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运动在历史上讲

2024-05-12

一二九运动在历史上讲(精选7篇)

一二九运动在历史上讲 篇1

一二•九运动与大学生

旅管092 田婷

随着时间的飞快流逝,一二•九运动已过了六十四个年头。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祖国的六十华诞,我们有幸相聚在大连民族学院共同为祖国庆生,共同纪念一二•九运动的六十四周年。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传承先辈们的爱国思想,传承一二•九运动的精神。

一二•九运动在历史上讲,是抗日战争准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回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东北,接着又向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1935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华北事变,进一步控制察哈尔,并指使汉奸殷汝耕在冀东成立傀儡政权。国民党政府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竟准备于12月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 适应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华北政权特殊化要求。失地丧权,亡国灭种的大祸迫在眉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共产党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处在国防最前线的北平学生,痛切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12月9日,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组织和指挥下,参加抗日救国请愿游行的6000余名爱国学生纷纷涌上街头。警察当局事先得知学生要请愿游行,清晨即下达戒严令,在一些街道要冲设了岗哨。上午10时许,城内一两千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拦,汇集到新华门前。他们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收复东北失地!” “打倒汉奸卖国贼!”“武装保卫华北!”等口号,表达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呼声。之后,各校决定向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递交请愿书,提出“反对华北成立防共自治委员会及其类似组织”、“反对一切中日间的秘密交涉,立即公布应付目前危机的外交政策”、“停止内战,立刻准备对外的自卫战争”、“立即释放被捕学生”等6项要求。但何应钦避而不见,请愿不成,群情激愤。各校代表当即决定改为示威游行。行进中,学生们向沿街的群众宣讲抗日救国的道理,散发传单,得到群众的鼓掌和支持。当游行队伍前锋到达王府井大街,后尾尚未走出南池子时,大批警察手执大刀、木棍、水龙,对付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爱国学生不畏强暴,队伍仍在继续前进。学生们与军警展开英勇的搏斗,有百余人受伤。游行队伍也因此被打散。12月10日,北平各大中学校发表联合宣言,宣布自即日起举行总罢课。呼吁全国各界立即响应,一致行动。要求当局立即释放被捕学生,撤回封锁各校的军警。从12月11日开始,天津、保定、太原、上海、杭州、武汉、广州、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先后爆发学生的爱国集会和示威游行,许多大中学校及工会等组织,纷纷给北平学生发来函电,支持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北平学联在中共北平临时工委的具体领导下,及时地研究制订了组织更大规模示威游行的计划。12月14日,北平报纸登载了国民党当局定于12月16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消息。北平学联即决定在这一天再次举行示威游行,把学生抗日救国运动推向新的高潮。12月16日上午11时左右,汇集到天桥广场上的学生和市民举行大会。大会通过了反对冀察政务委员会,反对华北任何傀儡组织,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收复东北失地,争取抗日和爱国自由等8个决议案。会后,游行队伍奔向冀察政务委员会预定成立的地点——东交民巷口的外交大楼举行总示威。队伍走到前门,遭到大批警察和保安队的拦截。经学生代表反复交涉,军警才让游行队伍分批分别由前门和宣武门进入内城。在宣武门,爱国学生遭到上千名军警的血腥镇压,有二三十人被捕,近400人受伤。北平学生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活动,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不得不延期成立。一二•九运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

鲁迅、宋庆龄等爱国知名人士赞扬爱国学生的英勇奋斗精神,捐款支持学生抗日救国运动。海外华侨也以各种方式支援爱国学生。一 二•九运动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

在一二•九运动中,学生的爱国情是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的。那些峥嵘岁月,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铭记。历史不是一页书签,可以供我们轻佻地把玩;历史不是已经成为化石的过去;历史不是时间长河中一段孤立的截取场景,和中国的现在与未来毫无瓜葛;历史是祖先的脚印,一行行、一代代的努力才把中华民族自身发展的道路前仆后继铺到了今天;历史是是一艘摆渡的巨轮,不断地把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往前摆渡;历史是一个民族曾经精神符号的记忆,它们曾经在竭蹶的背景、风雨交加的时代下彰显出和平时代所不能目睹的绚烂;历史是一段段螺旋上升的楼梯,我们靠着它不断抵达一个又一个高度„„

现代社会是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资源配置国际化为基本特征的。在这场与共同挤乘物质快车的地球村村民展开的艰苦精彩并呈的长时间博弈中,我们必须洞见其中的隐患、凶兆。中华民族曾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现在如果我们一着不慎的话,同样有可能被吞噬掉宝贵的国家利益,掏空身子。一些民族和国度早就环伺周围,馋涎欲滴。

如今的中国正在不断发展、不断强大,这与先辈们的艰苦奋斗是分不开的,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珍惜先辈们的奋斗成果,更要传承先辈们的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大学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所以大学生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份责任。而我坚信,如今的大学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但我们依旧是祖国的未来,虽然我们没有经 历1935年,但是我们依旧能在那天的舞台上抒写辉煌。我们并不是一味的崇洋,我们更不是媚外,只是在全球一体化中我们更好的吸收外国文化的精神,也许我们会缺乏判断力,去辨别是非好坏,但我们一直在不断的努力学习。或许有人会说我们年少轻狂、放荡不羁,但是当国家真正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会奔赴任何国家需要我们的地方,我们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一二•九运动让我们明白学生也可以担任起国家的重任,作为国家21世纪的后备人才,我们不仅要从一二•九运动中学到东西,还要在不断的学习中使自己更好的适应社会,为祖国、为人民更好地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代的大学生们,我们是祖国的希望,肩负着祖国的重任,我们应该像我们的先辈们学习,明白自己的责任,在困难面前依旧勇往直前,为祖国的强大而奋斗!

一二九运动在历史上讲 篇2

一、通过五四运动中民众对运动、帝国主义的态度

与辛亥革命中民众对革命的态度以及资产阶级对帝国主义的态度进行比较, 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影响

例题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鲁迅小说《药》中的对话片断:

“包好, 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 什么痨病都包好!”……

“阿义可怜———疯话, 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材料二“ (一) 凡革命以前, 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 民国均认为有效, 至条约期满为止…… (三) 凡革命以前, 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 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 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告各友邦书》

请回答:

1. 结合材料一指出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2. 结合材料二指出南京临时政府对待帝国主义的立场?它为什么会采取这种立场?这一立场对辛亥革命的结局有何影响?

从领导力量来看,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 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而五四运动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的, 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显示出伟大力量, 他们强烈反对帝国主义分赃的巴黎和会, 反对北洋军阀政府卖国, 提出“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的口号。

从运动的规模和群众发动的广泛性来看, 辛亥革命虽有许多群众参加, 但资产阶级革命派惧怕工农力量, 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而五四运动的规模是空前的, 范围是广泛的。从卷入的阶层看, 有工、学、商, 而且男女老幼都行动起来了, 其规模之大, 在反帝反封建斗争方面的彻底性是前所未有的。从结果和影响来看, 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 但被封建军阀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成果,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五四运动则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初步胜利, 特别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相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从此开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

辛亥革命承认不平等条约有效以换取帝国主义的同情和支持, 对反帝反封建表现出软弱性和妥协性;而五四运动则提出合理要求使中国代表团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对反帝反封建表现出坚决性和彻底性。

五四运动是由青年学生发动, 工人阶级为主力军, 全国人民参加的斗争。它涉及全国20多个省100多座城市, 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通过五四运动爆发后各阶层的反响以及先进知

识分子对运动的评价与辛亥革命后民众对民主共和的态度以及先进的中国人对革命的评价进行比较, 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影响

例题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 第有其表面已。人民缺乏国民之常识, 而于风俗习惯犹未改革”。“于共和之组织, 若选举, 若会议, 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咸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 则共和政体之发生, 及依据于事实, 而非根本之原理”。

——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请回答:根据材料一, 概述1912年中国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说明了什么?

从以上例题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1.应用材料的能力培养必须要找准方法, 本课教师采用的是运用材料前后比较, 以训练为主线帮助学生提高能力。2.材料要找准。教师选择的是五四运动前后典型的材料, 既要适合学生, 又要紧贴教材和能力要求。3.能力培养要切合学生实际, 而且要循序渐进。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用史料创设历史学习的情境, 通过问题的突破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探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艽, 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一二九运动在历史上讲 篇3

在市人民法院工作总结大会上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人民法院在这里召开2005法院工作总结大会。刚才,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大会表彰了今年法院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院长回顾总结了一年来市法院工作情况,对明年法院工作的基本思路、总体要求和任务作了全面部署,报告重点突出,任务明确,体现了市委的工作部署和对法院工作的要求,全体法院干警要认真加以落实。

2005年,全市上下围绕“坚持大开放、实施大投入、促进大发展”的思路,积极实施“工业立市、开放带动、城市化和科教兴市”战略,努力克服“非典”、电力供应严重短缺等不利因素影响,各项工作都取得较好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法院同志们团结奋斗、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分不开的。2005年,也是我市法院审判工作与时俱进、全面发展的一年,市人民法院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认真实践“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落实司法为民的工作要求,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公民权利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对法院的工作,市委是充分肯定的。在此,我代表市委向市人民法院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2006年是继续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我市改革发展的任务非常繁重,打造“平安××”任务十分艰巨,全面做好人民法院各项工作十分重要。在这里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法院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人民法院在新的历史时期,肩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

一是人民法院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市社会政治稳定,总体上是比较好的。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不稳定因素大量存在(请登陆政法秘书网),主要有:违法犯罪仍然猖獗,社会治安形势严峻。今年我市刑事立案增长幅度和万人犯罪率低于¥¥市平均水平,但刑事发案数的总量仍然较大。“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邪教活动时有发生,反邪斗争任重道远。目前我市与“×××”邪教组织的斗争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人员违法活动仍有发生。今年4月发生了“×××”人员散发反动宣传品案件。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存在,信访情况错综复杂。因各种人民内部矛盾激化引发的突发性事件、因工作不当引发的群众性事件仍时有发生。今年全市的信访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虽略有下降,但信访主体、信访内容更加多样化。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平安××”的目标,目的也是为我市改革开放创造一个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确保社会政治稳定。

二是人民法院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人民法院要运用司法手段来调节和约束市场经济所必需的良好秩序,严惩一切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行为,保障和维护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活动和利益关系将更加错综复杂,各种经济纠纷和矛盾将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人民法院在保障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和严惩破坏市场经济的各类经济犯罪等方面的特殊作用,以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人民法院是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市的重要力量。依法治国、依法治市,关键是执法,重点和难点也是执法。“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这是历史的规律。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司法机关,审判工作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否坚持严肃执法,保证司法公正,直接影响到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政权的巩固。近年来,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法规,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工作也不断得到加强和改善。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包括有的法院仍较严重,成为法制建设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从而严重制约着依法治国、依法治市的进程。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觉,努力维护法院的严肃性、权威性和统一性,在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做好明年的法院工作,最重要的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人民法院工作,坚持司法为民,正确科学地分析判断当前形势,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扎实工作,勇于探索,不断开创法院工作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审判职能

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中心工作是审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就是要服从和服务于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奋斗目标,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一是要充分行使“打击”职能,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我们必须把全力维护稳定放到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为期两年的“严打”整顿

斗争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社会治安是一个动态的问题,当前影响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大量存在,我们对维护社会稳定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始终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建立经常性“严打”机制,严惩爆炸、绑架、杀人、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犯罪,坚决惩处黑恶势力犯罪、毒品犯罪。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体性纠纷案件的特点和成因,依法妥善处理和化解各种群体

性纠纷案件,防止人民内部矛盾激化。要切实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加强诉讼调解,并善于从普通的民事、行政案件中及时发现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依法妥善处理,最大限度地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是要充分行使“调节”职能,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依法调节社会经济关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法院具有独特的优势。要依法及时处理国有企业改制和破产纠纷、涉及金融债券市场的纠纷案件,依法审理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案件。要在民商事案件审判中,坚持平等原则和法制统一原则,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在诉讼中的平等地位,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同时,要把经济、民事等审判活动的“调节”职能,主动延伸到为市场经济活动提供直接法律保障的过程中去。当前,尤其是通过办案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漏洞,帮助企业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经济行为。

三是要充分行使“保护”职能,依法审理涉及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案件。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依法审慎、稳妥地办理好每一起案件,把司法为民的理念真正融入审判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要找准群众关心的问题,切实做到司法为民,进一步抓好最高人民法院司法为民23项措施和××法院服务承诺的落实工作。要加强涉农案件的审理,依法打击和制裁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依法妥善审理因强制征地拆迁、企业改制中职工利益受损、拖欠工资福利、执法人员违法等问题引发的诉讼案件,依法妥善审理涉及人身权利、劳动权利和社会保障权益保护的各类民事、行政诉讼案件,尤其是下岗职工、低保失业人员、城乡困难群众利益的案件,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当前,在工作中要做到“三个不能”:不能因为当事人经济困难而打不起官司,不能因为当事人没有关系而打不赢官司,不能让当事人光有判决书而无法实现权利。

三、从严治警,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是充分履行职能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司法公正的要求,充分认识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整体素质。

一是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法官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法院事业的兴衰。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干警,深入开展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广大干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永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二是要加强监督管理。坚持从严治警,进一步强化内外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审判权、执行权的正确行使。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警钟长鸣,自觉抵止不正之风的侵蚀。对违法违纪案件要严肃查处,决不能姑息,彻底杜绝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的现象。要严格按照《法官法》的要求选拔任用法官,进一步加强对法官的学历教育和以审判业务为中心的岗位培训,以应对新时期法院审判工作的需要。要进一步深化法院改革,规范完善法院审判方式、执行工作、人事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提高队伍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水平。

三是要加强班子建设。队伍建设,领导班子是关健。市法院班子成员要带头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大局意识和战略眼光。要发扬民主,增进团结,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形成班子的合力,增强班了的凝集力和战斗力。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正确对待权力和使用手中权力,切实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执好法,以身作则,严于自律,切实履行“一岗双责”的责任,做一心为民的模范,做勤政廉政的模范,以一流的班子带出一流的队伍。

缘杆运动的历史起源及现代发展 篇4

1 中国古代的“缘杆”运动

“缘”是爬的意思, 中国古代的“缘杆”运动称为“缘竿”。“竿”在词典中主要解释为“竹子的主干”, 在古代, 这项运动主要依靠竹竿为道具来进行, 因此, 称为“缘竿”。“缘竿”这项活动在春秋时期就有了, 主要是人在竖立的长竿上表演各种险技。竿可以竖在地上;也可以立在额头上;还可以立在车上。在《汉书·西域传》中这样记载:“体轻善缘者”、“额上缘竿”、“车上缘竿”。“额上缘竿”又名“载竿”是指竿竖立在额头上;“车上缘竿”则是竿立在马车上, 在马车的运行中完成的, 是戏车的主要节目。

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的《京都赋》中写道:“振穜程材, 上下翩翻, 突倒而跟挂, 壁陨绝而复联。”可见参与者的动作技艺相当惊险。东汉石刻“戴竿图”又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图画形象。

秦汉时期“缘竿”发展为一项爬竿运动, 俗称“都卢寻穜”, 是汉代百戏的一种, 是通过在竿上攀爬的过程中展示不同的技巧。在《独异记》中记载着一位三原女艺人能头顶长竿载十八人而来回走动, 技艺实在是高超。另有幽州女艺人石火胡将“歌舞”、“走索”与“顶竿”等技融于一炉, 把《破阵乐》引入杂技艺术的顶竿之技。顶着的百尺高竿上, 支有五根弓弦, 五个女童身穿五色衣服, 手持刀戟, 在高竿弓弦表演《破阵乐》。

“缘竿”在我国古代属于民间体操项目, 但是由于其表演的精彩性在传入宫廷后, 深受皇亲贵族和达官贵人的喜爱, 被发展为皇家礼仪队伍用于出行等大型活动中。在唐代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宋国夫人出行图》, 描画的就是“载竿”为前导的画面。由此可见, 中国古代的“缘竿”运动是现代“缘杆”运动起源。

2“缘杆”运动在国外

“缘杆”运动的精彩表演在被国人赞叹的同时, 也渐渐被国外所了解, 但是国外能模仿的几乎没有, 直到19世纪末, 美国一些建筑工人拿着建筑钢管一边跳舞一边歌唱, 借此在繁重的工作中娱乐, 至此, 现代钢管舞运动出现。钢管舞最先在欧美国家流行起来, 人们利用了其独有性感的特点, 慢慢引入到娱乐场所, 其本质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还是属于民间舞蹈;在印度, 钢管舞是一项古老的运动, 最早印度钢管舞只是作为摔跤队员的一个辅助训练项目, 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但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 随着美国经济泡沫的破灭, 钢管舞就沦落到了夜总会、酒吧等色情场所, 经济的萧条引发了商家为争夺客源, 为求达到目的, 不择手段, 为了增加客源, 要求舞蹈者衣着暴露, 凭借自己的柔韧和性感围绕着钢管做勾引动作, 透过挑逗的眼神、火辣的舞蹈动作向观看者不断进行着性暗示, 多带有色情成分。与此同时, 在“脱”上狠下功夫, 舞蹈女郎一边跳钢管舞, 一边脱衣服, 有的最后甚至一丝不挂。于是, 钢管舞便被异化了, 成了商家恶性竞争的牺牲品, 从此沦落到风月场合, 在世界各地的娱乐场所同样先后步欧美国家的后尘, 均出现不同程度被异化的钢管舞, 最后被冠上了“艳秀舞”之名[1]。因此,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 钢管舞是欧美色情场所仅供成人欣赏的一种娱乐活动。

3 缘杆运动的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21世纪的今天, 钢管舞已经脱下了风尘的外衣, 逐渐演变成一种时尚健身运动项目, 走进大众健身领域。由于它独特有效的健身方式和减肥效果, 钢管舞的健身价值和优点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受大明星麦当娜、安吉丽娜?朱莉等的影响, 在2005年, 钢管舞在英国开始流行起来, 英国女性突然发现钢管舞特别利于健身。钢管舞是一种能使全身得到锻炼的运动, 当围着钢管回旋身体时, 必须收紧腹部肌肉才能完成各种动作。只要一放松, 重心马上就往下掉。跳钢管舞也会练到臀部肌肉, 爬管子时臀部内侧也会慢慢地变得更紧实浑圆。钢管舞靠手臂的肌肉动作, 更是打破所有塑身的纪录, 集合了全身的力气[2]。女性以钢管舞健身, 借此塑造健康的性感。她们的职业有银行家、会计师、慈善团体工作者、家庭主妇几乎朗阔所以职业。

健身专家认为, 钢管舞运动对上班族女性放松身体、缓解压力、增强自信、提高音乐节奏感有一定帮助作用[3]。21世纪的今天, 欧美的健身房里, 钢管舞已经取代“普拉提”、“瑜伽”等课程, 成为新兴的舞蹈热潮。没有下流的挑逗, 动作优美妩媚。在英国, 现在钢管舞不只是女性的专利, 很多男性也开始跳钢管舞, 展现的是男性的力量, 阳刚和大气。不少酒吧都有男钢管舞演员, 看男性钢管舞表演, 独有一番味道。

印度钢管舞英文拼写为“Mallakhamb”, 是由“malla”和“khamba”组合而成, “malla”的意思是运动员或强壮的男人, “khamba”的意思是杆。印度钢管舞从摔跤队员的一个辅助训练项目, 在现在已经成为独立的体育项目, 印度钢管舞是运动员在绳子上或者是杆子上摆出各种瑜伽或者是体操动作。从业者称这项运动不仅能让人强身健体, 同时也能塑造人的意志。值得一提的是, 学习钢管舞也是印度学校体育课的一部分。

世界钢管舞联合会成立于2003年, 最初主要负责组织英国当地钢管舞爱好者参赛, 举办一年一次的钢管舞锦标赛, 2005年参赛国家增加, 世界钢管舞联合会成功举办了世界钢管舞锦标赛, 钢管舞世锦赛被认定是国际上比较权威的赛事。

4 缘杆运动命名

近代竞技钢管舞的形成与发展受中国传统杂技爬竿及双爬竿影响, 而后融入各国民族文化, 不少高难度动作也被国外优秀舞者借鉴到钢管舞运动中, 经过改编形成了不少漂亮而有难度的技巧。竞技钢管舞技巧逐渐五花八门, 这项运动深受人们推崇。缘杆运动起源于中国。

随着钢管舞竞技化逐渐规范, 无论从钢管舞竞技本身还是考虑其长远发展, 它都需要有一个更加竞技化的中文名称, 引领着竞技钢管舞走向竞技体操项目。2012年, 经过多方借鉴, 最终选定“缘杆”命名于竞技钢管舞。缘杆的未来发展方向是竞技体操的一种。改名并非是为了替代钢管舞这个名称, 更不是对钢管舞本身的否定, 而是对在钢管舞发展中形成的竞技钢管舞肯定, 竞技钢管舞未来的走向将是单项或竞技体操项目, 这个方向也是全球竞技钢管舞爱好者推广目的。发展至今, 缘竿被广泛应用于杂技当中, 木质杆仍存在, 但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依然保持着爬竿运动, 每年都有举办类似活动, 在少数民族运动会中也有这个项目。甚至小学校园里也安置有爬竿道具, 一般为铁质, 粗度与钢管舞器械较为相似。

古代竿多数是选用竹竿或木杆作为道具, 现在竞技为了保证安全系数, 钢管舞中的杆所使用的材质是铁制, 表面镀钛或铬保持光滑度。钢管舞现在分为三类, 一类是健身钢管舞、一类是表演钢管舞、一类是竞技钢管舞, 这次改名为‘缘杆’, 其实就是给竞技钢管舞起的一个学名。

5 中国现代缘杆运动的发展

2006年7月中国第一家以倡导健身为目的的专业钢管舞俱乐部-“罗兰钢管舞健身俱乐部”成立以来, 钢管舞作为一项新兴健身项目进入我国健身市场, 到目前我国已拥有上百家钢管舞俱乐部[4]。2010年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钢管舞联合会, 2011年7月9日, 世界钢管舞锦标赛中国选拔赛暨中国钢管舞锦标赛在天津落幕, 在比赛的现场有两根钢管, 一根是固定的, 而另一根是可以搓动旋转的, 舞者要在5分钟的时间里在这两根钢管上随着音乐进行表演, 以征服裁判和观众。比赛决出胜负的因素主要有服装、舞美、难度、音乐配合几个方面[5]。来至全国十多个省市的选手参与了角逐, 通过比赛人们更加了解了钢管舞的竞技效果, 对钢管舞也改变的最初的看法。

6 结论

缘杆运动起源于中国, 在现代已经脱离了色情的成分, 在世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等对“缘杆”运动的历史起源、命名、在国内外的发展等作研究, 发现这项运动起源于中国, 在现代已经脱离了色情的成分, 在世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

关键词:缘杆运动,历史,现代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浩波.钢管舞运动的本质解读与现代发展审视[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 28 (2) :41-43.

[2]吴素红.钢管舞教练:最高年薪20万[N].深圳商报, 2011-01-21.

[2]窦雨佳.摘掉有色眼镜看钢管舞[N].中国体育报, 2011-05-11.

[4]陈灵芝, 张煜玲.钢管舞在桂林市健身俱乐部的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11, 32 (6) :72-75.

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历史分析 篇5

一、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思想形成

自中国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的很多贤臣之士都加入了维新派, 维新派的形成敲醒了很大一批中国人, 包括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很多贤臣之士, 他们是维新思想的首创者, 他们首先提出了改变中国的现状, 奋力抵抗外寇、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主张。在早期的维新思想中的代表人物都是一些封建士大夫和洋务集团分化出来的, 这代表了初期的民族资产阶级。把维新思想发展成熟的时期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时期, 他们运用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在我国形成了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与思想, 用来指导维新变法。在1890年,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本书籍, 《新学伪经考》严厉地抨击了封建正统思想; 用《孔子改制考》一书对自身的整治思想进行宣传。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思想和维新思想形成于同一时期, 两种思想经过不断的斗争, 最终革命派思想取得了上风。孙中山接受的主要是西方教育, 开阔了自身的眼界, 他向往西方文明, 对清政府的腐败非常不满。在1894年, 孙中山对李鸿章提出自己的改革思想, 但是李鸿章没有接受他的思想, 自此起孙中山决定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别是中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左右翼两派的代表派别。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很多成员都出身大地主和官僚世家, 他们受过儒家传统思想教育, 和满清权贵有很大的联系。维新派融合了经世之学和西学思想对维新进行大力的宣传, 希望能够建立起西学的政治体制, 但是他们不能反对君主专制, 因此, 在很多程度上受到了封建伦理的限制, 虽然如此, 他们宣称尊君行为, 目的是借助皇帝的权利来取得变法的伟大胜利。革命派很多都是出身于中小层地主和中等资产阶级家庭, 没有和上层权贵联系的机会, 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思想开阔, 反清政革命的态度非常坚定。两者在思想上是相互影响, 在论战的前期, 维新派思想占有主导地位, 但是到了后期, 革命派思想主导了整个全局。

二、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分析

( 一)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分析

维新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 运动的失败主要原因是维新派首领完全依靠一个手中并没有实际大权的皇帝, 当时的皇帝是光绪皇帝。维新派主观意识的幻想, 统治阶层能够靠自身的自觉性来实现全局的改革。在变法进行的初期,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形式上对变法非常支持, 但是如果变法对他们有危机, 就会采取一些极端的对抗措施, 对维新派进行肆无忌惮的杀戮。在这种情况下, 虽然, 皇帝有维新派想要的权利, 但是由于顽固派的阻碍, 变法的胜利还不是非常明朗。另外, 整个统治集团有旧体制进行统治,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变法触碰了他们的利益, 便会对变法进行破坏。运动最终失败, 主要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没有对清政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对革新也没有一个真正的认识, 他们没有认识到改革是需要对利益进行重新分配的过程, 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领导团体和环境是不能取得运动成功的。

( 二)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分析

革命派在对清政府的认识上根本不需要认识, 因为他们已经不对清政府抱任何的幻想。完全没有忠君这种观念, 就在维新派首领利用“公车上书”之见和清政府进行和平方式改革时, 革命派首领组织了“兴中会”, 会议坚决进行革命, 坚决推翻清政府的独裁专制。革命派依靠资产阶级左派和民众对他们的支持, 整编了自己的革命队伍, 开始了和清政府的斗争。革命派在斗争的过程中非常关注百姓的苦楚, 革命活动已经进行时, 参考民众的意见和争取支持。所以, 这在很大程度上比维新派有更好的民众基础, 这也是革命派能够推翻清政府统治的一个原因。虽然革命派发起的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但是后来革命派却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民主共和的资产阶级国家, 愿望最终没有得到实现。失败的一个原因是帝国主义反动势力非常强大, 最终革命失败。

两种运动的失败原因从客观原因分析不难看出, 他们之所以失败都有一个致命伤, 就是都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和长久的思想启蒙, 当时的形势非常严峻, 在他们还没有让全国人民缓过神来, 就已经失败了。

三、结束语

在很大程度上维新运动中政策和思想的宣传都给后来的辛亥革命奠定了很大的思想基础, 提供了非常大的经验, 这才使辛亥革命有了很好的发展势头; 辛亥革命举着民主共和的大旗, 虽然失败, 但是它加快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到来。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 时代的不断变迁,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给后人留下的永远是一个非常神秘而错综复杂的历史。这些伟大而神秘的历史真相成了后人进行研究的探讨的对象, 是历史研究学家不可忽视的一项任务。我国历史研究学家对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的研究成果中总结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但是在一些方面仍然有研究的价值, 需要更深一层的进行挖掘。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历史学家提出了一些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阐述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

关键词: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历史分析

参考文献

[1]刘奎杰, 王公伟.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历史回顾与分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 (03) :60-62.

[2]魏祥奇.辛亥革命与广东画坛[D].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 (02) :54-55.

[3]宋银桂.湖南保路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历史渊源——兼评《近三十年来湖南保路运动与辛亥革命研究综述》[J].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1, (03) :24.

一二九运动在历史上讲 篇6

1909年, 陆费逵在《普通教育当采用俗体字》中指出, “教育之盛衰, 人民之智愚, 无不视乎识字之难易”, 汉字“繁难实甚, 肄习颇苦”, 想要普及教育必须另辟蹊径, “最便而最易行者, 莫如采用俗体字……易习易记, 其便利一也……若采用于普通教育, 事顺而易行, 其便利二也。”[1]陆费逵此处所说的“俗体字”, 指的就是民间业已通行但尚无法定地位的大量简体字。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公开提倡简体字, 其理论价值与学术意义极其重大。尽管陆费逵的这些主张符合汉字教育实情, 但是在当时社会背景下, 产生的现实影响是有限的, 而且招致不少的批判。该文发表后, 沈友卿立刻在该刊的第2期上发表《论采用俗体字》, 提出强烈反对。陆费逵随即在第3期发表《答沈君友卿论采用俗体字》, 进一步阐释采用俗体字的主张, 认为所谓的正体俗体是相对而言的, 并非一成不变;所谓的俗体也是有其本源的, “功令可以今之正体为正体, 又何不可以今之伪体为正体哉。俗体字之由来, 虽不可考, 然必习用之字乃有之。盖因其用处极多, 而苦笔画之繁重, 其始偶有人作省笔字, 不知不觉, 转相仿效, 遂成今日之俗体。”[2]这是关于是否施行简体字的第一次公开辩论。陆费逵的这些主张, 对后来的“简体字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在当时并未能唤起社会各界尤其是中央政府的注意, 真正大力促进“简体字运动”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精神将中国的语文现代化事业推至全新的高度, “简体字运动”于此背景下得以迅速发展。

1920年, 钱玄同在《新青年》第七卷三号上发表《减省汉字笔画的提议》, 文章指出, 拼音文字“不是旦暮之间就能够制造成功的;更不是粗心浮气、乱七八糟把音一拼, 就可以算完事的”。“这几年之内, 只是拼音文字的制造时代, 不是拼音文字的施行时代……既然暂时还不得不沿用汉字, 则对于汉字难识难写的补救, 是刻不容缓的了。”[3]111最有效、最便捷的补救办法就是减省汉字笔画, 全面推行简体字。随即又在《平民教育》上发表《汉字改良的第一步———减省笔画》, 继续重申推行简体字的主张。钱玄同认为拼音文字注定是需要长期努力才可以实现的, 推行简体字才是当务之急。此后几年时间里, 钱玄同多次发表类似观点, 反复强调推行简体字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922年, 国语统一筹备会召开第四次会议, 钱玄同借机向大会提交《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 阐述主张简化汉字的原因与具体办法。提案指出, 汉字是教育普及、文化发展的巨大障碍, 为了改变这种落后局面, 必须改用拼音文字, 而当务之急是简化汉字。“改用拼音是治本的事业, 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是治标的办法。”想要根本改革, 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但现行汉字在学术上、教育上的作梗, 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 不可不亟图补救的方法”。简化汉字是符合汉字发展历史规律的, “数千年来, 汉字的字体是时时刻刻在那儿被减省的。从殷周之古篆变到宋元之简体, 时时刻刻向着简易的方面进行”[4]160。

钱玄同的这些言论阐释了汉字简化与拼音化的主从关系, 并且从历史角度指出汉字简化是大势所趋。对于简体字, “不认它是现行汉字的破体, 认它为现行汉字的改良之体”, 应该把那些已经通行于平民社会的简体字, 正式应用于一切正规、文雅场合。钱玄同还详细解析了简体字全体删减, 粗具匡廓;采用固有草书;多笔画的字仅写它的一部分;将全字中多笔画的部分用简笔代替;采用古体;将音符改用少笔画的字;别造简体;假借他字等八种构成方法, 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汉字简化的第一个具体方案。

钱玄同这一提案要求尽量采用旧有简体字并赋予其合法地位, 同时努力创制新的简体字, “我们对于已通行的简体字, 固然应该尽量采用;如其尚可再减, 便将它再减。但已通行的简体字, 字数很不多, 我们应该根据上列的八种方法, 大大地添造简体字”[4]162。在陆费逵、黎锦熙、杨树达等人的支持下, 提案得以通过。大会即刻组织成立汉字省体委员会, 准备在政府的支持下专门从事相关工作。这样的愿望是善良的, 具体行动也是迅速的, 但是从后来的实际情况来看, 该组织除了促成1932年《国音常用字汇》收录部分简体字之外, 并无其他值得称道的功业, 因此黎锦熙在1934年感慨:“不幸十余年来, 并无成绩……社会方面, 议论纷纷, 至今也无确定的办法。”[5]24钱玄同对简体字的倡导是热烈的、一贯的, 他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整个“简体字运动”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领导地位。

1922年, 陆费逵发表《整理汉字的意见》, 提出整理汉字的两种基本做法:一是限定通俗字的范围, “以普通敷用为宗旨”, 采用民间流行的实用简体, 在此基础上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字数“大约在二千左右”;二是长期、稳定地减少汉字笔画, “将笔画多的字, 酌量改变形式”。陆费逵对字数的限制是较为主观的, 二千左右的汉字显然难以满足社会的日常需要, 但是这一主张有其特殊考虑, 主要为了减少百姓学习汉字的周期与难度。陆费逵逐步简化汉字的主张是和缓的, 注意到了文字使用上的稳定性与历史传承性, 但是“一年改几个字”的做法是相对含混的, 而且难以具体操作。

1923年, 胡适在《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刊头语中表示, 语言文字具有非常强的稳定性与保守性, 相关改革决不能急于求成, 必须认真研究总结其自身发展规律, 顺应趋势, 稳步推进。胡适在指出语文改革艰巨性的同时, 高度肯定了人民大众所起的历史作用, 认为两千年来, 中国平民百姓完成了惊人的文法更新重任, 大大促进了语言的健康发展, 同时也进行了一场同样惊人的文字改革运动, “就是汉字形体上的大改革, 就是‘破体字’的创造与提倡”。胡适高度认可并大力支持钱玄同、黎锦熙等人的主张, 认为他们对简体字的研究是深入的、全面的, 他们关于简体字“不是小百姓印曲本滩簧的专有品, 乃是全国人的公共利器”的定位与评价是客观的, 是符合文字的实际使用情况的, “所以他们现在以言语学家的资格, 十分郑重的对全国人民提出他们审查的报告, 要求全国人采用这几千个合理又合用的简笔新字来代替那些繁难不适用的旧字”。胡适认为这样的倡导是必须的, 是漫长文字改革事业的重要发展阶段, “这虽然不是彻底改革, 但确然是很需要有的一桩过渡的改革”[4]2。胡适对语文改革中群众“俗”的力量与政府学者“雅正”力量的主从关系作了深刻阐释, 同时表达了其本人对推行简体字的支持, 以及对反对派的指责。

此外, 《汉字改革号》上还登载了周作人、周起鹏等人赞成简体字的文章。其中周作人《汉字改革的我见》一文指出:“我对于国语的理想的办法, 也是主张用罗马字拼音;不过这个原来说明是理想的, 不能立刻期望实行;我们此刻所应做的事是在于鼓吹和预备……但是在这预备的期间……我们也不可不有一种治标的办法, 把汉字弄得较为便当适用一点……汉字改革的具体的办法, 在保存汉字形体的条件底下所能做到的只有简省笔画的一件事。”[4]71周作人认为, 既然人们感到汉字繁难带来诸多不便, 就应该设法改变, “汉字应当为我们而存在, 不是我们为汉字而存在”, 为了全民教育、为了识字学童, 我们必须努力倡导汉字简化。《关于简笔字之我见》认为, 关于文字改革方法问题, 用罗马字母拼中国音、独立使用注音字母这两种做法都为时过早, “与其‘革新’不如‘复旧’……就是把社会上已经通行的简笔字扩充起来, 仿照先前木板刻的盲词小说的形式, 多用简笔字, 编成通俗书报……目前第一要务, 就是要拿这个已经通行的简笔字, 四面八方, 搜罗起来, 作为材料, 以备编辑通俗书报之用”[4]121。文章还系统梳理了《覆元椠古今杂剧三十种》里面的简体字, 努力总结其中的演变规律, 这种做法是值得肯定与效法的。周起鹏的《汉字改革问题之研究》指出, 汉字需要全面简化, “在十画以上的汉字, 总要设法使他简省”, 并且提出了古字、俗字、通用字、借用字、草字等五类字“不是‘采古’就是‘采俗’, 笔画简单, 认识容易, 大可尽量采用”[4]143。周起鹏这些关于简体字具体来源的理论主张也是较为正确的, 但是认为十画以上总要设法简省的做法未免过于刻板, 这是违背汉字自身规律的, 注定难以实行。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 探讨简体字的文章很多, 根据苏培成《当代中国的语文改革和语文规范》提供的统计情况, 1927—1934年, 《国语周刊》、《教育与民众》、《语丝》、《论语》、《太白》等20多种杂志和《京报》副刊、《申报》“自由谈”等10多种报纸上刊登了不少提倡简体字的文章, 内容涉及简体字的标准、规范、方法、范围以及推行简体字的优势等各个方面。简体字早已广泛应用于民间, 但是标准不一, 缺少宏观的政府规划, 对此, 林语堂在《论语》半月刊第28期上发表《提倡俗字》, 建议初步拟定一套300字的俗体方案, 将其作为应用标准, 呈请教育部颁行, 同时打造铅字铜模, 从技术上解决出版印刷问题, 然后努力扩展范围, “由三百字而五百字, 而全部减省笔画”。林语堂认为已经通行的俗字理应大力提倡, 但是新造字必须谨慎;对俗字的使用迫切需要政府制定标准, 放任各行其是, 必然导致混乱不堪。林语堂对规范简体字的主张是正确的, 他所说的分期分批减省汉字的做法也是值得肯定的, 这样可以更好地维护汉字体系的稳定性, 可以减少使用上的混乱与负担。

与“简体字运动”者所倡导的精简笔画这一主流论调不同, 胡愈之主张书写时尽量选择简易的别字, 完全不顾字义, 只要能借助读音满足表意需要即可。他在《太白》创刊号上发表《怎样打倒方块字》指出, 写别字可以打破望文生义的习惯, 可以有效减少使用笔画多的汉字, 十几画以上的几乎完全可以不用, 这就大大减轻了学习汉字的痛苦, 而且可以为将来使用拼音字打下实践基础。待到养成写别字的习惯之后, 每个字仅代表声音, 不表示意义, 然后取消汉字代之以拼音文字, 自然水到渠成。胡愈之的这一主张显然仅仅是过渡阶段的应急措施, 是为拼音文字所做的实践性铺垫, 是不求甚解、不计长久的, 这种做法违背文字使用规律, 只能造成更多的混乱, 加重汉字的繁难。

1934年, 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交《搜采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 重申其一贯的主张:“今后写汉字, 应该力求笔画减省……要普及简体字, 先要规定简体字的写法;要规定简体字的写法, 先要搜采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做材料。有了这种材料, 便可就其中选取最适用之一体定为标准的简体字;有了标准体, 便可用其偏旁而为新的配合……要是还嫌不够, 便可参考这些固有材料所用减省笔画的方法而造新的简体字。”[6]471钱玄同在这里有了明确的类推简化观念, 但是对于类推简化的范围还是处于模糊状态的。类推简化的范围问题, 也就是有限类推与无限类推问题, 学术界至今还是颇有争议的。提案具体列出了搜集固有简化字的六个来源, 分别是通行的俗体字、宋元以来小说等书中俗字、章草、行书和今草、《说文》中笔画简少的异体、碑碣上的别字。教育部批准了提案, 并委托钱玄同主持编写《简化字谱》。1935年, 《简体字谱》初稿完成, 收录简体字2400多个。钱玄同随即在《论简体字致黎锦熙、汪怡书》中解释了简体字的原则与方法, 同时指明简体字来源最多的是草书, 其次是通行的俗体字、行书, 对古体字的采用是相对最少的。钱玄同还在《与黎锦熙汪怡论采选简字书》中阐释了简体字的三条采选标准, 即笔画简少、通行易识、平正易写。钱玄同这一提案可以说是此前系列探讨成果的集中体现, 其理论是相对完善的, 办法是较为可行的, 正是在这一提案的促动下, “简体字运动”正式从理论探讨阶段发展至社会实践阶段。

在钱玄同、黎锦熙等人大力倡导简体字的同时, 一直不乏反对者。由于“简体字运动”初期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有限, 反对者大多对其不以为然, 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 反对者开始表现出强烈的批判与阻挠。周辨明就曾认为从简体字做起的文字改革是“多此一举”的, 他在1937年发表《携手一同走上拼音文字的大道》指出, 既然无法为简体字寻求到一个统一的系统, 那么必然带来学习使用上的困难;繁简掺杂在一起的所谓新文字, 简直就是新字, 是生疏的、混乱的, 对于应用是毫无裨益的。王力也在《龙虫并雕斋文集》中表示, “简体字的创造者, 只知道节省写字的时间, 却忘了识字的困难和书写的难于正确”[7]623。至于1935年教育部颁布第一批简化字时, 戴季陶等反对派的抵触情绪更是无以复加, 并最终导致公布文件的废止。

从“简体字运动”的理论主张与社会实践来看, 他们主要做了两方面努力, 一是规范固有简体字, 二是进一步简化汉字。简体字简易便利的优势不言而喻, 这也是“简体字运动”的最初动力;对历代以来的简体字进行搜集整理, 赋予其集体认可的地位与新的流通价值, 这样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固有简体字是集体智慧的自然结晶, 对其所做的整理工作符合历史, 顺应潮流, 满足时需, “简体字运动”为此所做的努力是值得敬佩的。“简体字运动”对待固有简体字, 基本遵循约定俗成、述而不作的原则, 这符合汉字的自身规律与发展趋势, 所以此项工作的开展相对顺利。汉字形体复杂, 不便应用, 对其进行规律性的人为简化是理所应该的, 因此, “简体字运动”进一步简化汉字的种种努力同样是值得肯定的。“简体字运动”在理论上充分论证了简体字的社会价值, 在实践上大大拓展了简体字的应用领域, 对深化汉字本体研究、普及民众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历史功绩有目共睹。“简体字运动”所做的各种尝试, 为新中国的汉字简化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今后的文字改革事业提供了借鉴。

“简体字运动”的系列理论当然也存在诸多不足。总体来看, “简体字运动”是在拼音化狂潮的夹缝中作为治标的办法展开的, 始终处于文字改革事业的附属地位, 尤其是其中某些违背汉字发展规律的强行简化, 破坏了汉字的固有体系, 带来学习与使用上的困难。急功近利的态度与诉求, 致使“简体字运动”的相关工作缺乏长远宏观的认真规划, 故而遗留了不少问题, 诸如汉字简化的方法、偏旁类推简化的方式与范围、同音替代的混淆、简化字的规范等, 困扰了后继的相关工作。

以当前学术标准来看, “简体字运动”的理论深度有所欠缺。汉字有其固有的构形规律, 简化工作应该尊重文字自身体系, 适度适量, 正如裘锡圭所言:“在古文字演变为隶书的过程中, 为了书写的方便, 破坏或削弱了字形的表义表音作用这是合理的, 因为古文字实在太难写了。但在楷书早已成熟的时代还这样做是否很有必要就需要认真考虑了。”[8]18“简体字运动”对此认识不足, 某些主张过分追求形体简易, 破坏了汉字固有的表意表音功能, 给整个汉字体系带来了一定的混乱。

汉字是一套由笔画、部件、组合规则构成的精密体系, 相对独立的个体字符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制约, “汉字简化应该在考察汉字构形系统的总体演变规律, 并对这种规律的内在和外在的原因作出符合解释的基础上进行”[9]15。纵观民国“简体字运动”的理论与实践, 为了缓解普及教育的燃眉之急, 刻意追求单个字符的简易与书写便利, 对汉字整体体系的关注是不够的, 对其内部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不足的。然而, 瑕不掩瑜, “简体字运动”的理论建构之功巨大, 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间众多的精辟主张及其积极的社会实践, 蕴涵了丰富的语文规划学价值, 亟待进一步的系统梳理与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陆费逵.普通教育当采用俗体字[J].教育杂志, 1909 (1) .

[2]陆费逵.答沈君友卿论采用俗体字[J].教育杂志, 1909 (3) .

[3]钱玄同.减省汉字笔画的提议[J].新青年, 1920, 7 (3) .

[4]前国语研究会.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C].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1957.

[5]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

[6]钱玄同.钱玄同文集 (第3卷) [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7]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 (第二册) [C].北京:中华书局, 1980.

[8]裘锡圭.从纯文化学角度看简化字[J].语文建设, 1991 (2) .

一二九运动在历史上讲 篇7

一、“修约废约”运动的历史背景

之所以说民国军阀割据时期的特殊背景, 主要是这时期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建都北京的民国政府虽然名义上是当时中国的中央政府, 但南方的革命政府与之分庭抗礼, 形成我国南北对峙的政治局势。北洋政府与南方革命政府互相对峙, 此消彼长, 北洋政府虽未被其取代, 依然是掌握我国的主要政治力量, 但是力量也削弱不少, 除了应付南方革命政府外, 北洋政府还需要应对内部集团的明争暗斗[2]12, 再加上由于军阀混战造成民怨沸腾, 统治日渐力不从心。在这样的国内政局之下, 北洋政府不得不寻找合适的方法来减少来自国内各方面的政治压力。

当时, 国内普遍蔓延的强烈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声给处于各方压力的北洋政府以政治契机。在此之前, 北洋政府也曾对不平等条约作出过外交努力, 此时, 北洋政府借着国内主要矛盾焦点问题, 顺势提出“修订”不平等条约的政治策略, 希望以此来达到扩大自身实力、赢得民众支持的目的。这一政治策略,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的民众矛盾和统治危机, 缓和了国内局势,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修约废约”运动的进行, 但这始终是北洋政府的暂缓之计, 随着“修约废约”运动的失败, 国内政治的天平逐渐向南方革命政府倾斜[3]172。

“修约废约”运动改变了北洋政府和南方革命政府之间的力量对比, 逐渐成为衡量政治统治权的关键因素。民国时期的“修约废约”运动实际上是由不同党派和不同群体的精英和大众共同发起的一场爱国运动, 北洋政府只是迫于当时政治局势而不得已为之的政治行为。作为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利益的实现工具, 运动初期, 北洋政府起到了平衡和相对稳定时局的作用, 列强对其也是持支持的态度, 随着革命政局的改变, 北洋政府的行为开始影响列强的在华利益, 北洋政府逐渐丧失了帝国主义的信任和支持。例如, 日本已经拒绝承认北洋政府的地位, 这为新生的南方革命政府跻身国家外交提供了机会, 1926年的《对于目前时局的几个重要问题》预示着北洋政府的全面失利。

南方革命政府则凭借“修约废约”运动极大地赢取了民心[4]29, 也极大影响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南方革命政府在“修约废约”运动的旗帜之下逐渐获得当时国内大部分力量的支持, 这一政治目标也成为南方革命政府获得政治力量的重要筹码, 对后来的国民革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修约废约”运动取得的积极成果

首先是德奥俄墨等国的领事裁判权的废止。领事裁判权, 也就是治外法权在中国的“重新判定”。自从1843年英国通过《五口通商章程》获得此项法律管辖权以来, 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借助各种条约逐渐分割中国的法律管辖权。中国的司法权力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利益的工具, 也是其获取既得利益的重要手段。当时的北洋政府实际上是军阀的政府, 其背后也是帝国主义在幕后操纵, 维护帝国主义国家的既得利益。随着南方革命政府和国内民众的“修约废约”的呼声逐渐高涨, 尤其是巴黎公约所引发的全国性的爱国运动, 更加加重了当时北洋政府的统治压力, 北洋政府虽然是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工具, 但为了保存政治势力, 也不得不将“修约废约”提上了政治活动的日程。

《说帖》即应运而生, 此重要文献并非是根据国际法提出的, 而是根据当时中国的特殊国情, 基于列强不平等条约而提出的文献。尽管出于对自身统治地位的考虑, 北洋政府提出了有关“修约废约”的政治文献, 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政治活动, 最后的结果也是失败, 但在前期北洋政府在“修约废约”上也作出了一定的成绩。最重要的就是德奥俄墨等国的领事裁判权的废止。当时北洋政府总统黎元洪宣布断绝与以上各国的外交往来为“修约废约”取得了初步进展, 但并未取消。随着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各国在大战结束后召开巴黎和会, 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与德国签订了《中德协约》[5]113, 这一协约以法律文献的方式再次宣布中国收回领事裁判权。其后, 奥领事裁判权和俄领事裁判权也逐渐被收回, 北洋政府也在1920年的11月成立了“废除领事裁判权筹委会”。但随后的华盛顿会议,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使中国在收回领事裁判权的道路上又逐渐丧失主动权。由于其在收回领事裁判权这一政治目标上不坚定、不彻底, 导致“修约废约”逐渐成为一纸空文。

其次, 收回公共租界内的部分司法自主权。北洋政府在“修约废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不仅体现在领事裁判权上, 在公共租界内也取得了部分司法自主权。在19世纪50年代, 各国在上海成立会审机关, 强夺中国的司法权, 成立国中之国。“五卅”运动后, 中国强烈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 北洋政府处于国内压力由江苏省政府出面与各帝国主义在上海签订《收回上海会审廨暂行章程》, 自此以后, 中国收回了公共租界的部分司法自主权。尽管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但是这种成果很不彻底, 中国的很多重要司法自主权依然掌握在帝国主义的手中。

最后, 北洋政府向各国阐述了本国的政治诉求。根据华盛顿会议的决案, 法权委员应在华盛顿会议闭幕后三个月来华考察。但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拖延来达到“逐渐撤废”, 而这种方法也成为了此法权会议的主要基调。该法权会议于北京召开, 会议分为三个阶段。会议第一阶段是审查中国已制定的各项法律;第二阶段赴各地视察法庭、监狱及司法制度之实施;第三阶段完成考察报告, 并就撤废领事裁判权事宜提出建议。“法权考察委员会”的报告[6]256, 是法权会议的重点, 它对各国撤废领事裁判权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根据法权会议的报告, 与会各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 拒绝北洋政府的撤废要求, 北洋政府的外交努力再次受到挫折。

三、“修约废约”运动的历史作用

“修约废约”这一政治活动从表面上看合情合理, 但是在当时的时局下, 作为贫弱国家的中国无力为国家主权获得外交上的决定性成果, 而且, 北洋政府在“修约废约”上投鼠忌器, 立场不坚定, 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取得外交成果, 结局自然是失败。北洋政府的有关“修约废约”的政治活动主要是在当时国内力量的推动下不得已而为之, 最终的结果也可想而知了。综观北洋政府的修约外交, 我们可以看到被动进行修约外交, 在专业的外交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如废除了德奥俄等国的领事裁判权, 并且利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阐述了本国在“修约废约”问题上的立场和观点, 开始了漫长的废约历程等政治活动, 改变了以往中国不断订立屈辱条约的历史趋势, 中国外交也逐渐朝着利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方向前进, 我们应该对此予以充分肯定。

同时, 我们在考察北洋政府的政治活动之时, 也必须要考虑到当时的国情。第一, “修约废约”运动在当时是旧中国的主要基调, 北洋政府的主要政治活动也必须围绕着时代的主要基调进行, 应该肯定北洋政府在“修约废约”上所进行的努力, 和作出的有利于中国国家独立、司法主权的政治活动。第二, 我们也清楚地看到, 基于国内民众力量的推动和其他政治力量的制衡进行的被动政治不可能取得有效的进步, 最终的结果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第三, 中国自清朝末期以来积弱已久, 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要想在强盛的帝国主义手中取得较大的利益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第四, 北洋政府的政治手段也是影响“修约废约”失败的一个因素, 尽管国情是中国力量弱小, 但是政治手段的强弱也是外交胜利与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北洋政府的软弱和明哲保身也是导致其在外交上失败、在“修约废约”运动中遭受挫折的重要因素。北洋政府的政治活动始终与“修约废约”运动紧密相联, 也是北洋政府的主要政治外交活动。

摘要:北洋政府时期, 废除不平等条约一直是北洋政府和南方革命政府两大对峙政权的外交斗争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在外交政策上也主要围绕“废除不平等条约”来展开, 但国家贫弱和政府的消极态度导致了“修约废约”运动的失败。

关键词:北洋政府,“修约废约”运动,领事裁判权,司法自主权

参考文献

[1]杨丹伟.近代中国法权交涉的历史考察[J].东方论坛, 1999 (4) .

[2]李学智.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国庆活动[J].南京大学学报, 2006 (5) .

[3]刘宝东.民国北京政府废除领事裁判权的外交努力[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5 (4) .

[4]赵晓耕.中华民国时期《司法公报》述略[J].山西大学学报, 2012 (3) .

[5]刘海涛.民国时期的中美留学交流活动述略[J].兰台世界, 2012 (12) .

上一篇:三公经费减少情况说明下一篇:涉法涉诉联合接访中心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