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房产管理局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实施办法

2024-11-04

市房产管理局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实施办法(精选4篇)

市房产管理局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实施办法 篇1

文章标题:市房产管理局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实施办法

市房产管理局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促使全体房地产行政执法人员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及时、正确、公正地查处房地产违法案件,维护国家的房地产管理秩序,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执法过错,是指房地产行政管理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尚不够追究刑事责任,依照本办法应当受到追究的行为。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市房产管理局各级房地产行政执法人员。

第四条追究执法过错责任,应当坚持下列原则:

(一)依法追究的原则;

(二)实事求是、有错必究的原则;

(三)在适用法律和政纪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张东伟

(四)过错与承担责任相适应的原则;

(五)重在教育的原则。

第五条执法过错的调查、认定及处理意见的提出,由市房产管理局行政执法过错追究领导小组负责。

第二章追究范围

第六条房地产行政执法过错认定的标准:

(一)经人民法院判决、裁定撤销或变更的具体行政行为;

(二)经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撤销、纠正的具体行政行为;

(三)经上级机关或上级行政复议机构撤销、纠正的具体行政行为;

(四)经本级机关自行撤销、纠正的具体行政行为。

第七条房地产行政执法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为执法过错,应当予以追究:

(一)玩忽职守,贻误工作,未及时依法受理群众举报案件,对正在进行的房地产违法行为不予制止而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擅自责令拆除、没收、查封、罚款的;

(三)为包庇房地产违法人员或组织隐匿、销毁违法证据,更改案卷材料或不如实记载调查询问笔录的;

(四)制作虚假证据,捏造事实陷害他人,包庇纵容房地产违法人员或组织的;

(五)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以权谋私,吃请受贿,索要财物的;

(六)违反规定,发放、伪造、涂改证件的;

(七)滥用职权超范围、超幅度、超权限进行罚没款物的;

(八)丢失、损毁案卷材料或制作假案卷的;

(九)不如实报告案情,不严格把关致使案件研究时错定案的;

(十)隐瞒问题或事实,依法应当作为而不作为的;

(十一)未持执法证和罚没许可证执罚,而造成严重后果的;

(十二)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而适用法律、法规、规章错误的;

(十三)拒不执行上级机关下发的纠正违法通知书,造成严重后果的;

(十四)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追究执法过错责任的。

第三章责任承担

第八条承办人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等原因,导致审核人、批准人失误,造成危害后果的,追究承办人的责任。

第九条

审核人、批准人对执法过错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或应当纠正而没有纠正的,追究审核人、批准人的责任,同时追究承办人的责任。

第十条

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批准人不负责任或故意作错误决定,或因领导指令干预导致执法过错的,追究批准人的责任。

第十一条

领导集体审批发生执法过错的,主要追究主持人的责任;对在案件讨论、研究审查过程中发表正确意见而未被采纳,致使错定案的,不追究发表正确意见人的责任。

第十二条执法过错责任由执法过错人承担,二人以上共同导致执法过错的,依其责任大小分别承担责任。

第十三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于处罚:

(一)情节显著轻微的;

(二)主动承认过错并及时纠正的;

(三)由于过失造成过错,危害不大的;

(四)确因执法者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执法过错后果的,不予追究;

(五)因行政干预,承办人提出纠正建议,领导不予采纳,免于追究承办人责任。

第十四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

(一)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影响较大的;

(二)多次发生执法过错,虽经教育不予改正的;

(三)因吃请受贿、打击报复、以权谋私、徇私枉法导致执法过错发生的;

(四)对查处工作设置障碍,坚持错误拒不改正的;

(五)故意隐匿错案不报,致使错案后果恶化的。

第四章追究程序

第十五条

市房产管理局设执法过错责任追究领导小组,由纪检委、监察室、党委办公室、管理科、政策法规科组成,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科。

第十六条执法过错的立案调查,由执法过错责任追究领导小组决定。

第十七条一般执法过错由执法过错责任人所在单位负责查处,查处结果应在结案后五日内报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公室备案。

第十八条重大或涉及单

市房产管理局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实施办法 篇2

第一条 为保证法律正确高效实施,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行政执法过错及错案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湖北省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法律规定,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过错责任是指赋予行政执法工作职责的工作人员在行政执法中,因违反法律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导致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或者贻误行政管理工作,已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而应承担的责任。

第三条 过错责任追究遵循以下原则:

1、实事求是,有错必究的原则;

2、责任与过错相适应的原则;

3、惩处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视为过错,应当予以追究:

(一)超越法定权限的;

(二)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三)适用法律、法规、规章不当的;

(四)违反法定程序的;

(五)依法应作为而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的;

(六)重大行政措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并造成损失的;

(七)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行政管理事项,不主动协调,推诿不办,或本部门办结后不及时移交其他部门办理而贻误工作的;

(八)丢失、损毁案卷材料或制作假案卷的;

(九)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以权谋私、吃请受贿、索要财物的;

(十)制作虚假证据,捏造事实陷害他人,包庇纵容房地产违法人员和组织;

(十一)为包庇房地产违法人员或组织隐匿、销毁违法证据,更改案卷材料或不如实记载调查询问笔录的;

(十二)其他有过错的行政行为。

第五条 行政执法人员不论是主观故意或过失行为造成行为过错的,均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执法人员不承担责任:

(一)因当事人的原因致使行政执法发生过错的;

(二)在讨论、审议、会签等过程中对错误的具体行政行为明确表示不同意的;

(三)因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执法过错的;

(四)其他不应追究的情形。

第六条 对行政行为过错的责任追究,本着 “谁主管、谁负责,谁经办、谁负责”的原则,具体分清承办人,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责任,然后进行相应的追究,具体可分为如下8个方面:

l、因案件承办人汇报事实有误,证据失实或提供虚假证据等导致领导或上级机关决策失误,造成过错的,由承办人负全部责任;

2、职能科室和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造成过错的,由该职能科室和部门负责人负主要责任;

3、职能科室和部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被审批人改变而造成过错的,由审批人承担改变部分的责任;

4、报请审批的事项,因审批而造成过错的,由审批人或审批部门负主要责任;

5、由于执行上级机关的书面批复而造成过错的,由作出批复的上级机关负主要责任;

6、应当报请审批而未经审批作出的行为或不作为,造成过错的,由直接责任人负全部责任;

7、案件审议经集体讨论决定,主持人依多数人意见造成过错的,由主持人和参加讨论决定的成员共同负主要责任(会上声明保留意见的除外);主持人违反法定程序造成过错的,由主持人负主要责任;

8、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造成过错的,由复议机关承担改变的主要责任。

第七条 错案可由下列途径提起: l、当事人以错案提出申诉、控告;

2、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中发现的错案;

3、通过人大、政协执法监督提出的错案;

4、上级主管部门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错案;

5、群众举报;

6、其他途径发现的错案。

第八条 对错案责任人员,根据错误的原因、性质、过错程度、造成的后果,认识错误态度以及一贯表现等,单独或者合并适用下列处罚:

l、诫勉谈话;

2、责令书面检讨;

3、局内通报批评;

4、待岗学习、限期改正;

5、取消当年评先和优秀(考核)资格;

6、调离现工作岗位;

7.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降级、开除等相应处分;

8、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第九条 过错责任处理方法

1、因业务工作时间不长,经验欠缺而造成的过错,责令直接责任人写出书面检讨。而在一年内发生两次以上过错的,取消当年评先和优秀(考核)资格,调岗、离岗或降免职务。

2、因主观臆断,违反法定程序,工作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直接责任人,视其情节、后果,给予调离岗位或纪律处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批评教育、待岗学习,限期改正。

3、执法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循私舞弊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4、过错责任人是党员的,视情交纪检部门给予党内纪律处分。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免除追究过错责任:

1、情节轻微、未造成危害后果、并纠正过错的;

2、主动承认错误并及时纠正过错的;

3、受他人胁迫或诱骗的;

4、确因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执法过错后果的;

5、其他可以从轻的情形。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追究过错责任:

1、执法人员有意违法而造成严重后果的;

2、多次发生错案和执法过错的;

3、发生错案和执法过错后拒不接受批评教育,伪造、涂改、隐瞒、销毁证据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4、由于执法人员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国家和当事人财产造成损害,产生不良影响或者引起诉讼造成国家赔偿的;

5、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造成错案发生的;

6、故意隐匿错案不报,致使错案后果恶化的;

7、因吃请受贿、打击报复、以权谋私、徇私枉法导致执法过错发生的。

第十二条

错案由局办公会确定,并指派专人组织调查,调查结束后,写出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需要追究过错责任的,拟定错案确认书,由局长签发后,交办公室(政工)执行。

第十三条

对应当给予行政处分、党纪处分的,按处分的权限和程序办理。第十四条

行政执法过错后果特别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第十五条

由于故意或者过失造成执法过错,给当事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执法过错责任人应当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赔偿损失,应当由执法过错人单位先行赔偿,然后向执法过错责任人追偿。

第十六条

不依法履行职责或造成错案的个人,取消当年考核的优秀等次和评先资格;,所在单位不得评为先进单位。

第十七条 过错责任人对过错责任的确认和处理有异议的,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十五天内,向本局申请复核,并有权向上级机关提出复议。复核和复议期间不停止原过错责任追究的执行。

市房产管理局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实施办法 篇3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保证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依法行使执法职权,提高行政效能,预防和及时纠正行政执法过错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执法过错,是指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因故意或者过失,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作出违法或者明显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以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不作为行为,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尚不构成刑事责任,依照本办法应当受到追究的行为。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局所属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第四条 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坚持权力与责任相平衡、责任与惩戒相适应,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农业行政执法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有下列行为之一,为执法过错,应当予以追究:

(一)未依法受理、处理案件或者对正在进行的农业行政违法行为不予制止,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未持证上岗执法,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违法收集证据,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制作假证据,捏造、歪曲事实陷害他人的;

(五)故意隐瞒农业行政违法事实,隐匿、销毁农业行政违法证据,包庇、纵容农业行政违法单位和个人的;

(六)在执法过程中,以权谋私,接受相对人宴请,索取贿赂的;

(七)未履行法定告知义务,或应当出具相关凭证而未出具的;

(八)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

(九)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不予行政许可,或者不在规定时限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

(十)违法实施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吊销许可证、没收违法所得等行政处罚的;

(十一)违法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的;

(十二)泄露案情或者泄露相对人商业秘密的;

(十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具体行政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十四)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重复罚款的;

(十五)无法定依据收费或者不按法定项目和标准收费的;

(十六)违反“罚缴分离”规定,擅自收取罚款的;(十七)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而不移交的;(十八)丢失、毁损案卷材料或者制作假案卷的;

2(十九)拒不执行上级农业行政处罚机关、行政复议机关或者司法机关作出的纠正具体行政行为的决定的;(二十)经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请求,拒绝履行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特定义务的,或在法定期限内不作为的;(二十一)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行为,应当予以追究的;

第六条 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执法过错,应当予以追究:

(一)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裁定撤销或者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的;

(二)上级行政机关或者行政复议机关撤销或者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的;

(三)本局自行撤销或者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第七条 应当经过审核、审批的具体行政行为,产生执法过错行为的,按下列情形予以追究:

(一)承办人未经审核人、批准人审核、批准而擅自作出的,追究承办人的过错责任;

(二)承办人弄虚作假致使审核人、批准人未能正确履行审核、批准职责,追究承办人的过错责任;

(三)承办人因过失提出错误意见,审核人、批准人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或者发现后未予纠正,按所起作用大小追究承办人、审核人、批准人的过错责任;

(四)审核人未经报请批准而直接作出错误决定的,追究审核人过错责任;

(五)批准人改变承办人、审核人正确意见作出错误决定的,追究批准人过错责任;

(六)经集体讨论决定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出现执法过错行为的,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过错责任。案件严重错误的,追究参与讨论所有人员的责任;但发表过正确意见,未被采纳的免责。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予追究:

(一)情节显著轻微的;

(二)主动承认过错并及时纠正,未造成较大危害的;

(三)由于过失造成过错,危害不大的;

(四)因不可抗力产生的过错行为;

(五)因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产生的过错行为。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从重追究:

(一)性质恶劣,影响较大,后果特别严重的;

(二)明知本人的过错行为处于继续状态,而不积极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的;

(三)受到警告以上处分后,一年内再次发生执法过错的;

(四)不思悔过,打击报复的;

(五)对查处工作设置障碍,坚持错误拒不改正的。第十条

情节较轻,构不成行政处分的,酌情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写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先、晋级、晋职资格,暂扣或注销执法证、调离执法岗位等处理;

第十一条 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涉嫌违法的,依法处理。

第十二条 农业行政执法人员有执法过错受到责任追究的,考核不得评为“优秀”档次;受到记过以上处分(未解除)的,考核为不称职(不合格)。

第十三条 暂扣执法证件的解除期限为半年。第十四条 执法过错的立案查处,由局研究决定。第十五条 执法过错的调查,由局法制工作机构和局纪检、监察室负责。调查结束后,提出处理意见,报局研究决定。

第十六条 追究执法过错责任案件,应当在立案后两个月内结案。因特殊原因不能结案的,经局领导批准,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第十七条 追究执法过错责任案件,经调查,事实不存在,或者证据不足,或者免予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

第十八条 执法过错的处理决定和解除处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其本人。

第十九条 执法过错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作出决定的责任追 究机关申诉。责任追究机关应当自接到书面申诉材料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复查决定。

市房产管理局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实施办法 篇4

第一条为夯实安全基础,消除事故隐患,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集团公司安全奋斗目标,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单位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考核办法,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第三条各单位对安全生产事故要规范追查程序,按程序、按规定严格考核。

第四条本追究办法适用范围为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含全资或控股子公司)。

第二章发生死亡事故的行政责任追究

第五条在工作过程中,因工死亡1 人的,除对直接责任人追查处理外,对事故单位矿处级主要负责人给予通报批评;对矿、处级单位分管负责人(含副总)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事故单位负主要责任的科、区级干部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并处罚款500~1000 元。

第六条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一次死亡2 人的,除对直接责任人追查处理外,对事故单位矿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对分管负责人(含副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对事故单位的科、区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并处罚款1000~1500 元。

第七条内累计因工死亡2 人的,对事故单位矿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内同一专业累计因工死亡2 人的,其矿处级分管负责人(含副总)引咎辞职;对事故单位科、区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并处罚款1000 元。第八条在工作过程中,凡发生一次死亡3 人及以上的死亡事故,集团公司配合政府部门追究处理,对事故单位矿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负责人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对事故单位科、区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给予留用察看处分;其直接责任人按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处罚规定进行处理。

第九条内累计发生因工死亡3 人及以上事故的,事故单位矿、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

第三章发生重伤事故的行政责任追究

第十条在工作过程中,因工重伤1 人的,对事故单位科、区级分管(或跟班)干部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并处罚款300~500 元。

第十一条在工作过程中,生产矿井(含建井)凡发生因工一次重伤2 人事故的,对事故单位科、区级分管(或跟班)干部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并处罚款500 元;对事故单位科、区级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并处罚款500 元。地面厂处、非煤企业及后勤服务系统凡发生因工一次重伤2 人或累计重伤2 人事故的,对事故单位矿处级分管负责人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事故单位科、区级分管干部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并处罚款500 元;对事故单位

科区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记过直至行政撤职处分,并处罚款500~1000 元。

第十二条在工作过程中,生产矿井(含建井)凡发生因工一次重伤3 人及以上事故的,对事故单位科、区级分管(或跟班)干部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并处罚款1000 元;对事故单位科、区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并处罚款1000 元;对事故单位矿、处级分管负责人(含副总)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地面厂处、非煤企业及后勤服务系统因工一次重伤3 人或累计重伤3 人的,对事故单位矿处级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分管负责人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事故单位科区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撤职直至留用察看处分,并处罚款1000 元。

(2)积极配合调查并主动检举同案其它严重过错行为的。

上一篇:我喜爱的一本书600字满分作文下一篇:郑重其事的反义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