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学爱科学的演讲稿

2024-11-04

学科学爱科学的演讲稿(精选6篇)

学科学爱科学的演讲稿 篇1

我爱科学

这天,我和同学黄欣桐一齐参观了南京青少年科技馆,里面的发明创造和科学知识,真让我大开眼界。一进大厅,我就被眼前的画面吸引了,我连忙跑过去,仔细一看,原先是一排鸟眼、鱼眼和昆虫眼。我先用鸟眼看世界,觉得所有的东西都转成了绿色,真是神奇,鸟的眼睛不仅仅仅在白天能望见物体,在夜晚也能望见呢!然后我再看看鱼眼,看到的东西虽然和人们肉眼看到的一样,但是,它的眼睛能把看到的东西放大,如果要寻找食物,人们看不到的微生物,它也能看到。最后,我再看看昆虫眼,看上去它就像是无数面镜子照着眼前的画面,我很纳闷,怎样会有那么多的图像,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又从外观仔细观察昆虫眼,原先它是由许多颗小眼睛组成了两个大眼睛,说明书上写那叫复眼,在飞行的时候,如果前面有食物或者敌人,它都能很快望见。我想起了蜻蜒那双鼓鼓的大眼睛,在它眼里,这个世界是多么奇特呀!

之后,我们又去看奇妙的机器人,那是一个高20厘米左右的微型机器人,做得十分精细,除了长得有点丑之外,其它都与人类相差无几。更奇特的是,它能随着我的动作有所反应。只要我蒙住它的眼睛,它就会说:“有人蒙住我的眼睛。”只要我挠它的左脚,它就会说:“左脚痒痒。”我很诧异:“它怎样明白我蒙住它的眼睛,挠它痒痒,而且还能分辨出左右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之后看了说明书,才恍然大悟,原先机器人身上带有触感、光电、声音三种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就像人身上的神经一样,传递了它的感受。看到这么神奇的机器人,我不禁浮想翩翩,如果以后多造几个这样的机器人,帮我们做家务,帮我们制造商品,那是一件多么完美的事情呀!最后,我们玩了脚踏发电机。发电机构造很奇特,上面有一个自行车,人们骑着它就能够发电了。我上去试了试,踩了几下,几秒钟后,发出了警报声,又过了一会,我就能看到自己的影像了。但是踩不了多久,我就累得上气接不到下气了。我心想:“只是看到影像,就这么累,要是用人工发电供应工厂、供应人们生活,那需要多少人来踩自行车呀!”

此外,科技馆内还有许多搞笑的科学项目,比如宇宙天体的运行、龙卷风的产生等等,参观体验了这么多的科学项目,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让我感到了科学的神奇和魅力。我暗下决心:“务必要好好学习,长大当一名科学家,为人类发明许多有用的东西,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完美!”

学科学爱科学的演讲稿 篇2

以实验促进教学的思想早已有之, 总体上分为课堂实验和学生实验两种;从两种实验方式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来看, 课堂实验远多于学生实验。以浙教版《科学》八年级 (上) 为例:课堂实验有三十九个, 学生实验有十个 (说明:教材上安排七个, 还需要适当增加, 如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等) , 由此可以看出课堂实验对于教学的重要性。

现有的《科学》教材中课堂实验的安排显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在内容上设置得更加丰富, 甚至于一节教学内容里包含了数个小实验;二是在教学地位上明显提升, 课堂实验不再是仅起辅助作用, 而是绝大部分以课堂实验为主导, 从中引出教学主题, 深入内容, 落实结果, 如八年级 (上) 第一章第六节溶液;三是实验的安排和选材更加生活化、趣味化, 深得学生的喜爱, 如八年级 (上) 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的压强存在证明、气体流速与压强关系等。

二、《科学》课堂实验的处理

1. 观察性实验是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活动获得知识经验的一种课堂实验模式。利用这种课堂实验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具有直接感受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由于客观原因, 教材上安排的某些实验如果照搬到课堂上去演示, 形象很不明显, 甚至会干扰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案例一]

《科学》八年级 (上) 第一章第九节“水的净化”, 笔者按照教材编排逐个介绍常规的净化方法: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 并用泥沙和水混合加以实验演示, 让同学们逐个观察实验过程和净化效果, 一直顺利。由于考虑教材安排这三个方法的连贯性, 所以课堂演示时使用泥沙和水。在沉淀前后, 过滤前后液体的清晰程度学生还是一目了然的, 可是用过滤后的滤液接着做蒸馏, 把滤液中的水蒸馏出来以达到净化的目的时, 几位学生边看锥型瓶接到一滴一滴的蒸馏水, 边怀疑地在下面说:

“老师, 你接到的水好象没有变啊?”

“老师就是用清水做的啊, 原来是清的, 接到的也是清的, 哪里有净化啊?”

全班哗然……

对呀, 桌上那么多瓶瓶罐罐, 他们看到的蒸馏水又是跟没有蒸馏时一样清, 他们当然会怀疑是否用清水做净化演示!怎么办?如何才能让同学们通过实验看到水和可溶的溶质分离开来了呢?刚好, 提篮里还遗留有一瓶上节课做结晶实验的硫酸铜晶体, 于是笔者立刻配成一杯硫酸铜溶液, 重做一次蒸馏实验。结果非常清晰, 蒸馏前有硫酸铜溶质的呈蓝色, 蒸馏后接到的是无色透明的蒸馏水, 观察实验后即能得出蒸馏有净化作用。在接下来的课堂练习中有一道题目:将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通过蒸馏后, 得到的液体是什么颜色的?绝大部分同学都答对了。不用老师解释, 学生们已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将这一知识接受掌握, 并运用了。

教师在处理课堂观察性实验时, 要呈现给学生清楚明了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才能锻炼、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决不能因人为原因而误导学生做出错误的判断, 即科学实验更要科学操作。

2. 探究性实验指学生在不知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 以教师所给的启发性问题为指导, 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思考分析得出结论的实验形式。笔者通过大量实践, 认为设计趣味性意在“新、奇、趣”, 即设计新颖、出奇制胜、激发兴趣。

[案例二]

在“大气的压强”内容课后练习有“吹不下来的乒乓球”的小实验, 目的是让大家进一步巩固气压和流速的关系。在教学设计中, 笔者将其作为课堂探究实验, 先给同学们演示了向两条自然垂挂的纸条中间吹气, 纸条下端明显靠拢。大家很惊奇, 他们在笔者吹气前觉得纸条会被吹开扩大。笔者随即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引出“气压和流速”的关系, 紧接着拿出漏斗和乒乓球 (各两个)

试探着问:“同学们, 有办法让放了乒乓球的漏斗倒过来, 而球却不掉吗?”

“老师, 我来。”课代表思路快, 笔者示意他上台演示。

课代表上来倒置漏斗, 用力一吸……在座的同学们恍然大悟, 笔者叫课代表解释一下。

“我把漏斗内的空气吸走大部分, 外界大气压大于漏斗内, 就把乒乓球顶住了。”同学们边听边点头。在大家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这个时候, 笔者立即抛出另一个问题:“还有同学有其他的方法吗?”……当他们提出用胶带、胶水粘等被笔者用“不能使用辅助用具”否定后, 苦思冥想不得其解。

“可以吹气让它不掉下来。”

“不可能……”同学们满脸疑惑。

“谁来试一试?”纷纷举手。一位同学上台一试, “真的吹住了……”

同学们很好奇, 非常想知道为什么, 于是笔者提示他们跟老师刚才“吹纸条”实验有共同之处……最后, 经过大家共同探讨, 得出结论“是吹气引起漏斗内空气流速快气压小, 使乒乓球不掉。”

由以上例子可知, 在课堂探究实验中, 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的设计是否具有趣味性、可操作性强, 要让学生充当实验主体。

3. 模拟性实验是一种新型的课堂实验模式, 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 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 利用这种实验模式教学对难点知识的突破有很大的帮助。

在实验中发展问题, 进行探讨, 检验知识,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案例三]

在教授七年级 (上) “我们居住的地球”这一课时, 课前笔者对教材安排的用篮球和平板分别模拟地球的形状, 笔尖模拟船身、笔身模拟桅杆的实验安排不太满意。因为这个环节本身是中外古人源于自身的生活环境提出的“地球的形状到底是球形还是平的”这样一个矛盾冲突点。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身活动得出结论是最理想的, 教材安排的篮球模拟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但课堂上带入如此之多的篮球不切实际, 并且笔尖太小, 模拟船身消失不宜。如何能够既消除实验瑕疵又让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呢?瞥见桌上的课本, 笔者突然灵光一现, 那不正是很好的模拟材料吗?既可以体现平面, 弯折后也可以体现球体曲面。于是, 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大家如何利用身边现有东西, 通过模拟得到地球形状的答案。开始大家还很茫然, 笔者也不急于给出方案, 终于期待的结果出现了:一位男同学把书弯起来, 笔者及时把他请上台来, 让他把刚才的动作展示给大家看。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大批领悟到了的同学就把自己的思路跟台上同学的动作结合起来:“哦, 这样可以当作是篮球的表面啊……”

“不弯起来就可以代表平面了啊……”

此时, 笔者顺水推舟地问他们:“那有什么可以当作远去的船呢?”只一、二分钟后, 有的同学拿起了矿泉水瓶 (瓶盖是鲜艳的红色) , 有的拿起笔帽笔身颜色明显差异的各式用笔, 迫不及待地在或平或弯的书面上模拟轮船的远去, 驶近……

“唉, 瓶盖真的先消失了”……

“老师, 我还可以用拳头去做呢!”……

整个教室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

“听过会忘记, 看过能记住, 做过才学会。”

由上述案例可以看出, 学生潜在的能力有多大。

总之, 笔者在选择处理方法时, 根据学情灵活设置不同类型的课堂实验。同时也注意到各种课堂实验类型并不是铁板一块, 而是可灵活转变。如“浮沉条件的应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等课堂实验既可以设计成验证性, 又可以是探究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尽量把课堂实验设计成探究性的, 遇到天文地理内容则设计为模拟性的。只有这样, 课堂教学才会呈现出鱼水交融的效果。

摘要:本文依据新课程的理念, 并结合《科学》课的教学实践, 对《科学》课的课堂实验进行粗略的分类, 并说明了对各类课堂实验教师应采取何种处理方法。

关键词:科学,课堂实验,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学科学爱科学的演讲稿 篇3

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主题。作为小学教研员, 六年级考试命题的研究是我们的重要工作之一。学科课程考试评价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 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改善课程设计, 完善教学过程。正确的考试观念、科学的命题和评价, 无疑对推进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同时命题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 对于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基于以上认识, “小学六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研究”的课题组, 立足本地区实际, 积极有效地利用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各具地域特点的研究成果, 进行具有区域性特色的、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小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实践。

小学六年级考试是终结性评价, 具有相对的完整性。终结性评价一般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育阶段结束后, 对整个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做出的评价。终结性评价着眼于学生对某门课程整个内容的掌握, 注重测量学生达到该课程教学目标的程度, 它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 考察学生发展达成目标的程度。

命题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环节。所谓命题, 即根据考试的目的编制试题, 组配试卷。制定命题计划, 按知识的不同部分和能力的不同层次, 分别规定出试题数量和占分比例。命题不仅要关注试卷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更要关注对学科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

三维教学目标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 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独立的教学目标, 而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 是统一的三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三维教学目标强调知识教学应以人为本,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即情感、素养、能力以及价值观的培养。三维教学目标从知识、素养、能力三方面着手, 立足学生全面长远发展以及综合素养的提高。

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科学习历程, 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信心。因此, 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对学科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

因此, 该课题的研究以落实三维目标为切入点, 使命题的研究更具有教学实践的价值。课题组努力提高命题水平, 使命题契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最大限度反映学生学习的现实状况, 为教学双方进一步发展提供资料积累和技术支持。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一) 命题指导思想的科学制定是落实学科三维目标的前提

小学六年级学科命题的指导思想要遵循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 做到“四个有利于”:

一要有利于落实课程改革, 推进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意志和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 承载着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 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命题工作要以此为指导思想, 推进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二要有利于促进高效教学, 处理好考试与教学的关系。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我们应发挥好命题的导向作用, 使教师关注课堂,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引领教师在课堂中落实学科的三维目标, 使考试作为课堂教学的正反馈, 成为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

三要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命题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 激励学生的学习,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信心, 归纳学习方法, 掌握学习规律, 形成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要有利于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常被归咎为是小学的六年级考试造成的。这样归因尽管存在着片面认识, 但它提示命题者, 命题也要肩负着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使命。

因此, 我们提出:六年级考试命题是终结性考试, 更是水平性考试。命题时要把握好“四性”, 即注重基础性, 突出综合性, 适当灵活性, 体现运用性。

注重基础性———注重学科基础, 除了注意知识覆盖面, 还要注意突出重点, 有利于从不同层面对学科主干知识进行考查, 真正使学生学科双基得到水平性考察, 以研制学科双向细目表来确保双基占到80%。考点的分布全面、无重复。

突出综合性———试题的综合性, 突出了试卷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注重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 以检验学生能否形成一个有序的网络化知识体系, 引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注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多设计、收集一些综合题, 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

适当灵活性———命题中不仅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 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 而且还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 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整体把握知识体系及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 使试题留下思维探索的痕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培养自觉发现新知识、发现规律的能力。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 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引领教师不但要教知识, 更重要的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

体现运用性———加强应用意识的培养和考查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同时也是学科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命题时应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注意与生活的联系, 从学生的角度选择内容, 从画面设计、语言设计、情景再现等引导学生具有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命题过程中, 做到“四个有利于”, 遵循“四性原则”, 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科的三维目标。

(二) 命题素材的科学搜集是落实学科三维目标的基础

试卷的命题素材应广泛搜集、精心挑选、恰当使用, 才能确保三维目标的落实。对命题素材的搜集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试题素材要符合测试目标。

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考试命题的灵魂, 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试题素材必须符合六年级的测试目标。

首先要分析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哪些内容是在特定的考试环境中可测的, 哪些是不可测的。只有那些在特定的考试环境中可测的内容才能够作为考试的测量目标, 搜集可测的试题素材。例如:语文课程要求的口语交际部分, 受试卷的局限, 就属不可测范畴。

2.试题素材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素材体现正面导向, 无偏颇观点。

考试也是情感熏陶、人文培育的过程。学生审题、阅读试题材料、思考过程及答题思路都是学生认知水平、情感态度和思想情操的体现, 因此命题要渗透积极的思想内容,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积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3.试题素材要新颖。

试题素材要广泛收集, 注重学生身边的事, 关注时代特点, 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主题。

4.背景材料应该与学生普遍阅历相适应。

要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局限性, 以防因现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局限, 而影响其考试成绩。

5.试题素材要便于修改。

命题中使用的材料应是考生群体能够理解的材料, 材料本身一般不会成为阻碍展示其能力的因素。材料要便于修改, 以便实现题型的科学、考点分布的科学。如果选取教材里的素材, 要进行修改。对背景材料的修改应该以正确、简明及实现整体考试目标为原则。

6.试题素材内容不过于专业。

考试尽量贴近学科特点, 但设计专业性过强的知识, 会影响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正确反馈。例如, 地理、航空等过于专业的知识不宜作为命题素材。

7.试题素材易于命制出若干形式多样的试题。

试题的素材应多样化, 不仅可以打破以往呆板和枯燥的命题形式, 还可以因此增加考试的亲和力, 提高考生的兴趣, 使考生不至于因读题倦怠, 而影响水平发挥。更重要的是以不同形式出现, 可以使某个方面偏强的考生不会太讨巧, 某些方面偏弱的考生有机会弥补其薄弱环节。

总之, 试题素材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强化基础, 不出偏题、难题、怪题, 确保没有科学性错误。

(三) 命题题型的科学设计是落实学科三维目标的关键

1.题型的意义。

确定题型对考试评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题型与考试的效度和信度有很强的关系。题型不同, 测量的行为目标可能有所不同, 产生的效果可能不完全相同。题型不同, 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也可能不相同, 分数的误差也可能不相同, 信度也就不相同。

2.题型的种类。

通常, 试题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大类。

客观性试题要求考生思考多、书写少、费时少, 因此试卷题量较大, 覆盖面宽, 有利于学生准确、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客观性试题主要有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等题型。

主观性试题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观题包括:填空题、材料分析题、简答题以及问答题、应用题、阅读题、作文题等。主观题常要通过人工阅卷, 由评判教师根据对评分标准的理解进行操作。

3.题型与三维目标的关系。

我们认为, 不同的试题命制类型, 包含着对学生不同学业水平的测量, 题型设置越丰富, 越可以对学生进行全面有效的测量。而题型的设置乃至更新, 一定是以检测三维目标的落实程度为依归的。为此, 我们做了这样一些尝试。

①“探究辨析”题型与三维目标。探究是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 发现问题, 搜集数据, 形成解释, 获得答案的过程。辨析就是辨别分析, 判断观点看法等是否正确, 并加以评析。

传统的语数外三科命题, 也都有探究辨析题。例如, 语文阅读题目中常见的判断题和选择题, 即属此类题型。它是阅读命题中相对稳定的一种题型, 这种题型不仅可以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 还可以考查学生辩证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解答时, 学生要么从某一特定目标出发, 思维向外辐射, 沿着不同的途径和方向进行多角度思考, 从而探索出多种多样的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朝一个方向聚敛前进, 从而形成唯一而确定的答案。这样的考查最能体现的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情况。

②“个性表达”题型与三维目标。六年级学生有广泛求知欲, 好奇心强, 乐于参加各种创造性强的、张扬个性的、有想象充斥的活动。而想象是创造力的翅膀, 是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特别是语文学科, 学生创造性想象行为是思维个性化的重要表现。因此, 在语文阅读项目的命题时, 我们常有“布白”的设计, 也就是在阅读题目上留有余地, 让学生借助想象填补空白, 为发掘学生的认识潜能搭设平台。

③“思辨表述”题型与三维目标。六年级学生的自主意识渐趋强烈, 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法国的卢梭认为:“为了使一个青年能够成为明智的人, 就必须培养他有自己的看法。”语文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不是人云亦云, 不是步人后尘, 不是停留在前人的结论定律之上, 而是能超越固定的习惯认知方式, 以带有自己鲜明的个性色彩的新角度、新眼光去认识事物, 得到独我才有的特定感受, 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逐步形成自我观点的建构。这是阅读思考的向外扩展, 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对文本中表达的观点进行反思性的批判和评价, 能正确、清楚、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包括新的认识、新的想法, 对文学作品的鉴赏等等。

④“生活情景”题型与三维目标。生活情景题型是对生活的不同事情进行反思和判断, 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⑤“解决问题”题型与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的落实程度, 主要表现在学生是否具有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 我们经常设计“解决问题”题型加以测量。

三、研究思考

课题组经过两年的实践, 命制了区级统考试卷12 套, 相关论文20 余篇, 形成了具有区域性特征的考试命题流程。具体说来, 是做到了五个坚持。

1.坚持命题时通盘考虑, 试卷结构、题量、题型以及不同题型的配比、不同难度试题的比例等, 保持了相对稳定, 考试具有一定的效度和区分度。

2. 坚持让正常参加学习的学生取得理想成绩, 夯实了学科基础, 实现减负的要求, 还给孩子丰富多彩的童年。

3. 坚持强化应用意识、探究意识, 防止死记硬背、机械重复。

4. 坚持引导教师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自主探究学科学习规律, 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5. 坚持引导学生对学习充满积极的兴趣和情感, 发挥考试的积极效能。

需要说明的是, 考试评判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从考试设计到考试评分, 很多方面都具有主观性, 因此成绩在反映学生知识能力上和教师的教学上是具有相对性的。

小学六年级考试命题的研究刚刚起步, 面对教育改革的新形势, 如何实现更科学的评价、更多维的评价、把评价的自主权还给老师, 仍是我们要继续探索的。

学科学爱科学的演讲稿 篇4

一、解读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是指在一个课时中师生所要解决的主要教学任务,包括主要的概念、知识点,也可以是学生的某一个能力目标。在一课时的教学中,核心概念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并列的几个。一百位教师执教同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可能会有一百种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但是只要他们使用的教材一样,那么其核心概念应该一样。

例如,“导体和绝缘体”一课的核心概念就是“导体和绝缘体”,“测量肺活量”一课的核心概念就是“肺活量”。看上去这种解读很简单,其实,这样只能说明我们读了教材,而没有去解读教材。

我们先看“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教材中有“想一想”和“试一试”两个环节,这其实是让学生尝试用替换电流通路中的一个元件的方法,来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如果课堂中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记住什么物品是导体,什么物品是绝缘体的话,显然对教材的解读有误。如果正确解读了核心概念,教师上课时遇到的不少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如发现没有准备足够的1元硬币,就可以用5角的硬币代替,因为这不影响学生对这个方法的探究。如果教师上课想演示盐水的导电演示实验,只要在演示的时候先说清这是一个通路,电珠能亮,然后把一段导线用盐水代替,证明盐水是导体即可。

又如“测量肺活量”一课,教师如果把重点放在学生对肺活量的测量上,那么就意味着解读又产生了偏差。观察教材我们会发现,测量肺活量的工具是要让学生自行设计制作的,而提示学生可以使用的材料都是可乐瓶、塑料袋等简易材料。很显然,使用这样简单的自制测量工具所测量的结果是不准确的,教材引导学生尝试利用“等量替换”的方法来自制肺活量测量仪,从而了解肺活量测量仪的工作原理,感受等量替换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由此可见,核心概念的准确把握对于一节课来说至关重要,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教师在确定核心概念时一定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根本。

二、解读教材前后知识的联系

科学学科从教学内容来看,总共有7大主题板块,各板块中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分布在每册教材中,难度呈螺旋上升态势。从每册教材来看,每个单元的内容是互不相关的,但是经过纵向梳理,我们会发现每个单元在其所处模块中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如果在教学前,特别是在公开教学前,能够将这个内容进行一番梳理,对于把握教材的难易程度是有帮助的。

在第四册“我们居住的地球”中教材呈现了一张地球的图片,在第七册“地球、月亮和太阳”也呈现了一张地球图片,两张地球的图片如果进行一番比较会发现是一样的。但是,如果把这两个单元放在一起联系着看,两张图片所表达的含义和目标却完全不一样。第四册的这个单元呈现了地球表面的生物、景物、各类资源的典型照片,其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地球表面的概况。而第七册的这个单元只有一张涉及地球表面的照片,其余的是地球内部照片、地球与月亮、太阳的合影,其目的是从第四册“我们认识的地球”中的相关知识迁移到进一步了解地球内部的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

还是以这两个单元为例,这两个单元都有涉及“白天与黑夜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内容。但是同一个教学内容,两册教材研究的侧重点和难易程度有很大区别。第四册中教材的编排意图是观察白天与黑夜的自然现象→推测变化的成因→模拟实验探究白天与黑夜的形成原因→了解四季的显著特征;第七册的编排意图是复习白天与黑夜的成因→利用三球仪探究四季的成因→模拟实验探究月亮的自转与公转。这两个单元的相关教学内容的不同点放在一起,马上就能比较出来,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就能把握好教学目标,同时对全套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把握好教材。

三、解读学生的课前基础

学生并不是教材的一部分,但却是教材最主要的受众者。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接触过了哪些,对哪些知识是存在分歧的,对哪些内容的理解是错误的,这些信息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设计。我们现在在教学中提倡“以学定教、以学定练”,可是除了将这个口号挂在口头上,为其又做出了多少实际行动呢?如果我们能做好学生原有基础的调查、分析工作,教师在授课时针对性更强,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取舍上也能做到游刃有余并且理由充分。

第六册“弹簧与弹性”中的第二课时是“弹性材料”。有教师曾通过课前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能够举出一些明显具有弹性的物体及材料,但是对不少弹性材料是否具有弹性,学生容易产生分歧。与此同时,学生不具备描述弹性科学概念以及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具有弹性的能力。根据课前的调查结果,教师设计了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活动一,师生讨论,确认弹簧、橡筋具有弹性;活动二,观察和比较弹簧、橡筋的相同点,描述弹性特征;活动三,判断物体是否具有弹性。教师为什么敢于在教学过程中仅仅通过让学生比较橡筋和弹簧的相同点来概括弹性的概念呢?这是因为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们对这两种物体具有弹性没有异议,而对其他物体的看法有分歧。所以,从这两个物品中概括出弹性的概念也符合科学学科探究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规律。达成共识之后,再判断那些有分歧的物体是否也具有弹性,则能进一步巩固弹性的相关知识。

整节课教师的课前准备不多,但是课堂气氛很活跃,因为所有的问题及矛盾都来源于学生,解决问题的主体是学生自己,这都要归功于教师课前对学生的原有基础的调查。

四、解读课程标准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时候会对教材进行增补、删减、重新组合等处理。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那么去哪里找这个理由呢?其实,现成的绝对权威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衡量课程的唯一的权威标准。不仅教师应该解读它,我们的教研员以及教材编写者也要深入解读课程标准,并以此作为教学设计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前文提到的“弹性材料”一课,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有一条“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弹性的基本概念”。那么,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呢?因为弹性的概念在本课时中很重要,但是在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要求让学生掌握,所以才制订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如曾有教师执教“鱼的生活——鱼鳞”一课,把教材中只占两幅插图的篇幅内容用了整整一课时来完成,因为教师曾查阅了课程标准并找到了理由。在“为教材提建议”的活动中,有位教师建议在第五册“桥”这个单元中增加有关引桥的内容。教材编写组一致认为这位教师提出的建议非常合理,值得采纳,原因就是在课程标准中有对引桥的描述。

所以,当我们在教学设计举棋不定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翻翻课程标准。虽然它的描述往往十分简洁,需要你仔细去研读,但是如果从中能找到你需要的东西,可以增加你的底气。

五、解读教材的两条建议

对于解读教材,我给大家两条建议:

第一条建议是尊重原教材。《科学与技术》这本教材的确是许多编写者花了大量时间思考后形成的思想结晶。特别是初次接触这套教材的教师,当你对教材中某个内容产生质疑的时候,不妨多问几个为什么。

学科学爱科学的演讲稿 篇5

1.1 数学史的内涵

数学史建立在历史发生原理 (history-genetic-principle) 之上, 历史发生原理在数学上的具体表现为:数学知识的习得遵循人类数学思想的历史顺序和规律, 学习者高效率的学习要回溯学科演变的历史进程。由于个体包含在人类的整体之中, 个体数学的认知过程与人类对数学的认知过程存在相似性。数学史观的建立对个体数学认知活动有积极的指引意义, 当代数学学科的建设可以从数学史中汲取经验, 同时, 对数学史的掌握有利于数学研究者准确的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和特点, 使个体获得更高效的学习体验。

数学史实质上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历史, 包括数字、函数、直线、曲线、空间、微分、积分、对应、极限、域等数学基本概念。各种数学现象如何从生动直观的表面现象抽象为数学规律, 形成数学思维, 进而影响人类的思考, 指导人类的实践。一系列重要数学定理、数学方法及数学分支学科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数学史观。举例来说, 数学史观使人类意识到数学的规律与定理不是死板而生硬的, 数学有着动态的创造与探索过程。除此之外, 人类能了解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和文化意义, 进而促使学习者自发主动的接触数学, 学习数学, 并且站在新的高度研究数学, 学习和研究的目的更加明确, 数学学科建设的动力更加充足。从这一点上看, 数学史观是通过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人类思维的。

1.2 当代数学学科的新发展

传统数学观念中, 数学是统一的整体普遍性准则, 不依赖于人的主观认知而改变, 具有绝对不可怀疑的典范性特点。两千多年前的欧几里德的几何体系一直被看成是绝对真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建构主义思潮的影响, 数学观念和数学学科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在建构主义的影响下, 知识由认识主体从内部建构, 以主动的方式吸收。数学是将个体经验不断适应与组合的过程, 而不是发现存在于个体意识之外的世界。建构主义主要否定和摧毁了数学知识的客观真理性, 对传统数学的绝对性和客观性提出批判。

就当代数学的新发展来说, 数学的基本概念都来源于生活, 数学理论是对生活中的数学加以抽象概括和总结, 抽象出的数学原理一旦成为独立的研究对象, 就不会受到最初现实中原始形态的制约而按照自身逻辑采取猜想与反驳的方式向前发展。猜想与反驳这对数学内部矛盾支持着当代数学理论的进步与完善。

2 当代数学学科的科学价值

数学学科的科学价值主要表现在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符号的语言性、数学科学思想方法三个方面。首先, 数学知识的应用直接的影响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进步。举例来说, 哥白尼日心说运用数学理论、数学方法得以证明;泊松建立计算电势的微分方程以及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傅立叶利用三角级数研究热传导等实例都证明了数学知识的运用在推动科学领域发展上的重要地位。科学与数学学科相结合产生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例如:数学物理、生物数学、数学生态学等学科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其次, 数学符号系统的强大表现力正在日益与人类所使用的言语符号系统相提并论。例如, 当代物理学中的基本规律:牛顿力学规律, 万有引力定律, 电磁场原理, 热力学定律, 统计力学原理, 都要利用数学庞大的符号系统得以表现。

数学学科不仅包含了数学知识和数学符号系统, 还有大量的数学方法, 例如:实证方法、理性方法、推理与类比、灵感与直觉、建立模型等。数学学科的美感与和谐感, 数学符号化、结构化、逻辑化的方法体系对于科学理论的建立与构造至关重要。

3 数学史与当代数学学科教育的新思路

3.1 基于情景认知的数学学科

数学史为当代数学学科创设情景认知环境。数学家的品格和修养以及对数学的探索精神, 数学研究者在数学道路上的艰难探索。数学史既能创设教学情景, 也能探讨数学的本质, 现在数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 只有从宏观上对数学史进行把握, 才能和对数学的本质有清醒的认知。

3.2 注重知识建构的数学学科

建构主义影响下的数学学科更加注重大脑内部的思维过程, 注重内部思维与信息加工的程序。学习者的大脑虽然能储存被动吸收的知识和自己创造的信息, 但是对于自主创造的信息记忆更加深刻。因此, 建构主义反对规范性的操练, 反对过度练习。

3.3 开展合作教学方式

当代数学学科把课堂教学看成是合作环境, 学习者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课堂。这与传统教学形成鲜明对比。学习者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互相教授对方所不了解的内容。

余论:在数学学科建设与实践中, 要有数学史观的意识, 当代研究者要对数学学科的科学价值引起足够重视。数学研究者只有秉承求真、务实、严谨与客观的态度;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创新精神才能推动数学学科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大潜.数学科学与数学教育刍议[J].中国大学教学, 2004-04-10.

学科学爱科学的演讲稿 篇6

一、实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学习科学的目的不仅是给学生灌输程式化的知识和规律, 而且更应注重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过程, 应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 通过实验的过程, 将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元感官均充分地调动起来, 最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将实验现象所包含的各种科学属性及含义都刻入大脑形成表象, 并由此牵连和发散出更为丰富的科学感觉, 学会科学观察和思考。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们都能感受到学生对实验课的喜爱, 学生一听到要去实验室做实验都分外激动, 见到教师上课前提着实验器材进入教室也都围到讲台不愿离开。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学生喜欢生动、真实、情境化的学习模式, 照本宣科式的“填鸭教学”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缺失了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兴趣的参与, 科学学习的效果势必低下。当然, 在运用小实验组织科学教学时, 首先借助于实验器材和实验现象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科学课堂中来, 接着引导学生要观察什么现象、如何观察、这些现象与哪些科学规律相联系, 通过这样的提示和引导, 学生的眼、耳、手、脑并用, 观察和思维变得有序, 课堂学习变为有意性、目的性的活动, 科学素养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升。

例如, 在实验时, 无论是力学中的长度测量, 还是电学实验中电压、电流的测量, 我在给学生提供实验器材时, 通常采用富足供给的方式, 让学生首先结合实验的目的进行测量工具的选择, 这一过程看似耗时间, 但是学生为了正确选择器材, 就一定会去了解实验器材的量程、最小刻度值, 熟悉实验仪器的功能, 实验素养和实验能力得到发展。借助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然后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经历“观察—分析—推广—得到结论”一系列科学思维过程, 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 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摩擦力”这节课, 摩擦力的方向是教学的难点, 因为学生看不到, 为此, 我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小实验, 从刷子毛弯曲的方向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了摩擦力的方向, 继而在头脑中形成稳定的科学表象, 对摩擦力概念的理解就更为全面了。

二、用实验创设概念教学环境

学习不可离开教学情境的引导, 小实验能够起到创设情境的作用, 我们在平时的新课教学或是复习教学都应该多做实验,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容易找到的器材出发自主设计并完成实验, 这一做法对于知识复习效果更佳, 有效消除灌输教学的生硬感, 促进教学趋于有效, 教学更具条理性, 效果自然更佳。

例如, 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压强”这一个概念前我要求学生拿起手边最为常见的铅笔 (一端削尖) , 用两个食指夹住这支铅笔, 接着用力。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切身感受, 然后就感受出发进行讨论和分析:“两端施加同样大小的力, 与削尖了的一端相压的食指会感觉比钝的一端要痛, 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存在着差异, 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力不相等?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力是相同, 那么根源在哪里?一个尖、一个不尖, 即根源在接触面积不同。一个小小的实验构建了轻松、愉快的概念学习环境, 为了比较力的作用效果, “压强”这一概念也应运而生了:“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

再例如, 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惯性”这一概念时, “惯性”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 教材中有演示实验,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并深化学生的印象, 除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建立“惯性”的概念外, 我还补充了一个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小实验“挑鸡蛋”:我展示了生、熟鸡蛋各一个, 提出问题:“在不敲坏鸡蛋的前提下, 如何将熟鸡蛋挑出来?”让学生想办法, 然后我再演示, 其实很简单就是放在桌上一起旋转, 其实验原理是什么呢?与什么科学概念相联系呢?很自然地与刚刚得到的“惯性”的概念相联系, 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真实的实验现象有助于突破难点

“科学难, 难在哪里呢?”笔者在实践中发现, 之所以我们同学觉得科学难学, 主要原因有如下两个方面: (1) 概念容易混淆; (2) 学习前科学概念的负迁移。要解决这两个因素导致的科学难学的问题, 应该对症下药, 从实验现象出发, 突破难点。

1.解决容易混淆的认识

在科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概念和描述, 这些往往是学生容易出错和混淆的地方, 如果空洞地说教,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疑虑还是存在的, 时不时地还会出错, 如果用生活化的小实验, 让学生能够看到真实的现象, 尤其是对比度、可见度比较高的小实验, 透过实验现象, 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提升。

例如, 和学生一起学习“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这一概念时, 从文字角度学生理解上总觉得疙疙瘩瘩的, 灌输式教授只能在学生大脑里留下浅浅的痕迹, 有时容易出现“竖直”与“垂直”相混淆, 如果我们给学生创设实验, 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 真实地看到浮力的方向, 那么概念就会在学生的大脑里深深地刻上一笔, 笔者在教学中设计对比性实验, 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可以清晰观察到两个烧杯中的绳子处于平行状态, 与水平面垂直,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概念自然形成, 与此同时再引导学生运用平衡原理, 还能进一步加深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认识。

2.有效消除学习前概念的负迁移

在初中科学概念教学中, 对于学生科学前概念中的相异构想一定要及时地予以纠正, 实验演示的方法可以建立概念间的联系, 促进思维条理化、系统化。

例如, 在和学生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 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同一个物体速度大滑行距离长, 速度小滑行距离短。”于是有“滑动摩擦力大小与运动速度有关”的相异构想。针对这一错误的物理前概念, 直接讲解学生难以理解, 为此笔者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A物体叠放在B物体上, 竖直墙壁与A之间用一弹簧测力计相连, 现用力拉物体B使其以不同的速度运动, 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学生会惊奇地发现, 无论B的速度多大, 弹簧测力计示数都是相同的, 运用二力平衡条件, 得到A、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通过多次实验,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运动速度有关”这一前概念多次被事实所否定, 正确的概念和结论逐步建立。

四、借助于实验实现知识的自我归纳

实验是科学学习重要的思想方法, 由实验出发最终得到规律本身就有“归纳”, 除此之外, 我们在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横向联系。初中的科学实验有很多, 却涉及相同的思想方法, 例如, “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科学实验中是最为常见的思想方法:先固定一些因素不变, 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 进行观察实验, 如此多次反复, 将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一一找到, 再经过综合得到一对多的物理关系。如阿基米德定律、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欧姆定律、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等。除了不同的实验涉及相同的思想方法外, 相同的实验器材还可以完成多个科学实验, 尤其是借助生活中的常见物品, 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进行开放式探究, 不仅仅能够联系实验方法, 还能够起到知识复习的作用。

例如, 在初三总复习阶段, 我要求学生在课后用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用品:矿泉水瓶 (1个) 、海绵 (1块) 、白纸 (若干张) 、铁钉 (1枚) , 还有适量的水, 自主设计两个科学小实验, 并确定具体的实验方案, 预计实验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对于实验的注意点给予必要的说明,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 有很多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的科学知识, 能够联系到的实验很多, 这样的联系都是有根的, 能够有效聚集并提升学生的知识、方法和技能, 学生根据情境的创设牢记在大脑中。如:

实验方案1:将矿泉水瓶装满水, 用手推动其在桌面上滚动一会, 和竖放着用手推动其在桌面滑动, 来感受同一物体和相同的接触面, 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的大小差异;

实验方案2:将瓶装满水, 在瓶一侧的不同高度上钻大小相同的小孔, 观察水的射程,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实验方案3:用刻度尺测瓶子的高度、体积、周长, 学会刻度尺的使用、巩固特殊测量法。

学生在自主设计实验的过程中, 充分调动了原有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方法, 每设计出一个实验必然与一定的科学规律和科学思想相联系, 这样的教学和复习形式开放度大, 思维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上一篇:何桥学校总务工作计划下一篇:《名人传》经典片段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