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区经济

2024-07-18

库区经济(通用12篇)

库区经济 篇1

“十一·五”期间是湖南水库库区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水库移民收入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库区基础设施得到了有力的改善,库区特色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然而,由于库区底子薄、基础差、资源禀赋贫瘠,库区与非库区的经济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未来5年将是我国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库区必须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否则,将加大与其它地方的差距,增加不稳定的因素。湖南省是我国最大的水库移民省份之一,采取必要的措施,促进库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打造“平安、和谐”库区,对湖南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湖南水库库区经济发展现状

1.1 湖南水库库区基本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共兴建各类水库1.34万座,其中大型水库46座,中型水库400座,占全国水库总数的1/7。水库建设形成水库移民240多万人,连带影响人口770多万人,目前全省各县市均有移民分布。由于水库建设主要布局在山区和丘陵区,而移民搬迁也主要采用就地后靠和集中安置的方式进行,因此,目前库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我省山区和丘陵区,其中以雪峰山、南岭山脉及湘中、湘南丘陵区分布最多。全省移民人口最多的分别是新化、安化、沅陵、资兴、湘乡、道县、衡东等。

1.2 库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湖南水库库区多分布在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本来就薄弱,水库建设又破坏了原有的基础设施。库区被水割山包,交通被切断,水源受影响,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区位条件较差,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1]。近几年,随着“村村通”、“安全饮水”、“农村沼气”等工程的实施及水库移民后扶政策的支持,库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有力的改善。库区移民村基本实现通路、通电、通讯“三通”,安全饮水人口比例大幅提高。但由于大多数库区地处偏僻,受基础差及移民投入能力不足的影响,库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仍落后于非库区;库区仍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存在交通难、饮水难、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目前全省仍有不通电的村1106个,不通机耕道的村912个,约占全省的一半;饮水困难的人口80.5万人,占全省饮水困难人口的16%;此外,库区移民在教育、文化、医疗方面,均与非库区农民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村镇又有大部分属于库区移民村,库区基础设施与非库区相比差距显著。库区的耕地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仅为全省农民人均水平的54.4%;库区贫困人口比例也远高于全省比例,温饱线下的移民比例达到1/3,全省温饱线下农民比例仅为5.6%(表1)。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5年,国家对农村的投入力度还将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面貌也将呈现新的更大变化。然而,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库区基础设施水平与非库区将继续拉大。其原因:一是库区原有基础差,且库区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需投入资金更多;二是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政策要求当地有较多的配套资金,而库区移民收入水平低、投入能力差,加上当地政府的“畏难”情绪,配套资金难以到位。

资料来源:2006年后期扶持政策摸底调查结果,湖南省水库移民局提供。

1.3 库区移民收入水平低

移民收入低是库区经济发展水平低的重要表现。2006年湖南移民人均收入仅为1924元,同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389.8元。2009年移民人均收入为2579元,4年年均增长8.51%;同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910元,4年年均增长为11.21%。可见,不仅移民收入水平低,而且收入增长速度低于全省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移民人均收入与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拉大之势。移民收入水平之所以低,一是家庭经营收入即产业开发收入低。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产业支撑就不可能有发达的经济。近些年,库区在后期扶持政策的帮助下,产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水产、柑桔、茶叶等产业初现雏形,但库区产业仍属落后,在开发规模、产业化程度、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均不具有优势[2]。二是移民二、三产业收入少,特别外出务工收入低,移民由于水库的建成,失去了熟悉的生活环境和原有的社区网络资源,务工无门,即使找到工作,也是简单的体力劳动,缺乏技术工种,务工收入跟当地农民来比相对较低。

资料来源:①移民人均收入来自湖南省水库移民局汇总数据;②湖南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各年湖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库区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

2.1 库区经济发展政策环境良好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非常关注,并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自2004年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下发七个一号文件直指“三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七界三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与此同时,国家为了解决矛盾日益突出的水库移民问题,促进库区经济发展,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一系列的政策出台,对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库区在此期间基础设施得到有力改善、经济发展加快,移民收入快速提高。

基于政策的连贯性及我国特殊的国情,未来几年“三农”仍是我国政策优先考虑的重点,国家仍将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扶持。针对库区而言,虽然库区与非库区在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水平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但针对库区移民再出台单独的政策可能性不大。从目前国家已经出台和实施的政策来看,国家对库区在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然很不够。首先国家的相关惠农政策均是以耕地面积等资源为基准进行补助和补贴,对于资源原本就十分匮乏的库区而言,获得到补助就要少;其次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助均是在农民自筹投入为先的基础进行,库区移民收入低自筹投入能力差,这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库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2.2 市场需求的稳步增长为库区产业的拓展创造了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消费结构也将趋于优质化、多样化、合理化。当前,随着气候环境条件的逐步恶劣,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视,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在国外,西方发达国家绿色农业产品供应不足,为发展中国家的绿色农产品出口带来机遇。近年来,现代化农业带来的弊端使得西方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和质量问题,市场上对高质量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需求增加。许多发达国家短期内会出现绿色食品的需求和供应之间的“巨大缺口”,为发展中国家增加农产品出口提供了契机[3]。湖南水库库区生态条件好,适合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为库区产业开发带来良好的机遇。

然而库区的特色农产品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水果、水产等产业。柑橘是库区具有较强优势的产业,但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一是省内柑橘主产区产品的竞争,如石门的蜜柑与东江库区、安化柘溪库区的产品形成竞争;二是省外产品的竞争,江西脐橙与道县库区的脐橙的竞争。另外,由于库区水果、水产加工等行业技术含量较低,新企业进入壁垒低,企业之间的营销方式雷同、市场定位相似,各企业无心或无力进行新产品开发,直接导致产品市场的集中度低,产品同质化程度高。这在相当程度上加剧产品的竞争。目前,库区水果加工基本是以桔瓣罐头加工为主。

2.3 自然资源环境的制约

库区产业开发只能依托现有的山地、水域等自然环境资源进行。然而,由于库区地处山区,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环境遭到破坏,要恢复就比较难了。库区资源大部分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产业开发与环境保护难已两全。其次,库区开发必然要充分利用库区的水域进行开发,也同样面临环境的压力,如开发过度,造成水体的污染,影响更大。因此,库区产业开发正面临自然环境的制约。

3 加快库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综观国内经济形势,未来几年,我国农村经济将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呈现一个较快的发展态势,城乡的差别将大大缩小。库区作为欠发达区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非库区经济的差距,需充分利用库区特色资源和有利的政策环境,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推进库区产业发展,加快移民收入增长,改善库区基础设施条件。

3.1 加快库区产业发展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快库区产业开发是推进库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库区特色资源丰富,发展特色产业,壮大库区产业,是加快库区经济发展必然之路。根据库区的生态环境好、山地资源丰富、水面宽阔的资源禀赋,通过与农业科研单位的合作,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采用产业化发展模式,创新产业化发展机制,加大油茶、水果、茶叶、水产等四大库区支柱产业的扶持与发展。同时还是考虑不同区域的特色和移民的生产习惯,结合市场需求,将金银花、中药材、食用菌、特色养殖、蔬菜等特色产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扶持。另外,要针对库区产业开发水平不高、产业化程度低的现状,扶持和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库区产业化建设,培育产业龙头,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提高产业化水平。在产业化龙头建设中,要充分利用湖南现有的220家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引导和鼓励其参与库区产业开发。同时,还要积极扶持和培育库区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组织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3.2 鼓励移民自主创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源。促进移民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对促进移民持续增收,加快库区经济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库区经济虽然落后,移民收入较低,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能人开始先富起来了。在调查中发现有相当部分先富起来的移民有着强烈的创业意愿。鼓励和扶持移民自主创业,既可以通过创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增加就业;又可以培育新兴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实施鼓励移民自主创业策略,要提高移民创业的积极性,降低移民自主创业的成本,提升创业的成功率。要根据库区的资源特点,制定鼓励移民创业的规划和政策,并通过库区基金等移民政策性资金的运用,采用贷款贴息、贷款担保、资金补贴等形式,扶持移民创业。同时加强移民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移民创业能力,培养造就一批自主创业的带头人。

3.3 实行智力扶贫

移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是加快库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2]。只有移民富裕了,才有实力进行基础设施的投资和产业开发,库区经济才能加速发展。目前,库区移民收入水平总体仍处于贫困的边缘[4]。移民收入主要来自家庭经营收入及务工收入。财政转移支付收入自后扶政策实施以后,在移民收入中所占比例有所提升,但是由于国家各类补助基本是以耕地为基准、且补助的重点领域是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因此,移民难以达到补助的平均水平。要实现移民收入的快速稳定增长,关键提高移民务工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提高移民务工收入,重点是提高移民就业技能。加强移民培训,要立足移民特点,针对市场需求不,创新培训方式,拓宽培训内涵,采用基地培训与企业招工、技术培训与农业项目、转移就业与劳务市场相联合的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率;同时要利用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星火科技培训、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拓宽移民培训渠道。

4 对策及建议

4.1 制订切实可行的规划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规划在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库区作为农村的组成部分,其指导性规划主要来自所在区域的规划,然而库区的特殊性,需要有针对性的规划提供指导。为此,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应根据当地库区的资源禀赋,移民的特点并结合相关移民政策、市场变化趋势等方面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划。特别是要制定产业发展、移民培训、经济发展等指导性规划。

4.2 调整政策性资金投入方式

推进库区产业开发、培训人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均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当前,困扰库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是资金缺乏。仅移民自筹资金和政策性资金远不能满足库区经济建设的需要。拓宽库区融资渠道,需要通过政策性资金及其它行政手段的引导,吸纳社会资金向库区进行投入。重点是要调整政策性资金使用范围,改变原有的小规模的、“撒胡椒面”式的投入方式,提高政策资金的使用效率。要根据库区产业开发的需要,建立产业开发基金,对一些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产业进行重点投入,同时还通过政策性资金的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库区经济建设;其次是整合各类支农惠农资金的投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4.3 建立相应的产业开发指导服务平台

目前,库区移民产业开发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但由于移民信息不灵、缺乏相应的技术,在产业开发存在盲目性,成功机率比较低。各地可结合产业规划和当地的资源条件,依托相关科研院校的技术力量,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建立相应的产业开发指导平台。同时也可利用现有的专业合作组织等社会团体,引导他们充实技术力量、改善硬件条件,组建社会性产业开发指导平台。

4.4 创建新型产业化运作机制

创建良好的产业化运作机制是促进产业开发良性发展、提高移民收入、促进库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实力的不对等,导致移民难在产业化合作中获得应有的利润,同时,也因农民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短视行为,导致合作的难以为继。可以说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质是利益分配问题,因此要结合库区实际情况和移民意愿,以政策性资金为引导,创建新型的产业化运作机制,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有关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联结起来,形成一个或紧密或松散的利益共同体。各级政府部门,应引导移民生产户组建相应的生产性合作组建,提高移民自身的谈判能力。再者是创新发展机制,加快库区土地流转,创新库区土地流转方式,配套土地流转相关政策法规,提高产业开发规模,提高集约化水平,尤其是要创立新型产业联结机制,使库区移民与加工、销售等龙头企业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达到利益共享,促进产业开发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傅秀堂.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规划[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2]朱校奇.推进库区农业产业化的思考[J].湖南农业科学2002(5):47-49

[3]王洁,黄蓉,黄华.对水库库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7(11):188-190

[4]盛济川,施国庆.水库移民贫困原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12):43-45

库区经济 篇2

(二)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库区的经济发展放在全省的重要位置。

能否再经过几年的努力把我省三峡库区建成一个初步繁荣的新型库区,既关系到库区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也考验着各级政府在这一特殊区域进行社会重建和再造能力,关系到湖北的对外形象。一是要确保库区年均发展速度16%以上,高于全省发展速度,到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宜昌县、兴山县向“富裕型”过渡,秭归、巴东实现小康;这既是库区移民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一项政治任务。二是把移民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部分,加强省对库区移民及经济开发的统一规划和领导,实现移民搬迁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三是把库区作为全省的特殊区域,进一步加大其政策扶持力度。

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并逐步使之产业化,是库区二期农村移民后靠安置的基础,应尽快起步。

我省二期移民主要是农村移民,为解决移民的后靠安置,扩大安置容量,必须在调整土地承包、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各县高效生态农业试点已取得成功经验。省计委、三峡办、农业厅编制的《湖北省三峡地区高效生态农业规划纲要》,对库区1998年至2010年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规划了51个建设项目,总投资13.89亿元,其中1998年至2003年规划项目39个,总投资10.64 亿元,项目实施后可新增产值16.7亿元,实现利税4.2亿元。这将对今后库区农业基础地位的进一步巩固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极大促进,应尽快起步实施。

(1)要突出抓好五大系列八个基地的建设。一是以脐橙为主的柑桔系列的开发。新建和改扩建优质脐橙、甜橙等柑桔基地10万亩,新建板栗基地10万亩,桃、李、杏、梨基地6万亩;二是以“两叶”为主的系列开发,新建和改扩建茶叶基地5万亩,烟叶基地10万亩;三是以银杏为主的药材系列开发,新建和改扩建银杏基地10万亩;四是草食牲畜系列的开发,建设山羊基地50万只,肉牛基地2万头;五是蔬菜系列的开发,建设高效蔬菜基地5000亩。上述基地的开发建设,要作为扶贫项目争取国家科学技术部及扶贫部门的支持。省应建立一定规模的库区生态农业发展基金,专项用于对库区发展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的扶持。要动员省内有关市县加大对库区上述基地和高效生态农业专业村组的支援力度。库区也要多渠道集资,对部分已开发建成的基地,实行拍卖或出租等办法,筹集资金滚动开发。

(2)下大力培植两个龙头。一是果茶批发龙头。继续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对秭归县三峡果品中心批发市场建设的支持;同时,省商业网点建设专项经费要予以重点倾斜,力争早日建成投入营运。二是果品系列深加工龙头。北京汇源果汁饮料集团公司对口支援宜昌果汁生产项目,将形成15万吨生产能力,省市县应重点加以扶持,使之成为库区果品系列产业化的龙头。

(3)加大科技开发力度。一是进行品种改良,加快科学栽培技术及优质品种推广步伐,如进行纽荷尔品种嫁接栽培、引进新品西洋参种植等,力争2003年优质品种栽培面积达70%以上。二是产品开发,特别是以银杏、杜仲等为原料的生物保健饮品,极具市场开发前景,争取3~5年,成为库区具有带动效应的龙头产品。为此,应积极鼓励有关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对库区进行科技投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部分搬迁企业的停产、半停产、负债和资金配套难等,直接关系到库区经济上台阶和下岗职工的稳定,应尽快研究解决。

一是对产品有市场、生产基本正常的搬迁企业,给予政策扶持。据调查,目前库区有17家企业急需资金10170万元,如秭归天龙家具厂、酒厂、兴发化工集团、巴东三峡酒厂等,建议省政府协调省内有关金融部门给予支持。二是对负债较重、自我积累和发展困难的企业,如秭归水泥厂等,可适当给予减免或返还部分税收和贷款停息,使其轻装上阵,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三是一线停产和半停产的10家企业的1.14亿元资产存量,可采取捆绑新的搬迁企业和嫁接新的合作项目等办法,注入新的增量资金;或者采取租售、拍卖土地和厂房设施等办法,逐步消化、吸收和盘活。四是对正在搬迁建设中的61家企业,强化项目法人责任制,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加快建设步伐,尽快发挥投资效益。对其中产品市场发生变化、建成后无效益的在建项目,要尽早研究对策,避免边建边垮或建成即垮。五是对尚未搬迁的企业,一定要吸取一期搬迁的教训,避免按“三原”标准复建,根据市场要求坚决实行优化组合,切不可再“急不择路”。目前我省企业补偿资金尚有2.5亿元,加上价差资金,大约3亿元,这是库区一笔十分珍贵的增量资金。对此,一定要用好、用出效益来,应统一规划,集中使用。省直有关部门应帮助各县搞好未搬迁企业的规划调整,认认真真选准选好项目,扎扎实实做好前期工作,通过努力,切实上几个上档次、有规模的项目。

振兴库区的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批骨干优势企业,应抓紧培植三大工业企业集团,尽快扶持库区一批重点建设项目。

一是培植以兴发为龙头的磷化工集团,抓紧做好兴发股票的上市工作,尽快促其壮大,带动库区磷及磷化工产业的发展。二是培植以“娃哈哈”等一批名牌产品为龙头的食品饮料集团,加大对宜昌县“娃哈哈”、“汇源果汁”、“稻花香”和秭归维维饮料、巴东“三峡醇”等品牌的扶持力度,以此带动库区轻工业的发展。三是培植以华龙石材和宜昌、秭归、巴东水泥厂为骨干的建材集团。宜昌氟化石墨及其锂氟电池项目,要尽快争取国家立项,早日上马;支持民营企业华龙石材公司对库区企业的并购,解决其发展中的困难,带动库区建材工业的发展。同时,要确保兴山古洞口水电站和秭归坑口火电厂、升坪水电站等项目如期建成;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对宜昌县和巴东县劣质煤火电项目的支持,进一步促进库区能源工业的发展。对上述及有关重点项目建设的扶持,省计划部门应帮助库区进一步疏理发展思路,确定支柱产业和重点发展项目,并在立项、资金、向上争取支援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和扶持。筛选一批骨干项目,组织库区各县赴外省寻求对口支援,力争每年为库区落实一批有一定规模的对口支援项目;组织国外招商活动,打好“三峡”牌,扩大库区的对外交流和融资渠道。要充分利用国家对库区移民企业上市的优惠政策,下力培植一批库区龙头企业上市。

旅游将渐成库区的支柱性产业,极具带动效应,应统一规划,优先发展。

一是要充分利用三峡工程的推动作用,开发我省三峡地区旅游资源。省旅游部门应尽快对西陵峡、神农架、神农溪、三峡大坝、秭归凤凰山、宜昌金狮洞、大老岭、兴山高岚、龙门河等10个主要景区、共65个主要景点进行统一规划,加快开发步伐。二是按现代企业制度尽快组建三峡旅游集团,争取早日注册上市,一方面炒热“三峡”抢占制高点,一方面筹集资金,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三是协调好坝区与周边旅游景点之间的关系,促进三峡旅游市场的一体化。

鉴于库区的实际和特殊性,必须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予以扶持。

三峡库区的重生 篇3

作为库区通病,“产业空虚”由来有自,“重创”是1999年后的库区淹没企业关破潮。许多地方官员认为,如果说全国人民分享了三峡工程的利益,集中承担代价的却是库区20区县和百万移民。心有不甘的人们甚至用“沉舟侧畔千帆过”、“停滞了十年”来形容这一阵痛。

如今,三峡主体工程即将告成,移民搬迁也已今年年中完成。坐拥廉价的劳动力,正逢沿海产业转移之时,再加上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等扶持,库区官员一个个又感到空前机遇即将来临。

然而,起点已经输掉,在基础不实、要素不足、环境不利等诸般制约下,库区的重生又注定是带着一双沉重的翅膀。仅凭自力更生,显然是不够的。

空虚与阵痛

“以前这里有氮肥厂、磷肥厂,2003年关掉了,”在奉节县宝塔坪萧条的街道上,闲散的人们对记者诉说着以往的繁荣与变迁。鱼复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陈明东话锋一转,“要是再搞个大工业,我们这的人就有出路了。”说罢,一旁闲着的人们都附和起来。

“关破”是库区官员民众心中长久的痛。1999年,国家对三峡工程进行两个政策调整,其一即为工矿企业迁建调整为要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关停破产淘汰一批”。政策初衷是淘汰不合理的产业格局与缺少竞争力的中小工矿企业,并非心血来潮,但突如其来的关破冲击,却让缺少准备的库区遭受沉重打击,有的甚至一蹶不振。

以重庆库区为例,15个移民区县共有1397家工矿企业淹没搬迁,其中破产关闭947家,涪陵区以下10个库区腹心区县73%的企业被淹没,淹没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部企业的91%。如奉节县114家工矿企业,关停破产98家,还有16家处于停产等关破状态。59家城镇商贸流通企业在迁建中也减少到21家。丰都县104家工矿企业中有71家破产,33家企业搬迁后因流动资金不足很快陷入停产状态。云阳县181家工矿企业,只剩下25家¡¡

湖北5个区县情况也差不多,其中巴东县36家工矿企业也全部关破。在相当长时期内,人们形容库区“只见交通线、不见生产线,只见新楼房、不见新厂房”。

由于产业空虚,就业无关、财税无源等“次生病”也叠加出现。

在淹没企业集中关破之时,库区很多区县的失业率曾高达20%左右,目前大都仍在10%左右。巴东县移民局副局长谭联才介绍,巴东36家淹没工矿企业原有的近四千职工,有60%就业无门,全仗低保为生。

库区区县财政收入多为1亿多、2亿多元,比起东部发达区县动辄几十上百亿,不啻天壤之别。巫山县财政局局长罗良谷说,巫山一年财政收入才1.3亿,收入来源主要依赖于本地的资源型产业煤炭和烤烟,其他方面的工商税收很少,过去的纳税大户水泥厂等现在基本都没有了。而全县一年的财力支出要5亿多元,仅“吃饭”就要3亿元,完全依赖转移支付。

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缺少产业支柱,小商业、服务业也发展乏力。

在奉节县新县城,有一条纵贯南北长280余米的梯形街道,从江边码头一直往山上延伸,称为“步云街”,两边旅馆店铺林立,本拟是作为新县城的步行街而建。在1990年代末搬迁时,是当时绝对的黄金地段,只有旧城原一类门面户才能得到此处的商铺补偿。

然而,日后的步云街并没有如愿表现出当初设想的热闹繁华,反而随着陆路的发展,码头优势的丧失,百余家店铺生意冷清,许多投资人血本无归,难以维持生计。而今这里成了奉节县目前移民上访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巫山小三峡景区蓄水前游客每年可达一百多万人,而近年来只有50万人左右。商气、人气的滑落,可见一斑。

其实,库区原本就属比较贫困的地区,只不过三峡工程拉住其追赶的步伐。在三峡工程兴建之前,三峡库区原有的19个区县(万州区原为万县市,为地级市)中,有12个属于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经济发展水平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2%,基础本来就十分薄弱。

巫山县移民局局长王祖乾等官员介绍说,三峡工程论证期长,重庆库区发展经历了三峡工程“不上不下”、库区“不三(三峡省)不四(四川省)”的长时间讨论,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机遇。

在三峡工程论证过程“不上不下”的几十年中,国家基本没有在这一地区投资重大基础高施项目和摆布重大产业项目,从建国之初到三峡工程建设前的四十多年,包括现万州区在内的原万县市3区8县800多万人口,各项投资累计仅6亿多元。

而工程开建后,库区前进的脚步仍然与其他地区越来越远,国家又严格控制投入,库区长期处于水位线下不许建、水位线上不能建的两难境地。1991年以前,巫山县工业产值有10亿元,到1996年却只有5.5亿元。云阳县投资促进局局长、对口支援办主任王辉也说,过去十年中,东部转型、产业转移、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各地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方面都取得了超常规发展,而三峡库区却刚刚开始起步。

重生千般计

2003年是三峡工程及库区的一个分水岭,工程135米蓄水,初步发挥效益,而库区也开始实施移民攻坚与产业发展“两条腿”走路,重庆、湖北两省市积极发挥国家扶持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优化库区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努力改善库区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大力招商引资。

积多年之功,库区逐渐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柑橘、榨菜、花椒、生猪、中药材等农业产业带已成雏形。能源工业、矿电联营、天然气和盐气化工等为重点的特色工业以因地制宜发展。万州、涪陵等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作用进一步显现。三峡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也在加大、加快。

为产业“突围”,库区使出千般计策。开县招商局局长、工业园区主任杨敏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在这个全国知名的劳务输出大县,有许多熟练技工奔赴东南沿海打工,如浙江恒基公司,总共1800多名工人,开县人就有900多,且有大量班组长、技工。其中一名在该公司打工多年的三十多岁工人想回老家就业,动起了把企业拉回老家的想法。结果一来二往,反复考察、谈判,真的把这个项目谈下来,并于去年建厂投产,总投资达三千多万,用工1200多人。

开县自去年以来共引进了投资规模近20亿元的服装、纺织、建材项目,安置就业1.3万人。根据规划,到2012年,开县将形成产值200亿元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群,解决10万人就业。

作为“重庆第二大城市”的万州区在招商引资中也不遑多让。近年来,万州区利用丰富的天然气、矿产、中药材资源,着力打造盐气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纺织服装、食品药品、电子机械五大特色产业。目前已经有60万吨联碱、100万吨水泥、25万锭紧密纺、3万辆轻卡汽车等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到2011年,万州区五大产业将完成投入360亿元,产出达到600亿元。

曾经,库区各区县在招商引资中“饥不择食”,不仅经常导致引进企业、上马项目的不成功,还使得产业雷同现象出现。后来,各区县开始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丰富的劳动力因地制宜地发展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并积极承接东部沿海产业梯度转移,逐渐探索出一条破解之道。

去年,重庆库区15个区县工业投资达到441亿元,库区19个特色工业园区累计入驻企业1301户,实现工业总产值658亿元。这一年,重庆库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7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3亿元,分别比2003年增加80%和160%倍,库区城镇调查失业率由2003年的23%下降到9.3%。

在产业重生中,国家和省市的政策“撬动”作用明显。尤其是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在招商引资中常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是中央财政在三峡工程建设基金中安排,用于支持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从2004年至2005年,每年安排5亿元,从2006年至2009年,每年安排10亿元,累计50亿元。以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进行扶持,资金使用上要与安排移民就业挂钩。

由于单个项目的投资补助额最高可达项目总投资的30%,云阳县投资促进局局长王辉说:“这是最有吸引力的招商诱饵。”库区干部普遍认为,国家为库区出台的一系列产业发展、后期建设优惠扶持政策,已经成为三峡库区招商引资、培养产业的重要“催化剂”。

截至今年初,重庆库区共安排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16.87亿元,累计扶持产业项目515个,带动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21.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4万多个。仅去年一年,三峡库区便累计实施产业发展基金项目427个,建成投产116个,实现产值272.7亿元。

省市一级的扶持与全国对口支援也颇为有力。如重庆市近年来以“三有一新”为目标,着力构建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支撑体系,显著改善了库区的发展之基。

这几年的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也开始转型,由无偿援助、援建的“输血”型转变为实施经贸合作的“造血”型,帮助库区培养产业。北京汇源、浙江娃哈哈、山东如意纺织、青岛双星、上海白猫等一大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相继落户库区,带动一批新兴产业,正成为库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截至今年年中,全国对口支援在库区实施经贸合作类项目2000多个,到位资金近300亿元。重庆市今年还规划,为库区引入对口支援省市经济合作项目不少于290个,引入项目合作资金不低于265亿元,力争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

沉重的翅膀

虽取得来之不易的成就,但输在起跑线上的三峡库区,起飞的翅膀仍然太沉重。

库区原本就比较贫困,一大原因是地理条件。三峡风光雄健、秀丽兼具,但对经济发展而言,却是劣势。到处山高坡陡、沟壑纵横,虽然移民迁建后投入大量资金完善基础设施,但库区至今尚无贯穿整个区域的快速通道,乡镇公路通畅水平低、铁路运输能力不足;骨干水源工程缺乏,重庆库区尚有358万农村居民存在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电网不完善,电话普及率低,广播电视尚未全覆盖。

以奉节县为例,全县29个集镇供水设施完好的不足40%,大部分公共基础设施如车站、农贸市场、休闲广场等都还停留在规划图纸上,功能极不完善。全县公路总里程8000多公里,而其中等级公路仅占6%,其余多是四级以下的乡村公路,行路难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发展。

奉节县委书记刘渝平介绍,一次一位沿海投资者想返乡创业,在奉节某乡投资办厂,刘书记陪同前往。一看到这里的泥泞路面,这位投资者就打起了退堂鼓。“这次给我体会很深,没有基本的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讲再多也没有用。”后来书记拍板,第二年就可通车,才拽回这一投资机会。

还有环境限制。为保三峡水库水质,保住这一我国最大的淡水战略储备库,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以后将三峡库区主体功能定位为生态保护区、限制开发区,一些劳动力密集但污染治理成本较高的企业便无法落户库区。

云阳县发改委副主任付江波、开县发改委纪检组长扈月文等库区多位发改委系统官员还指出,要素瓶颈对库区发展的制约也相当突出。

土地供应也不足。据统计,湖北三峡库区共淹没农用地17.8亩,剔除坡度25度以上坡耕地,后靠移民人均仅0.65亩,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0 .8亩的最低警戒线,移民安置的耕地都不足,更谈不是产业发展用地。如今,国家对工业用地指标控制严、调规难,加之库区地块整治成本高,更严重制约了库区企业的用地需求。

金融资本亦匮乏。库区金融机制存贷比例越来越低,规模本来就不大的资金持续流出库区。云阳县的存款总额为83亿,而贷款仅20亿,实际信贷需求至少还需10亿。开县存款总额为130亿,贷款为30亿,实际信贷需求至少还需30亿。

在人力资源方面,库区劳动力成本低是一大优势,另如开县等少数县区具有较多熟练技工,但大部分区县的劳动力存在文化偏低、技能偏弱、年龄偏大问题,年轻而具有技能者大多外出务工。

据统计,重庆库区城镇移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6.6%,农村后靠移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9.3%。

开县发改委纪检组长扈月文称,在开县75万适龄劳动力中,接受半年以上技能培训的仅有10%左右,而留下的又只有这里面的10%,本地技能人才至少需要8万,差口巨大。

此外,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严重滞后,这一系列因素,都使库区在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吁请再扶持

为改善库区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云阳县2007年11月成立了云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只有2000万元,由于注册资本不足,担保能力不强,担保业务难以开展。付江波说,根据云阳的实际,注册资本金至少应达到1亿元才能发挥融资担保平台作用,因此建议国家建立专项补助资金,增大库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资本金。

在库区官员看来,连发挥巨大作用的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如今也面临断奶之忧。这一基金只安排到2009年。奉节县委、县政府在今年对三峡工程三期验收组所做报告中曾建议,将这一基金延长10年,助推库区产业发展。

绝大部分库区同时还享受的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15%优惠税率,也将于2010年结束。几乎所有受访的库区官员都呼吁延长这一扶持措施。有库区官员具体建议,对三峡库区符合重点支持产业方向的企业,实行前5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后5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对库区贫困区县,通过财政转移支持补助因税收减免引起的财政减收,时间可暂定为5年。

也有官员建议在库区实行增值税返还政策,实施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优先试点。由于库区产业基础薄弱,投资环境相对落后,新兴产业和新办企业需要进行大量前期投入,且存在高征低扣的特点,税负较高,遏制了生产者投资热情,不利于库区产业快速发展。

库区官员还普遍呼吁,要提高大中型水利建设基金比例的份额用于库区建设,以弥补此前库区为三峡工程所做贡献和牺牲。此外,用地指标、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等一系列呼吁和建议,都在各种场合被提出。

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对三峡移民工作和库区发展提出“三有一新”要求:要坚持开发性移民的方针,完善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努力使库区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劳动就业有着落、脱贫致富有盼头,同心同德建设和谐稳定的新库区。

今年7月召开的国务院三峡建委第十六次全体会议上,兼任三峡建委主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强调,要进一步落实移民后期扶持扶助政策,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深入开展对口支援,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发展库区经济,着力推动社会事业。

在省市一级,扶持措施也在持续推进。比如今年重庆库区政、银、企三方已经签约,“十一五”期间将有1200亿至1500亿元的金融资金会进入重庆库区,为解决“产业空虚”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三峡库区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初探 篇4

一、文献综述

(一) 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研究

我国学者对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空间范围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 即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经济差异变化, 以及省际之间的差异状况[1]-[4]。近年来, 有些学者的研究视角转向我国南北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5]-[7], 认为南北方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已经形成明显的差距, 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南移。而省内地区差异的变迁研究较少, 特别是县域层面的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才刚刚起步。对于地域辽阔的中国来说, 仅仅进行宏观地域或省际之间的差异研究是远远不够的, 增加县域经济差异研究对全面而细致地了解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二) 三峡库区的相关研究

无论在三峡工程论证期间还是正式动工之后, 对库区移民和经济发展的研究从未中断过。这些研究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早期研究成果偏重于移民, 中后期也一直在讨论, 虽然多数涉及经济发展问题, 但重点在于移民问题[7]-[12];第二, 近年来随着三峡工程的逐步完工, 研究库区产业发展, 特别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专著日益增多[13]-[16];第三, 虽然研究内容相当广泛, 但是依据翔实的数据对库区内部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的论文十分少见。李炯光在《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研究——以经济结构转变为视角》一书中对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差异做过简单分析, 但是只采用了人均GDP一个指标, 属于单指标分析。[17]因此, 采用多指标研究三峡库区内部区域经济差异现状、特点以及对策对于实现三峡库区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库区内部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区域差异从广义上讲是指不同地域空间的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狭义的区域差异主要是指不同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本文主要研究后者, 并选取了人均GDP、人均GDP相对发展速度、三次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和工业化阶段等五个指标, 对库区内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进行分析和评估。

(一) 区域内部人均GDP差异较大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1、极值比较

人均GDP最高和最低值的比较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静态比较, 是从某一两年出发对库区内部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因为极值具有偶然性, 所以引入人均GDP前五位区域与后五位区域的比值来表示两极相对差异更为合适。从表2可看出, 2007—2008年三峡库区无论是人均GDP最高值与最低值之比, 还是位居前五位和后五位的人均GDP之比, 皆远高于中西部各省的比值, 可见, 2007年和2008年三峡库区的区域经济差异要远高于中西部各省的差异。

2、区域差异的离散系数比较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是衡量多个区域总体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两个常用指标。离散系数又称变异系数, 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该指标是对标准差指标的改进, 使得具有不同均值的数据之间能够进行组内差距的比较。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V为离散系数, S为标准差, Y为库区人均GDP, n=19, 代表各县 (区) 的人均GDP。

对比三峡库区19个县 (区) 的同一变异指标, 可清晰地反映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2008年三峡库区人均GDP离散系数为0.515, 远远高于同年中西部各省份的离散系数0.28, 表明三峡库区各县 (区) 的人均GDP的相对差异十分显著。

通过对库区各县 (区) 人均GDP标准差的分析, 2008年为7120.24元, 而1992年仅为401.06元, 可见标准差以较快速度呈逐年上升之势, 17年扩大了17.8倍。从图2的离散系数分析, 1992年以来, 虽然库区人均GDP的离散系数在2003年和2005年有所下降, 但是总体上是不断增加的, 表明区域差距始终在不断扩大。

(二) 库区内部各县 (区) 经济增速差异巨大

本文以相对发展速度来衡量三峡库区内部各县 (区) 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性。相对发展速度主要用以衡量局部与整体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 它测度各区域在某一时期内人均GDP的变化与同一时期整体人均GDP的变化的关系。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是相对发展速度, 和分别代表第i个区域在时间2和时间1的人均GDP;和分别代表三峡库区在时间2和时间1的人均GDP。

经计算, 19个县 (区) 2004-2008年的相对发展速度相差很大, 其中最大的渝北区是最小的云阳县的15倍, 经济较发达的巴南区、渝北区、长寿区、涪陵区都超过平均增长速度, 其中渝北区和涪陵区以绝对优势领先。而经济本来已经很落后的丰都县、忠县、云阳县、巫溪县、巫山县、巴东县的相对发展速度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具体情况见图3。这种增长速度的差异表明, 在三峡库区内部总体而言, 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增长速度远远快于欠发达地区, 区域经济差异势必还将继续扩大。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重庆统计年鉴》《湖北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重庆统计年鉴》《湖北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

资料来源:根据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71、72、75页表整理;农业劳动力的具体指标缺, 一般认为工业化前期非农产业就业比重≥35%, 到工业化中期阶段, 该比重≥50%。注:A、I、S分别代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三) 三次产业结构差异显著

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 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的。总体而言, 在工业化过程中, 第一产业比重越高,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由表3的对比可知, 三峡库区内19县 (区) 中只有渝北区的第一产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甚至低于东部的第一产业比重, 其余各县 (区) 都高于全国水平, 其中13个县 (区) 甚至高于我国西部的第一产业比重。第一产业比重最高的巫溪县是比重最低的渝北区的9倍, 具体对比情况如图4所示。经计算, 三峡19县 (区) 第一产业比重的标准差为7.70%, 而同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第一产业比重的标准差为6.11%。这表明三峡库区内部19个县 (区) 的产业结构差异显著, 并且呈中间高两边低的态势。

(四) 城镇化率的差异显著并不断扩大

2007年三峡库区的城镇化率的离散系数为0.458, 远远高于中西部各省的0.158, 甚至高于全国内陆各省的0.325, 表明三峡库区城镇化率的差异显著。从离散系数的历年变化情况来看, 库区内部各县 (区) 之间的城镇化差异始终是在不断扩大的。具体变化情况如表3所示。

三、三峡库区工业化发展阶段差异分析

(一) 库区整体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钱纳里通过对二战后工业化进展较为迅速的国家1960—1980年间的历史资料的实证研究, 把从不发达经济到成熟的工业经济整个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前工业社会、工业化前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社会、现代社会。具体划分标准如下表:

2008年三峡库区人均GDP为13830元, 比工业化前期阶段的标准高出51%, 而比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的标准低24%。同年三峡库区三次产业结构为16.2:49.3:34.5, 第一产业比例低于20%, 第二产业比例高于第三产业, 符合工业化中期的经济发展特征。

根据购买力平价的相关理论和针对人民币购买力的研究, 显示人民币币值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性。为此我们进行横向比较, 2005年湖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6.5:43.1:40.3, 与2008年三峡库区产业结构基本一致, 当年湖北省的人均GDP为11419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相当于2008年价格水平的13767元, 与2008年三峡库区人均GDP基本一致。可见三峡库区人均GDP与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并未表现出区域特殊性。可以初步判断三峡库区整体处于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发展阶段。

在工业化过程中, 工业化中期的前半段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阶段, 也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高速发展的阶段。从三峡库区过去几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 GDP增速已经连续三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持续上升, 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都有所下降, 这些都是三峡库区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典型特征。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制定库区后续发展规划, 应该遵循经济规律, 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 大力改善库区交通条件, 在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 推动第二产业主要是制造业的发展, 从而推动库区经济社会实现高效快速发展。

(二) 库区内各县 (区) 经济发展的工业化阶段

前面部分对库区整体工业化阶段做了评价。在库区内部各县 (区) 之间,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 其所处的工业化阶段也有所区别, 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价。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重庆统计年鉴》《湖北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

按照工业化阶段判别标准, 根据本文第二部分的分析, 可以把三峡库区各县 (区) 划分为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1.按人均GDP划分

(1) 前工业社会:丰都县、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恩施州巴东县。

(2) 工业化前期:石柱县、武隆县、万州区、开县、宜昌市秭归县、宜昌市兴山县。

(3) 工业化中期:江津区、巴南区、渝北区、长寿县、涪陵区、宜昌市夷陵区。

2.按产业结构划分

(1) 前工业社会:巫溪县、巫山县。

(2) 工业化前期:石柱县、丰都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宜昌市秭归县、恩施州巴东县。

(3) 工业化中期:江津区、巴南区、渝北区、长寿县、武隆县、涪陵区、万州区、宜昌市秭归县、宜昌市兴山县。

3.综合评价

考虑到人均GDP存在人民币折算美元过程中可能被低估的情况, 综合评价以产业结构为主, 人均GDP则作为辅助标准。我们对库区内部19个县 (区) 各自的工业化阶段作出如下评价:

(1) 前工业社会:巫溪县、巫山县。

(2) 工业化前期:石柱县、丰都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宜昌市秭归县、恩施州巴东县。

(3) 从工业化前期向工业化中期迈进的阶段:武隆县、万州区、宜昌市兴山县。

(4) 工业化中期:江津区、巴南区、渝北区、长寿县、涪陵区、宜昌市夷陵区。

四、区域经济差异显著的原因与政策建议

(一) 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点, 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面, 其内部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大于中西部各省之间的差异程度。其基本差异特征是两端好、中间差, 即最东边的夷陵区和最西边的江津区、巴南区、渝北区、长寿区、涪陵区较好, 而位于中间的各县 (区) 比较差。

库区的内部发展差异主要是由各县 (区) 不同的区位条件造成的。夷陵区原来是宜昌县城, 现在又是宜昌市核心区, 位于三峡坝区, 葛洲坝和三峡大坝都在其境内, 无论是航运、铁路、空运都十分便利, 建设用地也十分充足。而西端的江津区、巴南区、渝北区、长寿区、涪陵区在地理位置上临近渝西经济走廊, 有利于借助其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 并得到渝西经济走廊的辐射、带动作用,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而位于库区中段的各县 (区) 由于淹没损失大、移民负担重, 又位于崇山峻岭之中, 远离区域经济中心、交通不便, 可开发土地较少, 经济发展的条件比较差。例如湖北恩施州的巴东县, 位于库区中部, 其县城面朝长江、背靠大山, 建设用地非常有限, 发展空间极为局促, 周围全是荒山野岭, 经济发展的成本极高。

(二) 实行库区两端带动中部发展的政策

库区内部的巨大差异, 要求我们在制定三峡库区后续开发政策的过程中, 不能搞“一刀切”, 而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程度和区位特征来区别对待。点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 是区域经济开发模式中的一种。所谓点轴开发, 是指开发重点放在由点和轴在一定地域内有机组合而成的核心区位上。“点”是指在一定地域的中心城市, 即各类“增长极”, 而“轴”是指连接各个“点”的以交通运输线路或网络为主的基础设施。[18]

库区两端各县 (区) 经济较为发达, 已经可以依靠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区位优势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但与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比还较落后, 不足以成为带动库区中部各县经济发展的“点”。因此库区两端各县 (区) 必须首先做到自身强大, 具体应采取如下措施:依托重庆市主城区和宜昌市区, 共同组成三峡库区经济增长极, 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努力成为与周围地区产业关联度大的产业综合体;对这些区域的发展应该以政策支持为主, 资金支持为辅, 让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和扶持地区产业方面具有更多的自主权。

对于库区中部各县 (区) , 也应该根据所处的不同的工业化阶段, 因地制宜地采取经济发展政策:对于最落后的巫山巫溪两县, 政策主要侧重于扶贫和初步开发;对于中间水平的县 (区) , 则应该主要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大力投资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条件, 为这些地区旅游业和低污染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推动地方经济加速发展。

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经济开发的重心会转移至其他较低级的发展轴和发展中心上。与此同时, 发展轴线逐步向不发达地区延伸, 即库区的次级轴线包括渝万高速、乌江以及319国道。在点轴系统发展比较完善后, 进一步开发就可以实现空间一体化, 促进库区整体经济实力的飞跃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摘要:随着三峡工程的完工, 三峡库区的后续开发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从三峡库区19县 (区) 的人均GDP、人均GDP相对发展速度、三次产业结构、城镇化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库区内部的区域经济差异, 对19个县 (区) 所处的的工业化阶段进行了划分, 并指出其区域内差异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在上述分析基础上, 本文指出库区经济发展政策应该根据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而有所区别, 并提出了点轴开发模式的解决方案。

库区经济 篇5

在回顾和评述防灾减灾经济效益评价方面的理论研究基础上,以秭归县为例分析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经济效益,认为国家对三峡库区投入的地质灾害治理资金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保障了库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指出了目前灾害防治经济效益评价中的不足.

作 者:邓曦东 罗继康 王小俊 郑卫军 Deng Xidong Luo Jikang Wang Xiaojun Zheng Weijun 作者单位:邓曦东,罗继康,Deng Xidong,Luo Jikang(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王小俊,郑卫军,Wang Xiaojun,Zheng Weijun(湖北省秭归县地质环境监测站,湖北秭归,443600)

长江库区柑橘种植管理条件浅析 篇6

关键词 柑橘;种植管理;长江库区

中图分类号:S666.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5-0-02

柑橘种植管理条件,是指在进行柑橘生产中关于种植管理相关方面的相关条件,包括自然与人文两方面,在人文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以自然条件的改变为其基础,并以此对与柑橘管理形成整体环境的相互作用。由于长江流域为柑橘的重要生产区,且几年来长江流域水利工程尤以水库的修建,造成了局部小流域气候的改变与相关地区剩余劳动力的增加与地形的改变,这些种植管理条件的改变对于柑橘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长江库区基本自然条件变化以及柑橘种植历史与其管理方法演变

柑橘作为一种亚热带水果的典型代表,其对于气候有基本要求,即年降水量在1 000 mm左右,要求温度在12.5~37 ℃,柑橘不适于高温,一旦所在地区进入高温状态,柑橘会出现枯死的情况。柑橘虽然是耐阴性较强的树种,但是其对于日照依然有较高的要求,一般年日照时数1 200~2 200 h的地区均能正常生长。对于土壤里说,柑橘的适应性也比较强基本可以适应我国范围内的所有适宜土地的土壤环境,但是柑橘根部要求排水性与透气性要好,所以土壤最好有较高的含氧量,土质疏松,土壤内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2%~3%。

重庆地区处于长江上游河谷地带,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相应的重庆的主要气候特点可概括为: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空气湿润,降水丰沛;太阳辐射弱,日照时间短;多云雾,少霜雪;光温水同季,立体气候显着,气候资源丰富,气象灾难频繁[1]。在其北部有长时期进行柑橘种植的经验。在经历了大规模水库建设之后,种植管理条件也有了变化。

1.1 库区自然条件变化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长江的水资源得到日益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而进行开发和利用的主要手段就是进行水库的修建。对于局部环境来说,水库的出现无疑是一个自然环境的变量,由此造成了整个水库周围小流域环境的变化。

首先,在湿度方面,局地气候会变得湿润,降雨量会增加,由于水库的修建会把原来的低地淹没,造成柑橘种植只能依靠于库区的山地,以重庆地区为例,由于山上土地厚度低,再加上由于水库修建造成小气候变化,降水量增多,对于土壤的冲刷力度更是增强数倍,这在降低了土壤肥力的同时,也减少了日照时数,并降低了柑橘的品质;同时,库区周围的山地由于其山脚长期处于水库浸泡之中,所以山体塌方的危险也会增强,这对于山上的柑橘种植园来说无疑是一个潜在的危险。

1.2 略述柑橘种植历史及其管理方法演变

长江流域的有悠久的柑橘种植历史,春秋时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就记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同时,由于我国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导致灾害频发,气温也不很稳定。徐光启对于柑橘的种植管理有这样的方法,即“此树(橘)极畏寒,宜于西北种竹,以蔽寒风,又须常年搭棚,以护霜雪。霜降搭棚,谷雨卸却。树大不可搭棚,可用砻,糠衬根,柴草裹其干,或用芦席宽裹根干,砻糠实之。”同时,在明代时,“秦巴河谷”作为重要的柑橘种植基地,其生产管理也形成了可规模化由原来的家庭种植向大规模种植园终止演变,且产量也十分可观,可见古人对于柑橘的管理就是一种一种因地制宜,逐步规模化同时结合时代条件适应气候的过程,这虽然在技术上没有对我们有大的帮助,但是这种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指导性方向。

2 长江库区柑橘种植管理建议

2.1 长江库区柑橘种植管理条件的整体化改造

柑橘的整体化条件管理改造,就是根据小流域进行整体规划,确定本区域内各项自然条件最适宜柑橘种植的地区,并对柑橘种植园进行整体规划,既提升有限土地的利用效率,又保证土地质量不缩减,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新的自然循环系统。以重庆地区为例,由于重庆地区山谷多,相应的小水电站小流域,所以第一步就是进行相关的水文资料与地质资料形成整体的水文地形图并且对当地小气候进行整体评估,对各个小流域的气候形态做到心中有数,之后根据气候数据与经济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选取人口多、经济增长乏力且气候适宜的地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区进行种植园主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尤应注意相关建设对于本地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弥补措施,并由于种植园多建在山地,所以一方面要考虑,山势的结合问题,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安全问题,在双方都可以把证的情况下进行柑橘生产种植活动。

2.2 对于柑橘园改造种植管理条件的具体建议

首先,充分利用库区劳动力并对库区进行具体的自然调查。由于长江流域水库的建设,本着“谁受益谁出力”的原则,对于水库建设中迁移民众或者进行就地上移,或者进行转移安置。以重庆为例,既有就地上移安置,也有转移安置,由于他们的土地在水可建设过程中被淹没所以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就成为了安置的重点,相应地也提供了大量熟悉农业劳动的劳动力人口,而进行柑橘种植园建设,既可以照顾他们的种植习惯,也可以通过植树稳固水土,也可以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提供就业[2]。同时,在进行自然调查之后进行自然条件的改造,如进行山坡加固以及兴建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并对农民在进行现代农业技术培训,推广喷灌与滴灌技术,根据种植管理条件,在山坡较平缓的地区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提升种植管理条件。

其次,进行交通整顿,建设旅游农业。由于柑橘属于经济作物而且保鲜期短,所以,在进行柑橘园建设时,必须进行交通整顿,在长江流域拥有丰富的水路交通资源;同时,由于铁路以及公路的建设,城乡地区的相对距离大大缩短,这也就为实行旅游农业提供了现实条件,通过旅游农业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交通的畅通。对于水路交通来说,要规范来往航船的行驶时间,与形式路程由于进行的城郊旅游所以特别要重视水路交通中的人文自然因素,在此基础上形成城乡联动的交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与对城市的新鲜柑橘供应。

3 结语

通过对长江流域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变化,结合历史经验,得出了在现实的条件下,长江库区应该以小流域集体化大规模柑橘种植为基础;同时,因地制宜建立富有特色的柑橘种植业,进行种植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并融入成渝城市圈,在现代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完成农业转型与农业人口的在安置以及农业工业化,农民农业工人化。

参考文献

[1]沈兆敏.长江三峡工程对柑橘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生态学杂志,1988(3):44-47.

[2]刘炳涛.明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柑橘种植北界与气候变化[J].历史地理,2015(1):78-85.

对大化县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篇7

一、大化县概况

大化县位于广西偏西的红水河中游, 是1988年底成立的瑶族自治县。1975年以来, 国家先后在红水河中游兴建大化、岩滩、百龙滩等水电站, 为了更好地管理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 1987年1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县总人口42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36.6万人, 全县辖16个乡镇、3个扶贫开发区。大化县境内喀斯特峰丛密布, 东北部和西南部为峰丛洼地, 东南部多为峰丛谷地, 中西部为低山丘陵。红水河贯穿大化全境, 流经12个乡镇, 境内河段已建成大化、岩滩两座大型水电站, 总装机容量181万千瓦, 年发电量70亿千瓦时左右, 在汛期占广西水力发电总量的四分之一, 枯水期占二分之一。水电工业是大化县的支柱产业, 2005年全县全部工业总产值125476万元, 其中水力发电工业产值97282万元, 占77.53%。

二、大化县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大化县库区包括三个部分, 分别是大化电厂库区、岩滩库区以及百龙滩库区。2006年, 库区移民达到24399户105996人, 占大化县全县人口的1/4。其中, 大化电厂涉及移民50302人, 岩滩电站49813人, 百龙滩电站5827人, 三大库区范围涉及大化县16个乡镇中的13个乡镇。

库区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土地资源的农业开发利用, 库区内工业发展缓慢, 产业体系处于低层次的起步阶段。2005年, 大化县第一产业产值31794万元, 第二产业产值虽然高达112725万元, 但扣除两大水电站的工业产值, 工业产值仅为28194万元, 远低于第一产业, 可见其工业水平的落后, 库区经济仍以第一产业为主。库区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全区差距较大, 导致与之相关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也很低。

移民仍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 谋生手段单一, 生活贫困, 各项经济指标与非移民的差距明显 (见表1) 。

资料来源:根据大化县移民局文件事理

库区基础设施水平落后, 普遍存在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据2005年统计, 大化、岩滩和百龙滩库区在61个移民建制村中, 仍有4.4万移民饮水困难, 有21个村不通机耕路, 部分库区移民出门只有靠水路, 但库区缺少渡船、码头设施, 移民出行举步维艰;移民安置区医疗网点少, 设备简陋, 移民就医非常困难。

三、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移民问题仍比较突出

一是对移民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有关政府部门在思想观念上始终没有将移民认同为水电站的投资者, 认为移民因电站建设被占用、淹没和受影响的耕地、家园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 因而移民在水电开发中的利益被淡化或忽视, 移民没有从水电站的建设中直接受益, 甚至有可能完全被排除在利益分配之外。移民工作始终被认为是电站的附属工程, 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事实上, 移民工作具有长期性, 并不是简单的安置完了移民工作就结束了, 更重要的是要让移民“搬得出, 稳得住, 逐步能致富”。但是库区的移民工作往往只停留于搬迁与安置上, 对于移民今后的生产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与扶持。

二是补偿标准低, 落实不到位。移民前期淹没补偿标准是按照其淹没耕地淹没前三年平均产值的6~12倍进行补助, 后期扶持标准是每千瓦时1~5厘钱, 扶持年限为10年, 按10年时间计算, 每人所获得的后期扶持资金总量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广西最高不超过5000元。前期补偿标准低, 后期扶持不足, 根本无法让移民有能力重置相应的生产生活资料, 移民搬迁以后失去了继续发展的潜力, 无法恢复原来的生产生活水平。而且, 现行的补偿办法, 往往只补偿了移民的生活和生产资料, 而忽视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补偿。在移民补偿标准的实际执行过程中, 又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 导致真正到移民手里的补偿常常低于现行标准, 或者补偿款挪作他用, 如岩滩库区就出现用移民的口粮款代交教育附加费的情况, 引起了移民的强烈不满, 导致移民频繁上访。

(二) 水电站与库区、地方经济发展结合不够

一般而言, 一个地区的资源开发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是高度一致的, 资源开发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 我国大多数资源开发地, 尤其是西部地区, 普遍存在“富饶的贫困”的现象, 即丰富的自然资源与落后的经济并存, 资源的开发没能带来经济的发展, 反而破坏了生态环境。自1975年开始开发红水河水电资源以来, 30多年过去了, 大化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 依然戴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除了历史原因之外, 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水电资源的开发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结合不够密切, 没有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是在“西电东送”过程中, 地方的利益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大化、岩滩电站的电力主要是通过国家电网输送往平果、南宁、广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 两大水电站则由国家直接投资, 大化县及广西对所卖出的水电资源没有定价权和交易谈判权, 只能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电价, 以与市场供求关系不相称的较低上网价卖出水电资源, 如岩滩电站的上网电价仅0.1311元/千瓦时, 远低于葛洲坝电厂0.18元/千瓦时的电价, 而销售电价平均0.45元/千瓦时左右, 购销的巨大差异造成了巨大的地区利益外溢。

二是水电站的发展没有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形成有机的融合。这与当地政府、企业和居民对水电资源开发经营的介入不够、地方缺乏资金和人才有很大的关系。但作为国家企业, 水电站落实“工业返哺农业, 国企返哺地方”的力度不够, 没有给予地方经济发展相应的照顾和政策倾斜, 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水电项目没有对地方建立提供低价电力的机制, 电价过高, 导致大化县许多民营企业生产成本过高, 无法运营。以岩滩库区为例, 岩滩镇为开发硅矿、辉绿岩等矿产资源, 以招商引资的形式兴建了移民工业园, 园区内有5家企业, 工人主要是当地的移民。园区于2005年建成生产, 但由于电价过高, 生产不到半年就停产了。大化县“十一五规划”指出要积极主动地承接东部产业的转移, 但作为水电资源开发地, 没有电价优惠也就失去了能源优势, 与其他地区竞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就会处于劣势, 这对当地的长远发展是一个很不利的影响。

三是地方、水电站、移民的利益相脱节。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部门利益而忽视地方和个人利益, 地方、电站、移民之间的利益相脱节。电站建设的好坏、快慢, 效益的高低与地方、特别是与移民的利益关系不大, 电站建设投产后所产生的效益绝大部分属于部门, 地方只能得到一部分产品税、库区维护发展基金等, 移民则只得到土地、房屋被征用或淹没的损失补偿费和搬迁安置费, 电站建设并没有给地方和移民带来多少实惠。水电企业获得巨大的利益而移民的利益受损, 给移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也造成了库区社会的动荡。

(三) 库区环境问题有待解决

大化县是著名的石山区, 石漠化严重, 地表土壤浅薄, 保水能力差, 易旱易涝。由于长期对库区有限资源的过度开发, 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板结、沙化, 森林和地表植被覆盖率下降;另外, 库区养鱼也导致水体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库区人多地少, 环境容量有限, 加之水库的修建改变了原来的小环境, 生态脆弱性更加明显。

大化县库区内涝严重, 据调查统计, 库区内涝面积445.53公顷, 导致一定程度的粮食生产损失。电站蓄水后, 由于水库水位升高, 使库岸边坡长期受库水浸泡和波浪的长期冲刷, 导致库岸坍塌严重, 毁坏水库沿岸土地, 造成水土流失。据调查统计, 库区塌岸滑坡损失土地面积达77.87公顷。库区移民大部分把房屋建在库边, 建房地方地质结构稳定性未能鉴定, 导致库区内的民房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形成危房, 部分移民不得不多次搬迁, 几经折腾, 财产损失怠尽, 生活进一步贫困。显然, 有关部门并未把移民安置工作做细做好。

四、促进大化县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

库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水电开发息息相关, 但水电站并没有给地方带来多大的实惠, 老百姓更多感受到的是资源流失、环境破坏。如何促进库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使库区在水电开发过程中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构建水电站、地方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和谐发展是各层决策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国家应以人为本, 妥善处理好库区移民问题, 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两大水电站应发挥带动作用, 促进水电站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融合;要积极调整库区农业结构, 发展特色农业, 开发库区旅游, 在发展中加强生态建设, 以实现库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 以人为本, 构建库区和谐社会

一直以来, 移民问题都是库区发展中的棘手问题, 移民问题解决不好就会成为影响库区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中央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谋发展、促发展”。因此,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是解决移民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要尽快落实新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 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适当提高补偿标准且补偿不仅是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补偿, 还应该包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补偿;要重视移民的知情、参与和监督权, 畅通移民的申诉渠道;加强对移民技能和就业技能的培训, 为移民发展种、养、加工, 进城务工提供必要的科技和社会服务;要妥善解决好移民的社会保障特别是最低生活保障的问题, 对移民的就业和子女教育有关部门应该给予照顾和政策上的倾斜。

(二) 理顺利益关系, 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长久以来, 地方、电站、移民之间的利益是相脱节的, 电站建设与运营过分强调部门利益, 导致了地方及移民的利益受损, 造成了库区社会的动荡。因此, 理顺利益关系, 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是促进地方、电站、移民三者之间和谐发展的关键。国家要从法律、政策上确立地方、移民作为水电开发投资者的地位, 实行被征地农户入股、土地租用、电站库区渔业资源分配给库区群众等方式, 建立移民和库区群众分享水电开发成果的利益分配机制, 让库区群众参与水电项目后期利益分配, 分享水电开发的效益和成果, 使水电开发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应当建立水能资源有偿使用的制度, 收取水能资源税费。税费在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分配体现着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水能资源有偿使用是调整地方、电站、移民之间的利益的有效手段。收取水能资源税费, 按一定比例留在地方, 并规定一部分用于移民的生产生活, 另一部分用于投资新的产业, 以在当地建立起积累机制, 增强当地发展能力和改善当地群众及其后代的生存条件。收取水能资源费, 还有利于实现资源地和用电地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和利益平衡。水能资源费等价于一种转移支付, 但比通过中央政府的税收和转移支付渠道更合理, 更能持久实施。

(三) 发挥两大水电站的带动作用, 促进电站与库区经济发展的融合

作为贫困地区的库区, 要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 实现跨越式发展, 需要各种推动力, 如国家大量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劳务输出加快城乡交流, 国企带动地方二、三产业发展等。当前, 岩滩、大化两大水电站是库区最大的国家企业, 在资金、技术等方面有优势, 有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多做贡献。因此, 国家应该考虑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落实工业返哺农业、国企返哺地方, 充分发挥两大水电站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促进水电站与库区经济发展的融合。

国企有能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地方更要有发挥国企业作用的相关政策和良好的环境。如库区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划要与水电项目发展的规划相衔接, 库区当地政府应主动与两大水电站开展对口支持或交流;在地方经济发展决策问题上注重听取它们的意见;充分利用水电站作为与外部联系的桥梁, 加强地方与外部世界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流等。

大化县硅矿资源丰富, 在岩滩库区“三乡一镇”范围内硅矿储藏量达2亿吨以上, 目前岩滩移民工业园区已进行初步开发, 但由于用电和资金的瓶颈, 硅工业仍处于以开采为主的初级阶段, 因此, 两大水电站应该发挥带动作用, 促进硅工业发展。水电站在工业用电方面应该予以照顾, 例如可以在岩滩移民工业园区实行“直供电”试点, 使工业园区就近获得低价电力;利用资金优势投资库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以改善库区投资环境。大化县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引进人才, 积极探寻电矿、电冶结合的产业深度开发模式, 把初级产品向高端产品延伸, 拉长硅矿产业链, 使硅矿的开发逐步由金属硅产业向多晶硅、有机硅中间体和高纯硅微粉产业发展, 形成水电矿冶相融互动、上下游产品紧密结合的产业链, 从而拓展地方高载能用电市场, 拉动地方电力工业发展, 推动水电、矿冶产业深度开发, 提高水能、矿产资源附加值。

(四) 调整库区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特色农业

水库移民仍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 增收困难。要增加农民收入, 根本出路在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二、三产业,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因此, 库区农业要发展, 移民要实现增收, 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加速传统粮猪结构向农林复合型结构转变, 发展特色农业。大化县库区农林特产品种丰富, 发展特色农业条件优越, 政府应加大农业投入, 引导移民发展特色农产品, 实现电站与移民村结合成立种植公司, 电站向移民种植业注入资金, 在种植技术和设备方面扶持移民, 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逐步扩大经营规模, 发展有市场需求的名、优、特产农品, 建成新型库区农业产业群, 形成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开发体系。如岩滩库区移民利用水库拦网、网箱养鱼, 库区淡水养殖突破6万亩, 成为广西淡水绿色养殖供应基地, 库区北景乡淡水养鱼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农业标准化观测项目的经验就值得借鉴和推广。

大化县库区还应发挥山区优势, 依托中草药、造纸等企业, 建立以扶芳藤、金银花、金钱草和菁蒿草为主的中草药基地, 建立剑麻、速生桉基地等, 提高经济作物比重, 以达到优化农业结构、拓展移民增收途径的目的。

(五) 整合库区旅游资源, 大力发展水库旅游

水库旅游是以水库丰富的水资源、水生生物资源、人工建筑物群和库区周围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生态景观以及人文景观为旅游吸引物的一种旅游形式。大化县库区旅游资源丰富, 既有雄伟壮观的水电站大坝、宽阔的大型水库湖区、迷人的大化—古河八十里画廊, 也有造型独特的红水河奇石、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 集秀水、奇石、高坝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 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因此, 大化县要整合库区旅游资源, 发展独具特色的水库旅游。

雄伟壮观的水电站建筑是水库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坝泄洪、船闸和升船机、水电站的地下厂房都是吸引游客的亮点。因此, 大化县政府要统筹兼顾, 处理好与水电站的关系, 争取两大水电站的支持, 共同开发水库旅游资源, 在保证安全和水电站综合功能正常运行的前提下, 把水电站建设成为水电工程科技旅游、水电工业旅游、防洪减灾宣传教育的基地。

发展库区旅游要因地制宜, 开展的旅游活动应该与移民就业相结合, 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解决库区移民和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如通过在库区兴建水体景观、科技景观、渔民生活旅游区, 开展垂钓、捕捞等渔猎活动, 开展以渔家生活、渔船生活为依托的渔家乐旅游, 开展养殖鱼观赏、游船观光等活动, 以吸收更多的库区移民进入旅游业, 增加移民收入。

(六) 重视库区环境保护, 加强库区生态建设

环境是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要高度重视库区的环境保护, 要以保护环境为出发点, 把库区发展与环境保护、环境改善综合协调起来, 加强库区的生态建设。对于库区内涝、库岸坍塌、山体滑坡等问题, 要通过兴建排涝工程, 加固库岸、山体等措施解决。对库区周围山地上地段进行封山育林, 下段坡地种果树或其他经济林, 滨岸地带养殖家禽, 水面拦网养鱼, 形成“果-禽-鱼”的库区立体种养模式。针对库区能源短缺的现状, 一方面可以沼气建设为突破口, 利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优势, 构建类似于“猪-沼-果”的庭院生态经济模式;另一方面应该大力推进农村电网改造, 实现以电代柴, 普及电炊, 以减少木柴砍伐, 有利于封山育林和退耕还草还林。

参考文献

[1]李红.劳务输出是提高移民收入的有效途径[J].水利经济, 2005, (1) .

[2]刘拴明, 赵世来, 余文学, 等.东平湖水库移民与区域发展[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4..

[3]刘世锦, 等.加快西部水电开发[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7.

[4]赵静, 贾晔.广西库区小康社会的建设方略[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04, (1) .

[5]曾令锋, 吕曼秋, 等.国企对桂西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拉动作用的思考[J].自然科学研究 (中文版) , 2007, (6) .

库区经济 篇8

关键词:安徽库区,库区经济,发展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 为加快库区发展, 国家出台了有关政策法规, 先后设立了库区维护基金、库区建设基金和库区后期扶持基金, 用于解决库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库区发展问题, 在移民安置和经济发展方面, 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经过多年发展, 安徽省库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社会总体保持稳定, 移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安徽省库区发展概况

安徽省是水库移民大省, 现有大中型水库124座, 水库淹没涉及六安、黄山、安庆、滁州、合肥、宣城、阜阳、巢湖、池州、蚌埠、淮北、宿州等12个市48个县区, 淹没影响土地总面积约21.96万hm2, 原迁移民85.14万人, 形成了佛子岭、磨子潭、梅山、响洪甸、花凉亭、龙河口、陈村、新安江 (上游部分) 等八大库区。其中农村移民62.97万人。截至2008年底, 国家共核定安徽省大中型水库移民人口117.4万人。

2 安徽省库区发展存在问题

安徽省大中型水库大部分建于上世纪50~60年代, 由于前期补偿不足, 后期扶持政策不统一, 移民直接受益不够等多种原因, 目前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 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发展滞后, 致富能力不强。库区地域闭塞、交通不便, 大部分库区仍停留在传统农业经济发展阶段, 专业化和现代化的程度不高, 产品加工度和附加值较低。移民增收渠道少, 收入来源单一, 主要依靠农业和务工, 移民年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农民年纯收入近千元。

二是人地矛盾突出, 发展空间受限。全省库区人均耕地仅400㎡, 口粮尚不能自给, 缺粮移民人口达35万。部分地区受制于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 村民求一宅基地而不可得。土地问题严重困扰库区发展。

三是人口素质偏低, 发展后劲不足。全省水库移民人口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3%, 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 普遍缺乏管理、技术和营销类人才。伴随素质较高人口通过务工向发达地区和城镇迁移, 库区劳动力不足、素质低下的问题日益凸现。

四是基础设施薄弱, 生存环境恶劣。由于历史原因, 移民安置点建设因陋就简, 历史欠账多, 基础设施落后。全省库区普遍存在住房、饮水、用电、通讯、出行、上学、就医、养老等困难, 库区移民生产发展受限, 生活水平低下。

3 加快安徽省库区发展的总体思路

3.1 拓展致富渠道, 增加移民收入

推动库区经济发展, 实现移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是库区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根本出发点。库区的贫困是资源约束型贫困, 要着力突破资源约束, 因地制宜,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拓宽产业发展方向和致富门路。

一是要充分挖掘资源潜力,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根据安徽省库区资源特点, 适应当前市场对绿色、环保农产品的需求, 提高山场、园地和库湾的土地产出, 积极引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土、绿、特”产品, 促进品种改良和技术革新, 实施规模化种植、养殖。

二是突破土地瓶颈约束, 加强非农创业力度。安徽省库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 可将“山水、田园”作为核心卖点, 挖掘人文内涵, 做好生态旅游、休闲旅游、节庆旅游文章;依托旅游资源、农产品资源, 开发无污染、劳动密集型的绿色食品和旅游纪念品, 发展餐饮住宿、文化娱乐、商贸流通等服务业, 构建高效复合的产业体系,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2 加强土地整理, 突破土地瓶颈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 是实现库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按照库区土地适宜性要求, 遵循因地制宜、集中连片、优化配置、集约用地的原则, 加强土地规划整理, 提高土地利用率。

一是完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按照“适度超前、体现特色”的原则, 统筹考虑产业布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和村庄布点, 将库区土地按功能划分为农地区、林地区、建设用地区、风景名胜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等。

二是确保库区耕地不减少, 通过对河道、库汊、荒水、未利用土地的整治, 增加耕地面积。结合土地流转, 大力开展农田整治, 实施坡改梯、格田成方, 使分散农田集中成片, 方便耕作。

三是加强村庄布点调整, 积极引导偏远地区的村民向发展基础较好的村庄集中, 对村庄进行拆迁整治和土地置换, 适当扩大村镇建设用地面积。

3.3 普及技能培训, 提高人口素质

致富之道, 关键在人。提高库区移民整体素质, 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实现“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是破解库区资源瓶颈、化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也是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一是要紧抓农业科普工作, 积极引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 为库区移民提供科技服务。

二是要搞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 大力加强移民职业教育, 对取得相关技术证、照的给予一定奖励, 鼓励主动增强就业能力。

三是要着力搞好政策教育, 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引导移民转变观念、移风易俗, 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3.4 完善基础设施, 改善人居环境

在充分尊重库区移民意愿的前提下, 积极引导各方面资金建设完善库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增强库区发展潜力, 优化村容村貌, 为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创造条件。

一是改善内外交通条件。依托已经形成的主干路网, 加强村组道路、桥梁、河港、码头建设, 积极推进“组组通”工程, 完善中心村内部支路, 沿路建设绿化带, 实现“硬化、亮化、绿化、美化”, 达到村内大循环, 对外大畅通。

二是增强生产发展能力。以库塘堰坝除险加固、库塘扩容、兴建提水工程为重点, 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善沟、渠、路和防护林地建设, 增加提水、排水等水利设施, 发展渠道硬化和暗管输水。

三是优化居住环境。依托发展条件好的村庄建设移民康居新村, 引导周边村庄居民向康居新村集中, 着力解决康居新村的供电、供水、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 完善教育、文化、卫生、商贸、物流等多方面服务功能。加强村庄绿化, 以康居新村为“点”, 以村级主次干道、河流两岸为“线”, 以山场田园、水库塘坝为“面”, 改善景观风貌, 保护生态环境, 创造绿色生态效应, 提高人居舒适度。

4.1 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

库区的建设, 投入是关键。要拓宽资金渠道, 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 形成“财政投一点, 涉农资金使用倾斜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加一点、受益群众集一点”的多渠道机制, 共同促进库区的发展。

4.2 完善产权保障制度

库区的建设, 不是仅仅靠哪一个人、哪一级政府可以做到的, 要汇聚各个方面的力量, 共同建设。在此过程中, 必须通过“资产变股权, 农民当股东”方式, 落实“谁投资、谁受益”的理念, 完善产权保障制度, 形成责权明确、有序高效的运行机制, 激发库区建设活力, 提高农民民主参与的热情, 使农民的人、财、物投入形成基本生活保障和稳定收入来源。

4.3 鼓励、引导劳动积累

劳动积累是村民自愿通过劳动投入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的一种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有效办法。库区的建设, 关系到全体村民的切身利益, 广大群众对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建设美好家园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很高的积极性。要重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 对村民自愿的劳动积累要积极鼓励和引导, 爱惜民力, 精心组织好, 真正让村民的付出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

4.4 落实民事民治理念

老百姓自己的事, 老百姓自己办。一是强化实干作风。库区的各级干部特别是村基层干部要重实际、重实干、重实效, 积极引导村民脚踏实地建设美好家园。二是加强民主监督。在库区建设中, 充分尊重民意, 落实民主决策, 实行阳光操作, 杜绝不正之风。

参考文献

[1]何跃等, 三峡库区移民后期扶持问题及对策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 2005, (5) :8-14.

[2]董述春,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和库区建设基金政策的研究[J].中国水利, 1994, (5) :55-58.

[3]范治晖, 坚持开发性移民方针搞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J].中国水利, 1999, (4) :32-33.

库区经济 篇9

关键词:丹江口库区,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水环境,建议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首都的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但供水需求问题日益显现出来。 依据北京市提供的水形势预测可知,缺水问题将会随时间日益严重。水资源匮乏已经成为限制首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对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但随着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库区及上游地区的水量逐年减少, 并有着严重的水污染,进而影响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效益作用,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的水环境与其经济发展状况紧密联系。本文从实际出发, 依据对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的人类活动与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总结和分析了人类活动、经济发展及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库区水环境的影响分析,并提出改善状况的有效建议。

一、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的基本情况和经济发展现状

(一)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的基本情况

(1)地理情况。 丹江口库区位于鄂西北、陕东南及豫西南等地区的交界处,处于长江和黄河河流之间的汉江的中上游部位,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的主要水源区。 在自然地理位置上,归属于秦巴山地的区域范围之内,位于北纬32°36′-33°48′,东经110°59′-111°49′之间。

(2)地貌情况。 丹江口库区位于汉江流域的中上游部分,具有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和环境,地理形势较为复杂,地貌呈现多姿状态。 丹江口库区的西部和北部由伏牛山围绕,其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呈现山地、丘陵及平原等地势,与汉江平原相接,两岸即是狭长盆地。

(3)气候情况。 丹江口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是季风性大陆性半湿润气候,一年四季季节变换明显,降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较暖和,约在14.4-15.7℃之间。

(二)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上世纪中期之前,库区及上游地区的主要经济活动是农业生产,种植玉米、谷子、莜麦、小麦、豆类、马铃薯等经济作物。 由于该区域内水土资源及矿产资源丰富, 开始开发和利用这些自然资源, 并大力发展采煤、电力、化工及制药等工业,大大促进了库区及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 形成工农业共同发展的经济模式。

(三)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水环境的影响

通过调查显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污染有着直接的联系。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水资源总量并未增加,造成库区及上游地区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逐年下降。 人口的增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增大了需水量,不仅人口用水量越来越大,工农业生产所用水量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人口总量的不断上升,生活用水量的不断增加, 大大增加了生活污水的排放量, 而随着工农业的迅猛发展,也大大加剧了工也污水的排放量,大量污水的排放,严重影响了库区及上游地区的水环境。 由于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采用生物与工程相结合的治理措施,开展水土保持工程。 该工程对治理流域水土流失问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地表的径流水量。

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矛盾

随着《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以来,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重要的水资源, 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一些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丹江口库区是人类活动的核心水资源,具有移民搬迁量大、淹没损失严重、周边关闭企业太多等问题,由此造成丹江口库区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当地的财政收支不平衡,出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 库区问题的严重性远远大于其上游地区。 因此,在《规划》中,不管是政策的支持,还是资金扶持方面,都对库区问题的解决力度不够。

(2)由于 《规划 》不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实效性及操作性,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淅川县的政策实施,单方面的为了保证水质,造成当地的经济结构调整难度提升、产业转型难度升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凸显、大大加重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等。 对于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及出现的实际问题,《规划》中并未有明确的引导方法和资金扶持。

(二)解决建议

(1)增大对水质核心区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扶持。 通过对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所作贡献的多少、淹没损失的大小、环境保护的难易程度及当地和国家财政状况等实际因素的调查研究分析,就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制定具有合理性、真实性的生态补偿机制和资金分配制度,主要偏重于库区和淹没区。

(2)增加库区及上游地区的财政转移和支付等专项政策。 在对库区及上游地区进行政策规划和资金扶持等保障措施时, 确实加大当地的财政转移和支付的力度。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提高企业和居民的搬迁补偿标准。 设置用于库区发展的专项基金,同时把关闭企业造成的税收减少和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 一并纳入中央财政转移和支付的范围之内。

(3)依据实际情况,对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实施特殊的财税政策。 为了扶持库区及上游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建议国家对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尤其是库区和淹没区执行特殊的税收政策,在税收、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特殊的照顾,增强扶持的针对性、表现出地区的特殊性。

(4)增加和调整与之相关的重大建设项目。 建议在 《规划 》规定建设的重点项目的基础之上,补充添加和调整与库区发展有关的重点项目, 使之能够以全面、完善。 同时可以将其以附件的形式归属于《规划》的范畴。

(5)建立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综合配套的改革试验区”。 参照和分析国外一些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成功案例, 在我国实施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 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同时加大资金、政策及建设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发展力度,积极实现 “三保一高”的建设目标,改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共同发展。

(6)积极探索和建立有利于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长期稳定发展的管理体制。 由于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重要的水资源,国家应当在建立具有常规性、高规格、高质量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管理委员会”,对水源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水资源的保护等进行规划和实施, 并对水源区进行统一的统筹执法、落实相关政策。 加大对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等水源区的监督和管理。

三、结束语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的水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成为国家扶持的重点对象。 在发展水源区的经济时,同时兼顾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使库区及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健康发展, 促进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稳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廖炜,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调控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2011

库区经济 篇10

关键词:三峡库区,特色旅游经济带,生态之旅,资源整合

一、构建奉节—巫山—巫溪—城口特色旅游经济带面临的问题

(一)市场主题不够鲜明

四县虽然拥有三峡文化、移民文化、红色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区域旅游的特色主题不够明确,与其他区县的旅游产业相比,没有明显的品牌优势。同时,区域文化的多样性也削弱了主题定位的特色性,导致区域旅游产业特色不“特”,市场主题不够鲜明。

(二)发展策略不够明晰

从总体上看,四县的旅游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政府的强力主导。但由于政府的主导力不强,导致该区域旅游景区(点)企业化经营观念和市场运作机制落后,民营化经营处于起步阶段,投资、融资观念与管理机制亟待创新,政府引导性投资、民间资本跟进等尚未形成态势。

(三)区域合作不够深入

四县旅游景区(点)分布较为分散,大多以孤立形式经营,有“点”无“线”,景区(点)之间缺乏有效的交通物理串联。 导致区域旅游发展仍处于分散经营、恶性竞争的状态,市场整体竞争力不强。

二、加快奉节—巫山—巫溪—城口特色旅游经济带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围绕“长江三峡·生态之旅”特色旅游主题,加大区域资源整合的力度

三峡库区要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以“长江三峡·生态之旅”为统一的主题,制定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品牌共创”的一体化旅游发展规划,通过政府合作、企业合作、政企合作和社区参与,塑造统一的旅游形象,形成一个集红色文化、移民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自然景观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 “秦巴巫武”特色山区旅游经济带核心区,从而实现区域旅游 “主题明确、特色突出”。

(二)树立大旅游理念,以特色旅游产业为龙头带动其他特色产业同步发展

树立大旅游的理念,以旅游为支柱产业,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将现代旅游理念融入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行业,把农村、工业及企业当作旅游景点来建设,使旅游的“引擎”效应凸显。以旅游为名片,注意品牌塑造,展示天然、有机特色产品,推介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的服务和产品,把区域特色产品“卖”向全国、全世界。

(三)发挥政府前期主导作用,着力打造特色生态旅游品牌,让利游客,扩大旅游市场规模

在特色旅游经济带开发前期,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大力开发生态观光、森林生态养生、 游船休闲度假、直升机空中鸟瞰等生态旅游产品,用绿色旅游吸引顾客;同时,要主动开展市场营销,采取切实措施让利游客,扩大市场规模。待市场规模形成后,方可引入市场主体参与旅游经营发展。

(四)建立市级层面的联席会议制度,设立常设性的机构,推动县际之间、区域之间旅游发展的深度合作

可由市政府出面,组建有市级相关部门,定期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县际相互协作的实际问题。建议设立常设性机构,督察具体负责规划措施的落实情况,推动区域内各县之间开展有效合作,从而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旅游客源相互输送等目标的实现。

(五)完善旅游产业发展支撑体系,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效益

码头及码头库区油品计量统计管理 篇11

【关键词】码头库区;油品计量;统计管理

1、前言

随着我国的工业和经济快速增长,对原油和成品油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所以,寻找高效的油品运输方式,解决油品传输问题非常重要。海运相对其他运输方式,是运输成本低、运输量大的一种油品运输途径。为了使油品的运输和储存工作顺利进行,加快建设码头及码头库区是一个重点问题。

进出口成品油的计量管理直接牵扯到贸易双方的利益,也反映出国家检验部门的执法水平和能力。一直以来沿用的船舱计量方法,不仅环节多且复杂, 而且由于自身不确定性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这种方法效率低、误差大,导致码头库区油品计量统计效率低、问题多,影响油品进出口的速度及检验[1]。如何提高码头库区油品计量统计的准确和效率,是目前摆在码头库区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油库出口成品油计量管理系统采用质量交接的方式,采用的计量器具都必须经过国家法定的计量机构检定合格的,如量油尺、温度计、密度计、流量计等,成品油交接过程由国家检验检部门施行,目前采用的计量方式是通过人工船舱检尺、测温、采样,并通过计算得出最终质量结果的方法[2]。流量计在码头库区油品统计管理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流量计一般用离线检定的方式检测准确性,流量计在线实时监控也有一些应用,但在码头库区成品油计量的领域还没有得到实践。目前法定的计量方式中只有衡器计量方式实现了电子在线监管, 可以通过监控录像对码头衡器的称量数据实施监控。在这之前,成品油质量鉴定领域在出口计量电子监控属于空白。

2、码头库区油品计量统计现状

提高油品贸易交接计量统计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国家油品出口的经济利益,通过分析目前我国码头库区计量管理现状,发现了如下问题:(1)难以证明计量仪器在发油全过程是否保持正常状态,由于装船时间一般需要10小时左右,不能对贸易交接进行全过程的监测计量,仪表出现错误不能及时发现,无法证明发油过程中计量仪器表状态是否正常。(2)计量仪器的检测方法落后,贸易交接用的智能型流量计,只能在停用时通过人工方式一一打开表盖检查,并且为了防止在检查的过程中意外选错计量软件和意外失误等,检测时需要两个人,使检查费时费力,同时也增加了不安全因素。(3)计量仪器故障基本不能被提前發现,无法追溯,而由于仪器故障导致发油量无法确定,则必须卸回仓库重新发油,导致每次故障损失成品油10吨左右。而且仪器更新费用较高,增加了很多损失。(4)不法分子偷油违规行为屡见不鲜,油船长时间停留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对码头库区正常工作带来威胁。诸多问题长期存在,极其困扰油品计量管理部门,导致计量统计长期被动,效率不高。

3、顶水计量工艺

运输油船到达码头后,进行油品每项信息的核对、油品质量检验及水位信息测量记录,卸油以后向运输油船注水清洗,在油罐接卸稳定静止后,再次测量油罐的油位和水位,通过对比油罐进油前后的油位和水位对油品进行实际计量统计,顶水计量工艺收油量计量准确,但是会产生大量油水混合物,提高了油库进行污水处理的成本。

4、流量计在码头库区油品统计中的应用

流量计在码头库区计量应用,解决了在顶水工艺中产生的大量油污水和避免油库内输油管道的连通,对油量统计造成影响[3]。通过与其他方法的对比分析,利用流量计计量,能够充分发挥出其密度功能的特点,并能直接测量质量,将质量流量计布置在码头库区附近,可以有效的提高码头油库的自动化计量统计管理水平,提高码头库区的计量效率。

5、库区油品自动计量管理系统

自动计量管理系统可以自动管理油品库存和贸易结算,采用计算机的网络和程序实现自动控制,克服了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并且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信息共享和资料存储。

油品自动计量管理系统主要由计算机、控制器、传感器、编程逻辑控制器、执行机构、网络设备和监控管理软件等部分集成到一起,构成一个自动监控管理系统。该系统分计算机监测、过程控制和现场执行三层。自动计量系统避免了人工计量的误差和不法分子的可乘之机等,随着计算机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系统的成熟,油品自动计量系统的前景广阔。

6、总结

码头库区油品计量统计管理方式多种多样,每种计量措施都有各自优点,但是也有很多不足,如今自动化控制的应用在工业领域已得到普遍认可,在码头库区应用还比较少,只有很少的现代化库区采用这种方法,大部分油库计量还采用传统的标尺方法,这对计量精确度和计量效率造成了较大影响。所以计量系统的更新换代开发创新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维维,雷孝平.油码头管理措施[J].世界海运,2006(1):39-40

[2]张烁,刘伟.岸罐与船舱油品交接误差分析[C].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140- 142.

库区经济 篇12

一、主要成效

在实施新的后期扶持政策工作中,特别是在江西省扶贫和移民机构整合后,办党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扶贫和移民工作的互补作用,紧紧围绕“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有新改善,移民群众收入有新增长,移民自我发展能力有新提高”的总体目标,不断完善扶持政策,创新扶持方式,加强规范管理,实施了一系列惠及水库移民的民生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了社会稳定。

一是通过实施基础设施工程,改善了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了近60万移民的“饮水难”,80多万移民的“行路难”,98%以上的移民户用上了电,改善灌溉面积67.8万亩,扶持修建移民区校舍、卫生院所,为1万多户移民修建了住房。

二是通过实施移民示范村建设工程,改变了移民村的面貌。紧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每年集中县(市、区)50%以上的结余资金,每个村扶持原不少于20万元,去年不少于30万元,已重点扶持建设576个移民示范村,其中亮点示范村200个。去年6月,召开了全省移民示范村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熊盛文副省长到会讲话,并编印了《亮点-水库移民示范村集锦》画册,为进一步推进全省移民示范村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移民示范村的建设,不仅从整体上改变了移民村组的落后面貌,而且成为江西省新农村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得到了国家移民局的充分肯定。

三是通过实施移民增收工程,提高了移民群众的收入。根据当地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情况,在尊重移民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产业牵引,多种形式,多数受益,扶持到户”的思路,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当地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旅游业、扶贫开发产业项目,积极探索扶持移民群众发展生产的路子。每年由县级安排20%的年度项目资金用于产业方面的扶持,扶持移民产业100多个,使3千多户移民直接受益。全省移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2467元,提高到2011年的4580元。

四是通过实施移民培训工程,增强了移民的创业和自我发展能力。创新移民就业和创业培训的理念,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与扶贫开发“雨露计划”相结合,突出实际效果,培训移民10余万人,提高移民自主创业和劳动就业的能力。通过培训移民不仅在本地创业,而且走向了全国。如资溪县移民的面包店、武宁县移民的装修公司遍布全国各地。

近年来,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的改善,经济社会的发展,得益于中央的好政策,得益于各级党委政策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全省水库移民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努力奉献。但也应当看到,由于水库移民工作具有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区域特定,对象特殊的特点,是一项既有行政管理职能,又有相关行业要求,面向农村的社会性工作,涵盖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做好水库移民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二、实施管理的主要内容

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江西省既牢牢把握国家的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要求和财政部关于印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结余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8]37号)的规定,执行好、落实好政策。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突出解决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使有限的资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突出实施重点

实施经济发展规划项目,要在编制好规划的基础上,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罗霄山特困片区扶贫攻坚、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突出水库移民示范村建设,积极探索产业扶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移民技能培训四个方面:

一是水库移民示范村建设。这是加快改变移民村(组)落后面貌,使移民群众直接受益的有效途经。主要是通过整村推进方式,按照“村容村貌整洁,户户硬路相通,家家改水改厕,垃圾集中处理,民主管理规范,文化生活丰富,特色产业形成”的标准,把列入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点、扶贫重点村整村推进、库区扶贫移民搬迁新村建设和移民所占比例高、群众积极性高的移民村(组),优先安排移民示范村建设项目。

二是产业扶持。要根据当地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情况,在尊重移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产业牵引,多种形式,多数受益,扶持到户”的要求,结合当地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旅游业、扶贫开发产业项目,引导和扶持移民群众发展生产。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要相对集中资金,解决突出问题。对后期扶持规划项目没有覆盖到或没有列入相关部门专项建设规划的道路、改水改厕、水利灌溉、农田整理、垃圾处理、沼气、生态保护、文化、卫生、教育等建设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对列入了相关部门专项建设规划的项目,对项目建设给予配套补助。

四是移民技能培训,要创新移民就业和创业培训的理念,因地制宜,因人施教,采取多种形式,与扶贫“雨露计划”相结合,突出实际效果,进一步提高移民自主创业和劳动就业的能力。

规划项目的实施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尊重民意,切实保障移民群众在规划编制和实施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经批准的规划是实施项目的基本依据,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或修改。确需调整或修改的,经县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市办审批,并报省办备案。

(二)明确实施范围

经济发展规划项目实施的范围是:一是政府组织安置的(含三峡移民)农村移民所在的村(组);二是为安置大中型水库移民调出土地的村(组);三是水库建设中涉及的“淹地不淹房”人口所在的村(组);四是现仍居住在农村的非农业户口移民所在的村(组);五是水库蓄水引起库周浸没、塌岸、滑坡、内涝,以及生产生活条件受影响的库边地段、孤岛等影响的人口所在村(组)和水库大坝、溢洪道占压及施工占地涉及的村(组)。以上五种对象,在具体操作中,已经体现在省移民信息管理系统确定的村(组)中,在申报项目时由系统自动把关。

(三)规范申报程序

经济发展规划项目的申报程序,前几年基本上是按照后期扶持规划项目的程序申报确定的。随着结余资金量的逐年增加和项目实施管理的新要求,因此,很有必要对经济发展规划项目的申报程序进行规范。县办在具体操作中,要按照所编制的经济发展规划,安排好年度计划项目。年度计划项目应落实到移民村或村小组。年度计划项目的确定,按以下程序办理。

——示范村建设项目。经村(组)大多数移民群众同意后,由村委会向乡镇政府提出申请,乡镇政府报县办认可后,会同村委会按移民示范村建设标准,编制整村推进示范村项目建设规划,报县办。县办根据本县移民示范村建设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等情况,对申请的村(组)进行考察、对规划进行评估、修订,听取移民意见后,由县办审定。

——产业扶持项目。根据扶持移民发展产业的类型,进行分类确定:

1、龙头企业(含移民生产示范户,下同)带动的生产项目。由龙头企业与村委会或村小组提出合作意向,经移民代表大会讨论,大多数移民签字认可后,村委会或村小组、移民户与龙头企业签订土地承租、劳务、生产经营、移民户年收益等方面的协议,并在本村(组)公示后,由村委会向乡镇政府申请,乡镇政府审核后报县办。县办实地考察、评估、审定后,由县办发给龙头企业带动移民户生产扶持项目认定书。

2、移民村(组)从事的生产项目。经移民代表大会讨论,大多数移民签字认可,村委会或村民理事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专业合作社法》,成立相关产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后,由村委会向乡镇政府申请,乡镇政府审核后报县办,县办实地考察、审定后,发给移民村(组)生产扶持项目认定书,给予项目资金扶持。

3、移民个人从事的生产经营项目,由移民本人提出申请,村委会审核,并在本村(组)公示后,经乡镇政府审核报县办,县移民机构实地考察、审定后,发给移民户生产扶持项目认定书。

以上认定书应明确扶持项目、扶持方式、项目管理、受益对象、扶持年限、收益分配等内容。认定书1年一签。认定书期满后,应重新按以上程序办理认定手续。

——基础设施建设(含恢复重建)项目。移民村(组)内或跨村(组)项目。在征求移民意见的基础上,由移民所在村委会或相关村委会联合,向乡镇政府提出申请,经乡镇政府核准后报县办。县办根据本县移民村(组)或跨村(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情况,对申请的村(组)项目听取移民意见,进行实地察看、评估、拍照后,由县办审定。

——技能培训项目。由县办下达年度培训计划到乡镇,由村委会组织调查摸底。移民根据其就业、创业的愿望,向村委会提出申请,报乡镇政府汇总后上报县办。县办按照计划安排组织开展培训。

以上申报程序概括起来就是:移民知情,村组申请,规划范围,现场勘察,乡镇审核,县办审定。

(四)抓好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基本上与后期扶持项目的要求基本一致。其要点是:

一是项目实施根据投资规模的大小,按照有关规定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按移民意愿实行移民自建。

二是项目法人指项目申报和项目实施管理的责任主体,项目由村(组)申报的,项目法人为村委会(或村小组),并由项目所在村(组)移民群众推荐3-5名代表组成项目实施管理小组;跨村(组)的项目乡(镇)政府为项目法人,并由相关村(组)移民群众推荐3-5名代表组成项目实施管理小组;对有困难组织实施的项目,经所在村多数移民同意,由村民委员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行业部门担任,并报县办备案后方可实施。项目法人应认真组织完成项目实施各环节的工作,并对实施的全过程负主要责任。

三是按规定需要招标的项目,由项目法人按有关程序提交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或县级招投标机构,进行公开招投标。

四是鼓励项目由移民自建,自建项目由村委会或项目法人向乡镇和县办提出申请,经乡镇和县办会同县、乡纪检(监察)审定后,由项目法人、项目实施管理小组与移民签定施工协议,成立由村干部和移民群众代表组成的理事会,负责项目实施的各项具体事务,实行自主管理、自主建设、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并按当地劳动力价格支付劳务报酬。乡镇和县办要共同加强对自建项目监督管理。

五是招标项目必须由资质的人员负责监理。移民自建项目由移民代表负责监理。

六是及时搞好项目验收,建立完整项目档案。

项目实施过程概括起来就是:明确项目法人,确定实施方式,成立管理小组,加强项目监理,定期巡视检查,及时验收建档。

(五)加强监督管理

对规划项目的监督管理,是今后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保证资金发挥作用,项目产生效益的重要保证。作为县办来讲,既是项目实施的组织者,更是项目实施的监管者。因此,县办要把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一是要认真婺源县工业园区余庆桥组做好项目实施过程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协助乡(镇)及项目法人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监督检查项目法人按照有关要求实施项目,确保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二是以村(组)为单位成立移民项目管理小组负责项目实施及资金管理等工作。三是移民项目确定充分尊重移民意愿,计划项目必须要经移民代表大会确定。四是项目计划、资金使用透明公开。将项目计划直接批复到乡、村、组三级,专项资金实行民主理财,移民参与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及财务结算,资金使用张榜公布,以接受广大移民群众的监督。

在此基础上,市办和省办也要通过年度考核、稽察、专项审计等方式做好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示范村建设发展不平衡。由于各地建设条件、经济实力、移民参与程度不同,建设效果反差很大。搞得好的村组,真正改变了面貌,起到了示范作用,成为新农村建设亮点村。然而有的示范村建设点,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除修建进村入户公路及自来水外,其他环境条件基本没有变化。有的地方移民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产业发展和日常管理滞后,很难起到示范建设作用。

2、产业扶持的政策性问题未得到解决,实际操作比较困难。在产业扶持工作中,如何规范生产开发项目的产权、经营管理,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资金安全,确保移民受益,是当前产业扶持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目前,扶持的对象主是生产开发大户、龙头企业等。而一些开发大户、龙头企业示范、辐射、带动移民的作用也还不明显。生产扶持存在着扶强不扶弱、扶富不扶贫、扶寡不扶众的现象。同时,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少,大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真正在家务农的农业劳动力不到40-50%,由于产业开发的主力军一农业劳动力不足,千家万户共同开发已不现实,这也给产业扶持带来极大影响。

3、资金的使用方面。有的地方资金使用范围和使用比例不符合规定要求,存在投入分散,小项目较多的现象。由于县级移民管理机构机构的内部设置和人员不能完全满足管理职能的需要,加上项目点多面广、工作量大、人手紧张,一些项目完工后,不能及时进行验收,致使资金不能按要求及时拨付,资金滞留比较普遍。

4、项目的确定和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做得不很细,深度不够,申报审查也不十分严格,致使大多数项目上报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既不规范,又不具备参考价值,加之,在项目确定时,缺乏科学知识和理性分析,顾眼前利益,不顾大局,不顾长远,申报的项目合理性、准确性不强。

四、今后的工作要求

(一)突出改善民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抓好移民示范村建设。示范村建设要合理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合理规划,就是要把移民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在工作目标、项目建设、进度安排、落实措施、投入保障、组织领导等方面作出统筹规划和安排。因地制宜,就是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按照一村一策,打造特色的思路谋划好本地移民示范村建设。突出重点,就是要把移民比较集中,移民积极性比较高的村组作为建设重点,而且相对集中资金投入,保证示范村建设一个、成功一个。整体推进,就是要做到建设项目、村务管理、文化生活、产业发展同步建设。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仅仅修建村内道路,改水改厕等单项建设的村组,一律不能列为示范村建设的范围。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安排上,要从移民最关心、最能直接受益的项目入手,重点解决难点和热点问题。要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避免用移民资金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集中力量,针对那些生活在偏远山区、贫困地区和自然灾害隐患区的特困移民群体,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努力在“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这些移民的脱贫解困问题。

(二)突出产业扶持,建立有效管理机制

扶持移民如何发展产业,是当前我们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扶持移民发展产业有别于扶贫开发产业。这主要是扶持移民发展产业,既要考虑扶持的区域范围,又要注重移民如何受益问题,目的就是要增加移民受益面,提高移民受益效果,探索和建立移民生产开发项目的产权、经营管理,收益分配,资金安全,移民受益的有效机制。通过这几年各地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在扶持移民发展生产方面,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当前,有必要对扶持移民发展产业的形式和扶持方式进行规范。

1、扶持龙头企业(含移民生产大户,下同)带动的生产项目。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千家万户,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载体。对其扶持要把握与移民发展生产的关联度和带动作用,给予贷款贴息或项目资金扶持。扶持资金只能用于龙头企业承租移民土地的基础设施(生产基地道路、灌溉、土地整理等)项目建设,实行项目管理,不得直接拨付资金给龙头企业。扶持资金的额度,要与移民的年收益挂钩。也可将扶持龙头企业的资金转为移民入股的股金,让移民变股民,参与企业年终分红等。

2、扶持移民村(组)专业合作社从事的生产项目。扶持资金用于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基地道路、灌溉、土地整理等)或购买种苗等生产资料,并实行项目管理。

3、扶持移民个人从事的生产经营项目。只限于贷款贴息扶持,不宜直接提供扶持资金。这种方式对其他移民来说比较公平,大家也能够接受,也有利于移民的稳定。

(三)突出提高素质,增强增加收入能力。

要创新移民群众的培训方式,一是改聘请技术员单一授课为联合相关专业部门办班开展联合培训,通过对水稻、蔬菜、果树、生猪、水产等种养殖技术的综合培训,提高培训的整体效果;二是改过去县城集中培训为下乡培训、上户指导相结合,深入田间地头,帮助贫困和移民群众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增强培训的实际效果。三是改以农业培训为与工业园区就业、服务业等行业培训相结合,拓宽移民劳动就业的门路和渠道。

(四)突出管理监督,提高项目

申报效率。

年度计划项目申报,将采取水库移民管理信息系统预申报方式进行。县办按照省办在水库移民管理信息系统下达的年度预申报项目资金额度,通过水库移民管理信息系统,在每年9月底前预申报下年度的项目计划。预申报的项目计划,经市办审核、省办确认后,再由省办会同省财政厅下达项目资金。当下达的项目资金大于预申报项目资金额度时,可按下达项目资金与预申报项目资金的差额增报计划项目。当下达资金小于预申报项目资金额度时,应按下达项目资金调减计划项目。

(五)突出移民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上一篇:考查策略下一篇:教育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