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老师的鼓励

2024-05-28

小学作文老师的鼓励(共16篇)

小学作文老师的鼓励 篇1

人人都需要鼓励,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拥有过许多次鼓励。有爸爸妈妈的,有朋友的,还有老师、同学的……其中有一次最令我刻骨铭心。

还记得刚上三年级的时候,多了一门课——英语。由于前期在暑假班里也上过几天英语课,别的小朋友两三天就会说单词、背单词了,但我就连最基本的字母都读不好,更别说单词了,有好几次都被别人笑话了。所以,我一直比较恐惧开口说英语。但英语严老师上课时总要选一些同学出来读单词、句子,每上一堂英语课我的心就像一个气球悬在半空,不着地,生怕老师叫到我。

但是,不幸的时刻还是降临了:严老师突然叫到了我的名字,我呆呆地站了起来,脑袋嗡嗡作响,过了许久,我还是哑口无言,老师关切地问:“你为什么不读啊?”我极其难为情地说:“我怕我读不好,大家笑话我”。严老师用手轻轻拍拍我是肩膀,微笑地对我说:“读不好没有关系,我们多读几遍就好了,如果你一直不读,就永远不会读。大家来点掌声,鼓励一下毛懋宇,好吗!”下面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终于鼓起勇气,战胜了自己的心理障碍,大声地读出了单词。是老师给予了极大的鼓励,是同学们的掌声让我消除心存已久的障碍。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怕开口说英语了。

我明白了鼓励的力量是无穷大的,每当其他同学受到挫折需要鼓励时,我都会给他投去激励的眼神和鼓励的话语。

小学作文老师的鼓励 篇2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师评语,教师评语,艺术化

一、目前小学作文教师评语现状与问题

(一) 无的放矢

目前, 你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忽视了自己跟小学生文化水平、理解能力的差异, 经常写出学生难以理解的评语。如:“毫无逻辑, 思维混乱, 中心明确, 突出重点等等。”学生面对这些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评语时, 不能明白教师想要表达的意思, 长此以往, 学生不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 不知道怎样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 偏向于否定化

小学生刚刚接触写作, 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很重, 这有利于教师督促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但是众多教师看不到这一点, 在作文评语中常常出现诸如:“字太难看、不认真”等否定性的评语, 这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也打击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让学生对老师产生抵触心理, 更加不愿意学习。

(三) 不规范

曾看到有教师给学生的评语是这样的:“细节描述写得不错。”其中竟然出现错别字, 客观上不排除老师可能长时间工作疲劳所致, 但是, 教师至少应该认真对待作文评语, 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尽量避免出现这种可能误导学生的评语。语文老师不一定在文字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但是正常的文字表达不应该存在这样问题, 否则让学生家长怎么放心将孩子交给一个错字频现、病句百出的老师呢?

(四) 复杂化抑或简单化

小学老师所面对的群体是小学生, 他们对于作文评语持有不同的态度。一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什么都不懂, 给他们写了评语也看不懂, 还不如不写呢!”所以, 这部分教师应付性地给学生写评语, “阅、不通顺”等评语就出现在作文评语中;另一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好不容易写的作文, 必须认真对待, 于是他们洋洋洒洒写了评语, 导致评语过于复杂, 以小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水平不能明白教师的意思。上述这两类教师都是不靠谱的, 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不尊重, 也是没有职业道德的。

(五) 雷同化

在一项关于小学生作文评语的调查中发现, 一个班级42 份作文中有28 份的作文评语是相同的, 都是“用词得当, 文章有条理”。这看似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肯定, 实则反映了教师的不尽责。这种评语对于学生而言, 他们认为这是教师对自己的认可, 所以, 他们会坚持这种写作方式, 写作能力就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对于教师而言, 他们认为这样自己的工作就圆满完成了, 殊不知他们这样是害了孩子, 是一种玩忽职守的行为。教师对于学生应该因材施教,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同样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篇作文, 却出现完全相同的评语, 这完全是教师的不负责任。

二、如何让小学作文教师评语艺术化的探讨

(一) 采用精美的语言, 让评语为学生示范

最好的鞭策就是以身作则, 让学生以自己为榜样学习写作。教师给学生作文写的评语应做到没有错别字、字迹工整、语言流畅、无病句,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当然, 教师更应该多读书, 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 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将优美的文字展现在作文评语中, 这既让学生知道教师有认真阅读自己的作文, 又让学生看到教师深厚的语文功底, 使学生对教师佩服有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 评语要准确客观, 展现激励精神

因材施教是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作文评语就是这样一种方式, 老师针对每个学生的作文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帮助学生改善自己的写作方式, 提高写作能力。之前, 给学生作文评语写到“细节描写很好, 如果把面部表情加上应该会更好哦。”之后学生再写作文时, 更加注重细节描写, 而且进行了适当的改进, 使文章更真实动人。所以评语的书写要做到准确客观, 要详细说明文章好在哪儿, 不好在哪儿, 可以怎样改进, 不可以一味说学生哪哪不好, 可以委婉地说出文章欠缺的地方, 并且给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学生期待得到老师的肯定, 老师应看到这一点, 并且用这一点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

(三) 富有启迪性, 适当方式提出建议

小学生的思维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扩展学生的思维。如在学习《农夫与蛇》后, 我给学生布置了读后感, 评阅的过程中, 我以启迪学生为目的, 在评语中写道“农夫为什么会救蛇呢?”“读完这篇课文, 你觉得人与人相处时, 应该怎么做呢?”等等。我想通过这些引导性的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 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写作, 更懂得写作中包含的情感。

(四) 指导生生互评, 提高作文奖赏水平

在课堂上让同学们一起阅读优秀作文, 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发现优秀作文的亮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 同时, 有缺点的文章也是不可或缺的, 阅读有缺点的文章, 可以让学生自己指出此类文章的改进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 渗透个人情感, 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作文评语是老师在认真阅读学生作文的基础上, 针对学生作文的优缺点及所表达的情感而给出的评价。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应认真对待, 不应草草了事。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情感、想法等, 老师应给出相应的回应, 让学生知道老师有认真审阅自己的文章, 而且老师很用心的给自己写了评语。

三、结语

老师在写作文评语时, 应针对学生作文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 同时巧妙地运用语言, 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的同时, 也学到了改进自己写作的方法。

参考文献

小学作文老师的鼓励 篇3

关键词:学生;起步作文训练

长期以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感觉到:小学的习作教学要求脱离了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语文能力,加上缺乏有利的措施,习作教学在语文教学的整体中,一直处于较弱的地位,效果不够理想。针对现状,新颁布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教学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训练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无疑是对目前作文教学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挑战。小学三年级正是处在作文教学的起始阶段,如何引导学生走好开头的第一步,对于以后的作文训练,将是十分重要的。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与体会。

一、激发兴趣,树立信心

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自身的各种心理因素,推动学生向更深更广的知识领域去探究。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一阶段中,笔者主要是通过实物呈现或媒体显示,以学生的观察、联想活动为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如笔者在指导三年级学生写《秋天美景》时,事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走向大自然,观察了秋天的景色。教师指导时,设计了“秋天的校园”“秋天的田野”等投影片,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再现学生们所观察到的秋天的情景,用来弥补学生观察和体验的不足,激发学生想象:看到校园中的树木花草,你会想到些什么?观察了金色的田野,看到一片片成熟的稻子,你又会想到些什么?结果,学生写得非常生动。写道:“一阵微风吹过,田野里,成熟的稻子弯着腰向我们点头;菜园里,一个个小葫芦挂在枝头,像是一个个可爱的胖娃娃向我们微笑。”“秋姑娘是个魔术师,拿着魔棒点一下田野,田野变成了一片金黄,像披上了一件金色的毛衣。”“秋天来了,校园里的菊花开了,有的金灿灿的,随风起伏,像金色的‘麦浪’;有的红彤彤的,花瓣盘曲,像一簇簇跳动的火焰;有的红中透粉,花瓣高低错落,像一顶顶颤动的鸡冠……”这样用电教媒体再现生活情景,給学生以美的熏陶,开阔眼界,丰富了习作的内容,培养了写作的兴趣。

二、读写结合,开启思维

学生学习作文的过程也就是发展思维,形成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创造的能力的过程。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两方面的引导:“从说到写”和“读写结合”。作文前的说,目的是使学生提笔前有一个思维和互相启发的过程。流利的说可以使写作更顺畅。三年级是作文的启蒙阶段,作文前的说在这个阶段尤为重要。对于刚接触作文的孩子们来说,作文既神秘又新奇,当然还有一些难度。为了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降低习作的难度,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我在这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从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来看,口头语言的发展能促进书面语言的发展,书面语言的发展又能使口头语言更加丰富和完善。从说到写,交错进行。例如开始之初,教者对学生进行的是观察事物、看图说话、口述见闻,或口头回答问题、朗读、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等方式。在学生动笔写之前,让学生自己先说一说,用说来为写引路,说得熟练以后再写。在说的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在说之前精心地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意思;其次,学生要有足够的勇气站起来,面对大家,声音洪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一句句流利的话语和一段段精彩的演讲中,他们突破了心理障碍,成功地实现了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的转化。教师在组织引导学生发言的过程中,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激趣原则;二是鼓励原则;三是照顾全体原则。教师在组织学生发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给每一名学生机会,作文前的说要面对全体学生,不能成为个别学生展示自己的空间。练习“说”时,教者尽量让学生放开些,多说点,到练习“写”时,再把要求放低些,从扎扎实实地写好一句话、几句话开始。笔者在教学中也不失时机地联系学生实际,精选佳作、例文,寻求读、写中可以借鉴的突出点,诱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三、扫除束缚,发展天性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只提示写什么,而怎样写则由学生去尝试运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自己去领悟和摸索。起步习作训练的一般方法是从“仿”到“创”,从“放”到“收”。前苏联教育学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那样同等重要。”通过模仿性的习作,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逐步学会如何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进行创造性的习作练习。当学生的习作思路逐步打开之后,笔者再适时地提出一些习作的具体要求,规范学生习作应当写什么,应当怎么写才好。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放胆习作”,它是发展学生的个性,进行习作训练的重要途径。让学生放手写自己想写的事物,按自己的方式写,减少了学生习作的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从放到收,基本顺应儿童的习作心理和学习规律,先易后难,逐步提高。如学了课文《我的外公》后,我也让学生来写一写自己的外公(或外婆)。写前先让学生回顾一下课文是如何抓住了外公的特点写的,而后要求学生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外公(外婆)是怎样的,并抓住其最让你喜爱的一个方面来写。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作文也就有内容可写。再如第五册语文课本中的习作1“看图写话”,文中有四幅图。我在引导学生看图的同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展开想象,说说自己是如何做的。在写的时候,学生根据图上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写出的片断就有内容,也避免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体现了学生作文的个性化。

四、放大优点,欣赏鼓励

在评价学生作文时,不能只关注作文的文字技巧和形式,还要记住作文教学的育人目标,尊重学生特有的表达方式,不以成人的思想、思维、语言去要求学生。不强求学生追求选材是否典型,立意是否深刻、结构是否严谨,只要学生作文文句具体顺畅、清晰自然、感情真挚、健康有趣,就给予肯定和赏识。尤其是对待三年级学生,他们还处在起步阶段,教师更要用一颗挚爱的心,对每一位学生都抱有良好的“期待”,对每个好词佳句、每一点思想的闪光都不吝啬自己的赞扬,并真正体贴学生的欢乐和忧愁,了解学生的心灵。只有这样,师生的情感才能发生共鸣,学生才会更进一步增强求知欲望、学习激情和表达信心,才能积极而愉快地投入到作文训练中去。

熟能生巧,习作是靠长期的练习形成的。教师指导学生习作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有效地进行启发诱导,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掌握文字规律和特点的同时,提高运用文字的技巧去学会表达和创造,写出优秀的文章,“始于学步,终于创新”。

老师怎么鼓励小学生 篇4

2、你真会动脑筋,比老师想的还要好。

3、知识是最好的“疫苗”,请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学习预防保健知识,掌握科学防病方法,远离疾病,健康、快乐每一天。

4、来这里学什么?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如何做事,然后才是学会如何学习。

5、在能学习的年纪,多学习吧。

6、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如果你能再守纪律些,老师会更喜欢你,真希望那一天早日到来!

7、崇高的理想就象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

7、崇高的理想就象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

8、你是个爱动脑、会提问的好孩子,掌声送给你。

9、今天的努力,明天的实力。

10、学习并不难,只要你课前预习,上课积极参与,课后认真复习,成功就属于你。

11、现在流的汗水,是开启你明天美好生活的钥匙。

12、或许,现在的他很平凡,但谁能说平凡中不孕育着伟大呢?

13、要争就能赢,要拼才能赢。

14、今天付出辛勤的汗水,是为了明天收获丰硕的果实。

老师的鼓励作文 篇5

初一

这时的我,刚走出稚嫩的小学,跨入五彩缤纷的初中,眼前不再是熟悉的面孔、温馨的问候。

我来到了一个大家庭,像一座大花园,有各种各样的花,虽习性不同,却共同呼吸着一片蓝天,友好地相处着。

此时,我的字不能算漂亮,但也算规范。我最记得初中第一次交的语文作业是抄写《春》这篇文章的生字词。作业改好后发下来了,我得了良,此时的我有些灰心,但却也不甘心。

待到下一次交作业时,我得了优。老师给我的评语是:“有进步,再接再厉。”看到评语,我别提有多高兴。我觉得功夫不负有心人,上天还是眷顾我的。

初二

这时的我,变得比初一更繁忙,每天会有许多的作业,时间比初一显得更少。但每次,我的语文抄写作业都是优,评语大多数为“好,真漂亮!”这些评语如同蜂蜜,为繁忙的心灵带来一丝丝清甜;这些评语如同泉水,洗涤我内心的浮躁;这些评语,如同寒冬里的一朵腊梅,装点着我单调的心灵世界。

那时的我明白:有付出,或多或少是会有回报的。

初三

初三的来临,使我感叹——时间如白驹过隙!

一转眼,便快要走完了。从初一到初三,如同从此岸乘舟渡过彼岸;一转眼,并要临岸了。

初三,是一个更为繁忙的季节。忙,像春里的花,繁茂纷纷,花团锦簇。而此时,每一次的语文作业,您也不忘写评语。每一次要求写的作文,您也会认真的帮我审阅、批改,会认真的帮我分析:作文字数不够,还是字迹潦草,亦或是语句不通顺……这些批语,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初中作文:老师的鼓励 篇6

当我想放弃做一件事情时,耳边总会响起老师的教导,教导我去争取,去拼搏;当我做错一件事情时,总会想起老师的教诲。当我学习成绩落后时,老师您又鼓励我不要灰心。啊,老师,您对我是无限的关怀。您对我是无限的支持和鼓励。在您的身上,我学会了挑战和勇敢。

虽然仅在短暂的一年时间里,但是,老师,是您在无时无刻帮助我,也在无时无刻帮助其他同学。在我无助的时候,是您有力的支持帮助我的呀!

您知道吗?就在您刚来的那段日子里,我发现了,您是一位令我喜欢上语文课的老师,我从前是多么厌倦语文呀!然而,就在您出现的那一刻,您的笑容,您的教书育人,让我悄悄地爱上语文。

就在您刚刚来我们班教授的那一刻起,我们都很陌生,我们也不习惯您的教学方式,您使我改变了对语文的看法,原先认为语文是枯燥乏味的念头,转瞬间化为乌有。如今,语文是一种我说不出的感觉。想想与您一起走过的日子,我尝到了快乐;您让我们与你交朋友,又多么地令我喜悦;于是每一次上课,我都感到快乐的存在。

我是一个力求上进的人,我希望我的`成绩在前三名以内,所以我会奋发图强,达到我想要的目标。

我很少犯错误,也就很少被老师批评。正因为没有批评的力量去平衡,我多想再受一次批评,再受一次教育。

在第一次语文考试中,我考了86分,虽然是班上第一名,而我并不是很满意,我知道自己没有多棒,也知道自己的不足。我会努力,努力取得好成绩,因为我有这样的一个语文老师,老师会一直激励着我进步,陪伴着我学习。

我喜欢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去领略知识的乐趣,去领略人生哲理。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优秀学生,总有一天,我会出人头地,我对自己有信心。

老师啊!是您,令我勇敢地面对考验;是您,激励我成长。使我放飞梦想!老师,说一声感谢您!

一切尽在不言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在书法比赛中一展风采,获得了盼望已久的奖……

获奖后的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美好,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父母的欣慰,和煦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含苞的花朵,嫩绿的小草,天际的飞鸟……

我不禁大喊:“知我者,天也!” 心情也似乎被这一切美好的事物带动起来,像吃了蜜的甜,又像烧了火的热……

打开电视,将这一切与荧屏中的知心朋友共同分享,倾诉着练习书法的苦衷和获奖后的甜蜜……正看得得意,电话响了,接起电话——

“喂,您好!您找谁?”

“祝贺你获奖!但你可要记住追求书法最高境界的路还很长,要努力!”

“喂,你是谁?你是谁……”

谁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本来就是“好事传千里,坏事不出门”嘛! 不过,这个人实在有些奇怪,她怎么知道我得奖了,又为什么劝我继续努力?唉,那种“愁眉苦对毛笔尖,俯首冷视钢笔头”的滋味,我可是受够了,现在目的已经达到,还需努力什么?这以后,我不仅没有坚持天天练字,就连写作业也是应付了事。

有一天,老师找我谈话了,狠狠地批了我一顿。原来,失落的感觉竟是这么的糟糕……

又一次打开电视,我想把心中的痛楚向它倾诉,电话又响了——

“喂,你找谁?”

“你好,被老师训了吧!请记住:不骄不躁,持之以恒才是通往书法最高境界的真谛。相信吧,成功是属于你的!”说完电话就挂了。

浅谈小学教学中鼓励策略的运用 篇7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的核心。教学质量的提高,要依靠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与美好交往。当师生关系紧张、对立时,学生就可能拒绝接受教师的教育,这时,教师的鼓励甚至会被当成一种惯用手段,而非激励学生的灵药。当学生接纳教师时,教师的鼓励才能尽可能地发挥积极的作用。

1、充分信任学生

信任是一条纽带,它连接着师生的内心世界。如果学生生活在信任中,他便学会了自尊;如果学生生活在怀疑中,他便学会了自贱。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让学生在信任中成长。

2、尊重学生情感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在人类所有的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一些成绩差的学生,总是被冷落在某个角落,他们更需要老师的重视。一天早上,我照常走进教室,发现讲台上放着一支蜡梅花,小小的,嫩黄嫩黄的,凑近一闻,沁人心脾。我的心情大好,便急于知道是谁送的,于是我一一询问班里早到的几个同学,先是班长,接着学习委员,再到小组长,直到最后,只剩下一个成绩差表现差的男生了,我皱了皱眉,心中难以置信这芳香是他赠送与我的,四目相对时,他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尴尬极了,生怕孩子看出了我的心思,生怕我的不重视、不尊重会伤害到他。还好,我轻轻地走过去向他致谢,他微笑着点了点头。实际上,在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尊重,他们潜在的能力就能得到充分释放,尤其是对差生的尊重更是对他们一种最大的激励,也是给了他们一种向上的动力。

3、时刻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乐意接受的,特别是少年儿童。教师对学生的关爱,首先体现在教师的语言上、表情上。活泼生动,充满情趣的语言抒发着内心真挚感情,将更好地沟通师生间语言交流,激励牵动着学生的心灵。教师的微笑,严肃中透着温和,会给人一种可敬可亲的感觉。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态度和蔼可亲,有了问题也敢找老师帮助解决了,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氛围。

4、宽容、鼓励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成长过程中尚不成熟的个体,要用宽容的态度去理解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鼓励学生不要怕犯错误,要和学生共同弄清出错的原因并纠正错误,如果是因为粗心或者操作不熟练而导致的错误,大可不必批评。课堂中,宜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没有怕说错话的焦虑,没有怕回答错问题要受到讥讽的不安,大家彼此信任和尊重,学习面前人人平等。这样会使学生在课堂上精神放松、思维敏捷,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激发内在动机是鼓励策略运用的根本

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学生的兴趣不浓,教师就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将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质量的高低。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

1、尊重保护学生好奇心

好奇求知是人类本性,由好奇心激发的学习动机没有负面影响,它比外部奖赏引发的学习动机更稳定,更有推动力、更持久。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负担和累赘,学生也就不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自觉自愿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和自我满足感,从而激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敢于大胆提问。

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1)经常鼓励质疑,让学生敢问

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适当的评价。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及那些基础差、胆小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再帮其分析,这样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嘲笑讽刺,应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探索,大胆创新,让学生品尝质疑的乐趣,激发提问的热情。让质疑成为学生的习惯教育,养成爱问“为什么”的习惯,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探究我们不知道的自然规律。

(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可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还应想方设法,设置各种情境,帮助学生发现问题。

(3)教会提出问题,让学生会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比教会学生回答问题要重要得多。有人说:好的方法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平庸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而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的方法。因此,学生只有掌握了发现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才能从平常中看出异常,从普遍中发现特殊,从而不断地发现问题,掌握提出问题的一般方法。

因此教育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应当给学生提问的任务,应当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出问题的欲望。

3、激发学生成就愿望

所谓成就愿望就是指学生愿意去做、去完成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事情,并力求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心理期待。学生希望在学习中获得好成绩,藉以获得相应的地位、荣誉、自尊或得到长者的赞许,这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可以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智力和潜能,迸发出创造的热情和激情。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一个学生如果缺乏成就愿望,就会在学习中甚至在生活的各方面表现出得过且过、满足现状、不求上进的心理,这是十分有害的。尤其是差生,他们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对学习丧失信心,成就愿望低下。相反,如果一个学生饱含成就愿望,他就会在学习中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追求完美,时刻准备为自己的进步喝彩。所以,对差生进行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鼓励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取得成功的经验,培养和提高他们成就愿望的水平,以改变他们对学习的消极态度,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

老师的鼓励作文450字 篇8

记得刚上学时,我胆小内向,是在老师一次又一次期待鼓励的眼神中鼓足勇气,在众目睽睽下站起来,回答问题。

老师,您还记得吗?也同样是在您“好,记下去”,“不错,有见地”,“你又有进步了!再加把劲”……这样一次次的鼓励中,自卑的我才渐渐变得自信,乐观起来。

老师,您还记得吗?每当我安于现状,因为已有的成绩而沾沾自喜时,又是您在随记本上及时提醒我:“前方有更美丽的风景等着你,你怎能恋眼前的景色而止步不前呢?”

当我觉得自己已以拉满弓,再也没有潜力可挖时,又是您及时地写下评语,也写下期待和嘱咐:“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你怎能这样小看自己?再加把劲吧!远处有更美丽的风景等待你去欣赏,祝你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老师,可以说,我是在您一次次的鼓励,提醒一次次的期待,鞭策中脱胎换骨,多少个像一样缺乏自信,缺乏自控力的同学也都是在您一路精心呵护,一路悉心关照,一路的鼓励,一路的提醒中,在您满含期待的眼神中,一步步前行的。

老师,感谢您的教诲,感谢您的鼓励,感谢您的期待。

老师对我的鼓励作文 篇9

那是一次期中考试,我的语文吸得了74分,原来我把用词语造句看成了解释词语。还忘了做一道题,作文也写得不好,最后就只剩下那点分了。我真伤心,要知道,我从来没考过这么糟的分数啊。老师开始讲卷子了,我也没心思听。

下课后,王老师把我叫到走廊,我想:这回完了,肯定要挨“K”了。可是一见到老师那慈祥的面孔,先前的想法就逐渐消失了。

老师小声的对我说:“这次考试不理想吧,下次一定要努力,老师相信你。”这时我很有信心,相信自己在期末考时一定能考上90分。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都认真听讲,做作业。

果然,工夫不负有心人。我在期末考时考了92.5分,得到了老师和爸爸妈妈的表扬。

小学作文老师的鼓励 篇10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作用;策略

数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习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所有的知识环环相扣,在某一阶段知识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下,在下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可能就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会认为数学很难,跟不上教师教学进度,这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心理障碍。对此,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对学生积极鼓励,帮助学生重建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回到正确的轨道。由此可见,赏识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地位不可小觑。

一、赏识教育在小学课堂中的作用

1.帮助学生重建自信心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压力和负担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产生负面影响。而小学数学又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水平。这也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教师一味地教学非但没有教会学生,还会让学生处于迷茫状态。这时学生会出现上课听不懂,课下作业不会做,考试成绩不理想等情况。时间一长,学生对于数学的抵触心理越来越强,对数学学习也越来越没有自信心。这时教师要及时把握机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和积极暗示,可以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

2.开发学生的潜能

毋庸置疑,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被赏识,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赞赏,小学生亦如此。每一位学生在小学时期就像一座未开采的宝藏,他们身上蕴藏着无数的潜能,在等着我们去开发,去挖掘。而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挖掘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要及时进行鼓励,教师不应吝惜自己的赞赏。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褒奖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正是由于教师的褒奖,学生在前进的道路上才会表现出昂扬的斗志。

3.改变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对教师的话言听计从,没有真正的思考,对于教师教授的知识没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在教学课堂上,始终都是教师一人在唱“独角戏”,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也未能及时接收到学生的反馈,这对于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教师可以通过赏识教育,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积极改变,让学生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处于主导地位,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中。

二、赏识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1.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进行赏识,而不是以偏概全,认为只有能够正确解题的学生才应该受到赏识,对于正在努力但进步不明显,成绩也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也要对其及时进行赏识教育,以此来激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积极鼓励学生,彻底打破学生内心“数学很难”的那道屏障。对于学优生而言,教师要赏罚分明,对其学习进行积极鼓励,但也要及时指明学生的不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方面认识自己,避免其骄傲浮躁。

例如,对待学习成绩差,怎么努力都没有用的学生,教师不要对其进行盲目的批评,而是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利用基础知识来对学生进行表扬,并鼓励其继续进步。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有利于学生重新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重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不滥用赏识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的赏识随意分给每一位同学,可能会在刚开始的时候吸引学生。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教师的赏识不以为然,教师的夸奖也不再引起学生的重视。所以,教师要注意不要滥用赏识。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思维能力都得到提高,可以对其进行表扬;若学生还滞留在原地甚至落后时,教师也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批评指点,督促学生保持前进的学习状态。

例如,在“吨的认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谈一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质量为吨级的物品,当有学生回答出“小汽车”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赏识,但如果接下来的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出现了“火车、卡车、货车”等答案时,教师要改变方式,对他们的答案表示肯定,但不进行表扬,主张学生从其他方面进行思考,这样学生会为了赢得教师的赏识而努力思考,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小学是人生中较为关键的时期,是学生接受新事物,建立认知能力的重要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赏识教育的合理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学生,让学生对自己表示肯定,也帮助学生建立了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对学生以后的人生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老师鼓励了我作文 篇11

那年我学游泳,刚到游泳馆,老师就让我们逐个下水,在水中适应适应。一些高年级的大哥哥就像一只只鸭子,扑通扑通,纷纷跳下了水。只有我们这些低年级的小朋友迟迟不敢下水。

我望着游泳池里的清水,不禁浑身颤抖了一下:池子里的水这么深,我沉下去怎么办?

赵老师见我们怕下水,就温柔地对我们说:“没事,你们先坐在池边,双腿放入水中,适应一会儿后再下水!”

轮到我时,我尤其紧张。脸绷得紧紧的,感觉自己的身体冻住了一般,僵硬无比。赵老师冲我笑一笑,幽默地鼓励我:“嘿,小男子汉可不要怕水!”

我一听便乐了,僵硬的身体一下子被软化了,扑通一下跳入池中,所有的害怕转瞬间化作了丝丝清凉,水花四处飞溅,竟蹦到了赵老师身上。赵老师冲我一笑,为我竖起大拇指:“不错!”我也跟着开心一笑。

学完一期要游泳考核,我心中默念道:“一定要赢,老师说过我游得很好的!”开始游了,耳边忽又响起赵老师的鼓励:“加油,男子汉,你行的!”我一下子连续猛划水,超过了陆家乐,得了第一名!我兴奋地拍打着水面,透过水花,我看见赵老师在用力地冲着我点头。

老师应该给学生鼓励作文500字 篇12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遭到老师的语言暴力,如“给脸不要脸。”“全班就数你分数低,你羞不羞呀?”……虽然这表面上看起来一般般的话,可却深深的伤了学生的自尊!打消了学生对学习的`欲望!如果老师给学生一定的鼓励,那么,每个学生都会成为老师心中的好学生啊?不信,那么就听听下面的故事:

汤姆是个弱智儿童,从他呆滞的目光,长长的鼻涕就足以知道。大家都瞧不起他,包括他的家人,老师。

一次,语文老师――玛丽小姐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的愿望》,汤姆想了想,便毫不犹豫写下了:

我有两个愿望,第一:妈妈每天笑着对我说:“汤姆,你一点也不笨。”第二:老师每天笑着对我说:“汤姆,其实你很聪明,不笨。”

就这么短短两句话,就震撼了所有老师,包括玛丽小姐。玛丽小姐感动的流下了泪。第二天,玛丽小姐在全班上念了汤姆的作文,并在广播中表扬了汤姆。汤姆激动地上前拉住玛丽小姐的手,说:“谢谢您,让我又找回了快乐!”

从此以后,每当汤姆学习有进步时,玛丽小姐就鼓励他。一年下来,汤姆语文学习大有进步。一次考试,汤姆竟得了93分。

几十年就这样飞快的过去了,汤姆当上一家企业公司的大老板。每当提起自己童年的老师时,汤姆都感激的说:“其实,这个老板是玛丽小姐送给我的,她的鼓励使我走上了成功之路!”

鼓励小学语文教师创编教材 篇13

当前,内地的小学语文教师很少创编教材,主要问题是惯性思维使得教师们没有创编教材的意识。许多教师还保留着的对教学工作的“传统”认识,习惯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讲授教材里的内容,而对新时期教师必须具有开发、整合教学资源能力的认识不够,或有认识却动力不大,要求不明,自然在教学中只会“唱着昨天的歌谣”。

即使是有的教师接受了新的教学理念,认识到适当创编教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也因尝试不够、经验不足而望而却步。

如何适当地创编教材呢?

1.创编教材,教学目标要明晰

为什么要创编?创编新的教学内容必须有教学的需要,不能盲目地去做这件事情,以致劳心劳力最后毫无意义。

第六届两岸四地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上,来自台湾南投埔里小学的易元培老师上了一节二年级的语文课,使用的是易老师自编的教材《你回来了》,一首有着六个小节的叙事诗。六个小节六个故事,个个贴近学生生活。每个故事的最后一句都是“你回来了”。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是不相同的,诗中多用感叹号、问号,同一种标点符号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情感也是不相同的。课堂上,易老师没有说教,没有讲解诗意,只是把自己当成孩子的学习伙伴,营造了一个宽松、热情的口语表达环境,鼓励孩子们去尝试、练习、聆听、分享,快乐、期待、生气、怀疑、伤心、害怕等情感体验渗透在孩子们的朗读、交流中。这个过程,孩子们学习得实实在在、轻轻松松,很自然,很随意,却很有价值。短短的一节课,学生体验了标点符号在语境中的应用,感受到同一句话在生活情境中呈现出的不同意味。教师什么也没有说透,但我们能感受到学生已经懂得了。

2.创编教材,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育需要

创编教材时,教师成为教学资源的创造者、使用者,需要更真切地考虑到学习者的年龄特点,需要思考他们是不是能读懂,是不是喜欢读。以下是易元培老师创编的教材《你回来了》:

(一)

爸爸一早就上工去了。晚上天黑风大,爸爸却还没回家。

妈妈不安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她说:“我担心极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我说:“妈!您别慌!爸爸应该快回来了!”

妹妹朝门外张望,远远的,看到了熟悉的身影。她拍手大叫:“是爸爸耶!”

我们冲上前异口同声地说:“您回来了!”

(简评:天黑风大,爸爸晚归,引来了妈妈、我和妹妹的万分焦急,读这段,学生们似乎可以明白家庭的温暖不一定是围坐一团的高声谈笑,也可以是焦急等待后的一个拍手大叫。)

(二)

姐姐在家看书准备考试。

我在厨房帮着妈妈做家事,理家务。

顽皮的哥哥却一整个下午都在外头玩儿。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妈妈的脸越来越沉,越来越沉……

我知道大事不妙!果然,哥哥一进门,妈妈就大声地说:“你回来了!”

(简评:“我在帮着妈妈做家事,理家务”,文中的“我”给学生做出了榜样。哥哥的贪玩,妈妈的生气,无一不在对读者说:“出外玩耍不要太久,妈妈会担心,会生气。”

(三)

听说堂哥和伯父前天到台湾旅行去了。

爸爸说:“他们要好一阵子才会回北京!”

我问爸爸:“从北京搭飞机到台湾要飞很久吗?”

妈妈说:“当然啦!而且听说他们这次还要环游宝岛呢!”

今天早上竟然看到堂哥跟爸爸说话,这是怎么一回事?

我瞪大了眼睛问:“你回来了?”

(简评:这段文字表现了易老师的热情好客,因为教学地点在北京,易老师作为台湾教师,在教材中写上这么一段,用心良苦,用意在于告诉北京的孩子们,北京至台湾通航后,环游宝岛可以很快哦!)

(四)

妈妈上街市去买菜,要我们好好在家看书。

等妈妈一出门,我立刻开电脑,打电玩。

弟弟也打开电视,看着卡通片,吃着零食。

叮咚!叮咚!奇怪了,是谁呀?

我和弟弟打开门,妈妈居然出现在眼前!

我们俩看着妈妈,惊慌失措地问:“你回来了?”

(简评:这幅画面很熟悉!我想所有的孩子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背着大人玩耍很刺激,很紧张,它注定是童年生活的一抹霞。)

(五)

堂哥去美国念书已经四年了,今年他要回来过新年。

整个家族都很欢乐,非常期待这位学成归国的亲戚。

我说:“明天堂哥回来,我要把亲手做的玩偶送给他。”

表弟说:“真是等不及了,明天还要多久才来啊!”

第二天, 大堂哥回来了,他一进门,就先喊了声“爷爷”!

爷爷笑呵呵地拍着大堂哥的肩膀说:“你回来了!”

(简评:归国学子,家族欢乐,这又一次展现出家庭和睦、其乐融融的场面。爷爷是家族中的长辈,归国学子回家第一个叫的便是他,谁说这不是在对学生进行尊老爱老的教育呢?)

(六)

听说林家姥姥病得很重,大家都很担心,也很难过。

姥姥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在临走前见小儿子一面。

她的小儿子在深圳工作,听到消息急急忙忙往回家的路上赶。

真不巧,连着好几天的大风雪,机场关闭,飞机都无法起飞。

小儿子没能及时赶回来,林家姥姥也在等待中离开了人间。

当她的小儿子赶到家时,家人流着泪说:“你回来了!”

(简评:当今社会“父母在,不远游”可能很难做到了,但年轻人必须懂得老人在离世前需要亲人陪伴,为老人养老送终,是晚辈的本分,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易老师的教材中隐喻了这个道理,的确是很让我们感叹。我们在抱怨现在的年轻人不知孝顺的时候,有没有反思过,我们的教育为此做过什么?)

3.创编教材,应尊重教师自己的兴趣爱好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体,是亲历者,关于教学内容,教师有着话语权。创编教材,是一项彰显教师智慧、展现教师魅力的工作。为了使得这项工作执行起来更轻松,教师可以尊重自己的兴趣爱好。写诗歌、写散文还是写篇小小说,在创编教材的文体、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可以自己做主,重要的是有兴趣、有生活。

老师的鼓励 篇14

我天生胆小,怕事。记得刚跨进小学之门时:一切对我而言,都是那样陌生。课下,我不敢和同学说话,课上更不敢回答问题。

刚开始,我每听到老师提问,我总是很紧张,其实我很想回答老师的问题,总是害怕自己答错了,同学们会嘲笑我。那一天,该上《村居》这课了,老师忽然到了我。我想:大概是我长时间不回答问题,老师想锻炼我吧!我站起来,双手捧着书,一时间开不了口。

“来,开始读吧。你一定能读好!”也许看到老师走到我身边,也许听到了亲切的鼓励声,我信心大增,就朗读起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纸。”哎呀!纸什么来着?我心里像揣着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咚咚地跳个不停。

这时,有几个同学都已经在窃窃私语:“切!这都不会。”“就是嘛!”我的脸“唰”得一下,变得通红。老师向那几个同学使了个眼色,悄悄告诉我:“yuan”“ 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时,老师为我鼓掌,同学们的掌声也经久不息。我轻轻地坐下,只见老师转过头来对我微微一笑。我不禁也微微露出笑容,多么温馨的场面!

老师那种鼓励的眼神和甜甜的微笑,那一刻,成为了对我最大的动力和鼓励!此后,我上了语言表演班,老师还让我参加了语言表演大赛,我获得了第一名。老师又一次向我发出了微笑,她的每一次微笑都让我信心倍增聊,继续努力!

老师鼓励学生的话 篇15

2、如果你不知道你自己的一生要的是什么,你还想得到什么?

3、多么希望你用心抓住每一个机会,而决不放弃成功的希望。

4、真了不起,大家都为班级里有你这么棒的同学而感到骄傲!

5、轻轻松松地学习,轻轻松松地生活,做个充满自信的好孩子。

6、你是个很认真的学生,每一次的.作业都做得很清爽,很仔细。

7、老师相信你是能学好的,就从按时交作业和改错做起,好吗?

8、儒雅的你,上课总是全神贯注,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书写总是工工整整。

9、当你数学应用题陷入困境的时候,你能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你进步了。

10、尽管你的作业有时出现小差错,答问可能不够完满,老师仍然欣赏你的机敏和大胆。

11、你自己试着去做一做,一定会有了不起的发现!

12、你的模仿能力很强,上课再认真一点就更好了!

13、他在这点行,你在那点行!

14、别气馁,自信点儿!再来一次好吗?

15、坚信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能做到!

16、不要用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

17、你真棒!长大后一定有出息。

18、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19、做人应该谦虚谨慎,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小学数学教学应鼓励学生提问题 篇16

创造良好氛围

课堂环境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由于受到传统授课方式和传统思想的禁锢,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都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很大程度上也受到课堂气氛的影响。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消除这种心理障碍,教师就需要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积极鼓励学生多问问题,不管学生问的好不好都应当给予一定的鼓励,不要总是选择挖苦和臭骂。如果教师总是对学生展现出一副很凶的样子,学生会越来越不敢问问题。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努力营造出相对和谐自由的民主气氛,对于学生问的每一个问题都必须认真对待,这样便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和学生的恐惧心理。小学生的思想天马行空,所以难免有些时候会蹦出来很多幼稚可笑的想法,即使这样,教师也不应当随便地露出失望和谴责的表情,而是要表扬他们的勇气。

比如:在学习《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问题,先让他们在小组之间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在讨论之前,教师应当抛出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有着怎样的特点?”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与组内同学积极讨论,鼓励他们有什么想法就给同伴说出来,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都带着很大的积极性,有的学生想:长方体的每一个面是不是都是长方形呢?正方体的12条棱是否都相等呢……学生在讨论期间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随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验证,解决这些疑问。

训练提问技能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不敢提问问题,有很多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是却缺乏一定的提问技能,不知道该问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问题。所以,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以下几种提问的技能:

深入教材,提出问题 数学教材是教学的基础,里面有很多的主题图和练习题都有问题提出,对于这类问题,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产生“你们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等类似的问题,深入教材,为学生提供出一个又一个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这个情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还有众多的问题和方法。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材信息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课题切入,寻找问题 课题的切入能够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与此同时,问题的提出将有利于教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比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谈一谈生活中的百分数有哪些,然后根据课题的指导让学生产生质疑:“对于百分数这一部分内容,还想了解什么?”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培养提问的勇气和能力。

联系知识,解决问题 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寻找问题,对于学生解决问题而言意义重大,比如:在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然后举出一个例题,让学生求一个图形的面积,有些学生会问:“能不能将这个图形分割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再去求面积呢?”学生在联系新旧知识的同时,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把问题带出课堂

问题并不能仅从课堂上产生,事实上,数学教学也应当走出课堂,剔除“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数学课堂,小学数学课堂一定要具备应有的开放性,允许学生将难以解决的数学问题去做开放式的探究和学习。

比如:在学习《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应当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说出几个分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当几个学生说出几个假分数的时候,教师就开始产生这样的疑惑:“有这样的分数吗?它的表示是怎样的?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主动探究。”这样开放式的问题,能够鼓励学生将问题带出课堂,并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堂之外。

要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就需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师应当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涛.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3.

[2]冷少华.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3.

[3]孙艳明.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关于我爱我班的周记下一篇:斗罗大陆2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