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阅读

2024-07-18

教育阅读(共12篇)

教育阅读 篇1

网络的普及正在改变着传统的阅读方式。网络时代海量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传播速度的快捷, 已显示出网络巨大的发展潜力。先进的网络阅读平台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既给图书馆阅读指导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也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网络阅读的特点鲜明, 但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 当下高校图书馆应加强网络阅读的指导工作, 依托先进的网络平台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展阅读教育。

一、网络阅读的特点、阅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网络阅读是一种由文本的变化带来的新的阅读方式, 专指网络文化环境中的阅读活动, 即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获取包括文本在内的多媒体合成信息和知识, 完成意义建构的一种超文本阅读行为。

(一) 网络阅读的特点

1. 阅读过程的互动性

以线性文本为主流的传统文献阅读定位相对孤立, 文本隐而不显, 要查阅相关参考资料费时费力。而网络文献以非线性的交互功能突出了文本的衔接, 大大便利了读者在文本阅读时的转换, 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开放的互动对话, 为接受信息和应用信息提供了便利。

2. 阅读环境的开放性

网络信息资源的全球交流和共享使读者可以自由交往, 按需而阅, 阅读环境的开放使网上精品信息资源获得了广泛传播的机会。传播面愈广, 使用的人愈多, 其价值就愈大, 效益就愈好。

3. 阅读交流的即时性

网络使文献资源的生产者可直接面对使用者, 减少了中间环节, 因而阅读者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信息。

4. 阅读内容的丰富性

计算机的存储空间可承载的信息量是纸质载体无法相比的, 网络的连通又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主机之间跨越时空限制, 加之网络特有的超文本链接方式和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 使网络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数据库。

5. 阅读体验的多重性

网络资源是集成了文字、声音、图像的“超文本”形式, 它全面调动人的感知能力, 阅读效果因而获得明显改善。

(二) 阅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 大学时代是人一生中成长的重要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对大学生人格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大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构建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网络阅读作为一种新的数字化的阅读方式, 已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并对传统阅读方式造成了很大冲击。但网络阅读的影响好比一把双刃剑:一方面, 网络阅读为教育开辟了令人向往的广阔天地, 拓展了读者的视野;另一方面, 网络阅读也可能导致阅读的兴趣泛化或情感缺失, 甚至导致阅读注意力、鉴赏力等弱化、退化。由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广大读者在海量的信息面前找不到阅读的方向, 许多青少年被网络信息垃圾淹没而不能自拔, 而且人们的阅读日益从原来的“研读”“精读”演变成浅阅读甚至是浏览。因此, 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当网络把关者、引导者的角色, 指导读者提高网络阅读能力。

阅读教育就是对大学生的阅读行为和活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 增强阅读思维能力、阅读选择能力、阅读评价能力, 提高阅读效率。当前, 阅读教育已经成为大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图书馆在指导大学生网络阅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网络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阅读的发展为大学生的学习、获取信息、交往、娱乐等带来不少方便, 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学习兴趣的激发、知识面的扩大、人际关系的改善, 但网络阅读对大学生也有许多消极影响。大学生网络阅读的心理特点具有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在网络阅读中他们存在着盲目阅读、逆反阅读、猎奇阅读、恋网阅读等不良行为和现象。

大学生网络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形式和载体的多样化、复杂化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冲击力与感官刺激。网络阅读中令人应接不暇的画面, 强烈吸引着大学生, 却很少给他们思考的余地, 使他们失去联想的机会。由声光电所构成的信息快速地打动大学生, 但这些信息却难以构成系统的逻辑体系而在他们头脑中留下长久的记忆。长此以往, 大学生的知识有限增长, 而联想思维能力却不断衰退。二是网络阅读常常使人缺乏对自然的人文关怀精神。数字时代是一种高度物质化、技术化的时代, 逼真的音效和画面只会使人的存在进一步虚拟化, 远离自然, 淡化人群的社会交往。三是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图书馆馆藏从本馆扩展延伸到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数量庞大, 内容包罗万象, 但是网络信息发布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 没有经过筛选, 精华与糟粕并存。由于网络存在大量肤浅、无聊的信息, 加上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 很容易陷入其中。图书馆应对这种阅读加以引导, 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网络阅读习惯。

三、高校图书馆加强阅读教育的措施

面对网络阅读中出现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应该在大学生阅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传统的阅读指导同样适用于网络时代的阅读, 只是由于网络时代阅读的新特点, 这些内容也同样具有了新的内涵。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依托先进的网络阅读平台和丰富的网络文化资源开展阅读教育, 加强对大学生阅读道德和技能的指导, 使他们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 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同时加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分析和评价, 正确引导和控制大学生的网络阅读行为, 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 净化网络阅读环境

针对不良信息, 图书馆一方面要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信息道德教育和法制宣传, 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文明意识, 教育他们按照国家、学校和图书馆的有关规定, 遵守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相关条例、制度和纪律, 规范自己的信息行为, 增强自我约束意识, 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信息的干扰和腐蚀。另一方面, 图书馆要依靠技术手段, 加强对网络的控制力和对各种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 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网络阅读环境。同时加强对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大学生上网情况的检查与控制, 积极巡视, 阻止不规范操作, 及时处理大学生上网的违规行为。

(二) 加强阅读技能指导, 使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

超文本阅读是网络时代阅读的新生事物, 受到年轻一代的极大欢迎。由于网络超文本引入了信息组织的非线性关系, 读者可以自由地控制阅读路径, 但是由于选择太多, 读者也常常会陷入“迷航”的处境。迷航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况: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不知道怎样去自己的目的地。针对这些迷航现象, 图书馆馆员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阅读指导, 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指导读者上网时应将有限的注意力分配好;始终牢记自己的上网目标;必要时使用网站导航;熟悉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注意网络阅读的系统性;加强读者阅读卫生习惯的培养, 避免不正确的阅读姿势, 适时休息等。大学生要把文本阅读与网络阅读紧密结合, 在拓宽阅读渠道的同时重视阅读的品位与质量, 从而提高综合素质。信息素养的培养应包括良好使用信息习惯的养成, 如培养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习惯, 不滥用他人版权所属的信息, 不在网络阅读评价中恶意攻击他人等。

(三) 加强对资源的管理与正确评价网络资源

网上的资源极其丰富, 却良莠不齐, 这就需要图书馆馆员进行筛选整理工作。如同在传统阅读指导下所做的推荐书目和专题书目一样, 网络阅读指导也需要“推荐网站”和“专题网络”资源导航。此外, 还需指导学生对网络资源进行评估和分析, 学会阅读中的各种评价标准, 然后创建自己的Web评价标准, 并用自己的标准来评价与研究课题有关的Web站点。如果说, 做一些“推荐网站集锦”和“专题网站导航”是“授人以鱼”的话, 那么上述的指导则可以称为“授人以渔”, 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目前有许多图书馆在自己的主页上就设有网站导航、图书借阅排行榜、推荐网站等, 建立专题和特色数据库。

(四) 举办形式多样的导读活动

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网络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及时下载党和国家最新的政策、时事热点与焦点、学科专业发展动态等, 过滤垃圾信息, 制成特色数据库, 引导学生正确阅读;要组织学生开展网络知识竞答、网络信息咨询、网上科技知识问答、网上操作设计竞赛、个人网页大赛、网上阅读、多媒体课件展示、图书馆网友沙龙、电子刊物阅读等活动, 展示大学生的能力和个性,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吸引大学生到图书馆的文化环境中来, 以期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五) 开展网络教育服务, 利用校园网, 引导大学生正确阅读

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的集散中心和传播场所, 应当为大学生网络教育服务, 让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发挥创造性的工具, 而非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障碍。发挥校园网的作用, 建立一个网络导航系统, 有针对性地对网上的资源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和链接, 使无序的信息资源有序化, 并提供给大学生读者使用, 以方便他们查找所需要的信息, 避免大学生在网上盲目浏览。在校园网上建立“精品网址中心”, 为读者提供集成化的阅读信息检索界面, 内容包括精选的期刊、图书和报纸等, 对这些信息分别记录其网址, 描述其内容, 介绍检索利用方法, 为大学生提供积极、有益、健康的网站评价信息。图书馆还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图书评介”“新书预告”和“读书咨询”等网络板块, 组织有关教师通过网络引导大学生进行阅读和学习, 增强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选择、整合能力及对网络不良信息的免疫力。

总之, 网络阅读既为大学生开辟了广阔的获取信息和知识的空间, 又使大学生在面对信息爆炸时不知所措。所以高校图书馆以及相关教育部门有必要对大学生的网络阅读现象给予足够的重视, 及时发现大学生在网络阅读中出现的问题,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阅读意识, 建立适合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健康向上的网络阅读体系, 从而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责编:李瞻

参考文献

[1]熊俊超.网络时代的阅读与导读[J].图书馆论坛, 2003, (1) .

[2]周英.网络时代的阅读与图书馆阅读指导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4) .

[3]耿玉玲.网络文献与网络阅读探析[J].图书馆论坛, 2006, (2) .

[4]谭泽红.网络环境下大学图书馆的阅读教育[J].图书馆论坛, 2006, (5) .

[5]大学生网络阅读与高校图书馆的对策[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9, (1) .

教育阅读 篇2

这是小学教育大师——孙蒲远老师凝结43年的心血和智慧,写给广大年轻班主任的一本小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也是新的教育诗篇。

笛卡儿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的确如此,每当我捧起《美丽的教育》一书时,仿佛和蔼的孙老师就笑容满面地站在我面前,耐心的为我讲解教学中的困惑,与我促膝长谈,告诉我做一名合格班主任的秘诀。

班主任是世界上级别最低的主任,但班主任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任。诚如孙老师所说:班主任在小学生心中的地位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孩子对自己的班主任简直到了崇拜的程度。小学班主任对自己的学生影响非常大,班主任提倡的东西将会酿成这个班的班风,班主任为好恶会成为这个班学生的是非标准,班主任的要求将会形成这个班学生的习惯,班主任常说的话将会成为这个班学生的座右铭,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性格气质的形成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班主任是一个神圣的岗位,它牵动着几十双眼睛的关注。影响着几十名学生的成长,我们只有全身心投入,热爱这个岗位,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奇迹来。

“孩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师爱就源于教师

对民族对国家的一片赤子之心,是一个教师对国家对民族未来的一种责任。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出于一种民族责任感,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是一种很高尚的感情。”这是孙老师在回答一位演员时的精彩对话。多么深刻,多么精辟。是呀,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就应该是这样的。无论天姿如何,家境如何,只要他加入我的班级就应该一视同仁,就有权利得到老师的爱,爱学生并不难,难的是会爱。热爱学生必须要做到以下几条:全面了解写生;真正关心学生;学会尊重学生;充分相信学生

阅读.写作.教育 篇3

问者:张老师,我很早就喜欢读您的书。您的《古船》《九月寓言》《家族》等大作,我都爱不释手。尤其是我主修外国文学专业,更能从俄苏作家身上找到一些与您相近的艺术风格和写作主题,看到您与那些俄苏作家相媲美的写作才华和人格魅力。并且在您的《人的魅力:读域外作家》一书中,确实看到了您直言对俄苏作家、作品的喜爱,我很希冀穿越一座中俄文学的桥梁,从您的阅读及创作习惯中,为中国当下的文学创作以及语文教育寻出一丝生气。所以,有些不懂的问题需要向您请教。譬如说,谈到创作,一直有人将您与托尔斯泰联系起来。您能就俄苏文学与自己创作的关系谈一谈吗?

答者:托尔斯泰在我们许多人眼里是高不可攀的,事实上也是如此。他们那一批俄罗斯作家直到如今仍然站在文学和精神的高巅之上,让人仰望。我去过俄罗斯,尽管时间不长,也还是有助于自己对其作品和作家的理解。那是一片世界上最开阔的土地,横跨欧亚大陆,孕育出了一些伟大的文学人物、思想人物。他们作为一个作家所拥有、并始终坚信的强大的人道力量,是今天的文学写作中特别稀少的。比起他们存在的那个时期,我们二十一世纪的文学版图是非常可怜的。如今我们已经没有了那样的巨人,但是却学会了嘲笑那样的巨人。

比较那个世纪,尽可以藐视今天的文学潮流。无论这样的潮流多么汹汹滔滔,都不必依从。即便以一个人的单薄之躯,也仍然可以抵御和反抗这样的潮流,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其实当年的俄罗斯文学家也并非在适合自身生存的潮流里畅游,而是相反,他们一生都在逆流搏击。现在往往相反,写作成了尽力适应:适应市场,适应下流,最后让自己也变得下流。这种潮流一旦形成,人们将不再相信一切人道的力量,生活会格外痛苦。

问者:张老师,您目前的阅读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在进行,还是自由、随意地阅读?阅读如何做到与时俱进?能否简单地谈一下您的阅读计划和阅读方法?

答者:我的阅读基本上没什么严格周到的计划。阅读不过是一场寻找,是渴望与另一些人、一些灵魂的相遇。百年一遇的伟大艺术和思想保存在书页中,这就是我们活着的幸运。人生如果说还有比这个更幸运的事情,大概也不会太多了吧。有人可能以为只要是名著,就是那样的保存——现在看可不一定。名著形成的原因也很多,有时并不一定因为伟大和卓越。一种稀有的特色也可以著名,尖叫也可以著名,但不一定卓越,更不一定伟大。当然,一个读者也不必非伟大而不读,他完全可以有自己独特的阅读趣味。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当代作家是历史上的作家所不能取代的,因为我们活在同一个时期,遇到的是相似或相同的问题,看看他们是如何理解这些问题,并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和面对这些问题,这决不是一件小事。所以说,阅读当代作家永远是必须的,无论这个当代有多么“渺小”、作家有多么失望。说到底,任何时代都会拥有自己的杰出人物,关键就看我们能不能辨认他们。否定一个集体一个时代中的精神个体,是非常危险的。小时代,就是用垃圾淹没和遮挡巨人的时代。我们的阅读,就是寻找,就是拨开人丛,以便望到古代和现代的巨人。我喜欢的我就读,但我喜欢的,也不一定全是巨人。

问者:文学是否要消亡?文学阅读能不能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文学创作会不会终结?面对文学领域争论激烈的这些话题,您向读者坦言文学不会死亡,但又有些悲观地指出这并不意味着当下文学没有蜕变。就此,您能否告诉读者当下的阅读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情境中?假若文学在蜕变,作家应该怎么努力阻止这个变化?这个历史重担的责任人是谁?

答者:许多人反复预言文学的死亡,这既不正常又很好理解,因为有许多人是好意地忧虑和担心,还有许多人是没有写作能力——不熟悉文学,站在很远的界外,于是就会有一些很外行的、不着边际的话说出来。从雨果当年的回答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原来几百年前就有人在这样问了。只是这个问题从来都不成立,是一个假问题。文学就是人,人存在,文学怎么会不存在?

人的存在方式不同,文学存在的方式就不同。这都是正常的。英国文学老太太莱辛说了一段话:那些不停地预言文学要死亡的人,都是一些不会写作的人,他们不会写,于是也就认为写作无用,写作活动早晚会结束。老太太的这句话说得有趣而通俗,这里可以参考一下。

再说一遍:文学就是人。文学是一个很大很遥远的问题,就像太阳和空气,可以谈论它,而且它从绝对意义上看也有个寿命的问题(太阳的寿命),但对比我们个体的生命,这寿命是不必天天讨论的,因为个体之小与太阳之大是不成比例的。许多人一天到晚在讨论一些不成比例的事情,除了可笑还有什么?有的“文学少年”一天到晚谈论文学死亡的问题,就是不好好写作。那么大的事,像太阳的存在一样大的事,不需要他天天谈论和忧虑。他所要考虑的,仅是好好写作或不写作。

问者:在您的作品中,您几乎很少提到自己喜爱的外国作家的不足和缺点。很明显,喜爱一个作家,应该对一个作家有全面的把握。对于您很喜欢的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对于他们的文学创作中的不足和作家创作的“短路”,您又是如何进行解读的?

答者:任何一个作家都有不足之处。但有的作家给人的是巨大的感动,这使我们根本来不及也不可能去谈什么“不足”。因为这毕竟不是作家研究,而只是文学阅读,是一个作家对另一个作家做出的感性评判。热爱和热情,钦敬和折服,这时候有可能就是全部。阅读说到底是一次慨叹、一次被感动的过程。

问者:还记得您说过,“我们是一个儒家社会,有着自己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的价值观和人生信念。我们力图综合其他文化,在广泛的交流中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丢弃自己的文化。任何丢掉了自己文化的民族,使自己的文化崩溃的民族,都没有好的下场。文化是民族的基因”。那么,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将其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联系起来呢?如何读为所用?

答者:事实上,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无论他离我们多么遥远,人性都是极其接近的,只是外部的一些生活习惯与我们相差较大罢了,这就是圣人说的“性相近习相远”。一种深刻的文化联系,在阅读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它们大多数时候是潜隐的,而不是明晰条理的。这包括了阅读中的欣悦,这种欣悦有时也来自文化冲突的结果——你好奇你才觉得有趣,你比较你才向往它。

我们一些浅薄的时尚追逐者总以为自己才是最解放最时髦的,总是为经济发达地区的一切去叫好,实际上这正是老土的特征和表现。向着欲望前进并不等于思想解放。思想解放是面对客观世界的表述自

由,这也包括复古、向前或向后等等不同的方向。

我们古代圣贤的一些表述和思维意向,经常在今天一些西方大师那儿找到对照和呼应。最本质的人性的力量和美,放到全世界都会通行无阻,它不须翻译——我们的思考和阅读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点上,就会有吸收的自信和坚持的自信。

问者:2008年8月,您在接受《东方人物周刊》记者马军的采访时说,“文学是我生命中的闪电”。确实,从《古船》到《九月寓言》,从《柏慧》到《刺猬歌》,您一直被称作中国当代文坛少有的“人文作家”。这不仅因为您的理性与反省精神,更是因为您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执著坚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相信文学对您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因为山东作协主席的身份所赋),更是一种生命、生活的因子。文学对您的生活、情感有什么样的影响,能否就此为您的读者解开心头之惑?

答者:文学创作中的一部分,比如小说这种形态,有时可能会有一定的烟火气。因为文学要展现貌似平凡的日常生活的细节。但文学的骨子里仍然是诗,是极不通俗的生命的核心。生命在极为感动或感激的某些瞬间,的确会有一些特别的发现和表达,有激烈的非同凡响——这就是说,它相当于天空大气中的“放电现象”,所以我才说“文学是生命中的闪电”。一个作家好的文学表达。不是对自己的拔高,而是对自己的深入。是对自己突然的、冷峻的发现。同样,对他人也具有一样的意义。

问者:“我们的文学已经摆出了这样一个‘歪戴帽子的姿势,你如果不歪戴一个帽子,似乎就不能称为‘文学,更不该被出版推介给读者。”您曾愤慨地指出。文学遭遇了“物欲横流”的“现代妖怪”,本来就已经很难对付,却没想到批评家们也早就倒戈,与妖怪联手,而这正是您对中国文学的发展非常绝望的原因。那么,张老师,您自己的创作是如何转变“歪戴帽子”的姿势?这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是否可以说,在当前的大背景下,真诚的“正戴帽子”的写作真的是举步维艰?

答者:我不认为现在的写作就一定是历史上最难的,也不是遇到的困难最大的。任何时代,不是有这样的困难,就是有那样的困难。孙悟空一路上遇到的妖怪也是各种各样的,它们都不好对付。问题是每遇到一个妖怪,就要解决了它再往前。总认为眼前的妖怪才是最大最难对付的,是不客观的。

文化专制是粗暴的,商业化市场化就不粗暴了?同样粗暴甚至更加粗暴。认识不到这种粗暴并不能够与之斗争,就会走向可怜的依从的境地。有时候人是极怕物质优待的,物质对人的腐蚀力超强一等。威武不能屈是一回事,富贵不能淫又是一回事。

问者:您曾经提起,以中国文学为代表的文学,很可能产生出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作家、最成功的作家,他们会走得很远,最终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写出这个时代世界上最好的、最优美的、最深刻的文学。为什么是中国作家,最有可能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幸福、最成功的作家?您的这种写作的民族自豪感是与生俱来的吗?

答者:中国人多。人多的地方当然比人少的地方更容易产生杰出的作品。十三亿人口是一个事实,而不是虚拟。这么大的一片土地,这么多的人在苦斗,在磨砺,精神和艺术上产生巨人的可能当然还是最大。小国寡民也有机会。但不能说机会更大。

我们民族的历史上出了不少文学巨人。这就是历史的经验和依据。有的省份就接近一亿或一亿多人口,这是多么庞大的人群啊。这么大的人群里又蕴藏了多大的秘密,有着多么巨大的挖掘力和表现力,这都是难以预料的。这种设想不是什么民族自豪感,而是源于对人的敬畏。

问者:还记得钱谷融老先生曾经评价您说:“张炜这个作家很真,很诚,比较有人格魅力。所以,他的作品很值得研究。”确实如此,在这个浮华的年代,您始终坚守着一片心灵净土,不断地创作出让人敬重和惊醒的作品,您的《激情的延续》《守望于风中》……不知让多少人为此而百感交集。您能否就作家的人格魅力,谈谈自己在创作中是如何艰苦而又孤独地坚持着那份写作的真诚和激情的?

答者:我常为自己的软弱而不安,也从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魅力和力量。老前辈对我的鼓励,让我从心里感谢。但我软弱,却不想随波逐流,我还要尽可能朴素真实地思我所思、言我所言。我这儿没有什么崇高大纛,但一毫米的文学理想、生活理想还是有的。我特别不认为一切的崇高都是假的,特别不认为一切的牺牲都是傻的。我做不到的伟举,却相信人世间是存在的,因为总有人会做到。

问者:在您所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有一个人物给我的印象是抹不去的。他终日把自己囚禁在老磨屋里,用宽厚的脊背对着外面的世界。但是我却分明看到了一个人在对自己的家族和个人历史的现实思考过程中最痛苦、最激动又最耐人寻味的挣扎与搏斗。他是历史铸就的一座苦难的雕像,一个孤独、痛苦的灵魂,是家族仇恨与历史苦难的见证人,是一个被种种血腥和噩梦震碎了灵魂的苦难恐惧者,但也是有勇气直面苦难的思索者——他就是《古船》中的隋抱朴,承载了太多沉重的历史苦难的一个人。请问张老师,这个人物的塑造是否与您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关?如果有关。您又是如何处理现实素材与文学创作题材二者之间的关系的?您能否就作家的生活经历与其创作的关系,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答者:我不能说(古船)中的主人公就是自己,或就是自己的经历和经验。但我一定对其有过长期的、深入的体味,这是自然的。创作出的人物与作家的关系不能不说是神秘的。现在有将写作者与作品截然分开、或紧紧相系,这种两极的理解其实都不对。

作为一个写作者,比较苛刻地生活着,作品才能有一点点不同吧!这个问题从来都是很难回答的。人如果想松弛无忌地生活,又能有独特的写作,这只会是一种奢望吧?当然人是自由的。可是读者对作家的厌恶和轻视以至于藐视,也都是自由的。

问者:作为作家、名人的您,面对社会热点以及一些不正常的社会现象,您平时会通过什么途径传达自己的态度?这些新闻事件能否成为您的写作素材?就此,我想问一下张老师,您平时的写作素材是如何积累的?能否就写作技巧,谈谈自己的见解?

答者:我不是招摇起来的那种所谓的“名人”。那也是可怕的一种人。我是沉默工作的人,就像农民一样劳作。农民的土地,别人走过来看到庄稼。就知道这儿有个耕种者。我想理想的作家和他的工作,就应该是这样吧。

好的作家不太在意自己的声音大或者小,也不在乎效果,只是觉得应该发声了,就自然地说出来。这样一生,既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成就。

我关注生活,关心人的生存。我只对人类的不平等耿耿于怀。这是我无法掩饰的。我写作,因为我

无法掩饰。我爱生活中的许多,所以我的写作会有不同的色彩。我认为认真地生活着,才有写作的内容和技巧。

问者:您的创作一直在尝试新的变化,甚至构成了一个创作体系。那么在您的不断创新与思索中,写作的“变”是否包含着您一直以来不愿变动的“常”?这个常规、固定性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可能是主题。可能是技巧,也可能是某种风格,您能谈谈自己写作中的“变”与“常”吗?

答者:评论家对作品的理解自有他们的道理,这会让作家琢磨着。但写作活动是自然朴素的,感性极强。理性一旦压迫了感性。这个作家就危险了。理性并没有压迫感性是正常的,但这并不代表这个作家是傻乎乎的。相反,理性过强了,倒有可能藏下了创作的危机。我自认为自己的写作变化比较大,但大致还是沿着一条自己的路径往前的。这条路径是必然的,而不是刻意追求的。思想和艺术之路如果给人跳来跳去的感觉,那一定不是好的作家。

那些最自信的作家,才敢于写同一种人物和生活,并且一直写下去:他们敢于写同一片土地,一直写下去。这需要更大的力气。这是通俗作家所不具备的一种力量。比如美国的索尔·贝娄,一生就写犹太知识分子的困境与尴尬,还有纠缠不已的思索,有人就说他重复自己。他可能觉得没法向他们解释吧,只好调侃说:我重复自己总比重复别人好吧?贝娄的话要解释起来的确会非常复杂的。他的原创力太强大了,而不是太小了。有人恰恰不理解这些。写作,这是并不通俗的心灵之业,有时候要说清一个道理,写上一本书都不够。

问者:中国文学已出现“往下走”的趋势,越来越多描述肤浅欲望的、浅薄下流的作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甚至不乏某些知名作家和大作家的作品。这必然会影响到当今的语文教育。您对中学语文教育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如何看呢?

答者:有阅历的老师和读者多了,写作的认识才能深刻。我说过,小的时代,就是用渺小的东西掩盖巨大的东西。这个时代不是没有好的作品和作家,而是被垃圾淹掉了。教育者和评论者本来应该是阻挡垃圾的人,但你会发现:有时候正好相反。

中学教育是个大机会。中学生手捧垃圾最让人绝望。他们到了三十岁再懂事,再去看好的作品,去靠近大心灵大艺术,是不是太晚了一点?中学教育让读者从小学会良好地阅读,引导他们,这个工作很困难,却极有意义。那些极不像话的极浮浅的、连话都写不通顺的作品,不是有很大一部分让中学生买去了吗?阅读到了如此境地,我们还有什么话可说?哪个国家才会这样呢?

问者:您曾在某次采访中。表达出极度的焦虑,“现实中,国人更年轻的一代中,多是嚼着汉堡包,喝着可口可乐,听着摇滚,跳着迪斯科,看着无厘头电影,读着文字垃圾,成为最浅薄最庸俗的一拨。”还说,“现在的年轻一代卿有什么儒学的影响?他们接受的是‘五四以后慢慢地形成的一种综合文化。‘孔家店打倒了,半通不通的西方文化进来了,从此文化的怪胎在中国生殖繁衍……这种影响多么可怕。儒家文化最美好的部分被歪曲被利用,最后又是连根拔掉。既然如此,一个民族又将怎样生存?”您能否就当前语文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市场化、浅薄化问题,谈一下您的见解?中学生的文学修养、阅读品位该如何提升?

答者:一个时期,整个的文化气氛比什么都有力量。所以说现在很难办。难办,不意味着要忍气吞声,一言不发。写作、教学,都是发言。不敢发言,自私自利,就不配当教师也不配当作家。把作家和经营文化产品搏利的商人混同一起,这是庸人才会犯的低级错误。

问者:詹姆逊认为,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第三世界的作家往往兼有知识分子的身份,担负着批判社会与唤醒民众的职能,而您则通过您的小说担当了这一重任。那么。假设把您的某些长篇小说的某些内容放入中学语文课本,您觉得哪些作品对中学生的影响和触动会最大,应该被选入课本?

答者:作家本来就是知识分子,作家如果只是讲故事的人,这算什么作家?哪有杰出的作家不是知识分子的?不是知识分子的作家,只会是比较庸俗的人。比较庸俗的人写出的东西,会是杰出的和有趣的吗?我们从来怀疑。我并不满意自己,从来不是那种自我感觉良好的人,相反我知道自己的危机和处境,所以我仍然有自己的敬重者,如此而已。

幼儿早期阅读教育释疑 篇4

关键词:幼儿,早期教育,阅读能力

一、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意义

越来越成为教育重心的幼儿早期教育, 简称早教, 已经成为众多不愿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的第一选择。但对于早期阅读教育来说, 很多家长还是把认识多少字, 会读多少书作为早期阅读教育的评价标准。

实际上, 识字量并不能代表早期阅读教育的成败, 而能背多少诗, 能认多少字更不是体现孩子阅读能力的佐证。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 父母认为孩子的培养是“三岁看老”。如家长相互间比较的是谁家孩子能认识多少个字, 谁家孩子能背下多少首诗, 更有甚者为了锻炼孩子的记忆力而去要求幼儿去背圆周率后多少位, 而能背下越多位的孩子就被认为是“神童”。很多的幼儿园追捧这种想法, 为了更多的生源, 于是开设大量的识字课、背诵课, 让正处于天真烂漫, 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探索欲望的幼儿禁锢于一个个背诵任务中, 严重违背了幼儿生长发育与智力培养开发规律。

实质上, 幼儿的阅读能力是指学龄前的幼儿在成人的书面语言环境里能理解图书绘画里的语言意义, 能了解图案文字所代表的意思, 能尝试用同样的符号图为表达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幼儿早期阅读教育里, 幼儿是能在书写与描摹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熟悉与掌握一定量的文字。但认字决不仅仅是阅读能力的目标, 识字量更不能成为阅读教育的评判标准, 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让幼儿在探索与尝试中培养起对文字的感知能力才是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意义。

二、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禁区

(一) 万万不能强迫

每个幼儿有其自身的心理特点, 所拥有的天份与兴趣也有所不同。作为父母与教师, 只能根据幼儿自己的选择让其去阅读, 而不能强迫幼儿去学各种家长教师认为有用的知识。幼儿在逼迫下强行记住了一些内容, 扼杀的却是一生的阅读兴趣。

(二) 万万不能灌输

幼儿天真烂漫, 对于世界的看法往往是出人意料的, 而童心童趣就来源于幼儿的天真。在幼儿早期阅读教育中, 教师与家长不应把自己的想法强制灌输给幼儿, 而是应让幼儿直接感受到阅读材料中的意境与故事, 让幼儿自由想象与思考。如在《鹅》这首诗中,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很多教师在教这首诗时, 把这节课上成了动物大观, 提问的重点放在了鹅的长相、鹅的生活习性方面了。幼儿在这节课上知道了鹅有白色的羽毛, 有红色的嘴和脚掌, 却完全脱离了诗意, 对诗里的情境与画面感一无所知。这样的“阅读”只是识字, 只是认物, 与阅读完全不沾边, 更不用奢谈培养幼儿阅读能力。

(三) 万万不能限定

对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而言, 大部分教师与家长都存在一些理解偏颇。实际上, 教育无处不在, 特别是幼儿教育更不能限定。当今幼儿除了课堂与游乐场, 去的最多的地方应该算是超市, 而超市里阅读的课堂俯拾皆是。“熊大熊二光头强”玩具、“旺仔牛奶”“伊利QQ星”“雪米饼”“蜡笔小新果冻”, 大量儿童从小就耳熟能详的名字只需要教师与家长轻轻一点拨, 配合着包装与颜色, 幼儿就能直接认识每个字。而街道上各类广告与招牌店名更是阅读的好天地, 只要教师与家长有心, 幼儿从任何地方都能学到知识, 提升其阅读能力。

三、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要点

(一) 重视家长的影响力

在传统认识中, 很多家长认为早教的教师更为专业, 所以把孩子送进早教中心便以为完成了早教。更多家长认为教育就是教师的事, 与家长无关。只有幼儿的生活圈和学习圈都充满阅读的氛围时, 耳濡目染下的幼儿才能在最轻松的状态下自然习得阅读能力。同时, 家长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为幼儿树立一个榜样, 让幼儿不知不觉间养成阅读的习惯。

(二) 运用游戏活动的作用力

幼儿的天性好奇、好玩。游戏活动能最大幅度地提升幼儿阅读的兴趣, 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在教学中, 教师要把阅读教育生活化, 营造出游戏的氛围, 把汉字与故事串成一个个游戏里的道具, 让幼儿像认识游戏标志一样习得这些内容。对于那些童话故事, 让幼儿成为其中的主演, 通过角色对话, 通过情景演练, 配上幼儿喜欢的各类玩具与装饰品, 让幼儿有机会扮演这些童话人物, 在这个过程中, 阅读成为了幼儿全身心在做的事, 越为投入的情况下, 幼儿阅读能力提升得越快。

(三) 强化亲子与阅读间的互动

幼儿时期的学生对于世界的观感就是其情感的厚度。越是有亲和力的, 幼儿去探索去研究的兴趣就越大。在教师与幼儿间的关系中, 幼儿越喜欢这个教师, 也就越关注这个教师的讲话方式, 甚至会刻意学习自己所喜爱教师的说话方式和做事方法。同样的, 亲子关系越浓厚的家庭里, 父母与幼儿间的交流就是最好的阅读教育。幼儿会去模仿父母的表达方式, 模仿父母对于事物的认知过程, 也就无意识地习得了父母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结束语

教育类阅读书目 篇5

教育类必读书

21.《儿童游戏--在游戏中成长》

22.《好入门不可不知的育儿心理学》

23.《学习在快乐--走向对话》

24.《走向方案教学--幼儿园方案教学探索及案例》

25.《幼儿学习档案--真实记录幼儿学习的历程》

26.《爱心育人》

27.《给青年教师的15 封信》

28.《新手老师上路--幼儿教师入门必读》

29.《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

30.《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

31.《爱心与教育》

32.《窗边的小豆豆》

33.《国际教育新理念》

34.《反思教育习惯》

35.《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

36.《教师20项修炼》

37.《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

38.《师生沟通艺术》

39.《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

40.《写给你--亲爱的老师》

41.《捕捉儿童敏感期》

42.《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43.《爱和自由》

教育学部学生必读书目

1.古代经典系列:《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四书等。

2.[希]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3.[苏]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余震球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美]S·E·佛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吴元训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5.[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赵祥林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6.[美]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7.[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施良方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8.[美]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奇:《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乌美娜、刘雍潜等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美]丹尼尔·A,雷恩著:《管理思想史的演变》,郑晓明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10.[美]史蒂芬·P·罗宾斯著:《组织行为学精要》,郑晓明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11.[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美]伯格著:《人格心理学》,陈会昌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13.[美]斯特弗等:《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美]劳拉·E.贝克著:《儿童发展(第五版)》,吴颖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5.[美]约翰·E·丘伯,泰力·M·默:《政治、市场和学校》,蒋衡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美]斯蒂芬·鲍尔:《政治与教育政策制定》,王玉秋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格里格、王垒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

18.[美]莫琳·T·哈里楠:《教育社会学手册》,傅松涛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美]J·莱夫,温格:《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王文静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美]戴维?乔纳森:《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第1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1.[美]韦恩·K·霍伊,塞西尔·G·米斯克尔:《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范国睿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美]汉森著:《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冯大鸣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3.[美]唐纳德·A·舍恩:《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夏林清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4.[美]N·格雷戈里?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5.[美]R·基思?索耶:《剑桥学习科学手册》,徐晓东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26.[美]斯伯克特等主编:《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任友群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7.[美]赫伯特西蒙著:《管理行为》,詹正茂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

28.[法]卢梭:《爱弥儿:论教育》(上、下),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29.[法]爱弥尔·涂尔干:《论教育与社会》,选自《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选》,历以贤主编,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版。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童年,是一条河。在河的尽头,有无数的贝壳,有灰暗的,勾起一段伤心的往事;有灿烂的,使人想起童年趣事。我在那回忆的海岸,寻觅着最美丽的贝壳,啊,找到了……

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窗外不时飘来阵阵花香。我翻开新借的《窗边的小豆豆》。读了几页,我便沉浸在了书的海洋中。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自己灿烂的童年。

《窗边的小豆豆》是由一位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阿姨写的。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为淘气而被退学。她慈祥的母亲带她来到了一个特殊的学校——巴学园。小林校长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这个怪怪的校长,极其注重对孩子自身个性的培养,并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空间。在巴学园里使小豆豆有了一个与众不同而又幸福美好的童年时光。这使小豆豆获得了真正的来自于心灵的感动。

在这本书中,我非常喜欢童年里的小豆豆,因为她是一个活泼开朗,天真可爱,将心比心的孩子啊。

我非常羡慕小豆豆,因为她有一个为他人着想的校长。我喜欢这个不起眼的小老头,喜欢他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每个人出世的时候,都有优秀的品质。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凭着小林先生坚持不懈的精神,他把巴学园打造成了一个孩子们理想的乐园,他让不爱读书的孩子爱读书。我多么希望拥有小林校长这样一位老师啊!多们希望有巴学园这样一个“非同凡响”的学校啊!

我是多么羡慕小豆豆啊!因为她有一位善解人意的老师----小林先生。现在有些孩子的负担很重,一天到晚就是补课补课,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因为父母和老师只注重孩子的成绩,根本没有想过他们自己的感受。要是他们也拥有像小林先生和彻子母亲这样的老师和家长多好啊!不过我很幸运,因为我的妈妈和彻子母亲一样慈祥,我的老师和小林先生一样善解人意。所以,我的童年和彻子的童年一样快乐。

让我们一起去迎接美好的明天吧!一起去寻找自己的“小林老师”和“巴学园”吧!

童年就像沙滩上的珍珠一样光彩夺目;童年就像天边的彩虹一样五彩缤纷;童年就像夜晚的霞光一样耀眼。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二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校长却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在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我觉得这样的学校才能让孩子茁状成长。现在仍然有些学校为了分数而读书,让学生早出晚归,回家还要做一大堆的作业,连喘气的时间也没有。应该用巴学园那种教育方式教育学生,让学生从玩中学到知识,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有一次上笛子课,老师让我们一个个轮着吹上节课教的曲子,轮到我了,我心里紧张极了,手也发抖得连笛子都握不稳,自然也是吹不出来了,我心里很是着急,脸也变得通红,眼睛里也含着泪水,就怕老师批评我。没想到老师却安慰我说:“没关系,不要急,不会我们再学过,回家再多加练习,下次来的时候你一定可以进步。”听了老师的话我心里好多了。从那起,我每天在家里都会按时练习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每次上课的时候我都大胆的吹,老师夸我可真棒,有进步。

《窗边的小豆豆》教给了我许多道理,小豆豆表面上很调皮,内心却很善良,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小女孩,我们要向她学习帮助同学。

一起阅读《爱的教育》 篇6

《爱的教育》

【作者简介】

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1846~1908),出生于意大利,是意大利19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20岁时他从军校毕业,加入军队,开始写一些具有爱国风味的短篇故事,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意大利军旅生活》。他游历过许多国家,发表了一系列游记。

【内容简介】

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写了一本关于教育的书,从10月份四年级开学那一天写起,直到第二年7月份完结。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种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书中记叙的感人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出现,读起来是那样亲切。透过故事,那些平凡的人物形象——小石匠、父亲的老师、“我”的老师、铁匠的儿子、盲童等,都浮现在读者眼前。掩卷沉思,积淀在心中的是伟大的爱——爱父母,爱伙伴,爱老师,爱集体,爱祖国……

【推荐理由】

亚米契斯最擅长的是描写家庭和学校生活,《爱的教育》是最让他得意的一部作品,耗时十年才完成。这部作品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了顶峰。

六十多年前我当小学生的时候就读过这部小说,把书中的人物作为学习的榜样;四十多年前我当了中学教师,又把这部小说当作教育孩子的指南。

——叶至善(作家、教育家)

【精彩热读】

春 天

今天早晨,阳光明媚,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早晨之一。在学校里,我听到了一个好消息,所以非常高兴。科雷蒂对我说因为他父亲认识国王,后天他可以带我一起去觐见国王,而我妈妈也答应在那天带我去参观瓦尔多科大街上的幼儿园,再说,“小泥瓦匠”的身体又好多了。昨天晚上,我和父亲在路上遇到正好经过的老师,他对我父亲说:“他好多了,好多了。”但是,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美好的春天的早晨。

从教室的窗户望出去,我看到天空碧蓝碧蓝的,学校花圃里的树梢上长满了新芽,家家户户的窗子都敞开着,窗台上摆满了瓶瓶罐罐,里面的植物都变绿了。我们的老师还是没有笑,因为他从来都不笑,但是看得出来,他的心情很不错,以至于他额头上那道深深的皱纹几乎都看不到了。他一边在黑板上给我们讲解问题,一边还开着玩笑。看得出来,呼吸着从窗户外进来的新鲜空气,他感到很愉快,因为那里面包含着清新的树叶的味道和泥土馥郁的芳香,让人忍不住想去花园里散散步。

我们上课时,附近的街道上铁匠在丁丁当当地敲着铁砧。学校对面的一户人家,一位母亲正在给她的宝宝哼唱摇篮曲。稍远处,传来切尔纳亚军营的号角声。所有的同学看起来都很高兴,连斯塔尔迪也不例外。

一会儿,铁匠敲打的声音更大了,女人的歌声也变高了。老师停下来仔细听,然后,望着窗外慢腾腾地对我们说:“天空在微笑,母亲在歌唱,勤劳而朴实的人们在劳动,孩子们在学习……这些都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啊!”

【共享感悟】

论幼儿早期阅读教育 篇7

一、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性

学习要抓住一个关键期,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关键期, 幼儿阶段是智力发展及表达能力发展的高峰期, 也是一个关键期, 抓住了这个关键期, 学习起来将事半功倍。心理学家认为: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4-5岁是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这说明幼儿已经具备了阅读的可能, 只要使用一些正确的方法加以培养, 孩子们都可以获得很大的提升。而且在这一阶段幼儿的记忆力是超强的, 幼儿可以在这短短几年学好一门语言, 有很好的背诵能力和模仿能力, 这些对于幼儿个性及习惯的形成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 早在五十年代有些国家就开始研究阅读, 并对6岁儿童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 研究结果发现:具有良好阅读能力的儿童求知欲比其他儿童要旺盛, 在平常的生活中也能运用语言大胆与人交往, 理解能力好, 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乐观向上;不会阅读的儿童则对学习缺乏兴趣, 表现得没有自信。到了八十年代, 一些发达国家将阅读能力的培养列为智能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并且特别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前期经验的提供。可见幼儿早期阅读经验与幼儿本身的身心及智能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重视阅读环境的创设

在早期阅读阶段, 幼儿刚刚开始接触阅读, 无论是在已有的知识还是在已有的社会经验上, 都表现得能力比较薄弱和不足。因此, 在早期阅读阶段, 要重视阅读环境的创设, 通过环境的创设直接对幼儿补充一些社会经验,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和场所, 正确引导幼儿去观察和感受书面语言, 使幼儿在有形和无形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

例如, 在布置活动区时配上适当的文字, 诸如“积木乐园”、“娃娃的家”等文字标签, 定期更新一些图书, 为幼儿提供适宜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 并及时加以指导, 让幼儿可以在适宜的环境中阅读。教室内的墙饰和图画等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时令和季节去更换, 比如冬天来了, 可以在教室内画上雪人、雪花、没有叶子的树枝, 一些冬眠的动物, 还可以画一些棉衣、棉帽、手套等, 让幼儿可以根据图片和文字, 联系真实的景象, 比如自己身上的帽子和手套等等。这些的主要目的都是在与充实周围的环境, 使环境中也含有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 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去体会, 去获得语言和文字方面的知识。

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 他们都会主动去从事那些令他们感到舒服、愉快的行为。因此, 创设一定的学习和阅读环境就显得很有必要, 在阅读的同时, 让孩子把阅读与一切愉快的情绪体验联系起来, 增强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三、重视阅读材料的选取

鉴于幼儿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在早期的阅读中内容的选取一定要适宜, 尽量提供一些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内容。幼儿喜欢图画多的并且还是要五颜六色的, 要有这些元素才能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因此, 我们要选取一些易于理解, 便于阅读, 内容丰富, 色彩鲜艳, 文字与画面结合, 并且主题要接近儿童生活, 文字在读本中重复出现, 伴随识字。这些图文并茂的故事图片, 配上有一定规律可寻的文字, 都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有关书面语言的初步知识。

例如, “一字歌”的内容为:一颗豆, 一粒米, 一颗一粒要爱惜;一点油, 一滴水, 一点一滴都珍贵;一枝花, 一棵树, 一草一木要爱护;一分钟, 一秒钟, 一分一秒不放松;这些文字容易记忆并且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并且还配有丰富的图片来帮助儿童的理解, 老师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讲解, 这些阅读不但可以提高儿童的阅读水平, 还可以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

四、重视分享阅读

分享阅读, 可以是朗读出来, 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再去复述, 我们强调的是一个故事的阅读活动要反复地多次进行, 这个过程是一个让孩子感受语言、习得语言的过程。分享阅读可以让儿童从“听故事”过渡到“读故事”和“讲故事”, 把书本的语言变为自己的知识。随着儿童阅读活动的多次重复, 儿童可以变得越来越熟悉故事中的情景和语言, 在老师朗读上一句的时候, 儿童可以在心中形成对下一句的预期, 慢慢的, 儿童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朗读了。

通过分享, 儿童从最开始的听老师讲故事, 到自己阅读故事, 再到讲故事给其他小朋友听, 讲故事的过程中想象并模仿角色的声音和表情。儿童的这种模仿, 具有很高的价值, 他们正一步一步地参与到阅读中, 在其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并最终逐步过渡到自己主动读故事。因此, 成年人应该对他们的模仿行为给予积极的肯定和及时的鼓励, 多给机会让儿童自己讲, 尽量不要去打断, 让儿童独立进行朗读。只有在儿童不能继续朗读的时候, 才给予帮助, 对于发音不正确的地方, 及时提醒、纠正。这时的儿童会觉得自己真正独立进行了朗读, 从而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分享阅读不以识字为目的, 却可以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识字。

五、总结

早期阅读是幼儿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促进幼儿的思维、语言、个性、习惯等各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在幼儿教育阶段应该重视早期的阅读学习, 充分调动幼儿各方面潜能, 抓住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期, 努力为儿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晓蓉, 幼儿道德成长与早期阅读, 《学前教育研究》, 2011.07

[2]傅敏敏, 关于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研究, 《学前教育》, 2005

阅读,无限接近真正的教育 篇8

阅读是一个人的事, 同时通过相互唤醒、勉励, 在阅读之时, 我们可以感受到既有纯粹的欢乐、纯粹的美, 又有我们所渴望的改变已经在心底发生, 这种力量的汇聚, 会使我们相信即使不是对未来充满欢欣, 也绝不会轻易陷于绝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对大多数真正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而言, 阅读就是他们教学工作的一种继续和深化, 只不过这样的工作是转向自我、转向内心的。一个教师即使不知道他到底需要多少精神的滋养, 才能成为既有勇气又有智慧的人;一个教师即使难以预料他所教的学科、某一日和学生所说的话, 到底有多么重要, 但阅读却可以使其认定自己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境遇, 总有某种不在我们生活中, 但又真实地注入我们生命的“甘甜”能够帮助我们“活下来”。“一些词帮助我们活下来”, 有位法国作家就曾经写过这样的句子, “对词语的需要几乎和对肉体的需要完全一样”。

阅读其实也是一种经历, 只有对美好思想和良善生活的经历, 才可能使一个人免于庸俗、粗鄙, 就像王尔德说的那样, 世界上的事情也许没有好与坏之分, 只有美妙与乏味之别。教师“不同于其他人, 因为他的童年没有结束, 他终生在自己身上保存了某种儿童的东西”。这种“儿童”状态, 意味着不竭的天真与好奇, 也意味着心灵的开放, 它“终身未成年”———阅读、书写、思考、想象、推绎······以无限密度、无限缠绵的方式, 包裹着自己、推动着自己———也许我们因此可以说, 所有伟大的教师都是始终葆有童心的人, 他的成长具有持久性, 他总是能从最广泛的阅读中, 不止息地形塑自己, 由此他也才可能真正成为自己。

所有教育的失败, 都与对生命的无知而产生的盲目与焦虑有关:人是被规定需要终身学习的动物, 人又是极容易像其他动物一样“顺服”于环境和习惯的, 教师工作的麻烦恰恰在于, 我们常常意识不到“我们是在用一种太肤浅的方式与一个其诸多复杂性不为我们所知的生命”打交道。我们的身体缺乏一个“内置”的自我提醒器, 这样的教学必然是脆弱、支离破碎, 甚至武断的。因此, 即使单从教师的职业本分而言, 在书籍与阅读匮乏的地方, 一定缺乏真正的教育。如果缺少对话、沉思和对生命的尊重, 便很难活在发现的喜悦中。教育工作从来都是需要不断自我翻转, 通过提升教师对生命的领悟力, 才能够赋予其真实“教育”意义的。

这是一个被各种利益、冲突的思想、复杂的恐惧所腐蚀与分化的世界, 对立志于高远的未来的人而言, 对书籍的信赖与渴求, 常常可以看作信仰的一部分。何为信仰?尼采说:“每一种信仰都是视某物为真实。”也许我们无法预想因为自己的改变, 而有一个更为良好的生活在等着我们。即使对所谓的“希望”, 我们也已不抱单向度的期许, 但是, 我们仍然会相信自己的世界, 以书籍为纽结点, 由各种阅读的仪式、思想的仪式和创造的仪式所组成的梦想的乌托邦, 是属于我们的。因此就在现在, 此刻, “某种新事物已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诞生”———这是一种信念, 因为人类是靠记忆和对未来的想象而活的。

转变教育观念指导课外阅读 篇9

一、课外阅读不是可为可不为的“个人行为”,而是非为不可的“课程要求”

新课程标准是中小学各科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宪法”。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不仅对原来关于语文课外读物的具体篇目做了变动,而且对不同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做了增加,因此,抓好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的要求。然而新课改推进几年来,很多人对课外阅读“无动于衷”,即使有动,也是星星点点、零敲碎打者居多,既无区域推进的“深谋”,也无系统安排的“远虑”。原因之一就是课外阅读被视为可为可不为的教师个人行为,而没有上升到非为不可的课程要求的高度。因此,观念上若没有“个人行为”向“课程要求”的转变,课外阅读的现状就很难有较大改观。

二、课外阅读不是可有可无的“额外负担”,而是与课内学习平起平坐的“分内任务”

“课内学习是硬任务,课外阅读是软指标”“课内学习必须抓紧抓牢,课外阅读可以号召号召”,人们习惯地认为,学生“抠课本”、做作业,那是分内事,是“务正业”,学生一旦看起课外书,则是分外事,是“看闲书”。事实上,课外阅读和课内学习是辩证相关、有机统一的,是互相补充、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二者都是学生基本学习生活的构成部分。根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对180所中小学,7000多名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从家庭藏书量看,当家庭藏书量达到50本左右时,两个年级学生的数学、语文、生物等学科的成绩都随着家庭藏书量的增加而上升。每天阅读一定量课外书籍,坚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生,各科学业成绩都高于其他学生。我们不妨说,只注重课内学习,不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实际上是学习生活有严重缺失的学生,因而只能称其为“不完全的学生”。只抓课内学习,不抓课外阅读的学校,实际上是功能失调的学校,因而只能称其为“不完整的学校”。要真正使课外阅读成为“完全学生”的题中应有之义,成为健全学校功能的“义”中应有之事,就必须破除可有可无的“额外负担”观,确定其与课内学习至少是同等重要的“分内任务”观。

三、课外阅读不应是“快餐”式的阅读,而是让经典书籍先入为主的阅读

有学者认为,当今时代差不多成了“读图时代”,阅读文字的人越来越少,孩子们对充满视觉刺激的绘本越来越感兴趣。人类的未来要靠想象力来推动,而最能激发想象力的恰恰是对抽象文字的阅读。暂且不说专家们这种观点是否过激,当下从成人到孩子,要么不读书,要读书则远离经典,往往只满足于入眼不入脑的浅表性阅读,满足于过眼云烟式的娱乐性阅读,满足于缺乏精神营养的快餐式阅读。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是中外学者一致公认的实现教育目标的最重要方式。经典著作能够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人类面临哪些重大问题,并为处理这些重大而永恒的问题提供理论模式。经典著作是人类共有的体验和思想浓缩的精华,为我们提供了完善人性的典范、高尚生活的原型、净化灵魂的境界和赏心悦目的美感。“在人们重温柏拉图和莎士比亚的著作时,他们将比其他任何时候生活得更加充实、更加美满,因为阅读经典作品将使之置身于无限深蕴的本质存在,使人忘掉短暂纷杂的现实生活。永恒完善的人性不仅过去存在,而且永远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能够伸展自己探索的指尖触摸到它,这样做将不断完善我们那不完善的人性。”因此,教师应该站在为学生终身负责的高度,引导学生防止和克服快餐阅读“时尚”的影响,学会正确和自主选择文化品位更高的书籍阅读,从而养成以经典阅读为主的习惯。

四、课外阅读不是可今天读或明天读,可此生读或彼生读,而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养成的终身阅读习惯

这里强调的是两个“每”字,一个是每位学生都要读,一个是每天都要读,这是课外阅读指导方略的要旨和灵魂,是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和理想境界。身为人师,只要还有一名学生不读课外书,就应当放心不下,甚至食不甘味;身为学生,只要哪一天未坚持课外阅读,就应当像失去了什么,甚至坐立不安,这就是我们对读书理想境界的形象描述。就一个学校或一个年级、一个班级而言,如果经过指导后,始终只有一部分学生坚持课外阅读,在这一部分学生中,又只有一部分学生有每天阅读的习惯,那么,这样的指导也无成功可言。有人或许会说,无成功可言是否言重了,可否说是部分成功呢?坦率地说,在课外阅读上,即使教师不做任何工作,不加任何指导,都会有部分学生自发地坚持阅读。因此,只有能够引导学生全员每天阅读才是课外阅读指导的真正成功。只有在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上都能面向全体、对每一位学生都负责的教师,才是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教师,只有让每位学生坚持每天课外阅读的学校,才是对学生真正关怀的学校。

五、课外阅读不但是扩大学生知识面的阅读,而且是童年时代储蓄、积累的阅读

课外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智力背景(知识面),书读得越多,知识面越广,就越能促进课内学习,使学习生活越来越轻松。所有这些无疑是我们劝读的理由,也是令教师、家长和学生本人能够“动心”的理由。然而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不仅仅在知识层面,人的一生不仅需要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更需要精神尤其是童年精神的储备。由于人的生命底色是在童年时代铺就的,所以童年并不只是作为一个阶段而存在,并不只是一种过去时,而是覆盖和影响着人的一生。爱因斯坦说,他的成功不过是把童年时的问题和兴趣一直保存下来。“童心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年龄的界限,在一生中发挥着神奇的力量。”“如果拥有快乐、饱满的童年,就为今后的人生奠定了一个安全的精神基础。如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亏欠’了孩子的童年,如果社会不能善待孩子的童年,他们长大成人后有可能不会善待社会。”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让孩子们储蓄自己的童年积累。储蓄童年积累的途径有接触大自然、听长辈讲故事、与同伴玩游戏等,除此之外,最好的、最长效的途径就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鉴于此,有人说,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归结为读书问题,得阅读者得天下,一个学校的成败是培养学生阅读的成败。

六、课外阅读指导不单是语文教师的事,也是所有学科教师的共同使命

语文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10

一、引导学生感知美

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 审美也不例外, 通过感知形成表象, 入境见形, 从而激起美感, 产生美之愉悦。

(一) 巧妙入境

美学原理告诉我们审美感知是审美心理结构的第一要素。通过审美感知, 可有效引起学生心态的系列变化, 教师应该采用易于启动审美主体情感的方式, 以诗歌、绘画、故事、音乐或谈话等导入, 让学生情感开始启动, 自觉地对审美采取一种开放性的态度, 教师再用自己的激情以适当的方式叩击学生的心扉, 引起他们共鸣, 开启审美之门。

(二) 感觉动情

情感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审美感受的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是审美情感, 即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情绪愉悦和精神快感, 这种体验既决定于主体是否情绪专一地进入审美活动, 也取决于主体是否准确把握了审美对象所包含的情绪因素。因此,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将听觉、视觉、触觉、心觉等多种感觉交错运用去完整地把握审美对象, 多方刺激感官所产生的是多点透视般的立体形式, 单一的感官刺激难以产生理想的审美知觉。如在讲朱自清的《春》时, 先播放展现春天美景的课件———田野春耕图、刚刚解冻的溪水、鸟语花香的农家小园, 并辅以音响。引导学生明确作者是如何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春天信息的, 再让学生结合自己在春天的体验, 了解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 产生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真实感情。

(三) 联想体验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审美过程中, 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作状貌和形态的感知, 产生了对先前相关、相似、相反的生活经历或感受的联想, 于是就能使审美感受由浅层趋于深层, 因此, 当感官被刺激时, 原来的审美体验也随之被调动, 并在新的审美对象的观照中获得新的审美体验。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作者用工笔描绘出一幅荷塘的优美图画, 将月下的莲叶、荷花想象成了风姿绰约的少女, 有不尽的诗意。这时, 我稍加提示, 学生就很自然地想起《爱莲说》中的“花之君子”, 一个是阴柔之美, 一个是阳刚之美, 这便是由联想体验而引起的审美的位移。

(四) 情境悟理

在审美感知中, 思维的主要表现是直觉思维, 它是审美感受到达一定程度后, 对审美对象的本质意义产生的顿悟。在阅读教学中, 仅让学生感知外在美是不够的, 教师应由表及里强化训练学生能对课文各部分意义及其整体意义的直觉思维, 把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 揭示形象的内在美, 深化学生的美感。如《白杨礼赞》一课, 作者一唱三叹, 反复歌咏“不平凡”的白杨树:生长环境不平凡, 外部形态不平凡, 内在气质不平凡, 这样, 从白杨赖以生存的“景美”, 说到白杨自身的“形美”, 又进而提示白杨内在的“神美”, 由远及近, 由表及里。

二、带领学生鉴赏美

鉴赏美比感知美更高一个层次, 它不仅包括对审美对象的性质的深刻理解, 而且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美丑识别。大部分的语文课文都附带着作者的情感, 都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折射出作者对于美的认识, 因此, 教师就要让学生学会该如何把握作者赋予文章的美, 并且进一步挖掘, 使学生能够从文章中吸取作者所创造出的美, 并且从中受到熏陶, 从而进一步对于作品的优劣有自己的判断与评价。如在教《泰坦尼克号》时, 教师先找来VCD光盘播放电影片段, 结合剧本的文字描写感受电影镜头所表现的视觉形象, 让学生更深切地感觉到主人公的处境和命运, 然后采取座谈式的方法, 让学生放开思想, 各抒己见, 为课文及文中的人物“定性”, 最后, 引导学生进行了归纳和拓展: (1) 《泰坦尼克号》不光重视写纯真的爱情故事, 更注重其中折射出来的伦理光芒。 (2) 在女主人公罗丝与其母亲之间, 在男主人公杰克和罗丝的未婚夫卡尔之间, 在以身殉职的船员与排挤妇孺的乘客之间, 存在着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的鲜明对比, 显示了扬善贬恶、褒真斥假的强大的道德力量。老舍曾说:“悲剧是描写在生死关头的矛盾和冲突, 它关心人的命运, 它郑重严肃, 要求自己具有惊心动魄的感动力量。”学完本文, 学生着实感受到了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 是一种崇高的美, 即壮美。

三、激励学生创造美

由感知美、鉴赏美到创造美,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是一种吸收、加工、输出的反馈过程, 而所谓的“输出”就是学生对于美的创造。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需要在一定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相结合的基础之上, 加之自己的审美理想, 创造出具有发散性、新颖性以及独创性的美来。如我在讲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后, 让学生结合电视剧《水浒传》写读后感, 大多数学生都是赞扬这位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的英雄好汉———鲁智深, 而有位学生却独辟蹊径:“……类似于鲁智深的梁山好汉虽是替天行道、打抱不平, 但也有滥杀无辜的时候, 这些人每天杀人放火抢东西, 喝酒吃肉, 他们只在生产关系领域翻江倒海, 而不搞‘生产力’的革新。如果一个民族不在‘生产力’领域里下工夫, 那么这个民族的前景未免会黯然。”读完这篇习作, 我为之一震。今天的学生已经走出思维禁锢的藩篱, 开始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思考、判断, 这便是创造美的魅力所在。

阅读改变乡村教育生态 篇11

新教育实验的愿景是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创造根植本土的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而“素质”与“阅读”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来说,“阅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路径之一。

“悦读”为学校文化注入活力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软实力的体现,也是随县新教育实验的“三驾马车(学校德育、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之一,用阅读为文化植根,让文化为学校立魂,这是随县新教育实验的“文化密码”。

厉山三中的“和”文化,和美、和睦、和气、和谐,“和合天下”;尚市二中的“阳光”文化,阳光课堂、阳光教室,让生命的阳光照耀着学校文化的每一个角落;净明小学的“和雅”文化,追寻着乡村学校艺术教育的“和谐、雅致”;尚市镇小的“本真”文化,在师生的“本真”,课堂的“本真”,课程的“本真”中实现教育的“本真”;殷店东坡中学的“墨香”文化,“认认真真写字,堂堂正正做人”,把书法与育人高度融合。

规范和创新学校图书室建设。将图书室下移到一楼或二楼,方便学生进图书室。学校在适宜的区角(走廊、楼道、门厅、拐角、教师茶歇间、校园读书林等)创设图书吧。从不同方面建设“阶梯阅读教室”,实现“阶梯阅读”,知识需求会随着学生阅历和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系统性地阅读能使学生素养实现潜移默化地提升。学校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价值判断和兴趣爱好选择书籍,实现真正的“悦读”。

让阅读成为一种信仰

设置保障机制,开展多元阅读。争取外援,借助社会力量。南京“中华善报国学研究会”为我县49所农村学校捐赠了价值150余万元的图书;“新孩子乡村阅读公益行”一路前行,一路引领,在随县留下了令人难忘的书香足迹;儿童作家童喜喜作为“全国十大阅读人物”,关注、支持随县乡村学校的阅读活动,捐赠了10万元优质图书。扶持学校,争资立项。2015年,全县各中小学投入170余万元购置图书11.8万余册。借助师生,实施置换。利用师生手中的图书进行图书置换,让封存的好书流通起来,在校园、师生手中焕发出生命光彩,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图书的教育价值。

随县还从时间、空间上,对阅读予以保障和推动。将小学晨诵课和初中阅读课上课表,给阅读以时间保障。2014年3月,县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开设阅读课程的通知》,明确规定小学每天上午20分钟晨诵,中午30分钟的午读,小学低学段每周必须开设两节读写绘,中学必须保证每天晚自习前的20分钟阅读时间,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学校管理考核。

搭建多维平台,推动阅读发展。搭内外交流平台。“点亮心灯”读书沙龙面对面交流平台,“萤火虫亲子共读”项目培训平台,开放周活动观摩交流平台,十大项目共同体建设交流平台;搭网络互动平台。创建“随县教育读书会”超级QQ群、“新教育追梦人”微信群及QQ群、“随县微信公众平台”等,“相约星期一、相聚星期四”等阅读“节日盛典”;搭榜样引领平台。2014年,随县霍莉莉、周纯伊两名学生参加央视科教频道“我的一本课外书”读书栏目,分获“全国读书少年”前18和35强。

随县在2015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举行了“开展经典诵读,打造书香随县”的启动仪式。2011年至2015年“全国十大推动阅读人物”张硕果老师、童喜喜作家和全国新教育研究院卢志文院长以及海门市新教育研究团队的专家分别来随县引领阅读和培训,从《儿童阶梯阅读》《悦读》《喜读》《阅读与校长的思想力》《共读共写新孩子》《亲子共读》等阅读报告中,与随县师生分享阅读。

提升阅读品位,坚守阅读原则。丰富阅读形式。将阅读内容按照学生身心特点“量体剪裁”,把小学低学段的 “读写绘”“晨诵”“亲子共读”与高学段开展“晨诵”“儿童阶段阅读”“经典诵读”相结合;把中学段的“师生共读一本书”“道德讲堂”与“穿越一本书”的展示、讲评活动相结合,汇聚众智。2015年4月23日,随县联合县文体局在炎帝故里风景区谒祖广场隆重举行了《开展经典诵读,打造书香随县》的启动仪式,向全县中小学生发出“来吧,让我们一起读书”的呼吁。用阅读为文化植根,让文化为学校立魂,我们把阅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书香校园评价的重要标尺。2016年,随县提出“让阅读成为一种信仰”,通过每月一个主题将阅读全面化,并落到实处。

让书香浸润学生成长

随县108所学校,都在深度营造书香校园,实现阅读的精神积累和生命滋养。

把学校建在图书馆中。图书馆是阅读真正的天地。“把学校建在图书馆中”的目标是实现“书香”全包围和“阅读”全覆盖。让书香氤氲校园的每个角落,让学生自主、自由、自在地阅读。“营造书香校园”是新教育的共性,是引导孩子在独具个性的审美中和崇高的精神对话。

随县尚市镇小学无疑是“把学校建在图书馆”中的代表,徜徉在校园,你似乎走进了一个令人无限遐想的图书馆,“图书吧”“阅读茶歇室”“紫藤萝阅读廊庑”“楼梯图书格”“教室图书角”“图书漂流柜”等随处可见。

随县唐县镇小学营造了一个图书环抱的阅览室,整个阅览室的四壁被一层层、一格格的图书柜簇拥,中间是宽大的阅览台和一溜整齐的阅览椅,“书籍”似乎长在墙壁上,在向你招手,让你有一种置身“书海”的感觉。2015年,随县第二届“神农故里书香少年”随中协作区评选活动在唐县镇小学举行,“书香少年”们一进图书室,就盯着“长在墙上的图书”,天真的眼神里带着对阅读的无限神往,这份“痴迷”体现了唐县镇小学图书室布置的别出心裁,它营造的浓郁的书香氛围对每个孩子都有着浓浓的“阅读诱惑”。

新教育实验“把学校建在图书馆中”的理念,已成了根植随县乡村教育的一种文化。

让书籍成为精神奖赏。2016年2月,在随县教育局的“团拜会”上,局长杨光明要求延续“激情与梦想”的年度主题词,倡导“让阅读成为一种信仰”。2016开年教学工作会上,副局长彭静从阅读对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层面向随县中小学校长及与会教师代表进行深度的解读和阐释,为教师专业成长指出了一条路径,勾画了一幅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愿景。

从2011年倡导阅读开始,随县就以书籍奖励爱好阅读的师生。在兼职教研员工作会上,向优秀教研员奖赠《中国人应知的国学常识》;“点亮心灯”活动中,奖励《致教师》;“神农书香少年”评选,奖励学生十本新教育书目推荐的童书;教学工作会,奖励《教学与研究》《新教育月报》等。自此,随县部分学校也积极响应,让阅读真正地成为一种最高的精神奖赏。

让阅读擦亮校园文化。为了让校园文化建设更富张力,随县学校先后组织了多次观摩活动,涉及“生命的墙壁”“校园美术节”“漂浮的画”“沐浴书香”等。

“生命的墙壁”是一种朝向和诉说,是乡村的种子和废旧的可乐瓶完美融合的典范。翠绿的瓶体、嫩黄的瓶盖,装填赭黄的泥土,再点缀青葱的小叶、鹅黄的小花,在墙壁上绽放得恣意而婉转,这是教育对一种生命意识的培养;“校园美术节”是新教育实验读、写、绘的一种呈现。缤纷的色彩中带着无限的想象和向往,用画笔描绘着幸福与快乐的生活体验;“漂浮的画”是将墨汁滴入清水中,荡漾着涟漪,焦墨从浓稠向水中渗透,并随着清水流泻,流泻,氤氲成水墨画般的意境;“沐浴书香”是让书籍成为唾手可得、触手可及的精神营养物……

从2011年区域整体加入新教育实验以来,随县教育就没有离开过氤氲的书香,怎样让乡村儿童享受最为优质的精神教育,让乡村校园迸发生机,是随县教育不懈的追寻。

(作者单位:随县教育局)

小学语文阅读创新教育刍议 篇12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创新,教育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倡导与时俱进,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时代的步伐创新阅读教育方式, 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于小学生自身的词汇量积累有限, 在开展阅读教育时,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创新教育方式, 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 为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奠定基础。本文从阅读方式、阅读教学等方面对小学语文阅读创新教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绘本中的“新”阅读方式

为了提高小学生阅读的兴趣, 很多语文教师给学生推荐优秀的阅读书籍时选择了经典的绘本故事作为阅读材料, 绘本故事凭借其优美的画面和短小精悍的文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 绘本阅读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还能通过画面与文字的结合加深他们阅读的印象。例如, 很多的教师推荐学生阅读《猜猜我有多爱你》《小黄和小篮》《逃家小兔》《我只爱你》《爱心树》等优秀的绘本故事, 从故事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情趣。比如, 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 就描述了兔子母子之间怎样比较谁比谁爱的更多一点的故事, 通过比较谁跳得远、站得高、伸得长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爱, 浓浓的亲情溢满每一位小学生的心间, 这是最好的亲情阅读教育。学生通过故事的阅读, 就会模仿故事中的行为和语言, 从而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 增加词汇量, 为他们之后的阅读打下了基础。

二、无字阅读中, 培养学生阅读想象力思维

有的绘本书籍只有画面, 没有一个字, 目的是让小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来读出画面里蕴含的深层含义, 从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领悟能力。例如, 阅读绘本《在远处-房子》《影子》等书籍时, 书中只有颜色丰富的画面, 没有文字的描述,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画面, 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在《影子》中, 学生可以得出每一种事物在光线下都有自己的倒影, 而且是对称的, 一模一样的。同时在阅读中, 学生还会发现有的事物并没有倒影, 这就需要学生根据自己对倒影的理解, 将漏掉的部分补上去, 从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此外, 对于学生阅读的书籍, 教师也要和学生进行交流, 在交流和讨论中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层次, 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阅读目标的梳理。

三、组织课外实践阅读, 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增强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很多语文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引导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进而促进他们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例如, 在教授《荷叶圆圆》这篇文章时, 教师就组织学生到公园的荷花池旁边进行教学, 使学生把文章的内容与自己所见到的荷花进行比较, 从而体会课文对荷花的描写。教师引导学生在对荷叶进行观察的同时, 要让他们描述荷叶的颜色、形状, 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荷花的整体结构, 进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小学生对于文章的阅读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次上, 没有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 因此, 教师在阅读教学时, 要注重阅读氛围的营造, 给学生营造一个舒适、自然的阅读氛围, 并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从而提升阅读理解的层次。例如, 在教授《夏夜多美》这篇文章时,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舒缓的音乐, 以此为背景进行课文的朗读, 使学生在音乐氛围中体会夏夜的美, 产生广阔的想象力, 对文章中的语言文字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也提升自己的词汇积累。此外, 教师还可以布置相应的作业, 要求学生仿照文章描述一处自己喜爱的景色, 锻炼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 为以后的作文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 阅读不仅能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方式, 还能改变一个人的思想, 尤其在小学阶段, 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 还能促进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 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学习, 不断总结教学实践, 与时俱进, 改变阅读教学方式, 增强语文阅读对学生的吸引力, 让学生从内心爱上阅读、喜欢阅读, 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孟庆甲.小学语文阅读创新教育刍议[J].科技信息, 2010 (4) .

上一篇:库区经济下一篇:统计财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