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管理与控制

2024-06-21

混凝土质量管理与控制(精选7篇)

混凝土质量管理与控制 篇1

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结构的安全、可靠度和耐久性方面起绝对的作用。因此,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根据我多年从事质量监督工作的经验,谈谈怎样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1.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水组成,有的还有掺合料和外加剂。首先应对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进行控制,使之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

1.1.1 水泥质量控制:水泥在使用前,应提供生产厂家的合格证及检测报告,应做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常规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要分别存储或堆放,不得混合使用。大体积混凝土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降低水化热。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1.1.2 骨料的质量控制:用于混凝土的砂应控制泥和有机质的含量。砂进场后应做筛分试验、含泥量试验、视比重试验、有机质含量试验.石子进场后应做压碎值试验、筛分试验、针片状含量试验、含泥量试验、视比重试验。储料场对不同规格、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石子应分别堆放,并有明显的标示。

l.1.3 拌和混凝土用水:拌合用水可使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杂质的天然水,不得使用污水搅拌混凝土。

1.2 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坍落度的要求,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经过试配确定,不得使用经验配合比.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水泥用量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在相同配合比的情况下水泥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越高。

1.3 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

1.3.1 混凝土浇筑前,对有特殊要求、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例如基础、主体、技术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和后浇带等部位)的结构应要求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认真审查方案中的.人员组织、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拌制、浇筑方法及养护措施l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部位、后浇带的技术处理措施工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及保湿保温措施;施工机械及材料储备、停水、停电等应急措施工审查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计算书、拆除时间及拆除顺序,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专项控制措施等。

并审查钢筋的制作安装方案、钢筋的连接方式,钢筋的锚固定位等技术措施。

1.3.2 浇筑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浇筑流程。合理安排工序,分层、分块浇筑。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动,提高粘结力和抗拉强度,并减少内部裂缝与气孔,提高抗裂性。二次振动完成后,板面要找平,排除板面多余水分。

若发现局部有漏振及过振情况时,及时返工进行处理。混凝土浇灌过程中,我们应实行旁站,检查混凝土振捣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漏振或振动太久的情况。

1.3.3 加强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袋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

在高温季节泵送时,宜及时用湿草袋覆盖混凝土,以避免表面快速硬化后,产生温度及收缩裂缝。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覆盖保温措施,防止寒潮袭击。

2 质量通病与防治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质量管理部门最关注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很多房地产公司、建筑公司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工程量越来越大,结合工作实践,,对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进行探讨。

2.1 不均匀沉降裂缝

2.1.1 原因分析:裂缝多属贯穿性的,走向与沉降情况有关,裂缝宽度与荷载大小有较大关系,且与不均匀沉降值成比例。产生不均匀沉降裂缝的原因是由于结构下面的地基未经夯实和来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或地基受到破坏,使浇筑后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另外由于模板支撑不牢固及过早拆模,也会引起不均匀沉降裂缝。

2.1.2 预防措施

2.1.2.1 对软硬地基、松软土,填土地基应进行必要的夯实与加固.

2.1.2.2 避免在较深的松软土或回填土上预制构件,如预制应压实加固。

2.1.2.3 构件预制场地不应设在冻土上,周围应做好排水措施。

2.2 蜂窝、麻面: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2.2.1 产生的原因

2.2.1.1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

2.2.1.2 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

2.2.1.3 未按操作规程浇注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碎石集中,造成混凝土离析。

2.2.1.4 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允分振捣又下。

2.2.1.5 模板孔晾未堵好,或模板稳定性不足,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2.2.1.6 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2.1.7 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出现麻。

2.2.1.8 模扳隔离剂涂刷不匀,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l

2.2.2 防治措施

2.2.2.1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香己合比,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I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申筒或漓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严。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I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2.2.2 小蜂窝: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松散颗粒。冲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

2.2.2.3 模板表面清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堵严,模板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

2.3 露筋、缺棱掉角: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

2.3.1 产生原因

2.3.1.1 浇筑混凝土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

2.3.1.2 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遇粒径大碎石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

2.3.1.3 配合比调配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或模板严重漏浆.

2.3.1.4 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

2.3.1.5 混凝土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木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拆模过早等,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

2.3.2 防治措施

2.3.2.1 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缝;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避免踩踏钢筋,如踩弯或脱扣应及时调整校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2.3.2.2 表面漏筋缺棱掉角,冲净后,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和突出颗粒。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2.3.2.3 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

参考文献

[1]冯开红,梁战锁。工业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冶金标准化与质量,,(6)

[2]丁璞,贺明尧,张海波。浅谈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J].黑龙江粮油科技,,(4)

混凝土质量管理与控制 篇2

1.1 建设品质的管控面对的问题

因为项目的建设管控活动很是繁琐, 涉及到人员和物质以及机械等, 其涵盖的要素非常多, 而且牵扯的区域也很宽, 无法精准的分析。针对品质的检测无法确保非常全面, 必须抽检, 那些没有检查的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 此时就使得一些项目面对品质方面的不利现象, 导致很多的项目品质不合乎规定。

1.2 建设管控不当

建设者的数量非常多, 工艺很是繁琐, 工序复杂。关键是参加到建设工作者的人数多, 而且使用的物料也很多。由于建筑活动本身就是对劳动力有着较高的需求, 同时建设活动的涵盖区域非常宽, 很多工作者和步骤一起进行, 此时导致建设场地非常混乱, 工作者的素养也不一样, 项目的建设管控很有难度, 建设时期无法对所有的工作者开展合理的管控。所以, 那些素养较低, 没有责任意识的建设者多少会进行一些违规活动, 假如这些活动没能够被管控人员得知的话, 就会导致品质受到影响。而且, 其对于物质的品质管控一般会因为很多缘由而发生漏洞, 品质无法受到精准的管控, 也干扰到项目的品质, 干扰到管控活动的开展。

1.3 建设管控工作者和劳动者的比例不和谐

因为该行业本身是劳动力密集型的, 要靠着很多的工作者来开展该项活动, 所以建设方会花费非常多的资金来雇佣劳动力, 但是大量的缩减管控者。此时就使得在建设的时候, 不能够对所有的建设者开展综合的管控, 导致场地的秩序很是混乱, 所以工作者时常的出现违规活动, 使用劣质材料等的现象, 进而导致项目的品质受到非常大的干扰。

1.4 建设安全思想不高

建设安全是建设工作中的关键内容, 特别是建筑项目, 其危险内容非常多, 如果不注意的话, 就会生成非常严重的问题。因此安全思想在建设管控工作中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不过很多的建设管控工作者的安全思想太差, 管控活动不细致, 导致场地的建设者不能够切实的意识到安全活动的意义, 建设者不穿戴安全装置的现象经常性的出现, 但是一般不会受到管控者的关注。

2 生成缝隙的缘由

2.1 材料自身的特征方面的缘由

结构的关键物质是水泥, 它和水灰生成水化现象, 在硬化的时候, 其释放的热被叫做水化热, 它的失调, 即气温控制不合理的话就会导致缝隙问题。同时, 很多原料间的配比不当也会干扰到品质, 生成缝隙, 材料的配比不当就会干扰到强度, 进而导致材料硬化生成严重的收缩现象进而引发缝隙。

2.2 建设场地的监督管控方面的缘由

建设时期要积极的开展场地的监督和测试, 假如监督活动进行不仔细的话就容易引发很多建设方面的不利点, 干扰到品质。在开展荷载分析的时候, 由于分析的不是很综合, 存在遗漏等现象, 此时就会使得建设和使用的时候由于超过受力而发生缝隙问题。

2.3 由于结构变形而导致的问题

结构受到外在气温的干扰而出现收缩以及膨胀, 以及结构的不合理下沉都会导致缝隙出现。在建设的时候要积极使用防裂缝技术, 要在所有的建设步骤中都要分析缝隙现象, 而且对出现缝隙的区域也要使用合理的技术来处理。

3 关于缝隙的控制方法和维护建设品质的安全方法

3.1 关于原料的品质管控措施

在建设的时候, 要关注原料的品质。材料的强度以及使用时间和活动特征等等都是由原料的品质起作用的。合理的调节配比, 在具体的活动中, 要对原料的品质多次的分析, 以此来避免不利现象。针对原料的检测活动来讲, 工作者要积极的分析相关的规定内容, 而且除了对其开展多次的检测, 还规定质检工作者积极的分析变动特点, 设置处理方法。在得知问题的时候尽快的告知有关机构, 设定合理的应对方法。

3.2 科学合理的配制混凝土

第一方面,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好坏与实验室工作是紧密相连的。工地在搅拌混凝土之前,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对细集料以及石料的含水量进行检验, 调整好混凝土的用水量, 加强控制水和水泥之间的重量比。第二方面, 和易性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 事实证明, 只有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才有利于振实, 并且还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确保混凝土的浇筑振实, 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粘聚性与保水性, 避免粗骨料与细骨料之间出现分离现象。当前, 通过添加外加剂的方式, 可以将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第三方面, 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混凝土内在质量缺陷会影响到混凝土整体结构物。

3.3 解决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中安全意识

首先, 要对参与工程施工管理的人员进行系统性的关于安全施工的培训。培训的目的不但在于树立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更在于培养他们发现安全隐患的能力。培训时不仅要告诉管理者忽视安全问题会造成什么样的灾难性后果, 还要告诉他们工程施工中哪些问题是引发安全事故的导火索, 哪些不规范的操作是必须坚决制止的等等。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在工民建工程施工过程当中明确规定:积极按照安全施工标准进行作业的人员应当予以奖励, 不合安全规范的施工人员则应该予以警告甚至惩罚。这样的规定不仅是要以明文的形式贯彻到每一个施工人员, 重要的是坚决执行。

3.4 解决工程管理人员与施工劳动力比例

要树立一种科学的观念, 既工民建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不能一味依靠增加廉价的劳动力。高水平的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也是创造经济价值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 应当对有限的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职权和管理范围应当明确到个人。这样才能对庞大的工程进行有效、全面的管理。才不会出现互相职责不明、互相推诿的问题, 才能够保证每一个细节问题都有人管、有人问, 进而不断提高施工质量。

4 结束语

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时有发生, 我们在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同时, 更要强调在施工中施工人员能够掌握好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的要点, 控制好每一个环节的关键问题, 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就能够得到保证, 从而可以提高建筑的整体水平。同时, 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 不仅需要建筑企业管理层面的支撑和制度保障, 还需要广大施工参与人员的积极响应和配合。才能做好施工管理工作, 提升施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汤伟雄.浅谈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J].科学之友, 2009 (12) :25-26.[1]汤伟雄.浅谈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J].科学之友, 2009 (12) :25-26.

[2]张世英.工民建及水工建筑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监控探究[J].城市建设, 2010 (23) .[2]张世英.工民建及水工建筑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监控探究[J].城市建设, 2010 (23) .

混凝土质量管理与控制 篇3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控制

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可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科学安排施工各环节,严格规范施工人员行为。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可以使得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收益得到提高,这样确保各施工环节安排的科学性,从而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避免了工程返工和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的节约施工成本,对混凝土建筑工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特性

1.施工工序复杂性

在混凝土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工序流程首先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然后进行测量放样、模板架立、埋件安装、混凝土浇筑,最后进行混凝土养护和拆模消缺等。以上的施工工序是不可以打混的,必須按照顺序进行,如果施工工序发生变化,则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2.施工工序产品序过程性

工序产品的过程性是指工序产品无法直接构成建筑成品,工序产品是为了建筑产品而服务了,工序产品是一种临时性的支架,例如模板支撑系统、钢筋和混凝土等,其必须与其他工序产品共同融合,从而构建成新的建筑产品。

3.施工工序产品易损性

混凝土建筑施工工序产品的易损性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前一道工序作为后面工序施工作业的平台,其会受到后面工序施工作业的影响,前道工序产品的品质会受到破坏。另外,在后道工序中实施前道工序的成果时,会变成隐蔽性的工程,这时即便存在缺陷也无法及时的将其识别出来,即便是没有隐蔽,也会由于混凝土硬化成型,导致在处理缺陷问题时出现很大的难度,从而引发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开裂,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倒塌的事故。

4.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变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由下面四道工序共同组成即安装支架和模板、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拆除模板支撑。这四道工序组成了施工循环,每循环一个过程,结构就会增加一层,反复的循环,建筑便会逐渐的增高。混凝土建筑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这种随时间变化的结构便被称之为时变结构。结构的空间位置、材料性能和形状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随着各项工序的进行,构件也随之不断的被替换,同时在时变结构上作用的外荷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表现的各种特性。

二、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1.混凝土质量对施工质量影响

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水灰比和水泥强度是对混凝土建筑质量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混凝土强度和混凝土质量两者之间有直接的关系,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水泥强度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两者之间是成正比例的,在水灰比相同的情况下,采用高标号水泥调配出的混凝土强度要高于使用低标号水泥调配出的混凝土强度。在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水泥标号必须按照设计的标准,合理的选择,从而确保混凝土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另外,外加剂、水和细骨料等因素也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2.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科学管理

对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进行科学管理应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严把原材料质量关。混凝土原材料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监督人员、质检人员和施工监理要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定期对施工资料进行整体,确保水泥强度可以满足混凝土建筑施工对其的需求,同时水灰比也要科学合理,施工中所需的砂石、骨料等原材料在入场前,一定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查,从而确保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其次,科学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建筑的要求,在相关人员监督下确定原材料,对其进行取样,然后将其送往实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前提必须要确保实验室要具备一定的资质等级。配合比设计完成后要交由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查,审查配合比是否可以满足混凝土建筑施工的需求,然后将混凝土浇筑工作彻底落实。此外,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要考虑到骨料的含水量,并对其做出正确的调整,调整为符合施工标准,确保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最后,加强混凝土搅拌工作。在混凝土搅拌中,确定各项材料的用量,仔细检查材料中的含水量,并对水用量进行调整,在装料过程中,要充分搅拌并注意填装顺序。

三、如何对混凝土建筑施工进行安全控制

1.混凝土建筑安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混凝土安全控制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随着经济体质的转变,造成建筑企业在施工中过于追求经济效益,会将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完全忽视,在施工安全方面投入较少,从而引发了安全事故。其次,缺乏完善的安全制度。缺乏完善的安全制度,主要表现在没有完善的施工安全方案,施工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即便是制定安全方案,但由于考虑的不够全面并没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另外,建筑单位为了节省资金,没有配备专业的安全控制人员,使得施工安全控制工作成为一纸空谈。最后,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建筑施工中绝大部分施工人员是农民工,这部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在施工中易出现违规问题,极其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虽然也有对这部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可是结果不是十分理想。

2.加强混凝土施工安全控制对策

首先,要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工作,将安全施工责任彻底落实到个人,对相关人员要进行一定的约束,将安全事故发生几率降低。其次,落实岗位责任制,使全体施工人员认清自身的责任。再次,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工作,提高施工队伍全体人员素质,使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都得到提高,这样不仅使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了,而且混凝土建筑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最后,做好混凝土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工作,使施工工作在有序的状态下顺利进行,避免在施工现场出现混乱的局面,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进行了研究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性。任何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都是首要问题,本文对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可以引起各界对混凝土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的关注。在混凝土建筑施工中充分的发挥出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的实现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娟妹.探究混凝土建筑施工中技术质量管理及安全控制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6:233.

[2]郭庆华.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J].科技资讯,2013,28:126.

[3]陈平祥,黄煌斌.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的关系分析[J].山西建筑,2010,17:209-210.

[4]林海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0:210.

《混凝土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 篇4

混凝土配合比是根据原材料品质,设计强度等级,耐久性以及施工工艺对工作性的要求,通过试验,调整等步骤选定,经审批后方可使用。

混凝土拌和站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计量鉴定后,才能投入施工生产。

施工生产前,必须提出配合比申请,对工程名称,部位,强度等级,时间,地点,应准确的填写。

现场负责人领取配合比后建立台帐,搅拌机操作人员应根据配合比的各种原材料的重量输入,并认真复核准确计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有试验人员调整,满足设计要求时,则可连续生产。

根据原材料的含水率,试验人员对配合比进行调整,保证工程质量。

严格要求原材料的质量,外加剂必须按批量送检,严禁不合格品进入现场。

混凝土拌和站拌和时,其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水泥矿物掺和料为±1%;外加剂为±1%;粗细骨料为±2%;拌和用水为±1%

原材料向搅拌机投料顺序应为:细骨料,水泥和矿物掺料,水,粗骨料,外加剂。按规定时间进行搅拌。

1、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

应针对设计要求.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等因素的特点,会同设计监理各方,共同制定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制定严密的施工技术方案,特别应制定明确的混凝土养护措施方案.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健全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加强对施工过程每道工序的检验,并按规定作好记录.落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所提出的特殊要求的具体措施.按照混凝土验收标准的要求对施工试件作出具体规定:施工控制试件应进行同条件养护,抽检试件应在现场同条件养护脱模后再转入标准养护至规定龄期进行试验.标准试件成型后应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至规定龄期进行试验

混凝土配合比的选定

核对供应商提供的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混合料种类和数量等资料,并根据设计要求,初步选定混凝土的水泥.矿物掺和料.骨料.外加剂.拌和水的品种以及水胶比.胶凝材料总用量.矿物掺和料和外加剂的掺量.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规定计算单方混凝土中各原材料组分用量,并核算单方混凝土的总碱含量和氯离子含量是否满足要求,否则应重新选择原材料或重新调整计算的配合比,直至满足要求.试拌.调配符合要求(塌落度.含气量.泌水率)的混凝土配合比.作为基准配合比

混凝土原材料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进行准确称量.严格测定搅拌混凝土前粗细骨料的含水量,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混凝土,采用电子计量系统计量原材料.总搅拌时间不宜少于2分钟.也不宜超过3分钟.混凝土的质量检验

混凝土施工前检验:复查原材料的性能是否满足技术条件相关要求;复检施工配合比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核查混凝土力学性能.抗裂性能以及耐久性能试验结果.施工过程检验:应对原材料及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进行日常检验,并对用于施工过程控制或质量检验的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抽检试件,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出.施工后检验:采用无损检测方法进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检验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在现浇混凝土实体结构上随机钻芯抽取混凝土芯样,测定实体混凝土的电通量.测定结果应满足技术条件的规定.。

2、不合格混凝土的处理措施

混凝土在搅拌、运输、浇筑前,试验员必须密切监督。

在搅拌过程中要是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机,进行检查,通知

试验室和相关负责人。在运输过程中混凝土要出现异常,如混凝土拌和物出现离析或者分层现象,并不能保证施工所需的坍落度,应立即对拌和物进行二次搅拌。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当班试验员必须注意检查混凝土拌和物质量,当出现异常情况,如混凝土坍落度过大而超过适配允许的范围内,混凝土拌和物出现离析现象,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混凝土已出现初凝痕迹现象时,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现场试验员必须阻止该车混凝土使用,并做报废处理,或通知相关负责人对该车混凝土做降级处理,同时及时向拌和站有关负责人反应,造成的经济损失,结合实际情况,再对有关当事人进行处理,严禁故意隐瞒实际情况而使不合格的混凝土用于工程中。

混凝土生产、运输和调度管理制度

1、生产管理

现场技术主管根据施工情况,提前4小时以上时间出具含混凝土等级、数量、使用时间及使用部位的供混凝土申请单给试验室,试验室在接到工程部提供的供混凝土申请单后,提前3小时以上时间出据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拌和站调度在接到技术及试验的供混凝土申请单后,1小时内下达混凝土施工任务单,连同施工配合比一并交给值班的混凝土拌和站操作员。

混凝土拌和站操作员根据施工任务单通知罐车及装载机在30分钟内到位,并在30分钟内调试好混凝土拌和站,保证正常按时拌和。

材料准备:砂、石子、水泥、外加剂要保证有一定的库存量。混凝土拌和站调度要随时掌握工地施工进展情况,以及全天混凝土生产情况,根据材料库存量情况随时与物资部保持联系。材料不足应提前一至三天告诉物资部进料、以保证施工用混凝土。

混凝土拌和站操作员根据施工任务单生产合格的混凝土。

2、混凝土运输管理

每台混凝土输送车在运混凝土出站时,试验室的试验员都要进行混凝土质量检验,质检合格并做完试件,混凝土拌和站操作员打印混凝土运送签认单,一式三份(混凝土拌和站、输送车、现场各存一张),一车一单,分别由混凝土拌和站操作员、混凝土输送车司机、施工现场的领工员签字。

混凝土运达施工现场由领工员对每车混凝土进行签收。施工现场用混凝土的尾数要提前反馈给混凝土拌和站,防止混凝土浪费,出现混凝土量浪费将追究责任人的经济责任。

混凝土输送车在运输过程中如因某种原因出现30分钟及以上停行时,司机应立即告知混凝土拌和站调度道明原因,由调度及时联络工区施工现场应对处理,并能及时安排人员、车辆救援。

运输混凝土过程中,应保持运输混凝土的道路平坦畅通,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并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

若采用搅拌罐车运输混凝土,当罐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使罐车高速旋转20~30s,再将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

3、调度管理

混凝土拌和站的生产运转需要调度下达的施工任务单才能生产混凝土。

生产任务单上由调度填写车辆使用计划,所列车辆在混凝土拌和站操作员通知后必须迅速到位。

混凝土运输车司机所持的混凝土运送签认单在工区现场领工员签认后交给调度,用于统计方量进度和验工计价。

所有值班司机、操作员、修理工、电工、卫生员、炊事员都需坚守岗位,做到令出必行。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保养维修及管理

1、混凝土拌和站操作规程及维修保养

(1)运转前的检查与准备工作

①检查各减速箱及润滑部位润滑油(脂)是否充足良好。

②检查电机和电器元件的接线是否牢固,电源电压是否正常(380V±10%)。

③检查各部联接螺栓是否紧固,特别是运动部位的联接,如有松动应立即拧紧。

④检查钢丝绳是否整齐地排列在卷筒上,如有松散应重新缠好。

⑤检查搅拌罐、料斗内及轨道架上是否有异物积存。

⑥检查料斗制动销是否拔出插在销套内。

(2)空车试运转

①启动搅拌电机,两根搅拌轴转向应和标牌指示方向一致。

②起劲空压机打足气压后,启动卸料机构,卸料门开闭应准确到位。

③启动水泵打水,供水系统应正常运转。

④启动卷扬电机提升料斗,料斗提升到卸料位置,应自动停止,斗门自动打开。料斗在运行中,如电机断电,制动电机能将料斗制动住,若这时料斗下滑大于150mm,说明制动力矩偏小,应调整制动力;料斗下降时,在水平岔道处不得卡住,下降到坑底后,钢丝绳稍松,卷扬机构应自动停止。

⑤在上述各项试运转过程中,如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停机检修,完全排除故障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搅拌作业。

(3)操作注意事项

①机器接通电源后,打开急停按钮,电源指示灯和故障指行灯亮。

②搅拌机工作时,冲洗开关应关闭。

③料斗提升时,严禁在料斗下面站人,以免误伤。

④机器搅拌过程中,不得随意停机。如果中间发生故障,须立即停机,打开卸料门人工卸出搅拌机内的物料(人工卸料时必须关闭所有电源),排除故障后再行起动。注意:搅拌机只能在空载下起动。

⑤搅拌机在运行过程中,不得检修,检修时必须停机,并关闭所有电源。

⑥操作过程中,切勿使砂子,石子等落入机器运转部位,料斗底部粘住的物料应及时清理干净,以免影响斗门的启闭。

⑦机器不得超载荷投料运行。

(4)使用后的检查、保养

①清理搅拌罐内、外、卸料门、料斗上的积灰,用水冲洗干净,料斗内不得存物。

②检查叶片及其搅拌臂上的连接螺栓是否松动,若有松动应立即拧紧。特别是新机在使用之初应重点检查,保证搅拌叶片与衬板间隙值≤5mm。

③切断电源,锁好电气控制箱。

④对各润滑点,加注足量润滑油(脂)。

2、配料机

(1)使用前的检查工作

①检查输送带张紧力度是否合适,皮带是否居中。

②检查计量料斗是否悬空,不得有异物垫住。

③检查运转部位的润滑油(脂)是否充足。

(2)操作方法

①打开电源,显示器显示“P”,KM1~KM4接触器同时吸合一下。

②输入配合比,不用的定值为“000”(设定的数值应低于配合比约15~20kg,此为落差,以此根据实际配料结果修正。

③配合比设定无误后,按配料键开始配料。

④配料完毕,出料指示灯亮后,方可按出料键出料。

⑤当打印机处于待机状态时,出料完毕打印本次配料结果(没有打印机或打印机关闭时略过此项)。

⑥本次配料程序结束,需要重新配料时可再按一下配料键,或按一下控制器上的自动/手动按键,自动灯亮时表示处于自动状态,此后只需按出料键即可。

(3)注意事项

①每次工作前应检查配合比是否正确。

②出现紧急情况,应立即按下停止键。

③出现故障或操作失误需按停止键时,必须先按停止键再按复位键。

④每次打开自动配料而不配料时,可再按一次配料键。

⑤定期检查称量机构、传感器及传感连线。

⑥时检查各输送带是否有跑偏现象,如有跑偏应及时调整。

(4)作业后的检查、保养工作。

①清理配料机周围散落的物料,以及计量斗上的积灰。

②对各润滑部位,加注足量润滑油(脂)

3、搅拌锅、卸料门清理规程

每生产3000m3混凝土,对搅拌锅进行一次彻底清理。重要部位:搅拌轴、搅拌臂、搅拌叶、水泥卸料口及顶盖。

每次搅拌锅需进入清理前必须通知站长进行必要的现场安全监护值班。站长并应及时与调度沟通具体情况,合理安排生产供应。

经认可同意清锅时,所有人员必须撤离操作室。关闭一切不必要的电源,锁闭操作室并将钥匙交与清锅人员后方可按步骤进行。严禁疏忽大意、草莽行事。

准许根据搅拌锅内实际粘结混凝土状态做出判断等待下次清理。清理时必须二人以上,主机内一人清理,另一人主机外配合并手持电台与站长沟通情况进行安全监护。

得到正式通知并确认清锅人员撤出时,操作人员方可进入操作室。清理锅内混凝土时,操作人员必须与清理人员认真配合,通过电台对话分次点动设备运转。

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卸料门的清理时机,通知值班调度和调度合理安排时间每台站限时一小时清理。

清理卸料门与清理搅拌锅安全要求一致,操作室禁止入内并悬挂安全警示标志。操作员得到完全确认清理人员处于安全位置后,方可进行开关卸料门动作。

未经申报并未获经理批准的搅拌锅、卸料门清理工作都是严重违犯安全制度的行为,均予以严肃处理。

4、混凝土拌和站维修保养制度

为了保证混凝土拌和站的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其效率,必须进行正常的保养和维修。

每班前必须进行检查和保养,按要求加足润滑油,检查各电气装置的接线是否可靠,检查各气路管道是否漏气,如有异常,应立即进行检修。

工作时,要有专人随时检查,各运转部分是否正常,输送带有无跑偏;各称量装置是否工作正常;各卸料门关闭是否灵活,有无卡阻现象。

每班工作结束后,必须用水将搅拌罐清洗干净,将机内物料全部清除,机内不得有积水、积料。再用清洗管道清除主楼内的灰尘和沾附的混凝土。

每班结束后,必须将搅拌罐底下、配料机周围、输送带坑内的落料彻底打扫干净,做到混凝土拌和站卫生整洁。

每周必须对混凝土拌和站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检查和维护,更换磨损严重或老化的零部件,确保混凝土拌和站长期正常工作。

每次维护保养后,必须认真详细填写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

5、筛砂机安全操作规程及维修保养制度

开机前,要先对整个机械的传动系统及其油料、螺母进行检查,保证完全正常。

接通机械配电厢主电源,依次启动净料输送带电机、上料输送带电机电源;用装载机上料,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工作完毕后,将料斗内余料全部输送完毕,并同时停止上料,然后关闭上料输送带的电机电源。

待滚筒筛内余料筛净并输送完毕后,关闭净料输送带电机电源。

严禁未经专业培训人员或酒后操作本机械,严禁未满十八及六十岁以上者操作或维护本机械。

筛砂机检修时,必须将全部机械停稳并关闭配电厢主电源后方可进行。

在使用期间应经常检查机械各部位的螺母是否拧紧,并经常加注润滑油。

每班结束后,必须认真详细填写机械设备运转记录表。

6、洗石机安全操作规程及维修保养制度

开机前,要先对整个机械的传动系统及其油料、螺母进行检查,保证完全正常。

接通机械配电厢主电源,启动净料输送带电机电源,打开喷水阀门,启动上料输送带电机电源。用装载机上料,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工作完毕后,将料斗内余料全部输送完毕,并同时停止上料,然后关闭上料输送带的电机电源。

待滚筒筛内余料洗净并输送完毕后,关闭净料输送带电机电源,然后关闭喷水阀门。

严禁未经专业培训人员或酒后操作本机械,严禁未满十八及六十岁以上者操作或维护本机械。

洗石机检修时,必须将全部机械停稳并关闭配电厢主电源后方可进行。

本机械在使用期间应经常检查机械各部位的螺母是否拧紧,并经常加注润滑油。

每班结束后,必须认真详细填写机械设备运转记录表。

7、汽车电子称安全操作规程

要经常清理称体底下杂物,以防脏东西过多顶住称体,影响程量精度。

分时段检查两头限位间隙。

下雨打雷时,拔下电源线及称体连接线,以防仪表损坏。

大雨过后及时清理称面上的积水,并检查接线盒是否受潮。

车上称体要慢行,禁止在称体上急刹车。

严禁在称体上操作电焊等。

使用完毕后应切断电源。

每班结束后,必须认真详细填写机械设备运转记录表。

8、装载机安全操作规程

装载机启动前对制动系统进行检查,手柄必须放置空挡位置,检查油水是否缺漏,确保刹车灵敏、可靠,运行正常。待速运转5—10分钟预热后方可进行作业。

发动机启动时一次按下按扭的时间不得超过10秒钟,若一次不能启动需再次启动时,应间隔一分钟。作业过程中,换档必须一档挨一档的进行,前进、后退转换挡时,应停车进行。

做好“一日三检”,经常保持完好状态,避免发动机无负荷高速运转。发生异响、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车检查,排除故障后再进行作业,严禁带病运转。

作业时精神集中,注意周围环境变化,车速不得过快,不可急行车、急停车、急转弯,不可搭乘人员,不可超载作业,大臂下严禁站人。

上料时,接近料仓再举臂装仓,不得举臂行车,以免造成颠覆。

装载机工作后应注意下列安全事项:

(1)将装载机驶离工作现场,将机械停放在平坦的安全地带。

(2)松下铲斗,并用方木垫上。清除斗内泥土及砂石。

(3)按日常例行保养项目对机械进行保养和维护

9、发电机安全操作规程

以柴油机为动力的发电机,其发动机部分的操作按内燃机的有关规定执行。

发电机启动前必须认真检查各部分接线是否正确,各连结部分是否牢靠,电刷是否正常、压力是否符合要求,接地线是否良好。

启动前将励磁变阻器的阻值放在最大位置上,断开输出开关,有离合器的发电机组应脱开离合器。先将柴油机空载启动,运转平稳后再启动发电机。

发电机开始运转后,应随时注意有无机械杂音,异常振动等情况。确认情况正常后,调整发电机至额定转速,电压调到额定值,然后合上输出开关,向外供电。负荷应逐步增大,力求三相平衡。

运行中的发电机应密切注意发动机声音,观察各种仪表指示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检查运转部分是否正常,发电机温升是否过高。并做好运行记录。

停车时,先减负荷,将励磁变阻器回复,使电压降到最小值,然后按顺序切断开关,最后停止柴油机运转。

发电机在运转时,即使未加励磁,亦应认为带有电压。禁止在旋转着的发电机引出线上工作及用手触及转子或进行清扫。运转中的发电机不得使用帆布等物遮盖。

发电机经检修后必须仔细检查转子及定子槽间有无工具、材料及其它杂物,以免运转时损坏发电机。

机房内一切电器设备必须可靠接地。

机房内禁止堆放杂物和易燃、易爆物品,除值班人员外,未经许可禁止其它人员进入。

房内应设有必要的消防器材,发生火灾事故时应立即停止送电,关闭发电机,并用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灭火器扑救。

10、试验仪器设备维护、调试操作规程

试验仪器设备维护、调试、保养操作原则上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当说明书无要求或无说明书时,以保持仪器校准状态为基本要求。

新购仪器必须先行送检或自检,确认校准状态后才能投入使用。

每次量测前先检查校准仪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性能是否稳定。每次检测完毕后,应清洁作业场所并擦拭仪器。

当仪器保养维修或/和仪器使用前检查校准状态偏移时应及时做好记录并报本级领导,由两人以上操作人员会商校准仪器状态状况或/和是否对前次量测数据产生偏移影响。

当确认由于校准仪器状态偏移造成前次量测结果不确定时,应立即确认前次量测结果无效。

当确认由于仪器校准仪器状态偏移可能造成下次量测结果的偏移时,应立即停用该仪器,按规定送检或自检。

当确认仪器校准仪器状态偏移,但经微调可使其复原并不会造成量测结果偏差时,应有两人以上参与调试并做好记录。

对仪器说明书未明确保养要求的大型检定仪器,应每三个月进行全面的清洁、运行检查。一般仪器至少每年应进行性能检查和清洁维护。

11、试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检验试验设备是工程质量保证的前提;合理使用设备是确保准确、公正得出试验数据指导施工生产的有利依据;仪器设备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检测数据的可靠性;为此要使检验、试验设备能有效的正常运转。依据本项目的特点指定本办法: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后应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及有效范围内,使用后按规定要求进行保养;保证结果的公正、可靠,指导施工生产。

检验试验用配套仪器设备、工具等,按照有关标准进行购买,并按规定时间校验,在使用过程中按规定要求进行保养,确保尺寸在有效范围之内;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质量检验设备在使用前,首先应进行调平;并调整到零点;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保养,定期进行鉴定,以保证精度。

仪器设备精度达不到标准时,应及时进行维修检定;如

再达不到精度,依据程序。

12、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操作使用仪器前,详细认真阅读仪器说明书.仪器应由专业熟练的试验员负责操作保养,并掌握注意事项中的要领.必须有与仪器相配套的工作电源及良好的漏电接地保护装置.试验前须开机检查电机运转方向和试验装置的位置及松紧合理情况;再预热20分钟,使仪表进入工作状态.环境温度等条件必须符合试验规范要求.使用中必须细心关注关键部件的松紧和电器件运转的声音及发热情况,确保仪器保持正常运转.若使用中出现故障,先关电源,由专业电工检修.每次试验完毕后按要求擦拭保养;定时添加润滑油.—

END

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总结 篇5

混凝土以其适应性强、耐久性高、造价低,加上混凝土的设计理论施工技术很成熟的优点,而且可根据工程需求配臵出不同性质的混凝土,因此越来越广泛的用于土木工程领域中。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建筑物及构筑物的结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混凝土来讲, 质量就是生命。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成型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如何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就成为工程建设中一项既常见而又非常重要的工作。

作为试验室的一名试验人员,我将在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施工经验和大家谈一谈如何控制混凝土的质量。介于本项目所承建的是高架桥工程,所以就从普通混凝土为大家展开。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细骨料、化学外加剂、矿物质混合材料,按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拌制,振捣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的技术性质是否符合要求。所以原材料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1)水泥的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及工程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条件等,选取相应的水泥品种,比如:厚大体积混凝土宜选择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相匹配,水泥强度等级比混凝土强度等级过高,将导致单位体积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过低,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易性和耐久性。反之,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过大,不但使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可能性增大,也不经济。在工程中我们尽可能考虑大品牌水泥厂,一是水泥质量稳定,二是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保证工程的顺利进展。另外至少备选一到两家水泥厂作为备选料源,避免因水泥供应不足导致停工待料的现象。(2)骨料,包括粗骨料(卵石,碎石)和细骨料(砂等)。粗骨料的选择:当石质强度相同时,碎石表面积比卵石大,它与水泥砂浆的粘接性比卵石强。因此施工中混凝土配制时通常采用碎石作为粗骨料。但级配应选择在合理范围之内,使混凝土具有更高的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减少水泥净浆的发热、干缩等不良作用。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及含泥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亦不可忽略。因此当混凝土设计强度≥C30时,上述2项物质含量应分别控制在15%和1.O%以内:当混凝土设计强度2.0%、煤等轻物质含量按重量计宜>1.0%、硫化物含量按重量计不宜>l.0%、有机质含量用比色法评价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混凝土用砂中有害杂质的控制,砂中有害杂质包括粘土、淤泥、云母、硫化物和硫酸盐及轻物质等。对骨料的要求:①骨科必须质地致密,具有足够的强度。通过碎石或卵石的压碎指标值(JGJ53)检测符合要求。②骨料要求洁净,除去有害杂质。通过标准(JGJ52)一JGJ53砂中有害杂质含量、粗骨料有害杂质含量(JGJ52)检测符合要求。③骨料的颗粒级配要适当。骨料的外观形状也影响拌合物的和易性及混凝土的强度,表面粗糙的骨料拌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差,强度较高;而表面光滑的骨料与水泥的粘结较差,拌制的混凝土和易性好,但强度稍低。此外,粗集料中如果针、片状颗粒过多,也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为了使碎石针片状少,应了解石场设备情况,圆锥机生产碎石料针状少.若用颚式破碎机则往往出现针状超标现象。重点放在控制碎石泥粉含量,因碎石泥粉含量不稳定,导致需水量变化,影响混凝土坍落度。④若砂细度模数变化大,会严重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需水量,同时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也会出现很大变化。容易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当班试验员必须到堆场了解情况及有否混堆情况,及时调整砂率,在砂特别粗或细时还需调整粉煤灰用量和水泥用量,以确保混凝土强度,同时要根据JGJ52标准进行检验。采购的骨料应有质量证明书,并分批检验其颗粒级配、含泥量及出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按品种、规格分别贮存、堆放,不得混入有害杂质。对含有活性二氧化硅或其他活性成分及氯盐的骨料,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对混凝土无有害影响,并符合设计要求时,方可使用。骨料使用前应测定含水量,并不得受冻结块。

(3)拌合用水:水,是混凝土生产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水含有害物质将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水凡是可以饮用的水,无论自来水或洁净的天然水都可以。水的PH值要求不低于4,硫酸盐含量(按SO2计)不得超过水量的1%,用于混凝土的水,不允许含有油类、糖酸或其他污浊物,否则会影响水泥的正常凝结与硬化,甚至造成质量事故。水质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凝结时间、强度发展、耐久性及表面效果都有影响,根据《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的要求,混凝土拌和用水宜采用饮用水。用其他水做混凝士拌和水时,其质量必须达到以下要求:①pH值>4;②硫酸盐含量<2700mg/L;⑧氯盐含量≤300mg/L:④盐类总含量<5000mg/L。

(4)减水剂能在保证获得所需混凝土混合物的坍落度及和易性的条件下减少用水量,所以能节约水泥用量,在一定水灰比的条件下,可减少水泥用量。①普通减水剂是指能够保持混凝土和易性相同的情况下,显著地减少拌合用水的外加剂,常用的有:木质磺酸盐、糖蜜、腐植酸盐等。普通型减水剂主要应用于下列的几方面:提高了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而不降低强度,当浇注混凝土的部位钢筋密集或者是薄截面时,起到有效塑化作用。当用碎石骨料生产混凝土时,含有粗糙骨料的拌合物大幅度的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利用其减水效果,在早划和后期能获得较高的强度,在规定最大水泥用量范围之内难以获得所需强度。生产构件需要尽快起吊的地方,可以利用这种外加剂;掺入普通型减水剂的同时改变混凝土的配比,可节约10%左右的水泥。使用经验表明,使用普通型减水剂可以有效地节约混凝土的材料费用。②高效减水剂:在保持混凝士流动性相同的情况下,用水量大幅度减小,强度显著提高。进场的外加剂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出检查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5)掺合料,有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利用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质黄好的使得混凝土的和易性,可泵性,抗渗性和混凝土28天强度有较大的提高。使用时,对粉煤灰进货验收主要是抽查每一车粉煤灰的细度、需水量比等,还根据粉煤灰颜色来初步判定其含碳量,每进一批必须按国标《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要求检验。经过试验确认符合混凝土质量的使用要求时方可使用,运输储存时不得与水泥等混淆。粉煤灰用到混凝土中能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工程质量、节约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节约资源等。在混凝土中掺加的粉煤灰应满足有关标准对粉煤灰的要求。粉煤灰用于混凝土中根据等级,按下列规定应用:①I级粉煤灰适用于钢筋混凝士和跨度小于6m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②II级粉煤灰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和无筋混凝土。③III级粉煤灰丰要用于无筋混凝土。对强度等级C30及以上的无筋粉煤灰混凝土,宜采用I、II级粉煤灰④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设计强度等级C30及以上的无筋混凝土的粉煤灰等级,如经试验论证,可采用比①、②、③条规定低一等级的粉煤灰。对石、砂、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粉进场,除收料人员外、质量人员必须参与材料验收,原材料进场时,原材合格证必须同时送达。所有质量把关人员必须首先从材料外观上对材料质量进行判断,不合格材料绝不容许进场。外观质量签定通过后,由技术人员在监理监督下取样送检。在原材料投入使用前,必须有复试报告,合格原材料方可使用。复试合格原材料必须标识挂卡,防止与后续进场未复试原材料混用、混堆放。

(二)配合比质量控制。

配合比质量控制是整个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中心环节。配合比的设计要满足结构物设计强度要求,满足施工工作性要求,满足耐久性要求。要在满足上述三个要求的基础上,实现各种材料的优化配臵。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时应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原材料。混凝土的搅拌方法宜与生产时使用的方法相同。按计算的配合比进行试配时,首先应进行试拌,以检查拌合物的性能。当试拌得出的拌合物塌落度或维勃稠度不能满足要求,或粘聚性和保水性不好时,应在保证水灰比不变得条件下相应调整用水量或砂率,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在试验室配制符合要求地混凝土比较容易,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稳定质量却较为困难。这就要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各种条件、因素的变化,随时调整配合比的各种工艺参数。1)严格水灰比控制。搅拌混凝土前,应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引起的粗细骨料含水率的变化,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2)混凝土施工前,应按要求,对混凝土用水泥、骨料、矿物搀和料、专用复合外加剂等主要原材料的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质量检验报告进行现场检查。

(三)施工现场混凝土质量控制。

一切要立足于现场,一切要满足于现场。我公司所承建的南通市外环北路高架桥项目所用混凝土均为商品混凝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商砼”。所谓商品混凝土,就是由水泥、骨料、水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照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送到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商品混凝土的实质就是把混凝土从过去的施工现场搅拌流离出来,由专门生产混凝的公司集中搅拌,并以商品的性质向需方供应。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主要由混凝土供应方负责,所以我们要在不定期进行原材抽检之外,还要把好现场混凝土的质量关。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施工现场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和实践方法。

控制混凝土的质量,要着眼于混凝土的性能。首先是混凝土的和易性,又称为工作性。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搅拌、运输、浇捣成型,并获得质量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一项综合技术性能。通常用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项内容表示。流动性是指拌合物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产生流动的难易程度;粘聚性是指拌合物各组成材料之间不产生分层离析现象;保水性是指拌合物不产生严重的泌水现象。

通常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越大,则保水性和粘聚性越差,反之亦然,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是指既具有满足施工要求的流动性,又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流动性大的混凝土称之为和易性好,或者流动性减小说成和易性变差。良好的和易性既是施工的要求也是获得质量均匀密实混凝土的基本保证。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综合指标,通常通过测定流动性,再辅以其他直观观察或经验综合评定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的测定方法有坍落度法、维勃稠度法、探针法、斜槽法、流出时间法和凯利球法等十多种。对普通混凝土而言,施工现场最常用的是坍落度法,即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分三层装入坍落度筒中,每层插捣25次,抹平后垂直提起坍落度筒,混凝土则在自重作用下坍落,以坍落高度(单位mm)代表混凝土的流动性。塌落度试验的目的就是通过测定混凝土的流动性从而判定现场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商砼送达到工地,需方应按合同要求,检验混凝土的塌落度,当其符合要求方可卸料。当混凝土拌合物塌落度不符合要求时: 1)拌合物太稀,(及塌落度过大),出现严重离析泌水时,应与供方联系退货。若基本可以满足要求,例如塌落度偏大,但其他性能尚好,可依据现场实际情况酌情使用,但必须要保证混凝土的实际性能。不过当现场混凝土出现严重离析时,一定不能使用,应立即与商砼站联系退货,并及时做调整。

2)拌合物由于等待时间长等原因变稠难以泵送,应通知供方,由供方技术人员现场处理解决,需方不得向混凝土内加水或加料,否则难以明确双方责任,给现场施工带来不利影响。

3)商品混凝土到达工地时,需方应保证及时泵送或卸料,其等待时间不得超过2h。当混凝土拌合物接近初凝时,不得再用,否则将会产生巨大隐患,影响结构物的整体质量。

接下来就是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浇筑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控制水灰比和振捣。水灰比是配制混凝土的用水及水泥的量,即水与水泥的重量之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直接影响所配制混凝土的性能和经济效果,为配合比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混凝土在完全密实的情况下,其强度主要取决于其内部起胶结作用的水泥石的质量,而水泥石的质量又取决于所采用的水泥的特性和水灰比。水泥石在水化过程中的孔隙率取决于水灰比,水灰比越大,水在经水化反应后富余的水分留下的孔隙增多,孔隙率增大,混凝土强度降低。从理论上说当混凝土混合料能被充分捣实时,混凝土强度随水灰比的降低而提高。但实际上,目前的捣实方法和捣实能力都是有限的。在水泥用量不变、水灰比减小的条件下,混合料工作性降低,当工作性降低到某种方法(例如人工捣实)不能捣实时,水灰比的继续降低反而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当用另一种捣实能力更强的方法(如振动)时,混凝土的强度随水灰比的降低又提高,但当水灰比又降低到这种方法不能再捣实的程度时,混凝土强度随水灰比的降低又再次降低。所以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适当的控制水灰比,既不能太高,也不能降低到影响混合料工作性即降低到用一定的成型方法不能捣实的程度,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强度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砼试件是反映砼强度的一个重要的资料,是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的保证措施,所留臵的砼试件必须真实、有效。所留臵的砼试件上要有标识,标养室要有恒温恒湿器,温度要控制在20±3摄氏度,湿度应大于97%。根据市政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按施工部位和浇筑混凝土的工作量分批分段的送混凝土试件进行检测,并取得合格强度报告。浇筑混凝土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宜过长。在使用振捣棒振捣时应注意防止过振和漏振,以免影响混凝土结构物的整体质量。其次,温度对混凝土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温度较高或较低的环境下施工应格外注意。如在炎热的夏季施工时,气温高,水的蒸发量大,对于新浇筑砼工程可能出现干燥快,凝结速度快,强度降低,并会产生许多裂缝等现象,从而影响了砼结构本身的质量。因此夏季施工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就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特别是混凝土的拌制及运输以及浇筑、养护等,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施工技术方案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最后,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及时有效的进行养护,以保证其最佳强度的实现。

(四)混凝土后期养护。

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这一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养护不当,也会造成混凝土的质量损失,带来不利影响。混凝土浇注后,如气候炎热、空气干燥,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分会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会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从而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此外,在混凝土尚未具备足够的强度时,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整体性。浇筑混凝土后,其测温养护时间不少于七天,撤去保护层后,仍需进行浇水养护,当砼的强度没有达到1.2Mpa之前,不允许上人走动,以免破坏砼的表面及影响其强度。整个养护时间不应少于十四天;混凝土保温养护期间,需在其上进行放线等作业时,撤去的保护层必须及时覆盖好,不得长时间暴露;后续浇筑混凝土时,必须将保护插筋的塑料薄膜清除干净,钢板止水带及插筋上的混凝土残渣必须清理干净,同时对施工缝的清理情况进行预检。

在此我主要介绍一下夏季和冬季混凝土养护的主要方法:(1)夏季浇筑的混凝土,如养护不当,会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或表面出现塑性收缩裂缝等,因此,必须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①、在修整作业完成后或砼初凝后立即进行养护。②、优先采用蓄水养护方法,连续养护。在砼浇筑后的1~2天,应保证混凝土处于充分湿润状态,并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规定的养护龄期。

③、对于大面积的板类工程,采用养护剂养护是较为实用方便的。白色养护剂所形成的薄膜还能反射太阳光,降低热量吸收,抑制砼的温升。因此,可在养护剂中掺些白色颜料。

④、当完成规定的养护时间后拆模时,最好为其表面提供潮湿的覆盖层。

(2)冬季混凝土的主要保温措施:

1、选择适当品种的水泥是提高混凝土抗冻的重要手段。

2、尽量降低水灰比,稍增水泥用量,从而增加水化热量,缩短达到龄期强度的时间。

3、掺用引气剂。在保持混凝土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引气剂后生成的气泡,相应增加了水泥浆的体积,提高拌和物的流动性,改善其粘聚性及保水性,缓冲混凝土内水结冰所产生的水压力,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4、掺加早强外加剂,缩短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提高早期强度。

5、混凝土浇筑后12小时内进行养护,冬季混凝土的主要养护措施就是:加强覆盖。常用的覆盖物有:草帘、麻袋片、工程布等;若有需要,可以搭棚,用煤炉或雾灯进行养护。

当然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还有很多。控制混凝土质量的方法也多种多样,这些都有待于工程技术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去进一步发掘。经过实践我们总结出来对于混凝土质量控制,需要精心施工,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施工中必须结合实际、全面考虑、合理采用原材料,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确保工程质量。

诌议混凝土施工管理与质量的控制 篇6

一、计划的管理

施工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的情况, 编制各类计划, 以便对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相应的安排, 各类计划组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计划体系。计划编制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进度和质量三大目标的实现。加强计划管理就是对于计划目标做出科学的预定, 各项计划围绕目标来实现。首先, 要有计划意识, 各项工作要依据目标的实现详细制定出有关措施, 在保证总计划完成的前提下, 对各施工部位进行工序倒挂, 层层分解, 制定各施工工序周计划、班日计划, 并依照计划严格执行;其次, 计划的制定要切合实际, 不可为了赶工期, 制定无法实现的目标, 也不可太保守以致完不成任务;第三, 在制定计划的时, 要考虑到可能的突发情况;最后,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 要始终把握总的经营目标, 做好控制, 以适应情况的变化和防止不平衡, 保持其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技术的管理

技术是贯彻整个施工工艺流程的重要工作, 是生产力的重要要素之一。没有技术, 就寸步难行更谈不上施工。在混凝土浇筑包括模板工程、钢筋安装、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接缝灌浆等重要环节, 其施工技术高低, 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及安全。因此, 技术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没有完整的技术管理, 先进的技术是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的。针对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要认识到:

第一, 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参与施工的人员熟悉和了解所承担施工的仓号的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问题。因此, 应建立技术交底责任制, 并加强施工质量检验、监督和管理。

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来检验, 建立健全质量检测机构和质量管理机构, 健全检验制度, 还要提高质检人员的责任心任务感。

三、质量的管理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全一多样”。即全员的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多方法的质量管理。搞好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基础工作, 它是企业建立质量体系、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立足点和依据, 也是质量管理活动取得成效和质量体系有效运转的前提和保证。

1) 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是以提供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为内容来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做好这一工作, 必须以“顾客第一”的思想为指导, 坚持“系统化”原则, 达到符合“权威性、科学性、群众性、连贯性、明确性”的标准。

2) 建立质量责任制是企业建立经济责任制的首要环节, 要求明确企业每个职工在质量工作中职责的任务、职责和权限, 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考核有奖罚。落实责、权、利三者的统一;要按照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业务来制定各部门和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规定的任务与责任要尽可能的做到具体化, 以便于进行考核。国内许多大型工程中都采用了“三检制”, 实践证明, 这是控制质量过程的有效手段。

3)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必须把质量教育作为“第一道工序”。通过教育, 不断提高企业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掌握和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四、成本的管理

企业竞争依靠的是企业良好的信誉及全面的有效管理才会在市场生存立足。企业的信誉效益哪里来?重要的一条就是投标单位的经济实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每一个中标工程都需要加强管理才能取得利润, 混凝土工程量的多少, 质量的优劣, 工时、机械台时的利用, 资源的消耗, 资金周转的快慢等都会直接地或间接地在成本中反映, 因此, 必须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中, 实行科学的、全面的、综合的成本管理。对施工中要做好“事前控制”。首先进行成本预测, 即在某项工程开始之前, 进行全面成本预算。目的在于确定降低成本的目标, 就是成本降低率, 从而为编制降低成本的计划确定方向。然后分析和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径。降低成本途径是多方面的, 必须充分开发集体智慧, 挖掘潜力。根据确定的成本目标确定计划期内工程的成本, 需要抓好定额管理。目标制定后关键在于计划, 计划制定后关键在于执行, 执行过程中技术、质量、成本的管理及其重要, 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规章制度, 各项管理要有科学性、可操作性、有连续性, 不能出现断层, 更不能半途而废。建立首问责任制。

五、结语

混凝土质量管理与控制 篇7

摘要:主要研究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方法,分析了现阶段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控制通病,并据此对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策略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

市政道路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是城市居民正常出行的保障,尤其是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对行车安全和舒适性有着很大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工作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需要从设计、材料、施工、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管理,才能保证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

一、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通病

我国城镇化水平空前提高,市政道路建设规模不断增加,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工作难度随之增加。市政道路交通逐渐拥挤,通行载荷逐渐增加大,施工质量问题容易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发展为公路病害,妨碍了市政道路通行功能的正常发挥。现阶段,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沥青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是市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体部分,其施工质量对路面最终建设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沥青混凝土性能不满足设计标准要求,例如强度、透水性、稳定性没有达到标准,那么在高强度的通行载荷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问题将迅速发展为公路病害,缩短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市政道路的综合效益。

(二)摊铺碾压施工

摊铺碾压是市政道路施工的主体环节。在摊铺碾压现场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与技术人员没有准确掌握摊铺碾压施工技术要求,或者没有按照施工组织方案进行施工,没有对现场施工工序进行科学、合理、及时的协调,就有可能在摊铺施工中出现断料停工的问题。与此同时,如果碾压现场施工没有根据现场环境条件及时调整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湿度状态,那么可能会出现沥青混合料没有在规定温度湿度下进行摊铺碾压的问题,从而出现质量隐患。

(三)现场施工不规范

一些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着施工人员不了解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主观性大的问题。一些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依据自身经验和主观意识随意改动施工工艺方法和技术参数,套用传统的经验模式,对施工工艺技术的正确性与科学性不够重视,如果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就有可能因为现场施工不符合施工组织方案而留下质量隐患。

二、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策略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质量控制是路面最终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基础。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使用到的原材料主要有集料、填料和沥青。

1、沥青

市政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高低温性能与抗老化性能强的低含蜡高粘度优质量,材料入场前重点检查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方可入场,施工之前要进行一次复检,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低标号。

2、集料

重点检查礦料规格、粒径、级配、含水量、沥青材料黏附性。粗集料优先选择粗糙、坚硬、高耐磨性与强嵌挤作用的矿岩种类,使用反击式破碎机进行二次破碎,保证粗集料无杂质、风化。

细集料优先选择天然砂和机制砂,需注意控制天然砂的含量在20%以下。对于主干道,面层石屑用料不要超过机制砂和天然砂,而城镇快速路面层可选用辉绿岩等非酸性岩石机制砂。

3、填料

施工之前重点检查集料的颗粒、比重、含水量、亲水系数等指标,填料优先选用石灰岩、岩浆岩等憎水石料矿粉,主干道沥青面层不建议使用粉煤灰作为填料,次干道和以下等级道路粉煤灰填料用量也不能超过50%。

(二)混合料质量控制

施工中应进行沥青混合料抽样检查,检测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沥青用量、温度、马歇尔稳定度、流动度、孔隙率等指标,观察混合料外观特征。确定油石比要综合考虑粘层返油对混合料的影响,试筑时要测量试件密度,依次计算修正路面压实度。

热拌过程要严格遵循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全程控制混合料温度,建立完善的温度保证体系,采取多种温控措施保证混合料温度在适宜范围内。拌制施工中每天都要检查矿料级配与油石比,采用开盘证制度确保配合比符合施工设计方案要求,拌和机在拌制三车混合料之后,就需要进行取样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适当调整。

拌制之后,运输过程中需做好温度控制措施,尽量选用大吨位的自卸车,减少表面温度损失对混合料整体温度的影响。为了保证摊铺施工能够连续进行,摊铺机与拌合站之间应该有5台自卸车处于待卸装状态,通过对车辆间距的调整,形成运输、装、卸的稳定流水线,保证混合料质量,同时维持摊铺施工的持续进行。

(三)摊铺碾压

摊铺碾压施工形式如图。

图1 摊铺碾压施工示意

1、摊铺

(1)找平

路面不同位置选择不同的摊铺与找平工作方式。对于路面面层下层,可采用梯队摊铺与基准钢丝找平方式,中上层可采用声钠平衡梁找平方式,避免施工中出现离析和不平。

(2)摊铺速度控制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粗糙度主要和摊铺速度有关,不均匀的摊铺速度会导致路面表面粗糙度不均匀,速度过快,将会导致路面平整度下降,因此摊铺施工一定要严格控制速度,尽量保持匀速,控制在2-6m/min左右比较合理。

2、碾压

(1)施工工艺控制

碾压为初压、复压、终压三步工序,碾压施工中重点做好接缝处理与碾压温度控制工作,通过对碾压工艺和机械设备的合理组织调度,使压实度满足设计方案要求。

(2)段落长度控制

根据碾压施工当天环境气温变化调整碾压段落长度。地表温度越低,碾压段落长度就应该越短。10-15℃,碾压段落长度20-30m,15-25℃,30-50m,超过25℃,50-70m。

(3)碾压设备组合

不同的压路机有着不同的性能特点。中下部面层初压应该选用胶轮压路机,之后使用钢轮压路机,通过胶轮压路机的反复搓揉,能够有效弥合钢轮碾压导致的纵向裂缝和横向鱼纹,提高路面的抗渗性能。

结语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市政道路最主要的路面结构形式,做好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对提高市政道路通行能力,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颖.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13(06).

上一篇:心永远在家里作文下一篇:年邮储银行内控达标年心得体会