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区生态

2024-11-11

库区生态(共10篇)

库区生态 篇1

水库即是防洪、灌溉、发电等作用的水利工程, 也是人们度假、休闲、旅游的理想场所, 库区生态型治理越来越受到工程管理部门的重视而采用。笔者根据对已实施的库区生态型治工程的总结和对库区生态型治理发展方向分析, 浅述水库库区生态型治理模式, 供参考。

1 库区生态型治理的原则

水库库区生态型治理是保护水库工程安全, 防治水库淤积, 改善水库水质和库区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所以库区生态型治理必须坚持防护为主, 因害设防;划分区域, 立体设置;讲求效益, 合理开发;适地适树, 绿化美化的原则。在保证防护功能的基础上, 根据防护目标确定治理措施;依据库区自然资源的特点和条件划分治理区域, 科学布局, 形成立体防护体系;充分发挥植物的经济效益和景观效应, 合理开发和利用库区的水土资源, 使水库成为工程安全、山清水秀、环境良好的生态型景区。

2 库区生态型治理模式

根据库区地形地貌, 治理区域的位置、作用, 资源条件和治理目标等特性, 将库区生态型治理划分为上游区、淹没区、大坝区、料场区、开发区、旅游区、道路区和管理区8个治理区域, 确定和配置相应的治理措施。

2.1 上游区。

该区范围为淹没线 (大、中型水库由设计时批复, 一般在兴利水位至校核洪水位之间;小型水库由《黑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规定, 为校核洪水位) 以上1~2公里或可通视较近的区域内。本区特点是坡岗相间, 耕地、荒地、林地并存。治理措施以治理水土流失, 增加林草植被, 改善生态环境为主。实施大面积坡耕地治理, 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 生态修复, 沟道治理等水土保持措施。梯田、地埂植物带设计标准5年一遇为宜, 面积不宜过大, 要尽量放水下山, 减少因上游栏蓄水量对水库来水量的影响。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宜栽植落叶松, 护埂林宜栽植紫穗槐、沙棘等灌木树种。

2.2 淹没区。

该区范围为淹没线至兴利水位。本区特点是季节性淹没或部分淹没, 土壤多为上游雨洪携带泥砂淤积形成, 有机质含量高, 一般可达3~5%, 肥力较强, 适宜植物生长。治理措施以拦蓄库区周边坡面径流, 防治径流直接入库挟带泥沙对水库的淤积和水质污染;划定水库工程管理范围界线, 防止耕地入库, 有利于水库工程的保护、管理和库区的开发利用为主。治理措施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 设置淹没线植物防护带。防护带由蓄水沟、林带和草带三部分组成。沿淹没线开挖蓄水沟, 拦蓄坡面径流直接入库水量, 沉淀泥沙, 净化水质;沟下设林带和草带, 防护库区周边农田, 保护沟埂, 拦蓄超过蓄水沟设计蓄水量溢流或漫堤水量挟带的泥沙, 减少泥沙对水库坝前的淤积。蓄水沟每延米容量为V=VW+VS, VW为一次暴雨径流量, 按10年一遇6小时最大降雨量计算;VS为1~3年土壤侵蚀量。蓄水沟沿淹没线开挖, 向下游一侧反土筑堤 (树台) , 每隔200~300米留1~2米间隔不开挖, 阻止蓄水沟中的水向低处流动, 造成低处蓄水量过大漫堤和产生集中淤积;蓄水沟下游设置林带, 宽度视纵向比降确定, 一般5~20米。蓄水沟埂和林带要栽植经济价值高, 水土保持作用好的树种, 树台上和林带上部栽植杨树, 林带下部栽植或插植杞柳。林带下设置草带, 宽度10.0米以上, 选择种植芦苇、稗草等湿生草种。

2.3 大坝区。

该区为水库大坝背水面和坝后工程管理用地。本区特点是大坝背水面坡度大, 一般为1/3, 粘性土质, 有机质含量不高, 一般在1~3%, 具备部分树种和草种的生长条件;坝后工程管理用地较为平坦, 受库区水体通过坝基和坝体渗透影响含水量较高, 有机质含量较高, 一般在3~5%, 适宜植物生长。

治理措施以大坝背水面护坡和坝后工程管理用地防护林建设为主, 兼顾绿化美化。在坝坡上种植植物, 利用植物根系的固结和茎、叶的覆盖作用防止雨水冲刷、风力侵蚀、牲畜践踏等对坝体表面的剥蚀性破坏;坝后防护林可减少风力对坝体的风蚀。大坝背水面生态型护坡可以用草、灌木单独护坡, 也可以草、灌木结合。浸润线以上坝坡易采用草、灌木结合形式, 提高护坡的综合防护作用;浸润线以下坝坡易采用草单独护坡, 避免灌木枯死后根系在坝体内留下的空洞和孔隙减少渗径长度, 影响大坝安全;坝后防护林营造乔、灌混交, 针、阔混交林, 并花、灌、草结合, 绿化美化。坝坡护坡植物应选择适应贫脊土壤、根系发达、经济价值好的草本植物或小型灌木。适宜护坡的草种有碱蒿草、芦苇、老芒麦、小叶樟等, 护坡灌木有紫穗槐、沙棘、胡枝子、杞柳、粉枝柳、细叶蒿柳等;坝后防护林的适宜树种和草种较多, 可根据造林设计选用, 也可以选择栽种用于城市绿化、美化的草种, 花、灌木种苗和草皮等。

2.4 料场区。

该区为修建水库时遗留的取土场、石场、风化料场。本区特点是距库区较近, 原地貌被破坏严重, 地面凹陷, 开挖山体, 掌子面陡峭, 砂石裸露, 植物较难生长, 短时间内无法自然恢复植被。治理措施以恢复植被为主。治理时要尽量平整和整型, 使料场场地坡度达到稳定坡度。取土场可选择栽植适合的乔木或灌木树种;风化料场和石场整型部分, 需覆土后栽植植物。覆土可采用全面覆土和穴状换土。全面覆土的覆土厚度要达到0.3~0.5米, 穴状换土的密度要根据栽植树种的要求确定, 但不能小于167穴/亩。适宜树种为红松、樟子松、云衫等生长较慢且四季常青的树种;不能削坡的石场掌子面可选择较大石缝采用窄缝栽植技术, 栽植五叶地锦、山葡萄等藤本科植物, 利用植物藤蔓的攀爬覆盖裸露的岩石。

2.5 开发利用区。

该区为水库管理单位在工程管理范围内进行养殖、种植农作物、开办企业等生产项目用地。本区特点是离库区较远, 独立成为区域。治理措施以田间、场 (厂) 区绿化美化为主。

2.6 旅游区。

该区为开展旅游所确定和建设的观光游览、运动娱乐、休息餐饮等项目区域。特点是林草植被率高, 生态环境较好。治理措施以保护原生态环境, 改善植物群落质量, 提高自然环境的观赏性为主。可选择栽植观赏性较高的树种。要尽量减少人为的景观建设, 保持水库特有的集山、水、林、草为一体的自然景观。

2.7 道路区。

该区为水库与等级公路连接的交通道路。特点是窄而长, 一般宽8~12米, 长可达几公里。治理措施以营造护路林和治理道路两侧水土流失为主。对裸露的取料场和道路两侧的沟坡植树种草, 恢复植被, 以提升库区生态型治理的整体效果和增强进入库区的生态感观效果。

2.8 管理区。该区为水库管理单位的办公和管理人员的居住区域。特点为村、镇建设性质。治理措施以村、镇绿化美化为主。

3 结论

随着我国的社会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提高, 人们生态环境意识进一步增强, 减少水利工程对原生态的影响, 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水利行业的重要课题, 水库库区生态型治理是水利工程保护和环境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库库区生态型治理要在水库生态建设规划的基础上, 合理划分治理区, 科学配置治理措施, 保证施工质量, 注重治理的整体作用和效果, 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摘要:水库库区生态型治理必须坚持防护为主, 因害设防;划分区域, 立体设置;讲求效益, 合理开发;适地适树, 绿化美化的原则, 根据治理区域的位置、作用、资源条件、治理目标等特性, 划分为上游区、淹没区、大坝区、料场区、开发区、旅游区、道路区和管理区8个治理区域, 确定和配置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水库库区,生态,治理,模式,分区,植物

库区生态 篇2

5月26日上午,县政府Z副县长在X镇政府四楼党委会议室主持召开Y县汀江河X库区生态环境整治工作会议,县有关领导、县直有关单位和X镇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县环保局、水务局、农业局、移民办分别汇报了工作情况和工作意见;X镇党委书记就如何推进各自对应工作做了发言;Q常务副县长就推进X库区生态环境整治工作作了强调,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纪要如下:

一、听取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

从整体上看,X库区生态环境整治工作赢得了大部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至目前,县环保局已完成W村18户网箱养殖户的协议签订工作,已丈量网箱面积6.2万平方米;县水务局负责的E村、R村47户网箱养殖户的协议签订工作中,已签订协议43户,未签订协议4户,已丈量网箱面积5.62万平方米;县农业局负责的T、U村88户网箱养殖户的协议签订工作中,已签订协议87户,未签订协议1户,已丈量网箱面积7.2万平方米;县移民办负责的I村19户网箱养殖户的协议签订工作中,已签订协议15户,未签订协议4户,已丈量网箱面积1.13万平方米。各工作组均已开始实施网箱拆除工作,标志着X库区生态环境整治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存在 网箱抢搭抢建,数量、面积虚报现象;网箱补偿分类标准存在异议;网箱位置分布不一,拆除时间、难度不同;工作组工作安全和人力不足等五大问题。工作意见:一是加大摸底核实力度。组织相关人员及技术力量,做好摸底过程中对网箱的丈量、录像、公示工作,加强核实网箱养殖场规模、数量、面积等基本情况,做好网箱标记,遏制抢搭抢建和虚报现象。二是坚定执行补偿标准。按照整治方案要求,明确网箱分类补偿标准,不跟群众尾巴,防止被动局面出现,做到意志坚定、思想明确、解释到位,坚守底线。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库区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并贯穿库区生态环境整治工作的始终,尊重群众意愿,考虑实际情况,对网箱拆除时间做出适当的顺延。四是加强安全保障。工作小组配备救生衣、救生人员、工作船只,购买意外保险,引导群众做好安全拆除网箱工作。五是加强沟通联系。各级各职能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县、镇、村三级协调联动,注重沟通协调,互相支持配合,做到既分工又合作,并及时抽调人员,充实工作力量。

二、提出了推进X库区生态环境整治工作的具体要求

Q常务副县长听取了各组汇报和与会同志的发言后,对汀江X库区生态环境整治前期工作予以积极肯定,并提出四点要求:一要深入务实,细致到位。各工作组要按照责任分工,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加强对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 领导,一件一件抓落实,高度对工作负责,对县委、县政府负责,做到组织到位、宣传到位、摸排到位、整治到位、督查到位。二要明确态度,坚守底线。各工作组要真正在思想观念上把整治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把群众的各项诉求做好分类处理,合理诉求及时满足,不合理诉求坚决反对,要站在大多数群众的立场上,想办法、抓落实;要多沟通、多宣传,让政策真正入人心。三要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各工作组要根据实际情况,细化工作方案,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凝心聚力,抓重点、破难点,先从网箱数量较多、养殖面积较广、影响力较强的大户入手,后整治散养小户,分阶段、有步骤的推进,树立起良好的示范效应,确保实现整治一点、带动一片、稳定一方的良好成效。

四、要加大力度,全面推进工作。各工作组要围绕整治工作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下大力气协调解决推进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全面推进工作进度,确保整治工作按时按质完成。

库区生态 篇3

关键词: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S718.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6)05-0012-04Research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Forestr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in ChongqingMeng XiangjiangLi LingzhiWang Lei Ma ZhengruiShi Hexiong

(Chongqing Academy of Forestry,Chongqing Wulingshang Forest Ecosystem National Research StationChongqing400036)

Abstract: Based on forestr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alysis,We constructe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forestr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s in Chongqing. The index system includes target layers and the third grade indicators. The first level indicators was constituted by ecological resources, ecological economy, ecosystem services, ecological culture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20 second grade indicators, 38 third grade indicators.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str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t i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cientific evaluation on the effect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s forestr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exploring the important role of forestr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s, and also providing decisionmaking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other relevant policies and measures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s in Chongqing.

Key words: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s in Chongqing; forestr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valuation system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式,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符合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和趋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全新理念。党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并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应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生态文明建设更是首次进入“十三五”规划。在政府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的背景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评价显得尤为重要\[1\]。

三峡库区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为特殊的生态功能区,其水土保持、水质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功能对于三峡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与生态安全具有特殊的意义[2]。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以及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和长江两岸绿化工程等市级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重庆长江两岸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维护,库区生态环境有了明显好转,保障了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对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以重庆三峡库区为研究对象,构建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科学评价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探索林业在库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为重庆三峡库区和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生态补偿制度等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nlc202309091130

1研究区概况

重庆三峡库区位于长江上游,全长683 km,西起江津区、东至巫山县,南起武隆县、北至开县,地理范围在东经105°49′~110°12′、北纬28°28′~31°44′之间[3]。长江流经重庆22个区县,重庆长江三峡库区土地面积461万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59%。与此同时,三峡库区重庆段面积约占整个三峡库区面积的856%,因此,库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也是重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重庆三峡库区植被类型丰富,主要植被类型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和温带暗针叶林,其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类型物种密集程度最高,生态效益最显著,是库区内最珍贵的地带性植被。近年来,随着国家级和市林业重点工程的建设以及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建设,库区两岸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库区两岸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9%。

湖北林业科技第45卷第5期孟祥江,等: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研究方法

为了真实反映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评价指标的选取主要参考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4\]、《英国国家生态系统评估》[5]、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 T 1721-2008)[6]和《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LY T 1606-2003)[7]等国际、国内相对成熟且被广泛认可的生态系统评估体系,在满足代表性、全面性、简明性、可操作性以及适应性等原则基础上,结合重庆三峡库区实际情况,采用专家打分等方法,确定本研究中相应指标。

A5林地面积B1森林面积B2活立木蓄积B3森林覆盖率B4林业产业B5创造就业机会B6水源涵养B7土壤保育B8固碳释氧B9净化环境B10农业防护B11景观游憩B12维持生物多样性B13防灾减灾B14森林服务于宗教B15森林服务于教育B16森林服务于科研B17森林灾害控制B18生物多样性B19干扰强度B20林地面积C1/hm2森林面积C2/hm2活立木蓄积C3/m3森林覆盖率C4/%林业产值对GDP贡献率C5/%林业出口创汇率C6/%改善投资环境效益C7/万元直接就业效益C8/万元间接就业效益C9/万元林业在岗人员年均工资C10/万元调节水量价值C11/万元净化水质价值C12/万元固土价值C13/万元保肥价值C14/万元固碳价值C15/万元释氧价值C16/万元吸收有害气体价值C17/万元阻滞降尘价值C18/万元释放负离子价值C19/万元降低噪音C20/万元释放萜烯类物质价值C21/万元农田防护价值C22/万元防风固沙价值C23/万元防止石漠化价值C24/万元景观游憩价值C25/万元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C26/万元防止山体滑坡损失价值C27/万元防止泥石流灾害价值C28/万元森林服务于宗教的价值C29/万元森林服务于教育价值C30/万元科技进步贡献率C31/%森林服务于科研价值C32/万元森林火灾面积控制率C33/%森林病虫害面积控制率C34/%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C35/万元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C36/万元破坏性干扰强度C37/%增益性干扰强度C38/%3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构建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分为目标层和指标层2个部分,目标层为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评价综合指标,即总目标:指标层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指标,其中Ⅰ级指标包括生态资源、生态经济、生态服务、生态文化、生态健康5个方面,Ⅱ级指标20个,Ⅲ级指标38个(表1)。

3.1生态资源

生态资源是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保障,是生态环境和经济系统实现协调发展的关键,并直接和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持续性影响,森林生态资源是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指标中森林覆盖率对于抗御自然灾害具有较大功效,同时也是森林碳汇能力重要体现,森林覆盖率越高越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研究选取林地面积B1、森林面积B2、活立木蓄积B3和森林覆盖率B4等4个反映重庆三峡库区生态资源情况的Ⅱ级评价指标作为评价依据。

3.2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生态经济的贡献和重要性。推动经济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与关键。指标中林业产值对GDP贡献率这一指标反映的是林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它直接体现了林业在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林业产值比重大说明林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林业经济的发展比较好;林业的出口创汇率用于表明林产品的竞争优势强弱,同时还能说明林业产业在各个产业中的竞争力。因此研究选取了林业产业B5和创造就业机会B6这2个Ⅱ级指标,同时进一步细化为林业产值对GDP贡献率C5、林业出口创汇率C6、改善投资环境效益C7、直接就业效益C8、间接就业效益C9、林业在岗人员年均工资C10等6个Ⅲ级指标。

3.3生态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与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主要包括森林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和森林游憩等方面的功能\[8-10\]。因此选取水源涵养B7、土壤保育B8、固碳释氧B9、净化环境B10、农业防护B11、景观游憩B12、维持生物多样性B13、防灾减灾B14等8个Ⅱ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化为18个Ⅲ级指标。

3.4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林业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化是人与森林、人与自然之间建立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关系以及由此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通常,宗教活动选址于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地区,常与森林密切相关,森林还能够提供有价值的教育、科研资源和场所,有助于创建位置感和文化认同,可通过相应活动中所创造的价值表征。研究选取森林服务于宗教B15、森林服务于教育B16、森林服务于科研B17等3个Ⅱ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化为4个Ⅲ级指标。

3.5生态健康

nlc202309091130

生态健康是林业生态文明追求的目标,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可以给人类带来舒适的生存空间,也因受经济发展中带来的负面效应影响,从而威胁人类生存环境\[11,12\],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可以为人类带来福祉,生态健康是林业生态文明的追求。因此,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对林业生态文明显得尤为重要。研究选取了森林灾害控制B18、生物多样性B19和干扰强度B20等3个Ⅱ个级指标,同时进一步划分为森林火灾面积控制率、森林病虫害面积控制率、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森林植物物种多样生和破坏性干扰强度、增益性干扰强度等6个Ⅲ级指标。

4小结与讨论

(1)林业生态文明所具有的各种价值体现在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组分及不同的生态功能上,如何确认这些价值的载体以及划分其界线,是全面、科学地进行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构建的基础。在借鉴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最新的研究成果,构建了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评价体系,为科学评价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提供了技术支持。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对林业生态文明发展规划或者构建评价指标的时须结合当地的实情和林情,适时调整,以满足社会高速发展中对林业生态文明的需求。

(2)通过对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研究,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林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有助于促进林业生态文明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为推动生态GDP核算的探索积累重要经验。在满足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前提下,以定量指标为主,结合定性指标,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尽量构建能够全面反映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库区和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与评价提供科技支撑。

(3)研究所构建的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较全面的反映了林业在生态文明中的价值。但需要指出,本研究是一项具有探索性、前瞻性工作,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有重要的突破。森林生态系统调节小气候、降低噪音、修养身心、疗养康复等功能是人们能够真实感受到的服务,限于目前人类理论认知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局限,这些生态服务类型还无法进行定量评价,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随着今后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先进仪器的开发,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将会更加全面和细致。尽管采用真实值的一部分来体现林业生态文明整体价值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已经可以说明三峡库区林业对于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严耕.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30.

[2]陈万志,刘绍德,袁兴中.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研究\[M\].重庆出版社,2010:3.

[3]申娅,王爱文.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能源与环境,2014(4):6263,69.

[4]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Ecosystem and Human WellBeing: Biodiversity Synthesis \[M\]. Washington DC: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2005:130.

[5]UK National Ecosystem Assessment. The UK National Ecosystem Assessment Technical Report. UNEPWCMC, Cambridge. Oxford: Information Press, 2011:1100.

[6]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36.

[7]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LY/T1606200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49.

[8]赵同谦,欧阳志云,郑华,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4):480491.

[9]余新晓,鲁绍伟,靳芳,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价值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生态学报,2005,25(8):20962102.

[10]王兵,任晓旭,胡文.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J].林业科学,2011,47(2):145153.

[11]肖风劲,欧阳华.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指标和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2):203209.

[12]袁兴中,刘红,陆健健.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概念构架与指标选择[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4):627629.(责任编辑:郑京津)

三峡库区生态农业问题及对策浅析 篇4

1 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三峡库区的生态农业建设自20世纪90年代初实施以来, 通过试点和示范, 在生态农业模式建设, 调整农业结构、以沼气为纽带的农村能源建设, 以坡改梯为主的水田保持建设, 生态农业的水、电、路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庭院生态农业的开发和农业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应用等方面, 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 农业建设示范点已扩大到15个区县 (市) 。这些生态农业示范县、示范片、示范村在生态农业建设中, 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 因地制宜地实施了稻田、林地、水面、庭院五大生态建设, 采取了工程、生物等技术措施;已经逐步探索出了自给型粮食种植业、优势果蔬业、生态经济型 (含茶、桑、药、油桐、笋材等) 林业、效益型畜牧业、生态水产养殖业、增殖型绿色产品加工业、休闲型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旅游业等多种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同时, 各地行政主管决策部门和一些农、林、水经济研究单位也参与到生态农业的规划、研究、组织和实施工作中, 取得了共识, 促进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

但是, 由于库区山高坡陡、地质地貌复杂、土层瘠薄, 且多为石灰石、紫色土与红壤土, 保土保水能力极差, 生态环境先天脆弱;加之库区农业人口较多 (占总人口80%以上) , 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十分薄弱, 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和局部利益的非理性行为, 诸如大量毁坏森林植被、大规模开垦空地、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发展高污染加工工业等等, 导致了库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2%, 年流入江河泥沙总量达1亿t以上;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30%~50%下降到22.3%, 库区两岸区、县仅7.5%~13.6%, 每年有5亿m3以上的污水排入江河, 多数河流受到污染, 水质达不到Ⅲ级, 部分河流已无鱼虾生存;大气粉尘及硫化物污染严重, 已成为全国酸雨危害最重的地区;部分珍稀动植物濒危,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肖莉等, 2006) 。

2 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峡库区受地理环境和其它各种社会不利因素的影响, 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还十分缓慢, 有连片的国家级贫困县, 加上广大农村长期沿袭传统农业经营模式, 农业生态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2.1 缺少科学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规划设计

生态规划或生态设计是生态农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它建立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是对某地区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的全面综合规划与设计。从现有的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建设规划来看, 还停留在定性描述上;在综合性方面还没有多学科、多领域人员的共同参与;在规划过程中, 某些环节缺乏或不够详尽, 没有数量化, 可供选择的方案少, 实施和操作具有一定困难。

2.2 建设起点低、实践经验少、技术较粗放

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建设由于自然环境和人文条件的限制, 建设时间短, 与其它生态农业较发达的地区相比, 表现为起点低、经验少、技术粗放、综合效益较差。作为三峡地区环境问题核心的水土流失没有得到有效遏止, 种植结构单一, 有机物多层次利用技术和农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低, 生物能和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程度低、普及面小, 以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为主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没有得到自觉应用。

2.3 建设资金短缺、政策支持缺位

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其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往往需要一定阶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如果政府、社会、资金、技术某一环节发生缺损, 则生态农业建设效果就会发生偏移, 达不到预期目标。三峡库区是全国贫困地区之一, 能够用于发展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微乎其微。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三峡库区农业的发展, 安排了一些生态高效农业发展项目, 并加大了投入力度。然而, 由于库区各区县 (市) 的财政有限, 加上挤占挪用项目资金时有发生, 真正用于农业投入的只占很小一部分, 使库区发展生态农业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 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农户是一个独立的生产单位, 在农业生产中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不能构成完整协调的生态农业建设环境, 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2.4 自然灾害频繁、耕地质量差、人地矛盾突出

三峡库区是全国的滑坡多发区和暴雨主要中心之一, 旱伏率高达95%, 自然灾害频繁, 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库区现有耕地质量不高, 有大量土层脊薄、肥力低、质地差的中低产田, 非耕地的开发利用难度较大, 严重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同时, 库区可利用耕地面积严重不足, 库区平均人口密度为388.2人/km2, 河谷丘陵高达600人/km2, 为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3~5倍, 库区人均耕地仅0.7亩 (章力建等, 2004) 。据统计, 三峡工程全面竣工后, 将淹没耕地529.4万km2, 其中农田127.6万km2, 橘园5000km2, 动态移民 (考虑人口增长因素) 118万人, 淹没后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8亩, 已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 (周尚文等, 2005) 。

2.5 科技推广不力、示范建设不够

三峡库区生态农业种养技术推广严重滞后, 即使有一些实用技术的采用, 但覆盖面小、科技含量低、经营粗放, 结果只能是高成本运行, 收效甚微。同时, 库区不少生态农产品没有稳定的生产基地, 分散的小农户经营无法形成规模, 缺乏参与大市场流通的能力。虽然, 各地已经逐步建立起了生产示范基地, 但还只是在探索试验的阶段, 在技术和规模上与发达地区相差甚远。

2.6 农业结构调整滞后、生产经营水平低下

库区的农业经营水平至今仍然处于传统农业阶段, 尽管90年代以后对农业产业结构逐步进行了调整, 但并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农业基本上仍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 市场化程度低, 农产品的商品率只有15%左右, 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具体表现在: (1) 缺乏拥有稳定社会需求和市场的名优农产品; (2) 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弱, 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生产程度低, 产品附加值低; (3) 农产品未能突破区域界限, 进入国际国内市场的很少; (4) 农产品生产规模小, 利润低, 生产成本较高; (5) 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水平低, 市场信息对农业的导向作用不明显。

3 加快发展三峡库区生态农业的对策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 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虽然库区生态农业建设压力大、形势严峻, 但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自然资源丰富, 开发潜力较大。库区人民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十五”规划所带来的历史机遇, 依托库区12所大中专农业院校的科研支持力量, 切实把发展生态农业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多管齐下, 寻求发展生态农业的良策。

3.1 科学规划,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力度

各级政府要紧密结合库区生态现状和移民搬迁实际, 抓住西部大开发、移民后期扶持、生态环境建设等发展机遇, 按照生态农业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充分发挥各区县的优势, 做出科学、全面、统一的规划。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农业、效益农业、特色农有机农业、节水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在种植业内部要逐步缩小粮食种植规模, 坡度超过25°以上的坡耕地实施还林草;调整产品结构, 逐步实现农产品优质化, 推进无公害生产和准化生产;调整种养结构, 突出发展草食型、节粮型畜牧业;大力发展优质柑橘、瘦肉型生猪、草食牲畜、优质良油、绿色蔬菜、香料、中药材等优势产业, 着力培育榨菜、茶叶、笋竹、蚕桑、烤烟等特色加工业, 加强绿色无公害大型农业基地建设, 加强地理标志注册和保护, 实施农产品商标战略, 打造农产品特色知名品牌。与此同时, 以各种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为纽带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风险协调机制, 形成规范稳定的合作关系, 加大对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大户的培育与扶植力度, 支持组建龙头企业集团, 发挥核心带头作用。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一方面, 改造土地和农业耕作方式。将50°以上250°以下的坡耕地通过整治改造为50°以下的水平坡式地田, 改顺坡种植为横坡种植, 以减少水土和养分的流失, 提高地力, 改善生态环境;并通过施放有机肥, 改良中低产田。另一方面, 抓好水利工程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做好水利工程的挖潜改造和配套整治, 在长江沿岸开展引水工作, 边远乡镇整修、扩建原有的塘库堰池, 以解决人畜饮水、农业灌溉等问题, 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在充分满足农业用地的基础上,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 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库周绿化工程, 逐步提高库区的林草覆盖率。

3.3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提高生态农业建设的科技含量

把普及实用科技作为建立生态农业开发的一项基础工作, 采取“行政部门搭台、经济技术人员唱戏”的办法, 狠抓落实, 让新的农业技术覆盖生态农业开发的每一个角落。 (1)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科技示范户, 完善村级技术网点推广, 强化乡镇科技推广体系, 逐步形成以县为中、乡镇为纽带、村为基础的科技推广体系;同时要鼓励县级涉农部门及科技人才带头兴办科技型、开发型服务实体, 扶持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支持民间科技服务组织。 (2) 努力增加科技投入, 着力提高综合开发的科技含量。地方财政部门、移民部门、科研单位、涉农单位等要把生态农业开发的科技投入纳入预算或阶段性投资计划, 从科研项目、新产品开发、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 以充分发挥科技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4 多渠道筹集资金, 建立健全生态农业建设法规和监管机制

库区生态农业的发展要立足本地, 实行个人、集体、国家三结合, 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 增加投入。除各级政府的政策性农业资金投入以外, 资金筹措重点可以放在与三峡库区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的省、直辖市和国家部委, 争取农业发展基金或其它投入形式的扶持;与此同时, 应用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引导库区内外的社会资源流向农业部门, 并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监管。为加强对生态农业开发的指导和法律约束, 可以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政策率先制定《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开发法》和《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地方法律法规, 并通过设立生态监测、观察站, 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信息传递系统和生态农业环境评价体系与制度, 加强对库区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管。

参考文献

[1]章力建, 等.中国西部生态农业发展方略[M].气象出版社, 2004, 5

[2]肖莉, 等.三峡库区农业产业化的模式与构建途径[R].水土保持研究, 2006, 13 (1)

库区生态 篇5

三峡库区生态与环境健康诊断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由于三峡水库的兴建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三峡库区已经成为长江上游的生态脆弱区之一.根据三峡库区的`现状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并以行政分区和水资源四级区为基础对三峡库区进行分区,在RS和GIS基础上,结合景观生态学知识,应用多层次多目标模糊优选法,综合评价了三峡库区1993~间的生态环境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库区两端的生态环境优于库区中间.究其原因,库区人口剧增,植被覆盖度减少,水质污染加重,人均耕地变少等问题,使得库区区域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使受损区域的生态环境能够得以恢复,提出了相关建议.作 者:燕文明    刘凌    宋兰兰    YAN Wen-ming    LIU Ling    Song Lan-lan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 期 刊:人民长江  PKU  Journal:YANGTZE RIVER 年,卷(期):2008, 39(1) 分类号:X174.4 关键词:生态环境    健康    生态分区    多层次多目标模糊优选    三峡库区   

库区生态 篇6

自然资本是指能提供产品流或服务流的自然资源贮藏和环境服务,如森林、草原、沼泽等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等为人类所利用的资源。自然资本的生态服务功能包括人类生态生存、环境修复和生态存储等[1]。生态服务功能与自然资本的存量、使用方式及其效率有直接的关联,自然资本核算是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必要前提,也是可持续发展量化研究的重要课题[2,3]。自然资本分为生物资料和能源两部分,其量化方法众多,近年来不断发展完善的生态足迹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定量地评价自然资本的利用状况[4]。生态足迹表征一定经济或人口规模下的自然资本需求。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生态足迹模型被专家学者不断地修正与优化[5,6,7]。

生态足迹最早由Willian E Rees[8]提出,目前对生态足迹的研究包括时间尺度[9,10]和空间尺度[11,12,13]两个方面,研究模型包括传统模型[14]、改进能值模型[15]、生态服务价值模型[16,17]和最小净初生产力[18]等。能值模型适应较大范围的区域系统能值分析[19]:净初生产力模型所需的实时更新的高精度遥感影像较难获取,且不利于小范围的时空对比研究[20]。顾晓薇等证明了以“国家公顷”为计量单位,对市、县域尺度的生态足迹测算值误差较小[21]。基于研究区域尺度的特点,本文用传统生态足迹模型,选取“国家公顷”的计量单位,利用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等基础指标分别表征自然资本的生态生存、生态修复、生态储存等生态服务功能,对2003—2015年三峡库区(汇水区域的3区12县)自然资本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效率等两方面进行了时间演变和空间差异分析。

2 研究方法

2.1 生态足迹模型

生态足迹的计算公式表示为:

式中,EF代表总的生态足迹,N代表总人口,ef代表人均生态足迹,ci为第i种消费项目的年人均消费量,i为交换商品和投入的类型,gpi为第i种消费项目的全国年平均产量[14]:

生态承载力计算公式表示为:

式中,BC为区域总的生态承载力,N为总人口,b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rj为第j类土地的均衡因子[14],j为生产性空间类型,nyi为第i种消费项目的区域年平均产量,gpi为第i种消费项目的全国年平均产量。

生态效率计算公式表示为:

WEFgdp又称万元GDP生态足迹,其值越大,表示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益越低;反之,WEFgdp越小,表示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益越高[22]。

2.2 GIS分析

为了进行三峡库区生态足迹及生态效率的空间对比分析,本文选取库区搬迁初期(2003年)、搬迁完成期(2009年)和移民新城快速城镇化发展期(2015年)三个时期,利用ArcGIS将数值进行自然分等定级,通过使用不同的颜色深度的可视化,生成可对照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效率空间变化分布图。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三峡库区地处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结合部,位于28°28′—31°44′N、105°49′—110°12′E之间,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山地和丘陵分别占本区面积的74%和21.7%,平均海拔453—974m,森林资源丰富。该区农业用地面积4.51万km2,占77.8%。其中,耕地和林地分别占农地面积的26.2%和56.32%。人口密度为359人/km2,是同类型地区的4倍以上,人均耕地仅为0.036hm2。此外,库区地质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城镇建设用地紧张。本文以三峡工程主要汇水区域为研究对象(图1),总面积为4.26万km2,包括重庆市3区(万州、涪陵、长寿)、9县(巫山、巫溪、奉节、开县、云阳、丰都、石柱、忠县、武隆)与湖北省3县(秭归、兴山、巴东)等15个区县城镇。

研究数据来源于2003—2015年的《重庆市统计年鉴》、《宜昌市统计年鉴》、《恩施州统计年鉴》,各区县土地面积来源于《三峡库区移民统计资料汇编(1992—2009年)》、各区县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三峡库区各城镇国民经济与政府发展报告。

4 结果分析

4.1 时间序列分析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利用式(1)—(3)对库区自然资本进行量化计算,得出2003—2015年三峡库区整体生态足迹及其构成和生态效率值(表1)与自然资本演变趋势(图1—4)。

生态足迹及其构成:数据结果显示(图2),2003—2015年库区人均生态足迹基本呈逐年增长趋势,数值由0.44352增长到0.53861,增幅为21.4%。除2006年和2008年库区因多地发生山体滑坡,部分生物资源锐减,导致该时段内生态足迹值降低外,库区生态承载力初期快速提高,中后期趋于平稳。其中,2003—2005年以人均值0.34缓慢增长,2006年因库区大力开荒植林,人均值急速上升到0.43左右,之后人均值基本稳定在0.43。人均生态盈余/赤字则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2015年人均生态赤字达到0.1以上,且具有缓慢增长趋势,说明受库区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建设提速的影响,库区自然资本消耗逐渐加速,加之粗放式的发展加剧与地质灾害的发生,仅提倡开垦荒地所提高的资源承载力已不足以支撑三峡库区的快速发展。

注:各年份数据由次年的统计年鉴计算得出(由于2003年和2015年巴东数据缺失,因此未纳入整体计算)。

从库区生态足迹和盈余构成(图3、图4,见封四)可知,库区自然资本消耗主要为耕地和化石能源地,约占总生态足迹的90%以上。其中,耕地人均生态足迹最大,2003—2015年耕地占库区生态足迹的总量由87.1%下降到81.3%,化石能源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生态足迹均有所增加,水域与草地的生态足迹较少,且基本保持不变。2003—2015年耕地、草地和化石能源地均处于生态赤字状态,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则一直处于生态盈余。这表明三峡库区各城镇建设与发展扩大了农业生产的同时,加强了对工业产业的投入。此外,随着移民新城搬迁完成,各城镇加强了对物质空间建设的投入,居民生活水平得到逐年提升。

生态效率:2003—2015年三峡库区万元GDP生态足迹值呈直线下降趋势(图5),由1.101下降到0.191,2003—2012年的降幅为4.3倍,2013—2015年降幅仅为1.3倍,人均GDP增长7倍,人均生态足迹值增长约1.2倍。其中,以工业GDP增长最为明显,2003—2013年平均增速达20%,而2013—2015年则相对放缓,平均增速达18.1%;人均生态足迹值的构成以林地和建设用地增长最快,增长了约4倍,化石能源增长了约1.5倍。这说明随着库区经济发展方式和资源利用技术的不断改进和优化,经济产出超过了物质消费,提高了对生态资源利用的效率,使库区生态效率逐步提升。2013年后因库区GDP稳步上升,人均生态足迹增速放缓,导致生态效率增速放缓。主要归因于近年来库区加强了长江黄金水道的经济串联,逐步由原始粗放型工业生产逐步转向生态集约的发展方式转变,使工业产值乃至总GDP增速放缓,而基数较小的林地和建设用地增速对生态足迹的增速影响相对较小,导致生态效率增速放缓。说明受长江黄金水道和主体功能区划的三峡库区正以生态保护促进生态建设,逐步发挥其长江流域生态涵养功能区的作用。

4.2 空间序列分析

基于式(1—3)计算得到三峡库区各区县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值(表2),利用SPSS软件绘制其空间差异对比图(图6和图7,图6见封四),再结合GIS软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得出三峡库区自然资本空间格局图(图8和图9,图8见封四)。

自然资本空间格局:库区各区县人均生态足迹存在差异化,空间分布上呈现“首尾高、中部低”的格局(图6,见封四)。2003年,库区人均生态足迹最高为兴山、巴东、涪陵、长寿,万州、云阳最低;2009年,各区县人均生态足迹结构保持不变,到2015年秭归人均生态足迹上升至与涪陵、长寿等城镇同一水平。三峡库区连贯成渝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库首”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库尾”是重庆市,基于两大城市经济增长极的吸引,在其交通、人口、产业等方面的集聚效应显著,导致该区域资源消耗高于中部城镇。

注:由于恩施州2003年和2015年的统计数据缺失,未计入。

2003—2015年,库区各区县人均生态承载力在空间上呈“首尾高、中部低,内陆高、沿江低”格局。最高值为兴山和武隆,石柱、巫溪、秭归、涪陵等次之,最低为万州和云阳。究其原因,主要是该时段库区倡导开垦荒地、退耕还林,“库首”的兴山,“库尾”的巫溪、武隆等森林覆盖率高,生态功能优越。同时,沿江城镇经济发展与建设规模普遍高于内陆城镇,且内陆的森林覆盖率普遍高于沿江。三峡库区人均生态盈余空间格局随着发展进程而产生变化,逐渐呈现“内陆高、沿江低”的态势,即以沿江区县向内陆区县升高的空间格局(图7)。2003年,兴山、秭归、巫山、巫溪、武隆处于盈余状态;2009年,兴山、秭归、巴东、巫山、巫溪等库首城镇与武隆、石柱等内陆县城保持生态盈余状态,而长寿作为重庆市工业新区,大规模工业园区建设及其运转,导致生态赤字严重。2015年,除巫山和丰都外,库区沿江县城均为生态赤字状态,涪陵、长寿等城镇生态赤字进一步加剧,兴山、巫溪、石柱、武隆等内陆县城仍处于生态盈余状态。

生态效率:三峡库区各区县生态效率值(万元GDP生态足迹)(图8,见封四)均处于下降的趋势,说明库区各区县的生态效率逐渐提高,但在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图9)。其中,2003年,巫山、奉节、巫溪和云阳四县生态效率最低,而万州、涪陵两县的生态效率最高;2009年,巴东和秭归两县的生态效率增长相对较慢;2015年各区县生态效率差距进一步缩减,万州、涪陵与长寿区三县的生态效率仍处于最高。三个年份三峡库区各区县生态效率的空间特征呈现“首尾高、中部低”的态势(除经济发展快的万州区外),且沿江和内陆县城未存在明显差异。说明经济实力雄厚的区级城镇在高素质劳动力、高新科技及优势政策的促进下,大大提升了区县城镇的生态效率。

5 结论与讨论

自然资本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其使用方式、现有存量与使用效率直接影响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制约着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三峡库区自然资本时空动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时间序列分析,2003年库区移民新城搬迁完成,因急于脱贫,库区各城镇致力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而高速粗放的发展方式严重影响了库区自然资本存量状态。城镇物质空间的扩展和环境品质建设,也影响到该区域的生态涵养功能。具体表现为2003—2015年库区自然资源消耗逐年增长,人均值由0.44352增长到0.53861,增幅为21.4%,且耕地和化石能源地需求尤为明显,约占总足迹的95%左右。尽管大力鼓励开荒植林,提升生态承载力,但人地矛盾突出、地质灾害严重的库区生态功能受到威胁,2015年库区人均生态赤字达到0.1以上,且具有缓慢增长的趋势。随着库区经济发展方式、资源利用技术、人力资源、区域交通条件及产业的不断改进和优化,库区整体生态效率也逐渐提高,由2003年的1.101下降到2012年的0.191,效率提高了约5.76倍。2013—2015年库区的整体生态效率增速放缓,三年仅增长了1.3倍,说明长江黄金水道在库区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正逐步显现。(2)在空间上库区城镇自然资本消耗及盈余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库区的人均生态足迹基本呈现“首尾高、中部低,内陆高、沿江低”的态势,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及生态盈余呈现“沿江低—内陆高”的空间格局,生态效率则呈现“首尾高、中间低”的格局,这说明库区的区域城镇(宜昌、重庆)增长极及长江经济带对库中城镇(如万州、云阳)及内陆城镇(如兴山、巫溪、武隆)等的联动作用日益明显。随着“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及“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的实施,三峡库区发展重点转向以生态保护促进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带动发展转型,以此来推动区域经济和谐、健康、有序发展。

库区生态 篇7

1 三峡库区移民城市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三峡库区移民工程中资金的投入,极大推动了库区城市发展。库区健康的城市化发展研究将有利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2]。大量新增建筑,由山麓向沿江区纵向拓展;外来人口进驻,使城市不断横向扩张,形成滨江环湖城市带。原本闭塞的山地城市飞速发展的同时,浮现一些潜在问题。

1.1 生态恶化,风貌落没

库区蓄水后,大量自然 人文资源 淹没水底。 植被锐减,珍稀植物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土地基质变迁,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原有的结构肌理被打破,风俗文化随搬迁而破碎,城市风貌落没。园林景观单一, 缺乏文化内涵,常被置于非中心地带,难以发挥大众服务性作用,市民开展文化活动极不方便[3],难以营造可游赏的舒适环境,满足居民安居乐业的需求。

1.2 环境变迁,难觅乡情

库区总体产业结构与农业结构不对称,使得城市物质空间重建和社会结构重建不同步,城市配套设施不完善,环境质量不高[4],无法形成宜居型人居环境。移民思想相对保守,适应新环境能力较差,难以摈弃多年的生活模式和传统习俗,融入当地人民的生活时,极易产生空虚感与失落感, 从而滋生留恋故土,怕被边缘化的疑虑[5]。

2 消落带

2.1 库区消落带的产生及现状

消落带是指水库、江河和湖泊等水体季节性涨落,使水陆衔接地带的土地被周期性淹没和出露成陆而形成的干湿交替地带[6]。三峡库区的消落带,是由水利工程防洪发电的需要而调节水位消涨,在水库四周和河道两岸所形成的涨水期最高水位线与枯水期最低水位线之间的水面消落区域,是一种具 有特殊性 质的三峡 库区湿地 生态系统[7]。

三峡库区消落带覆盖面积约为291km2,每年9月末、10月初水位降至最低145m,10月末、11月初回升至最高水位175m,并于次年5月末水位回落至145 m,完成一个涨落周期。期间所形成的消落带垂直高差达30m,出露面距离则更大(见图1)。消落带上的大量生物受冬蓄夏排的影响,无法适应长期水淹逐渐消失濒临灭绝,其中不乏三峡库区特有的第三纪孑遗植物。水位上涨使植被剧减,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繁;水域逼近人类聚集区,生产生活用水的排放,使水质恶化;移民迁入迁出,城市建设扩张,加速外来物种入侵,威胁着库区生态系统平衡与环境安全。库区消落带的生态系统修复与改善,固堤防灾,营造优美环境,维持生态系统良好循环等已成为库区城市建设中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图1 万州城区滨江消落带现状 Fig.1 The fluctuating zone of Wanzhou urban riverside

2.2 消落带的保护利用模式

2.2.1就地利用模式库区消落带形成之后,因蓄水泄洪而周期性出露水面的土壤,积攒下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土壤变得肥沃。就地利用模式就是利用这一宝贵的土地资源,于河岸两侧选择土质较好,地势平坦,基质稳定,受洪涝灾害威胁较小的地块,适季种植乡土经济作物或湿生植物。这种方法常见于库区消落带上原为耕种土地或适宜耕种的农林业聚集区。该模式能保护不适宜迁移栽植的珍稀植物,吸收利用近水域土壤中富含的有机成分,保持生态系统稳定,还能产生经济效益,解决部分后靠安置的剩余劳动力,为安抚移民的变迁情绪,延续耕种习俗提供可靠保障。

2.2.2适地护理模式随着库区蓄水期水位的不断抬升,靠近城市居住区的水域环境安全受到威胁。受蓄水后的回水顶托作用,形成的近岸污染带有水体富营养化的趋势。选择乡土型野生草灌木进行适地护理,考虑植物群落的配置与物种的净化功能,使其在消落带成陆期间生长成坪,也可种植固岸防护林,构建水体与人类活动区间的生态隔离带,加速驳岸生态治理。这种方式在我国的大型湖泊如洱海、太湖等湖滨带的生态修复过程中有过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效,在库区人口聚集地或驳岸陡峭带运用,可分散城市地表径流,一定程度减少滑坡、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2.2.3复合生态模式三峡库区有很多闻名遐迩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消落带形成后,将淹没大量岩壁及人文景观,许多珍稀的特有树种也将沉没水底。消落带的生态文明恢复与重建多采取复合生态的模式,通过对原始景观要素的优化保留,合理调整景观格局,对库区中的各级历史人文资源进行迁移或复刻,对特有物种进行专项保护,建立三峡珍稀植物保护区、各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尽量恢复并保持原有植物群落多样性,将对景观的破坏影响降到最低,营造出新生态环境下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2.2.4生态试验示范区建设模式该模式以循环经济系统和清污系统为基础,利用产业链,在库岸周边实行无污染生产示范[8]。中国南方的传统农作形式“桑葚鱼塘”就是典型的水陆交换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系统,它在保持良好的系统循环的同时,兼具较高的资源利用 效率和经 济效益[9]。在消落带上,可开发利用群落上层光热发展林业, 横向开发中层土地资源储蓄果实和家禽,回收再利用养殖废弃物,丰美下层渔业,形成独具库区特色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并开展采摘旅游活动,吸引游客参与体验。小范围示范先行,积累经验和模式,后适度推广,不仅能有效解决库岸自然灾害及生态文明修复问题,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消落带经济和生态效益。

2.3 基于消落带的移民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 要素

城市中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要素主要包括整体风貌、水体边界线、滨水绿化和建筑小品等。库区消落带上的移民城市,其滨水空间的设计应适宜生态基质与人文风情,使其具有独特性。

2.3.1城市整体风貌滨水城市的整体风貌不同于一般城市,其视角主要位于滨水道路或水域之上,能以极大限度的视域给人以城市印象,形成城市标志与象征。库区消落带上的城市风貌主要体现在城市天际线上,由前景城市台地和背景山体共同构成的水平视线带。水体存在于滨水城市实体景观底层,不仅能提供大面积、多方位的视角,且其独有的镜面倒影效果可拓宽丰富竖向景观,虚实相生,形成城市特征风貌。

2.3.2水体边界线水体边界线是水域和陆地的交界线。对于移民城市,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 保持水体边缘形态流畅,构筑自然生态驳岸。结合库区周期性排洪蓄水的特点,在水域支流交汇处等岸线变化明显且具有视域特色的滨水带上设置观景区,充分考虑枯水期与丰水期水位的变化, 营造不同时期可近水、亲水的生态平稳的驳岸景观。预留一定驳岸生物生存缓冲区,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同时,维护生态系统稳定。

2.3.3滨水绿化库区消落带上的植物多样性不仅受到局部气候条件及地形因素的影响,而且与人类活动等外来干扰有关[10]。库区滨水区域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南岸高于北岸,海拔高处大于低处,在坝区和万州最多, 在重庆和巫山最少。结合这一植物区域分布特点,对淹没区的三峡珍稀植物进行就地保护或移栽繁育,在移民新区以乔灌草的形式设计配置植物景观。植物选择以乡土骨干植物为主,考虑植物姿态、色彩、叶形等随季相变化的因素,营造持续稳定,生态修复 性强,观赏趣味 性强的园 林绿化。

2.3.4建筑小品建筑小品中,雕塑是最具有创造性与启迪性的,是反映文化意蕴、升华自然景观的点睛之笔,要以简练的手笔、符号化的语汇,反映城市精神内涵[11]。移民城市中,如何唤起人们对昔日故土生活的记忆,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尤为重要。在城市形象门户地带,设立具有浓郁乡土情、亲切感、独特性的建筑小品,成为联系当下与过去的城市记忆纽带,慰藉移民思乡情怀,使移民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新生活。

3 重庆市万州区城市园林设计

3.1 项目概况

万州区位于重庆东北,是三峡库区蓄水区腹心,在三峡大移民中是移民人口最多、任务最重、城市体量最大的城市。由于万州地处三峡濒危植物分布带和库区消落带,在区域生态衔接和环境稳定方 面占有重 要地位。城 市建成区 面积43km2,绿地率30%,绿化覆盖率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6.5m2(见图2)。库区蓄水后,长江以北成为沿江带状老城,长江以南拓建新区,形成具有山城和江城双重特色的城市格局。

库区移民城市的园林规划设计,直接关系其未来发展。万州在库区移民搬迁后,致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在园林绿 化中踊跃 实践。2013年6月8日,万州区政府办公室下发了《万州城区园林绿化大提升活动实施方案》的文件。方案基于库区消落带提出了优化城 市园林的相关实施办法,探析其营造方法,可为库区消落带上移民城市生态园林营造提供参考。

图2 万州城区绿地系统分析 Fig.2 The landscape system in Wanzhou urban

3.2 库区移民城市生态园林的营造方法研究

3.2.1分类保护利用,促进生态修复消落带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体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具有明显的环境梯度,是控制周边陆地、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区域[12]。水位上涨、水质恶化、地质灾害和生态系统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正威胁着城市滨水区生态环境安全。根据滨江环湖带不同的生态基质,分区段进行规划改造与景观提质,选择适宜的保护利用模式,建立生态屏障以促进城市消落带生态修复。万州主城滨水区根据不同坡度可划分为4个主要消 落带类型 (见图3)。坡度在0~25°的消落带为平坝型;坡度在25~50°的消落带为陡坡型;坡度在50~90°的消落带为垂直堡坎型;生长有大量植物及林木的消落带坡地为植被型(见表1)。

3.2.2优化道路系统,联系新旧城区《马丘比丘宪章》中曾指出:新的城市化概念是追求环境的连续性。重视环境的连续性和建筑间的相邻性, 即使是新与旧、不同性格的建筑对比中,也能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在万州此类山地移民城市中, 居民出行大多依靠步行,合理规划城市中的步行系统,结合建筑与景观的布局,能引导游览视线, 丰富景观层次,增强新旧城联系。

库区沿岸属低山丘陵带,地形破碎,地质情况复杂,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以梯道为骨架,街、巷、梯结合的形式布置园林景观步行系统,以“背景山脊———城市台地———滨江环线”构成串联前后建筑物、协调景观整体性的纽带(见图4)。如牌楼加油站出入口位于道路右侧,与行车方向一致,且出入口比较宽敞。在保证不影响交通视线的情况下,保留宜人尺度的步行道,适当增加近人行道一侧的绿带,栽植同规格银杏作行道树,在绿化带后侧增加部分整形灌木及桩头,并对草坪进行精细管护。

图4 万州城江北景观带 Fig.4 The landscape line in Wanzhou northern urban

适应地形及库区水位消落要求,在人流密集区还应适当压缩人行道与园林绿化比例。如万州长江大桥北桥头,节点处于交通要道,视觉焦点, 桥头景观应简洁明朗。为使行车视线通透,只保留景观节点大规格银杏,移除长势杂乱的银杏至桥涵滨江路段,协调北滨路银杏行道树景观长廊。3.2.3再现古树文物,保存城市记忆视觉现象永远不是对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形象[13]。在城市园林中,通过对景观中具有视觉印象的事物重现,能唤起人们对家乡故土的记忆,从中寻觅旧日乡情,增强对新环境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在移民城市中不可或缺。滨江环湖区域作为万州城市特色的展示地, 将文化融入景观中,能给人以直观感受。万州是座拥有1 800年历史的古城,它有深厚的古城文化、三峡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古树记载了古城历史,是城市发展的见证。“移民先移树”是万州在库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大创举。从淹没区老城抢救保护的古树栽植于滨江路沿线, 打造北滨古树公园。以三峡风情作为公园文化主线,分区设置百万移民群雕、三峡移民精神碑、三峡奇石、三峡诗文碑林和三峡人物等体现移民城市文化历史背景的主题景观,配以造型独特的川东竹琴、甘宁鼓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组雕,形成“古树、古文、古 乐”的特色 沿江道路 景观(见图5)。

3.2.4增强园林趣味,吸引公众参与城市园 林面积相对较小,打造时应充分考虑园林的精致性、趣味性,使公众体验参与,增强园林空间活跃度,更好地感知园林空间所传达的意境。将城市生活区的附属绿地,向滨江一侧拓展延伸,形成可观赏的小空间,与滨江环湖带上的节点区联系融合;在滨江环湖带的景观空间中,适当开辟小型停留空间,增加休息座椅、趣味沙地和降温喷雾等设施,吸引大众体验游览。两种小空间的营造源于对环境空间的体验,能被大众感知,揭示移民新城的生活深层结构,打造出充满活力的城市印象。

图5 沿江道路景观 Fig.5 The landscape of riverside

在景观环境视觉效应中,大小、形态和色彩有助于把握连续景观带上的特征要素,产生事物印象。西山钟楼作为重要的城市文物建筑,也是北滨路上重要节点,对其景观打造更需注重视觉效果。在其入口处增加造型独特的长江石置石,高中层乔木整形,考虑色彩搭配低层灌木草花,形成置石花境,丰富景观层次与季相。钟楼对面的黄葛树大盆景作为北滨路的又一城市亮点,与钟楼相呼应,可在大型长江石砌台缝隙处适当点缀彩色叶灌木,如花叶络石、火棘和南天竺等,打造城市景观名片。

4 结论与讨论

近年来,万州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过程中,针对其城市园林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定生态景观的营造方法:分类规划滨江生态消落带景观;梳理路网延伸城市线状绿地;建立文化主题公园唤起城市记忆;优化沿江岸生活区绿地提升活度等。切实改善了移民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库区生态 篇8

1.1 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建设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步入轨道。经过了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 库区内部建立起了一系列的生态农业发展试点区域和示范区, 为三峡库区生态农业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建设主要表现在:建立库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调整库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沼气作为库区农村和农业建设的新能源、库区生态农业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库区农业的水田保持建设和庭院生态农业建设, 等等。

库区在进行这一系列生态农业发展建设的过程中, 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 根据各示范区示范点的自有条件, 因地制宜地建设发展出一系列的生态农业模式。这些典型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生物和工程等技术措施, 结合自身优势, 逐步探索出了一个发展多产业相结合的立体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这种全新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有效地将库区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方面的效益结合起来, 使库区的农业建设和社会经济建设得到了协调的发展。

1.2 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特殊, 一方面, 表现为地质地貌复杂、土层瘠薄、土壤保土保水能力极差, 生态环境先天性脆弱;另一方面, 库区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 而大多数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从而导致了大规模过度开垦、过量施用农药化肥、以及发展高污染加工工业等行为的发生, 从而严重破坏库区的生态环境。这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使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发展任务之一, 库区生态环境的好坏严重关系到库区经济发展建设的成败。

2三峡库区发展生态农业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2.1 耕地质量差, 人地矛盾突出, 自然灾害频繁

库区现有耕地质量不高, 有大量土层脊薄、肥力低的中低产田;同时, 非耕地的开发利用难度也比较大, 从而严重制约了当地生态农业的发展。因此, 这成为了库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也是库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最重要的自然性障碍因素。

2.2 农业结构调整滞后, 生态农业建设起步晚

从库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来看, 库区农业仍然属于传统农业。目前, 库区内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依然是小农耕作模式。由于库区特殊的地质地理条件, 使得当地农户分布比较零散, 从而使得大规模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的应用和发展被严重制约。另一方面, 由于库区长期以来一直以粮食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 形成了以种植业支持养猪畜牧业的发展模式, 这种小农经营模式一直未得到有效地改善。同时, 库区的大型机械耕作基本没有得到有效地推广和使用, 大型耕作机器和喷灌滴灌机器的使用率基本为零, 这都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竖起了一个个障碍, 成为库区现代化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障碍因素。

2.3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三峡库区长年以来的分散的小型耕作农业, 使得库区农户的经营模式依然保持传统模式, 这种落后的农业经营模式严重制约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增长。农民的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的粮食种植业和养猪畜牧业所带来的将农业经营性收入, 非农收入所占比例非常低。同时, 库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 这些都为库区农民收入的增长和收入结构的调整提出了重大的挑战性问题,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还要从库区内部自身的农业发展模式入手。

2.4 农业科技支撑力不足, 政策支持不到位

三峡库区现有的农业发展技术科技含量低, 难以支撑现代化生态农业的实施和发展。同时, 库区农业科技人才严重缺乏, 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得不到普遍推广, 这些已成为制约库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

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其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往往需要一定阶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如果政府、社会、资金、技术某一环节发生缺损, 则生态农业建设效果就会发生偏移, 达不到预期目标。

综上所述, 制约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发展的这些障碍性因素亟待解决。只有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下, 发展以充分合理利用资源、效益高增产快为特点的生态农业, 才能最终实现库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新时期,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 生态农业已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这必将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峡库区地处我国生态环境典型地区, 农业发展也称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一方面,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 地质灾害严重;另一方面, 库区农业发展滞后, 大部分农业耕作模式依然是小农经济发展模式, 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 如何找到库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突破口, 如何将当地特殊的生态环境与当地农业发展模式相结合, 走出一条适合库区本地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农业, 成为了新时期解决当地“三农”问题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障碍性因素

参考文献

[1]熊建立.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0, (5) .

[2]杨建宏.三峡库区生态农业问题及对策浅析[J].农业与技术, 2010, (10) .

库区生态 篇9

生态旅游区是一个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 可以被当代旅游者接受的自然生态或人文生态系统。它是对现存生态环境的完善和提升, 既具有生态环境的天然姿态, 又可以使旅游者亲近自然, 观赏自然, 体验自然, 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直接的交流对话, 满足当代人类回归自然的愿望。生态旅游区是在对生态环境保护开发的前提下, 有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 实现市场价值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改善提高贫困落后地区人民生活的现实选择。水口水电站库区流域群山连绵、林海广博, 生态优势明显, 由于该区域地处山区, 经济相对落后。如何扬长避短, 加快区域发展?为此, 提出建立水口水电站库区国家级生态旅游区 (以下简称生态旅游区) 的设想, 试图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化生态优势为市场优势, 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潜在优势为现实优势, 走出一条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新路子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

2 生态旅游区建设的理由和有利条件

2.1 从区域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看

2.1.1 闽江是福建省最大河流。

闽江流域水力资源丰富, 生态环境优越, 树木种类繁多, 森林覆盖率75%, 仅木本植物就有1200多种, 境内省级茫荡山自然保护区乔木品种比整个欧洲大陆的乔木总数还多。水口水电站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水电站, 位于闽江干流中段, 大坝上游距南平市94km, 下游距福州市84km。该区域以闽江为主线, 上连武夷山和大金湖, 下连福州市, 设想中的生态旅游区将依托水口水电站库区而建设, 它将成为福建旅游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建设将对该区域的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1.2 水口水电站控制流域面积达52438k㎡, 占闽江全流域面积的86%。

所涉及的主要有三明、南平2个设区市共25个县市区, 其核心区涉及15个乡镇和3个街道的282个村居。水库正常蓄水位65m, 所围成的周边长712.54km, 面积达94km2, 水域全长67km, 库湾66个, 库汊上百个, 蓄水量达26亿m3。库区湖水秀美, 两岸群峰连绵, 松竹苍翠, 四季长青, 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尤以丽质天成的山水风光, 自然原始的生态环境和宁静质朴的田园风情为突出, 丰富的水资源和森林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发展的基础。

2.1.3

除了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外, 库区内南平市的延平区自古就是中原文化入闽的走廊, 宋代四大名儒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曾在此兴学, 文天祥、郑成功等一批历史名人都在此留下了足迹;位于延平区太平镇茶洋自然村的茶洋窑, 是福建省少数几个文化内涵丰富的古窑遗址之一;境内还有溪源峡谷、古道三千八百坎等众多风景名胜与人文景观。

2.2 从外部旅游大环境看

2.2.1 福建境内山海相连, 生物、人文和地文资源多姿多彩, 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丰富。

但是, 在旅游产业结构及其产品深度开发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尤其在创新森林旅游经济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诸多有利条件。

2.2.2

随着我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休假制度的不断完善, 尤其是过惯了喧嚣的城市生活的人们渴望回归自然, 进行生态旅游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我国生态旅游业将进入更加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因此, 生态旅游迎合了现代旅游回归自然和人们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时代的要求。

2.2.3 国家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赋予福建省先行先试的特殊政策;

中央部委、中央企业协力支持海西战略实施;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到2015年, 要实现生态省建设目标, 这些都为生态旅游区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重大历史发展机遇。

3 关于建设生态旅游区的具体建议

3.1 健全领导机构, 加强组织协调

生态旅游区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为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建议成立由省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统一领导、协调、检查、督促创建工作, 制定出台加快生态旅游区发展的各项配套政策, 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关部门和各乡镇也应组建相应工作机构, 制定对应行动方案, 完善配套措施, 明确目标任务, 落实推进举措, 加强协调配合, 形成工作合力。

3.2 启动规划编制, 完善决策制度

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招标, 选择一家具有甲级资质的规划团队, 开展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研究编制工作, 合理划定功能分区, 编制生态旅游区旅游、交通、供电等基础设施各类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 相关部门和乡镇也必须制定相应的配套规划。同时, 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 完善决策咨询和评估制度, 完善重大项目公示、听证制度, 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3.3 拓宽融资渠道, 加大资金投入

3.3.1 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生态旅游区建设专项资金, 以该资金为引导, 地方和相关部门资金配套投入, 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积极争取银行信贷、商业融资、产权融资, 努力拓宽融资渠道, 形成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

3.3.2 省发改委、旅游局、财政厅、农委、林业厅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与资源整合, 促进资金拼盘和项目统筹;将生态旅游区建设重点项目纳入省生态建设的重点项目管理, 争取专项资金扶持;同时,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 加大项目申报, 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和开发银行的专项资金的支持。

3.3.3 成立生态旅游区建设开发公司, 加大资本运营和项目招商力度, 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生态旅游区建设, 着力引进一批符合生态旅游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高端型、实力型企业实体投资开发旅游项目, 以大招商引进大项目, 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

3.4 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3.4.1 进一步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 逐步在干流、支流两侧建立200m左右的防护林带和景观林。

有计划地改造流域内的低质低效林分, 增加本土阔叶林、果林、花林等景观林的比例, 推进森林景观化建设。

3.4.2

加强库区独立岛屿保护和水上项目管理, 整合旅游营运船只和营运线路, 大力推广清洁、节能、环保型船只, 逐步淘汰现有机动燃油船。全力打造环境优美、文明时尚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3.4.3 强化水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区内禁止一切破坏水环境以及破坏水源涵养林、护岸林、与水源保护相关植被的活动;制定出台库区渔业发展规划, 控制水库网箱养殖规模;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清除水浮莲的工作方案, 持续开展水葫莲专项整治工作, 彻底消除水浮莲给水环境构成的威胁。

3.5 加快基础设施和旅游景点建设

3.5.1 加快生态旅游区各功能区主干道路、旅游码头、公共停车场、供电、电信、环境卫生、游客集散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 尽快形成生态旅游区建设的基本框架, 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3.5.2 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严格按照规划要求, 搞好旅游景点、景区的有序开发。生态旅游区内可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开发综合游览区、休闲度假区、民俗文化区、温泉疗养区, 兴办会议中心、攀岩运动中心、水上体育运动中心;开辟水上游乐项目和四季观光果园等。

3.5.3 对原有项目进行清理, 分类指导, 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对新引进项目, 坚持“项目、规划、资金、环保”同步准入制度;建立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库, 为项目开发建设做储备;要在深化规划基础上, 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管理, 禁止污染项目建设。

3.6 加强科技创新, 促进旅游方式生态化

加强农林科技创新, 集成森林生态栽培技术, 科学调整林种树种结构, 推广沼气项目, 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的功能;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 提高经营管理者和旅游者的素质, 促进旅游方式生态化。

4 结束语

生态旅游区是依托国家级大型水电站库区而建设的, 面积将达到数百平方公里, 该区域因地处山区, 经济相对落后, 但生态资源优势明显。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 扬长避短, 建立生态旅游区, 加快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事关大局、事关未来, 意义重大。因此, 生态旅游区建设要以规划为龙头, 围绕生态旅游区建设目标, 以项目为载体, 有序扎实地开展生态旅游重点工程建设, 通过若干年的努力, 力争把生态旅游区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并逐步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旅游胜地, 以此带动福建旅游产业和区域性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袁书琪, 福建省发展森林旅游的环境条件评价与对策[J].林业经济问题, 2001, 21 (06) :352—355, 361.

[2]徐莉、傅建龙, 加强环境保护, 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区[J].福建水土保持, 2002, 14 (4) .

库区生态 篇10

1 研究区域背景分析

万州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动态移民26. 3 万人,占三峡库区的20% ,占重庆库区的25% ,在库区区县中移民任务最重。苎溪河是众多长江一级小支流之一,发源于万州区三正镇,向东流经高升、高梁、沙河等九个镇( 街办) ,于南门口注入长江,全程都在万州区内,是万州第一“大河”,主河道长30. 6 km,流域面积228. 8 km2,每年有1. 44 亿m3径流汇入长江,形成库区最大的消落带之一。

由于苎溪河流域为万州经济发达区域,大量工业、生活污染物排入苎溪河。水利部门公布重庆市2007 年水资源公报,对库区33 条一级支流回水区上游28 个断面的水质监测表明,断面水质达到Ⅳ类和劣Ⅴ类的比例达到17. 9% 和3. 6% ,污染较重的河流是万州区苎溪河和五桥河,水质以Ⅴ类和劣Ⅴ类为主。在对三峡库区万州段水体污染微生物的监测过程中发现,在三峡水库中经城的河水污染较为严重,绝大部分支流和城市回水区的指示微生物浓度明显高于长江干流,说明这些水域受粪便污染较重,蓄水对支流和城市回水区的水质影响较大。蓄水后,苎溪河水出现回流,这使得自净能力较强的天然河流变成了水环境容量低、生态功能相对脆弱的巨大人工湖泊。

苎溪河附近的生态环境、移民状况、人居环境及其生活状况等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苎溪河沿岸几个典型村落的人口、农业、经济及污染情况等方面的特点见表1。

注: 1 亩≈667 m2。

通过调查发现周边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基础设施破坏。长江水位上升,天仙拦沙坝建成后,村内主要道路被淹,架桥尚待落实。2) 环境污染突出。大量牲畜粪便及一些工矿企业的废水直接排入河里。3) 技术亟待跟进。村内饲料加工厂企业,退耕还林后的果树、蔬菜栽培迫切需要技术人员。4)经济基础薄弱。人地矛盾突出,经济来源只能以打工为主,总体人均收入不高。5) 环保意识滞后。村民生态意识薄弱,越是养殖业、工业比较兴旺的农村污染越重。

2 苎溪河消落带生态环境污染现状

消落带作为水域与陆地环境系统的过渡地带,其生态系统将受到来自水陆两个界面的交叉污染,水域部分的污染又为苎溪河消落带的污染增加了负担。

2. 1 固体垃圾

苎溪河的垃圾主要来自于河流经城区带来的生活垃圾以及城区周围垃圾场的垃圾,残留的各种固体废弃物由于缺乏人工消落带固有植被群落的拦截和吸收,直接进入水库水体,也造成水质污染。经调查,苎溪河流域四个村共有养殖场33 家,大部分养殖场没有畜禽粪便的配套处理设施,污染物仍分散排放、鲜见集中处理,面源污染严重,是入库污染物的主要构成者。根据万州环保局的调查,苎溪河沿岸有12 处大的垃圾堆放处,堆放了大约220 t垃圾,一旦下暴雨,这些垃圾就全数流入河内。消落带175 m处蓄水后污染物量将有较大增加,农村面源污染仍为最主要污染源,占46%[4]。

2. 2 废水

1) 工业废水。苎溪河流域内有重污染工业企业43 家,每年排入苎溪河的工业废水达130 万t,化学需氧量( COD) 达1 000 t,工业污染源治理水平低下。2) 生活废水。按苎溪河流域城镇人口测算,全流域每年排放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超过700 万t,主要污染物COD、氨氮年排放量都较高,生活污水所占全流域的污染负荷已达80% ,是导致河流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根据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万州区老城区及天城片区流入苎溪河的生活污水需经截流,并经申明坝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由于客观原因该厂较长时间停工,流域内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照旧排入苎溪河。3) 农业废水。苎溪河沿岸有30 多家成规模的养猪、养牛场,畜禽养殖及第三产业年排放废水12 万t,COD153. 7 t。除此之外,三峡库区化肥利用效率低,化肥特别是磷肥对苎溪河的污染已有专家论证[5]。苎溪河流域地表水中磷、氮、COD均超过国家三类水质标准,故可以判断地表水源受到轻度污染,随着三峡水库的水位上升,该河流域将大面积与长江连通,对苎溪河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是保护三峡水库水质的重要途径。

3 苎溪河生态治理措施

3. 1 基础设施是保障

苎溪河消落带的治理采取了拦河筑坝成湖的措施,将苎溪河与长江的交汇截断,不让流失泥沙进入长江。2002 年启动的长500 m、宽12 m的苎溪河永久性钢筋混泥土实心重力大坝已完成修建,苎溪河也因此形成了一个达6 000 万m3的湖泊生态风景区———天仙湖。在天仙湖四周已经先后建起了万安桥、万州大桥、石宝嘴大桥和沙河大桥,还修建了环湖公路,桥、路、建筑、湖水交相辉映。

同时,随着移民工作的开展,沿岸村落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变动,特别是由于蓄水被淹后,很多原来的主干道被破坏,因此急需加大道路、桥梁、沟渠、农田工程建设等设施的修建和完善。

3. 2 污染治理是关键

3. 2. 1 工业废物污染防治

首先在宏观性控制对策方面,应把水污染防治和保护水环境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技术性控制对策主要包括:l)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通过生产工艺的改进与改革、原料的改变、操作管理的强化以及废物的循环利用等措施,将污染物尽可能地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2)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减少排污量和工业新鲜用水量。3)促进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物理生态工程(Physico Ecological Engineering PEEN)污水治理是目前在水污染治理中比较先进的技术[6],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大胆借鉴。

3.2.2城市水污染防治

结合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将不断完善下水道系统作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规划、建设和运行维护。城市废水的防治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在人口相对分散的苎溪河,适当分散治理可以减少废水收集管道和废水厂建设的整体费用,开发各种高效低耗的新型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例如,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生物膜法、天然净化系统等。

3.2.3农村污染防治

合理布局,控制发展规模; 加强畜禽粪尿的综合利用,改进粪尿清除方式,制定畜禽养殖场的排放标准、技术规范及环保条例; 建立示范工程,积累经验逐步推广。对乡镇企业的建设要统筹规划,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限期治理某些污染严重的厂矿、食品等企业; 在乡镇企业集中的地区以及居民住宅集中的地区,逐步完善下水道系统。其次,改善灌溉方式和施肥方式,加强土壤和化肥的化验与监测,科学定量施肥; 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开发、推广和应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

3. 3 农业技术推广促发展

苎溪河水源充足,离万州区主城区近,可以大力发展蔬菜种植特别是设施蔬菜的栽培,立体开发,庭院创收,实施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复合农业种植系统是一种可以借鉴的方式,这种方式将乔、灌、草、藤结合起来,将治理生态环境与发展农村经济结合起来。在175 m处至征用线之间建设以生态利用为主,结合库区传统的林- 农、林- 果、林- 牧生态利用保护模式的生态缓冲带,对保护三峡水库消落带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应出面对村民进行适当的培训,派刚毕业的青年学习技术或者引进专业人才,带头致富。

3. 4 提高村民意识是动力

生态意识的作用和意义是十分重大和深远的,“生态意识就是生命意识”,在对重庆市三峡库区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影响因素的初步调查分析表明,为了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特别需要加强媒介宣传的力度,给居民创造一个文化氛围浓的环境; 其次需要提高居民的文化程度和素质,使居民能从自身健康需要出发,从各方面获取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关心环保; 同时也需要加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同作用。

3. 5 农村生态园区建设是消落带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经济的粗放性和低效性、土地利用布局零散和无序、产业发展盲目随意、村庄缺乏活力和吸引力以及经济空心村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乡村发展的制约因素。苎溪河沿岸各村落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发展农村生态园区是一条生态与经济并行优化的选择。生态园区规划围绕以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为中心,实行“四农”( 农业生产高度发达、农民生活较为富裕、农家环境整洁规范、农村各业良性循环) 相辅,“三生”( 生产、生活、生态) 统一的策略,建立以“绿色产业”为导向的都市农业生产基地。由此,根据土地适宜性、景观功能将苎溪河附近农村规划为不同的农村生态园区: 乡村居住区,高科技农业园区,猪、鹅与鸭农庄,花卉苗木区,采摘园区,无污染工业园区,休闲娱乐综合功能区。

参考文献

[1]苏维词,杨华,赵纯勇,等.三峡库区(重庆段)涨落带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初探[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3):326-332,479.

[2]王建超,朱波,汪涛.三峡库区典型消落带淹水后草本植被的自然恢复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5):603-610.

[3]胡兴娥,惠二青.三峡水库建设期间污染物来源及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J].水力发电,2009,35(12):34-36.

[4]谭淑端,王勇,张全发.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环境问题及综合防治[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Z1):101-105.

[5]黄秀山,祁俊生.化肥对苎溪河的污染及其治理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8):127-129.

上一篇:新闻本质下一篇:决定命运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