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分级管理岗位职责

2024-06-26

护理分级管理岗位职责(共11篇)

护理分级管理岗位职责 篇1

星耀医院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及岗位职责

根据各层护士的工作标准、能力要求、工作职责将我院护理人员分成五个层次一、一级护士—助理护士(1-2年内护士)

1.培训目标:重点进行“新护士培训”与科室临床实践相结合。工作中要求了解各班工作职责、护理管理制度与程序,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了解各专科护理理论与技能。

2.具体要求:安排轮转带教。个各科护士长注意了解新护士工作情况,对其工作进行评议,以要求不断克服缺点,尽快成长。(1)新护士初进科室,科护士长做好环境、规章制度与各类工作职责的介绍。

(2)完成“新护士规范培训手册”计划内容。

(3)加强临床护理实践,以临床护理工作为主,在各科室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4)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

(5)不断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工作时,要仪表端庄、态度和蔼、工作认真、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指挥、尊敬教学老师、勤奋好学、搞好团结。(6)完成护理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中指定在各科完成的内容。3.岗位职责:(1)在注册护理指导下,按分级护理需求,协调注册护士完成低技术性基础护理及非技术性护理工作。低技术性护理工作内容:

A、包括完成晨,晚间护理。帮助患者整理或更换床单元,保持病人的清洁卫生,常规性测量和记录病人生命体征,协助病人更换卧位,保证病人安全,预防压疮。

B、协助病人完成日常生理活动,协助责任护士准备各类护理技术操作的物品,留取病人的大便,尿,痰标本。负责照顾病人检查,治疗,转科等。

C、负责清洁消毒病人的生活用具,保证病人安全,及时将病人有关情况报告上级护士等。非技术性护理工作内容:

A、整理,清洁,维护各种护理仪器,设备和用品,整理办公用品。参与维持病区环境和秩序的管理。B、保持病房的整洁与通风。整理,清洁。协助完成出院、转科、死亡患者的床单清洁、终末消毒。C、护送病人检查,治疗,转科等。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2)按医院相关《护理常规》、《护理质量标准》、《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等规定进行护理工作规范。4.护理工作内涵及工作规范:

(1)严格要求医院相关《护理常规》、《护理质量标准》、《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等规定进行护理工作规范进行护理。(2)熟知和落实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

(3)较好完成住院病人的生活护理及低技术性基础护理和病区管理工作。

(4)协助上级护士做好病房消毒、隔离及物资使用保管工作。

星耀医院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及岗位职责 二、二级护士—初级责任护士(毕业2年以上护士或护理师)

1.培训目标:

(1)具有熟练的基础护理技能。

(2)熟悉各科护理理论、护理要求及护理技术。(3)掌握各科护理常用治疗仪器规范操作和使用。(4)掌握各科常见疾病的病情观察要点。

(5)掌握各科疾病主要治疗药品的给药方法、常用剂量及毒性反应。2.具体要求:

(1)安排工作计划:以临床护理为主,熟悉各岗位工作的职责与程序。

(2)基础护理操作:如晨、晚间护理、口腔护理、表格书写等操作。

(3)专科护理技术操作项目:落实“科室三基计划”,组织护士进行护理技能的培训及考核。

(4)理论考核: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及理论考核。3.岗位职责:

(1)熟练掌握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包括专科疾病知识、护理要点、专科仪器使用、专科用药等。

(2)熟练掌握专科技术及相关知识,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能够配合医师完成部分抢救技术操作和病情观察。(3)能够不断总结护理经验,撰写护理论文。4.护理工作内涵及工作规范:

(1)严格按医院相关按医院相关《护理常规》、《护理质量标准》、《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等规定进行护理工作规范。

(2)能按要求独立完成科室各项护理工作,特备是专科护理的知识,逐渐达到护师水平。

(3)熟练掌握各岗位工作程序和工作职责。适当安排处置室、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

(4)依据患者的护理需求制定个性华护理计划并且落实,掌握相关知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护理重点、健康教育等内容。(5)参加科内、院内组织的业务学习,侧重专科护理及急救知识,并参与病房小讲课和读书报告会。

(6)参加病房护士和低年资护士的带教(协助教学老师)并由教学老师对带教效果进行评价达标。(7)完成继续教育学分。

星耀医院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及岗位职责 三、三级护士---中级责任护士(毕业5年以上的护理师)

1.培训目标:具有综合护理能力和专科护理技能(如监护、康复等),属于定向培养。可结合工作需要与个人特长,使之发挥教学、科研或管理才干,达到主管护师德任职水平。(1)具有较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及熟练的护理技能。

(2)熟悉队重危病人的观察方法,并掌握急救技能。

(3)掌握内科新知识,新技术,能运用护理理论,技术和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身心整体护理。

(4)具有一定的护理管理,预防保健及教学的能力。2.具体要求“

(1)所在科室多安排参加病危抢救及护理工作,做好抢救记录,并不断总结抢救经验。(2)担任护生的带教工作。

(3)参加护理科研课题设计及完成工作。3.岗位职责:

(1)按医院相关《护理常规》、《护理质量标准》、《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等规定进行护理工作规范。

(2)具备扎实的基本技能,熟练的专科技术及危重病人的就抢技术:掌握专科护理常规及常用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常务专科常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等相关知识,能运用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3)为病人提供住院期间全程健康教育,提供适宜的康复训练与指导。

(4)具有一定的教学、管理、科研能力、逐步达到主管护师的水平。

(5)能够指导下级护士进行专科护理及技术操作。4.护理工作内涵及工作规范:

(1)严格按医院相关《护理常规》、《护理质量标准》、《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等规定进行护理。

(2)传承专科危重患者护理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积极参与并组织病房抢救,成为病房业务骨干。

(3)工作中以危重患者护理为主,能承担护理小组长工作。(4)指导下级护士依据患者的护理需求制定个性华护理计划并且落实,掌握相关知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护理重点、健康教育等内容。

(5)参加临床师资培训,带教临床实习生,见习护士,低年资护士。

(6)协助护士长完成部分护理管理工作。(7)参加上级医师查房,科室病历讨论。(8)注意总结工作经验,每年撰写护理论文一篇。(9)完成继续教育学分。星耀医院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及岗位职责 四、四级护士-高级责任护士(护士长,专科护士及主管护师)

1、培训目标:

(1)具有坚实的护理基础医学理论并精通专科理论及技术,能够解决本科护理业务上的疑难问题,指导重危,疑难病人护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不断更新知识,能在管理,教学,科研中发挥骨干作用(如担任护士长以上行政领导工作、护理学术组成员,科研课题的负责人等)、。(2)具有课堂教学及临床带教能力,能够组织本科各病房护理会诊、护理查房及参加全员性护理会诊。(3)能够不断总结护理经验,撰写护理论文。2.。具体要求:

(1)参与科室危重病人抢救及护理工作,做好抢救记录,并不断总结经验。

(2)参加护理部组织的系统讲课,讲授新业务,新技术及各科进展。并有计划地安排讲授各科常见病预防、治疗、康复、护理等知识。3.岗位职责:

(1)按医院相关《护理常规》、《护理质量标准》、《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等规定进行护理工作规范。(2)具有较强的专科理论理论技术知识(3)具有承担护师、护士、护生的教学工作能力。(4)不断总结护理经验,撰写护理论文。

(5)掌握本专业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开展心理护理,全面掌握个性化健康教育形式与内容。

(6)掌握较高难度的护理操作技术和护理技能:掌握疑难,危重病人的抢救及护理知识及技能。

(7)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能力。4.护理工作内涵及工作规范:

(1)严格按医院相关《护理常规》、《护理质量标准》、《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等规定进行护理工作规范。(2)完全独立承担科室护理专科技术指导。

(3)主持本病区低年资护士,护师的业务学习和技能训练。(4)参加科内、院内组织的业务学习,侧重专科护理及急救知识,并参与病房小讲课和读书报告会。

(5)指导下级护士依据患者的护理需求制定个性华护理计划并且落实,掌握相关知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护理重点、健康教育等内容。

(6)主持病房内护理科研。

(7)组织本科病房护理会诊,护理查房及参加全院性护理会诊。(8)总结疑难、危重病人的临床护理经验。病房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星耀医院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及岗位职责 五、五级护士——副主任护师及主任护师

1.培训目标:

(1)在护理部领导下,能够负责指导全科护理,科研,教学工作。

(2)指导本科疑难病人护理计划的制定、组织指导疑难病例的护理会诊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本科护理学术讲座。(3)了解国内外本科护理的发展动态,努力引进先进的技术用于临床实践,从而发展护理学科。

(4)组织并指导主管护师的查房,病担任主讲,以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5)拟定教学计划,胜任本科生以及大专生的讲课与临床带教工作。

(6)向护理部主任提出对全院护理工作的领导,护理队伍的建设,业务技术和组织管理等各方面的意见。2.具体要求:

(1)安排病房的护理查房,并指导主管护师组织的查房,以不断提高护理水平。

(2)参加护理部组织的系统讲课,讲授新业务,新技术及各科进展。并有计划地安排讲授各科常见的病预防、治疗、康复、护理等知识。(3)每年写出护理经验总结性文章。

(4)参与市内医院评审护理论文,以及新业务,新技术的成果鉴定工作。

(5)参加护理部安排的院外学习。3.岗位职责:

(1)按医院相关《护理常规》、《护理质量标准》、《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等规定进行护理工作规范。

(2)组织主管护师的业务学习,拟定教学计划、并负责讲课。(3)负责组织本科室护理学术讲座和护理病案讨论。(4)负责或参与本科生和大专生的专科知识讲座和临床带教工作。

(5)协助护理部做好主管护师和护师的晋职、晋级的业务考核工作。

(6)参与市内医院评审护理论文、以及新业务、新技术的成果鉴定工作。

4、护理工作内涵及工作规范:

(1)严格按医院相关《护理常规》、《护理质量标准》、《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等护理工作规范进行护理。(2)完全独立承担科室专科护理技术指导。(3)主持医院主管护师的业务学习和技能训练。

(4)参加科内、院内外组织的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参加院外短期培训班,完成继续医学教育学分。(5)指导下级护士依据患者的护理需求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并切实落实,掌握相关知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协助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护理重点、健康教育等内容。

(6)参加病区护理科研工作。

(7)参加病区护理会诊、护理查房记参加全院性护理会诊。(8)总结疑难、危重病人的临床护理经验,病房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星耀医院护理部

2013年4月

护理分级管理岗位职责 篇2

为解决这些问题, 我院参照医院质量、安全、职业卫生和诊疗环境 (QSHE) 管理的原则[1], 探索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建立护理管理系统, 对分级护理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并自动分析、汇总, 供护理管理者进行考核和护理绩效改进。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分级护理管理的全过程追踪考核, 现报道如下。

射频识别技术 (RFID) 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 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的目的。其可实现医院对各类人员、物体或设备在不同状态 (移动、静止或恶劣环境) 下的自动识别和管理。基于RFID技术的护理管理系统在医院中已有应用[2,3]。

我院射频识别护理管理管理系统的组成包括:病人射频腕带、护士射频身份名签、专用嵌入式手持移动数据采集终端、基站式无线网络、服务器、护士站计算机终端和可视化的护理管理软件等。

该系统是与HIS系统单项关联的独立平台, 可从HIS系统中自动读取包括护理等级等内容的病人基本信息。

该系统可根据病人护理等级自动制定巡视计划, 即确定每个病人的巡视时间区间;护士在使用系统时, 首先用数据采集终端扫描自己的射频身份名签登录, 系统则自动记录什么人在工作;巡视时扫描病人腕带, 系统自动记录巡视的时间和巡视的对象, 确保了巡视的真实性和时间记录的准确性;通过专用嵌入式手持数据采集终端, 护士可记录按照各个专业特点设计并预置系统内的巡视内容。这些内容可通过选项来填写, 无需输入,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护士也可在数据采集终端上选择相应的护理巡视内容或护理工作任务菜单, 如测温单、护理评估、交接班等, 这些记录的内容后通过无线网络上传到服务器。系统自动记录、统计“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对什么对象实施了什么工作任务”。管理者可从计算机终端中按照相应的查询条件追踪护理巡视情况, 并进行考核排名。例如, 护士在夜间有没有按时巡视病人, 全院每个护士在某段时间内巡视各个护理级别病人的护理次数、巡视时的工作内容等。

通过近两年实践, 我们应用该系统在护理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效果。

首先, 系统采用了根据专业特点标准化的巡视内容, 减少了护理巡视结果的变异。护士在巡视病人时往往需要结合疾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策略和及时巡视病房[4,5]。个别护士把护理巡视工作简单化, 走马观花, 不认真观察, 只是看看患者是否在病房, 输液进展情况等。由于护士巡视工作无标准, 护理巡视结果因护士经验和责任心不同而产生极大变异, 常常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护士巡视工作无标准, 也导致不能科学考核评价护士护理巡视结果, 分级护理制度也就无从有效落实。我院射频识别护理管理系统要求把标准化的巡视内容置入, 才能实现护理巡视内容的准确记录。为此, 我们对全院科室根据专业特点进行巡视内容标准化。由于巡视工作有了标准可依, 避免了因护士工作经验不同而产生观察和处置结果的变异, 压疮、坠床跌倒、约束带伤害、管路护理不当等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其次, 系统采用物联网技术和嵌入式软件技术, 实时采集护理巡视管理数据, 提高了护士工作准确性和效率。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 是护理安全管理的保证[6]。以往由于个别护士缺乏责任心, 护理巡视时依赖陪护和呼叫铃, 巡视时间随意性大, 甚至不到病人床旁, 不认真观察, 巡视记录弄虚作假, 编造时间和签名。我院射频识别护理管理系统采用了物联网技术, 护士必须到病人床旁扫描病人腕带后系统才能自动记录护士完成的工作, 否则系统即记录漏巡视。护士长或护理部可通过系统查询功能实时追踪检查护理巡视的各项信息, 从而引导与约束护士真正到患者床边进行巡视。另外, 我院护理管理系统采用嵌入式标准化开发软件, 护士在填写巡视记录时, 绝大部分护理记录如健康教育、护理评估、体温单等只需在移动终端上选择相应项目即可完成, 无需录入,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效率提高, 改变了护士书写护理记录时间长, 与病人床旁沟通时间少的工作模式。护士真正走到病人床旁与病人沟通, 观察病情, 有效防范护理风险, 减少了护理纠纷和投诉。

第三, 系统的自动、实时采集各项护理工作数据功能, 保证了护理巡视管理数据可靠性, 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和精确绩效考核提供了依据。病人护理等级是个变动过程, 巡视内容也千差万别, 巡视病人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也极大, 护理巡视无法做到全程追踪考核, 往往只能通过抽查考核。我院应用此系统后, 系统可自动统计、分析各项工作指标和任务, 保证了护理巡视管理数据可靠性, 也为分级护理精确绩效考核提供了依据。由于考核指标客观公正, 增加了考核的可信度, 避免了人为的考核偏差。我们将利用系统的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结合起来, 有效地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功能, 也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了决策依据。

当今, 世界已处在信息化得时代, 采用信息化手段尤其是物联网技术手段提升护理管理水平, 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已成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工作中, 我们将利用该系统在护理管理数据处理方面的强大优势, 研究护理巡视的关键指标与护理风险控制问题, 如决定护理巡视时间间隔长短的关键指标;等级护理考核的关键指标及权重等。这些研究将利于科学确定护理模式、确定护士工作权限、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 有效降低护理风险, 保证护理安全, 也为合理进行护士绩效考核提供了量化依据。射频识别技术护理管理系统的应用, 在技术上为护理工作的考核和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的灵魂仍然是质量安全文化, 质量安全文化的建立是医院追求卓越绩效的重要支撑[7], 否则再好的系统也无从发挥作用。只有在护理质量安全文化建立的基础上, 射频识别护理管理系统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采用射频识别护理管理系统进行分级护理管理可减少护士因工作经验不同而产生的护理巡视结果变异, 提高护士工作准确性和效率, 保证护理巡视管理数据可靠性, 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和精确绩效考核提供依据。而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的灵魂仍然是质量安全文化, 射频识别护理管理系统的应用要在护理质量安全文化的建立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射频识别,护理管理系统,护理,管理

参考文献

[1]房振环, 刁殿军.医院QSHE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2]刁殿军, 张荐, 赵术云, 等.运用射频识别技术提升护理精细化管理水平[J].中国医院, 2013, 2:64-65

[3]刘淑艳, 刘桂玲, 赵艳芳, 等.射频识别技术在护理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 (11) :1108-1109

[4]王清洁, 崔凤荣, 庄巍, 等.肺结核大咯血的先兆表现及护理对策[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4, 27 (3) :59

[5]张萍, 王玲.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9, 32 (1) :52-53

[6]薛焕.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8, 31 (5) :88-89

高校管理岗位设置与分级管理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管理岗位设置;分级管理;研究

一、岗位设置及分级管理的基本内涵

岗位管理的概念及其实践早在前几年就已经成为我国许多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所追逐的目标,尝试教师职务聘任同岗位相结合就是一个鲜明的证明。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讲,岗位设置及其分级管理是整个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单元,其内容包括“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四个前后衔接、相互补充的环节,而只有合理设定岗位,做好工作分析,继而明确岗位职责,才能从整体上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1]。

二、当前高校行政管理岗位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设岗工作规程不科学。岗位设置看似简单,实际是一系列复杂系统工程的一环,它必须以工作分析为基础。根据高校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而确定的部门与部门内各岗位的工作职责以及胜任特定岗位所需要具备的任职资格。在此基础上,才能相对清晰地确定承载各类职责所需的岗位类别和岗位数量。但事实上,大多数高校未经这一环节,而是本着尊重历史、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的原则,采取平稳过渡、将现有人员直接纳入三类岗位系列的做法[2]。

2.专业行政的职业发展通道没有开通。高级职员岗位少与符合晋升条件的人员多的矛盾依然是横亘在行政人员面前的职业“瓶颈”,高级职员岗位少,先到先得,在有限的岗位职数里排队上车仍然是主要的晋升方式。结果,一方面行政人员的职业发展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造成落聘人员心理的不平衡,成为内部不和谐的源头,有的人甚至不择手段采取拉帮结派、借势发展、暗中伤人等行为来发泄不满,极大影响了工作氛围、人际和谐,消耗了高校正能量。

3.职务晋升及利益实现受挫。岗位设置之前,专业行政人员可以有职务或职称上的晋升,其工资可根据职务或职称就高选择。同等条件下,专业技术职务的工资普遍高于管理系列的工资,许多拥有中高级职称的管理人员在岗位设置前都选择走专业技术的工资序列。岗位设置后,受管理、专业技术、工勤技能三大类岗位职数的限制,专业行政人员主体以职员身份进岗,而现实的情况是,有职务的人之前到达一定的年限就不再任职,由于政策的变化,这部分人可任职到退休,本来七级以上岗位职数就有限,在管理岗位职数有限的情况下,专业行政人员即使获得了中高级职称,也无法聘任更高层级的岗位,致使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和工作年限长资历长的人也无法获得正常晋升,这部分人的受到严重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即将面临退休的人员,他们因职级低,收入就低,将来退休后养老金与职级高者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种严重的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将挫伤中青年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高校行政队伍人心稳定不利,也给学校带来一些不和谐因素,评聘矛盾进一步加大。

4.配套制度迟迟没有出台。国家指导性的考核和绩效薪酬制度迟迟未能出台,各高校管理岗位的岗位职责和考核办法依然保持原有的模式,或换汤不换药。岗位职责和考核办法作为制度本身不仅需要单独存在,而且它们是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等改革目标的关键环节。没有科学的考核机制,岗位设置的优越性难以体现; 薪酬不与业绩挂钩,高校人事改革的预期效果都要打折扣。

5.人才任用机制并不完善。高校人事改革的目标是要淡化身份管理,强化岗位管理,引入竞争机制,推行聘任制,形成以岗位职责和能力绩效为主的动态评价体系。然而,从岗位设置和聘任改革的实施效果看,岗位设置和聘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岗位终身制,但事实上并未触动这一制度的根基,不管受聘与否,仍然还是学校统包统揽的人,这就从制度上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

三、高校岗位设置的思考和建议

1.开辟独立的专业行政职业发展通道。理念创新是管理工作创新的先导,建议参考职员制思路,将处( 副处) 级及以上岗位设立为管理系列,将现有其余岗位纳入专业行政系列;建立各系列内部不同职级岗位的任职资格及晋级条件,明确跨岗位系列发展的竞职要项,实现行政人员即使不承担领导职务,凭借其专业素质和工作实绩也可以逐级晋升的职业发展通道;打破“官本位”思想,淡化干部行政身份,拓宽职业发展路径,鼓励走专业化、职业化之路; 做好各岗位系列的横向平衡与协调工作,解决内部公平问题。

2.及时出台绩效管理和绩效薪酬等配套改革方案。科学设岗、竞争上岗、以岗定人、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目标,在制度体系的相互作用下才能实现。要明确各岗位绩效指标,重视绩效的实现过程与指标的行为导向作用,加大对岗位聘用人员的考核力度,完善绩效评价制度,落实薪酬与绩效挂钩,人才任用与综合业绩挂钩,从多种渠道激发各层级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提高敬业度和专业化服务水平。

3.做好合同签订与聘期管理等配套工作。合同与聘期管理,是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的制度保障。规范化的“管”与人性化的“理”对于管理来说缺一不可,一手软一手硬也达不到理想的管理效果。高校要克服畏难情绪和人情意识,建立起规范的合约及聘期管理制度,盘点人才存量,激活人才能量,以制度化的形式鼓励人才在校内外的合理流动。

参考文献

[1]崔茵.高校岗位设置管理改革中的教学管理岗位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02:64-67.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分级管理 篇4

一、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

根据不良事件是否发生以及发生后在病人或医务人员身上所造成的伤害将护理不良事件分为三级。

1、一级:

指已发生,造成病人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加重病情、延迟康复的事件,对患者造成中度以上的伤害;或有以下情形之一者:

⑴护理过错行为引发的有效投诉或纠纷;

⑵医院感染暴发;

⑶手术病人身份或部位识别错误;

⑷体内遗留手术器械或敷料等; ⑸病人因意外事件死亡; ⑹输错血;

⑺抽错备血及血型鉴定标本; ⑻不做皮试用药; ⑼重要管道意外滑脱; ⑽跌倒有严重后果;

⑾高危药物外渗有不良后果; ⑿院内压疮(难免压疮除外)。

2、二级:

指已发生并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但对病人病情及治疗效果无影响的事件。以下10类情况中除8类及9类情况外,其他已发生并涉及病人而还未达到一级护理不良事件的情况都纳入此级别范围,无伤害、轻度伤害为二级护理不良事件。

3、三级:

指隐患事件,是由于不经意或实时的介入,不良事件未真正发生或事件未涉及病人,或者是非护理行为造成的事件(如公共设施事件、医疗设备器械事件)。

二、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

1类,不良治疗:包括给药错误、输血错误、医院感染暴发、手术身份部位识别错误、体内遗留手术器械、输液输血反应;

2类,意外事件:包括跌倒、坠床、走失、烫伤、烧伤、自残、自杀、火灾、失窃、咬破体温表、约束不良;

3类,护患沟通事件:包括护患争吵、身体攻击、打架、暴力行为;

4类,饮食、皮肤护理不良事件:包括误吸/窒息、咽入异物、院内压疮、医源性皮肤损伤等;

5类,不良辅助诊查、病人转运事件:含身份识别错误、标本丢失、检查或运送中或后病情突变或出现意外;

6类,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含管道滑脱、病人自拔; 7类,职业暴露:含针刺伤、割伤;

8类,公共设施事件:包括医院建筑毁损、病房设施故障、蓄意破坏、有害物质泄露;

9类,医疗设备器械事件:包括医疗材料故障、仪器故障、器械不符合无菌要求;

10类,供应不良事件:包括消毒物品未达到要求、热原试验阳性、操作中发现器械包器械物品不符、漏消器械包影响科室运转等。

不是以上所列内容则注明是其他情况。

三、护理不良事件所造成的后果:

根据事件造成的后果,将护理不良事件的伤害分为: ⑴无伤害:事件发生在患者身上,没有造成任何的伤害;

⑵轻度伤害:事件虽然造成伤害但不需或仅需稍微的处理或观察;如擦伤、皮肤小撕裂伤;

⑶ 中度伤害:需额外的照护、评估或观察,但仅需要简单的处理;如缝合、夹板固定、冰敷、抽血检查、包扎或止血治疗;

⑷重度伤害:除需要额外的照护、评估或观察外,还需要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或会诊等特别处理;

⑸ 极重度伤害:造成患者永久残障或永久功能障碍。

四、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讨论分析: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配合医师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的伤害程度,并在护理记录单上真实记录相关病情变化、处理及护理措施。同时报告护士长。

1、一级

24小时内逐级上报,科室24小时内组织讨论,护理部3天内进行讨论分析。

2、二级

24小时内逐级上报,科室3天内组织讨论,护理部1月内进行讨论分析。

3、三级

护理分级管理岗位职责 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护理专业人才梯队,促进护理垂直管理,创建平等、互助、竞争的工作氛围。全面提高我院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和护理管理水平,推进护理学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

结合我院实际,保证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发挥最大潜能,以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提高护理专业技能为目标,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护理人员的职责要求,根据护士等级充分调动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水平,确保医疗安全,实现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医院发展作出贡献。

三、护理工作岗位的分层次设置

根据能级原理把全院护士分为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三个层级。

(一)各级岗位任职资格

1、责任组长任职资格

(1)有良好的沟通、协调、带教能力并能带领本护理组完成相应的护理教研等任务,能胜任夜班工作。

(2)主管护师或护师以上技术职称,中专学历工作满5年或大专及以上学历工作满3年者,本专业工作至少2年以上。

(3)必备的特殊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注册护士执照。

2、责任护士任职资格

(1)有较强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有独立评估和护理重症患者能力,具有一定的预防和处理应急情况的能力,有良好的带教能力,有良好的沟通技巧,能胜任夜班工作。

(2)护士及以上职称,中专学历工作满3年或大专学历工作满2年,护士以上职称,实际临床工作2年以上、本专业工作1年以上。

(3)必备的特殊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注册护士执照。

3、初级责任护士任职资格

(1)有一定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有独立评估和护理一般患者的能力,有较好的沟通技巧,有较好的学习态度与一定的风险评估及防范能力,能胜任夜班工作。

(2)注册护士,中专或大专及以上学历,实际临床工作1年以上。

(3)必备的特殊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注册护士执照。

(二)、建立各级岗位职责

1、责任组长岗位职责

(1)配合临床医生,负责开展组内病人的护理工作,组织完成本组各项护理任务。

(2)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指导本组临床治疗护理工作。负责本组病人的含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与沟通工作。

(3)全面评估病人,下达护嘱,指导下一级护士完成护理工作并督促护理质量。

(4)质量管理,负责本组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负责 本组护理质量监控与整改。

(5)负责危重病人的管理和抢救,落实重症患者的各项护理措施。完成高风险、高难度的护理操作。参加本组医疗查房、科内大会诊、大手术或新开展的手术前、疑难病例、死亡病例的讨论。

(6)组织本组护理疾病查房和(或)业务学习。参加护理部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7)督促组织下级护士严格遵守护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指导低年资护士的工作。

(8)参加各种学习,了解国内外护理动态,积极开展新技术。

(9)负责本组病房管理,协调沟通本组病人相关事宜。

2、责任护士岗位职责

(1)护理工作,配合责任组长,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临床辨证护理措施。

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宣教与沟通工作。

(2)严格遵守护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治疗护理任务。

(3)在责任组长指导下,参加科室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并客观及时完成护理记录。

(4)落实各项护理安全措施,确保护理安全。

(5)参与科内护理疾病查房和科室业务学习。参加护理部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6)指导低年资护士实施中医临床护理工作。

(7)协助责任组长做好病房管理,保证病房安静、整洁、舒适、安全、温馨。

3、初级责任护士岗位职责(1)在责任组长及上级护士指导下,开展病人的治疗护理工作,完成各项护理任务。完成患者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工作。

(2)严格遵守护理规章制度和应用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治疗护理任务。为患者提供含有中医特色的健康宣教与沟通工作。

(3)严格执行查对及交接班制度,落实各项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保证病人安全。

(4)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参加科室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并客观及时完成护理记录。

(5)协助上级护士做好病房管理,保证病房安静、整洁、舒适、安全、温馨。

(6)参加科内护理疾病查房和科室业务学习。参加护理部规范化护士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分级护理试题 篇6

姓名 职称 分数

每空4分,总计100分

者。

(1)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 和

护理要点:

为依据,并根据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①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分为特级护理、护理、护理和 护理。

(3)各专科根据本专业患者的 细化分级护理标准。

(4)护理级别及护理要点。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①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 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② 监护患者。

③各种 或 的患者。

④严重 或 烧伤的患者。

⑤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 的患者。

⑥实施 肾脏替代治疗,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⑦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 的患者。

护理要点:

①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②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③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 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⑤保持患者的舒适和 体位。⑥实施 交接班。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①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②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 的患者。③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④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

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

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

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

等,实施安全措施。

⑤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①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②生活 自理的患者。

护理要点:

①每 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⑤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①生活 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②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 的患者。

护理要点:

①每 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护理分级管理岗位职责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分级管理进行前我院护理部要按月对全部科室的高危药品实施质量管理检查, 认真记录下实施分级管理前3个月高危药品出现各种问题详情, 如药品标识不清不全、没有按要求放置、药品基数错误、储存不规范, 以及药品过期等, 同时详细记录分级管理后上述情况。

1.2 分级管理

(1) 整顿:把必要物品按需求量以及规定放置于相应位置, 整齐摆放, 清楚标识, 将高危药品单独放在一个药品柜中, 将药品柜涂成醒目的红色, 药品柜中的药架根据高危药品分类, 将属于高浓度电解质制剂的高危药品涂成黄色, 属于肌肉松弛剂的高危药品涂成绿色, 属于细胞毒化药物的高危药品涂成蓝色, 所有科室统一化; (2) 整理:在药剂科将每支高危药品针剂均贴上具有警示作用的易碎帖, 这样可以警醒护理人员, 避免错误存放现象发生, 易碎帖可以保证护理人员在使用时被轻易损坏, 从而达到警示作用; (3) 清扫:为了避免发生误用或混用的现象, 为高危药品单独配备清扫工具 (红色小桶) , 将红色小桶放于操作台上, 高危药品放于桶中清扫; (4) 素养:在全院开展高危药品使用管理准则的培训, 从而使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从有印象到有警觉最终有意识的使用、整理及清扫, 尤其对于使用高危药品较频繁的科室护理人员, 如:麻醉科及肿瘤科等。严格执行双人配发高危药品的准则, 保证发放准确; (5) 安全管理:使用高危药品时用红笔在配置单中进行标注, 从而达到醒目的效果。需两人同时对高危药品进行配置, 其中一人读出药品名称剂量, 另一人实施配置。使用时应控制流速, 定时观察用药情况及患者用药反应, 将抢救药品提前备好。护理部应不定时对高危药品实施查房, 对其有效期以及存放情况进行检查。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下实施分级管理前后高危药品标识不清不全、没有按要求放置、药品基数错误、储存不规范、药品过期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对管理前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高危药品检查中出现问题情况进行对比,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级管理结果

分级管理3个月后高危药品检查中出现问题情况显著好于管理前, P<0.05, 分级管理前后高危药品管理检查中出现问题次数对比, 见表1。

2.2 患者满意度结果

对我院实施分级管理前后使用高危药品的患者进行对护理的满意度调查, 分级管理3个月后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管理前, P<0.05, 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情况对比, 见表2。

3 讨论

医疗机构实施治疗行为的大前提便是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 医疗安全亦是我国、世界卫生组织以及世界各国医疗卫生事业最关心以及最重视的课题, 与此同时它也是当下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4]。权威研究结果显示, 大多数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带来伤害的药品是由少数特定药品所引起, 这类药品便是高危药品[5]。倘若高危药品得不到有效的管理, 后果将无法想象, 因此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广泛关注。

研究结果显示, 分级管理3个月后无论是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还是高危药品检查中出现问题情况均显著优于分级管理前, P<0.05。由此表明, 经过对高危药品实施分层管理制度后, 不但能够促进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的规范使用, 还可以让管理理念深入护理人员日常生活中, 让高危药品护理管理不断处在持续性改良的管理进程里, 这样做不但可以有效避免护患之间的纠纷, 还能够有效促进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 将分级管理这个理念应用于高危药品管理中, 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降低高危药品问题出现次数, 从而提高患者医疗安全, 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摘要:目的 研究与探讨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对护理的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 对我院高危药品采用分级管理措施, 即实施整顿、整理、清扫、素养及安全管理的分级管理制度, 分级管理用时3个月。比较管理前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高危药品检查中出现问题情况。结果 分级管理3个月后无论是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还是高危药品检查中出现问题情况均显著优于分级管理前, P<0.05。结论 将分级管理这个理念应用于高危药品管理中, 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降低高危药品问题出现次数, 从而提高患者医疗安全, 值得推广至相关临床中。

关键词:高危药品,分级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淑慧, 张志清, 刘保良, 等.医院药品管理规范[M].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 15 (4) :95-97.

[2]侯颖, 叶欣, 宋洪涛.医疗机构高危药品管理[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0, 30 (16) :1399-1401.

[3]夏同霞, 罗晓兰, 王玉和, 等.风险管理在该院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药房, 2010, 20 (17) :1552.

[4]吴晓莉.护士安全使用高危药品的思考[J].临床合理用药, 2012, 5 (4) :116-118.

护理分级管理岗位职责 篇8

关键词:急性创伤;分级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332-01

随着现代交通的迅速发展,导致急性创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客观评估、治疗躁动患者对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有积极的意义。近几年医学模式发生重大转变,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高,传统的急诊护理模式已经与临床实际工作不相适应。因此有学者提出分级护理的概念,分级护理主要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然后制定不同级别的护理措施,目的是提高护理质量、规范护理行为[1]。本次研究中拟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诊断为急性创伤的患者,探讨急诊分级护理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诊断为急性创伤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原发疾病为车祸伤、高处跌落伤、钝器击打伤、锐器伤。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50例研究组(接受急诊分级护理)和50例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常规)。研究组平均年龄(45.2±12.6)岁,男性28人,女性22人;对照组平均年龄(43.6±13.7)岁,男性25人,女性25人;2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组护理方法 患者入院后,立即询问病史及查体,根据患者损伤类型,初步分为重度、中度、轻度,分别给予特级护理、一级护理和二级护理。损伤类型的评价指标:(1)重度:入院时诊断为颅脑损伤、胸腹腔多发伤、脊髓损伤、开放性骨折、大出血及其他休克的患者。(2)中度:闭合性骨折、有活动性出血,但循环平稳者。(3)轻型:轻度的软组织挫伤者。

1.2.1 特级护理 (1)对于开放性骨折、大出血者,迅速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快速、足量的进行液体复苏,输入液体要注意晶体和胶体的比例。(2)对于昏迷的患者,要保证口腔清洁,去除口腔内分泌物,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是否有瞳孔大小不对称、血压下降等异常情况。记24 h尿量和每小时尿量。(3)对于气道阻塞、呼吸循环不稳定的患者,积极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实施机械通气。对于张力性气胸的患者,立即进行胸穿,使肺复张。(4)药物治疗以营养神经、肠内营养+静脉营养、抗生素抗感染。(5)怀疑内脏损伤时,立刻安排床旁B超、X线,准备腹穿包,进行诊断性穿刺,立刻进行血型、血交叉检查,做好手前准备。(6)对脊髓损伤者,搬运时注意避免脊椎旋移,防止发生医源性截瘫。

1.2.2 一级护理 此类患者病情较轻,循环呼吸基本能自主维持。因此护理重点为:(1)在询问病史的同时,进行包扎止血,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为患者进行安排各项检查。(2)1~2 h进行生命体征监测,记24 h尿量,等各项检查完善后,送入相关科室进一步治疗,或留观处理。

1.2.3 二级护理 此类患者损伤轻,无活动性出血,生命体征平稳。(1)因此在医生开出检查单后,护士安排护工对患者护送,按急诊流程进行抽血、B超或影像学检查。(3)留观查看或转其他科室。

1.2.4 以上护理工作在护士长的合理安排下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灵活安排护士工作和休息时间。

1.3 评价标准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急诊室住院时间及死亡率。

1.3.1 护理满意度问卷 结合参考文献[1],并依据本次研究的具体情况,设计符合我院的护理满意度问卷,问卷由病房环境、护患沟通、急诊护理方法4项组成,问卷共计20题选择题,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护理满意度越好。

1.4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 Econometrics Views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 ±s描述,使用Student's t 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用χ2检验法,当P<0.05,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急诊室住院时间及死亡率比较 见表1。

3 讨论

依照传统的护理对急诊患者进行护理时,主要依靠护士的经验和主观判定,不能发现患者潜在危险,造成随意性大,有很大的安全隐患[1]。研究指出急诊患者病情程度不一,易造成护理资源不合理配置,如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护理资源过剩,而病情危重的患者护理资源不足,极易造成造成护士疲劳和紧张,发生医疗事故[2]。

分级护理通过标准化的护理分级,为患者提供不同程度的护理服务,可避免护士专业性差异的不足,又可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分级护理可对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客观科学地评价,防止护理的盲目性,护士能积极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安全。此外还有研究指出分级护理可以客观地评价患者病情程度,及时对患者进行抢救,使护理更有计划性及科学性,从而降低患者死亡风险[3]。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在护理满意度、急诊室住院时间及死亡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我们传统护理时,护士在首诊时容易漏诊,错过最佳抢救时机。而分级护理可以通过团结协作,制定合适的救治方案,告知家属患者的病情严重性,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而且在分级护理中,护士能落实各项救治方案,如发现气血胸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可以依照护理计划,立刻行胸腔闭式引流,避免了汇报病情、延误手术时间的弊端[4]。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急诊分级护理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宋彦芹.如何落实分级护理制度的探討[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6(10):1965-1966.

[2] 耿梦雅,谢海莉,利庆华,等.分级护理在ICU中的应用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25(9):90-91.

[3] 陶玲,穆沙,叶舟,等.APACHE II评分系统对危重病人的监测意义[J].临床急诊杂志,2014,6(1):14-15.

护理分级制度考卷 篇9

姓名 时间 成绩

1.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和(),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为四个级别:()、()、()、()。

2.护士对不同护理级别做出标记(一览卡、床尾卡)。特级护理为(),一级护理为(),二级护理为(),三级护理()。

4.特级护理的病情依据(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3)();(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5.一级护理的护理要点(1)()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和()护理。

分级护理制度(定稿) 篇10

(一)特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各种复杂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后的患者。

(3)严重外伤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2.护理要求

(1)除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外,必须进入抢救室或监护室,根据医嘱由监护护士

或特护人员护理。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保持呼吸道及各种管

道的通畅,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制定护理计划或护理重点,有完整的特护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

(4)重症患者的生活护理均由护理人员完成。

(5)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材,用物定期更换和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二)一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重症患者、各种大手术后尚需严格卧床休息以及生活不能自理患者。

(2)生活一部分可以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2.护理要求

(1)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及医嘱定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记录

24小时出入量。

(2)重症患者的生活护理应由护理人员完成。

(3)定时巡视病房,随时做好各种应急准备。

(三)二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急性症状消失,病情趋于稳定,仍需卧床休息的患者。

(2)慢性病限制活动或生活大部分可以自理的患者。

2.护理要求

(1)定时巡视患者,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按常规给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协助、督促、指导患者进行生活护理。

(四)三级护理

1.病情依据

生活完全可以自理的、病情较轻或恢复期的患者。

2.护理要求

(1)按常规为患者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护理分级管理岗位职责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进行全麻手术后入复苏室复苏的1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 年龄2~6岁; (2) ASA分级1~2级; (3) 行择期全麻手术, 术后入复苏室进行复苏。排除标准: (1) 患儿存在智力障碍, 如唐氏综合征、精神运动发育迟缓; (2) 患儿既往有全麻手术史。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症、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将1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80例。所有患儿入复苏室后给予中流量吸氧, 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 (Sp O2) 监护、血压监测。实验组患儿入复苏室后进行跌倒风险评估, 并按照术后跌倒风险分级分为3级。见表2。分级后的患儿按照不同的跌倒风险等级进行标识, 并按照其对应等级的护理标准进行护理。见表3。对照组患儿入复苏室后也进行跌倒风险等级评估分级, 但均给予常规复苏室护理:所有患儿使用约束带进行约束。气管插管的患儿给予辅助通气, 待患儿完全清醒后给予拔管。如患儿拔管前出现躁动, 给予异丙酚1~2 mg/kg镇静。未行气管插管的患儿给予面罩中流量吸氧, 待其完全清醒。

注:两组比较, P>0.05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不同风险等级数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均没有发生坠床跌倒。实验组有1例患儿发生静脉留置针拔出, 12例患儿发生术后躁动;对照组有2例患儿发生胃管被拔出, 3例患儿发生引流管脱出, 1例患儿发生轻擦伤, 18例患儿发生术后躁动。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bP<0.05

3 讨论

术后躁动在儿童全身麻醉苏醒期很常见, 在手术后儿童发生率达43.2%。目前术后躁动发生原因尚不明确, 可能与手术类型、麻醉方式、麻醉持续时间长短、患儿性格、家庭环境、术后疼痛、尿管刺激等有关[3]。还有一些患儿即使没有发生术后躁动也可能因为对陌生环境的恐惧、离开父母后的焦虑不安以及某些特殊手术 (如眼科手术后需覆盖双眼) 的影响而哭闹、烦躁。麻醉苏醒期的烦躁、躁动可能导致静脉留置针打折或被拔出, 各种导管、引流管被拔除, 伤口敷料脱落甚至伤口裂开, 身体部位的撞伤、擦伤甚至坠床而受到意外伤害。因此加强复苏室护理, 提早识别出容易发生复苏期跌倒的高危患儿进行特别的护理有助于减少复苏室各种意外的发生[4]。

大部分五官科手术的患儿由于术后疼痛刺激明显、头面部特别是眼部敷料覆盖造成的恐惧、口腔内部结构改变造成的不适等原因发生躁动的几率以及躁动的程度明显大于其他全麻手术的患儿[5]。因此将这类患儿划分为术后跌倒风险等级为1级, 在进行麻醉复苏期间要给予更高级别的护理, 防止躁动。对于这类患儿, 全部用红色约束带和红色标志牌进行标识, 提醒复苏室护士给予高度关注, 不仅床旁应安置护栏, 还应常规用约束带固定四肢, 必要时固定胸腹部。各种引流管、敷料、输液管道也应妥善固定, 防止因患儿躁动而发生坠床、自行拔出气管导管、引流管、尿管等。此外这一类手术患儿的伤口没有进行缝合而是采用压迫、烧灼等方法进行止血, 当患儿发生躁动时极易因结痂脱落或加压纱布松动而造成术后出血。头面部特别是口腔内的伤口出血又会造成呼吸道的阻塞。所以这一类患儿尽量采用深麻醉拔管, 减少因麻醉减浅时因不耐受气管导管而造成的呛咳、躁动和出血, 避免出现复苏期的呼吸道并发症[6]。

风险评估为2级的患儿几乎为非五官科但疼痛评分较高的学龄前患儿, 这类患儿由于疼痛刺激及不能有效交流也是发生术后躁动、跌倒的高危人群。也应同跌倒风险1级的患儿一样做好固定和约束。但是这一类患儿不易出现因躁动而引起的术后伤口出血、呼吸道阻塞等并发症, 所以均采用清醒状态下拔管。这样能保证患儿在完全清醒及呼吸功能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拔管, 减少了发生低氧血症及再次插管的风险。

风险评估为3级的患儿为非气管插管全麻且疼痛评分较低的患儿。这类患儿因手术疼痛或麻醉因素引起的躁动较少, 主要是离开父母的恐惧, 所以对于这类患儿以安抚为主, 可以不使用约束带避免其对约束带产生恐惧。

综上所述, 对于不同跌倒风险的患儿进行分级护理, 针对患儿发生躁动的可能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能提前识别出发生术后躁动的高风险患儿, 有助于减少其发生围术期意外伤害的可能, 同时对于低风险患儿, 采用了更人性化的护理方法减少其恐惧, 保障了患儿的安全。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防跌倒评估分级护理在复苏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全身麻醉 (全麻) 术后入复苏室复苏的1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80例, 患儿入复苏室后进行跌倒风险评估, 按照评估标准分为不同风险等级, 实验组患儿按照不同风险等级进行分级护理;对照组患儿按照复苏室常规护理要求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机率为16.25%, 低于对照组的30.00% (P<0.05) 。结论 在复苏室对全麻术后患儿进行跌倒风险评估, 并进行分级护理能降低患儿发生受伤等意外事件的几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防跌倒评估,复苏室护理,全身麻醉后护理

参考文献

[1]王海棠, 刘敬臣.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及处理.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07, 28 (2) :158-161.

[2]薛红梅.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研究及护理现状.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10) :147-148.

[3]卢桠楠, 许冬妮, 周嘉嘉, 等.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山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 , 2013, 34 (2) :240-243.

[4]陈剑, 卢玉林, 范平, 等.小儿麻醉术后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9, 28 (1) :61.

[5]周鑫.五官科小儿全身麻醉术后躁动的原因分析.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3 (11) :1280-1282.

上一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测试题下一篇:湖南省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