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社会功能

2024-06-03

语篇社会功能(精选8篇)

语篇社会功能 篇1

政治语篇多以重大的历史事件为背景, 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它形式多样, 包括新闻报道、公众演讲、以及对政治家的采访。就职演讲是一种典型的政治语篇, 演讲者为了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该党的良好形象, 对其今后在政界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会巧妙地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与策略。从上世纪末开始, 语言学家越来越多地采用批评语篇分析方法 (CDA) 对这些语言策略进行分析。作为一种多角度的语篇分析框架, CDA主要研究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构成语篇的语言不会单纯地反映社会, 作为一种社会实践, 它直接参与社会关系的构成。语篇不同层次的各种成分, 包括词汇、句子都潜在地反映了说话人的信念、思想和价值观。权利涉及语篇参与各方的不对称关系, 以及在特殊的社会、文化语境下, 他们对语篇生成、传播和接受享有的不同控制力。权利阶层会借助语言传播自身的价值观念, 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以维护自身权利。

本文选取美国前总统布什2004年第二次就职演讲稿和现任总统奥巴马2008年第一次就职演讲稿为语料, 揭示就职演讲背后的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该文选取这两个演讲主要是因为:奥巴马和布什是两位颇具影响力的总统, 分别代表美国两个党派民主党和共和党;他们的就职演讲最具有时效性, 最能反映当代的政治和文化生活, 也最贴近人们的视野。

1 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框架和美国的两党政治

批评话语分析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 即批评语言学 (Critical Linguistics) , 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分支, 与语言学、认知科学、社会科学紧密话语联系。批评话语分析所关注一个重要领域是大众语篇, 特别是政治语篇和官方话语, 这些语篇值得分析是因为他们来自官方, 在塑造一个社会的态度、意义和意识形态上起着直接的作用, 而对于这样的语篇, 普通百姓通常只是被动地接受, 很少对话语的生成者直接做出反应 (辛斌, 2002) 。批评语篇分析旨在把语篇、语言使用和言语交际这个微观层次与权势、控制、社会集团间的不平等的宏观层次结合起来, 以发现和分析语篇中的意识形态, 其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分析。在语言学上, 批评语篇分析充分吸收了美国人类学家Sapir&Whorf关于语言和思维关系的假说以及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

从思想取向层面来看, 美国两大政党分别代表两种差别极大的政治哲学:民主党——自由主义;共和党——保守主义。一般说来, 美国当代的自由主义理论推崇革新、容忍与社会平等, 主张观念、制度和法律应随社会环境之改变而变迁;而保守主义思想则强调文化延续性, 注重传统价值、社会稳定与宗教之作用。

两大党派不同的政治哲学决定了他们各自的核心价值观, 也体现在演讲所使用的不同语言技巧中。布什的演讲体现了典型的严父家庭模式。他的演讲多出现暴政、恐怖主义、压迫者等词, 反映的价值观为:世界上存在着邪恶势力, 美国必须显示力量并消灭它。而奥巴马的演讲则反映了慈父家庭模式, 他的演讲中多出现自由、友谊、和平、文明对话, 反映的价值观为:伸张正义, 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应该要相互理解。奥巴马演讲中传递的核心概念为责任。它始于共情, 即能够同情他人, 理解他人, 又寓于责任之中, 对某人负责, 保护和照顾他人。

2 两篇演讲的对比分析

恰当的人称代词的使用有助于建立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演讲语篇中的人称代词同样有助于建立和维持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人际关系。第一人称, 不管是单数还是复数, 往往比使用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代词更广泛。这是因为演讲人经常要提到自己, 提到自己的主张。在演讲过程中, 演讲者使用“I”和“me”来表示他自己的想法与意愿, 但所持立场、观点和态度往往带有主观性。为了弱化这一趋势, 演讲者也经常使用“We”和“us”。“We”和“us”的使用可以表明演讲者和听众站在同一立场, 可以缩短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 引起听众的共鸣。此外, 演讲者使用“We”和“us”, 可以使演讲更容易被听众所接受, 容易得到听众的支持和合作。

笔者统计了各种人称代词在这篇演讲中出现的次数, 然后具体分析“I”和“We”在这篇演讲所体现的人际意义。

奥巴马就职演讲的词汇数为2406, 超过了布什的2083。统计结果显示, 他们在人称代词使用情况方面也有不同。两位总统的就职演讲中第一人称单数I出现的次数都比复数形式we少得多, 但是是值得注意的是I在布什总统的演讲中出现了7次, 而在奥巴马篇幅较长的演讲中只出现了3次。如此大的差异表明布什更关注自己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地位, 这也许与他自己严格的个人主义信仰有关。奥巴马则巧妙地减少了I的使用, 多次使用的we很容易博得其他民众的信任, 并直接影响民众对其所代表的政府的支持。

布什演讲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有freedom, America, nation, American和liberty, 相比之下, 奥巴马演讲中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汇有nation (s) , new, America, generations, people, world和common。这些词汇的使用表明了演讲者潜在的意识形态。布什演讲中多次出现的freedom和liberty意在表明他要向民众展示美国人作为人类价值先驱者的形象, 而通过重复使用20次America和10次America, 他激起了一股美国主义 (Americanism) 风潮。Free, freedom, liberty和hope的使用表明了布什的种族主义思想, 而tyranny, tyrants, dictators, terrorists和moral threats的使用又表明他要说服民众美国对伊拉克, 阿富汗发起的战争是为了人类正义而战。如:

Today, America speaks anew to the peoples of the world:

All who live in tyranny and hopelessness can know:the United States will not ignore your oppression, or excuse your oppressors.When you stand for your liberty, we will stand with you.

在以上句子中, 世界人民通过tyranny, oppression, oppressors等词汇被刻画成了负面形象。Peoples意在涵盖全世界所有民众, 这个词的使用是具有高度意识形态象征的。尽管布什想要说服民众相信他对受压迫人民充满了深切同情, 并且声称美国是自由的拥护者, 但问题是如果他们是自由的拥护者, 为什么美国士兵要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屠杀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的手无寸铁的民众呢?

布什演讲重要的另一点就是基于宗教的共和党理念渗透在他的演讲中。在演讲开始, 他向尊敬的神父们表达了谢意。用reverend来表达对神父的尊敬表明了布什将他的宗教倾向与共和党理念交织在一起。他使用诸如the day of our Founding和when the soul of a nation finally speaks等来提及他作为一位共和党总统的宗教信仰。

在奥巴马的演讲中, 使用的最频繁的技巧则是自我认同, 委婉和隐喻。在他的演讲中, 身份认同这一技巧最为显而易见, we使用了62次, our使用了67次, us一共23次, 以及nation共15次, people共8次。

That we are in the midst of crisis is now well understood.Ou nation is at war, against a far-reaching network of violence and ha tred.Our economy is badly weakened, a consequence of greed and ir responsibility on the part of some, but also our collective failure t make hard choices and prepare the nation for a new age.Home have been lost;jobs shed;businesses shuttered.Our health care is to costly;our schools fail too many;and each day brings further evi dence that the ways we use energy strengthen our adversaries and threaten our planet.

从奥巴马的演讲中, 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政府关注的美国价值是自由, 和平, 友谊以及人道主义原则。

But those values upon which our success depends—hard wor and honesty, courage and fair play, tolerance and curiosity, loyalt and patriotism—these things are old.These things are true.

Journey是奥巴马最喜欢使用的隐喻, 他有目的地提醒美国民众1492年哥伦布成功发现美洲大陆, 以及之后祖祖辈辈陆续迁移到这块土地上的漫长历史。Journey不仅引起了民众的共鸣, 而且还会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感。

In reaffirming the greatness of our nation, we understand tha greatness is never a given.It must be earned.Our journey has neve been one of shortcuts or settling for less.It has not been the path fo the faint-hearted—for those who prefer leisure over work, or see only the pleasures of riches and fame.Rather, it has been the risktakers, the doers, the makers of things—some celebrated but mor often men and women obscure in their labor, who have carried us u the long, rugged path towards prosperity and freedom.

3 结束语

本文从批评语篇分析的角度分析了就职演讲。由于政治理念不同, 布什和奥巴马采取了不同的演讲策略。布什采用各种修辞手段来掩盖他的民族主义和共和思想, 为非美裔民众及非基督教徒刻画了负面形象;奥巴马则尝试着为他们党派的政治议程描绘一个不同的形象, 创造了一个奋发向上, 和谐共赢的局面。毋庸置疑, CDA能够揭示语言, 意识形态以及权力之间的微妙关系。总之, 政治领域是一个高度敏感的话题, 为了获得公信力和民众的支持, 成功的政治家必须避免陷入尴尬境地, 时刻保持警惕。

摘要:该文从批评语篇分析的角度分析了就职演讲的社会语用功能。由于政治理念不同, 布什和奥巴马采取了不同的演讲策略。布什采用各种修辞手段来掩盖他的民族主义和共和思想, 为非美裔民众及非基督教徒刻画了负面形象;奥巴马则尝试着为他们党派的政治议程描绘一个不同的形象, 创造了一个奋发向上, 和谐共赢的局面。毋庸置疑, CDA能够揭示语言, 意识形态以及权力之间的微妙关系。

关键词:语篇分析,就职演讲,布什,奥巴马

试论隐喻的语篇功能 篇2

关键词:隐喻 语篇功能 意义 形式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从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上看,隐喻不仅仅包括传统修辞学意义上的研究,还包括现代认知学意义上的研究。在修辞学意义对隐喻进行研究是早期传统的隐喻研究,当时的研究仅仅是将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进行研究,并因为隐喻特殊的修辞格式和方式,认为它是一种对正常语言规则的偏离。而现代语言认知学则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式,还是一种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是人类用一种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的认知经验来解释和说明另一种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语篇功能研究则是指对具有完整语义的语言单位进行分析,从而解释人们如何构造各种连贯的语篇。当前我国对隐喻的语篇功能研究较少,并且大多将隐喻单纯作为一种修辞方式来进行研究,为此,本文将从语篇的意义和形式两个方面来分析隐喻的语篇功能,其中语篇的意义主要分析了隐喻的映射作用对语篇的连贯所起的作用,而语篇的形式则主要分析了隐喻是如何借助其自身的延伸性来完成对语篇的衔接作用。

二 隐喻的映射作用对语篇的连贯作用

1 隐喻的映射作用

语篇必须是语义连贯的语言整体,一些零散、杂乱的文字和词汇是无法组成完整的语篇的。所以连贯性是语篇的基本属性,无论何种语法,无论何种语言形式,其中必定要求保持语篇的连贯性。隐喻无论作为一种修辞方法还是作为一种认知形式都必须要在语篇的连贯过程中发挥作用,而隐喻中的映射作用便是为保持语篇的连贯而存在的。

映射是数学中的一种计算方法,是指将一个数学集合按照某种关系能够在另一个数学集合中找到相应的元素与之对应。前文已述,隐喻是利用人们一种已有的经验和情感来表达另一个人们不熟悉领域的经验和情感。这种语篇表述的方式被称之为语篇的映射关系。隐喻如同是一种映射,将一个领域中的经验映射到另一个领域中,从而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所以隐喻中必定有两种经验和情感,一种为源领域,另一种为映射领域,两者之间的映射关系被认为是隐喻的基本构造,而映射也被认为是隐喻的核心。围绕着映射这个核心,我们可以在隐喻中将本体作为源域,将喻体作为映射域,但和数学中的映射不同的是,语言中的映射并不是本体的每一个语义特征都能在喻体中找到相对应的语义特征,如“送出一份热情的爱心,收获一份明媚的阳光”,在这里,毫无疑问,是用明媚的阳光来比喻人温暖的心情。其中明媚的阳光可以包含热量、颜色等语义特征,但并不是所有的语义特征都可以映射到本体快乐的心情上,在这里,只有阳光的温暖能够映射到心情的温暖上。这便是隐喻的特殊性:隐喻中的本体和喻体并不需要所有的属性都要相同,只要有一个属性相同便可以通过隐喻来表达。

2 隐喻映射的主要特征

隐喻映射的主要特征是从喻体的具体到本体的抽象之间的映射。隐喻的映射是从喻体映射到本体,如果把喻体和本体按照“抽象”和“具体”来划分,那么其映射类型可以分为四种:即喻体是具体,本体是抽象;喻体是具体,本体是具体;喻体是抽象,本体是具体;提示是抽象,本体是抽象。其中最常见的是从喻体的具体到本体的抽象的映射。这便是前文所述,隐喻是将人们已知的经验映射到未知的事物上,而在具体的表达上人们所熟知的往往是具体的事物,所以用已知的具体事物来映射未知的抽象事物,从而达到表述的要求。同时,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映射也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规律即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如我们曾经在每一所学校都能看到高尔基的一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国人民的整体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的情况下,让大家理解书的重要性和学习的重要性并不是如现在这样容易。所以在这里本体不是单纯的、具体的“书”,而应该是更深层次的“读书和学习”,这句话用阶梯来比喻学习的重要性,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其重要性,这里阶梯是具体的,而读书和学习的重要性则是抽象的。

3 隐喻映射的连贯性

前文已述隐喻映射的主要存在意義是为保持语篇的连贯性,这是从语篇的意义上来看。而从上文分析的隐喻映射的概念和其主要特征也可以看到这一点。语篇是由众多彼此独立却又联系紧密的词汇组成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在表达的过程中,自然不能单独、枯燥地讲述一个道理或者一个事物,那样会使读者觉得枯燥乏味,所以语篇中自然会表达和描写不同内容的事物,而隐喻的映射作用正好将这些内容虽然不同,但在某一属性中却存在共性的词汇映射在一起使得原本分散的词汇和语篇变得连贯,从而既保证了语篇词汇的丰富性,更保证了语篇本身的连贯性。当然,并不是由于有了隐喻便可以在行文时天马行空、任意挥毫,隐喻中的映射之所以能够起作用是在于作者在创作时对所需要词汇的思考和组织,将具有相似性的语篇词汇进行有针对性的映射,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连贯得紧密、自然,否则如果映射过于牵强的话,不但起不到连贯性的作用,反而使得语篇更加凌乱。无论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还是作为一种认知方式,作者在使用隐喻的时候都需要对其中的本体和喻体所代表的事物和情感进行深入的分析,得出其中的相似的属性和情感,并依据隐喻的映射关系进行语篇的组织,从而让隐喻在语篇的连贯性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 隐喻的延伸性对语篇的衔接作用

1 隐喻的延伸性

语篇的衔接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或者说正是有了衔接才使得语篇中的词语彼此之间有了联系,从而为语篇的组织和构造发挥着作用。在语篇中,任何一个词都是既在语法上和其前后的词语有着时间上的线性关联,又在通篇和其他的词语或事物有着空间上的指称关联,这便是语篇的衔接性。

2 隐喻的延伸性对语篇的衔接

语篇的衔接性跨越了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所以涵盖了语篇所在文章的所有内容。而隐喻在语篇的衔接中同样发挥着作用。如前文所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一种人类的认知方式。所以隐喻在文中的作用便不仅仅是修饰那么简单,而是可以表达更加核心的思想供读者延伸思考,如“贪污一根针,刺痛百姓心”。在这句话中,“针”和“贪污”的隐喻关系构成了语篇的中心,而后人们可以根据这个中心进行延伸思考,如语篇中的“针”是可以扎人的,所以才有了后面的“刺痛”;由于貪污这一行为是让百姓深恶痛绝的,所有才有了“刺痛”的是“百姓心”,这种语义上的延伸在隐喻中随处可见。而正是由于隐喻具有延伸性,才使得隐喻在语篇的衔接中发挥作用。由于隐喻常常表达核心的思想,所以隐喻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与其他的内容产生衔接联系,从而为语篇的衔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试看下面这段话:

“道路就是战场,永远存在着敌情和警报。每年我国有十几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其死亡数量远远超过一场现代化战争,而其中的导火索便是交通违章,希望你我能谨记交通法规,坚守安全第一的阵地,打赢这场交通安全保卫战。”

这段话的核心内容便是段落开始的这句隐喻“道路就是战场”,之后所有的内容都围绕这条隐喻展开,所有的内容也都和这条隐喻有关联,这便是隐喻在语篇衔接中的作用。隐喻作为语篇衔接的一种重要形式而存在。

3 隐喻对语篇衔接的主要形式

隐喻在语篇的衔接形式主要有词语衔接和语法衔接两种,下面分别论述。

首先,隐喻的词语衔接是指使用相同、近似的词汇来实现对语篇的衔接。而如果其中的衔接词汇是直接出现在语篇中则是显性衔接,如果衔接的词汇并没有直接出现在语篇中而是需要读者思考而得出的语篇衔接便是隐性的词汇衔接,如上文的例子“道路就是战场……”。这个例子中,虽然没有出现相同或相近的词不断衔接着上下文,但我们可以从“战场”这个词联想和引申出“敌人、敌情、胜利”等词汇来衔接语篇,这便是隐性的词汇衔接,它和显性的词汇衔接一起构成了隐喻在语篇中的词汇衔接。再如:“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其中的“水”便可以激发人们无尽的想象:水的清澈、水的包容、水的公平等关于水的性质,构成其中的词汇衔接,最后得出了“厚德载物”这一主题。

其次,隐喻的语法衔接是指依靠整体的句式结构形成衔接而非上文通过若干词汇来进行衔接。如“让环保扎根现在,用绿色昭示未来”,“波涛让江河澎湃,热血使生命沸腾”,这两句话结构对称,读起来整齐、工整、朗朗上口,整齐的句式结构将隐喻紧紧地衔接在一起,整个语篇形成了一个紧密的整体。我们在一些公益广告的标语中经常能够看到这种对隐喻中语法衔接的使用,对仗工整、语言简洁的隐喻既便于传送,又使人印象深刻、容易记住。

4 隐喻对语篇衔接的主要结构

隐喻的衔接结构主要有单一链式结构和网状结构两种。

首先,我们来分析隐喻的单一链式结构。隐喻的单一链式结构是比较简单的语篇结构,语篇以一个隐喻作为主题中心,语篇后面的内容围绕隐喻中的喻体展开,形成有隐喻的本体到隐喻的喻体,再到喻体中的其他内容的结构形式。隐喻的单一链式结构一般篇幅较短,语言简洁,如上文的例子“道路就是战场……”,这个例子便是一个典型的单一链式结构的隐喻衔接,从隐喻的本体“道路”,到隐喻的喻体“战场”,再到喻体的其他内容“谨记交通法规”、“坚守安全第一”、“打赢……交通安全保卫战”。当然,隐喻的这种单一链式结构和隐喻的延伸性是分不开的,或者说是由于隐喻本身的延伸性促成了这种语篇的单一链式结构。

其次,我们来分析隐喻的网状结构。隐喻的网状结构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语篇结构。上文的单一链式结构是由一个隐喻从本体向喻体引出的单一的链式联系结构,而网状结构则是由一个本体引出多个喻体而每个喻体又可以引出不同的喻体内容,如这段诗:

“君当如兰,幽谷长风,宁静致远;君当如竹,高风亮节,坚韧不拔;君当如菊,洁身自好,寒芳自赏;君当如梅,笑迎霜雪,傲骨不折。”

在这首诗中,由“君”这样一个本体分别引出了“梅”、“兰”、“竹”、“菊”四个喻体,而每一个喻体内容又引出了不同的喻体内容即各自所代表的不同的品质。从而使得整个语篇的内容虽然丰富,但主题突出,衔接紧密。

四 结语

本文主要从语篇的意义和语篇的形式两个方面分析了隐喻的语篇功能。其中语篇的意义主要分析了隐喻的映射作用对语篇的连贯所起的作用:隐喻在映射作用下不但将本体和喻体通过相似性进行了连接,还将本体和喻体所进行映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隐喻在映射作用下如何构建语篇的连贯性。在语篇的形式方面主要分析了隐喻是如何借助其自身的延伸性来完成对语篇的衔接作用,并对隐喻衔接作用的形式和结构进行了分析,从而使得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作用更加清晰明了。隐喻对语篇的功能作用虽然体现在语义和形式两个方面,但两者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语篇的形式以语义为基础,语义又表现出一定的语言形式和结构;因此,隐喻映射对于语篇连贯的作用和隐喻的衔接链对于语篇连贯的作用,这两个方面的作用是相互结合,不可分割的。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语篇的功能性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探索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苗:《认知中的概念溶合与语义转移》,《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9期。

[2] 黄国文、徐裙:《篇分析与话语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第10期。

[3] 高圣兵:《篇隐喻性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第2期。

[4] 杜金榜:《论语篇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外语学刊》,2008年第1期。

[5] 张玮、德禄:《隐喻性特征与语篇连贯研究》,《外语学刊》,2008年第1期。

语篇社会功能 篇3

名物化是语言中最普遍最复杂的语言现象之一。英语中最灵活最具创造性的语言手段就是名物化。根据《现代语言学词典》的界定, 名物化是“指从其他某个词类形成名词的过程或从一个底层小句得出一个名词短语的派生过程”。如动词 (feeling, swearing, twiddling one’s thumbs) 或形容词 (redness, the inconceivable, the good, one’s contemporaries) , 但也可从名词派生 (childhood) 。也就是说, 名物化本身是一个过程, 这一过程不管是派生还是零转换, 结果都是出现名词。如:

例 (1) the government decided/the government’s decision

例 (2) she sailed out of the room/her sailing out of the room

名物化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更是一种功能手段。名物化隐喻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语篇中具有多种功能。下面以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3Unit2中Passage A:Einstein’s Compass为例分析名物化隐喻在语篇中的功能。本语篇讲述的是通过列举爱因斯坦5岁、12岁以及26岁的事例, 来说明他成为伟大科学家的的成才经历。

二、名物化隐喻的语篇功能

1. 简练性

语篇大多都是要求应以简洁精练的语句传输大量的信息, 好的语篇必然要求语言要简洁明了, 一目了然, 而名物化隐喻的使用, 恰恰可以使句子省去一些不必要的词语或语块, 把复杂冗长的语句变得简单明了, 使读者读的时候感到简单易懂, 同时从欣赏的角度讲, 语篇很正式, 具有文学性, 因而值得阅读品味。比如在Passage A:Einstein’s Compass中, 有此句话:

例 (3) At age 2, Pauline promised him a surprise.显而易见, 本句中通过使用名物化“surprise”, 使得句子很短小精悍, 意思很清晰, 如果稍稍改动此句话, 改为“At age 2, Pauline promised to make him surprised.虽然意思没有变化, 但是改动后的句子显然比原句要冗长累赘, 很拗口。原句中使用名词surprise使得句子显得短小精悍, 意思一目了然, 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而且比改动后的句子更加具有艺术性, 文学效果很到位。从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 名物化的使用确实使得语篇很简洁精练。所以可以说, 名物化是句子的精华高度浓缩。如果不使用名物化, 那必然要用动词或形容词来表达, 这样势必要造成使用很多的主谓结构, 将名词形式还原为小句形式, 这样就使句子显得很复杂、冗长。

2. 衔接连贯性

在语篇中, 信息的组织和传递是通过主位系统来进行的。范文芳 (1999) 指出名词化隐喻的语篇衔接功能主要是通过建立“主位-述位”衔接来实现的, “主位-述位”衔接是语篇衔接与连贯的重要方式之一, 前句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名物化后, 可做下一句的主位、述位或它们的一部分。例如 (4) The invisible force that guided the compass needle the compass needle was evidence to Albelt that there was more to our world that meets the eye.

此第三句中的主位the invisible force是对前面所述的归纳, 同时有作为下一句的出发点, 即主位。名物化结构通过主位述位来实现, 使得句子衔接连贯, 自然流畅, 行文如流水。再比如文中还有一句:例如 (5) At age 12, Albert Einstein came upon a set of ideas that impressed him as“holy”.动词impress是前一小句嵌入句的述位的一部分, 其名词化形式impression作为下一小句述位的一部分, 使这个从属关系的小句复合体衔接得非常紧密。在许多英语句子中, 动词是前一小句嵌入句的述位的一部分, 其名物化形式可以充当下一小句述位的一部分, 从而使从属关系的小句复合体衔接得紧密、连贯、流畅。

3. 客观性

动词的一致式通常体现过程, 有自己的参与者, 有时还带有环境成分。名物化后, 动词体现的过程变为另一过程中的参与者, 原过程中的参与者常被省略, 名物化结构能够尽可能地摆脱动作的主体、环境因素等对过程的影响, 使文章更加客观直白, 从而使得表达显得更为真实可信。所以在英语语篇中, 被动语态的使用要多于主动语态, 这是英语语篇的一大特点。Halliday认为三大纯理功能 (经验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 在同一句子中同时出现, 并有各自的体现方式。但在实际中, 三种功能中的某一种会显得比其他功能重要, 在正式语体中, 经验功能突显, 人际功能应尽可能被抑制。名物化结构恰恰实现了这种功能。又如本语篇中这样一句话:

例 (6) His thinking was also stimulated by a medical student who came over once a week for dinner and lively chats.

假如我们把这句话改为:A medical student who came over once a week for dinner and lively chats also stimulated his thinking.

相比而言, 虽然改动后的句子意思跟原句如出一辙, 但是改动后的句子就显得很主观, 让人感觉是站在作者角度强硬用自己的言辞表达观点或者态度。相反原句中的名物化结构 (his thinking) , 就避免这一问题, 使得所述事实很客观, 而并非作者个人态度。由此可以看出, 名物化结构降低了人际功能的发挥, 使读者意识到语篇并非从作者的主观角度去组织的, 增强了行文的客观性、公正性。

4. 正式性

名物化结构还可以使语篇显得更加正式。例如一些书面语篇, 如科技文体、政论文体、新闻报道、说明文体等, 诸如此类的特色文体, 就会要求使用较为正式的语言, 使文章不至于显得零散, 随意, 这样才符合此类文体的特点。例如本语篇是介绍爱因斯坦的科学家之路的, 说明性很强, 所以名物化的使用很多, 文章显得很正式。例如 (7) For the next 20 years, the curiosity that was sparked by wanting to know what controlled the compass needle and his persistence to keep pushing for the simple answer led him to connect space and time and find a new state of matter.

本句中作者使用了两个名物化结构———curiosity和persistence, 整个句子显得紧凑、正式, 也很客观正式地表达了正是爱因斯坦的好奇心和毅力使他走向科学之路的。如果改成动词一致式, 文章则显得随便、不够正式, 也不足以表达伟人的伟大之处。语篇的词汇密度大, 信息容量就大。

5. 生动性

要使语言生动、鲜活且优美, 方式之一就是使用名物化。因为名词常意指更为具体明确的事物, 一旦使用名词, 便会使得语篇产生一种生动灵活的意象。因此, 动词名物化可以使得动作具体化, 使本来很零乱、抽象的句子变得栩栩如生, 优美和谐, 整齐划一, 能增强语篇的吸引力。同样在本语篇可以找到相应的例子来说明。例如 (8) His uncle, an engineer, would come to the house, and Albert would join in the discussions.

这里的discuss被名物化为discussion, 用动词join in来引出, 很生动地体现了幼年的爱因斯坦善于与大人交流的能力, 通过join in the discussion这个名物化结构, 生动地展现他正襟危坐, 一本正经的谈论神态, 从而体现了幼年的他就具备一种追求科学的能力和素质。

通过本语篇的分析, 我们对名物化以及其在语篇中的功能有了深入的了解。名物化结构是实现语法隐喻的主要手段, 在语篇中发挥着重要功能。由于名词具有很强的表意功能, 名物化结构的使用能使语篇的语言表达更为客观、严谨、简洁, 使语篇的信息量增大, 因而常用于书面文体尤其是正式文体中。了解名物化结构在语篇中的功能, 就能更好地分析语篇, 理解语篇, 从而正确地使用名物化结构来表达思想, 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

摘要:语法隐喻是功能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而名物化是构成语法隐喻的重要来源。本文首先对名物化隐喻定义进行界定, 进而提出并阐述了名物化隐喻在语篇中的五大特性, 并通过分析大学体验英语教材某语篇来具体分析以上五大特性, 进一步说明名物化隐喻的使用使得语篇中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客观、严谨、紧凑、合理、简练。

关键词:名物化隐喻,语法隐喻,语篇功能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 1994.

[2]范文芳.名词化隐喻的语篇衔接功能[J].外语研究, 1999 (1) :9-12.

语篇功能中的主位结构 篇4

为了研究语言交际是怎样进行的,语言学家对主位结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马泰休斯根据语篇中句子的信息分布情况把句子划分为主位(Theme)、述位(Rheme)和连位(Transition)三个部分。主位是话语的出发点;述位是围绕主位所说的话,往往是话语的核心内容;连位是把主位和述位连接起来的过渡成分。马泰休斯还表示,主位一般表达已知信息,述位一般表达新信息。这是最初关于主位结构的研究。

二、韩礼德的主位结构

20世纪60年代,系统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Halliday在自己的理论框架中引入主位概念,并进一步发展了马泰休斯的主位观。马泰休斯认为主位一般表示已知信息,其主位定义实际上合并了两个不同的概念,即已知信息和信息的出发点;Halliday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区分,并赋予不同的结构概念,即信息结构和主位结构。在此我们主要介绍主位结构。

(一)主位结构的定义

主位结构(thematic structure)是句子的语义结构,包括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主位是指小句谈论的话题,是信息的出发点(point of departure of the message)。就主位结构而言,一个小句划出主位后,剩下的就是述位,述位是讲话者将谈论的内容(the remainder of the message, the part in which the theme is developed)。研究主位结构的意义主要在于了解和掌握有关中心内容的信息在语篇中的分布情况。通常主位传递的信息都是已知信息,述位传递的是新信息。在信息传递时信息结构与主位结构之间有着密切的语义关系,语言的线性结构制约着句子的排列顺序和对信息的安排。但语境是动态的,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对话语的信息结构进行灵活的安排,因而新信息也可以先于已知信息。

(二)主位结构的分类

1. 简单主位、多重主位和小句主位

从主位的功能结构分类,Halliday把主位分成三类:简单主位(simple theme)、多重主位(multiple theme)、小句主位(clause theme)。简单主位包含一个结构成分,这个成分由名词词组、副词词组或介词短语充当。复项主位由多重语义成分构成,其中一个一定是表示概念意义的成分,另外还可能有表示语篇和人际意义的成分。如果这三种成分同时出现在一个主位中,它们的排列顺序通常是语篇成分、人际成分,然后是概念成分。例如:

(1) And, of course, Mary will not marry him.

在例1中,“and”、“of couse”和“Mary”分别充当语篇主位、人际主位和概念主位,因此这个小句的主位是多重主位。

小句主位指的是由整个小句充当主位。例如:

(2) Come with me if you like.

在例2中充当小句主位的是一个句子“come with me”,因此是小句主位。

2. 无标记主位与有标记主位

根据Halliday (1985/1994)的观点,主位有标记性(markedness)与无标记性(unmarkedness)之分。在陈述句中,当充当小句主位的成分同时又充当小句的主语时,这样的主位叫做无标记主位(unmarked theme)。例如:

(3) Love will come but once in a life.

(4) What the duke gives to my aunt will be that teapot.

在上述两个例子中,句子的主位分别是小句的主语“love”和“what the duke gives to my aunt”,小句的主位与主语重合,因此是无标记主位。

在wh-疑问句中,wh-成分充当主位是无标记的,其他成分充当主位则是有标记的。例如:

(5) Who did you see after the party?

(6) After the party, who did you see?

在例5中,who充当小句的主位,因此是无标记主位。在例6中,充当小句主位的不是wh-成分,而是after the party,因此是有标记主位。

在祈使句中,通常是句首的动词充当主位,但如果动词前面有加强成分(如do)或否定成分(如don’t),那主位由这个成分和动词构成;如果动词前有let’s,则let’s单独充当主位。这三种情况下都是标记主位,其余的则为非标记主位。例如:

(7) Come with me.

(8) Do come with me.

(9) Don’t come with me.

(10) Let’s go together.

上述的四个例句7—10中的主位分别为come, do come, don’t come和let’s都是非标记主位。

研究主位结构的意义主要在于了解和掌握有关中心内容的信息在语篇中的分布情况,使说话者能更好地传达所要传达的信息和听话者更好地理解信息。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1994.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3]胡壮麟, 朱永生, 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英汉替代的语篇衔接功能对比 篇5

黄国文在《语篇分析概要》一书中定义语篇为: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衔接属于语篇的一个重要范畴。韩礼德等人认为: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 指语篇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当语篇中的某一部分的理解依赖于另一部分时, 这两部分就产生衔接关系。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划分, 衔接手段大致可以分为照应 (reference) , 替代 (substitution) , 省略 (ellipsis) , 逻辑连接 (conjunction) , 和词汇衔接 (lexical cohesion) 。着重讨论英汉语篇主要的衔接手段———替代。

2 替代的衔接功能

朱永生等人在《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中指出:替代 (substitution) 指的是用替代形式来取代上文中的某一成分。在语法和修辞上, 替代被认为是为了避免重复而采用的一种重要的语言手段。在语篇中, 由于替代形式的意义必须从所替代的成分那里去寻找, 因此替代起着不可忽视的衔接上下文的作用。

替代的衔接功能体现在句子的层面上和语篇的层面上。在日常使用的句子中, 通常存在很多相同的信息点, 为了避免这些信息点的重复, 替代现象就常有发生。例如:Unemployment problem is an serious one in our society在本句中为了避免重复, 用替代词one替代problem, 使句子读起来很紧凑。在语篇层面上, 为使句群前后的意义紧密相连, 我们同样更多的发挥替代的衔接功能。总之, 使用替代这一手段, 可以使句子内部及句群即语篇上下文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 语篇中的替代关系同时构成了语篇的衔接功能, 并以此使替代具有语篇的衔接功能。

3 实例分析对比

根据韩礼德和哈桑 (1976) 的划分, 替代可分为名词性替代 (nominal substitution) , 动词性替代 (verbal substitution) , 和小句替代 (clausal substitution) 。将试着用英文, 和中文的一些句子进行语篇替代衔接对比。

3.1 名词性替代

名词性替代指的是可充当名词词组中心词的替代词取代另一个名词词组。在英语中常用代词、名词或词组代替重复出现的部分, 从而避免重复连接上下文。在含有替代形式的句子里, 只有从上下文寻找替代的主题部分才能更准确的理解作者的意思。

例1: (英) Let me have the brush———the big one.

(汉) 把画笔给我———大的那支。

例2: (英) Thus the teacher began to give me human dimensions, though not perfect ones for an eighth grader.

(汉) 就这样, 这为老师开始用人的标准对待我, 虽然这样的标准对一个八年级学生来说还是不完全的。

在英语中, 常见的名词性替代词有one, ones, 和the same。其中one表达单数意义, ones表达复数意义。正如例1 (英) 中所示, “one”替代前面所提到的“brush”。例2 (英) 中“ones”替代“human dimensions”。那么one和ones只能替代可数名词, 而不可数名词一般是没有替代形式的。韩礼德和哈桑认为, 对于不可数名词而言, 唯一可能的替代形式是零替代。而实际上零替代是一种省略现象。在汉语中替代词多见为“的”, 类似于英语中的one。在例1和2 (汉) 中可以看到, “大的”“这样的”。分别替代前面提到的信息“画笔”和“标准”。

英汉在名词性替代上最大的区别在于, 英语“one”有单复数变化, 而汉语中的单复数变化不是通过此的变形而表达的。英语中还有一个常用的替代词same, 常与定冠词the一起使用。

3.2 动词性替代

动词性替代指的是用动词性替代词曲替代动词词组。英语中可以替代动词词组的替代词为“do”。汉语中的替代词常见的有很多“来”, “干”, “做”, “弄”等。

例3:Those who don't study hard must stop teasing those who do, the bright kids with thick glasses.

例4:“Gibe him an audition”, Ronnie said.They did.

例5:A:谁去擦擦车?B:我来吧。

例6:A:饭准备的怎么样了?

B:早弄好了。

在例3中, 替代词do替代上文中的“study hard”, 在例4中, 替代词do替代上文“Give him an audition”这个动作。使用替代词do可以使英语句子读起来更紧凑, 避免了重复, 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那么在汉语里我们看例5中的“来”, 例6中的“弄”也起到了替代作用, 分别替代前面提到的“擦车”和“准备饭”这两个动作。汉语的这种替代使用多用于口语化, 使句子简洁明了, 信息突出。

3.3 小句替代

小句替代指的是用替代词来取代小句, 英语中常用的小聚替代词有so和not, 分别表示肯定意义和否定意义。

例7: (英) “Happy are the painters, ”he had written in his book Painting as a Pastime, “for they shall not be lonely.Life and color, peace and hope, will keep them company to the end of the day.”And so it was for myfather.

(汉) “画家是幸福的, ”他在《作为娱乐的绘画》一书中写到:“因为他们不会感到孤独。光线与色彩, 宁静与希望将会伴随他们一生”。对我父亲来说也是如此。

例8: (英) “I guess so”I replied tentatively.

(汉) “我猜是这样的”, 我迟疑不决的答道。

在例7和例8的英语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到so替代前面提到的小句子。如果执意要重复书写前面的句子, 那么句子读起来给人的感觉是拖沓的, 重复的。使用替代词后可以使句子清晰明了。在汉语中我们常使用表达肯定意义的替代词“这样, 这么, 如此, 是”等。在例7和例8中我们可以看到汉语的使用习惯, 但是英汉在这上面有不同的地方, 英语有否定意义的替代词如:not, 而汉语却没有, 在汉语使用中可以在句子中直接否定替代词来实现否定意义, 如“不这样, 不这么, 不是, 不然”等等。

4 结论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衔接手段, 即使相同的衔接手段使用的重点也不一样。英语中, 替代是非常重要的衔接手段, 不仅体现在句子内部, 更体现在语篇上。为了实现语篇的整体化, 替代可以使句子与句子之间结构紧密, 避免重复的出现, 更加突出信息。而汉语中虽然也有替代现象, 可是多用于口语, 使用率低。汉语与英语正好相反, 为了突出信息点, 通常要多次重复某一个信息, 从而达到强调的目的。我们只有了解并掌握英汉这两个语言的使用特点, 才能在实际生活中准确的使用这两种语言。

摘要:衔接是语篇的重要特征, 而替代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根据衔接理论进行了英汉在替代这种衔接手段上的功能对比, 以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英汉语篇衔接在替代方面的共性与差异。

关键词:语篇,衔接,替代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 and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6.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4]齐丹媛, 张文英.英汉替代的语篇衔接手段对比与翻译技巧[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 (3) .

语篇社会功能 篇6

关键词:《提升报告》,语篇类型,形式,功能,语境

《提升报告》有陈亭初所创作, 作为微型小说发表在1986年第2期的“全国微型小说大赛专辑”上。小说全篇由四组选拔任用干部的提升报告和相对应的答复组成。本篇微型小说是以典型的公文式结构来创作的微型小说, 也是作者在微型小说创作方面的一大创新点。该文试从语篇的形式和功能错位的角度对《提升报告》进行语篇分析。该文首先从小说的语篇类型入手, 继而分析微型小说语篇的形式和功能的错位的成因, 也就是说功能和形式是如何在深层上达到和谐一致的。

1《提升报告》的语篇类型

《提升报告》发表于1986年, 它采用特殊化的语言形式也就是公文形式。无独有偶, 在1987年黎明发表的论文《试论微型小说的艺术特征》中在论述微型小说的技巧上也讲到彭达写的一篇小说《来访登记簿摘录》, 它没有采用优美的小说语言来描写而是择取五则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来访登记记录, 而依据内容上的内在逻辑, 形成一篇完整的故事。因此, 正如文章所讲采用特殊化的语言形式来表现小说的功能并不是绝无仅有的。

《提升报告》采用行文严谨、格式规范的公文化形式, 因而具有了典型的公文结构。这样是否可以断定《提升报告》这篇文章是政府的报告了呢?

本文将从公文文体和微型小说文体的结构和特征的对比中进行研究。

1) 公文结构和微型小说的结构的对比

完整的公文结构基本包括公文的标题、主送单位、正文、发文机关、发文日期等结构项。规范程度更高的公文还应该包括抄报、抄送单位、文件版头等结构项, 以及文件编号、机密等级、紧急程度等公文标记。 (谭学纯, 2011) 而这些公文标记在《提升报告》中有不同程度的欠缺。由此可见, 该文的提升报告并非是完整意义上的公文报告, 它仅仅是采用了公文的形式化结构来体现小说的内容, 也就是小说的语篇功能。

微型小说不仅仅是小说的微缩, 就像小孩子不仅仅是成年人的“缩小版”。在微型小说里, 为达到“针砭时弊, ”“袖里乾坤”的效果。微型小说的结构形式就成为了小说创作的一大关键或核心要素。

因此, 微型小说的结构艺术, 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如场面式结构、顺叙式结构、画面组接式结构、时空交叉式结构、意识流式结构、卡片式结构。 (袁昌文, 1990) 本文由于篇幅所限, 不能一一例析。在《提升报告》语篇中, 小说的结构属于顺叙式结构完全符合微型小说的结构艺术。

最后, 在《提升报告》中, 小说结构的基本元素并没有缺失, 诸如小说的人物、情节、高潮、结尾等都囊括在其中。而且《提升报告》匠心独运的公文结构形式变成了夺人耳目的闪光点, 使得一位普普通通的个人仕途变得悬念重重, 跌宕起伏, 令人唏嘘不已。

2) 公文和微型小说的特征比较

Halliday (1976, 324) 认为, 决定语篇特征有两个因素, 一个是句子内部的语篇结构, 另一个是语篇的宏观结构。语篇的宏观结构使得语篇成为一种特定的语篇类型, 如文学、商务、政治、法律语篇等等。在对语篇的结构进行分析后, 下面拟从语篇的宏观结构层面进行比较分析, 以使揭示《提升报告》小说的语篇性质。

首先, 由于公文是法定机关用以表述自己的法定意愿和办理各种公务时使用的书面文字材料。因此, 公文具有突出的三大主要特征。

(1) 公文叙述的概括性和真实性

(2) 公文叙述的单一性及直接性

(3) 公文叙述的准确性和条理性 (杨小君, 2000)

而《提升报告》所体现公文的特征并不完全符合正式公文的三大特征, 最明显的是第一条, 即公文叙述的真实性。真实性要求现实存在的, 不能有半点的虚构和编造。很显然《提升报告》是由虚构的提升报告组成, 李力这个小人物也是虚构出来的, 人物的命运也是作者主观杜撰出来的。包括最后的结局也是作者的精心编排。

总之, 通过公文和微型小说的结构和特征的对比, 我们可以认定此篇《提升报告》是小说语篇类型, 而不是公文语篇类型。《提升报告》缺乏公文结构的完整性和论述的真实性, 但却完全符合微型小说的创作要求, 各种要素也具有完备性。

2《提升报告》小说语篇形式与功能的错位

特定的语篇类型具有特定的语篇功能。语篇的类型和语篇的功能是不同的概念。语篇的类型主要涉及到形式, 后者主要关系到内容。

《提升报告》微型小说中采用了公文的结构形式, 表现微型小说的语篇功能。其特征是这篇小说的公文式的形式比较突出, 在小说结构中是显性的标记性的语言形式。看似小说的功能被弱化, 而形式被大大地放大。为什么《提升报告》语篇采用公文的特殊化形式来体现小说的语篇功能呢?进一步说, 这篇微型小说的形式和功能是否错位呢?下面将从两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2.1 从小说创新的视角看形式与功能的错位

韩礼德指出所谓的语篇创新, 并不是指某个词语或结构在不可能出现, 即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位置上出现了, 而是指它在可能性较小的位置上得到使用。这就意味着创新是一个与语言常规相对的概念, 而不仅仅指从来没有被使用过的语言单位或结构。《提升报告》既符合韩礼德所指的创新, 即在语言非常规意义上用可能性很小的公文结构来体现小说功能是一种创新。 (朱永生, 2001)

“当代小说的表现形式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创作方法, 借鉴了艺术与非艺术学科的表现形式” (祝敏青, 2000:207、233) 。《提升报告》小说中出现了将格式化的公文语体引进小说中的创作技巧。这符合祝敏青提到的特殊的小说表现形式。因此, 将公文的形式引进小说中是一种创作形式的突破, 这也是符合小说创作的一般规律的。

《提升报告》在表达了小说的语篇功能, 即教化、启蒙、救赎时, 打破了小说的传统表达形式, 采用公文的结构形式。在《提升报告》中, 4条建议提升的下级报告, 与之相对的4条批文暂缓升迁或不升迁的上级批复, 体现了公文程式化的标记。在冰冷的公文报告下, 掩盖的是小说主人公令人感慨的坎坷仕途之路。在《提升报告》小说的最后, 升华了小说的语篇功能。

2.2 从语境视角看形式与功能的错位

在西方, 有关“语境”的论述最早是由波兰著名的人类学家B.Malinowski提出。他在1923年和1935年其著作中分别提出了“情景语境”及“文化语境”的概念。

“语境”即言语环境, 它包括语言因素, 也包括非语言因素。语篇的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 (祝敏青, 2000)

在本文中, 作者拟从表达语境和接受语境角度解读《提升报告》中形式与功能的错位, 分析小说创作者的表达语境和接受者的接受语境的反差来达到其创作的目的和美学效果。

1) 表达语境和接受语境

如果说交际活动是由表达者和接受者所构成的, 那么其语境也可以分为表达语境和接受语境两种。对表达者来说, 表达者所把握的语境是表达语境。只有把握好表达语境, 才能够提高表达效果, 达到预期的交际目标;对接受者来说, 接受者所把握的语境其实是接受语境。只有把话语放置到特定语境中来解码, 只有联系表达者的特定语境, 才能比较准确地把表达者的会话含义 (王希杰, 2007) 。

客观存在的语境只有一个, 但在小说创作中, 由于小说创作者和读者在时间、空间、心理年龄、受教育程度等的差异, 就会产生客观语境下表达语境和接受语境之差。表达语境和接受语境正因为客观因素的制约, 从而产生了语境差, 并最终产生了作品的效果。下面这个例子就能很好解释语境差。“说者无意, 听者有心”。从表达语境上来看, 说者的无意是说话者本身并没有意识到听话者所留意的话语多层意义或联想意义。但听话者却着实留心并揣摩到了这层意义的传达。这是说话者并未考虑到的。

那么如何能达到理想的语境效果呢?客观存在的语境只有一个, 只有表达语境和接受语境在无限趋同, 也就是与客观语境相同的情况下, 语境效果才是最理想的。事实上, 表达语境和接受语境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尤其是心理因素, 必然会存在一个语境差。表达者所表达出的语境效果, 接受者如果不能完全把握。“太多”, 就会就会有“画蛇添足”之感;“太少”就会有“以偏概全”之意。这样就易导致读者会曲解作品或创作者的本意, 达不到理想的语境效果。

2) 《提升报告》中的表达语境和接受语境

《提升报告》是一篇通过公文形式来讲述主人公李力坎坷的仕途之路。《提升报告》的文体属于小说文体, 但是通过公文的形式表达出来。表达者所要表达的语境是公文的语境。因此, 《提升报告》的公文语境和读者的接受语境肯定会产生一定的反差, 这也可以说是《提升报告》的小说形式即“公文形式”和功能即“小说的文体”的错位。那么, 这种反差和错位最终会产生和谐的效果吗?

在《提升报告》中, 表达者通过公文形式所表现的效果, 来传达作者对小说整体的构思。通过逼真的公文语境的再现, 表达者对小人物李力四组提升报告, 一个人的缩影的诠释, 展现了1958-1984这三十年间浓缩的中国官场。作者希望这种特殊的表达语境能被读者接受, 也就是说表达语境能和读者的接受语境产生协调一致, 引起读者的共鸣, 从而实现理想的交际效果。而接受者因个人因素, 尤其是心理因素的影响, 对表达语境的理解可谓是各有千秋。

本文作者认为虽然《提升报告》所传达的表达语境和读者的接受语境会有一定的反差, 但创作者和读者是共鸣的, 《提升报告》以微型小说的文体形式发表并获奖。这间接的说明, 《提升报告》的表达效果在被读者领悟并接受, 小说作者的意图充分的释放出来。大部分读者已经认同了这种表达和接受语境。读者没有质疑《提升报告》的参赛资格也没有质疑《提升报告》的当前定位。也就是说读者能够充分的理解创作者的意图。即表达语境和接受语境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和谐一致。最终, 充分的展现了小说的文体功能和小说的审美情趣。

韩礼德 (1983) 明确指出, “我们应该牢记, 文体分析过程不是要对语篇做任何修改, 因为我们不能把语篇变成另一副样子。”分析语篇时, 我们能做到的是“使它突出, 使它闪闪发光” (to make it standout and make it glow) 。换言之, 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文体分析把隐藏在语篇之中的美妙之处寻找出来。微型小说《提升报告》在这方面就突出的表现在把公文语境的美, 体现在小说文体之中了。当读者在一步步的阅读过程中, 潜移默化接受创作者的表达语境并逐渐地缩小表达语境和接受语境的差距, 最终达到符合作者创作意图的效果。

3 结论

本文不仅仅探讨了《提升报告》的小说语篇类型, 更是从语境学说的视角解读了小说的形式与功能的错位。可以说, 小说作者为达到作品特定的主题目的和审美效果, 采用特殊的形式, 在获得读者接受的同时, 最终也完成了作品语篇功能的传递。

参考文献

[1]黎明.试论微型小说的艺术特征[J].锦州师院学报, 1987 (2) :95.

[2]谭学纯.一篇微型语篇的形式、功能及文体认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11 (6) .

[3]袁昌文.文学写作新技巧[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0:18.

[4]Halliday M A K,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976/2001:324.

[5]杨小君.谈公文文体的表达特点[J].江西电力职工大学学报, 2000 (3) .

[6]朱永生.功能语言学对文体分析的贡献[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5) .

[7]祝敏青.小说辞章学[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0:207

[8]祝敏青.论文学语境差效应[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0 (9) .

[9]王希杰.表达语境和接受语境[J].毕节学院学报, 2007 (1) .

语篇社会功能 篇7

1. 话语的情态系统

英国著名语言学者Palmer (2003)认为在英语中主要有认知情态(epistemic)、道义情态(deontic)、动力情态(dynamic)和实据情态(evidential)这四种情态。就实据情态而言,每一种语言都有谈论是非的方法,都有谈及信息来源的词汇语法手段。Aihenvald (2004:3)认为英语有一些表示证据的词汇语法手段,如I think, they say, I hear, reportedly, allege, it seems to me等。而这类表达常在各类新闻语篇中出现。

系系统统功功能能语语言言学学对对于于情情态态的的描描写写显显然然更更具具有有系系统统性性及及精精密性。首先,韩礼德(1994, 2004)在语言人际元功能的基础上区别了“命题”(proposition)和“提议”(proposal)这两种基本的语言功能,并分别定义为“情态化”(modalisation)和意态(modulation)。不同的情态表达还具备高、中、低三个不同的量值。最后,韩礼德区分了情态的两种向度(orientations):主观(subjective)与客观(objective),而其主观性与客观性又可通过情态操作细化为显性与隐性。

为了对新闻语篇展开有效的分析,还应着重提出以下两点,第一即实据性。Halliday (2004)也注意到了实据性的存在。在实据情态句中,命题由说话人以外的其他人投射,以显示该命题的客观性。这也是新闻语篇,尤其是事实报道型新闻语篇作者所要追求的表达效果。这种实据情态可以通过表示命题实据情况的投射句、介词短语、情态附加语来体现,而在新闻语篇中常以直接/间接引语的形式来体现。

第二正是上文提及的情态责任。Thompson (1996:60)把情态责任定义为“说话人在多大程度上公开接受对所表达的态度的责任”。他认为(1996:62/63)作者和说话人会出于各种原因用各种手段来掩饰他对话语所需承担的责任,以便使他们的观点尽量显得客观。情态责任的承担者一般都是句子中的主语部分,说话人在所构建的话语中,由谁去承担这个责任往往是有选择的,如:“I will...”,承担者为I;“He says that I will...”则承担者为He;而在“It is supposed that I will...”中,为一个虚拟的责任承担者it,仿佛天生就是自然界的存在物,因而表示了高值的客观性。在新闻语类中,对情态责任的追究颇有意义。因为新闻报道往往被认为是中立的。记者只是对事实进行客观陈述,如文中出现任何评论都应明确注明出处。在Kress看来(1977)情态的责任除可由主语的选择及上文提到的高中低值的情态动词、形容词及附加语外,时态也是一个风险极大的因素。他认为过去时应为高值,现在时为中值,而将来时为低值。因此通过对新闻语篇中的时态的分析也可看到作者对话语的态度。

由此可见,在英语中除了情态动词、形容词和情态副词外,时态和直接/间接引语等都可以表达情态意义。辛斌(2005:74)认为,考察情态系统在语篇的人际功能的作用之一,即弄清说话者对话语命题真实性所承担的责任的程度和对未来行为所作出的承诺或承担的义务。作者认为除此之外还可了解说话者对听话者接受话语感受的预期,了解说话人的话语目的,从而为话语类型的区分提供话语功能方面的佐证。在本文中,作者将主要对所选语料展开情态动词、形容词、副词及时态、直接/间接引语等方面分析,以探明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两个次语类的在情态选择及人际功能上的差异。

2. 语类

李美霞、庞建荣(2006)认为话语类型不只是一个形式,它是人类社会交际活动类型的具体体现。根据韩礼德的思想,任何一种话语类型都能表达对外部世界和人类内心世界的体验,所以它首先具有达意的功能,其次作为社会交际的一种类型,它具有人际功能(意义)。

新闻报道(news report, news story)是最常见的一类新闻语篇,要求能够客观地叙述事实,严格地用事实说话,应当和评论严格区分,新闻中不能有记者议论或出现评述性意见,这种表现手法使新闻成为一种“无形的意见”,看上去完全是“透明体”一样的事实(周胜林,1994:130)。为了赢得更广泛的读者群,使自己的新闻为更多不同的读者所关心和接受,报道者必须采用客观报道的方法把自己的立场观点隐藏起来,寓观点于客观的叙述之中。从情态的角度上看,几乎被人称作是一种被铲平的话语类型。但在新闻中,记者不可能做到无我,因为客观事实要经过记者头脑的思考再被反映出来,也即作者的观点会在作者一系列情态选择操作后,貌似客观地加诸于读者。

另一常见新闻语篇是新闻评论,就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对于国内外的重大事件、选举的结果、政府的更迭、战乱的爆发和经济的发展变化等做出的解释,发表评议的一种论说文体,是新闻与议论文的结合体,其特点是有思想性、批判性、针对性、现实性等(王蕾,2003:136)。具体可分为社论、评论员文章、专栏评论等。社论(editorial)是英美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报社就当前重大事件或问题发表的权威性评论。就语类特征而言,可以说是新闻评论的代表。

李战子认为(2002:85)各种情态手段可在语篇中形成数量上或质量上突出,这种突出是理解语篇的人际意义的关键之一。所以,从情态使用情况来考察新闻次语类之间的人际功能差异应是可行的。以上两类新闻语篇的人际功能不同,笔者假设其实现人际功能的情态系统也应有异,但具体来说,区别在哪里?这正是本文要探究的。

3. 语料分析与讨论

本文所处理的语料均来自美国新闻媒体ABC及纽约时报(NewYork Times)的网上新闻。语料分别为同一周内的四篇社论及四篇报道,选取时除语类外,对语篇主题并未刻意,为随机抽选,总字数约为2000字。作者之所以不特意选取同一主题的语篇是为了排除文章主题对情态表达的干扰。分析侧重点为语篇中的情态动词、形容词、副词及时态和直接/间接引语等情态手段的使用。作者首先在每个句子前面加上标号,然后把句子中的情态手段标出。第二步作者将所标出的情态手段加以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如下表:

比率1指情态手段总数与单词总数之比,比率2指情态手段总数与句子总数之比。

通过对上表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类语篇在情态手段的选择和分布上两者之间确实存在差异。

第一,无论是从情态手段总数还是比率上来看,评论语篇都要大大高于报道型语篇。评论语篇中的情态手段总数与句子总数之比为1.52:1,而报道类语篇所得相应数据仅为0.97:1。若与单词总数相比,两种语类所得数据分别为0.067:1和0.048:1。由此可见,在新闻评论中,作者会更多地采用情态手段来达到它的人际功能。

第二,我们可以发现,在评论型语篇中,作者相对来说更多地使用了各类情态词,而这种情况在报道中就比较少。相对应的变化是,在新闻报道中,较多使用的是直接/间接引语。这是因为,在这类语篇中作者的目的是告知,方式是叙述,要达到的效果是客观,大量使用引语,既能增加文章的权威性,又能隐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特点可从文本6、7中得到很好的印证。我们从表中可以看到在这两个文本中,也有情态词的使用,但通过阅读文本,笔者发现,出现的情态词都是位于引语中的。如文本6中的“I didn’t get here as part of a deal.So Ican’t be pushed aside as part of a deal.It is my people who have chosen me.It will be up to Parliament to decide, ”he said.

另外,在文本1中及文本4中还出现了显性客观的形式。如:It should clearly demonstrate that decades of secret trials and summary verdicts are giving way to a new era of transparency and the rule of law.作者可以用显性的客观的形式来淡化他自己的观点, 为本来只是一个看法的东西增添客观确定性 (李战子, 2002:75) , 同时避免承担情态责任。在报道中, 出现的主要是事件的陈述, 因而无需用这种形式。

第三,通过分析,两类文章中都没有出现显性主观的情态,但评论型文章中出现了隐性主观的情态类型。这也是由它的话语类型决定的,我们知道,新闻评论的特点就是夹叙夹议,要议论,难免要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尽管采用了情态手段,其主观性还难以完全铲平。

第四,我们还可以发现在两类语篇中,时态一般都是现在时,其次是过去时,最少的是将来时。上文笔者已谈到,过去时为情态责任的高值,现在时为中值,将来时为低值。对前两者的倾向性选用说明作者力图表明自己对话语负责。如果考察得再细一点,就会发现,在报道中较多出现现在进行时,这也和报道属于动态新闻有关。而社论等往往是先要把事件静态化,然后就事论事。

4. 总结

本文以情态系统在新闻语篇的人际意义构建中所起的作用为切入点,比较了两类新闻语篇中的情态手段应用差异,以此为两个新闻次语类的区分提供证据。研究同时又对系统功能语法情态系统理论在分析实际语篇中的可操作性提供了实证。另外,本文对新闻语篇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当然在研究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由于所选语篇较少,可能存在覆盖面小、有一定的主观性的问题,另外情态系统本身很庞杂,在分析时难免顾此失彼,无法做到全面。

参考文献

[1]Aikhenvald, A.Y.Evidentiality: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P.Van Sterkenburg (ed.) Linguistics Today---Facing a Greater Challenge.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2004.

[2]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London:Arnold, 1994/2004.

[3]Kress, G.Tense as Modality.University of University East Anglia Papers in Linguistics, 1977, (5) :40-52.

[4]Palmer, F.Modality in English:Theoretical, Descriptive&Typological Issues.In R.Facinetti, M.Krug and F.Palmer (eds.) Modality in Contemporary English.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2003.

[5]Thompson, Geoff.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London:Arnold, 1996.

[6]李美霞, 庞建荣.话语类型概念探疑.外语教学, 2006, (1) :1-5.

[7]李战子.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8]王蕾.新闻英语.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

[9]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语篇社会功能 篇8

Thompson (1996) 指出:评价是人际意义的一个核心部分, 任何对语篇的人际意义的分析都必须考虑评价。Martin (2003) 对评价理论的定义是:“评价理论是关于评价的, 即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的情感的强度, 以及表明价值和联盟读者的各种方式。”他指出在语篇语义学的层面上有三个系统共同表达人际意义:评价 (appraisal) 、榷商 (negotiation) 和参与 (involvement) 。他的评价系统把评价资源分为三个方面:态度、介入和分级。本文从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材《现代大学英语》精读2中挑选一篇文章The Man in the Water, 从语篇实际使用的评价资源出发集中讨论态度、介入和评价维度三个方面在此文中的应用, 以期解答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一新词汇—语法功能手段与读者建立关系的问题, 并揭示这一评价系统对达成语篇连贯所起的积极作用。

2. 评价系统与语篇连贯

“连贯”是话语或者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 但很难准确地给它下一个统一的定义。尽管如此, 学者们就一个问题基本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那就是, 说话人/作者和听话人/读者在言语交际中会努力构建话语的连贯关系, 因此连贯地取得需要说话人/作者将语言和非语言因素成功地综合起来, 为话语理解提供一定的语境基础;同时, 听话人/读者也需要一定的综合能力来处理语言线索, 对这种语境基础进行合理的解释。

那么评价系统与语篇连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评价系统作为人际功能的拓展, 超越小句层面以语篇为分析单位, 从词汇分析入手揭示了说话人/作者如何建立并调整与听话人读者之间的关系。通常情况下, 说话人/作者为了能在听话人读者身上引起共鸣, 激发他们的参与, 往往会在自己对描述事物的态度上, 语篇的声音来源上, 以及自己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所说的话是可能的、可取的、重要的、意外的或可以理解的。在这一过程中, 说话人/作者会给说话人/作者留下明确或隐含的线索, 引导他们不断更新、调整和选择认知语境, 从而更好地理解语篇含义, 成功与自己建立有效互动的人际关系。因此, 评价系统是实现语篇连贯的必要条件。

3. 评价分析

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材《现代大学英语》精读2中的一篇文章The Man in the Water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动人故事。故事的背景是1982年发生在美国华盛顿的一场空难。飞机从华盛顿国际机场起飞不久就失控撞上了一座大桥并坠入冰冷的河水中, 机上人员除五人外其余全部遇难。而这幸存的五人中有一人在面对死亡时选择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 他把救生员递给他的救生圈不断传给别人, 直到自己消失在冰冷的河水中。下面我就以本文为例, 集中讨论态度、介入和评价维度在文中的体现, 以及它们对实现语篇连贯的促动作用。

(1) 态度

态度主要研究传统意义上的情感 (emotion) 、行为准则 (ethics) 和审美 (aesthetics) 。在评价理论中相对应的术语为情感、判断和鉴赏。在态度研究中, 语言资源解释语言使用者对行为、文本及现象所表达的情感, 利用词汇资源对行为进行判断, 以及对事物的价值进行鉴赏。在The Man in the Water一文中, 作者使用了大量语言资源分别对这场空难 (disaster) 、大自然 (nature) 和英雄 (hero) 进行了描述。其中作者用terrible, the worst, failure对disaster作鉴别;用indifferent, immovable, impersonal, enemy对nature作鉴别;用 (no less) admirable, alert, commitment, selflessness, stunning, kindness and the best对hero作判定。从这些语言资源可以看出, 作者在对空难和大自然的描述中使用了否定评价语, 而对英雄则用了大量的肯定评价语。这样的描述可以使读者形成一个鲜明的印象, 将冷漠无情的大自然和我们无私勇敢善良的英雄进行鲜明的对比, 继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对英雄肃然起敬。评价理论还认为情感可以是即时的升腾和持续的性情。前者可以用动词后者可以用形容词 (任绍曾, 2008) 。

(2) 介入

介入关注表示语篇和作者声音来源的语言资源, 考察人际意义和概念意义商榷的方式 (任绍曾, 2008) 。Voloshilov认为, 书面语篇是某种意识形态的独白, 它作出回应, 肯定点什么, 指望得到可能的应答和反诘, 希望得到支持, 等等 (Martin&White, 2005) 。在The Man in the Water一文中作者首先对空难、大自然和英雄做了描写, 里面有幸存者的声音, 共出现了两次, 分别出现在文章的第三段和第四段。而作者自己的声音却似乎听不到。但是细读全文, 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声音贯穿始终。文章的第一段末尾出现了一个问句:“Why, then, the shock here?”作者预料到读者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所以不如自己主动提出, 这在语篇策略中被称为“言之在先 (counterexpectancy) ”。所以这个问题代表读者的声音, 是读者向作者索取进一步的解释, 而作者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提供了信息。正是通过这样的问答方式, 语篇的对话性就更加明显了。其次, 我们再来看看文章中的He。通常情况下, 在英语中为了表示一致, 缩略的体现原则是:对某人越是熟悉说话就越不用一清二楚 (Martin&White, 2005) 。也就是说, He在文中具有很高的认知地位。此文中作者一开始就用He指代英雄除了因为他是位匿名英雄外, 还体现了作者认为他与这名匿名英雄之间没有距离,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理解和尊重的, 继而作者希望实现读者与英雄之间的零距离。文章的五六两段使用了许多“He could never have imagined...”“he started to read...”“he knew that the trip...”“he must have know it...”“he had to know it”这样的句型。其实当作者这样写时等于是说“I know he knew...”“I know he started...”, 英雄想的就是作者所想的, 英雄要做的就是作者知道他要做的。文章到了最后实际要表达的是He是谁已经不重要了, 在这场与大自然的较量中, 人类看似失败了, 但在精神上人类凭借自己的善良和勇敢击败了冷漠无情的大自然, 显示出了人类的伟大。其实这一点在文中作者已经给出了暗示, 第四段最后作者写道:For a while he was Everyman, and thus proof (as if one needed it) that no man is ordinary.最后一段中作者通过We的使用引入了大众的声音, 实现了利用多种声音和读者商榷语篇意义的目的。

(3) 评价维度

Lemke (1998) 指出, 无论我们对这个世界说过什么, 我们会同时表明自己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所说的。即使主要体现概念意义的语句也有作者/说话人的某种态度。这里所说的概念意义有别于程序意义, 后者不影响句子的真值。例如文章第二段的最后一句:And on that same afternoon, human nature-groping and struggling-rose to the occasion.文章第七段:Our man, on the other hand, cared totally....For as long as that man could last, they went at each other, nature and man;the one making no distinctions of good and evil, acting on no principles, offering no lifelines;the other acting wholly on distinctions, principles and, per-haps, on faith.作者在描述事情经过的同时慨叹英雄的壮举, 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文的评价维度是可取性 (desirability) 。

4. 结语

本文以马丁的评价系统理论为框架, 主要通过“评价词汇” (evaluative lexis) 评价语言使用者的意识形态, 从而更好地揭示其他语言学不能或很少揭示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上提升对评价系统的关注, 并把这一理论灵活地运用到英语学习中, 加强对刺激物的体验和回应, 对克服我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自我的情感感受体验不深, 或没有去深究的问题, 丰富二语学习的体验都不无裨益。

摘要:评价是人际意义的一个核心问题, 对语篇的人际意义研究都必须考虑评价。评价系统的恰当使用对语篇连贯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以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材中的一篇文章为依托, 着重讨论态度、介入和评价维度在此文中的应用, 解答作者如何利用新的词汇—语法功能手段与读者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这一问题。

关键词:评价系统,语篇连贯,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Halliday, 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1994.

[2]Lemke, J.Resources for attitudinal meaning:Evaluativeorientations in text semantics[J].Functions of Languge 5, 1998.

[3]Martin, R., Rose, David.Working with Discourse[M].Lon-don and New York:Continuum, 2003.

[4]Martin, J.R.Hite, P.R.R.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2005.

[5]Voloshinov, V.N.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Anguage[M].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6]胡壮麟, 朱永生, 张德禄.系统功能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7]李战子.学术话语中认知型情态的多重人际意义[J].语教学与研究, 2001.

[8]李战子.评价理论: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和问题[J].外语研究, 2004.

[9]马伟林.人际功能的拓展——评价系统述评[J].语言学研究, 2007.

[10]任绍曾.概念隐喻于语篇——对体现概念隐喻的语篇的多维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8.

上一篇:三峡库区人才现状下一篇:中学教育中的隐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