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写教案

2024-07-08

新闻采写教案(精选8篇)

新闻采写教案 篇1

采写新闻就是“采写故事”

姜圣瑜

“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这是美国新闻学者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新闻理念。他们认为,一个记者在采访中,如果回答不出“故事在哪里”,那么他就写不出新闻来。新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必须有许多生动活泼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采写新闻说到底就是“采访说故事”。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故事”当然是事实,但“故事”比“事实”又进了一步,故事更具有新闻性、可读性和传播性。

读者需要故事

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组织了一次调查,将来自美国18家报社的76位30岁以下的年轻记者分成几个小组,讨论了“年轻人想读什么样的报纸以及为什么读报纸”的话题,并且描述了他们心目中的理想报纸。①

每日新闻网站的财经记者米特拉说:“叙述性新闻学把读者带入到故事中去。我们应该把关于中东的报道写得身临其境,就像小说一样,让你读起来欲罢不能。”

《城市之页报》的编辑玛丽莎说:“我们小组最喜欢的文章都详尽地描述一个地方或场景。作者与一个乐队、一位政治家、一名警察混得越熟,他对他们的描写就越真切;他的经历越是刻骨铭心,记录下来就越是令人难忘。”一些小组建议,篇幅较长的、叙述性的文章可以连载。

来自美国的这项调查很有意思,它告诉我们,年轻人的阅读口味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电视普及、网络无处不在的情况下,读者更希望报纸的记者把他们带到故事中去。

打开报纸,我们欣喜地发现,故事已经无处不在。

《中国青年报》有一篇题为《保护权力制约权力》的报道,说的是呼唤《行政许可法》出台。然而,这篇新闻的冲击力不在于记者或法律专家关于这部法律意义的介绍和描述,而是一个农民白白盖了270多个公章这个令人生气的故事。

浙江省金华市有一个农民,向有关部门申办一个养鸡场,前前后后盖了270多个章。为了盖这些章,连新买的汽车轮胎都磨破了。几年后,申请终于被批准,但这个农民对办养鸡场已经没有兴趣了,因为市场行情发生了变化。

这是行政法专家、全国政协委员杨海坤给记者讲的一个故事。他说:“这个听起来十分荒唐的案例表明,现在行政机关手里掌握的审批权过滥,有的甚至就是扰民。需要有一部专门的法律对此加以规范,这部法律应该是行政许可法。”

这篇新闻从说故事写起,引人入胜,读来让人深思。

质感形象冲撞

作家余秋雨曾提出一个观点,“用形象来提升新闻”。他说,有人说的时候很好,但一要他写下来,就很枯燥了。为什么?因为说的时候是用世俗的平常语言,听世俗的平常语言具有形象感,特别接近文化。而当他一提炼,他就会产生艺术的误会,概括以后的抽象的概念,他以为是最重要的,其实那恰恰是不重要的。所以这里面的差异是什么呢?是有质感的“细节”。记者要培养对形象细节的敏感,对质感的传播方式的把握。而这个质感的传播方式,经过人类几千年文化的实验,是最能打动人的灵魂的。所以有的作品虽然不太抒情,也能让人感动,主要是质感形象冲撞产生的效果。

余秋雨的这段精彩论述告诉我们,写故事一定要用描写的手法。余先生的话与美国一位学者的话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JamesW.Carey给新闻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新闻学是一门经过严格训练的叙事艺术”,要求“描写!描写!再描写!”

描写,是新闻故事在写作中的基本要求,与我们所说的“说故事”是一致的,它要求语言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可感。描写的对立面是叙述、概括,叙述、概括通常用抽象的语言,空话、套话较多。

描写离不开细节,因为细节撞击读者的心灵,能使读者与记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孔繁森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推出的全党学习的楷模,介绍孔繁森事迹的通讯曾获得中国新闻奖特等奖,整篇通讯写了许多感人的细节。如写孔繁森去世后人们怀念他,用了这样两个感人至深的细节:

“孔书记,我的好书记,让我替你去死吧!”孔繁森身边的一位工作人员双膝跪地,两手深深插进墓穴的黄土,嚎啕大哭,悲痛欲绝。

阿里的一个画家虔诚地跪在孔繁森的遗像前,一边落泪,一边为他画像。画了一夜,也哭了一夜,当画稿完成后,他将画笔折成两截……

这两个细节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读到这些细节,人们可能想到很多很多。

著名作家杜鹏程说得好,好的细节“如同钉子钉在木板上一样结实……”记者笔下的人物为什么今天会成为典型,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有其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这些根源不交待清楚,典型人物就站不起来,而历史细节的穿插会让读者在了解他过去的同时,能解读其现在,细节能让典型人物站起来。

江苏常熟市一个农村老支书叫常德胜,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党的十六大代表,他之所以把这个村子搞得这样好,有一个细节讲述了其历史原因———

上个世纪70年代初,他刚当村支书时,本村一个农民家庭有个老人即将去世,躺在铺上。在老人弥留之际,常德胜来到这户人家慰问,老人的儿女们在老人的床前痛哭不停,说老人此生有一个遗憾:因为家里穷,老人一辈子没有拍过一张照片。常德胜听说以后,立即派人到镇里的照相馆请来了一个拍照片的,想给老人拍张照片,来弥补这个遗憾。可是这个照相的来了以后,一看老人虽然心脏还在跳动,但是眼睛已经闭上了。如果拍出来的照片是老人闭上眼睛的,那不是同样的遗憾么?常德胜想了一个办法,叫家里人烧了一盆温水,用毛巾蘸着温水在老人的眼睛上轻轻地擦,老人的眼睛微微地睁开了,拍照片的抢下了一张老人睁开眼睛的镜头,给这家人留下了永恒的纪念。

这个细节,十分感人,一方面说明了常德胜作为一个基层党支部书记想老百姓所想,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另一方面,这一件事也对常德胜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作用,为了让全村的人不再出现这样的遗憾,必须挖掉穷根,带领大家勤劳致富。

故事的意义在哪里

需要指出的是,新闻中讲述的故事与“侃爷”们所讲的故事是有本质区别的:

第一,新闻故事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符合报道要求,要有一定的品位。

第二,新闻故事必须是真实的,不能虚构。

第三,新闻故事要有内涵,故事是一个载体,它要载着意义。写新闻故事,要让读者思考蕴含在故事中的深刻意义。所以,记者只有弄清故事所包含的意义,才能有效地安排文章结构,做引人入胜的叙述。

记者写新闻不仅要问“故事在哪里”,还要问“故事的意义在哪里”,通过故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事与事之间关系的叙述与描写,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故事是“长腿的”

故事是“长腿的”,是说故事在不断发展、变化着。

唯物论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动的,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动之中。新闻中的故事也是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记者要用发展的眼光来采访故事,用变动的观念来“说”故事。

摄影大师卡蒂埃.布雷松曾经说过:“我们是恒变世界中的被动观者,惟有的创造就在于把握那按快门的一百二十五分之一秒。”的确,摄影的魅力就在于把握那难以预知的瞬间。新闻记者手中的相机担负着记录生活的使命,要求在短短的一瞬间能拍出真实且富有创造力的形象。

摄影记者是这样,文字记者也是如此,我们要努力寻求变动中的故事,用变动的眼光寻找故事,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发展。一次,我们收到盐城一位通讯员发来的一篇稿件,题目是《盐城大纵湖乡成立蟹业协会》,初看标题,肯定不能用。因为现在这个“会”那个“会”太多了,而且不少是形式主义的东西,华而不实,徒有虚名。再看内容,我觉得里面有意义。其新闻不在于成立什么协会,而在于大纵湖乡蟹业协会负责人陈中华这位农民,养蟹致富成了“蟹百万”。我出了这样一个题目,《大纵湖畔有个“蟹百万”》,要求作者重写,突出陈中华养蟹致富后,带领乡亲走出大纵湖,承包三省五市万余亩水面的故事。

这样修改,稿件可能就救活了,特别是把新闻点做在人的身上,“蟹百万”的新闻价值要比“蟹协会”大多了。但我们又一次分析原稿,分析陈中华这个人和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觉得把故事做在“大纵湖畔有个„蟹百万‟”,太一般了。“蟹百万”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满足,从大纵湖走出去了,跨省市承包湖面。我们要求作者根据故事的发展,写成通讯《“蟹百万”走出大纵湖》,说盐城农民陈中华在大纵湖围网养蟹收入百万之后,又跨省承包万余亩水面。这个故事把新闻的切入点选在“走出大纵湖”上,反映了水乡农民致富之后不断进取的精神。

第二年秋天,蟹市突变,蟹价大幅度下降,许多蟹农遭受重大损失,由此我想到了“蟹百万”,他的情况如何?我们来到盐城,找到了“蟹百万”。谁知一见面,我们发现他却是满面春风。他说,自从报道以后,他就开始研究市场的变化,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市场变动中,又一次赢得了主动权。我们认为,这是故事的发展,也是“蟹百万”这个人物的进步。我们写了一篇稿件《“蟹百万”笑对市场风云》。这篇报道见报以后,引起了较大社会反响,被评为报社年终好稿。

故事的发展变化并不是孤立的,它依据一定的条件而变化、而发展,特别在历史的转型期,各种文化的冲撞必然产生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我们要善于捕捉历史转型中的冲突,写出大时代变动中的故事,故事要为时而“说”。

多问一句笔下宽

发掘故事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方法问题,是作风问题,故事在基层,故事在群众中。只要你到基层,到群众中去,就能抓到故事。

写故事从采访始。采访最难的又是提问。因为新闻故事的情节是不能编造的,这就要在采访中问出来,问不出故事,稿件就写不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问故我在”。

2001年,江苏省丹徒县招商引资搞得比较好,一个新区半年就引资50个亿。有记者去开发区采访,管委会办公室的同志准备了许多材料,又介绍了这里的优惠政策、区位优势……根据这些材料写出来的稿件就是一般性的工作新闻。过了一段时间,另一位记者再来采访同一件事,请他们谈故事,他们说:“这50个亿,我还要感谢你们报纸呢!”然后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一组报道与50亿投资的故事”:正当他们为招不到商犯愁的时候,一位副县长在《新华日报》上看到了一组报道,详细介绍了在南京的5万温州商人的情况,他眼睛一亮,立即来了灵感,组织新区管委会研究这组报道,立即派出招商“大使”来到浙江台州招商,结果引来了50亿投资。

美国著名教育家、旧金山州立大学新闻系原主任贝蒂.迈斯格教授在一次演讲中告诉他的学生,新媒体应用技术越来越成为简单易学的小手艺,今天的新闻学院培养的仍然应该是发掘和讲述新闻故事的能力。不同的记者采访同一个对象,有的满载而归,有的却一无所获,这里关键在于一个“问”字,要“问”得有学问、有技巧。

一次,我们到昆山去采访,听说昆山长出了哈密瓜。哈密瓜是长在新疆的,江苏昆山怎么会长出哈密瓜来?周围的人说是引进的品种。为了探个究竟,我们赶了几十里的路来到了石浦镇新勤村,这时已经快到傍晚了,村干部带我们来到了田头,看看哈密瓜到底是什么样子?在大棚里,我们一边看哈密瓜一边问农民:“新疆的哈密瓜怎么种到这里来的?”大家七嘴八舌讲了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

冬天的一个深夜,一辆轿车在昆山通往上海的机场路上出了车祸,撞坏了新勤村路边的水管,翻到了沟里。

车主,上海一家公司的老总爬出车门后,奇迹般地发现自己一点也没有受伤。可是车子怎么也起不来了。闻讯赶来的朱凤英连夜组织村民救助,事后车主非常感谢,提出要给他们报酬。朱凤英坚持不要,从此交上了朋友。

一来二往,上海那家公司来新勤村投资农业,引来了哈密瓜栽培专家,夏去秋来,种子发芽、生藤、开花,结出了甜蜜的瓜。瓜销何处?朱凤英他们在瓜棚里合计的结果是,主攻上海。为了“讨好”上海人,他们给昆山的哈密瓜取名为“阿拉密”。国庆节过后,“阿拉密”走进了大上海的超市、水果店,“阿拉吃„阿拉密‟”在上海传为美谈。

这个事实很有故事性,当天晚上,我们在村里吃了便饭以后,就立刻写出了一篇现场新闻《一场车祸引出一项甜蜜的事业———“阿拉密”的传奇故事》,《新华日报》很快就在显著位置刊登了,并被评为当年的江苏省现场好新闻二等奖。(作者是新华日报经济一部主任、高级记者)

注释:

①周岩编译:《美国年轻记者心目中的理想报纸》,《新闻记者》2003年第2期第43页

新闻采写教案 篇2

一、对当代新闻思想的思考

1. 作为新闻工作者, 主要是关心正在发生的新闻, 不

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新闻理论, 每个人也应该有自己的新闻思想。首先, 价值判断在当时的历史条件的形势下, 符合当时的价值观念, 是正确的, 但是我们如果把这一价值判断放在别的历史背景下, 就可能是错误的和无效的。例如, 毛泽东的新闻思想是我国建国时期的产物, 邓小平的新闻思想适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 胡锦涛的新闻思想则是新时代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结果。作为新闻工作者不能直接地去寻找这些人物的新闻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新闻实践, 更不能用这些理论去解决现实的新闻问题。其次, 社会上任何事物都是在继承中发展和创新的, 新闻思想也是如此, 现代的新闻思想要扎根在现实的新闻实践中, 并在当代的社会价值中不断吸取新的思想, 这样, 新闻思想才能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

2. 区分新闻思想和宣传思想的界限, 丰富新闻思想的内容。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在对新闻思想的研究过程中把新闻专业思想和新闻思想区分开来, 其次, 新闻思想不能局限于既定的框架, 以单一的价值判断来解释所有的新闻实践, 党报要以宣传党的政策为主要任务, 认真研究党报的工作如何做才能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 如何做才能遵循新闻规律, 才能更好地为执政党服务, 非党报的大众化媒体要以新闻的市场需求和单纯地遵循市场规律, 我们面对古今中外的新闻理论, 要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为自己所用, 指导自己的新闻工作。

3. 我们在新闻思想的研究过程中要注意提升研究的层次, 要从整体上研究新闻思想, 突出新闻思想的独特性。

首先, 新闻思想是一切新闻工作的灵魂, 新闻工作者的其他要求虽然重要, 但是对新闻思想的理论研究不能仅仅停留于此, 要善于把握新闻的本质与联系、系统和功能、范畴与体系等普遍性的东西, 要学会从理论的层面对新闻的概念、方法、技巧进行探究和反思, 当然, 我们也不能把新闻工作的所有的问题都放在新闻思想的范围去研究, 把一部分名人的话语当做新闻思想, 如果这样, 新闻思想的严肃性和深刻性就不存在了;其次, 新闻思想的独特性在于更加关注具体的新闻实践, 新闻思想的本质性和整体性要求新闻是一个整体的行为, 是在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一个人的新闻思想中会包括很多的新闻理论, 这样的思想的研究一般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另外, 新闻思想的研究必然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 不能局限于具体的“术”的研究, 要从多种分散的要素之间发现其隐藏的规律和逻辑, 进一步建构我国新闻事业的价值目标理论体系。

二、对社会新闻采写艺术的研究

1. 社会新闻采写艺术的关键点是及时性。

新闻的及时性对社会新闻的采写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因为大多数的社会新闻都是突然发生的, 我们如果错过采写的时间, 社会新闻就会失去他的价值, 例如我们对汶川大地震的报道, 如果错过了时间, 或者延时等就失去了报道的意义, 这些所引起的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变化的这类新闻事件, 都是突然发生的, 传播的速度会很快, 我们作为社会新闻的记者假若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事发的现场, 并及时进行采访、写稿, 我们的新闻就会变为历史, 就会成为一件遗憾的事情, 也是我们新闻工作者最忌讳的事情。对于这些突然发生的新闻, 记者要用自己独特的思维, 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编写, 这就对新闻的价值的高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也要明白, 新闻记者工作的最终目的不是获取新闻线索, 而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事发现场并及时进行采写, 这才是新闻工作及时性的目的所在。现在新闻界主要是抢新闻, 随着我国通讯设备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进步, 新闻工作者抢新闻的速度加快了, 有的电视台已经利用飞机达到现场去抢新闻了, 可见, 新闻的时效性对新闻价值的重要程度。

2. 争取能够亲自赶赴现场, 用自己敏锐的眼光进行认识观察是新闻采写艺术的另一个因素。

只要条件允许, 新闻工作者必须亲自赶赴现场, 这是新闻记者应该遵循的第一条规矩。百闻不如一见, 到现场去观察情况、感悟事件的状况, 要远远比听取第二手材料更真实, 我们用眼睛见到的事件, 会很生动真实, 只有这样, 才能写出读者愿意看的新闻, 我们也能在现场探听出新闻的真实性, 防止写出假新闻。其次, 到达现场能够获得很多事件的细节, 细节主要在观察中获得。再次, 现场的状况往往能激发新闻工作者的热情和激情。很多记者往往有这样的感受:自己手头有一大堆资料, 就是找不到写作的主题, 新闻的写作不知从何处入手, 更谈不上写作的灵感, 新闻工作者一旦置身于事发的现场, 就能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 报道的冲动就随之而来, 灵感也就应运而生;最后, 现场还能提高新闻的时效性。

3. 新闻工作者要有好奇之心, 保持对社会发生的新闻的关注的激情。

好奇心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心理素质, 人们关心新闻往往都有自己的目的所在, 有的人是为了获取知识, 有的人是为了做生意, 还有的人是为了学习对比, 这些对社会新闻的好奇心是最普遍的一种社会心理, 这种心理是不需要启发教育而自然存在的, 是人的天性。所以, 新鲜的、异样的、首次出现的人和事, 往往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更能唤起群众的好奇心。我们新闻工作者要善于抓住读者的这一心理, 学会换位思考, 如果自己是读者, 能不能对这个新闻感兴趣, 会对什么新闻感兴趣, 这就要求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新闻的眼睛, 这也是我们采访的一个前提条件。■

浅析电视新闻采写艺术 篇3

关键词 电视新闻 采写 艺术 研究

一、图文并茂的特性决定了电视新闻稿件要“为看而写”

同广播和报纸不同,电视新闻含盖了声音和画面两种形式,所以,他们的文字内容也有一定的区别。电视新闻的稿件在制作时要考虑画面内容,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掌握新闻要表现的主题,做到主题突出。在制作时,要将画面、声音和文字内容有机巧妙地结合起来,而且中间要有现场采访的画面内容,突出现场感,总之,这三部分内容要做到同步和谐,不可或缺。电视新闻通过直观的画面可以还原现场,让观众亲切地感受到新闻的现场情况,使新闻更具有可信性。但是只有画面会显得单调,没有对新闻事件的分析和评论。如果电视新闻只有画面和声音,没有文字进行对照性的解读介绍的话新闻内容就容易让观众误解,人们会习惯性的根据常识去理解看到的新闻内容,这对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文字新闻部分可以充分展现文字的优势,对所报道的新闻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分析、总结、甚至评论,这会让观众更加清晰明了的明白整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也会让新闻的宣传效果得到彰显。文字和画面的巧妙结合,不仅满足了观众的视觉享受,还从听觉上让观众清晰明了的了解了新闻内容。比如,当电视中出现一个新闻现场的画面时,接着就是文字对这个场景的详细介绍,出现一些人物时,要用文字进行相应的介绍,让观众对这个人物在整个新闻事件中能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电视新闻是转瞬即逝的,所以在节目制作时要尽量显得不要太复杂,越具体、简单明了、越容易让观众接受。

二、视听兼备的特性决定了电视新闻稿件要“为听而写”

电视新闻是通过声音和画面进行新闻信息的传递,文字稿件也是通过播音员和主持人的播报传达到观众的耳朵里,所以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在制作时要注重文字稿件的独特性,要适合观众收听,只有让观众听着舒服,才会有很好的传播效果,要注意文字不要太过书面化,让人感觉很复杂高深,要尽可能介绍的简单详细一点,而且用词要大众化,语言要口语化,这样才更适合受众接受,观众也就愿意听。口语化是指贴近人民群众日常交流用语,符合人们的说话习惯。通俗化是指语言尽可能的简单易懂。电视新闻所传递的新闻内容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与广大受众联系较为紧密,所以尽可能的掌握普通大众的日常用语和日常行为习惯,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是很有帮助的,这会让观众更乐意接受新闻内容,也会促进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让电视新闻能够更好地实现新闻传播,达到新型媒体所具有的传播效果。

比如,毛泽东主席所作的经典的新闻稿《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内容主要是介绍渡江战役,其中他将整个渡江过程巧妙地用八个字来进行了概括“万船齐发,直取对岸”,这被后人称为经典而广为传颂。尽管这篇文字新闻更多的见于报纸这类平面媒体,但是这对电视新闻的制作也有一定的借鉴。新闻强调准确,要把发生的新闻事实真实的传递给受众。尽管媒体在对新闻事件进行编辑加工的过程中难免会增加一定的主观成分,表达作者和媒体的观点立场,但是一定要尽可能的将事实还原给受众,而且新闻稿件语言要规范,措辞要准确,避免产生歧义,影响受众理解。比如央视《新闻调查》栏目,往往都是记者在镜头前进行深入详细的采访,将整个新闻事件准确的从被采访者身上挖掘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观众会主动跟着镜头,跟着记者去了解新闻事实。电视新闻要努力追求生动,这主要是在新闻的语言上下功夫,要尽可能的把语言做到形象化,将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准确地呈现给观众的同时要注意事件报道中细节的刻画和人物的镜头捕捉。让整个新闻节目看起来更有活力,更能吸引受众的眼球。比如在报道香港回归时,当香港总督彭定康降下英国国旗离开港督府时,记者说:“彭定康走了,在我身后紫荆花開得更艳了。”这句话就显得特别生动,给受众很舒服的感觉。电视新闻导语是新闻事件开头的第一句话或者第一段话。这个位置的内容往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要对接下来的整个新闻事件进行简单全面的概括,要把一些新闻亮点展现出来,一下子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这会激发受众对新闻节目的收视欲望。在心理学上,所谓的“首因效应”,就是要抓住第一印象,这个印象是最深刻的,人们往往记得牢。正如人们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好的新闻稿应该在一开头就能抓住读者的眼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能够把整篇文章看完,接收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和立场。例如《第三十三条医规》的导语一开篇就抓住了观众的心,“咱们的医院有个规定,病人做重大的手术和检查之前要由本人或家属的签字,否则医院就不能单方面决定手术。”“咱们的医院”这么一句话让人听着很是亲切,感觉新闻报道是贴近人民群众的,这不仅有利于受众接受下面的新闻信息,而且也可以更好地为医院做宣传,拉进医院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减少医患矛盾。此外,里边的众多的问题让观众跟随记者的脚步越来越接近事实的真相。

参考文献:

[1]曲磊.电视新闻稿件常见的十个问题[J].青年记者,2009(07).

[2]王婷婷.齐齐哈尔电视事业发展史初探[J].北方文学,2013(6).

新闻稿采写规范 篇4

(试用)

为确保更加及时、更加高效地采写和上传校园网“校园快讯”新闻稿件,现结合学院实际,特制订校园新闻网“校园快讯”新闻稿件采写规范,请各单位、各部门遵照执行。

一、校园网“校园快讯”新闻稿题材范围和采用原则

(一)题材范围

1.重大的全校性会议、活动。

2.党建、教学、科研、人事、后勤、学生工作等各方面的重要工作动态。

3.广大师生思想、学习、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重要活动。

4.各部门、各单位、师生参加重大赛事活动,获得有社会影响力的荣誉或奖励(一般为市级以上)。5.上级领导来校检查指导工作。6.重要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活动。7.重要或典型人物。

8.二级单位开展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创新性活动,对全院其他单位工作具有示范作用或启示、借鉴意义。

9.通过鉴定的重要科研成果或科技推广成果。

(二)采用原则

1.新闻题材在上述1~9项范围内;新闻题材不在1~9项内的各单位、各部门的日常性新闻稿件,在本单位、本部门网页发布,不上 传到“校园快讯”。

2.符合新闻文体,且重点、亮点突出,语言规范,长度合适(消息不超过800字,通讯不超过2000字,深度报道不超过5000字)。

3.稿件上报及时。稿件上报应在新闻事件发生后一天以内,一般不超过2天。新闻事件发生3天后报送的稿件原则上不予编审发布。

4.学校统一组织或各单位开展的同一类活动,一般选择最先投稿的1—2个单位,其余均不采用或通过综合稿件的形式采用。

二、校园网“校园快讯”新闻稿采写分工

1.宣传统战部(新闻中心)工作人员(编辑)负责“校园快讯”新闻稿件的编校和发布,新闻中心工作人员(编辑)与新闻中心记者团采编部学生记者主要负责采写学校层面及各单位、各部门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动的新闻稿件。

2.各单位、各部门开展的对学校工作有创新意义和借鉴意义的活动,或以学校名义承担的重要会议(活动),若各单位、各部门通讯员确实无力完成采写任务,则由宣传统战部(新闻中心)统一派记者采写。反映各单位、各部门一般性活动、常规工作的新闻稿件,由各单位、各部门自行采写。

3.各单位、各部门在自行采写重大活动(会议)新闻稿件时,应明确一名负责同志对报送稿件进行审查,严格把关,杜绝发生虚假失实报道。

4.各单位、各部门主办或以学校名义承担,并邀请社会媒体参加的重大会议(活动),各单位、各部门应提前准备新闻通稿和相关背 景资料。

三、校园网“校园快讯”新闻稿写作规范

1.新闻稿件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充分关注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涉及学校的新闻要突出体现学校的形象和发展,反映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实力。

2.符合新闻文体要求,格式规范;文字准确、严谨、简练,语言鲜明生动、通俗易懂。

3.新闻稿件要突出新闻性,内容要真实、准确、客观。构成新闻要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必须真实;新闻中引用的资料、史实、引语、数字,新闻中涉及的人物姓名及其职务、职称,以及有关单位部门的名称(一般要求全称)等均应准确无误。避免出现同一篇新闻内前后矛盾,或者最新发布的新闻与近几日的新闻自相矛盾。时间要素一般只写几月几日上午、几月几日下午、几月几日晚,一般情况下不写年、几点几分,除非特别需要。活动地点只写到办公楼会议室、某系(院)会议室或教学楼即可。

4.新闻报道要让客观事实来说话,避免对新闻事件进行主观判断和评价。通过一定的技巧,把真实的事实表达清楚,让读者明白你要传达什么信息。信息的传达过程,本身就是表达作者立场的过程。除非必要,一般尽量避免在新闻末尾增加阐述和总结性质的语言,例如“通过这次活动,如何如何„„”“该活动具有„„作用或意义”。会议、活动是否取得好的效果,应该让新闻事实说话、让新闻人物说话。应避免在导语中用 “为了„„为了„„”句式,罗列会议、活 动的宗旨或目的。不要使用“为了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等文件式的用语。在交代新闻来源或介绍其他信息时,不要使用“据悉”、“据透露”、“据介绍”这类模糊来源的用语,而应使用“据××单位××老师介绍”、“记者从××处获悉”、“据××透露”等。

5.新闻报道要客观,一般使用第三人称。新闻标题中的部门和单位名称应使用全称,如“××系举行××活动”;单位名称第一次在稿件正文中出现,应使用准确的全称,之后可以使用规范的简称。不要在稿件中使用“我系”、“我部”如何如何,需特别使用时除外。学校名称规范用法为衡阳师范学院或衡阳师院。正文中首次提到学校应使用“衡阳师范学院”,之后可用“衡阳师院”。不用学校名称时,可表述为“学院”“我院”。制作标题时,“衡阳师院”可简化为“我院”“学院”。系(院)部(处)名称在新闻中首次出现应写正确的全称,如“新闻与传播系”“人文社会科学系”“数学与计算科学系”。如无歧义,此后可以使用“新闻系”“人文社科系”“数学系”简称。

6.报道学校各级领导(主要领导除外)讲话的,一般应避免使用“重要讲话”“指示”“指出”“强调”等词汇。主要使用“表示”“说”“阐述”等中性词汇。在对外交流或就某一事项表达意见,也可用“表示”。

7.报道学校各级领导活动的,不要使用“亲自”、“亲临”“莅临”等词汇;报道学校领导与来访客人的见面,避免使用“接见”,而应为“接待”或“会见”。8.除全校性大型会议、活动外,一般会议、活动要避免使用“隆重”、“热烈”之类的词汇。

9.报道群众(学生)活动或其他新闻事实,不得使用“普遍”、“一致”、“最佳”、“最好”、“最著名”、“极大”等带有强烈、主观评价色彩的词汇,如“同学们一致表示„„”“大家一致认为„„”等,此类语句应删除。如稿件确需评价性质的文字,可具体采访某同学,如“某某专业2010级某某同学表示„„”。学生姓名应真实完整。尊重受访者的个人意愿,如受访者不希望出现全名,只出现姓氏也可。

10.报道某一新闻事实,一般不要使用“首次”、“第一次”、“首例”等评价和判断性质的词汇,除非经过权威部门、权威专家认定。写作稿件时,要保持客观立场,通过权威部门和专家来说出“首次”如何如何,而不是编辑、记者自己认为的“首次”。

11.全校性重要活动和重要工作的新闻,人物姓名一般只写到校级领导。专项工作新闻可酌情出现相关部门负责人正职或关系重要的人物姓名。如无必要,部门负责人一般只提“××系(院)、部(处)负责人”(所谓部门一般只到学校二级部门)即可。特殊情况除外,如校外来宾出席的会议,可根据需要介绍人物姓名。

12.新闻中涉及两个以上校领导排序时,以校园网站中衡阳师范学院现任领导排序为准。新闻中涉及院外人物姓名,应在征求院内有关部门意见基础上酌情处理。涉及中央、省、市两个以上部门排序时,应以中央、省、市有关政府网站的排序为准。新闻中涉及学院内两个 以上部门排序时,应根据新闻事件性质并参照学院机构设置和调整的有关文件处理。

13.在做会议、活动报道时,如涉及参加会议的人物,一定要区分清楚“出席”和“参加”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身份、地位、级别比较高的人员出现在会议、活动现场用“出席”;普通人员出现在会议、活动现场用“参加”。

14.参加会议、活动的人员,要注意分清各个身份层次,不要造成误解。全体学生还是部分学生,全体教师还是教研室主任及学科负责人,要表达清楚。

15.活动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一般不要全写到导语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调整,或可以在行文中写明,或在文末写明,或放到文中作为背景。

16.新闻的行文顺序不一定完全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要考虑何为重点内容和主要内容。如某会议先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后面多位领导讲话提要求,应抓住重点,按重要程度排列先后顺序。

17.关于人物称谓,一般只在新闻前面首次出现时介绍职务(或职称)、姓名,后面再出现时只写姓名即可。需提及职务的一般应在文稿前部提一次,其后再出现时只写姓名;一般应采取“职务称谓 + 姓名”的方式,如“党委书记××、院长××、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党总支书记××、××处长××、中科院院士××、××学院教授××”等,尽量避免“姓名 + 职务称谓”和“姓 + 职务称谓”的方式;特定事件需涉及某人物两个职务称谓时,一般可酌情使用“主职务称谓 + 兼职务称谓 + 姓名”的方式;社会知名人士、文教界人士等,在文稿中出现时可适当在姓名后加“先生”、“院士”、“教授”等;如无必要,新闻稿中一般不在姓名后加“同志”称呼。多个校领导参与的活动,除主要领导外,可采用“院领导×××、×××等”的简略形式。

18.制作新闻标题时,要简明扼要,突出新闻要素,字数一般12字左右,最多不超过20字。

19.关于稿件署名:作者一般不超过三人,如果为两人以上,姓名之间空半格;如图片和文字作者不同,应采用“图/姓名

文/姓名”的格式;来源指提供新闻的单位和部门,一般使用规范的简称,如物电系、学工处,后面不加科室名称。

20.新闻稿件可以配发相关图片,一般在2—3张,重要新闻稿最多不超过6张。图片内容要紧扣新闻主题,突出主要新闻人物,突出新闻事件的重点和亮点。图片要求清晰,色彩、亮度适中;图片以jpg格式通过附件发送,不要插入到word文档中;对图片进行简短说明;图片大小设置为400×267像素。

21.避免出现下列差错:时间点与时间段混淆,如9:00表示时间点,可以表示会议、活动的起始时间,但不表示会议、活动的持续时间,所以不能说“上午9点,××单位在××地方举行会议”;以“„„”为题用书名号,如不能说“××教授以《××××》为题做了学术报告”;消息副标题加破折号;背景材料喧宾夺主,在新闻写作中大段大段介绍背景材料或会议、活动程序,从分量上与主要新闻事实相当,或超过主要新闻事实;出于尊重或客气,人为地抬高参加会议、活动人员 的级别、头衔,副院长变成院长,副教授变成教授,副书记变成书记,副主任变成主任,普通老师、辅导员变成领导,等等。

四、几点说明

1.党委宣传统战部(新闻中心)有权对新闻稿件进行修改及取舍图片,并决定新闻稿件是否发布。

2.新闻涉及的单位、部门和个人对新闻内容提出异议需要修改的,需经新闻中心主任同意并组织实施。

3.各单位、各部门在“校园快讯”刊登长篇工作通讯稿件,需经党委宣传统战部(新闻中心)审核同意并自行组织、提供稿件。

4.学院从2013开始将对全院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进行综合评比,对在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与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5.“校园快讯”投稿地址:hysybao@163.com,联系电话:0734—3456043.宣传统战部

新闻中心

新闻采写年度工作总结 篇5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新闻采写年度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里,本人所经手的工作可分为《xx》手机报与民生新闻采写两个方面:

在《xx》手机报这项工作上,实行的是“隔周轮班制”,也就是说一个月当中有半个月都需要值班,日常工作中,主要负责手机报的编辑排版和把关工作,从2012年10月份起,也开始同时兼顾编审工作。由于分工流程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所以每日的下班时间一般是当晚7点半。

从2012年3月份起,本人在“每个月在手机报值班半个月”的基础上,同时兼顾手机报值班当天的民生新闻采编任务,每个月发稿量在20到26条之间。在2012年本人经手的民生新闻中,给自己带来感触最深、触动最大的还要数关于弱势群体的报道:其中,在6月份里,本人跟海峰合作完成的关于先心病男婴的新闻在播出之后,共计为小男婴筹集到爱心款将近10万元,顺利帮助孩子完成了对于复杂性先心病的治疗,术后小男婴恢复得也很理想,目前已经跟正常的小孩儿没什么两样儿。在9月份里,本人跟慧光合作完成的关于“养父舌癌、养女救父”的新闻在播出之后,也为当事人筹集到了第一笔治疗费令其立即前往广州进行手术治疗,事后,中央台《道德观察》栏目的记者在观看了我们的报道之后,采用了我们的新闻素材再次对当事人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在11月份里,本人跟天聪合作完成的 “喜得三胞胎、愁坏一家人“的报道也为三胞胎兄弟筹集到了其住院所需的近3万元的全部住院费用,在元旦之前,三胞胎兄弟也已全部出院并健康成长。

现在想来,我还是很认同这样一句话:“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所以,我个人觉得对于一些把媒体作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典型弱势群体,我们如果要报的话,就该有足够的慈悲心和责任心,对经手的生命充分负责。或许会有人笑我的说法太算太文艺,但我依旧认为“让无力者有力、让悲哀者前行、让绝望着看到希望”这句话并非一句口号儿,而应该作为一种报道原则;至少,我并不觉得这句话有多矫情。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可能是由于《xx》手机报跟民生新闻采写同时兼顾的缘故,自我感觉每一天都过得特别充实,也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吧,当在每个季度评出的好新闻上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名字时,终于可以确定“自己确实是有进步的”了。在新的一年里,我会带着自身的不足继续努力,多向老同事们学习,期待在本年度的工作总结中能够发现“因为不断蜕变而变得更加完美的自己”。

自评合格!文 章来源

新闻采写教案 篇6

消息:是一种以简洁的文字报道新闻事实的最主要、最基本、最常用的新闻体裁,它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个部分。

主标题:又称正题,是标题中最主要的部分,它的作用在于点名消息中的主要事实观点,文字十分简洁。副标题:又包括隐题副题两类,引题位于主题之上,引导说明烘托渲染,副题位于主题之下补充解释

实标题:实标重在叙事,着重具体体现新闻事实中的人物、地点、事件等新闻要素,让人一眼就看明白主要事实是什么,属题材型标题。

虚标题:重在说理说情着重揭示新闻事实中所蕴含的道理、思想精神等,让人明白新闻事实的意义价值,属主体型标题

消息头:在导语的开头,一般会出现一些介绍语,说明消息的来源,消息的规格以及消息有关的时空顺序。导语:是新闻中用生动形象的文字来表述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具有吸引力的开头。

消息主体:又称新闻躯干,是指消息结构的基本组成成分,也就是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新闻背景:是指与新闻主体事实相关的能够说明新闻主体事实的历史状况、社会环境、政治原因、地理特征、人物经历、科学知识、基本数字的必要材料。

背景新闻:以新闻的形式出现,以过去的相关事实作为新闻背景材料而编发的报道,这类消息一班不单独发表,主要是配合重大事件或新闻人物的活动,向受众提供有关事件或者人物的背景资料,也有人称其为资料性新闻。

叙述型导语:提要型导语,他采用叙述手法概括新闻主要内容,开门见山,尽可能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突出新闻事件的兴奋点。

描写型导语:以具体的描写开头或从现场场景、气氛写起,或用典型情节细节作为引子,抓住这些富有特殊意义或者具有个性的场景或情节,进行简洁而有特点的描绘。

提问型导语:在新闻的开头提出某个尖锐或受众感兴趣的问题,引起受众的思考或沉思

串联型导语:广播电视特有的一种导语类型,它在一则新闻与另一则新闻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倒金字塔结构:把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比较重要的随后安排,再次的再向后排,最不重要的放在最后,就是一个倒金字塔的形式,用于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严肃新闻。

时间顺序结构:这一结构的文字稿完全自热的按照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写,发生在最前的表述在前,发生在后的表述在后,事件的开头就是新闻的开头,事件的结束就是新闻的结束。

悬念式结构:在新闻的开头设置悬念,在主体部分层层解开谜团,即为悬念式结构。运用自然,掌握好解开谜底的时期,不能故弄玄虚。

消息的结尾:指消息的结尾部分,即在主体之外的全文的最后一段或者最后一句话。

简讯:又称简明新闻、短讯、新闻简报。它是对新近发生的人们关心的和有兴趣了解的事物做简明扼要的报道的一种新闻体裁。

通讯: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的报道现实生活中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

人物通讯: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反映其行为事迹生活再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的通讯类型

事件通讯:详细报道社会上发生的新闻事件的通讯,这种通讯重点在于记述和再现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相对完整过程,显示事件的内在逻辑和社会意义。

工作通讯:反映不同领域,各行各业工作的新情况、新办法、新经验、新矛盾、新问题或新趋势的通讯类型。风貌通讯:又称旅行通讯,概貌通讯,记地通讯它以采访者旅行见闻的视角反映社会变化和风土人情的通讯类型。通讯结构:指在一篇通讯中,内容的层次安排和材料的组织方式,是通讯的外在形式。

纵式结构:单线条过程连接法,即按单纯的时间、物发展顺序、作者对所报道事物的认识发展顺序采访过程先后顺序等来安排层次

横式结构:按照空间按变换或者事件性质不同方面来安排层次,这种结构是以相关联的系列典型事实的组合来安排层次的写作方式。

深度报道:西方新闻学对深度报道的概括是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新闻学大辞典》中给出的定义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式报道新闻的方式。连续深度报道:指那些在一段时间内就某一不断发展的新闻事件而写成的一系列的报道总和

系列深度报道:从不同侧面报道一件已经发生过的重大新闻事件,它是因为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或者报道内容复杂而不得不分成若干篇进行连载报道。

整合报道:将关于某一新闻事件的各个侧面报道及相关素材组合在一起,从方方面面对新闻事件进行透视的一种报道方式。

简答

标题的作用

引导阅读、点睛作用、帮助记忆

标题制作要求

1. 题文相符(标题所揭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一致;标题中的论断在新闻中要有充分依据。)

2. 突出精华:将新闻中的精彩部分作为标题的写作内容

3. 言简意明

(1)善于省略(一,只保留事实核心部分,省略其他部分;二,只保留事情发展结果,省略不必要的过程与细节;三,省略消息来源;四,省略不必要的议论;五,省略不必要的事实成分)

(2)锤炼语言

4.易读易懂

5.生动活泼(巧用比喻比拟等有助于标题的生动;巧用引用仿拟等使标题简练有情趣;巧用对偶对比排比等,有助于标题的鲜明性与生动性;巧用双关反语等有助于标题思想内涵和感情色彩的增加:还可以巧用动词,使标题鲜活。)导语的作用

以经济的笔墨反映新闻的要点和轮廓;一语定意,为整个新闻报道定下基调,突出写作中心主线;唤起受众注意,激发受众阅读兴趣。

导语写作基本要求

突出最主要的新闻要素(一些并不是新近发生的新闻,找出一个距离现在较近的新闻报道点,写入导语,然后再交代以前的新闻事实以增强新闻的时效性。

新闻导语中必须要有新闻要素且每一个新闻要素的意义必须完整,能够传递基本信息),用词简洁(突出吸引人的要素,隐藏部分要素,达到简洁的效果)

设置悬念或突出生动形象的事实,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设置悬念:通过违背常理的事实、富有趣味性的事实、与众不同的细节制造悬念)(突出生动形象的方法:描写人物形态、突出场景、同时交代场景和人物动作神态)

主体功能:1.对于全要素的导语,消息主体的作用是对导语中涉及的内容进行补充解释阐发。2.对于部分要素导语,其作用还有补充新的事实要素。

主体写作要求:1.围绕导语,紧扣主题;2.叙事要生动,以保持受众的阅读兴趣(内容上,提供受众预知信息;多种表现手法交叉运用)3.层次分明,起承转合自然。

消息的结尾(评论式结尾、悬念式结尾、背景式结尾、警告式结尾、提问式结尾、呼吁式结尾、希望式结尾、自然式结尾)注意:简洁精炼不冗长;有滋有味切忌空泛;紧扣新闻事实,紧扣主题。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3.写作技巧上,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4.风格上,消息朴实,通讯有文采。5.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

风貌写作的基本要求:1.抓住特点,突出“新”和“变”。2.善于对比和衬托3.丰富知识,增添趣味。4.叙论结合,情景交融。

深度报道:特征:深刻性(具有深刻的思辨性;对事实全面,系统,深入挖掘;题材具有深刻重大的现实意义。)广泛性(题材面的广泛性;受众面的广泛性;影响力的广泛性)整合性(报道理念的整合;媒介之间的整合;媒介内部的整合)发展趋势:1.向全景化方向靠拢(相关新闻背景全景化;新闻主体的全景化)2.沿全程化方向发展(事件本身的全程化;事件走向的全程化)3.全知化趋势日显(相关知识的解释说明;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觉的有机结合)分类:根据每篇性质和组合方式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其一根据每篇深度报道的性质可将深度报道分为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其二根据多篇报道的不同组合方式划分可分为连续报道、系列报道、整合报道。

加入新闻背景应注意问题:1.少而精,防止其喧宾夺主(围绕主题选择背景材料;对于众所周知的背景材料加以省略)

新闻专访采写浅论 篇7

专访的种类:有人物专访, 事件专访, 问题专访, 概貌专访。

专访与其它体裁相比:专访比通讯更自由;它也可以像消息那样简洁明快地表述;可以借用散文、随笔的语言特点叙事、描写、抒情;也可以采用谈话形式进行专题访谈。

专访体裁,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记者与被访问的人物、环境交织一起, 别具特色, 颇受记者和受众的喜爱。

新闻专访有哪些特点?

1. 专访要“专”。

专访强调的“专”, 体现在两点:其一, 表现在特定的内容上。在社会中, 广大受众普遍关注或感兴趣的人物、事件、问题、事物或地概貌, 记者须及时抓住, 写出专访稿, 回答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其二, 专访之“专”的点子要准, 主题要集中, 指导性要强。

2.专访要“新”。

专访须注重新闻性和可读性。着力写好新人、新事、新问题、新概貌。同时, 采写角度要新, 用新的视角表现新的内容。

3.专访要“快”。

新闻践行中, 专访适合报道不少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对一些国内和国际政坛、工商界的重量级领导人或知名人士, 往往在时间紧、采访难的条件下, 记者须做到访问快、写稿快、发稿及时, 确保当日或次日刊播。

4.专访要“活”。

专访的写作方法灵活, 可以记叙人物的谈话, 可以描写人物形象, 描写采访现场环境, 也可以穿插背景材料。语言须生动活泼, 感染力强。

5.专访要“深”。

一般讲, 专访是记者带着问题有备而来的, 因此, 专访要全力表达被访问者的观点、见解, 向深度挖掘。这样, 专访挖掘得越深, 被访人物解答问题越透彻, 才能满足受众的欲望或启发人们的深思。

新闻专访需掌握哪些采访要点?

记者采访新闻专访, 须到现场与被访者直接交谈, 专访出人物、事情、问题的真实详情, 写出新闻价值来, 这就要求记者须掌握采访的技巧要点。

1.围绕专题作准备。

采访前, 记者要选好专题, 拟定采访提纲, 查阅资料, 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及背景, 还要懂一点与对方业务工作相关的基本知识。这样, 采访时, 才能胸中有数, 切中主题、语言随和, 气氛热烈, 从而达到你想要的典型素材, 实现专访的预想目的。

2. 采访中讲究“提问”艺术。

如何提问?可称是当记者的天职, 也是较高的一门采访技巧。提问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对方回答问题的质量。因此, 一个成熟老练的记者, 应该是一个合格的提问者。提问在专访中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 讲究提问艺术, 因人而异, 善于诱导。记者不能脱离实际, 事先用自己设计的框架, 去框住对方。而应根据被访者的年龄、职业、知识文化水平、成长道路、性格特点等, 巧妙地提问, 尽量打开对方的思路之门。

其次, 采用不同方式, 反复使用, 直到获取足够信息为止。全球人物专访大师, 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 运用此方法采访当时一向说话严谨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她用四级提问设下的“陷阱”, 终于诱导基辛格说出了连自己事后都不敢相信的内心表白。

法拉奇在这次提问中采用三种提问技巧:一是找到敏感的话题, 使平淡的采访变得有进攻性。二是变换形式, 不断进行主题含义相近的高级提问。三是大量使用具有正向激励意味的语言。她的老练高超的提问, 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收获。

再次, 追问的提问方式。专访提问有不少是“要点类”和“独家类”的提问, 所问话题往往比较尖锐、刻薄或处于保密不便外露,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较大难度。因此, 这类提问会让记者碰壁, 对方要么支支吾吾, 要么用不实之词加以敷衍。此时, 记者应不被提问受阻所动, 而要追本求源, 一问到底, 用毅力勇气进行追击式采访, 这种新闻专访才会显出独特的魅力。

3. 学会倾听, 才能得到足够的信息。

一个善于提问的记者, 还不一定是一个全面、优秀的记者, 他还必须学会倾听。因为, 善于倾听的记者, 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 更容易有丰厚的收获。学会颂听, 须把握两点:

A.善于倾听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

采访谈话中, 随时可能蕴含着稍纵即逝的“新闻”。如果记者只是用自己的主观设想的话题去询问对方, 而不注意倾听, 就有可能失去挖掘最有价值新闻的机会。

1986年9月, 美国著名记者华莱士采访邓小平同志, 他问到了邓小平一家在“文革”中的情况。小平同志回答说:“那件事, 看起来是坏事, 但归根结底也是好事”。这一回答显然出乎华莱士的预料之外。他敏锐感觉这"话中有话"中蕴含着新闻价值。他赶紧追问一句:“那是不是说, 当时让你扫地、劈柴、做饭等等都是好事?”这一问打开了邓小平同志的话匣子……事后, 华莱士对这次采访十分满意。

B.善于倾听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

从体现新闻素材本质的意义层面上看, “听”是比“说”是更为有力的问询。有时, 有的采访对象有难言之隐, 或是要强调某表达方式, 在他们回答问题时, 会使用暗示或其它语言来表达言外之意。记者此时就要敏锐地把握人物对话中的非常重要的弦外之音, 这对专访有着较大的助益。

4. 用心观察, 身心体会。

“现场观察”是记者采访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新闻专访也离不开观察的原因是它要根据主题适当描写现场环境, 这是专访稿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否则所写出的专访就显得单一, 缺乏气氛及活力。这就要求记者用心观察现场的特点、氛围、场景、人物等, 这对于烘托人物、表述事件、推出问题, 描绘概貌都能起着重要作用。

按照心理学原理, 人所感知到的70%的信息都是由眼睛视觉提供的, 如果没有视觉的捕捉, 许多新闻细节就会被忽略。因此, 记者除了用心观察之外 (不是表皮看一下) , 还须用身心去想、去琢磨。专访所认知的人物、场景, 都与主观情感和深刻体验相关联。新闻实践证明, “最为珍贵的新闻事实, 大多是记者用心灵感知到的”。

如何写好人物专访?

人物专访在新闻专访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也是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之一。作为一位称职的职业记者, 应除弊兴利, 熟练驾驭人物专访的写作套路。

1.人物专访的五种毛病。

新闻报道中, 为啥一些人物专访主题鲜明, 人物刻画栩栩如生, 经久耐读, 受众叫好。相反, 不少人物专访大多平淡泛味, 读者不愿看, 追其原因, 一般存在着五种毛病:一是人物选得不准, 没什么个性特色, 唤不起受众注意。二是选择的采访对象“千人一面”, 如写张三却又写得酷似李四。三是人物专访写得像一张履历表, 或考核鉴定材料, 或好人好事表扬稿。四是语言平庸无味, 文章从开头、中间到结尾, 仍然是“你说, 我说”。五是套话连篇。如:“他呷了一口茶, 说到”;“他吸了一口烟, 又说”。这些套话, 读者生厌看腻、产生反感。

2.人物专访的写作技巧。

A.选准采访对象。

人物专访重在写人, 而如何选准采访对象, 可说是直接关系到人物专访的成败。

人物专访, 并不是随意地访问某一个人, 从大的概念讲, 必须是新闻人物或有个性特点的人物。具体讲, 记者在挑选人物专访对象时, 可把眼光盯在这些人物范围内:读者关心的新闻人物;历史变革中的风云人物;有创造发明的人物;各条战线有突出贡献的知名人物;某领域、某学科、某行业的权威人物及专家学者;名不见经传、但具有个性特点的平凡人物。总之, 选择人物专访对象, 应是广大受众所关注的、且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人物。只要选准了专访对象, 就为写好人物专访打下了成功的基础。

B.写出人物个性。

任何事物都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属性。人物专访应尽力捕捉人物的个性, 这个“个性”就是人物的“特殊性”。一个人特殊个性的形成, 离不开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而个性特点的烙印, 又无不与其言行有关。因此, 人物专访要从人物个性出发, 写出特殊环境、特殊性格、特殊言行。当然, 人物的个性不是空洞的概括, 而是从人物的特殊性中透射出来的。例如, 《采一炼十, 天道酬勤———访艺术大师李可染》一文, 1987年《经济日报》记者通过采写李可染喜爱牛、善画牛, 展示了这位艺术大师勤奋的“牛”性格。

C.写好细节。

写人物专访离不开细节, 须注意选择最能表现事物本质的细节;选择以情感人、催人泪下的细节;选择最能体现主题的细节;选择那些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的细节。因此, 捕捉那些生动、典型、感人的细节, 人物专访才能别具一格, 耳目一新, 读后印象深刻, 经久不忘。

D.写“活”语言。

写活语言来表现人物特点十分重要, 因为语言是人物心理活动的直接表现。首先, 个性语言能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人物的性格, 能使人“由说话看出人来”。其二, 可以增强报道的现场感。其三, 可改变单调、沉闷的表现手法。由此, 写好、写活人物语言, 是人物专访的重要一环。

E.着力现场描写。

写人物专访, 要给读者宛如“置身现场”之感, 就须着力写好现场描写。例如:1988年3月, 人民日报《夜访中关村》一文, 记者用简炼文字勾勒出现场:“这夜色, 轻柔, 迷濛。中关村, 中国的科学城。茫茫夜色中, 一片宁静。然而, 当记者进入一间又一间科学家们的住室访问时, 里面一点儿也不宁静。动物所科学家汪兴鉴, 每晚10点后才工作, 一直干到两三点……”。记者把描写环境与人物交织一起, 不仅把读者带到茫茫夜色现场, 还写出科学家们的高尚奉献精神。

怎样写事件、问题、概貌专访?

1.事件专访。

事件专访的含义:它是记者带着明确的目的, 通过访问特定的人物, 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事件专访虽涉及人物, 但重在写事件的真实概况。

写事件专访, 首先要在事件中选择具有权威性的被访人物上下功夫。只有被访者是关联事件的权威人士, 专访的内容才具有真实性, 受众看了专访, 才会信服。例如, 1986年10月, 羊城晚报专访《中山陵之“谜”》一文, 记者选中了82岁的范良为被访对象。范良19岁就任孙中山的贴身卫士。此后, 他参加过中山陵的建陵工程, 并从1929年至今50余年, 一直守卫中山陵。因而, 他具有传奇经历, 提供的资料是第一手材料。因此, 这篇专访真实可信地回答了广大读者关心的“中山陵为何选址南京紫金山?”“中山陵的许多礼物为何不见了?”等疑问。

2.问题专访。

问题专访的含义:它是记者带着社会生活中普遍关心和急需解决的某一问题, 进行专题访问后所作的报道。应该说, 问题专访的概念和采访主题都十分清楚, 但问题专访是否成功, 主要看记者能否及时抓住当前社会及大众十分关心的话题, 并给予恰当的回答。例如, 当前中国人关注的“房价”、“毒食品”、“分配收入”、“物价通胀”等热点问题, 都可列出专题, 找准被访对象, 写出专访稿。

采写中, 问题专访须突出“新”和“深”。“新”是指问题要新鲜, 帮助受众认识新的问题, 增长新的知识。“深”指问题要带探讨性、困疑性和研究性, 以引起社会上下高层和民众的兴趣, 给人以启示, 达到深入解剖、提出对策, 或推动问题的逐步解决之目的。

3.概貌专访。

概貌专访的含义:它是记者选择具有新闻价值的风貌进行访问, 反映某一地区、单位、部门或某一方面的新气象、新面貌, 展现时代、社会前进的步伐;也可揭露某些存在着严重问题的败俗风物, 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还可访问名胜古迹、革命旧址等, 以陶冶人们情操。

采写概貌专访, 须着力抓住特点, 注重新闻性, 选取新角度, 把新闻性与知识性融为一体, 尽力展示文笔优美, 力求寓情于人, 寓情于物, 寓情于事, 以其感染力打动读者。■

新闻采写教案 篇8

【关键词】高职高专 “校园新闻”环节 实践教学

高职高专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依靠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平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教”与“练”有机结合,结合专业课程创建实践平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脱节的状况。《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为新闻业务类课程的核心,尤其需要在课程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性环节的力度,五分钟的“校园新闻”环节算是一个较好的尝试。

一、“校园新闻”环节的具体教学内容

所谓“校园新闻”,指的是利用课堂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请学生把课下收集到的新闻在课堂上分享、讨论。在课程的最初阶段,“校园新闻”可以是从各类媒体接收到的信息,可以允许没有“原创”,但随着课程的深入,所发布的“新闻”必须是自己发现、观察、采访得来的内容。“校园新闻”不仅仅局限于“校园”,范围可以辐射到周边、社会。

在日常教学中,一般通过这样的流程来进行:

第一步要求学生深入生活,仔细观察,关心身边的大事,留心周围的小事,然后收集相关材料,并做好信息记录。随身携带小本、移动设备“备忘录”、录音设备留言、视频拍摄影像——记录信息的手段很多,但要及时将所获取的信息保存。最后将材料拿到课堂上与师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分析辨别能力逐步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必须当堂给予点评,点评时结合课程所学理论,从新闻敏感、新闻价值、新闻角度、报道思想、采访准备、提问技能、新闻语言等方面对“新闻”进行剖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二、设置“校园新闻”环节的作用

实践证明,“校园新闻”环节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培养了学生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能力,即是否具有捕捉信息、发现新闻并判断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观察生活和收集材料的过程需要认真思索、反复练习、不断实践,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会习惯性地将客观事物及其变动加以记录,自然地养成思维的应变状态。当然,培养学生“新闻嗅觉”的途径不仅仅只局限于该环节,但它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其次,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语表达准确、清晰是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广电媒体记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会说话、会提问的记者面对新闻事件,能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将信息准确无误传递给受众,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反之,则让受众不知所云,阻碍信息的交流。“校园新闻”环节中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新闻”,从最初不标准的新闻描述到最后初具特色的新闻语言,其口语表达基本功在不断提高。

再者,调动了学生学习新闻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校园新闻”环节是新闻采写课程每节课的教学切入点,学习的主要方式由教师授课变为课堂交流,让学生找“新闻”、说“新闻”的模式改变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主动对“新闻”进行挖掘、探索、思考,教师适时点评、鼓励,激发了学生学习新闻的积极性、主动性。

最后,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实效。该环节让学生从开始上课就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成为从思维常态到思维活跃状态的过渡,在思维的转承启合中将学生引入教学,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从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合作,自主地发现“新闻”、分析“新闻”,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得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收获,比单纯讲采写理论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结语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新闻采写的基本理论,但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在理论课程中加大实训的力度。“校园新闻” 环节的实质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种尝试,使学生带着真实的采写任务在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从而培养其新闻实践能力。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上将“校园新闻”环节长期坚持下来,通过连续对几届学生进行相关训练,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得以增强,学生的新闻业务能力也得到训练。

围绕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具备相应职业能力的学生,高职高专新闻教学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加强学生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仅靠“校园新闻”环节的实施是远远不够的,将理论与实际挂钩,将课堂与现实结合,将教学与案例整合,将教室和媒体联合,将学生和社会连接,正是我们加强实践教学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金松林.新闻采写能力型课堂的建构[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6).

[2]易志文.《新闻采写》课“讲—说—练”参与性教学的探索[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3]吴琼.浅谈高职高专《新闻采访》课程的学习情境开发[J].中国科技信息,2009(23).endprint

【摘 要】高职高专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本文通过介绍“校园新闻”环节的具体含义、作用,从实践教学的角度阐述了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中设置该环节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高专 “校园新闻”环节 实践教学

高职高专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依靠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平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教”与“练”有机结合,结合专业课程创建实践平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脱节的状况。《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为新闻业务类课程的核心,尤其需要在课程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性环节的力度,五分钟的“校园新闻”环节算是一个较好的尝试。

一、“校园新闻”环节的具体教学内容

所谓“校园新闻”,指的是利用课堂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请学生把课下收集到的新闻在课堂上分享、讨论。在课程的最初阶段,“校园新闻”可以是从各类媒体接收到的信息,可以允许没有“原创”,但随着课程的深入,所发布的“新闻”必须是自己发现、观察、采访得来的内容。“校园新闻”不仅仅局限于“校园”,范围可以辐射到周边、社会。

在日常教学中,一般通过这样的流程来进行:

第一步要求学生深入生活,仔细观察,关心身边的大事,留心周围的小事,然后收集相关材料,并做好信息记录。随身携带小本、移动设备“备忘录”、录音设备留言、视频拍摄影像——记录信息的手段很多,但要及时将所获取的信息保存。最后将材料拿到课堂上与师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分析辨别能力逐步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必须当堂给予点评,点评时结合课程所学理论,从新闻敏感、新闻价值、新闻角度、报道思想、采访准备、提问技能、新闻语言等方面对“新闻”进行剖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二、设置“校园新闻”环节的作用

实践证明,“校园新闻”环节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培养了学生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能力,即是否具有捕捉信息、发现新闻并判断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观察生活和收集材料的过程需要认真思索、反复练习、不断实践,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会习惯性地将客观事物及其变动加以记录,自然地养成思维的应变状态。当然,培养学生“新闻嗅觉”的途径不仅仅只局限于该环节,但它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其次,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语表达准确、清晰是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广电媒体记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会说话、会提问的记者面对新闻事件,能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将信息准确无误传递给受众,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反之,则让受众不知所云,阻碍信息的交流。“校园新闻”环节中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新闻”,从最初不标准的新闻描述到最后初具特色的新闻语言,其口语表达基本功在不断提高。

再者,调动了学生学习新闻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校园新闻”环节是新闻采写课程每节课的教学切入点,学习的主要方式由教师授课变为课堂交流,让学生找“新闻”、说“新闻”的模式改变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主动对“新闻”进行挖掘、探索、思考,教师适时点评、鼓励,激发了学生学习新闻的积极性、主动性。

最后,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实效。该环节让学生从开始上课就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成为从思维常态到思维活跃状态的过渡,在思维的转承启合中将学生引入教学,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从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合作,自主地发现“新闻”、分析“新闻”,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得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收获,比单纯讲采写理论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结语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新闻采写的基本理论,但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在理论课程中加大实训的力度。“校园新闻” 环节的实质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种尝试,使学生带着真实的采写任务在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从而培养其新闻实践能力。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上将“校园新闻”环节长期坚持下来,通过连续对几届学生进行相关训练,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得以增强,学生的新闻业务能力也得到训练。

围绕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具备相应职业能力的学生,高职高专新闻教学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加强学生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仅靠“校园新闻”环节的实施是远远不够的,将理论与实际挂钩,将课堂与现实结合,将教学与案例整合,将教室和媒体联合,将学生和社会连接,正是我们加强实践教学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金松林.新闻采写能力型课堂的建构[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6).

[2]易志文.《新闻采写》课“讲—说—练”参与性教学的探索[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3]吴琼.浅谈高职高专《新闻采访》课程的学习情境开发[J].中国科技信息,2009(23).endprint

【摘 要】高职高专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本文通过介绍“校园新闻”环节的具体含义、作用,从实践教学的角度阐述了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中设置该环节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高专 “校园新闻”环节 实践教学

高职高专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依靠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平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教”与“练”有机结合,结合专业课程创建实践平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脱节的状况。《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为新闻业务类课程的核心,尤其需要在课程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性环节的力度,五分钟的“校园新闻”环节算是一个较好的尝试。

一、“校园新闻”环节的具体教学内容

所谓“校园新闻”,指的是利用课堂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请学生把课下收集到的新闻在课堂上分享、讨论。在课程的最初阶段,“校园新闻”可以是从各类媒体接收到的信息,可以允许没有“原创”,但随着课程的深入,所发布的“新闻”必须是自己发现、观察、采访得来的内容。“校园新闻”不仅仅局限于“校园”,范围可以辐射到周边、社会。

在日常教学中,一般通过这样的流程来进行:

第一步要求学生深入生活,仔细观察,关心身边的大事,留心周围的小事,然后收集相关材料,并做好信息记录。随身携带小本、移动设备“备忘录”、录音设备留言、视频拍摄影像——记录信息的手段很多,但要及时将所获取的信息保存。最后将材料拿到课堂上与师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分析辨别能力逐步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必须当堂给予点评,点评时结合课程所学理论,从新闻敏感、新闻价值、新闻角度、报道思想、采访准备、提问技能、新闻语言等方面对“新闻”进行剖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二、设置“校园新闻”环节的作用

实践证明,“校园新闻”环节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培养了学生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能力,即是否具有捕捉信息、发现新闻并判断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观察生活和收集材料的过程需要认真思索、反复练习、不断实践,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会习惯性地将客观事物及其变动加以记录,自然地养成思维的应变状态。当然,培养学生“新闻嗅觉”的途径不仅仅只局限于该环节,但它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其次,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语表达准确、清晰是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广电媒体记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会说话、会提问的记者面对新闻事件,能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将信息准确无误传递给受众,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反之,则让受众不知所云,阻碍信息的交流。“校园新闻”环节中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新闻”,从最初不标准的新闻描述到最后初具特色的新闻语言,其口语表达基本功在不断提高。

再者,调动了学生学习新闻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校园新闻”环节是新闻采写课程每节课的教学切入点,学习的主要方式由教师授课变为课堂交流,让学生找“新闻”、说“新闻”的模式改变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主动对“新闻”进行挖掘、探索、思考,教师适时点评、鼓励,激发了学生学习新闻的积极性、主动性。

最后,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实效。该环节让学生从开始上课就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成为从思维常态到思维活跃状态的过渡,在思维的转承启合中将学生引入教学,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从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合作,自主地发现“新闻”、分析“新闻”,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得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收获,比单纯讲采写理论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结语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新闻采写的基本理论,但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在理论课程中加大实训的力度。“校园新闻” 环节的实质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种尝试,使学生带着真实的采写任务在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从而培养其新闻实践能力。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上将“校园新闻”环节长期坚持下来,通过连续对几届学生进行相关训练,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得以增强,学生的新闻业务能力也得到训练。

围绕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具备相应职业能力的学生,高职高专新闻教学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加强学生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仅靠“校园新闻”环节的实施是远远不够的,将理论与实际挂钩,将课堂与现实结合,将教学与案例整合,将教室和媒体联合,将学生和社会连接,正是我们加强实践教学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金松林.新闻采写能力型课堂的建构[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6).

[2]易志文.《新闻采写》课“讲—说—练”参与性教学的探索[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上一篇:初三写人作文 :一个很普通的父亲下一篇:观哈佛公开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