形成的精神文化也在不断提高。所以要发展更好的文化产业,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就要在文化艺术进行更好的创新和发展,优化文化产业结构,这样才能实现具有群众文化气息的产业发展。

四、结论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时代的变化下,群众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不仅发扬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进步,更发展成我国社会中的主流文化。在文化建设中,不仅提高了社会活动的质量,也提升了精神文明的发展,从而为营造和谐社会的发展建设带来积极的创新作用。

参考文献

[1]许青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齐仁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安晶.对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价值的探索[J].学理论,2015,(4):199-200.

[4]李明.文化的社会功能视野下新时期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

浅论音乐的功能和社会属性 篇4

我们知道世上存在的所有事物都有它的属性, 音乐也不例外, 同样有它的属性。音乐的属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个是自然属性, 另一个就是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构成音乐本身产生音响的要素:音的强弱、长短、快慢、高低。而社会属性就是音乐以一种意识形态存在与社会之中, 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的表演、创作、欣赏都能产生社会效应, 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 和道德取向。音乐的功能和社会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音乐的产生是人类在劳动中发现的, 他本来是自然存在的。我们人类的祖先的没有语言和文字的时候, 狩猎、种地参与集体劳动, 在劳动的器物碰击产生的声响和劳动中哼唷、嗨哟的呼喊中发现了声音的奥妙, 后来我们的祖先发现了音律, 并按照固定的音律来模仿出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器物的音响被演变成乐器, 哼唷、嗨呦变成了歌唱。随着劳动的频繁和增多, 祖先还把这些声音记录下来, 利用这些高低、长短的音声音符号来传递信息, 交流劳动的经验, 并用来宣泄自己的情绪。经过漫长的岁月, 音乐越多地被人类利用起来, 可以在狩猎收获之时, 围着篝火欢歌起舞;会在同伴离世时哀号歌唱, 释放情绪。久而久之, 祖先们把音乐引入到生活中, 让音乐成为了人类生活的一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经过朝代的更迭, 音乐形成了一种文化, 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们不仅把音乐的娱乐功能进一步扩展, 还赋予了他教化的功能。让音乐成为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国的周朝时就有《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三百多首歌曲, 有民歌, 也有宫廷和盛典时用的歌曲。随后, 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也把音乐活动放到了重要的位置, 他们广泛地收集民间流传的民歌, 由宫廷专业人员整理、改编、创作出适合统治阶级所用的作品, 来丰富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

音乐作为意识形态, 他必然会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追求和理念。我国先秦文化中主张以“和”的思想发展音乐, 注重音乐五音“和”的元素, 同时把音乐的“和”引申到社会生活中, 主张世间一切都应该以“和”为为人处事地标准。就音乐本身来讲, 五音各有不同, 和到一起就悦耳, 因此产生和谐。

现代社会在充分发挥音乐的自然属性来提高人们的审美, 进行思想、情感的启迪外, 也重视音乐的社会属性。利用音乐来教化民众。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音乐的这些社会功能是其他任何一种文化无法代替的。

二、正确地运用音乐的社会属性

音乐可以通过教育和传授, 引导启发人们的思想和情感的变化, 正确地运用音乐的这个功能对社会发展和培养人们高尚的品格有积极地作用。反之就会有破坏作用。

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 日寇为加强奴化教育, 在沦陷区大释散布靡靡之音, 来麻痹中国人的意志, 宣传他们的大东亚共荣的政策。如《满洲姑娘》就是充满殖民主义色彩的作品。这时音乐就起到瓦解人们斗志, 宣扬投降主义的作用。然而, 在解放区、抗日游击区到处传唱的是激发人们斗志, 收拾大好河山, 宁死不当亡国奴的歌曲。《打回老家去》《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在抗日民众中广泛传唱, 成为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

音乐还能引起人们感情的共鸣, 会让你随着音乐的流动把你带到音乐所表现的境地。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旋律只要一出现, 你就会感到那敲响命运的音符就在你耳边, 激励你在命运面前绝不要屈服, 要勇敢地与命运抗争, 扼住命运的喉咙, 让自己成为命运的主宰。一曲情感激荡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会让你随音乐泪流满面, 为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命运而哀叹, 还为两个人忠贞不渝的爱情而感动。一首《英雄战胜了大渡河》会让你产生强烈的震撼, 听到如同排山倒海的合唱, 让你热血沸腾, 仿佛看到了解放大军突破大渡河, 解放大西南, 而你就在其中, 任何困难都无所畏惧。一首《志愿军战歌》可以让很多热血青年听了以后产生了扛起枪, 越过鸭绿江参加到抗美援朝队伍中去的激情, 歌声的作用甚至比开动员会还来得快。人们崇尚真、善、美, 音乐就能为你实现这个愿望。

三、让音乐为民族强盛和人民健康服务

当然, 音乐的社会属性不能滥用, 也不能走极端, 过分地强调音乐在意识形态中的作用, 就会把音乐引向歧途。音乐的自然属性让音乐存在于世间, 而它的社会属性要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 摒弃假、丑、恶, 让音乐为人们高品质的生活服务。

个人和社会功能论文 篇5

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探讨,主要是从该体系的科学内涵、思想表现、时代特征、理论维度和实践转化等几个方面进行的,这些探讨对于提升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综观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问题没有得到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本文在继承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吝赐教,提出“功能视角是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关键”的观点。

一、为什么功能视角是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关键

个人和社会功能论文 篇6

关键词:群众文化;社会功能;文化价值;探析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而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们的生活压力随之增加,于是,出现了“减压”一词,群众文化的出现,更像是一种催化剂,加快了人们的思想意识转变。

一、群众文化中的社会功能分析

从古至今,中国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尤其是中国群众文化,而这种改变,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的,这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通常情况下,群众文化是具有意识形态的,是无边际的。

(一)区域文化习俗功能

在中国范围内,一些特有的文化习俗是被人们所重视的,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他们的群众文化是具有民族色彩的,因此,格外的重视,并且受到国家的保护,通常情况下,一个区域的群众文化形态,能够从某种意识上反应出该区域的形态发展,也正是基于此点,开始逐渐意识到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并将其扩大影响力。但怎样才能将群众文化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其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地区想要扩大发展,通常会将注意力转移至群众之中,以基层群众为落脚点,才是扩大发展的硬道理,并且在发扬群众文化上,也要综合考量社会形态和结构,才能使区域扩大发展。

(二)互动沟通功能

社会高速发展,人们逐渐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但是,在这样的条件背后,人们所承受的工作压力是巨大的,因为,只有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至工作之中,才能获得更高的生活品质和质量。如今,工作已剥夺了一些人的生活和休息时间,致使人们除工作以外,其余的功能全部在逐渐降低,一味的追求更高的社会品质和质量,却无暇顾及对生活的享受,这样的情况,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一线城市较为普遍。所以,笔者认为,正是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我们更要懂得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进行休闲娱乐、放松,使之在工作中,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即使是在基层城市之中,人们也是一样,就像广场舞的盛行,它的适用范围较大,没有过多的要求,尤其是更适用于所有的年龄段,老少皆宜,这也是一种娱乐追求,换句话说,广场舞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娱乐途径,对于这种群众文化,是需要受到保护的,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多样化。

二、群众文化中的文化价值分析

文化价值是不可比拟和衡量的,是社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群众文化价值将会逐渐增加,尤其是在基层群众中,体现更为明显,笔者认为,文化价值是受文化传播和文化发展影响的。

(一)群众文化价值的传播

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社会文化的发展是需要弘扬的,是要依靠群众的力量,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意识,能够适当汲取传统,文化发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群众文化发展所提倡的,积极、正能量的文化宣传,能够起到一种武装群众的效果,文化的发扬和传承,依靠的是群众的力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坚持科学发展观为主体的群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群众文化发挥至最大化,通过科学的方式将这种文化深入群众意识之中,引领时代文化的发展,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在形成之中,可以将其划分为主流文化和领导文化,所以,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充分发挥主流文化中的领导意义。通过群众文化,建立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在节假日时,安排慰问演出、春种秋收的季节,将农业知识普及至千家万户等社会活动中,是一种群众文化的体现。

(二)深层次文化的推动

深层次的文化和群众文化是中华文化传承和发扬的两个不同体。深层次文化更强调的是高水平、高技术、高能力的社会人才;而群众文化的意义,相对而言较为广泛,设计范围较大,对文化没有实质性的要求,群众文化主体是基层群众。我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因此,最佳的途经,则是把主流文化进行大融合,提高社会影响力。生活之中一切存在的事物全部来自于生活的发现,所以,深层次文化来源也是生活,深层次文化和群众文化并非是对抗存在的,而是一种社会职能的互补,相互推动、相互促进,加快社会发展步伐。

(三)群众文化和文化行业的联系

所谓的群众文化,更多的是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提高人民群众综合素质的同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利用文化的力量,提升群众的整体思想意识。文化行业,则更多的是建立一种产业文化链接,是国家主体发展形势决定的,但其目的是服务社会,想要发展文化产业,更多是需要市场条件决定的,有人民群众自然就会有市场,由此可见,发扬群众文化是一切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提升群众的思想意识,进而形成产业文化。

三、结语

社会之中存在的任何一种文化形式,其根因是来自于群众文化的积累。加快深层次文化推动,文化产业链条扭转,完全要依靠群众文化,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社会文化活动,在保持原有群众文化的基础上,继而创新发展,使群众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毛叶英.浅谈新形势下做好基层群众文化的实践与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6(21).

[2]胡伟.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J].民营科技.2016(07).

我国海洋社会组织角色和功能定位 篇7

1海洋社会组织的界定

从我国民政局每年对于社会组织的调查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并未将海洋相关的社会组织作为单独的一类社会组织进行研究和分析。笔者利用社会组织网中对于全国性的社会组织关键词搜索功能对我国现有的全国性、 已登记的海洋社会组织进行查找,初步统计可以发现目前该类组织大约有40家(数据统计于2012年12月28日。首先通过关键词查找,找到包含 “海” 的组织31家、包含 “洋” 的12家、包含 “渔” 的6家、包含 “船” 的12家, 其次排除重复以及活动不相关于海洋发展的社会组织,最终得到了相应的统计结果)。通过对这些组织的宗旨与活动内容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对社会上较为知名且有代表性的海洋社会组织(如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大海环保公社、中华保钓协会等) 的文献研究,本研究首先对我国的海洋社会组织做出界定。

1.1海洋社会组织内涵及特征

本研究所定义的海洋社会组织,是在社会组织自身的内涵范围内加以限定,将研究锁定在围绕海洋开展活动的社会组织。海洋社会组织是指依法建立的,以促进我国海洋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 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以实现服务国家海洋政策制度完善、提高公民海洋意识、促进海洋行业发展、保护海洋资源生态等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志愿性和自治性的正式组织。这里界定的海洋社会组织,是指与海洋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的、 不以营利为目的正式组织,既包括与海事、渔业生产相关的行业协会组织,也包括以海洋科研为中心的各类研究学会,还包括以发展区域经济为核心的各种区域合作组织和以海洋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环保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特征相似,海洋社会组织也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公益性、 志愿性、 自治性和组织性等特征。

1.2海洋社会组织分类

社会组织分类问题是一个充满任意性和多样性的问题[1]。对中国海洋社会组织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类。

(1)根据组织的形成特点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政府主导的海洋社会组织, 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形成的, 如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中国太平洋学会、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等;第二类是社会主导的海洋社会组织, 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形成的, 如海南的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等。

(2) 根据组织与海洋的作用关系可以分为资源开发类、 学术传播类和维权运动类三种主要类型。 中国渔业协会和中国海藻工业协会等立足于开发海洋相关资源, 属于第一类组织; 中国海洋学会和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属于学术传播类, 或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 或以海洋博物馆为交流平台通过多种渠道增强公众海洋意识, 以此促进海洋事业的发展; 以海南省海洋环保协会和中华保钓协会为代表的海洋社会组织是维权运动类, 或维护居民海洋环境健康权益, 或主张国家海权,对保护我国海洋权益起到积极作用。

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组织自身的大小将其分为全国性的海洋社会组织和地区性的海洋社会组织。

2海洋社会组织角色分析

2.1海洋决策影响者

在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政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建设性提议,通过各种途径提供咨询、政策建议来影响政策; 二是利益表达, 起到表达政府外的公众利益的作用,对话的目的是督促政府的某些决策要吸收不同的利益取向[2]。海洋社会组织深入到海洋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开发领域之中,成为政府与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了解公众的实际海洋环境及开发需求,对比政府实际的政策,通过舆论力量,利用科学论证、智囊咨询、游说等具体行为对政策的偏差进行分析,最终促成社会的变迁或者是与需求相符的价值体系的建立。这种对决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决策发生之后对其偏差进行的纠正,更包括决策之前的相关数据分析和可行性论证等内容,也即这种海洋社会组织对政府海洋政策的影响应该是全面的、科学的、符合公众利益的。海洋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不仅拓宽了公民参与海洋政策制定的途径,加强了民主监督作用,促进海洋政策的民主性和公正性,还使得海洋政策向着更加符合公民多元需求的方向发展,增加了政策实施的顺畅程度, 也增强了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2海洋知识教育者

拉尔夫·M·克莱默[3]认为,社会组织应当是社会教育者,它们向人们介绍新的知识,满足人们对问题的关注需求,带动整个社会认知的进步。诚然,海洋社会组织也应具有海洋知识教育者的身份,提高认知和扩大影响是海洋社会组织最重要的职责之一。首先,海洋社会组织应通过举办科普展览、专题讲座、技术培训、网站宣传建设等活动来普及海洋科学技术知识,弥补学校教育系统的不足。其次,海洋社会组织还应积极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发挥学术交流在知识创新、传播、扩散、转移、应用中的作用,带动整个社会对海洋相关的科学技术前沿问题的深刻认识,促进科学繁荣和技术进步。最重要的,社会组织还应动员公众参与海洋环保实践,提供新的海洋保护的观念和方法,使公众在亲身体验中认识海洋、学习海洋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从而改变公众漠然的心态,调动公众积极参与海洋社会治理的热情。

2.3海洋利益维护者

作为海洋利益的维护者,海洋社会组织扮演着两个方向的角色,其中之一便是作为海洋环保代言人维护微观群体的海洋利益。海洋社会组织之所以在海洋环境保护领域中取得政府和市场都无法取得的成就,根源就在于它们的精神内核,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公共精神的体现。 也就是说,在海洋相关的生活生产过程中,海洋公民拥有一致的公共价值和公共目标,对共同的生活环境负责,自觉维护一定的道德规范和义务,在海洋环境经验、海洋环境感知、海洋环境情感和海洋环境意向上达成较高共识, 在行动上体现为积极主动地维护海洋的健康环境,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中来。海洋社会组织正是这种公共精神的倡导者,也即海洋环保的代言人。在扩大海洋环境保护信息宣传的基础上,海洋社会组织还应不断增强人们的海洋环境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动员公众参与到海洋环境质量监督和海洋污染治理之中,弥补政府在海洋环境保护过程中的缺位,积极成为公众心目中理想的海洋环保代言人。

海洋社会组织维权角色另外一个方向体现在对宏观层面的国家海权的维护和支持。这一类组织的典型代表便是世界华人保钓联盟、中华保钓协会、香港保钓行动委员会和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等保钓组织,这些海洋社会组织通过登岛和宣传等活动表达国民意志,在维护祖国主权方面有重要作用。对国家海权的宣示不仅可以通过国家主体进行正式的表达,也可以通过海洋社会组织动员海洋公民通过非正式手段表达,社会组织在软化国际纷争、明确表明国家公民意志、获得国际认可等方面具有更为有效的作用。

3海洋社会组织功能定位

3.1规范行业发展

海洋行业协会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社会组织形式,兼具海洋行业管理和行业服务职能。海洋行业管理职能是除了贯彻政府的政策之外, 还作为海洋企事业单位的利益代表,制订行业规范以规范市场,并促进企业间的健康有序竞争,这是行业协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如, 制定海洋行业质量规范和服务标准、监督会员单位执业行为,对违反协会章程和行业法律法规、达不到行业质量规范和服务标准、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参与不正当竞争、影响行业形象的会员采取警告、业内批评、通告、开除会员资格等惩戒措施,并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报告;对会员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竞争手段、 经营作风进行行业评定,维护行业信誉,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海洋行业服务职能是指在一些海洋行业范畴内的公共事务并不是单个企业或个人可以解决的,必须依靠行业协会来提供互益性的公共服务。如行业协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技术咨询、员工培训、法律援助等服务;向企业提供或发布行业发展研究、行业统计分析和行业政策规范等方面的资料,组织或举办会展招商、 商务考察、产品推介等活动;开展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从产、供、销各个环节为行业开拓市场服务。

3.2推动海洋科学进步

对海洋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海洋社会组织学术和科研能力的体现。众所周知,海洋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海洋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许多组织都利用其学术特长对现阶段前沿性的海洋类科学知识进行探索,努力将提炼出的科学技术或者科研论断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不断促进海洋科学知识的成果转化。社会组织自身具有有效提供准公共物品的优势:首先,在实现海洋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相对政府组织而言,海洋社会组织由于根植于公众,拥有更加直接的群众基础,往往可以更加有效地引导海洋科学技术的宣传;其次,在市场体制中,受利益导向的影响,成果不明朗的尖端科技的转化效率并不高,而海洋社会组织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可以避免这种积极性缺失的问题; 最后, 海洋社会组织可以利用一定的国家扶持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来协调供需,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风险,并且解决了市场所不能解决的资金筹措问题[4]。

3.3协助海洋危机管理

近年来,海洋危机事件逐步走入公众视野,最近常见的浒苔危机便是海洋危机管理事件之一。在危机管理之中,海洋社会组织在资源动员和服务传递两个方面具有其特有的效能。所谓资源动员,主要指海洋社会组织在危机管理资源(人、财、物等) 的筹集、吸纳、整合和分配中所发挥的中介作用; 而所谓服务传递, 是指海洋社会组织将所动员到的危机管理资源通过一定的组织化过程转化为一定的服务,并且传送到特定的人员身上。我国应把基层自治组织和民间环保组织吸纳到应急管理机构体系之中, 争取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和支持力量[5]。海洋社会组织作为政府危机管理中的重要参与者,一方面可以以非官方的方式动员社会群众参与海洋危机治理,在宣传海洋保护相关知识的同时提高公众海洋保护意识,引导公众海洋环保认知的形成;另一方面可以协助政府部门对危机事件进行调查研究和事态控制, 监督政府行为,推动舆论宣传,对提高政府应急管理效能具有保障作用。

3.4动员公众参与海洋治理

海洋社会组织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动员社会资源,其中就包括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到海洋治理的过程中来,这不仅代表着促进公众就业, 更意味着公众参与海洋治理意识的提高,无论是对于政府还是对于社会都是有益的。一方面, 海洋社会组织通过各种慈善捐款活动动员公众参与海洋保护基金,从各种公益性、慈善性募款活动中筹集所需资金,从而形成社会捐赠资源;另一方面,海洋社会组织凭借各种媒介招募热爱海洋事业的志愿者加入到组织中来,承担组织的各项任务,从而形成公众志愿服务资源。通常情况下,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并不是企业和政府所能动员的社会资源,企业的营利性活动能够创造财富并以雇佣劳动的形式大规模吸纳就业,政府的科层体制能够强制纳税并形成庞大的公务员体系;而社会组织则依靠其富于公益、志愿、博爱、慈善的宗旨和理念感动社会,通过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影响社会和人类,因而能够动员巨大的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1]。

3.5促进国际海洋开发合作

海洋作为一种国际共享的资源,其开发离不开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海洋社会组织应该重视国际海洋开发与合作工作,积极与国外有经验的组织进行交流、 沟通、 合作, 从而努力提升自身的海洋开发保护能力。目前社会组织的组织间合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相同类型的组织间合作,如海洋社会组织的相互合作;另一种是跨领域的组织间合作。在社会组织之间形成这样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可以使组织在应对不确定的复杂环境时,通过建立互相信任的基础平台,凭借能力的互补,以项目的实施为契机,在组织间创造双赢的结果,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海洋社会组织应借助这种互助的交流模式开展国际合作,共同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

4我国海洋社会组织的角色和功能现状分析

4.1我国海洋社会组织的角色现状分析

4.1.1决策影响角色重事后而轻事前

我国海洋社会组织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很小,只有少数组织能够有效发挥决策影响者角色作用, 自下而上形成的组织影响较弱。 虽然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中国海洋学会等海洋社会组织能够组织海洋咨询单位、海洋科技工作者开展海洋事业和海洋社会经济重大项目的科学论证,承担组织实施、提出对策建议等工作,并为国家和海洋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和保障;但更多的社会组织只能在政府已经制定相关政策之后,举办签名活动等来动员人们发表自己的意见,以期望能够通过舆论的力量改变某些不适宜海洋保护的政策,这类活动只在政策制定之后才开始发挥作用,而忽视了事前影响所能带来的资源的节省以及效率的提高。事实上,海洋社会组织应该在一个海洋政策出台以前就做好社会大众与政府沟通的平台,及时地将政府发展意愿传达给公众,再充分地将公众的保护意愿反馈给政府;同时发挥学术科研智库作用, 在项目开始前进行充分的数据分析和可行性评估,透明公开地将政策全面展示给相关群体, 以增加政策的执行顺利程度。这不仅能够避免后期的争端,还能促进公众的参与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4.1.2教育角色重 “理论”而轻 “实践”

作为海洋知识的传播者,我国的海洋社会组织总体来说存在重 “理论”而轻 “实践” 的问题,组织的宣传教育活动虽丰富多彩,但是作为科学理论传播的学术交流、科研成果展示、 科普展览、专题讲座等形式占宣教活动的大多数,而动员成员参与的实践性活动较少。以中国海洋学会为例,学会根据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当前形势,以主办、协办形式组织开展的各类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成果展览和专题交流会等已经达到近千次,而相对的公众参与活动却少之又少。我国海洋社会组织大多依靠理论宣传手段来提高公众对海洋的认知,而提倡公众参与的实践类宣传教育手段不多。一般而言,单纯的理论教导不如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更深刻,因此在对海洋知识进行传播的过程中,社会组织应该把重心放在提高公众参与度上来,将理论宣传作为辅助来发挥作用。

4.1.3维权者角色软弱无力

对于专注于海洋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海洋社会组织而言, “环保代言人”是组织最重要的角色,该角色发挥的程度决定了组织的知名度等一系列因素。当前我国海洋社会组织虽然积极带动了公众海洋保护意识的觉醒,但是程度远远不够。从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说起, “蓝丝带”源于海南三亚,大部分的活动都是以海南作为地标进行的,影响范围具有区域性和局限性,走向全国的进程相当缓慢;大海环保公社的号召能力和影响能力都有限,通过网络签名的途径很难形成正式的调查报告等文件,无法有力、全面、科学地提供群众的意见,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效果十分有限;保钓组织在普通公众中的参与程度不高,活动的内容仅局限于登岛行动,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不高,认可程度和影响力都亟待提升。影响我国海洋社会组织维权者角色的因素是多样的,既包括组织自身影响力薄弱的限制以及社会组织扶植条件的缺乏,还有国家和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等。总而言之,我国的海洋社会组织要想在海洋维权领域更进一步还有很多路要走。

4.2我国海洋社会组织的功能分析

4.2.1危机管理参与有待发展

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我国的海洋社会组织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组织的参与意识还不高,如上文提到的我国代表性的海洋社会组织,在整个的服务产出中很少有提到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内容;二是组织参与危机管理的程度有待提高,危机管理不仅体现在事件发生之后的灾难处理,还包括事件发生前的公共危机化解和一段时间后的恢复重建阶段。要想将危机止于萌芽,社会组织积极建立的预警机制非常关键,唯有在危机前提高人们的危机意识, 做好危机应对的人员、 物力资源的安排计划, 才能更好地规避风险、化解危机。

4.2.2组织动员能力不强

海洋社会组织所策划的活动大多有活动属性和地域的限制,像中国海洋学会那样的科研学术型组织,其活动大多体现于海洋科学家们定期开展的学术交流、政策探讨等内容,对专业性要求过高的科研报告为大众的参与设立了门槛。其他的海洋环保类社会组织所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也会局限于一定的条件,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举办的 “长江校友 · 蓝丝带海洋环保中国行”活动,涉及我国海岸线西端广西东兴至东端辽宁丹东,沿途经14个城市,要在全国范围内招募3.2万 “海洋卫士”[6],但活动结束之后仅召集2 000余人,与活动策划的需求相差甚远;这可能是因地域的限制,也可能是组织宣传力度不够的影响,但也确实体现出我国公众对该类活动参与热情不高的事实。因而, 如何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智力资源、 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聚合,成为我国海洋社会组织组织动员功能发挥的关键。

5我国海洋社会组织的角色改进与功能完善

5.1角色改进对策

首先,我国海洋社会组织对海洋政策影响的增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改变政府和社会对海洋社会组织的认识。对政府来说,应该视海洋社会组织为促进政策执行、完善海洋开发管理制度的重要参与者。从总体上说,既不要敌视它,也不要忽视它;既不要惧怕它,也不要溺爱它;既不要放任它,也不要封堵它,对它们既积极支持、热情帮助,又正确引导、合理规范,使其更好地与政府合作, 协力建设一个民主、公平、善治、宽容的和谐社会[2]。对社会来说,应该将海洋社会组织看做是维护个人海洋权益、表达个人海洋相关需求的一个平台,根据个人的实际意愿积极参与组织服务和运作, 实现志愿精神和监督权利。 二是完善法律法规,让海洋社会组织独立起来, 在健康完善的法律体系中发展。国家应尽快出台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用以支持、 鼓励、促进我国海洋社会组织的成长。 其中, 要对公民自由参与海洋相关的社会团体的权利予以保护,还要对海洋社会组织参与海洋政策制定的整个过程的权利进行规定,从制度法律层面、组织层面和政策运行机制层面主动支持、 鼓励海洋社会组织的参与,以实现其在整个参与过程的积极影响。

其次,对于海洋知识教育者这一角色,我国的海洋社会组织应该在继续当前的理论科学知识普及的同时,加大公众实践活动的安排力度。具体来说,一方面,组织应更广泛地开展亲身体验为主的活动,将已有的如蓝丝带 “中国行”活动那样的群众徒步调研形式继续发扬下去,运用各种媒介增强对活动的推广宣传, 切实让相关人群提起对海洋资源环境保护的关注热情,从而开展更广泛、更深刻的群众参与活动,进而推动海洋知识的普及; 另一方面, 积极对组织活动和组织方式进行多样化的改革, 通过多角度、多元化的活动形式来吸引分类群体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相应的海洋基础知识和专业化的海洋科学知识等内容,从而扩大组织的教育影响,进而促进全民族海洋意识的提升。

最后,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强调代表性, 逐步扩大海洋社会组织的影响和号召力。一是树立良好的组织公共形象,要拥有积极的组织公众代表,建立正面的组织形象,保证组织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从而让组织发挥正常的社会动员功能。二是着力强调组织海洋环境资源保护的代表性,要尽快取缔现存的一些过于偏激的组织活动方式,避免为了在社会大众引起广泛的影响而在网络媒介中采取激烈的言辞进行宣传,这样做非但不能有效动员公众,还破坏了组织海洋环保代言形象。三是组织立足现有发展规模的基础,还要不断争取向其他沿海城市甚至是内陆城市扩展,不断扩大组织活动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运用大众传媒扩大影响的受众范围,这也更加有利于组织对社会资源的动员。总而言之,海洋社会组织维护着海洋相关群体生活生产的切身利益,代表着公众良好的愿景,通过塑造积极向上的公众形象、扩大组织影响,有利于推动公共精神的实现。

5.2功能完善对策

首先,海洋社会组织的危机管理功能正处于上升进步过程之中,在组织内部组建专门的危机管理负责部门和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工作机制对其有巨大促进作用。将危机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组织任务而划分出专门机构可以使危机管理的效率大大提升,从而促进该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全面发挥。组织通过完善危机管理机制,在危机发生前形成预警机制、在危机发生中采取有效的应对机制、在危机发生后应用健全的恢复机制,这个科学合理的机制建立对组织危机管理功能的发挥意义重大。

其次,公众参与程度受组织影响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和组织活动的切入点的影响。对于提高组织的影响力和转变公众对组织的认识, 本研究在 “角色改进对策” 的第二、三点中已经提到,此处不再赘述。合适的活动切入点可以迅速引起相关群体的注意,易于形成社会共鸣,从而提高公众参与程度。活动的切入点不仅指活动所体现的公众需求导向,还包括活动策划的吸引人心之处;也就是说组织的活动不仅要对社会大众投其所好,还要利用新颖之处吸引广泛参与。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对活动构思的创新、组织方式的变革、宣传手段的变化等多方面来鼓励公众参与,如利用先进媒体进行实时的宣传和扩大名人效应等。

我国的海洋社会组织正在发展之中,其影响者、教育者和维权者角色的发挥还处在过渡阶段,规范行业发展、促进科学进步、协助危机管理、动员公共参与和推动国际合作的功能还有待开发。但是我国海洋社会组织的成长正处于上升阶段,其角色和功能的偏差是可以修正的,只要按照科学完善的定位,从外部环境改善和内部运行变革两种途径,运用多种策略, 就能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期待我国海洋社会组织的发展环境更完善,也期待我国海洋社会组织能更高效地履行组织使命,在满足海洋多元需求的同时促进我国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海洋社会组织作为协助政府进行海洋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其基本的角色和功能需要首先进行定位。文章从海洋决策影响者、海洋知识教育者和海洋利益维护者三个角色,以及规范行业发展、推动海洋科学进步、协助海洋危机管理、动员公众参与和促进国际合作五个功能出发,对我国的海洋社会组织做了基本界定。随后面对现实案例,揭示海洋社会组织存在教育角色重“理论”轻“实践”、决策影响重事后轻事前、维权者角色软弱无力、危机管理参与有待加强和组织动员能力不强等问题。针对该类问题,提出一系列具体层面的措施以期待海洋社会组织修正偏差,更好地发挥协助海洋管理的作用。

社会法的价值取向和功能 篇8

(一) 社会公平

社会法的目的就是协调和平衡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以达到社会公平, 因此社会公平是社会法的价值取向, 而且是社会法的首要价值取向。但是与公法所着重的公平不同, 社会法旨在实现实质公平, 公法实现的是在一定意义上而言的形式公平。要实现社会法所言的实质公平需处理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处理好平等和效率的关系, 另一方面是处理好实质公平和形式平等问题。处理平等和效率的关系问题中, 平等和效率是两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寻求平等和效率的最佳结合点就是社会法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基于市场经济, 我们注重的是效率, 但随之产生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所以目前社会法的重任是如何矫正过分强调效率所造成的不公平问题。同时, 在处理实质公平和形式平等问题中, 社会法是以实现社会实质公平为价值目标的, 所以解决社会不公平、不和谐问题时, 社会法必然选择实质公平而放弃形式平等。因为“任何权利都是把同一标准应用在不同的人身上, 因而‘平等的权利’就是破坏平等, 就是不公平。”[1]在这种情况下, “要避免所有这些弊病, 权利就不应当是平等的, 而应当是不平等的”。[2]任何企图借助于形式主义概念的理论与观念, 最终描绘的将是一个远离现实的“真实面向”。继而得之, 社会法要选择实质公平而放弃形式平等。

(二) 群体利益

社会法的性质在于群体利益, 强化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但又不过大减少强势群体收益的分配, 合理平衡贫富差距, 维护社会的安定与稳定, 以达到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在当前的中国, 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利益失衡与冲突现象比比皆是, 如果处理不好, 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将造成严重影响。“社会法对弱势群体的倾斜保护得到广泛认可, 很多学者将倾斜保护原则作为社会法的基本原则。”[3]弱势群体的存在, “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公造成的, 所以应由社会整体承担责任, 而且弱势群体的存在并不是社会的负担, 而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被迫作出牺牲的结果。”[4]为此, 我们必须担任起保护弱势群体的责任, 但同时为了确保强势群体的积极性, 还要协调的发展, 不过大减少强势群体的收益分配。

(三)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通常指国家采取的各种社会政策的总称, 即把凡是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物质、精神生活水平而采取的措施、提供的设施和服务等都称为社会福利。”[5]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是社会保障发展的最高境界, 它是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社会法的理论需要与社会福利内在蕴含的公平正义理念和社会总体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 因此社会福利是社会法所追求的主要价值取向之一。社会福利的提高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 社会的进步促进社会的和谐, 进而构建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和谐社会。“社会法正是通过维护公平正义和提高社会福利而向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和谐寻求最终的价值目标。”[6]

二、社会法的功能

(一) 社会法的功能

1. 保障社会权的实现

社会法是保障公民社会权的法, 社会权是社会法的核心和灵魂, 所以社会法实施是社会权受保障的过程。社会问题积聚导致社会权的产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各种社会问题矛盾也相继产生、激化, 显著表现就是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之间的矛盾。在此种情况下, 公权力介入私领域, 通过向弱势群体倾斜, 人的基本权利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社会权才能得到切实保障。社会权是社会法的基础和灵魂, 社会权是否得到有效保障是衡量一国社会法功能是否得到有效发挥的试金石。

2. 扶助弱势群体

正如社会法的定义所述, 社会法要向弱势群体倾斜。可见, 社会法的重要功能是扶助弱势群体。在当代中国社会, 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利益失衡与冲突显著加剧, 弱势群体的出现是社会整体发展必然带来的结果, 社会不可能平等发展, 必然存在着差距、失衡, 而弱势群体正是社会整体发展被迫作出的牺牲, 并且弱势群体的存在又具有普遍性,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会存在, 其需要更多地依赖于社会本位的平衡协调与实质正义的发挥来保护。也只有社会法这样的调整机制的出现, 才能为处理好强势群体、弱势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为弱势群体提供最安全、最有效的保障制度等才有实现的可能与基础。

3. 保护生态环境

随着人类开发、利用和改造环境规模的扩展, 人类在创造了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身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如产业公害、建设公害、农业公害等等。这些公害不同于传统民法的侵权行为, “加强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7)

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经济、生态全面发展, 但是由于环境利益一直权属不清, 人们追求高速的工业发展, 结果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反过来又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是社会法的重要价值基础和目标, 要达到社会和谐必须处理好经济、社会、环境的关系, 在这些关系中涉及的不仅是个人利益, 更多的是社会利益, 所以, 它们的处理又有赖于社会法的规制, 如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保护法等都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法。

(二) 社会法功能更好地发挥———社会法与经济法功能整合

1. 社会法与经济法功能整合的必要性

由于解决的问题不同, 形成了不同的法律部门, 但是社会是发展的, 而法律又具有稳定性, 结果极易造成部门法的分类与社会现实日益脱节。寻求法律功能的整合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社会稳定、自由竞争、人权保障使得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但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结果却是贫富悬殊、社会不公、环境污染、社会矛盾的日益加深。修复这种现象是法律制度具有的功能之一, 而法律功能的整合应当蕴涵于法律修复手段的运用之中, 社会法和经济法兼具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 共同担负着社会整合的法律部门。

2. 社会法与经济法功能整合的模式

纵观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史, 两法功能组合呈现出的是一种交替、逐次的互补模式。而我国两法功能组合的模式仍停留在一种初级阶段, 可以概括为“被动、临时的补充模式”。 (8)

我国这种“被动、临时的补充模式”是在社会出现问题后被动做出的对策, 组合方式表现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仅对社会中的突出问题而综合运用两法进行修补。但西方的“交替、逐次的互补模式”则是通过分析和思考社会中的实际境遇而对其进行自觉整合及完善, 做出前瞻性的制度安排和完善, 进而可以渗透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当中, 以致于对即时性问题发挥功效, 并在增强预防方面发挥极致。面对我们本土的“被动、临时的补充模式”, 恰要更多的借鉴此种优良模式。

摘要:社会法作为新兴法律门类和法律学科, 是我国近年来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大潮中应运而生的。它属于具有公法与私法融合特征的第三法域, 以维护弱者的权利和社会整体福祉为宗旨, 由此也决定了社会法特有的价值取向和功能。

关键词:社会法,价值取向,弱势群体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M] (第29卷) (第2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9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3.

[3]董保华.社会法原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4]吕世伦, 马金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机制研究[J] (上.)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 (4.)

[5][德]路德维希.艾哈德.大众的福利[M].丁安新, 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5.

[6]王全兴.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2.

[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人民出版社.2007.

个人和社会功能论文 篇9

一、群众文化的含义

群众文化是一种社会公共文化,它是一种以满足人们多元化生活需要为目的的文化现象,诞生于人民群众的自娱自教、传播参与和自主开发与创新,是一种以休闲消遣为具体表现的文化形式,象征着国家繁荣昌盛的程度和群众生活的幸福状态。群众文化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 文化形态方面

群众文化以其丰富的文化形态,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在工作之余所进行的各种娱乐活动都与群众文化有关。文化形态方面,群众文化在不同的领域会有不同的内容载体,而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域之间,也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差异。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赋予群众文化更强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成为各种不同时代的人们都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2. 文化建设方面

群众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特色,是每一个民族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它以群众的文化艺术活动为中心,以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形成独具特色的活动内容、事业结构、管理模式和工作团队,与民族文化产业建设密切相关。

二、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1. 娱乐和沟通功能

任何一种文化主体,其首要任务都是为娱乐和沟通服务,这也是群众文化一个最基本的社会功能。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紧张,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使人民群众的生活圈子变得越来越小。群众文化的应运而生,能拓宽人们的交流面,在集体性的休闲娱乐活动过程中增加彼此的沟通频率、丰富社会阅历、缓解工作压力和活跃社会氛围,并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2. 仪式和团结协作功能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古往今来,各式各样的仪式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一个人从出生到离世要经历许多大大小小的仪式,这些仪式以群体活动为主,群众文化则以一种风俗习惯的形式使人们达成共识。小到一个家族、一个村庄、一个社区,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人们在参加各式各样的群体性仪式过程中,共同遵守相同的习俗与禁忌,通过增强沟通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认识和了解,加深人们之间的友谊,凝聚团队的向心力,提升团结协作能力。

3. 标志和代表功能

一座城市的品牌效应对于城市发展的促进效果显著,而群众文化正是概括城市文化形态的标志和代表。不同的群众文化会对城市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城市的正面影响力需要以群众文化为基础,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深化改革并创新优化经济发展结构,构建和谐稳定的城市发展环境,才能在促使城市在获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树立起更多正面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区域影响力和综合发展水平。

4. 遗产保护功能

群众文化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作用显著,形成我国独具特色的文化标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当前也正处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时期,群众文化的丰富多彩和不断传承,不仅能极大丰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避免流失,并极大地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

1. 传播主导文化的价值

当前,我国的主导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群众文化是我国维护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传播手段,具有很高的传播价值。群众文化对政治格局和经济环境的反映,正是一个巩固社会共同思想基础和达成普遍共识的过程,它是主导文化获得有效传播的沃土。

2. 促进精英文化的发展

文化建设按照其面对的对象不同分为群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群众文化具有广泛性和通俗性,其面对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而精英文化的专业性较强、科技含量较高,其面对的对象主要是一些具有高等学历或者高技能的精英型人才。精英文化依靠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获得发展,群众文化依靠精英文化的指导来获得提升,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我国的文化建设事业发挥重要作用。

3. 推动文化产业的进步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我国文化建设工作的两大主要内容。文化市场以经济效益主导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文化事业则是为国家的公益事业所服务。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在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和对客观事物审美能力的提升。群众文化是我国一切文化产业发展的出发点,为拓展文化产业市场空间,增强文化产业市场活力,进而推动文化产业的不断进步创造动力源泉。

4. 保障民间文化的传承

群众文化形成于民间,与民间文化具有一定的同源性。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群众文化的学习,研究某个时期和特定地域的民俗、民风,有助于我们认识其民族发展历程,挖掘和发扬其优良传统,为当前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形成道德规范,同时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群众文化建设需要充分考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整体的实际情况,来增强群众文化对主导文化的传播作用,为精英文化创造更为强劲的发展动力,努力开辟文化产业市场,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更为完善保护,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挖掘群众文化的价值潜力,促进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宪楠.试论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J].戏剧之家,2015(23).

个人和社会功能论文 篇10

关键词:群众文化,大型活动,大连

目前, 人民对于群众文化的认识还是处于“小型多样”的阶段。群众文化的基本宗旨是小型多样。但是,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民对于事物的认识, 对于艺术的认识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 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文化软实力逐渐强大的影响, 人们认识到提升城市文化的重要性, 尤其是一些企业, 不再将全部注意力放在经济效益上, 他们认识到企业品牌即企业文化对于公司的重要性。群众文化活动也要符合时代特征, 跟上时代潮流的发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我们需要组织大型人民群众讨论活动。因此, 大型文化活动的策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篇文章里, 笔者就这些年的工作学习与实践经验以及思考想法, 与大家进行探讨, 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人类创造了文化, 文化为人类的精神文明服务, 总之文化的主题与核心都是人。文化体现了人类的灵魂和价值。周恩来总理说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好像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 相辅而行。中国人几乎占世界人口的1/4。这样大的国家, 如果在文化上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 经济上不能有较快的发展, 那我们就对不住世界人民, 也对不住我们的祖宗。哲学家和宗教家认为:如果一个人拥有了一切, 却失去了灵魂, 那这个人还有什么意义呢?马克思认为, 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化, 尤其是科技文化, 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但文化的核心价值, 是精神价值。由此可见, 文化的重要性。

现如今, 经济飞速发展, 更多的事物追求高科技, 大阵容。我们可以看到, 非常多的文化演出, 晚会, 剧场表演等规模巨大, 耗资居多, 但是演出的效果并不理想。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仔细想一想, 很多的大型活动的共同特点, 答案便不得而知。现代社会也讲求创新, 讲求效应。没有创新, 不仅演出效果达不到, 而且会因为没有创新而被淘汰。社会在发展, 人民的素质提升, 文化水平也有很大的提升, 对于文化活动的欣赏水平也有大幅提升。因此文化形式需要创新, 大型文化活动更需要创新。怎样创新、出新, 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大型活动要创新, 就要提倡和注意原创

大型文艺演出是否成功与策划密不可分。而大型演出的成功其一是收到群众的喜爱, 其二是是否在群众的精神层面引起共鸣, 起到作用。大型演出的文艺策划有很多, 但是放眼望去, 现如今, 很多的大型文艺演出如同出自同一人之手, 舞台高科技, 人员明星化, 节目雷同抄袭现象严重, 虽然在不同的地方观看演出, 但是全国一场戏像全国一个导演, 众人一首歌的情况已经见怪不怪, 甚至人们已经习惯于此类情况。因此, 我们的策划, 尤其是大型文艺演出, 必须要立足实际情况, 根据当地居民的喜好与文化素养以及当地居民需要提升的地方进行演出的策划。我们的策划必须要保证文化演出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起到引领创作, 鼓励创作, 督促创作的作用。

创作就是要有心意与新意。也许, 有的人认为原创的质量不高, 有的时候这是事实。但是, 总在重复别人, 你的能力与观众的文化需求永远也得不到满足。只要我们牢牢地确立这个观念, 积极原创, 不断加工, 我们就会有积累, 就会出精品, 我们的活动就会有新意。否则, 我们不会进步。坚持创新, 坚持原创。

二、大型活动要创新, 就要寻找与众不同的特色

别具一格的色彩是艺术的灵魂与生命。地方特色是一个地区的文化标志。别具一格的色彩是发展的关键, 是吸引外来人员的灵魂。现实生活中不仅有自然美, 还有社会中的文化美。社会中的文化美是以大多数老百姓的利益为基本内容的。这符合历史时代的发展潮流, 以人民大众为主体, 一切从人民大众的角度出发, 因此而形成的文化美是一种社会的文化积淀。这种文化积淀从侧面反映出了整个地区的人民素质与素养, 还有整个地区的文化素养与内涵。一个地区如果只是一味地搞经济, 不顾及文化的发展, 会形成一种经济与文化的畸形怪像, 类似于暴发户的现象, 如果此类现象严重, 则会形成此地区的肤浅之外表。我们每个人都是当地文化特色的成员之一, 那就是我们当地人民的特色。有的人称地方特色为“土”, 但是, 正是因为这种“土”特色, 我们的地方文化才有它独有的魅力。说起大连, 地方特色是海鲜、海产品, 海鲜与大海是大连的代名词。地方文化当然要说大连的刘三姐文化, 山歌与刘三姐密不可分, 山歌与刘三姐也是大连的地方文化与地方品牌。地方文化与地方品牌也需要我们大连人民的拥护与维护, 所以大连市为此每年举办山歌比赛, 今年的山歌擂台赛, 要求山歌的内容紧紧围绕本届活动的主题, 宣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充分反映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使山歌这一民间艺术焕发新姿, 产生特有的艺术感染力。此次活动的形式要求12县5城区自行选拔并组织1支由2名歌手、1名歌师、1名领队组成的山歌队参加全市的山歌擂台赛和原生态山歌展演。

寻找我们自身的特色, 并不是要封闭自身, 以己为最好, 也不是“闭关锁国”。每一个民族的文化, 对待文化都是发扬自身的文化光大, 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以此来使自己进步, 使自己文化积淀更深。在文化活动中, 我们不难发现, 好作品源源不断, 它们形式新颖, 观点独特, 具有创新特色。所以, 有特色的关键是我们的观念要新, 并且注重观念的特色。注重创新有了时间的积淀之后, 就一定会体现在我们的大型活动中, 绘出自己的艺术风景。就如我们大连市的山水文化, 那是闻名中外的风景线, 也是我们最响亮的品牌文化——漓江之声。大连市连续举办了24届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漓江之声”, 坚持创新, 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业已成为全市具有很强感召力、凝聚力和生命力的群众文化活动的龙头;带动了全市社区文化、农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的蓬勃开展:面向农村已连续举办了11届的“新春文化活动月”, 面向青年学生连续举办的16届“青春艺术节”, 面向海内外旅游者已举办了8届“山水与文化旅游节”, 以及市中心广场常年的广场公益性文化活动、各县 (区) 传统特色文化活动, 与“漓江之声”相映生辉。大连图书馆作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省级分中心, 建立了中文电卫星接收系统, 实现了与国家中心、省级中心与基层中心的互联和共享。

三、大型活动要有创新, 就要在翻新中出新

策划大型活动的文艺演出, 确实需要细心与耐心, 复杂的活动会让人苦恼, 因为好的形式与想法需要灵感, 需要积淀。在举办了多年的活动后, 最深的体会是“翻新”与“出旧”也是创新的好方法。长时间以来, 不同的人群中有不同的娱乐形式, 艺术形式与表现方法, 作品主题内容, 政治环境影响, 这些形式和方法。艺术形式没有属性, 表现方法没有过失, 只要我们加以改造, 加以包装, 就会为我所用, 就会以新的面貌出现。在这个方面有许多例子。

总之, 提升文化素养与内涵, 需要我们提升大型文化活动的策划水平, 用创新的观念作为主导思想, 只要创新, 我们的群众文化活动才能上挡次, 规模, 才能出精品, 才能促进地区文化发展, 我们的文化事业才能不断进步, 与经济发展并驾齐驱,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继续打造大连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个人和社会功能论文 篇11

关键词:群众文化;社会功能;文化价值

群众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随着当今社会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文化层面的精神要求越来越大。但是现阶段的群众文化发展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因此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是一件重要的工作,提高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接下我们就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一、群众文化的概述

(一)群众文化的概念

对于群众文化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它贯穿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始终,具有丰富的内容,主要的针对人群是社会群众,涵盖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彰显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特色。

群众文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现象,二是文化建设。在文化现象方面,群众文化就是指人们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去,从而达到收获快乐的目的。群众文化是最多人参与的文化类别,涉及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

在文化建设方面,中国的群众文化有着自己的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有着自己的文化团队和文化管理队伍,在文化内容上有着其独特的特点。

(二)群众文化的发展现状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群众文化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调剂品,群众开始组织文化活动,为劳累、枯燥的生活平添一份乐趣。与此同时,由于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严重,老年人孤独,没有娱乐的方式,就自发的组织起具有相同爱好的人们,将群众文化传播开来,在愉悦身心的同时,起到了锻炼身体的作用。群众文化在人们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随处可见的群众文化活动活跃了人们的生活。

二、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群众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具体功能如下:

(一)娱乐功能

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提高,但是人们面临的社会竞争也越来越大,人们的生活变得忙碌,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群众文化为现社会人们面临的这一难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娱乐人们的身心。群众文化对人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是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就可以共同的参与进来,形成群众文化。群众文化在此过程中具有娱乐作用和促进交流的作用,只要参与到群众文化过程中来,就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精神文化,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无限的乐趣,减少社会竞争力带来的压力。

(二)团结能力

群众文化具有仪式感、团结大众的功能,由于人们的生活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仪式活动,在其中人们的群众活动成为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动。人类社会是以群体的形式存在的,在原始时代,人们要征服自然,为了群体的利益,举行仪式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早先的巫术仪式,到现在社会的各种民俗纪念仪式,再到现如今人们的国家政治性仪式,都是群众文化活动的表现形式。在这些活动中,不仅仅体现的群众文化的仪式感,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人们之间的团结力量,增强了群众人员之间的社会凝聚力,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品质。

(三)符号、象征功能

群众文化具有地域性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说,群众文化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成为一种符号和象征。人们可以通过了解群众文化,来了解城市的文化特征。群众文化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城市的文化形象,因为群众文化的符号性与象征性功能,所以一定将城市的群众文化建设好,在发展群众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创新能力,将优秀的群众文化发扬光大。

(四)保护文化遗产的功能

我国的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不能以实物的形式展现,停留在口头传播的阶段,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借此机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和保护。地域文化的特征也应该在群众文化中表现出来,彰显地域特征,表现文化的强大作用。

三、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

(一)群众文化和主导文化

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所倡导的主导文化,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体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具有支撑人类社会生活,指导文化发展的方向的作用,因此我们在传承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的巩固和维护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基础。

主导文化应当对群众文化进行充分的利用,群众文化的参与人数众多,在活动形式上也存在着多样化的特点,为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在发扬群众文化的过程中,要努力把群众文化往主导文化的方向上发展,发挥对主导文化价值观的利用,让群众文化成为主导文化的重要平台。

(二)群众文化与文化产业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满足,在文化领域方面人们的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发展。因此,人来社会的文化产业带来了发展机会,文化产业的市场越做越大,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对群众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如今社会要提高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大力发扬群众文化在文化产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守勇.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65-69+140.

[2]胡守勇.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62-68.

现代科技的社会化本性和功能 篇12

一 现代科技的社会化本性

“社会化”是社会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化”是指人的社会化,即: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科学社会学家一般在以下两个意义上使用“社会化”概念:一指科学家个人的社会化;二指科学的体制化、制度化过程。[1]46本文则在上述两个意义的基础上,从更宽泛的意义上使用“社会化”一词。笔者认为,科学技术的社会化泛指科学技术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属性、功能及价值取向。具体地说,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包括:科学家个体的社会化、科学建制的社会化、科学技术影响力的社会化、科学技术发展方向建构的社会化、科学技术内容的社会化等。

1.科学家个体的社会化

从科学发展史看,科学研究经历了一个从16世纪以前的个体活动时代,经17世纪牛顿皇家学会式的松散群众组织活动时代,到19世纪爱迪生实验工厂式的集体研究时代,直至20世纪40年代以来国家建制乃至跨国建制的更大规模研究时代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随着科学研究规模的日益扩大,经费投入的日益增多,研究设备的日益大型化、复杂化以及研究课题的日益综合化,科学家的研究活动也从分散的个体活动转向日益社会化的集体活动,科学家个体的社会化也愈来愈明显。

当科学研究活动仅仅作为科学家个体活动的时候,科学研究活动并不是一种社会职业,而是依靠某些拥有财富的人的资助或科学家本人拥有足够的家产而得以开展的个体性质的活动,这样的科学研究活动谈不上社会化。然而,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研究活动规模的扩大,科学研究工作已经不再是“供一位英国绅士消遣的适当工作”了。科学家成了一种有报酬的科学职位。今天的科学家几乎完全和普通的公务员或企业行政人员一样是拿工资的人员。这无疑是科学家个体社会化的标志。

据英国科学社会史家贝尔纳的阐述,到了20世纪,在19世纪都还十分重要的独立的科学家实际已经绝迹了。科学研究工作者的职业化使得成为科研工作者的资格要求也越来越高。德国、美国和英国的大学都开始采用学位制度。取得这一学位的必要条件是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现在谁想要在科学界中获得稍为重要一点的职位,都必须有相应的博士学位。

与此相适应,科学教育兴起。在19世纪中叶以前,所有伟大的科学家就其科学知识而言都是自学出来的,尽管有了波义尔和牛顿的先例,科学并没有在较老的大学中生根。18世纪末叶,提供若干充分的科学训练的教育机构只有普里斯特利和道尔顿所任教的英国几所非国教派研究院和拿破仑在那里当过学生的法国炮兵学校。工业革命使科学的重要性提高了。在19世纪,它逐渐开始进入了大学,后来又进入了中学。剑桥大学的第一任矿物学教授克拉克先生,由于就高级僧侣胸甲上的宝石发表学术讲演而获得了教授职位。这是在一个科学学科中最早授予的教授职位之一。[2]84从此,随着科学教育进入高等学校,科学家的培训开始成为一项社会事业,科学家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呈加速趋势。

2.科学建制的社会化

科学家个体的社会化必然导致科学建制的社会化。如上所述,由于课题综合性的增强和研究规模的扩大,科学家个体活动方式已难以适应,“科学共同体”兴起,协同攻关成为国内乃至跨国间科学研究的主要形式。1979年10月至1981年2月,1500多名科学家分别在世界各地的40个天文台,对太阳峰年太阳波动的情况进行联合观测,准确地预报了太阳脉冲的活动情况。1989年,美国、日本、加拿大与欧洲9国签订建造太空站协定。共同设计、施工和管理,工程造价232亿美元。1995年,隶属于美国能源部的费米国家实验室向世界宣布,发现并证实了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粒子夸克粒子中的第六种,即顶夸克的存在,从而解决了持续近20年之久的夸克研究中的最后一道难题。这一成果是国际科技联手合作的伟大成就,是来自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以及包括中国、印度等在内的34个国家和地区的439名科学家共同劳动的结晶[1]47。这些大规模的“科学共同体”必然促成科学建制的高度社会化。科学建制的社会化已成为大科学、大技术、大生产时代科学研究活动的主要特征。

贝尔纳认为,从19世纪开始,科学已经不知不觉地成为一个可以同宗教或法律机构相提并论、甚至更为重要的机构了。它也同另两种机构一样,是依存于现存的社会制度的。[2]16他还指出,科学发展史与科学机构不可分离。他指出,科学发展史不能仅仅是“伟大人物及其成就的一种虔诚的记录”,而必须是能反映“科学机构的意义和它同其他机构以及同一般社会活动的复杂关系”的历史。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贝尔纳分析了各种科学机构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分析了这些科学机构的建制情况:在第三章“英国科研组织状况”中,他集中探讨了当时存在于英国的严密的科学研究体系;在第十章“改组科研工作”中,他详细探讨了科研工作中的专业化控制、实验室组织、协作事业、组织和自由、科学事业的全面组织、大学的地位、科学院的职权、科学界与工业界的双向交流以及工业实验室和实验工厂等建制、组织问题。凡此种种分析,无不放眼全社会,无疑是建立在社会化基础之上的。

3.科学技术影响力的社会化

在对科学技术功能的考察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在第一种观点来看,科学仅仅同发现真理有关,它的功能仅在于建立一幅同经验事实相吻合的世界图景。第二种观点则认为,真理是一种手段,发现真理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即应用真理。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都必须应用于社会实际。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从本质上说,科学是一种社会事业。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更是离不开现实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技术主要以是否适用和能否带来某种经济效益为标准。而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往往能导致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因此,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力实际上是一个整体。当然,并非任何科学探索都会导致直接的、现实的经济价值,但科学理论的探索一定具有认识、文化、教育、哲学意义,这也是一种社会影响力。

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指出:“我们不能再无视这样的事实:科学正在影响当代的社会变革,而且也受到这些变革的影响。”[2]6这一论述,清楚地指明了科学技术影响力的社会化。科技影响力社会化的集中体现就是科技的社会功能。贝尔纳指出:“科学既是我们时代的物质和经济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是指引和推动这种生活前进的思想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科学为我们提供了满足我们的物质需要的手段。它也向我们提供了种种思想,使我们能够在社会领域里理解、协调并且满足我们的需要。除此之外,科学还能提供一些虽然并不那么具体、然而却同样重要的东西:它使我们对未经探索的未来的可能性抱有合理的希望,它给我们一种鼓舞力量。这种力量正慢慢地但却稳稳当当地变成左右现代思想和活动的主要动力。”[2]475这段话简洁而深刻地阐述了科技的社会功能,即科技影响力的社会化。科技影响力的社会化是随着近现代科学家的社会化、科学建制的社会化而凸现的,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日益明显。

4.科技发展方向建构的社会化

在《科学的社会功能》第十三章“发展科学的战略”中,贝尔纳专题讨论了“科学工作可以规划吗?”这一问题。他反对不能制定科学发展战略的观点,认为应该制定一个经过自觉的深思熟虑的科学发展规划。他指出:“要制订这样的规划显然需要一切科学领域的科学工作者通力合作。”[2]378这一体现了科技发展方向建构的社会化的思想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日益凸现出来。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国家(地区)的科技发展战略方向,不仅取决于某方面的局部需求,更取决于整个国家乃至全球利益。这是因为:(1)全球化造成竞争加剧,一个国家必须和不同的竞争者(包括其他国家的竞争者)竞争,必须综合考虑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必须在多方面的压力下脱颖而出,在综合比较中确立科技发展方向。(2)当今科学理论产生过程的本质正在改变:新的知识往往注重学科间(Transdisciplinary)及异质化(Heterogeneity)的结合,尤其是在应用领域。科学家间也需要更多的沟通和协同研究,政府、企业、使用者之间也需要建立更多的互动关系。(3)科技社会功能的强化使科技发展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因而,对是否应用一项新技术的考虑将越来越跨出纯技术领域而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因素,着眼于科技发展与经济及社会需求的更好协调。这样,无疑提高了科技发展方向构建的社会化程度。

5.科学技术内容的社会化

科学技术内容的社会化表现为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日益紧密的结合。当代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如经济问题、社会发展问题等具有高度综合性,不仅需要自然科学内部各学科的协同配合,而且需要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协同配合才能加以解决。科技与人文的密切配合、相互渗透,是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重大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生态学、管理学、城市学、预测学等产生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层面的科学旨在把自然科学中的课题同时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加以研究,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体现了包括社会科学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度整体化趋势,也体现了现代科技内容的社会化趋势。

上述科学技术社会化的五方面表现无不体现了科学技术的本性:科学家是科研活动的主体,科学建制是科研活动得以开展的组织依托,科学技术的影响力是科研活动的落脚点,科技发展方向的建构是科研活动的战略目标,科技的内容则是科研活动的根本。这种社会化本性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体现得更为充分。

二 现代科技的社会化功能

科学技术的社会化本性集中体现在其功能的社会化上。科学技术的功能即应用科学技术的结果,也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宗旨体现。从本质上说,科学技术的应用必然体现在科技与社会的互动中,离开在社会中的运用,科学技术就没有功能可谈。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的功能必然是社会的,必然具有社会化。

贝尔纳充分肯定科学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他指出:“我们不能再无视这样的事实:科学正在影响当代的社会变革而且也受到这些变革的影响,但是为了使这种认识多少具有实在的内容,我们需要比以往更仔细地分析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2]6-7科学技术从一产生起,就是为了应用于社会,服务于人类,发挥着社会功能。自从近代科学研究活动成为一种社会化活动后,科技功能的社会化就更为明显。

科技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社会活动,其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人在自然中的生存地位,为了社会的进步。发展科技正是为人类解放,为社会发展而创造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诸如:科技革命引发的生产力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人的解放包括从自然的压迫、社会的压迫和传统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获得自由,而无论哪一方面的自由和解放,都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回顾历史,社会的每一个进步,都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人的解放与社会进步同步,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而归根结底要以科技的革命性进展为前提。正如马克思所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3]人的体力虽然有限,但依靠科技对劳动力的渗透,就可以极大地提高人的生产能力。“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钉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4]219人类正是通过利用科技的力量引起的生产力要素(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巨大变革实现了物质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科技革命引发的知识革命,极大提升了人的理性力量、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从而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源泉和动力。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科学技术是解放思想的精神武器。科技的发展使“自然界全部无限的领域都被科学所征服,而且不再给造物主留下一点立足之地。”[5]科学理论是人们批判宗教迷信和唯心主义的精神武器,在科学理论的武装下,人们不断突破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提高理性程度。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高科技的兴起,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知识已经上升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首要资源,知识和技能成了人力资源的主要内涵。越来越多的人依靠知识获得高报酬,依靠知识成为市场的赢家,依靠知识成为社会的精英。以科技知识武装起来的人类无疑在自然面前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科技革命引发的管理革命极大促进了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体制创新,从而推动大量新技术走向产业化,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并进而推动政府职能的转换,推动整个社会的民主化、现代化,并为人类获得更多的自由和权力,获得公正、公平和平等创造了社会条件。早在100多年以前,马克思就提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管理成为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的思想。他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耗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4]217马克思的这一思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体现得越来越充分。

科技革命还引发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在近代史上,科技革命带来的机器大生产使整个人类社会跨上了工业化的快车,人类社会的面貌因此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在当代,信息革命更是把人类社会推上信息化的高速公路,人类社会因信息化而走上更快的发展道路。

在工业革命的年代,恩格斯曾把蒸汽机称作最危险的革命家。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这篇纲领性文献中,把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紧紧联系在一起。他说:“没有各种学术、技术和实际工作领域的专家的指导,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不可能的,因为社会主义要求广大群众自觉地在资本主义已经达到的基础上向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迈进。”[6]160-161又说: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后,“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6]168他还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口号。在此,列宁所说的劳动生产率、电气化,都是以科技为支撑的。列宁的思想明确地表明:重视科技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力和前提。在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则反复强调,科学技术是现代化的关键。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7]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江泽民更是把发展现代科技,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综合国力,建设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的关键。江泽民指出:“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8]103在展望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前景时,江泽民指出:“科学技术在21世纪必将更深入、更快速地向前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我们应该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8]102而中国强大的“关键是要大力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保障。”[8]103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功能的社会化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外思想家的一贯思想,也为科学技术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所充分印证。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引起了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化。在现代科技的社会功能中,最令人瞩目的无过于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科技功能的社会化程度达到空前的高度,呈现出以下诸方面新特征。

第一、在信息时代,科技功能社会化过程更快。

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功能贯穿于任何时代,但社会化过程速度却不尽相同。历史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功能呈加速发展的趋势。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曾谈及科学应用过程中的时间差距问题。他说:“在科学原理第一次发现和第一次加以实际利用之间过去有,至今仍然有巨大的时间间距。这是科学的实际应用过程的最值得注意的特点之一。在科学发展的初期阶段,这种差距可以看作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于第一次发现真空现象和把它应用于大气蒸汽机之间几乎100年的时间差距,我们就没有必要感到惊讶了。可是即在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科学的功用的时候,这种差距仍然继续存在。法拉第在1831年就发现了电磁感应的原理,而且制成了第一部发电机,利用机械力来产生电流。但是直到50年后,第一部商用发电机才开始运转,而且直到1881年,爱迪生才建成了第一所公用供电站。这种情况至今依然存在。”[2]154据统计,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即应用于产业的周期,18世纪为100年左右,19世纪缩短为50年,20世纪初为20年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5年左右,目前一般只需3年左右。[1]45这说明,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越来越密切,科技功能的社会化过程越来越快。而国际间科技竞争的取胜最终将取决于科技社会化功能的实现速度,即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速率和占有率。这是因为,竞争中的科技领先地位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优势,技术的最后受益者往往是掌握该项技术后制成产品而且质量和成本均优于他人产品的人。例如,日本在20世纪的20项重大发明中一项也没有,500项技术中仅占7%,并且改良型居多。但日本善于把别人的发明成果开发成产品,应用于生产现实过程。这是它制胜的一个法宝。[1]45

第二、在信息时代,科技功能社会化范围更广。

当今,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扩散与渗透是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扩散与渗透不仅导致信息产业内部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更促使社会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变迁。

首先,信息技术突破地域性的局限,渗透、扩散性空前强化。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不到20年的时间里,信息技术以闪电般的速度席卷全球,信息技术连接了整个世界。21世纪之初,新信息体系已将全球不同的社会群体与领域连接起来,而这个体系从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成型。特别是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诸如跨国公司、策略性联盟等网络生产组织形式的兴起和发展,不少拥有世界领先技术的企业和组织在发展中国家设立研发中心、技术研究分支机构,同步研究并推广新技术。发展中国家有机会与世界发达国家共同参与高精尖技术的形成、成熟和发展的过程。技术从原来由技术策源地产生,经由选择性地传播,进入特定国家和地区的方式转变为由技术先进国家或地区,通过信息技术传播迅速连接全球,在经济、政治、技术研究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渗透与扩散,形成通过网络节点相互联结的传播方式。

其次,信息技术运用注重整体系统性。当代信息技术密集型生产力逐渐形成了现代系统整体型的技术方式,既保留合理的科学的分割和分工,又从整体目标出发,把局部放在整体之中,明确每个局部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把生产过程和自然环境联系起来,使生产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的交换既达到人的生产目的又有利于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它把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消费过程联结起来,及时用销售信息、消费信息动态地调整生产过程。这种生产方式把生产活动看作一种系统工程,生产力的发展、产品的生产、产品价值的增加是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甚至一个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局部分割向整体系统转变的过程还包括经济制度、市场结构、贸易方式、投资方式等多方面的转变。

再次,信息技术作用方式的广度空前扩展。如信息高速公路不仅将促成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且将对当前社会的科技、文化、教育、军事等各方面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诸如: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行能有力地刺激相关科学和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与多媒体计算机相接合能有力地推动远程教育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还将极大地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善交通,改变医疗方式等。信息技术社会影响的广度是以往任何技术所不能比拟的。

第三、在信息时代,科技功能社会化程度更深。

人类的思维方式历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作为自然界的自然界;而人的智力是比例于人学会改变自然界的状况而发展的。”[5]99这里所说的“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正是基于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人改造自然界的产物。这一基础不同,人的思维方式也不同。如恩格斯所说:“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5]27

与前信息时代的科学技术相比,信息时代的科学技术对人类思维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影响。具体地说,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科学技术引起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如下深层次变化:

一是改变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形式,深化了人们对主客体关系的认识。

首先,随着 20世纪的科学在理论和实验上的进一步发展,以往那种关于主体反映客体是单向的、主客体之间的界限是绝对的、固定的等观点越来越站不住脚。现代科学的发展拓展了主体的功能,认识主体干预认识客体的功能增强,主体知识结构的作用也得到了强化,认识主体性原则日益受到关注。

其次,系统观念的提出使人们用整体性原则来把握主客体关系。计算机技术产生的虚拟主体通过人机界面作用于客体,更凸现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中介性,强化了认识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虚拟空间对象世界的主客体交互性更凸现虚拟空间的交互主体性。系统观和虚拟主体性把主客交融的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再次,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一种新型的人类实践形态——虚拟实践形态正在崛起。虚拟实践引起了人类实践形式的重大飞跃,促进着人类认知方式的重大变革,并呼唤着社会关系乃至社会形态的重大转型。

二是改变了人们之间思想交往的形式,构建了知识共享思想平台。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使当今社会跨入知识共享的年代。经济全球化势必带来信息、文化的全球化,全球各地区各民族的思想文化往来将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普遍。博客现象的凸现无疑将加快这种知识、文化、思想交流共享的进程,加快构筑这一知识共享的平台。

三是提升了人们思维的理性程度和社会决策水平。

多少年来,理性的完美决策始终是所有决策者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然而,凡现实的决策都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是由决策的主客观因素所决定的。从决策的客观环境来看,决策中的各个关联因素和预测结果都存在着不确定性;从决策的主观因素看,决策者本身的素质和能力存在着不确定性。同时,决策总是基于某一时刻的环境和当时的信息做出的,而环境是动态的,信息是有限的,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决策的不确定性。

然而,现代信息技术开辟了提高决策满意程度的现实途径。首先,现代信息技术为决策理性程度的提高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其次,现代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决策者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为决策理性程度的提高提供了认识论上的支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条件下,人类的社会决策正以空前的速度推进着理性程度的提高。

总之,在信息时代,现代科技功能的社会化程度得以空前提高。它以空前的速度、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拓展着科技功能的社会化。

参考文献

[1]陈凡,李兆友.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

[2](英)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3.

[6]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8.

上一篇:加注管理系统下一篇:江苏法治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