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人才现状

2024-06-03

三峡库区人才现状(共8篇)

三峡库区人才现状 篇1

摘要:研究发现, 三峡库区存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增长滞后于经济发展;专业技术人才密度小、使用效率低;高层次人才稀缺, 人才断层现象严重;非公经济、支柱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结构性短缺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 进行系统分析, 提出了构建预测规划、引入退出、选用配置、激励约束、教育培训五个人才开发子系统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三峡库区,专业技术人才,开发体系

党的十七大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基础上, 将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为国家一级发展战略, 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为改革创新人才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以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务院“3号文件”精神为标志, 重庆进入了“求突破、上台阶、大发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必须围绕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这条主线构建“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三峡库区作为长江上游经济带的主要部分, 在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建设以万州为中心的渝东北地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库区搬迁安置、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整体推进, 需要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贡献力量。当前形势下, 开展三峡库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与开发体系研究,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概念界定与研究设计

根据国家发改委制定的《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本研究将三峡库区界定为三峡工程直接淹没的重庆辖区, 范围包括江津区、巴南区、渝北区、长寿区、武隆县、涪陵区、丰都县、石柱县、忠县、开县、万州区、云阳县、奉节县、巫溪县、巫山县等15个区县。

按照中组部和原国家人事部的定义, 本研究认为, 专业技术人才是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 以及未聘任专业技术职务, 现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包括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教学人员等29个专业技术职务类别[1]。目前, 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统计口径按中组部和原国家人事部人才统计调查的标准执行, 即在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或具有专业技术职务 (资格) 的人员[2]。从有关机构公布的资料来看, 我们只能采用城镇经济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3]。

笔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分别走访了市人事局、统计局及相关企事业单位, 了解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概况, 确定研究指标体系。然后, 通过中国统计数据库、各区县政府网站搜集相关统计资料, 在调研过程中对数据资料作补充完善, 进行核实整理。最后, 按照既定指标, 采用SPSS12.0、EXCEL2003统计软件, 对数据进行横向、纵向比较, 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提出构建专业技术人才开发体系的对策建议。本研究所用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摘要》、《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西部统计年鉴》、《重庆统计年鉴》等权威资料。

2 三峡库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目前, 国内外研究主要从数量、素质、结构三方面分析人才队伍现状。在文献分析、部门走访、专家咨询的基础上, 本研究结合三峡库区历史统计数据的可得性与可靠性, 选取10项关键指标进行分析 (如表1所示) 。最新数据显示, 2001年库区城镇经济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为206650人, 2005年为217867人, 5年共增长5.4%;2001年库区专业技术人才密度为164人/万人, 2005年为176人/万人, 提高了7.3%;近年来, 库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素质、结构各项指标均呈现一定发展态势, 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库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少、素质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较为突出, 主要表现在:

2.1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增长滞后于经济发展

近年来, 库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逐渐显现, 投资环境大大改善, 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如表2所示, 2005、2006两年, 库区GDP增长率分别达到13.5%和13.4%, 大大领先全国平均水平。但是, 库区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增加相对缓慢, 增长率分别为1.3%和1.2%, 均落后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可见, 库区专技人才队伍建设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专技人才队伍增长相对滞后。

由于国家对三峡库区的投入大多集中在移民搬迁、生态环保和地质灾害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库区工业投入比重小, 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竞争力不强。因此, 库区经济增长速度虽快, 但质量不高。库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科技进步, 更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的智力支持。库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增长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 势必导致生产力水平落后, 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2.2 专业技术人才密度小、使用效率低

现代城市集聚要素的更迭, 遵循单位生产要素产出增大的导向, 从而形成规模化的经济效益。人才规模化效应往往伴随着知识溢出效应和区域创新效应的同时出现, 进而提高现代城市经济形态的竞争力[4]。如表3所示, 2005年, 库区专技人才密度为176人/万人, 低于西部12省的平均密度, 远低全国整体水平;库区专技人才效能值为2.05人/百万GDP, 低于重庆和全国的人才使用效率。

可见, 一方面, 库区专业技术人才密度过小;另一方面, 库区专业技术人才使用效率低下, 人才浪费现象较为严重。这说明, 库区专技人才密度尚未达到平衡点, 专技人才数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 人才规模化效应尚未形成。为了提高专技人才使用效率, 库区必须大力引进重点行业、重要部门的紧缺人才, 尽快充实人才队伍, 有效解决内部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 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初具规模。

2.3 高层次人才稀缺, 人才断层现象严重

调研结果显示, 库区不仅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稀缺, 而且现有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老龄化现象严重, 人才青黄不接的矛盾较为突出,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难以为库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人才保证。

从职务能级上看, 2005年, 万州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为1.0:5.8:8.9, 涪陵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为1.0:5.2:9.1, 开县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为1.0:10.0:21.0, 与全国1.0:4.6:7.3的结构相差较大, 远未达到1.0:3.0:6.0的国际通用标准。从学历层次上看, 2005年, 开县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专技人才仅占15.5%, 江津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专技人才仅100人, 奉节县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专技人才仅70人。从年龄情况来看, 2005年, 万州区70名正高级专技人才中有54名年龄在55岁以上, 45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中34名已退休;涪陵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中, 35岁以下占10.1%, 36-49岁占38.1%, 50岁以上占51.8%, 中青年不足一半。这说明, 库区高职称、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数量甚少,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稀缺, 人才断层现象较为严重。

2.4 非公经济、支柱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结构性短缺

当今社会, 非公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活力源泉, 是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5]。然而, 库区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事业单位, 非公经济单位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 非公经济难以实现长足发展。统计发现, 2005年, 涪陵区有70.0%的专技人才分布在国有企事业单位, 奉节县有66.7%的专技人才分布在国有企事业单位, 与全国平均60.0%以上专技人才集中在企业相比, 有明显差距。

与此同时, 库区专业技术人才主要分布在教育、卫生领域, 制造业、采矿业、电力供应业、建筑业 、信息传输业、金融业、旅游服务业等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巨大。统计发现, 2005年, 万州区专业技术人才的三次产业分布为24.5:21.0:54.5, 工业企业、一线行业所占比重过低;奉节县有40.0%以上的专技人才分布在教育、卫生系统, 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明显不足;丰都县第三产业专技人才占70.0%, 远远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库区专业技术人才在非公经济单位、支柱性产业分布过少, 不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 难以满足库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做优农业、做强工业、做活服务业的经济发展需要。

调研发现, 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人才意识淡薄, 用人理念存在误区;政策缺乏统筹性, 难以落到实处;管理职责不明确, 部门协调性较差;经济发展水平低, 人才开发投入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 人才载体功能不够;生活条件艰苦, 社会环境相对较差。为从根本上改变三峡库区专业技术人才现状, 必须立足全局、着眼长远, 构建起资源共享、政策优惠、机构健全、服务完善、氛围良好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发体系[6]。

3 三峡库区专业技术人才开发体系建构

专业技术人才开发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的工程, 开发系统由开发主体 (包括政府主管部门、用人单位、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才) 、开发对象 (包括人才资源、物质资源、开发环境) 、开发方法 (包括对策、措施、手段) 三大要素组成。各具体要素在专业技术人才的引入、配置、使用、培养、保护等开发环节中相互作用、优化组合, 形成预测规划、引入退出、选用配置、激励约束、教育培训五个子系统。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有机整合, 围绕专业技术人才开发目标的实现, 共同构建起完善的开发体系。

3.1 预测规划体系建构

预测规划体系是构建专业技术人才开发支持体系的基础。库区专技人才开发主体应该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内外环境的变化, 对未来专技人才需求和供给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和预测,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以实现专技人才队伍数量、素质、结构的供需平衡。

一是建立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各区县要严格规范人才统计, 做好彻底盘查工作;实现区域内人才信息联网互通、资源共享;建立人才信息定期上报、深入追踪制度。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规划。在各区县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基础上, 市人事局应该由下而上整理汇总, 重新制定三峡库区专业技术人才规划和不同区域、行业、层次的专项规划, 增强专技人才规划的全面性、超前性和操作性。三是推动规划实施与评估改进。各级政府应该分级做好相关政策的清理工作, 废除一批缺乏统筹性、针对性、系统性的政策法规, 为库区专技人才开发扫清制度障碍。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规划的编制部门要负责具体规划的评估和改进工作, 积极推行目标管理制和分级负责制, 使开发主体各司其职, 保证规划落到实处。

3.2 引入退出体系建构

构建引入退出体系是吸引和留住专业技术人才的关键。库区专技人才开发主体在采用灵活方式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 应该落实各项人才保障措施, 更好地留住专业技术人才, 做到引入人才与稳定人才相结合。

一是加大引才力度, 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市、区县两级政府要进一步推行人事代理制度, 改革户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推广以引进人才为主导的工作居住证制度。为保障引进专技人才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 各区县应以组织、人事部门牵头, 成立人才工作委员会或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实施引智工程, 搭建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各区县人事部门要积极引导用人单位采取"柔性为主、刚柔相济"的方式, 把引才和引智有机地结合起来。各区县政府应抓住库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一圈两翼"发展机遇, 加强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建设, 以项目带人才, 实现对高层次专技人才的智力引进。三是完善保障机制, 做好稳定和留住人才工作。各区县人事部门要引导和鼓励用人单位实行灵活的用人机制, 进一步用好现有人才;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积极探索社会保险顺利接转制度;加大专技人才社会保险监察力度, 保护好专业技术人才的合法权益。

3.3 选用配置体系建构

选用配置体系主要解决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任用问题, 从而实现专技人才在不同区县、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合理分布与流动。库区专技人才开发主体应该以人才市场配置为基础, 以政府宏观调控为导向, 以用人单位自主管理为核心, 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人才选用配置体系。

一是优化人才市场服务。库区应该围绕万州、涪陵两个区域性中心城市, 建立两大三峡人才信息网, 为专技人才招聘、求职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服务。各区县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人才市场管理执法监督检查, 大力支持人才中介机构和人才协会发展。二是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区县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综合运用经济调控和政策调控手段, 推动支柱产业、特色产业、重点行业加速发展, 实现行业发展促进专技人才发展, 产业调整促进专技人才队伍结构优化的目的。三是更新管理理念与方法。政府主管部门要逐步加大企事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 简化人才流动程序, 提高人才录用和配置效率。用人单位在专技人才的选用和配置过程中, 要树立先进管理理念, 引入科学管理方法, 通过用好人才促进人才发展, 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使用效率。

3.4 激励约束体系建构

专业技术人才激励约束体系是巩固其他子体系的有力保障, 激励与约束相辅相成、互为整体, 共同作用于专业技术人才。库区专技人才开发主体应该根据专技人才特点, 加强和完善专技人才绩效考核、收入分配、职务晋升机制, 从而更加有效地调动起专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是实施科学化的绩效考核机制。各区县人事部门应该在市人事局的统一领导下, 针对不同单位实际, 分别提出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专技人才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 上下联动共同确定考核内容和指标, 抓好专技人才绩效考核的监管工作, 将考核结果运用到工资、奖励、培训等方面。二是建立多元化的分配激励机制。区县政府主管部门要逐步将专技人才的福利待遇规范化、制度化;完善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办法;指导用人单位采取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股权等多种收入分配方式, 更好地调动专技人才的积极性。三是形成规范化的职务晋升机制。区县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在市人事局的统一领导下, 加强企业职称评定工作, 实行企事业单位职称评定一体化;使企事业单位工资待遇、职务晋升与职称相挂钩;将单位内中高级职称人数作为单位评定资质的重要指标, 迫使用人单位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

3.5 教育培训体系建构

多层次、多元化的教育培训, 有助于增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造就一支素质过硬的专技人才队伍。库区专技人才开发主体应该逐步建立起政府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继续教育机制, 深入落实和改进专业技术人才教育培训工作。

一是发挥主体作用, 做好教育培训规划。区县人事部门要加强宣传和监督, 引导专技人才强化自我增值意识, 督促用人单位积极配合"653工程"实施, 促使用人单位履行好专技人才继续教育职责。二是整合教育资源, 开展多层次培养活动。市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帮助库区建立以万州、涪陵为中心的各种行业学会和专技人才培训基地。区县政府主管部门要集中组织基础知识和通用技能培训, 重点抓好专家研修、考察学习和后备人才帮带工作。各用人单位要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 组织多层次、行业内、专业化的教育培训活动。三是加强组织领导, 确保教育培训效果。区县政府主管部门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专技人才培养经费用于集中培训;监督企事业单位按要求提取人才继续教育资金用于专业化培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工作评估和成果转化, 确保良好的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人才报告———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才开发[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杜谦, 宋卫国.科技人才定义及相关统计问题[J].中国科技论坛, 2004 (5) .

[3]曹大友.“十一五”期间三峡库区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预测[J].科技与经济, 2008 (5) .

[4]陈德敏.区域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探索[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0.

[5]王著, 吴栋.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特区经济, 2007 (12) .

[6]郜良, 李春林.西部专业技术人才开发问题及对策的再思考[J].理论研究, 2003 (1) .

三峡库区人才现状 篇2

三峡库区古寨星罗密布,数量众多。据清·同治《万县志》记载,仅万县全县有名称的寨堡就多达276个。然而,据不完全统计,旧县志上记载的近300座寨堡,现在多数只剩下一个名字,已无任何遗迹。在残存的寨堡中,有山寨30多座、碉楼近20座、洞寨近百处。

古寨是战争年代,人们利用有利地形,建在地势险要之处,用于屯兵,防御外敌入侵的战略防御工事、军事据点。大多数的古寨采用坚固耐用的条石为材料。 三峡库区的古寨,大多兴建于南宋末年、明末清初以及民国时期,当时的汉民族为了抵挡蒙古族和满族的军事进攻,修建了众多的古寨和城池。民国时期,这些古寨、城池又成为地主、土匪等的庇护之所。各种各样的“城寨”,除了军事上的防御功能之外,也为保护一方百姓免受外族侵襲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古寨文化的价值

库区古寨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形态存在,大多有过辉煌的历史。然而在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它的历史文化价值、旅游经济价值已日益凸显。

(一)历史文献价值与科研价值

三峡库区古寨民俗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古寨的存在,对于南方干栏式建筑,以及明、清居民建筑样式、风格的研究都具有史料价值。古建筑被誉为“最直观的教科书”,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下内向演绎,以完整的古寨体系记载着千百年来的历史兴衰。据清《万县志》记载,重庆万州区天生城整体布局宛如一座城池,四面绝壁,控关锁道,历来必被兵家所争。寨内院落、街道布置均统一规范,青石铺成,馆亭楼阁,高低错落、纵横交织。寨内风景秀丽,石井、炮台散布于寨中,石碑、石刻,皆以纯净的石头构筑了这个典型的古寨风貌。

(二)旅游文化价值

资料显示,每年6.5亿次国际旅行中,有2.4亿次旅行可以归于文化旅游。 15年前,文化旅游尚被视为一个小型的特殊市场;而在今天,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文化旅游已经占到全部旅行的37%,文化旅游已经稳固地发展成为一种主流文化。

库区古寨所在的各个区县,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有千姿百态的奇山秀水、极富生机野趣的山野丛林、古老幽邃的天然溶洞、干栏式吊脚楼等独具民族风情的地域旅游文化景观,不仅是旅游、探险等专业人士的理想之地,更能满足快节奏的都市人亲近自然、 返璞归真的心理需求。

(三)经济价值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旅游业的快速“升温”,旅游业作为某些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库区古寨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考探索于一体,拥有广阔的市场,已经成为了带动库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地方政府应将发展的重点放在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底蕴上,将古寨文化作为一项旅游资源来开发,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更能带动地区交通、餐饮、财政、税收等产业的经济收入,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三、保护古寨文化面临的挑战与已有措施

(一) 古寨文化面临的挑战

古寨文化的开发保护,不仅关系着古建筑的去留存亡,也关乎地方经济的发展。民众文物保护意识淡薄,政府重视程度不足,成为库区古寨文化开发保护的“瓶颈”,许多文物古迹因此而遭破坏。

1、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峡库区人口稠密,土地稀少,人地矛盾尖锐,当地人毁林开荒,实行原始的耕作制度,导致生态平衡失调,许多地方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古建筑的安全。

2、古寨原貌的改变

(1)由于缺乏专业的规划管理,一些旧有的居住环境不能满足新的生活方式的需要,古寨内出现了一批改建、翻建、新建的房屋。新材料和新风格的出现,严重破坏了古寨和谐宁谧的氛围。

(2)一些开发商唯利是图,不考虑古建筑保护应遵循原物、原件的保护原则,肆意地对古建筑进行加工改造或是毁坏重建,美其名曰开发旅游资源,实为粗制滥造,种种不文明的行为导致古寨原貌被破坏。

3、现代化不和谐因素的影响

(1)一些人基于牟利的心理,不顾古寨的整体规划,在古寨内盲目经营,将一些不和谐因素融入到古寨建筑中,如经营茶馆、卡拉OK厅等娱乐设施,破坏了古寨内建筑的合理布局。

(2)现代化设施:如电视机、触摸屏、磁卡电话等与古寨古老、庄重、严肃的建筑文化风格,迥然不同,格格不入,存在着“古今结合”、“两不像”的尴尬局面,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二)已经采取的措施

随着国家相应政策的出台,库区各区县也加大了对辖区内古建筑的开发保护力度,部分古寨得到了较好的开发保护。

1、完善古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设施的规划建设,不仅能为游客提供所需,而且还能带动相关行业的经济收入。2008年7月,重庆市万州区政府将通往天生城的上山道路修葺一新,并将几处危岩进行加固,不仅方便了游客上下,也排除了安全隐患。

2、及时抢救人为或是自然原因造成的破坏

由于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库区内许多古寨毁坏严重。为此,各地方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重庆市云阳县政府在2004年出台了针对磐石城的相应政策,将磐石城的保护与设计方案直接纳入云阳县城的建设总体规划,采取“有效保护、合理利用 、整旧如旧”的政策,对磐石城进行开发、保护。

四、开发保护三峡库区古寨文化的构想

文物古迹是历史产物,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因此,坚持不改变古寨原貌,是保护古寨文化的长远战略。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开发则是保护的最终目的。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保护古寨文化的构想

库区古寨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自觉对其进行保护,故笔者认为,在保护方面需做好以下工作。

1、整理、编辑古寨图文资料

将库区古寨文化的研究作为一个项目,纳入三峡库区社会科学研究的计划之中,及早整理库区古寨图文资料,编辑出版,以便流传后世,也有利于现今人们全面掌握它们的情况。

2、保护古寨原貌

(1)对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寨,在不改变古寨原貌的基础上,实行重点保护,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复原古寨原貌等。

(2)将尚未开发,而又已经废弃、破败不堪的古寨,纳入一般性保护范畴。实行原地原样保护,不可随意拆毁现有古寨的一砖一瓦,防止其遭到进一步破坏。

(3)将保护责任落实到古寨所在的乡镇直至使用者身上,增强民众文物保护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把古寨的保护同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

3、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重庆合川钓鱼城,至今仍保存有大量珍贵的遗址、碑帖、石刻等文物古迹。重庆市忠县政府,采取“就地护坡,抬高寨门”的策略,成功保护了石宝寨原貌。这些古建筑的保护措施为库区其他古寨的保护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4、生态环境保护

(1)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强对景区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监管力度,退耕还林,保持水土,禁止农民开垦荒地,过度放牧。必要时,迁移人口,转变农民生产经营模式。

(2)控制景区旅游人数,避免过度的旅游接待,走可持续发展战略道路。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安排人员专门负责管理古寨内以及附近地区的环境卫生。

(二)开发古寨文化的构想

文化保护与开发互为表里,密不可分。古寨文化的保护,需借旅游开发发展其作用,流传其历史。笔者认为,在古寨文化的开发方面需做好以下工作:

1、景区建设

(1)景区建设要突出重点,落到实处,有层次、有特色、有风格。建设一处,成功一处,并注意总结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2)将古寨开发权承包给投资者,在保护古寨原貌和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古寨进行恢復重建、开发保护。

(3)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对古寨内环境卫生、旅游秩序等的管理。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游客的人生安全。

2、加大宣传力,开发旅游文化特色

旅游文化本身是一种多层次多结构的经济活动,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一整套。在旅游景区,开发一些纪念品、地方特色小吃、传统手工艺品等,不仅能为游客提供所需,而且还能够很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另外,向外地游客赠送一些景区的宣传手册,一方面方便游客了解景区的风格特色、历史沿革;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从而扩大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挖掘文化深度,开辟旅游专线

开辟几条旅游专线,将整个库区的著名风景区连接起来,方便游客选择。如重庆万州区,除南宋抗元阵地“天生城”之外,还有青龙瀑布(甘宁故乡)、盐井龙洞(喀斯特地貌)、太白岩(李白)等旅游景观。若将这些旅游景区连接在一起,开发成为一条旅游专线,定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4、提高服务质量

(1)服务质量是旅游景区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景区的工作人员应该经过严格的培训,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知识能力,待人和善、仪表端庄、热情大方,给人以良好的印象。

(2)旅游景区要专门安排导游人员为游客讲解,最好能用中英文解说,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使他们更多地了解旅游景区的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

5、改善周边环境

处理好旅游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做好回收工作,注重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协调发展。

在时代的大潮下,开发和保护古寨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保留一份独特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将会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的回报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重庆三峡学院中文系.三峡文化研究[M].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

[2]丁文魁主编.风景名胜研究[M].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

[3]蓝勇主编.千古三峡[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三峡库区人才现状 篇3

1 问题透视

《重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国内国际知名优秀企业家和一支专业化、职业化、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在2009年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165.4万人的基础上, 到2015年,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224.9万人, 熟悉国际规则、精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人力资源管理、财会、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各行业领军人才达到2000人以上, 国内国际知名的优秀企业家达到50人以上。从三峡库区所处的重庆市16个区县 (自治县、市) 的情况看, 三峡库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却并不乐观, 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人才队伍规模较小, 量上明显不足

近几年来三峡库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总体需求较大, 尽管“十一五”时期人才总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但就经济发展速度和社会需求而言, 现有的人才总量与需求还存在较大的缺口。根据三峡库区16个区县《“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整理数据得知, 库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面临“三低”。一是占重庆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比例低, 两者的比例约为1:20;二是占区县全部人才的比例低, 比重为9.9%, 远远低于重庆市的平均水平24.1%;三是在区县全部的人口中的比例低。重庆市三峡库区总人数大约为1, 600万人, 占到重庆市人口的将近50%, 每平方公里劳动力有150人, 人口密度相当于全国同类型山地丘陵地区的4.7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密度为每平方公里人才数不到1/10人。

1.2 人才队伍年龄结构偏小、素质整体不高

人才的结构主要涉及到人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合理的内部结构有利于促进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对三峡库区重庆诗仙太白集团、三峡水利电力集团、重庆三阳化工、太极集团等11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学历和年龄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构显示: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趋势, 35岁以下人才占到65%;而本科及其以上人才仅仅只占到1.91%, 并且专科学历的人才也不多。比较研究中, 发现其远远低于重庆市经济较为发达的沙坪坝区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人才占38.8%的比例, 在专科及以上学历上, 库区的人才比例都远远低于沙坪坝区的同学历人数。这说明库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整体层次不高, 是一个令人担忧问题。

1.3 人才分布不平衡, 集中化趋势

中国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使得中国75%的大中小型企业集中在东部地区。据统计[1], 东、中部地区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人才数量约占总量的85%, 西部地区仅仅占15%左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分布不平衡的现象在三峡库区内同样十分突出, 主要表现为:地域分布、产业分布和行业分布不平衡三方面。

首先地域上, 库区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主要集中在重庆近郊区县 (巴南、渝北) , 涪陵和万州等地。根据整理数据得知, 这四个区县人才的总数将近占到库区的70%, 而石柱、巫山、巫溪、开县等较为偏远区县所占比例分别不到1%。其次产业上,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在二、三产业上分布不均衡。三峡库区的产业结构上偏重于第二产业, 除涪陵、万州和长寿等区县有自己特色发展的工业外, 很多区县第三产业的发展才缓慢起步, 这种状况使得人才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上, 第三产业上的人才明显不足。再次, 三峡库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例如长寿县的天然气和电能资源丰富, 天然气化学工业在西部乃至全国有着重要地位, 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天然气化工基地, 天然气化工产品总量居国内市场第一位[2]。涪陵主要以医药、化肥、食品、纺织、机械冶金、建材六大行业, 拥有朝华科技、太极集团、长丰通信、长江水运、涪陵电力等5家上市公司。调查显示:长寿80%和涪陵75%以上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主要集中在这些重点行业和特色行业, 具有明显的地区行业特征。

1.4 人才资源存在不稳定和外流现象

人力资源是现代区域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力资源也是商品, 正常的人才流动对于优化人才结构、转变人才观念都是有益的。但是, 对于经济欠发达、人才数量奇缺的区域来说, 人才入不敷出, 势必会对整个区域的发展造成深刻的影响。特别是近二十年来, 20世纪80年代以来, 西部地区人才流出是人才流入的两倍以上, 特别是中青年骨干人才大量外流[3]。三峡库区也是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个重要区域, 在人才吸引、稳定方面面临同样的问题。三峡库区由于经济欠发达, 工作、生活条件较差, 对人才缺乏吸引力, 导致人才不断外流。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 虽然库区许多区县都出台过相当多的“引凤求凰”政策, 但是一方面外流的优良人力很少回流, 另一方面也难以吸引外面的中高层次人才, 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库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人才外流中,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特别是中、高层次人才流失十分突出。

2 对策思考

三峡库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存在着数量不足, 素质不高, 分布不平衡、稳定性差等问题, 面对着国家十二五人才的发展规划, 更好促进库区产业新升级、新发展, 带动整个库区经济活动, 对此应着重加强优秀企业家和高素质管理者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其经营管理能力并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1 更新观念, 创新体制, 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开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 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来建设。库区的发展经济发展是关键, 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发展, 这就自然要求库区必须有一大批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因此, 要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干事业和能够干成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重视营造良好的创业制度和环境, 特别是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以卓越的文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使其将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 发挥最大潜能, 为企业做出贡献。

其次, 要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强管理体制创新, 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健全市场经济体系和法制体系,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度, 理顺产权关系, 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体制保障。同时, 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树立服务角色, 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依法办事的法制环境, 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2.2 健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

中国人才研究会人才市场开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黄亨煜 (1995) 指出:“不重视员工培训的企业入世后将必死无疑。”Ying Chung (2005) 指出, 员工通过在职培训、脱产培训或离职进修等方式使自身的能力有所提高, 提高绩效[4]。同时, 合理培训能够挖掘管理人员的潜能, 增进团队合作, 有助于提高工作满意感和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5]。

建立完善的培训系统,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性出发开展培训活动, 是企业提高效率的关键。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的首要目的是让他们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技能, 提高企业的效益。三峡库区存在大量的未受过正规管理学习的管理人员, 有计划地在库区企业实施现代管理知识更新工程, 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政治、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培育造就大批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对中高层管理人员, 可以依托国内外知名管理培训机构和高等院校培训机构进行学历教育或者短期培训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 也可以建设一批较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基地, 真正打造出能够带动库区经济发展的主心骨。

2.3 结合库区特色产业, 建立高端人才引用和本地人才培养并重用人制度

引进一个高端人才, 就等于引进了一个新兴的产业, 实现“人才高地”效应, 是库区经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利用市场机制, 借助政府“搭台”、采取人才服务机构组织和企业“唱戏”的方式, 加快推进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让企业在更为广阔市场配置资源, 增强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二是根据库区发展战略定位与布局的发展要求, 围绕库区的重点产业、企业结构调整、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 采取更加灵活、开放、有效的措施, 加大国内优秀人才和海外高端人才引进的力度, 重点引进紧缺的高层次人才。通过引进一批人才,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壮大一批产业群, 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完善人才发展机制, 积极建立引进高端经营管理人才的绿色通道。按照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实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 更好地把握人才成长规律。研究制定库区吸纳聚集高端经营管理人才的有关政策, 对引进的高端经营管理人才的居住、医疗、养老以及子女上学和家属就业等给予支持和帮助。通过人才环境的不断优化, 进而将库区构建成各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集聚的高地。

三峡库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整体素质不高, 流失严重, 对此加强库区本地企业经营管理后备人才培养力度也十分重要。首先, 研究制定本地企业经营管理后备人才培养规划。要有效把握企业人才流动特点、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 培养大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梯次队伍, 特别是着力培养能够或者逐步在库区特色产业做出成就的人才, 把他们打造成带动库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优秀企业家。其次, 对企业储备的经营管理人才进行定期培训, 使其不断适应岗位需要。特别是成长于库区的企业家们有技术, 但是由于学历和视野等原因缺乏必要能力, 就需要积极选送到国家有关培训机构、国际跨国公司和国内外知名大学研修, 强化现代管理理念, 拓宽国际视野, 提高战略思维和变革创新能力, 使他们进一步丰富工作阅历、积累决策经验、增长治企才干。

2.4 建立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选拔、流动配置机制

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评价选拔引进流动机制, 是充分挖掘自身潜力, 促进人才聚集, 迅速壮大企业经营管理队伍的有效途径。

(1) 以职业能力和业绩考核为重点的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 这就要求必须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置于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去考察评价。具体而言:一是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构, 积极探索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 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充实完善现有国家职业标准, 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对新兴职业和复合技能岗位, 抓紧制定新的国家职业标准。二是改进技能人才评价方式, 积极开发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考核测评技术, 不断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水平。三是加快建立以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为导向, 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新体系。建立健全反映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和反映人才综合管理能力等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人才评价新体系。在人才测评工作中, 考核人才要以能力和业绩为中心, 把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只有从以学历为本位转变为以能力为本位, 以人才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大小去衡量, 才能真正让“市场和出资人认可”成为考核评价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尺度。四是注重精神评价, 通过授予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各项荣誉称号, 实行有效的激励, 激发其职业荣誉感和职业成就感。要意识到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尤其是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的多方面需求, 从环境、生活、工作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激励。

(2) 以公开竞争、选贤任能为重点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坚持以市场化机制选人, 强化以市场化机制用人的原则。结合三峡库区的实际, 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 根据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不同性质、特点和人才成长的不同规律以及用人的不同标准, 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企业内部民主选举、竞争上岗和直接聘任 (委任) 的等方式, 突出人才的贤能, 建立科学的具体的选人用人新机制, 为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3) 以相对宽松、合理流动为目标人才流动配置机制。针对企业发展的实际, 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 突破身份、编制等因素的限制, 简化人才引进手续, 积极引进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要详细制定引进人才的各项具体措施, 进一步明确人才引进的条件、户口、档案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对于确实能给企业发展带来重大贡献的特别人才, 要打破常规, 给予特殊优惠条件积极引进。鼓励外来人才开拓创业, 使外来人才在三峡库区有事业可成, 有名利可图。另外通过人事制度改革, 创新人才流动机制, 正确把握人才流动中的流向、流速、流量, 解决人才能上能下, 鼓励和引导人才向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重点行业流动, 乡镇企业流动, 使三峡库区现有的人才资源通过合理流动配置, 实现人才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 人才发展以用为本。着眼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提高人才效能, 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积极为人才干事创业搭建平台, 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 推动形成了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才开发[M].人民出版社, 2005.

[2]长寿政府门户网站www.cqcs.gov.cn.

[3]资料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2-01/28/content_256858.htm.

[4]Ying Chung.Training determinants and productivity impact of training in China:a case of Shanghai[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05, (24) .

三峡库区人才现状 篇4

一、三峡库区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三峡库区是我国长江流域中一个典型的经济低谷区,国家在这个区域几乎没有布局大的工业项目,产业发展投入严重不足。因三峡工程的兴建,重庆库区大量城镇搬迁,使得原本基础薄弱的产业体系严重受损,步入到 “城镇重建、产业重构”的历史艰难时期。在完成“百万大移民”的历史重任时,也错过了与全国、全市同步发展的良机,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产业空心化现象极其严重。

(一)经济总量较小,产业结构不合理

2007—2012年,重庆库区产业发展稳定,但总体产量仍较小。地区生产总值从2007年的1477. 25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4530. 6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41. 3% 。 但重庆库区地区生产总值占重庆市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仅从2007年的31. 6% 上升到2012年的39. 7% 。

2012年重庆市三大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0. 3: 50. 7: 39. 0优化调整为8. 2: 52. 4: 39. 4; 重庆库区三大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5. 9: 47. 8: 36. 3调整为10. 1: 56. 1: 33. 8,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都有所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超过一半。可见重庆库区产业结构优化速度低于重庆市整体速度。

2007—2012年,重庆库区 第一产业 比重下降 了5. 8% ,重庆下降了2. 1% ; 重庆库区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8. 3% ,重庆上升了1. 7% ; 重庆库区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了2. 5% ,重庆上升了0. 4% 。由于移民资金的大量投入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库区第一产业迅速下降,第二产业有了较大的提升,缩小了与重庆在产业结构上的差距,但是库区产业结构层次相对较低。2012年,重庆库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分别高于重庆1. 9% 和3. 7% ; 而第三产业比重又低于重庆5. 6% 。

(二)第一产业生产结构单一,没有发挥区域优势

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来看,农业部门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是随着经济发展不断下降的,而农业部门内部结构也会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 需求结构的变化不断优化。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和移民工作的发展,重庆库区农业结构也不断变化着。 2012年库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6854104万元,农、牧、 林渔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07年的49. 3: 41. 5: 9. 2变化到61. 1: 31. 6: 7. 3。由于受大量居民迁移和牧业发展所需的环境影响,2007—2012年重庆库区牧业发展受阻,所占比重大幅下降,而传统农业发展较快,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60% 以上。

重庆库区处于大巴山和武陵山交接地带,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土地类型多样化,但人均耕地面积较小,仅为0. 32亩,而且耕地资源分布不均匀,高度差较大,库区的土地与气候条件具有发展山地立体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条件。但是传统农业的发展依赖于库区短缺的耕地资源, 不但没有发挥区域优势,而且加大了农业发展对耕地的压力,不利于库区农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从而影响重庆库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工业结构不合理,阻碍库区经济的发展

由于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经济基础的制约,重庆库区工业水平不高,基础薄弱,对国民经济发展支撑不足。2012年,库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为54233011万元,占重庆市的比例为41. 4% 。

从轻重工业分类来看,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而轻工业发展较为落后。这也跟重庆市整体工业发展规划有关,2012年,重庆市轻工业、重工业总产值之比为28. 6: 71. 4。重庆库区移民工作已经进入后期扶持阶段,就业问题逐渐凸显,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促使人员就业,也因为受地理区位等因素的影响,库区发展产业时重量不重质,产业发展项目多以劳动密集型的初级加工制造业和资源密集型的化工产业为主。

从库区工业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重庆近郊区及其一些中型城市区域,其他地区工业发展较为落后。2012年,重庆库区近郊5区( 渝北区、巴南区、长寿区、涪陵区、 江津区) 工业总产值为44487291万元,占库区工业总产值的82% 。因此,重庆库区工业发展极化效应较严重, 这种工业行业结构一方面没有充分利用库区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不利于解决库区沉重的移民就业问题。

(四)第三产业发展程度不高,新兴服务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一般来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第三产业规模是成正比的,区域经济水平越高,第三产业规模越大。虽然这些年来重庆库区在国家的支持下第三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但是与重庆整体水平相比仍较低,而且产业内部结构层次较低,传统的服务员发展稳定,但新兴服务产业明显发展不足。2007—2012年,重庆库区第三产业产值由537. 15万元上升到1529. 52万元,增加992. 37亿元,增长比例达到184. 75% ,虽然总量增长较快,但增长速度仍低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与重庆相比发展较弱,仅占重庆同期产值的34% 。另外,整个第三产业中,以商品零售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比重较高,2012年占第三产业总产值64. 2% ,而代表第三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兴服务业中,除了因受大规模移民搬迁的影响,库区房地产的发展较快以外,其他服务业如金融、教育、社会福利、高技术产业发展严重滞后。2012年重庆库区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为5471160. 8万元,仅占重庆市产值的17. 5% 。

二、促使三峡库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

重庆市四届三中全会上将三峡库区定位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因此,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应紧紧围绕生态经济开展,注重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库区产业结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齐头并进,实现库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优化库区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重庆库区传统农业的发展,加大农业发展对耕地的压力,不利于长期发展。库区在发展农业时,应对各区域自身农业发展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开发利用优势资源,充分利用各区域比较优势,建立各区域农业优势和支柱产业,促使库区农业多元化发展,避免库区产业发展趋同化,从而减少库区各区域的不良竞争,提升库区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另外,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种养、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促使库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不断转型升级,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构建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组织体系和经营模式。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三峡移民就业的压力; 另一方面,有利于库区环境保护,促使生态农业的大力发展。因此,充分利用库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重点发展柑橘、牲畜、粮油、中药材、蚕桑、 甘薯、无公害水产等优势产业带和特色产业区,在库区内部形成品牌水果区、特色中药材产业区、牲畜商品产业区、现代农业发展区,促使库区各区县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库区农业整体市场竞争力。

(二)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目前,三峡库区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但库区资源丰富,因此,可以重庆市打造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契机,充分发挥库区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大力发展生态环保经济。结合库区企业规模小的特点,对库区工业实行环保共生企业集群发展战略。环保共生企业集群不是“强强联合”而是“集点成群”,是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模式。因此,三峡库区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有利于产业发展集约化、生态化,在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三峡移民工作造成的人地矛盾,以园区建设带动库区工业发展。结合各区域的产业基础和产业资源,重点发展矿产、水果加工、能源工业、生物医药加工、化工、建材几大产业。依托万州、 长寿、涪陵等区域中心城市的工业园区,优化完善库区各区县生态工业园区规划,不断延伸产业链,加快配套产业的发展,推动库区工业健康发展。

(三)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

目前,三峡库区服务业水平较低,整体规模较小,低端服务业所占比例较大,另外,管理水平和专业化水平都不高,严重影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因此,三峡库区需要不断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积极改造传统服务部门,积极向中高端服务业靠拢。另外,三峡库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厚且质量较好,目前旅游业产业基础已经初具规模,成为引导库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因此,各区域在调整结构的同时,应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一系列的精品旅游景点,大力发展富有地方特色和内涵的商品,积极构建旅游产业群,并以此为契机, 使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库区内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商品买卖等服务业的发展。

摘要:自国家修建三峡工程以来,三峡库区的发展取得较好的成绩,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发展不断升级,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现如今三峡工程已进入后期完善时期,三峡库区的产业经济发展上升到另一个台阶。通过对三峡重庆库区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后三峡时期,三峡库区,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傅鸿源等.城乡统筹模式下三峡库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1-4.

[2]邓修明.破解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对策研究[J].探索,2006(5):151-156.

[3]何微微.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

三峡库区人才现状 篇5

关键词:三峡库区,防震减灾,现状调查

1 引言

三峡库区村镇建筑具有分布较为广泛、数量大、单体建筑面积小、布局分散的特点, 特别是库区农村经济水平整体偏低, 建房资金不足;村镇建筑大都以自建为主, 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因此长期以来都没有纳入国家行政管理中, 一般都不进行或者很少进行抗震设计, 其减灾能力较为低下;大量的农民作为建筑方, 缺乏抗震基本常识, 抗震意识不强, 不愿在抗震设防方面投入资金;农村建筑技术人员未经培训, 施工机具简易, 技术水平低下, 建房过程不受相关部门监管, 导致房屋质量相对低劣, 特别是偏远的山区。为此, 我校课题研究组, 深入村镇现场, 通过和村镇建设管理人员、村民以及相关研究人员进行讨论分析, 结合实地调查和讨论分析, 基本掌握了村镇建筑抗震的现状。并由此提出了相应抗震减灾的措施和建议, 以提高建筑的质量和功能, 推进村镇宜居工程。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1 人员组成及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 主要采取两种方式, 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实地调查主要集中在三峡库区腹心万州区附近, 即万州、云阳、奉节、开县、巫山、巫溪、忠县、梁平, 其余部分区县主要是对本专业高年级学生培训后再深入现场调查;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湖北省的宜昌、恩施州等地。

在实际调查中, 调查人员主要是专业老师和高年级学生组成, 通常是老师带队, 并配备几名学生组成, 主要是对采集村镇建筑的实际情况, 再结合问卷面对面地交流, 收集有关信息。问卷调查, 主要根据三峡库区村镇建筑现状防震减灾实用技术调查问表, 和村镇居民详细深入地沟通后再调查, 尽可能保证问卷的质量。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 并分析村镇建筑的抗震减灾现状, 结合现行标准和规范, 运用相关理论, 给出抗震减灾的措施和建议。

2.2 调查结果分析

(1) 规划及选址。调查结果如下图1所示, 可以看出大部分村镇建筑没有经过设计, 都是随意选址或者简单地考虑一些自然条件 (抑或风水术) 就开始修建。

(2) 结构形式与特点。调查显示, 库区村镇民居房屋式样较多, 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木结构、生土结构、砖混结构和轻钢结构, 其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砖混结构占绝大多数, 特别是近十年中, 农村新建的房屋基本上是采用此种体系。这种结构竖向采用砖或者石、砌块等砌体承重, 水平构件采用预制板或者现浇板作楼层面分隔, 多为2—4层, 在集镇常做成底框或者框架结构形式, 在偏僻的乡村常建成砖木结构形式;在上世纪80—90年代, 库区村镇建筑多采用生土结构, 采用土坯墙作围护墙, 木结构承重坡屋顶、小青瓦。生土结构一般为单层, 房屋高度不超过5.0m;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或较早时候, 库区村镇建筑中存在木结构, 现保留较少, 其承重的骨架为全木, 护墙为竹篱笆或者木板, 屋面多采用小青瓦屋面;最近几年, 在村镇建筑中有很少部分民居采用简易钢结构形式, 常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管为骨架体系, 屋顶多为坡屋顶的钢屋架, 屋面用轻质彩钢板铺盖。这种结构也往往作为农房屋顶加层采用。

村镇建筑占地面积大多为100m2左右, 以3开间为主。多层砖混楼房, 有的占到70%以上, 部分经济条件较差的则以单层房屋为主。据调查, 村镇民居中的砖混结构大部分为近10年所建, 目前在建房均为多层砖混, 这种主导体系也是今后重点关注的对象。

(3) 建筑结构选型、材料选用及构造措施。三峡库区主要以丘陵、山地为主, 本次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覆盖了相关地区。调查可知, 建筑场地条件一般较为平整, 宅基地常坐落在强度较高的中硬土或者岩石上, 软土地基较少, 地裂、地陷、流沙和滑坡等隐患较少存在。在基础上, 多采用条形基础, 如条石、实心砖砌条基或者混凝土条基, 较少采用桩基础, 基础埋深一般在1.0m左右, 地基条件好的埋深约0.6m左右, 地基条件较差的基础埋深随之加大, 一般为1.2m左右, 底部常铺设砂子作为垫层, 上部设置地圈梁, 形成整体。

建筑材料上多就地取材, 常常采用烧结粘土砖 (实心砖和多孔空心砖) 、木材、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骨料选择多以本地材料为主, 水泥、粗骨料和细骨料常常在本地选择, 比如万州, 水泥常常选择以前的本地产“新田”、“万州”牌水泥, 近年一般选择科华水泥, 粗骨料常用长江边的卵石或本地产碎石, 细骨料多采用河沙、山沙, 少量选择长江特细砂。在混凝土制作中一般采用现场拌合。混凝土、砂浆制作中其配料称量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而非按配合比执行。

墙体多采用粘土实心砖、多孔砖或者煤渣砌块砌筑, 为节约用料, 墙体厚度180厚或者空斗墙较多。库区的气候条件冬冷夏热, 但墙体的保温和隔热等节能措施措施基本上没有。墙体中柱子多采用砖砌、钢筋混凝土柱, 在极少地区存在木柱的情况, 墙体纵横向拉结上, 较少设置构造柱及钢筋, 整体性较差。

楼地面多以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为主, 存在混凝土的标号不足、钢筋配筋过小的现象, 在早期的生土结构和木结构中, 村镇房屋地面常为素土夯实或者三合土拌实, 其粘聚性、耐久性和防水性能较差, 楼面常为木板拼接。屋面多以平屋顶、坡屋顶为主, 坡顶中骨架结构体系中选择木结构或者砖砌, 屋面常用现浇楼面或者采用青瓦铺面。在部分平屋顶上, 设有水池、花园等附属设施, 并作为粮食晾晒场所, 其防渗、荷载设计等方面存在不足。

在门窗设置上, 过于追求气派的通窗和落地窗, 导致墙体被削弱严重;追求大阳台导致悬挑尺寸过大;洞口门上过梁配筋不足, 两端支撑长度不够。在楼梯选择, 一般房屋的两端或者中部设置双跑的板式楼梯, 楼梯存在踏步过高、宽度过小、休息平台宽度、平台下支撑不够;梯梁配筋不足、钢筋位置错误等现象, 楼梯间窗洞口设置随意且楼梯间常悬空, 设柱较少或者不设柱的现象极为常见, 楼梯间的整体性较差, 抗震性能脆弱。各处泛水处理不当甚至不加处理等现象随处可见。

(4) 设计与施工。根据调查和走访情况 (图3所示) , 库区场镇前期已建房屋, 没有设计的占55.56%, 通过非专业人员 (无设计资质) 简单画图示意的占24.44%, 在房屋的重要部位 (基础、墙、梁板) 进行设计计算的不到10.00%, 完全按照规范进行勘察设计的仅占10.00%。由此可见, 在勘察设计环节上, 村镇建筑急需提高, 避免由于设计水平低下或者设计缺陷造成抗震防灾水平的降低。

在施工方面, 其统计情况如下图4所示:没有资质的包工头承包的占44.44%, 由于包工头承包后组织农民工修建, 缺乏专业施工技术人员指导, 并且在监管上存在漏洞, 其建筑质量得不到保障;专业的施工单位参与建设的占21.11%, 其房屋质量较好;私人自行施工建设的占15.56%, 这类建筑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且在建设过程中易发安全事故、质量事故, 其进度计划、文明施工等方面几乎没有, 应引导并杜绝;其它方式的, 比如私人自行施工与包工头结合或专业施工单位与私人自行施工结合的占18.89%。在施工技术上, 由于包工头承包和私人自行施工方式较多, 其技术一般得不到保证, 一般为了片面地追求进度导致房屋修好出现质量事故, 比如屋顶保温隔热不到位、卫生间漏水、楼地面泛鼓掉碴、梁柱变形过大等现象时有发生。

3 三峡库区村镇建筑抗震减灾措施与建议

根据实地和问卷调查, 结合前述调查结果, 通过分析和参考规范, 提出三峡库区村镇建筑抗震减灾措施与建议:

(1) 加强抗震设防意识。抗震设防意识薄弱, 这是库区村镇建筑抗震减灾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由于历史上, 三峡库区是一个地震发生频率相对较低的地区, 人们未经受过较大地震的考验, 应加强对地震认识, 居安思危, 培养防灾减灾意识。

(2) 加强抗震设防措施。由于历史、经济、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原因, 在库区村镇建筑抗震设防措施缺乏或者不到位的房屋较多, 特别是2000年以前建造的房屋。这类房屋抗震能力弱, 地震发生时容易倒塌, 是导致村镇“小震致灾”的主要原因。对已建房屋的震害进行评估, 不能居住的给予撤除, 需要加固的在专业人员设计、指导下施工。对新建的房屋, 从源头加强抗震设防措施, 如慎重选址、合理进行结构方案布置、恰当的构造措施。

(3) 规范设计与施工, 保证工程质量。引导村镇建设过程中采用国家出版的新农村建设的图集, 或者推行设计院设计图纸, 保证设计的质量。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 并配备专业易懂的书籍如建筑工人施工技术, 建筑工人施工图阅读等, 对施工人员实行执业资格考核。

(4) 统一规划房屋建设, 健全监管体制。由专业人员统一规划村镇建设, 充分考虑房屋间距、道路设置、人员疏散、抗震救灾等问题, 排除安全隐患。加强和健全监管体制, 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如钢筋配置合理、砂浆强度达标等, 保证墙体的质量和整体稳定性。

(5) 大力发展经济。三峡库区地处腹地, 移民较多, 工业相对落后, 以农业为主, 农村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 收入较低, 经济拮据。为了节约建房资金, 往往购买一些劣质建筑材料, 在施工中偷工减料, 存侥幸心理。通过加强工农业发展, 实施“万元增收”项目, 让广大村镇经济条件得到改善, 使建设资金得到一定的保证, 在材料等方面保证抗震水平。

参考文献

[1]周云等.防灾减灾工程学[M], 中国建筑工出版社, 2007.p41.

三峡库区人才现状 篇6

1.1 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建设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步入轨道。经过了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 库区内部建立起了一系列的生态农业发展试点区域和示范区, 为三峡库区生态农业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建设主要表现在:建立库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调整库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沼气作为库区农村和农业建设的新能源、库区生态农业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库区农业的水田保持建设和庭院生态农业建设, 等等。

库区在进行这一系列生态农业发展建设的过程中, 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 根据各示范区示范点的自有条件, 因地制宜地建设发展出一系列的生态农业模式。这些典型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生物和工程等技术措施, 结合自身优势, 逐步探索出了一个发展多产业相结合的立体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这种全新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有效地将库区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方面的效益结合起来, 使库区的农业建设和社会经济建设得到了协调的发展。

1.2 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特殊, 一方面, 表现为地质地貌复杂、土层瘠薄、土壤保土保水能力极差, 生态环境先天性脆弱;另一方面, 库区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 而大多数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从而导致了大规模过度开垦、过量施用农药化肥、以及发展高污染加工工业等行为的发生, 从而严重破坏库区的生态环境。这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使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发展任务之一, 库区生态环境的好坏严重关系到库区经济发展建设的成败。

2三峡库区发展生态农业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2.1 耕地质量差, 人地矛盾突出, 自然灾害频繁

库区现有耕地质量不高, 有大量土层脊薄、肥力低的中低产田;同时, 非耕地的开发利用难度也比较大, 从而严重制约了当地生态农业的发展。因此, 这成为了库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也是库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最重要的自然性障碍因素。

2.2 农业结构调整滞后, 生态农业建设起步晚

从库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来看, 库区农业仍然属于传统农业。目前, 库区内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依然是小农耕作模式。由于库区特殊的地质地理条件, 使得当地农户分布比较零散, 从而使得大规模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的应用和发展被严重制约。另一方面, 由于库区长期以来一直以粮食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 形成了以种植业支持养猪畜牧业的发展模式, 这种小农经营模式一直未得到有效地改善。同时, 库区的大型机械耕作基本没有得到有效地推广和使用, 大型耕作机器和喷灌滴灌机器的使用率基本为零, 这都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竖起了一个个障碍, 成为库区现代化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障碍因素。

2.3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三峡库区长年以来的分散的小型耕作农业, 使得库区农户的经营模式依然保持传统模式, 这种落后的农业经营模式严重制约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增长。农民的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的粮食种植业和养猪畜牧业所带来的将农业经营性收入, 非农收入所占比例非常低。同时, 库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 这些都为库区农民收入的增长和收入结构的调整提出了重大的挑战性问题,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还要从库区内部自身的农业发展模式入手。

2.4 农业科技支撑力不足, 政策支持不到位

三峡库区现有的农业发展技术科技含量低, 难以支撑现代化生态农业的实施和发展。同时, 库区农业科技人才严重缺乏, 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得不到普遍推广, 这些已成为制约库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

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其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往往需要一定阶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如果政府、社会、资金、技术某一环节发生缺损, 则生态农业建设效果就会发生偏移, 达不到预期目标。

综上所述, 制约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发展的这些障碍性因素亟待解决。只有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下, 发展以充分合理利用资源、效益高增产快为特点的生态农业, 才能最终实现库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新时期,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 生态农业已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这必将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峡库区地处我国生态环境典型地区, 农业发展也称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一方面,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 地质灾害严重;另一方面, 库区农业发展滞后, 大部分农业耕作模式依然是小农经济发展模式, 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 如何找到库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突破口, 如何将当地特殊的生态环境与当地农业发展模式相结合, 走出一条适合库区本地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农业, 成为了新时期解决当地“三农”问题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障碍性因素

参考文献

[1]熊建立.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0, (5) .

[2]杨建宏.三峡库区生态农业问题及对策浅析[J].农业与技术, 2010, (10) .

三峡库区人才现状 篇7

1 芦荟产业的发展概况

芦荟现代产业化的历史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芦荟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几十年来, 以美国为先导将芦荟的试验室研究引入到产品应用开发中来, 以库拉索芦荟产业为主导的强劲势头向化妆品、日用品、保健品、食品、生物药品行业迅速渗透, 芦荟产业实现了种植、加工、产品、质检、销售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发展;在日本, 木立芦荟 (A.arborescens M.) 的研究和产业化已成规模化发展[1,2]。

中国的芦荟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发展, 种植规模和深加工相对比较滞后。近年来, 芦荟种植区域的扩大和技术的提高已吸引了许多企业家、商家的投资, 特别是北方地区的保护地栽培技术的成功, 为芦荟这种热带植物在北方落户提供了可能, “千吨级芦荟凝胶制品”项目已经国家科技部火炬办批准列入火炬计划, 芦荟产品标准制定也列入1999年国家标准制定计划, 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同我国最大的芦荟基地———云南元江密切合作, 历经多年的攻关首创了芦荟膜分离浓缩技术, 国际芦荟专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使中国一跃成为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生产芦荟高级工业原料的国家之一[3]。目前国家将芦荟产业列为科技扶贫的发展项目, 一些地方政府也把芦荟产业列为农业项目、科技综合开发项目, 对芦荟研究和产业发展给予政策支持, 是我国芦荟市场发展的巨大加速力。

分析其发展趋势与市场, 中国芦荟市场竞争优势主要在于广大待开发的市场空间、成本优势、产品开发生产能力的雏形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目前我国的芦荟种植面积已超过1 000hm2, 专业从事芦荟种植、生产、加工、开发的公司日益增多, 芦荟产业已初具规模, 拥有了基本的科研开发队伍和自己的专利产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网上检索截至目前芦荟相关专利共700多项, 这显示了我国对芦荟的研究已逐渐趋向于高技术的加工生产和医药保健方面[4]。但是不能忽视的是由于企业经营分散, 行为不规范, 集约化程度低, 还处于单纯的芦荟原料出口阶段, 加上科研投入不足, 基础研究落后, 芦荟及其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测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 我国芦荟产业与国际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要走的路还比较远[5]。

2 三峡库区发展芦荟产业的背景与必要性

2.1 三峡库区发展芦荟产业的社会背景

长江三峡库区位于北纬29°16′~31°50′, 东经106°20′~110°30′, 包括东起湖北宜昌, 西至重庆662.9km沿长江两岸分水岭范围。三峡水库淹没区涉及湖北省部分及重庆市大部分区县, 库区地处我国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 年平均气温14.9~18.5℃, 年均降雨量1 000~1 300mm, 气候具有冬暖春早、夏热伏旱、秋凉多雨、高湿雾多、霜少风小等特点, 没有长江中下游产区的周期性冻害。库区有极显著的植物资源丰富性和多样性, 是我国珍贵稀有植物的避难所和3个特有属植物分布中心区之一[6]。库区地势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 特别是农副产品及山区生物资源有较大开发潜力, 但开发利用程度低, 缺少一种政策上的扶持和技术上的整合, 规模化的开发与加工还只是在初期的运作中, 资源可持续开发还没有提高到相应的高度。大规模发展芦荟产业是充分利用库区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这对整合库区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并为库区其他资源的开发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我国以前芦荟的种植一直停留在海南以及广东、云南等地。经过多年的探索与验证, 三峡库区已成为芦荟发展的一个新的生态适宜区。库区土壤pH值大部分在6.0~7.5, 有机质含量一般为1.0%~1.5%, 库区蓄水后, 大水体对气温的垂直影响可达400m, 宽度可达2 000m以上, 冬季平均气温将上升0.3~1.0℃, 夏季则下降1.0~1.2℃, 冬暖夏凉[7], 有利于芦荟生长, 更是其他产区不具备的优势。但是随着三峡库区移民项目的开展, 移民迁建过程中的产业空虚化已引起了国家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与西部同步实现工业化是政府和各地企业面临的一个课题。在这种大背景下芦荟产业担负着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任。经国务院批准的《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芦荟列入绿色食品种植与加工规划, 国家发改委批准列入三峡库区重点产业项目。

2.2 三峡库区发展芦荟产业的必要性

芦荟作为农副产品加工和食品新资源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黄金产业”。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芦荟研究开发上起步较晚, 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是国家确定的“朝阳产业”。近些年来, 受世界芦荟热的影响, 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开始规模化栽培种植芦荟。三峡库区百万移民工程被公认为世界级难题。当前库区各地新上企业较少, 不成规模, 就业容量十分有限。移民就业及生计压力重大, 加快三峡库区的产业重构与发展、妥善安置移民就业已经刻不容缓。通过在三峡库区发展以本地资源优势为特色的芦荟种植业以及芦荟产品加工业, 已经达到的库拉索芦荟鲜叶产量75t/hm2、产值7.5万元/hm2的规模将是帮助库区农民致富增收的高效产业, 有助于库区社会稳定和繁荣。

芦荟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产业, 除了能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优化更有实质性的作用。三峡库区属于长江中下游生态脆弱区, 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保护在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结合政府支持的“退耕还林”, 实施“退耕还草”, 沿着长江淹没水位线上部大陡坡贫瘠地种植芦荟, 不用化肥和农药, 发展无公害生产, 能有效地保持水土, 控制“石漠化”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达到优化库岸景观, 促进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作用。使用开发的无污染的绿色农副产品为原料, 属可再生资源, 大力发展芦荟种植的生态高效农业, 生产中基本可以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其产品具有高度的经济医疗价值, 并可用于动物饲料, 取之于自然又回归自然。实现生态平衡发展的良性循环, 既绿化了荒山, 又保持水土, 涵养水源, 是改善和优化库区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除此之外, 芦荟市场还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进一步缓解移民就业的压力。如芦荟产品商品包装过程中与绿色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绿色包装物材料的要求给库区的其他植物资源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 在芦荟大规模种植以后在长江流域形成独一无二的绿色生态景观, 极大地促进当地的旅游业, 并且随着人们对芦荟食用价值的认识, 芦荟也将在餐饮业中发挥优势。

3 三峡库区芦荟发展现状

目前, 三峡库区种植芦荟的优势正在逐步体现, 在芦荟的生产中大都是以“公司+农户+基地”的先进模式大力推广, 发挥各个环节的优势, 扬长避短, 形成芦荟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 对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及生态环境保护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以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研究型单位。重庆市万州区九龙芦荟产业有限公司经过5年时间的品种栽培试验和繁殖驯化, 建成集芦荟“种、产、销、研”专营公司, 已经成功探索出一条在三峡库区发展优质美国库拉索芦荟的种植经验。目前, 九龙芦荟公司已建成芦荟种植示范基地和育种繁育基地20hm2, 完成土地改造及相应基础配套设施建设66.67hm2, 并完成产业化建设666.67hm2的种植区域规划和环境评价, 形成了规模种植, 已列入国家科协“金桥工程”项目, 与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三峡农科所联建“三峡库区产业研发中心”、“三峡库区芦荟种植技术研究中心”, 有众多教授、博士、专家参与指导, 并与汇源重庆三峡果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诗仙太百集团、鱼泉榨菜、东方药业和绿康粮油等联合研发新产品。元江芦荟集团也与三峡库区进行技术上的合作与支持, 加快芦荟发展的有序步伐, 通过资源整合模式探索可望在全国的芦荟产业中起到领头军的作用。

4 三峡库区芦荟产业发展前景

三峡库区作为一个新的芦荟生产优势区, 目前正在规模种植与开发中, 在长江流域沿岸呈现种植系统化、逐步向外拓展的趋势, 国家芦荟科研单位以及重庆主城区以其先进的技术为其他地方提供支持, 万州、云阳、奉节以及湖北的恩施、武汉等以其地理和气候优势在规模种植中提供基地基础, 无公害绿色芦荟生产正在攻关相关科研, 元江芦荟集团技术上的支持将会使库区在芦荟产业开发中走的更远。随着业内对芦荟应用及开发观念的不断成熟, 中国市场中、高档芦荟产品走俏。在我国乃至世界主要芦荟原料市场中三峡库区制造的芦荟产品会越来越多地出现, 并以明显的地方特色和高生物活性的形象面对全球市场。

5 三峡库区库拉索芦荟种植与管理研究

自2005年10月重庆三峡学院与万州九龙芦荟基地种植基地合作, 进行了为期3年的芦荟种植与管理的探索与试验工作。首先对万州九龙芦荟基地芦荟病害进行了调查, 经过统计大田芦荟的发病病叶率为99.34%, 病情指数为52.95, 发病情况极为严重, 最为严重的是芦荟褐斑病。之后在实验室内对芦荟褐斑病菌进行了分离鉴定, 确定了其培养性状和生物学特性, 随后选用6种药剂对其病原菌进行抑菌试验, 然后在大田加以试验, 结果表明:效果最明显的为克菌灵和多菌灵, 其次为纳米氧化硅[8]。深入研究明确了纳米硅对芦荟褐斑病病原菌壳二孢菌生长速度有抑制作用, 抑制其孢子萌发和改变其菌丝生长形态, 从而达到对病原菌生长的抑制, 这为纳米材料在芦荟无公害生产上应用提供了可行性依据[9]。同时, 为了大面积推广库拉索芦荟在万州区的种植面积, 在万州区大周等地初定了3个试验点, 进行为期半年的种植栽培试验, 在芦荟基地选择标准大棚120m2进行不同处理, 在其后半年观察其生长量和调查病害发生情况, 再次证实了库区的环境条件适合芦荟的生长, 在定植前进行了土壤和植株消毒处理能有效地预防芦荟黑斑病的发生[9]。经过不同种植区域、种植时间后对采收的芦荟叶片内含成分进行了检测对比, 其中主要成分芦荟苷、芦荟多糖、乙酰化多糖的含量, 相比云南元江地区种植的并无差异[10], 芦荟大黄素、粘多糖以及氨基酸和维生素的含量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云南、海南种植区芦荟的内含指标。

6 综合种植管理技术

因在栽培种植中要保证芦荟生长生物学的最低温度必须在5℃以上, 根据不同条件选择露地栽培和适度的温室栽培。

6.1 大田露地种植

库区大部分产地都不会超过芦荟生长的极限低温, 以万州区为例, 最冷月低于0℃不超过10d, 因此可以实行大田露地种植, 关键是在冬季低温来临前做好保温措施。一是深翻晒土, 创造良田。选择含腐殖质高的肥沃砂壤土, 对土壤进行改良, 一般在芦荟定植前15d耕翻土地, 晒表土, 同时可以杀灭土壤表面的微生物, 然后施腐熟厩肥30~45t/hm2作基肥, 建议结合施用微生物菌肥, 并建立良好的田间排灌水系。二是选用良种, 适时定植。选择叶片数多的粗壮种苗, 其抗性强生长力也强;芦荟常用母株分根或扦插法繁殖, 组织培养虽然可以较好地控制带菌量, 但在大田推广还有待相关条件的配备, 所以建议库区芦荟种植还是以扦插为主。扦插时间春季3~5月进行, 秋季以9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为宜, 插条选10~25cm长的壮枝, 切口用利刀削平, 去掉底部左右2叶片, 放置干燥的地方2~7d, 待切口干硬, 形成坚硬膜后植于掺有少量培养土的粗砂中。插深2cm左右, 砂土稍湿即可, 放半阴的环境中, 20~30d即可生根, 然后慢慢给予光照。定植密度为40cm×40cm, 栽3万株/hm2左右, 定植后一次性浇透水, 并覆盖遮阳网。一般在栽后15~20d就可缓苗, 缓苗期叶片会呈现红色、发生干缩, 一旦芦荟的地下根系发育生长后, 地上部就会返青, 心叶开始生长, 然后进入快速生长期。三是加强田间管理, 保障高产。库区高温高湿的气候特别明显, 合理控温非常重要, 在高温炎热强阳辐射的夏季, 要遮荫降温;在低温的冬季, 增施有机肥, 或在地边采用熏烟法等措施来保温增温。因地灌水, 芦荟缓苗后要及时松土除草, 并注意补充土壤水分和肥料。根据土壤质地、干湿、天气、芦荟品种、生育期等情况而确定灌水量。芦荟最怕长期积水, 一般春夏两季气温高、日照强、蒸发量大、芦荟生长快, 浇水量和次数要大而多, 并且要及时排除雨水, 切忌造成积水;立秋以后, 逐渐减少灌水次数和水量;冬季要小而少或基本上不浇水。定量追肥, 根据芦荟植株大小、生育时期确定施肥量的多少和浓度, 以腐熟、速效养分含量高的有机肥为主, 无机复合肥为辅;建议施2~3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不施, 不宜施过浓的肥。伏天不宜施肥, 以免烂根。中耕疏土, 结合除草、施肥、采叶、培土一起进行中耕。这样既省工省时, 又利于芦荟的生长。四是病害防治。因在露地栽培, 田间病原量大, 病害发生严重, 造成防治困难, 在防治上应以预防为主, 采用农业栽培措施和药剂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治办法。五是适时采收。芦荟苗移栽1.5年以后、单叶重在250g以上时即可采收。一般从植株基部开始收, 用刀片从干缩处划一小口, 尽量减小伤口, 春夏秋季每月采收1次, 每次每棵采收1~2片叶, 叶片年产量可以达到75~105t/hm2。

6.2 保护地种植

如果要求芦荟鲜叶产品质量高, 同时为了减少因冷害而加剧芦荟褐斑病的情况, 可根据条件进行保护地栽培, 如采用大棚、弓棚和地膜覆盖等措施。其关键栽培技术:一是选择地势平坦、避风保暖、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地方, 而且在建造保护设施的时候要考虑建棚方位等原因, 布局合理, 尽量使芦荟在生长期能够充分地利用光照。二是选择土壤疏松、透气地块种植, 以砂质壤土为好 (施肥要求同大田种植) 。如果是大棚, 建议建造333.33m2大棚, 设5畦, 畦宽120cm, 3行种植, 也可根据大棚面积而定, 因库区大多为坡地, 地形不规整, 因地制宜选择弓棚和地膜覆盖, 总体原则是操作方便且能起到保温除草的作用。三是在大棚内会形成一个局部的小气候, 因此要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通过揭棚和覆棚及时地控制温度和湿度, 在冬季最冷的时候在大棚上可以覆盖草席保暖, 如果湿度太大, 容易发生病害的流行, 所以可以结合熏烟法预防病害的发生。

摘要:概述了芦荟产业的发展概况, 介绍了三峡库区发展芦荟产业的社会背景及必要性, 阐述了其发展现状, 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最后总结了芦荟综合种植管理技术。

关键词:芦荟产业,发展概况,发展现状,综合种植管理技术,三峡库区

参考文献

[1]佑清, 姚利.芦荟[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8.

[2]熊佑清.芦荟[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9.

[3]霍丽云, 魏允亮, 张永明.芦荟最新研究进展[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05 (5) :100-103.

[4]李敏, 周何青, 陈广仁.我国芦荟开发利用相关专利的现状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22) :6-7.

[5]铁军, 白海艳, 赵芳芳.芦荟的综合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6, 25 (4) :22-24.

[6]徐之华, 黄健民.长江三峡库区气候特征与生态环境[J].四川气象, 2002, 81 (3) :22-24.

[7]胡志毅.三峡成库后气候变化趋势与气候资源利用[J].地理教育, 2003 (5) :27.

[8]甘丽萍, 邓超, 刘仁华.纳米硅防治三峡库区库拉索芦荟褐斑病的药效试验[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26 (2) :36-38.

[9]甘丽萍, 胡廷章, 谭千洪, 等.三峡库区库拉索芦荟种苗褐斑病防治及纳米硅对壳二孢菌的作用[J].湖北农业科学, 2008, 47 (2) :188-190.

三峡库区人才现状 篇8

1 研究区域背景分析

万州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动态移民26. 3 万人,占三峡库区的20% ,占重庆库区的25% ,在库区区县中移民任务最重。苎溪河是众多长江一级小支流之一,发源于万州区三正镇,向东流经高升、高梁、沙河等九个镇( 街办) ,于南门口注入长江,全程都在万州区内,是万州第一“大河”,主河道长30. 6 km,流域面积228. 8 km2,每年有1. 44 亿m3径流汇入长江,形成库区最大的消落带之一。

由于苎溪河流域为万州经济发达区域,大量工业、生活污染物排入苎溪河。水利部门公布重庆市2007 年水资源公报,对库区33 条一级支流回水区上游28 个断面的水质监测表明,断面水质达到Ⅳ类和劣Ⅴ类的比例达到17. 9% 和3. 6% ,污染较重的河流是万州区苎溪河和五桥河,水质以Ⅴ类和劣Ⅴ类为主。在对三峡库区万州段水体污染微生物的监测过程中发现,在三峡水库中经城的河水污染较为严重,绝大部分支流和城市回水区的指示微生物浓度明显高于长江干流,说明这些水域受粪便污染较重,蓄水对支流和城市回水区的水质影响较大。蓄水后,苎溪河水出现回流,这使得自净能力较强的天然河流变成了水环境容量低、生态功能相对脆弱的巨大人工湖泊。

苎溪河附近的生态环境、移民状况、人居环境及其生活状况等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苎溪河沿岸几个典型村落的人口、农业、经济及污染情况等方面的特点见表1。

注: 1 亩≈667 m2。

通过调查发现周边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基础设施破坏。长江水位上升,天仙拦沙坝建成后,村内主要道路被淹,架桥尚待落实。2) 环境污染突出。大量牲畜粪便及一些工矿企业的废水直接排入河里。3) 技术亟待跟进。村内饲料加工厂企业,退耕还林后的果树、蔬菜栽培迫切需要技术人员。4)经济基础薄弱。人地矛盾突出,经济来源只能以打工为主,总体人均收入不高。5) 环保意识滞后。村民生态意识薄弱,越是养殖业、工业比较兴旺的农村污染越重。

2 苎溪河消落带生态环境污染现状

消落带作为水域与陆地环境系统的过渡地带,其生态系统将受到来自水陆两个界面的交叉污染,水域部分的污染又为苎溪河消落带的污染增加了负担。

2. 1 固体垃圾

苎溪河的垃圾主要来自于河流经城区带来的生活垃圾以及城区周围垃圾场的垃圾,残留的各种固体废弃物由于缺乏人工消落带固有植被群落的拦截和吸收,直接进入水库水体,也造成水质污染。经调查,苎溪河流域四个村共有养殖场33 家,大部分养殖场没有畜禽粪便的配套处理设施,污染物仍分散排放、鲜见集中处理,面源污染严重,是入库污染物的主要构成者。根据万州环保局的调查,苎溪河沿岸有12 处大的垃圾堆放处,堆放了大约220 t垃圾,一旦下暴雨,这些垃圾就全数流入河内。消落带175 m处蓄水后污染物量将有较大增加,农村面源污染仍为最主要污染源,占46%[4]。

2. 2 废水

1) 工业废水。苎溪河流域内有重污染工业企业43 家,每年排入苎溪河的工业废水达130 万t,化学需氧量( COD) 达1 000 t,工业污染源治理水平低下。2) 生活废水。按苎溪河流域城镇人口测算,全流域每年排放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超过700 万t,主要污染物COD、氨氮年排放量都较高,生活污水所占全流域的污染负荷已达80% ,是导致河流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根据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万州区老城区及天城片区流入苎溪河的生活污水需经截流,并经申明坝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由于客观原因该厂较长时间停工,流域内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照旧排入苎溪河。3) 农业废水。苎溪河沿岸有30 多家成规模的养猪、养牛场,畜禽养殖及第三产业年排放废水12 万t,COD153. 7 t。除此之外,三峡库区化肥利用效率低,化肥特别是磷肥对苎溪河的污染已有专家论证[5]。苎溪河流域地表水中磷、氮、COD均超过国家三类水质标准,故可以判断地表水源受到轻度污染,随着三峡水库的水位上升,该河流域将大面积与长江连通,对苎溪河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是保护三峡水库水质的重要途径。

3 苎溪河生态治理措施

3. 1 基础设施是保障

苎溪河消落带的治理采取了拦河筑坝成湖的措施,将苎溪河与长江的交汇截断,不让流失泥沙进入长江。2002 年启动的长500 m、宽12 m的苎溪河永久性钢筋混泥土实心重力大坝已完成修建,苎溪河也因此形成了一个达6 000 万m3的湖泊生态风景区———天仙湖。在天仙湖四周已经先后建起了万安桥、万州大桥、石宝嘴大桥和沙河大桥,还修建了环湖公路,桥、路、建筑、湖水交相辉映。

同时,随着移民工作的开展,沿岸村落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变动,特别是由于蓄水被淹后,很多原来的主干道被破坏,因此急需加大道路、桥梁、沟渠、农田工程建设等设施的修建和完善。

3. 2 污染治理是关键

3. 2. 1 工业废物污染防治

首先在宏观性控制对策方面,应把水污染防治和保护水环境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技术性控制对策主要包括:l)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通过生产工艺的改进与改革、原料的改变、操作管理的强化以及废物的循环利用等措施,将污染物尽可能地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2)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减少排污量和工业新鲜用水量。3)促进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物理生态工程(Physico Ecological Engineering PEEN)污水治理是目前在水污染治理中比较先进的技术[6],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大胆借鉴。

3.2.2城市水污染防治

结合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将不断完善下水道系统作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规划、建设和运行维护。城市废水的防治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在人口相对分散的苎溪河,适当分散治理可以减少废水收集管道和废水厂建设的整体费用,开发各种高效低耗的新型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例如,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生物膜法、天然净化系统等。

3.2.3农村污染防治

合理布局,控制发展规模; 加强畜禽粪尿的综合利用,改进粪尿清除方式,制定畜禽养殖场的排放标准、技术规范及环保条例; 建立示范工程,积累经验逐步推广。对乡镇企业的建设要统筹规划,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限期治理某些污染严重的厂矿、食品等企业; 在乡镇企业集中的地区以及居民住宅集中的地区,逐步完善下水道系统。其次,改善灌溉方式和施肥方式,加强土壤和化肥的化验与监测,科学定量施肥; 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开发、推广和应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

3. 3 农业技术推广促发展

苎溪河水源充足,离万州区主城区近,可以大力发展蔬菜种植特别是设施蔬菜的栽培,立体开发,庭院创收,实施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复合农业种植系统是一种可以借鉴的方式,这种方式将乔、灌、草、藤结合起来,将治理生态环境与发展农村经济结合起来。在175 m处至征用线之间建设以生态利用为主,结合库区传统的林- 农、林- 果、林- 牧生态利用保护模式的生态缓冲带,对保护三峡水库消落带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应出面对村民进行适当的培训,派刚毕业的青年学习技术或者引进专业人才,带头致富。

3. 4 提高村民意识是动力

生态意识的作用和意义是十分重大和深远的,“生态意识就是生命意识”,在对重庆市三峡库区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影响因素的初步调查分析表明,为了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特别需要加强媒介宣传的力度,给居民创造一个文化氛围浓的环境; 其次需要提高居民的文化程度和素质,使居民能从自身健康需要出发,从各方面获取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关心环保; 同时也需要加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同作用。

3. 5 农村生态园区建设是消落带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经济的粗放性和低效性、土地利用布局零散和无序、产业发展盲目随意、村庄缺乏活力和吸引力以及经济空心村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乡村发展的制约因素。苎溪河沿岸各村落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发展农村生态园区是一条生态与经济并行优化的选择。生态园区规划围绕以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为中心,实行“四农”( 农业生产高度发达、农民生活较为富裕、农家环境整洁规范、农村各业良性循环) 相辅,“三生”( 生产、生活、生态) 统一的策略,建立以“绿色产业”为导向的都市农业生产基地。由此,根据土地适宜性、景观功能将苎溪河附近农村规划为不同的农村生态园区: 乡村居住区,高科技农业园区,猪、鹅与鸭农庄,花卉苗木区,采摘园区,无污染工业园区,休闲娱乐综合功能区。

参考文献

[1]苏维词,杨华,赵纯勇,等.三峡库区(重庆段)涨落带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初探[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3):326-332,479.

[2]王建超,朱波,汪涛.三峡库区典型消落带淹水后草本植被的自然恢复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5):603-610.

[3]胡兴娥,惠二青.三峡水库建设期间污染物来源及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J].水力发电,2009,35(12):34-36.

[4]谭淑端,王勇,张全发.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环境问题及综合防治[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Z1):101-105.

[5]黄秀山,祁俊生.化肥对苎溪河的污染及其治理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8):127-129.

上一篇:教育德性下一篇:语篇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