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服务公司境

2024-08-22

中国金融服务公司境(精选7篇)

中国金融服务公司境 篇1

一、金融控股公司现状

美国国会19底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初,中国国内一些人士包括一些较高级别的领导干部,曾积极呼吁中国的金融机构应混业经营,针对此,本人204月、7月和8月间分别在《中国证券报》、《人民日报》和《财经》杂志几次撰文严肃指出:“从发展方向看,我同意并相信中国的金融业必然要走上混业经营、统一监管的道路。但是,至少在目前,我们实施的分业经营的原则不会变,也不应该变……在目前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框架下,有必要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研究,这不失为我国从分业经营逐步走向混业经营的一个现实选择”(见夏斌等著《金融控股公司研究》中“代序”)。即在坚持分业经营的原则下,通过母公司投资控股,设立具有独立法律实体资格的子公司从事不同的金融业务,以间接实现混业经营。

两年后的今天,尽管国内媒体又开始纷纷讨论金融控股公司问题,一些企业和金融机构正在运筹帷幄,研究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然而准确地说,迄今国内现行的任何一部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的规章,都从未提及“金融控股公司”、“金融集团”的字眼,也从未对“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集团”下过严格的定义。只是我国的《公司法》第12条在讲到一公司向其他公司累计投资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50%时提到,“除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公司和控股公司外”时用了控股公司字眼,但并未明确是指“金融性”控股公司。

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会、国际保险监管协会三大国际监管组织支持设立的金融集团联合论坛,经过几年的努力工作,年发布了《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原则》。根据该“原则”定义,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

如果根据此定义来观察、研究国内目前未被正式承认、未直接注册、称谓金融控股公司或金融集团,但实际上已控股国内银行、证券、保险、信托、金融租赁、集团财务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七类金融机构中两个以上金融机构(未含城乡信用社)的控股企业,目前全国有多少,缺乏准确的统计数据。就其公司组织形态分析,主要有两种:

一是事业型控股公司或称经营型控股公司,即控股公司作为母公司,其本身有其主营业务,同时控股两个以上从事不同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这类公司具体可分两种:(1)工商企业控股了金融机构,如首创集团、东方集团、海尔集团等企业。当然这类集团有的正在通过股权整合,将母公司逐渐演变成下属纯粹型控股公司。进一步说,如果包括工商企业已控股一个金融企业,正准备控股更多金融机构的这类集团公司,估计全国不下二三百个。(2)由金融企业控股其他金融机构而形成的控股公司。如一些信托公司控股、参股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利用我国现行法规和境内外法规的不同,中国银行通过香港的中银国际,工商银行通过香港的工商东亚分别控股了其他金融机构,建设银行在境内控股了中金公司等。

二是纯粹的控股公司,即母公司作为控股公司,其本身不从事任何具体业务的经营,公司主要业务是投资管理。这类控股机构从投资主体看目前有三类,一是政府的,如国家级的国家投资开发公司,地方性的如上海、深圳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他们分别参股、控股了不少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二是纯工商企业出资成立的或者通过对原有股权整合演变的,如山东电力集团对若干金融机构的控股已整合为山东电力集团下属的山东鑫源控股公司对金融机构实行控股。三是原金融企业根据分业经营原则通过对原有股权整合演变形成的,如平安保险集团等。

这里需特别指出的,因多方面的原因,中国还存在一种管理性控股公司,其基本特征是控股公司与被控股公司之间不存在严格的资本纽带,即母公司在投资设立金融控股公司这一子公司的同时,又投资设立了若干个金融机构,并把母公司对金融机构子公司的投资控股管理业务集中委托于金融性控股公司这一子公司进行管理,但金融性控股公司和下属若干个金融机构之间没有直接的股权关系,严格意义上它们都是母公司并列投资的两类公司。此种模式的典型如重组后的中信集团公司。由于国家对此没有明确的监管制度安排,出于公司运作中的现实方便,国内其他一些集团公司也有仿照之趋势。

二、控股公司设立可能性的法律认定

依据中国现行的《公司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以及国务院的法规、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规章,尽管均不承认金融控股公司或金融集团,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按照国家和政府部门已颁布的法规,目前实际能够形成金融控股公司的企业集团其可能性如下表所示:

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可能性的法律认定?

注:表内∨表示现行法律、法规或部门规章允许,实际经济生活中也存在;表内△表示现行法律、法规或部门规章允许,但实际经济生活中确不常见。

按照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实际可能性,从制度限制由松到紧的程序进行分析:

(一)普通的工商企业、信托投资公司属于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明确允许运用自有资本可以向任何金融机构投资的法人机构。

(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从人民银行的有关规章看,在运用自有资本向其他金融机构投资方面几乎没有限制,但从中国证监会的规章看有些模糊不清。《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规定,申请设立基金,主要发起人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但《关于申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又明确,基金管理公司的主要发起人应当是依法设立的证券公司或信托投资公司,其他市场信誉良好,运作规范的机构也可以作为发起人参与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目前实际经济生活中尚未出现集团财务公司(据说正在筹划)、金融租赁公司特别是后者成为基金管理公司发起人的事例。

(三)按照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应是不可能成为金融控股公司。〖HT〗从法规上看,《证券公司管理办法》没有限制证券公司的股东为证券公司,但《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公司监管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证券公司不得相互参股。近日,媒体却又披露银河证券公司参股了亚洲证券公司。

这里还需补充三点:一是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是意味对下属子公司有实际控股的可能性,但由于我国目前的一些法规和规章对投资比例的限制,所以实际有的金融控股公司是参股而不是控股子公司。例如,证监会的有关规定明确,基金管理公司发起人最高持股限额为20%;证券公司的股东出资比例,除国有资产代表单位、综合类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之外,直接或间接的投资总金额不得超过该证券公司注册资本的20%。但尽管如此,在实际生活中又难以排除一些机构投资者在直接参股证券公司20%股份的同时,曲折注册一工商企业,通过工商企业参股证券公司而达到实际控股证券公司的目的。另外,《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规定,企业集团外企业投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比例最高不得超过4

0%,意味企业集团外企业不管采取什么措施,实际是不可能控股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二是不排除得到有关监管部门的同意,如保险、证券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成为金融控股公司控股股东的可能性,即通过股权的调整,将对保险、证券公司的投资调整为投资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由金融控股公司投资保险、证券公司,同时又投资控股其他金融机构。平安保险公司拟重组、调整为平安保险集团是个典型案例。三是利用境内外法规的差异达到实际金融控股的目的,如中国银行的中银国际控股公司,工商银行的工商东亚控股公司等。

三、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动因分析

目前尽管中国的法律、法规或任何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部门规章未对金融控股公司作过严格的定义界定,为什么一些企业集团纷纷研究、抓紧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分析其动因,归纳起来有以下五种:

(一)明显地想获得稀缺的金融资源的利润。在中国目前金融机构的市场进入仍采取审批制,且国民经济进入产品相对过剩,经济结构大调整阶段,实体经济的投资收益增长缓慢,稀缺的金融资源的收益诱惑,引导有实力的工商企业集团纷纷寻求投资控股金融机构的机会。

(二)利用金融机构筹资功能,大量筹集资金,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具体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通过设立事业型金融控股公司,控制金融企业,尽可能地扩大筹资、融资功能,为其主营业务服务,扩大主营产品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当主营业务是生产、流通的领域。二是尽快地把集团母公司的整体经营规模做大,尽快地扩大集团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市场份额(这里不排除有的集团公司控股了某类金融机构,但不知某类金融机构为何物,如何经营,有盲目倾向)。

(三)贯彻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原则的需要。如原有的平安保险公司投资信托公司、招商银行投资招商证券等,这一切与现行法规相悖的历史遗留问题需要解决。为此,通过股权调整,自然形成金融型控股公司。

(四)为了全面提升企业集团的管理水平和内部风险控制水平。当一个企业集团已分别控制着不同的工商企业领域和金融业领域,并且又分别控制着受不同监管当局监管、监管政策不一的金融机构时,为了有效防范集团内企业风险的传播,提高专业管理水平,有必要统一整合信息资源、电脑资源、内部审计稽核资源,构筑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五)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协同效应,提高集团业务和产品的竞争力。协同效应即经济学意义上说的范围经济,包括集团内金融与非金融企业业务自身的协同、集团内各公司间人才的协同,产品研究和开发的协同,客户资源的协同服务等等。例如集团内生产企业生产某产品,利用集团内的金融机构同时开展消费信贷业务,对客户服务得好,肥水不外流。集团内有保险、基金、证券、财务公司的情况下也同理,业务协同得好,可达到肥水尽可能不流外人田的目的。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金融控股公司股东投资的目的,是看好资本回报的予期,俟时机成熟,则择价出售。

总体上说,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健全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在分业经营的框架下,为了尽快提高整个企业集团竞争力,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更凸现其必要性。

四、当今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分析

由于中国缺乏对金融控股公司相关的法律法规安排,银行、证券、保险三个监督部门对事实上已存在的金融控股公司又缺乏有针对性的监管制度安排,即对分别监管的机构当其母公司为同一资本控股情况下,监管信息的沟通和不正当内部交易防范措施的考虑欠周到,往往产生以下五大风险:

(一)资本不充足的风险

建立资本充足率制度是监管金融机构制度中一项基本又重要的内容。如果母公司资本投资一金融性子公司,子公司注册投资一个不受监管的.工商企业,该企业又持有母公司股份。母公司与子公司间的资本就有重复计算之嫌,如果母公司股份扩大后进而可进一步投资一子公司,子公司再注册另一工商企业,该企业又可持有母公司股份或者该企业又可持有母公司下属另一金融性子公司。这样同样一笔资金被同时用于两个或更多的法人实体投资,资本不断被重复计算。当前由于我国三个监管部门之间在机构市场准入时的股权资金监管上缺乏协调,有些母公司、子公司、孙子公司之间互相持股,股权结构混乱,因此在金融机构资本充足问题上隐藏着很大风险。

(二)高财务杠杆风险

例如从母公司层面看有三种形式:一是母公司通过举债等负债形式筹集资金,投资控股子公司;二是母公司以其优质资产向银行抵押套取现金,投资控股子公司;三是母公司为下属子公司(甲)作担保向银行套取资金,投资控股另一子公司(乙)等。上述一系列复杂的投资、借款、担保等资金链中,只要有一个子公司经营稍有不慎,其风险即刻传播到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

(三)不正当的内部交易或关联交易隐蔽着更大的风险

由于金融机构分业监管,监管部门间监管信息缺乏沟通,当母公司以其优质资产作抵押取得银行贷款后,贷款(法规不允许,实际生活中变相操作又何其多)给公司管理层中不守法者注册的私人公司,私人公司又投资控股与母公司毫无关系的证券公司。证券公司赚取利润,利润归个人,证券公司亏本,则银行贷款或母公司资产受损。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控股公司下股权和资金运作的复杂性(有些是故意复杂操作,反复转账,为避开监管者视线),往往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形成的风险,不仅仅是资金链中断引起的公司间财务风险的暴露,而且往往形成巨额国有资产损失的风险,形成大批国有资产流入个人的腰包。

(四)金融控股公司“掌门人”的管理风险

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尚未有正式的法律地位,进而也未列入监管当局的视野,其负责人又往往是下属被控股金融子公司的实际掌门人,掌握了资金的调度权和日常经营决策权,但监管部门对其缺乏任职资格的监管。这些“掌门人”或许由于金融知识的缺乏,或许由于故意违规操作、恶意经营,往往会产生重大的经营风险。而且可怕的是,这些风险不到危机爆发之时往往不易被人察觉,但一旦暴露已难以收拾。

(五)大量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的风险

由于对金融控股公司缺乏正式监管,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三个监管部门在对金融控股集团以上列举的四大风险防范,缺乏监管制度的默契,因此,我国经济生活中实际已存在的不少金融控股公司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以负债资金进行投资子公司,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以被银行审查合格的公司为载体从银行融通大量的资金,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以金融性公司和非金融性公司炒作股票,最终极易引发股市泡沫风险。此种风险当从微观主体的具体经营操作的每个环节上看,往往都是合法合规,分别符合三个监管部门制定的游戏规则。但其实质后果往往是产生不堪设想的、宏观意义上的风险。这也许又是大量违规资金入股市屡查不禁的主要原因。

五、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的安排已刻不容缓

 

中国金融服务公司境 篇2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在全球经济的震荡调整中, 服务业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引擎。在此背景下, 各国竞相发展本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 服务业开放和服务贸易自由化正在成为各国调整产业布局的必争之地。服务经济也成为影响各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据统计 , 发达国家 的服务业 占其GDP70%以上的份额, 且每年仍以2%?4%的速度增长。当前, 美日欧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基于其既有的竞争优势, 都在着力加强这一领域的竞争与合作, 加紧实施自贸区战略, 加快推进TISA (国际服务贸易协定) 、TPP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 和TTIP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 、PSA (诸边服务业协议) 等多边协议协定的谈判, 加快推进服务业的开放。

其中, 2012年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开始启动的TISA谈判, 要求各方扩大金融服务业的外资准入, 对外资给予国民待遇;允许设立外商投资的金融机构, 取消对外资进入的数量限制和兼并收购限制等;允许外资介入本国的支付和清算系统, 为金融服务业的跨境贸易以及金融数据的跨境流动提供便捷, 并允许外国企业在其境内提供新的金融服务。

PSA是2013年初美国联合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墨西哥等21个WTO会员启动的谈判, 内容覆盖金融、快递、传播、电信、电子商务、运输、观光、物联网、移动通信等几乎全部服务业领域, 预计将垄断全球服务业近80%业务总量。

TPP和TTIP是美国致力构建的两个高标准的自贸区。TPP谈判已接近尾声, 一俟实施, 将突破传统的FTA (自由贸易协定) 模式, 达成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务在内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议, 将对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TTIP谈判已于2013年正式展开谈判, 如双方最终达成全面协议, 将诞生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二者都试图实现高水平的服务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要求覆盖包括金融和电讯在内的几乎所有的服务部门, 同时采取“负面清单”的方式进行谈判。

以上这些新的规则的达成与实施, 必将影响到包括金融、服务外包在内的全球服务业发展, 对地缘政治和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相对而言, 尽管近年来我国在服务业发展和服务业开放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特别是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超过26万亿元, 占GDP比重46.1%, 首次超过制造业, 成为三大产业中比重最高的产业。同时我国已经全部履行加入WTO议定书的承诺, 开放了160个服务业 (服务贸易) 领域中的100个。但是, 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 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还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

为此, 中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 要把服务业作为产业调升的战略重点。同时, 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 我国积极推进自贸区建设, 完善自贸区整体布局。

截至2013年底, 我国已签署12个自贸协定, 在谈判的还有6个, 其中2个已有重大突破。通过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率先进行服务贸易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建设中, 预计也将增加服务贸易与投资等领域开放的内容。

2013年9月, 中国政府批准的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正式在浦东挂牌, 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的开放、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完善法制领域的制度保障”为主要任务, 承载起中国下一轮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全面试验的重任。成立以来, 各项改革开放措施正在有序推进。很多在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先行先试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措施, 如负面清单;放宽投资准入;对于部分符合条件的外资进入和中国资本走出去取消审批制、实行备案制;海关监管模式不断创新、推行先照后证;注册资本从实缴制改为认缴制等等已经或者正在向全国推广。

因此, 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与开放, 不但是实现自身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 更是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大势的需要。上述这些举措, 也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与开放。

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硕果纷呈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领域改革也是近期国家不断强调的重点。党的十八大以后, 一系列对中国金融市场影响深远的改革举措陆续推出。

不久前李克强总理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 指明了国内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年金融领域改革的方向。

日前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2014) 》也提出了今年中国金融改革的主要任务。

综合来看, 当下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主要取得如下几个方面的成果:

一是利率市场化步伐加速推进。

2013年7月19日央行宣布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 目前仅有存款利率尚未最终实现市场化。而作为探索, 2014年3月1日中国 (上海) 自贸试验区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已放开。自贸试验区的先行先试, 将为在全国推进此项改革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是汇率机制深度改革稳健起步。

2005年7月21日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汇改9年来, 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 出口结构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集中度不断提升, 国际收支逐渐趋于平衡。自2014年3月17日起, 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扩大至2%。后续还将继续扩大市场参与主体、引入更多机构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不断丰富外汇交易产品、推进外汇衍生品发展、减少央行入市干预的频率和力度等。

三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初步形成。

近年来, 随着创业板建立和发展、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扩大到全国、区域性股权市场积极探索, 多层次资本市场初步形成。2014年5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描绘了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发展蓝图, 进一步推动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

四是民间资本设立银行开始试点。

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设立民营银行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 也是中改办部署的今年要实施的一项改革项目。目前已批准第一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 将分别设立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 并根据发起人所在地区的金融环境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 力求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完善多层次银行服务体系。

五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渐有起色。

2 0 1 4年9月 , 环球银行 电信协会 (SWIFT) 的数据显示, 全球人民币付款价值在过去两年中实现了两倍的增长, 人民币在全球主要支付货币中名列第七, 占全球付款率的1.64%, 较2014年7月上升1.57%。另外, 使用人民币向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付款的全球金融机构增长了35%, 表明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渐获共识。

六是存款保险制度呼之欲出。

酝酿多年的存款保险制度设计基本完成, 一方面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经营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 形成有效的风险处置和市场退出机制。超过限额以上的存款户要考虑把自己的存款分成若干个, 分别存到不同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将大大增加公众对小型和新兴金融机构的信心。

与此同时, 两岸金融合作亦渐入佳境。大陆拥有广阔的市场资源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台湾拥有先发优势和相对先进的发展水平。两岸金融业的相互开放和融合共进, 有利于两岸优势互补、共享商机, 共同提升国际竞争力。

截至2014年1月, 台湾的商业银行在大陆设立的子公司2家, 分行或分公司达17家, 办事处2个, 另有4家同城支行;大陆具台资背景的保险公司分公司 (包括参股) 有7家, 办事处14个;台资证券期货公司子公司4家, 办事处8个。

截至2012年底, 已有17家台湾金融机构获得QFII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资格, 21家台资企业在大陆A股上市。大陆商业银行业有3家分行或分公司开业并设立1家代表处。

2013年2月6日, 岛内外汇指定银行正式开办人民币业务。4月1日, 两岸启动货币清算机制, 两岸货币互通的实现成为继“两岸‘三通’之后的‘第四通’”。12月10日, 中国大陆4家商业银行在香港的分支机构在台北同步发行宝岛债, 成为两岸金融合作新的里程碑, 有利于两岸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

此外, 伴随着大陆开放台湾居民投资A股、两岸金融台湾银行上海分行柜台正式开启现钞兑换、大陆商业银行备案后可办理新台币兑换业务等合作的推进, 建立两岸货币互换机制、发行人民币债券、搭建两岸理财平台业也逐渐提上日程。特别是伴随两岸贸易额的持续扩大, 台湾有望继香港之后成为又一个离岸人民币中心, 两岸金融合作前景广阔。

中国金融服务外包正当其时

以国际服务外包为代表的大规模国际服务业转移是新一轮全球产业调整和布局中的新趋势。中国、印度等国家都在积极承接服务外包, 发展服务贸易。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 中国金融服务外包机遇与挑战并存, 可谓正当其时。

第一, 服务业开放的深入将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外包的环境。

从外部环境来看, 2013年8月, 中国首次提出加入TISA谈判。TISA谈判目的在于服务贸易领域的进一步自由化, 主要领域包括:有关自然人移动, 尤其增加商务访客、专家和技术人员准入的便利性;实现数据跨境自由流动, 取消数据必须预先存储于使用国境内服务器的要求;对其他国家的服务提供者提供水平承诺下的国民待遇, 采取有限限制即否定清单的方式;约束对跨境服务提供的限制, 包括许可、居住要求等, 约束对通过投资提供服务的机构设立、参与合资企业或经济需求测试的要求等。不难发现, 这些主要领域与服务外包密切相关, 涉及到外包服务提供的主体、方式和限制等诸多方面。

中国若加入TISA谈判, 必将要做出提高服务贸易开放度和拓宽服务贸易开放面的承诺。考虑到促进服务贸易出口与部分服务业保护的矛盾短期内难以解决等因素, 我国需大力扭转服务贸易领域分布不均匀的局面, 加大力度扶持金融、技贸、咨询等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积极鼓励自主创新, 推进传统服务业向新兴服务业的转变、由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的转变, 减少服务贸易的逆差;拓展服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加快高附加值服务的进出口。

在此过程中, 发展包括金融服务外包在内的服务外包产业无疑会成为一个重要抓手。同时, 得益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发展环境的优化, 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环境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如果成功加入TISA, 又将为我国服务外包企业拓展TISA主要成员国的离岸服务外包市场带来诸多便利条件。

从内部环境来看, 我国金融改革全面提速进一步营造了金融服务外包发展的良好环境。2014年以来, 证监会、保健会等部门相继出台政策加码市场化改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 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扩大金融机构利率自主定价权, 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逐步深入, 制度改革和技术创新将推动传统金融业务的全面转型, 传统IT系统的更新和升级, 金融创新业务的开展将带来大量新的金融服务外包需求。

特别是上海自贸区的正式运营, 将多方位加速推动高端服务外包业发展。上海自贸区涉及服务业开放、外资投资管理制度和金融等核心内容。服务外包作为服务业开放、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自贸区发展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上海自贸区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影响的范围和主体涉及多个方面, 未来将给服务外包的发展带来多重“红利”, 将切实提升我国服务外包能级, 直接、间接地多方位加速推动我国服务外包发展。

其中, 上海自贸区在“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内容中, 直接提出了发展多项服务外包业务, 涵括了多项内容。包括:推动生物医药、软件信息、管理咨询、数据服务等外包业务发展。鼓励设立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 按照国际标准采信其检测结果。试点开展境内外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维修业务。在“服务业开放”的相关内容中, 涉及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等六大领域共18个子领域。

这些开放的服务业领域有多项将影响到金融服务外包。比如, 在银行服务、专业健康医疗保险等金融服务领域, 其中新进入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将产生大量的金融服务外包需求, 如银行和保险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等ITO业务、保险数据录入处理等BPO业务等。

同时, 上海自贸区提出营造相应的监管和税收制度环境, 适应建立国际高水平投资和贸易服务体系的需要, 创新监管模式。这些将有利于服务外包企业拓展业务的空间和广度, 优化企业运营环境。而探索与试验区相配套的税收政策将降低服务外包企业的运营成本, 增加对服务外包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从两岸环境来看, 两岸经贸和金融合作将带来服务外包合作新机遇。

首先, 两岸金融合作的政策支持在逐渐放开。2009年4月, 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签署了两岸金融合作协议。在协议框架下, 两岸金融监管机构分别签署了两岸银行业、证券及期货业、保险业监管合作备忘录, 两岸货币监管机构也签署了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2013年6月, 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签署了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旨在逐步减少或消除双方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 扩展服务贸易的广度和深度。协议如能生效实施, 必将有利于加强两岸服务业合作、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有利于提高两岸服务业水平、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 有利于两岸经济发展特别是台湾经济发展。

其次, 两岸具备雄厚的贸易和投资基础。大陆与台湾经贸合作日益密切。特别是2010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 及后续协议的签署和实施, 使两岸经贸关系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 两岸经贸合作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两岸贸易规模已经达到1700亿美元, 台湾成为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

7月15日, 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正式封关运作, 作为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岛屿县区, 平潭未来将积极促进与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的对接合作, 推动平潭向两岸自由贸易区的方向发展。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在7月出现了首家台资银行的身影, 国泰世华银行上海自贸试验区支行正式开业。据统计, 截至7月底, 累计已有540家台资企业在区内投资并开展业务。而庞大的贸易与投资往来必然对两岸金融业务产生强劲需求。

再次, 台湾有潜力成为下一个人民币离岸中心。目前, 人民币在台存款余额已超过2000亿元, 且仍在快速增长之中, 台湾地区确有成为香港以外第二个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条件。尤其是在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中, 大陆承诺对台湾大幅开放资本市场, 允许台资金融机构在大陆设立多家持股不超过51%和49%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协议实施后, 台湾的证券业在大陆将有较大的发展, 无疑将带来证券业服务外包的两岸合作。在金融创新、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的推动下, 两岸企业完全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 借助金融纽带, 利用金融外包的新模式, 加强利益融合, 不断推动两岸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延伸。

最后, 两岸金融服务外包合作已经具备良好基础。目前昆山承接来自台湾的服务外包业务约占昆山市离岸外包业务额的85%左右, 其中不乏金融服务外包业务。昆山软件园内建设有“海峡两岸 (昆山) 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 其示范、带动效应将进一步促进两岸金融服务外包合作企业的优势互补与互利共赢。

第二, 金融和技术变革将重塑金融服务外包格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金融业务内容不断丰富, 产品和服务趋于复杂, 金融机构逐步开始将产品研发与设计等核心业务外包。全球范围内选择进行离岸外包的金融机构的数量和比例越来越大, 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进一步扩大了金融离岸外包的市场规模。

据E-finance Lab统计, 金融服务外包规模从2005年的1413亿美元, 增加至2011年的逾3000亿美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3.4%, 超过同期全球服务外包年均复合增速5个百分点。根据Financial Services Outsourcing (FSO) 等机构研究成果推断, 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 全球离岸金融服务外包和在岸金融服务外包市场规模都将以超过10%的年均增速持续增长。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增速超过全球水平。国际数据公司 (IDC) 数据显示, 2012年我国金融服务外包ITO和BPO分别比2011年增长15%和20%, 预计2016年将分别达到65.84亿美元和18.87亿美元, 分别相当于2011年的1.88倍和2.35倍。这一增速超过全球金融服务外包的年均增长率。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已经覆盖到金融业的各个领域, 业务种类从低端业务向更复杂、更核心、更高端业务发展, 除了金融软件系统的开发、运营、维护等IT业务外包以外, 还有投资管理、核保理赔、基金定价等知识流程外包业务, 形成了较完整的金融外包服务产业链。

但是,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 一些新技术不断涌现, 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 大大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同时也改变了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结构, 使得外包领域不断拓展、深化和创新, 对原有的金融服务外包业务格局提出新的机遇与挑战。

首先, 云计算方面。借助云计算技术, 外包服务提供商降低了服务成本, 提高了服务效率。国内外领先外包企业已经深刻认识到这一机遇, 开始大力进军云计算领域, 提供基于云的外包服务。

其次, 大数据方面。随着大数据价值不断被认识发掘, 在金融风险管控、智能控制、社交营销等各方面所带来的思维方式转变和商业模式变革, 将成为改变金融机构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从而触发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处理等外包服务业务的新一轮增长。

再次, 移动互联网方面。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 带动了移动应用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 使得移动应用外包市场应运而生, 移动智能终端也将带来新的IT服务外包需求。

最后, 互联网金融方面。2014年以来, 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传统行业企业纷纷布局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需要的技术、产品、服务能力均为金融服务外包带来了新的机遇。

新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金融企业的角色及其服务的对象。一些金融企业已经开始从未来的金融业市场化格局出发, 从战略上思考自身的外包策略并付诸实践。金融机构逐步尝试将一些核心业务, 如金融衍生产品设计研发、金融数据分析等业务委托给外部服务商, 通过服务外包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在新的背景下, 发包方与接包方的关系不断深化, 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包方与接包方之间, 从简单的、被动的雇用关系向着战略性的、风险共担的、主动的关系发展。

第三, 我们将继续推动金融服务外包健康快速发展。

要不断完善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环境。我们将继续提升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尤其在当前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进一步自由化的趋势下, 更需有效提升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优势, 从根本上夯实金融服务外包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我们将继续促进金融服务外包的区域协同发展。重视各类公共服务平台、行业组织及中介机构建设。根据自身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进行科学战略定位和规划, 发挥各地比较优势, 突出本地特色和品牌。在不断增强地区集聚效应的同时, 加强区域间合作, 促进金融服务外包在地区之间的合理布局, 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我们还将加强金融服务外包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包括完善金融服务外包监管等相关法律制度, 构建金融服务外包企业信用评估体系等。

要重视创新和人才,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发展是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以及诸多新的信息技术对金融行业产生的深刻影响, 金融外包企业也要跟上形势, 发展创新。金融外包企业除了针对客户的创新业务, 对现有服务和系统进行优化之外, 还要重点着眼发包方与接包方关系格局的重大变革, 加紧开展产品设计研发、智能化服务和一揽子方案的解决等, 与发包方建立广泛深入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实现互利共赢, 推动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本文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德铭在第六届中国金融外包峰会上的主旨演讲稿, 有删节, 标题为本刊所加, 未经本人审阅。)

35%

2014年9月, 环球银行电信协会的数据显示, 全球人民币付款价值在过去两年中增长了两倍, 其在全球主要支付货币中名列第七, 占全球付款率的1.64%。另外, 使用人民币向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付款的全球金融机构增长了35%, 表明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渐获共识。

消费金融公司:前境逼仄? 篇3

当经济学界还在为“经济危机是否见底”争论不休时,一个新的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悄然诞生。煞时间,大家把目光集中于这一新鲜的事物上,褒贬不一,各有各的论调。那么,消费金融公司,是否成为刺激中国内需的一剂良药?它能给普通民众带来怎样的消费生活方式呢?

多重使命出台

近日,为切实贯彻和落实党中央“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宏观经济政策,加大金融对扩内需、促消费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银监会发布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工作。

消费金融公司是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和现代金融服务方式。拟试点设立的专业消费金融公司不吸收公众存款,在设立之初,资金来源主要为资本金,规模扩大后可以申请发债或向银行借款。此类专业公司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期限短等独特优势。

《试点办法》共五章三十九条,对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变更与终止,业务范围及经营规则,监管指标及消费者的保护等都作出了相关规定。根据《试点办法》,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出资人应为境内外金融机构和银监会认可的其他出资人;消费金融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3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消费金融公司在试点阶段的业务范围仅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借款和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不涉及房地产贷款和汽车贷款;结合国际经验,《试点办法》对消费金融公司设定了相关的监管指标,包括较为严格的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以及同业拆入资金比例(不高于资本总额的100%)等;为保护消费者权益,《试点办法》还规定了三方面相关内容:一是贷款利率不能超出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二是消费金融公司对借款人的个人信息负有保密义务,不得随意对外泄露;三是对逾期贷款的催收应采取合法的方式,不得采用威胁、恐吓、骚扰等不正当手段。

从内容上看,《试点办法》相关规定的设计可谓近乎完美。然而,面对一个经济形势如此复杂的大国,消费金融公司能够如初所愿承担起扩内需、促消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吗?

用美国的病根 治中国的病根

消费金融公司的建立将为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再添新生力量,若再加上外资金融机构“抢滩”中国消费金融业,其所产生的“鲶鱼效应”,定会有力推动我国消费金融事业的快速发展。然而,华南农业大学金融学教授程昆的结论却让我们大吃一惊——“消费金融公司从运作原理上来说,跟美国的次贷是一样”!吃惊之余,我们对这类公司的成立意义和发展前景也增加了一些深思。

此前,我国人事消费金融信贷服务的金融机构类型只有商业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两类,消费贷款占贷款、总额比例不到12%,而且主要以住房按揭、汽车贷款和信用卡业务为主。对于居民耐用商品消费,以及旅游、教育等一般用途的个人消费等方面的信贷金融服务,只有个别银行和担保公司联合办理,但规模小、利率高、手续繁琐、专业化程度和效率不高。

成立专门的消费金融公司意味着对商业银行消费信贷职能的剥离。“这肯定意味着要降低发放消费信贷的门槛。”程昆教授分析说,如果新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还是像之前的商业银行一样,则没有成立的必要。如果要有所作用,一定是在发放消费贷款方面放松条件,否则,消费金融公司无法实现它所设想的“扩大内需”目标。

根据《试点办法》,消费金融公司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期限短等独特优势”,“客户办理一笔业务,最快只需要半个小时”。简化手续的背后也是门槛的放低。如此一来,符合条件和并不怎么符合条件的消费者都有可能获得贷款,美国的次贷正是这样的组合。

既然如此,美国因为次贷危机引发经济衰退,而中国反而利用相似的原理来治疗萎缩的内需,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是否意味着美国的今日就是中国的明天?对此,程昆教授认为次贷产品本身没有问题,它通过这种组合,降低了产品的风险,唯一的问题是,它无法避免系统风险:宏观经济的波动,民众预期的变化。

舶来品在中国水土不服

消费金融公司以“快捷、无担保”作为竞争优势,这恰恰成为高悬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众所周知,类似的金融公司在西方国家运行已久,尤其是在崇尚超前消费的美国,这已成为其金融特色。然而,在西方国家,此类公司历经长期发展历程以及金融危机的洗礼,现在已很少面向低端客户,而是选择一些中高端信用良好的客户。有信用作保,在贷款程序上可以做到“快捷、无担保”。

然而,中国目前信征体系还非常不健全,所谓的能带动内需、面向城市中低收入者的消费金融公司如何“快捷”地甄别出具有还贷能力的客户?

详细调查客户的信用记录必然做不到“快捷”,没有“快捷”,消费金融公司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反之,没有详细的客户信用记录,又如何避免消费金融公司所面临的巨大风险?如果客户到期无法偿付,依据《试点办法》,只能用正当的手段催收,不准用威胁恐吓的手段。然而,大量贷款无法回收,违法手段或将成为一个隐秘问题也未偿可知。

“快捷、无担保”——风险。使消费金融公司陷入一种囚徒困境,减小风险必然做不到“快捷、无担保”,而这就失去了其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银监会规定消费金融公司不能吸收存款,加剧了风险程度,必将使得消费金融公司陷入“贷款回收难”与“融资更困难”的尴尬处境。

另外,消费金融公司的运作并不符合中国老百姓的消费习惯。目前,我国国民的家庭理财方式仍以储蓄型为主,家庭储蓄率较高,除了住房贷款之外,我国其它消费品的贷款市场一直都不景气。信用卡的消费数量虽然庞大,但高达85%的信用卡使用者每个月都保持账户平衡,信用卡的信贷消费功能远未开发。汽车金融业务在国外已经成为汽车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在我国却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消费金融公司能否为老百姓接受是一个事关其生死存亡的关键性问题,但目前看来,前景不容乐观。

拉动内需 动能不足

依靠消费金融公司来扩大消费、启动内需任重而道远。要使国民转变“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观念,由积累型消费转变为贷款消费模式,目前还存在很大挑战,而这也将成为未来消费金融公司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消费金融公司在中国获得长足发展,并非易事。消费金融公司对我国目前的消费贷款体系起到了很好的查漏补缺的作用,但如果以此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恐怕还要经过一番深思。

依靠消费金融公司来拉动内需实际上是“小马拉大车”,尽管马会长大,但目前还是小马。小马要真正发挥作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从国际经验来讲,主要包括一下三条:第一是商业运作的成型体系;第二是法律体系,怎样界定和划分一些问题,比如收债,需要法律进行建设;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立真正的诚信文化,它是现代消费、现代金融的社会基础。从我们现在的情况看,需要花费大力气来补课。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出路 篇4

【作者:信达资产管理公司 陈义斌】

与一般公司不同,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1999年成立伊始,经国家批准的《公司章程》就标定了十年的生死大限。由资产管理公司开创的我国金融不良资产处置事业在1.3万亿元不良资产处置完毕后是否就是“矫兔亡”,而要“走狗烹”呢?在我国金融体制大改革的背景下,今后资产管理公司如何发展?值得关注。

一、从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处置看资产管理公司的出路

1.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处置业务分析。

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共从四大国有银行等价收购1.3万亿元不良资产。对这些资产,资产管理公司分成债权资产和股权资产,采取了不同的管理和处置模式。

股权资产指资产管理公司购买的银行剥离资产中,按国家要求,把这部分债权转为对债务主体出资(股权)的资产,又称债转股资产。债转股资产实质上是国家赋予资产管理公司两大任务之一——促进国有企业扭贫脱困的载体。短期讲,这一任务的完成办法是对这部分资产进行停息处理,减少国有企业的财务负担;长远讲,是利用这部分资产作为资产管理公司的出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有企业的股东多元化,对抗国有企业实际存在的内部人控制,进而消除或减弱国有产权主体缺位带来的国有资产经营风险。

债权资产指资产管理公司购买的银行剥离资产中,除去股权资产以外的部分。资产管理公司主要通过债务追偿、折让减免、债权转让、实物资产出售拍卖、破产清偿等方式进行最终处置。这部分资产占资产公司收购总额的绝大部分,具有明显的“冰棒效应”,即处置时间越长,整体资产质量越差,因此,是资产公司不断加快处置的首选。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02年底,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累计处置债权类资产3014.42亿元,回收资产1013.18亿元,其中,回收现金674.82亿元,处置资产占债权资产总量的三分之一,从这个进度看,资产管理公司在十年内完成这部分资产的处置不成问题。

2.债转股资产的处置和可能归宿

按照债转股的四大条件:产品有市场、设备较先进、管理班子能力较强、转股后能实现扭亏,债转股资产并不具有债权类资产的“冰棒效应”,实质上不是处置性资产,而是可经营

性资产。债转股的多数企业转股前能够按时付息,多数资产在银行的管理中也作为正常贷款对待。从国家对债转股企业的慎重选择和政策出台的背景看,债转股实际上是国家对国有企业的一种扶持和对“拨改贷”政策导致的国有企业资本金缺乏的回归。

债转股后形成的股权,如果在短短的十年大限内完成退出,只有两个途径,一是转让给投资者,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有4600亿元(含银行委托转股资产)的债转股资产,以信达公司为例,在1700亿元的债转股资产中,主要是集中在煤炭、化工、冶金和有色行业这四大基础产业,其中煤炭占30.6%;化工占18%;冶金占16.6%;有色占6.6%。这些行业的企业一般资产额大,盈利能力差,许多涉及有关国计民生的矿山资源,外界资本愿不愿投资,国家政策允不允许尚且不说,如此巨量的资产在短期内我国的资本市场也无法消受。另一种途径是原企业回购,即便以五折的比例,也相当于抽走2300亿元的现金,这势必是“掀下包袱扛上石头”,对资金本就非常紧张的国有企业无异于“雪上加霜”,而且,回到单一股东模式,完全背离了脱贫减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债转股政策初衷。因此,这两条退出之路都很难行得通。

“十六大”提出的国有资产管理思路为债转股资产的归宿带来了新机遇。在持股数千亿元国有股权资产及日趋成熟的股权管理经验的背景下,比较合理的方式是把资产管理公司纳入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成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切实参与转股企业管理,股权主体到位,把债转股的政策初衷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变革相结合,走出一条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交融的新路子。

二、新的不良资产需要专业机构不断处置和管理

把不良资产处置继续作为资产管理公司发展业务的关键是:是否存在一个源源不断的不良资产供应源。

市场经济具有产生不良资产的活水源头。不良资产的产生除偶然性的因素(如经营水平、投资目标失误等)外,系统性的产生原因是经济转轨、产业升级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经济转轨、产业升级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历史发展也证实,不论何种特色的市场经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无法避免的。而且,在经济危机或金融风暴(如东南亚金融风暴、墨西哥金融危机)来临时,不良资产的源泉般的产生将变成井喷规模。这一点,无论在金融制度完善的美国、西欧诸国,还是在发展中的东南亚诸国,都证实是无可避免的。1988年,美国各种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高达7000多亿美元;2002年台湾的大型银行拍卖了高达2400亿元(新台币)的不良资产。日本银行、韩国银行的高不良资产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国有一个庞大的不良资产蓄水池。2002年底,控制我国65%左右金融资源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按五级分类的不良资产率分别是,工商银行25.52%,中国银行22.37%,建设银行15.28%,尽管农业银行没有公布,但顶多处于工、建、中三家银行中间;另据央行统计,到2005年,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才能降到15%以下。2002年底,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人民币各项贷款为10万亿元左右,就以20%计算,不良资产规模在2万亿以上。另外,其他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规模估计也不是个小数,2002年末,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各项贷款规模为3万亿元,以经营状况中性的深圳发展银行为例,据报道,1999年,深发展的304亿元总贷款中,逾期和呆滞贷款之和就有102亿元。2002年,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规模为2万亿元,以新增贷款的5%的不良资产率计算,每年将新增不良资产1000亿元。除银行类金融机构外,证券公司、大型投资公司也是不良资产的巨大源泉。

对不良资产的处置,重新搞一套人马和网络处置是既费钱又费力的事,显然利用资产管理公司的经验和网络,进行规模处置无论对银行还是对社会都是最经济的选择,问题的关键是对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理能以市场化的形式运作。

三、以不良资产经营和处置为核心业务的大投行的发展之路

完善的市场经济不能消除不良资产的产生,那么,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处置不良资产的专业机构就不可空缺。

从历史发展及其现状看,投资银行在最广阔的范围内是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交易的中介,是确定资本最佳使用方案、最佳使用方式、最佳使用对象的资本配置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目前的所谓投资银行还只能说在从事投资银行某些业务或是狭义的投资银行。而国际一流的大型投资银行,如美林、高盛、雷曼兄弟,则扮演了公司购并重组、基金管理、证券承销和经纪、风险资本、资产管理和处置、金融咨询等资本市场所需的众多角色。

资产管理公司具有开展以不良资产经营和处置为核心业务的竞争优势。资产管理公司的核心优势,第一是网络优势,有遍布各省的办事处,成为进入地方市场的触角,形成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第二是先入为主的经验优势,不良资产处置以前在我国是新事物,通过资产管理公司的实践,正成为一项成熟业务;第三是客户资源优势,几年的处置业务,使资产管理公司具有了消纳不良资产的客户资源库。这些优势是大金融机构,如银行、大证券公司所不具备的,也是一些以投行、资产管理为主业的民营或股份制公司无力达到的。另外,资产管理公司已有从事投行业务的相关经验。在几年的处置中,资产管理公司创造象郑百文换壳重组、中纺机的行业重组、河北凌云的股权拍卖、酒钢宏兴上市等资本市场的一系列成功案例,在人才和声誉上为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转型创造了条件。

因此,结合资产管理公司的这些优势,其转型发展的合适目标应该是广泛意义上的、以不良资产经营和处置为核心业务的大型投资银行。

转型后,从我国金融体系的构成看,资产管理公司与商业银行会形成新的优势互补与协

调组合。在市场机制主导下,资产管理公司,自主选择、评估定价(摒弃政策性的等价定额收购方式)、协商收购新的资产,包括继续收购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客观上,这种收购将成为国有银行化解风险的一个可供选择。

四、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大投行的业务模式

正象资产管理公司过去走过的道路一样,资产管理公司向大投行转型之路也是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探索之路,本文抛砖引玉,大致勾勒了资产管理公司未来的运作模式、管理体制和发展前景。

1.四家公司进行合并。在经过多年处置后,剩余资产是一种“少而精”的相对优质资产,进行集约经营,提高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合并是应有之义。但合而为一未必明智,合为两家应是上策。从竞争意义考虑,两强存在的相互促进意义非常深刻,电信、民航打破垄断求进步,我们不能一开始就为资产管理公司提供滋生惰性的垄断温床。从资产规模上看,目前四公司手中掌握的政策性债转股资产和银行委托转股资产规模共计4600亿元左右,加上后期通过资产重组、证券化等方式累积的其他可经营资产,总额估计应有5000亿元以上,即便在短期内不能接受新的不良资产,也完全利于两家大型控股公司的精耕细作。

2.采取金融控股公司的管理体制。从国际经验看,重组业务(即狭义的投行业务)和企业管理业务(及狭义的资产管理)是资产处置的两翼,共同服务于资产增值的目的。未来的资产处置模式大致如图:

上述三项业务具有相对独立性,为推动各业务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对投行业务和企业管理应分别成立相对独立的投资银行和资产经营公司。各分公司在其决策范围内相对独立,在资源、信息、资金、人员方面则在集团的领导下,协调运作。

这种模式还与世界金融变革的方向相适应。当前随着投资者多元化的服务要求,金融控股公司等集团化模式已经成为金融变革的潮流,我们熟悉的花旗集团、汇丰集团、德意志银行集团都是典型的金融集团控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国际不良资产处置的市场竞争,必须学习国外同行的手段,构筑合理的管理体系,否则,在竞争平台上就输与了对手。

3.转型之后的主要业务范围。转型之后,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目标是国际一流的投资银行,其核心优势和核心业务则在于不良资产的经营和处置业务。

一方面,以市场化手段继续收购新的资产,但不再是政策性的等价定额收购,而是按照市场原则自主选择、评估定价、协商收购。在经营目标上,由“最大限度地保全资产、减少损失”转变为“最大限度增殖资产、获取效益”,在接受价格和处置价格之间发掘巨大的利润空

间。在市场机制主导下,与其他金融机构形成新的优势互补与协调组合。

另一方面,它可以从事证券、投资、咨询等业务,而不仅限于资产管理范围之内的。利用资产公司原先从事资产管理范围内有关业务的经验,使资产公司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从事上市推荐及股票、债券承销,投资、财务及法律咨询与顾问,资产与项目评估,企业审计与破产清算等各项业务,从而发展成为集团化、全能型的真正投资银行。

中国高新区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 篇5

1、平台建立的背景

2004年10月,科技部火炬中心、深圳证券交易所、国家开发银行等联合发起并组织实施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其目标是以国家高新区为主要载体,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2014年10月,根据党的十八大做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以及国家经济形势新常态,科技部火炬中心、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招商银行等共同发起“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2.0”(“路线图2.0”),旨在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全面输送创业创新需要的资源和服务,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坚实的微观基础。

作为路线图2.0的主要工作之一,科技部火炬中心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共同建设的中国高新区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于2014年11月正式上线运行。截至到2015年11月底,该平台上线一周年,并先后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滨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15家单位建立常态化路演合作机制,举办了33场常态化路演,在相关高新区举办了16场“中国高新区科技型企业投融资巡回路演”;此外,在2015年10月,还登陆“首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为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优秀企业提供融资路演服务。

据了解,中国高新区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的常态化路演和巡回路演,已经覆盖了中关村、武汉东湖、深圳、苏南、天津滨海、成都、西安、珠三角等8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济南、青岛、长春、郑州、合肥、大连等国家高新区,对国家高新区的服务覆盖率达到40%。在投资机构用户方面,园区金融平台已集聚了32家国内主流投资机构的8000余位投资人。

作为全国性的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园区金融平台运用“互联网+科技金融”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金融资源之间构建起了科技与金融的互联互通。根据规划,园区金融平台下一步将继续构建科技金融的互联互通,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高新区协调推进平台的建设,建立统一平台入口及差异化服务的功能板块,进一步提高科技与金融之间的对接效率,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投融资体系。

2、建设内容

3、平台的特点

4、运营体系

中国金融服务公司境 篇6

信息来源: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0-05-18 点击次数:37

一、速贷通

1、产品定义:

中国建设银行专门为小企业客户推出的信贷产品,为满足小企业客户快捷、便利的融资需求,对借款人不进行信用评级和一般额度授信,在分析、预测企业第一还款来源的基础上主要依据提供足额有效的抵质押或担保而办理的贷款业务。

2、产品特点:

以一年以内的短期信贷为主,最长不超过三年。最高额度不超过2000万元,用于生产经营周转。

3、适用对象:

经工商行政管理机构核准登记的小企业法人客户,小企业客户的划分标准按照建设银行有关规定执行。

二、成长之路

1、产品定义:

建设银行专门为信息较充分、信用记录较好、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成长型小企业设计的评级授信流程办理的信贷业务。

2、产品特点:

用于生产经营周转及设备、厂房建设,以一年以内的短期信贷为主,最长不超过三年。贷款金额根据测算的风险限额和企业的实际需求确定。

3、适用对象:

经工商行政管理机构核准登记的小企业法人客户,小企业客户的划分标准按照建设银行有关规定执行。

三、联贷联保

若干借款人自愿组成一个联合体,联合体成员之间协商确定贷款额度,向建设银行联合申请贷款,每个借款人均对其他所有借款人因向银行申请借款而产生的全部债务提供连带保证责任,建设银行藉此发放一定额度贷款的业务。

2、产品特点:

用于生产经营周转,联合体中单个中型企业的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3000万元,单个中小型企业的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2000万元,单个小型企业的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一年。

3、适用对象:

经建设银行信用等级评定为A级(含)以上的中型企业或用小企业客户评价办法评定为aa-(含)级(含)以上符合建设银行贷款条件的小企业(不含微小型企业)。

四、法人账户透支

1、产品定义:

建设银行同意小企业客户在约定的账户、额度和期限内进行透支以满足临时性融资便利的授信业务。

2、产品特点:

用于生产经营周转,小型企业法人账户透支额度最高不超过300万元,中小型企业透支额度最高不超过500万元。aaa级客户透支账户持续透支期限最长不超过90天(自然日,下同),aa级客户透支账户持续透支期限最长不超过60天。

3、适用对象:

应为符合建设银行信贷业务管理规定的生产经营正常、财务管理规范、信誉良好、信用等级达到a+级(含)以上的小企业客户

五、中小企业购船抵押

1、产品定义:

借款人因购买船舶需要,以借款人或第三方已经拥有的或借款人拟购买的正常运营的船舶作为抵押物,向建设银行申请的人民币贷款

借款人因经营需要购买船舶,最长不超过5年,借款人以自有资金支付的首付款须不低于船舶购置价格的40%,其余部分在抵押充足的基础上,可申请购船抵押贷款。

3、运用对象:

在建设银行的信用评级BBB级(含)以上的中型企业或a+级(含)以上的小企业。

六、小企业国内保理

1、产品定义:

建设银行境内所属分支机构向从事国内贸易的境内客户提供的融资业务,卖方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买方订立的货物销售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根据契约关系转让给银行,由银行针对受让的应收账款为卖方提供应收账款管理、保理预付款和信用风险担保等服务的综合性金融产品。

2、产品特点:

用于生产经营周转,最长不超过一年,最高不超过赊销金额80%。

3、适用对象:

中国建设银行评定信用等级在A级(含)或小企业评级a级(含)以上中小企业客户。

七、小企业循环额度抵押贷款

1、产品定义:

小企业客户评级授信后,在客户提供足额抵押的情况下,通过“一次抵押,循环使用”的方式,满足小企业客户“短、频、急”资金需求的贷款产品。

2、产品特点:

根据测算的风险限额和企业的实际需求确定,正常生产经营资金周转及设备、厂房等投资以一年以下的短期贷款为主,最长不超过三年。

3、适用对象:

经建设银行评定为a-级(含)以上符合建设银行贷款条件的小企业。

八、动产质押

1、产品定义:

借款人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其自有的中国建设银行认可的动产作质押,交由建设银行认可的仓储公司保管,向建设银行申请的授信业务

2、产品特点:

用于生产经营资金周转,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质押率原则上最高不得超过70%。

3、适用对象:

经建设银行评级授信且信用评级BBB级(含)以上中型其余或小企业信用评级a-级(含)以上小企业

九、应收账款质押

1、产品定义:

信贷业务申请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其具有真实交易背景且无争议的、中国建设银行认可的应收账款作质押担保,向建设银行申请授信的业务。

2、产品特点:

用于生产经营资金周转,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应收账款质押率原则上最高不超过70%。

3、适用对象:

经建设银行评级授信且信用评级BBB级(含)以上中型其余或小企业信用评级a-级(含)以上小企业。

十、小额无抵押贷款

1、产品定义:

建设银行为小企业客户发放,由企业主或企业实际控制人提供个人连带责任保证,无需抵(质)押物的人民币循环额度贷款。

2、产品特点:

用于生产经营资金周转,原则上不超过1年(含),随用随还。经年审通过后借款期限最长可延长一年,年审最多为两次,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

3、适用对象:

将建设银行作为其“唯一合作银行”,经建设银行评级授信且信用评级在a+级及以上。

十一、信用组合贷款

1、产品定义:

为满足小企业客户快捷、便利、充足的融资需求,向小企业客户发放的由抵押贷款和企业主或实际控制人个人连带责任保证贷款(简称“个人保证贷款”)组成的组合贷款业务。

2、产品特点:

用于生产经营资金周转,以一年期为主,最长不超过三年,不超过抵押贷款额度的40%。

3、运用对象:

将建设银行作为其“唯一合作银行”,经建设银行评级授信且信用评级在aa-级及以上。

受理机构:建行马鞍山分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部

中国金融服务公司境 篇7

供应链金融是一个系统化概念, 是面向供应链所有成员企业的一种系统性融资安排, 是将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 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性设计融资模式, 为各成员企业提供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创新解决方案。参加此次会议的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副局长董宝青认为, 在线供应链金融就是“互联网+供应链+金融”, 其实质就是“信息经济+实体经济+金融经济”。在线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能够更好地促进产融结合, 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激发市场运转活力、有效地管控金融风险。

尽管供应链金融的便捷性早已获普遍认可, 但仍存在一定风险。本质上, 在线供应链金融是“信用创造”, 即通过大数据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 给予信用支持, 而不是只看财务运营。但“信用创造”背后仍存隐忧。中小企业贷款一直是贷款风险高发区。金融服务机构如何通过平台给上下游企业融资?如果是陌生客户, 信息掌握更少, 取得信息的途径也较为闭塞, 在线供应链金融如何发挥作用?怎样搭建一个开放、公信、权威、第三方的物流金融平台来规避相关风险、规范行业秩序、破解物流金融发展困局呢?

中国物流金融服务平台的方案是以物流园区/商圈为基础, 吸引中小物流管理企业入驻, 为中小供应链商户提供第三方担保存货管理, 并为物流园区/商圈提供包括担保存货登记公示、担保存货仓储管理、担保存货仓单监制、电商交易登记、支付结算登记等全过程的风控服务, 并在此基础上与中小金融服务机构合作融资对接服务。一方面, 基于商圈的相对封闭环境, 易于进行有效地全过程管理;另一方面, 商户在商圈有一定的资产沉淀和业务沉淀, 易于采用有效的风险缓释手段。目前中物动产已经成功签约并运营了两个商圈供应链金融项目, 这两个商圈以五金机电类交易为主, 位于河北和安徽两地, 已经完成了商圈托管运营, 以及为商圈中小商户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

上一篇:播音主持中语速的把握下一篇:学习景物描写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