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区移民搬迁方案

2024-11-26

库区移民搬迁方案(共9篇)

库区移民搬迁方案 篇1

根据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指挥部工作部署,为确保移民安全、顺利、和谐搬迁,圆满完成我市第二批移民搬迁任务,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谐搬迁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总体部署,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针,以搞好服务、保障安全为重点,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统筹社会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努力实现“不伤、不亡、不漏、不掉一人和安全无事故”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县为基础的原则;坚持以迁入地为主、迁出地配合,各有关部门服务,各包乡联村工作组参与的原则;坚持按照“尊重民俗、平抑高峰、市内提前不等不靠稳扎稳打”的原则;坚持集中统一搬迁的原则;坚持严格按照搬迁入住条件成熟一个村搬迁一个村的原则;坚持先批准后搬迁和规模适中、鼓励轻装搬迁原则。

三、职责分工

(一)迁出地:

1.组织制订移民搬迁总体方案。

配合迁入地制订详细的搬迁计划和实施方案,做好移民个人和集体财产搬迁运输工作;

2.负责做好移民手续交接前的各项工作。

做好移民户籍、学籍、党团关系和农村低保、新农合、军烈属、五保户等证件手续的迁出工作;

3.负责提供移民搬迁用车计划,包括搬迁批次、搬迁时间、行车路线、车辆种类和数量等;

4.协助移民搬迁物品,负责移民物资看护。

成立移民物品装车服务队,确保移民货物全部、及时、安全装车;负责搬迁车辆及移民财物在其境内的看护工作;

5.负责搬迁前移民健康排查,以及学生、随迁教师情况摸底工作。

负责提供危重病人、高龄老人等特殊人员花名册及其搬迁物品种类和数量清单。

对危重病人、高龄老人和临产孕妇等要做搬迁前必要的身体检查和治疗,确保在其生命体征稳定后方可组织上车,并由医疗机构出具以上特殊人员适宜搬迁的医疗证明意见;凡孕妇有临产症状或其他特殊情况的暂不搬迁,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6.做好移民搬迁的宣传发动教育引导工作,动员移民积极搬迁、轻装搬迁;负责核实每批次实有搬迁人数,确保搬迁人数与所需车辆相吻合,每辆客车空置率高于 5%的部分,搬迁经费由淅川县负责支付;做好移民亲属、朋友随车护送的劝阻工作,确保非本批次移民不得乘车;

7.负责做好搬迁前的移民安全教育,制定移民搬迁须知,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移民安全意识,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8.负责完成临时搬迁道路和停车场建设,做好水运摆渡船只的协调、组织和安检,确保移民搬迁需要。

搬迁停车场地要有专人指挥协调,并佩戴袖标或胸卡,保障搬迁车辆有序通行。

对每批次搬迁,要派一名副处级干部带队协调并护送到安置点,每辆客车要保证有一名工作人员护送至安置点,办理完交接手续后方可返回;

9.做好人口核定。

按时完成移民分房到户、建房差价款资金收缴划拨、外迁移民淹没线上成片林园地处置和集体财产分割、实物指标错漏登复核、债权债务处理、移民“两会”存款兑付,以及线上突击建房问题处理等工作,确保移民及时搬迁、顺利搬迁;

10.负责会同迁入乡镇搬迁车辆随车工作人员做好户车对接、人车对接、车货对接、逐人点名上车工作,车队出发前、到安置点后现场办理交接手续;

11.负责组织举行移民搬迁欢送仪式;

12.配合迁入地组织好移民搬迁欢迎仪式;

13.负责做好移民库区房屋拆除、库底清理及移民搬迁后遗留问题处理工作;

14.负责县内安置和出县投亲靠友移民安置及随迁人口的搬迁工作

15.负责做好移民村搬迁期间社会治安、信访稳定工作,严防盗窃、哄抢、打架斗殴、乱砍滥伐等事件发生。

负责做好搬迁稳定隐患的排查化解、拒迁户搬迁动员及留置人口的思想教育工作;

16.制订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服务队,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确保社会稳定;

17.做好移民搬迁其它工作。

(二)迁入地:

1.配合迁出地制订移民搬迁总体方案,负责制订本辖区移民搬迁实施方案和详细搬迁计划并组织实施。

做好移民个人和集体财产运输工作,负责移民搬迁车辆编号、编制乘车安排;

2.搬迁前全面完成移民新村建设并达到搬迁入住条件。

提前做好移民生产用地调整划拨工作;

3.制定《移民搬迁须知》或《移民搬迁指南》小册子,在搬迁时统一发放到每位移民手中;

4.按照迁出地提供的用车计划,提前做好搬迁车辆组织调配工作,每批次加派一辆客车、一辆货车、两辆警车、一辆救护车、一辆消防车同时向迁出地提供每批次移民乘车人员座次表。

每辆客车应派一名干部护接,护接干部要佩戴标志明显的袖标或胸卡,并为每位移民准备一顶帽子、一朵光荣移民胸花。

严禁临时在淅川县内组织车辆搬迁。

按计划分批次组织搬迁,每批次搬迁要派出一名副处级干部带领车队到迁出地组织搬迁,并协助组织移民做好乘车、货物装车工作;对每批次运输车辆按县市区编号;提前配合迁出乡镇核实每批实有乘车人数,保证运输车辆足额乘坐率;

5.负责搬迁途中的交通安全、医疗保障、饮食供应及饮食安全。

每批次搬迁应派出足够交警、巡警、医护人员和车辆维修人员全程跟踪服务。

每批次搬迁车队由一辆警车带队、一辆警车盾后护送。

搬迁前车辆安全监测部门要对搬迁运输车辆进行一次安全监测,并出具合格手续,确保每辆运输车和驾驶员证照合法有效、手续齐全。

做好防暑、防雨工作;

6.做好老、幼、病、残、孕等特殊群体的搬迁工作,对危重病人、高龄老人(80岁以上)、待产孕妇等特殊人员要安排救护车、特护车接运;

7.提前上报每批次搬迁申请和搬迁预告;

8.负责会同迁出地做好户车对接、人车对接、货车对接、逐人点名上车工作,车队出发前、到安置点后现场办理交接手续;

9.负责做好移民接收工作。

提前按规定时间做好移民户籍、学籍、党团关系和有关手续以及其它证照迁入手续办理衔接工作;做好随迁教师工作安置、有关手续办理和学生入学工作;

10.负责协助移民做好物品卸车搬运工作。

成立移民物品卸车服务队,帮助移民及时、安全卸车并协助做好搬运工作;

11.组织好移民欢迎仪式。

在本县市区高速公路出口处或移民新村组织锣鼓乐队、燃放鞭炮、张贴标语。

到达移民新村后,要举行隆重、热烈、简朴的欢迎仪式;

12.负责安排好移民搬迁后临时应急生活必需品。

组织县、乡干部对移民户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并为每户移民准备好一周的基本生活用品;

13.负责做好随迁人口的安置工作;

14.负责提前为每个移民办理一份搬迁途中的人身、财产保险;

15.制订移民搬迁应急预案,预防和妥善处理搬迁途中突发事件,确保顺利搬迁;

16.负责移民搬迁后移民新村社会治安和信访稳定工作,应在每个移民新村设置警务室,配置2-3名民警;

17.做好移民搬迁其它工作。

(三)市直有关部门:

市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移民搬迁的统一协调,组织制订全市移民搬迁实施方案;收集掌握移民搬迁工作的具体情况,编排全市移民搬迁日程,负责组织上报和发布每批次搬迁预告和搬迁指令;召集相关部门研究、处理搬迁工作中的具体事宜,对搬迁各项工作进行督查、指导。

市移民局——积极筹措资金,及时下达投资计划及下达移民搬迁费和搬迁奖励经费,确保移民搬迁顺利推进;协调做好移民有关手续转接办理和人口复核工作,及早做好移民后期扶持准备工作;负责随时解答、咨询移民政策;协调解决移民搬迁中遗留问题处理;及早做好移民生产用地手续办理工作。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协调指导各有关县市区交通运输部门,组织运输车辆并负责车辆安检,做好水路转运船只筹备和安全检查;负责协调物流公司组织运输车辆,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租车费用;对移民搬迁运输车辆技术性能按成本价进行检测,确保技术状况良好;负责搬迁道路整修、抢修、巡逻,确保道路畅通;负责移民搬迁运输途中车辆的应急维修保障工作;协调高速收费站点开辟绿色通道、免除移民搬迁车辆通行费,积极开展服务和支持移民搬迁活动。

市公安局——负责移民搬迁期间社会治安,维护好交通秩序,加强运输线路车辆疏导和管理,建立畅通的交通信息通报渠道,必要时对关键路段实行交通管制,保障搬迁运输畅通;按成本价对参运驾驶员进行体检、驾驶资格审查、培训和安全教育;做好应急预案,处理突发事件,确保移民搬迁途中的安全保卫;及时为移民办理户口迁移和户口本、身份证等证件。

市卫生局——负责移民搬迁医疗保障工作,制订移民搬迁医疗、公共卫生保障预案;做好搬迁过程中的公共卫生服务,加强疾病预防、控制,防止传染病流行,保证移民搬迁期间的公共卫生安全。

对每批次搬迁协调迁入地选派医疗专家和护士组成专门医疗队伍,配备救护车和必备药品、医疗器械,做好移民搬迁过程中的医疗救护、救治工作;组织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搬迁移民健康排查、特殊人群搬迁的特殊护理;组织做好搬迁前移民住房、参与搬迁车辆的集中防疫消毒工作和移民食品检测、降温防暑等工作,预防和妥善处置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协调做好移民新农合手续迁转。

组织好库底清理卫生防疫工作;组织做好移民新村卫生室检查验收工作。

市教育局——组织做好移民学校检查验收、移民学生转学、就读和随迁教师的安置工作,解决好暑假前搬迁移民学生的学习问题;做好移民学校设施配套、师资力量配备和教材征订工作,确保移民学生按时就学。

市民政局——做好移民搬迁后军烈属、残疾人、五保户、低保等优抚对象手续的迁转等工作。

市林业局——负责指导库区淹没线上成片林园地处置;做好移民搬迁期间林木运输检验和库底清理服务工作,负责移民林木采伐运输手续办理。

市气象局——负责为移民搬迁提供相关区域天气预报与预警,每周一提供未来7天预报,逐日滚动提供未来3天预报,遇灾害性天气时随时提供预警预报。

市供电公司——负责移民搬迁期间用电安全,保证移民村用电供应。

组织专门移民搬迁供电服务队,配备足够的移民照明应急设备,确保移民搬迁用电安全。

市直包乡联村工作组——按照督促检查、协调迁安、对口帮扶的职责,配合所包乡镇做好移民搬迁相关工作,参与各个环节和全过程移民搬迁工作,承担搬迁具体职责,完成所在县市区、乡镇安排的搬迁任务;受市移民安置指挥部委托,对所包乡镇移民搬迁申请审查提出意见。

市直其他委局:结合各自职能,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

四、总体安排

(一)搬迁任务:我市丹江口库区第二批移民市内计划搬迁54658人,其中淅川县内集中安置10415人(省市考核9个集中安置点安置5257人,其他县内后靠集中安置点安置5158人),分散方式安置2386人。

我市丹江口库区第二批外迁移民集中搬迁涉及淅川县7个乡(镇)46个移民村,10206户,47114人,规划建设外迁移民集中安置点55个;安置在我市7个县市区,涉及35个乡镇。

我市各有关县市区的集中搬迁任务是:邓州市计划集中安置移民3783户17327人,涉及移民村13个,安置点16个。

唐河县计划集中安置移民2070户9539人,涉及移民村7个,安置点9个。

社旗县计划集中安置移民1477户7021人,涉及移民村10个,安置点9个。

新野县计划集中安置移民486户2083人,涉及移民村1个,安置点3个。

宛城区计划集中安置移民466户1881人,涉及移民村2个,安置点2个。

卧龙区计划集中安置移民913户4006人,涉及移民村2个,安置点6个。

淅川县计划集中搬迁移民2212户10415人,集中安置在8个乡(镇)34个安置点(省考核9个集中安置点为1011户5275人)。

(二)搬迁时间:我市第二批移民统一搬迁时段为:2011年5月4日零时至8月31日24时。

移民在此时段搬迁,免缴路桥通行费,开辟绿色通道,开展服务帮扶活动。

凡在2011年8月31日24时前完成建房搬迁的移民给予奖励。

(三)搬迁安排:我市第二批外迁安置集中搬迁移民10206户47114人。

计划分60个批次完成。

总搬迁车辆11492辆次,其中客车1685辆次、货车8746辆次、工作用车1061辆次。

8月31日前完成集中搬迁任务。

淅川县内后靠集中搬迁1201户5158人、分散搬迁2386人,分别由淅川县组织实施。

(四)完成标准:移民个人完成搬迁的标准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需搬迁的个人财产必须全部搬入迁入地,并自行拆除库区房屋或出具委托迁出地乡镇政府拆除清理的承诺书。

同时移民户籍、学籍、党团关系及农村低保、新农合、各种涉农补贴等在规定时间内转移到迁入地。

五、工作安排

(一)搬迁准备:

1.制订搬迁实施方案。

在迁安双方充分沟通对接的基础上,市及迁安双方县市区、乡镇分别拟订搬迁实施方案,并报上一级指挥部进行审查。

方案要将责任分解到岗,落实到人;时间要细化到天,明确到时。

并要组织完成方案评估、模拟演练、搬迁培训等工作。

2.搬迁申请与批准。

县市区移民安置指挥部对第二批移民新村建设验收合格后,向市移民搬迁指挥部提出搬迁申请,经市移民搬迁指挥部对拟搬迁移民新村复验、审查搬迁实施方案和搬迁后续工作安排后,凡达到搬迁条件的方可批准搬迁,同时向省移民安置指挥部备案,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搬迁。

3.搬迁物资准备。

提前组织筹备搬迁物资、搬迁车辆,确保足额、及时到位。

同时备好移民搬迁后一周的生活必需品,包括米、面、油、肉、菜、调味品、炉具、暖水瓶、鞭炮、对联等,同时要考虑民族习惯,确保移民到新家就能生火做饭,开始新的生活。

4.制定奖励措施。

鼓励移民“轻装”搬迁或限定每户携带物品数量,有效减轻搬迁运输压力。

5.及早落实搬迁基础性工作。

迁出地提前对搬迁移民特殊人员(老、弱、病、残,憨傻、痴、呆、鳏、寡、孤、独)、学生、教师和特殊物品等进行登记造册;做好集中搬迁移民确认书的签订工作;及时妥善处理好移民相关债权债务及其他手续、证件等工作;完成移民建房缺口资金收缴划拨、移民淹没线上成片林园地处置和集体财产分割、移民人口和实物指标错漏登复核、债权债务处理、移民“两会”存款兑付等影响搬迁的工作。

6.确保移民房屋建设达到入住条件。

对移民房屋交付使用前,组织县建设部门、监理部门、移民迁建组织和移民代表逐户检查验收,同时市移民搬迁指挥部组织全面检查,并报经省移民安置指挥部抽检合格后,组织移民看房签字确认,确保移民满意、达到入住搬迁条件。

(二)搬迁组织

1.移民乘车和移民物品装卸、看护。

由迁出地分安置点按批次统一组织移民及移民物品,在规定时间内集结到指定的乘车、装车地点,并按照车辆编号、座次号,人物分开、人畜分乘,对号乘车、按号装车,确保移民不漏一人、移民物品不漏一件;货物运输使用厢式货车,不是厢式的要用防雨布捆严扎实,确保移民物品安全、不丢不掉一件;严禁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物品乘车;迁出地要提前统计好棺材等特殊物品数量,安置地备好专用车辆;迁入地要制作移民标志证,迁出移民必须佩戴,迁出地负责发放移民标志证,迁安两地要安排专人分别在迁安两地帮助移民装卸、看护物品。

移民物品搬迁、装卸、看护工作,在出发前由迁出地负责,出发后直到安置点由迁入地负责。

2.搬迁车辆通行。

迁安两地在搬迁道路的各个重要部位设置专门交警指挥岗和指示标志,加强运输线路的疏导和管理;在迁安两地停车场均设置指示标志,安排交警进行指挥;按照既定搬迁日程和搬迁计划分批次组织搬迁,每批次搬迁车辆要于搬迁之日前一天下午统一组织进驻到迁出地指定的停车场,到达后即开始组织货物装车,第二天上午统一组织车队返回安置地。

车队进入迁出地,按先远迁点后近迁点的顺序依次进驻;车队返回时,按先近迁点后远迁点依次驶出迁出地。

各迁入地搬迁车队在库区期间,要服从淅川县的统一指挥。

3.搬迁规模确定。

为错峰搬迁,原则上中、小型移民村一次性完成搬迁,大型及以上移民村可分批次搬迁。

每批次搬迁车队根据安置点和迁出地移民居住分布情况,合理排列组合车辆,确保有序停放、有序通行、有序装卸物资。

4.影响按时搬迁问题的处置。

在整个搬迁阶段,如遇恶劣天气不宜搬迁或发生其他特殊情况不能如期搬迁的,要逐级上报,经批准后,影响搬迁的移民村另选择时间组织搬迁,其他移民村按原计划正常实施搬迁。

车队到达迁入地如遇降雨等特殊情况不能及时卸车,迁入地要妥善解决好移民食宿问题。

(三)搬迁运输:

1.搬迁车辆按照xx县市区xx号,由迁入地县(市、区)级移民安置指挥部在车队出发前统一编号。

2.迁入地负责移民搬迁运输车辆组织及运输,实行人、物分离运输,客车在前,货车在后,特殊人员派救护车运送,警车前后引领护运。

3.迁安两地协同清点乘车移民、装车物品。

种类、数量,确认无误后,由迁入地带队领导下达发车命令。

4.车队沿预定行车路线按规定时速行驶。

其间根据路程远近可选择途中停靠点休整,并准备好茶水、食品等。

车辆中途停放按原行车顺序排列,保持人员有序上下车,并适时清点人数、物品,防止发生混乱、出现事故。

5.西峡县政府配合省、市移民搬迁指挥部成立指挥中心,错峰调度车辆,确保搬迁车队经过西峡县境内有序畅通。

(四)迁后安置:

从移民搬迁到迁入地之日起,迅速开展以下后续帮扶工作:

1.移民搬迁到迁入地当天:搬迁车队到达迁入地指定地点后,迁安两地共同清点移民人数及物品等,确认无误后,迁出地乡镇政府与迁入地乡镇政府办理交接手续;迁入地移民物品卸车服务队负责配合做好移民物品卸车工作,做到及时安全、搬运到位;迁入地负责逐户发放移民基本生活用品,为移民提供一周内必要的临时生活保障。

2.搬迁后第一周:迅速落实县级有关部门或乡镇干部“一对一”帮扶措施,帮助移民熟悉环境,解决搬迁后遇到的有关问题,尽快适应生活。

3.搬迁后第一个月:及时启动房屋维修、供水、供电、医疗卫生服务等社会公共服务,组织好移民村生活必需品供应,及时解决移民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组织按月发放过渡期生活补助,弥补因搬迁对移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做好对移民脆弱群体的慰问、心理抚慰和重点照顾,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使他们充分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4.搬迁后第二个月:完成各种关系和相关证照的办理,做好各种支农惠农政策的延续,确保移民群众利益不受影响;着手谋划拓宽就业门路,开展技能培训,加大转移二三产业就业力度。

5.搬迁后第三个月:组织开展移民资金结算,完成资金兑付;帮助移民群众发展生产,开拓收入渠道,提高收入水平。

在此基础上,各地还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8月底前,按照“移民小学生就近入学、中学生同等从优”的原则,做好移民学生转学、入学工作,确保新学年移民学生在迁入地就学,并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安排好随迁教师的工作;暑假前搬迁的要妥善处理好移民学生转学、考试、升学等问题。

麦收前搬迁的要帮助移民做好麦收工作;9月底前,做好生产用地划拨、移交,对需要整理的土地,完成整理任务;要制订生产用地分配方案,及时将土地分配到户,确保移民按时种上小麦。

同时,移民搬迁后,迁出地要严格按照库底清理办法组织实施建(构)筑物清理、卫生清理。

林木清理待水库蓄水前再实施。

移民房屋、附属物等可由移民自行拆除,也可委托统一拆除。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二批移民搬迁工作,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县市区、乡镇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

成立南阳市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二批移民搬迁指挥部,负责全市移民搬迁组织、指挥、协调、检查、指导工作。

市指挥部下设9个工作组,在淅川县设置前线指挥部。

各有关县市区、乡镇要成立相应规格的移民搬迁指挥部。

同时实行市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和指挥部领导包县制度、安全稳定责任追究制度。

各级移民搬迁指挥部要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运行有力的工作体制、机制,要明确一名副指挥长具体负责本地整个移民搬迁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充分准备。

分级分部门制订详细周密的搬迁计划和实施方案,包括搬迁总体方案、搬迁运送方案、保障实施方案及突发应急预案。

要对搬迁启动时间、运送批次及数量、交通运送工具及数量、运送路线、交接地点、护送组织及职责、运送责任人等全面部署,周密安排,细化到户、到人、到车、到批、到时。

特别要做好军烈属、五保户、鳏寡孤独、老弱病残孕及特困户等弱势群体的运送工作,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加大移民安置遗留问题处理力度,确保移民安全顺利搬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强劲的舆论声势。

充分发挥思想教育优势,重点做好抗迁拒迁户的思想转化工作。

组织好迎送仪式,迁出地在每村第一批搬迁时,举行适度规模的欢送仪式;欢迎仪式各县市区原则上组织一次,其它由乡镇组织,但迎送仪式不超过30分钟,确保仪式隆重、热烈、简朴。

(三)强化沟通。

为保证移民搬迁的顺利实施,迁安两地要切实加强协调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实现“无缝对接”。

一是实行联络员制度。

迁安两地各确定一名专职联络员,具体负责移民搬迁的上下沟通,横向联系工作。

二是实行24小时值班、日报告和搬迁预告制度。

第二批移民搬迁工作启动后,迁安各地要实行24小时值班和日报告制度。

每批次搬迁前72小时,要向市指挥部报告搬迁计划,从5月5日开始每日17时前上报移民搬迁进度和问题。

包括搬迁户数、人数等有关情况。

重大问题要随时上报,不得迟报、虚报、漏报、瞒报,否则要从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精心组织。

搬迁期间正值高温天气和汛期,要密切注意移民群众降温防暑、防汛和饮食安全,严格执行人货分离规定,做好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员和少年儿童的搬迁。

针对移民的民风习俗,迁安双方都要讲究策略,注意方法,灵活安排,通过多种形式做好慰问和帮扶工作。

(五)严格奖惩。

严格按照《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工作督查办法》和《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奖惩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强化督导检查和奖惩,确保2011年8月31日前完成搬迁任务。

对搬迁中表现积极的移民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努力营造良好的搬迁氛围;对于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对因工作不力、推卸责任、影响移民搬迁并造成重大事故的,要追究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对抗迁、拒迁和破坏移民搬迁的组织和人员,视其情况按有关规定及时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确保稳定。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做好移民信访稳定工作,全面排查第二批移民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及时解决有关问题,努力做到积极主动搬迁、平安和谐搬迁。

迁出地要切实做好移民人口核定、分房到户、建房资金缺口收缴、债权债务处理、集体财产分割、线上林园地附着物处置等工作,特别要做好淹没线上留置人口思想教育工作,为移民顺利搬迁创造条件;迁入地要保质保量及时完成移民房屋建设、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移民房屋完成后要经移民签字验收,同时要做好当地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制订好应急预案,预防和稳妥处置突发事件,维持好搬迁秩序,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移民搬迁实施方案 篇2

为指导德保县20xx-20xx年扶贫移民搬迁农户建(购)房补助工作开展,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建设等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xx〕9号)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补助对象

补助对象为具有农村户口,到各乡(镇)政府填写搬迁申请表格并经过审核的、列入年度扶贫移民搬迁计划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及同步搬迁对象。

二、补助标准制定原则

(一)全县基准补助标准。

根据自治区的有关文件要求,德保县属于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基准补助金额每人不低于2.4万元。

实际基准补助标准由县政府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评分结果、安置区域和安置方式、当地平均建设成本等因素测算确定。

(二)安置点住房建设标准和建设成本。

按照“保障基本”原则,纳入中央和自治区搬迁补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需要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户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超过90平方米(其中:单人户每户不超过40平方米、5人户以上的不超过120平方米),户均宅基地占地面积不超过80平方米。

人均和户均建(购)房成本分别控制在4万元和14.4万元以内。

(三)根据建档立卡搬迁对象贫困程度确定到人到户补助标准。

以县政府精准识别划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数线为基准,将搬迁对象按一般贫困、中等贫困、特别贫困、极端贫困四种情形进行分档补助,上下档之间补助标准相差不超过8%。

实际补助金额不得高于控制面积内的实际建(购)房成本。

对差异化补助后仍无法筹措缺口建(购)房资金、又不具备申请移民搬迁建房贷款条件的搬迁对象,经县扶贫领导小组专题研究同意后,可在控制建设标准内按照方案标准给予全额补助。

(四)人口较少民族到人到户补助标准。

属于自治区认定的人口较少民族(毛南族、京族、仫佬族)的搬迁对象,在相应档次补助标准基础上每人增加0.1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资金;属于德保县认定的人口较少民族(苗族、瑶族)的搬迁对象,在相应档次补助标准基础上每人增加0.1万元,资金来源为县财政配套。

(五)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住房补助标准。

在规定的住房建设标准内,纳入“十三五”全区扶贫移民搬迁规划、需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由县政府按不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搬迁户基准补助标准执行,其中属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搬迁对象,在相应档次补助标准基础上每人增加0.1万元。

所需的补助资金由县政府通过统筹自治区、市、县财政安排的易地扶贫搬迁补助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等专项助资金解决。

三、安置方式及住房价格

(一)在县城集中安置。

一种为县政府投资建设的以“老乡家园-德保县某某移民安置小区”冠名的安置住房,另一种为经过县政府认可的市场现有房源。

具体户型、面积、套数根据各年度实施方案确定。

购房价格以各年度公布的购房指导价为准。

(二)在乡镇就近安置。

乡镇安置点的选址必须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点,尽量不占耕地或少占耕地,尤其不得占用基本农田。

在乡镇就近安置的安置点建设用地由搬迁村屯农户自行协商解决,建设用地无法解决的,不列入年度计划。

由住建部门向安置农户提供统一的规划图和设计图,农户自行建设,住房建设价格由住建部门聘请有资质的单位对施工图纸及实际建设情况进行预算,报财政评审中心审定,并作为住房建设补助的依据。

(三)投亲靠友安置。

列入年度计划的搬迁对象可以通过进城务工、投亲靠友等方式自行安置。

库区移民搬迁方案 篇3

安阳镇鞍子山安臵点内安移民搬迁时间定于2011年11月30 日,涉及大柏树、罗河、王庄、小细峪、安阳口、前湾6村86户301人。为了确保搬迁工作安全、顺利、有序、有效推进,特制订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指挥部下设迁出、迁入两个工作组 总 指 挥:刘富银 安阳镇党委书记 指 挥 长:李 锋 安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指挥长:杨道伟 安阳镇人大副主任 迁 入 组:吴平安阳镇党委副书记

迁 出 组:吕士军 安阳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二、主要任务、人员分工和时间安排

(一)11月5日至11月27日完成移民搬迁前期所有相关工作。

主要任务:

1、按照规划设计要求,督导施工单位完成施工(11月25日前)

责任人:赵 霖

2、组织移民抓阄选房(11月22日抓阄到村,11月23日抓

阄到户),统计客货车数量,组织移民代表验房(11月26日)

责任人:各联系村干部

3、查看运输线路确保运输畅通无阻,联系客货车 责任人:李 锋、杨道伟

4、签订搬迁协议书,缴清各房屋差价款,兑现各项搬迁补助款

责任人:龚玉强、赵 强、李永清

5、采购十个一等物资,包保单位负责及各包村干部 责任人:政府办、计划局、人防办、中行

6、掌握移民思想动态,及时发现调处化解各类矛盾 责 任 人:各联系村干部

(二)11月28日至11月30日组织搬迁,布臵搬迁欢迎仪式,落实相关方案(预接县艺术团,李镇长负责)。

主要任务:

1、确定欢迎仪式的方式、参加人员、议程,邀请参会领导,通知参会人员,布臵现场,仪式的组织等(党政办牵头)。

责 任 人:吴平、董峰

2、组织客货车到位,货物、人员上车等。责 任 人:杨道伟、各包村干部及包户干部

时间安排:11月28日组织移民将货物运到中转点,28日下午6时前货车到达中转点,29日装货,29日下午6时前货车到

达鞍子山,29日下午5时前客车开到中转点,30日早上6时组织移民乘车,7时客车出发,9:30到达鞍子山。

责任人:各包户工作人员

3、迎接移民入户、参加欢迎仪式,组织卸货,领导慰问移民,分发十个一物资,安排移民午餐等(赵霖及保户干部)可前一天入户。

(三)成立内安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

组 长:李 峰 *** 副组长:杨道伟 *** 成 员:赵 强 柯尚武 工作职责:

(1)协调安排县移民包保工作人员入户,负责安排镇直单位包保入户工作;

责任人:杨道伟 赵强

(2)安排客、货车入户到人,负责装卸货运工作; 责任人:杨道伟 赵 霖 刘继锋(3)客货车起始点后的具体工作; 责任人:吕士军 杨道伟 赵霖

(4)负责召开各种会议,统筹安排各项工作。

2、安全保卫组

组 长:吴平*** 副组长:田国虎 *** 成 员:王平及派出所干警 工作职责:

(1)负责移民搬迁前后群众的来信来访,做好移民群众的信访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

责任人:田国虎 王平董 峰

(2)制订安全保卫方案和群体性上访事件应急预案,负责移民搬迁现场仪式顺利进行;

责任人:田国虎 王平明正伟

(3)确保道路畅通,做好搬迁中停车、装货,到安臵点后停车、卸货指挥。

责任人:田国虎 王平

(4)做好迁出村当天外迁移民的原住房屋安全保护工作; 责任人:吕士军及各村村主任

3、后勤保障组

组 长:吴平*** 副组长:董 峰 *** 成 员:刘晓龙 龚玉强 罗万福 工作职责:

(1)负责28号至30号的工作队员的工作餐;

责任人:董 峰 罗万福

(2)负责29号至30号的客货车司机工作餐及晚上休息; 责任人:吴平董 峰 刘晓龙(3)负责移民30号中午的生活。责任人:吴平董 峰 刘晓龙(4)负责购买鞍子山内安所需用品; 责任人:吴平董 峰 常 涛

4、医疗卫生服务组

组 长:何 振 *** 副组长:潘喜华 *** 成 员:卫生院工作人员 工作职责:

(1)负责制订医疗服务方案;

(2)做好搬迁前移民全面体检工作。此项工作在搬迁前三天完成,负责搬迁中的医疗服务工作;

(3)做好老、弱、病、残、幼、孕等重点人员及危重病人的排查工作。

5、宣传组

组 长:杨政伟 *** 副组长:陈 丹 *** 成 员:董 峰 明正伟 柯尚武

工作职责:

(1)负责制定安臵点仪式方案并组织实施; 责任人:杨政伟 陈 丹 柯尚武

(2)负责移民搬迁全过程的宣传报道,文字影像资料的整理、信息报道;

责任人:杨政伟 陈 丹 柯尚武

(3)组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横幅拟定为“郧县安阳镇鞍子山安臵点内安移民搬迁欢迎仪式”(6米长)

责任人:陈 丹 明正伟

6、督导组

组 长:吕士军 *** 副组长:龚玉强 *** 工作职责:

(1)严格遵守搬迁过程中的纪律要求,负责监督检查搬迁过程中的违纪违规行为。

(2)协助协调组,搞好协调。

(四)鞍子山安臵点服务移民包保包保人职责(名单见后):(1)11月28 日、29日组织包保移民户运货、上货及移民乘车

(2)11月30 日参与布臵搬迁启动仪式现场,联系包保移民户;

(3)11月30 日上午组织包保移民户卸货、参加搬迁启动仪式;

(4)11 月 30日上午协助包保单位向移民户发放慰问物品(“十个一”,由鞍子山内安移民包保单位计划局、人防办、中行、政府办负责);

一壶5升装食用油、一袋10公斤装大米、一提5公斤装挂面、一副对联、一挂2000响礼炮、一对灯笼、一个脸盆、一个水桶

(5)11月30 日中午陪同包保移民户共进午餐。

三、搬迁仪式议程 11月30日上午 9:30

1、组织所有参加搬迁欢迎仪式人员到达现场

2、为301名移民对象发放胸花(上车时发放)

3、组织所有与会人员进入会场就坐

11月30日上午 9:30时 搬迁欢迎仪式开始

1、司仪:安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锋

2、安阳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刘富银致欢迎辞

2、鞍子山安臵点移民包保单位 致贺辞

3、移民代表 发言

4、县领导 讲话,向移民代表发放“钥匙”(放礼花)

5、向鞍子山安臵点房屋施工单位发放奖金

6、县领导视察慰问移民户,帮助贴“对联”(放礼花)

7、包保干部与移民共进午餐

四、需采购物品

86只灯笼、86把筷子、860个一次性碗、86提一次性杯子、10箱礼炮、6副标语、15个货车号、5个客车号。

五、移民抓阄选房、所乘客货车号、移民户包保干部情况统计(附后)

移民搬迁集聚工程 篇4

一、项目建设背景

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有关增加农民收入的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任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产业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增强,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对外的窗口,它对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率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全乡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加快。郭旗、党崾岘、小塬子、金家川、北塬头五村根据本村实际情况,科学调研,规划新建居民点,改善和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对加快民族团结进步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项目建设内容

规划在郭旗村西畔组修建50户居民点一处;在党崾岘村羊路

口、关泉头、崾岘组修建居民点三处;在小塬子村新建村部一所,新建30户居民点一处,配套建设文化广场一处;在金家川修建100户居民点一处;在北塬头村新建村部1处,新建文化长廊1处,新建两处可容纳120户群众的居民点

四、社会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彻底改善部分山区群众的生活环境,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移民搬迁,山区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农民素质逐渐提高,有利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五、生态效益

新农村建设完成后,首先是生活垃圾、污水得到处理,并结合规模化建设“四位一体”新能源利用工程的实施,农户不需要社会管理体系介入,将直接通过这种模式,将秸秆、粪便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其次,新农村各项设施完成后,将实现绿地面积增加,促进生态系统的改善,形成一个完成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

六、结论

陕南移民搬迁的启示 篇5

陕南移民搬迁的启示

陕南移民搬迁的启示—— 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式城镇化路径分析易鹏 昨天 12:19分享芦山地震灾后重建正在计划中,习近平主席去现场调研后提出了要科学重建的思路。恰巧,我前段时间去了陕南地区,对他们的避灾移民搬迁工作进行了调研,两者都是自然灾害导致,都需要重建,从调研情况来看,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对于中国城镇化多元路径探索,以及自然灾害后的科学重建有一定借鉴价值。(注:编辑配图;图片来自网络)陕南地区主要包括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地形地貌复杂,地质环境脆弱,长期以来深受地质灾害影响,洪涝灾害威胁,生存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极差,属于全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也是著名的南水北调水源地,近400万农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2010年,陕南地区发生了特大泥石流灾害,死亡人数高达187人。为此陕西省政府决定自2011年5月起,用10年的时间将60万户240万人民群众从大山深处迁移出来。陕南移民搬迁工程自启动以来,到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67亿元,共建设安置房18.52万户,占计划任务量的9.3%。其中,已建成14.64万户,在建3.88万户;建设集中安置点1850个,集中安置16.89户,集中安置率达到84%。目前,已有8万多户群众已经通过移民搬迁实现了乔迁新居。从陕南避灾移民搬迁的实地调研来看,有几个方面的经验值得各地灾后重建借鉴,尤其对于这轮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多元化可以加深认识。这些经验和价值主要集中在下面六个方面:第一,认识到中国这轮新型城镇化要走多元化路径。陕南移民搬迁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和提示,中国这一轮新型城镇化绝对不能以一元化方式来推进。这轮新型城镇化最根本的方式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来进行,更多的是采取经济战略思维来推进,但是由于中国国情的复杂性,地形地貌的差异性,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还要考虑政治、生态等多方面战略思维,不可能只有一种方式进行。如在三沙设市就是考虑到国土安全,而在陕南这个自然灾害频发、集中特困连片地区,南水北调的汉江水源地区,就不能简单的算一个经济账,还需要算一个生命账、生态账、长期账等。这次陕南大规模的避灾移民搬迁,就是在这种特定小范围内进行的以政府为主,市场为辅的城镇化推进模式。事实上,在严重自然灾害频发地区进行灾后重建,市场的手在积极性不会太高,政府不进行主导,完不成灾后重建也推不动城镇化。第二,灾后科学重建式的城镇化必须体现在可持续性上。中国是个自然灾害比较频发的地区,芦山所在的龙门山断裂带,近年较为活跃,此前一次大地震为2008年的汶川地震。以往,灾后重建往往是就地重建。由于自然灾害频发,重建投入往往因自然灾害再次发生打了水漂。面对这种局面,需要改变人与天斗的旧思维,需要务实的思考,采取回避式的灾后重建,毕竟人在大自然面前是脆弱的。在灾害频发区域,与其投资巨大就地重建,还不如退避三舍,采取搬迁式移民安置的方式。尤其在一些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如云贵高原、秦巴山区,人的频繁活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了泥石流的风险。将人们从山上搬迁下来,既提高了安全系数又减少了泥石流发生的概率,是种双赢的决策。陕南避灾、生态移民搬迁就是走的这种回避式移民搬迁的道路。第三,将避灾、生态移民搬迁和新型城镇化结合推进。陕南移民搬迁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不复制农村的老路方式,而是通过集中安置的方式来实现避灾移民和城镇化相结合道路。城镇化一个基本支撑点是要有城市,城市更能体现规模效应效率,因为有了规模才能通过交换,分工等各种方式来扩大经济总量,形成一二三产业的一个新的布局,从而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次陕南移民搬迁,采用了集中居住结合城镇化共同推进的方式,有着积极的意义。到目前,陕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率达到84%,由于按照集中安置为主和靠近城镇、靠近园区、靠近中心村的“三靠近”原则,两年来开工建设的集中安置点53%都进入了城镇规划区,陕南三市城镇人口规模可增加25万余人,城镇化率可提高2.6%个百分点。同时,考虑到城镇化必须有产业作为支撑这一关键点,过去两年陕南三市通过移民搬迁共流转土地1.86万亩,建成各类农业园区267个,推动了陕南偏远山区一家一户的自然经济形态加速向规模化农业市场经济形态的过渡,实施了山上是园区、山下是社区、“教育产业移民”的各种类型的产业支撑城镇化的路径探索。考虑这轮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是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通过把偏远地区群众搬迁到相对集中的地方,实行社区化管理,使各地能够集中力量在安置点配套建设较高水平的基础和公共设施,提供相对之前更优质的公共服务。第四,创新了国有资产收益服务于城镇化的一种新模式。在这一轮的新型城镇化中,为了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实施的投入需要巨大资金,为此肯定需要多元的渠道来筹集资金。其中一种筹资方式,就是要通过出售国有资产或收缴更多国有资产收益来解决。这次陕南移民搬迁,就采用了陕西省省属大型国企出资的方式,陕西有色集团和陕西财政分别出资20亿和10亿资金作为资本金成立了陕南移民搬迁公司。陕南移民搬迁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体现公益性通过筹集资金、参与管理、参与规划等各种手段有力的推进了陕南避灾移民的搬迁工作,也直接推动了城镇化。第五,采用了引导方式来推进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要充分尊重农民的自愿原则,不能搞强迫式进城和进楼,但也考虑到农民由于小农意识的影响,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认识度,为此需要更多的通过引导方式让这两者有机结合,从而和谐推进城镇化。陕南移民搬迁比较好的把握好这个节奏,一方面在前期让一部分有积极性的老百姓先搬迁出来,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效应,使更多的老百姓自愿参与到搬迁工作中来;另外一方面考虑到陕南土地稀缺的现实,适当采取激励制度,鼓励农民选择楼房居住。第六,加强信息化和城镇化的融合。陕南移民搬迁建立了一套面向外部全部公开透明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的网络平台有利于提高灾区移民搬迁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公开,从而有利于城镇化的可持续、和谐性,体现了“新四化”中信息化既要和工业化融合,也要和城镇化、农业化融合的要求。在分析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式城镇化路径存在的各种价值后,对于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作,还可以在下面几个方面予以加强,使得这项工作更为精细化和高质量化。首先,要对未来人口分布趋势进行更精细化的预判。未来城镇化率会比现在提高得更多,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人进入城市。因此陕南930万人中的农村人口,很大一部分人将会进入陕南的重点建制镇、县级市、地级市,以及附近的大西安城市群或者中国沿海的三大城市群。这就意味着,在搬迁过程中要考虑到未来10到20年产业、公共服务水平等主导的人口分布走向,从而在移民搬迁点建设中实现更合理的布局,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重复投资和投资浪费。当前就要有意识的将移民搬迁的范围扩大到市域范围或陕南甚至整个陕西范围,也适当要鼓励投亲靠友式、外地就业安置式的搬迁。其次,要发挥市场在城镇化产业中的主导力量。在陕南移民搬迁工作过程可以以政府为主,但人口聚焦后的产业发展,就得更加发挥市场的力量。如陕南的紫阳县已积极探索发挥本地富硒茶的资源,构造以民营资本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既解决了城镇化的就业,又解决政府资金压力问题。在发展陕南产业中,政府既要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对于生态保护的要求,同时,也要简政放权,培育更多民营资本进入到生态型的各种产业中来。最后,要加大各种专项转移支付的集中使用。不可否认在陕南移民搬迁过程中,市县配套的资金有一定的压力,既有财力不够的原因也有财政资金使用不集中的原因。陕南要顺应中央政府提高一般转移支付比重、降低专项转移支付比重的要求,将中央和省级对陕南市县的转移资金进一步集中使用,集中力量来办陕南移民搬迁这一大事,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这轮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固然重要,但是顶层设计也要与地方实践相结合,特别是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中央设定原则、方向、标准,各地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允许地方政府先行先试,探索城镇化的具体模式。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式的城镇化路径,体现了当前中国新型城镇化需要鼓励的地方先行先试基本原则,也体现了改革探索所具备的勇气和魄力。未来也要根据形式的不断变化,正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断的完善搬迁式城镇化路径的实施方案,不片面追求速度、更加注重质量,使得这次陕南避灾移民搬迁更加符合新型城镇化和新四化的建设要求,为中国多元化城镇化道路探索更多的经验。(责任编辑:余江波)

礼泉移民搬迁政策-礼泉党建 篇6

一、移民搬迁:是指农村村民原居住村组范围内一方水土不养一方人或者因生态、地灾、洪涝等原因不适宜继续居住需要搬离到他乡安置居住。

二、搬迁范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原居住地继续居住难以稳定脱贫,有搬迁意愿的贫困户;生态保护区、地质灾害威胁区、洪涝灾害威胁区内居住户。享受政府搬迁补贴的搬迁户必须腾退复垦旧宅基地。

三、补助奖励政策

1、采取集中安置的,实行“2.5+2+1”政策。即建房人均补助2.5万元,基础和公共设施配套人均补助2万元;旧宅基地腾退复垦后,人均奖励1万元。

2、采取分散安置的,实行“1.5+1”政策。即建房人均补助1.5万元,旧宅基地腾退复垦后,人均奖励1万元。

3、对搬迁对象中的鳏寡孤独、残疾群众等特困单人户和2人户,符合集中供养条件,县政府按人均20平米的标准,负责建房、纳入“两院”安置,由民政部门实行集中供养。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特困残疾群众,实行“交钥匙”工程。提供最大面积不超过60平米的免费住房。

四、享受政策要求

1.必须签订“三项协议”。一是搬迁协议;二是宅基地腾退协议(享受易地搬迁政策,三年内必须腾退宅基地);三是就业脱贫协议。2.必须严格遵守“三条红线”。一是搬迁群众建房人均不超过25平米,一户最大不超过120平米,以60、80、100平米户型为主;二是总体建房成本控制在每平方米造价1500元以内;三是群众自筹人均2500元,一户不超过1万元。

3、避灾、生态及其他类型的搬迁户。在严格执行省定宅基地面积标准及建房补助标准不变的前提下,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可按规定适当增加住房面积。

4、集中安置率原则上不得低于90%。分散安置率不得高于10%,且分散安置必须坚持多户联建,相对集中,坚决杜绝单庄独院和在不具备安置条件的地方原址重建。可通过选址新建、在已有安置区插花安置、投亲靠友等多种安置方式。分散安置每户宅基地用地平原控制在0.2亩以内,坡塬控制在0.3亩以内,山区控制在0.4亩以内。

五、有下列情况,不能享受搬迁补助奖励政策

1、独生子女与父母分户的;

2、父母单独与子女分户的(即使多个儿女也不行);

3、未成年子女分户的;

4、鳏、寡、孤、独或其它残障人员单独分户的。

库区移民搬迁方案 篇7

宜昌市地方税务局

关于库区移民购房有关契税问题的通知

各县(市)、区地方税务局、城区各地方税务分局、市局各直属单位:

为统一库区移民因国家建设需要搬迁,异地购房契税优惠政策执行口径,经请示省局,市局研究决定如下:

一、因国家建设需要,我市境内的库区移民实施搬迁,在我市境内重新购买住房的,免征契税;重新购买非住房的,减半征收契税。

二、以上是指安置合同书上明确的被拆除房屋户主(含夫妻双方)第一次重新购买房屋。但下列特殊情形除外:

1、非户主的其他移民,若在签订安置合同书前已结婚的,可视同为单独一户,以其名义新购一套住房的,比照第一条规定享受契税优惠。

2、户主在第一次重新购买房屋前死亡的,可按遗嘱或由全体第一顺序继承人签署放弃相关权力的公正书,在法定继承人中指定一人重新购买一套房屋,比照

第一条规定享受契税优惠。

三、移民搬迁自建房屋后重新购买房屋的,不得享受以上契税优惠政策。

四、需提供的资料:

1、房管部门出具的《收费通知单》;

2、购房合同;

3、若办至配偶名下,需提供结婚证书;

4、户主的三峡库区(秭归、兴山、夷陵)县(区)农村移民投亲靠友安置合同书或三峡库区(秭归、兴山、夷陵)县(区)农村移民外迁安置合同书。

5、第二条第一款情形的纳税人,还需提供申请人的结婚证书及三峡库区(秭归、兴山、夷陵)县(区)农村移民投亲靠友安置合同书或三峡库区(秭归、兴山、夷陵)县(区)农村移民外迁安置合同书。

6、第二条第二款情形的纳税人,还需提供户主死亡证明、遗嘱或公证书、申请人的三峡库区(秭归、兴山、夷陵)县(区)农村移民投亲靠友安置合同书或三峡库区(秭归、兴山、夷陵)县(区)农村移民外迁安置合同书。

以上资料中,第1项需提供原件,第2至6项需提供原件及复印件,原件查验后退回。对已享受优惠政策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在户主及申请人的安置合同书原件上同时注明已享受购房契税优惠的具体情况并加盖印章。

五、此前各地在执行中有不一致的地方,自发文之日起,一律按以上政策执行。

陕南移民搬迁工作情况汇报 篇8

镇辖7个村、43个组、2236户、9360人,总面积150.37平方公里,2011年陕南移民搬迁安置任务40户,172人,规划项目占地总面积约9亩,计划新建住宅3200平方米,实施供水管道延伸1600米,排纺网管600米,排洪渠400米,延伸输电杆线500米,新修道路50米,通道硬化1000米,总计计划投入资金561万元。

目前,我镇文昌井集中安置点已完成设计、放线并全面启动实施,其中已实施开挖的19户,完成基础施工的13户,建成主体的3户,搬迁入住的5户。

结合市、县要求,我镇实施措施是:

一、是成立陕南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扶贫、城建、国土、水利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成员并分工负责,落实责任。

二、是报请土管部门,落实了文昌井安置点建设地块,协助县成建部门实施了规划测设和放线。

三、是落实了建设进度包干责任制,各联系村干部分别负责所联系的村村民建房进度,并进行周进度评比。

四、是落实专人负责现场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监管建设质量。

五、是落实专人负责编报建设资料,表册、及数据信息处理工作。

库区移民搬迁方案 篇9

颜忠明 覃辉

解放以来,桃源县历届县委政府在改变农村落后生产条件特别是兴修各种水利设施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修建了大大小小300多座水库,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曾多次受到国家表彰,多次荣获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称号,与此同时,库区移民工作也已连续运作了半个多世纪,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桃源县作为省、市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政策的试点县之一,在省、市业务部门的精心组织和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各项工作都已顺利完成。目前,桃源县移民群体情绪稳定,库区和安置区社会大局较好,全县后扶政策落实工作实现了有序推进,平稳运行。

桃源县的库区移民工作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按照“有序推进,平稳运行”原则,把握库区移民工作的政策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作法如下:

一、吃透政策,统一认识。

自国务院17号文件下达后,县政府召开了常务会议,成立了专门领导班子,抽调了精干力量,并对中央省市有关后扶政策的相关精神、文件及各种资料进行了集中学习和研究讨论,准确把握了后扶政策原则界限,认识了后扶政策的严肃性、并预见到了操作的极端复杂性。特别是注重对后扶政策的内涵进行深挖和延伸。明确了一系列概念,有利于对复杂问题的判断与解释。同时,特别重视以枢纽工程征地为界,区别了下游冲刷、灌区工程搬迁等,有效制止了肆意扩大“扶持范围”的现象,杜绝了随意认定“搬迁户”的行为,确保了申报的真实性,严控了人口指标。

二、深入调查,稳妥操作。

2006年11月,县移民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到库区和安置区进行了为期7天的集中调研,18个后扶工作队深入到18个重点乡镇的村组进行了为期3天的课题性调查,在全面摸清桃源县水库多、移民时间跨度长、分布散、安置情况复杂等特点和基本了解移民及安置区原住村民思想动态等的基础上,根据上级移民部门的人口审核登记办法,因地制宜制定了可行的工作方案和登记细则,由县政府发布了通告。在上级文件下达后,工作组将上级文件和本县《细则》认真对照,找出差异,下达了《桃源县后期扶持人口核定登记细则补充通知》。在制定补充通知时,工作组采取新政策对老规定有直接否定依据的,按新政策;新政策对老规定无否定依据的,维持不变。这样既保持了县政府通告的严肃性和政策的连续性,又将新的政策贯彻到补充登记工作中去,避免了因新政策出台引发动荡,增强了方案的可操作性和稳妥性。

三、广泛宣传,狠抓释疑。

通过多层次会议,大面积印发宣传资料和张贴通告,县电视台开辟宣传专栏等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政策,把后扶政策送进了千家万户,有效地消除了宣传盲区和死角。

针对桃源县移民结构复杂、处于政策边缘的对象多、群众咨询政策多等特点,县里强化了一线干部的政策培训,充分发挥了县委工作队长、队员及乡村组干部一线“解说员”、“宣传员”的作用。县里对全县乡镇长、分管负责人,后扶工作队长、队员以及85个重点村的支书进行了集中培训,各乡镇也对村组干部进行了2至3天的政策培训,高度统一了广大干部、党员和一线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明晰了后扶政策的要点,把握了政策界限,在解释和落实政策中统一了宣传口径,坚持了正确导向,做到了不偏不倚。县领导小组坚持每周一次工作队长碰头会:一是收集实施中的情况;二是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形成对这类问题的统一口径。通过各级耐心细致的释疑解难,使工作队及移民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提高了执行政策的水平,人人都能独挡一面,个个都能对疑难问题做出统一的准确的解释。

四、严肃纪律,准确真实。

本着对历史负责和对移民负责态度,在人口登记中坚持“政策公开、阳光操作、社会监督、有误必纠”的原则,在春节后,县里以下发《人口核定登记细则补充通知》为契机,再次对全县人口申报工作进行了“回头看”,全面查漏补缺,挤干水分。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及时回顾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确保了操作的准确性和政策的一致性。

首先,统一了对一般问题的处理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采取群众公认、材料佐证的原则。对一些较常见的问题处理,工作组根据其是否为农村移民家庭成员,是否为移民后代,脱离农村移民家庭的原因(如婚嫁、收养、过继、随娘子女户口外迁挂靠)等不同情况,在答疑解难中形成了定论。主要有:

1、对“半边户”的处理。夫妻双方为原迁移民的,一方转为城镇户口不影响另一方及后代登记;仅一方为原迁移民且原迁移民本人转为城镇人口的,其配偶及子女不予登记。

2、对“入赘”有争议的处理。主要根据男方户口是否迁入女方落户、子女姓氏、当地风俗习惯、群众公认等情况进行座谈确定。

3、对随娘子女的处理。移民娶妻随娘子女,工作组采取移民若有亲生子女,随娘子女原则上不登记;移民无亲生子女的,随娘子女随移民改姓的原则上视同移民后代;对搬迁前的随母养子女视为原迁移民;更复杂的情况由当地群众座谈后再认定。

4、对收养、过继等有疑点、有争议的处理。移民依法收养非移民子女应登记;农村移民中未成年人被非农村移民户收养,由于已脱离农村移民家庭,成为非农村移民后代,原则上不登记;特殊复杂情形争议较大的,由乡镇、村、组共同走访、调查,召开群众座谈,以群众公认、材料佐证进行认定。

5、对因法律事件发生多次改变身份的情况,适用条款按事件发生顺序来判

断。

其次、统一了对特殊问题处理的原则。

即对各乡镇存在的个别突出问题,禁止随意乱表态,坚持先认真调查,核实情况,一事一议,集体研究。涉及人数很少的个体问题移民部门集体研究;涉及群体性的疑难问题,提交县后扶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决定,避免答复的随意性,杜绝操作失误。

再次、统一了对人口登记审核的工作要求。

1、县乡村都设立了举报箱,开通了举报电话,各村均成立了由德高望重知晓情况的老人、老村干部、老党员等“活档案”组成的村审核小组,坚持“一榜村组初审、二榜乡镇审核、三榜县移民局审定”,最后公示的原则。

2、对迁出的对象,不论是县外还是县内,只要出了村,均由村组形成书面意见确认后方可签字盖章,并予以公示。

3、规范了第三榜公示的格式。即把“搬迁时间、”“是否原迁”、“登记类别”等一些重要的登记条件项目作为上榜公示的必备内容,接受群众监督。

4、实行“有报必查、有误必纠”制度。即有举报必须查证核实。凡被否定或可保留的,均形成座谈材料存档,对去、留原因有据可查。所谓“有误必纠”,就是在人口登记工作未结束前,对于举报和申斥,实行可上可下,登记结束后,只下不上。

第四、严明了后扶工作责任体系。

全县坚持“县政府统一领导、工作队指导督促、乡镇承办把关、村组经办落实”的工作责任机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严厉的责任追究制,严惩重奖。由于全体工作人员严守了“十个不准”,坚持依政策办事、秉公办事,确保了全县后扶人口登计质量,把错登、漏登降低到最低程度。

上一篇:深圳教师考试结构化面试题目下一篇:中职班主任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