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园不文明现象说不

2025-01-06

对校园不文明现象说不(精选5篇)

对校园不文明现象说不 篇1

向不文明现象说不作文

航班上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不文明行为后,引起多方关注,这些不文明的乘客不仅严重扰乱了航班的正常秩序,导致航班的`延误及返航,更影响了其他乘客们的行程及利益。这些不文明乘客不仅是道德和素质方面有缺陷,更是违反了有关的法律法规,要追究法律责任。

出外旅游,本来就是一件开心快乐的事儿。每一个出外旅行的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有些不文明的游客,会做出一些不文明的事,这些行为往往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看似平常的生活习惯,比如:随地吐痰,中国式过马路,在著名风景旅游景点乱涂乱画,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嬉笑打.

个人行为,暴露的是一个人的素质。文明不是你身上的名牌,是你心里所体现出来的谦卑。一个人在公共场所就应该有,足够的文明底线。不管你的情绪如何,不管你有什么原因,只要你身处公共场所,就必须尊重他人,对公共秩序心存敬畏。

这些在飞机上的不文明乘客,虽然是个人行为,但是却严重损害了所有乘客的整体形象。

我作为牛通社的小记者,我觉得,我们要成为”文明的守护者“。从自身做起,文明出行(游)。提高民族文明素质,要从点点滴滴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文明只差一步,别让文明底线被轻易击垮。

对校园不文明现象说不 篇2

1高校校园体育竞赛不文明现象的成因

目前在高校所开展的校园体育竞赛中,多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由于大学 生的竞争 意识提升, 对于比赛 迫切求胜 心理的刺激,促使在校园体育竞赛的竞赛过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不文明、不和谐的 现象。大学 生心理发 育尚未成 熟, 具有很强 的不稳定性,易冲动,因此在紧张、激烈的体育比赛中很容易发生越轨行为。导致校园体育竞赛中不文明现象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概括。

1 . 1组织者和裁判员方面

一场体育竞赛、一个体育活动的成功举办都离不开体育竞赛组织者的合理策划与安排,在校园体育竞赛和活动中扮演组织者这一角色的有很多,包括学校的体育部门、团委、学生会、社团,甚至是班委,这些都由体育比赛的规模而定。校园体育竞赛组织者在组织比赛时的一些不公平行为常常会诱发不文明现象,例如分组抽签的不公开不透明,为了让某一队或是某一人在比赛中小组顺利出线而安排实力较弱的对手;还有比赛裁判员的任用上缺乏考虑,大学比赛的裁判员通常来自于学校的体育老师、体育院系的学生或是经过培训的学生会学生,因此在裁判员的选派上如果缺乏考虑就会导致,体育老师执裁了自己所带学生的比赛,学生执裁了自己所在学院所在年级的比赛,很多时候裁判员由于个人情感倾向会使比赛缺乏公平性。另外裁判作为一场比赛的法官,往往决定着一场比赛的公平与否,除了上述情感倾向的原因外,大学的裁判除体育教师外有很多学生裁判,在业务能力方面比较差,导致判罚不准确,也会引起不文明现象。

1.2运动员方面

运动员作为体育竞赛的直接参与者本应将重点放在如何夺取比赛胜利上,然而却经常成为校园体育竞赛中不文明行为的实施者。例如在一场足球比赛中,常常由于球员的动作粗野,而引发相互间的谩骂甚至打架。2008年11月,北京知名艺术类院校的足球场发生了惊人的暴力群殴,起因是由于双方队员在比赛中动作粗野,并不是发生口角,最终演变为两方球员的暴力群殴。再例如很多高校的校园体育竞赛中经常出现的假球现象,多半是由于现如今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缺失所导致的,在比赛中弄虚作假、消极比赛而令其他运动员被淘汰,遭到不公平对待。

1.3观众方面

观众是一场体育比赛不可或缺的部分,观众在体育竞赛中所表现出的不文明现象主要是不文明观赛,包括:谩骂、喝倒彩、向比赛场地投掷杂物、侮辱性手势甚至球场暴力等。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很多大学生将观看体育竞赛作为其减压排解不满的场所;其二是很多观众对于体育竞赛本身的规则不熟悉,认为裁判或是运动员行为不当而造成不满情绪,并以不文明行为表现出来。每年在全国各高校的各种校园体育竞赛的赛场上都不难看到场下支持者由于各种不满情绪,而表现出的过激言语和行为。2011年9月据新浪体育新闻报道:在黑龙江生态工程学院的一场篮球赛上,一名观众冲进了场内,指着对手破口大骂,瞬间引发了全场观众多达100多人的群殴。

2校园体育竞赛不文明现象对校园体育文化的消极影响

王艳云、左成在《探析我 国高校校 园体育文 化》的研究 中提出,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两者相互影响、融合、渗透、促进而发展起来的,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身体练习为手段,在体育教学、科研、管理过程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4]这一观点在马万凤等关于《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及其功能》的研究与梁培根等关于《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的理论建构》的研究中都得到了体现,即校园体育文化包含着精神与物质两个层面。而陈媛媛等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中根据文化学的观点将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亚文化分为三个层面,即:意识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意识文化主要表现在精神层面,包括体育精神、道德、观念、风尚等等,属于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而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中包含的体育教学、竞赛、规则、制度、场地、器材等等则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外在表现。[1]

因此,校园体育竞赛不文明现象对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消极影响集中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2 . 1意识方面的消极影响

健康应是在精神上、身体上以及社会上保持健全的状态,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对于现代健康所提出的全新概念,说明了健康不仅仅是指人体机能的健康,它还包括精神和社会的健康,因此校园体育竞赛中的不文明现象对校园体育文化在意识层面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体育竞赛中出现的假球、黑哨等不公平现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大学生追求公平竞争、实事求是的道德品质。就那些不文明的语言或行为本身而言,就已经与一个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所应具备的素质相偏离。在狠抓素质教育的今天,对于一个大学生的道德规范教育的意义往往大于专业知识的传授。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们对于自己所在集体参加体育竞赛的结果非常关注,这体现了大学生具有很强的集体主义观念,然而这种凝聚力有时却被用在了集体不文明的行为中,例如对于裁判、队员以及对方观众集体性的谩骂、侮辱性手势,甚至暴力行为等常常会在高校体育竞赛中发生。

2 . 2行为方面的消极影响

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使其达到身心健康,并且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最终具有终身体育的意识。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体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工作的进行。体育竞赛中作为运动员的大学生常常因为个人失误而遭到来自观众的谩骂、队友的指责、对手的羞辱等等,而造成其再次参加体育活动的心理负担增加,打击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恶性循环之下将会导致他们放弃参加体育运动,这显然是与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相背离的。观众在体育竞赛中遭到不文明行为时,也同样会影响其对参与体育的兴趣。在调查的高校学生中有很多学生,尤其是女生,纷纷表示如果在参与体育竞赛中受到伤害,就会丧失对于体育的兴趣,特别是心理方面的伤害,有的学生甚至表示会对体育产生厌恶感。

2 . 3物质方面的消极影响

充足的活动场地和体育器材是组织、开展高校体育活动的最基本保障,因此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将大学里的操场、健身器械等也被视为是重要的指标。在高校体育竞赛进行时,一旦发生运动员或观众冲突,会同时伴有对体育器材或设施造成损毁,甚至运动场周边配套设施也会受到影响。2005年山西省某高校的校级足球比赛决赛中,两方观众在比赛结束后爆发了冲突,双方在看台两侧互掷杂物,更有甚者将杂物扔进比赛场地、投向对方运动员,当局面控制后,场地管理人员经过检查发现塑胶跑道多处被砸,场地周边垃圾桶也被作为“武器”使用,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校园体育竞赛中的这些不文明现象对高校体育器材、场地等方面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3建议

3 . 1将赛事组织公开化、透明化

对校园体育竞赛的科学管理,可以促进高校学校体育的发展,也将有利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于学校举办的每个比赛、每个活动都要加以重视,并且做到每一环节都公开、透明,特别应当注意比赛抽签分组和裁判选派方面,例如在关键场次的比赛邀请外校裁判进行执裁,这样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赛场不文明现象的发生。另外在比赛安保措施方面借鉴竞技体育比赛中的一些科学合理的方法。很多高校在校级体育竞赛活动中的组织管理是比较理想的,但是一些院系、年级、班级自己组织的比赛往往被忽视,而这些比赛的组织者又缺乏体育竞赛组织管理的经验,因此学校应当对于这类型比赛加以重视,协调专门的体育老师进行指导。

3 . 2提高学生裁判员业务水平

高校应当有意识的在本校学生中选取裁判后备人才,为本校各类体育竞赛服务。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很多高校的学生裁判员都是在比赛前,由体育教师临时找人,简单培训后就开始参与裁判工作,这一点在没有体育院系的高校尤为突出。高校中对于裁判工作感兴趣的学生并不在少数,学校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培训和选拔本校的学生裁判员。

3 . 3树立正确的对待体育竞赛的观念

在这个社会竞争压力加剧,物欲横流的时代,大学生们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功利心极强,这导致了其过分注重体育竞赛的结果,而忽视了体育竞赛过程本身。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主导者——高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看待体育比赛,一场体育比赛所能带给人们的远远不止是比赛的结果,比如从体育竞赛中感受的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等等意志品质。高校中的体育教师对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看待体育竞赛的观念更是有着亦不容辞的责任,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如何欣赏体育比赛,引导学生学会感受体育的魅力所在。

3 . 4普及体育竞赛知识

大学体育教师在传授给学生体育项目技能时,同时应该将体育的基本知识进行传播,特别是相关体育竞赛的规则。在实际授课中,体育教师大多数只能将所用的一些知识进行讲授,而能将体育竞赛的知识系统讲授的并不多,因此体育教师应该提高传授学生体育竞赛知识的意识。另外学校还可以以课外兴趣小组、公共选修课等形式对现今主流运动项目的体育竞赛知识向广大学生进行普及,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让学生了解了比赛,能真正看懂比赛。

4结语

初中安全对校园暴力说不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校园暴力的现象认识校园暴力的危害性;

2、掌握与校园暴力做斗争的方法。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冲突

2、能够勇敢地与校园暴力做斗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增强学生拒绝校园暴力,防范校园暴力的意识。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掌握与校园暴力做斗争的方法,学会自我保护。【教学难点】

学会巧妙地处置校园暴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多媒体出示一组图片,学生观看谈感受。教师总结:

就像同学们看到的那样:频频出现的校园暴力似一双黑色的大手,撕碎了校园的和谐安宁,让多少孩子心灵蒙上阴影,又让多少孩子从此走上不归路!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对校园暴力说“不”》。

二、出示案例

思考:什么是校园暴力?

案例一:一名13岁少年在其就读的广东省南海市盐步第三中学的教室内,被班主任狂打致严重受伤。

案例二:14岁的初二学生刘某与另一少年发生争执,那名少年找来校外几个人将他制服,并称要他1只耳朵。那个少年掏出1枚硬币说,抛出去如果是“字”面,就割他的耳朵,不是就饶了他。少年连抛3次都是“字”面,便将刘某耳朵割下了一半。

教师总结:校园暴力发生在校园内外的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或师生之间的具有欺凌、体罚、伤害等性质的侵害行为。

三、探究讨论

根据下列几个案例进一步分析和总结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有哪些?

案例一:以多欺少、以大欺小

因为简单的一句话,小丽误以为舍友小雪冤枉自己偷内衣,她和九名女生一起殴打小雪超过5个小时,强迫其脱下裤子暴露下身,并用手机拍下施暴与受辱的照片和视频。

案例二:以暴制暴

一个初二学生用一把削笔刀杀死两名同学,刺伤四名同学。据当地媒体报道,被刺杀的几名学生中有人曾向凶犯索要“保护费”。

案例三:学生观看视频 一位小学生一年被敲诈十多万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

附: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具体分析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1、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 一个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生理和心理也会逐渐发展。但是很多时候他们的认识能力和控辩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辨别是非和自控的能力比较薄弱,很难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处理问题时极易冲动。

2、压力

学生的压力有各种各样,而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学习的压力。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学校,然后找到好工作。而这种压力,不仅来自学校,更大一个原因还来自家长。从小家长就强迫小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和特长班,孩子根本没有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而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活动往往枯燥而无味,极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律意识淡薄

在很大程度上,实施暴力行为的学生大多法律意识是十分淡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实施这种行为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和责任。

4、受害者忍气吞声或以暴制暴

受到暴力侵害的学生,会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忍气吞声,而恰恰是这种忍气吞声,更助长施暴者的嚣张气焰,还有另外一种就是以暴制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种则会造成新的校园暴力。两种情况在某种意义上都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前者会产生心理问题,情绪不稳定,学习兴趣锐减,甚至神经失常;后者不但不能远离暴力,反而会使自己深陷其中动弹不得。

(二)家庭的原因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的老师,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极好的影响;而一个冷漠残缺的家庭,对孩子的心理极易产生不良影响。很多家长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导致孩子自私、惟我独尊、占有欲强的性格,为所欲为。当自己的需要在家庭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就会转向学校及社会,这就极易产生暴力;还有一种就是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任意打骂或放任不管,前者容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影响其健康成长,后者家长很难及时发现孩子的各种错误,更不必说去纠正他们了。

(三)社会的原因

我们处于一个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的时 代,各种社会变化和社会问题使得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变得混乱。很多影视、电视、书籍当中都含有暴力场面,很多武侠、暴力手段被包装和美化,很多时候一些影视作品中描写的所谓“正义”在孩子眼中不见得能够被理解,相反他们可能欣赏的只是其中的暴力行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种种的暴力场面只是让孩子知道暴力、欣赏暴力,乃至使用暴力。

而且现在网络技术相当发达,很多暴力、血腥的游戏在网上泛滥,其画面精美逼真,学生上网就经常沉溺其中,并往往会把网络中的暴力带到现时中。

当你处于一个满是暴力、混乱不堪的生长环境,充斥着各种各样声色犬马的娱乐场所,当大人们对于抢劫、打架斗殴等暴力场面熟视无睹的时候,在青少年的心中就会形成一种暗示: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非常危险的。道德品质不是靠灌输的,它是靠大人们身体力行传授给孩子的。在校的学生还没有确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很容易就被身边这种不良的环境同化掉。

校园暴力的危害

1、严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造成学生心灵扭曲和伤害。

2、成为新的校园暴力产生诱因,形成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

3、使学生养成流氓习气,成为“问题少年”,引发犯罪,危害社会。

4、严重扰乱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也影响了学生和家长的正常生活。

四、学生活动:暴力现场 如何预防校园暴力?

放学路上,假如你遇到几个不良青年向你索要钱物,还扬言如果不给就会给你颜色看看?(学生分组模拟)

教师总结:如何预防校园暴力:(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应对暴力,临危不乱(3)及时报告,以法维权(4)要有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见义巧为的意识。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他人实施救助。【教师寄语】

对校园不文明现象说不 篇4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 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我看校园不文明现象”。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该做怎样的人呢,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诚挚关怀,是见到师长时问一声亲切的“您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桶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的身边,在一部分同学的身上,还是有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校园内、楼梯上总是会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垃圾;楼道走廊上的起哄打闹,走路时推推搡搡,随意乱撞门窗;部分同学之间相互的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学校建筑,随意采摘花草,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公共财物等等。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透过日常行规,邻人看到了文明;穿过行规,文明得以升华。中华素有“礼仪之邦”美誉,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感到骄傲自豪,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约束自己,做一个文明人,让灿烂的文明之花在你我之间绽放。

作为时代精神代表的学校文化以及走在思想文化前沿的同学们,文明显得非常必要。有了文明才能体现当代学生的精神风貌;有了文明才能活跃起学生团体的精神文化;有了文明才能建立起整个校园的文化气息,充分展现出校园的多姿多彩。

很多同学把学习文化知识看得相当重要,却轻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这并不是我们走在时代前端的学生的应有作为。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之一。在学校,一个没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同学可能会对纪律熟视无睹。不讲卫生、扰乱班级学习环境的事情也就会时常发生。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行为习惯,学习环境一定会向着良好的、有序的方向前进。我们知道:只有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

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创造出优良的学习成绩。

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们一生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影响我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的道德素质建设,那我们纵然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应该先成人,后成材,不要做一部单纯掌握一些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校园文明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关系到校园文化、学校发展等多方面。校园文明程度最终要体现在人的素质上,我们的老师要坚持热爱学生、严谨治学、言传身教、做学生良师益友的准则;同学们要努力做到以校为家、尊师守纪、发奋图强,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积极参与校园文明建设是同学们成才和学校发展的需要,需要全体师生群策群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也是同学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实践过程。

文明行规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砖瓦。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校园,应该遵守共同的规则。大家应在自身素质及道德修养上下功夫,从自身做起,有句话说:“一朵花里一世界,一粒沙里一天堂。”一个人可以带动一批人,一批人又可以带动整个校园,实现校园文明。就让我们大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同学们,改变一种不良行为,就养成一种好习惯;养成一种好习惯,就形成一个好品格。我们要把文明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与文明交谈,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作小事。因为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不乱扔果皮纸屑,值日生勤保洁;上下楼梯靠右行,不随意追逐、打闹;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文明用语,不说脏话;同学之间和睦相处,文明交往等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我相信,全体师生经过共同的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更加宁静、有序、有着良好学习环境的校园,我们的校园将会有一个很大的跨越。

寻找校园不文明现象活动方案 篇5

校园是每一个学生的家,这个家需要大家共同来维护。但是,在我们的校园内仍然存在着很多不文明的现象,严重破坏了校园的和谐和美丽。为增强学生的文明意识,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规范学生的文明行为,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少先队大队部将于12月9日至13日开展一次为期一周的主题为“寻找校园的不文明现象”的主题大队活动。特制订活动方案:

一、活动内容

各班班主任务必做好学生的宣传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了解本次主题活动的意义,严格按照要求,加强自我管理,坚决纠正各种不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小学生。需要及时纠正的不文明行为主要包括:

1、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攀折花木,践踏草地,破坏环境。

2、在桌椅、墙壁、地面上乱涂乱画乱刻,踢门、踢墙,破坏公物。

3、在校园内追逐打闹、高声喧哗。躺在地上、趴在地上玩耍。

4、不尊重老师和同学,给同学取不雅绰号;未经别人允许乱翻别人的东西。

5、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私自攀爬体育器械;踩踏篮球架保护垫;在操场围栏边购买东西。

6、带零食到学校吃,带玩具到学校玩。

7、举止不雅,言语粗俗,打架骂人。

8、集会排队随意说话,你推我搡。

9、浪费水电和粮食。

10、不遵守课堂纪律。

二、检查方式:

少先队大队部大队委、各班文明小天使及值周老师共同加强巡查,将校园内不文明现象用拍照的方式记录下来。每天下午放学后将照片在德育办汇总。

三、惩罚措施:

1、凡在活动期间发现学生有以上不文明行为出现的,经核实后,计入班级常规考核;

2、凡是文明小天使、大队委履行职责时拒不配合的学生,一经查实,班级常规考核加倍扣分;

2、凡不文明现象将在学校电子显示屏上曝光。

四、具体要求

1、各班应加强宣传教育,成立班级巡查小组,纠正自己班上的不文明行为。

2、少先队大队委、文明小天使在开展工作时,务必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上一篇:2024春节搞笑祝福语下一篇:包饺子作文550字_初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