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匠精神作文素材

2024-09-14

现代工匠精神作文素材(通用11篇)

现代工匠精神作文素材 篇1

寻找拍摄对象的过程,也是这支制作团队的一次发现工匠精神之旅。

一开始,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经济新闻部副主任、《大国工匠》节目负责人姜秋镝就笃信如今的社会依然有工匠精神的存在,“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也得以延续和传承,我们要做的,是把它挖掘出来”。

此前,大国工匠在岳群心中,更多的是一个拥有高超技能的群体,但拍摄完成之后,她却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们的心态,或者说他们对于工匠精神的认识与诠释让我佩服。”

给火箭焊“心脏”的高凤林,给她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

今年53岁的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发动机车间班组长,30多年来,他几乎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即为火箭焊“心脏”——发动机喷管焊接。有的实验,需要在高温下持续操作,焊件表面温度达几百摄氏度,高凤林却咬牙坚持,双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疱。

岳群记得,在这30多年中,曾有人开出“高薪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给高凤林,高凤林却说,“我们的成果打入太空,这样的民族认可的满足感用金钱买不到”。

还有一个细节是,高凤林每天晚上离开厂房时,都要回眸看看,岳群说,“这有安全方面的原因,更多的是在欣赏,高凤林觉得他们手上诞生的作品就像金娃娃,每一个都是他精心雕琢出来的。”

尽管高凤林是一名工匠,但对待自己的作品,就像艺术家对待艺术品一样,这样的讲述无不令岳群和她的同事动容。

当然,制作团队也没有忘记从事传统工艺的工匠们。

纯银丝巾果盘——北京APEC期间,我国送给各国元首的国礼,让世人都被中国古老的錾刻工艺惊艳。这就是錾刻师孟剑锋的作品。

细心观察,果盘有粗糙感,丝巾却有光感,做出这样的效果并不容易,孟剑锋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为了用银丝做出支撑果盘的四个中国结,孟剑锋需要反复将银丝加热并迅速编织,银丝快速冷却变硬不可弯曲,需要无数次尝试才能成功。

“其他人可能会选择机械造出中国结底托再黏合上去,而他却无法容忍伴随机械制造而来的细小砂眼,也不愿违背纯手工的诺言。即使右手被烫出大泡,起了厚厚的茧也丝毫没有动摇孟剑锋精益求精、不断超越与追求极致的决心。”岳群告诉记者。

整个制作过程中,诸如这样的细节不胜枚举。岳群说,这也许就是孟剑锋们的工匠精神所在。

现代工匠精神作文素材 篇2

【关键词】南宁市现代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 培育途径 成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064-03

“工匠精神”是工匠在长期职业生涯中养成的职业风范,表现为工匠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对技能操作的精准、精心、精细,对工作的执着,对职业的奉献,对质量追求卓越、追求极致的价值取向。“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应成为每一个职业院校学生所努力向往的一种境界,使他们具备敬业、专业、耐心、专注、执着、坚持、创新、突破自我、追求完美极致的优良品质。因此,我们需要推进“工匠精神”进校园、进课堂,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本文以南宁市职业教育为例,探索“工匠精神”培育的途径和成效。

一、南宁市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途径

(一)厚植“文化底藴”

1.开启校企文化同育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坚持立德树人,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对岗位的“匠人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敬业敬畏之心、创新创造之心和至善至美之心,形成特色的专业文化,培育我国的“职业匠人”。例如,为深入推进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南宁市教育局联合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南宁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举办了南宁市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暨走进现代企业活动启动仪式。南宁市中职学校以企业品牌引领学生职业发展,以企业精神引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培养学生“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职业思想。

2.邀请企业专家进校园。南宁市中职学校在新生入学教育、顶岗实习、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中,邀请企业专家进校园开展讲座,把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增强学生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同时深化校企合作,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技能大师进校园从事专业教学。

3.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南宁市中职学校在弘扬“工匠精神”的实践中相继开展了“现代鲁班誓言”一系列活动。“中华文明福泽广,天工开物耀八方。鲁班世代有传人,大国工匠美名扬。我们是职教学子,我们有崇高理想,我们要德技双馨,我们要扬帆起航。我们肩负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我们怀揣技能强国民族复兴的梦想。我们是鲁班传人,我们要奋发图强。我们是能工巧匠,我们是国家栋梁。”2016 年 6 月 13 日—30 日,南宁市中职学校都以专题活动的形式陆续开展“现代鲁班誓言”宣誓活动。南宁市教育局专门制作了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宣传片《“现代鲁班誓言”—— 南宁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工作掠影》,在“现代鲁班誓言”宣誓活动、“初中学校校长职业教育渗透培训班”、“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城市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协作会第二十三届年会”等活动中播放。“现代鲁班誓言”激励学生乐做鲁班传人,去传承工匠精神,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

(二)强化“一技之长”

1.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打造集教学实训、社会培训、技能鉴定与技能竞赛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例如,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南宁伊制味食品有限公司按照 QS 标准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在教学中实行学生自我监督,相互检查,形成师生共同总结分析的教学模式。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在汽车实训楼开设了北京现代广西全越店,引企入校,构建“前店后校”合作育人新格局,形成“生产与实训合一、教学与经营合一”校企共赢的良好局面。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华润万家 Ole”定向班、工程机械专业“群建”定向班,均按企业标准进行选拔和考核,通过企业师傅引领,学习企业课程,执行企业标准,参加企业实践,使学生更快完成准职业人的成长。二是实行“订单式”培养。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南宁市各中职学校与本地企业积极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设立企业冠名班,如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南宁市卫生学校、南宁高级技工学校等学校都与专业相关的品牌企业建立冠名班,其中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与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中德诺浩班,建立国际化标准的教学模式,培养与企业需求同步的汽车维修和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又如,南宁高级技工学校与上海巴伐利亚职业培训咨询有限公司合作开办巴伐利亚培训项目班,聘请德国专家 Weber 先生按照欧盟标准,开展实操教学,加强对教学环境、设施及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等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3.提升教师“工匠精神”。以南宁市职业教育专业集团为载体,校企合作共建 9 个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十三五”期间,南宁市将依托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增加 6 个以上“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加强“双师型”教师的技能培养。“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设在合作企业,牵头单位定期安排集团成员学校的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实践,熟悉企业文化,增强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习企业“工匠精神”,转变教學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以南宁市职业教育专业集团为载体,还成立了 9 个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名师成长工作室,根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遵循教师成长规律,制定中职学校骨干教师成长手册,手册内容包括既相对独立、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的若干项目,每个项目明确任务指标,使受训教师在完成项目任务中实现梯度成长。

(三)追求“完美极致”

南宁市中职学校将弘扬“工匠精神”、追求完美极致作为学生的社会价值导向,要求学校去了解日本、德国、美国“工匠精神”的培养方式,在实习实训的过程或未来的职业中要求学生努力将产品从 99% 提高到 99.99%。例如,为进一步加强南宁市中职学校学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等职业精神的培养,南宁市教育局在全市各中职学校开展“弘扬工匠精神 践行鲁班誓言”的主题教育活动,以“六个一”教育活动为抓手,积极践行“现代鲁班誓言”,使新时期“工匠精神”深入师生内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为追求完美极致,南宁市中职学校为学生搭建成长平台,让学生在学习、研讨、实践中强化一技之长,在校企合作中实现就业无缝对接,在主题活动、企业专家进校园、“教学做”一体化中体会和践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二、南宁市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成效

(一)建立“现代鲁班誓言”运行机制

在践行“工匠精神”的实践中,衍生了一系列“现代鲁班誓言”成果,制定印发了《南宁市职业教育走进现代企业活动实施方案》《南宁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方案》,以及《南宁市职业院校合作办学实施方案》《南宁市职业教育专业集团建设工作方案》《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南宁市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工作实施方案》,以及将出台的《南宁市践行现代鲁班誓言活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等配套文件,各中职学校依据下发的文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科学调整设置专业,制定科学评价标准,推进专业集团建设,深化校企校际合作,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南宁市中职学校实现对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践行“现代鲁班誓言”,不仅从指导思想上高度重视,还从加强教学改革、落实产教融合、完善运行机制、构建校园文化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意、创业精神,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

(二)加快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1.职教集团助推人才培养。南宁市先后成立了信息技术、交通运输、文化艺术体育、商贸旅游、加工制造和电气技术等六大职业教育专业集团。集团集聚了市内外近 90 所中高职院校、17 个政府部门、13 个行业协会、8 个科研机构和149 家企业,专业覆盖全市近 80% 的规模以上现代服务企业、60% 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集团化办学,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全面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职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方共赢,有效地促进职业教育向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2.技能实力展示学生风采。南宁市中职学校每年都举办学校技能节,开展学校专业技能比赛,积极参加全市、全区、全国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在比赛的过程中展示学生风采,不断体现“工匠精神”。除取得一系列各级各类荣誉外,技能大赛还增强了校企合作能力,使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对接,提高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了深层次的产教融合,展示了职教风采,引领了专业技能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未来的就业奠定了基础,为社会经济发展积蓄了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3.职业素养提升人才质量。在“互联网+”战略的推动下,工业 4.0 正在让企业对人才需求提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职业素养。南宁市中职学校根据职业教育发展新趋势和新要求,从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形式、隐性课程形式、教学评价方式等 8 个维度去探索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基本规律,建立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支撑体系,为未来的社会培养能好好做事的“匠人”。

(三)推进学校的招生就业与升学工作

1.招生形势火爆。近年来,在职业教育政策的大好形势下,南宁市中职学校通过内涵建设,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不断创新招生录取方式,圆满完成广西教育厅下达的招生工作任务。2012 年全市中职学校招生人数(含成人在职学生人数)为 3.7743 万人,2013 年为 3.6782 万人,2014 年为 2.9789 万人,2015 年为 2.9739 万人,2016 年为 3.5456 万人。

2.就业率较高。南宁市中职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認真实施就业指导工作,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好评。2012 年中职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毕业生为 1.6581 万人,毕业生就业率为 96.05%,对口就业率为 78.92%;2013 年为 1.4782 万人,毕业生就业率为 96.21%,对口就业率 71.05%;2014 年为 1.5305 万人,就业率达到98.53%,对口就业率达 73.22%;2015 年为 1.2975 人,就业率达到 95.69%,对口就业率 74.65%;2016 年为 1.1515 人,就业率达到96.20%,对口就业率 74.33%。

3.升学比例提高。南宁市中职学校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进程中,持续推进中高职衔接和本科院校对口自主招生,与区域应用型技术大学南宁学院开展“3+4”中职加本科职业教育办学试点,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口中职招生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中职升本科”,实现了部分中职生的“大学梦”。据统计,南宁市中职学校毕业生升学人数逐年增加。2012 年全市应届中职毕业生升学 1048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6.32%;2013 年为 2069 人,占 13.20%;2014 年为 2182 人,占 14.26%;2015 年为 3222人,占 24.83%;2016 年为 3982 人,占34.60%。随着职业教育升学率的提高,升学政策的范围扩大,选择就读中职学校的初中毕业生越来越多,学生家长更意识到读中职学校同样能进高校深造,就业前景更广阔。如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 2016 年大学本科、高职专科升学录取人数达 550 人,其中本科院校录取人数为 109 人。

概言之,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学场与工场的高度融合。工匠的技艺传承依赖于教师(师傅、师父)的现场授受,教师(师傅、师父)与学生(学徒)之间、工场与学场之间构成一种独特的关系,教学相长,工学合一,是高度的统一体。因此,为弘扬“工匠精神”,南宁市中职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改革的过程中,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工学结合,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探索和实践“教学做”一体化模式,让更多学生传承“工匠精神”,具备意志品质和专注于一的良好心态,具有创业创新精神,完善人格追求至精至善,拥有精湛的技术技能,最终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人。

【参考文献】

[1]庄西真.了不起的“工匠精神”[J].职教论坛,2016(10)

[2]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

[3]汪中求.日本工匠精神:一生专注做一事[EB/OL].http://www.jfdaily.com/shendu/bw/201508/ t20150817_1755831.html

[4]施建国,聂晓阳,冯玉婧,等.培养“工匠精神”从职业教育开始[J].农民文摘,2016(8)

[5]李梦卿,杨秋月.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关联耦合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

工匠精神的作文素材:西游记 篇3

1986年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总导演杨洁去世了。

消息被证实后,《西游记》引起了人们的追思和怀念,甚至引发追问:为什么我们很难再拍出那样的经典了?

到现在为止,还有一些观点不认同1986年版《西游记》,原因是在它所诞生的特殊年代里,电视节目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西游故事更停留于纸张和口头传播,以至于当它被搬上荧屏时,注定了其成功具有偶然性。

这类说法其实并没有看到在这以后的30年间,老版《西游记》成为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电视剧,超过了3000次,足以申请吉尼斯纪录。

可见,《西游记》不仅仅是几代人的记忆,更是历久弥新、更显珍贵的经典之作。事实也证明,后来的`西游故事几经翻拍,有的红极一时,有的票房不俗,但都没有在口碑上超越前作。

在分析这种现象时,杨洁曾经在一次访谈中说到了“西游精神”,她的具体解释是:“因为我们是在搞艺术,没有为钱,没有为名,没有为利。”虽然在今天看来,这些效果、道具依然很粗糙,但观众的捧场,恰恰说明它是一部靠艺术取胜的作品。

《西游记》之所以长盛不衰,就是因为杨洁所言的“西游精神”,它不仅展示了一代电视人对待作品的纯粹态度,更是以其中颇高的艺术含金量取胜,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西游精神”在哪里?

答案藏在创作态度里。

该作品拍摄经年累月,困难的时候只有一台摄像机,但剧组所有人都不畏艰难,认真对待自己的角色。

比如饰演“孙悟空”的六小龄童,世家出身,三代人专注演猴戏,“练就七十二变,才能笑对八十一难”,无论是翻筋斗云、撑竹筏出海,还是在黑风山打斗、打死九尾狐等,基本上都不用替身;又如“猪八戒”,早上精神足,钉耙都是扛在肩上,下午的镜头就是拿在手上,傍晚就是在地上拖了;连不发一言的白龙马,都绝少用特效和替身,跟随剧组走遍了中国。

如今提倡“工匠精神”,意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杨洁那一代电视人的“西游精神”,何尝不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工匠精神”?

高考写作素材:“工匠精神”素材 篇4

在战国时代,中国人已经将卓越的能工巧匠视作具有“济世”之能的“圣人”。他们能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行水”。所谓“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

唐代后期的敦煌文献《二十五等人图并序》对中国传统工匠给予这样的描述:“工人者,艺士也,非隐非仕,不农不商......虽无仕人之业,常有济世之能,此工人之妙矣”。这是在长久以来中国传统内圣外王、修身齐家平天下主流价值之外,对能工者、善工者的勇敢歌颂,对工匠精神的至高认同。

清代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匚部》注解中说:匠,以木工之称,引申为凡工之称也。又曰:百工皆称工。

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一直被中国的工匠们视作毕生的追求。除了庖丁,《庄子》塑造了大批匠人巧者的形象。《达生》篇里的承蜩者,“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粘蝉若拾;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

现代工匠精神作文素材 篇5

【中公评析】

“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出现在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隐于市井的“风筝大师”陈康宁的故事无疑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走“工匠”的路子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而低端产品过剩。近年来,居民去海外大量购物的行为,折射出了某些领域的国货质量尴尬困境。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相对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广泛存在。同时,我国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领域大量产能过剩,在船舶工业、航空航天和装备制造等行业,我国每年还要花大量外汇从发达国家高价进口特种钢材等生产材料。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世界瞩目,但在经济结构上仍有很大优化空间。若要优化生产结构,破解转型升级难题,就应弘扬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正是工匠精神的缺失使我国在生产领域长期重视产品数量而忽视质量、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重视粗放型生产而忽视消费需求。

走“工匠”的路子,具体来说,应当做到几下几点:

第一,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说,将工匠精神融入到社会各行各业,摈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短期思维方式,注重推动企业经营理念的转型,将提高产品质量作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核心经营价值观。

第二,从人才教育角度来说,应转变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改革、强化人才培养、提升职业教育培养质量。根据特定岗位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高端技术人才,打通教育与就业的隔阂。

现代工匠精神作文素材 篇6

2016-05-10 小编点墨壹图壹材

↑点击上方“壹图壹材”关注我们

解·词

工匠精神是2016高考作文的热点素材之一,也是同学们一直关注的话题热点。工匠精神成为热词,在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有媒体将其列入“十大新词”予以解读。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

☞热点搜罗☜

大国工匠,为国铸剑

2015年“五一”开始,央视新闻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等8位不同岗位劳动者,用他们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

管延安以匠人之心追求技艺的极致,让海底隧道成为他实现梦想的平台。“发动机焊接第一人”高凤林:“很多企业试图用高薪聘请他,甚至有人开出几倍工资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他为国奉献的精神,令我们感动。周东红30年来始终保持着成品率100%的记录,他加工的纸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著名画家及国家画院的“御用画纸”。

胡双钱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

在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的首架样机上,有很多老胡亲手打磨出来的“前无古人”的全新零部件。

孟剑锋,百万次的精雕细琢,雕刻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丝巾”。张冬伟,焊接质量百分百的保障,外观上的完美无缺。

宁允展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师,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

顾秋亮,全中国能实现精密度达到“丝”级的只有他一个。

我在故宫修文物

近期,有一部电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意外”走红,成为豆瓣电影评分最高的作品之一。纪录片并没有把这份特殊的职业神圣化和崇高化,反而呈现了这份文物修复工作的枯燥、繁琐、单调和漫长,如书画组的女画师花十年功夫临摹出一幅《清明上河图》。对于这些老技师来说,都是年轻时就入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辈子只从事这样一份工匠式的工作。

真正让这些青年观众迷恋、感动的地方在于,这部纪录片塑造了一批掌握技术又脚踏实地、与国宝相伴又淡泊名利的文物修复师形象,这是一群普普通通的技术劳动者,从事着平平凡凡的工作。人们只会对展览室里的国宝赞不绝口,而完全意识不到这些熠熠生辉的国宝需要借助无数代、无名技术匠人的精心维护和修理才得以传承至今。

这部纪录片赋予这种平凡的工作以美学的、诗意的价值。正如纪录片中反复借技师之口,说文物修复工作是一种穿越古今的对话,每一件文物上面都保留着一代又一代修复匠人的痕迹,而且这种修复师与文物的交流渗透着“以我观物、以物观我”的中国格物精神。

☞他山之石☜

职人精神

日本的工匠精神,又被称为职人精神。要了解日本的工匠精神,可以从下面这些细节看起。

1.在NHK拍摄的纪录片《工匠达人》中,二十位工匠各怀绝技,但他们制作的器物,诸如沙漏、日式饭桶、鲤鱼旗、南部扫帚、印章、木屐、剪刀、棒球手套等,都是生活中所必须的日常用品,不是特殊的美术品。

(日本和菓子讲究“五感”艺术:以眼睛欣赏和菓子的美感及美味,和菓子的香气,舌头的触感、手拿和果子、切和果子时的手感,品尝和菓子的美味,品尝和果子时所发出的声音)

2.柳宗悦在《日本手工艺》中记载了他游历日本时,在宇都宫看到的木漏斗制作过程——木漏斗是装酒或酱油用的,用木材制作是因为木材不会像金属那样改变食物的味道,因此,正规的酒店都用木漏斗。就是这样一个廉价的木漏斗,在制出原型后需要用四年时间晾干,待木质稳定后才能做进一步加工。日本TBS电视台的“未来遗产”节目,曾介绍过南部扫帚的做法。匠人高仓德三郎自己种植扫帚草,每年收获的扫帚草在经过脱粒、干燥后,再由高仓德三郎从中甄选出合格的材料。他制作的扫帚多达60余种,其中部分高级扫帚需要花去三年的时间。

☞角度解读☜

中国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

1.工匠精神存一颗工匠般的心去做事,去生活 工作是一种修行,世间只有必然性却没有偶然性!

截止到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我们反复研究了这些长寿企业,发现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髓——工匠精神!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他们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家身上都具有这种工匠精神。

2.“工匠精神”是一种代代相传的品质

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来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与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别无所求。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全球、成为传承百年的经典典范。

工匠精神并不是瑞士的专利,在日本的企业之中,日本式管理有一个绝招: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

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日本影片(入殓师)(入殓师就是殡仪馆里的葬仪师)里。一个大提琴师下岗失业到葬仪馆当一名葬仪师,通过他出神入化的化妆技艺,一具具遗体被打扮装饰得就像活着睡着了一样。他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好评。这名葬仪师的成功感言是: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不要拒绝它,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进行交流。

3.工匠之术——用对的方法,创造价值

在这个“商人精神”横行的年代。个人和企业都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比如一些以山寨产品为主的企业,在外部环境好的时候,企业可以生存,一旦外部环境突然变得恶劣,企业很容易马上倒闭。企业的核心因素是人,而企业脱离了这种困境的最佳途径是培养企业的“工匠精神”。

工匠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他们不断享受着产品在手里升华的过程。与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出新品---圈钱”不同。打造“工匠精神”的企业却在从另一方面满足着自己的精神需求,看着自己的产品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以一种符合自己严格要求的形式存在于消费者的手中与口头之中。

工匠用工作获得金钱,但工匠不为钱而工作。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

大国工匠先进事迹

高凤林:为火箭焊接“心脏”的人

焊接技术千变万化,为火箭发动机焊接,就更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了,高凤林就是一个为火箭焊接“心脏”的人。

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国营二一一厂特种熔融焊接工、发动机零部件焊接车间班组长,特级技师。

30多年来,高凤林先后参与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以及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一次次攻克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世界级难关,出色完成亚洲最大的全箭振动试验塔的焊接攻关、修复苏制图154飞机发动机,还被丁肇中教授亲点,成功解决反物质探测器项目难题。高凤林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等20多个奖项。

绝活不是凭空得,功夫还得练出来。

高凤林吃饭时拿筷子练送丝,喝水时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为了保障一次大型科学实验,他的双手至今还留有被严重烫伤的疤痕;为了攻克国家某重点攻关项目,近半年的时间,他天天趴在冰冷的产品上,关节麻木了、青紫了,他甚至被戏称为“和产品结婚的人”。2015年,高凤林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高凤林以卓尔不群的技艺和劳模特有的人格魅力、优良品质,成为新时代高技能工人的时代坐标。

胡双钱:精益求精匠心筑梦

“学技术是其次,学做人是首位,干活要凭良心。”胡双钱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也是他技工生涯的注脚。

胡双钱是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一位坚守航空事业35年、加工数十万飞机零件无一差错的普通钳工。对质量的坚守,已经是融入血液的习惯。他心里清楚,一次差错可能就意味着无可估量的损失甚至以生命为代价。他用自己总结归纳的“对比复查法”和“反向验证法”,在飞机零件制造岗位上创造了35年零差错的纪录,连续十二年被公司评为“质量信得过岗位”,并授予产品免检荣誉证书。

不仅无差错,还特别能攻坚。在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和大型客机项目的研制和试飞阶段,设计定型及各项试验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特制件,这些零件无法进行大批量、规模化生产,钳工是进行零件加工最直接的手段。胡双钱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开始发挥作用。他攻坚克难,创新工作方法,圆满完成了ARJ21—700飞机起落架钛合金作动筒接头特制件制孔、C919大型客机项目平尾零件制孔等各种特制件的加工工作。胡双钱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一定要把我们自己的装备制造业搞上去,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已经55岁的胡双钱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最好再干10年、20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

顾秋亮:深海“蛟龙”守护者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目前世界上潜深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其研制难度不亚于航天工程。在这个高精尖的重大技术攻关中,有一个普通钳工技师的身影,他就是顾秋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职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

10多年来,顾秋亮带领全组成员,保质保量完成了蛟龙号总装集成、数十次水池试验和海试过程中的蛟龙号部件拆装与维护,还和科技人员一道攻关,解决了海上试验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用实际行动演绎着对祖国载人深潜事业的忠诚与热爱。

作为首席装配钳工技师,工作中面对技术难题是常有的事。而每次顾秋亮都能见招拆招,靠的就是工作四十余年来养成的“螺丝钉”精神。他爱琢磨善钻研,喜欢啃工作中的“硬骨头”。凡是交给他的活儿,他总是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改进安装方法和工具,提高安装精度,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安装任务。正是凭着这股爱钻研的劲,顾秋亮在工作中练就了较强的创新和解决技术难题的技能,出色完成了各项高技术高难度高水平的工程安装调试任务。

已近花甲的顾秋亮仍坚守在科研生产第一线,为载人深潜事业不断书写我国深蓝乃至世界深蓝的奇迹默默奉献。如今,他又肩负起了新的挑战——组装4500米载人潜水器。

宁允展:高铁上的中国精度

宁允展是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车辆钳工,高级技师,高铁首席研磨师。他是国内第一位从事高铁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也是这道工序最高技能水平的代表。他研磨的定位臂,已经创造了连续十年无次品的纪录。他和他的团队研磨的转向架安装在673列高速动车组,奔驰9亿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万多圈。

转向架是高速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之一,转向架上有个“定位臂”,是关键中的关键。高速动车组在运行时速达200多公里的情况下,定位臂和轮对节点必须有75%以上的接触面间隙小于0.05毫米,否则会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宁允展的工作,就是确保这个间隙小于0.05毫米。他的“风动砂轮纯手工研磨操作法”,将研磨效率提高了1倍多,接触面的贴合率也从原来的75%提高到了90%以上。他发明的“精加工表面缺陷焊修方法”,修复精度最高可达到0.01毫米,相当于一根细头发丝的1/5。他执着于创新研究,主持了多项课题攻关,发明了多种工装,其中有2项通过专利审查,获得了国家专利,每年为公司节约创效近300万元。

一心一意做手艺,不当班长不当官,扎根一线24年,宁允展与很多人有着不同的追求:“我不是完人,但我的产品一定是完美的。做到这一点,需要一辈子踏踏实实做手艺。”

孟剑锋:匠人精神制国礼

去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古老的中国錾刻技术,给各国元首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在送给他们的国礼中,有一个是金色的果盘里放了一块柔软的丝巾,看到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抓,结果没有一个人能抓得起来,原来这块丝巾是用纯银錾刻出来的。

錾刻工艺师孟剑锋就参与了这份国礼的制作。他是北京握拉菲首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总监,已在工艺美术行业上奋斗了22年。孟剑锋是一个能够沉下心来做细活的人。为了提高技术水平,他勤练基本功,几个枯燥的动作,他能重复练习一年。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绘画,学习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工艺美术知识,积极探索新的工艺制作方法,大胆改进创新,创作出大量贵金属工艺摆件作品,先后制作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优秀志愿者奖章、512抗震英雄奖章、全国道德模范奖章、中国海军航母辽宁舰舰徽等作品模具,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工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尝试改变铸造的焙烧温度、化料温度和倒料时的浇铸速度,经过反复试验、对比和推算,攻克了纯银铸造的工艺难题,使成品率提高了近50个百分点,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生产成本。

孟剑锋是位坚守传承,勇于创新的工美匠人,他用最朴实的劳动践行着一名普通劳动者的责任和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守。

张冬伟:80后造船工匠

张冬伟是个80后,但手里的活儿却让老师傅们竖起大拇指。他是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装二部围护系统车间电焊二组班组长、高级技师,主要从事LNG(液化天然气)船围护系统的焊接工作。虽然年纪不大,却已是个明星工人,所获奖励无数:2005中央企业职业技能大赛焊工比赛铜奖、2006年第二十届中国焊接博览会优秀焊工表演赛一等奖,是当今世界最先进、建造难度最大的45000吨集装箱滚装船的建造骨干工人。

LNG船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船舶。作为LNG船核心的围护系统,焊接是重中之重。围护系统使用的殷瓦大部分为0.7mm厚,殷瓦焊接犹如在钢板上“绣花”,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耐心和责任心要求非常高。面对肩上的重担,张冬伟不断地磨练自己的心性,培养专注度,潜心研究焊接工艺。为了攻破技术难关,他与技术人员放弃休息时间,日夜埋头图纸堆中,潜心钻研技术突破。最终,他主持的实验取得成功,得到专利方的认可,并用于LNG船实船生产,收到良好成效。

张冬伟特别注意经验的积累总结,国内没有现成的作业标准,他就不断摸索完善各类焊接工艺,先后参与编写了多部作业指导书,为提高LNG船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冬伟,是中国广大“造船工匠”的杰出代表,他用自己火红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执着于国家海洋装备建设的奉献之歌。

周东红:用生命赓续传统

常年与水打交道,即使是在最寒冷的冬天,为了保持手感也要把一双赤裸的手伸入冰冷的山泉水中;每天弯腰、转身、跨步,把一套动作重复上千遍,这就是周东红的工作状态。

周东红是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职工、高级技师。周东红保持着一个令人敬畏的纪录:30年来年均完成生产任务145.54%。这个数字意味着每天至少需要在纸槽边站上12个小时以上,意味着常年需要在凌晨4点就进入工作岗位,到下午5点才能离开。他的手由于长年累月浸泡在水里,烂了又烂。30年来,他到底加了多少班,只有周东红自己知道,只有他的手知道。

周东红的另一个纪录同样令人敬畏:30年来,保持着成品率100%、产品对路率97%的突出纪录,两项指标分别超国家标准8个和5个百分点。作为技术骨干,周东红参与了宣纸邮票纸的生产试制,为我国成功发行宣纸材质邮票奠定了基础,填补了邮票史的一项空白。宣纸生产中,带徒弟是个费心费力的活,所以一般的捞纸师傅一辈子最多带五六个徒弟,而30年来,周东红先后带了20多名徒弟。2015年,周东红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对宣纸事业的热爱,让周东红在创新的路上不停歇,用自己的努力让传统得以赓续,他觉得这是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东西。

管延安:深海钳工专注筑梦

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其中岛隧工程是大桥的控制性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长公路沉管隧道。工程采用世界最高标准,设计、施工难度和挑战均为世界之最,被誉为“超级工程”。

在这个超级工程中,有位普通的钳工大显身手,成为明星工人。他就是管延安,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Ⅴ工区航修队首席钳工。经他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8次海底隧道对接任务,无一次出现问题。接缝处间隙误差做到了“零误差”标准。因为操作技艺精湛,管延安被誉为中国“深海钳工”第一人。

零误差来自近乎苛刻的认真。管延安有两个多年养成的习惯,一是给每台修过的机器、每个修过的零件做笔记,将每个细节详细记录在个人的“修理日志”上,遇到什么情况、怎么样处理都“记录在案”。从入行到现在,他已记了厚厚四大本,闲暇时他都会拿出来温故知新。二是维修后的机器在送走前,他都会检查至少三遍。正是这种追求极致的态度,不厌其烦地重复检查、练习,练就了管延安精湛的操作技艺。

传承工匠精神作文 篇7

工作成为一种修行,将毕生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需要什么精神支撑才能做到呢?“一旦你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让人家敬重的关键”。这就是工匠们的心声。

工匠精神在欧洲,是象征着瑞士钟表的品质,德国工匠的严谨与准确;工匠精神在中国,表示了航天精神,女排精神,乃至“非遗传承”。

当今社会,“浮躁气”浓重,追求“快餐式”的工作、生活方式,所以,很多企业都在追求做大,做强,而不想做“小事”。试问:什么是真正的大,什么是真正的小?小的事业做到极致并一直去追求更高的极致,这事业就是“大”,就是“强”;我们全方位的去考量“马桶盖”、“电饭煲”案例的时候,不难发现正是我们缺乏工匠精神所致;也同样,由于我们的工匠精神才有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

《工匠精神》这本书,教给我们的也不正是:专注产品、重视积淀、享受过程,这正是工匠精神与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商人精神之间最大的差别。他们身上或许会少了商人的敏锐,但他们却多了一份对事业的执着。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如何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呢?首先我们得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是选对的?还是选贵的?这是一个问题,是一个连哈姆雷特也会纠结的问题。

工作不仅仅使我们赚钱谋生之道,更应该是我们追求目标,梦想,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明确目标,把梦想当做信仰”。这句话很对,我们需要寻找方法,达成目标,实现梦想。

工匠精神的价值在于精益求精,对匠心、精品的坚持和追求,专业、专注、一丝不苟且孜孜不倦。这就是工匠精神对我们的工作、学习的要求。

真正的践行者,一定是工匠精神的受益者,用修行的价值观代替浮躁功利的工作观。用一生为代价去做一件事情,那是一种纯粹的伟大。拥有修行的状态,才能让你的生命沉淀下来,才能让你拒绝身边无穷无尽的诱惑,才能抑制你的贪欲,才能让你专注、聚焦,才能让你把“简单的动作练到极致就是绝招”。这也是我校行者文化的体现吧。

工匠精神作文 篇8

以“工匠精神”扶贫首在“精准”。扶贫如何才能取得实效?必须把握好“精准论”,做到“六个精准”,尤其要做到各项扶贫举措精准落实,各个扶贫项目精准落户,每一厘扶贫资金使用精准,贫困对象识别、认定和退出精准,有如“滴水灌溉”,用最小的资源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既避免了资源浪费,又实现了扶贫精准的目的。

以“工匠精神”扶贫要在“务实”。从理念上求真务实,把务实精神贯穿于扶贫全过程各环节,让务实成为各级各地扶贫工作的主导思想。务实,要体现在扶贫政策、扶贫举措的制定和落实必须结合本地实情;必须体现在深入贫困地区,取得一手资料,摸清贫困“家底”,掌握致贫因素;必须体现在对扶贫工作的考核上,要实事求是,不留情面,不讲关系,既讲成绩,又讲问题。

以“工匠精神”扶贫贵在“从严”。扶贫要精准,必须把严字贯穿到底。首要的是从严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确保不“跑偏”,将惠民“红利”送达到“最后一公里”,确保贫困户得到的利益没打折扣;其次是从严考核扶贫工作开展情况,以扶贫目标责任书为标尺,对比查看各项指标完成程度,严格按考核文件评定等次和分数;其三是从严监督问责,紧盯扶贫领域存在的腐败、不正之风和落实扶贫责任不力、不作为等问题,坚持零容忍,从严追责、查处,通报曝光,形成强大震慑,层层传导压力,形成扶贫倒逼效应。

工匠精神高中作文 篇9

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也会面临很多事情,只要我们不放弃,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和我的几个同学一起去游泳,在途中我们遇到了一个老爷爷,他的脸上满是皱纹,头发全部白了,看上去十分可怜。我问他:“爷爷,你的家在哪里?”他说:“我们在这里。”我看着他,就好像在看他在思考。我问他:“爷爷,你有没有看到这位老爷爷在思考?”他回答说:“看到了。”我问他:“他为什么会思考?为什么不会思考?”他回答说:“因为他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一直都不会回答,你问他,他也不会回答。”我说。“那你问我吧。”他说:“你为什么会思考?”我说:“我问他,我为什么不会思考呢?”他回答说:“因为他在思考,他在思考我自己。你想想看。”我想一个人只有在思考了他的行为,才会有自己的行为,他就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

他还在生活中不怕困难,勇敢的去面对,才会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有一次,我们几个同学在学校里玩的开心,突然,一个同学的一只脚被一辆车子给撞飞了,他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就是这个,因为他的`脚被一辆车子撞得很严重,所以他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是很少有的。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困难是很多的。比如说,在学校遇到的困难就是在学校遇到的困难,就是在家里遇到的困难,这一次遇到的困难是我们遇到的。所以我们遇到这个困难是很大的,我们遇到困难是很小的,我们遇到困难是很小的。

所以,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去逃避,我们应该像他一样去面对,不能因为害怕困难,我们要学会去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去解决问题。

工匠精神日记作文 篇10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能够被称之为工匠,其手艺自然得到社会公认。但工匠对于自己制造的产品,却永远不会满足。在他们的心目中,制作出来的产品应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哈里森费时40余年,先后造了五台航海钟,最后一个钟,创造了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的记录,从而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而我国的工匠们同样毫不逊色,他们中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令人叹服。而这没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显然是无法做到的。

因此,“大国工匠”诠释出的“工匠精神”应该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这样才能让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释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工匠精神日记作文3

钱!钱!钱!在经济高速的发展的今天,金钱改变了人们物质生活,也改变了人们内心的精神世界。

看窗外的雨,噼里啪啦地敲打着窗户与窗外的遮雨蓬,像在声讨失去了一丝不苟精神的国人;听窗外的雷,轰隆隆作响地震醒了沉睡的我们,像是控诉逐渐逝去的创新精神的勤劳民族。

我们走在了当下时代的前沿,却迈不出稳健的时代步伐,看看满街的山寨产品,瞧瞧琳琅满目的假冒伪劣商品,还有如快餐般的耗损后备资源,一切都在警示我们重复走着欧美的曾经的道路。

产品就是不能生产使用长久的,这样商家才有钱赚,要是每种产品都用它十几二十年,或者一辈子,那产家不倒闭了,还能赚钱吗?

很早以前听朋友评论现行商品,以赚钱为目的是商家的本性无可厚非,换作德国人,同样的商品,在德国人的观念里,就是我不是要你经常更换商品,那样顾客会觉得我们的产品质量很差,而是商品越耐用越好,那样顾客会觉得我们商品质量好、信誉高。

车间里,无意中看见中山一个公司专用的包装纸箱,静静地放置在角落,表面依然能清晰看到上面的字体:工匠精神!很有意义,却感觉离那个境界又是如此遥远。

工匠精神: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如若在德国,我不会怀疑他们矢志不渝、专注、坚持、精准、务实的工匠精神,众多德国百年品牌历经风雨后,依然坚挺地屹立在世界的舞台,这就是世界上最好的证明。

蓦然回首,满世界民众都在嘲讽着我们泡沫的经济,华而不实的坑人数据,撕掉外层自我标榜的标签,撇去粉饰经济的泡沫,我们华丽醉人的品质能否经受住岁月的考验,我们是否给后代留下了坚实的道路。

大国工匠精神作文 篇11

1月4日,参加有关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会谈时,举例说明我国盛产圆珠笔的问题。我国是圆珠笔制造业大国,但其核心技术却掌握在外国手里,被外国垄断。这不应该需要反思吗?我国在某些科技领域上处于世界顶尖地位,可小小的圆珠笔我们却不能独自制造出来,其实这在当中,也体现了缺乏一种工匠精神。我国古代,早把“能工巧匠”的精神体现出来。其实所谓的匠心,并不是力求把事情做好,而是专注于某件事,达到精益求精的态度。古代诗人韩愈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当所做某件事情时,首先要有坚韧的恒心,坚毅的恒心会让一个人把所做的事情做到细致,做到一半就半途而废,或只是敷衍了事的人,缺乏了“独具匠心”的精神,又怎么能把事情做到精美绝伦呢?

某些工作岗位上的人,其实更应该像那些拥有匠心精神的人学习。在繁杂的人潮汹涌的现代社会,应该具有一颗细致的心,拥有细致的人的人,才会在某些领悟或者小事上做出不平凡的创举。工匠的精神核心,就是不仅仅把工作当做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的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具有一种精雕细琢的态度。一台机器,需要几百甚至几千和零件组成,缺乏了其中的某一个零件,都会使其溃不成军,全部瘫痪,美国载人航天就是一个例子。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在升空73秒后爆炸,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而造成此次灾难的罪魁祸首居然是一个o型环状在低温下失效导致的。如果工作人员细心一点儿,耐心一点儿发现这些细微之处,也就不会有这出悲剧发生了。“挑战者号”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要需要讲究细致,工匠精神塑造必不可少!

上一篇: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谈下一篇:正道沧桑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