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井赋抒情散文

2024-06-30

老井赋抒情散文(共5篇)

老井赋抒情散文 篇1

老井赋抒情散文

吾村有一老井,背竹蹊,临方塘。径约三尺,深逾半丈。壁垒坚石,苔布其上。凿不知其何人,成不明其何代。而今人逐便利,汲者渐稀。洌洌其泉,日失青睐。

是岁季夏,既望之夕。灯火初歇,人声谧。吾独徜徉以轻吟,悠悠然憩于井畔。螽斯鸣桐,流萤扑扇。风泠泠兮,凉入池荷之幽影;月皎皎兮,霜浸井水之漪涟。清芬暗渡,落叶为舟。高枝拂轻云之态,疏辰作遥岭之眸。偷遗人间之一镜,缥渺天上之仙洲。却闻山鸟独啼,辗转南枝,余声袅袅,如怨如痴。动须臾之清感,发经久之幽思。芳之既去,恨之佳客来迟。

乍闻有行步之响,隐约一人,挑担而来。及近而细视,乃棋中之友,吾村之耆老也。

见吾而讶曰:“噫嘻呀嘞!惊魂欲坠。夜迫三更,何独于此?”

吾笑而答曰:“月白风清,虫鸟幽鸣。天澄若水,云抹疏星。初消溽暑,内气畅舒,辰良景好,岂堪寐乎?”

耆老亦笑曰:“天之所赐,何其善哉!吾来取水,得之惠矣。”

吾愀然而视井曰:“斯井之水,亦常来饮。细而品之,则清味渐出,骤然吞之,则甘滋如沁。故惜之而常观其状,赋之而欲知其隐。渡须臾之春影,映一霎之秋阴。露溅以为吟,波漾而当歌。曾风云之厉色,经日月之几何?我乃后生,不明其藏,其故事,愿闻其详。”

耆老默以少顷曰:“尚不知其岁,唯知久矣。有养吾三代之泽,沐浴子孙之宜。其泉如醴,其味极甘,冬则溢暖,夏则流寒。逢天大旱,骄阳如火,池溪竭尽,其水犹多。自吾父以来,未闻其涸也。吾甚爱之,常汲而还。他方之水,毋及其甘。视以如佳酿,瓢饮而弗酣。至若昏暝之际,饮而神爽;怫郁之时,沐而气扬。得养颜净肤之功,有去秽延年之益。盖父老所言,岁久而生灵矣。”

吾闻其所述,遂生思焉。老井虽敝,其甘犹涌。清泉寥寞,恰得其幽。历天然之风雨,映草木之春秋。遥临尘寰之烟火,一任碧落之云流。得举世之所好而无争,处江湖之偏鄙而不废。涓涓以润泽,澹澹而养晦。虽时之多弊,犹不弃出己之薄利。其德如斯,甘于寂寂。今吾能尚在众人之中,憬然以自参所学之用。行古道而踽踽,觅高义以循循,处崎岖以豁豁,得其志而逡逡。立若岩崖之苍柏,思接云上之飞鹏;动若乾坤之一羽,意凭山水之清风。修道于中,何妨进退,任心皓然,虑甚欢悲?

遂长吁曰:“天苍苍兮日月移,地茫茫兮何为极。寂兮寥兮泉自涌,一瓢如醴且相惜。前人之功,不可废矣,养生之德,不可忘矣。”

耆老莫语,自汲水盈桶,负担踉跄而去。

三元赋抒情散文 篇2

学生笃学,教师笃思,学校笃行。欣逢学校管理步入新境,校园环境日益美好,硬件建设日臻完善。有感于此,遂作斯赋。

笃学圆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读书乃成长之必需,学习为进步之阶梯。人生有限,知识无涯。立身艰辛,无知无成。求学路远,无志难达。求真理,修美德,养善心。阅读与思考相伴,勤奋与进步同行。好学以广才,立志以成学。宁静以求知,出行以望远。学习自觉,生活自理,道德自律,过程自省。谦逊纳下,从善如流。学习中成长,阅历中丰厚。腹内藏诗书,唇齿吐芬芳。勿以贫寒自卑,勿以富贵自骄。水无常形,人生多变。冰雪封地,红梅耀目。秋霜袭人,金菊傲枝。机遇垂青汗水,硕果守望耕耘。道路难免山重水复,前景总会柳暗花明。

笃思生智。师者,传天地之道,授百科之业,解人生之惑。术业有专攻,百科亦旁通。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引领学生,展望未来。远离臣民,培育公民。立于世界之端看国家之发展,立于民族之林看中华之未来。以生为本,自由平等。乾坤朗朗,潮流滚滚,顺之兴盛,逆之衰亡。胸怀宇宙,放眼世界。广吾视野,宽吾胸襟。察学情,悟教法,达乎道。登高山之巅,赏山河美景。观社会之势,思教育新途。学而思,思而学。思而有得,行而有成。教人求真,引人创新。众生平等,有教无类。禀赋各异,因材施教。渐顿有别,成长不一。红梅催春,金桂笑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花开常无语,春来草自青。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世间无庸才,用人有奇巧。沩水润楚地,三元育英才。勿以路远裹足,勿以艰苦废志。璞玉琢大器,心灯亮远方。一肩明月,两袖清风。穷一生心血,育百世英才。但愿人世好,常能沐春光。

我家老井散文 篇3

在我们生命的印辙中,没有什么事物是一尘不变的,随着时光的推移,岁月的兜转,许多的事物都将在我们的生命中渐渐衰竭或老去。如同我早早过世的祖父祖母,如同我一生都离不开故乡怀抱的父亲母亲。还有我家那的口老井。在流逝的随月中,曾经那些鲜活的,散发着旧日余温的片段,都将在我们的记忆中慢慢退色,或是老去。

我家老井,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在荏苒的时光中,无论年代过去有多么久远,它一直默默地伫立在我的记忆中,让我回味着岁月的馨香与甘甜,同时,温暖着一个又一个的梦。在我家房侧,家中那口老井从春夏到秋冬,从秋冬到春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不仅默默地陪伴和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代人,同时也曾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一段又段美好的故事。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打我记事那天开始,家中那口老井,就默默地伫立在我家房屋右侧的西北角。那时在我们川北老家,家家户户做饭喂牲畜,以及家庭生活用水仅能依赖那口老井。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我们那个身处偏边远农村的穷山窝窝里,一个村子里除几台为人畜打米磨粉的机器,再没有任何先进的机电设备,那时,家家户户的人畜用水,需得一担担从井里往家挑。那时,在村子里每家的厨房中,都有一口硕大的水缸。那些大水缸,都是由石匠师傅们采用当地的大青打磨镶嵌而成。在每一个庄户人家家中,那些大水缸的形状或方或圆,不仅体积宠大,通常一只水缸也能容纳十多担水。

当时在我们那个偏远落后的村子里,每一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那些到井边去挑水的庄户人家的男人们,会在老井边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当他们一个个脚上趿拉着拖鞋,嘴里叼着香烟,睡眼惺忪的去老井边挑水时,大都身负着养家糊口的使命,因而即便再有多劳累,他们在挑水的过程中皆默不作声。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我家负责往家里挑水的,先是我的父亲母亲,而后再是我几个渐渐长大的哥哥们。

那时,老井距我家有几百米远的距离。在那条从家里通往老井的路上,由于路面狭窄且又坑坑洼洼,若再遇上下雨天气,脚下很容易打滑,若稍不留神,不仅会连人带桶摔得人仰马翻,水桶里的井水也会被抛洒的一干二净。为了防止在下雨天那种溜滑的路面上抢水吃,通常在天气变化之前,我的父亲母亲,哥哥与邻居们,会轮番到井里去挑水,直到把家中的那口大水缸装满为止。

我家老井中的水甘甜可口,冬暖夏凉。那时,已经年过不惑的母亲,会常带着年幼的我到老井边去洗菜或洗衣服。有时我们会听母亲讲,当年,祖籍并不在那个穷山窝窝里的祖父,为避战乱从很远的一个地方,一头挑着自己身家性命,一头挑着我奄奄一息的父亲逃难到川北,据说,当年我家祖父挑着我年幼的父亲到达川北的现居地时,再也走不动了,于是便在那个前有溪流供养,后有靠山可依,侧有清澈山泉水的穷山窝窝里割来茅草,砍下几根树木,搭起了两间四面透风的茅草屋。

听说自祖父选定在那口老井边安家歇脚以后,曾在老井上方为他的儿孙们栽下一棵杏树,多年以后,那棵杏树竟长到了碗口那么粗。每到春天,那株爬满花蕾的杏树摇曳在早春的风雨中,而后再经几场和煦的风,那烟霞般盛开的杏花伫立在老井上方,格外引人注目。当年,刚刚入嫁到我们家的母亲,便是喝着老井中那甜甜的井水,吃着杏树上累累的红杏,为父亲孕育了我们三男三女六个孩子。

后来听母亲说,我们那从未谋过面的祖父,有一年冬天,冒着大雪到池塘边去洗胡萝卜,由于下雪路滑,祖父不慎滑倒在老井旁的池塘边,再没能爬起来。据说那一天,在池塘边蹊跷溺亡的祖父,只被冬日里冰冷的池水打湿了半边胡须。后来,祖父去了,老井边那棵祖父曾亲手栽下的大杏树也随之枯死。自那棵杏树枯死之后,母亲又随手在老井边插下一枝扬柳,待到我五六岁时,那株杨柳也长到大人手臂般粗细。

彼时,在农村长的孩子,童年放牛放羊更是常事。让得在我刚刚五六岁的时候,每一个睡意正浓的早晨,都会被父亲母亲从睡梦中唤醒。那时父亲母亲要忙着下地干活养家糊口。家中那些放牛放羊的任务,自然落在了小孩子们的身上。那时从睡梦中醒来,总是极不情愿的撅着嘴把家中的那头大水牛从牛圈中牵出来,先把它牵到老井旁的池塘中去饮够了水,而后再用一根长长的牛绳把它绑在青草地上,而我,则安安静静地坐在老井边的大石头上,读书背课文。

后来,我们兄妹几个都慢慢长大。仅是我们的家中,依然只能依靠那一担水桶,一根白木扁担继续往家里挑水吃。那时每过一两年,父亲便会带着我的哥哥们,搭着长长的木梯下到井里,用一只脸盆,或一只只水桶,相互接力把井水舀干,而后再清除井底的淤泥。

儿时,那口老井在我心中有一种无法拂拭的神秘。这不仅仅缘于年幼的我无法探知到那口老井的深度,还缘于那口老井,无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在那个方形的井口上都会升腾起一股白白的`雾气。冬天,井水像被人烧过一样温热,而到夏天,井口则窜出一般沁人的凉意。母亲或许是怕我们这些顽皮的孩子会弄脏了老井里的水,就时常吓唬我们说,在我家那口老井中住着神仙,谁要是弄脏了井里的水,神仙就会发怒降罪于人。因此,儿时我对家中那口老井常怀敬畏之情。

在荏苒的时光中,那口老井由于泉水丰盈,从未枯竭过。且多出来的泉水,就像一条小小的溪流一样,源源不断地从父亲从井盖旁掘出的一个小孔中不断涌出,后来竟在井边的洼地里便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池塘。在那方池塘中,四季溢满清水。每到夏天,水塘里的水葫芦花盛开,水葫芦花那纯净绝美的蓝,不仅深深的烙刻在了我的记忆中,而且那些生长在池塘中鱼虾,味道也特别鲜美。

老井边那方池塘的夏天,白天是我们戏水的天堂,而每到夜晚,一只只青蛙隐在水葫芦的下面。或是躲在池塘边的芦苇丛中,发出阵阵“呱咕”、“呱咕”的叫声,仔细听来,如天籁般在耳边奏响。在夜的交响曲中,萤火虫也在池塘边的芦苇丛中打着灯笼。每到夏天的晚上,母亲与姐姐拿着毛巾,香皂,会先烧上一桶滚烫的开水,然后再与老井里的冰冷的泉水兑一下,把它放在大柳树下的石板上。然而我们母女四人沐浴在满天的星光下,在夏天夜晚时常用那种方式冲凉。

后来,我们渐渐长大,一个个如出林的鸟儿般远离

了父母、远离了老井、也远离了家乡。在流转的岁月中,老井依然默默地伫立的原地,只是我的父亲母亲在岁月的雕凿下渐渐老去了年华。那时,年迈的父亲母亲身影佝偻,脚步蹒跚,虽然他们一生与那口老井相伴,只是后来,我的父亲母亲再也没有力气把一担担井水挑回家中。于是,父亲便到镇上买来长长的塑料水管,外加一只水泵抽水吃。后来,虽然井还是那个井,人也还是那个人,只是老井不老,而我的父亲母亲却老了。

那时,老去后的父亲,开始注重起他的每一个生日来。父亲的生日在盛夏,每年夏天父亲的生日到来之时,为讨父亲的欢心,也为报答父亲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我们兄妹几个都会回到家中聚在一起,家为父亲过一个喜庆的生日。记得那时每到父亲生日之前,我们那已经白发飞扬的父亲,要么会站在门前那棵大枣树下,对着我们回家必走的那条小路一天天守望,要么早早地去到村民家中买上几个又大又圆的大西瓜,把它放在自己编好的大竹笼里,沉到老井中。当我们回家之时,父亲会满脸笑意地把那一个个大西瓜从老井里捞出来,切开给我们吃。父亲用那种方法做出的冰镇西瓜,不仅消暑解渴,且吃起来又脆又甜。

虽然,我们的一生都享受着老井的无私的奉献与馈赠,然而那样的时光并未持续多久,后来,父亲走了,母亲也走了。至此,老井边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而父亲母亲双双离世以后,我家老宅也再无人居住。

从那一天开始,没有了父亲母亲陪伴的老井便被废在一隅,不仅再没人下到井底去为它清理淤泥。也再没有人用老井里的水为我们做冰镇西瓜。多年以后,当我们回到家中祭拜父母去到老井边,如今,虽然那口老井依然存在,虽然老井中的泉水依然汩汩奔涌着,歌唱着。仅是从春夏到秋冬,从冬秋到春夏,在那口老井边再听不到我们儿时的欢声笑语,再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再也听不到父亲挑水时那沉重的呼吸与足音。

那口老井的散文 篇4

多年以前的村民吃水都是深水井里的,说是深井,其实也不很深,我们那儿地处平原地带,一口井也顶多十多米深,只是地里的用于灌溉的井有二三十米,那才叫深井。

那时候,一个村庄也就两口井,村前一口,村后也有一口。都处在街的中间,附近的村民吃水方便,当初挖井时考虑得挺周全。

后边这口井处在一条胡同里,胡同并不太宽,正中间的井把两边的路挤得很窄,勉强能过一辆架子车。碰上下雨天,那胡同更加湿滑,行人从那里经过都分外小心,都是手扶着Γ慢慢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一不留神便会滑进井里。

那是我们上下学的必经之路,大人再三叮嘱要小心,每次路过要分外谨慎,象过雷区。时间久了胆子也大了,便几个小伙伴比赛看谁能快速跑动从井口上跃过去。有一次,我们几个调皮鬼站在井沿把尿撒进井里,恰好被村民看到,便怒气冲天嘴里骂道:小兔崽子!把脚上的破鞋脱下要来追赶,吓得我们仓惶逃窜,回去免不了受大人的一顿训斥。

这口井恐怕有好多年了,至我记事时就有,或许更早些,应该“发黄水”过后就有,不然,村民们的日常用水怎么办?

井是圆口井,直经有五尺许,周围铺有几块庙里的青条石和两块石磨扇。再往下全是特制的月牙形弯砖砌成,由于潮湿砖缝里长满了绿苔,再往下的砖缝往外溢水滴,水滴汇在一起顺着光滑的井壁住下淌。低头往里一看,一股凉气直往上窜,时而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孩子们调皮的笑脸。井壁的水滴进水里,把我们的笑脸连同蓝天上的白云荡漾开去……。

挑水是男人的活,是苦力活,单是那两只木桶就有十多斤,再加上两桶水恐怕有七八十斤重,再挑几道街那么远,身体弱的男人都吃不消,路上要停歇几次,才能到家。

清早起来头一件事便是挑水,男人们挑着两只木桶从各个胡同里出来,在井边排队打水,一早上要挑满一缸水起码要跑四五趟。打水也是技术活,别看着简单,只那么一悠一甩的,其实这也是功夫,也是经验。

首先放一只桶在旁边,用扁担一头的铁钩挂住木桶的铁袢,慢慢地送下,及至木桶碰到水面,扁担也已全部送进井里。打水人右手握住扁担这一头上铁链条的最末端,人几乎要弯下腰,趴在井沿上。

这时候,打水人要用手左右晃动扁担,木桶在水面上来回摆动,看准时机,待木桶口往下倾斜时,要眼急手快,猛地往下一送,只听“咚”的一声浪花四溅,木桶钻进水里打了个滚便翻转朝上,这时候手应不松不紧,松了,桶便脱钩掉进井里;紧了桶里的水便灌不满。往上提以前还要往下再沉两次,确认水桶满时便左右手交替往上拔扁担,桶到井口时,左手压住扁担一头,中间放在左腿上,再用右臂把桶端到条石上。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打第二桶水。

挑水也很讲究,你若挺直腰板迈开大步,不累死你才怪;有经验的村民会肩扛扁担正中间,稍微弓些腰,迈动小碎步,脚步要快些,扁担不死压肩膀,它在上面跳动着,两只桶随着步伐的节奏自由地摆动着、颤悠悠的。如若嘴里再哼着小曲、唱着小调,那就欢快多了。再甩动着左胳膊,那就象扭秧歌,好看极了,惹得妇女和孩子大声欢笑,老人则竖起大姆指啧啧称赞!

挑水这活不是女人做的,如果谁家的男人不在家,给左邻右舍打声招呼:“他大哥,俺家掌柜的.不在家,你给俺打两挑水吧!”声音悠悠地飞过墙那边。墙那边的主人听到后,爽快地回答:“放心吧,弟妹!我马就去!”说话的当儿便挑着桶叮叮当当地去打水,一会功夫便挑满缸。

那年月人们都和睦相处,不管谁家的男人出远差,一时半会回不来;或者挖河修路间或有其它事情,不用喊不用叫,在家的男人们便自觉地担负起挑水的任务来!水井见证了村民们的淳朴与善良,也记录了发生在它身上的点滴过往。

有一对老夫妻早年无儿无女,在逃荒要饭的路上收养了一个流浪孩子。老两口视为已出,把他看成自已的亲生儿子,有好吃的、好穿的首先想到他,宁愿自已受苦挨饿也不觉得委屈,儿子要钱给钱要物给物。辛辛苦苦把他拉扯大,给他娶了媳妇,后来又添了儿女。可他却变成了“白眼狼”,不但不报恩,而且还不断找茬指骂槐的,与两位老人吵闹。

老人伤透了心,在与儿子吵架后一时想不开,大冬天穿着棉衣趁黑夜“扑通”一声跳进井里。村民发觉后,赶忙去叫他儿子。他儿子听说后嘴里嘟嘟囔囔地埋怨着,又找绳子又找梯子。等他赶到时,老人身上的棉衣浸透了水,早己沉入井?……。村民们纷纷指责他,他也悔不当初,这以后对那位老太太也尽心尽孝了!

井里淹死人,水自然不能吃。于是,人们便安装上机器、水泵把污水抽干净。待新鲜的水再涌上来时,人们又开始饮用了。

我有个要好的玩伴,他爷爷在场里看庄稼,他有个弟弟才七八岁,一直跟着爷爷睡。晚饭后,他送弟弟到门口,还让弟弟提着马灯自己去。心想场地就在村头不远,弟弟也是每晚都去,应该没事。谁知当晚有雾,他的弟弟走到村头便迷路了,提着马灯哭着喊着越走越远……。

当晚他爷爷没见到孙子,以为不来睡了;家里人以为他去找爷爷了,直到吃早饭时才发觉孩子失踪了。这下可慌了神,全家人大哭小叫找遍全村也没个影子,最后都把目光落在井口上,大家猜测,可能掉进井里了。

于是,人们放下手里的活都来帮忙,有去抬机器的,有去抬水泵的,还有的去拿绳拿梯子。机器发动后,白花花的水便从泵口喷涌而出,最后抽出钢笔、打火机之类的小物件,都是人不小心掉进井里的。

整个胡同里塞满了人,大家心情沉重,表情庄重严肃。他的家人守在井口,眼泪止不住地流,边哭边朝井里喊孩子的名字。

随着井水由清澈变混浊,井水马上要抽干,人们的心都提到嗓子眼。这时候,用绳系着一个手脚麻利的年轻人下到井底,让他看个究竟。他下去在井?烂泥中摸索一遍便爬上来,长喘一口气,有些兴奋地说:“里面什么都没有,孩子可能走丢了!”

于是,大家便分成几组沿路四处寻找,见村进村,见庄进庄,逢人就问,终于在北边离家八里多路的李庄找到了。此时,我那玩伴的弟弟还提着早已熬干油的马灯,看见寻找他的亲人竟放声大哭起来……

为君十赋鹧鸪天抒情诗歌 篇5

数九隆冬料峭寒,为君一赋鹧鸪天。翩翩银蝶凌空舞,凛凛梅香透骨传。

情万缕,爱千般,凝眸无语倚窗前。玉龙飞去金蛇到,又是年关人不还。

别绪幽幽柳似烟,为君二赋鹧鸪天。黄莺对唱枝头舞,紫燕双飞觅故园。

风浪漫,雨缠绵,云中盼得锦书传。灵犀若在心相印,一诺千金半世缘。

李谢桃开次第妍,为君三赋鹧鸪天。桥头折柳依依别,岸上吹箫郁郁欢。

人两处,意相牵,冰思缕缕托云笺。红尘有梦心不变,咫尺天涯墨韵连。

满目芳菲彩蝶翩,为谁又赋鹧鸪天?枝头鹊闹疑君到,院外门开盼尔还。

梳绿鬓,整罗衫,半忧半喜挑珠帘。清风不解离人意,笑我多情亦枉然。

庭外榴花似火燃,幽词再赋鹧鸪天。飞针走线荷包绣,避难趋灾蒲草悬。

擎玉露,敬前贤,名垂青史后人传。幺姑化作通灵鸟,泣血声声哥不还。

玉指芊芊拨冷弦,为君六赋鹧鸪天。兰舟一棹随波去,月色满窗伴梦还。

红烛尽,锦衾寒,合欢枕上泪痕斑。柔肠百转潇湘令,蝶恋花香春又残。

浩渺银河起波澜,双星隔岸恨经年。声声机杼织幽怨,寸寸锦丝离绪缠。

天意阻,鹊桥连,七夕佳节梦团圆。问君可羡鸳鸯侣,只叫伊人眼望穿!

满月如盘人不圆,为君八赋鹧鸪天。灯花结怨空成恨,心曲无声枉自弹。

斟寂寞,饮孤单,红楼一梦笑痴癫。因缘若是前生种,可悔求佛五百年?

落木萧萧秋水寒,为君九赋鹧鸪天。枫笺凝泪托南雁,暮雨含愁泣沈园。

折玉笔,断哀弦,几番离索怎成眠。三生石上前缘误,磨难重重举步艰!

秋月春花且等闲,红颜十赋鹧鸪天。青灯古卷常相伴,彩墨桃笺即兴欢。

上一篇:县统计局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刘洁家长答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