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园入园准备

2024-11-07

论幼儿园入园准备(共11篇)

论幼儿园入园准备 篇1

幼儿园入园准备

一、心理准备

每个宝宝离开父母都会因为分离焦虑而使情绪产生较大的波动,所以要让孩子在心理上有所准备。

1、亲近幼儿园

家长可以提前带宝宝到幼儿园去参观,让宝宝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活动、玩耍,对幼儿园有一点概念,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尤其要鼓励孩子去玩一下幼儿园的大型玩具,如滑梯等。让宝宝对幼儿园有一个直观的美好印象。平时也可以有意识地多和宝宝讲讲幼儿园开心、快乐的事,使宝宝对幼儿园充满向往。

2、讲讲幼儿园的故事

把宝宝要入园当成家里的一件喜事来讨论、迎接:“我们宝宝长大了,要到幼儿园里去学本领啦!”让孩子觉得入园是件高兴的事,使等待入园的过程充满了乐趣。常常给孩子描述幼儿园的有趣之处,比如,上幼儿园可以认识新朋友,可以跟老师学本领,可以参加各种有意思的活动等等。孩子要是任性、不听话,就对他说:“如果你表现好,才能让你进入幼儿园”。还可以利用故事和儿歌,使孩子向往幼儿园的生活。比如讲一些小动物离开妈妈独立生活的故事,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孩子们的乐园,是学习本领的地方。

3、结交伙伴

现在的宝宝与其他同龄伙伴的接触机会很少,不太懂得交往。因此进入幼儿园后一旦与伙伴发生争执,或受到挫折就容易对集体产生排斥感。家长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宝宝与外界接触,认识更多的人,学习礼貌用语,教孩子一些与人相处的方式,例如想玩别人的玩具,应该与人商量,得到别人的同意后才可以拿。也可以用自己的玩具与人交换,等等。可能的话,家长可以联系一两个同班宝宝预先熟悉起来,这样孩子入园后能减少陌生感和不安全感,更容易适应群体生活。

4、鼓励孩子多用语言表达

宝宝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让家人知道他想干什么。但是在集体中,教师对宝宝的了解需要时间。所以入园前家长要笨一点,装作看不懂宝宝的眼神和动作,鼓励宝宝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

二、生活准备

在生活上做好准备,能让您的宝宝进入集体后充满自信,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1、学会独立吃饭

幼儿园是一个大集体,每个班的教师加上保育员大概也就三个人,但需要照顾的是几十个孩子。宝宝上了幼儿园后要得到与家里同样的照顾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这种过分保护对孩子成长未必有利。家长不要担心宝宝会吃得满脸、满身、满地都是米饭。

家长可以事先准备一些物品:在宝宝的身边铺一些报纸,给宝宝准备打不破的碗和勺子,以及一件容易清洗的吃饭服。但是家长绝对不能急躁,可以循序渐进,重要的是让宝宝觉得吃饭是件快乐的事。

如果您的宝宝挑食、偏食,千万不能迁就,尽量丰富宝宝的饮食品种,特别是宝宝不喜欢吃的菜,更要让宝宝尝试着吃,否则到了幼儿园恐怕较难适应幼儿园的营养配餐。

2、学会喝水

很多宝宝在入园后仍用奶瓶喝水,这不仅不利于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更不利于孩子口型的发育。刚开始练习喝水时,可用塑料杯子,水倒得少点。父母要教会孩子怎样控制好杯子的倾斜度,等宝宝学会后可以多倒一点。

家长可为宝宝准备一个不容易打破、带把手的杯子(注意切不可买带吸管的杯子)。现在幼儿园一般都用饮水机,如果家中有饮水机可以教宝宝认识冷水开关和热水开关,并学会自己接水喝。

3、学会解大小便

孩子的大小便问题一般过了十八个月就该训练了,如果孩子想要大小便还不能告诉大人,或者还在使用纸尿裤,就要注意了。入园准备时,应该重点教会孩子说:“我要小便,我要大便”这样的话,免得给老师增加负担,又避免孩子受不洁之苦。此外,培养孩子定时排便的习惯是个很好的方法。幼儿园的卫生间可能用蹲坑,也可能是小马桶。家长要根据幼儿园的情况进行教育,重要的是要让宝宝感觉自己长大了,一开始家长可以陪着,等宝宝学会后就应放手让宝宝自己解,相信宝宝是可以办到的。要给宝宝信心,告诉宝宝如果碰到什么困难可以寻求成人的帮助。有一些宝宝会憋尿,家长要让宝宝知道憋尿的害处。家长要观察宝宝大便的规律,帮宝宝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4、学会洗手

平时要养成宝宝饭前洗手和便后洗手的习惯。附儿歌:洗手歌

卷卷袖口,湿湿手,抹抹肥皂,搓搓手,冲冲干净,甩甩手,再用毛巾擦擦手。

5、养成午睡习惯

午睡是为了保证宝宝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宝宝的成长。不过宝宝们在家的生活习惯可能会不同,在幼儿园,有的宝宝中午不睡觉,或许他的睡眠时间已经足够,但是其他的宝宝都在睡觉,老师不可能让这一个宝宝单独玩。因为这

不仅不安全,而且也会影响其他小朋友睡觉。如果让宝宝干躺在床上,那是件很痛苦的事。而且宝宝会养成一些不良习惯,例如吃手指、挖鼻子、咬被子等,因此给宝宝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很必要。晚上9 点左右睡觉,早上7 点左右起床,这样的作息时间可以让幼儿在午睡时间顺利入睡。如果宝宝已经比较大,就要尽量让宝宝学会独立入睡,并改掉一些不良的睡前习惯。如摸大人的耳朵、摸大人脸等。

6、学会穿脱衣裤,鞋子

家长要给宝宝提供穿脱方便的衣服、裤子、鞋子,不能只考虑美观因素。鞋子的大小也要合适,鞋底要软、跟脚、轻便。对于孩子而言,舒适是第一位的。午睡后能否自己穿衣服是孩子自立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对孩子来说,脱比穿容易,所以如果孩子是上托班,可以教他学会脱简单的衣服、裤子、鞋子。对于一些比较大的宝宝,可以试着教会穿,主要是帮助宝宝学会分清衣服、裤子的前后(可以利用宝宝比较容易记住的标记),学会扣扣子。

三、物质准备

与孩子一同准备上幼儿园时所需的衣服和用品,可以增强他去幼儿园的意愿。

1、名字贴孩子的任何东西上都可以贴上名字贴,以防和其它孩子的东西弄混,网上有卖名字贴的,家长也可以自己简单制作后缝在孩子的衣服上。别出心裁的家长还可以制作宝宝的大头贴。

2、书包带孩子一起去商店挑一个可爱的小书包,在书包表面绣上或写上孩子的名字,利于老师辨认。其实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书包里装些什么是无所谓的,只要每天能背着心爱的书包上幼儿园,他就有一种成就感。当然,里面可以放上宝宝最喜欢一本小书或者一个小玩具,熟悉的物品会让宝宝在陌生的环境中减少心理压力。

3、衣服给孩子准备一些适合在幼儿园穿的衣服,把那些不易穿脱的裙子和背带裤收起来,也不要给男孩穿前门襟有拉链的裤子,以免夹伤生殖器。衣服或裤子上最好有放手帕的口袋,因为手帕用别针别在衣服上不安全,也容易扯坏衣服。当然也可以使用一种特制的安全别针。

4、鞋子为孩子挑选一双舒适合脚并适合运动的鞋子,因为幼儿园户外活动较多。可在鞋子上贴上卡通图片,帮助他分清左右。如左鞋贴上猴子的左半脸,右鞋贴上猴子的右半脸,穿对了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猴子脸。这样特征明显的鞋子还能避免孩子之间穿错鞋。

5、手帕由孩子亲手挑选小手帕,买四五块轮换用,最好是同一花样的,以便识别。

6、玩具一般幼儿园都允许初入园的孩子带一两件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手里拿着自己熟悉的东西,孩子会有一定的安全感。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体积适中(小于幼儿脑袋,大于幼儿拳头)、无尖锐突起、表面光滑或柔软的玩具2~3 个,轮流带去玩。注意,一开始不宜带图书和可拆卸的玩具去幼儿园,因为孩子整理、管理起来不方便。也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准备其它物品,如有的孩子仍用奶瓶喝水,有的孩子有定时喝奶的习惯,妈妈可以准备奶瓶和适量的奶,使孩子的生活习惯不被完全打破。

注意事项

1、衣服和鞋子不要过于新颖刺激,会叫的小口袋,会亮的鞋子,有趣的小珠珠,这些东西会让宝宝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里,影响宝宝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有的还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比如掉下来的小珠珠,宝宝就喜欢放在嘴里,放在耳朵里等。

2、准备一到两套干净的衣裤,记得写上名字,放在幼儿园里。宝宝因为焦虑或者贪玩,往往会出现尿裤子的现象,这样老师就能及时为宝宝更换好干净的衣裤。

3、尽量不要给挂挂件,挂金锁片,手镯等,这些物品会给宝宝的活动带来不便,同时,也存在不安全的因素。

4、所有带去幼儿园的私人物品应先让宝宝来认一认,这样便于宝宝能集体生活中分辨出自己的物品。并标明班级、姓名,万一遗失可及时找回。

论幼儿园入园准备 篇2

关键词:新生,入园,准备,家访

幼儿入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幼儿从自己温暖舒适、随心所欲的小家庭, 来到有组织、有秩序的大家庭, 在开始阶段是很难适应的, 大多数都会以哭闹来表示他们的不满和反抗。为帮助孩子顺利渡过这一适应期, 需要家长在入园前的一段时间里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一系列的生活、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准备训练, 同时幼儿园应开展一些灵活多样、有针对性的活动, 帮助幼儿适应新环境。家、园配合共同做好孩子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一、家庭准备

1. 激发幼儿入园欲望:

(1) 家长可带幼儿到幼儿园观看或参与幼儿园活动, 让幼儿通过看和玩提前体验幼儿园的生活。 (2) 告诉孩子他该上幼儿园了, 在幼儿园你会交到很多新朋友, 学到本领, 要讲得绘声绘色, 充满诱惑, 目的是让孩子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从而让幼儿做好入园的心理准备。 (3) 家长要调整心态:2~3岁的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庭、进入陌生环境, 在入园初出现哭闹、情绪波动属于正常反应。我们经常会看到父母离开时孩子哭得像泪人一样, 但父母离开他的视野之后就很快开心玩起来。再者, 要认识到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步, 我们应该平静而理性地对待这个问题。 (4) 以正确的方式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家长想了解孩子在园表现时, 可询问老师, 最好不要一见到孩子便问长问短。

2. 生活方面。

(1) 作息时间:调整孩子的生物钟, 使孩子一日作息时间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相吻合。 (2) 生活自理能力, 入园后孩子将独立面对集体生活, 入园前家长要培养幼儿穿脱衣服、喝水、如厕等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 交往能力:

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懂得谦让, 遵守规则, 友好相处、学会分享。日常生活中不但要言传身教, 以身作则, 还要以朋友身份帮助幼儿理解和运用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 促使幼儿之间爱心的输出, 有助于幼儿交往活动的成功。

4. 物品准备。

父母应为宝宝多准备几套换洗的衣裤, 尤其是裤子, 因为刚入幼儿园的孩子很容易发生尿裤子的情况。再者, 父母最好为宝宝所有的物品做好标记, 比如在手帕上绣上名字或特定的图案, 让他知道哪些东西是属于自己的。

二、幼儿园的准备

1. 幼儿刚入园, 一切活动都不能像在家里一样随心所欲, 都要遵守规则。

这对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游戏, 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下学到本领。

2. 入园前, 邀请家长及幼儿来园熟悉环境。

首先, 幼儿园在家长来园参观熟悉环境时, 教师要向其介绍各个活动区, 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环境, 同时, 让幼儿在父母的陪同下参观幼儿园, 认识班上的老师, 让孩子认识室内外玩具、观看大班活动等, 他们就会觉得幼儿园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 产生“想上幼儿园”的欲望。

3. 家访工作:

一是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家庭环境、父母素养以及在对待幼儿教育问题上的观点等;二是通过家访与幼儿接触, 初步建立感情。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 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吸引孩子来园。具体做法可采取: (1) 亲切自然地进行自我介绍, 允许幼儿称呼自己阿姨, 因为“阿姨”比“老师”更容易让孩子感到亲近。 (2) 叫叫幼儿的小名, 牵牵小手, 通过身体的接触使幼儿对教师产生好感。 (3) 和孩子一起玩玩具, 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还可采取送小礼物的方法缩短彼此间的距离。 (4) 教师还应善于观察幼儿的生活环境, 如幼儿的房间布置等, 这样教师在园尽可能为幼儿营造他熟悉的环境。 (5) 向家长了解孩子的一些生活习惯及饮食爱好, 以便教师在幼儿园做好孩子的护理工作。

4. 环境布置应针对初入园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 创设活动环境;

提供孩子喜欢的玩具材料。幼儿园的环境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

5. 沟通, 幼儿在园已逐渐适应集体生活, 但每当晚上

或是周末回家后, 再回幼儿园孩子们又是哭闹成群, 所以, 教师要积极鼓励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 引导孩子愉快入园。

6. 卫生。

一个宝宝打喷嚏, 三个宝宝流鼻涕———这种情形常在幼儿园发生。幼儿园的卫生状况至关重要。幼儿入园前, 不但要认真检查卫生状况, 还要细致作好幼儿的饮食安排;定期对玩具、餐具和其他用品进行消毒, 提供孩子自己专用的物品。

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篇3

关键词:入园;家长;幼儿园

当幼儿即将进入幼儿园时,意味着他将踏出人生的第一步,这一步关键而重要,他从家庭走向了社会,这对每一个幼儿来说都是一种转折,这种转折往往是痛苦的。对于幼儿园的老师来说和父母共同帮助幼儿度过这样一个转折期非常重要。

一、幼儿园方面的准备

(一)环境布置方面

幼儿进入幼儿园,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难免会产生畏惧的心里,所以幼儿园的环境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来布置,减少他们的畏惧感,让他们对幼儿园充满好奇,多与幼儿进行交流,让孩子在幼儿园有安全感,争强幼儿来上幼儿园的欲望。入园前,可以邀请家长和幼儿到园里来做客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帮助他们了解幼儿园的各个活动区、相关阅读资料及一日生活情况。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基础情况,让家长放心的把孩子交给自己。

(二)教师方面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非常敏感,模仿能力特别强,若不小心对待就会让幼儿学到自己的坏毛病。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给他们一些生活技能,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游戏,让幼儿在园中开开心心地学习与生活。

对于三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在家里我行我素习惯了,面对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肯定有这样那样的不习惯,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提前作好心理准备。对于刚入园的幼儿,平时在家里吃饭、喝水、大小便都自由惯了,在幼儿园里一切都要遵守规矩,这对于幼儿来说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当他们犯错误时老师要耐心的进行教育批评,但也不能一味的迁就。

教师在幼儿入园前可以去幼儿家里作客,一是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性格特点和家庭环境以及幼儿家长在对待教育问题上所持的观点等;二是通过作客与幼儿进行交流跟他们建立感情,然后根据孩子们的各自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吸引孩子来园,帮幼儿做好入园前的心里准备。

(三)卫生方面

幼儿园的卫生状况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关系着幼儿的身心健康。现在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所以在幼儿的吃、用方面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幼儿入园前,不但要严格检查幼儿用具的卫生状况,还要为幼儿做好细致的饮食安排;定期对幼儿使用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以及幼儿能接触到的一切东西进行消毒,给幼儿提供自己专用的水杯和毛巾。

二、家长方面的准备

(一)心理方面

每个幼儿入园前心理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焦虑、不安的情绪促使幼儿害怕去幼儿园,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去正确地帮助与引导。按照埃立克森对发展任务的观念,信任感的发展是健全人格的首要任务。儿童的信任感是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下逐渐发展起来,和父母在一起有安全感的儿童可以发展到与其他人在一起时也有安全感。让幼儿真实地了解幼儿园,告诉幼儿真相,建立对家长的信任,如果你欺骗了幼儿,虽然表面上不让他哭了,其实幼儿会更焦虑,更没有安全感。所以家长要带幼儿到幼儿园玩一玩,看一看,熟悉幼儿园环境并告诉幼儿上幼儿园的好处,解除幼儿的陌生感使幼儿产生上幼儿园的愿望 ,愿意并喜欢去幼儿园。

(二)生活方面

在幼儿入园前,给幼儿准备必要的学习、生活用品。可以与幼儿一同去购买并说明这些物品的用处,加深幼儿对这些用品的印象。还要培养幼儿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自己洗漱、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脸、自己能单独去卫生间等等,并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要了解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给孩子调整他们作息生物钟,把幼儿的一日作息时间吻合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

(三)社会交往及语言表达方面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在家里都特别受宠,难免有些小霸王的脾气。在入园前家长就要多鼓励幼儿与小朋友交往,懂得友好相处,学会分享。为了使小朋友间能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幼儿园里的一些规则必须要靠大家共同遵守,而这些都需要借助语言来完成。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帮助幼儿理解和运用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还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培养幼儿与长辈、老师问好的礼貌品质。

三、总结

总之,幼儿在入园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可以顺利地使幼儿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幼儿的早期教育对幼儿以后的学习生活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幼儿在入园前的准备。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前提下,在幼儿园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孩子能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唐恩凤.谈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1).

[2]张丽.幼儿入园适应期的心理准备[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8(11).

[3]章明.幼小衔接中幼儿行为规范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4(03).

论幼儿园入园准备 篇4

(三)选择幼儿园实用手册

文 /羌轶君

好幼儿园“好”在哪里?它应该在孩子的生理、心理、性格、品质等各方面给予好的影响,不但要硬件(基本设施)过关,软件(师资力量)合格,更主要的是,它应该能发挥孩子们的天性。

看一看 一看幼儿园的物理环境,不是看哪家硬件更高档,而是要看地理位置是否优越,来往交通是否便利,周围环境是否幽静,园内绿化是否达标,安全措施是否到位。二看园内设施,教室光线是否充足,玩具设备是否安全,课桌椅是否符合幼儿的生理特点,幼儿所用物品是否卫生、齐全等。

听一听 幼儿园的软件主要是管理和师资。有什么样的园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幼儿园,园长的办学理念、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家长可与园长聊聊,以便直接了解相关信息。也可听听在园幼儿家长的想法,幼儿园的好与坏他们最有发言权。

问一问 一个正规的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幼儿园,往往是比较重视家长工作的。家长工作是怎样开展的?有没有一个完善而科学的家园共育体系?家长学校是不是按计划开课?家园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联系?问问幼儿一日活动安排,看看是否科学、是否以游戏为主也很重要,幼儿园不仅是学园,也应当是乐园。

谈一谈 一与教师谈,可略知其是否有责任心、亲和力,是否尊重幼儿。因为与孩子直接接触的是教师,只有具备完整人格的教师,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二与在园幼儿谈。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各方面的表现应该是令你满意的。是否主动和你打招呼,是否有礼貌,态度是否热情,言语表达是否清晰,这是幼儿的表现,也是教育的结果。通过和幼儿谈,可以知道他们是否喜欢这个幼儿园,知道教师对幼儿是否关心。

比一比 幼儿园教师的总体素质怎样?幼儿园是注重孩子德、体、美、智、劳全面发展,还是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这是最重要的。幼儿园的大型活动开展得怎样?社会影响力怎样?幼儿园在各项比赛中成绩怎样?也是家长在选择幼儿

园时的参考指标。

想一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私立幼儿园越来越多,这对激活幼儿园的办学机制,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如果一个幼儿园以营利为目的,那无论如何也办不好。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不能说没有这样的私立幼儿园。在这种情况下,把育人放在第一位,进而把它作为办园的至上目标,就显得更为重要。

入园,你准备好了吗? 篇5

可是,真的可以放松了吗?入园可不是找一所好的幼儿园就了事了哦。入园前的准备工作那是马虎不得哇,为了咱自己的宝宝能轻松地进入幼儿园,爸爸妈 妈们,做好准备工作吧。

1.心理准备

a.孩子刚入园,十个估计有九个都不适应,都是从哭闹不肯上学开始的。怎样激起孩子对幼儿园的向往非常重要,不但可以让孩子很快适应离开妈 妈,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的生活,也可以让妈 妈们在家或上班时不再苦恼着孩子是不是又在哭闹。我们可以在入园时不时在在小朋友面前提提这个话题,告诉他们小朋友到了一定的年龄,都是必须上学的。另外,有条件的可以带小朋友去即将就读的幼儿园,让他亲自感受好多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热闹,让他们从心里接受上学并慢慢喜欢上学这个事实。

b.孩子入园,不但孩子要做好心理准备,爸爸妈 妈们也要做好这个准备呢。平时孩子都是和自己紧紧粘在一起的,片刻都不离孩子,但是孩子入了园,爸爸妈 妈特别是全职型的妈 妈心里会觉得特别空虚,总想偷偷往幼儿园里跑,去看看自己的孩子。左担心他会不会哭,中午有没有吃好,有没有尿湿裤子,有没有被别的小朋友欺负,老师对自己的孩子重不重视等,往往这时候妈 妈会表现出特别烦躁不安,精神紧绷。

特别孩子刚进入一个群体当中,有些孩子的抵抗力不强,比在家的时候更容易生病。有些刚上一周课就病了,发烧了,拉肚子了,这时做父母的会着急,心里想这幼儿园不好,为什么咱的孩子一进去就得了病,火急火燎地就不让孩子去了,转园什么的。

怎样安心愉快地过渡这一段空虚的时期,也是父母们的必修课。孩子总会有长大的时候,总要接触不同的群,渐渐离开自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成长,去学会群体生活,这样对他们的以后才是最好的。

2.物质准备

去幼儿园报名的时候,大多数的幼儿园都会给父母发一张纸,上面写明学校会给孩子准备哪些物品,而家长们又要给孩子准备哪些物品,一目了然。但也不是所有的园都会写得这么详细,下面列举一些常用品,不足的请有经验的妈 妈帮忙补充。

校服书包一般是学校备好,家长交钱就ok

薄被一床,小枕头一个,衣服袜子两套,鞋子一双(放在园里备换)

四五条小手帕

水杯(学校一般会有餐具,但还是备一个孩子经常用的较好)

孩子喜欢的玩具一到两个(初期用)

以上用品均得标上孩子的姓名,班级等

3.行动上的准备

幼儿园毕竟人多,孩子年龄相差不大,老师也没有办法能帮到每个小朋友。所以为了让自己省心,让孩子能尽快适应园里的生活,必须在孩子入园前就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比如自己吃饭,自己脱衣服穿衣服,上厕所等。有些孩子很怕生,人一多就胆小不敢说话,这样的孩子父母更应该早点锻炼孩子,多带他去小朋友多的地方玩,鼓励他与别的孩子交往,训练孩子的胆量与社交能力,才不会让他入园之后久久不能适应或逐渐被别的孩子孤立。

和宝宝一起做好入园的准备 篇6

从家庭走向幼儿园,从一对一、甚至是多对一的家居式照养,转为少数老师对多位小朋友的集体生活,无论对于儿童还是家长来说,都面临着一次转折和考验。

安抚反抗情绪

一般儿童常见的行为表现不外乎“分离反抗”和“对陌生人/环境的恐惧”。每逢入园伊始,我们总能在幼儿园的门口看见一些哭得死去活来的孩子。即使家长得以脱身,孩子还是可能在初期表现为极度不适应:哭泣、退缩和不参与活动。一般来说,一到两周后,儿童都会很快地适应,但也有个别孩子甚至在大半个学期里都很不适应。

研究表明,由于不同的亲子互动模式以及结合儿童的个性特征,每个孩子依恋类型各有不同,从而也造成了他们反应方式和程度上的区别。作为家长,应该比较清楚自己孩子的情绪特征,所以,除了与孩子进行沟通以及相应的锻炼以外,家长还应该把这些情况与老师及时沟通,以便老师作出适当的调整。

调整生活作息

孩子在家中时,有着一套适应家居生活的节律和方式,相对而言,往往较宽松随意。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有着不同于家庭的作息和规则,家长应尽量有意识地在孩子入园之前就调整建立起符合幼儿园生活的节律,比如用餐、午睡、吃点心。要避免反差太大的情况发生,这不利于儿童很快地适应集体生活。

锻炼社交能力

现在的家庭仍以独生子女居多,在自己家中往往更多的是与成人交往,而身边的亲人往往也都站在儿童的立场提供及时的照料。到了幼儿园之后,除了老师之外,身边更多的.是同龄人。如何与其他孩子相处,既保护自己也不去欺负其他人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也对应着儿童社会性及道德的发展。家长应该充分利用报名、幼儿园开放日以及电视、网络资源,让孩子比较感性地了解未来生活的形式。争取多带孩子到公园、广场、儿童乐园这些地方,多接触同龄人,在交往中学会与人相处之道。父母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甚至直接谈话的方式,把一些安全、作息及如何与其他小朋友及老师交流的理念,通俗地介绍给孩子。

家长也请放轻松

论幼儿园入园准备 篇7

关键词:小班幼儿;入园准备;现状;应对措施

幼儿入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幼儿从自己温暖舒适、随心所欲的小家庭,来到有组织、有秩序的大家庭,在开始阶段是很难适应的,大多数都会以哭闹来表示他们的不满和反抗。针对这种情况,家长是否给幼儿在入园前做了相关入园的准备以及幼儿自身是否具有入园条件,对幼儿进入幼儿园,尤其是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文献综述

入园适应的概念界定。在生物学研究范畴中,常常把生物体随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特性或生活方式以求更好生存的能力称为适应性。

对于幼儿入园适应则有以下观点:邹卓伶(2007)认为,婴幼儿通常在2~3岁入园,此时社会性情感连接已经建立,但认识还属于“自我中心化思维”,他们还不能从客体或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断,再加上自控和自理能力比较差,在入园初期自然会遇到很多难题,需要经历一个从不适应到基本适应的过程。方佩英(2007)认为,幼儿在入园前最大的生活圈子基本局限在家庭,幼儿园对于幼儿就意味着新事物,接受它,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和教师都不应只是旁观,而应换位思考,以幼儿为本位,帮助幼儿实现由家庭到幼儿园的顺利过渡。近年来,入园适应又进一步完善。王文波(2009)认为,幼儿入园适应是幼儿园工作至关重要的环节,幼儿第一次入园,独自来到一个全新、陌生的环境,加上这个时期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很容易产生分离焦虑,因此,要让新入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综上所述,国内研究者在入园适应问题上基本上持相同的观点。在本研究中入园适应是指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在家长、教师的帮助下,熟悉幼儿园的生活,并且不会出现分离焦虑和依恋现象。同时幼儿还能感受到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美好和乐趣。

二、入园准备的现状分析

笔者在昌吉实验幼儿园小班实习期间,针对幼儿入园准备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笔者发现,家长对幼儿进行的准备多是单一的,大多数家长只在生活的自理能力上为幼儿提前做了准备,还有少部分家长做了心理准备,但心理准备只限于语言暗示和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主要的入园准备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交往准备

入园前家长会有意识地让孩子与其他幼儿接触、交往、游戏。同时部分家长还经常与幼儿沟通,告诉幼儿应该如何与教师及小朋友相处。在游戏方面,经过调查统计,幼儿喜爱的游戏分室内游戏和户外游戏两种。室内游戏幼儿喜爱的有画画、积木、智力拼图、看书、汽车模具等;户外游戏幼儿喜欢玩捉迷藏、跳跳床、老鹰捉小鸡、丢手绢、滑板车等。据家长反馈,喜爱室内游戏的幼儿大都喜欢一个人玩,而且幼儿很投入,当然如果有家长陪同幼儿玩,他们会很高兴,同时也会很认真,但这类幼儿占少数。喜爱户外游戏的幼儿比较多,各种游戏都能让幼儿玩得很投入、很开心。在游戏中,幼儿与其他小朋友相处十分融洽,个别幼儿还喜欢与比自己年龄大的小朋友玩。

2.语言准备

因为有小部分幼儿是少数民族,因此,在入园前家长有目的地训练幼儿的汉语口语,教会幼儿一些简单的生活用语,能听懂教师的语言。

当然,孩子入园家长还是有很多的担忧和顾虑的。如饮食问题,家长怕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饭,自己不知道喝水。还有,家长担心幼儿的身体健康及安全问题,家长害怕孩子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易感冒,易得一些传染性的疾病,不会保护自己,不能和幼儿友好相处发生争执等。此外家长担心的问题还有:(1)幼儿的交往。由于第一次面对陌生的小朋友,孩子不会相处,遇到问题不会处理。(2)孩子对幼儿园不适应,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哭闹。(3)幼儿园孩子多,怕教师照顾不细致,教师不喜欢自己的孩子。(4)孩子在幼儿园不学习。(5)担心孩子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如,大小便不会,尿裤子等。(6)幼儿园的安保和卫生问题等。

总之,幼儿在入园前,很多家长都做了相应的准备,但孩子入园后家长同样有所顾虑和担忧。所以充分的入园准备对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有着极大的作用和铺垫。

三、入园准备的应对措施

1.心理准备

针对以上的这些心理特点,家长可以引导幼儿产生一些相应的心理准备。(1)对幼儿园环境的初步认识。家长可以在幼儿入园前带幼儿去幼儿园参观,让孩子感受幼儿园的美好。(2)建立起师生、同伴间的初步情感。幼儿入园前,教师可进行相关的家访,减少幼儿的陌生焦虑。同时增加幼儿与同龄幼儿的交往。(3)给孩子安全感。入园初期,家长应按时接送幼儿,让幼儿安心;幼儿园也可安排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生活。(4)重视最初几天的分离体验。孩子入园哭闹是正常现象,家长在送孩子时,一定要避免“一步三回头”。让幼儿感到父母的不舍,哭闹会更加严重。

此外,孩子入园的心理准备不仅包括孩子自身的心理准备,也包括父母的心理准备。父母应该知道孩子入园的哭闹是正常现象,心理上要接受孩子的哭闹,同时父母对幼儿入园后的担忧顾虑应当避免在幼儿面前暴露,否则父母的焦虑情绪也会感染到幼儿。

2.交往准备

幼儿在入园前,家长应有意识地扩大幼儿活动的空间和交往的范围,使幼儿初步建立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和交往的安全感。3岁的宝宝已经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与周围的人交流沟通。父母要利用这一机会注重对孩子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如,主动向老师、小朋友问好,与其他小朋友父母打招呼等。同时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懂得谦让,遵守规则,友好相处。这些准备不仅仅是说教,而是父母要在日常的生活中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必要时还应以朋友的身份帮助幼儿理解和运用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促使幼儿之间爱心的输出,提高幼儿交往活动的成功。

3.社会性准备

幼儿通常对进入幼儿园感到很兴奋,但是当进入幼儿园的时候,他们将面临一种与家庭氛围大不相同的新环境。在幼儿园里,他们要与别人一起合作,要与非家庭成员的新成员和平相处,要与其他幼儿分享教师的关爱和注意。大部分3岁的幼儿在入园时并不具有良好的社会技能和成熟的情感,这需要花时间,通过练习才能学得。然而,如果幼儿在入园前有机会发展诸如自信、独立、动机、好奇心、坚持、合作、自控、同情等技能,那么他们在幼儿园里获取成功的机会将大大提高。

笔者通过问卷法、访谈法等对昌吉州实验幼儿园小班年级组进行了调查,共调查6个班级,探究幼儿入园家长的准备现状。现今幼儿家长对幼儿入园各个方面都有涉及,但每位家长的准备都比较单一,不够全面。如有的家长只涉及生活准备,有的家长涉及心理准备,还有少部分的家长涉及交往准备、物质准备等。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出相应的比较全面的应对措施:生活准备、心理准备、交往准备、物质准备和社会性准备。幼儿入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幼儿从自己温暖舒适、随心所欲的小家庭,来到有组织、有秩序的大家庭,在开始阶段是很难适应的,所以家长应尽早做好全面的准备。让幼儿的第一步扎实、稳固。这种准备不仅是在幼儿入园前,幼儿入园后家长也要不断加强巩固,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美好品质。总之,为了培养身心健康、活泼可爱、拥有良好习惯的幼儿,家长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常亮,邹若维.全面做好学前儿童的入园准备[J].时代教育,2009(06):25.

[2]魏敏,李青.做好入园准备工作缓解幼儿入园焦虑[J].幼儿教育,2004(09):27-30.

[3]韩素侠.幼儿入园前的准备[J].家庭与社会,2010(25):254.

论幼儿园入园准备 篇8

前言: 转眼又将到孩子入幼儿园的时候了,如何尽快的让孩子适应幼儿园成了父母们考虑的问题,以下就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三位妈妈送孩子入园的心得吧,看看如何才能使宝宝快乐入园!

2周10洋洋入园记

入园第一天,一大早洋洋醒来后,穿上衣服,就嚷着要带上巧虎上幼儿园,背上书包就在房间走来走去,边走边说:“洋洋上幼儿园了,爸爸妈妈送洋洋到幼儿园,然后爸爸妈妈要上班赚钱,洋洋在幼儿园跟姐姐跟老师跟小朋友一起玩,老师给的东西要吃光光的……”都是我跟他说过N遍的话。

来到幼儿园,看到桌子上一大堆积木,洋洋跑过去自顾地玩了,然后跟我再见,没哭没闹,比想象中好多了。入园指导

下午我提前去接洋洋,老师说洋洋今天表现算是很不错:早上妈妈走后好一会儿才哭,中午不睡觉老师把洋洋的巧虎拿出来,结果洋洋看到巧虎可能想到家里了,就又哭了一小会儿。吃饭表现很好,饭刚打上来,洋洋就自己一直吃,把一整碗饭都吃光了,老师给了一个小五角星。

第二天,送洋洋到了幼儿园,时间还早,就陪洋洋呆了一会儿,谁知这一呆洋洋不愿意让妈妈走了,叫着“妈妈别走,陪洋洋玩”。老师过来抱走洋洋,洋洋开始哭。我跟洋洋说再见就走了,走到窗外一看,洋洋已没哭了。

第三天,最关键的一天。我拿起书包,洋洋一下子抢过去,说不要书包,并跑到房间把书包给藏起来。我拿起书包就出门了,没办法洋洋只能跟着。到了幼儿园门口,要进教室门的时候,手使劲抓住门框不放,边哭边说要出去。没办法,只能交给老师抱过去,洋洋哭得眼泪鼻涕一起流。

洋洋去幼儿园,适应期花了两个来月,中间断断续续的一直生病。但上学是洋洋人生的一个步伐,不管再哭再闹再舍不得也是一定要走的。

妈妈心得

1.有时候对孩子狠下心来是对孩子的一种负责任的爱。

2.小孩子如果生活习惯好,适应能力强,会自己吃饭和小便,家里没人带或老人家带,那还是提早上幼儿园,相反就等到三周岁再上比较好。

2周11陈正浩快乐入园记

正浩二周十一个月时,我们听从奶奶的建议,把宝宝送进娃娃班。

第一天上学,老师领进去的时候,这小子跟我们挥挥手说再见后,就乐颠颠地跟着老师跑了。

因为第一天上学,我三点半就去接他了,他从教室里出来,还是兴奋状态。一路上手舞足蹈,叽叽咕咕,说得口水处处飞,中心思想就是:明天一定要去!

我无比自豪地告诉老师,“俺家的宝爱来上学。”老师听了,呵呵一笑,她给我们打预防针:有的.孩子比较外向,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现在他是在新鲜期,过了新鲜期就会耍赖不来了。他要耍赖,可不能由着他啊。

到底是老师,一语中的。一周后,这小子每晚睡前问题是:“睡起来明天要不要去幼儿园?”

我们异口同声:“要!”

这小子就不去睡觉,可能他认为不睡觉就不会到明天,就不用去上学了。

我们就告诉他:“要去睡觉了,因为大家晚上都要去睡。白天大人要去上班,小孩要去上学。”

现在他每天晚上还是问:“明天要去幼儿园吗?”我们周日到周四回答:“要啊,明天我们要上班的。”他听完就去睡觉,第二天高高兴兴地自己背着书包跟奶奶去幼儿园。

妈妈心得

1.宝宝两岁时,我们对比了十多所幼儿园,考虑三点:一是老师有经验,有爱心、熟知幼儿心理;二是要在家附近;三是一定要有足够的户外活动场地。

2.我觉得三岁宝宝成长的这个时期,更重要的是培养他的是非观和良好的习惯。

3周3高奕杭入园进步可大了

奕杭入园时三周三,到现在三周七,已经完全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学校六一节,他还被评为“好孩子”!现奕杭妈妈将各方面总结如下――

1.吃 进步指数:

现在用餐,基本上自己半个小时左右自己搞定。

而入园前,不愿自己吃,需要大人喂,在餐桌前坐了一会儿,就要跑下来,要么看《米奇妙妙屋》,要么玩玩具,进食时间也慢。入园须知

2.睡 进步指数:

奕杭不喜欢睡觉,一睁开眼,看到天亮,便要马上起床。更别谈什么午睡,一般是玩到累了,困得不行,便趴着睡一会儿,没有作息规律。

入园后,每天11点半午餐后,短暂的阅读时间,便开始午睡,现在周末在家,要求他午睡,也能像在学校一样,作息规律正常。

3.讲礼貌 进步指数:

奕杭性格内向,入园前连基本的“再见,你好”也不肯说。

入园一个月左右,有一天我匆匆忙忙在门口穿鞋,正欲扭头就走,奕杭在门口突然“教育”我:“妈妈,你今天没有跟我说再见!”说完,他的右手使劲地摆了摆,要跟我再见,那一霎,突然觉得宝宝真的懂事了。

妈妈心得

1.入园前和刚入园时,应辅以正面积极引导为主的语言暗示:比如老师表扬宝宝会自己吃饭、宝宝真棒等。

2.第二天入园后,一般建议五分钟之内离开,老师抱走宝宝后,就应该立即撤。

幼儿园入园须知 篇9

家长同志:

当您的孩子长大,就应当接受幼儿教育。为使孩子能更好适应幼儿园生活,并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请各位家长仔细阅读下面内容,作好各项入园准备。愿幼儿园的生活给孩子带来欢乐,愿我们的服务使您满意。

一、开学准备:

幼儿初次来园,因环境、人员的变化,会产生恐怕心理或种种不适应,这是正常的,家长也不必慌张,以免影响幼儿情绪。开学之前,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入园的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

1、告诉您的孩子幼儿园有许多小朋友,是和小朋友一起快乐游戏的地方。

2、由于初次过集体生活,孩子会感到紧张疲劳甚至不安,请家长准时接孩子。

3、幼儿来园前,家长应根据幼儿的特点帮助幼儿作好心理准备,不要吓唬孩子,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

4、生活要开始有规律性,早睡早起,保证孩子每天能够以愉快的心情来园。

5、提前向老师介绍您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需要帮助的可以与老师商量解决。

6、来园之前,请逐步帮助孩子养成独立做事的习惯,学习简单的生活技能。

7、初入园时孩子会因分离焦虑的不安心理而哭闹不止,希望家长信任老师,能够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

二、接送幼儿规定:

(1)、早上幼儿7:309:00以后幼儿园大门关闭。

(2)、中午如有特殊情况家长来园接送、探视幼儿,开门时间为11:30——12:00,下午来园时间为14:30。

(3)、下午16:00——17:30幼儿放学,如因特殊情况需要留园的幼儿,家长可在晚上20:00以前接回。

2、为保护幼儿安全,接送幼儿原则上应由父母、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如有特殊情况,请别人代替接孩子,必须严格按幼儿园规定有家长委托电话或便条。

三、请假规定:

1、一般情况,不要养成幼儿无故缺席、迟到的习惯。

2、幼儿如遇到生病或其它原因不能来园,应主动与教师联系告知具体情

况,并积极与本班老师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幼儿园安排的活动。

四、卫生、健康、安全管理事项:

1、幼儿入园前需到(白云区妇幼保建院)进行全面体检,合格后方可入园就读。

2、如幼儿直系亲属患有肝炎等传染病时,应向园内领导汇报,并暂缓入园,经检查确无感染,方可入园。

3、幼儿如有过敏史、抽史及其他病史需与老师讲清,作好记录;如隐瞒病史,造成不良后果,责任自负。

4、发现疾病及时治疗,痊愈后带医生证明方可入园。

5、如幼儿来园前发现身体不适,(如在家中已经发热、呕吐、绞痛,以及经医院治疗须服用药)均应在晨检时与保健医生及本班老师详细介绍情况,说明幼儿的病情,填写服药要求表。

6、幼儿入园时发现身体不舒服时,应根据保健医生要求,或由家长带往医院治疗,或留园观察。留园观察时,家长应主动打电话与园方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

7、如发生下列情况,均不能入园:幼儿发热在38度以上、缝针、骨折未愈、过敏.哮喘发作期。

8、凡患传染病的幼儿,一律按市防疫站儿保所规定进行隔离,期满后由医院证明方可入园。

9、家长在发现孩子得了传染病(如痢疾、腮腺炎、肝炎、湿疹、红眼病等病情)应立即与本园联系,便于作好全园的预防工作。

10、为保证孩子健康,请不要自带食物来园,以免造成食物中毒。

11、园方为幼儿一年全面体检一次,每学期做一次常规体检。

五、安全管理注意事项:

安全管理是确保幼儿健康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人生安全的重要保证,请家长配合本园作好以下工作:

1、幼儿来园时应穿便于运动与走路的鞋子。

2、女孩子头上不宜佩带各种发夹。

3、幼儿来园前家长应注意查看幼儿的口袋,如发现有危险物品(如小刀、药片、铁钉、小颗粒物等)应立即取出,并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

4、协助老师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养成良好习惯,不要将小颗粒等放入口中、鼻腔、耳朵内。

5、协助老师教育幼儿户外集体活动时不要单独活动,离开集体和老师。

写给新生家长的话

亲爱的家长:

当你把自己的小宝贝交到老师手里时,你可能会想:这下好了,孩子进了幼儿园总算有老师管教了,自己可以松口气了。是啊,孩子入园,是其生命中的一个历程,对其以后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同时,幼儿园教育的成功又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从而使你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情况,知道在家庭中该如何配合教育。

一、幼儿入园的意义三、四岁的孩子会跑会跳,已能自由行动,也能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愿望、情感,并和人交谈。他们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具备了参加集体生活、进行各种活动的条件。

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经历了教育生态环境的变迁。幼儿园是幼儿进入的第一个专门教育机构,也是幼儿第一次接受正规机构教育。家庭中幼儿的活动虽有父母指导,但绝大部分家庭计划性不够,目的性不强,方式方法不一定恰当,幼儿更多的是自发探索或游戏,而幼儿园中教师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引导,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并且与内容相结合创设了特定的环境,配备了特定的材料,活动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在家庭中,由于家庭结构、关系及父母素质的不同,幼儿的角色状况各异,有的处于绝对中心地位,是“小皇帝”,有的则处于被严格控制的状态。在幼儿园中,倡导良好的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幼儿还享有同其他儿童平等相处的权利。在这种相处中,幼儿可以多层面地体验人际关系,学会尊重、服从同伴,形成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初步的责任感、荣誉感及集体意识,这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十分有意的。

二、幼儿入园常见的不适应现象及对策

1、依恋亲人、情绪不稳,不愿入园,哭泣不止。

这是幼儿入园时的一个突出的现象。作为家长,应帮助幼儿摆脱对大

人的过分依恋情绪,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一个快乐的地方,有许多新朋友,老师就象自己的妈妈,而不应该拿上幼儿园吓唬孩子。另一方面,家长过分依恋孩子也容易使孩子哭闹。如:送孩子到园后并不立即教给老师,而是抱在手中久久不放;有的家长坐在那里陪孩子说话、玩玩具,这样不仅影响了老师开展教育活动,而且引发了其他幼儿的思亲情绪;有的家长虽把孩子交给了老师,但往往中途多次窥探,孩子一旦发现,就会产生新的期待,时常在门口张望,甚至哭喊着跑出教室找爸爸、妈妈。所以家长应相信幼儿园、相信老师,果断地和孩子说再见。

2、任性专横、强占霸道。

有的幼儿在家中任性惯了,入园后与小朋友抢玩具;在集体活动中独占玩具,不让他人玩;在轮流游戏中要强霸道,稍不如意就会撕打别人。对此,家长要客观地对待,和老师一起分析原因、商量对策。如:在家中不娇惯、纵容孩子;帮助孩子学习文明地和人交往;寻找正确的情绪发泄方法。

3、行为散漫、不会学习,生活不习惯。

有不少幼儿由于在家中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到了幼儿园自己不会吃饭,午睡要大人陪,不懂大、小便要上厕所,极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作为家长,应该了解幼儿园的生活、习惯要求,某些方面对幼儿该有所约束,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同步。

三、幼儿在幼儿园里学些什么

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些什么,可能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主要包括生活活动、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等几个方面。先来说一下生活活动,它主要包括睡眠、饮食、盥洗等内容,老师通过生活管理,保障了对幼儿食品供给、休息、活动场所提供、生活设施用品服务等物质条件;保证幼儿均衡营养、良好睡眠、安全卫生防护等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生活活动中,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例如:在幼儿园里,老师会教给幼儿什么时候洗手,如何洗手;午睡时要求幼儿安静入睡,不影响别人,脱下的衣服要自己学

着折叠并摆放整齐,起床后在老师帮助下折好被子,整理床铺;吃饭时要求幼儿不挑不捡,自己吃完。饭后能自己收拾餐具,并漱口用毛巾擦嘴。所有这些,多按幼儿的接受能力和特点作精心安排,从而促使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能力的提高。

接着讲一下教育活动。可能有些家长认为,老师教育孩子,就是要孩子学会多少儿歌、多少故事、会识多少个字,会做多少加减法,如果你真是这么想的话,那你可能会对幼儿园失望的。因为,我们幼儿园教育和其他阶段的教育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它更侧重在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探索的愿望,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技能,养成良好的社会性情感。为以后的学习、成长打下基础。上课,在我们幼儿园里被称为集体教育活动,小班幼儿每天一节,每节课十到十五分钟,由于幼儿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等年龄特点,幼儿的学习活动大多是在游戏中进行的。其实,幼儿在幼儿园里生活,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教育。

最后谈一谈游戏活动,我们幼儿园经过多年的探索,实施了主题游戏课程,实践证明,它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角色的扮演,同伴间的交往,双手的操作等,对一些社会角色有了亲身的体验,丰富了社会知识、日常知识,产生了一些分享、合作同情、助人等亲社会行为。在角落游戏中,我们老师要化很多精力去准备活动材料(有时还要发动家长一起收集),就是要让幼儿亲手操作、动手动脑,在语言、认知、音乐、美术、手工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当然,幼儿园的游戏还有很多,如:体育游戏、音乐游戏、表演游戏、建筑游戏等,它们多从不同方面促进幼儿的发展。

此外,幼儿在园生活中还有劳动、种植等内容,我们让幼儿做的只是非常简单的劳动。如收拾小型玩具、摆放桌椅、管理自然角,其目的是培养幼儿初步的劳动习惯和技能,树立为别人服务的思想,而且,他们在完成任务后,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四、家长该配合幼儿园做些什么

1、随时了解幼儿在园表现,及时和老师沟通。

家长要经常和老师联系,了解幼儿园有关教养孩子方面的具体要求。如果发现了什么问题,家长也要和老师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取得教育观点的一致。另外,家长也要经常和孩子谈话,了解他在幼儿园的一天表现和活动情况,引导幼儿正确处理和同伴的关系,教给幼儿解决矛盾的方法。

2、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长要安排与幼儿园相适应的作息时间,督促幼儿早睡早起,中午坚持午睡等,家长要准时接送幼儿来园,使幼儿有一定的时间观念。每天早上提醒幼儿带好手帕来园,教给幼儿正确使用手帕的方法。在生活上多些指导,少些包办,放手让幼儿独立吃饭、自己穿脱衣服、收拾玩具。适当时候,还可做做父母的小帮手,如分发碗筷、传递些小物品等,幼儿往往是非常乐意做这些事情的。

3、严而不厉,爱而不溺,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四、二、一”的结构模式、一家几口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唯恐自己的爱不能全部施给孩子。家长是要给孩子以关爱,但同时也应让孩子感受到成人的关心和爱护,比如吃东西时,要让幼儿知道,大人并不是不喜欢吃,而是要让自己多吃一点。幼儿有了这种体验,以后他也会学着关心别人,在幼儿园里也会懂得谦让、分享。家长还应培养幼儿的礼貌行为,早上来园一定要让孩子自己说“老师早”,千万不要由大人代言。幼儿发脾气时冷静对待,不迁就,使幼儿明白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克服分离焦虑做好入园准备 篇10

心理准备:

提前讲讲幼儿园生活

在孩子入园前,家长要让孩子对幼儿园有所了解,对幼儿园生活充满向往。可以用愉悦的语调告诉他,每个小朋友都要上幼儿园,你下个月也要上幼儿园了。幼儿园里有好多好玩的玩具,有好多小朋友和你一起玩,还有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样爱你的老师们,他们会教你们唱歌、跳舞、做游戏。妈妈每天都会送你过去,到了下班时,再把你接回来。提前告诉宝宝这些,让他明白妈妈送他去上幼儿园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而不是将他放在一个地方不管了。

现在很多幼儿园都是允许参观的,家长还可以提前带着宝宝参观一番。院子里一般有大型体育设施,妈妈可以陪着宝宝玩一会儿。再带着他看看,院子里种了什么花草树木、养着什么小动物、有什么有趣的东西等等,加深宝宝对幼儿园的熟悉程度和好感。

专家提醒各位家长,孩子入园前,家长也要做好心理准备,远离分离焦虑症。家长如果这一关过得不好,把你的焦虑“泄露”给了宝宝,可谓“后患无穷”。为此,家长一定要充分相信孩子,孩子的适应力是非常强的,同时要充分相信学校和老师。

生活技能:

吃喝拉撒最好独立完成

到了幼儿园,孩子要自己应对吃饭、穿衣等问题,一时难以适应是自然的。这就要求孩子在入园前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学会照顾自己。在入园前,家长首先要在这方面做足功课。具体地要掌握哪些技能呢?会用杯子喝水:入园的宝宝大都三岁了,如果还抱着奶瓶喝水,不但不利于发育,还会因为不能与其他小朋友做同样的事,难以融入幼儿园生活。建议在入园前的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家长们开始教孩子用杯子喝水,尤其是控制水杯的倾斜度,做到既喝到水,又不会洒一身。能穿脱简单的衣服:因为孩子在幼儿园要午睡,要大、小便,因此孩子在入园前还应学会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知道衣服的正反面。学会穿鞋,知道左右脚。学会自己大小便:两三岁的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自尊心,如果他们经常尿湿裤子,会对心理造成不利影响。

社交准备:

掌握基本的需求表达

幼儿园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步。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缺乏集体生活经验。为此,家长在开学前的这段时间里,要多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玩,教他一些与小朋友表达情感的办法,比如喜欢一个小朋友,可以与他握手,不要去摸、推甚至打人一下;再比如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时,遇上自己喜欢的玩具,应学会与对方商量——我可以玩一会儿吗?如果可以就拿着玩,如果不可以,那就说用自己的玩具和人家交换,即使对方不同意,也不能硬抢,那就一起玩或者等小朋友玩完了再玩,让孩子知道交换玩、轮流玩的概念。而教孩子这个道理的最好办法,是找一些有类似内容的绘本给孩子看、讲给孩子听。另一方面,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在解决吃喝拉撒睡等问题时,要学会与老师表达、沟通。要鼓励孩子在遇到比如我要大便、小便、我要喝水、不舒服了、热了、饿了、想玩什么玩具、分饭时要不要等问题时,要大胆就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寻求帮助。

幼儿园入园总结 篇11

所以教师要正确对待,不要指责那些极度不适应、哭闹不止的孩子,要用合适的方式释放他们心中的不快,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身心。教师要读懂幼儿发出的信息,区别对待不同个性的幼儿。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幼儿根据个性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相关的类型:

(1)执拗倔强型

这类幼儿个性非常强,自我中心表现突出,大都在和家人告别时情绪急噪,大喊大叫,试图用夸张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教师一不留神,他们就会跑出活动去追赶家人。他们长挂在嘴边的话是:“我生气了,我要走了。”

“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对于这类幼儿,教师要密切关注,防止走失,可带他们到户外活动场所游戏,转移其注意力;多与家长交流,了解其爱好;给予机会让他们在伙伴面前有所表现,使其感到被重视、被接纳、被欣赏,从而消除对教师的敌对情绪。

(2)自我安慰型

这类幼儿大多已从父母那儿了解到有关幼儿园的信息,知道上幼儿园是很开心的事,表明自己长大了,但一旦进入完全陌生的环境还是免不了想家、想亲人,表现为反复唠叨,借此自我安慰:“来了吗?妈妈在路上了,来了吗?”情绪时好时差,好的时候乐于参与游戏,快乐而兴奋;差的时候闷闷不乐,常常边流泪边唠叨,不厌其烦地从教师的应答中获得安慰。

对于这类幼儿,教师可重点介绍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常规,用午餐、午睡、午点、游戏等较为熟悉的生活环节来帮助他们了解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3)观望期待型

这类幼儿入园时情绪非常好,能有礼貌地和家人告别,游戏时表现也很积极。当教师安慰哭闹幼儿或抱其他幼儿时,他们的眼睛会一直追随着教师,并很小心地说:“老师,你先抱抱他再抱抱我好吗?”对于这类幼儿,教师切不可认为他们情绪好而忽视他们,须知不哭不闹的孩子同样需要关爱。教师可以在安慰哭闹孩子的同时亲亲他们的小脸蛋,摸摸他们的头,笑意会很快挂在他们的脸上,有的孩子会告诉大家:“老师亲过我啦,她喜欢我。”

(4)快乐兴奋型

这类幼儿非常能干,适应能力强,哭闹的孩子对他们没有多少影响。他们高高兴兴地来园,独自玩自己喜欢的;户外活动常常不顾他人,第一个冲到滑梯上……没有入园适应烦恼的他们,精力似乎特别旺盛,经常先行一步,表现为自我为中心,不太顾及他人。对于这类幼儿,教师可以培养其当小助手,每个活动环节前分配一两个小任务,让他们协助教师开展活动。如:外出时请他们做“火车头”,吃点心时请他们帮忙分点心,等等。

(5)抑郁寡欢型

这类幼儿非常内向,当他想家和焦虑时,没有很强烈的表现,而是安安静静地边玩边噙着泪花,并不时地朝教师张望,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教师如果和他们聊一些快乐的事,一般很难得到回应。对于这类孩子,教师不妨多拥抱他们,摸摸他们的头,轻声细语地与他们交流,给他们讲讲。不久,你会发现,当你蹲在地上和其他孩子玩耍是,从后面趴在你背上的是这类孩子;当你在整理毛巾时,从后面抱住你的也是他们——他们会用动作表达对你的喜爱。

(6)胆小依恋型

这类幼儿离开熟悉的环境会产生强烈的分离焦虑,除了不停的哭泣之外,会急于寻找可以依恋的亲人替代者。除了从妈妈手中接过自己的那位教师,他们常常把对他们表示关心的其他人当作可以依赖的对象,认定其可以带自己找妈妈从而产生安全感。他们所依赖的那位教师走到哪,他就跟到哪,那位教师一离开他们的视线,他们就到处询问,哭闹不止。

对于这类幼儿,教师应给予他们足够的安慰,在与他们建立起依恋关系的基础上,让他们帮助做力所能及的事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然后逐渐创造一些与依恋老师分离的机会。如,教师到隔壁活动室借东西,告诉他们几分钟后回来,请他们在活动室里游戏等,帮助他们逐步体验集体生活的安全感,并从集体游戏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亲爱儿童、满足需要”是对新入园的二至三岁幼儿的基本教养理念之一。即应“重视婴幼儿的情感关怀,强调以亲为先,以情为主”。幼儿入园适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就是“分离焦虑”。所以一线的老师就要用心、用情、用爱去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老师们可以从“五步”入园活动,让孩子在同伴互助中消除焦虑。

第一步:“笑容”接待每一位幼儿,拉近师生距离。

入园的第一天是关键中的关键,幼儿早上入园时往往特别紧张、害怕。此时,教师亲切友好的态度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夸夸孩子子,如,“你的声音真响亮。”“自己走进来,真棒。”让幼儿感到教师喜欢他、爱他,从从而使情绪逐渐平静下来。

教师要理解幼儿对家人的依恋及对幼儿园的陌生感,适时恰当地给予积极的反应,如关注、微笑、搂抱、应答等。帮助幼儿建立起对教师的依赖与信任,培养他们的安全感,教师情绪状态应热情而平静,并对幼儿的情绪状态表示敏感,在关注他们生理需要的同时,更加关注反映他们心理需要的情绪反应,作出应答和处理,使他们处于较好的心理状态。

第二步:“玩具”吸引每一位幼儿,融入集体生活。

有些爱哭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往往难以安定下来,教师可把他们集中到游戏室,由教师带领他们玩各种玩具、做喜欢的游戏。待他们情绪稳定,再把他们带回班集体,和其他幼儿一起活动。这样,他们既有相对的自由,又有经常与班集体一起活动的机会,就能很快适应集体生活了。教师对孩子的哭闹行为表示同情,鼓励他们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使他们逐渐坚强起来。

同时通过竞争性、开放性的游戏,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应该坚强、勇敢,并以此为荣。孩子大多有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教师可借此分散孩子注意,使他暂时停止哭闹。如一个孩子特别喜欢恐龙,教师可找来有关恐龙的图书和模型,或讲讲有关恐龙的故事。再如某某小朋友最喜欢动画片《奥特曼》,每当他哭闹时,教师就暂时满足他看动画片的要求,同时引导他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渐渐地,使他摆脱动画片的依赖,融入了集体。

玩具是幼儿生活中的亲密伴侣。玩具以具体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幽默的造型、奇特的性能、悦耳的声音再现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典型特征。它能引起幼儿愉快的感情,给幼儿带来欢乐。教师可适时指导幼儿怎样玩,操作给幼儿看。如玩户外大型玩具,为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不至于使部分幼儿呆站或哭,我会和幼儿一起玩,如滑滑梯,可以对幼儿说:你会玩吗?幼儿为表现自己能行,定会做出反应,让我也滑一次好吗?幼儿会认为玩具是他们的,很得意。

教师可夸张地边滑边说:滑滑梯真好玩,我还要玩一次,这样会把好多幼儿吸引过来。问题出现了:拥挤怎么办?及时提醒幼儿,我们都不能滑了,还是排队吧!并给幼儿做起了榜样,幼儿也跟着模仿,排起了队。幼儿表现的是自得其乐,不拘束不压抑的心情。不管是桌面玩具,还是户外大型玩具,掌握好时间,及时观察幼儿的兴趣,玩的时间太长,幼儿会不感兴趣

第三步:“游戏”关注每一位幼儿,参与集体活动。

幼儿初上幼儿园,会对新环境感到陌生、胆怯,对一日生活不知所措。对此,教师可采用游戏方式帮助他们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同伴。如,组织“团”的游戏,以导游身份带领幼儿参观活动室、寝室、厨房、室外大型玩具等。还可通过“打电话”“猜猜我是谁”“找朋友”等游戏让幼儿互相熟悉,以有效减轻幼儿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恐惧感,缓解焦虑情绪。

托小班幼儿自己没有多少主见,以教师带领活动为主,动静结合,一个活动接着一个活动,若让幼儿自由活动,部分幼儿不知所措,又会哭起来。在室内放音乐,教师带幼儿做模仿操、有趣的律动,如《打气》、《打鼓》、《拉绳子》、《小动物叫》等。教师弹唱幼儿的歌曲,如《生日歌》、《新年好》、《摇啊摇》等。

幼儿听着听着就有幼儿会跟唱起来,弹唱这些老歌,幼儿并不会觉得厌烦,反而觉得亲切。做家长的多数会把这些常唱的老歌教给幼儿。若弹唱幼儿不熟悉的歌曲,只会让幼儿感到陌生,因听不懂而没有兴趣,使幼儿精力分散。教师可在黑板上、纸上画一些常见的花草树木,或在生活及电视中常见到小动物:小狗、小猫、小鸡、小鸭、小兔等,边画边编成故事情节,幼儿会情不自禁地拍起手来。

结合托班幼儿用书上的有关故事、儿歌,如《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小鸭有礼貌》、等。虽然在讲的时候幼儿听了内容:爸爸妈妈去上班,我上幼儿园等话题,有部分幼儿会很敏感,哭起来,可多数幼儿会接受,他们会照儿歌、故事里说的那样去做,认为是应该这样做的。

第四步:“前辈”引领每一位幼儿,同伴互助感染。

教师选择一些既富有爱心、责任性强,又比较能干的大班孩子,带领爱哭的小班孩子一起游戏。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很快会忘记陌生、恐惧、伤心,不仅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起来。我们幼儿园尝试采用“大带小”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新生入园哭闹的现象很多,班上的几位老师照顾起来常常会顾此失彼,而幼儿都很喜欢与比自己年龄大的哥哥、姐姐交往,我们就请大班的幼儿与托小班幼儿各分成两组,结合成一个混龄的新班级,共同开展活动,哥哥、姐姐给弟弟、妹妹讲故事、表演节目,教弟弟、妹妹怎样拼插玩具等等。

在活动中,大班的幼儿尝试帮助、照顾弟弟、妹妹,增强了爱心、责任心、自信心;托小班的幼儿与大孩子们在一起,减轻了焦虑,产生了亲切感。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交往、游戏,感受到了家庭的气息,学习了基本的.习惯、要求,明显缩短了幼儿入园的焦虑期,减缓了入园初期的阵痛。

第五步:“惊喜”奖励每一位幼儿,唤起来园欲望。

开始一个星期,幼儿离园前,每人奖励一颗小红星,或教师自制的小物件,告诉幼儿: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好孩子,你什么地方进步了。家长来接时,幼儿会把自己的小奖品拿给家长看,家长定会表扬一番,于是幼儿的心情会好起来,增加幼儿第二天来园的欲望。接下来的日子,小奖品应慢慢地减少,对幼儿提出的要求要高一些。否则奖品多了,幼儿就不会珍惜,再不看作是好东西了。

新入园的幼儿年龄虽小,但也有自尊心、好胜心,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捕捉孩子在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奖励,加以强化,以帮助孩子形成积极愉快的情绪,增强对教师的依恋感。例如:我班有个某某小朋友,由于在家长期由奶奶一人带领,过度保护,极少与外界接触,因此特别胆小怕事。每次来园总是哭个不停。

一次她在哭的时候注意到老师的书本掉在桌子下了,就边哭边把书捡起来交给老师。我们立刻抓住这一点,大大地表扬了她:“某某真能干,能帮老师做事了,老师要亲一亲她,还要奖给她一个娃娃笑脸卡。如果某某能象这个娃娃一样多笑笑,一定会让我们更开心!”老师的表扬大大地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并且使她有了成就感,哭声也就大大减少。后来她就十分愿意帮助他人做一些事情,我们也变着花样表扬她。

上一篇:让历史告诉未来(税务干部演讲)下一篇:爬华山感悟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