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能力

2024-09-13

采写能力(共9篇)

采写能力 篇1

新闻采写是新闻工作中的日常工作, 但是对于日常工作而言肯定有好坏和优良中差之分, 同时不同的人对于新闻采写具有不同的认识, 尤其对于基层的新记者而言更是如此, 如何在新闻工作中抓重点, 把握关键是一个好的新闻工作者的必备技能, 对于同一个新闻主题, 不同的新闻工作者能够使其发挥不同的效果, 其新闻的认知度也有较大差异。 如何才能写出有分量、层次分明的稿件, 本人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充分的准备

对于新闻而言, 基层新记者不仅需要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同时也要收集相关的素材进行相应的研究和调查分析。古人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可见准备的必要性。因此而言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新闻采写工作, 没有好的准备是无法采写出令人满意和令人信服的采写效果的。

笔者认为, 不论新闻事件的大小和情况的紧急程度, 都应该准备充分地应对这个采访, 例如要以哪种方式来进行新闻采访, 此次新闻采写的重点和难点, 其焦点人物是谁, 导致这件新闻的根本原因, 同时新闻中间经过了那些过程, 此次新闻的结果是怎样, 事件的访谈是这样, 人物的访谈更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美国BBC的著名记者亚当姆在自己的传记中说过, 其每次采访都要准备40多个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在大家看来较为“犀利”的, 加上常见的问题, 其所有的问题能够达到百十个, 甚至更多。

记者的充分准备, 才能使问题具有深度, 才能更加接近事实的真相, 同时能够架起联通采访主角的内心与记者内心的桥梁, 从而让彼此敞开心扉地去谈论问题。但是在基层工作中, 新记者往往不能一语中的, 在交流过程中不能找到问题的关键, 和谈论下去的必要话题, 因此在实际采访过程中往往出现冷场的现象。

2深入浅出的采访

对于采写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对于这一真理必须要新闻工作者, 有一双慧眼, 同时也要进行深入浅出的采访, 这样才能探寻事实和事件的本质。 在之前看一个新员工进行稿件撰写的过程中, 对其进行提问, 他一脸迷茫的赶紧打电话进行询问, 结果发现其稿件的采访对象表达有误。新闻采写要深入浅出的发现一些细节性问题, 用事实来说话, 才能达到我们预定的效果。不要一看到新闻人物或者事件就急于发问, 正确的步骤是首先要制定相应的计划, 深入浅出的进行提问, 其次要与事件的本身建立起良好的氛围, 让采访变成一种聊天。对于聊天不能一味的“下猛药”, 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发问, 同时要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实地采访, 这样才能达到真实的效果以及还原事实的真相。在问问题的过程中要具体且有针对性, 切忌泛泛而谈, 同时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对于自己的问题要想方设法的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在与被采访者交流的过程中, 不卑不亢, 同时认真对事件的真相进行记录和分析, 这样才能在交流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通过自己的分析和发现, 让新闻稿件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3提升自己的硬实力

对于任何事情而言, 都要时刻提升自己的硬实力, 任何事情发展的根本都离不开自身的硬实力, 新闻采写也是这样。将新闻采写的硬实力体现在自己的写作水平中, 不仅仅要言之有理, 同时要恰到好处。对于任何事情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这样才能在几个为什么中得到自己意想不到的结果。同时要做到——“眼尖”, 发现别人发现不到的细节, 通过小小的细节发现更大更好的新闻, 快速理清新闻的思绪, 再者要做到手勤, 多写多练。个别基层新记者发现一些新闻稿件由于版面的问题, 不能登刊于是就觉得“白写了”,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等到机会来临时, 由于平常不写, 关键时刻胡乱拼凑, 对于正常的写作都丧失了写作的准确性, 匆匆了事, 恰好丧失了大好的机会, 最后, 需要做到脚勤快, 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现场深入实际, 不管新闻事件被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切忌人云亦云, 不管有多少手头的资料, 都需要我们在进行实地的考察, 只有自己切身的体会、观察、思考, 才能找到更加新颖的新闻线索, 唯有俯下身子才能笔下动人。打铁还需自身硬, 作为一名基层新记者, 要时刻学习, 提升自身的硬实力。

4结束语

一名基层新记者要时时刻刻切记自身的身份, 要向优秀的新闻前辈学习, 学习他们在新闻报道中是以何种角度采写新闻事件, 采取何种方式、方法还原新闻事实真相, 如何更好地将新闻报道呈现在读者面前。文章主要从培养基层新记者的新闻采写能力出发, 从3个方面分析和探讨如何培养基层新记者的新闻采写能力, 分别是充分的准备, 深入浅出的采访, 以及提升自己的硬实力, 希望对基层新记者的发展提供些许帮助。

摘要:如何培养基层新记者的新闻采写能力是基层采写工作者挂在嘴边的话题, 不同的人对于新闻采写具有不同的定义, 文章主要从培养基层新记者的新闻采写能力出发, 从3个方面分析和探讨如何培养基层新记者的新闻采写能力, 分别是充分的准备, 深入浅出的采访, 以及提升自己的硬实力。

关键词:培养,基层新记者,新闻采写能力,准备,深入的采访,硬实力

参考文献

[1]徐阳.网络媒体在新闻采写教学中的运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 :150-153.

[2]曲莉.论记者新闻采写的把关意识[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6 (18) :85.

[3]郭玲.新闻采写中不可或缺的“激情”[J].新闻战线, 2014 (3) :98-99.

[4]陈绍铭.从微博谈平面媒体的新闻采写[J].新闻传播, 2014 (1) :254.

采写能力 篇2

一、采访

1、没有遗漏的准备工作是一次成功采访的基石——《纽约时报》 收集采访者的背景材料的方法: ⑴上网站搜;

⑵外围采访,采访被采访者的老师、院系、家长、同事、同学; ⑶直接向院里要材料;

2、《华尔街日报》记者的观点;

⑴研究采访主题和你将要采访的人,保证知己知彼,深入主题,尊重对象,避免尴尬; ⑵为你的报道设计一个暂时性(并非主题先行)的主题,理出粗线条准备采访提纲,有利于采访时抓住主题;

⑶事先列出你能想到的所有提问,如果在采访时遇到新的主题、亮点,要追问;

⑷对敏感问题采访时,要推测被采访者对事件抱有的态度和立场,以便冲破防守(好事多磨);

3、与采访对象预约时,尽量让被采访者确定时间,客气地说明采访目的;

4、采访过程中,创造良好的采访气氛,学会与采访对象搭腔,主动了解采访可能需要的时间来确定自己的采访进度,与被采访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5、采访问题的设置:

⑴不问封闭式问题,避免气氛尴尬;

⑵不问长而复杂的问题(会让北采访者抓不住重点)

⑶不要向被采访者暗示答案;

⑷不要拘泥于采访提纲,以采访对象的回答为基础,设置连环问; 例:以时机为契点,调整采访问题;

记者记笔记的方法:沙滩拾贝

记者打断采访对象的艺术:肯定、赞扬法 ⑸一次只问一个问题,不要问多种问题; ⑹要培养时间观念,避免罗唆,切勿打断;

二、写作

1、细节描写

⑴精彩的细节是顺应读者心理需求的重要步骤; ⑵细节描写有助于增强新闻的可信性

2、观察对于人物描写很重要;

3、人物形象描写要鲜明独特、突出个性,有血有肉; ⑴通过矛盾冲突来突出人物形象,例如心灵的抉择; ⑵通过他人之口侧面表现人物形象; ⑶通过环境、场景描写突出人物形象;

4、使文章感人的方式: ⑴立意感人;

⑵气势感人;

⑶精神底蕴感人,使读者被其人格魅力所折服;

⑷对话很重要,避免见事不见人;

5、写人物通讯一般有两条线:时间线(表面)和思想线(中心),无论走哪条线都要避免罗列材料,不要都是概括性语言,一定要精而具体。走进人物的心灵——浅谈人物通讯的采访艺术

牧内节男在谈到人物专访的成败时这样说:“访问是通过提问,得到对方的回答。高质量的提问,会得到相应的高质量的回答。大钟之所以能发出美的声音,因为敲击得法,访问的成败,与此同理。”只有访出心声,才能写出心声,为此必须要经过关心、谈心、耐心、交心四个阶段,才能打开人物的心扉。

一、关心

采访人物的第一步,首先要对采访对象有一些初步了解和认识,以便在采访中做到心中有数,在有限的采访时间内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非常重视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在访问邓小平之前,她看了好几公斤的材料,所发表的《邓小平答意大利记者问》一文,法拉奇提出的问题,涉及到中苏关系、中越关系、中柬关系,其中还包括对毛泽东、邓小平的了解,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

熟悉工具书和资料在此是必不可少的。除书面材料外,还有活材料可以用,就是那些了解采访对象的人,例如以前评论过他的评论家,他的朋友和同行,都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著名剧作家曹禺谈到过一次难忘的被访经历。曹禺到美国时,每天要接待新闻记者来访,最多一天五六批记者,给他印象最深的是《纽约时报》一个记者的来访。记者只是很有目的地提了几个问题,过后,在报纸上先后发表了三篇文章。文章里谈了许多曹禺意想不到的事,而且事实没有出入,材料准确无误。曹禺认为,这正体现了一个记者的基本功。

二、谈心

关于采访艺术,简单地说,是记者想方设法使采访对象讲出可以写成一篇有价值的新闻报道的内容来。在采访过程中,谈话是采访的关键性环节。记者代读者发问,他为什么要那样做,他是怎样想的?央视《面对面》就是一档非常不错的谈话节目,如在采访深圳爱心大使丛飞时,丛飞说到在他自己得病后,也还坚持给山区的孩子汇款,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而自己孩子上学的钱却没了着落,主持人王志问他,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丛飞说,只因当初答应人家,如果自己半途而废,害得那个孩子读不成书,自己心里过不去。几句话,把一个善良、处处为人着想的好人形象,体现了出来。

控制谈话方向,也是采访时应注意的一个问题。在谈话中,记者应紧紧围绕事先设想好的主题或接触过程中新发现的主题而进行,这时,记者应时时考虑:对方所谈及的内容与主题的关系如何;能体现什么观念;所述材料是否已构成一篇专访;事先准备的主要问题是否都已谈过;假如谈得不顺畅、不理想,是否有必要换个角度;当对方谈话离题时,怎么不动声色将其引导过来,等等。

三、耐心

一个人最美的地方,莫过于他的先进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悉心捕捉人物的不同之处,需要记者以“沉到海底去,捧出珍珠来”的精神,深入细致地进行采访。

肖思科的报告文学《邓小平亲情世界里的巾帼群》,让人们走近了一代伟人的生活。作者做了大量的采访,与邓小平身边的工作人员谈心,与他的家人耐心地交流,这才有了三个妻子与一个革命丈夫的动人故事,有了三个女儿同一个伟大父亲的感人篇章,有了三个母亲与一个大孝子的血肉亲情,从侧面反映出了他的精神面貌。浅尝辄止,不深入采访,是不能获得生动感人的细节的。

四、交心

“交人以诚,为文以诚”,记者要用人品取信于人,一个很灵的钥匙就是“诚恳”,即诚心诚意地尊重对方,诚心诚意地向对方请教,诚心诚意地与对方交朋友,唤起对方倾吐心曲的热情。

1979年,著名华裔美籍物理学家李政道来我国讲学,一来就声明不见记者,其谢绝采访的重要原因是对我们某些科学报道不讲科学,净用些高级形容词有意见。当新华社记者顾迈南要采访他时,他坦率地讲了自己的看法。记者很理解他有这样的看法,并对他的批评表示感谢。记者的诚意打动了李教授。李教授说:“你要是写报道我不反对,但千万不要用高级形容词。”这样,记者终于争取到采访机会,写成了《李政道教授在中国讲台上》的通讯。(作者单位:张延胜鹤矿集团公司有限电视台 杨柳 鹤矿集团公司矿工报社)第二节 校园人物的采访

访问对象选好之后,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采访。采访质量的高低,是人物报道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新闻报道而进行的了解客观情况的活动,它实质上是一种调查研究工作。

既然采访是记者了解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那么,就必须划清“认为采访是新闻工作者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和“认为采访是借助客观表现主观的活动”这两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采访理论的界限。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就要尊重客观事实,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找出客观规律性。而从唯心主义的立场出发,做法就截然相反,作者在未采访之前就毫无依据地为采访制定一个框框,然后拿这个框框向采访对象身上套。明明这个人能言善辩、品行恶劣,作者却偏偏仅从一面之交对其产生的好印象出发去搜集能够证明采访对象行为高尚的虚假材料。这种只从印象出发,不顾事实本身的采访态度,是新闻工作者之大忌,这不仅会有损党报的形象,也会助长某些人弄虚作假、浮夸轻率的不良之风。当然,这里所说的“从客观事实出发”并不是说让记者毫无准备地去打无把握之仗,到了一个地方盲无目的地四下乱闯。明晰的思路要有,但一定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若在采访中发觉自己的想法与事实本身有出入,一定要取消原来的思路,服从于客观事实。例如,有一名记者在某高校教职工表彰大会上了解到一名市级先进个人的事迹很感人,便做了采访计划,下决心对这位同志的事迹进行大篇幅的报道。经过采访,发觉这个人在他们的研究室并不是最突出、最有成就的。全室十个人中,有三名博士生导师;三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两名被命名为市青年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两名获市级劳动模范或巾帼标兵称号。更何况,这位同志的许多科研成就又都是研究室全体同志集体智慧的结晶。基于这种客观事实,作者立即打消了单独采访写一个人物的计划,准备从反映整个研究室面貌的角度,重新进行采写。

采写校园新闻人物与采写社会新闻不同。社会新闻人物对于大多数采写者来说并不熟悉,不容易带框框。而在校园人物报道中,采写者与被采写者往往是师生或同事关系。这里就存在一个“熟人”是否还需要深入采访的问题。我们认为,熟悉的不等于了解,印象不等于事实。虽然作者与被采写者同处一个单位打过许多的交道,但是对于“人物”的内心世界未必全部了解,更何况复杂的人际关系还会使许多人“同事了几十年竟剪接不出一次倾心的长谈”。新闻报道来不得半点的虚伪,仅仅是凭印象“这个人大概快五十岁了吧”、“他大概是70年执教的吧”、“他大概有五项科研成果吧”是不行的。即使是听到别人说过的一些事,也有必要向本人作详细的调查、核实。仅凭印象出发,还容易使人带上浓厚的感情色彩。你喜欢这个人,往往容易看到他身上的长处,对于缺点则视而不见,反之则会厌恶或敬而远之,这些都不利于科学地、公正地去进行校园新闻人物的采写与报道。只有抛弃个人成见,站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去深入调查了解“人物”的内幕,才会使我们搜集到的材料(包括采访记录)真实、可信、经得起考验。

从客观事实出发,还要弄清材料与事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新闻事实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我们要采访一个人物,一般都要有意识地收集一些有关这个人物的材料,如工作总结、日记、上级部门的鉴定,对一些知名度很高的人士,还要收集以往曾经报道过的材料。对于我们经过千辛万苦搜集到的材料,也有一个“提纯”的过程,这就是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并通过有效途径进行证实,挤出材料中的“水分”,选取确凿的事实。

有一所高校的院报刊登了一名市级三好学生的人物通讯。文章发表之后,不仅一位知情的院领导有意见,一位了解情况的学生干部也跑到编辑部谈了自己的看法。编辑很奇怪,因为这个人物的推出,是院学生办公室负责同志亲自推荐并送来上报市里的事迹材料。按道理讲,市级三好学生的事迹材料是由系里整理上报到学校,再由学校上报市里的。经过层层推荐、把关的材料还有假吗?经过深入了解,编辑才知道,原来这个同学善于走“上层路线”,他和周围同学的关系处得不那么融洽,而偏偏主管学生工作的那位老师又对这位同学印象极好。因此,上报材料中难免有片面不实之处。而我们的记者在采访这个人物时又只听被访问者的一面之词,没有听一听不同意见,这就导致了这篇文章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通过这个实例也不难看出,即使经过记者亲自采访的材料,也有掺杂“水分”的可能。因此,在采访过程中一定不要怕麻烦,要进行正面的、反面的、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的了解,力求我们所报道的每一个人物都真实、可信,真正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

采访好校园人物,是校报记者和通讯员的基本功,对于新闻采访的原理和方法一定要弄清楚,要知道怎样在实践中应用。一般说来,采访主要有口头采访、直接观察、采集资料、体验感受几种方法。采集资料部分已在前述部分作过介绍,这里不再赘述。直接观察是一种极易被初学采访者所忽视却又不能忽视的采访方式。因为在所有的被采访者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善于言谈并乐于接受采访的。出于各种原因,有的人不愿让自己成为新闻人物,对自己过去所作出的成绩闭口不谈,或者难于用语言来表述。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检验校报记者眼睛的“功力”了。会观察的人会从被采访者的一举一动中捕捉“人物”最细微、最生动的情节,从而使笔下的人物丰富、鲜活起来。在采访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采访一个教授或校办企业的厂长,谈了半天也没谈出什么东西。也许突然间的一个电话,或有人告知说有紧急情况需要被采访者去处理。这时,你就会发觉被采访者一扫拘谨、无奈的神情,立即表现出一个行家里手的老练与成熟。如果记者有幸看到被采访者处理问题的全过程,一定会从中发现许多珍贵的第一手材料。观察力的培养,与采访者本身思想素质的提高有关,在平时多注意思维训练也是很重要的。所谓“新闻眼”,是一个能否捕捉客观事物本质的能力问题。

体验和感受,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体验是亲身去经历,到被采访者工作、生活的环境中去身临其境地呆上一段时间(可长可短);感受是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由于记者大多是学生通讯员,有自己的学习任务,难于有足够的时间去体验被采访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故采用这种方法的不多。但作为一名校报记者,应对这种方式有所了解。

口头采访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一般情况下,都是记者问,被采访者答。会问不会问,是记者的采访技巧问题;能答不能答,也是由记者的采访技巧所决定的。有经验的记者,不仅问得自然、得体、恰到好处,也会设法让不愿回答、不善回答的被采访者按照自己意愿答出个满意的结果。

口头采访可以通过几个渠道完成,一是找被采访者的上级领导了解基本情况,每个被采访者所在部门的领导对自己的部下总有一定的了解和评价。先与“人物”单位的领导接上“火”,可以大致了解“人物”本身的主要事迹和特点。这样,可为下一步直接采访了解“人物”作好铺垫。二是采访“人物”本人。三是开小型调查会,由“人物”单位领导召集几位“知情人”聚在一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自己所了解的有关“人物”的事情。许多“人物”故事,往往就是在大家杂乱无章的七言八语中重现在记者面前的。四是采访“人物”身边最知情、最接近的人。这里主要指“人物”的亲属,如爱人、父母、孩子或者是朋友。无论利用上述那个渠道,记者都有一个掌握“火候”的问题。记者的目的是让被采访者讲话,还要讲真话,讲感人肺腑的话,这里就有一个摆位的问题。记者首先应该意识到自己不是到一个地方发号施令来了,人家不会买你的帐,即使勉强回答了你提出的问题,也全属应付差事。如果你在与被采访者交谈的时候,让对方感到你很真诚、很实在,且谈吐不俗,那么彼此的距离就会拉近,谈起话来就轻松、自然得多了。被采访者不但消除了戒备心理,而且会千方百计地讲明白你要了解的问题。朋友式的交谈,已成为采访中很重要的一个技巧,这种交谈方式尤其适用于那些行为谨慎、不善言谈或者不愿出头露面的人。在高校,有许多知识分子默默无闻地做了许多事,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就是不愿谈自己的事迹。他们认为自己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地做事就可以了,不必称为“新闻人物”让人家去指指点点。面对这种情况,记者就有必要以朋友的身份去开导对方,解除他们的抵触心理。记者可以诚恳地告诉对方,经过报纸宣传,让大家了解被采访对象所作出的贡献,就等于让领导和群众承认了自己的价值。实际上,每一个知识分子不论付出多少心血,还是希望得到社会和单位认可的。

朋友式的交谈,免不了要拉一点家常。对一些善谈、肯谈的人,可以很快进入正题。但对那些不善谈切不肯谈的人,拉家常就成了“非它莫属”的敲门砖了。拉家常更可使彼此放松,事关重要的“正剧”,也往往在一些看来无关紧要的家常话中拉开帷幕。

有一名校报记者奉命去采访一位校办企业的厂长。这位厂长是全校有名的“倔老头”。当记者很有礼貌地说明来意之后,“倔老头”果然名不虚传:“我没嘛,你走吧。”尔后,他又打他的电话,忙自己的事情去了,把记者晾在了一边。记者面对意料之中的场面,没有惊慌,而是顺手拿起办公桌上的一块巧克力模板询问销路情况。不想,倔老头立刻来了精神,转过身来迫不及待地让这位记者帮他们推销产品。记者从这里打开突破口,和他交谈了如何扩大产品知名度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搞清这位倔老头厂长没白没黑为企业命运操劳的具体事例,这位记者便开始了看似轻松实则“设套”的“拉家常”。从“倔老头”老伴的不易,说到了他儿子的年龄、工作,从而挖掘出这位公而忘私的厂长在儿子患胸膜炎发高烧的情况下,也没有离开工作岗位一步,以及其爱人“坐月子”也没吃上一口丈夫做的饭这样两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

在前述口头采访中曾提到采访者要会问,实际上这里包含一个如何发问的问题。采访者向被采访者提问题,一是要简单、明了。如“您的某项科研成果是哪一年完成的,中间遇到什么问题?”、“别人都想办法跳槽挣大钱,您为什么执教三十年无悔无怨?”等等。二是要发现疑点紧追不放,直到把细节搞清楚为止,尤其高校新闻人物,大多从事教学和高科技研究工作,专业性很强。一个对被采访者所从事的专业很外行的记者,一定会在对方的谈话中听到许多专业性技术名词。如果你不懂,又不好意思去问,那么写作起来就会遇到很大的麻烦。若被采访者的谈话出现前后矛盾,与客观事实不符的疑点当时不去追问,文章写出来后也会引起不良反响。三是对采访对象应提哪些相关的问题,也就是说该问甲的,不要去问乙,有关“人物”工作中的表现,不能去问他的妻子、儿女;同样,“人物”在家里的情况,你也不会从他的同事口中得知。四是要学会巧妙地给被采访者“刹车”、“转舵”。这是因为有的采访者说不到要害总是跑题,如果任其说下去势必影响采访效果。采访者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注意不能带出不耐烦的表情,要礼貌地换一个话题来为对方“转舵”。尤其几个人的调查会,更不能信马由缰,要尽可能地利用有限的时间,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材料。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还要注意的是搜集素材要“以适当一”。尽管校报记者与被采访对象同在一个单位,依然需要采访者尽可能多问一些情况,多掌握一些素材。也许写作时只选用一个素材,但如果能采访到几个相同的素材一定要都记下来,以便在写作时从中挑选,增强“人物”的说服力。

关于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有关政策、情况、搜集有关资料等),这里就不再详述,但必须说明的是校报记者采访的基础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这里包括理论的积累、政策的积累、知识的积累、语言的积累等等。平时多学一些东西,扩大一下知识面,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用上,俗话说“艺多不压身”,不无道理。

另外,采访校园新闻人物还应因人而异,因写作体裁不同而异,即:写人物新闻只需了解其主要事迹;人物特写着重现场采访、现场观察;写人物专访只要注意准备采访的专题;写人物通讯和报告文学则要做深入、细致的采访。总之,采访是校报记者主观去认识客观的实践活动,来不得半点的草率和虚假,每一位校报记者都应该按新闻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真正做到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客观地认识每一位校园新闻人物。

第三节 校园人物通讯的写作

通过采访掌握了足够的素材之后,就可以进行写作了。校园人物的写作有各种体裁,如图片新闻、人物特写、专访、消息、人物通讯和报告文学等,这里主要对人物通讯的写作加以说明。

在介绍人物通讯写作之前,首先了解一下通讯这种体裁。

通讯,是一种可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方法,详细和形象地报道典型人物、事件或问题的新闻体裁。具体说来又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事迹介绍、小故事等。

事件通讯

是指报道新闻事件发展过程的通讯,是一种以写实为主的通讯。它可以详尽而形象地报道一桩重大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给读者提供关于这个事件的具体情节,点明它的典型意义,并以富有激情的细节描绘感染读者;它也可以从某一新闻事件中截取一个或若干断面,反映若干场景;它还可以综述若干事件。写事件通讯,一是要突出事件的新闻特色,二是要写好几个典型情节,三是形式要新颖,四是语言要准确、精炼,描写要生动活泼。

工作通讯

是指以通讯、特写的形式来反映某一单位工作情况的经验报道。写工作通讯,一是要注意问题抓得准;二是要把问题分析透,使文章有特色,有深度;三是写作风格上要生动活泼。

小故事

是校报上经常使用的一种体裁。它人物少,情节简单,写起来和读下去都占不了多少时间,很受大家的欢迎。写小故事要把握的一是人物要先进,通过人物所做的事,反映教职工、大学生们崭新的精神面貌。二是情节要生动。三是文字语言要活泼。

写出一篇好的校园通讯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要领。

首先要选择提炼好主题。一个人在一生中可能做了许多好事,其优秀的品质也可能在各方面都有体现。例如一名女教师,不仅是学术带头人,也是育人工作中优秀的班主任,在家里更是一位得到家人称道的贤妻良母。像这么一位处处出色的人物应该怎样去描述?就有一个选择主题和深化主题的问题。

选择一个好的主题,必须紧扣时代的脉搏,符合党中央的精神,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与呼声,能够涉及当时当地所存在的重大问题。实际上,主题的提出,就是记者在作品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中心思想。主题选得好,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天津科大一位外语教师,她在二十六年执教生涯中兢兢业业,不仅在教学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而且在育人和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方面也表现得极为突出。若按常规写法,势必把中心安排在她的工作表现上,写一个中年女教师如何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贡献。这样写,不能说主题选择不好,同样也可以起到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但是,作者通过深入、细致地调查了解,发现尽管这位教师为教好经贸系和九二级大学英语掉了七、八斤肉的事迹很感人,但与她身为一名马来西亚归国华侨在阔别家乡三十五年,为了不耽误教学仅用十一天时间探亲的故事比起来,就显得和一般化了。作者考虑到,当时正值党中央发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通知之际,当时学校内还存在着“出国热”现象,从这位教师放弃优厚待遇立志报国的角度去写,就可以使主题更深刻、更鲜明,对年轻教师就更具教育意义。于是作者把主题放在“报国”上,文章围绕主题选择了她离家、探亲、归国这几幕重头戏。其中,尤其探亲一段用了很多的篇幅。从她接到在马来西亚的外甥婚礼邀请信开始,到她为教学推迟探亲日期,最后终于踏上回家之路,而后又强忍与亲人别离之痛提前返校,文章始终贯穿了身为归侨热爱祖国、一心报国的主题。由于这篇人物通讯立意深刻,市总工会的《天津教工》进行了转载。

选择主题,是从纷繁、杂乱的素材中理出明确的思路,从而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文章的灵魂。要想使主题深刻、新颖,就需反复提炼主题。作者根据手中掌握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精加工,从中找出最能反映事物本质和客观规律性的东西。作者提炼主题的过程,实际就是作者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材料的本身会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但如何去挖掘,这要看作者的眼力。这种眼力的强弱程度,取决于作者自身知识的积累和观察问题的能力及思想水平的高低。对客观事物要有敏感的捕捉能力,能够在别人尚未察觉的情况下,标新立异地推出具有强烈时代感的主题,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要靠作者平时的“修炼”。每一个校报记者、通讯员都应该下些笔外的功夫,力求使自己的文章有鲜明的特色,有深刻的立意。一篇文章有了主题,就有了剪裁材料的标尺,所有材料的取舍,都要紧紧围绕主题这个中心。要选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典型、最生动的材料。凡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务必舍去,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好像一位艺术家雕塑一尊石像,全部材料是石头,如果要调出一个人物的肖像,必须把多余的部分凿去,让人屋面部改凸的凸出来,该凹的凹下去,不如此,石头永远是石头,不会升华为一件艺术品。

我们许多初学写作的同志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堆砌材料。辛辛苦苦采集来的材料,看看这个不错,看看那个也不错,都不舍得扔,恨不得全部写进文章。好比一个笨拙的裁缝,拿起一块花布,舍不得下剪子,那没办法,只有把布裹在身上当衣穿了。事实上,分不清主次的材料越多,人物的思想精髓就越容易被淹没,能够用一个例子说明问题的,绝不用两个去说明。正如前述,搜集材料要以十当一,多多易善;选择材料却要以一当十,力求精炼。

写人物,重在挖掘思想。我们说要学会取舍材料,无非是为了写出支配人物行动的思想内涵,写出一个人之所以高尚的思想动机,丹青难写是精神。一个画家画竹子,不仅要画竹的外形,有枝、有叶,更要让作品具有神韵。一篇人物通讯,不是仅罗列他的事迹,更重要的是让读者从他的事迹中看到他的精神,从中受到一种心灵的震颤。基于这种需要,就必须具备一双慧眼,能够在庞杂的事件中索取最有价值、最具典型意义、最能反映客观规律本质的“瑰宝”。

材料有了,主题有了,如何去完美的表现它,如何组成一篇文章,这里就涉及到第二点:写作技巧的问题。写文章首先要考虑文章的结构,这就是通常所谓的构思。结构好比人的骨架,骨架搭配得均匀、和谐、完整,人的体形就健美;骨架搭得松散、凌乱,则血肉无法依托,灵魂无法寄附。好的文章结构,一定要严谨、自然、统一、完整,做到有首有尾,有骨有肉,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前后照应,过渡自然。一篇文章如果架子搭得不好,前后矛盾,“气血不畅”,就会使人感到雕琢生硬、云绕雾罩般的不舒服。这样的结构,即使你堆砌上再感人的材料,也不会使读者有耐心看下去。所以说,机构很重要。不管是从时间顺序上去组织文章,还是从空间变换以及材料性质分类上去安排内容,都要注意层次的分明。一般说来,人物通讯常采用按时间顺序和按材料性质分类划分章节的写法。

另外,文章的开头、结尾也很重要,万事开头难。动笔之前思潮滚滚,不知从何处下笔,一旦选准突破口,文章便会像积蓄的洪水破堤而出。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文章的开头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可以设问,可以用一件小事引出全文,也可以把事件的高潮一下子推出来。但千万不能与别人雷同,要有自己的风格,要有独具匠心的创造。“这就是你么,龙老师?一双曾汪着两潭秋水、闪烁着智慧波光的大眼睛,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雾气;那曾爆出无数次爽朗笑声和宏亮讲课声的双唇,干裂得像涂上一层风干的胶水;那曾丰腴、潇洒、富于东方女性美的肢体,竟松软、干瘪得像被火炉烘烤着的黄蜡……看着你那从鼻腔插进的胃管和用索穿方法吊着的输液瓶,我的心在颤抖。上帝呦,你为什么让万恶的病魔这么残酷地折磨一位刚强的女性?她善良的天性和不屈的意志是不应该受到这种惩罚的呀!‛(摘自《生命的强音》)。这篇校园人物通讯的开头,作者是用素描的方法介绍了一个弥留之际的癌症病人的状况。为了使读者达到一种心灵的震撼,作者在简洁地为主人公画了一幅肖像之后,笔锋一转,情感喷薄而出,以强烈的抒情引出了全文,即文章主人公在身患绝症情况下坚持教学的动人事迹。这种开头,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产生将文章读下去的欲望。另一篇校园人物通讯《这里有颗无名的星》,虽同出一位作者之手,但开头并不雷同。“他是一颗星,一颗极小的星,小到除了他的家人和同事以外不会有更多的人谈及他。然而,他确实是一颗星,每天都在默默地发光、发热。‛这种开头,很适合文章的主题:一个平凡的汽车司机默默地做着平凡的事情,但在这些平凡的文字后面却蕴含着一个普通党员的奉献精神。开头的文字并不多,也没有一种恢宏的气势,宛若山涧流水,娓娓道来,就如同给人讲故事。而这种看似轻松的开头,确有一种吸引人读下去的内蕴,从写作技巧上,也有自己的特色。

人物通讯的结尾与开头一样不容忽视。做事情都讲究善始善终,一篇文章更不能有头没尾、头重脚轻。一般说来,结尾既是全文的总结,又是对主题的升华。结尾的形式多种多样,作者可以对主人公进行高度概括,也可以对主人公进行祝福,还可以用别人的评价去强调主题。但无论如何,都要紧扣主题,并要注意首尾照应。

在校园人物通讯《红蜡烛在唱歌》中,作者把主人公比喻成一支燃烧中的红蜡烛。文章的开头写到:‚一支血红的蜡烛,在茫茫的秋夜中摇曳着闪亮的光,生命与情感随着跳跃的火花化为无数的光子弥漫于天宇人寰。我的同事郭俊梅就好像这支燃烧着的红蜡烛,时刻用她炙热的情感、无声的语言吟唱着自己雄浑、奔放的生命之歌。‛文章的结尾,作者依然诉说着这支唱歌的红烛:‚面对党和人民给的荣誉,她没有陶醉,觉得自己要做的事还很多,正如那支红烛,用自己的生命做燃料,为人民贡献着光和热,不到‘蜡烛成灰泪始干’的境界,她是绝不会停止唱歌的。啊,我们的女代表,你肝胆相照地为父老乡亲们办事,人们会拥护你、记住你的。如果你觉得这样充实,无悔无怨,就朝着自己的目标走下去吧。你那已燃烧了近一半的生命之躯,必然会在以后的岁月里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你的生命之歌也一定会被更多的人传唱!‛

这样的结尾,不仅照应了开头,紧扣了主题,而且从“你的生命之歌一定会被更多的人传唱”一点睛之句升华了主题,暗示了“我们的时代是新人辈出的时代”这一而深刻的含义。

情节与细节的描写,是人物通讯区别于评论、消息的一个显著特点。论说文与消息,都无需对事件的具体情节与细节进行描写,而通讯则不然,往往人物的一举一动,都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体现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与细节之描写的先决条件是采访要细,观察要透,要不放过每一个微小的细节。如“天正下着蒙蒙小雨”,“他放下碗就回厂里去了”等等。

提起描写,往往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只要大体上符合事实,作者可以任意想象、夸张,实则不然。人物通讯与文学作品不同,不仅事实要真实,人物故事的情节也一定要真实。本来主人公没有胃病,却偏要写成“他捂着胃口坚持给学生上课”,这不仅会使人物形象失色,而且会影响校报的威信。

心理活动的描写,属于细节描写的范畴。写人物心理活动,作者必须详细了解主人公性格、爱好、特征,要使你的描写符合这个人的实际,切忌凭主观想象,强加于人。

下面,就语言和文字的问题加以讨论。文章是由文字组成的,掌握一定数量的文字并不难,常用的汉字不过三千左右。但是语言则不同了,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前人传下来许多优美的语言,人民大众中也蕴含着丰富多彩、富于活力的语言。收集、掌握和运用千变万化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见地,是每个写作者的基本功。我们在育人目标上常说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所谓写作能力,实际上就是一个人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掌握的语言和词汇越多,写起文章来就越有文采。知识浅薄,语言匮乏,写出来的文章总让人感到单薄、苍白;而仅掌握一些词汇却不善于运用语言的人,写出的文章同样浮夸、呆板、不生动。学生通讯员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注重华丽辞藻的堆砌,忽视能反映人物性格、能使人物“活”起来的生动语言。写一个受到别人帮助的学生所说的感激话,往往就是:“感谢学校领导,感谢老师和同学们。”这样俗话、套话。有些词藻华丽的文章,乍看起来似乎有点文采,但经不起推敲与琢磨,他所表现的人物不是有血有肉、活灵活现,而是只穿着华丽的外衣,带着昂贵的皇冠,像一个没有生命的衣架支在那里。这样的文章连作者自己都未必被感动,更何况打动读者呢?

要掌握驾驭语言的本领,一是向书本学习,二是向群众学习。专业学习闲暇之余,多看点中外名著,也可在与别人交谈的时候,多注意搜集有特色的语言。一位知识分子说的话,决不可能与一位没文化的老大娘说的话相同;一位有丰富经验的校长的举止,也绝不会与刚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一样。就是同一个年龄段的教师,每个人的言谈举止都会因个性、素质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我们就是要从这些差异中找出“这一个有别于那一个”的细微之处,从而使笔下的人物绘声绘色,有血有肉,让他们在校报上立起来,活起来。

最后,谈一谈“情”的问题。报纸是用来教育人的。平常做思想工作总是提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样,写人物通讯更离不开“情”。

京城某报采写规范 篇3

新闻版上的稿件分为:消息、通讯、特写、综述、言论。

13. 专业术语多加注解

不少领域, 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领域, 如财经、科技、通信、法律、医药等, 记者在撰写此类稿件时, 经常需引用专业术语, 这就需要勤加注解。毕竟读者不同于熟悉业务的记者, 一个在业内经常使用的专业名词, 却很可能成为读者阅读的障碍, 如“高开低走”、“3G手机”、“ISDN”、“固体燃料”等。

14. 数字要准, 不可连用

稿件中使用数字要准确, 应与原始资料反复核对。对于在文中列举的以数字排序的并列内容, 最后要再数一遍, 不要出现“前面说是八大方面, 后面实际只有七项”的乌龙情况。

对于成就报道, 特别是统计报道, 记者往往爱用一连串的数字来勾勒描绘, 这会让读者感到枯燥乏味。因此, 最好是用形象的比喻, 如果一定要用数字, 一段文字内不能连续使用3个。

15. 多用全称, 少用简称

根据新闻的准确性原则, 稿件中第一次出现的Government部门、公司, 以及当事人的头衔、姓名, 要使用全称, 此后再次出现, 可以使用简称。

少用“张局、王队”这样的昵称, 尽管这样可以体现出记者的业缘关系良好, 但读者却可能不知道你在说谁。

16.准确运用“的、地、得”

稿件中“的、地、得”的混用, 经常会给校对人员增添工作量。要严格按照字典上的规范定义, 区别它们之间的不同使用环境, 准确运用。

17.标点符号要写明

标点符号是帮助编辑和读者顺利读懂文章的工具。记者在写稿件时, 必须严格遵循语法规则, 使用各种标点符号;禁止整段“一逗到底”。在电脑文本格式的选择上, 还要确定中文标点全角模式, 避免给照排人员的拼版工作带来困难。

18.行文规避几大忌语

新闻采写学习感想 篇4

本学期我有三次采访经历,采访对象分别为获奖同学、心理咨询老师、创业成功的学长,在这三次采访中,关于采访,我有很多感慨,很多收获,也深刻认识到了采访能力的欠缺。

经过这学期得学习,我发现采访是门艺术,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不是只有“问”和“答”,而其中的学问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深刻体会、学习。

《创造性的采访》这本书让我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很清晰、幽默的将采访的各个方面展现,遇到的很多困惑也可以在其中找到答案。但遗憾的是知道学期结束,我只读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会继续完成。

下面我就结合这三次采访的经历和《创造性的采访》中的内容展开分析。

一、采访“挑战杯”获奖同学:范明媛

自己认为这次的采访还算成功,进展的很顺利,采到素材也很丰富。分析主要原因,与被采访者外向、善于交谈的性格有关;也因我们是同学的关系,更容易交流。

但随着采访的进行,我发现采访很混乱,并没有按照我的采访提纲走,更多的是按照他们的比赛日程,笼统的知道每个时间段要发生什么事。书中关于采访对象喋喋不休也有提到,说的很模糊。而我采取的策略是“追问具体细节”,比如:说到队员们在预赛时遇到很多问题,有的要退出,我追问了这些问题是什么;说到他们很感激两位老师为他们的付出,我追我了有没有实际的例子。事实上,正是这些细节,让我最后确定了报道核心。

这次采访让我清楚的认识到,面对庞大的信息供给,在有限的采访时间内如何把握重要部分,有针对性的提问。

二、采访学校心理咨询老师:顾老师

这是一次在班级的公开采访,只有十几分钟的时间,所以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虽然采访还算顺利,一问一答,很流畅的把问题串联起来,但我的成就感不是很高,因为后来在同学们共同采访的环节,很多同学提的问题都很不错,相比之下我的问题很平淡,没有所谓的“爆点”。

在这次采访过后,我一直反思一些细节。因为在采访之前,听同学说要把我的采访提纲发给被采访对象,让她有所准备,而我在采访第一个问题:您最近在忙什么工作呢?顾老师直接回答我第二个问题:在整理大一新生的心理测试档案。当时满心欢喜,觉得很好的过渡,但后来觉得可能是老师看到了我的问题,关于心理咨询室如何处理每年新生的心理测试档案,有什么反馈。那么我的疑问是要不要在采访之前就把提纲给被采访对象,还是在采访时看他们对这些未知的问题第一时间做出的回答。书中我看到的部分没有提到关于这方面。

三、采访创业成功的学长:周强

这是我第一次走出校园的采访,也是和同学两个人一起采访,个人感觉很糟糕,除了很多冷场外,主要思路完全混乱。

这次采访暴露了我们很多采访方面一直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我和同学各自准备了提纲,两个人只是约定互相补充提问,所以造成的结果是互相打破逻辑,很多时候都很尴尬的不知道怎么继续提问。其次是心中已经预想着一个答案,一直迫使对方承认这种观点,感觉只要他认可,我就好些在稿子中。比如我们一直在问您一定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有没有让您最绝望的时候?而学长始终的回答都是:我是个很自信乐观的人,没有什么问题让我觉得很困难。这个问题我记得大概反复问了三遍,对方类似的答案给了上次。反思:我们可以换种提问的方式。

大多数人会对平和、有好的提问方式报以忠诚的态度。不带个人判断的提问方法对于增强对方的信赖和坦诚,总用是明显的。它说明你不是来判断的,来讨论的,来破坏的,而是来倾听的,来核实事实的,来学习的。

如何采写民生新闻 篇5

民生新闻指的是以市民为传播对象,以社会生活、生存空间为报道内容的关系人民生计、市民生活、百姓冷暖喜怒哀乐的新闻体裁。它是以平民视角,传播民生内容,用民众化地语言传播新闻。人民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服务对象,社会主义以新闻事业作为党和人民的舆论工具,必须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为最高行为准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真实全面的报道各地、全国、世界的最新消息,最迅速、最广泛的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另一方面真实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求、呼声,引导、鼓励他们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为人民服务方针的第二层含义就涉及了民生新闻的采写。

民生新闻的采写要从微观视角入手,进行细小新闻的报道。立足于人民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报道主题;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体现人文关怀;挖掘新闻内涵,进行深度报道。

立足人民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报道主题

民生新闻关系到百姓的柴、米、油、盐的细微之处,这需要新闻报道立足于民,取之于民,服务于民,向群众所想,报道群众关心的话题。所选择的题目必须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不能为了贯彻政策而进行强硬知道,甚至用命令的语气进行说教。想群众之所想,报道群众关心的话题,满足不同层次的群众的需求,这样的报道才能得到群众的关注和支持。

新华社总结了现阶段我国民生新闻的主要内容: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收入分配、企业改制、环境保护、城市拆迁、土地征用等,涉及百姓利益的问题。记者在民生新闻的采写过程中要多涉及这些方面,最近的保障房建设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高校乱收费问题、化工厂爆炸问题等等都是围绕上述内容展开的,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关注。

其次,选择新闻要注意多渠道的获得新闻素材,只有素材多了才能进行有效地采写。采用新闻热线的形式倾听民生,网络论坛的形式为百姓搭建平台,从群众对各种生活细节的反映中找到新闻素材,报道社会生活。

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体现人文关怀

民生新闻的采写要深入群众,到群众中去调查,才能体会群众的疾苦,所做的报道才能体现人文关怀。

首先,新闻记者要重视新闻线索,对群众反映的情况积极去调查,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民生新闻与百姓的生活琐事息息相关,群众反映的情况算不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这是民生,就需要记者不怕麻烦的进行采访。比如说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很多市民反映小区附近杂乱物品堆放,垃圾不清理,污水横流,环境脏乱差的情况。记者在到达现场之前不会了解到这否能成为一则具有代表性的新闻稿件,这就需要记者亲自到达现场进行调查,了解情况,即使不能作为新闻稿发表也应该发挥媒体的力量,积极配合群众找到相关部门将问题予以解决。

其次,民生新闻要体现人文关怀,在采写的过程中可以用感人的事迹突出报道效果。记者与当事人面对面的交流,获得其生活的细节,获得感人事迹的起因、经过、结果,寻找感人的细微处,用细节来表达真挚的感情。情感类的报道要突出真情而不是假意,不能为了写新闻而编造谎言。在《新闻记者》刊发的2009年十大假新闻中《富翁让五情妇PK》一则新闻,记者为了获取轰动效应而故意编造虚假消息,欺骗公众,恶意炒作。这严重违背了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挖掘新闻内涵,进行深度报道

目前的新闻报道表现出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杂、乱、浅,很多记者就民生新闻写作往往是简单的时间罗列,侧重于表面化的报道。但是民生新闻在表象的下面会涉及到更深层次的内涵,涉及国计民生的问题,比如近期发生的动车组相撞一则新闻,表面上是一起事故,但深入下去会涉及到我国的安全生产和安全检查甚至涉及到官员的清正廉洁等问题。因此,民生新闻的采写要挖掘新闻内涵,进行深度报道。

怎样挖掘新闻内涵?新闻从业者首先应该关注党、国家的政策走向,关注当下的时事问题,把身边发生的新闻与中央的政策结合起来考虑;其次,要将同类新闻时间加以概括分析,整合梳理,深入提炼,找到这类新闻的共同点,把握其规律性。比如微博时代的到来,很多新闻记者关注微博上的信息,郭美美事件、微博联盟等等,而这其中就涉及到微博时代,新闻公信力和真实性等问题;最后,要对报道的新闻纵向挖掘,分析新闻发生的原因,报道结果,进行评论。只有彻底分析因果联系,才能为以后相关部门处理此类事件提供借鉴。其中《南方周末》就是深入报道最好的例子,它能够将化工厂爆炸的新闻深入挖掘,指出深层次原因,结合全球环境问题展开报道,指出“环境难民”这个敏感的话题。

结语

新闻采写实战技术 篇6

关键词:《联谊报》,新闻采写,技巧

浙江省政协主办的《联谊报》以前有不少独家新闻, 因为有些会议、活动只有《联谊报》记者参加。随着形势的发展, 政协可公共报道的活动, 基本上所有媒体都可参加报道。《联谊报》的“垄断”优势没了, 又没有日报的时效性优势, 是不是做不出独家新闻、好新闻了?事实上, 让不少新闻界同行不解的是, 近年来《联谊报》刊发了不少独家新闻、好新闻, 屡屡获得了全国政协好新闻奖、全国法制好新闻奖、浙江新闻奖等高质量的新闻奖项。

《联谊报》成功的经验是, 确定办报思想, 坚持“立足政协, 面向社会”的办报思想, 紧密呼应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特点, 为民立言、为民立论, 大力反映社情民意和各界有识之士的声音, 以独特的视角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宣传广泛爱国统一

此, 因为报纸新闻的时评相对于其事件本身来说, 同样具有相当重要的的影响力和作用, 它可以直接引导着受众的思想和行为, 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习俗和风气。因此, 对于报纸新闻的时评, 更需要注意其准确性与真实性, 保证评论的公正和公平。要做到报纸新闻时评的公正性, 就要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要求报纸新闻的时评工作者要公私分明, 不得以一己之私而片面的筛选和发布评论意见;二是要求报纸新闻的时评者要根据事实作出合理的解释, 战线的新气象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发展。根据这个办报思想, 记者与政协委员“打成一片”, 时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倾听他们的真智灼见, 报道政协委员的智慧, 注重舆论监督与政协民主监督有机结合。

1报道政协委员的智慧

《联谊报》的很多记者参加过全国、省、市、县 (市、区) 各级政协全会的报道。对记者来说, 每参加一个会议, 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 一次充实的过程, 也是一个采写好新闻、独家新闻的好机会。

去年3月, 《联谊报》记者参加全国“两会”报道与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沟通过程中, 得知这位全国政协委员要为修订和完善我国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建言献策。记者了解到, 当时我国实行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是1996年基于早期煤烟型污染的环境特点所制定, 其评价指标主要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与粗粒子三

不得根据个人主观的好恶来扭曲事情真像;三是要求时评者眼光长远, 能够顾全大局, 以全局的、发展的眼光正确的面对事实, 并可以提供有价值性的意见;四是要求报纸新闻时评者要有强烈的正义感, 对不公平现象要敢于批判, 敢于说出受众的心声[3]。

6总结

新时代下的报纸新闻时评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 其影响力制约的因素主要是传播时要考虑的受众接受力、平等性、亲近性、事理性、公平性等几个方项。而现在我国城市的空气污染状况早已由传统煤烟型污染向复合型污染转变, 空气监测标准与评价体系己严重落后于形势, 这就造成了人们对现行发布的“优良天气”的质疑和不认同。环保和气象部门都认为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应该是细微颗粒物, 尤其是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粒子 (PM2.5) , 这也是造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因素。这位全国政协委员建议, 国家有关部门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抓紧调研, 并将修订空气质量监测标准和评价体系摆上议事日程, 早日向公众公布涵盖健康、蓝天、灰霾的空气质量状况。这位全国政协委员还说, 我国现有的技术条件、仪器水平及监测能力都大为提高, 完全具备监测细微颗粒物的能力, 在技术上也完全可以做到每日公布有细微颗粒含量情况的空气质量报告。

《联谊报》刊发了这位全国政协委员建议修订和完善我国空气质量评价体

面, 做好这几大方面问题的改善, 对于其视屏影响力船舶的加大和加强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彭军辉.报纸新闻时评影响力的构成要素[J].新闻爱好者, 2008 (9) .

[2]纪中璇.“新闻时评热”的冷思考[J].新闻爱好者, 2007 (19) .

[3]李思屈.新闻评论与媒介影响力[J].新闻记者, 2005 (9) .

(郑州日报社, 郑州450007) 系的报道, 产生了大影响。国家环境部今年迈出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的第一步, 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要率先开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指标PM2.5等指标监测。杭州等城市也已经开展PM2.5监测。

《联谊报》记者从一位民主党派人士处听说, 当前农村处于大变化、大转型时期, 突出事件、恶性事件多, 如磐安一位农民在元宵节这天把自己的妻子杀死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记者觉得小案例折射出大问题, 联想起当年浙江省里开“两会”时, 省政协委员建议到要关注人们的心理健康。现在, 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而农民的心理健康却是鲜有关注, 如果从关注农民心理健康的角度入手, 可以体现其特有的新闻价值。于是, 记者深入到磐安事发现场, 采访了有关当事人、镇村干部, 后又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写成《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亟须关注——磐安农村一起杀妻事件剖析》一稿。稿件刊发后, 新华网及省内外数家媒体作了转载。此稿获当年浙江卫生好新闻奖。

《联谊报》记者参加临安市政协全会时, 一位市政协委员说, 临安射频电缆业可能会衰落。射频电缆业是临安的支柱产业, 而且占据了全国约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为什么会衰落?记者就此专门采访了那位政协委员及有关单位, 了解了详细情况, 写成《临安射频电缆业会衰落吗》一稿, 反映了临安射频电缆业的的喜与忧。稿件刊发后, 引起了临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并多次作了专题研究。不久, 市政府出台了促进临安射频电缆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此外, 由政协委员提供线索、《联谊报》记者采写的《聚焦富阳非建制乡镇街道卫生院改制》、《“店口经验”是行政协助的大胆创新》等报道也产生了一定的反响。

2舆论监督与民主监督结合

民主监督是政协的一项重要职能。《联谊报》作为省政协主办的报纸, 在舆论监督与政协民主监督的有机结合方面, 作了大量探索, 体现出政协主办报纸的独特优势。

《联谊报》刊发的很多报道都是在政协委员的鼓励和支持下产生的。政协委员们或提供新闻线索、或提供法律知识, 体现了他们关注民生、真情履职的热情。

杭州市西湖区所在的西溪湿地的整治, 当时可以说是好评不断, 在媒体上也鲜有不同声音。然而, 作为《联谊报》主要读者的政协委员、知识分子是有自己独立思想的, 有读者数次向《联谊报》反映, 西溪湿地保护过程中存在不和谐因素。记者实地调查后发现, 西溪湿地有大量的农田成为城市建筑泥浆的排放池。一位老农民握着记者的手说:“我们已经用尽一切办法, 还是无力保护这些良田, 你们一定要想想办法啊。”然而更让记者震撼的是, 到当地政府采访时, 一些基层干部明明知道这些情况, 却以城郊农田迟早要被征用为由, 对毁田行为视而不见。记者广泛采访了了解情况的政协委员, 听取了他们对存在问题的态度和意见。在政协委员的鼓励下, 图文并茂的报道刊发了。西湖区领导迅速作出批示, 几天后, 西湖区有关部门联合组织人员进入现场拆除了毁田设施, 并制定了农田保护措施, 群众拍手称快。这篇报道也获得了浙江新闻奖。

浙江海外侨胞众多, 他们爱国爱乡, 积极回报桑梓。《联谊报》记者在却得知一件令侨胞伤心的事——某地一座华侨捐建的大桥未经捐建者同意将被拆除。记者认真学习了有关法律法规, 并咨询了从事法律工作的政协委员和侨务部门的同志, 发现这种做法是违反《浙江省华侨捐赠条例》的。政协委员认为, 这种现象十分不应该, 媒体应该为保护华侨的合法权益鼓与呼。报道刊发后, 引发了当地关于如何激发华侨回报桑梓的热情、提升华侨投资家乡的信心的讨论, 不仅使华侨捐建物事件得到妥善解决, 还推动了浙江华侨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

在国家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背景下, 一些投资商从争夺耕地资源转移到争夺山地资源。政协委员提醒, 不少地方的山地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 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联谊报》记者得知这个信息后, 进行了调研, 发现某市已出租山地面积1万多亩, 出租的山地多是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利用值高的低山缓坡, 同时普遍开发效益不高, 存在占据资源的倾向。《联谊报》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披露, 并报道了政协委员的相关建议。报道反响很大, 获得了浙江新闻奖。

舆论监督往往会受到阻力。《联谊报》作为浙江省政协主办的报纸, 执守“正义、责任、良知”的传播理念, 得到政协机关的支持, 也得到广大政协委员和读者的支持。这种支持成为《联谊报》记者从事舆论监督报社的强大力量。

新闻专访采写浅论 篇7

专访的种类:有人物专访, 事件专访, 问题专访, 概貌专访。

专访与其它体裁相比:专访比通讯更自由;它也可以像消息那样简洁明快地表述;可以借用散文、随笔的语言特点叙事、描写、抒情;也可以采用谈话形式进行专题访谈。

专访体裁,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记者与被访问的人物、环境交织一起, 别具特色, 颇受记者和受众的喜爱。

新闻专访有哪些特点?

1. 专访要“专”。

专访强调的“专”, 体现在两点:其一, 表现在特定的内容上。在社会中, 广大受众普遍关注或感兴趣的人物、事件、问题、事物或地概貌, 记者须及时抓住, 写出专访稿, 回答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其二, 专访之“专”的点子要准, 主题要集中, 指导性要强。

2.专访要“新”。

专访须注重新闻性和可读性。着力写好新人、新事、新问题、新概貌。同时, 采写角度要新, 用新的视角表现新的内容。

3.专访要“快”。

新闻践行中, 专访适合报道不少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对一些国内和国际政坛、工商界的重量级领导人或知名人士, 往往在时间紧、采访难的条件下, 记者须做到访问快、写稿快、发稿及时, 确保当日或次日刊播。

4.专访要“活”。

专访的写作方法灵活, 可以记叙人物的谈话, 可以描写人物形象, 描写采访现场环境, 也可以穿插背景材料。语言须生动活泼, 感染力强。

5.专访要“深”。

一般讲, 专访是记者带着问题有备而来的, 因此, 专访要全力表达被访问者的观点、见解, 向深度挖掘。这样, 专访挖掘得越深, 被访人物解答问题越透彻, 才能满足受众的欲望或启发人们的深思。

新闻专访需掌握哪些采访要点?

记者采访新闻专访, 须到现场与被访者直接交谈, 专访出人物、事情、问题的真实详情, 写出新闻价值来, 这就要求记者须掌握采访的技巧要点。

1.围绕专题作准备。

采访前, 记者要选好专题, 拟定采访提纲, 查阅资料, 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及背景, 还要懂一点与对方业务工作相关的基本知识。这样, 采访时, 才能胸中有数, 切中主题、语言随和, 气氛热烈, 从而达到你想要的典型素材, 实现专访的预想目的。

2. 采访中讲究“提问”艺术。

如何提问?可称是当记者的天职, 也是较高的一门采访技巧。提问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对方回答问题的质量。因此, 一个成熟老练的记者, 应该是一个合格的提问者。提问在专访中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 讲究提问艺术, 因人而异, 善于诱导。记者不能脱离实际, 事先用自己设计的框架, 去框住对方。而应根据被访者的年龄、职业、知识文化水平、成长道路、性格特点等, 巧妙地提问, 尽量打开对方的思路之门。

其次, 采用不同方式, 反复使用, 直到获取足够信息为止。全球人物专访大师, 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 运用此方法采访当时一向说话严谨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她用四级提问设下的“陷阱”, 终于诱导基辛格说出了连自己事后都不敢相信的内心表白。

法拉奇在这次提问中采用三种提问技巧:一是找到敏感的话题, 使平淡的采访变得有进攻性。二是变换形式, 不断进行主题含义相近的高级提问。三是大量使用具有正向激励意味的语言。她的老练高超的提问, 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收获。

再次, 追问的提问方式。专访提问有不少是“要点类”和“独家类”的提问, 所问话题往往比较尖锐、刻薄或处于保密不便外露,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较大难度。因此, 这类提问会让记者碰壁, 对方要么支支吾吾, 要么用不实之词加以敷衍。此时, 记者应不被提问受阻所动, 而要追本求源, 一问到底, 用毅力勇气进行追击式采访, 这种新闻专访才会显出独特的魅力。

3. 学会倾听, 才能得到足够的信息。

一个善于提问的记者, 还不一定是一个全面、优秀的记者, 他还必须学会倾听。因为, 善于倾听的记者, 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 更容易有丰厚的收获。学会颂听, 须把握两点:

A.善于倾听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

采访谈话中, 随时可能蕴含着稍纵即逝的“新闻”。如果记者只是用自己的主观设想的话题去询问对方, 而不注意倾听, 就有可能失去挖掘最有价值新闻的机会。

1986年9月, 美国著名记者华莱士采访邓小平同志, 他问到了邓小平一家在“文革”中的情况。小平同志回答说:“那件事, 看起来是坏事, 但归根结底也是好事”。这一回答显然出乎华莱士的预料之外。他敏锐感觉这"话中有话"中蕴含着新闻价值。他赶紧追问一句:“那是不是说, 当时让你扫地、劈柴、做饭等等都是好事?”这一问打开了邓小平同志的话匣子……事后, 华莱士对这次采访十分满意。

B.善于倾听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

从体现新闻素材本质的意义层面上看, “听”是比“说”是更为有力的问询。有时, 有的采访对象有难言之隐, 或是要强调某表达方式, 在他们回答问题时, 会使用暗示或其它语言来表达言外之意。记者此时就要敏锐地把握人物对话中的非常重要的弦外之音, 这对专访有着较大的助益。

4. 用心观察, 身心体会。

“现场观察”是记者采访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新闻专访也离不开观察的原因是它要根据主题适当描写现场环境, 这是专访稿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否则所写出的专访就显得单一, 缺乏气氛及活力。这就要求记者用心观察现场的特点、氛围、场景、人物等, 这对于烘托人物、表述事件、推出问题, 描绘概貌都能起着重要作用。

按照心理学原理, 人所感知到的70%的信息都是由眼睛视觉提供的, 如果没有视觉的捕捉, 许多新闻细节就会被忽略。因此, 记者除了用心观察之外 (不是表皮看一下) , 还须用身心去想、去琢磨。专访所认知的人物、场景, 都与主观情感和深刻体验相关联。新闻实践证明, “最为珍贵的新闻事实, 大多是记者用心灵感知到的”。

如何写好人物专访?

人物专访在新闻专访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也是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之一。作为一位称职的职业记者, 应除弊兴利, 熟练驾驭人物专访的写作套路。

1.人物专访的五种毛病。

新闻报道中, 为啥一些人物专访主题鲜明, 人物刻画栩栩如生, 经久耐读, 受众叫好。相反, 不少人物专访大多平淡泛味, 读者不愿看, 追其原因, 一般存在着五种毛病:一是人物选得不准, 没什么个性特色, 唤不起受众注意。二是选择的采访对象“千人一面”, 如写张三却又写得酷似李四。三是人物专访写得像一张履历表, 或考核鉴定材料, 或好人好事表扬稿。四是语言平庸无味, 文章从开头、中间到结尾, 仍然是“你说, 我说”。五是套话连篇。如:“他呷了一口茶, 说到”;“他吸了一口烟, 又说”。这些套话, 读者生厌看腻、产生反感。

2.人物专访的写作技巧。

A.选准采访对象。

人物专访重在写人, 而如何选准采访对象, 可说是直接关系到人物专访的成败。

人物专访, 并不是随意地访问某一个人, 从大的概念讲, 必须是新闻人物或有个性特点的人物。具体讲, 记者在挑选人物专访对象时, 可把眼光盯在这些人物范围内:读者关心的新闻人物;历史变革中的风云人物;有创造发明的人物;各条战线有突出贡献的知名人物;某领域、某学科、某行业的权威人物及专家学者;名不见经传、但具有个性特点的平凡人物。总之, 选择人物专访对象, 应是广大受众所关注的、且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人物。只要选准了专访对象, 就为写好人物专访打下了成功的基础。

B.写出人物个性。

任何事物都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属性。人物专访应尽力捕捉人物的个性, 这个“个性”就是人物的“特殊性”。一个人特殊个性的形成, 离不开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而个性特点的烙印, 又无不与其言行有关。因此, 人物专访要从人物个性出发, 写出特殊环境、特殊性格、特殊言行。当然, 人物的个性不是空洞的概括, 而是从人物的特殊性中透射出来的。例如, 《采一炼十, 天道酬勤———访艺术大师李可染》一文, 1987年《经济日报》记者通过采写李可染喜爱牛、善画牛, 展示了这位艺术大师勤奋的“牛”性格。

C.写好细节。

写人物专访离不开细节, 须注意选择最能表现事物本质的细节;选择以情感人、催人泪下的细节;选择最能体现主题的细节;选择那些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的细节。因此, 捕捉那些生动、典型、感人的细节, 人物专访才能别具一格, 耳目一新, 读后印象深刻, 经久不忘。

D.写“活”语言。

写活语言来表现人物特点十分重要, 因为语言是人物心理活动的直接表现。首先, 个性语言能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人物的性格, 能使人“由说话看出人来”。其二, 可以增强报道的现场感。其三, 可改变单调、沉闷的表现手法。由此, 写好、写活人物语言, 是人物专访的重要一环。

E.着力现场描写。

写人物专访, 要给读者宛如“置身现场”之感, 就须着力写好现场描写。例如:1988年3月, 人民日报《夜访中关村》一文, 记者用简炼文字勾勒出现场:“这夜色, 轻柔, 迷濛。中关村, 中国的科学城。茫茫夜色中, 一片宁静。然而, 当记者进入一间又一间科学家们的住室访问时, 里面一点儿也不宁静。动物所科学家汪兴鉴, 每晚10点后才工作, 一直干到两三点……”。记者把描写环境与人物交织一起, 不仅把读者带到茫茫夜色现场, 还写出科学家们的高尚奉献精神。

怎样写事件、问题、概貌专访?

1.事件专访。

事件专访的含义:它是记者带着明确的目的, 通过访问特定的人物, 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事件专访虽涉及人物, 但重在写事件的真实概况。

写事件专访, 首先要在事件中选择具有权威性的被访人物上下功夫。只有被访者是关联事件的权威人士, 专访的内容才具有真实性, 受众看了专访, 才会信服。例如, 1986年10月, 羊城晚报专访《中山陵之“谜”》一文, 记者选中了82岁的范良为被访对象。范良19岁就任孙中山的贴身卫士。此后, 他参加过中山陵的建陵工程, 并从1929年至今50余年, 一直守卫中山陵。因而, 他具有传奇经历, 提供的资料是第一手材料。因此, 这篇专访真实可信地回答了广大读者关心的“中山陵为何选址南京紫金山?”“中山陵的许多礼物为何不见了?”等疑问。

2.问题专访。

问题专访的含义:它是记者带着社会生活中普遍关心和急需解决的某一问题, 进行专题访问后所作的报道。应该说, 问题专访的概念和采访主题都十分清楚, 但问题专访是否成功, 主要看记者能否及时抓住当前社会及大众十分关心的话题, 并给予恰当的回答。例如, 当前中国人关注的“房价”、“毒食品”、“分配收入”、“物价通胀”等热点问题, 都可列出专题, 找准被访对象, 写出专访稿。

采写中, 问题专访须突出“新”和“深”。“新”是指问题要新鲜, 帮助受众认识新的问题, 增长新的知识。“深”指问题要带探讨性、困疑性和研究性, 以引起社会上下高层和民众的兴趣, 给人以启示, 达到深入解剖、提出对策, 或推动问题的逐步解决之目的。

3.概貌专访。

概貌专访的含义:它是记者选择具有新闻价值的风貌进行访问, 反映某一地区、单位、部门或某一方面的新气象、新面貌, 展现时代、社会前进的步伐;也可揭露某些存在着严重问题的败俗风物, 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还可访问名胜古迹、革命旧址等, 以陶冶人们情操。

采写概貌专访, 须着力抓住特点, 注重新闻性, 选取新角度, 把新闻性与知识性融为一体, 尽力展示文笔优美, 力求寓情于人, 寓情于物, 寓情于事, 以其感染力打动读者。■

新闻采写如何坚持党性原则 篇8

新闻记者肩负着正确引导人们思想的责任, 坚持以党性原则指导新闻采写工作, 及时、准确地传递党的主张、指示、决议和政策, 并真实反映群众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成果是记者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具有较高的党性原则和政治理论素养, 只有自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深、学透了, 才能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众。只有政治上清醒、理论上扎实、是非上分明、道德上高尚、业务上精通、素质上过硬, 才能保持昂扬正气、蓬勃朝气, 担负起“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崇高使命, 才能敢于理直气壮地“讲政治”, 理直气壮地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时刻守望社会正义和良知。

穆青是我国新闻界的泰斗, 是人民十分喜爱和信赖的记者, 在群众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在从事新闻工作的一生中始终把党性原则放在第一位。他说:“我们的新闻工作之所以能够在群众中树立起这么高的威信, 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党性原则。”

所谓党性原则, 就是新闻工作者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党的领导, 严格遵守党的各种宣传纪律, 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政治理论素养, 坚持用鲜明的党性原则指导新闻采写工作, 就要心中装把尺子, 无论任何时候都时刻牢记, 必须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 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你所了解的人和事分析透, 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 这样就站的高了, 看的远了, 分辨能力就强了, 就会透过具体小事看到其重大社会意义, 写出的稿子才能摸准时代的脉搏。

多学习, 增强新闻采写工作的政治敏锐性。既要学习新闻知识, 更要学习政治理论, 尤其要认真研究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 深入基层掌握情况, 在打好思想政治根底和业务根底上, 扎扎实实下一番真功夫、苦功夫。只有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才能增强政治敏锐性, 提高政治鉴别力, 更加准确地把握最新动向, 才能更敏捷、更娴熟地捕捉最新信息。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新闻工作一系列论述中, 总是告诫新闻工作者任何时候不要忘记肩上的政治责任。“记者头脑要冷静”, “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要坚持政治家办报”等著名论断, 都是我党新闻事业中的宝贵财富, 同时也是新时期新闻工作者进行新闻实践的行动指南。

多观察, 增强新闻报道的穿透力。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人新事新现象, 要多留心观察, 使目光不断敏锐, 具有愈来愈强的穿透力和洞察力。求是、求实, 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良心所在, 是新闻工作的底线, 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和起码应该做到的。因此, 新闻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 观察事物, 要从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从而增强新闻报道的权威性、指导性和借鉴性。同时, 要力戒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任何时候都不能为了个人或小团体利益而作不真实、不公正的报道。

多思考, 增强新闻稿件的高度和深度。深入实际, 善于分析和比较, 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新闻敏感。古人云,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预就是要勤动脑、多思考。多思考, 就能使大脑深邃而富有活力, 就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更快更准地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采写出的新闻报道也才能具有政治高度和思想深度。所谓高, 主要在于稿子的立意和着眼点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所谓深, 主要在于对稿子题材思想深度的挖掘是否到位。因此, 在新闻的采访和写作中, 要牢牢抓住这条主线, 对采写的新闻素材进行整合挖掘, 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涵。

多调研, 增强新闻写作的色彩。新闻好似大海里的鱼, 浮在表层上的只是些浮光掠影、司空见惯的鱼;沉到海底, 才有稀奇珍宝、鲜活精美的鱼。记者只有沉到海底, 才能捕捉到好新闻。调查研究是记者的生命线, 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是培养和增强新闻敏感、政治敏感的关键所在, 离开了调查研究新闻就失去了色彩。只有紧扣时代脉搏, 倾听群众心声, 才能够采写出更多的反映社会和企业发展变化的优秀新闻作品。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范敬宜的一条经验就是离基层越近, 离真理越近。他说, 党的一切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实践中的战士, 政策的得失利弊, 群众最有发言权。

浅析网络新闻的采写特点 篇9

一、网络新闻的现状

互联网络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由于电视选择性差, 难以保存;广播只闻其声, 无法观赏生动的画面;报纸时效性差, 只能提供文字和图片, 无法实现即时的受众反馈等方面的缺陷, 传统媒体已经无法承载当前受众对信息消费在量和质上的要求, 而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传输终端的发展, 受众越来越多的选择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浏览新闻, 关注时事动态。但是为了吸引“眼球”, 或是获得一定的商业利益, 网络上出现了大量与事实相差甚远的虚假报道, 而把关能力的缺失和议程设置功能的弱化, 使得网络新闻的传播更加无序化, 这一现象也是网络新闻在飞速发展过程中, 需要长期正视的一个胶着问题。

二、网络新闻的特点

1、时效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 网络新闻的传播具有极强的时效性。报纸的出版周期长;广播电视都需要进行音视频的后期编辑, 即使是现场直播, 也会受到节目时段的约束;而网络新闻的采写与传播却没有过多的中间环节。尤其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 网络完全可以通过一则短消息或是一张现场图片, 第一时间直观的将事件发生时的具体情况传递给受众, 并根据事件的进展迅速及时的开展跟踪报道工作, 随时更新报道内容,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信息的海量性

互联网的信息存储容量是巨大的, 网络新闻打破了传统媒体版面和时间段的限制, 以超文本结构的形式, 包含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表现方式, 有效地调动了受众的各种感官, 最大化、最立体化、最客观地反映了事实的真相, 大大超过了传统媒体单一的表现形式。同时, 传统的电视新闻采用线性的传播方式, 播放的新闻不易储存, 也不能回看, 对于受众来说, 相当于一次性消费, 而网络新闻则突破了传统的信息量规模和收看方式。通过各种搜索引擎, 受众可以方便快捷的检索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也可以对其进行反复的回顾和引用。此外, 每条网络新闻都会根据具体的内容设置关键字标签, 当受众浏览新闻时, 网站会根据关键字调取相关的其它新闻内容或是事件的背景资料, 大大提高素材的丰富性, 使受众在阅读新闻时, 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 更加深入地进行阅读, 获取到其他相关信息, 进一步拓宽了受众的视野。可以说, 网络新闻大大增加新闻报道的综合性、信息量、深入性和可选择性。

3、互动性

媒介的改变, 使受众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交互已经越来越成为受众重视的应用层面。通过发布话题讨论、开展网络调查投票和建立记者编辑微博等多种互动交流通道, 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也可以针对他人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 而采编人员也可以充分了解受众的需求, 吸纳受众的建议, 根据实际情况策划专题报道, 贴近百姓, 贴近民生, 不断提升新闻服务的质量和内容, 大大提高了新闻传播的参与性、平等性, 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推动网络新闻事业的发展。

三、网络新闻采写的要求

1、标题清晰准确

由于互联网信息存储的海量性和网站首页版面的限制, 网络新闻的具体内容大多数不会直接体现在网站首页上, 而是采用逐层导入式的结构, 把网络新闻标题链接群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 排列在各个版块之中, 受众只有点击标题的链接才能真正获取到每条新闻的具体内容。而在互联网和新兴传媒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受众已经不再只是单纯被动的接收传统媒体的安排, 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 主动地去选择、定制、浏览新闻。因此, 网络新闻标题就成为了能够吸引受众获取新闻具体内容的第一依据。

好的标题能够吸引眼球, 也能够引导受众点击阅读下一层链接的内容, 更直接决定了这条新闻的点击量和搜索排名。所以, 网络新闻标题应具备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准确地提炼新闻核心内容, 清晰地表述出新闻事实;二是突出最具新闻价值、受众最为关注的焦点内容;三是标题长度符合网站页面的版面要求。在做到以上三点的同时, 网站新闻标题应杜绝过度夸张、内容与标题完全无关或联系不大的“标题党”行为, 避免使受众产生反感, 影响网站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2、语言朴实易懂

“过去短缺传播时代以‘传播者本位’为主导的传播模式客观地、必然地要让位于以‘受众本位’为主导的传播模式——即把按照受众的需求来决定如何结构传播的内容、决定传播的形式作为传播业运作的第一法则。”[1]而网络的受众为了更加快速的获取信息, 很少会逐字逐句地阅读, 他们只有发现感兴趣的内容, 才会进行深入阅读。因此, 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 吸引受众的视线, 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网络新闻的语言应该更加口语化、趣味化、更加富有生命力, 只有真正贴近受众, 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网络新闻才能具备极强的可读性, 刺激受众阅读的兴奋点, 实现新闻信息的快速传播。

3、正文层次分明

同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 传统媒体更注重选取最关键、最有价值的新闻点, 而网络媒体则注重展示一个事件的方方面面, 因此, 网络新闻的正文部分应全面的表述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以及提供相关内容的链接。同时, 为了适应网络受众“快速扫描”与“深入阅读”相结合的阅读方式, 网络新闻要迅速准确的提炼新闻的核心内容, 层次分明, 每一个段落主要表述一个内容, 并在每段的开头提炼该段的中心主旨句, 来概括整个段落的关键点, 便于受众直观的了解把握该段的基本信息, 决定是否继续阅读详细的内容。对于快速扫描式阅读的受众来说, 如果一段的开始句就没有足够的关注点, 那么其余的内容可能就会被忽略掉。此外, 与传统新闻写作中的“倒金字塔结构”相类似, 网络新闻在叙事结构中应将最重要的新闻元素置于最前面, 要遵循“重要信息优先”的原则, 便于受众浏览, 大大提高新闻的可用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夏感》下一篇:纳兰容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