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共11篇)
rfid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篇1
办公楼宇RFID人员定位系统
RFID人员定位应用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大企业对办公场地安全保密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员工工作监管力度的逐渐加大,办公楼宇内的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渐渐被提到各大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规划上来。天津小蜜蜂提出的楼宇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利用有源RFID技术,通过定位器、标识卡及基站等终端设备,可无接触式自动快速地实现人员身份识别、实时定位、轨迹跟踪、进出门管理、工作区域规划设置以及访客管理等一系列的功能。
RFID人员定位系统设计
该方案主要是利用有源RFID技术,通过定位器、标识卡及基站等终端设备,利用RFID无线通信技术将标识卡信息传输到基站,基站将接收到的无线信息上传到后台监控中心,根据软件系统中设置的区域信息进行人员位置分析,实现定位。从而实现对楼宇内人员的身份识别、定位跟踪和轨迹查询等功能。
办公楼RFID人员定位功能实现
身份识别
通过给楼宇内不同人员配备不同的身份标识卡,系统可以对不同类别的人员进行身份属性管理,通过身份识别授权或规定人员不同的权限或管理措施。
实时人员定位
针对楼宇内人员流动情况分区域管理与监控,系统能够根据不同人员佩戴的射频卡信息,实时显示人员的位置及状态信息,并且配合使用定位器,系统可精确定位到楼层,房间和走廊等。
进出门管理
系统可实时判断人员进门或出门的准确时间,记录人员进出门的信息。如设定异常时间或异常人员进、出门的规则,系统一经识别异常行为,将自动记录并报警。
实时区域汇总
可实时显示监控区域的人员分布情况,实时显示人员的位置及状态。显示区域信息,实时更新信息。包括区域历史信息纪录查询。
报警管理功能
超时报警
对指定人员设置,在某些指定区域内停留不得超过指定时间,如果超过指定时间就会报警,可以限制楼宇人员在指定区域的停留时间。
区域禁出禁入报警
针对不同的楼宇内人员,对某些重点区域设置禁入/禁出设置,如果有不相干人员非法进入/进出指定区域则马上报警,提醒相关管理部门采取行动。
访客管理
外来访客可在门口登记处,刷身份证自动将信息登记系统,登记人员可发给访客一张访客卡,该访客卡与身份证信息关联。访客持访客卡,系统可实时监控访客在楼宇内的位置。一旦访客进入禁入区域,系统将时报警,自动发送该客短信“XX区域禁止入内”。
rfid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篇2
1、RFID技术简述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技术, 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它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 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信息数据, 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 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RFID系统主要由电子标签、电子标签读卡器、内置天线组成。电子标签是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 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电子标签读卡器是读取电子标签信息的设备;天线是在电子标签和读卡器间传递射频信号。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当电子标签进入磁场后, 接收读卡器发出的查询信号, 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携带标签信息的反射信号。读卡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 送至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其工作原理入图1所示。
2、平水矿业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设计
2.1 系统工作原理
根据现场具体情况, 在井下需要进行人员跟踪定位的各巷道中放置一定数量的电子标签读卡器, 每个具体地点的读卡器可跟踪通过该地点的人员情况。各电子标签读卡器通过光纤与调度室系统主机连接, 组成一个数据传输网络。
每个井下工作人员都佩带一个电子标签卡, 当井下工作人员通过安装在巷道内的任何一个电子标签读卡器, 读卡器会马上检测到电子标签的信号, 并上传到调度室系统主机中, 这样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就可判断出该工作人员的姓名, 具体位置和通过时间, 并实时显示在调度室的计算机屏幕上。
2.2 系统硬件配置
(1) 在井口调度室安装系统主机用于数据存储和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显示查询, 另配置交换机1台, 主要用于数据转换和传输。公司局域网内的计算机可以在IE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地址即可访问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查询井下工作人员位置和分布。
(2) 井口等候区安装电子标签读卡器2台, -335m中段平巷安装电子标签读卡器2台, -385m中段平巷安装电子标签读卡器4台, -445m中段平巷安装电子标签读卡器2台。每个中段平巷的电子标签读卡器通过RS485线串联, 并通过光纤收发器连接到调度室的系统主机。该电子标签读卡器可在较大的范围内快速、高效可靠地识别电子标签卡, 并具有功率小、识别率高、抗干扰性强、稳定可靠等优点。读卡器结构简单、体积小, 便于安装和维护。
(3) 每个中段平巷安装一台多功能分站, 主要是为电子标签读卡器提供电源, 适用于各种含有爆炸型气体环境中, 防爆型式为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
(4) 每个井下工作人员佩戴电子标签卡, 电子标签卡中存储佩戴人员的个人基本信息, 当井下工作人员通过电子标签读卡器识别范围时, 即可识别该人员位置, 并实时显示在井口调度室的系统主机显示屏上。该电子标签是一种有源射频标识卡, 并具有无线微功率、稳定可靠等优点, 同时体积小便于安置于安全帽上。
2.3 系统软件设计
本系统是在WINDOWS2000环境下以SQL Server 7.0数据库为核心, 并采用Client/Server模式开发而成的具有井下监控、历史查询、考勤统计、人员管理、监控管理、用户管理、网络发布7个模块的系统管理软件。系统软件画面如图2所示。
井下监控模块主要包括井下人员查询统计、井下设备查询统计和实时监控图;历史查询模块主要包括人员运行轨迹查询、设备运行轨迹查询和区域人流量查询;考勤统计包括员工日报表、员工月报表、部门出勤统计、个人出勤统计和干部出勤统计;人员管理包括员工信息设置和员工数据维护;用户管理包括用户操作;监控管理包括地图设置、读头设置、区域设置和报警区域设置;考勤管理包括考勤数据维护、异常人员数据维护、班次设置、工时类别设置、读卡器工作状态和考勤必经读头设置。
本系统主机可以接入公司管理网, 这样公司管理网中的计算机根据授权权限对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进行访问, 查询相关数据和报表, 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3、系统功能与特点
浙江绍兴平水矿业公司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投入后使用运行正常, 并实现了以下功能:
(1) 在地面调度室计算机上可以实时显示井下人员的位置分布, 直观明了, 并能记录井下工作人员到达或离开某一地点的时间, 可以督促和落实相关工作人员是否按时到达工作地点。
(2) 操作人员可以根据计算机屏幕上的分布示意图查看某一区域, 系统即会把这一区域的人员情况统计并显示出来。系统可以设置报警区域, 当有井下人员进入报警区域时, 系统会发出声音报警和显示该人员具体信息。
(3) 系统具有丰富的地图功能, 可以放大、缩小、移动、打印地图等功能。
(4) 系统具有考勤功能, 对井下工作人员考勤记录, 形成各种报表 (出勤报表、缺勤报表、日报表、月报表等) 。
(5) 一旦发生各类事故, 监控计算机显示屏上立即能显示出事故地点的人员数量、人员信息和人员具体位置等信息, 大大提高抢险效率和救援效果。
4、结语
浙江绍兴平水矿业公司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采用了RFID技术, 使系统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强等特点。本系统投入使用后运行结果显示:该系统提高了矿山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现代化水平, 并在灾难救援时发挥重要作用, 保证了矿山企业安全稳定生产, 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郭宏伟.基于RFID技术的矿井车辆智能调度系统[J].电信技术, 2012 (2) :66-70.
[2]黄玉兰.射频识别 (RFID) 核心技术详解[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3]许阳.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实施与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 2012 (3) :220-221.
rfid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篇3
【关键词】RFID图书管理系统;图书定位排架;影响
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数据库和网络资源的丰富性给印刷文献的发展带来重大挑战,但是,受到人们阅读习惯以及社会历史的影响,印刷文献依然是主要的文献载体之一,其在社会领域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图书馆的图书服务工作也将持续开展下去。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图书管理效率,更好为读者服务成为各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
图书馆按照一定的次序将每本图书排列在书架上,便于读者使用和馆员的维护管理,这就是图书定位排架。目前主要的定位排架方法有分类排架法和绑定式排架法,不同的排架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本文将对这两种定位排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几点图书定位排架方法的改进建议。
1 RFID图书管理系统的两种图书定位排架方法及其影响
1.1 分类排架法及其影响
在采用RFID技术之前,图书馆就采用分类排架法,每一本图书的序号是由分类号和辅助号组成的,这个序号决定了其在排架上的位置。这种定位排架方法按照图书学科体系进行分类,使得馆藏图书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通过分类号将同一学科的书籍放到一起,把不同学科的书籍分类开来。只要确定了某本书的序号,就可以在书架的相应位置上找到该书。这种方法对图书排架管理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这种方式无需先通过设备进行检查,只要按照常规上架方式上架即可。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分类排架法非常简单,员工只需要记住26个英文字母和10个阿拉伯数字的顺序,稍加培训就能掌握图书上架。而在图书整架上,分类排架法很容易发现错架现象。
第二,在图书开架管理上,分类排架法能让学生在书库中自由浏览书籍,优势非常明显。在图书闭架上,读者一般不到闭架书库中选书,因而分类排架法不适用。
第三,对于读者来说,分类排架法适用于喜欢在书架中浏览书籍来选书的读者。
1.2 绑定式排架法及其影响
绑定式排架法就是对书架上的书籍进行人为的绑定,从而确定图书的位置。首先将书架上的最小单位——格作为一组图书的定位单元,并赋予其RFID标签,这是层架标,将该位置转换成机器码读入到RFID层架标或数据库中与该层架标相关的字句中。接着,将书架中每一个摆放的图书RFID标签与这一格的层架标相联系,采集图书架位信息,这样,就把每一格中的图书与格绑定在一起了。
第一,可以看出,这种方式在图书上架时必须要有指定的设备,将书籍绑定在书架上的某一个位置上,只有确定是绑定过的,才能根据机器的提示上架。在图书整架中,用机器上显示出来的图书数据与原先绑定在该架上的图书数据对比,若存在不相符的,则为错架。在整架中,绑定式排架法几乎不可能发现编目加工过程中的错误,而分类排架法则很容易发现。
第二,在图书开架上,该种方式管理起来非常复杂,且不具有推荐同类书的作用。在图书闭架上,该种方式实施起来非常便捷,若是全封闭式管理,不必倒架,只需要密集排架就好。
第三,对于习惯先通过管理系统查询到图书的具体位置,然后直接去书架上获取图书的读者来说,两种排架方法都比较适宜。
2 改进排架方法,节省图书馆空间
在RFID图书管理系统中,两种定位排架方法各有优缺点,简单来说,分类排架法适用于管理体系严密、馆藏资源多、读者多的大型专业图书馆,绑定式排架法则适合于馆藏量少、读者要求不高的小型图书馆闭架管理中。
在当前图书馆的运行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馆藏资源越来越多,定位排架越来越复杂。例如:某高校图书馆在过去采用小分类排架法,后来用《中图法》第三版、第四版、第五版,到目前,图书分类排架上,不考虑馆藏资源的多少,一分到底,在一本图书的序号上,先是字母,接着是数字,又是字母,如:TP322.129,这种序号使得读者找书和馆员进行图书定位管理变得非常复杂。笔者认为,在图书定位管理上,应充分结合分类排架法和绑定式排架法,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规避缺陷,有效提高图书定位排架工作效率,节省图书馆空间,便于讀者阅读和馆员的图书定位管理。
第一,按新书到馆后直接上架方式,也就是说:新书到馆后,直接按照到馆的顺序来代表该书的身份定位,先到的号小,后到的后大,将这个顺序号与分类排架法中的序号一同标识在图书上,让读者一目了然,且能让患者迅速了解哪些是新书,哪些是旧书。每一本书都有固定的位置,无论过多少年都不会发生变化。同时,这种方式还能随时注销掉严重破损或是丢失的图书,并且可以用新书与旧书置换的方法注销旧书,这样不仅能保证读者的顺利阅读,还能保证图书馆藏号码的连续性。
第二,建立样本库、临时书架等。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图书定位管理应顺应读者的阅读习惯,例如: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将毕业设计、课题调研、重大事件等临时性、重要性事件的相关图书编排成样本库、临时书架等,使其与新书到馆同时上架并存,让读者更轻松的找到想要的书籍。在这里,样本库是不外借的,其就是图书馆库存的样本,其无需采用绑定式排架方法,只需要按照分类排架法进行分类排架即可,顺应读者分类阅读的习惯。临时书架中涉及到的内容一般是毕业设计、课题调研、重大事件等的图书,根据读者的需求编排图书目录,设定临时图书区,便于读者借阅。样本库、临时书架的管理非常简单,有助于降低图书馆新书分类上架的麻烦,节省图书馆的空间,恢复图书馆良好的布局,无论是对图书馆的对账还是图书注销,都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图书馆事业也迅猛发展起来,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图书定位排架对于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掌握图书定位排架方法的优缺点,结合本图书馆的定位排架存在的问题,将不同的图书定位排架方法结合起来,改进图书定位排架,对于图书馆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晓玲,杨明华.RFID图书管理系统中图书定位排架方式探析[J].图书馆论坛,2012,32(3):102-104,131.
[2] 赵翀,孙维.图书馆图书定位排架方法及导航系统探析--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6):189-190.
人员考勤定位系统 篇4
《超时人员修改》1、2、3、4、5、6、7、8、9、《修改姓名》 人员历史轨迹查询 系统管理 其它 考勤信息修订 入井时间设定 查询条件 点姓名 设定条件 点姓名 添加条件 查询1、2、3、系统管理 人员信息 人员信息
《修改分站》1、2、3、4、5、6、硬件信息配置平台 停止巡检 系统管理 硬件信息配置 设备管理 修改
《修改图形》1、2、3、4、5、系统管理 矿井图形 编辑 其它 上传
丢失文件
监狱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北京天一 篇5
时间:2010-5-5 10:00:00 点击:9712 来源:
一、监狱现状(系统背景)
进入21世纪,以知识经济、信息网络、全球一体化等为特征的新一轮现代化浪潮正向我们扑面而来。信息化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担负着维护社会安宁和稳定、预防和减少犯罪的重要职能,更需要积极借鉴、吸收这些人类文明的科技成果,保证监狱领域的广泛应用,把监狱各项纷繁复杂的管理工作与当代高科技紧密结合,促进监狱事业的不断发展,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
当前,随着监狱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新的监狱体制、新的监狱管理模式正在逐步建立。但是,从整体上看,监狱工作的基本运行模式大多还是沿用在计划经济中形成的模式,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滞后,监管条件基础薄弱,特别是监、企、社合一的监狱管理体制,在某些局部仍保留着几十年前的模样,直接导致监狱工作安全防范能力不足、执法功能弱化、改造效果下降,各种矛盾、困难、挑战纷至沓来。因此,我们要积极、主动地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生活条件,以增强监狱基本功能为目标,发扬创新精神,走信息化之路,彻底改革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传统监狱管理模式。
需求一:逃狱越狱时有发生
近期几年发生了多起越狱事件,安徽界首看守所、内蒙古呼和浩特第二监狱发生的重刑犯越狱,黑龙江黎明监狱逃狱事件。这些恶性事件的发生不只是对人力和财力的巨大消耗,而且在社会上引起了恶劣影响
需求二:监狱信息化建设改造迫在眉睫
全国监狱信息化比较落后,设备比较陈旧。司法部提出了科技兴监、向科学技术要警力、“人防和技防”相结合、提高监狱管理水平的指导思想,把监狱监管系统建成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智能化监管控制系统。目前,监狱内应用了许多科技手段进行监控,比如视频、对讲、红外、门禁、电网等都进行了综合管理,但是这些信息系统只局限于信息处理,而信息采集仍然只是依靠手写输入,无法将信息系统和在押人员真正的关联起来,而且视频识别依赖人工,有些自动的报警也要依赖人工识别。监狱急需一种识别技术来辅助现有安防设备。
需求三:RFID技术逐渐成熟应用于各个行业
近年来RFID射频识别技术实现自动身份识别、位置跟踪、预警和自动报警、应急指挥、规范罪犯行为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在国际上被认为是罪犯改造领域革命性的技术突破
二、解决方案(系统概述)
利用本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有效地对犯人进行考勤管理,这个过程全部都是自动化过程,给每个车间指定点装设一个读卡器,犯人不必每天主动去刷卡,只需犯人每天排好队自由走过去,就可实现考勤。给犯人带来了方便,进而使那些不配合管理工作的犯人失去了滋事的机会,也可以减少犯人之间冲突的产生。从而有利于管理工作地进行,使监狱的管理工作智能化、简捷化。同时,警务人员也可随身携带可移动手持机PDA读卡器,只需要在犯人工作的场合巡查走动一圈,就能够很轻松的实现犯人的考勤。当然,我们还可以做到设置区域报警功能,也就是设置权限,不同区域的犯人只能在各自的领域内工作、活动,只有经过事先批准的人员才可以跨区作业,否则,系统会发出报警。另外该系统应用木兰RFID技术,精确地ID号判断,突破传统意义上的红外报警的局限性,能够精确显示引起报警的原因及人员信息、时间、地点等。2.1系统组成
(腕带、基站,手持PDA,数据库等)1.犯人腕带
定位卡分为犯人卡和管理卡两种。犯人卡采用腕带形式,采用防脱、防损设计,结实耐用,不易损坏。犯人腕带用于监视犯人位置,一经佩戴,不使用专用工具不能解开,并且在以下三种情况,系统立即报警,并提示犯人所在的位置。①定位卡信号被屏蔽 ②定位卡被破坏 ③低电压报警 2.狱警腕带
干警管理卡采用钥匙链形式,易于携带、佩戴。也可使用腕带形式,使用较为方便,不影响日常正常活动。干警管理卡可用于干警位置的管理,干警出入、考勤管理,并具有双向通信功能,可接收系统发来的报警信号并提示,也可在紧急情况下向系统发送报警信号。3.定位基站
定位基站用于接收射频卡信号并上传到系统。基站可以调节信号强度,室外最远可达到300米。通过配置基站,可实现定位到房间,在特殊出入口可实现门口进出控制,区分门内门外。除了在定位上可精确到房间外,基站信号确保覆盖整个控制区,信号不出现意外中断。
定位基站同时具有485接口和以太网接口,可使用TCP/IP方式与系统通信,接入方便。在不具备和不便布设网络时,可布设485信号电缆485接入系统。如果布线确有困难的,还可以用移动基站作为替代,移动基站通过GPRS接入,安装使用非常便捷。4.验卡基站
验卡基站用于接收通道验卡信息,协助通道验卡终端进行验卡。与普通定位基站相比,验卡基站能快速收发人员信息,并可根据实际验卡通行需要调整接收信号范围。5.外出管理设备
犯人外出时的管理,主要涉及以下两个部分。 ♦ 移动基站
移动基站具有普通基站的基本功能,但具有便携、无线的特点。外出时将移动基站随车辆、人员同时移动,保持对犯人卡的接收,以对其进行监控。当外出人员较多、工作场地较大时,可能需要多个移动基站进行联合监控。
移动基站使用电池供电,平时应注意保持电量。在外出场地,移动基站通过GPRS方式向系统发送数据。
♦ PDA 外出时,如果条件具备,可以使用公网访问终端进行现场人员管理。如果受条件限制,则可以采用智能PDA进行管理。智能PDA可以通过WAP方式访问系统,管理外出人员。智能PDA加配基站模块,还可以直接接收附近的射频卡,可用于寻找、查岗、验卡,当发生异常紧急状况时,可以快速紧急报警。智能PDA还具有手机功能,只要插入普通手机卡,即可使用手机功能,包括语音通讯、短信等,可以接收系统的信息、通知。智能PDA可对现场进行拍照,将现场照片发回系统。6.数据采集机
数据采集机充当定位基站和计算机系统之间的数据IO角色,负责接收定位基站信息并写入数据库,由数据服务器进行处理。可以采用冗余设计,采用多台数据采集机并发工作,并对其流量进行负载均衡。当一台采集机发生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几乎零延时的切换到另外一台采集机,不影响数据的接收,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可靠。7.客户端
客户端用于随时监控整个系统,通过三维立体效果监视控制区内犯人和干警位置情况、活动情况、报警情况。也可查询各种系统统计报表。8.WebServise中间服务器
WebServise中间服务器封装业务逻辑提供接口服务供客户端使用。9.WAP网关
WAP网关服务器用于提供WAP访问。它实现WAP协议栈(wsp/wtp/wtls/wdp)与Internet协议栈(http/tls/tcp/ip)之间的协议转换,并进行信息内容的编解码,即将WAP数据压缩编码以减少网络数据流量,最大限度利用无线资源。当需要通过手机访问系统,特别是在干警带犯人外出时,需要通过智能PDA访问系统时使用。10.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服务器主要实现的作用有三点:一,实现系统高可用性。当数据采集机、数据服务器、WEB服务器等关键服务设备发生故障时,系统可以零切换的利用冗余设备继续工作,不会影响正常的服务。二,系统可扩展性。由于采用支持集群的服务,必要时无论是数据采集机,数据服务还是WEB服务器,可以方便的扩展,只需增加相应的服务器,修改负载均衡配置即可,并且在此过程中系统的服务可以不受影响的持续提供。三,负载均衡能力。一个服务由数个物理服务器提供,并且每个物理服务器运行的应用或服务是相同的,可以将负载分摊到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从而保持每个物理服务器有比较合理的负载,在保持高可用性的同时,成倍的提高了系统性能。在必要的情况下,包括负载均衡服务器、防火墙在内的网络设备也可进行冗余设计,确保万无一失。
11.数据服务器
数据服务器负责数据的存储和计算。对需要短信信息的情况,由于监狱定位系统短信量较小,采用短信Modem方式处理即可。此时可在数据服务器上加挂短信Modem,并运行短信模块,任何必要的信息都可设置以短信形式发送到指定的干警、管理人员手机上,也可接收简单的短信命令,根据命令进行查询,将查询结果返回到手机。如果短信量较大,可单独设置一台短信服务器进行短信服务,更可以扩展为企信通、直至向移动运营商申请短信接入。12.公网访问终端
系统通过Internet接入内网。由于WebService提供服务可以突破防火墙,打开3DClient终端,输入正确的用户和密码,就像在内网一样访问系统。2.2系统工作原理(系统架构和原理描述)
图 监狱人员定位系统架构图 系统原理
腕带一经佩戴无法自行拆卸,犯人每天带着腕带式电子标签卡进入监控区,因为该电子标签是有源的,所以工作方式是主动式,也就是不停地向外发射ID号信息,当犯人到监控区以后,装在监控区的读卡器就会读到标签ID号信息,读卡器再通过以太网线以及相关集线器等中间设备把信号传到电脑上,通过对照ID号数据库就能看到犯人的详细信息。每个监控区的固定式读卡器可以通过软件设置使其在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监控,比如设置自动刷新一次,即实现自动执行一次。
在监狱的所有场所中:房屋、道路、围墙等位置安放RFID读写器、结合原有的摄像机、喇叭等监控设备。当出现信号消失、私自跨区域行为、红外摄像机立即捕捉并记录现场情况,中央控制室声光报警提示,管理人员根据现场情况使用对讲,通过该区域的喇叭进行管理。主要针对以下几个区域进行监控:
(一)当犯人试图化妆、隐蔽、强行通过监狱门口时,读写器读取到非法进入该区域的腕式标签信号,向后台中央控制室发出报警提示,同时摄像机主动拍摄现场情况。中央控制室通过对讲器对该区域实时喊话。
(二)道路沿途布设RFID读写器、结合原有红外摄像机和喇叭,针对正常时间内无进入权限的腕式标签携带者进行识别,当出现异常进入时,摄像机开始拍摄并由中央控制室人员向此区域人员对讲喊话。
(三)对放风场所范围内信号进行监控,当出现非法越界、信号消失,中央控制室可对信号特征立即做出反应。对放风场所的信号进行识别并随时报警。对每个房间的信号进行监控。
(四)针对房间进行时间监控,防止犯人在里面的异常行为造成人员伤害,尤其是夜间警力减少时。在楼道中布设的RFID读写器和摄像机可对人员行走路径进行简单的路径描述。
(五)对车间和食堂内信号进行监控,针对不可跨区域的特定人员进行自动识别,并通过对讲发出提示。
(六)对于一级监控区域的狱墙与隔离栏之间的地区,加装RFID读写器、配合原有设备如摄像机和喇叭。RFID读写器会将企图靠近隔离栏的无接近权限人员腕式标签信号发送到中央控制室,并发出警报提示,管理人员根据同时启动录像的现场情况做出反应。
(七)犯人在监狱内部消费时(如食堂等),可使用腕式标签近距离在读写器上感应后,后台管理系统自动记录消费金额。方便内部管理与核算。
(八)当犯人到监狱外进行劳动或押解提审等行动时,读写器在车顶安放,狱警使用手持机现场外围流动监控,当出现信号消失、超出(或出现在)外围手持机读取范围内时,发出报警提示。防止犯人逃脱。2.3方案介绍
该方案运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通过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信息传输从而达到识别、跟踪定位和轨迹查询等功能。
在监狱中室内外的房间、楼层、广场、围墙、通道等,按照要求布置基站,实现信号覆盖,对所需监控的犯人和要保护的狱警和物品配发相应的电子标签。对监狱服刑人员佩带RFID犯人腕带,在监舍、厂房、医院安装位基站,这样可以实时掌握在押人员的数量,当在押人员擅自离开或进入某一非法区域时,系统将报警,便于进行及时处理。对犯人采用非随意拆卸式的腕带,犯人腕带如有无信号、被破坏等情况会自动报警、记录每个犯人的历史行动轨迹。
狱警及工作人员随身佩带专用RFID狱警腕带,腕带有设置报警按钮,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按下求援按钮发出求援信号,以通知监控中心,且在指挥指挥中心的地图上及时显示报警位置,这样后端可以及时进行支援,保证了警察的安全。该系统还可以与监狱智能管理系统、人脸识别系统、智能门禁系统、视频采集系统结合使用,可以为劳教所对劳教人员的各项管理工作提供便捷、高效的现代化手段。2.4系统配置
三、系统特点及实施效益 3.1.设备性能
有源识别卡,高度的识别可靠性,100%的前端识别率;
有源卡识别距离远(0-120米),本方案无须用手持读卡器放到标签旁边,可完全实现全自动识别;
极高的防冲突性(同时可识别200张有源卡),高度的识别稳定性(误码率小于十万分之一),真正达到无误码、无漏卡;
可以实时追踪与定位,自动进行犯人考勤监控;
具有破坏报警功能,可以防止犯人随意拆除;
提高管理水平,集中管理、分布式控制;有效的进行监狱犯人管理,提高了管理的智能化和科学性。
3.2.安全性、稳定性高
高可靠性:环境温度-20℃-+85℃内能完全正常运行(MTBF≥70000小时),尤其是在北方低温和南方高温状态下更显优势,可以有效抵抗恶劣环境下空气中的高粉尘和潮湿等环境下,能够保证设备正常使用;
高抗干扰性,对周界环境无特殊要求,环境适应性强; • • • • • •• • 器件故障率最小化,运行可靠;
超低功耗:使用寿命长,平均成本低,免维护,并且对人体安全、健康,无电磁辐射污染,使用更安全。可配置微波模块工作方式,发射功率可调。3.3系统实施效益
提高监狱的管理水平,实现智能化管理 ;
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减少了人力的损耗 ;
降低了犯人结党闹事、打架斗殴的概率 ;
使监狱的管理更上一个台阶,有利于改造犯人,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系统功能
本系统软件有“安装版”和“网络版”两种版本,所谓安装版,即单机版,是局限于现场控制室内一台电脑使用的软件;所谓网络版,就是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都能登录该软件界面,使用该软件的定位、考勤功能进行远程监控(前提:现场控制室的那台电脑必须是联网的)。4.1实时监控
4.1.1实时人员位置:实时显示人员的位置及状态,并且需要在地图上标注。 4.1.2区域汇总:实时显示区域汇总。
4.1.3定位跟踪:选择需要定位的人员,当人员位置发生改变时,在地图上显示人员的移动轨迹。如果没有预先设置任意2个基站的移动轨迹,则移动轨迹为一条直线。对于需要定位的人员没有人数上的限制。
4.1.4实时报警:实时显示所有的报警信息。 4.2系统管理
4.2.1日志管理:系统记录所有操作,管理员可查看并定期清除。 4.22地图管理:存储、查询、导入和应用bmp或jpg格式电子地图。 4.3用户管理
4.3.1权限管理:按模块配置管理系统用户权限。 4.3.2更改个人密码:用户更改个人的登录密码。
4.3.3 用户锁定:暂时离开计算机时避免其他人员操作本系统。4.4信息维护
4.4.1射频卡管理:编辑和查询射频卡资料信息。 • • • • • • 4.4.2犯人管理:编辑和查询犯人资料信息。 4.4.3 狱警管理:编辑和查询射狱警资料信息。4.4.4基站管理:编辑和查询基站资料信息。 4.4.5 区域管理:编辑和查询区域资料信息。4.5管理设置
4.5.1报警管理:配置系统报警事件。
4.5.2路线设置:设置和查询任意2个基站的移动轨迹。 4.5.3 区域设置:设置和查询区域的规则信息。4.6信息维护
4.6.1射频卡报警查询:查询某个时间段内射频卡的报警信息,主要包括射频卡无信号以及射频卡电池电压低。
4.6.2基站报警查询:查询某个时段内基站的报警信息。主要包括基站无信号。
4.6.3 区域报警查询:查询某个时间段内人员等移动目标违反区域规则的报警信息。主要包括区域禁入、区域禁出、停留超时。
4.6.4报警明细查询:显示所有的报警信息,包含卡、基站、区域的报警信息。 4.6.5 区域进出查询:查询某个时间段内人员等移动目标的区域进出情况。4.6.6历史位置查询:用于查询某个时间段内人员等移动目标的位置。 4.6.7 历史轨迹回放:用于回放某个时间段内人员等移动目标的轨迹。
五、系统管理软件界面
本系统软件有“安装版”和“网络版”两种版本,所谓安装版,即单机版,是局限于现场控制室内一台电脑使用的软件;所谓网络版,就是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都能登录该软件界面,使用该软件的定位、考勤功能进行远程监控(前提:现场控制室的那台电脑必须是联网的)。以下展示安装版的软件功能截图:
(包括登录界面、监控界面、狱警/犯人信息增加、查询界面,用户修改界面等)
登陆界面
实时监控界面
信息维护界面
系统管理界面
管理设置界面
查询统计界面
用户管理界面
六、产品证书
七、施工 施工队伍
1、岗位素质要求、分工及职责
* 工程总指挥 负责工程整体指导工作,定期、不定期检查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并根据工程项目的需要,及时调用后备资源支持工作。
* 项目经理
具有大中型信息系统集成工程和监狱施工工程项目的管理与实践经验,督促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对工程项目实施进度负责;负责协调解决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负责与相关人员的协调工作。
* 技术负责人
具有大中型信息系统集成工程和监狱施工设计、实施经验,技术知识、技能全面,负责组织本工程项目设计和现场工程技术。
* 工程技术人员
要求具有丰富的工程实施经验,作为主要人员参加过大中型系统工程的实施,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进度问题,及时上报项目经理
* 质量管理人员
要求熟悉信息系统集成工程和监狱施工工程特点、技术特点及产品特点,并熟悉相关技术执行标准及验收标准,负责协调系统设备检验与工程验收工作。
* 项目管理人员
要求具有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及责任心,协助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工程项目方案的实施、协调和管理工作
* 材料设备管理人员
要求熟悉工程所需材料、设备规格、负责材料、设备的进出库管理和库存管理,保证库存设备的完整。
* 行政助理
具有行政管理,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及责任心,负责日常行政事务工作
* 安全员
要求具有很强的责任心,负责巡视日常工作安全防范及库存设备的安全
2、工作流程
项目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同时还应发扬相互协作的精神,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开展工作。大致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设计,实施方案设计,工程方案设计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技术负责人协助,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完成。
第二步是实施,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保证工程顺利完成.八、成功案例介绍
基站布点效果图
现场施工管理
九、售后服务
我公司将严格遵循标书或是合同的规定,向矿方提供系统最终验收合格之日起一年内的保修期的责任和义务。考虑到设备维护的连续性,建议矿方与我公司签定维护合同,以确保该系统的正常运行锁必须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支持。
1、服务立项
通过制定专人跟进项目,进行现场和远程协助指导安装,解决出现的故障和问题。
2、售后服务方式及内容
保修期限:按国家规定一年免费保修,软件部分一年内免费升级。
定期委会保养,保修期结束,实行终身有偿维修服务。
3、紧急异常情况的及时处理
经验表明,任何实际的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都难免出现某些紧急异常情况,我公司具有处理这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紧急异常情况处理的保障体系。
联系方式:
人员定位系统故障处理安全措施 篇6
人员定位系统发生故障时,针对期间管理、处理及维护,特制定本措施。
1、维护人员作业时,严格执行“三大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必须遵守各种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行业标准。
2、地面中心站必须是双电源,配备UPS电源,UPS电源必须供电2小时,突然停电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经批准后,必须立即由专业人员处理故障,处理完成后立即汇报有关领导,做好记录。,3、地面检修、维护必须停地面低压变电所时,必须经矿有关领导批准,必须提前通知矿调度,地面中心站准备完成后,机电部门方可停电检修,严禁地面低压变电所同时停低压两套电源。
4、低压变电所停电前,必须提前通知矿调度,通讯队做好停电准备工作,使用另一套电源,服务器必须进行数据备份,备份完成后,先断外接服务器电源,启用备用UPS电源,开启另一套低压电源,确保服务器不停机。
5、地面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经批准后,必须立即由专业人员处理故障,处理完成后立即汇报有关领导,做好记录。
6、地面服务器网络传输接口(交换机)出现故障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经批准后,必须立即由专业人员处理故障,处理完成后立即汇报有关领导,做好记录。
7、地面主机显示数据异常(设备运行异常、传输数据异常)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经批准后,必须立即由专业人员处理故障,处理完成后立即汇报有关领导,做好记录。
8、信号电缆出现异常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维修人员立即处理,故障不得超过8小时,作业完成后汇报矿调度,做好记录。
9、人员定位设备(分站、电源箱)出现异常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维修人员立即处理,故障不得超过8小时,作业完成后汇报矿调度,做好记录。
10、线路故障时,加隔爆接线盒,电缆接法要正确,接线不许有明接头。
rfid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篇7
关键词:物联网,RFID,定位技术
随着高科技犯罪的日益增加, 人们对如机场大厅、展厅、仓库、高档写字楼等场合的安全管理更加重视, 尤其是对访客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受定位时间、定位精度以及复杂室内环境等条件的限制, 比较完善的定位技术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被利用。采用传统的人员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 本文采用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人员定位管理方式, 可以解决传统管理方式的不足, 如效率低、不能实时监控、成本高等;能够实现对人员的实时跟踪管理, 并将人员信息及行动记录以电子化的方式保存在数据库中, 以方便管理人员实时查询及日后的历史查询, 彻底取代以往纸质保存人工管理查询的方式, 并与监控录像系统有效结合, 实现可视化管理, 进而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1 射频技术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系统称为无线射频系统, 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 它的工作原理:使用射频电磁波通过空间耦合在阅读器和进行识别、分类和跟踪的移动物品之间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RFID是一种利用电磁能量实现自动识别和数据捕获的技术, 可以提供无人看管的自动监视与报告作业。
RFID系统一般由阅读器、应答器和应用系统三部分组成, 通过电波在响应媒介和询问媒介间传递信息。阅读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 当应答器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 应答器获得能量被激活, 应答器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其内置发送天线发送出去, 系统接收天线接收到从应答器发送来的载波信号, 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阅读器, 阅读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送到后台主系统进行相关处理;主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应答器的合法性, 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 发出指令信号控制执行机构动作。
2 方案设计
2.1 系统组成
本系统主要由定位网络节点 (应答器) 、无线ID模块、标准电缆等组成。RFID无线网络跟踪定位系统采用RFID无线网络技术, 应答器设置成一个电子卡;阅读器则是安装在室内固定的位置上, 通常其位置是已知的, 利用这些已知位置的阅读器来定位处在运动状态的应答器;所安置的网络模块将自动组成一个RFID通信网络, 这个通信网络实际就是一个定位网络, 每一个网络节点就是一个定位点, 网络节点可通过自动读取移动目标的信息和信号强度, 来确定移动目标的位置信息, 网络定位点在已有的通信电缆的地方直接通过RS232接口与现有的通信电缆相连接, 再通过交换机将信息上传到终端管理计算机, 实现对人员的定位管理。系统的中央管理控制软件是定位系统的管理中心, 以控制阅读器和RFID卡的工作状态, 以及进行定位数据统计处理等, 系统组成图如图1所示。
2.2 系统部署方案
本文采用2.45GHz频率的有源射频系统。因为人体对无线电波具有很强的吸收作用, 而普通的无源射频技术因为功率较低, 穿透能力较弱, 应用于人员管理时, 容易造成射频标签无法被正常识读;而有源电子标签内装有电池, 标签的工作电源完全由内部电池供给, 一般具有较远的阅读距离和较强的穿透能力, 可以穿透所有的非金属物质, 人体的遮挡也不会造成标签的识读错误。而且可以确保每个运动方向的人员的信息都能够有效地被自动采集到, 不需要出入人员主动进行配合, 效果较好。
在远程监控现场 (譬如大门和关键区域) , 部署RFID硬件设备 (RFID阅读器和天线) , 一旦人员进入受控区域, 其有源标签就会发送信息给阅读器, 上传给人员定位软件系统进行处理或存储。
RFID人员定位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 其天线的具体布置方案应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实施。
(1) 大门受控区域。
每个大门使用一台RFID阅读器, 实现对人员进出数据的自动采集和传输。两个天线分别安装在大门内部和外部, 调整无线射频控制范围, 使两个天线的监控区域分别覆盖门内和门外的进出通道。
当携带射频卡的人员通过大门时, 其卡内的信息将被大门内外的两个天线依次采集到, 并由中间件传输到后端系统。对人员的进出判断由软件系统依据内外天线采集数据的先后顺序确定人员的行动轨迹。
(2) 过道或其他受控区域。
在过道或受控区域部署RFID阅读器, 调整阅读器的射频控制距离。当携带射频卡的人员进入受控区域时, 卡内的信息将被自动采集并通过中间件传输到后端系统。后端系统采用RFID人员定位软件产品可以实时完成对采集数据的统计分析, 显示人员当前所在的区域, 实现与监控录像系统、门禁管理系统等不同安防系统的全面结合, 实现对人员 (包括外来访客) 的有效监控和管理。
2.3 系统功能实现
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人员定位系统可克服传统的人员管理模式, 实现现代人员管理的自动化和无纸化, 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功能实现, 具体功能如下所示。
(1) 具有RFID人员卡分配和回收流程, 可提供人员信息录入界面。
(2) 能实时监控各区域内的人员, 可通过图像化方式查看人员的状态。
(3) 能提供人员定位历史信息的多样化查询机制及报表显示。
(4) 根据时间和区域, 在地图上可查看被监控人员的行动轨迹及停留时间。
(5) 电子地图可随意更换, 可动态设置RFID阅读器在地图上的位置。
(6) 能提供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机制, 为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提供不同的信息展现。
3 结语
本文研究了室内射频识别 (RFID) 定位系统, 该系统是移动自定位系统。在本系统中采用阅读器安装在室内固定的位置上, 其位置是已知的, 利用已知位置的阅读器来定位处在运动状态的电子标签。阅读器通过检测其周围的电子标签对自己的位置进行定位并将位置传输给计算机系统, 实现对人员的实时定位管理。
参考文献
[1]田美花.基于RFID技术的生产执行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07.
[2]马宇健.基于电子标签的签名系统设计与实现[J].北京:北方工业大学, 2009.
[3]Martin Peter Michael.ArchitecturalSolutions for Mobile RFID Services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2008.
rfid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篇8
关键词: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RFID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使得各种的煤矿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国家对于煤矿安全方面的投入也是越来越多,但是现实是目前的煤矿人员的安全措施仍然不到位。相关的人员管理中还是采取人为管理,使得各种事故频频发生,这是由于人为操作所以出错的机会大一些,而且一旦事故发生之后,地面人员不能够知道井下人员的具体分布的情况,使得救援的工作非常难开展,这一点在实际中都已经被广泛的验证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井下工作人员的定位技术的研究课题也就被提上了日程,这种技术可以保证在井下人员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被很方便的找到进而提供各种协助,可以极大地减少各种的伤亡事故的发生,各方面的损失也会变得更少。
为了缓解这种情况,提高对于煤矿的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提升煤炭行业的安全技术水准,本文着重介绍一种以RFID技术为核心的定位系统技术,这种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无线、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的功能的实现,而且可以实现多目标、运动目标的非接触式的识别,并且可以做好加密和解密方面的工作,如今这种技术已经在公路,煤矿和铁路行业中被广泛的运用,但是由于我国的这方面的工作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1.RFID技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1 电子标签
电子标签是用于在信息的发送过程中把信息通过天线来发送给读写器以便于识别的,而且根据电子标签的不一样,电子标签主要可以分为有源电子标签以及无源电子标签两种类型:有源的电子标签本身有电池来提供电源,可以提供较远的作用距离,但是工作时间短,体积比较大,使用的成本比较高而且对于具体的适用环境也都有各种的要求;无源电子标签本身没有携带电池组,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波束的供电技术来把接受的射频能量转化成为直流电源的能量以便为无源电子标签供电,这种标签的特点就是工作时间长,作用距离短,而且适合在很多种的工作情况下使用,比较实用。
1.2读写器
读写器是电子标签实现非接触式的无线通信的主要实现方式,主要的功能也就是识别出每一张在其工作范围内的电子标签的存在以及其发射的信息,并且把数据经过电子调制器那边去处理的工具。在各种设备的有效作业距离内,当数据从读写器中发出的时候,读写器内部缠绕的天线以及电子标签之间缠绕的天线之间共同的作用也就会形成一个磁场,电子标签内部的接受天线也会利用其会产生变化的负载的特点进而来控制接受天线的反射回来的信号,把返回的电磁波发送给读写器,当读写器接收到反射信号时,进行解码获取被识别的信息并发出相应的电磁载波.
1.3 天线
读写器会通过天线来发射出具有一定频率的信号,比如在RFID进入到读写器的工作场所的时候,其天线本身就会被感应而产生电流,这个时候RFID的标签也就会由于获得能量而被激活进而向讀写器发送出自身的编码信息。对于射频识别系统来说,接收耦合天线相当于等效有一个可变负载;读写器接收到来自标签的载波信号,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后送至计算机主机进行处理;计算机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标签的合法性,控制逻辑接收指令完成存储、发送数据或其它操作.
2.整个系统的基本结构组成
2.1 电子标签
为了使得定位技术可以有最好的实用性以及最好的推广的方便性,系统的考虑到重量、成本与运行的维护各方面的情况,本文介绍的方案则主要是一种集成天线的无源电子标签,这种标签的作用半径可以达到十米,无源电子标签在读出器的作用距离之外的话是没有作用的,只有在电子标签的相应的距离之内,接受了读写器的射频能量才能够有反应,进而开始工作的过程。电子标签工作所需要的能量通过电磁耦合单元或天线,以非接触的方式传送给电子标签.每个标签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lD号码——UID(通常为制造时间),可以进行读写、覆盖、增加的操作,可将每一个矿工的个人信息写入其专属卡中,以便读写器进行识别.为了适应煤矿的各种极端条件,此次设计的电子标签进行了防水与防高温的设计,即使在这些极端的情况下也依然会正常的工作。在具体地使用中,考虑到电子标签的易携带性,可以考虑把电子标签和矿灯的电源放在一起,这样可以获得很长的使用寿命。
2.2 读写器
由于对整个系统进行整体考虑,考虑到各方面的成本因素并且对煤矿进行实地考察后发现,采用单方面的只读器会获得较好的效果,这种标签在有效的工作范围内,只能够进行电子标签的发射信号的读取,并不能够来对电子标签进行读写操作。在这里采用的工作频段在902~928 MHz频段,每个信道占20 dB的带宽,约达到50 kHz和500kHz之间.与天线配合控制,经过跳频,有效范围可达8~10 m,采用ISQl8000—6协议.读写器可与标签以50~100次/s的频率通信,即可识别50~100个/s对象,这种技术标准是完全可以满足煤矿的工作要求的,在实际中可以考虑把读写器固定的安装,固定位置的读写器可以对电子标签进行完全的识别,而且还可以极大地忍受各种的恶劣的情况并且在没有可见光的情况下也是可以读出的,在高温以及外界的粉尘的情况下也可以正常的工作。
2.3天线
本系统采用的天线具有以下的特点,即足够小,可以方便的粘贴到任何的地方,有着各个方向的信号接收的覆盖面,可以获得最大的信号的接收,不论具体的人员处于什么方向上,天线的极化都有可能与读写器之间的询问信号相互的匹配到一起,价格非常便宜。而且具体的依据RFID的工作频段的不一样,电子标签也可以主要分为近距离的感应天线以及远距离的辐射的天线这两种类型,由于系统的需要所以选择了远距离的辐射天线场辐射天线主要有电场偶极子天线、对称振子天线以及微带天线,通常是谐振式的,一般取为半波长.
2.4单片机
单片机的主要功能就是可以管理读写器以及网络接口模块的通讯接口部分,主机需要与单片机进行连接进而来访问电子标签。使用在煤矿的工作条件下的单片机需要具备以下的特点:即价格便宜、节省能量、具有较高的处理速度、体积较小而且具备很好地防爆特点。本系统主要采用的是美国的超低能耗的单片机C8051F30x.C8051F 30x单片机具有与MCS-51内核及指令集完全兼容的微控制器,除了具有标准8051的数字外设部件之外,片内还集成了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模拟部件和其它数字外设及功能部件,特别是它在设法保持CISI结构及指令系统不变的情况下对指令运行实行流水线作业推出了CIP.51的CPU模式整个指令集的平均运行速度是8051的9.5倍.这种高速的指令运行速度使系统具有了很高的处理速度.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使得煤矿的井下人员可以获得更好的安全保证,本系统考虑到了在煤矿的工作条件下的多种需求,本系统安全可靠,可以经受极端的恶劣条件,而且价格也是比较低廉,该系统的推广应用将为井下出现事故时,提供快速的救护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吕振,刘丹,李春光.基于捷联惯性导航的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J].煤炭学报,2011
[2]李成学,郭林霞.基于RFID技术的煤矿井下人员管理信息化的研究[J].中国矿业,2011
[3]范迪,吕常智,李虎.基于射频模块的矿井巷道人员定位的实现[J].煤矿机械,2011
作者简介:
人员定位系统识别卡管理规定 2 篇9
为了有效管理和使用人员定位系统,充分发挥其在矿井安全生产动态管理过程中可靠的安全保障功能,特制定本使用管理规定。
一、识别卡的申领
由科、队提出申请、出具人员名单交监控队核对。之后报安监处审核盖章后持单据与抵押金xxx元/卡交予财务科,由财务科出具证明至监控队领取识别卡。
二、发放卡时进行信息登录,登录时必须认真核对科队、工种、工号、姓名等重要信息。确定发卡信息无误后,即可按指定人员进行发放。
三、识别卡的更换和注销
1、在卡的使用过程由于卡的电量或其它因素等需要更换时,应提出申请,待审核同意后,连原卡一起交给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员方可办理。
2、人员识别卡丢失或损坏后,必须及时提出申请补办,同意后,重新交付押金进行补办。在补办期间,应使用备用卡。
3、人员在调动工作或调离我矿时应交回识别卡,由财务科退回抵押金,报系统管理员删除人员信息。
四、识别卡的管理及处罚
1、人员定位系统识别卡由监控队负责日常维护和保养。
2、人员定位系统识别卡由矿灯房统一保管、回收,并检查外观完好性,发现问题及时反映。
3、人员定位系统识别卡具有一人一卡的唯一性,矿灯房不得发错,领卡人领卡后要进行核对。
4、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人员识别卡。
5、职工入井后不得随意敲打识别卡和用水淋。
6、职工入井后故意损坏识别卡的按原价赔偿。
7、矿类房不准把识别卡乱丢乱甩,若丢失按原价赔偿。
8、职工出井后必须把识别卡交回矿灯房。
9、职工不得随意按“紧呼”按钮,必须在特殊情况下才可按,若在没有特殊情况下按此按钮损坏按原价赔偿。
10、职工严禁拆卸识别卡若发现进行处罚。
11、在井下是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损坏的,由本单位出具证明,安监处调查属实的,免予赔偿。
五、人员识别卡的报废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报废:
1、识别卡出现故障不能正常显示人员动态情况或信号传输不准无法进行修复的。
2、通过个修理虽能恢复性能及技术指标,但一次修理费用超过设备原值80%以上的。
3、受意外灾害、损坏严重,无法修复的。
第二种:人员定位识别卡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人员安全管理,及时掌握入井人员的分布情况。运行轨迹,实现双向呼叫,精确定位。险情报警等安全管理功能,根据
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经过安装调试后,决定先对人员定位系统进行使用,确保使用正常,特制定本办法。
一.识别卡型号:KJ128A-K3识别卡
二.发放地点煤矿监控中心,以队为单位领取。
三.使用方法(由各队队长负责组织员工学习使用方法)入井人员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使用识别卡对地面系统中心站发送报警。即长按识别卡的“紧呼”键(须在接收器地点附近50米范围内)向地面系统中心站发出报警信息,绿灯闪,表示紧急呼救信号已发出松开按键可持续发送报警信号。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向地面系统中心站发送警报,送出求救信号。注明:1.出现水.火、顶板、瓦斯等重大灾变时 2.附近有其他人员遇险时 3.其他重大危险情况
四、考核
1、识别卡统一固定在皮带上,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入井必须佩戴有标识的识别卡,检身工在人员入井时必须对每个员工进行仔细检查,不佩戴识别卡者不准入井。不听劝阻强行如井的,检身工汇报调度室,给予违反者处罚20元。在井下发现未佩戴识别卡的处罚50元,如发现检身工漏检的,给予检身工处罚10元/人次。
2、对人员定位跟踪系统井下设备.信号基站和无线读卡器,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检查,若发现有人为损坏的,必须汇报调度室,按情节轻重进行处罚。
3、各采、掘工作面的读卡器,由所辖队负责管理,若有损坏按价赔偿,并作处罚。
4、佩戴标识卡入井的人员不得互相交换,如发现交换使用的,给予双方各处罚50元。
5、未下井却让他人把标识卡带入井搞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给携带者处罚100元,本人处罚50元。
6、标识卡丢失或损坏应及时上报调度,并进行补卡,丢失的识别卡或损坏的识别卡按原价赔偿(200元/个)。
7、对故意损坏、盗窃人员定位设备者,严格按相关法规进行处罚。
8、使用人员在非紧急情况下严禁使用无线编码标识卡“紧呼”功能,否则对本人作处罚50元/次。
9、上级或其他单位到本矿下井的,在矿领导的陪同下,由监控人员进行发放标识卡。
第三种:井下人员定位识别卡管理规定
为确保下井人员与系统定位人员相符,有效监控、掌握井下人员的动态分布情况,保证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有效运行,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1、调度监控室负责人员定位识别卡的日常管理,以及定位系统设备的监督检查工作。监控室负责定位系统巡查,每天接班一小时后核对井下人数,及时登记入井人数,以备查。发现设备故障,按规定程序上报,否则一次处罚100元。
2、调度监控室负责人员定位识别卡的发放登记。建立所有入井人员定位识别卡领用、人员信息登记台账,认真核对人员信息,保证信息真实可靠。
3、人员调离井下作业岗位时,持卡人必须将人员定位识别卡上
交调度监控室,并登记销档。如持卡人不交卡,月底监控室将人员花名报矿主管安全领导,经审查属实后,交财务管理人员从工资中扣除定位识别卡赔偿金(标准200元)。
4、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人员定位识别卡,否则不准入井。入井人员只能携带本人定位识别卡,严禁一人带多卡入井;出井时,严禁将人员定位识别卡留在井下,发现不按照规定佩戴人员定位识别卡人员一次罚款100元,并且对单位领导罚款100元处理。
5、检身工负责检查出入井人员定位识别卡佩戴情况,违反规定的一律不准登记入井。必须检查出入井人员的定位识别卡是否佩戴,如查处一人违反规定,上报安全科处罚当事人100元。
6、如检身工检查不到位,发现出入井人数与定位系统不符,经核实属于检身工责任,一次处罚100元。
7、如人员定位识别卡在使用过程由于其它因素损坏,需要更换时,必须及时到监控室申请补办人员定位识别卡。如属于人为损坏的,到监控室更换时按原价赔偿,交款后方可给予办理新卡。
8、井口检身工、安检员要随时查看人员定位卡携带情况或低电的定位识别卡人员,应在交接班时立即通知持卡人,并做记录,双方签字确认。
9、矿灯房要配备十个人员定位识别卡,编数字号码为外来人员入井时佩戴,人员定位识别卡由井口矿灯发放工负责保管。
10、调度室根据人员数量和定位卡使用情况,及时向矿主管领导上报购买计划,要保证监控室有30个备用卡,便于人员及时领取、更换。
关于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运行的汇报 篇10
情况汇报
金伦公司领导:
2011年3月29日前,鑫源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进行了安装调试。初步运行至今,发现存在的问题较多,现就该系统存在的问题汇报如下:
1、该人员定位系统从安装到2011年3月29日前,2156顺槽两个基站,2154工作面一个基站由于属移动基站且传输线使用光纤传输,该传输线硬度大,打圏回收时易折断,为保证传输线路的正常回撤,经矿上建议,重新更换了光纤版本接口,改为通信线缆版本接口再回撤、收放,接线处理上也方便,且实用有效,建议将三采区和下山的5个基站由光纤版本接口改为通信版本接口。
2、该设备一旦停电重新供电时,不像其它设备一样一送电就能运行,还需要电工打开电源盖和基站盖处理,另来电电压高低都会影响基站运行,它没有宽电源功能。
3、基站和电源盒由于密封性能不好,灰尘进入各触点处,导致基站运行质量差,时常都要电工带上酒精、棉签进行处理,致使故障频繁。
4、手机和定位卡:手机时常出现不显示、拨不动号码的现象,部分手机充不起电,有些手机充电后保电时间太短;定位卡部分缺电,虽然黄总也到矿上更换了一些,但还有这样的情况,如过了保修期后发生这样的情况怎么办?
5、售后服务上太差:从2010年3月29日安装完交付煤矿使用后,不断出现问题。由煤矿监控人员给黄总(威信盛昌电器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打过很多次电话,均未到矿处理,导致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不能运行,只能是摆设;这次刘副县到矿调研,矿长彭树平专门于7月10日中午12点07分10秒提前给黄总打电话后,技术人员才在几天后到矿进行处理,如果不是刘副县等领导要到我矿调研,那这套设备也不知道要摆放多久。
6、按合同内容三款3条规定,电源线、通信线、光纤线保质期为一年,而我矿1200米的光纤线有问题,在还未超过保质期,技术中心请人来处理后,所产生的费用由谁承担?
7、按合同内容五款1条规定,工程安装完毕,由深圳市翌日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对甲方电工进行培训,且合同价款上收取了8000元的培训费,但我矿电工除舒朝勇跟班协助安装调试略知一二外,其它人员对这套系统纯属陌生。
8、所有这套人员定位设备,除黄总给我们复印了一份项目建设合同外,其它什么都没有,有问题矿上不知道找谁?基站、电源的保修期是多久?里面的线路板有无备用、有无保修期?天线的光纤尾子线到哪里买?手机和定位卡坏了怎么办?光纤线打断了找谁处理等等都不知道。
特此汇报
rfid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篇11
关键词:
ZigBee技术; 定位系统; CC2431芯片; 参考节点; 盲节点
中图分类号: TP 393.17 文献标识码: A
引 言
目前国内的博物馆对进入馆内的人员进行定位的方法一般是通过安装摄像头对人员进行监控,这种方法利用现有的科技手段能到达很好的效果。但是,应用成本高,且当馆内人员不在摄像头范围内时,这种方法将会失效。基于这样的考虑,文中设计了一套基于ZigBee技术的博物馆内人员定位系统。
ZigBee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速率、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信技术[1],它是由Invensys公司、日本三菱电气公司、美国摩托罗位公司以及荷兰飞利浦等公司在2002年10月共同提出[2]。 该技术主要适合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到各种设备中,同时支持地理定位功能。ZigBee 是一个最多可由65 000个传感器节点组成的一个无线数据传输网络平台[3]。每个传感器节点间能相互通信,自动组网,形成一个覆盖面较广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对这种技术的定位方面的研究,设计的这套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将进入馆内的人员具体位置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到博物馆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同时,这套系统还具备了低成本、低复杂度、高覆盖率等优点,可以较好地解决了上述所遇到的问题。
1 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
这套基于ZigBee技术的博物馆内人员定位系统采用IEEE 802.15.4技术标准、ZigBee网络协议及RSSI 定位引擎技术设计。它由大量的无线传感器参考节点、盲节点、汇聚节点、网关和上位机PC组成。网络中的参考节点将自己的参考信息同时传输给附近的盲节点和汇聚节点,盲节点通过内部计算,最终将计算结果的数据也传输给附近的汇聚节点。当汇聚节点接收到参考节点和盲节点所输送的信息后,再将信息传输给下一个汇聚节点直到最终把数据输送到网关,通过网关的协议转换,将信息传到博物馆的计算机中心。博物馆内人员定位系统结果如图1所示。
2 定位原理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的定位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大类。静态无线传感器网络,即网络部署后所有节点静止或低速运动;动态传感器网络是指网络部署后节点需要快速移动的动态应用场景[4]。所采用的是动态传感器网络的定位,即利用ZigBee技术及各个参考节点广播的位置信息和RSSI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值,以确定盲节点的空间位置信息。
3 系统结构设计
文中定位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
系统网络结构图中各相关模块的主要功能以及实现如下:
(1)上位机PC
通过上位机PC,可以实时向参考节点发送指令,完成对各个节点的参数设置。在上位机PC上面运行定位软件,各个节点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将信息经过网关传输给定位软件,确定盲节点的位置,完成定位功能。该定位软件能提供人机交互的良好界面。
(2)网关
网关是上位机PC与各个传感器节点间通信的桥梁。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于协议于因特网不同,故两种网络间不能直接进行通信。通过网关可以使得传感器节点的信息可以顺利达到上位机PC,完成协议转换,数据交换等功能。
(3)参考节点
系统中的参考节点采用CC2430芯片[OL],它是Chipcon公司推出的用来实现嵌入式ZigBee应用的片上系统,且完全支持2.4 GHz IEEE 802.15.4/ZigBee协议。单个CC2430芯片整合了ZigBee射频前端、内存和微控制器,使用一个8位的MCU(8052),具有32/64/128 kB可编程闪存和8 kB的RAM,还包含模拟数字转换器、几个定时器、AES128协同处理器、看门狗定时器、32 kHz晶振休眠模式电路、上电复位电路以及21个可编程I/O引脚[6]。参考节点的主要任务是间断地广播自己的参考信息,如位置信息及RSSI值等。
(4)盲节点 ○
系统中的盲节点采用CC2431芯片,该芯片结构于CC2430基本上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再CC2431芯片上面携带了定位跟踪引擎,使得其具有定位的功能,而CC2430无定位跟踪引擎。盲节点的主要任务是接受附近参考节点的信息,通过分析,将自己的位置信息经过无线传感网传输到上位机PC,并在定位软件上显示出该节点的位置。
4 实验结果及分析
为验证所提出的设计方案,现建立了小型的实验系统并进行了测试实验。实验系统的硬件由多个以CC2430或CC2431为核心的传感器节点和一台PC构成。通过上位机软件可以实时地刷新并显示各个参考节点和盲节点的位置信息(图4、图5)。
通过上位机PC的定位软件,可以观察到盲节点所在的位置。为了使得实验更具参考价值,实验中分别采用了一个盲节点和两个盲节点,然后利用参考节点所广播的信息,对盲节点进行定位。该实验的实验环境是在一个40 m×40 m的实验室内进行,在实验室的4个角落布置4个参考节点(16,17,18,19),先采用一个盲节点(32)在实验室内移动,对实现对其定位(如图4所示); 然后同时采用两个盲节点在实验室内部移动,并实现对它们的定位(如图5所示)。通过对实验结果及盲节点的实际位置的比较分析,发现实验结果虽然有些误差,但基本能实现对盲节点的定位。经分析这些误差可能是由于实验过程中人及实验器材在实验室内对RSSI信号有阻隔,使得盲节点接收到的RSSI值偏小,最终导致了实验的误差。
5 结 论
文中所提出的博物馆内人员定位系统的设计方案,具有较强的扩展性和实用性。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试验结果还是能满足人员定位的要求。
通过在博物馆内布置一定数量的参考节点,而由这些参考节点所自动组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覆盖整个博物馆。在每个人员入馆的时候都分发一张预先制作好的,携带有基于ZigBee技术定位功能的CC2431芯片的入馆卡,实现对馆内人员的定位。此系统已在实验室内部试用,定位效果及运行的状态良好。未来,将建立并部署在多个房间的定位系统,争取使所提出的方案能获得实际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洁颖.基于ZigBee网络的定位跟踪研究与实现[D].上海:同济大学,2007.
[2] 宁炳武,刘军民.基于CC2430的ZigBee网络节点设计[J].通信与网络,2008(3):95-96.
[3] 谢晓佳,程丽君,王 勇.基于ZigBee网络平台的井下人员跟踪定位系统[J].媒体学报,2007,32(8):884-885.
[4] 彭 保.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节点定位及安全定位技术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5] LORINCZ K,WELSH M.A robust,decentralized approach to RF-based location tracking[D].Boston:Harvard University,2004.
【rfid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推荐阅读:
RFID人员定位技术在养老院中的应用07-21
人员定位系统讲稿10-16
手机人员定位管理系统06-10
人员定位系统规章制度07-23
人员定位系统替代考勤管理08-17
监狱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北京天一10-17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11-13
kj237人员定位系统常见问题09-08
人员考勤定位06-20
精确人员定位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