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管理信息系统(精选12篇)
儿童保健管理信息系统 篇1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一、本制度所指的计算机数据,是指由计算机加工存储、传输、网络传输等处理得到儿童预防接种数据信息。
二、计算机数据管理实行负责人责任制,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计算机数据管理工作,其职责是:
1、保障本部门计算机数据的安全运行。
2、对本单位的计算机数据及时进行备份。
3、对外来介质,软件进行检测。
4、随时检测,清除计算机病毒和有害数据。
三、数据备份要求:
1、门诊日结束当天,数据上传前及电脑数据有修改后,必须及时做好数据备份。
2、电脑故障需要重新安装和软件升级前,必须做好数据备份。
3、每次备份,必须为硬盘和U盘双重备,且U盘单独保存。
四、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属保密信息,应做好保密措施,设定登陆密码,不得泄露密码,不得将机算机内资料泄露给无关人员。如发现失、泄密现象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五、软件升级过程中,涉及到数据转换的,必须在做好备份后,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
六、在数据采集、传输和加工中违反以上规定给社或个人造成影响的,对直接责任人要给予政行处分,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儿童保健管理信息系统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调查儿童个案来源于沧州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
1.2 方法
在沧州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选定18个县(市、区)2008—2012年出生的儿童,每县(市、区)每个年龄组各调查10名儿童,共计900名儿童。查看ID卡条码绑定、姓名(包括儿童姓名、父母姓名)、联系方式(包括父母手机、固定电话)、详细地址和疫苗接种记录等5项内容。
1.3 统计分析
对于调查的个案进行整理,采用描述统计分析方法,有关数据采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通过调查,本系统实施前后,通过大规模摸底调查、补录信息、清理重卡、空白卡等措施,我们掌握的免疫规划适龄儿童数据有了较大变化。系统中2004—2009年的儿童数量均有较大增加,2010年之后,系统全面实施,免疫规划掌握的儿童数与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保持一致。见表1。
2.2 不同年龄(2008—2012年出生)组调查情况
2.2.1 ID卡绑定情况
900名儿童中,预防接种证已绑定ID卡条码的有662个,绑定率73.56%。其中2008年儿童的绑定率最低,为53.33%;2011年最高,为85.56%。
2.2.2 姓名登记情况
900名儿童中,姓名都全的有606个,完整率为67.33%,其中2008年儿童的完整率最低,为30.56%;2011年最高,为87.78%。
2.2.3 联系方式登记情况
900名儿童中,联系方式都全的有769个,完整率为85.44%。其中2008年儿童的完整率最低,为70.56%;2012年最高,为96.11%。多数家长登记的是移动电话,少数为固定电话或小灵通号码。
2.2.4 住址登记情况
900名儿童中,家庭住址都全的有811个,完整率为90.11%。其中2009年儿童的完整率最低,为86.11%;2012年最高,为94.44%。
2.2.5 疫苗登记情况
900名儿童中,疫苗接种记录都全的有836个,完整率为92.89%。其中2011年儿童的完整率最低,为86.11%;2012年最高,为95.56%。见表2。
2.3 分地区[18个县(市、区)]的调查情况
2.3.1 ID卡绑定情况
全市平均绑定率为73.56%。其中盐山县、献县、孟村县、泊头市儿童的绑定率最低,为60.00%,运河区最高,为94.00%。
2.3.2 姓名登记情况
全市平均完整率为67.33%。其中吴桥县、献县和任丘市最低,为56.00%;新华区和黄骅市最高,为88.00%。
2.3.3 联系方式登记情况
全市平均登记率为85.44%。其中孟村县最低,为64.00%;南大港区、临港区和黄骅市最高,为96.00%。多数家长登记的是移动电话,少数为固定电话或小灵通号码。
2.3.4 住址登记情况
全市平均完整率为90.11%。其中孟村县最低,为80.00%;河间市和黄骅市最高,达到了100.00%。
2.3.5 疫苗登记情况
全市平均完整率为92.89%。其中献县最低,为80.00%;新华区、运河区、沧县、青县、任丘市、河间市和黄骅市最高,达到了98.00%。见表3。
3 讨论
按照卫生部规定,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1],预防接种证、卡(簿)按照受种者的居住地实行属地化管理。适龄儿童建卡、建证率要达到100%。找到每一名儿童,为其接种疫苗,保障儿童健康是我们免疫规划工作的常规工作、基础工作。实行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以后,儿童信息记录在信息系统平台中,儿童基本信息及疫苗接种信息的质量决定了为儿童接种疫苗的质量,决定了预防接种工作的服务水平,其重要性越发凸显[2]。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我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儿童信息质量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目前系统实施前后在卡儿童数和出生率有差异,免疫规划掌握儿童数显著增加,调查中发现漏卡儿童大幅减少;②目前系统可以实现全市联网,因人群流动等造成的重卡儿童、空白儿童卡得到清理,再加上实行预防接种证ID卡条码化管理,使得儿童电子卡的唯一性、准确性得到提高;③目前系统与移动通信公司的合作,实现了疫苗接种短信息预约,儿童基本信息中手机号码登记率和准确率都有了大幅提高;④我市实行新生儿出生后基本信息由产科医院录入、乡级预防接种门诊修订、村医追踪核实相结合的模式,使得儿童信息中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得到了提高;⑤目前的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全部开通运行以后,实行疫苗接种短信息预约,门诊接种疫苗自动录入,疫苗接种后短信确认等方式,使得系统中疫苗接种记录与家长手中的儿童预防接种证中的记录相一致,提高了系统中相应疫苗接种信息的质量。
通过情况汇总和数据分析,发现影响我市信息系统中儿童信息质量的可能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①目前我市的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基础数据是从之前运行的国家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导入而来,受原先系统中信息质量影响较大。原先的系统运行时,儿童信息由预防接种单位录入系统[3],家长不清楚婴儿满月要去预防接种单位建卡、建证的,就会造成漏卡。系统中的儿童数据与实际不符。原先系统运行时,因客观原因,未能实现联网服务,儿童随家长流动频繁,出现多处建卡现象,造成大量的重卡儿童信息,且不能查询处理。原先系统并不具有通过短信息开展疫苗接种预约的功能,儿童信息中家长联系方式手机号登记率较低。原先系统并未实现儿童疫苗接种记录现场自动录入,影响疫苗接种信息的卡、证相符及疫苗信息的完整。②较大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频次下降,不能及时为其预防接种证粘贴ID卡条码,影响ID卡的绑定率。③因地方风俗习惯,新生儿出生后部分未曾起名,使得出生医院录入系统时儿童姓名确实,影响姓名完整性。④人群流动性增加,出生医院登记的家庭住址录入系统中,可能与儿童家长的实际居住地址不相符,影响地址的准确性。⑤因计划外出生儿童家长有顾虑,在出生医院登记信息不实,造成录入系统后,影响信息质量。⑥部分儿童家长流动迁移或更换手机号码后,预防接种人员不能及时获知并修订,影响了儿童信息的质量[4]。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和原因分析,我们应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主要有:①加强培训,提高各级人员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提高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对于信息系统的熟悉程度[5]。②加强督导,促进系统中儿童信息的及时更新,使得漏卡、漏录信息降到最低。③加强宣传,提高家长对于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的了解,加强接种人员和家长的交流与沟通,改善服务态度,互相配合来提高儿童信息质量。④重视源头,加强对于出生医院的指导。⑤定期开展流动儿童调查,掌握迁入、迁出儿童的情况,及时在系统中进行修订。⑥建立市、县、乡、村免疫规划人员交流机制,不断改进完善信息系统。
摘要:目的 了解沧州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儿童信息的质量,为完善信息系统,提高预防接种工作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从沧州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随机抽查2008—2012年出生的儿童各180名,共计调查900名,开展现场调查,与系统中儿童信息进行对比,评价信息的完整率。结果 2008年出生儿童整体信息完整率最低,为30.56%,2011年最高,为85.56%;新华区信息完整率最高,为88%;其次为黄骅市76%,献县(56%)、孟村县(60%)信息完整率最低。总体上,家庭住址的信息完整率最高,最高可达100%,其次为联系方式,最高为96.11%;最低的为姓名,最低达30.56%。结论 沧州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在全市的全面实施,儿童信息质量较以前的金卫信信息系统有了较大提高,应在出生医院录入、门诊接种修改、村医核实信息、家长认知宣传教育等环节上加大工作力度。
关键词: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信息质量,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S].2005.
[2]曹玲生,梁晓峰,戴振威,等.农村地区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数据质量研究[J].中国计划免疫,2005,11(4):298-301.
[3]刘大卫,曹玲生,曹雷,等.全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试点效果评估[J].中国计划免疫,2007,13(4):341-347.
[4]周指明,陈金喜,胡晓霞,等.深圳市流动人口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9):1641-1643.
完善干部保健信息系统的构想 篇3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目前各局委办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都有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长足发展,而较早建设的干部保健信息系统通过几年的实际使用,逐渐暴露出当时因受种种客观条件局限而无法实现的功能不足,亟需加以完善。
一、信息的采集
干部保健信息主要分为保健对象基本信息和就医信息。
基本信息包括保健对象的个人信息(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职务、级别、任职状态、社(医保卡号、住址等)和保健对象单位信息(单位名称、组织机构号、地址、单位社会保险号等)。这些信息目前由保健对象单位经办人主动通过书面报送,干部保健事务中心进行输入信息系统。但经实践,如发生信息变更而单位经办人未及时报送,信息就会发生差异,而有些重要信息一旦发生差异,就会直接影响到保健对象的医疗服务和费用结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通过信息系统后台采用实时采集或定时采集的方式自动向相关政府部门索取信息,如向社(医)保部门采集社(医)保卡信息的变更情况和单位统筹金的收缴情况,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采集单位信息的变更情况等等,以便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就医信息目前仅通过干部保健定点医院定时导入保健对象的就诊基本信息和费用信息,而无法获得保健对象在非定点医院就诊的相关信息。随着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成,今后可将保健对象在所有医疗机构就诊的信息,甚至是其在纳入保健对象范围之前的医疗信息全部导入至干部保健信息系统。使保健对象的医疗信息更趋完整,以便保健对象享受到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二、信息的校验
保健对象资格的确定是干部保健工作的重要环节,既要体现干部保健政策的严肃性,又要保证其公平和正确性。由于保健对象范围既有现职干部和离退休干部,又有部分正高级知识分子以及其他高层群体,因此仅凭纸质材料报送有时造成干部保健事务中心无法确定其资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拟根据干部管理条线在相关组织部门、老干部管理部门、职称管理部门等机构设立联网的校验终端,由干部保健事务中心根据纸质材料的内容将保健对象信息报送至相关部门,再由相关部门对保健对象信息加以校验核对后再予以返回,以最终确定保健对象资格。
三、信息的审核
在向保健对象提供优质、高效医疗服务的同时,对干部保健定点医院的医疗管理也是干部保健工作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医疗检查项目和用药方面,必须实行严格的审核,以保证不发生重复检查和过度治疗的情况,合理统筹使用干部保键资金。因此需构建检查和用药的审核机制,由干部保健定点医院实时上报保健对象的检查和用药品目和数量,相关职能部门加以审核,实时反馈,出具同意或修改意见后再由干部保健定点医院进行诊疗。
四、信息的安全
鉴于干部保健工作的特殊性,信息安全成为干部保健信息系统建设的重中之重。除了采取服务器和数据库冗余热备、定期备份数据、安装防杀毒软件、安装非法外联监控软件和系统自动补丁管理的通常办法外,还需特别使用cA认证机制。操作人员进入信息系统不但要输入用户口令,还要同时具备usB数字认证介质。此外,在设计信息系统网络接口时,要特别注意外部数据信息导入的方式方法。对于从不受信网络中的数据信息导入,要采用光盘刻入等方法予以单向导入,在导入前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性检查。在与相关工作职能部门的信息交互时,只提供必要的保健对象信息内容,以保证保健对象的信息安全乃至整个干部保健信息系统的安全。
五、总结
儿童保健管理信息系统 篇4
省疾控中心关于下发《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
建设考核评估方案》(试行)的通知
各市、州、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根据卫生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卫疾控发〔2006〕512号)文件精神,全省2007年全面启动了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工作,省卫生厅专门下发文件安排部署,并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全省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工作。目前全省已完成市、县、乡(镇)客户端系统的100%覆盖,2005年以来出生儿童个案录入率己达98%以上,湖北省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也于2010年6月开通并试运行。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省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提高预防接种信息采集率和覆盖率,省卫生厅又下发了《关于将医疗机构的产科接种点纳入全省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通知》(鄂卫函〔2010〕841号),要求全省 1
医疗机构的产科接种点从2011年1月1日起,全面纳入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
根据省卫生厅要求,为及时评估各地对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情况,全面提升全省免疫规划信息化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我中心制定了《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考核评估方案》(试行),现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考核评估方案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免疫规划
信息化建设
考核评估
通知 抄送:省卫生厅,卫生部疾控局免疫规划处,中国疾控中心 2
免疫规划中心,各市、州、县卫生局。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
2011年3月26日印发
共印10份
附件:
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考核评估方案
一、目的
运用量化指标对全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的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以了解各地使用情况,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工作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建设。
二、对象
全省各市、州、县疾控机构、产科接种点和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单位。
三、内容和指标
(一)组织领导:各市、县是否成立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建设领导小组,是否制定了实施方案,是否召开了启动会议,是否组织了督导、自评,是否投入相关经费和设备。
(二)培训:市、县两级是否按省级方案的要求及时开 3
展了培训工作,市、县、乡镇、接种单位各级培训人员不少于2人;市、县、乡镇、接种单位培训覆盖率达100%。
(三)软硬件条件:计算机CPU2.8G以上、内存1G或以上、硬盘20G或以上、显示器分辨率1024*768或以上;配备存折式打印机;上网设备为ADSL或宽带局域网或专线;操作系统为windowsxp或以上;浏览器为IE6.0或以上;安装有能自动升级的杀毒软件;专用的数据备份设备:移动U盘或者移动硬盘。市、县级免疫规划科(所)是否有专用的笔记本电脑和无线上网卡。
(四)人员管理:市级和县级至少配备1名专职人员负责本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和预防接种信息个案的查重及审核;所有的免疫规划人员使用本系统的情况。
(五)经费配备:市级和县级对系统软硬件进行维护的配套资金情况。
(六)信息系统使用情况
1、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平台
(1)新生儿接种:以县为单位,产科单位覆盖率100%;产科新生儿预防接种个案覆盖率达98%以上;新生儿个案及时录入率98%以上,建档新生儿预防接种证机打率100%,建档儿童信息完整率90%以上,县级5日内及时审核率100%。
(2)基本信息:人口数据录入准确,本级人员资料录入准确齐全,接种单位档案录入准确,学校和托幼机构录入完全,冷链设备管理资料录入完整齐全。
(3)常规接种:乡镇级无重卡,以县为单位儿童预防接种个案重复率小于0.1%;接种单位5日内及时上传率100%、当日上传率95%以上、儿童个案上传成功率98%以上;客户端5日内数据备份率100%,当日数据备份率95%以上;接种信息完整率均达到98%以上。各单苗单剂次接种率达到95%,各单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0%,各单苗合格接种率达到85%以上。
2、免疫规划办公自动化系统
(1)OA系统管理员考核指标:人员管理模块,该部门人员添加是否完整;是否分配部门及进行权限设定;是否可以修改机构信息;是否可以操作文档的上传和下载。
(2)普通用户考核指标:能否登录成功;个人信息是否填写完整(电话号码);是否可以成功查找到某一用户的信息;是否可以操作发表工作动态。
3、GIS地理信息系统。
(1)系统管理人员能根据标注点,修改及完善相关信息。(2)普通用户能成功登录系统,熟练使用系统,定位指定的接种机构。
具体考核指标详见附表(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考核评估表
1、表2和表3)。
四、方法
1、平台信息反馈及通报:省级定期通过信息系统分析统计结果,直接对各市和县以及接种机构进行信息反馈,必要时将结果进行通报。
2、现场考核评估:
(1)县级自查。以市州为单位,市州级参与,以县级为主,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所有产科接种点和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单位进行考核评估,掌握各接种单位免疫规划信息系统运转使用情况,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县级自查结束后,写出专题报告上报市州疾控中心。市州汇总辖区结果报省疾控中心免疫预防部(电子邮箱:hbnip@yahoo.com.cn)。
(2)省级随机抽查。市州必查。每个市(州)再随机抽查2个县,每县(市、区)抽取2个全年新生儿出生较多的产科接种点、1个社区接种机构,随机抽取2个乡镇级接种单位共5个单位开展评估。5个接种单位由省级统一抽取,交由评估组带到当地拆封并进行考核。
具体考核方法详见附表(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考核评估表表
1、表2和表3)。
五、时间安排 1、2011年3月,省级制定下发考核评估方案(试行)。2、2011年4月,县级完成自查,上报自查报告。3、2011年5月10日前,各市(州)汇总各县(市、区)考核评估报告并上报省疾控中心。4、2011年5月15日后,省级组织相关专家开始对各市(州、直管市)进行抽查评估(另行通知)。5、2011年5-12月,对尚未达标的单位进行整改,各级按照方案对系统数据进一歩完善,上级加强督导评估,直到达标。
六、等级及奖励
(一)评估等级(以各地考核总分标化为百分制)
1、优秀:总评分≥95分;
2、达标:总评分90-94分;
3、未达标:总评分90分以下。
(二)评估结果的利用
1、考核评估为优秀的市级和县级单位,颁发优秀证书并通报表扬。
2、考核评估为达标的市级和县级单位颁发合格证书。(注:如果总分达标,但新生儿接种管理和常规接种管理中任何指标没有达到标准的应限期整改,达标后再颁发合格证书。)
3、考核评估为未达标的单位,全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到位。
4、全省将适时组织开展免疫规划信息化工作的评先表彰活动。
七、其他相关要求
(一)关键指标未到达要求的限期整改。
关键指标包括新生儿接种指标和常规接种指标二部分。
(二)取消手工使用接种登记(薄)册的条件 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考核评估已经达标的单位。
2、连续6个月以上使用客户端自动生成的扩大国家免疫报表报告常规监测数据。
3、对每名需建档的儿童,必须有机打的接种证,接种单位有机打接种卡存档,客户端数据做到每天及时备份。
1、附表1 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考核评估表(产科接种点用)
2、附表2 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考核评估表(接种门诊/点用)
流动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办法 篇5
一总则
1.为进一步加强儿童保健管理,结合我居民实际制定本办法
2.儿童保健管理是指对7周岁以内儿童健立管理档案.定期体格随防.健康发育评价喂养,早教育及体格锻炼指导,计划免疫常见疾病的防治,出生缺陷新生儿疾病筛查及体弱儿管理,等糸列儿童保健管理.3.加强对儿童保健管理工作的领导,为儿童保健管理工作安排必要的经费.二儿童保健管理内容
1.对新生儿,婴幼儿,体弱儿,佝偻病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早产儿,低体重儿等,建立儿童保健卡,实行常规管理
2.开展新生儿期防祝,对出生28天的新生儿防视3次对0一6岁儿童根椐年龄进行定期体格随防.3.儿童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对佝楼病,缺铁性贫血实行早防冶,发现病例专案管理,对各种缺乏病症积极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各种疾病发生.4.儿童保健管理实行花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建立信息网络管完善城乡儿童保健网络和儿童保健专业队伍.三妇幼保健机构职责
儿童系统管理制度 篇6
1、认真做好新生儿访视指导工作,正常分娩新生儿由村妇幼保健员于出院后3天内,产后第7、14、28天进行访视,至少3次。高危儿由乡镇卫生院妇幼专干进行产后访视
2、建好7岁以下儿童花名册,按照每年0岁4次、1—2岁2次、3—6岁1次的体检原则,开展儿童健康检查,体检内容包括体格发育测量、全身各系统检查、乙肝表面抗原。血红蛋白测定等,并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作出评价。
3、筛查体弱儿,建立个案卡,定期追访、指导治疗。
4、加强卫生保健宣传教育,做好母乳喂养、科学育儿及体格锻炼和营养方面的保健指导。
5、加强传染病管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现状与展望 篇7
1 各省市妇幼系统建设情况
1.1 建设模式
横向贯通, 即在单独妇幼机构内部完成了院内H I S、L I S、影像系统、财务系统与对外管理平台的整合。纵向贯通, 即在妇幼管理系统中完成了省市级-县市级-县区级-社区级的联通管理, 由基层向上逐级上报, 由省市级向下逐层管理。网状管理, 即在各个机构内完成横向管理的同时也完成了纵向管理, 交叉成网, 管理更全面。
1.2 数据积累
横向管理模式集中收集管理了妇女或儿童某阶段的检验、影像、报告等方面的数据。纵向管理模式管理儿童期及育龄期人群的部分数据。网状管理在生命周期的纵轴线上扩充了某个点上的数据, 也丰富了纵轴线上的标识点。但由于信息化工作大多是随着妇幼业务拓展, 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中逐步推进摸索建设的, 因而也形成了各个系统各自独立的现状。在系统建设初期, 独立的业务模块开发具有开发容易、使用简单的吸引力, 往往使开发者有弱化信息共享功能的想法。这就造成了在以后的工作中, 早期开发的孤立的业务模块都需要重新改造。
2 目前妇幼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2.1 数据孤岛
各子系统采用独立的数据库, 在数据库内部, 作为完整的系统, 必须考虑数据的完备性, 即各有独立的基础参数、应用数据, 子系统之间本来应有的关联关系被弱化。尽管在随后的一些修改中, 也做了部分接口来解决子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 但只是权宜之计,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数据孤岛的主要表现为数据的一致性无法保证, 由于信息定义与采集过程彼此独立, 同一数据可能在不同的应用中不一致。此外, 还有信息及时共享、反馈难, 信息不能及时充分共享的矛盾突出。
2.2 数据冗余
数据孤岛还会让系统数据中存在冗余、垃圾信息, 而且信息需要重复多次的输入, 对信息的多次采集不仅仅是额外的劳动, 数据失真也是重复输入的恶果之一。最关键的问题是, 这些异构系统之间成为多个应用和数据的孤岛, 难于共享数据和资源, 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差, 决策者无法集中看到所有的关键数据, 难于及时掌控各种准确有效的数据。
2.3 功能重复
各子系统的不少功能设置是重复的, 造成基础数据、服务对象基本档案的反复输入, 既增加了基层单位人员的工作量, 又因为同一服务对象基础数据的多处录入, 导致各子系统的基础统计数据不一致。
2.4 缺乏统一的标准
各子系统对同一服务对象的数据描述和输出是不一致的, 在关联查询与统计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困难, 这样既无法有效地实现对同一服务对象的跟踪服务, 也无法营造一种对妇幼保健信息宏观管理的理想环境。要让信息没有孤岛, 避免重复录入, 信息录入点应该放在哪里最合理, 传统的方式往往是大家都一味的登录输入信息, 导致在数据库中重复储存了太多基本信息的数据。
2.5 表单建立不合理
由于业务的需要, 要达到快速查询的目的, 扩充基础表, 用空间换取时间, 基础表冗余过大, 造成系统不稳定。对表与表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够深入, 造成系统内部各个模块的低聚合。
3 问题的原因
信息化建设是一步一步伴随妇幼项目开展而逐步推进的, 各个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共享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前期各子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实施是分阶段逐步进行的, 各子系统均采用相对独立的方式来设计, 较少考虑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如:各个系统的基础参数不统一, 机构人员信息各自独立, 存在较多的重复维护和重复数据, 导致各系统间的数据不能互相共享。在不同时期不同公司进行分块建设的同时也带来了形成信息孤岛和系统整合的问题。
4 妇幼信息系统升级的考虑
建成一个统一的基础平台, 使各个独立的系统成为这个基础平台中的一个分系统, 可以将各个分系统中的数据上传至平台, 达到系统间的互联互通, 共享一套相对完整数据的要求[1]。笔者提出以下建议措施:
4.1为解决数据孤岛问题, 整合子系统数据库, 建立共有的数据平台。
4.2为避免功能重复, 建立妇幼基干系统, 信息处理集约化, 铺设终端子系统, 这些终端子系统只处理简单数据及展示结果。
4.3逐次分析各子系统数据库, 减少冗余数据, 提炼重要数据, 分析共通数据, 删除重复数据, 从长远共通角度统一规划数据平台, 根本解决目前各自为政的独立数据存储模式, 为长期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做好准备。
4.4将数据隔离在基干系统之后, 增加防火墙, 进一步提高妇幼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一直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黑客攻击, 恶意程序等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不断升级, 很多不法分子更是利用这些手段来获取暴利。为了维护妇女儿童信息的安全, 防止重要信息外漏, 我们要提前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在原来最多两层防火墙的基础上, 再增加一层防火墙以对抗外源正面攻击。加之V P N对信息通道的加密, 可保证信息的安全传输, 做到更全面的防护[2]。子系统多且开发模式不统一, 文档不全, 保存困难, 维护费高等因素一直困扰妇幼信息系统人员, 为了维护好庞大的妇幼信息系统, 卫生部门每年拿出可观的维护经费, 培养众多的维护人员。通过建立妇幼基干系统, 统一处理信息数据, 将信息处理集中化, 区域性的铺设终端子系统。
4.5提高数据库系统的运行效率, 就是要在数据冗余和处理速度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1) 在数据库物理设计时, 降低范式, 适当保留冗余数据, 少用触发器, 多用存储过程。 (2) 在数据库建设之初应该深层探究表的关系, 分析了解表结构, 深入探究冗余, 高度抽象客观事物, 去除多余实体, 精简表的个数, 提高高级冗余, 减少低级冗余, 进行系统的数据集成, 避免打补丁式的修补系统。 (3) 适当减少组合主键, 不仅节省运行时间, 而且节省索引存储空间。
5 妇幼信息系统的展望
5.1 数据挖掘[3]
随着目前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与成熟, 妇幼保健信息信息化进程将不会停留在数据管理的层面上, 只要我们长远规划, 有意识有想法地积累数据, 当量达到一定程度后, 在这些看似无关的海量数据中所蕴含的可观信息便可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之前所做的工作已经为数据挖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是我们的海量数据积累。如何让这些新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妇幼卫生事业成了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要想利用好这些内在的资源, 就需要我们对临床海量数据有意识的进行提取、筛选、处理。将妇幼专家们的问题分析模式, 植入未来的妇幼分析功能模块中。
5.2 公共服务
通过公共服务平台, 用身份证号或其他形式的唯一编码识别可获取孕产妇或者婴幼儿的全部保健资料。对于孕产妇或婴幼儿家庭, 通过互联网在家里就可以查询在保健机构内的所有检查记录、筛查结果, 并且根据孕产妇怀孕月份或者儿童月龄给出适宜的保健指南。通过专家智能系统, 还可以对儿童的发育情况进行科学评估, 给予温馨的提示提醒, 从而大大减少人为错误的概率。公共服务平台还可以集成短信平台, 通过集成的短信平台, 可以实现定时、批量给产妇发问候短信、通知短信。
5.3 信息共享
系统扩展性通过方便的数据转入转出功能, 可以和医院现有的H I S系统实现无缝整合, 避免数据的重复录入, 还可以按照标准的格式共享到其他工作系统中。另外通过系统的开发平台, 还可根据用户要求随时增加功能和修改现有功能。
参考文献
[1]姚宏宇, 田溯宁.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系统工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01-01.
[2] (美) 海吉, 著.田果, 刘丹宁, 译.网络安全技术与解决方案 (修订版) [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01-01.
高层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需求探讨 篇8
[关键词] 高层管理者 软信息 硬信息
高层管理信息系统(EIS: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是根据组织高层管理者的需要,向其提供及时的、高质量的组织内外重要信息的计算机系统。高层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企业的战略策略,并对企业进行组织、计划、管理和控制。EIS正是辅助高层管理者决策,为其提供信息服务的,因此,准确把握高层管理者的信息需求,对研究、设计、开发EIS至关重要。
一、硬信息与软信息
EIS所需信息由硬信息和软信息两大类构成。硬信息通过组织的计划、数据处理等得到,是正式的、确实的、一定的、明了的。如:增长率、采购量、投资额等;软信息不能用准确的硬指标来表示,是非正式的、模糊的、推断的、知觉的。如:分析报告、业绩评估、前景预测等。
软信息在信息系统开发中容易被忽视,其实这类信息对高层经理决策的影响相当大。在EIS系统中是否具有软信息的服务功能是EIS开发成功的关键,因此,EIS必须具备软信息的收集、处理、检索、浏览等功能。
二、软、硬信息的特点
1.信息来源:硬信息确定,软信息不定。硬信息一般已存储于计算机中,可从企业现有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提取。如销售计划、财务报表等;软信息一般是非计算机存储的,常来自于人和各种传媒。如行情分析、对竞争对手策略的猜测等。
2.表现形式:硬信息规范,软信息随意。硬信息有明确的规定格式,按照一定规则事先设计好的。如公司损益表、销售表等;软信息不是预先设定好的,没有统一、明确的格式和结构。如意见、想法、传闻等。
3.信息精确度:硬信息精确,软信息模糊。硬信息具事实性、客观性、精确性,可用相应衡量标准来判定。如企业的季度税务报表通过相应财务规则计算得出,反映纳税状况。软信息与信息提供者的主、客观背景相关,包含信息提供者的价值判断、偏好、主观概念等因素,信息正确性无法用客观标准判别,需信息接受者根据自身知识和经验判断。如对于股票大盘走势,不同的投资机构可能给出不同的预期,其准确性难以量化。
4.产生时间:硬信息定期产生,软信息随机产生。硬信息具有规律性、周期性,信息产生可预知,具有必然性。如日生产量。软信息产生于特定情况下,不经常发生、不可预知,具有偶然性。如对工作环境的意见。
5.生命周期:硬信息长,软信息短。硬信息通过数据处理获得,可用数据加以表示,并借助于介质长期存储。如月生产报表;软信息因具有瞬时性,故生命周期较短。如从对政策、新闻等的理解所获取的信息对决策的支持具有瞬时性,判断失误将导致机会的错过。
6.适应趋势:硬信息偏历史,软信息重未来。硬信息描述已发生的事件,从历史数据中获得,仅适用于过去。如年销售报表;软信息蕴涵了信息提供者对当前或未来事件的看法,偏重对未来的估计。如根据已销售情况和当前市场状况预测未来销售情况。
三、软、硬信息的联系
软、硬信息的划分是相对而言的,其间有着内在的联系。首先,软信息来源于硬信息。虽然软信息是信息提供者的主管判断,但这种判断建立在事实数据的基础上,而离开事实数据得出的信息显然是不具说服力的。如:对房价涨势的预期,正是在供求、政策、物价等已有信息的基础上得出的。其次,软、硬信息共同构成一连续体。倘若将信息看作是一条直线,那么直线的左端是不含任何主观因素的硬信息,从左向右客观因素逐渐减少,主观因素逐渐增多,到了右端则完全是主观判断的软信息,于是软、硬信息共同构成一连续体。如:从左至右的信息分别是财务报表、调查报告、企业计划、行业预测、员工想法,可见越向右客观因素就越少一些,主观因素就越多一些。而有时在软信息中也包含有客观事实的成分,如在公司的销售业绩报告中,即有销售数据报表,又有销售人员的分析评价,则这样的信息就是一个软、硬信息共存的信息。
四、软信息对高层管理者的价值
高层管理者的工作往往多样且无连贯性,每天要处理许多诸如谈判、会议、接受汇报等事务,处理的问题可来自组织内部或外部,工作活动多无序不可预测的,呈现出非结构化特征和较高的不确定性。
事实上,一个具有良好直觉和判断能力的高层管理者,常常利用软信息来支配其行动,其多数决策都是依靠软信息,而软信息在高层管理者决策中的重要价值也已被管理学界的众多学者们和EIS领域的研究者们所认同。Mintzberg认为,高层管理者更加重视软信息,其大量信息输入的是软的及猜测性的,如对某人的印象、感觉、闲聊及传闻等。而Watson认为,软信息的价值在于它能为高层管理者提供兼备事实数据和主观价值判断内容的信息,供高层管理者正确判断过去已发生、现在正在发生和未来将要发生的各种事件,这恰是高层管理者所必须而硬信息无法替代的。
高层管理者的日常工作中,每天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参加會议、阅读、通电话和组织内外部人员交往等。从而获得与组织内部运营、主意、设想或外部环境变化的预测、政策变化、市场预测等有关的软信息,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软信息对高层管理者的重要价值。
五、结束语
高层管理者处于整个组织的战略规划层,拥有特定的权利和地位,对组织的重大决策具有影响力,是整个组织的最高决策层,其工作至关重要,决定着组织的命运。因此,在EIS的信息需求分析过程中,除对高层管理者硬信息需求的分析,更需了解其对软信息的需求,这样的EIS才能提供高层管理者对信息需求的真正支持。
参考文献:
0—6岁儿童系统管理制度 篇9
1.按照0岁4次、1岁2次、2岁2次、3-6岁每年体检一次的体检原则,对每名儿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对体检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2.6个月以上儿童每年至少测查一次血红蛋白,对结果异常者进行登记管理和治疗。
3.8-12月龄儿童进行一次智力测查,对具有智力高危因素的儿童全部进行智力监测。对智力可疑、异常儿童进行登记、转诊和追踪。
4.对0-6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和听力筛查,4岁以上儿童进行视力测查,发现的听力、视力异常者和患龋儿童及时登记、转诊和治疗。
5.按照体弱儿管理常规,对在儿童定期健康体检中发现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和肥胖儿全部进行登记和管理。
6.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体检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智能发育、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
儿童保健管理信息系统 篇10
一、认真执行信息发布审核管理工作,杜绝违犯《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 管理办法》的情形出现。
二、对在本网站发布信息的信源单位提供的信息进行认真检查,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的内容出现。
三、对在公告板等发布公共言论的栏目建立完善的审核检查制度,并定时检查,防止违犯《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言论出现。
四、为保证内容的科学与准确性:
1、凡是在网站上发布的涉及医疗保健方面的文章,必须符合卫生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颁布的《医疗广告广告管理办法》的要求。
2、由科室采写的涉及临床技术方面的文章,要由所在科室的科主任签字认可后,经网站编辑部门审核后方可发布。
3、健康保健的文章,要由院里指定的相关专家审核后方可发布。
4、从其它网站转载的医疗保健方面的文章,要注明来源,并由相关专家审核认可后方可发布。
5、网站不发布包含性心理、性伦理、性医学、性治疗等方面的文章。
6、凡是在本网站发布的文章,不得出现淫秽、迷信、荒诞的、贬低他人等字眼。
7、经审核发布后的文章,要在发布后由网站管理员在网站上打开,认真核对格式,图片,文字等,确保文章的准确无误。
8、医院在临床科室各配备一名兼职通讯员,也兼网站监督员,定期浏览网站内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网站管理员第一时间处理。
9、网站发布的文章不得出现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
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应用 篇11
关键词: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C9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6-0000-02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Management Application
Mei Junxian
(China Railway No.18 Bureau Group,Tianjin300222,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y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set up account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job accounting and accounting work efficiency,for the whole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laid a foundation.Article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of basic management method was introduced.
Keywords:Informatization;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Management application
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会计工作已经从原有的记账、算账、报账向企业经营管理领域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的管理效用,保证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企事业单位的决策层领导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系统的决策依据。
硬件是会计信息化系统的物质基础,硬件出现故障,会导致系统中断工作,软件出现故障,会导致系统紊乱,所以各单位必须严格计算机管理,完善系统管理监管措施。
一、会计工作的计算机硬件管理要求
(一)建立健全机房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机房管理制度,保证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的安全。机房内必须严禁烟火,必须安装消防和报警设备;严禁超载用电,以防短路引发火灾;保证电压稳定,避免计算机在工作中突然断电,或由于电压不稳造成会计信息化系统运行停止,从而造成会计数据丢失;保持机房及计算机设备卫生清洁,采取必要的防尘措施,以防设备被磨损或损坏;监测机房内的温度及湿度,避免温度及湿度过高或过低,导致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的非正常运行。此外,还应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防止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被人为破坏或被盗等,以保证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完成会计核算任务。
(二)建立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的定期检查制度
建立硬件设备的保养、维护制度,做好硬件设备的使用、故障、维护的记录及报告,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组织硬件管理人员及计算机操作人员学习相关的设备维护知识,经常利用设备的自检功能检查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的性能及运行状况,以防设备突然发生故障而中断会计信息化系统的运行。各单位不但要建立健全硬件管理制度,还应通过岗位责任制、奖惩制度等,激励和监督该制度的有效实施与执行,以便及时排除不安全的因素,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运行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二、会计工作的计算软件管理要求
会计应用软件是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的核心,整个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是在会计软件支持和控制下进行会计工作的,软件的安全程度决定了会计信息的风险程度。因此,必须加强会计软件的管理,以确保会计软件能安全、有效、正常地支持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的运行。
(一)慎重选择会计软件
慎重选择会计软件,保证会计核算工作合法、安全、正常地进行。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选择商品化专业通用软件成为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趋势。在选择会计应用软件时,应该选择已经通过财政部门测评的会计软件。财政部门对这类软件进行了较全面的功能测试,能够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合法性、准确性,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并且这类软件的开发公司具备较强大的技术支持,技术培训、软件维护、版本更新等售后服务较健全,保证会计软件具有实用性。
(二)健全会计系统软件的维护制度,防范会计风险
为保证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应建立健全会计软件维护的申请、审批、监督、验收制度。维护申请经单位领导审批后,方可在有关人员的监督下进行软件维护,并要做好维护记录,维护完毕必须经过会计部门测试方可验收,并提交验收报告;维护申请、维护记录、验收报告须存档保管,避免会计软件被非法修改、删除。另外,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的操作管理人员在对日常的软件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或及时联系软件公司的专职维护人员,尽早排除系统故障,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建立授权操作制度,实行岗位专人专职制度,避免越权操作
为防止无关人员非法进入系统进行非法拷贝、删除、修改、破坏程序,造成会计数据丢失、混乱、泄密,引发会计信息风险,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要严格保守口令密码,并且要定期更换;操作人员操作完毕必须执行相应命令,完全退出系统,并做好上机记录。
(四)加强技术和管理控制措施,防止计算机病毒侵入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
计算机病毒是我国会计信息化系统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可以对系统造成破坏和干扰,导致会计信的丢失和被破坏。当前有效的反病毒措施包括技术措施,如安装防病毒卡或防病毒软件,以及一定的管理措施,如制定磁盘拷贝权限制度,防止未经检测的磁盘介入系统。同时,禁止用财务专用的计算机上网或玩游戏,以防止病毒传人系统,威胁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会计工作的计算网络方面的安全管理
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联接形式的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连性等特征,致使在网络上,计算机病毒不断出现和传播,计算机网络不断受到“黑客”的非法攻击,机密情报资料不断地被截取和窃取,所以网络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环境下,尤其要注意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程序维护人员接触程序的技术资料、源程序和加密文件,从而减少程序被修改的可能性,对应用的程序要随时备份存档,以备系统损坏后重建安装之需。信息系统的使用单位须制定严格具体的防病毒措施,包括对所有来历小明的介质在使用前进行病毒检测,定期对系统进行病毒检测,使用网络防火墙防止日益猖獗的网络病毒侵入等。
财务信息在内部网络及外部网络传输中要注意安全性数据安全指标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不可否认和完整性等,针对这些方面,可以采用数据加密技术,通过对数据的加解密,认证信息的加解密,数字签字,完整性来达到数据的保密性访问。控制技术的代表是防火墙技术,通过在防火墙规则中设定相应的安全规则,防止黑客非法攻击,防止资料丢失,达到安全管理。认证技术代表是网络用户认证系统技术,它解决了财务信息在网络中传输的安全问题。
四、会计工作人员操作方面的管理
企业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后,应制定严格控制措施,为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
企业应根据工作及人员情况,设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会计电算化工作,定岗定员,保持相对稳定。企业必须对操作人员的上机、密码和使用权限进行严格管理,建立相应的操作管理制度。与会计业务无关人员,没有经过上机培训人员不得作为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计算机和财会软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不得自行修改操作人员的密码,应当严格保密,更换操作人员或密码泄密后,必须及时更改密码。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在全世界范围内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会计信息也将会发生更大的变化。我国信息产业已取得了很好的业绩,计算机在人的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信随着政策的支持与重视及信息技术自身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会计信息化事业必将蓬勃发展。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利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己成为现实,会计电算化是管理现代化和会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的快捷、方便,更好地为企业经营决策、财务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胡世强.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儿童保健管理信息系统 篇12
关键词:福利院,儿童,早期教育,系统管理
福利院所接收的儿童多为智障、残疾的儿童, 其属于儿科保健的特殊群体。儿童时期是体质发育、智力开发及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时期进行正确的管理及教育可催化潜力、塑造一生, 使其体格、智力、心理等均能得到良好发展[1]。本文对63例福利院儿童实施运动、认知、社交等的早期教育及系统管理, 患儿体格、智力、运动能力得到良好发展,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3例均为2012年1-12月福利院接收的儿童, 均有轻度智障, 或者智力虽健康但带有轻度残疾的儿童。其中男24例, 女39例;年龄18 个月~14岁, 平均 (4.2±2.6) 岁;轻度智障30 例、先天性心脏病11例、肢体残疾8例、唇腭裂术后6例、肛门闭锁术后2例、隐睾术后1例、腰脊膜膨出术后1例、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白化病1例、肾积水术后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
1.2 管理方法
63例儿童每2~3个月到儿科保健门诊进行一次体检, 包括身高、体重、胸围、头围的测量, 并进行营养状况评价, 疾病筛查及智能评估。定期检查血红蛋白、骨碱性磷酸酶及微量元素, 积极预防疾病。同时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参考国内外有关儿童保健的文献[2-6], 制订不同年龄段的早期发展训练方案及管理方法。≤2岁的儿童注重视觉、听觉刺激, 如用玩具、器材、观看动画片、语言训练、语言沟通等进行感知、语言、社交能力的培养;运动能力训练, 包括正常坐姿、走姿、体位训练等。3~5岁的儿童可通过身体及四肢的动作来增加感官及运动经验, 如做体操、跳舞等以增强大脑的调控及整合能力, 如可通过模拟动物游戏培养儿童的走、跑、跳、投等运动能力, 每次25min, 每周3~5次。6~7岁的儿童可结合游戏治疗、神经发育疗法、Rood疗法对儿童实施个体化的运动训练[7]。如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游戏, 并不断上调游戏的难度, 如过独木桥、爬滑梯、找寻埋藏物等;同时可选用双手用、单手肘关节用、单手肩关节用、单手腕关节用、单手前臂用、单手侧捏用以及足部运动用等训练器械每日训练儿童的肢体功能, 30min/次, 2~4 次/周, 进行精细运动能力培养[8]。≥8岁儿童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培养, 在开设语文、算术、常识、体育等课程的基础上, 还应开设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课程;并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 如要求儿童饭后自己洗碗、自己穿衣、自己收拾玩具及床铺等, 促使儿童德智体全面发展。
1.3 观察指标
管理前及管理后均由不参与福利院儿童教育、管理的儿科康复及治疗医师测量儿童的体格 (身高、体重) , 采用中国儿童发育量表 (Chinese Children's De-velopmental Scale, CDCC) [9]对儿童发育商 (Develop-mental quotient, DQ) 及智能发育能区 (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认知、社交能力) 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6 个月的管理, 63 例儿童体重增长 (2.7±1.1) kg, 身高增长 (3.6±1.3) cm。管理后DQ、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认知、社交能力评分均高于管理前 (P<0.05) , 见表1。
注:与管理前比较*P<0.05, **P<0.01。
3 讨论
福利院儿童是我国儿童保健的特殊群体, 其健康教育也是全民健康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系统管理讲究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及全面性, 是通过常规的查体、诊断、评估、计划为儿童的保健提供指导意见。儿童的生长发育取决于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早期的生活经验不仅影响着当时的生长发育状况, 而且决定着青少年期、成人期的智能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对福利院儿童实施早期教育及系统管理具有投入少、可行性强、效果显著且易于评估等优点, 是保证福利院孤残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Clearfield[10]研究发现, 0~3 岁幼儿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 脑细胞数量及神经突触迅速增殖、发育, 中枢神经传导回路逐渐发育并趋向成熟。因此, 在此时期对幼儿进行连续、适宜的外部感知刺激, 可为儿童的综合发展创造条件, 并为儿童的智力发育打下坚实基础。本研究对≤2岁的儿童注重视觉、听觉刺激, 如用玩具、器材、观看动画片、语言训练、语言沟通等进行感知、语言、社交能力的培养。在传统家庭教育或者常规福利院教育中, 由于溺爱幼儿或担心伤害幼儿, 总喜欢抱着幼儿或者让其长期躺在床上, 而不敢让其坐爬、翻身、俯卧, 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日后感觉综合失调[11]。本研究对儿童急性适当的运动能力训练, 包括正常坐姿、走姿、体位训练等。
苏英等[12]研究发现, 3~7岁的儿童心里发展非常迅速, 神经系统机构及功能已基本成熟, 儿童心理特征逐渐凸显, 开始形成较为稳定的个性倾向。俗语所说的“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即是这个道理。在这个时期注重对身体及四肢的运动可增强儿童的感官及运动经验, 使其能感受到运动的愉悦, 减少烦躁、哭闹表现。同时, 在运动、游戏中可增强儿童与儿童, 儿童与教师、医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培养其良好的社交能力, 降低儿童自闭症、忧郁症发病率。本研究对3~4岁儿童实施运动及游戏疗法, 而对于年龄较大的6~7岁的儿童则结合游戏治疗、神经发育疗法、Rood疗法实施个体化的精细运动训练。在运动及游戏中不断上升难度, 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促使其形成稳定的性格。
传统观念片面地理解早教即是幼儿读书、识字、写字、算术等, 而不了解早教的本质是根据儿童的发育规律, 因势利导, 训练各种能力, 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本研究对≥8岁的儿童, 在开设语文、算术、常识、体育等课程的基础上, 还开设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课程, 并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 如要求儿童饭后自己洗碗、自己穿衣、自己收拾玩具及床铺等, 使其各方面能力均得到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瑞雪, 汤敬华, 刘鹏, 等.上肢评估训练系统对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 4 (2) :178-179.
[2]Bonnier C.Evaluation of early stimulation programs for enhancing brain development[J].Acta Paediatr, 2008, 97 (7) :853-858.
[3]Riethmuller AM, Jones R, Okely AD.Efficacy of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motor development in young children:a systematic review[J].Pediateics, 2009, 124 (4) :782-792.
[4]刘鹤丽, 葛明慧, 罗晓红.预防保健相结合做好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和生长发育监测[J].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 (4) :449-450.
[5]高燕勤, 胡玲, 曹文娅, 等.儿童早期发展指导管理系统在儿童保健中的作用[J].江苏医药, 2011, 37 (15) :1828-1829.
[6]刘绍云, 钟宁, 黄华玉, 等.康复训练对唐氏综合征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 18 (7) :681-682.
[7]徐志兵, 杜德锋, 张晓雁.早期教育对早产儿大运动发育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19) :136-137.
[8]傅蝶.回归幸福感之路:论教师情绪智力的挖掘和培养[J].健康研究, 2009, 29 (6) :463-466.
[9]曲文勇, 祁洁.福利院儿童回归社会的社工介入[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4 (6) :48-50.
[10]Clearfield MW.Learning to walk changes infants’social interactions[J].Infant Behav Dev, 2011, 34 (1) :15-25.
[11]张春娇, 周菊平, 张川琳.福利院儿童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民康医学, 2011, 23 (20) :2601.
【儿童保健管理信息系统】推荐阅读:
浅析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优点09-05
保健系统管理07-08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07-14
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05-27
儿童早期保健09-26
儿童口腔保健10-12
儿童保健培训心得07-02
儿童保健宣传折页05-31
儿童保健科总结06-16
儿童保健工作规范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