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章程(精选11篇)
上海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篇1
上海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一、学校全称:上海师范大学
二、就读校址
校本部: 上海 市 徐汇 区 桂林 路 100 号
奉贤 校区: 上海 市 奉贤 区 海思 路 100 号
虹口 校区: 上海 市 虹口 区 西江湾 路 574号
三、层次
■ 本科 □ 高职 □ 专科
四、办学类型
■ 普通高等学校 □ 成人高等学校
■ 公办高等学校 □ 民办高等学校 □ 独立学院
□ 高等专科学校 □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五、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
详见各省(区、市)高招办公布的招生计划
六、专业培养对入学外语考试语种的要求
日语专业只招日语、英语考生,其余专业只招英语考生
七、招收男女生比例
女子学院只招女生,其他无。
八、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九、录取规则
1、艺术、体育类专业的具体录取原则,以我校公布的艺术类、体育类招生简章内容为准。
2、(1)上海录取原则:在市高招办提供的投档范围内,根据生源情况,按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确定我校的投档分数线。为了保护进入我校的高分考生并兼顾考生填报专业的先后顺序,对达到我校投档线上的每一位考生进行加分(即在学生投档分的基础上,分别对他所填报的第一专业加5分、第二专业加3分、第三专业加2分、第四专业加1分),以此产生的新的折合分为录取依据,按考生所填专业的先后,依次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若折合分相同,参考相关科目的总分之和(文科参照英语和语文、理科参照英语和数学);若再同分,则都看英语。
(2)外省录取原则:根据各省高招办提供的投档人数,按考生所填的专业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不分专业先后,无专业级差分)。
(3)当考生所填的专业均不能满足,但本人志愿表上注明愿意调剂,且符合相关调剂专业的.要求,我校将按分数从高到低调剂录取到计划未满的专业中(不再征求考生意见)。
十、收费标准
1、学费标准
一般专业: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5000元。[沪价行第120号]
艺术类专业: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10000元。[沪价行(2000)第120号]
高职教育: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7500元。[沪价行(2000)第120号]
中外合作专业: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15000元。[沪教委财()34]
2、住宿费标准
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1200元。[沪价费()56][沪财预(2003)93]
十一、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
1、学校名称:上海师范大学
2、证书种类:修学期满,符合毕业要求,颁发上海师范大学的本(专)科毕业证书
十二、联系电话:
・ 021-64322695
十三、投诉监督电话:
・ 021-64322204
十四、网址
・ ssdzsb.shnu.edu.cn・
十五、资助学生政策・
・ 学校认真执行国家和本市相关学生资助规定,被本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绿色通道”申请入学,入学后可按规定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少数民族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同时,学校还设立了完善的帮困助学设施,如爱心屋等,根据有关政策对困难学生发放学习和生活用品。学校承诺:确保被本校录取的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十六、其他须知
・・・・・・・・・・・・・・・・・・・・・・・・
(
上海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篇2
一、班级授课制:传统考试招生制度下的本科教学模式
分数中心、文理分科、批次录取是传统考试招生制度的三个典型特征。大学以高考分数为唯一衡量指标进行人才的选拔,对基础教育形成巨大导向作用,也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教学基础。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指将年龄大致相同的一批学生编成一个固定的班级,由教师按固定的课程表和统一的进度,并主要以课堂讲授的方式分科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2]。在它产生之前,个别教学是中外古代教育所采用的教学形式,即以教学个体为对象,一对一施教。例如,中国古代的“私塾”,就是个人办学,个别施教。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第一次提出了班级授课制理论。他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一个教师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同时上课,以代替传统的个别施教,这样不仅教师教得省力,而且学生可以互相激励、帮助,从而可以愉快而有效地学习[3]。相比于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有突出的优势,推广以来,为工业革命输送了大批合格的人才。同时,它将工业化生产方式引入教育,是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对提升人类的整体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推动现代教育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传统考试招生制度下班级授课制的适切性
自班级授课制引入我国以来,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其统一高效的教学效率,迅速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是在传统考试招生制度下,学生的特征与班级授课制的形式能够很好地适切,使得班级授课制这种形式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在本科教学方面发挥优势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推动了大学的人才培养。
班级授课制的特征是“班、课、时”。班是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程度大致相同,并且人数固定,教师同时对整个班集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课是把教学内容以及实现这种内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展开的教学活动,按学科和学年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分量不大,大致平衡,彼此连续而又相对完整。这每一小部分内容和教学活动,就叫作一“课”,一课接着一课地进行教学。时是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的单位时间里进行[4]。传统考试招生制度背景下,学生呈现出同质化的特征,动机统一、结构一致、能力相近。这与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模式具有很强的适切性。通过高考,这些同质化的学生走进大学,按照文理科的不同,进行整齐划一的编班教学,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就同一所学校同一专业内部而言,学生的知识结构大体一样,在能力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异。这就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集中、统一教学的基础。同时,生源自身所固有的特征使他们很快融合到大学半军事化的班级授课制之中,他们习惯于顺从老师,按照要求,完成学业。对教授者而言,面对一群自我主体意识不强、知识结构相同、能力层次无明显差别的学生,其教学过程也是容易和轻松的,按照教学大纲,无须考虑学生个人需求,进行大锅式的教育,向所有学生传授一样的知识和信息。由于学习对象和教授主体之间的关系较为稳定,使得班级授课制能够长期得以生存并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传统考试招生制度下班级授课制的发展困境
时至今日,班级授课制仍然是我国大学的主要本科教学模式。这种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虽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但是其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封闭的授课形式,固定的授课内容,单向的授课过程,知识注入,教师面对全体学生,步调一致,教学进度一致,采用同质化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同样的要求对待所有学生群体,未能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难以兼顾学生的个别发展,难以照顾个别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兴趣爱好,培养出来的人才千人一面,特色欠缺,不具标识性,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自由自主发展。
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大学生源的特征将发生巨变,学生的主体意识、知识结构构成、能力层次都将出现革命性的变化。学习对象特征的变化,尤其是学生个性化、差异化自由发展与班级授课制统一培养、整齐划一的矛盾将进一步凸显,这对于已经积重难返、弊病缠身的班级授课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传统考试招生制度下班级授课制的适切性将受到挑战,现有的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将受到冲击。
二、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下大学本科生源结构的新变化
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大学的生源结构将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生源主体意识多元化
主体性意识是指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人在能动地把握外在世界和人自身过程中所表现出来地内在能力,既表现为主体对自身内在属性和内在能力的内向意识,又表现为主体在实践对象化活动和对象化认知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对客体的意识结构及行为操作结构[5]。在我国高等学校的传统教学实践中,生源的主体意识是较为单一的。以“分数为中心”的考试招生方式导致学生学习的出发点是分数,获得更高的分数是唯一目的,缺乏自我发展意识,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同时,高中时期按照知识结构分为文理两科,其余的非考试科目基本不用学或者学校压根就没开课。学生的学是被动的学,只是带着耳朵的学,教师讲什么就学什么,教师不讲就不学,教材里有什么就学什么,教材之外的知识不学[1]。学生自我学习和广泛学习的内向意识较差,对外探索的意识也是不足。传统的“灌输式”“教材式”教学方式根深蒂固,体现出的是“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1],这种应试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考试能力很强,自我的主体意识却是单一的。进入大学之后,固有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单一学习思维,容易使其忽视自我的个性自由发展。与传统招录方式不同,新的考试招生制度由于选考科目的提前选定和录取批次的取消,也就意味着考生及家长对于学校的认知和专业的感知更强了,明确专业性向的时间点也提前了,深入了解高校、专业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入校以后,学生自主发展的定位也更加明晰、多元,学习的驱动力由分数转向能力,同时乐于去培养自己各方面的兴趣与爱好,必然导致大学生源自我主体意识走向多元化。
(二)生源能力层次差异化
传统高考模式下,学生按照“学校+专业”进行志愿填报,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学校为单位,按照学校所属的不同批次安排投档,考生按照高考分数高低排队,分数较高者进入高一批次的学校,分数低者则进入低一批次的学校;学校根据学校本年度招生计划,结合考生分数的相对位置,划定本学校的录取控制线,录取控制线下的考生将无法进入该校。同时,进入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在高考分数上的差距是细微的,生源知识、能力层次差异不明显。以W大学为例,2014年W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湖北省最低录取分数为595分,最高录取分数为614分,最低分与最高分之间的差距不大,生源能力层次差异不突出。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取消录取批次,按照“专业+学校”进行志愿填报并投档,将对生源的能力层次的差异产生巨大的影响。取消了录取批次,所有高校同时按照专业进行录取,学校录取控制线自然取消,学科专业的声望将决定录取的生源质量。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声望较低的A大学的优势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会超过声望较高的B大学的部分专业,也会远远超过A大学的其他专业。不仅如此,学生在报某些专业(尤其是一些弱势专业)时,由于没有校线作为参考,加上信息不对称,将会出现同一个专业内部,考生的高考分数差可能达到50分,甚至100分,生源层次在学校层面和专业层面都凸显出差异化。生源分数的差异化,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其知识能力的参差不齐,自然会对现有班级授课制产生可见的冲击。
(三)生源知识结构多源异质
与以往相对单一的文理知识结构不同,生源知识结构将呈现多源异质的特征。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取消文理分科,采用3门选考科目,让学生从现有6至7门科目里面任意组合3个科目组成高考的选考科目,将会出现传统文理科目的交叉,通过对上海和浙江等试点省市选考科目的分析,生源的类型大约有20-35种。同时进入一个专业的学生,他们所选择的选考科目差异是十分明显的。仍以W大学为例,2017年W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上海地区招生的选考科目要求是物理或者化学,也就意味着上海地区的考生在选考科目中有物理或者化学其中一门即可报考,在分数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学生A(选考科目为物理+Xa2+Xa3)、学生B(选考科目为化学+Xb2+Xb3)和学生C(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Xc3)都可以顺利进入W大学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而三名学生物理或化学之外的选考科目(Xa2、Xa3、Xb2、Xb3、Xc3)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这种多源异质的生源知识结构,将对现有的班级授课制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层级教学制: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下大学本科教学的模式创新
通过对新考试招生制度实行后生源知识能力结构的特点分析,可以预见,现有的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模式已经适应不了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于个性化人才培养的要求,现有大学本科教学组织模式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笔者认为,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必须在原有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之上创新大学本科教学模式。这种新的本科教学组织模式是一种尊重学生个性自由发展、以选考科目为标准,按知识结构分层、以学生成绩为参考,按能力层次分级、灵活交叉、自由研讨式的大学本科层级教学制度模式。
(一)尊重学生个性自由发展
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学生的主体意识多元化,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不再单一,自我发展的意识尤为突出,并且知识结构呈现多源异质性的特征,学生之间知识能力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层级教学模式以开放的思想对待每一个学生,倡导尊重学生个性自由发展,通过层级的划分与交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同时,倡导多元与包容,破除了班级授课制的封闭与狭隘。学生不再是班级授课制中一个平面的、冷冰冰的符号或者单元,而是新的本科教学模式中一个立体化、活生生的人和存在,学生自由发展的诉求能够得到满足,学生的发展也呈现出多样化,为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选考科目为标准,按知识结构分层
学校进行专业录取的依据是选考科目,选考科目是学生兴趣和意愿的一个显性指标,通过学生的选考科目,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意愿和专业发展方向。层级教学模式以选考科目为标准,按照知识结构分层,以W大学材料科学工程专业为例,其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或者化学,层次教学模式通过考察学生的选考科目,分别按照物理、化学、物理和化学三个不同的知识结构进行分层,分成三层。学院根据不同的层,结合学院学科特点与市场需求,设置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向,层中的学生以选考科目为标准,进行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当然,不同专业,由于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层。
(三)以学生成绩为参考,按能力层次分级
班级授课制之所以能够在传统考试招生制度下大行其道,所依靠的就是学习对象的同质化特征,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的基础相近、能力相同,能够在同样一个班级里接受封闭的授课形式、固定的授课内容、单向的授课过程。与传统考试招生制度不同,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录取将采用“专业+学校”投档,逐步取消录取批次,那将意味着进入同一所高校、同一个专业的学生,他们在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上差别较大,至少在高考分数上的差异是明显的。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分班教学是无法顾及每个学生的自由发展的。层级教学模式在分层的基础之上,以学生高考成绩为参考,对学生进行能力层次的分级。大致可分为能力层次拔尖级、能力层次突出级和能力层级一般级进行因材施教,兼顾学生基础与能力的差异,根据不同的能力等级,设置难度相当的课程,同时进行不同方式的考查和评价。
(四)灵活交叉、自由研讨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课题就是反思以知识注入为特征的本科教学传统,重建以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灵魂的现代本科教学模式[8]。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教训,不难发现较成功的举措的共同点是以研究为核心[9]。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威曾强调:学习是基于导师指导下的发现,而不是信息的传递。斯坦福大学负责本科教育的副校长沙尔迪瓦所称:“本科教育产生了静悄悄的革命:重点相对从研究转向教学,而教学被重新定义为学生参与研究。”[10]美国各研究型大学都将教学重点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转移到以研究、探索为基础的教学上来,强调“在学生向教师学习的同时,教师也向学生学习”。显然,研究与创新性学习将成为未来大学本科教学的基本目标。
基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而构建的层级教学模式,在多层三级的基础之上,提倡研究型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课程兴趣,按照科目相近的原则,形成层级内若干个小组,组与组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灵活交叉地开展研究和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班级授课形式,不再是简单的传递知识,而是组内、级内和层内的成员在个人研究和团队探讨中形成“个人知识”,而这种知识本身就内蕴着个人的投入、个人的隐性知识、个人的品位和视野,以及个人最终在参与意义的创生中获得知识[8]。在这过程中教师只是扮演着参与者的角色,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创造性学习,发挥启发、引导、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2017年改革试点地区(上海和浙江)将采用新的考试招生制度,自此之后,将迎来全国大范围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改革所引发的生源主体意识多元化、能力层次差异化、知识结构多源异质等特征必将对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产生一系列深远的影响。层级教学模式是对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一种探索,提出尊重学生个性自由发展,以选考科目为标准,按知识结构分层、以学生成绩为参考,按能力层次分级、灵活交叉、自由研讨式的层级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必将对现行大学本科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模式进行解构,建构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我国本科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
摘要:传统考试招生制度背景下半军事化式的大学本科班级授课的组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的自由自主发展。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所引发的生源主体意识多元化、能力层次差异化、知识结构多源异质等特征必将对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产生一系列深远的影响。因此,形成一种尊重学生个性自由发展、以选考科目为标准,按知识结构分层、以学生成绩为参考,按能力层次分级、灵活交叉、自由研讨式的层级教学组织模式就成为与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目标相适应的大学本科教学模式创新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考试招生制度,本科教学,模式创新,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6][7]李志峰,贾勇宏.课程、课堂、学生: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着力点——基于高等教育微观质量要素认同度的实证研究[J].大学(学术版),2012,(5):51-58.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扉页,15.
[4]吴亚书.班级授课制的历史发展与德育改革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5]张建云,郑玉香.论主体意识与主体性问题[J].社会科学辑刊,2003,(1):41-44.
[8][11]周光礼,姜嘉乐.研究性学习:本科教学改革的主导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20):40-42.
[9]张红霞.从国际经验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2).
上海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篇3
今年夏季高考本科一批招生计划为99124人,录取率约18%。今年国家除了给山东额外增加了3500个本科计划外,“985”等高校也对山东进行了重点倾斜,计划招11563人,比去年增加280人;“211”高校(含“985”高校)在山东设25065个计划,比去年增加了829个。比如,今年在本科一批录取中,北京大学原计划在山东招43人,而在实际录取中追加了14个计划,总计划达到57人;另外,复旦大学追加了30个计划,上海交通大学追加了70个计划,而天津大学也追加了近70人。
山东千亿养老金将入市 100亿已划转到位
经国务院批准,山东省确定将1000亿元职工养老保险结余基金委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投资运作,分批划转,目前第一批100亿元已划转到位。
到今年6月底,全省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3550亿元,比去年底增长3.6%。其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分别结余1962亿元、538亿元、269亿元、67亿元、39亿元;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分别结余527亿元、148亿元。同时,山东还将拓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渠道。
西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篇4
搜狐教育讯 西北大学20本科招生章程已公布,以下为具体内容:
为做好西北大学招生工作,规范招生行为,提高生源质量,维护考生合法权益,依照教育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结合西北大学招生工作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 一、学校概况
西北大学坐落十三朝古都西安,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科齐全、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现为全国重点综合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国家西部地区“一省一校”计划重点建设院校、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81万余平方米,现设22个院(系)、74个本科专业,是国家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及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具有教授资格审定权和自行遴选确定博士生指导教师权。现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8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及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现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 2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西北大学历史悠久,名师云集,英才辈出,以“公诚勤朴”为校训,形成了“团结、进取、民主、奉献”的优良校风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是培养人文社科人才的基地,培育科学家的摇篮,我们热诚欢迎有志之士报考西北大学。
二、报考
? 凡取得报名资格、学习成绩优良的考生均可报考。学校招生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对男女生比例、外语语种、身体健康状况不作特殊规定。
三、录取
(一)本科录取原则:
? 按照“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录取,并作如下规定:
? 1、调档比例控制在120%以内,实行远程网上录取。
? 2、实行按志愿录取,在一本线上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西北大学接收非第一志愿的考生。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及所填专业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不设置专业级差。在高考成绩相同的`情况下,将参考相关科目成绩,确定录取专业。
? 3、符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规定的加分条件的考生,按加分后的成绩调档及参与专业选择。
4、美术类专业:在统考成绩合格,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艺术类专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英语成绩不低于45分,按照专业课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5、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生须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课考试,统考成绩与校考成绩均合格,且符合所在省艺术类专业录取条件,文化课成绩不低于所在省第二批普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80%,英语成绩不低于50分,结合本人志愿,兼顾地区平衡,按照专业课考试校考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6、各省级招办另有规定的,按文件规定执行。
(二)高职录取原则:
实行远程网上录取,执行各省级招办规定的投档比例;按照分数优先原则,实行按志愿录取,根据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受非第一志愿的考生,不设分数级差;对于加分或减分的考生,按照加分或减分后的成绩进行录取;外语语种限英语。
艺术类专业:在考生专业课和文化课成绩达到规定分数线,结合本人志愿,按照专业课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四、收费标准及奖助学措施
(一)本科收费标准:文史类3850元/年;理工类、外语类4950元/年;美术类专业9900元/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12100元/年;软件工程专业一、二年级4950元/年,三、四年级按学分收费。
为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建立了以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简称奖、贷、减、助、补)以及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
(二)职业技术学院收费标准:文史类、理工类6050元/年;艺术类9900元/年。
(三)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收费标准:文史类、理工类9000元/年;艺术类9900元/年。
五、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西北大学
六、证书种类:本科学历颁发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证书;高职学历颁发普通高校专科毕业证书。
七、咨询及联系方式
电话:029-88302211(本科) 88302744(职业技术学院) 88363633(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网址:www.nwu.edu.cn ?
电子邮箱:zsb@nwu.edu.cn
邮编:710127
校址: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太白校区);
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道1号(长安校区);
西安市高新四路15号(桃园校区)
? 八、本章程解释权在西北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东北农业大学本科招生工作顺利进行,规范招生行为,维护考生合法权益,学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阳光工程的通知》及主管部门相关文件规定,结合学校本科招生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东北农业大学普通本科招生工作。
第三条 学校招生工作贯彻“公平、公正、公开、严格程序、择优录取、接受监督”的.原则。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四条 学校全称:东北农业大学。
第五条 国标代码:10224。
第六条 办学性质: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第七条 办学层次:本科、研究生(论坛) 。
第八条 办学类型:普通高等学校。
第九条 学习形式:全日制。
第十条 办学地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木材街59号。
第十一条 学校网址:www.neau.cn。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十二条 学校设立由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科招生政策,讨论决定本科招生重大事宜。
第十三条 东北农业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是学校常设机构,负责学校普通本科招生工作。
第四章 招生计划
第十四条学校根据发展规模、办学条件、学科发展、生源状况和社会需求,面向全国制定20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并按照教育部核准下发的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在规定时间内寄送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向社会公布;同时还将通过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布。
北京工业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篇6
关于2016年北京工业大学本科招生章程是怎么样的呢?相信有很多考生想要知道吧。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国家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相关文件规定,结合北京工 业大学本科招生的具体情况,为规范招生行为,切实维护考生合法权益,制定本章程。本章程仅适用于北京工业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普通类本科层次的招生工作。
第二条 学校全称:北京工业大学 院校国标代码:10005
第三条 办学性质:北京市政府设立的全日制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第四条 主管部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第五条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第六条 学校招生工作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并接受纪检监察部门、考生及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七条 对经由省级招生机构审核通过并被学校确认录取的本科考生,将发放由校长签发并盖有北京工业大学公章的新生录取通知书,考生凭录取通知书来校报到。对取得学 校学籍,学习期满成绩合格的本科毕业生,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毕业证书学校名称为北京工业大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相应学位证书。
第八条 学费标准: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软件工程专业从第三学年开始学费为每学年16000元(人民币,下同);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学费为每学年60000元;其它普通类专业学费为每学年5000元。若国家调整学费标准,则执行新规定。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九条 学校设有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本科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主管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十条 学校招生办公室是学校组织和实施全日制本科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
第三章 计划分配和预留计划
第十一条 招生计划分配:按照北京市教委核准的年度招生计划及有关规定,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编制并报送招生来源计划。招生计划及专业报考要求以各省级招生机构公布为准。
第十二条 预留计划使用:预留计划的使用经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决定,使用的基本原则是用于录取平行志愿省区超过计划数提档的、符合录取要求并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或投放到生源相对较好的省区。
第四章 录取原则
第十三条 严格执行国家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招生工作的规定。
第十四条 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档比例不超过计划录取数的105%。
第十五条 学校调档后,按照高考总分优先(不考虑政策加分)的原则,确定考生录取专业,不分专业级差;部分专业录取时,考生相关科目的高考成绩可以作为参照的依据。
对于江苏籍普通类考生,我校录取采用先分数后等级的`方法: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A、B;
对于内蒙古籍普通类考生,我校实行分数清录取规则。
第十六条 对政策加分实行调档加分,进专业不加分的原则。
第十七条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只录取有该学院专业志愿的考生,无该学院专业志愿者不予调剂。
第十八条 录取的体检标准执行国家体检标准。部分专业色盲、色弱限报。
第十九条 英语专业只招英语考生,要求英语口语成绩4分以上。
第二十条 各专业录取无男女生比例限制。
第二十一条 学校艺术类本科的招生录取,按照《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艺术类本科招生章程》执行。
第五章 招生咨询与投诉
第二十二条 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招生网址:admissions.bjut.edu.cn/;招生咨询电话:010—67391609(咨询时间:上午 8:00—12:00,下午13:30—17:30;双休日、节假日及录取期间除外);北京工业大学招生办微博:新浪微博@北京工业大学招生办;北京工业 大学招生办微信:北京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微信号bjutzsb);信访与投诉电话:010—67392231。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由北京工业大学和国际一流大学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合作设立的国家示范性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 生完成规定的学业任务、达到毕业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可同时获得北京工业大学颁发的中国相应的学历及学位证书和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授予的相应学位。
第二十四条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只面向北京市招生,办学地点在北京市通州区潞苑南大街1145号。
上海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篇7
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拥有皮革领域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皮革化学与工程博士授权点、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211工程”和“985”重点建设学科。
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多年来培养了近3000名各层次成教生,这些成教生大多已经成为我国皮革科技企事业单位骨干、生产和技术管理中坚,有的还继续深造取得硕、博士学位。
目前,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常年在校成人教育学生200余人。成教学生在校期间品学兼优者可与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一样享受各类奖助学金,具有四川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资格。
一、招生专业人数及主要课程
招生专业及人数:《轻化工程》(皮革工程方向)本科(理科类),招生人数:50名。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文化基础、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生皮蛋白及组织学、制革准备、鞣制化学、染整化学与工艺学、皮革化工材料性能与应用、制革清洁技术、皮革机械加工原理、毛皮工艺学、制革专业英语、制革工厂设计及合成革等。
二、学习形式、学杂费
学习形式:《轻化工程》(皮革工程方向)本科(理科类)学制5年、业余(集中脱产在校学习2年、校外实习3年)。
学杂费:在校集中学习2年;另每人预交书籍费、班费、体检、保险费等费用。具体费用请电话咨询(028-85461102)。校外实习3年,实习期间和毕业离校不再收取任何费用。
三、成人高考报名及考试
成人高考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综合。2016年10月中旬在四川参加全国成人高考,达到录取线即可录取为正式学生。
报名截止时间:2016年9月4日,四川省内考生可在当地招办报名,省外人员可来本系统一报名。
报名条件:18周岁以上成年人。2016年9月1日未满18周岁的,须持有高中或同等(职高、技高)以上学历证书。
四、毕业生待遇
录取学生学习期满,修满规定课程,各科成绩合格,达到毕业要求者,发给盖有四川大学校印和校长签章的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毕业证书经教育部网上学历文凭电子注册。国家承认其学历,享受大学本科毕业生待遇。本科毕业生符合学士学位条件的,可授予学士学位(学士学位条件:全部课程成绩合格且平均75分以上,参加四川省学位委员会举行的学位英语考试及格,于毕业证颁发半年后颁发学位证)。
五、随班进修
招收对象为高中毕业生及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2年、初中毕业以上学历,随时免试与我系成教学生随班学习,学习期限自定,按所修合格成绩发给四川大学学业证明,学费随班收取。
联系方式
地址: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纺工附楼108室(川大西大门直行150米左边拐角处)
电话:028-85461102传真:028-85461102联系人:黄钧(QQ:2388959568)张琦弦(QQ:253942962)
通信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邮编:610065
上海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篇8
袁贵仁表示,继续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推进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支持中西部地区建设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
他指出,要完善东西部对口支援制度,使中西部青少年更多地到东部或城市接受职业教育,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同时,构建利用现代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提升中西部地区人才培养水平。
上海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篇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学校全称为四川师范大学,英文译名为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学校代码为10636。
第二条 学校地址:
我校现有狮子山校区、成龙校区、东校区3个校区。具体地址如下:
1.狮子山校区: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
2.成龙校区:成都市龙泉驿区成龙大道二段1819号
3.东校区:成都市龙泉驿区洪河中路351号
我校各学院所在校区及各专业新生的就读地址详见《四川师范大学20招生简章》,或登录学校招生与就业信息网查询。“高端技术与技能型本科”通信工程专业为我校与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培养的公办专业,就读地点在我校与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条 我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综合性公办省属重点大学。学校以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
第四条 我校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在校修读期间,修完教学计划所列课程并经考试(考核)成绩合格,由四川师范大学颁发《四川师范大学毕业证书》,本科毕业生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授予《学士学位证书》。
第五条 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接受纪检与监察部门、新闻媒体和考生及其家长的监督。校内监督举报电话为:
1.学校监察处 028-84761005 84760624
2.招生录取期间,学校设置的考生咨询与来信、来访及违规举报接待办公室 028-84767065 84768899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六条 学校设立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协调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生的招生录取工作。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分管招生工作的校领导与学校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组长由分管招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
第七条 学校招生就业处是组织和实施学校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招生录取工作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学校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招生与录取的日常工作。
第八条 学校设立由监察处和其它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生录取工作信访及违规举报接待组,负责监督招生录取政策的贯彻执行,切实维护考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对招生录取过程中的各种违纪、违规与违法案件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并对处理结果予以公示。
第九条 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学校设立考生咨询与来信、来访及违规举报接待办公室,负责受理考生及有关人员提出的相关问题或举报。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十条 学校各专业招生计划的制定以社会人才需求、学校发展规划、办学条件为主要依据,由招生就业处提出建议方案,报校长办公会审定,并报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后执行。
第十一条 学校分省来源计划的制定以生源所在省(市、自治区)各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为主要依据,由学校校长办公会审定,经四川省教育厅同意、并报经教育部批准后执行。
第十二条 学校在四川省和其它省(市、自治区)的招生计划通过生源所在地招生主管部门,按规定的方式向社会予以公布,同时也在学校招生与就业信息网与《四川师范大学年招生简章》中发布。
第十三条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相关规定,我校可在今年招生计划中预留少量本科计划,用于调剂各省(市、自治区)生源不平衡的状况。我校承诺预留计划的使用将严格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录取原则并予以公示。
第四章 录取
第十四条 学校在招生录取工作中实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监督”的录取体制,并负责按照当年的招生录取政策处理与之相关的遗留问题。
第十五条 学校对实行“大平行志愿”的省(市、自治区)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控制在102%左右,未实行“大平行志愿”的省(市、自治区)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不超过120%。
第十六条 学校严格执行各省(市、自治区)为鼓励考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制定的`各项“加分投档”政策,并以投档成绩作为是否录取和专业安排的主要依据。
第十七条 除招生计划中特别注明的专业外,我校不限制考生应试外语的语种,但新生进校后非外语类专业的学生原则上均以英语为公共必修课《大学外语》的教学语种。
第十八条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舞蹈学、音乐表演(音乐舞蹈、音乐剧方向)、舞蹈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建议男生身高不低于1.70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60米。
第十九条 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其中,对因身体健康状况致使生活无法自理或无法正常完成学业的考生将不予录取。同时,对存在明显身体残疾或语言障碍的考生,原则上也不能录取到毕业后可能从事教师职业的相关专业。
第二十条 学校对报考我校的往届生和应届生一视同仁。
第二十一条 普通类专业的选考科目与录取原则:
1.关于选考科目:对于有选考科目的省(市、自治区),我校将依据各专业的特点和与考试科目的相关性确定考生应当参加的选考科目。同时,对于具有选考科目的省(市、自治区),除招生主管部门有明确规定外,原则上以考生必考科目和我校确定的选考科目成绩的总和为录取依据。在具有我校选考科目成绩的线上考生不足时,经与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协商后,我校也可录取其它兼考科目的考生。
2.关于专业志愿分数级差:学校在专业安排时,不设专业级差,采取分数优先,根据考生成绩和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投档成绩相同时,文史类依次按语文、文科综合、数学、外语成绩确定先后顺序,理工类依次按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成绩确定先后顺序。考生填报专业志愿时可参考学校近年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结合考生本人的分数和爱好合理、有序选择专业。
当考生所填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考生服从专业调配,学校将根据考生的实际情况将其调配至尚未满额的其它专业,但调配志愿的优先级别低于非调配志愿。若考生不服从专业调配,我校将作退档处理。
3.对于仍未实行“大平行志愿”的省(市、自治区),关于非第一院校志愿考生的录取原则:我校将优先录取院校志愿为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院校志愿为非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能否投档我校,将由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当年录取办法而定,我校严格执行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已投档我校的院校志愿为非第一志愿的考生按下述原则确定其专业:
①继院校志愿中的第一志愿投档之后,投档我校的包括征集志愿在内的非第一志愿考生,只能录取到投档时尚未满额、但又有考生专业志愿(或调配志愿)的其它专业;
②如投档我校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的专业志愿无法满足,考生本人又不服从专业调配,我校将作退档处理。
第二十二条 体育与艺术类各专业类别的专业考试成绩与录取原则
1.美术学、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9个本科专业录取原则是在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与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的基础上,考生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市、自治区)相关层次最低控制分数线及美术类专业考试成绩达到相应批次合格分数线的情况下,依据文化考试成绩与专业考试成绩之和为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对进档考生择优录取,投档成绩相同时依次按专业考试成绩、语文、综合、外语、数学成绩确定先后顺序。
2.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2个本科专业录取原则是在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与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的基础上,考生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市、自治区)相关层次最低控制分数线及编导类专业考试成绩达到相应批次合格分数线的情况下,依据文化考试成绩为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对进档考生择优录取,投档成绩相同时依次按专业考试成绩、语文、综合、外语、数学成绩确定先后顺序。
3.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2个本科专业录取原则是在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与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的基础上,考生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市、自治区)相关层次最低控制分数线及体育类专业考试成绩达到相应批次合格分数线的情况下,依据专业考试成绩为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对进档考生择优录取,投档成绩相同时依次按文化考试成绩、语文、综合、外语、数学成绩确定先后顺序。
4.其余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是在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与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的基础上,考生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市、自治区)相关层次最低控制分数线及艺术类专业考试成绩达到相应批次合格分数线的情况下,依据专业考试成绩为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对进档考生择优录取,投档成绩相同时依次按文化考试成绩、语文、综合、外语、数学成绩确定先后顺序。
5.对于生源数大于计划数的体育与艺术类专业的省(市、自治区)根据生源情况先划定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此比例不超过105%。
6.当考生所填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体育与艺术类专业调配原则与普通类专业调配原则相同。
第二十三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3个月内以各种方式进行包括身体健康状况与文化(体育与艺术类考生还含专业)考试成绩在内的全面复查。经复查被确认为不合格者,学校将视不同情况按照有关招生规定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第五章 招生工作人员
第二十四条 学校抽调政治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本校专业教师或干部参加招生宣传和录取工作,并未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其他个人参与招生工作。
第二十五条 招生宣传、咨询接待、录取或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均须参加学校组织的招生政策、法规和技术培训且无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姊妹)参加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或我省和学校组织的各类单独考试。同时,除本章程及《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简章》规定的原则与内容外,任何人涉及招生录取环节对考生的不当承诺均属违规,由此而造成的法律、经济及其它责任概与学校无关并由承诺者个人承担。
第六章 收费标准及其它
第二十六条 根据国家规定,学生入学和在读期间须交纳学杂费和住宿费。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学校严格执行四川省物价局、四川省财政厅和四川省教育厅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学杂费和住宿费。
第二十七条 为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校已形成以助学贷款为基本渠道、以奖(助)学金为激励(帮助)方式、以勤工助学为重要手段、以困难补助为辅助措施、以学生综合保险为系列保障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可通过申请助学贷款等多种途径缓解经济压力并完成学业。
第七章 招生咨询及录取信息查询
第二十八条 学校在招生录取期间将在四川师范大学招生与就业信息网的《录取快讯》中及时公布录取结果,且对我校已经录取的考生提供可追踪查询录取通知书投递状态的EMS号。
第二十九条 我校招生录取信息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查询或咨询:
1.四川师范大学招生与就业信息网,网址为:
zjc.sicnu.edu.cn
2.四川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咨询电话为:
028-84767065 84768899
第八章 附则
国外大学花样招生 篇10
德国:提前选拔大学“苗子”
德国实行6-18岁的12年义务教育,教育体制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其中中等教育相当重要,能否进入大学几乎全靠这个时期的成绩。
德国各州拥有相当大的教育自主权,高级中学毕业考试及其他高校入学考试由各州出题。高中所要完成的课程,就是学生考试的科目,分必修和选修两类。高校录取新生,是以完全中学毕业证书或与之有同等价值的文凭为依据,想拿到这个证书是相当不容易的,但持证者有自由选择任何高校,任何专业的权利,受到法律保障。
20世纪60年代德国提出“大学门前不分贫富”的口号,并开始实施免费教育。直到今天,德国的国立大学也还是不收学费的。也正因如此,德国只对经济困难的学生支付奖学金。
德国住房比较宽松,学校有足够的宿舍提供给学生。但是学生必须提前登记,否则,即使有现成的空房也要花几天时间办完繁杂的手续才能入住。
澳大利亚:最没压力的高考
每年10月份,澳大利亚各州的高考就开始了,持续时间达1个月之久。中学生有考试时去考试,没有考试时照常上课、玩乐。首都堪培拉干脆不考试,取平时成绩的平均值。
当然,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分数线的高低也不同。医科、心理学和法律等专业要求的分数很高,有志于从事这些职业的考生要下些功夫。不过,没有升学的人随时可以进入大学。在澳大利亚有一种类似大学预科的学校,高中毕业生都可以进入只要成绩合格就能自动进入大学。
在澳大利亚的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下,大学毕业生和非大学毕业生都能过得不错。澳大利亚人对孩子是否上大学也无强烈的要求。所以,本地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高,许多中学开学时学生济济一堂,毕业时流失近1/3。在这样的情况下重视教育的华人的孩子就显得出类拔萃。
英国:严谨中富有灵活性
英国中学生在初中毕业后就要参加GCSE考试,即普通中学教育证书考试,通常要考8—10门课程,由英国教育部门统一命题,在规定的时间全国统考。通过GCSE考试后,标志着中学教育的结束。而希望继续进大学深造的学生,则还必须继续在高中学习两年,专门为进入大学的高考作准备。
高中毕业时要通过A-LEVEL考试即普通教育证书高级考试。普通教育证书高级考试相当于中国的高考。只有在A-LEVEL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才能被一流大学录取,进行深造。
以前,英国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大部分由国家负担。从撒切尔夫人执政时开始,私人负担的部分越来越多。现在学生生活费的一半以助学金的形式发放,另外一半是贷学金。而且助学金正在逐年减少,贷学金的比例增加。
英国大学一般都给学生提供公寓式宿舍,租金相对较便宜,一些大型的学生宿舍还带有食堂。如果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想在校外租房子住,学校也不会干涉。
日本:学生追求名牌大学
高考在日本是一件大事。因为日本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要想达到更好的层次,哪个大学毕业十分重要。能否上大学,上什么样的大学,决定一个人进入社会后起跑线在哪里,所以高考堪称命运的转折点。日本的名牌大学相当难考,考上了名牌大学无疑是鲤鱼跃龙门。
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的高考不是一锤定音。国立、公立和部分私立大学,在每年的1月份有一次全国统一考试,主要是基础学科,国语、英语、数学、理科(物理、地理、化学、生物)社会学科。然后,从2月中旬至3月底,各校再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第二次专门考试。
日本大学的奖学金有很多种,分别由学校、政府、地方团体和私人社团等提供。其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是“文部省奖学金”,获得此种奖学金的学生被称为“国费生”,资金额足以解决学生的学费生活费,此外还有旅行费交通费,住房费等津贴。日本大学的学生宿舍很少绝大部分学生租民房或是住在家里。
美国:综合测评考生
美国高校招生的显著特征是大学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招生制度。美国的社区学院完全向本地区申请入学的人开放几乎所有的本地中学毕业生(或具同等学历)都能人学。一些好的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则采取综合选拔制度,除要求学生提供升学考试成绩(即SAT或ACT成绩)之外,还需其他多种材料。80%以上的四年制大学在招生时还要参考高中表现,即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课程成绩班级排名、上课讨论表现以及参加的社会工作情况等。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奖学金发放标准变成了以学生高中成绩为主,而不是以前的家庭收入做主因。没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可以申请贷款,毕业后是要偿还的。
美国大学新生能申请的经济资助主要有助学金、奖学金、免学杂费三种。其中助学金是金额最高的。学校对获得助学金的学生不仅免去所有的学杂费。还会提供一定的生活费。奖学金的形式非常多一个优秀学生很可能同时获得数种奖学金但是奖学金的数额比助学金要小一些。美国院校通常要求一年级新生住在学校的宿舍里,所以很多高年级学生到校外租房住。
法国:分为快轨和慢轨两种速度
1808年拿破仑借鉴中国科举考试的做法建立了中学毕业会考制度,直到今天,这项制度仍在实行并有很高的威信。中学会考的必考科目由国家教育部指定,23个学区决定各自的试卷考试日期评分标准。一些名牌大学把中学毕业会考作为招生的第一次筛选考试。
法国的高等学校分为两种速度。普通慢轨大学向所有取得中学毕业会考证书的人开放。快轨大学是高水平的大学。入学者首先要通过中学毕业会考,高中毕业后还要经过两年的预备班学习,再参加全国统一的政府考试。每年只有约10%的考生能够被录取。进入快轨大学的学生就像进了保险箱。在校有良好的学习条件,毕业后能够到政府各层次的岗位工作,所以入学竞争十分激烈。
上海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篇11
关键词:本科招生,多元化,现代智力理论
我国高校现存的招生类型有:免试保送、提前单独招生、院校自主招生以及全国统一招生入学考试之后的全国同步招生。本文拟将全国统一招生入学考试之后的全国同步招生简称为统一招生, 其中包括本科、专科高职的招生。本文探讨的是本科层次的统一招生, 简称本科统一招生, 包括考试和录取两个方面。
我国高校现存的本科层次的招生类型有四种, 不是单一的。但从招生比例来看, 免试保送生约占招生总数的2%左右;院校自主招生不超过招生总数的5%;提前单独招生也仅有75所院校可组织此项考试, 招生人数有限;本科统一招生则是绝大部分高校招生普遍适用的形式。所以, 尽管有免试保送、提前单独招生、自主招生作为本科统一招生的补充, 也难以掩盖本科统一招生日益突出的问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都提到了“深入推进高考改革, 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1) 可见高校本科统一招生的多元化改革势在必行。
一现代智力理论
1. 多元智力理论
20世纪80年代,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指出, 人类的智力是多元的而非单一的, 主要由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八项组成。 (2)
根据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 由于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点, 每一种智力又有多种表现方式, 所以我们很难用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聪明和成功与否。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看待“聪明”和“成功”问题的全新视角:我们不能说多元智力框架中的八项智力哪一种重要、哪一种不重要, 我们只能说八种智力在个体的智力结构中都占有重要位置、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它们在每一个个体身上都各具特点并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因此, 我们不能说谁更聪明、谁最成功, 我们只能说他们各自在哪个方面聪明、在哪个方面成功, 以及他们各自怎样聪明、怎样成功。 (3)
根据加德纳教授的分析, 传统的智力理论产生于重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的现代工业社会。受这种理论影响, 考试与学生的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密切相关, 而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如音乐—节奏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人际交往智力几乎没有相关。他指出, 传统的智力测验也许对学生的学校学习成绩有较好的评价和预测, 但对评价和预测学生学校以外的表现和发展其作用微乎其微。 (4)
2. 成功智力理论
这是1996年斯腾伯格在三元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更具实用和现实取向的成功智力理论。
斯腾伯格认为, 成功智力包括三个方面: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这三个方面是彼此联系的。分析性智力是指有意识地规定心理活动的方向, 以发现有效解决一个问题的办法;创造性智力是指一种能超越给定内容而产生新异的、有趣的观点的能力;实践性智力是指一个人产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好办法。 (5)
斯腾伯格提出, 成功智力与传统智力存在明显的区别:
传统的智力测验只测量了智力的小部分, 而智力的大部分领域却没有涉及。传统智力测验着重关注相对呆滞的、缺乏活力的学业方面的智力, 而不是积极的成功智力。所谓呆滞的智力, 是指只能对学生在学业上的成绩和分数做部分预测, 而与现实生活中的成败较少发生联系。 (6)
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的智力。分析性智力用来解决问题, 创造性智力决定了主体去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而实践性智力则保证了问题解决的顺利进行, 这三种智力相对独立。传统智力测验只是测量成功智力中的分析性智力, 而并没有涵盖整个智力的范围。由于智力测验中没有测量创造性和实验性的智力, 而这些能力与传统的智力测验只有较低的相关。因此, 也应该对智力的这些方面加以测量。 (7)
二我国高校本科统一招生的现状及问题
1. 考试科目的设置影响了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
全国统一招生入学考试采用“3+X”模式。“3”是指语文、数学、英语作为必考科目, “X”指由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共6个科目 (包括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大综合) 中自行确定1门或几门考试科目。
高考考试科目有九门, 其中语数外必考, 政史地理化生选考, 但同样作为高中教学的音乐、体育、美术则没有纳入考试科目中。对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的考察主要是对学生的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的评价, 那么评价学生的音乐—节奏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视觉—空间智力的音乐、体育、美术没有纳入考试科目。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八项智力在个体的智力结构中都占有重要位置、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但从考试科目的设置可以看出:没有平等地对待学生个体潜在的各种智力, 而过分强调某一或某两项智力的评价。这样不仅不能全面地考察和评价学生, 而且会导致学生各种智力得不到均衡、全面的发展, 而这种情况是与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相违背。
2. 考试形式的单一化影响了学生自然观察智力的发展
全国统一招生入学考试主要采用的是传统智力测验的形式——纸笔测验, 有的省份仅在物理试卷或理科综合试卷上设置实验题目, 而对学生的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操作则没有进行考察。不可否认的是, 对于物理、化学、生物来说, 传统的纸笔测验主要测验的是学生的逻辑—数理智力, 而对于这三门课至关重要的实验操作的考试却是一片空白, 而这恰恰影响了学生自然观察智力的发展。有的省份在物理试卷或理科综合试卷上设置了实验题目, 而这里的实验题目仅仅作为纸笔测验中的一种题型出现。自然观察智力是一种在自然世界里辨别差异的能力, 是对我们自己身处的这个大自然环境的规律认知, 在物理学家等其他学科的科学家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物理、化学、生物领域来说, 对它们规律的探寻无一不是通过反复的实验和观察得出结论, 如人们所熟知的牛顿发明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等。所以在物理、化学、生物领域, 想要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智力, 要通过反复的实际的实验操作, 而不仅仅是试卷上的实验题, 对于实验题目的反复练习也只不过是另一种题型的题海战术而已, 不可能起到发展学生的自然观察智力的作用。高中教学中设置了实验课, 但高考不考察学生实际实验操作, 在我国当下这个“考什么学什么”的实际情况中, 没有多少老师和学生会重视, 更不要谈发展学生的自然观察智力。总而言之, 对于参加物理、化学、生物考试的考生来说, 在高考考试形式重纸笔测验而忽略实验操作考察的情况下, 学生自然观察智力的发展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3. 录取标准单一化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本文中的本科统一招生是指:全国统一招生入学考试之后的全国同步招生。主要是学生根据高考成绩填报志愿, 高校根据学生高考成绩和填报志愿等情况进行录取。简单地说, 高校本科统一招生的录取标准是学生的高考成绩。从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来看, 学生的高考成绩是对学生分析性智力测验的结果, 而并没有涵盖整个智力的范围。在我国现实中“考试的考评范围影响着教师的重视度, 影响着学生哪些方面的智力能得到发展”的情况下, 学生的分析性智力的发展远超于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的发展, 这就造就了一批“书呆子”, 动手能力差。曾经有不少准大学生战胜了高考进入高校学习, 但因生活无法自理而退学, 其中不乏北大、清华等国内一流知名学府的学生, 实在令人惋惜。这恰恰证明了斯腾伯格的观点:“传统智力测验着重关注相对呆滞的、缺乏活力的学业方面的智力, 而不是积极的成功智力。所谓呆滞的智力, 是指只能对学生在学业上的成绩和分数做部分预测, 而与现实生活中的成败较少发生联系。”但学生不可能一辈子都是学生, 他们终将走上社会, 终将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成败。所以, 录取标准单一化直接导致了“重分析性智力, 轻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 这种现实的情况必然降低学生走向社会以后面对现实成败的承受能力, 从而制约他们的发展。
三在现代智力理论背景下对高校本科统一招生多元化的建议
1. 扩大考试科目覆盖面, 促进学生智力的多元发展
取消文理分科, 使学生不再局限于物理、化学、生物或政治、历史、地理。除了保留语文、数学、外语必考外, 把音乐、体育、美术也纳入考试科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高校的专业招生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中选择一门, 从政治、历史、地理中选择一门, 再从音乐、体育、美术中选择一门组成个性化的综合课程进行复习和参加高考。从物理、化学、生物中选择一门使学生的逻辑—数理智力得到发展, 从政治、历史、地理中选择—门使学生的言语—语言智力得到发展, 从音乐、体育、美术中选择一门使从原来忽略的音乐—节奏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选择一种智力加以发展,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智能多元发展。
2. 探索把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纳入高考中, 促进学生自然观察智力的发展
对于以考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智力发展尽管无奈, 但为了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为了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 通过把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操作纳入高考的方式来培养、发展、评价学生的自然观察智力也是不得已之举。通过这种方式, 可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 在平时的教学中都会加强实验操作的练习, 自然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自然观察智力的发展。当然, 在实际考试安排上, 还可能存在实验操作考场安排、监考安排、实验评分等方面的问题。但是可以先在有条件的地区试点, 然后逐步推广, 尽量减少实验操作的考试安排等方面的问题, 确保考试公平。
3. 探索将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纳入高考评价中, 促进学生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的发展
在教育部2001年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强调“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 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可以发现, 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若把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纳入高考评价中, 势必使得教师和学生重视和发展综合实践活动, 从而起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的作用。当然, 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 增强综合实践活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中的效果是值得探讨的。另外,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本身具有创造性和实践性, 考评时不能使用标准化测验的统一答案, 否则就违背了“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发展学生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的初衷”。所以在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考评中, 有必要建立一整套诚信机制来确保考评的公平性与严肃性, 还要通过考评方式的多样化来实现“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发展学生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的初衷”。
注释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Z].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7
2 (3) (4) 霍立岩、沙莉等.重新审视多元智力——理论与实践的再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上海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章程】推荐阅读:
上海大学本科生招生网07-29
洛阳师范学院招生章程10-04
上海师范大学联系导师06-06
重庆师范大学本科论文10-24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11-20
上海师范大学辅导员09-07
上海师范大学档案馆10-23
师范英语本科生06-03
师范类本科院校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