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猫和老鼠写景散文

2024-09-19

我家的猫和老鼠写景散文(通用15篇)

我家的猫和老鼠写景散文 篇1

我家的猫和老鼠写景散文

我有两个姐姐,大姐长我6岁,二姐只比我大一岁半。我们是在无休无止的吵闹和绵延不断的争斗中长大成人的。我们姐弟三个就像鼎立的三国,在交战的同时不停地结盟、宣战,宣战、结盟。真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然了,我们的“分合”都是以小时作为时间单位的。上午我刚刚和我的二姐同仇敌忾,一起讨伐我的大姐,而午饭过后,一切都好好的,我的二姐却突然和大姐结成了统一战线,一起向她们的弟弟宣战了。

总体说来,她们联合起来对付我的时候要多一些,因为父母多少有些偏心,对我格外好一些。这个我是知道的,在事态扩大、弄到父母那里“评理”的时候,父母虽说各打五十大板,但板子里头就有了轻与重的分别。比方说,在严厉地批评了我们之后,我的母亲总要教导我的两个姐姐:“他比你们小哎,让着一点哎。”对我就不一样了,母亲说:“下次不许这样了。”口气虽然凶,但说的.是“下次”,“这一次”呢,当然就算了,事情到此结束。这在我是非常合算的买卖,因为“下次”是无穷无尽的。假如我的两个姐姐联起手来和我作对,在多数情况下,她们差不多就是那个叫“汤姆”的猫,而我则是老鼠“杰瑞”。我们家几乎每天都有美国卡通《猫和老鼠》式的故事,小姐俩气势汹汹的,占尽了优势,恨不得一脚就把她们的弟弟踢到太平洋里去,然而,到后来吃尽苦头的始终是她们。

我们为什么吵呢?为什么斗呢?不为什么。倘若一定要找一个符合逻辑的理由,那只能是为吵而吵、为斗而斗。举一个例子吧,比方说,现在正在吃饭,我和我的二姐坐在一条凳子上,不声不响地扒饭,这样的饭吃起来就有点无趣,为了打破这种沉闷的局面,在二姐伸筷子去夹咸菜的时候,我会用我的筷子把她的筷子夹住,二姐不动声色,突然抽出筷子又夹我的。噼噼啪啪的战争就这样开始了。母亲突然干咳一声,一切又安静了。所争夺的咸菜到底被谁夹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母亲的那一声干咳究竟落在哪一个节拍上,这全靠你的运气,有点像击鼓传花。如果咸菜归我,即使我并不想吃,我也会像叼着了天鹅肉,嚼得吧唧吧唧的,二姐的脸上就会有一脸的失败。反过来,二姐要是赢了,她会把咸菜含在嘴里,悄无声息地望着屋梁,那是胜利的眼神,赢了的眼神,内中的自鸣得意是不必说的。

我们姐弟三个现在都已人到中年。我长年在外,节日里偶尔团聚,我们谈得最多的恰恰是少年时期的“战争往事”,谈起来就笑声不断。这一点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有一次我把话题转了,说起了姐姐们对我的好处来:我6岁的那一年得了肾炎,不能走动,每天都由我的父亲背到五六里外的彭家庄去,注射青霉素和庆大霉素。有一次是我的大姐背我去的,那时候她其实也只是一个12岁的孩子,又瘦又小。她在那个晴朗的冬日背着我,步行了10多里地。快到家的时候大姐终于支持不住了,腿一软,姐弟两个顺着大堤的陡坡一直滚到了河边。我并没有摔着,反而开心极了,大姐满头满脸都是汗,她惊慌地拉起我,第一句话就是:“不能告诉爸妈。”这件事都过去30年了,可它时不时会窜到我的脑子里来。出乎我意料的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回忆起来一次就感动一次。12岁的大姐,冬天里一头的汗,惊恐的眼神——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在人到中年之后反而为这件事伤恸不已。那一回过年我说起了这件事,我并没有说完,大姐的眼眶突然红了,说:“多少年了,怎么说起这个,你怎么还记得这个呢。”大姐显然也记得的,不然她不会那样。她把话题重又拉回到吵闹的事情上去了。

这样的吵闹本身就设置了一个温暖的前提:我们能够,我们可以。我们幼小的内心世界也许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打斗”中拓宽开来、丰富起来的。时过境迁之后,我们意外地发现,兄弟姐妹之间的许多东西也许并不能构成我们的日常生活,它反而是隐匿的,疏于表达的。然而,它却格外地切肤,有一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牵扯。美国人通过《猫和老鼠》的卡通形象向全世界的少儿表达了这样一种典范人生:打吧,吵吧,闹吧,可你们永远是兄弟,永远是姐妹——你们永远不能生活在一起,但你们谁也不能离开谁。

我的儿子最喜欢我的侄女,他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几乎就是猫和老鼠,不是追逐,就是打闹。可是,他们毕竟天各一方。在他的姐姐和他说再见的时候,他漆黑的瞳孔是多么孤独,多么忧伤。我多么希望能做我儿子的好兄弟,和他争抢一块饼干、一个角落或一支蜡笔。但我的儿子显得相当勉强,因为他的爸爸后背上都起鸡皮疙瘩了,就是学不像一个孩子。

我家的猫和老鼠写景散文 篇2

一、导入美

美的文章需要美的导入才能使人身临其境。如《天池》一文不妨用李商隐的小诗《瑶池》导入:“‘瑶池阿母绮窗开, 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 穆王何事不重来。’诗中的‘瑶池’便是现在的天池。”如《阿里山纪行》一文可以这样导入:“‘高山青, 涧水蓝,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一首《高山青》唱红了大江南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吴功正的脚步一起走进阿里山。”

二、诵读美

美文的诵读需要读者的声情并茂, 更需要独到的方式引导。这种方式首先就是配乐朗诵。音乐和文学的结合, 是任何东西所不能媲美的。试想一边诵读“小桥流水、古朴犹存”的《周庄水韵》, 一边配上一段笛声悠扬的江南小曲, 无须教者讲述, 其中之美、之妙便不言而喻。其次就是分层朗读。如《鼎湖山听泉》中一段描写鼎湖山泉声的句子:“那柔曼如提琴者, 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两位女生读) ;那清脆如弹拨者,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全班女生读) ;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 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 (全班男生读) ;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 定是激流直下陡壁, 飞瀑落下深潭 (全班学生读) 。”这样就能将泉声柔曼、清脆、厚重、雄浑的特点充分地体现出来了。

三、品味美

文章之美贵在语言之美, 语言之美贵在修辞之美, 修辞之美贵在品味之美。对语言的品味要注重方法的引导, 教者可从修辞、运用的手法以及巧妙的修饰语等方面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情感或写作的目的。朱自清的《春》中“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一个“让”字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荷塘月色》:“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此句正是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展示出荷叶的妖娆多姿。

四、引用美

旁征博引向来是各位文学爱好者所喜欢和擅长的, 为了领悟天池魔幻、神奇、缥缈之美, 我们可引用一位名叫龙城飞将的网友对天山的描绘:“用惊艳不足以形容她的美丽, 用漂亮不足以描绘她的华贵。纯净、圣洁、晶莹, 仿佛梦幻一般, 完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没有一丝人为活动的痕迹。碧绿的水面上照射着金色的阳光, 如同金粉洒在一块大大的碧玉上, 波光掠影, 玲珑剔透。池面上水汽和阳光交织在一起, 云雾缠绕, 给人一种梦幻般的视觉。站在岸边, 仿佛和天池融为一体, 听她讲述着那深沉梦幻的寓言, 和她独处高山之巅, 听它亿万年来的感叹, 此景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有几回睹?”

五、比较美

红花当须绿叶来衬托, 万物之美亦是如此。美有很多种, 如何让学生对各种景色之美有确切的把握, 我们不妨设置一个仿句题来显示这种美的独特之处:“如果说长城美在它的雄伟绵延, 中山陵美在它的庄严肃穆, 那么九寨沟美在它的原汁原味, 泰山美在它的巍峨挺拔;如果说天池美在它的虚幻缥缈, 阿里山美在它的妖娆多姿, 那么苏州园林美在它的精雕细琢, 鼎湖山美在它的空灵神圣……”

六、宣传美

既然是美的东西就不该独自占有, 应该与大家一起分享。在这一环节我们不妨为所写美景写一则广告宣传语, 要求是广告宣传语写得好、写得巧、写得美、写得妙, 这就要求学生能运用一定的手法。如《济南的冬天》一文主要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征, 不妨写这样的宣传语:“冬天的济南是孕育春天的摇篮 (押韵) , 冬天的济南是你过冬的理想境界 (押韵) 。”如《天池》一文的宣传语:“青春天池、美丽天山 (比喻、对偶) ;天池景色美如画, 声名远播遍华夏 (比喻、押韵) 。”

七、总结美

古人称画龙须点睛, 那么一堂出彩的课也需要点睛之笔———教师总结, 总结的语言要美且切入重点。如《天池》, 可这样总结:“它不是天堂却胜似天堂, 也许只有地大物博的中华民族方能孕育出如此美丽的仙境, 大自然以它的鬼斧神工给予人类难以想象的种种奇迹, 让我们珍惜、热爱这绿色的自然吧, 因为它是我们幸福的家园!”

我家的猫和老鼠 篇3

总体说来,她们联合起来对付我的时候要多一些,因为父母多少有些偏心,对我格外好一些。这个我是知道的,在事态扩大、弄到父母那里“评理”的时候,父母虽说各打五十大板,但板子里头就有了轻与重的分别。比方说,在严厉地批评了我们之后,我的母亲总要教导我的两个姐姐:“他比你们小哎,让着一点哎。”对我就不一样了,母亲说:“下次不许这样了。”口气虽然凶,但说的是“下次”,“这一次”呢,当然就算了,事情到此结束。这在我是非常合算的买卖,因为“下次”是无穷无尽的。假如我的两个姐姐联起手来和我作对,在多数情况下,她们差不多就是那个叫“汤姆”的猫,而我则是老鼠“杰瑞”。我们家几乎每天都有美国卡通《猫和老鼠》式的故事,小姐俩气势汹汹的,占尽了优势,恨不得一脚就把她们的弟弟踢到太平洋里去,然而,到后来吃尽苦头的始终是她们。

我们为什么吵呢?为什么斗呢?不为什么。倘若一定要找一个符合逻辑的理由,那只能是为吵而吵、为斗而斗。举一个例子吧,比方说,现在正在吃饭,我和我的二姐坐在一条凳子上,不声不响地扒饭,这样的饭吃起来就有点无趣。为了打破这种沉闷的局面,在二姐伸筷子去夹咸菜的时候,我会用我的筷子把她的筷子夹住。二姐不动声色,突然抽出筷子又夹我的。噼噼啪啪的战争就这样开始了。母亲突然干咳一声,一切又安静了。所争夺的咸菜到底被谁夹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母亲的那一声干咳究竟落在哪一个节拍上,这全靠你的运气,有点像击鼓传花。如果咸菜归我,即使我并不想吃,我也会像叼着了天鹅肉,嚼得吧唧吧唧的,二姐的脸上就会有一脸的失败。反过来,二姐要是赢了,她会把咸菜含在嘴里,悄无声息地望着屋梁,那是胜利的眼神,赢了的眼神,内中的自鸣得意是不必说的。

我们姐弟三个现在都已人到中年。我长年在外,节日里偶尔团聚,我们谈得最多的恰恰是少年时期的“战争往事”,谈起来就笑声不断。这一点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有一次我把话题转了,说起了姐姐们对我的好处来:我六岁的那一年得了肾炎,不能走动,每天都由我的父亲背到五六里外的彭家庄去,注射青霉素和庆大霉素。有一次是我的大姐背我去的,那时候她其实也只是一个12岁的孩子,又瘦又小。她在那个晴朗的冬日背着我,步行了十多里地。快到家的时候大姐终于支持不住了,腿一软,姐弟两个顺着大堤的陡坡一直滚到了河边。我并没有摔着,反而开心极了。大姐满头满脸都是汗,她惊慌地拉起我,第一句话就是:“不能告诉爸妈。”这件事都过去30年了,可它时不时会窜到我的脑子里来。出乎我意料的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回忆起来一次就感动一次。12岁的大姐,冬天里一头的汗,惊恐的眼神——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在人到中年之后反而为这件事伤恸不已。那一回过年我说起了这件事,我并没有说完,大姐的眼眶突然红了,说:“多少年了,怎么说起这个,你怎么还记得这个呢。”大姐显然也记得的,不然她不会那样。她把话题重又拉回到吵闹的事情上去了。

这样的吵闹本身就设置了一个温暖的前提:我们能够,我们可以。我们幼小的内心世界也许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打斗”中拓宽开来、丰富起来的。时过境迁之后,我们意外地发现,兄弟姐妹之间的许多东西也许并不能构成我们的日常生活,它反而是隐匿的,疏于表达的。然而,它却格外地切肤,有一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牵扯。美国人通过《猫和老鼠》的卡通形象向全世界的少儿表达了这样一种典范人生:打吧,吵吧,闹吧,可你们永远是兄弟,永远是姐妹——你们永远不能生活在一起,但你们谁也不能离开谁。

我的儿子最喜欢我的侄女,他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几乎就是猫和老鼠,不是追逐,就是打闹。可是,他们毕竟天各一方。在他的姐姐和他说再见的时候,他漆黑的瞳孔是多么孤独,多么忧伤。我多么希望能做我儿子的好兄弟,和他争抢一块饼干、一个角落或一支蜡笔。但我的儿子显得相当勉强,因为他的爸爸后背上都起鸡皮疙瘩了,就是学不像一个孩子。

(亞春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写满字的空间》)

优秀写景作文:我家的小院 篇4

走进美丽的小院,第一眼就能看到一位高大的树爷爷。这位威武的树爷爷虽然年纪有些大了,可仍然长着一头绿油油的“头发”,可精神了!顽皮的风弟弟经常趁树爷爷不注意,偷偷地吹了一口气,把树爷爷的头发吹得凌乱不堪,可树爷爷并不生气,只是呵呵地笑着。大树爷爷的脚边躺着几个可爱的“小娃娃”,它们撑着一把把五颜六色的小伞。你能猜出他们是谁吗?对,它们就是可爱的小蘑菇。小蘑菇们躺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和旁边那些美丽的花儿有着说不完的悄悄话。

大树爷爷的旁边有个很大的葡萄架。夏天的时候,架子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又大又圆的紫葡萄,惹得人直流口水。葡萄架下有一张圆圆的石桌,上面经常摆着一盘香甜诱人的水果,我特别喜欢在上面写字、画画。

小院最热闹的时候,要数晚上了。晚饭后,我们一家人经常围坐在石桌边聊天、赏月。大家吃着桌上美味的水果,听着四周鸣虫的歌声,尽情地享受花儿的芬芳,说说笑笑,别提多开心呢!

我家的植物园-写景作文 篇5

我家的大院子是个植物园。平时,外公总爱侍弄花花草草,所以院子里的花草树木品种繁多,模样可人。

开始接触的是五叶地锦,又名爬山虎,我特羡慕它的攀缘能力,就像一群顽皮的孩子直往上钻的样子。后来,我开始注意到底部长得和菠萝有些许像的铁树,它可厉害了,有一身防御战甲,所以亲近它时,自然要小心些。一年四季,它总是“神采奕奕”。

植物带给我美的享受,也带给我见证生命成长的喜悦。

春天,院子里的花草树木欣欣然苏醒了,我发现有些树先开花后长叶,像广玉兰,杏树之类的。而有些树先长叶后开花,像石榴树,柿子树。

夏天,植物茂盛,我和伙伴们在树荫下乘凉玩耍时,也常抬起头仰望,看见石榴花谢去,长出一个个小铃铛似的`石榴;柿子花谢去,长出了一个个小不点的柿子。

秋天,枫树的叶子被大自然这个调色师调成了火红,我摘一些形状好、颜色匀称的枫叶,做成贴画,让枫叶绚烂的美在我的画里永恒。

冬天,是院子最宁静的季节。我想,植物们都在汲取着土地的养分,做着五彩缤纷的梦吧?当它们醒来时,眼前又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我家的猫和老鼠写景散文 篇6

变化是无处不在的,世界的变化,城市的变化,家的变化,还有小区的变化。

星期一下午放学后,我坐着学生车回家,到了小区门口,我忽然发现了小区环境变化很大。便跑回家放书包,再下楼观察。一下楼,我发现了楼梯间的自行车不见了,都转移到了车库里,砍掉树枝后的树变得更挺拔了,小区的楼房都被粉刷的一遍,地上的垃圾也变少了,现在已经五点了,清洁阿姨早就已经走了,在小区里玩耍的小孩,随手扔了一张泡泡糖的纸,我正准备去捡,一个大哥哥急忙弯下腰去捡了起来,一个阿姨牵着一只小狗,狗在路边拉大便,阿姨便从包里拿出卫生纸来把粪便包起来,扔到垃圾箱去了,我似乎听到了小区的路在对我们说:“谢谢你们,让我变得更干净,更整洁,更漂亮。”小区就是我们的家,保护环境靠大家。

其实人人都应该知道环境的重要性,都要开始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漂亮。让我们一起来保护环境!

瞄准写作目的教写景散文 篇7

1. 景语即物语,宜用“散点透视”法。

单纯介绍景物的写作可按照游览或者观察的顺序,着力突出景物中最为“可观”的亮点,同时也相对完整地介绍景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区域,教学时采用“散点透视”法比较合适。“散”就是以笔“漫步”,让文字表达或阅读随着作者游览的线索,移步换景,边走边看,欣赏每一个“点”。“透视”就要“看透”,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要囫囵吞枣,注重对重点词句的揣摩与赏析。

2. 景语即情语,宜用“情景交融”法。

观景感受类的写景文,文句表达更为注重观景时生发的“情”。此类文本要将阅读注意力聚焦在景与情的“生发点”上,特别要关注那些让作者触景生情的、抒发情感的重点片段,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储备、生活体验去生发感受,激发出属于“我”这一个特殊读者的、专属的、个性化的全新体验。

3. 景语即荐言,宜用“静观凝思”法。

我家的温泉 - 六年级写景作文 篇8

温泉的水是从地下涌出来的。为什么说这眼温泉特别呢?因为它的温度是会变的------冬天暖和,夏天清凉。为了保持泉水的干净,爸爸就在泉眼周围挖了一个水池,在水池的里面和周围铺上一层瓷砖。

到了夏天,泉水是清清凉凉的。我和我的朋友们就会到这里来玩水。比如说用水枪互相泚水;比谁在水里憋气的时间长……夏天的午后是最热的时候,妈妈总是从外面买回来一个绿油油、圆滚滚的大西瓜。我觉得还是冰镇西瓜好,就把西瓜抱进屋,准备放进冰箱。妈妈却不让我把西瓜放进冰箱里。我问妈妈:“为什么?”妈妈说:“可以把西瓜泡在泉水里。泡在泉水里的西瓜会更健康,也会变成冰镇西瓜的。”我按着妈妈说的做法,把西瓜放在泉水里泡着,果然变成了冰镇西瓜。

到了冬天,泉水会变得暖暖和和的。泉水冒着烟,从远处看就像仙境一般,把手伸到泉水里的时候,你会感到热热的,还能感觉到泉水一直在吐着气泡。我们会把泉水用管子引到屋子里的池子里,然后用这水洗脸,泡脚,甚至是泡澡。泡澡的时候我会把胳膊搭在池子的边缘上,仰着头在泉水里舒服的伸展着。那感觉只有一个字能形容,就是“爽”!

我家的小花园写景作文500字 篇9

我家有一个小花园,无论在哪一角看,它都是那么的美丽。清晨,我推开门,只见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我家养的两只小鹦鹉正在笼子里欢快地跳着、唱着,好像在说:“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你可要好好学习噢!”在花园的右边,有一个莲花池,莲花池里还有几座假山,可爱的小鲤鱼们正在莲花池里欢快地嬉戏着,小乌龟们也在水里游着,一条条小小的尾巴摇来摇去,可爱极了。

在莲花池的旁边,有一棵柳树,微风吹来,柳条摇摆着,照在池里,像在梳理她长长的秀发。在莲花池的右边,栽着一排竹子,竹叶掉下来时,像一只只蝴蝶在翩翩起舞。在莲花池的左边,是一片嫩绿的草地,小草们正摇摆着它的身体,好奇地看着这个美丽的`世界。我躺在草地上,觉得软绵绵的,像躺在床上一样。草地的中间有一条卵石小路,走在这条小路上,你可以看见许多花草树木,有桂花树、长青树、八仙花……

我家的猫和老鼠写景散文 篇10

朱自清最初是以诗人的姿态步入现代文坛的, 早期的成熟的诗歌创作、古城扬州的绮丽风光及浓郁的崇尚文化风气的熏陶, 对他后来的抒情散文创作有直接的影响, 所写散文自然不失诗人本色。在朱自清的全部散文中, 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写景抒情的篇什, 凝练明净、细腻秀丽、构思精美缜密, 营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郁达夫称赞他的散文“贮满着那一种诗意”。《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代表作品之一, 无论是自然景物的描写, 还是意境氛围的渲染和语言的运用都是散文作品之中的一篇上乘之作, 《荷塘月色》形式上虽是散文, 但作者淡化了时间, 突出了空间, 将诗歌的写法渗透在散文创作之中, 文中处处展现着诗画之美, 为我们品读与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诗化特色提供了经典的素材。

一、第一人称叙述角度, 真情实感, 感染力强

在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中, 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写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注意书写自己的真切感受。因此, 常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 自然而然地带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和真实感。

第一人称叙述, 是写作者站在说话人的角度, 在文章中以第一人称代词“我”或“我们”的口吻来叙述。这种叙述方式, 真实而有感染力, 易于产生感应和共鸣, 拉近读者与作者的心理距离, 增强作品的抒情性和表达效果。在《荷塘月色》一文中, 朱自清以“我”的角度描写了作者在一个夏夜独自到荷塘赏月的情景, 因使用的是第一人称, 写的都是作者眼中景, 心中情, 可充分展现作者的内心世界, 更具真实感。阅读时, 连读者也变成了文章的“我”, 文章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叙事人、人物重合, 叙事、议论、抒转折灵活自由, 进退自如。透过细致的景物描写, 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的特定景物, 让作者向往自由宁静生活及自然美, 在黑暗现实中寻求暂时的超脱、安宁而终不可得的真实的内心感受有了可靠的依托, 这种毫不矫饰地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抒情手法与诗歌常用的直抒胸臆一脉相承, 深深地吸引和打动读者, 成为人们百读不厌的美文。

二、情景交融, 构建意境, 富有诗意美

着力于意境的构建, 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意境本为诗的要素, 同时也是东方艺术诗意美的灵魂。朱自清以此融入写景散文创作中, 使作品具有诗一般的意境。所谓“意”是指诗人的思想与情感;“境”是指用以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与环境, 即把情感客观化、对象化。意境的建构需要意与境两方面的结合, 建构的途径很多, 情景交融就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就要求作家的主观情感和客观物境的高度统一与交融, 正所谓“景无情不发, 情无景不生”, 这句话道出了意境这一诗学的真谛。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于中国陷入空前黑暗的1927年。当时作者十分彷徨, 他明白“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 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两条路他都不愿走, 于是走中间道路, 以求暂时逃避现实。这篇作品借月色掩映下的荷塘景色, 反映作者自己体味的“独处的妙处”, 追求刹那间的宁静以求摆脱现实烦恼。

作者在文中将“意”与“境”紧密结合起来, 构建出情景交融的意境。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 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 种种景物, 色彩是多样的, 情态也各不相同, 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 是画意的设置, 也是诗情的安排, 这就不仅使画面色彩均匀悦目, 富有立体感, 而且透出一股神韵, 蕴含着一种浓郁的诗意。淡淡的月光, 薄薄的青雾, 象牛乳中洗过了似的花叶, 隐隐约约的远山, 斑驳稀疏的树影, 淡淡的云, 微微的风, 缕缕清香, 这些都是轻淡的;“蛙声”“蝉声”的衬托, “酣眠”“小睡”的比喻, 情态交融在一个“淡”字上。声、光、影、色、香都是轻淡的, 共同形成静美淡雅的韵味, 如烟一般轻、梦一般美的荷塘月色, 则浸透着作家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幽静的小路、亭亭玉立的荷叶, 袅娜开放的荷花, 飘香的荷塘、脉脉的流水、不能朗照的月光与同作家意欲摆脱人世间烦恼而偷得片刻逍遥的情怀融洽无间, 交织成一曲和谐的旋律, 令人自然而然地想象出作者在描绘这一切时的深情、诗意的目光和欣赏、陶醉的感情。在朱自清散文里, 借助景物衬托、抒发心中的思绪, 又赋予景物生命的性格和情感, 和谐地创造出使人沉醉的意境, 深邃幽远, 使作品有了诗的韵味。

三、生动绝妙的语言艺术, 富有极强的表现力

朱自清的语言艺术是最为人称道的。他对语言是十分讲究的, 注重语言本身的精致、准确和神韵, 具有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他的写景散文, 语言凝练明净, 细腻秀丽、典雅, 巧妙运用比喻、叠字、通感等手法, 以精雕细刻的工夫, 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 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

在《荷塘月色》一文中, 比喻的运用修辞手段琳琅满目, 比比皆是, 使语言生动形象至极。“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把月光比作流水, 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 ……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 既有视觉形象, 又有听觉形象, 动静结合, 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 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月色下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博喻的运用, 使句式整齐, 气势贯通, 给人以美的享受;而通感这种常人难以使用的修辞手段, 在朱自清笔下也是运用娴熟, 产生出一种耐人寻味的美感:“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是以听觉来沟通嗅觉方面的感受, 用渺茫的歌声描绘出“清香”似有似无的缥缈感觉, 多方调动读者的各种感官。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使人感受如浴荷塘月色之中, 进入诗一般的美境。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还富有音乐美。他特别偏爱运用叠字叠词来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荷塘月色》全文不到1500字, 32处用叠字叠词, 第四自然段的叠字词达9处之多, “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 “隐隐约约”的远山, “曲曲折折”的荷塘, “亭亭玉立”的荷花, “缕缕”的清香, “静静”的花叶, “薄薄”的青雾等都是作者力求“音美以感耳”的具体表现。叠字叠词的使用加强了语意, 舒展文气, 使文章行文从容不迫, 节奏明朗、流畅, 音韵和谐, 与作者缓慢柔和的抒情语调相吻合, 令人赏心悦目, 心旷神怡, 充满诗情画意。

四、借古抒怀, 写作手法富有变化, 具有古典韵味

在文章中, 自然贴切地引用古典诗文, 能够使文章内涵意蕴深长, 语言上增加诗意, 具有浑然天成之美。朱自清在运用古典诗文时, 仿佛信手拈来, 毫无斧凿之感。看《荷塘月色》中下面两段:

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 荡舟心许;鷁首徐回, 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 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 迁延顾步;夏始春余, 叶嫩花初, 恐沾裳而浅笑, 畏倾船而敛裾。”

《西州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水。

从文章的构思角度看, 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是文章的结尾部分, 不仅把文章的“神———情感, 也就是不宁静的心情, 无法解脱的愁绪”抓得牢牢的, 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 而且与开头所写的作者的内心情感起着呼应的作用, 在结构上给读者以完美的感受;在写景的手法上, 写完荷塘月色以后, 作者掉转笔端, 由空间转向时间溯历史长河而上, 出其不意地把人们带入了六朝采莲的风流季节, 带到了古代“妖童媛女”荡舟采莲的境界, 通过“我对“热闹”而“风流”的采莲情景的向往和无福“消受”的惋惜之情, 把古代江南生活的自由美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与现实的黑暗恐怖形成鲜明对比, 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冲突才凸显得更清晰;写景从今到古, 从北到南, 手法富有变化, 不仅有利于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联想或共鸣, 使文章波澜起伏, 而且字里行间渗透着古韵和典雅的色彩, 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 充分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最有韵味的写景散文作品之一作者在文中着意创造一个诗意盎然、情景交融的境界, 作品中满贮诗意的是风采绮丽的荷塘月色。无论是情景交融的意境还是生动绝妙的语言艺术, 处处流淌着诗画之美, 较为典型地体现了他的写景散文创作的诗化特色。因此, 通过对作品的赏析, 不求能达到十足的境界, 但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朱自清的写景散文的艺术风格与魅力: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创造情景浑然一体的自然和谐、诗情画意艺术境界, 真挚的情感, 高超的语言技巧, 严谨精巧的构思使文章呈现着清丽、隽永的诗意美, 这种运用诗化的笔触抒写自然与生活抒发内心的真挚情感, 使散文具有诗化的风格特征, 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情趣,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殿林.荷香月色独我赏一赋一曲蕴情思.语文月刊, 2010, (5) .

[2]张彩云.有己.有画.有诗———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J].文史博览 (理论) , 2007, (7) .

[3]张剑.朱自清文艺思想论[J].中国文学研究, 2010, (3) .

[4]韦晓军.朱自清散文语言的色彩魅力[J].学术论坛, 2006, (6) .

[5]朱自清.荷塘月色[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9.

我家的猫和老鼠写景散文 篇11

我家的阳台是个充满活力的“动物园”。刺猬的家在水槽里,它每天跳来跳去,走来走去,基本上不睡觉,人一靠近,它就“炸”了。仓鼠一直在笼子里爬上爬下,天天啃笼子,而且是个吃货,每天都在运动,可还是很肥,每天过得十分快活。乌龟则待在水池里,不来人时很安静,一来人就“扑哒扑哒”玩水,溅了一身,它高兴了。这些动物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

我家的阳台是个美丽的“植物园”。芦荟越长越大,叶片越来越多,越长越壮实。落地生根,一粒一粒地“躺”在花盆里,又绿又小,可爱至极。绿萝生命力顽强,有时我们经常忘记浇水,或是没时间浇水,可它还是又绿又大。这些植物充实了空荡的阳台,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风景。

我家的阳台是个充满着墨香味的“书法室”。桌子上文房四宝,样样俱全。盒子里有许多书法书,我最喜欢的一本是欧阳修先生的欧体楷书。我每天练字,字越来越好了,心也越来越静了。

我家的阳台是个充满欢笑声的“游乐园”。阳台上有一个秋千,可以躺在上面,也可以坐在上面,可以荡得很高,有飞起来的感觉,真好玩。阳台上有一个滑板,在上面经常站不稳,又需要扶着墙,我练了许多复杂的动作,锻炼了平衡力。我们经常在阳台上健身,我在阳台上一直练呼啦圈。我们家的阳台给我们带来了健康。

我家的阳台是个放松身心的“观景台”。早上的时候,雾蒙蒙的,望到远处的山若隐若现,忽高忽低。中午的时候,雾散了,楼下的树也出现了,到处都是绿色的。晚上看日落,太阳渐渐落下,在太阳周围是大片大片的火烧云,景象壮观。在阳台看风景,全身心都放松了。

春在我家600字写景作文 篇12

每天早晨起来推开窗户,我便能闻到花的芳香,草的清新,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于是便会有一种置身春天的感觉,这一切得益于我家的环保阳台——屋顶花园。

我家住在顶楼,阁楼前是一个很大的阳台,于是,我们综合利用,建起了一个屋顶花园。花园里种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有仙人掌、宝石花等盆景,有杜鹃、菊花等鲜花,有挺拔威武的铁树,有缠绕着防盗窗的文竹

挂在防盗窗上的文竹全身碧绿,它细细的茎上顶着翠绿翠绿的叶,那叶片轻轻的,薄薄的,就像几把小绿扇。只见文竹密密麻麻地爬满了阳台,一簇叠在另一簇上面,几乎不留一点空隙。阳台的左边是几盆宝石花。宝石花的叶子呈菱形,它的每一瓣叶子都长得十分厚实、饱满,青灰色的叶子交错、重叠地长在一起。这几盆宝石花已经在我家生活了近十年,而且已分出许多小鹏,因为宝石花有极强的生命力,所以我很喜欢它。阳台右边的仙人球长得也很有意思。那翡翠似的圆球茎上,从定点到基部均匀地长着13条棱,像地球仪上的经线一样,在每条棱上,长满了簇簇钢针似的.小刺。在阳台的顶部还有一盆雅致的吊兰,鲜绿的叶子中,抽出许多根枝条,这枝条上丛生着许多叶子。枝干的顶上开着几簇小白花,它们在你的头顶一荡一荡的,犹如绿叶仙子在空中翩翩起舞,别有一番情趣。这些看似名不见经传的小花小草,虽然没有牡丹的娇美,没有兰花的高贵,但它们却是绿色环保的使者。

我家的猫和老鼠写景散文 篇13

春夏秋冬,四时审美特性的变化与作者审美情感的变异是互生互动的。它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以景显情,这是由景及人;二是以情驭景,这是由人及景。然而,无论是以景显情还是以情驭景,都应该是情中有景、景中生情、情景交融、物我两忘。

“散文”这一名称是“五四”时期才有的。在古代,散文是指与骈文相对的一切不押韵的文章。而今则不同,“散文”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指除去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之外的一切叙事性、议论性、抒情性的文体。这样就有了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等的分类。狭义的散文则专指抒情散文。这是因为随着文体的发展,叙事散文中的通讯特写、传记文学、报告文学等,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文体,各成一类;议论散文则有了专门的名称——杂文,也从散文中分了出来,剩下的只有抒情散文,这就是狭义的散文。

抒情散文重点在于抒发作者的内心之情,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方式加以表现抒发的一种作文技法。直接抒情,顾名思义,作者在文中直接表达自己被现实生活所激发起来的感情。间接抒情则有叙事抒情、状物抒情和写景抒情之分。

“人生如酒自斟酌,文章似茶随调和。”如何鉴赏和写作好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我认为,重点就在于把握好情与景的关系。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指出了外界景物对创作的影响。进而他又阐明创作中情与景的关系:一方面,心既随物以宛转;另一方面,物亦与心而徘徊。这种心物的交融就促成了作品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春夏秋冬,四时审美特性的变化与作者审美情感的变异是互生互动的。它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以景显情,这是由景及人;二是以情驭景,这是由人及景。然而,无论是以景显情还是以情驭景,都应该是情中有景、景中生情、情景交融、物我两忘。

笔者以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为例,简述这两种表现形式,从而以点代面,分析写景抒情散文情与景的关系。

一、以景显情

美学家说:“一片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以景显情,侧重于借助景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也就是在描写的景物中有明显的作者情感在流露。首先,我们品读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云烟。这篇文章的题目之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初读完此文,我们仿佛看到一位青布长衫的旅人,在凄风苦雨中彷徨、叹息、思索。作者郁达夫通过“清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等五幅图画向我们展示了这故都的秋色、秋声。秋色的冷清,秋声的寂静,作者在这样的秋色秋声中会体会到何种“秋味”呢?“悲凉”——只有悲凉。郁达夫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是寂静的、更是美丽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里凋零。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凉,深深地藏在这简淡的文字之中,让我们从美丽中读到眼泪,从眼泪中读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

我们再来看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荷塘月色》可谓是现代写景抒情散文的代表作品。写景中,委婉而曲折的表达了朱自清先生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情。文中以景显情是其主要写作特点。出门时——不宁静;在小路上——得到自由,超脱现实;欣赏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聆听荷塘四周的热闹——重归失落;惦记江南——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走回家门——回到现实。朱自清以饱蘸着感情浆液的彩笔,情景交融地抒写了他特定时期的心情。

二、以情驭景

俗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以情驭景,以作者的情感驾驭所赏的风景。“花谢花飞花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眼泪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对于同一轮明月,高兴的人写她,她在笑;忧郁的人写她,她在愁。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寂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构成了文章的骨架,使“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

如果说景物是失,那么抒情就是得。鉴赏写景抒情散文时应该有的放矢,把握住景物和情感之间的内在联系。无论是因春而喜,见秋而悲,抑或是寄乐情于夏景,寓寂寥于冬日,情和景都应该是相互融合的。就像生活中和面一样,只有水和面还不行,还需要把水渗透到面里,二者完全融合,这样才能和出好面,做出美食来。

摘要:抒情散文重点在于抒发作者的内心之情,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抒发的一种作文技法。“人生如酒自斟酌,文章似茶随调和。”如何鉴赏和写好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重点就在于把握好情与景的关系。笔者以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为例,简述这两种表现形式。从而以点代面,分析写景抒情散文情与景的关系。

一只老鼠散文 篇14

题记: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天天快乐一片文章引出红叶和雨滴的两篇文章,姑且算上我的第三个篱笆桩吧!

生肖选举前夕,猫兄邀我痛饮兼为明日之壮举庆祝。恐吃酒误事,吾于酒前服下解酒药。猫兄自持酒量过人,连干十大碗,遂酣睡不醒。

余彻夜难免。二更天,余潜上烛台,窥见老牛收拾包袱欲上南天门。眼珠一转,计上心来!遂钻进老牛之包袱,搭上开往南天门的免费班车。吾等抵达南天们,已是四更天。钻出包袱,打探选举情况,四野无人?!于是乎,吾跃上了牛角,表演有史以来最完美的鞍马动作,刚好于最高领奖台处平稳落地!“聪明伶俐,状元之才!”而后裁判为我颁发状元证书,于世界电视台现场直播。一时间,声名远洋!

余本想荣归故里时,与猫兄分享此殊荣,无奈此君因吾未当其闹钟,间接使其落选,沦落到“猪狗不如”之地步,遂天天腰配砍刀,见吾便眼红。于是,吾背井离乡,颠沛流离。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

自此,吾天天守在烛台前,念经诵佛。一晃十年,甚似一世!终感动佛祖。吾期盼佛祖授吾飞行绝技,佛祖一笑而过。吾正纳闷,小手于腮前做沉思状,而后扑腾两下,竟能飞翔,甚喜!今吾不必担惊受怕也!吾成为一只会飞的`“油老鼠”!

古语有云:得意而忘形也!迎面飞来异类,典型的猫脸鸟身!见吾便追,气煞老夫!吾欲反击,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乎,吾又过上颠沛流离之生活。后经打听方知,追杀吾之杀手乃是“猫头鹰”!

吾又见佛祖,戚戚焉!佛祖手一挥,吾便进入九道轮回!我想今生不用再见猫矣!公鸡打鸣四更天!吾睁眼欲瞧新世界!见吾被一人握于手中,上下左右随心所欲晃动,旁边一屏幕,美其名曰:电脑显示屏!吾赶紧跪下,五体投地:“感谢佛祖,吾以解脱!”适才完毕,闻一人语:“靠!这猫又坏了,掉网了!”

我家的杨树散文 篇15

十多年前我家靠墙根的院子里,发现了几棵绿滋滋的小苗苗,仔细看看,是几棵杨树苗。

小苗苗仅仅有一根线那么细,弱弱的样子。我也不理会它,随它去吧。没有多少天,渐渐的有筷子粗细了。嫩绿的叶子像孩子的小手,托扶着阳光、雨露。

一年过去,几棵小苗苗竟然出脱成亭亭玉立的小杨树了。风来风去,树上的叶子哗啦啦的响成一片,煞是热闹。

不施肥不浇水,不整枝不打杈,小杨树噌噌的往上长,几年工夫,长成了大杨树。

渐渐的,有两只喜鹊飞过来,盘旋几圈,落下来,唧唧喳喳商量一番,就衔了草木秸秆,在树杈上垒起窝来。不几天,树杈上就有了黑黑的一个喜鹊窝。天天早起,喜鹊就在树上唧唧喳喳的叫起来,接着,树下的人家,就开开了门。新的一天,就在喜鹊的叫声里开始了。

春天时候,最先展现绿色的还是杨树。远远的,望见一抹绿的一定是杨树。刚刚展开的杨叶是淡红色的,渐渐的变成了绿色;

夏天时候,风雨欲来,树叶飒飒作响。似万马奔腾,似鼓角争鸣,又似波涛汹涌……真正雨水落下来,打在树叶上,那动静,真的才叫“动听”。

每年秋后,院子里落满杨叶。内当家的见天扫落叶,落叶多了,我就把杨叶堆起来,沤成肥料,拉到地里。

寒冬腊月,万物萧条。高高的树杈上,那一团褐色的喜鹊窝,就成了最美的风景――青灰色的翅膀展开,划过苍茫的冬日,洒落一溜报喜声。喜鹊,这个属于冬天的精灵,在冬日里鸣叫着春天的`先声。

大杨树,长了十多年的大杨树,终于长成了材。――三尺粗的杨树,可以刨倒了。当然,不是说,三尺的杨树就可以作什么用。因为每年的春天,纷纷扬扬的杨绵,落在平地里就像下了一场大雪,路人随便扔一个烟头,就有可能惹起一场火灾。村里不少小孩还会感染呼吸道疾病。

和内当家的一商议,卖!

叫来两个买树的小伙,看看树,小伙掏出卷尺,量了量尺寸。“三棵树,一千。”“中。”买卖就成了。

小伙子一拉把手,油锯就尖叫起来。随着油锯的叫声,树根部的锯末,飞速的迸溅出来。杨树渐渐倾斜,紧接着,听见树枝划破空气的啸声,“呼――”树重重的砸在地上。

我家的杨树,就此结束了十多年的风华正茂。“没事儿。树根上还会发芽的。”小伙子笑笑说。

上一篇:描写人物精彩句段范文200多字下一篇:汽车尾灯控制电路 verilog课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