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我的老师的作文记叙文

2024-07-19

描写我的老师的作文记叙文(共13篇)

描写我的老师的作文记叙文 篇1

一头稀疏的白发,显得十分苍老,一张嘴,两排泛黄的牙齿暴露无遗,一双铜铃般的大眼深陷眼窝,但却深邃明亮。

第一次见面的场景记忆犹新,他慈祥地和我们打招呼并自我介绍:“我姓帅,帅哥的帅,以后就叫我帅老师,也可以叫我大帅……”话未落音,同学们哄堂大笑起来,这老师跟“帅”完全不沾边啊。突然,他声音提高八度,一脸严肃地宣布课堂纪律,老师这变脸速度,堪称川剧里的变脸大师了。

第一节课正式开始,帅老师先给我们讲了围棋的基本知识,然后眉飞色舞地告诉我们如何开局、如何落子、如何布局,我们听得云里雾里、一脸懵懂。老师惊讶地问:“围魏救赵、声东击西、诱敌深入,这些也不知道?”我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知道……”同学们互相传递眼色,这到底是围棋课还是语文课?我一边犯迷糊,一边期待:赶快给我黑白棋子,带我们厮杀吧。可帅老师依旧沉浸在独舞中。

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帅老师带我们观摩高一届同学的课内实战演练。当老师宣布两两对战、自由组合时,同学们欢呼起来,纷纷找对手挑战。每个人都憋了一股劲,帅老师则靠在讲台上,似笑非笑,一副坐山观虎斗的模样。比赛在紧张的气氛中开始了,有的同学在杀气腾腾中快速落子,有的同学手执棋子犹犹豫豫,有的同学手撑下巴冥思苦想,有的同学喃喃自语……战况越来越激烈,帅老师在教室走来走去,时而驻足沉思,时而会心一笑,时而眉头紧锁,时而点头默许……帅老师脸部表情变幻莫测,变脸大师的称号非他莫属。

有一次,我早早到了课室。大帅笑容满面地喊我陪他下棋,我在惊喜和紧张中和老师对局。大帅神情凝重地落子,不一会儿我就被吃掉了很多棋子。帅老师不但不高兴,反而一脸不悦。我在手足无措中又犯了一个低级错误,老师瞬间变脸,阴云密布,空气凝固了似的,我连大气都不敢出,头发都快竖起来了,老师看出我的紧张,面部肌肉又柔和起来,在老师的引导下,我逐渐把以前学到的战术招数统统使出来,终于,我发现了老师的破绽,使出一个妙招,杀了一条大龙。帅老师站起身来,摸摸我的头,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这就是帅老师,一位变脸大师,用他的爱心与慧心,伴我走在围棋之路上。

描写我的老师的作文记叙文 篇2

作文是语文综合素养的熔炉,但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中困扰教师的主要问题。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曾经说过,有相当一批老师是没有作文教学的。那些有作文教学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大多只做——出题目、打分数、写评语,这个过程中没有教学,只有要求和结果。作文教学的普遍问题是没有真正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写作过程中需要字、词、句、段、篇、逻辑等“硬件”,还要调动社会阅历、生活感受、写作情感等“软件”。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但是目前在整个初中作文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都存在很多困惑。很多同学一提作文就头痛,缺少作文素材、词语积累不够,不知道怎样描述、表达,也就是说,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写作技巧和手段“我叙我事”、“我写我心”。于是,作文课上有的同学记流水账、东拼西凑、假编乱造,使得作文内容假大空,毫无情感。如此,不仅没有达到训练的目的,反而浪费学习的时间,加重学生的负担。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提醒广大考生,记叙文必须强调三个基本要求:1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2有一两个比较清晰的人物形象;3以记叙、描写为主,特别要重视细节描写,抒情和议论应当压缩到最小的篇幅中,甚至不发议论。其中第三条是作为作文的“亮点”出现的,有了它,往往能提升作文档次。那么如何在记叙文的写作中营造“亮点”呢? 学生练习好描写,巧写细节,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二、细节描写的要义和特征

细节描写指的是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某些细微的举止动作,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生动、细腻的描写。它可以是人物行动方面的, 也可以是神情方面的、心理方面的,还可以是环境方面的,但更多情况下,其是一种综合性描写。巴尔扎克说:“唯有细节才组成作品的价值。”好的细节,能使文章生动形象,写人则如见其人,写事则生动传神,写景则如临其境,给人真切的感受。

记叙文细节描写有以下特征:

(一)主体性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活动,学生是这项活动的真正主体,记叙文中细节的描写必须通过学生的脑子想、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说和手操作才能完成,必须用自己的身体经历,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离开了学生的主体参与, 细节的描写只是一句空话。

(二)差异性

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智能、经历、兴趣、爱好、特长、性格等各不相同,因此,细节描写的过程也不尽相同,并且最终成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层次性。

(三)开放性

既然细节描写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那么在教学中就应该正确对待这种多样性,训练时应允许和鼓励不同的方式存在,应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有利于细节描写的具有开放性的学习气氛。

(四)实践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细节描写训练中,学生不能单纯依靠老师的单向灌输,更不是老师的一厢情愿,而是更多的由学生自主构建,自主体验。只有与学生的亲身实践相结合才是真正意义的提高, 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学生才能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

三、记叙文细节描写的具体教学策略

李准曾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品, 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初中阶段的学生习作内容离不开事的叙述,而事离不开人,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灵魂。如果把一篇作文比做一棵树,那么作文中的细节描写就好比树上的枝叶,树没有枝叶就不像一棵活树,作文没有细节就显得平淡,不生动,不真实,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赵树理说:“细节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 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从而使人看到以后印象更深刻。”细节的作用就在于加强真实感和形象感。我认为在记叙文细节描写训练中要以生活的细节观察入手,多赏析经典细节描写,同时学习细节描写练笔,由点及面,由段及篇,循序渐进。

(一)观察生活细节,种种发现遍地生花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艺术大师罗丹说:“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我认为真正的好作文都是来自原味的好生活,生活中有的是作文事件。“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水之源,丰富多彩的生活能帮助学生积累素材。细致观察、用心感悟生活,是写好细节的前提。

1.出 亮招——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景 。

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情感。”生活中从不缺乏写作的材料,但同学总抱怨生活太单调,我是不同意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景,让学生懂得,那些生活中的看似平常的人事物景都存在美,都是精妙的写作素材。

【例如】《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我让学生回家观察家里的情况:有哪些人? 各有什么经历、嗜好、习惯? 家人之间、亲戚之间、邻里之间关系好吗? 从你记事以来,有哪些事最能表达家人对你的爱? 你觉得家里有什么“秘密”没有? 你最爱家里什么人? 有什么心愿?

学生作文片段——母亲轻声叮嘱我:“就要中考了, 你也挺辛苦的。去玩就玩高兴些,放松些吧,别总担心考试,玩过了就认真学习,妈妈相信你会是最美的朝阳。”我点点头看着母亲,好久没有这样近距离看母亲了。母亲的头发不再有光泽,而是冒出了些许白发,脸上的红润也已褪去,眼角也出现了皱纹蔓延的痕迹。只是那声音依然动听,那眼神依然慈爱,那叮嘱依然深情。

2.出 绝招——引导学生观察不同事物的特征 。

要写好文章,就要善于发现事物的特别之处,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我们在写人记事的时候,要指导学生观察人或事物的差异处,发现人或事物的特别之处,细致描绘出来,就是独特之处。

【例如】我在七年级第一学期组织过这样一个活动 ,要求学生选择一位新同学作为描写对象,从人物的外貌、衣着、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着手,抓住人物特征说说那位新同学,不能出现人物的真实姓名。然后把每位同学的文章展示出来,要求全班一起猜猜描写对象的姓名。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写作时着眼于事物的特征,发现描写对象的特别之处,不能千人一面。

一位学生描写一个特别爱好体育的女生片段: 如风一般的女子便是形容此时正冲向操场的她。看到那一米六的个头,跑起来像屁股着火一般,快到沙坑时突然飞身跃起,轻盈的身子如同一条美丽的抛物线,完美落地,还不忘回过头来伸出剪刀手,大声喊着:“耶! ”

3.出妙招——引导学生调动所有感官去观察 。

观察不仅仅指用眼睛“观”。生活中不仅有有形的人、事、物,还有无形的声音、味道、色彩,等等,有时仅凭双眼是难以全面、深刻地认识和把握的。朱自清先生正是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才将春描绘得那么美丽。只有观察时五官齐用,观察的生活才是立体的、完整的,写出来的文章才形象、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因此,在写作指导中不断引导学生训练感官,灵敏、准确地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是指导学生摆脱混沌的写作状态,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方法之一。

【例如】《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寻找一种植物观察它的特征》的案例。

(1)五官并用观察法:调动各种感官去观察。

(2)作用 :运用“五官并用”观察法 ,往往能更全面地了解景物。

(3)要求:请同学们用“五官并用 ”的观察方法 , 完成你所观察的植物报告,记下你所选植物的颜色、形状、声音、气味、质地、味道,等等。

(4)根据你的报告,写一个片段介绍这种植物。

学生作文片段——窗前那树上浓碧的枝叶总嬉笑地越过保险窗铁栏间的缝隙,伸长胳膊逗着玻璃窗户。关窗时候,紧贴着透明玻璃片,赌着劲儿想窥探房间里面的世界。人瞅着,就有一股绿色扑面而来的生机盎然。深绿浅绿浓绿碧绿橄榄绿,仿佛试探似的微微蜷着,映着光线镶着一圈金边,缀成一片。这时候普普通通的桌面上就会有阳光慷慨施舍细细碎碎撒的一把碎金。我轻轻地用手触碰它的枝干,斑斑点点,有点些微的凹凸曲致, 然而绿叶却滑得腻你的手。在阳光的映照下,整棵树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清香,在空气里酝酿着,渐渐弥漫了整间屋子。忍不住心软将窗户打开了罢,树枝变大了胆子放肆了,精致的叶片连带着嫩嫩的枝干,探入房里。颇有些冒失毛孩儿无赖的小脾气,亦是舍不得再关上窗了,怕伤了那能掐出水来的小臂。

(二)赏析经典细节,浓厚兴趣跃 然欲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由此可见,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水平的提高与阅读是分不开的。教材中的课文有很多都是经典之作,具有典型性,是学生体验生活、积累语言不可缺少的好材料,更是向学生提供写作技巧的好范本,能开拓学生想象力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因此,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赏析经典细节描写,引导学生用他山之石攻玉。

1.品味经典细节,体悟魅力 。

教学中,我们要与作者的节奏合拍,跟随作者的视线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品味课文经典细节,让学生得到美的感受和熏陶,进而让学生感受到细节描写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例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 ,重点安排了学生分析“父亲买橘”片段:“蹒跚”,说明父亲身体肥胖 ,走路摇摆。两手的动作用“攀着”,两脚的动作是“向上缩”,上身的动作是“微倾”,爬上月台,多不容易。通过典型性的动作描写,表现出的父亲形象确实栩栩如生。如果写成“父亲很困难地爬下月台,买了橘子又很费劲地爬上月台,走回来”,我们就不可能体会到他流眼泪的心情。

学生作文片段:每当在卫生间时,妈妈照着镜子,一边梳着头发,一边会像小孩似的抱怨:“怎么会这样,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白头发呢? ”于是踮起脚尖,把头贴近镜子,瞪大眼睛,伸手一根一根地拔掉,拔着拔着,似乎觉得越拔越多,竟懊恼地把头发揉做一团, 似乎这样就可以让黑发把那讨厌的白发遮住。

此生通过“照”、“疏”、“抱怨”、“踮起”、“贴近”、“瞪大”、“拔”、“揉”一系列典型性的动作描写 ,把妈妈讨厌白发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2.精读经典细节,模仿学习。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儿童模仿前人, 获得最初的知识。模仿就是学习。”学生模仿性、创造性极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为学生提供练笔的平台, 是锻炼学生理解运用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学生展开智慧翅膀、拓宽创新空间的舞台。学生作文是在“由仿到创”的过程中提高的,模仿是学习的最初形式。我的做法是学习课文中经典细节必定让学生仿写文中的句子或片段,这样既积累了知识,又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训练。

【例如】教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我要求学生学习莫泊桑对人物的描写方法,运用肖像、语言或动作描写,介绍一个或几个你的同学或老师。

学生作文片段——我们的班主任吴老师,她的穿着打扮,就如她对教学一样——一丝不苟,头上的马尾辫,随着轻盈的脚步,一颤一颤地,张扬着青春的活力,脸上随时浮现出微笑,总让人想到那和煦的春光,使人心情愉快。

我们的英语老师,她长得微胖,皮肤有点黑,脸上很少有笑容,总是一副严肃的神情。只要她一走进教师,全教室立刻鸦雀无声,她总能制造出一种安静的气氛,静谧得让人敬畏。她一说话就像连珠炮一样,让人胆战心惊。

我们的语文老师,生就一张娃娃脸,微微一笑,就会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她戴副眼镜,更透出文人气派。她的课堂总是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带领我们徜徉于文学的海洋。

(三)明晰细节技巧,片片思绪促成 提高

细节描写赋予人物以生命,赋予情感以活力,赋予中心以光华。杂乱无章的细节描写是不可取的。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文章,形容词一大堆,细节画面一连串,但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一旦学会写出细节中的细节,笔下的文字,就会一下子变得透彻清晰生动,有了深度和新意。

1.真实点——符合生活的逻辑 。

细节来自生活,细节描写必须真实地表现生活。这个“真实”,应该是生活中会存在的情景。失真的细节描写只会令自己的作文褪色。

【例如】有个同学写“深夜我发烧了 ,母亲不顾外面的狂风大雨,背着我向医院冲去”,作者的本意是表现母爱的深挚,但由于这个细节失真,按照现实的生活条件,母亲不可能背着高烧的孩子直接冲向雨中,可以开车,也可以坐车,结果让母爱大打折扣,被人怀疑真实性。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定要认真观察生活。尊重客观生活的实际,绝不能凭空想象。这是恰当运用细节描写的基础。

2.独特点——着眼人物的个性。

细节描写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思想服务的,因此要挑选那些最能表现主题和人物的细节, 特别要描写能展现人物所独有个性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

【例如】《故乡》一文 ,写迅哥儿在回到离别十多年的家乡时,与儿时最好的伙伴闰土相见时,作者没有写他俩一见面就热情拥抱,或没完没了地叙离别后的相思、各自的生活,而是写道: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这里对闰土动作、神态和语言的细节描写,非常形象地表现了中年闰土在生活重压下自卑、麻木的形象,引发了读者的无限同情和感慨。

学生作文片段——外婆露出早已没了牙齿的牙床, 笑呵呵地看着我,脸上虽然显得疲惫,但她全然没有抱怨。想不到,又苦又累的外婆竟然笑得如此灿烂。也许,对外婆来说,能为孩子分担生活的重压,那是她最大的享受。即使再苦再累,她也是快乐的。”

这些动作、神态描写,把外婆的高兴快乐描写得活灵活现,也写出了外婆对孩子独特的爱。

3.仔细点——留下传神的片断 。

既然细节描写于人物、于情节、于主题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写作上就不该轻描淡写,而应该工笔细描,传其神韵。这样才能让细节深入人心,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

学生作文片段——风习过耳际, 把我从回忆中唤醒。眼前,祖母倚在藤椅上,已经睡熟了。那安详的神态却掩映不了岁月留下的痕迹,前额上细细密密的皱纹,深深浅浅地纵横沟壑着;一头短发被打理得井然有序,却抹不掉夹杂其中的丝丝银发;曾经红润泛着淡淡光泽的皮肤,也在岁月的打磨中松弛下垂。一阵秋风起,祖母身上遮盖的衣物轻轻滑落到地上,瘦弱的身体不禁微微颤抖,我的心也随之一颤,猛然间我发现祖母老了。

(四)练笔细节描写,点点智慧绽放异彩

细节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要求我们在展现具体环境中的人物语言、动作等细微之处塑造人物形象,彰显个性。好的细节描写,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1.细化动作,增加内涵 。

老舍说:“描写人物最难的地方是使人物立起来, 我们须随时用动作表现出来……人物的感诉力才能深厚广大。”人物的动作可以说是反映人物精神、性格的一面镜子。只有成功地描写了人物的动作,才能使人物的精神世界得以充分展示,使笔下的形象活灵活现。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进行动作描写时要注意细化动作,写出行动的过程;要抓住特点,写出行动的情态;要抓住细节,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要抓住下意识的动作,揭示内心活动;要描摹人物肖像的动态,把握人物性格。

【例如】下面是一生《学游泳》的动作描写:

今年夏天,爸爸带我到南湖去学游泳。爸爸带着我骑着自行车去南湖。路上瞧见建筑工人在造房子,听到树上的蝉儿在不停地鸣叫。到了南湖,从自行车上面跳下来,放好自行车,脱下衣服,走到水里,就开始游泳。吃力了,休息一会儿,再游。过了一个小时,我们就回家了。游泳真开心。

“带着”、“骑着”、“瞧见”、“听到”、“放好”、“脱下 ”、“走到”等动词很多, 但读来枯燥无味, 好像工厂流水线在做机械运动。动作描写,并不是动作堆砌,而是要选择那些关键性的动作写,就是要选择最生动、最精彩的动作,选择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动作。

下面是经过指导后修改的动作描写:

终于下水了,可不像岸上,两腿发软,身体好像飘来飘去。我急忙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脖子,两腿夹住爸爸的腰部。口里直喊着“我要回家”。爸爸说:“别害怕,一步一步地学,总是能学会的。”过了一会儿,我才壮着胆,两脚稍微向后伸了一下,觉得没事,接着两脚再用力一前一后地伸了几下,好像后半身浮了起来。反反复复,终于学会了用脚游水。这时,我脸上露出了笑容。

删除了和学游泳无关的动作描写, 着力描写学游泳的动作,体现学游泳时的感受。“两脚发软”、“紧紧地抱住”、“两腿夹住”、“口里直喊”, 真实地表现出小朋友刚学游泳时害怕心理;“壮着胆”、“稍微向后伸了一下”,体现了小朋友的小心谨慎。

2.巧用修辞,画其神韵 。

成功的细节描写是客观事物(景物)与作者主观感情的有机结合,适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形象的画面与生动的语言结合,可以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为有形,使读者透过生动细腻的文字表白,看到更精神的画面,真正触及内心的动情点。学生借助各种修辞就能将身边不经意的人和事写活,感觉到平淡的生活其实是那样富有情趣、生意盎然,同时文章更能散发出熠熠光彩。

学生作文中的精彩句子——祖母乐呵呵的,脸上那细细的皱纹,映衬着灿烂的笑容,就如一朵在深秋粲然绽放的雏菊。

合上书本,心满意足地伸个懒腰,回想着刚才的经历,心中就像一个可乐瓶似的,冒出许多小气泡在心中荡漾。

吊兰就像一位疯狂地舞者,在风雨中尽情地跳着、舞者、旋转着。

我细细地打量着它,仿佛感受到了它那颗顽强不屈的心,它用坚强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价值。

记得清晰的就是菜市口一成不变的拥挤,令人厌恶、直窜云霄的尖利叫卖声。

3.穿插环境,点缀美文 。

茅盾在《关于艺术的技巧》中指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文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人物的思想行动,是成就一篇美文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教师指导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穿插环境描写,营造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例如】学生在《寂寞里的幸福》一文中 ,开头写道 :“初秋 ,已经不经意间亲吻人间。在一个黑夜,角落里,一棵树上,奶黄色的花瓣挣脱了花萼的包裹,贪婪地呼吸着潮湿的空气。当初日放射出白色的耀眼的亮光,拥抱这一树的花朵,那,是一种让人不敢相信的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让岁月都不忍心氤氲它的容颜。”

结尾写道:“一路上,心一直静不下来。忽然,闻到一股浓烈的芬芳,我不经意的抬头,原来,是一棵开满了奶黄色小花的树……”

这篇文章要表现的主题是奶奶在晚年里积极向上的生活及社区为老人带来幸福生活, 这样的环境描写用在开头和结尾,就自然而然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一生在《记忆中那一抹亮色》一文中,写他萨克斯考级失利了,穿插了这样一段环境描写:“雨停了,天空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澄亮而透明。我走下楼来,想呼吸新鲜空气来缓解自己压抑的心情。楼前,一地支离破碎的花盆渣子,那盆吊兰也已被蹂躏得七零八落,东一枝、西一串,散乱地掩埋在泥土和碎渣中,黑黑的早已黯淡了先前的翠绿和生机。我拾起一枝,雨水顺着叶片滑落,吊兰啊,这可是你的泪? 是叹息老天对你的残忍,还是同情我虽努力付出却无法通过考级的厄运? 我不忍再看,只是轻轻地把它拢在旁边的大花盆里。”这样的环境描写比别的作文只是单纯的描写考级失败要出彩、生动得多。

再次考级时,写道:“我在门前徘徊着,忽然一抹清新的绿色映入眼帘, 竟然是那株吊兰, 在暴风雨后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枝干上几株初生的小苗,嫩嫩的、绿绿的,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地摇曳着,犹如一群舞者,伴随着美妙的音符翩翩起舞,炫动着青春的活力。几朵小花高高地悬挂在枝头,白白的花瓣映衬着淡黄的花蕊,朴素却不失高贵,在微风中,袭来阵阵花香。我细细地打量它, 仿佛感受到了它那颗顽强不屈的心,它用坚强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价值。”

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 一片枯叶能显现出肃杀的清秋。好文章之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成功的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四、指导学生细节描写训练的成效与反思

实施细节描写训练写作教学的探索研究,经一年多的具体实践,我初步得出以下成果:

该课题的提出和策略构想, 出于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文章总显得干巴巴的,不形象、不生动现象进行改进,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大势,帮助学生开发潜能、引发其习作动机、激发其创作欲望的激活素,更向学生提供写作技巧的好范本,提高初中学生语文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本策略的实践研究已基本达到了这一目的。细节描写训练,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思维活跃,学习主动愉快,使全体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学习尝试和不同程度的写作发展, 并大大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我所教的两个班的作文优秀率有所提高,这证明这样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当然,在实施细节描写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也遇到了一些阻力,比如学生的差异较大,如何分层成为一个困惑,还有待今后探究。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针对目前初中学生记叙文内容虚浮空洞、言之无物、缺乏真情实感的情况,为了给记叙文营造亮点,从体味生活细节,赏析经典细节,明晰细节技巧,练笔细节描写等方面,对记叙文教学中细节描写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探索,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思考。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的记叙艺术 篇3

一.记叙文要在结构布局上找路子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布局结构就必须考虑到人物的肖像、性格、身份、心理、语言等,适时地加以反映。《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的结构布局遵循了好多方面的游戏规则,值得我们初学写作的人借鉴。

1.显而易见的总体形式美。元代学者乔吉在论述散曲的结构时说: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本文开头简洁,结尾有力,中间内容充实、丰富,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与乔吉的理论很契合,使文章显得浑圆缜密。

2.奇峰对插的主体对称美。本文的主体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侧重写徐老师的貌丑性凶,第二层侧重写徐老师的敬业爱生,前后两层的叙述是对称的,这种对称使作品结构布局匀称,对读者产生一种对称感,从而得到一种美感享受。

3.贯通自然的伏笔照应美。“照应”亦称“呼应”,指作品中出现在首尾、前后不同地方的有关内容之间的照顾与回应。呼应能使作品结构更加周严缜密,浑然一体,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本文采用了多种方法的照应。

(1)题文照应。文章第一句话“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就照应了文章的题目“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2)首尾照应。文章开头,总写不能忘记国文老师的原因:用“印象最深”、“受益”“最多”来概括“我”不能忘记这位国文先生的原因。结尾写“我”对徐先生的深深怀念。结尾“将近五十年了”与开头“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响应,突出了相隔时间之久,将近半个世纪没有见面,但先生的音容笑貌竟记得如此清晰;作者又从空间的间隔上写自己的怀念,“听说他已早归道山”,阴阳两隔,更添惆怅之情,足见“印象”、怀想之深。“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又与正文的第一层相呼应。文末的“怅惘敬慕”可谓点睛之笔,“怅惘”是因为一直“未能与先生一通音讯”且先生已不在人世,“敬慕”是因为先生出众的才华和高尚的人品,此又与正文的第二层内容照应。

(3)伏笔照应。伏笔,就是上文为下文而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照应,就是在下文适当的地方与前文照应。首尾的伏笔照应上文已作了论述,下面谈一谈本文主体部分的伏笔照应。文章第二段首先交待徐老师的“凶”,再通过外貌表现“凶”,第三段交待了他迫于“自卫”的骂人习惯,进一步写“凶”,重点写自己一次挨骂的经过,处处呼应、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徐老师“凶狠”的性格特点。主体部分第二层先总写自己受益最多,接下来的几段分别从几个具体方面的叙述来与之响应。

4.过河架桥的衔接过渡美。过渡,是指文章前后内容的衔接,由前一种意思自然地引出后一种意思,使人感到中间没有间断或跳跃。它的任务是把文章前后的段落、层次连接起来,文气流畅,转折自然,使人有一种浑然一体、一气呵成之感。本文第七段“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这句话就将文章主体前后两部分连贯起来。

5.灵活多样的段落展开美。这里所说的“段”就是文章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本文大部分的段落都是围绕某一中心进行阐述,总分总,分总,总分等多种形式交替出现,富于变化,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古人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就是说,行兵布阵打仗,要根据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安排部署兵力,而不能按教条去做;流动的水只是顺着地势随意流淌,也没有固定的形状。同样的道理,文章的布局结构也是千变万化的,也要根据材料、立意、形势等实际作出安排。但“原型启发”对初学者来说作用很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文不愧是习作者学习结构布局的样本。

二.记叙文要在写好过程上下功夫

无论是写人还是记事的记叙文,都离不开事。对事件,则必须将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及事件中的人物关系写清楚。《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对“过程”的交待可谓清清楚楚。

一般对于尊者长者的回忆常常总会规避一些缺点和不足,而梁实秋对国文先生徐锦澄的描写与交代,却可以用“大不敬”来形容。从作者的思路来看,也许这样写,更能反映出他对这位徐老师的认识过程。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老师或朋友,最初接触,感受到的可能是他们的缺点,可是日子长了,他们的这些缺点却在我们心目中逐渐淡化了,取而代之的倒是他们的另一方面的优秀品质和黄金般的心。作者正是沿着这样的认识过程自然而然地写下去的。

主体部分的两层次组材也是按照一定“过程”来组材的。第一层先写徐老师的外貌,再写徐老师的习惯,重点叙述自己一次挨骂的经过,符合与人的相识规律。第二层写徐老师的教学过程也是按一定次序写的:先写选编教材,再写读课文、改作文、教作文,步步深入。

不仅如此,这篇文章几乎每一段都按一定的过程写,比如,第十一段,写徐先生教作文技巧,就是按:教用字的技巧;起承转合的技巧;说理的技巧。由易到难,顺序井然。

应该说,梁实秋先生的文章很讲究内在的联系,可谓气脉贯通,精气神十足。

三.记叙文要在表现技巧上求变化

1.多样的刻画人物手段

梁实秋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他抓住了徐老师的特征,对徐老师的肖像、语言和行为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刻画,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相貌古怪: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袍子上“油渍斑谰”。动作语言与众不同:“鼻孔里藏着两筒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一次酒后去上课,把梁实秋无故痛骂了两个小时,说:“你是个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这些描写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凡是读过这些文字的人,谁会记不住呢?

2.多变的衬托表现手法

俗话说:“红花再好,也要绿叶扶持。”因为红花在绿叶的衬托下会显得愈发的美丽娇艳,否则,就算光秃秃的枝桠上长满了红花,也难显其美。衬托的表现方法很多。根据性质来分,可分为正衬和反衬;根据对象来分,可分为以物衬物,以物衬人和以人衬人等等。

(1)反衬

从文章的开头,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是要褒扬自己的国文老师,可从文章的第二小节开始,却连用四个小节,写老师可怕的绰号、怪异的相貌、狰狞的凶笑、不良的习惯……但这些看似贬损的描写并无恶意,作者实际上是在通过这些富有个性特征的描写来突出国文老师的有趣和可爱,同时也与下文写老师的认真、敬业、爱生形成了表和里的反向衬托,外在的丑正衬托了内在的美。达到了欲扬先抑、似贬实褒的效果。

再比如:在学生不想上国文课的情况下,别的老师授课不过是“奉行故事,乐得敷敷衍衍”,而徐老师却是“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

(2)正衬

以我受益最多,进步大,作文技巧“至今受用”,衬托了徐老师教学能力强、水平高。

四.记叙文要在真情真意上引共鸣

记叙文无论是以记人为主,还是以叙事为主,都是为了写情写意。无论你是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无论你用什么样的技巧,目的是传情达意。《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虽然徐老师的形态特征,让人过目难忘,但是,作者表达的是对老师的“佩服——真心佩服——感恩——怀念”的思想感情。

不仅如此,梁实秋先生还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了每一位读者。人生体验多种多样、无限丰富,一个文学文本触动了一点人生体验,就可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引起读者心弦的长久回响。我想读过这篇文章的人感触是不会相同的,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老师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即使是同一个人,读不同的遍数也会产生异样的情愫。这篇文章我读了好多遍,教了好多遍,我也有许多想法,但是做一位让学生敬佩的老师,始终没变,也始终是我的追求。好的记叙文给人的启发就是多,就是大!

这样的文章对于那些苦于寻找写作方略,作文时又不免胡编乱造的学生而言,真真是样本!

描写我的老师的作文记叙文 篇4

“咦?我的语文书呢?”“喔!在我办公室!”老师急忙跑向办公室。刚开始讲课,老师好像又发现有什么不对劲儿,原来话筒也没拿,接着她便又去拿话筒。新课讲完了,还没到下课时间,老师又让我们拿出《课堂讲解》准备评讲作业,这时,老师又发现自己的那本《课堂讲解》也没拿!于是,又回到办公室去拿这本书。我们的老师可真健忘!一会儿拿书,一会儿拿话筒!这节课就这样被老师的健忘给毁了!

第四节课也是她的课,她正讲得起劲儿,我们听得也很认真。可是,她讲着讲着突然跑了出去——原来她去拿外套了……老师,你可真不是一般的健忘呀!不一会儿,一个同学讲话,被老师逮住了:“我的棍子跑哪去了?”老师左翻翻右找找,没有找到那根教鞭,最后,老师决定“原谅”他,那个同学才算松了一口气。

我的老师不仅非常健忘,而且还很啰嗦。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老师讲着一个知识点,发现我们都做错了,她就又把讲过的内容再讲了一遍,但是老师似乎还是不放心,讲完了第一遍又讲第二遍,直到讲到第三遍,这才肯罢休。下课铃响了,这节课她居然只讲了一道题!不过,还好下课了,终于不用听老师啰嗦了,可老师却坚持要再评讲一道题才肯下课!本来想到外面活动一下,或者喝口水,或者上个厕所……结果这一切,都因为她的啰嗦给泡汤了!

描写我的老师的作文记叙文 篇5

侯老师看起来三十多岁了,一头棕色的卷发显现在同学们的面前,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在上课时有时候看看班里否有说话的同学,如果有,时而严肃的批评一下,时而搞笑的的批评一下;有时看看举手的`同学,不只让谁回答是好;有时看到举手积极的同学,时而夸奖一下,让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更多,问题的答案也多了。

侯老师很关心我们的学习,特别作文上。四年级的时候,侯老师有时还抽出一节或半节课来,让我们修改作文,抄写作文时,她总是让我们边写作文边修改,而且每当我们在抄写作文时又不会写的字,只要一举手,老师马上就“速举速到”,如果问的字老师也不会的话,她就会从同学中借来字典,如果查的是个好词,老师就会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供大家在作文中使用。侯老师还让我们多看书,积累好词好句,写到作文里。一学期下来,我们班的作文字数多了,好词好句多了,我们班的作文水平也“更上一层楼了”!这样大的进步,离不开侯老师的辛勤劳动。

描写我的老师作文 篇6

她,虽然没有迷人的风姿,没有丰富的表情,也没有美丽的脸庞,但她有一颗火热、慈祥的心。她教会了我许多知识,并且告诉我怎么去做个完美的人。我知道我不是她最好的学生,但是她是我最好的老师。

如果说老师是一片大海,我就是一条微不足道的小鱼,她给我的是爱,胜似父母。

如果说老师是阳光,我就是一棵幼小的种子,她给我的是温暖的哺育,激励着我探出头来,望望着美丽而神奇的世界。

如果说老师是蓝天,我就是一朵白云,我依偎在母亲的怀抱。正是这个怀抱,我才知道,我是最幸福的人,有爱我的老师,有爱我的父母。

当我跌倒时,老师会扶起我,拍打着身上的灰,告诉我:“继续向前走,不要回头。有一双手会在后面帮助你安慰你。”

当我跌倒时,父母会告诉我“快自己爬起来!”也正是因为这两种语言,告诉了我,有困难就要面对,不要退缩!

描写我的老师的作文记叙文 篇7

一、借助文本, 揣摩细节, 领会细节描写的魅力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材选编的都是文化气息浓厚、思想内容深邃、语言富有魅力, 能启人智慧、开人心窍的精品。其中不乏精彩的细节描写。我们在教读课文、分析文本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个资源, 让学生悉心揣摩文本中的细节描写, 领会作者独具匠心的细节描写所产生的表达效果。如《背影》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文字为什么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究其原因这里运用了一系列的动作细节描写, 把父亲怎样走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等都如实写下, 我们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 仿佛看到一位慈爱的父亲为了让儿子吃到桔子的艰难过程, 拳拳父爱跃然纸上,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细节描写所产生的魅力。这样的例子在我们所接触的文本中比比皆是。如果我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认真揣摩细节, 领会细节描写的魅力, 让学生明白一篇文章的成功与否、能否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篇文章中是否有精彩的细节描写, 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产生在以后写作中也要用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传情达意以打动读者阅读的欲望。

二、分析思考, 品读细节, 归纳细节描写的方法

除领会细节描写魅力外, 在解读文本的同时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归纳细节描写的方法, 找到打开细节描写大门的钥匙。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归纳了以下几种细节描写的方法。一是锤炼词语。通过对一些精彩的动词、形容词的辨析和筛选, 精心锤炼词语可以准确生动地修饰和限制描述内容, 达到以少胜多、一字传神的效果。如《孔乙己》中的“他便排出九文大钱”和“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这里的“排”和“摸”显然是作者精心锤炼出来的。“排”字生动表现了孔乙己卖弄自己是规矩人, 但又拮据、穷酸的本相;“摸”字生动表现了孔乙己已穷困潦倒到极点, 显示了他悲惨的境地。虽然“排”、“摸”只是一字之差, 但是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表达效果, 如没有精心锤炼词语又怎能达到如此效果呢?二是巧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变抽象为具体, 变无形为有形, 变平淡质朴为文采斐然。如《孤独之旅》中:“当杜小康一眼望去, 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 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望着父亲, 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这里运用了两个比喻把杜小康在家庭衰落之后无奈走上离家放鸭之旅的孤独、无助、胆怯的心里很好地传达出来。三是调动五官。调动各种感觉器官, 细腻描摹, 写准写活人、景、物的形、声、味、质感等要素。如《社戏》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那声音大概是横笛, 宛转, 悠扬, 使我的心也沉静, 然而又自失起来, 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这一段文字作者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进行细腻地描写烘托出人物欢悦而迫切的心情, 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四是细化过程。细节描写就像电影中的“特写”和“慢镜头”, 写作时必须真实地再现动作的整个过程, 把过程细化, 才能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中的“扫开一块雪, 露出地面, 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 下面撒些秕谷, 棒上系一条长绳, 人远远地牵着, 看鸟雀下来啄食, 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 将绳子一拉, 便罩住了。”这里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动词把捕鸟的这个过程细化, 传神地写出了捕鸟技术的娴熟, 也生动地写出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给童年的“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三、观察生活, 捕捉细节, 记录生活中的精彩细节

方法来源于实践, 又指导实践。《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归纳完细节描写的方法后, 还要教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观察生活, 捕捉细节, 运用所学的细节描写的方法去记录生活中精彩细节的习惯。而且艺术大师罗丹说“生活中不缺少美, 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悉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并将平时观察到的素材进行整理归纳, 使零碎的变为系统的, 分散的变为集中的, 陌生的变为熟悉的, 以便在写作时提取。要求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某一个瞬间, 把捕捉到的精彩瞬间及时地记录在周记本中。笔者在实践此种教学方法时发现有不少学生通过留心观察日常生活, 把自己捕捉到的细节在作文中细腻地描写出来。如学生在习作《今天我当家》中写道:“我拿出两个鸡蛋, 把鸡蛋的中间部分在碗边轻轻一敲, 然后用双手抓住磕破处用力掰开, 蛋白和蛋黄像两个乖顺的小孩倏地滑进碗里, 我操起一双筷子, 双手像上了发条似的飞快地搅拌着蛋, 筷子撞击着碗发出“哒哒哒”的声音, 不一会儿, 蛋清和蛋黄就融为一体了。”读着这一段文字, 我们仿佛和小作者一起站在厨房里进行紧张的餐前准备, 这一段文字也正因为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对打蛋的过程细化, 同时也运用了拟人、比喻, 调动了视觉、听觉把当时在厨房里打蛋的情境全方位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四、片段训练, 强化细节, 让细节描写深入人心

正如人的十指长短不一, 我们的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自觉的同学会在平时养成观察、记录的习惯, 也会在周记、习作中有意识地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等增强文章的神韵, 使文章变得更具可读性。但是仍有不少同学细节描写的意识薄弱, 教师可以利用作文课进行片段训练,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对细节进行刻画。纵观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 仍然是全面对接中学生的生活, 强调表达真情实感, 在内容上更多关注“自我与成长”、“素质与情感”等方面, 我们可以围绕这几个方面精心确定片段描写的重点。如针对“考试受挫的情境”、“取得成功时的喜悦”、“独自面对黑暗时的害怕”、“感人的亲情”、“坚持不懈的过程”、“美的瞬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等题材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片段训练。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 原先写作中描写意识比较薄弱的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他们细节描写的意识得到了强化, 描写的方法也领会在心上, 运用在笔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片段训练, 强化细节描写, 相信在同学们写起作文时也能够得心运手地运用细节描写。

五、修改习作, 锤炼细节, 让细节描写增添神韵

古人云:文章不厌千回改。学生要反复修改自己的作文, 在修改中锤炼细节, 使文章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 让细节描写能够为作文添神韵。一篇好文章的细节描写有如下要求:细节要典型, 紧扣文章的中心, 为中心服务, 不能为细节而细节;细节描写要真实、自然、贴切;细节描写要生动、形象。关于如何教导学生修改习作, 笔者的方法如下。一是批注批阅。对于学生交上来的作文不写最后的总评语, 不打分数, 但是在文章需要修改的地方, 如入题较慢、详略不当、细节不真实、细节不够细腻等处做出批改, 提出要求。二是改后自改。针对学生共性的问题在集体讲评之后, 要求立即修改。个性的问题, 如细节不够典型等, 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个别同学面批, 指导他们重新选择细节来服务中心。三是互批互改。在老师指出不足, 学生自己修改之后, 很多学生很难再发现自己的不足, 可谓“当局者迷”, 这时我们可以利用“旁观者清”组织学生互批互改, 启发智慧, 交流经验来对文章进行修改。四是讲评佳作。把学生精心修改的作文收上来, 再次批阅, 写上评语, 并在学生习作中精彩的细节描写处做批注, 把好的细节描写拿出来与全班同学共同分享。经过反复多次修改, 可以让学生对习作中的细节做到精心锤炼, 让细节描写生动又不失真实, 使细节描写典型又不矫揉造作, 让细节描写真正为作文添神韵。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的结局已准备就绪, 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 这时, 再前进一步, 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于细节处见功夫, 在记叙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 通过老师的精心引导, 学生认真观察, 细致描绘, 反复修改, 及时总结方法, 学生的作文会因细节描写而增添神韵!

摘要:初中的记叙文写作应加强细节描写,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应引导学生, 借助文本, 揣摩细节, 领会细节描写的魅力;分析思考, 品读细节, 归纳细节描写的方法;观察生活, 捕捉细节, 记录生活中的精彩细节;片段训练, 强化细节, 让细节描写深入人心;修改习作, 锤炼细节, 让细节描写增添神韵。

关键词:揣摩细节,归纳方法,观察记录,片段训练,修改交流

参考文献

[1]王立根.作文智慧[M].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9.

[2]裴海安.走向有效的作文教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2.

描写我的老师作文 篇8

侯老师,一位平凡的英语老师。一个20多岁的人,长长的秀发垂到腰间。高鼻梁,大眼睛,好似一个古典美女。

侯老师总是用各种特别的方法来让我们学会新的知识。有一次学衣服的单词,侯老师给我们做了许多衣服的模型:长裤·短裤·连衣裙·短裙·夹克衫.……这些东西都很漂亮。我想要这些模型,就对侯老师说:“老师你的那些模型还用么,可以送给我吗?”“可以,都给你了!”侯老师用极其温柔的嗓音对我说。但这些话被大家都听见了,于是我手上的东西就一扫而光。看我一脸失望,侯老师说:“呵呵,没关系,明天我再送给你一个更好的。”我也没有在意老师说的话。第二天一早回到教室,刚打开课桌,想把书放进去的时候,忽然发现里面放着一件衣服模型,是白雪公主的。一件金黄色的连衣裙,特别漂亮。我知道了时侯老师当天晚上做出来的,感动极了。

我的老师人物描写作文 篇9

在我们的学习上,徐老师不容许我们有一点马虎。在课堂上,她侃侃而谈,我们仿佛看到了老师在台灯下备写教案的身影,她经常叫不举手的同学发言,给每个同学平等的机会。我是个内向的女孩,不善于发言,记得刚开学时,我写下了我的新学期计划:大胆、积极发言。虽然心中期待老师提问我,可我总担心自己答错,被老师同学笑话,就犯懒不举手了。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鼓励我,当我每次迫不及待地打开家校联系本时,总能看到老师的鼓励的话语,我的眼前就浮现出老师期待的目光。在徐老师的教诲下,我在发言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学习成绩也跟着提高了。

在我们的生活上,老师也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前段时间,流感病毒跑来了,同学们接二连三的感冒了,可急坏了老师。她不但跟同学们宣传预防流感的知识,还用行动为同学们消灭病毒,她每天都不辞辛苦地为同学们烧醋杀菌,教室里到处都飘荡着醋香,病毒被老师感动了,悄无声息地溜走了。老师辛劳的身影至今萦绕在我的脑海。还有一件事情尤其让我难以忘怀。我的左胳膊摔伤了,老师安排我坐里边的位置,避免同学们碰到我,还安排同学帮助我包书包呢。老师的爱护如一缕阳光,让我的胳膊恢复了健康。

描写我的老师的作文记叙文 篇10

时钟上的指针滴滴答答转个不停,最终指向了9点,屋外一片漆黑,书桌上却还有堆积如山的英语作业。

这让原本就讨厌英语的我,变得更加烦躁,我不禁默默地想着:布置这么多作业干嘛,做又做不完,感觉作用也不大,又不讲,真搞不明白老师怎么想的!越想,我越发怨恨布置这么多作业的英语老师,懊恼的我干脆丢下笔闭目养神起来,思绪也渐渐飘向了远方……

平时上英语课时,我总是最沉默的,因为她总喜欢点人回答问题。只见她的眼睛在教室里扫视一圈,便开始点人回答。这时,我就会将头埋得很低,让老师几乎察觉不到我的.存在,毕竟那些问题我都回答不上来,被点到就完蛋了。然而事实总是事与愿违,我被点起,在全班出了“糗”,我恨死她了!

有时候我上英语课也会鼓起勇气问出一点问题,可老师总是不理我,我心想,肯定是因为我成绩不好,老师不想搭理我。越想我越感到生气,也越发讨厌这英语老师。

然而后来,我才渐渐发现……

那次我英语考得很差,这让我差点有了放弃英语的念头。我闷闷不乐地在操场上上体育课,我躲在一旁百无聊赖地四处张望,面朝楼梯的时候,我看到了英语老师,看着她疾步走向我,我明白了,她肯定是因为这次考试找我的,我不禁有些惴惴不安起来。

“XXX,跟我过来!”她说完便大步向教学楼走去,我只得机械地跟在后面。我知道肯定是因为考得太差要被骂了,我很想说几句话为自己辩解,但嗓子似乎出了毛病,我只张了张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到了办公室,我忐忑不安地站在办公桌前,看着老师翻出试卷我才知道,她是要为我讲卷子。她用她温柔的语气耐心地为我讲解,而我也在她温柔的话语中,鼓起勇气问了许多问题,她都一一耐心解答。

我发现,老师是那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她坚信我能把英语学好,也不断地鼓励我,这一刻她仿佛一道阳光温暖着我,驱散了留在我心中的寒冷。我突然对她产生了一丝敬意,原来英语老师是这么温柔。

描写我的老师初三作文 篇11

潘老师有个闪光的脑袋,那里面装着满满的学问,在烈日下便会反射出珍珠般耀眼的光芒,祥和的脸上镶着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还有个会倾吐知识的嘴巴,听力灵敏,眼神锐利。个子不是很高,却有个十分威武的将军肚,给人一副肚量宏阔的宰相样。

我的老师,他很幽默。他的课十分有趣,常常用新奇的语言逗得我们哈哈大笑,笑完之后他便又用严肃的表情提醒我们适可而止。他朗读课文抑扬顿挫,音量调节十分的到位,时刻吸引着我们的注意。

记得有一天,潘老师在给我们传授知识,后边两个却在打闹着,老师脸上的祥和之气渐渐淡却,随之而来的是凶悍严肃的眼神,那两个“阶下之囚”立马止住嬉笑,端坐起来。这般和平也没能维持多久,他俩又闹了起来了,这下潘老师可没那么好说话了,只见他满脸通红,好似将近爆发的火山,随即狠狠批评了他们,“在我的课上从来没有像你们这么调皮的学生,真是太不像话了!”而后就停止了授课,滔滔不绝的讲起“潘式课堂纪律”,同学们见到他渐渐严肃,也个个坑下头,细细听着。

我的老师,巍峨的外表后却有个令人忍俊不禁的绰号——光头老潘。听哥哥讲,他们也曾经沿用过这个词来形容潘老师,这绰号里并不含有对老师外貌的嘲讽,而是满含亲切感,倒不像是学生对其所畏惧的老师的别称,既概括了外貌特征,也反映出其性格的温和。

我的老师,他很懂得体谅学生。记得我在第一天上课的时候,他喊我回答问题,我颤抖了一下,慢悠悠的站起来,像做错了事的孩子,脑中一片空白,甚至不清楚他问了什么。出乎意料的是,他语气平和地说:“看来这位同学还没有组织好语言,坐下再想想吧。”我突然觉得坐下来很理所当然,没有一丁点自责,可能是他的话没使我丢面子的缘故吧。

那次去体检,我们都带着不上课,扯时间,特别好玩的心情。老师说他的心情很复杂,背上承受着50多个家庭的命运呐,顿时同学间沸腾起来:“哇,老师你好伟大啊!”可能这不过是句玩笑话罢了,我却记住了,打心眼里佩服了回潘老师,他们说我傻,这种话都相信。我真的相信了吗?不,才没有,我只是觉得老师心中充斥着爱。

描写我的老师高中作文 篇12

门面担当大哥:数学陈老师

如果你以为我们的陈老师是个大美女或者是大帅哥,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呢,他是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家哦!什么!?你问我可爱在哪!嘻嘻,请听我慢慢道来!

上课铃响起,我们迅速回位,等待着……不一会儿,一个微胖的身影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上课!”“起立,老师好!”如果你觉的他会说“请坐”,那你就又错了,只见他抬手一挥,颇有将军指点江山的气势,然后就是一句“Sitdown!”顿时气势全无,我们则哄笑一堂,反观他,则是笑眯眯的看着我们,一脸和蔼!怎么样,是不是很有反差萌的感觉!也许是年龄问题,他从来不会凶我们,最多也就是装装样子,也许,在他的眼里,我们就是一群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而在我们眼里,课堂上他是老师,私下他就像我们的爷爷一样,和蔼可亲!

幽默担当二哥:化学许老师

说到幽默风趣,那我就不得不介绍我们的敏哥。作为一名理科老师,他完全没有一点古板严谨的理念。相反,他是我们理科老师中最幽默的!不信,你看!

“唉唉唉――那个同学那个同学,你――干嘛呢!这个头啊一点一点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小鸡在吃东西呢!”“哈哈哈哈――”话音刚落,我们就笑成了一团,谁知敏哥以为我们不信,当下就辩解起来,“唉――别笑,你们在乡下可看过鸡吃东西,啊?鸡吃那个虫子不就是一点一点的吗?你们别笑,就他学的很像!你们讲像不像?”“像,很像!”“唉――就是嘛!”见到我们的肯定,敏哥表示很满意,大手一挥,言归正传。

千万不要以为他只会幽默,他还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信,你可以来看看,哪一次考试试卷上出题人不是他,而且,还那么难!

文化担当三哥:语文魏老师

说到我们的语文老师,那就不得不佩服他的满腹文采。出口成章用来形容他最是恰到好处。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特别注重我们的文化修养。所以,在他的语文课上,你可以练字,看名著,看读者等一些杂志,只要你在看一些有利于提升你的人文素养的书,他都是默许的。不仅如此,他还会利用他的上课时间给我们看《开讲了》等一些节目,并且,平日里只要他发现了好的书或是一些励志故事,他都会在上课期间和我们分享。因此,每天一节语文课,也是我们在高中阶段为数不多的可以放松的课!

除了对我们要求严格,他自己也是一个通情达理,素质很高的老师。平常作业没有完成,他不会动不动就惩罚你,问你原因,倘若是合理的,他是不会罚你的。面对我们上课睡觉,他也是谅解我们的,还会说“在如此炎热的天气还能睡着,也不失为一种人生境界啊!”

威严担当四哥:物理王老师

看到这个小标题,你们应该就能看出来,这个王老师就是我们的班主任!作为一名班主任,他可谓是“智勇双全”。而在这,我只介绍一下他的智。

面对我们这一群熊孩子,他总能镇定自若,刷刷的就解决掉我们出的难题,并且还把我们治得服服帖帖的。管你是什么道行的,在他面前就只有现原形的份!对此,我们班的一些调皮捣蛋的男生也只能仰天长叹:“怎么就摊上老王了呢!”

描写我的老师的作文记叙文 篇13

在每个人的人生旅途中,都有令我们难以忘怀的人。藤野先生在鲁迅心中是无可替代的,而我心里也有一个终身难忘的恩师——我的初中语文老师,丁老师。

从第一天见到丁老师直到现在,就没见过丁老师穿华丽的服饰,戴过精美的首饰,也不见丁老师烫染过头发;她每天上课端来的水杯从远处看都能看到岁月留下的痕迹;印象里的丁老师总是没有名牌的标签,唯一看到丁老师的“名牌”就是她的那个黑色的斜挎包。这两年如一日,丁老师从未变过,仅在丁老师的演讲比赛上看到打扮了的丁老师。对比起自己的小学语文老师,不由得对丁老师肃然起敬。丁老师的朴实节俭,不追求虚荣,不屑于与人比物质,这些都值得当代中学生们深省与学习。丁老师完全诠释了人应内外兼看。

有学生说丁老师是“精通历史,自报家史”。我认为这形容得尤为巧妙。

丁老师的历史知识的确令人佩服之至。谈到历史,她总能滔滔不绝,旁征博引,任何一个朝代都能娓娓道来。可见,丁老师绝对是博古通今,而且是嗜读书,才贯中西。同时,也是因为丁老师,我能早日领悟到读书的真谛。丁老师博览群书,因此语言丰富。就像是一台“自动提取作文素材机”。她用智慧点燃着我们的智慧。记得丁老师第一堂课便介绍了她的姐姐和哥哥们,个个都学识渊博。当然,这不是炫耀,反而激励了我。然而,一个人的一生不会是完美的。由于她的忘我工作,导致儿子患有脑瘫。这对一个母亲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呀!但丁老师并没有消沉,一直坚守到了现在。虽然我无法体会到丁老师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但我看到了老师的.坚强,不管发生什么,她都一直在努力,不言败。这必将成为丁老师给我上的最有意义的一堂课。

丁老师曾把她的演讲稿命为“用爱铸就高尚师魂”。从第一学期到现在,我时时刻刻都沐浴着老师的爱。她将她的爱融入了对我们的鼓励、表扬与肯定中。迷茫时,她指点我们;泄气时,她鼓励我们;骄傲时,她告诫我们;失败时,她激励我们;苦闷时,她开导我们;生病时,她关心我们;成功时,我们彼此分享。她包容我们,原谅我们,让我们充满信心,同时也让我们更加喜欢上她的课。她用爱在每个孩子心田种下了一片绿洲。

上一篇:气色不好的原因有哪些下一篇:义隆永卫生院绩效工资考核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