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文明现象

2024-06-03

不文明现象(精选12篇)

不文明现象 篇1

我们再次强调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是应对现今我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之后, 人们对个人的素质要求普遍提高的基础上的, 也是为了国人适应国际普遍行为准则而必须进行的。图书馆应紧紧围绕以素质教育这个目标, 利用文献情报资料为物质基础,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重要工作手段、以积极热情的服务态度和高效率的工作为要求向读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文献情报服务 (1) 。长期以来, 图书馆更侧重于情报职能而忽略了教育职能。导致图书馆这座汇聚古今中外文化典籍和先进科学技术的高雅场所, 屡屡上演占位、抢座、撕书、盗书、不尊重师长、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无视规章与制度等等不文明行为。且看各种黄金周人们在公众场所的国民素质, 如旅游景区人潮退去后的垃圾遍地、飞机上的抢座打架, 出国门后等车不排队等等不文明现象。不由得我们反思, 我们的学生在我们图书馆的公共场所都不能遵守公共秩序, 那我们的学生出去之后的状况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联系本馆及社会现状,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学生的素质教育, 以促进社会的进步, 让我们教育的学生出校门后成为积极的因素, 改善不文明的状况, 彰显国人优秀品质。这里我们所指的素质主要讲的是人文素质和道德素质。

一、图书馆实行素质教育的不足之处

1.对图书馆工作的理解不够深入, 对于如何利用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来开展素质教育方面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和行动措施, 从而导致在图书馆的政策、服务、文献资源建设、用户教育, 图书馆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表现出被动跟随, 而不是主动引导。

2.学生受传统观念及图书馆自身管理及重视程度低误导了学生, 认为图书馆就是个借还书的场所, 一个和食堂没什么区别的场所, 行为随便, 目无尊长。一小部分学生在课堂受到的人文和道德教育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 遇到真实的环境时, 理论知识退让给自私自利。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 就出现了学雷锋日学雷锋, 其余时间学雷锋是一种笑话的思想。教育不能深入本质, 不能内化成为自己的思想, 说明我们的教育还不够。

3.学校领导对图书馆的理解与重视程度也影响图书馆更好的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相关的图书馆环境的改善, 图书及音像资源购进资金的支持和人员的培训这些都是开展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硬软件资源 (2) 。

二、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进行图书馆素质教育

(一) 自觉围绕素质教育这一目标开展工作, 切实转变以借还为主要工作的方向, 以素质教育为工作核心

处处想到素质教育, 每一项工作如何开展对培养学生好的素质更有利。素质教育思想先行。大力开展哲学思想教育,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如何成为一个有崇高品质对社会有用的人。一生致力于做一个具有专业精神, 思想品行崇高的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并严格执行。大力宣传图书馆规章制度, 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实践也证明, 文明的习惯在于养成。学生长期在一个规范有序的环境中学习读书, 其行为举止也会变得有礼有节。重要的是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无形而深刻的。

(二) 通过宣传推荐导读功能, 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面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体现。图书馆应从人文素质培养的要求出发, 重视哲学、文学、艺术、美学、伦理、历史方面的文献建设 (3) 。积极推荐优秀的典籍, 引导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古今中外伟大心灵之中, 去瞻仰、去聆听、去感悟、去品味、去思考、去追求, 就会由衷的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这也正是时代所需要的一种精神品质。由精神而引导出的文明行为才是教育的本质。也只有这样, 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是内在而持久的。

(三) 借着国家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图书馆应积极争取政策及领导的支持

拓宽图书馆素质教育开展的范围, 深化素质教育的细节。全面构建素质教育体系, 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践的作用,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改善图书馆环境面貌, 改善学生精神面貌。优美的环境对学生的品行的促进作用也是有效的。干净整洁让学生会自觉产生美的感觉而想要爱护环境。脏乱差同样也使人心情差而任由其发展。所以对图书馆环境的改善, 先进文献资源的购进, 馆员素质的培训对学生素质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

经过实践, 图书馆自从开展了围绕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工作之后, 原来学生到图书馆衣冠不整, 言行举止随便, 图书馆内垃圾乱丢的情况明显减少。过去, 学生称图书馆的老师为阿姨大叔, 现在也都改为老师。虽然我们加强了管理, 加深了教育, 增强了其对公众道德的意识, 但我们收获的是尊重, 是学生精神面貌的改善。那一张张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脸庞, 由于内心有了对社会对他人对个人更多的责任, 也就有了更多崇高的目标。生活也不仅仅是为自己。终生与书为伴, 感受图书馆关怀将受益匪浅。我们做为图书馆人也努力践行对读者的承诺, 对社会的承诺, 实现自己的价值。

注释

1魏京学, 康万武.西部大开发中高校图书馆的机遇与对策[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 2002 (1) , 53-55.

2罗素蓉.高校图书馆开民用工业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初探[J].高校图书馆工作, 1996 (4) , 40-41.

3张冬梅.人文社会科学专家谈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 1996 (5) , 76-77.

不文明现象 篇2

爸爸妈妈带我去吃海鲜,专门打车到本地人常吃的地方去,过程一直都是好的,结账时,发现账单不对,多了好多钱,爸爸就找店老板去理论,哦!那老板从彬彬有礼马上转成了愤怒的狮子。妈妈一看,马上拉住爸爸快速结好账,我们全家紧接着就落荒而逃了。回到宾馆后,爸爸向有关部门反映了这件事。第二天,就得到了圆满的结果。

还有一次,那是在韩国,爬汉拿山。虽然是在国外,但满山都是普通话和各地明显的方言。很多垃圾都是在垃圾桶边上,草坪上都是我们的人在踩着拍照片,大家都兴高采烈、激情高昂地谈论着汉拿山的美。回到杭州后,爸爸和朋友们交流了这些事情,他的朋友们也和他说了一些或多或少的这方面的事,才知道这种事在国内、国外都太普遍了,没遇到的简直就是运气太好了!爸爸妈妈和我说,哪个地方都一样,都是有低素质的人,也有高素质的人。我们只能保证我们自己管好自己和自己的朋友都做个高素质的人!

山寨现象:是真文明还是伪文化? 篇3

在山寨春晚导演眼里,山寨不仅仅是克隆、仿制,他们想把山寨春晚拍出差异化,真正体现草根的乐活状。当然我们毫不怀疑这一点。山寨春晚,或许更应取名草根春晚、大众春晚。在开放多元的时代,若没这样的大众参与,反而显出社会的单调和呆板。

而它之所以引起争议,恰在于它注册了“山寨”的商标。虽然这个词现在很热,但从词语本义来讲,“山寨”自古只是绿林好汉安身立命之所。提起山寨,首先浮现出来的定是瓦岗寨英雄或梁山泊好汉,袒胸露乳、快意恩仇的形象。这些固有的“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抡起板斧排头砍去”等意象,多少和现代文明秩序有些出入。既如此,我们不难看出,“山寨”一词出现之初决无流行之后的光鲜形象和文化外衣,而是徘徊流浪在主流圈子之外、衣衫褴褛的“印度阿三”打扮。

即便是山寨大肆泛滥的当下,“山寨”现象在大众媒体上,仍是毁誉参半。支持的,以为这是对主流权威的颠覆,是民间创新力量的觉醒,是代表了一种新的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真正的文明要融入普通大众了;而反对者的观点却截然相反,认为它缺少起码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原罪未消而新孽不断。

其实我们看公共舆论在讨论山寨现象时,不妨区别对待。比如对“山寨娱乐”如山寨春晚等,我们不妨一笑置之。因为在这个高风险社会,在金融危机肆虐之下,借此聊以解颐,未尝不妙;而对于那些置现代文明法治的规则秩序于不顾,甚至不惜侵权违法而开发出的某些“山寨产品”,则不能姑息。因为这样的“山寨”只能给我们一些权利自慰和发展幻觉,证明不了我们的创造性,反让我们摄入了慢性毒素三聚氰胺。

这类的“山寨文化”,是一种伪文化,甚至带有反文明、反文化的印迹,是消费文明下的一种过度消费现象,也是我们文化不自信的表现。若说胡戈当年引领的恶搞风潮,以及现在山寨春晚、山寨明星(以不触碰他人合法权利为底线),是代表了一种文化权利博弈失衡格局下的另类张扬与申诉,是一种解构主义的“文化山寨”现象;那么涉嫌侵权违法的“山寨产品”研发模仿秀,就已经走人了一条歧途。特别是那些对外国产品、国际名牌的拙劣仿造,更是步入了山寨文化的误区。当自我创新能力萎缩之后,盲目跟风仿制国际名牌,实则是在遗忘本国优秀傳统的基础上,慌乱中捡了一些遗笑大方的洋泾浜。但我们不少企业或单位,却不思反省反而引以为荣乐此不疲。

这样的文化模仿和文化消费是短视的,它会反噬自身的创造性,导致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干枯恶化。没有文化创新的拙劣模仿,甚至连“山寨”都打造不出来,只能生产一些不伦不类的洋泾浜。所以说,山寨现象,它只能说是一种伪文化,一种暂时的花朵盛开,它不会长久,不会成为潮流。

其实,放置于更深远的历史之维和更广阔的社会语境中,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山寨现象何止是近来才出现啊?比如前些年,给乐山大佛装电梯,给长城扣瓷砖之类的新闻,不就是惹了同样的“山寨笑话”吗?泱泱华夏若沦为“文化小国”,那只能是因为吾民吾国的健忘、自卑心理下的这种“自寻短见”的行为。若沉溺于这样的山寨式改造,等中国拆光了文明的四合院,中华大地上到处是赝品白金汉宫、埃菲尔铁塔,估计一样还是免不了被外人耻笑。

不文明现象 篇4

一、网络应用发展的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 CNNIC) 2016 年1 月发表的最新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 中国网民规模达6. 88 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 3% , 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截至2015 年12 月, 我国网民以10 - 39 岁群体为主, 占整体的75. 1% : 其中20 - 29 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 达29.9% 。这分数据表明, 我国互联网的应用愈来愈广泛, 与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关联, 不可分割。而网络的受众群体年龄跨度很大, 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情况并不是少数, 年轻人拥有更好的网络应用技能, 对互联网的需求也更大, 依赖性也更强烈。

21 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 科技的进步,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社会景象。了解最新的新闻报道, 可以不选择读报纸使用新闻网站浏览; 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 可以不选择书信来往而是通过使用便捷的即时联络应用程序或网络邮件; 发表自己的评论与见解, 可以不选择刊登书报而是选择微博、论坛等平台各抒己见。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给予我们更加精彩, 效率的生活的同时, 也不断地改变着社会的人文精神。

现实中网络的使用并不是完全的健康和谐, 由于没有完全明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网络受众的人群素质也良莠不齐, 互联网的不正当应用也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危害。“网络暴民”一词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新词, 而网络暴民的情况愈演愈烈, 已经使人感到了一种恐惧的力量。事实上, 为何会产生这种暴民心态呢? 这其实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心态。现在这个社会形成了许多群体, 或是有着共同利益、共同观念、相似心态的联结。一部分的“网络暴民”当你的文章或发生的事件不对他们的味口, 他们就会群起而攻之。其中不乏完全不问缘由便进行不文明的留言攻击, 甚至是人身攻击。“人肉搜索”的产生本可以通过合理的应用为人们提供快速的查询帮助服务, 但是现实网络中“人肉”的应用却非常的泛滥, 甚至许多情况是因一些个人恩怨而被人肉搜索伤害并报复。以及网络中的各种不负责任的诽谤和造谣, 甚至出现无良媒体报道的“被死亡”等许许多多的不好的事件频频发生。这些现象的产生给我们的网络带来了阴霾, 形成了不安全、不健康的网络环境。这对于我们社会需要发展普及网络的今天来说, 带来了更多的警醒和挑战。

因此, 科技的进步使得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人文社会精神的变化和发展, 人文精神的发展要能跟的上科技进步的脚步, 要能为科技的应用和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

二、加强人文建设提高用网文明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我们知道, 文化是人类, 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符号是文化的基础,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 而规范, 包括习惯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则是文化主要内容。“各种”文化现象, 显然就包括了先进的和落后的, 科学的和愚昧的, 优秀的和次劣的, 健康的和病态的。“网络文化”是现代科技发展后形成的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模式。因此, 网络文化体现着数以万计的网民的文化价值观和道德取向。网络的广泛普及使得这种新型的文化模式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好的上网规范能够保障网络使用的文明和安全, 反之, 缺乏良好的用网环境也会产生危害, 网络的快速性会将不文明的习惯迅速传播, 使得网络环境更加恶化, 影响网络的和谐发展和社会主义的人文建设。

当下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生产力快速发展, 国家集中精力搞建设,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但与科技相对应的人文精神建设却没能完善,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有许多。我们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从古至今, 包容万象, 由早先的“仁义礼智信”到现在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也反映出中国现在大众化的要求。人文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主要原因在于, 人文建设能够影响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影响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追求。并且与科技进步相适应的人文精神能够更好地促进科技的发展, 科技与人文相互影响, 才能够构建和谐社会, 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我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被人民群众广泛接受和认可, 那么我们在网络使用中也将把社会的价值取向应用在网络中。只有大家都互相尊重, 互相监督, 规范网络用语, 拒绝网络暴力, 我们的互联网环境才能得到真正的净化。

讲文明是我们每一个网民都需要践行的道德准则, 也是社会主义人文建设的基本要求。但是现在网络中一些不文明现象却频频出现, 如谣言肆虐、留言谩骂侮辱、发布色情或恐怖消息、网络欺诈、盗用他人账号等。由于互联网病毒式的独特传播方式, 往往危害会更加严重。我国上网人群年龄段跨度很大, 未成年是不可忽视的一股网络力量, 许多的未成年人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新鲜的知识和这个世界。不良的网络言论对于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伤害往往是非常严重的, 不好的习惯和道德观念会引起他们心理和身体不健康的成长, 后果不堪设想。而对于成年人来说, 网络是我们现代生活的必需品, 网络污秽语言的泛滥, 暴力思想的传播会使得有些年轻人心浮气躁, 在不见面的网络尽情发泄, 超出我们道德所能承受的范围甚至是做出法律所不允许事情。这绝不是我们建设人文社会, 和谐社会所倡导的, 这与我们的价值观相悖。

三、反思人文建设文明网络环境

不论是科技的发展还是人文的发展都是现在中国建设和谐社会, 实现中国梦所必然要求的。科学技术不断增强, 反观我们人文环境却没能跟的上科技的发展, 这是值得我们去反思, 下功夫去改善的。面对现在频频出现的许多网络的不文明现象, 我们不能对此视而不见, 而是应该积极的冷静的应对这些问题。科技与人文并不是孤立的两个方面, 它们相辅相成,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的影响, 人文的完善也不能能与科学相分离, 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发展才能保持平衡。

但现在科技发展的同时却忽视了人文的作用, 使得我们现在不得不进行人文的反思并树立危机意识。面对现在网络中遇到的越来越多的不文明的现象, 我们需要迎难而上, 正确认识出现的问题。从2015 年开始国家网信办规定即时通信工具除需要真实身份信息注册认证之外, 还将以“后台实名、前台自愿”为原则, 在全互联网范围内推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 包括微博、贴吧、社区、游戏等各类网站。规范网络制度, 实行网络实名制,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网络不文明用语的泛滥。即使是在网络中, 人们仍然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 通过实名认证可以规范网络行为, 促进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约束, 通过法律的强制力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 杜绝网络犯罪的发生, 增强网络的公信力, 净化网络环境,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健康的发展。

网络乱象的产生与我们每一个网民的个人素质与价值观都有不可忽视的责任, 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注入到网络环境中是我们现在所应重视的, 道德观和价值观对行为的指导性是潜移默化的但也是影响巨大的。人是文化的创造者, 也是文化的传播者和享受者。拥有好的习惯和价值观, 能够自我控制监督自己的言行举止, 拒绝不文明的发言, 拒绝传播虚假消息, 拒绝进行人身攻击, 当我们拥有良好的上网习惯, 那么净化网络也将不再是难事。

科技的发展可以给我们带来多姿多彩的生活, 但我们却不能只是注重科学的发展而忽略了人文的建设, 现代互联网的乱象已证明了人文建设对于我们社会的重要性, 人文与科技的不相适应, 不仅会阻碍科技生产力的进步, 更会阻碍我们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阻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影响我们共筑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只有当我们把人文和科技想融合, 把人文建设放在重要的地位, 才能净化我们的网络, 净化我们的精神生活。

摘要:随着互联网与人民日常生活的关联不断加深, 网络对社会主义人文精神建设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与尚不完善的网络监管系统的不协调发展, 使得当前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在促进了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不和谐的用网现象。但科技与人文并不是孤立的两个方面, 它们相辅相成, 使得我们现在不得不进行人文的反思并树立危机意识。因此, 既要坚持网络技术的突破发展, 也要加强人文建设提高用网文明, 通过完善网络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鼓励运营商建立规范的实名认证系统、健全社会主义的文化价值观、提高网民的整体素质等举措提高网络使用的规范性和自觉性, 逐步改善互联网的用网环境。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现象,人文反思,人文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6.

[2]刘文成.净化网络环境, 促进社会和谐[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6 (02) .

[3]高菊.论和谐社会的网络文明[J].社会主义研究, 2007 (01) .

[4]彭跃辉.网络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6 (01) .

不文明现象作文 篇5

郭老师把我们按3人一组分好,便开始调查了。

你瞧!那边一位美丽的阿姨走来了。她身穿一件粉红的套装,头发扎成了一个马尾辫,大大的眼睛十分有神,耳朵上镶嵌着那璀璨的珍珠。她正走着猫步,突然,她站在那

里不走了。噢!原来是一个可乐瓶挡住了她的去处。她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脚往后一抬,然后使劲一踢。只见那可怜的饮料瓶就被她踢得不翼而飞。这时,阿姨蹲下从她那精巧可爱的包里,拿出了一张面巾纸。她左手拿一头,右手拿一头,嘴里还不停地叫骂:“哪个该死的,把饮料瓶扔在地上,真恶心!”说着便站起来,把面巾纸扔在了地上。我想:你说别人先想想自己。

再瞧这边,一个年轻的男子赤着身子,挺着那刻满纹身的大肚子正往公交车上挤,和那些弱不禁风的妇女抢位呢,嘴里还不停地骂道:“起来,让老子坐!”再看那边,大街上一个三四十岁的男子,在那大摇大摆地走着,满脸通红。突然,他一个箭步走到草丛中。只见他张开嘴巴,把一些恶心的东西吐了出来。这边刚吐完,那边又尿了起来。

教学不民主现象之根源 篇6

在教学领域内,教学民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几轮的课程改革,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一些传统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仍然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教学不民主现象还相当普遍,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哪里呢?

一、班级授课制在实践教学民主方面存在先天不足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且难以克服。

首先,班级授课制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强调同步化、模式化。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兴趣、爱好和特长。班级授课制用同一教学内容,采用同一教学方法,要求不同的学生达到同一教学目标,这就势必无法顾及学生个体的差异,因而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其次,班级授课制易于忽视学生的自主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才是教学的中心,而班级授课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主宰着整个课堂,学生的思路要跟着教师走,致使其参与教学的程度和自主性发挥受到很大限制,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与其他国家,特别是与美、法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班级授课制有一个更为突出的特点——超大容量。美国的中学一个班大约有20~25人,法国的中学一个班大约有25~30人,而我们现在大多数学校的班级人数都在50人以上,有的班级甚至达到80人以上。超大的班级容量,使得班级授课制的缺陷更加突出,学生的个性差异更难以顾及,自主性受到很大的限制。学校任课教师普遍认为,在超大的班级容量下,在45分钟内,要使每个个体都有所进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而且,教师的能力有限,精力有限,学生的背景、基础又千差万别,如何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兼顾到每一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和认知特点,对于分身乏术的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难题。

教学民主要求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每一个学生以自主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能积极参与教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而这恰恰是班级授课制难以做到的。由此可见,班级授课制在实践教学民主方面存在先天不足。

二、传统的教育评价机制制约了教学民主的实行

传统教育本身是以选拔和升学为主要目的的,这就决定了传统教育评价机制具有以下特点:从评价目的上看,传统教育评价的目的是把适合于继续教育的学生从教育对象中选拔出来;从评价对象上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结果的评定,并以此为基础对教学计划和课程编制、教学过程等进行优劣判断,最终落脚点在于对少数优等生的学习成绩的评定,从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评价内容上看,侧重于智力评价,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从评价功能上看,注重结果,强调评价的总结性功能,主要是对教育活动的结果作出判断。如果用一句话来归纳传统教育评价的特点,那就是学生考试成绩是评价一切的标准。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最常用的方法是看“学习成绩如何”“在班级、在学校能排到第几名”。能升上学,尤其是能升上重点学校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评价一个教师,最常用的方法是看“所教的科目考试成绩如何”。一个教师的好坏优劣,包括他的思想品德、学识水平、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最终都落脚到所教班级、所任学科的成绩如何、升学率是多少。评价一所学校,无论是学校管理、教学科研,还是党团工作,都要归结于升学率,主要看升学率的高低,看有多少学生升入重点初中、高中和大学。如果有一个高的升学率,则“一荣俱荣”,所有的先进称号“一应俱全”。反之,则“一损俱损”,甚至还直接关系到校长的“乌纱帽”。特别是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升学率的地位比以前更为突出了。随着办学自主权的逐渐下放(如收费政策的灵活等)和学生流动的加剧(如择校、借读等),相邻学校或学区之间的生源竞争,实质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利益冲突:有了好的升学率才可能有好的生源,有好的生源就意味着学校可以有较高的经济收入,也就是有了较充足的办公经费和教职工福利。

在这种评价机制下,升学率成了学校的“重中之重”。为了这个重要的升学率,在教学中,只要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什么平等、自主、宽容、参与,包括学生的个性和尊严,似乎就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三、崇尚权威的传统文化不利于教学民主的实现

中国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历史的国家,封建专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等级制度和思想专制。等级制将人们划入不同的等级,社会地位低的人必须服从社会地位高的人。而思想专制则把统治阶级奉行的思想文化“定于一尊”,其余则尽在“罢黜”之列,从而禁锢了多元思想文化的发展,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这种文化传统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学校也不例外。

中国素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先秦教育家孟子把教师的地位提到与国君相提并论的高度,荀子进一步把教师纳入了“天、地、君、亲、师”的序列,从而明确规定了师尊而生卑、生必须服从师、必须服从“尊师所言”的教学秩序。

中国的“尊师重教”不仅表现在对教师的尊重和服从上,更表现为对教师所掌握的知识的盲从上,这就是“师道尊严”和“崇尚权威”。这种“师道尊严”和“崇尚权威”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对教师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的绝对信任,可以增加学生吸收知识的意向,确保知识记忆的有效性,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但另一方面,几千年的传统积淀也使得教师习惯了“知识和真理的化身”的身份和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不愿“屈尊”与学生平起平坐;而学生也习惯了对教师的仰视和对教师“教诲”的遵从。正是教师的这种权威地位,造成了教师不习惯于给学生以自主、学生也不习惯于自主的局面,从而导致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地位、人格上的不平等。

总之,由于上述原因,最终导致了目前的种种教学不民主现象发生。

浅析母猪产后不吃食现象 篇7

1母猪产后不吃的原因

1.1母猪原因 (1) 生产中常由于母猪体况不佳或母猪为初产, 导致生产过程过长, 导致母猪太过疲劳而影响食欲, 导致不吃食。

(2) 饲养管理不散, 在母猪产后喂料过早, 喂量过大、过精, 青粗饲料太少, 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质等引起消化不良, 影响到食欲, 导致不吃食。

1.2疾病原因主要表现为母猪在生产过程中, 发生难产, 或母猪产后发生恶露、患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其他产科疾病, 导致母猪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或废绝。

2治疗方法

2.1加强母猪饲养管理, 特别在母猪生产前后一周, 注意把握喂食的量, 饲料不宜过精, 多添加一些青粗饲料。

2.2注意掌握母猪接产、助产技术要领, 避免母猪患产科疾病, 减少母猪发生不吃食的诱因。

不文明现象 篇8

“不”从表示命辞中的内容演变到“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意义”的常用8种用法, 它的结构、语义、语用已经发生了一系列改变。石毓智认为“人类语言中的否定词的含义大都是:少于、不及”。“不+反义形容词”结构中, “不”作为常用否定词之一, 多数情况下所表示的否定并不是完全否定, 而是一种差等否定。

现代汉语中, 这一类的“不+反义形容词”结构数量最多, 类似的还有:不高、不矮;不长、不短;不多、不少;不冷、不热, 等等。这类格式中的反义形容词一般来说描述的是人或事物的客观属性, 反映事物的原貌或特征, 并且较少涉及主观评价, 带有很强的写实性。当这类反义形容词受“不”的修饰后, “不+反义形容词”该结构的语义通常是取正反形容词之间的中间量级, 不具备明显的积极或消极色彩。

二、“不+反义形容词”结构

布隆格先生从功能主义角度提出“一种形式有一种意义, 一种意义有一种形式”。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可以对事物 (人) 的性质和状态进行描述, 它的否定形式是多样的, 既可以采取“否定词+形容词”形式, 又可以采取反义形容词及其短语的形式, 有时亦可使用褒 (贬) 义词来替换。“不+反义形容词”作为其中的否定结构形式之一, 它在人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

(1) 他的做法不对=他的做法是错误的。

(2) 这次数学竞赛他考得不好。

(3) 这次数学竞赛他考得不坏。

(4) 他在这次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 可真不简单。

(5) 这个机械的构造不简单。

从语义角度来说, “汉语大多数的性质形容词和不定量形容词几乎都有与之对应的反义词”[1]P334如“高与矮”“好与坏”“简单与复杂”等。在以往的否定结构中, 人们认为“否定词+形容词”的结构所代表的是对立形容词意义。如 (1) 中“对和错”之间非此即彼, 不存在第三种情况。但 (2) (3) (4) (5) “不+形容词”的否定结构中, 句子所表达的语义并不是形容词的对立面, 是“不+反义形容词”的不对称形式。 (2) (3) 否定结构所表达的语义与反义形容词不对立, 处于“好—不好—坏”“坏—不坏—好”的中间状态; (4) (5) 两者“不简单”语义上没有任何相关, 相互不对称。文章研究的就是上述结构的不对称现象。

三、语义不对立, 相互不对称

例如: (6) 这个主意不好。

(7) 这个主意不坏。

(6) (7) 两个例句中“不+反义形容词”所表达的语义是不对立的。“这个主意不好”可以是指“这个主意坏”;但例句 (7) 中“这个主意不坏”, 可以是指“这个主意一般”或“这个主意好”。 (6) 句中“不好”与 (7) 句中“不坏”相比较而言, 主观否定意味较强。

如: (8) 我们关系并不坏, 但由于我们的观念差异如此巨大, 外界容易认为我们关系不好。

例句中“外界容易认为我们关系不好”, 给人的感觉是“外界容易认为我们的关系不和谐”或“外界容易认为我们关系紧张”。在日常交际中, 为什么不采取后两种代替“不+好”的表述形式呢?“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说,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2]P335。“不+好”的结构从语义程度上来讲, 更加接近“好”, 可以避免交际过程中的不便, 显得更加委婉得体, 易于接受。

“不+好”“不+坏”两者在结构、语用、语义上各不相同, 在实际交际过程中, “不好”的使用频率高于“不坏”。究其原因在于, 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下, 优点指出可以直接采取褒义词, 如“善良”“真诚”等;对于别人缺点的指出, 采取“不+褒义词”的形式更容易被别人接受, 如“不冷静”“不聪明”等。

“不坏”相对于“不好”而言, 结构关系松散。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不”和“坏”之间往往需要一种短暂的语气上的停顿才能表述出来。“不”和“好”相较前者而言, 内部结构紧密, 使用时脱口而出。有学者将“不+好”的结构看成中间现象, 归于“类词” (1) 范畴[3]P59。翟颖华 (2009) 认为“‘不好’相比较‘不坏’而言, 更加趋于词汇化”。

如: (9) 我们大多数人不喜欢这个地方。

(10) 共和党人不相信她。

(11) 这个人一点也不讨厌。

(12) 她不怀疑他所做的一切。

(9) 和 (10) 例子中, “喜欢”“相信”的否定式隐含的意思是“讨厌”“怀疑”。 (11) 和 (12) 例子中“讨厌”“怀疑”的否定式隐含的意思是介于“喜欢—讨厌”“相信—怀疑”的中间状态。“不+喜欢”和“不+相信”结构中, “不”和褒义词的结构关系紧密, 否定词“不”已经演化成一种否定前缀;“不+讨厌”和“不+怀疑”结构中, “不”和贬义词的结构关系分散, 否定词“不”充当的是句法上的否定词角色。

不—喜欢不—相信 (“不”相当于否定前缀)

不—讨厌不—怀疑 (“不”相当于句法否定词)

“不+褒义形容词”这类短语的结构凝固性强, 因此使用频率高。在现代汉语中, 我们经常会发现这类双音节形容词“道德、理想、景气、合理”等, 不具备与之完全相匹配的反义形容词。通常采用“不+道德/理想/景气/合理”表述否定语义, 一方面可以遵循语用上的礼貌原则, 另一方面可以弥补反义词的空缺。

四、语义不相关, 相互不对称

(13) 中的“不错1”是相对于反义形容词“对”而言的, 在这样的语义句子中, “不错1”与“对”可以相互替换。当用 (13) 中的“不错1”去替换 (14) 中的“不错2”时, 句子依照语义可改为“秋天去北京游玩是很对的选择”, 我们会发现句子语义上有点说不通, 显然两个“不错2”不能混为一谈。

如: (13) 不错, 裁判在这场比赛中的判罚有违公平的原则。

(14) 秋天去北京游玩是很不错的选择。

张谊生认为“实词虚化成语法成分以后, 总会或多或少保留一些原来该实词或该实词性结构的句法语义特点”。[4]P31“不”的语义虚化, 使其不同原有语义, 更加趋于抽象化。“不错1”和“不错2”中的“不”都已经演化成“附缀成分” (2) 。“由于附缀成分的语义较原义更具抽象化的特点, 在形式上就要求与原义词有所区别, 而语音弱化正是‘不’符缀化的有力佐证之一”[5]P93。 (13) 中“不错1”中的“不”作为否定词出现在句子中, 起逻辑重音的作用, 语音为[bù]; (14) 中“不”的语音形式已经弱化, “错2”起逻辑重音的作用。

“不错2”不同于“不错1”的结构形式是“不+形容词”的松散结构形式。“不错2”在 (14) 中的意思具有积极、肯定的意思, 经常由程度副词“很”“非常”修饰。“不错2”结构性较强, “不”和“错”作为单个语素拆分已经没有实际意义, “不错2”已经进入词汇范畴。

五、“不+反义形容词”不对称现象的原因

汉语和其他民族的语言相比, 有其自身的特色, 没有严格规定的语法形式。形容词可用来描写事物的性状或特质, 该类词汇或短语最常用的否定形式是“不+形容词”, 这一结构形式可以满足否定的基本层次需求。“不+形容词”的语义取值就处于中间位置。在“好—不好—坏”这一语义连接链中, “不好”的程度很明显比“好”小, 而比“坏”大。当然在“坏-不坏-好”这一语义连接链中, “不坏”的程度要比“好”大而比“坏”小。这种语义上的递变性, 不论是从修辞学的角度还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说, 都符合委婉的原则, 有利于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乔姆斯基的最简方案中“表层结构 (S—structure) 和深层结构 (D—structure) 合并, 保留了S—structure”。“不+反义形容词”的结构形式正好可以消除交际过程中的多语素产生的歧义, 给人一种明确的理解范围, 符合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

参考文献

[1][2]邬述法, 黄增寿.论“不+形容词”结构的语义特征[J].安徽文学.2009 (06) :334-335.

[3]翟颖华.论“不”和反义形容词构成的否定式[J].汉语学习.2009 (02) :59.

[4]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311.

[5]张斌, 张谊生.非真值语义否定词“不”的附缀化倾向[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05) :93.

[6]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25.

[7]王灿龙.试论“不”与“没 (有) ”语法表现的相对同一性[J].中国语文.2011 (04) :301-311.

不公平现象对创新的影响 篇9

目前我国社会中突出的影响创新的不公平现象

1. 差距加剧与社会分化

改革开放以来, 在优先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下, 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 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 在社会公平方面的显著变化是随着平均主义分配原则的逐渐退出, 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空前高涨, 社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但另一方面, 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相互交错, 人群之间特别是城市民众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贫富悬殊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社会创新资源培育的重要因素。

根据《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追求公平的人类发展》, 尽管中国人类发展取得明显进展, 但社会不平等问题仍很突出, 并有进一步加剧的倾向。其突出表现为:在收入分配、财富分布、就业和工资待遇、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分配、公共卫生和健康、社会保障税收和财政收支等方面存在着城乡、地区、性别、行业之间的巨大不平等。亚洲开发银行2007年8月发表的研究报告《亚洲的分配不均》指出, 在纳入亚行研究范围的22个亚洲主要国家中, 中国的贫富差距排在首位;从1993到2004年, 中国的基尼系数从0.407扩大到0.473, 接近拉美地区水平;其中收入最高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与收入最低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的比率, 达到11倍, 远高于其他亚洲国家。因此, 亚行提出, 中国需要减少不平等, 实现包容性增长。中国社科院经过数年跟踪做出的一份全国性调查报告也显示, 近年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 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为世界最高。从现实情况来看, 我国近年来的社会分化剧, 社会阶层之间的隔阂十分严重。一面, 我国出现了一个遭到社会广泛诟病显富阶层, 另一方面, 我国还存在着数量巨大的各类社会弱势人群和贫困人口。这些人大多生活在社会底层, 其基本的生活权利、健康权利和发展权利往往得不到有效保障。

那么, 如此巨大的贫富差距是如何造成的呢?从根本上说, 造成上述不平等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所有制结构改革和分配机制的变化, 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确立, 使得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得以先富起来。这当然有其合理性。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 除了上述制度性创新的因素之外, 资源分配上的机会不平等和不公平竞争等因素在造成我国社会的不平等格局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2. 机会不平等与不公平竞争

从近年来看, 我国社会中的机会不平等和不公平竞争的问题仍然很严重, 其不平等程度并不亚于人们在收入和财富方面的差距。这种不公平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的创新资源投入和创新动力的主要障碍。

首先, 不同人群在生存和发展机会方面存在显著不平等, 这造成了人们在竞争起点上的先天鸿沟, 剥夺了一部分人创新潜能的发展机会。以教育为例, 我国的义务教育资源投入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分配存在严重不平衡, 学生人均教育经费沿着直辖市市区→直辖市县→一般市区→一般农村的顺序依次降低, 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十分匮乏。与之相应, 高等教育机会在区域之间的分配也严重不平等, 2007年, 海南省的高考录取率达到85%, 上海市达到84%, 而贵州、甘肃等省则仅为43%, 高低相差约一倍。在公共卫生和健康、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平等格局同教育机会一样, 几乎同样严重。这些公共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实际上预示着不同人群在发展机会和竞争起点的先天不平等。相对于财产和收入的不平等, 机会不平等是目前中国更为严重的问题, 也是更难以为民众接受的社会问题。近年来, 我国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过度市场化使得教育和健康领域的不平等问题进一步突出, 教育支出和大病医疗费用成为许多家庭致贫的诱因, 也是制约农村和落后地区靠创新求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次, 相比能力和投入, 身份归属因素在收入分配中仍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据有关研究, 城乡差距以及垄断行业工资增长过快所导致的行业间工资差距过大是造成收入差距增大的主要原因。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 垄断行业与制造业和农业在工资收入上的差距近年来不断拉大:1980年, 电力、金融等垄断行业与制造业平均工资水平的比例为1.4和1.0, 该比例在—年间浮动不大, 年为1.3和1.0, 但到2005年, 该比例提高到了1.6和2.0。如果进一步按行业细分, 行业间的工资差距更为显著, 2006年证券业职工平均工资是农业的近10倍, 是纺织业的近8倍。而实际的收入差距可能比这些统计数据显示的更为巨大。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年中国统计年鉴, http://www.stats.gov.cn/tjsi/ndsj/

再次, 从竞争过程来看, 权力、“关系”等因素仍然对竞争结果起着重要影响。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 中国收入分配相当不均, 起点不公平更为严重, 过程的不公平最为严重, 其中, 利用权力干预资源分配、干预市场运行以及与权力相关的收入差距悬殊在今天仍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不但给部分官员创造了寻租的机会, 也使得竞争结果或多或少存在着与权力、“关系”、财富等因素挂钩的现象, 造成竞争主体进入市场的机会不平等, 履行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不平等, 竞争结果不公平。比如, 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在市场环境、融资、政府支持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 通过关系或贿赂官员低价从农民手中获得土地, 大型项目审批和投标中的权钱交易等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2001年的一项全国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目前的收入差距过大, 但收入差距本身并不是导致社会不公平感的最重要根源。权力、职业和行业被公众认为是导致当前中国社会不公平现象的三种主要因素, 其中, 对于“当前中国社会最主要的3种不公平现象”, 大约六成的人 (61.5%) 选择了“因权力造成的不公平”, 同时大约三成的人选择“因职业造成的不公平” (29.1%) 和“因行业造成的不公平” (27.9%) ;另外选择比例较高的还有地区因素 (24%) 、单位因素 () 和学历因素 () 。调查显示, 人们心目中的不公平现象, 主要来自竞争中的非市场因素和非能力因素。这也说明, 对于我国目前的社会政策而言, 加强竞争的公平公正比追求结果平等更为重要。

3. 数字鸿沟与知识贫困

2001年12月13日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指出,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际上是“知识差距”, 面对日益增大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压力, 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主要任务是知识化, 也就是发展知识经济, 在全社会实现知识化, 从而直接完成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构想。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角度来看, 实现全社会的广泛知识化, 提高知识、技术、信息、制度等无形的软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 正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内在要求。实际上, 我们提倡的自主创新战略, 其根本也就是知识发展战略, 加强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是其核心。但是已有的研究表明, 中国离知识型的社会还比较远, 特别是普遍存在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以及相当部分民众在知识上的“贫困”成为制约知识性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

按照国际电信联盟 (ITU) 和世界经合组织的定义, 数字鸿沟主要是指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在应用和普及方面的不平衡现象。有关研究显示, 我国城乡、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数字鸿沟, 总体来看, 不同教育水平人群之间的数字鸿沟大于城乡之间数字鸿沟, 而城乡数字鸿沟大于地区数字鸿沟。2005年, 我国城市主要信息产品拥有量总体水平是农村的6.4倍左右, 领先农村7-8年左右;城乡之间差距最大的是计算机, 城市家庭计算机拥有量约为农村的近20倍, 时间差距在10年左右;其次是互联网普及率, 城市是农村的6.5倍, 时间差距8年左右。并且从变化趋势看, 城乡数字鸿沟在时间差距上没有出现减小迹象。从区域来看, 2005年, 东部主要信息技术产品拥有量整体上仍约为中、西部地区的2.2倍, 时间上领先5年左右;其中, 互联网普及率的地区差异最大, 东部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比中部地区高出116%, 比西部地区高出105%;全国互联网普及率 (每百人互联网用户数) 为8.6%, 北京互联网普及率最高, 达到28.7%;贵州最低, 仅为2.8%, 两者相差约10倍。其中, 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初始成本和使用成本以及收入差距是造成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在城乡和各地区内部, 不同教育水平人群之间的数字鸿沟更为突出。2005年, 大专以上人口的互联网普及率为84.8%, 而占全国人口总数3/4以上的高中以下人口的互联网普及率仅为1.8%, 前者是后者的47倍, 可见教育水平是导致数字鸿沟的最重要因素。

表面上来看, 数字鸿沟是一种现代通信基础设施拥有量和使用水平方面的差异, 然而从本质上看, 数字鸿沟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差距, 数字鸿沟的背后是知识鸿沟和经济鸿沟, 或者说是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鸿沟。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数字鸿沟问题是在全球信息化进程中, 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应用程度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所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问题。”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 我国西部地区的知识发展水平仅相当于东部的35%, 其中获取知识能力仅相当于东部的14%, 吸收知识能力水平相当于东部的81%, 交流知识能力相当于东部的31%。大多数西部地区均属于知识资源水平较低的地区, 其中西藏、贵州、青海、云南等省的知识水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而北京的知识发展水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1倍。

从创新型国家的角度来看数字鸿沟, 我们认为, 数字鸿沟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出现的社会成员之间在知识、信息以及创新基础方面的分化, 是一种新的社会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与经济、机会的不平等互相纠结, 不仅将在知识迅速发展和不平衡发展的过程中继续扩大和加深原有的经济不平等, 而且将对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产生相对独立的消极影响。

不公平现象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不良影响

上面我们简单讨论了中国社会中突出存在的三种不平等现象。下面我们来看它们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影响。

首先, 其直接影响是造成中国公众的不公平感上升, 社会矛盾激化, 创新所需要的稳定社会环境面临挑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在2002年对城镇住户的调查, 认为我国收入分配“很公平”的人不到2%, 认为“比较公平”只在左右, 而回答“不太公平”和“很不公平”的比例加起来超过了80%, 即使在高收入组, 绝大多数人也认为当前收入分配状况“不太公平”或“很不公平”。

这种普遍的不公平感问题应该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充分关注。因为相对于收入不平等, 不公平感更容易引发社会冲突和群体性事件, 威胁社会稳定;近年来我国社会矛盾加剧, 民众的仇富心态, 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现象不能不说与此社会心理有关。有学者指出, 90年代以来, 我国社会群体之间的分化加剧, 并呈现出断裂社会的倾向, 这已经并将继续酝酿和加剧种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种种迹象说明, 贫富差距过大和不公平问题已经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从而可能成为影响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障碍。

其次, 不公平现象的存在, 特别是竞争规则向权力和资本倾斜, 使得人们对公平竞争原则和创新创造财富的法则产生质疑甚至否定, 导致我国社会风气恶化, 浮躁和造假之风盛行, 整个社会的创新动力受到严重抑制。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2001年的全国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在公众眼中, 我国现实的收入分配模式与其理想收入分配模式有较大的差异:大多数公众认为, “有技术专长的人” (75.3%) 、“有文化/有学历的人” (72.6%) 、“吃苦耐劳的人” (50.4%) 应该获得高收入;而对于现实情况, 绝大部分公众 (72.6%) 认为当前“当官”的人最容易获得高收入。这意味着, 人们所期望的理想的收入分配原则是能力主义分配原则, 而人们眼中现实的收入分配模式却主要基于权力。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异无疑会形成对整个社会价值倾向和个人发展动力的误导, 近年来我国社会中各种急功近利行为、造假欺诈行为、利用职权为自己捞取好处的行为泛滥, 以及整个社会的浮躁、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等现象, 不能不说与这种竞争规则和结果不公平的示范作用有很大关系。近年来关于社会问题的调查中, 贫富分化和腐败问题往往名列前茅, 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我国社会中存在的不公正问题已十分严重。

按照世界银行的观点, 权力的不平等会形成将权力、地位和财富的不平等永久化的制度, 这种情况通常也不利于长期增长所依赖的投资、创新和冒险;当市场不完美时, 权力和财富的不平等转化为机会的不平等, 导致生产潜力浪费, 资源分配丧失效率。良好的经济制度在根本上应是公平的, 社会要繁荣, 就必须创造促使绝大多数人口进行投资和创新的激励机制。那些走上促进持续繁荣的制度化道路的国家, 是因为政治影响力和权力平衡的公平度增加, 才走上了这种制度化道路。

从长远来看, 这种以非制度性手段实现短期获利的投机行为和寻租行为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 将对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动形成某种“创新替代”。这种状况十分不利于创新型国家建设, 已经到了不能不下决心根治的时候。

第三, 贫富差距过大和数字鸿沟在给我国社会带来极大的结构性风险的同时, 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创新资源的培育。大量的研究表明, 一个社会的信息化和知识化程度与经济增长基本上是正相关的, 知识与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战略资源;同时, 个人拥有知识和信息的多少也已成为决定个人经济收入和发展空间的决定性资源。而贫困和数字鸿沟使得我国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庞大人口基本被排斥在信息化之外, 成为信息时代的落伍者和信息社会的边缘人, 成为知识贫困、信息贫困和经济贫困相互重合叠加的三重贫困人口。如此大量的深层次的贫困人口, 将成为阻碍广大农村地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障碍, 并使全社会的广泛知识化为泡影。

从创新资源投入的角度来看, 我国存在的大规模的低收入人群对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 知识水平低下, 发展基础和创新潜力都受到人力资本不足的严重制约。这既影响了整个社会创新资源的充分开发, 也造成贫困人群代际间的社会流动受阻, 贫困和落后在代际间传递, 从而可能造就一个陷入长期贫困和“永久性依赖”、与创新和发展相隔离的下层阶层。

现实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近年来, 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状况一直不够理想, 来自企业的研发投入虽然总量增长较快, 但企业研发支出占营销收入的比重一直没有大的增长,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韩国等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而楼市、股市等获利快捷、投机性强的行业却吸引了大量企业资金进入。以至于经济学家郎咸平在2007年关于“中国经济的八大危机”演讲中专门对中国投资营商环境急速恶化问题提出强烈警告。他认为, 中国经济的第一大危机是近年来中国的投资营商环境急速恶化和大面积腐败, 致使大量虚靡性资金进入楼市和股市, 从而形成股市和楼市泡沫, 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控制将对中国经济带来强烈冲击。我们暂且不论近年来中国的投资营商环境是否出现急速恶化, 但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目标以及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现状来看, 从根本上解决不公平问题无疑是今后一段时间非常重要的政策选择问题。它对于保证今后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以及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实现极为重要。

政策建议:增进社会公平, 为创新提供制度性保障

为了消除前述不公平现象对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不良影响, 基于公平和创新的要求, 我们认为对于中国而言, 重要的是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收入再分配政策, 通过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的调节使人们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并采取更为有力的政策措施保障贫困人口生存和发展, 以化解创新可能导致的不平等扩大给社会带来的总体性风险。这是创新型国家建设中需要关注和未雨绸缪的重要政策议题。

(2) 重新对政府功能进行定位, 政府的角色需要从资源控制者和生产组织者, 转变为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公平环境的构建者和管理者。我国已经实现了在消费领域的市场化, 但在重要资源的供给领域, 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垄断和政府干预, 市场化水平还比较低。这种状况不仅给腐败提供了温床, 而且很不利于资源的配置效率, 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感。

(2) 公共政策应该更关注公平问题 (特别是起点和过程的公平) , 以建立公平竞争的制度框架, 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从公正的角度看, 机会的均等分配要比结果的均等分配更为重要, 起点和机会不公平在中国社会也是更为严重的问题。所以, 公共政策应该更关注公平问题, 包括更公平地分配公共资源 (特别是教育资源、健康资源、信息和技术资源等) 、抑制权力对竞争和收入分配的过多干预、消除身份归属因素对个人收入和发展机会的决定性作用、扩大下层民众的发展机会和民主参与权利等等, 以使各个阶层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创新大潮中去。正如世界银行在《世界发展报告2006:公平与发展》中所言, 将增长政策和实现公平的政策割裂开来是错误的, 其关键在于总体的一揽子政策和相关程序的公平性。

(3) 加强技术应用、扩散与创新的体系建设, 特别是要加强面向农村地区和落后地区的技术扩散体系, 加强创新成果的全社会可及性与适用性。对我国而言, 在整个经济中更多更有效地使用技术、更加广泛迅速地传播技术 (既包括新技术, 也包括旧技术) 十分重要;政府应对技术传播给予更高的重视和更多的资源, 引导更多的公共研究资金用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促进农业、环保产业的发展以及传统优势产业的开发, 等等。

(4) 改革教育, 提高全民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对于我国教育体制而言,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离实现人人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 教育体制也还不能适应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所以, 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改善教育资源的分配结构, 增加教育机会的公平度。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的供给应改变目前的城市导向, 适度向农村地区和落后地区倾斜, 并把提高农村地区和落后地区的教育质量作为重要的教育改革目标。为有效利用迅速扩大的知识基础, 还需更重视高等教育中的创新导向和全民终身教育, 这要求实现教育课程的现代化, 在公办教育之外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体系, 开发互联网的教育潜力, 等等。

(5) 大力建设信息基础设施, 消弭数字鸿沟, 利用全球知识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创新型国家的框架下, 我们应对数字鸿沟和知识贫困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 (NTIA) 在系列著名报告《在网络中落伍》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中曾经提出, 在美国, 数字鸿沟已成为主要的经济和公民权问题之一, 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但在我国, 物质上的贫困和收入差距作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已经受到社会的重视, 而不断扩大的知识差距和知识贫困作为加剧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的新因素、作为社会不平等的表现, 还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 不断扩大的数字鸿沟问题也还没有得到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广泛重视和有效解决。特别是对于那些农村地区和相对落后的地区, 如何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通讯技术带来的契机, 直接分享各种先进技术与知识的“外溢收益”, 尽快缩短与发达地区的知识差距和经济差距, 实现跨越式的“追赶”, 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政策问题。显然, 加强对农村和落后地区在现代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 加快中西部地区以及农村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政府补贴方式降低中西部和农村地区使用现代通讯设施的成本, 使人人享有信息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享有低成本获取外部知识与信息的机会、进而享有各类发展机会, 消除与现代社会的信息隔离和知识隔离, 应成为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总之, 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而言, 公开、公正、公平、法制、“公正至上, 起点平等”等都是关键词。以公平作为创新政策的中心, 是对发展思想和创新理论的提升和整合。令人欣喜的是,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把民生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并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加快改善民生的六大任务之一。这些给我们建设一个公平型的、创新型的社会提出了目标和任务, 也带来了莫大的希望。

我国社会中的机会不平等和不公平竞争的问题仍然很严重,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创新资源投入和创新动力的主要障碍。

相对于财产和收入的不平等,机会不平等是目前中国更为严重的问题,也是更难以为民众接受的社会问题。

我国会计核算不对称现象的思考 篇10

1.1 同一会计主体会计核算的不对称事项

此种不对称事项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原来会计核算规定中就呈不对称, 时至今日未作调整或虽作调整仍呈不对称的会计事项, 我们不妨称为“原发性”不对称会计事项。比如: (1) 捐赠。企业发生的捐赠支出计入“营业外支出”, 而企业接收的捐赠收入扣除未来应交所得税后的余额计入“资本公积” (一般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在接受捐赠现金资产的会计处理有所差异) 。 (2) 债权债务的核销。企业确认的无法收回的债权即坏账, 无论采用直接转销法还是备抵法进行核算, 最终计入的都是“管理费用”, 而企业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在原来的会计处理规定中计入“营业外收入”, 自2001年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后改计入“资本公积”。 (3) 非货币性交易。企业发生的非货币性交易, 支付补价的, 不确认非货币性交易损益, 收到补价的, 应确认非货币性交易收益并计入“营业外收入”。另一类是在原来会计核算中就呈对称的, 由于新的会计政策出台, 改变了这种对称性的会计事项, 我们不妨称为“继发性”不对称会计事项。例如: (1) 债务重组。1999年施行的债务重组准则规定, 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 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2001年执行新的债务重组准则, 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了“资本公积”, 而债务重组损失仍计入“营业外支出”。 (2) 股权投资差额。1999年施行的投资准则规定, 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 (即借差) 分期摊销时减少“投资收益”, 反之 (即贷差) 分期摊销时增加“投资收益”。但财政部2004年发布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 (四) 》规定中, 对长期股权投资差额的借差分期摊销时仍然减少“投资收益”, 而贷差即一次性计入“资本公积”。

1.2 不同会计主体会计核算的不对称事项

不同会计主体对同一经济交易或事项的确认、计量乃至信息披露也存在不对称现象, 此种不对称事项可以划分为五类。一是同一经济交易或事项在对应主体之间由于经济解释不对等而产生的不对称。例如, A公司将不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与B公司的固定资产进行交换, B公司换入债券后打算持有到期, 根据非货币性交易准则, A公司将该项交易确认为非货币性交易, B公司则确认为货币性交易。二是由于记账时间不一致而产生的不对称。比如一个会计主体将存货售于对应主体时, 一旦认为其风险和报酬未转移, 根据收入准则, 就不会确认销售成立也就不计量销售收入, 但另一方可能认为已经承担了现实义务而作为存货予以计量。三是由于记录金额不相等而产生的不对称。如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中, 购货方将全部存货计入了存货成本, 而销售方所确认的商品销售收入却不能超过所售商品账面价值的120%或者销售给非关联方企业的平均售价。四是由于项目反映不对等而产生的不对称。如以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 依据债务重组准则, 债权方根据放弃债权的账面价值对接受的资产进行计量, 不确认收益或损失, 但债务方将放弃资产账面价值同偿还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以“资本公积”或“营业外支出”反映。五是由于信息披露内容不一致而产生的不对称。如或有事项准则要求表外披露几乎所有或有负债 (可能性极小且不重要的除外) , 而或有资产却只在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情况下才予以披露。

2 会计核算不对称产生的原因

会计核算不对称现象的存在, 不仅给学习者带来疑惑, 也给会计人员的日常账务处理带来一定麻烦, 需要会计人员用心掌握并细心核算之, 唯如此, 才能生成质量可靠的会计信息。会计核算中产生不对称现象的原因何在?

2.1 规则使然。

规则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人们对同一交易或事项完全可以作出不同的会计处理规定, 当然这种规定是合乎道理并被认为是恰当的。经济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 比如个人购买债券, 税法规定购买国债的收益免征个人所得税, 而购买公司债券的收益就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另外, 规则并非一成不变的,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迁, 政府管理部门需要根据会计目标的要求对会计政策进行修订完善, 以便使会计信息更加满足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更加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

2.2 基于稳健性的考虑。

稳健性原则是会计核算的一条基本原则, 要求会计人员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 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高估资产或收益, 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以便对企业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 有利于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防范并化解风险, 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从而保护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继发性”不对称会计事项的例子中, 大多是将原来计入损益的项目改计入“资本公积”即所有者权益项目, 换言之, 将原本在损益表中揭示的信息转移到资产负债表中呈报, 其目的就是给那些诸如通过债务重组等手段获取巨额利润、粉饰会计报表的公司“断奶”。比如郑百文重组案中, 债权人信达公司与债务人郑百文于2000年最后一天在重组协议中免除了其1.5亿元的债务, 若按旧准则, 1.5亿元可全部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 将对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误导投资者和报表使用者, 于是财政部明令郑百文不能将1.5亿元确认为收益, 按新准则规定, 债务重组收益全部计入“资本公积”, 这样一来, 郑百文自然得不到任何债务重组收益。又如, 针对一些上市公司利用与关联方之间显失公允的交易操纵利润, 财政部规定“上市公司利用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 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交易价格是公允的, 对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 一律不得确认为当期利润, 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从而导致了交易双方会计处理的不对称。

3 会计核算不对称的经济后果

会计核算存在的不对称现象, 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赵西卜, 2004) 。举例来说, 出售存货的企业和购买存货的企业可能将存货都反映在各自账面上, 如以支出法进行GDP核算, 将存货视为特殊投资必然导致GDP重复计算, 如以收入法进行GDP核算, 因出售存货方未能体现其销售利润而使GDP漏计, 总之都会导致GDP数据失实, 如果出售存货和购买存货的企业均纳入企业集团合并范围, 合并报表中也无法将其抵销, 从而夸大企业集团的资产总量, 导致合并的会计信息失真;再比如, 企业将接受捐赠的非限定用途的资产转手对外捐赠, 在反映“资本公积”的同时又反映了“营业外支出”, 这种逆向交易的内部不对称, 不仅导致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同样给会计报表合并时的抵销带来困难。

由此可见, 会计核算的不对称不仅导致微观会计信息失真、业务核算繁琐, 而且还会导致宏观经济信息失实, 如果需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也增加了编制的难度

摘要:从哲学层面上讲, 对称是相对的, 不对称是绝对的。通常情况下, 会计核算中性质相同但方向相反的会计事项一般应当保持对称性, 比如固定资产盘盈计入“营业外收入”、固定资产盘亏计入“营业外支出”等等。但近年来,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迁, 企业会计制度、准则亦在不断调整修改, 使得不少业务性质相同或类似但方向相反的会计事项, 其处理结果不再保持对称性。对会计核算不对称现象进行研究, 剖析其产生的原因, 分析其对微观经济乃至宏观经济的影响, 对今后会计政策的修订无疑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关键词:会计核算,不对称

参考文献

不文明现象 篇11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分组 反思 评价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又名“小组学习”、“团队学习”或“分享学习”,是通过学生的分工合作以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本文根据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分组、任务安排以及评价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分组问题

根据“异质分组”原则,我在学期初就给学生设计了以下表格:

我考虑将六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全班共分成七个组。这六个学生按照成绩、课堂的表现情况、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分成一组,还考虑到家庭住址甚至乘车线路,以便组员之间沟通方便。根据学生们填的以上表格,又结合他们自己的意见,我将合作小组分配好了。然后让学生们了解合作原则、注意事项和评价方式。最后,我把学生们的小组名单打印出来,另外,进行Pair work时,就在本组内寻找固定的Partner,以便及时方便地评分。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话题,会出现分组不合理的现象。比如,在Book 1 Unit 3 Travel Journal的Writing Task中,要求学生设计一份旅游广告,这就明显要求具备绘画能力。班里七个小组产生了严重的人力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这导致了有些组积极性非常高,而有些组就相当无奈。又如,在Book 2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 和Unit 3 Computer这些话题中,男生多的组活跃得多,而女生多的组则相对合作要辛苦得多。

反思策略:很多老师认为,把好朋友配对在一起有助于他们的共同学习,但这往往是不智之举。他们容易放弃学习而跑到别处去,而且相处得太随便,相互制约的作用相对而言比较小,互相包庇的现象也很多。倘若老师能在学期初就把各单元的讨论话题列出一张表来,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们根据不同的话题、根据具体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合作对象,这样不仅杜绝了以上例子中情况的发生,而且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们之间的合作,督促力度也强了许多。学生们常常与新的组员合作,不仅有更强的监督,增添了许多新鲜感,好奇心与好胜心也会随之加强,而且最后的评价成绩也更加个性化。这样的话,懒惰的学生一般很难在一个固定的组里蹭到分数,而勤奋的学生则更有机会与不同思维的学生打交道。

二、合作任务安排的合理性问题

在合作学习的任务安排中,老师常常会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如课堂讨论、小组调查、团队游戏竞赛等。但是,当这些活动方式没有得到合理的安排和计划时,就形同虚设,浪费时间,甚至会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Book 4 Unit 2 Working the land 的阅读教学中,老师安排的讨论话题是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Yuan Longping? What do you think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are to be a scientist?像这类问题,其实都应该是个人独自处理的问题;又如, 在SEFC Book 2A Unit 3 Art and architecture中,老师布置了这样的合作任务:请想像未来的房屋建筑,把它画出来并且用英语描述出来。像如此抽象的讨论题,学生们开始还有点兴趣,但是深入不下去,而且没有可参考的依据,结果是能画的学生画了一幅他头脑里的东西,而描述者却很难理解他画的意图,因为他们本身的沟通远远没有达到理解的程度。假如老师事先能列举一些提示性问题,并且让他们进行角色分工,比如有建筑材料设计师、有装修设计师、有绘图师、有记录员、有解说员等。这样的话,学生们就有题可议、有图可画、有话可说了。

反思策略:在新课程标准中分级制定了情感目标。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特别注意活动的趣味性、多样性和可操作性。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说”,语言习得的关键是“可理解的输入”,也就是说,学生所听到的以及所读的语言是可理解的,而且要比他们的目前水平稍微难一点。为此,在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任务中须包含与教材有关的新语言点,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词汇或新的表达法。这样才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没有新内容的操练很容易使他们感到枯燥无味。

另外,教师在组织活动之前,要充分考虑学生合作的可行性,要明确是否有必要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还应深入地研究课文,确定合作的任务是否基于课文之上,能否挖掘课文的内涵;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是否太经常地使用同一种形式,尤其是竞赛和辩论的形式,往往在这种激烈的小组与小组的竞争过程中,学生会更加注重结果而非过程。于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得到体现,尤其在外语学习辩论中,很多学生在情急之中会使用有明显错误的词汇或错误的句子,其实很难达到锻炼语言的目的。

三、合作学习的评价问题

通常地,教师给合作小组的评价往往是粗放型的,即当某一小组完成了某一任务时,就给该组的每人加分,没有考虑到其中的个体差异性。另外,许多教师常常将各组的名称写在黑板上,经过课堂的各种活动,最后各组的得分会被公布出来。其实,这里面存在很大的不公平性,很多小组因为时间问题而未能有机会展示合作结果,这就极大地挫伤了学生们的合作积极性,久而久之,他们就变成冷眼旁观者了。另外,尽管用包含小组奖励和个人责任的方法或许常常是重要的,但是,我们还是建议强调合作、削弱竞争。因为,竞赛是一种可能使学生偏离主要学习目标的外部动机形式;而且,因竞赛失败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也会对合作的个人或小组产生消极的影响。

反思策略:其实,现在的评价功能已经不在于甄别,而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在于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与弱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于养成学生合作的精神,发展与人合作的技巧。评价的方式和内容都应该多种多样。在合作学习中,形成性评价、对语言行为表现的评价、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的评价、师生之间的评价以及学生们之间的评价都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应该认真对待合作学习评价这项工作。例如,要平等地把机会给予每个小组,如果时间不够,可安排课后弥补的方式;建立个人自我评价表(表二)和组员互评表(表三)。

有以上两个表格,学生的活动就有了直观的个性化的量化结果,对于形成性评价,老师也更加有依据了。

四、结束语

由地区差异看教育不公平现象 篇12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

所谓教育公平, 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 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是人类教育发展史上永恒追求的理想和价值, 也是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和特有功能。教育的发展受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制约, 同时, 教育公平也受制于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公平。由于社会教育资源仅能满足一部分人受教育的需要, 必然要以不能满足另一部分人的需要为代价。因此, 教育公平问题也就成为了社会的问题。

1. 起点的公平。

教育起点的公平主要是指入学机会的公平, 是国民教育权利的公平。教育起点公平的核心是教育机会公平。即不应有重点学校和一般学校之分, 学校之间差距拉大使教育公平受到很大影响。教育起点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 对个体发展、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和国家进步有重大综合和持续的影响。通过教育来促进起点的机会公平, 最终达到有利于结果公平,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一个公平和正义的社会, 不能让穷成为穷的原因, 富成为富的原因。

2. 过程的公平。

教育过程公平, 是指每个人享受到的教育应该是一样的, 个体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平等的对待, 不能说有些学校条件很好, 有些学校条件很差, 教育资源的配置应该是公平的。

3. 结果的公平。

教育结果公平是指所有人学到的知识, 或者根据他的能力获得的东西能够是比较均衡, 学生在某一教育过程结束后, 每个学生都应达到一个基本标准, 能获得与其智力水平相符合的学识水平、能力发展水平、道德修养程度, 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实现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结果公平最终体现在教育质量平等, 目标层面上的平等, 是一种实质性的平等。

二、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原因

1.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直接原因。

从客观方面看, 由于历史形成的发展差距, 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 我国大学竞争力在各地区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别。从现实情况来看, 我国某些地区高校云集, 而另一些地区, 尤其是中西部省份, 无论是大学数量还是质量, 都比东部地区落后很多, 出现了高等教育资源失衡现象。由于经济发展程度的差距, 不仅仅是教室、桌椅、多媒体等这些硬件上的差别, 待遇上的差别也是导致师资力量发展不平衡的关键所在, 外加各地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直接影响该地区政府支持教育发展的投入, 这点更是直接影响教育发展的程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水平, 经济增长速度制约着教育的增长速度, 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 由于经济发展落后, 导致了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 更不断拉大了区域人才培养上差距, 进而又导致经济增长的缓慢。循环往复, 最终导致区域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制度、政策等方面看, 教育需求在经济落后的地区往往不够强烈, 教育投资见效是相对缓慢的, 为了发展经济见政绩, 地方政府势必优先投入能拉动投资、强力推动GDP增长的项目中, 由此进一步导致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2. 制度性不平等是导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原因之一。

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配置不平等、教育政策和规则不平等。我国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 既有历史的影响, 又有现实的原因。除上述各点, 历史文化、地域环境、自然条件、传统生活习惯和文化观念等也是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形成因素之一。

三、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的解决之道

1. 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 切实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要缩小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间的教育发展差距, 要按照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 从实际出发, 更新教育思想, 转变教育观念, 使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2. 对于落后地区,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 各级政府必须要正确认识、高度重视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

针对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 应积极做出回应, 制定出应对措施, 制定扶持落后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长期计划, 切实在政策措施上真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为了缩小区域差距, 国家和地方应在教育资源和资金分配上对中、西部给予倾斜, 加大对中、西部教育的支持, 尽量优先满足不发达地区。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

师资队伍薄弱和不稳定, 是造成各地区教育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应采取优惠政策, 吸引和稳定落后地区的教师队伍。例如, 应该让中西部地区的教师有更多的培训和深造的机会, 对他们加强业务培训;应该积极改善落后地区教师的生活待遇和工作环境, 在生活和工作条件上给予必要的关心和照顾, 使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 为落后地区教育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4. 加快落后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尽早实现优势教育资源共享。

在发达地区正大踏步地实施教育信息化之时, 落后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几乎还处于空白的状态, 而教育信息化的落后将更大程度地加剧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因此, 结合落后地区的实际, 建立适合落后地区的信息化运作模式, 尽早地实现优势教育资源共享, 使教育不平衡的现状趋于缓和。

5. 区域之间可以“手拉手”对口支援。

一是可以通过一个发达地区对口支持一个落后地区, 从财政上拿一笔资金来支持, 用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来做这件事。还有一种可能是建立“学校共同体”, 例如在同一个区域内, 让当地好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建共同体;也可以是不同区域内好的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建立共同体。

要实现教育公平, 必须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 但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 就是取决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 是通过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逐步地加以解决。世界各国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 实现教育公平也大致是相同的途径:政府应坚持教育公平原则, 加大教育投入, 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过经济发展, 缩小区域差异;通过资源优化, 促进教育机会均等;通过政策调整, 建立健全教育机制。我国教育发展的地区差异, 既是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现, 同时又作为一个制约因素, 进一步加剧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教育发展地区间的差异, 不但会加剧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上的不平衡, 同时还会造成公民受教育权利的不公平现象, 进而会影响就业机会乃至参与社会其他活动机会的平等, 最终影响社会发展与和谐。总之,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重要基础,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战略选择, 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安定和谐之本。

参考文献

[1]易金生, 王先亮.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原因初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5, (6) .

[2]李红, 许继光.和谐社会呼唤教育公平[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 (1) .

[3]彭静雯, 胡华秀.弱势群体的平等受教育权与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06, 4 (1) .

上一篇:便携测试架论文下一篇:基层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